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实践报告(热门14篇)
在撰写报告时,我们应该清晰明确地呈现事实和观点,以确保读者理解。报告中的信息需要精确、准确和可信,需要进行严谨的数据验证和来源确认。此外,报告范文中的语言表达和结构安排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报告的写作质量。
马原实践报告篇一
: 当今社会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学习态度和动力却严重不足。学生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其他方面,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也为我学校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带来了许多难题。而与此相对,大学高等教育却承载着无数重担。一方面是关乎国家科教兴国,祖国未来。另一方面城市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农村孩子还主要靠读书来改变命运,实现全家脱贫致富;学生身上承载着千百万家庭的殷切期望和社会亲友的密切关注,关乎民生。所以提升大学生学习动力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小组选定此课题,并分别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阅了众多相关资料和文献,阅读、借鉴了与此有关的众多调查分析。从而对活动进行了严密计划,对问卷进行了周密设计,对各方面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于20xx年11月15日,在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地进行了,以我校大学生学习动力为题的问卷调查。想以此发现影响我校学生学习动力的各项因素,从而为学校了解我校学生学习动力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源于 以下十三项因素:
(1)将来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54%
(2) 自我奋斗自我完善56%
(3) 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受到别人尊重10%
(4) 喜欢所学专业, 希望发挥自己的才能 22%
(5) 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12%
(6) 为赢得异性的爱慕、青睐50%
(7) 顺利毕业,拿到学位3%
(8) 让别人看得起自己,让老师重视 28%
(9) 不辜负父母、亲人对自己的期望52%
(10) 拥有一技之长,具备社会竞争力46%
(11) 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30%
(12) 光宗耀祖、为父母争光25%
(13)通过自己的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30%
影响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柱状图展示:
影响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因素调查结果饼状图展示:
源于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又将动力从总体上划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项,以下是我们给予调查结果统计对我校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的具体分析:
1。内在动力方面:
内部动力是指产生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推动其学习的一种力量,它以动机为核心,包括学习目的、兴趣、自觉性、努力程度、对专业的认可度等主要因素。调查发现:
他们来说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这必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首先,部分大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片面理解学以致用,重物质轻精神、重现实、轻未来、重显性、轻隐性,只要是他们认为没用的就不愿意学。其次,大部分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求知欲望不强,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一样、好坏的评价标准一样,都是顶着沉重的升学压力死学苦学,学习成为成长过程中的负担,因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产生了厌学情绪。再次,部分大学生对搞好学习的自信心不强。例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时”这一问题中,从不放弃的同学仅占了36%,还不到一半。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与众多强者的竞争中成绩落后,无法找回在中学时的出众感觉,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了心理失衡。他们不从主观努力上和学习方法上找原因,片面认定是自己的学习能力问题,产生力不从心之感。还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自己感觉低人一等,并将自卑情绪带入学习当中,影响了完成学业的信心。
2、外在动力方面:
外在动力是指由外界客观环境、要求或激励因素等诱发出的一种学习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来源于受到外界的激励或压力所推动,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施于的激励作用(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激励)。
着不公平竞争,如靠关系走后门、重学历轻能力、性别歧视等,也严重挫伤了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不懂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缺乏高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呆板教学,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互联网的出现和大量使用,在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社会娱乐化的当代中国。
在外在动力方面的调查中,大学生认为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竞争的压力。例如为了将来找到一份理想工作而学习的占了72%,这表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社会的竞争压力,有很强的成才需求。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心理需求,将这些外部压力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则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另外,在上大学驱动因素的调查中,属于自主决断的如“找到一份好工作”、“本人强烈的求知欲望”者占62%,表明随着心身发展的不断成熟,大学生的自主决断意识越来越强,是他们的学习动力的最大影响因素。但自主决断表面上是为自我,实质要受到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左右,是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个人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恋爱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为爱而学、因爱厌学、无爱废学的人大有人在。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趋向是理智和成熟的,具体表现为学业重于爱情,爱情为学业服务,爱情左右学业的驱动力在逐渐减弱。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习比中学生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为自觉、更为独立,因此,学习动机的强弱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着极大的影响。调查发现,造成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1)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
在高中阶段,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容易产生松解心理,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乐一番,没有及时树立起进一步的学习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
(2)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做法。有的大学生经受不住暂时失败的考验,因为一次考试成绩落后就一蹶不振。还有的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滋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3)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明确了“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上大学”等根本问题,学习动力的不足才可能得以根除。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其学习需要引起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态度。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采取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根据调查结果就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谈几点认识,探讨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以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将学习需要转化为自身的需要时,同时又具备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就会变成活跃的状态,促进大脑中枢放出一定的能量,引发内驱力,成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一)对学生自己而言
