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汇总12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学习和工作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我们的内心成长和提升。写心得体会时,我们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不拘泥于传统和常规的思维方式。以下心得体会范文的作者们通过自身经验的总结,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指导和建议。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一
我早就知道知道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素质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寒假的一天,我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让我回味无穷,我知道了一些我陌生的中国文明。
我们的中国就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的古代文明有超5000年的历史。大量的考古证明,距今几百万年前,我国境内就有古人在生活。黄河、长江哺育了华夏民族,勤劳勇敢的华夏民族的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而独特的文化。我国古代河南发现的二里头遗址,距今大约3500——3800年,有大型宫殿,还有很多的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上刻着大量的文字符号。
北京某大公司招聘,引来一大批高水平人才竞相比赛,经过一系列的遴选,5人接受最后面试。这些人都已过五关斩六将,以为最后的面试只是逛逛过场而已,无甚打紧。于是她们都满怀信心肠走进经理办公室。20分钟后,经理归来了,说面试结束,5人均未录取。竞聘者问为什么,经理说:“20分钟就是你们的面试时间,你们未经同意便随便翻看旁人的东西,虽则你们都很优秀,但连最最少的礼节都不懂,咱们不要!”这个公司的老板看的是员工的文明素质,没有看表面现象:水平。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意味深长,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世界、中国等国家的中国古代文明,告诉了我们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也告诉了我们: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什么都不会长久,只有文明礼仪会一直陪伴着我们!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二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本有意义的书——《》。
刚看了第一课,我就被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地区迷住了,它们都是灿烂文化的见证。可是,其它三大文明都断裂了,只有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绵延至今。
我想:第一课都那么好看,第二课也不会逊色吧!?我翻到了第二课。哇!第二课竟然有四大发明的故事,我可得好好“研究”呢!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和火药。这四大发明让我不禁感叹道:“我们的祖国真伟大!!”
第三课写了钱学森爷爷的故事,我在读了这个故事后,我就下定决心长大之后也要像钱学森爷爷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为祖国作出重大贡献!第三课里还有一个诗朗诵——《一句话》。这首诗歌颂了人民当家作主,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第四课有个小学生10个好习惯,想不想听,让我来告诉你:
1、待人诚恳,不欺骗说谎。
2、衣装整洁,讲究卫生。
3、感恩父母,不乱发脾气。
4、珍爱身心,远离烟酒。
5、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6、坚持阅读,不懂就问。
7、热情好客,举止大方。
8、学会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9、尊敬长辈,见面主动问好。
10爱护公物,遵守规则。
当然光读这些好习惯还不够,还要有行动——以后要记住这10个好习惯哟!
在第五课里我最喜欢一个名言:笑是无言的礼貌,一个微笑使你赢得整个世界。
我还明白了中华文明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传承文明,践行美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后人、深刻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引领世界,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了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绚丽多姿的'精神文明。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明的受益者、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美德,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我们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使我们青少年以平常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我们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华章!
《》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书,大家要多看看哟!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三
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它让我知道了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了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中华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独特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进步做出了不可磨来的贡献。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永远留长,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典。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诚实之父”吴乃宜。
他的儿子四处借钱买了一艘钢质渔船,但在出海时遇到了台风,船沉了。不少债主都来要债,于是老人把24万元的保险,加上打捞上来的渔船卖掉的钱,一共凑了近40万元,一分也没留下,全部还给别人。还剩下20万元的债务,他决定自己还。于是他每天只吃两顿稀饭和水煮青菜,还加倍的织网。这时别人告诉他子债不必父还,但他说:“我已经答应人家要还的,我必须还,现在不能反悔。”于是他每天坚持强网,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把债还清了。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人,也感动了我。他的行为告诉我做人一定要讲信用,要一诺千金。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四
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这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度,被誉为礼仪之邦的国度。文明美德是最基础的东西,有不计其数的圣贤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民族的的文明与美德是展现在该民族每一个人身上的。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品德高尚的,别人我暂且不说,就说一说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我的老师以及很多人以为最具有中华民族孝敬老人,勤劳,朴实的一位妇女,她从事养老事业已经6年了,这6年日日夜夜的照顾老人,哭过,也笑过。
20xx年末,我妈妈当时还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她拉的一个女乘客,这位女士是一个养老院院长,路比较远,两人年龄相仿,谈得投机,那位女士便和我妈妈讲她干养老事业的艰辛,自那次之后,一个想法在我妈妈心里萌生:养老事业不好干,谁都不愿意去干,那样老人怎么办呢?我也开个养老院吧。说干就干,在附近找了一套房子,一个养老院就这样开张了。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曾广勋的老人,老人小脑萎缩,经常骂人,儿女说自己在家也都整过,也请过保姆,许多保姆都被他骂走了,妈妈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接手了这个老人。
从小受到妈妈的熏陶,我也渐渐懂事了许多,许多老人也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们是新一代学子,是社会文明美德的传承者,让我们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告别不文明行为,完善自我,认真践行社会的文明美德,做一个文明的传播者,让文明美德伴我们成长!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五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其中,一篇文章让我深受感动。这篇文章的名字是《诚实守信人人敬》。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爹住在一个偏远的小渔村,他的四个儿子为了买渔船,四处借钱。可四兄弟却遭遇灭顶之灾,只有二儿子死里逃生。有不少债主上门讨债款,可发现老爹的境况时,都认为这债是要不回来了。可老爹却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说:“做人要讲信用,这钱,我一定会还!”他的行为感动了乡亲,感动了每一个人。他就是“诚信老爹”吴乃宜。