1、正确的学习动机才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意图,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力量。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水平适中,学生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劲头大,能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指在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念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一种很积极的心理倾向。
学生要想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浓厚的兴趣,才会心向神往,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中做乐。
3、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于学习的较为持久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倾向与意志状态等方面来加以正面判定和说明,如喜欢还是厌倦、积极还是消极等情绪情感。对答卷的分析清楚地显示出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是为父母而学的,对学习成绩不在乎,整天就想着玩,应付式上课,缺乏主动性,还有平时没有花时间去学习,采取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因此学生有必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受学习动机的制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端正学习态度的根本就是要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很多学生因为过高的目标有可能使学生自己遭受屡次失败而产生厌倦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而过低的目标又使自己太容易达到而使自己没有动力。同时,学校和老师不要为了追求升学率而鼓舞他们定制过高的目标,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要根据个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去指导学生制定符合他们的目标。
(二)对学校而言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社会上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来校演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此外,学校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成才,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 在教室调查:
2。在宿舍调查:
2。 在图书馆调查
3。 在校园里调查:
马原实践报告篇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社区也必将成为广大居民群众生活、娱乐和休闲的中心,建立和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加大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着力解决制约社区居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问题,充分整合社区现有的体育场地资源,不仅在各街道、各小区内建立健身苑点,也加快了学校体育设施对居民开放的步伐,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和创造良好条件。
目前,闸北区长住人口约705100人,体育场地面积约888453平方米,其中:教育系统的体育场面积为346361.4平方米,企事业单位为5530.4平方米,体育系统为73956平方米,各街道总计为362507平方米,闸北区人均体育场地的面积达到1.26平方米。其中有205个健身苑点(包括学校体育设施),7个社区公共运动场所。今年闸北区还将再新建2处社区公共运动场所,15个社区健身苑点,对58个健身苑点进行更新,以满足闸北区人民群众的健身需要。
我国将建设社区健身苑点纳入法制化的管理。新建的小区都必须配制健身设施,对已建的健身苑点,因各种原因需要拆迁的,则必须遵照体育法规予以选地重新建设并报体育管理部门同意。我所调查的闸北区,他们就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对已拆除的健身苑点进行重新建设,并定期的对健身器械进行消毒和修理,还在健身苑点宣传栏中宣传注意个人卫生,每次运动后应洗手消毒。他们在规划、重建健身苑点时,还会尽可能的选择社区内,以便居民出门500米内就有相应的健身场所。这样,也特别丰富了广大青少年在闲暇时的业余生活。
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体育场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约50%的体育场地面积没有安全向市民开放,这些大量不开放的体育场地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场地的所有者要维护本单位的正常秩序,不想因对外开放而增加额外的收入;(2)场地结构不尽合理:室内场地明显少于室外场地,附属地配套设施不完善,场地质量较差,开发利用程度不高;(3)存在个别违规现象,违规改变体育场地的使用性质,体育场地被侵占,大大降低了体育场地的社会效益。
在社区健身苑点建成后,如何使社区居民正确规范科学地使用锻炼器材,闸北区社管中心通过加速培养社区中的体育指导员,传授科学的锻炼健身方法引导群众正确的使用锻炼器材,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他们还利用大学生的力量,与华东师大的体育与健康学院挂钩,结成对子,以“健康商店”的形式,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同时社区和街道的负责同志还经常深入到健身苑点进行了解情况,以便更好地解决所存在的我问题。他们专门组织居民委员会的业余修理队伍,采取家属和个人“认养”,也聘用专人进行对器械管理。
闸北体育局在社管中心还积极推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有机结合,推动学校设施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的资源优势向社会开放。这也是当前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体育政策法规所要求的,他们使学校体育设施真正实现对外开放且良性发展,这不仅符合自身发展规律。
在上海闸北体育局社管中心实习的三个月中,通过对闸北区体育健身苑点的调查分析,让我对全民健身有更一步的了解,使我对我的专业学习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马原实践报告篇三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
1、从阅读兴趣倾向来看
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
1经常会2有时会3偶尔会4从来不会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读物的最热衷。
3)由有关阅读名著书籍的问题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有29.5%的人表示喜欢并经常读,有52.8%的人表示喜欢,但很少读,也有17.6%的人表示不喜欢读。而将近68.0示不经常或不喜欢阅读名著的原应是,晦涩难懂,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名著是文化的瑰宝,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看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的。
2、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来看
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1)在时间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9.3%的学生每天花不到一小时作课外阅读,58.5%%的学生花1~2小时,16.9%的学生花2~4小时,5.3%的学生花4小时以上时间阅读。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7.8%,超过两小时的仅占22.2%,说明虽然大学相别于高中,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但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在月阅读量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5.9%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7.3%的学生阅读1~2本,26.8%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理想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从阅读目的来看
1)根据“你通常会受什么影响而选择一本书”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同学们的选择较为集中,有26.3%的同学选择了“名著或获过奖,有42.0%的同学选择了“媒体中推荐”,有24.4%的同学选择了“老师或朋友推荐的,剩余7.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由此可见,名著或获奖这个因素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响很大,如果一本书是名著或是得过奖,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同学去选择这本书。而对于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对同学也有一定影响力,只是稍弱一点,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同学的影响更弱。
2)对于“你阅读最主要的目的”这个问题,有31.7%的同学选择了“备考或学习需要”,有51.2%的同学选择了“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有2.4%的同学选择了“掌握一些实用技能,有12.2%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有2.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而阅读的,可见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目的还是很明确的。而提高文化修养也是打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多同学也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而很少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掌握实用性技能,毕竟经验性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去试验,与体会的。
4、从阅读方式来看
1)我校61%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手机等网上浏览也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4%左右的学生将书店购买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2)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34.4%的学生选择传统书籍,有46.9%的学生选择电子数字书籍,有18.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从这可以看出电子数字书籍已经以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渐赶超甚至超过传统的纸质读物的重要地位,当然很多学生认为哪种都可以无所谓。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选择最多,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的影响。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5、从阅读障碍问题看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迫,忙于学业或其他社团同活动,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没有空余的时间,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又新鲜的,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有无比的困惑于迷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除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其他都一无所知。这是由于不少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并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缺乏阅读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读书因此具有了盲目性和功利性。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书本的价格比较昂贵,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承担不了这么昂贵的书费,因此也减少了阅读量。阅读是一种需要经年累月,日积月累慢慢积累起来的的行为活动,只有坚持不懈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充满思考,才会在阅读上达到一定高度。
为了解决这样问题,学校应该做出相应的措施来激励大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鼓励大学生不只学习专业知识而更要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自己。作为大学生也应该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认清阅读的重要性,正确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学生也应该平衡好自己的时间安排,在学习专业知识,参加活动等各方面调节好,并在此基础上坚持阅读,这样才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1、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原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书海无涯,但是良莠不齐。高校需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选择书籍,形成正确的阅读原则。引导大学生广泛涉猎的同时,也要按照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或自己的爱好来确定阅读目标,有选择性地选择书目,科学地规定阅读时间、内容、顺序和方法循序渐进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才能读有所用,通过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2、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提高其阅读品位。
有些课外阅读存在不良倾向,如长期沉溺于品位不高的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等难以自拔,甚至出现不思进取,影响学习的现象,高雅文化已经被挤兑的边缘化,这样的倾向不加以制止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改善这种状况,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推荐好作品,引导大学生转移阅读方向,多读书,读好书,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通过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使其会选好书,会好读书,提高其阅读品位,进而引导大学生提高人生品位。
马原实践报告篇四
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我们先来看看二者含义。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它还包括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我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当代大学生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3、如何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从思想上逐步加强,从教育中认真培养,从实践中刻苦锻炼。
(一)高校应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二)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使大学生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有充分的理解,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观。
(三)加强环境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环境建设实践,使他们的责任感和人生观得到提高。
(四)高校要从生存的高度,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使大学生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
1、进行此次实践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本次实践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江西省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使高校成为引领江西省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进而为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提供政策建议,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身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2、本次实践调查的过程。
我组全体成员在经过明确分工的情况下,于5月2日——5月7日期间对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大、外语外贸、进行实地调查。全组分为3个小队,第一队:李双女、苏丝绢、邓双婕、欧阳圆圆,调查外语外贸;第二队:范晓晓、王晓芳、付莹,调查南昌工程学院;第三组:周星星、吴婷婷、周游、黄丽君,调查江西师大。以下一些图片见证了我组队员进行调查时的情景:
第一队成员不辞辛苦,在外语外贸学院进行调查。
图中为我组第二队成员在南昌工程学院进行问卷调查。虽然调查期间天气比较闷热,但我组成员仍然坚持完成任务,上图为吴婷婷同学在江西师大进行问卷调查。
3、调查结果以及数据统计。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组共发出调查问卷120份,通过走访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大、外语外贸学院调查我们对调查后的问卷进行了合理的数据统计,综合之后,总体方面如下:
由此发现,在调查的数据中江西师范大学的结果令人较为满意,以上几个指标都占据了最优的方面,从此反应出江西师范大学的同学在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上有着较好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能力投入其中。南昌工程学院和外语外贸的同学由于学校未能及时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导致学生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稍微薄弱,希望校方能够有足够的重视。
xx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调研。
1、实践调查的学校。
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外语外贸学院。