想想看,这多么令人震惊啊!多么令人意想不到啊!77岁高龄的人都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也要像吴乃宜一样讲信用、一样诚实、一样守信。吴乃宜为了还债,每天只吃两碗稀饭加水煮青菜,穿的全部是些破旧的衣服,有人对他说:“你失去了三个儿子,这債是儿子的,你不还,别人拿你怎么样?”老人说:“人要讲信用!人家也是辛辛苦苦赚的,这钱一定要还!”这多么令人感动啊!老人不欠人家债,尽管债是儿子的。我们也要像他一样,有志向、讲信用,欠债必还。这事让我明白了: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美德,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德,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惟有信与义。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知慧创造了独具的精神文明,我们一定要传承文明,践行美德。我们以后也要学习吴乃宜老爹,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将诚信的种子代代相传。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六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两则小故事:(一)列宁,一个伟人的名字,大家不会陌生吧,你知道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吗?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良好的文明美德在列宁同志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列宁因此成为我们学习文明美德的好榜样;(二)另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年轻人,有一天,他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路,半途之中遇到一位老人,于是,年轻人喊道:“喂,老头,这离张村有多远?”老者看了年轻人一眼,脱口而出:“五里(无礼)!”年轻人听了,足足走了五里的路,可是他一直没有到达张村。年轻人停了下来,仔细想了想,立刻恍然大悟!由于自己的没礼貌,冒犯了老人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听了这两个故事不知大家有何感想?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相反,一个持傲慢态度,没礼貌,目无尊长的人必定会得到世人的鄙夷和唾弃。我们的祖先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美德的道路上,文明美德是什么?其实,文明美德就在我们身边:文明美德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文明美德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文明美德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和睦,……文明美德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它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我曾经有过这样一次经历:我坐15路公交车去学跆拳道,当时车上人不多,我找了一个座位便坐下。过了几站,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拄着拐杖,步履维艰地走向车后面仅剩的一个座位。可正在这时,一个男青年飞快地冲到那个老爷爷的面前,一屁股坐上了那座位。老大爷大吃一惊,看了那个男青年一眼,无奈地摇摇头,只好在那个男青年旁站着。看着这位可怜的老爷爷,想起学校老师和道馆师范的教诲,我站了起来,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您请坐!”老爷爷迟疑了一下,脸上的皱纹顿时舒展开来,满意的笑了,全车人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心里觉得甜滋滋的。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美德的教育,今天的我们要做优秀文明的传承人,让文明美德伴随着我们成长。见到师长时,我们亲切的一声问好;不小心撞到对方时,我们歉意的一声“对不起”;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主动制止……;可是反思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你会感觉到我们离文明美德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校园内、教室里、楼梯上,那些与我们美丽的校园不和谐的纸屑是不是你随意扔的?预备铃声早已响过,你是不是在顾盼左右,忙着说话?口中不时吐出脏话,听起来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吗?不,绝不是!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待人接物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来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让文明的画卷,布满整个校园。杜绝一切不文明的行为,成为一个真正的“文明实小人”!
同学们,让我们传承文明,践行美德,让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一起努力!加油!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七
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上,所以,个人文明才是根本。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所以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一种初三:杨家大少。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八
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也随着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唯一不变的是那中华民族五的千年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许多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谛。人们说的最多,追求最多的德行。
卢硕说过;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我国的传统美德很多,在每一个地方,我们都会想起各种美德: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会想到自立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及勤劳节俭等优良传统;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不由得想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及友爱兄弟姐妹等;而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会联想到热爱集体、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等。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美德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来形容。
幸田露伴说过;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文明礼仪是律已、敬礼的一种行为规范,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在生活中我们要知礼、讲礼、善礼,做个文人,不要乱丢垃圾;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以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按照交通指示和标志行走,不闯红灯;要保护环境卫生,不践踏草坪,不随手摘花。毫不置疑地说,文明礼貌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处处都显示着我们的道德品质。
文明美德是文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传统,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许多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谛。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有信心把文明,美德继续传承下去,让我们5000多年的历史继续绽放他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九
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午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其中就涌现出众多有品德、有修养、有情操的人。战国商鞅立本取信;孔融四岁能让梨;东汉黄香九岁温席,都在告诉我们关于诚信、谦让、孝顺等传统文明美德,他们的人生因讲文明,行美德而得以充实,放出光彩。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融十岁时母融分一盘酥梨。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孔融得以名传千古是因为他做出了尊老爱幼的典范,是因为他让我们懂得中华民族文明礼仪就在生活之中。
文明对于现代的我们就先“知书”,温总理说过“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客命运。”继而便要做到“达礼”,不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自己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的修养。看看校园内的垃圾,想想我们距离文明到底有多远?听听周围同学的语言,想想我们距离文明到底有多远?反思过后,我们该怎样呢?是的,我们该努力了,努力做一个文明之人,努力营造一个更加理想和谐的校园。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立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顺利学习的前提。但我们在校园内,总能见到与美丽校园不和谐的纸屑;再如有的同学在教室、走廊里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挤挤,还有的部分同学之间讲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是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所以,我们首先应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者成才,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鲁迅曾说过:“中国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而后凡举。”所以冼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完善的。同学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立健康人格的基础,我们每播一种行为,将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吧!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顽强的走下去,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美好的人生!我相信,文明之花一定会扎根在我们心中,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携手共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十
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不强。这是众所周知的。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的一诺千金的美德。
做为一个人,要是没有一颗诚实守信的心,试问他又怎样可以快乐的在这个社会生活下去呢?试问有谁又会真心与他交往呢?那他注定要孤独一生。又有谁会相信他呢?哪怕他说的是真的,那他只能永远生活在被人猜疑,排斥的世界里。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多么黑暗而可怕的世界。
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是通过一天天的学习,一点点的积累而成的。这是一种好习惯,它体现了个人的品质与修养。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会被人认可。才不会被人们谴责,才不会被人们排斥,才不会被人们憎恨,才不会被人们猜疑。这样你就可以快乐的在这个世界生活。就可以享受生活中许多美好事物。做到这点的人才是上等人物。
听过这样的一件事: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约好下午6:00去看电影,在某某车站等对方一起去,并且说好不管什么情况都要赴约。
结果这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其中一人很守信,它已经在车站等待了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过去了,可还是不见好朋友的来临。突然从计程车里下来一位青年,它喜出望外非常高兴,以为自己朋友来了,真是没想到居然不是的。它惊喜万分的心顿时变的绝望透顶。
等了好久都不见他朋友的到来,最终他冒着大雨绝望的走回家。第二天,它接到他朋友的来电,说因为昨天雨太大所以他失约了。他一句话也没说,沉默了一会儿,把电话挂了。
在生活中要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说得出就要做得到。这样就会拥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才不会遗失属于自己的美好。
同学们!请把“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不强”铭记于心,时刻反省自己,你们会做得更好。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十一
在我十几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管是老师家长、同学、朋友,从他们身上,我时时刻刻感受到了文明美德的存在,也正是在他们的一言一行的文明美德引导下,我逐渐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成长为懂礼貌、讲文明、明礼仪的初中生。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候,老师向我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每当有客人到家,我便会有意识的想到孔融,把好吃的、个头大的、好看的东西让给客人,自己去吃余下的东西,这一举动赢得了客人的称赞,我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二年级,学校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老师把雷锋的生平经历讲给我们听,同学们为这个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雷锋起了深深的敬意,我也从中意识到,帮助他人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父母也教育我要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乐于助人。有一次,学校放学,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我看了天气预报,在去学校时带了雨伞,但在放学的路上,班上有一位同学正淋着雨走着,我知道他家在惠安小区,而我家的方向却刚好与他家相反,看了他这个样子,我想都没想,和他共撑一把伞,把他送到的家门口,之后我才回家,已经六点四十多了,父母找不到了联系了老师,我回到家后,将事情的经过告诉父母,这一小小的举动得到了父母的赞赏。
还有一次,为了能让我们上课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老师让家中有花的同学带着花到学校,我居然忘记了这件事情,在校园,我发现其他同学都带着花到校,但这时离上课也就十几分钟时间了,我想,这么晚了,回家拿花肯定会迟到的,要不就说家里面没有花?最终,我选择了回家去带,尽管时间紧了一些,但是我想,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这也是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应该做的。
转眼,六年的小学生活已经过去了,我也逐渐明白了诚信做人,文明做事,互助相帮,乐于助人的道理。进入初中后,我已经成长为一名青少年,但是文明做事,心系他人的优良美德,在我心中已是根深蒂固。有一次放学,我回家时,发现了一个档案袋,我打开一看,里面有三千六百多元现金以及保险单一类物品,面对这些东西,我心中第一想法便是失主一定焦急万分,赶回家后,我便让妈妈寻找是否有关失主的信息,最后发现了电话号码,我便让妈妈与失主联系,下午到校,妈妈随我将钱交予班主任手中,等失主前来领取。因为此时,我得到了学校的表扬。
文明美德,已经陪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少年,在今后的道路中,我一定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做一个讲礼貌、懂礼仪的人,文明美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相信它也能够陪伴我到永远。
在这里我也想告诉同学们:文明美德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品质,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有文明美德,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诚实守信,身边便充满了和谐关爱,在文明美德环境下成长,让文明美德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人都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一个讲诚信、乐于助人的人,让文明美德陪伴我们成长!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心得体会篇十二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我认为,诚信是最大的美德。诚信这个词语对人们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师家长就教导我们要学会诚信,随着时间的流失,越来越多的不诚信商家的出现,假烟、假酒、假药,各式各样。“诚信”乃立人之本,正如季布的“一诺千金”一样。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让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