2.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包括(可多选):
马原实践报告篇五
——副标题。
一百二十字左右。
三到五个正文。
毛泽东出生于韶山。
邓小平的家在广安。
【参考文献】1.姓名:《文章》,《杂志》,出版社,出版日期年月日,第987页。2.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第865页。
二、《读书笔记》格式。
以下是《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的读书摘要。
1、“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98页)。
心得:马克思的这句话给我启示:马克思明确地告诉了我科学的神圣使命不是自私自利的享乐,即不应该是学者的自娱自乐,并指出了科学应该有广泛的社会价值——为人类服务。
马原实践报告篇六
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
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
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
1经常会2有时会3偶尔会4从来不会。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读物的最热衷。
3)由有关阅读名著书籍的问题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有29.5%的人表示喜欢并经常读,有52.8%的人表示喜欢,但很少读,也有17.6%的人表示不喜欢读。而将近68.0示不经常或不喜欢阅读名著的原应是,晦涩难懂,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名著是文化的瑰宝,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看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的。
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1)在时间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9.3%的学生每天花不到一小时作课外阅读,58.5%%的学生花1~2小时,16.9%的学生花2~4小时,5.3%的学生花4小时以上时间阅读。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7.8%,超过两小时的仅占22.2%,说明虽然大学相别于高中,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但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在月阅读量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5.9%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7.3%的学生阅读1~2本,26.8%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理想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根据“你通常会受什么影响而选择一本书”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同学们的选择较为集中,有26.3%的同学选择了“名著或获过奖,有42.0%的同学选择了“媒体中推荐”,有24.4%的同学选择了“老师或朋友推荐的,剩余7.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由此可见,名著或获奖这个因素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响很大,如果一本书是名著或是得过奖,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同学去选择这本书。而对于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对同学也有一定影响力,只是稍弱一点,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同学的影响更弱。
2)对于“你阅读最主要的目的”这个问题,有31.7%的同学选择了“备考或学习需要”,有51.2%的同学选择了“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有2.4%的同学选择了“掌握一些实用技能,有12.2%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有2.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而阅读的,可见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目的还是很明确的。而提高文化修养也是打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多同学也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而很少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掌握实用性技能,毕竟经验性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去试验,与体会的。
4、从阅读方式来看。
1)我校61%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手机等网上浏览也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4%左右的学生将书店购买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2)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34.4%的学生选择传统书籍,有46.9%的学生选择电子数字书籍,有18.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从这可以看出电子数字书籍已经以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渐赶超甚至超过传统的纸质读物的重要地位,当然很多学生认为哪种都可以无所谓。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选择最多,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的影响。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5、从阅读障碍问题看。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迫,忙于学业或其他社团同活动,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没有空余的时间,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又新鲜的,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有无比的困惑于迷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除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其他都一无所知。这是由于不少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并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缺乏阅读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读书因此具有了盲目性和功利性。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书本的价格比较昂贵,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承担不了这么昂贵的书费,因此也减少了阅读量。阅读是一种需要经年累月,日积月累慢慢积累起来的的行为活动,只有坚持不懈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充满思考,才会在阅读上达到一定高度。
为了解决这样问题,学校应该做出相应的措施来激励大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鼓励大学生不只学习专业知识而更要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自己。作为大学生也应该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认清阅读的重要性,正确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学生也应该平衡好自己的时间安排,在学习专业知识,参加活动等各方面调节好,并在此基础上坚持阅读,这样才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调查结果分析。
建议与总结。
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原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书海无涯,但是良莠不齐。高校需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选择书籍,形成正确的阅读原则。引导大学生广泛涉猎的同时,也要按照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或自己的爱好来确定阅读目标,有选择性地选择书目,科学地规定阅读时间、内容、顺序和方法循序渐进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才能读有所用,通过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二、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提高其阅读品位。
有些课外阅读存在不良倾向,如长期沉溺于品位不高的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等难以自拔,甚至出现不思进取,影响学习的现象,高雅文化已经被挤兑的边缘化,这样的倾向不加以制止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改善这种状况,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推荐好作品,引导大学生转移阅读方向,多读书,读好书,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通过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使其会选好书,会好读书,提高其阅读品位,进而引导大学生提高人生品位。
马原实践报告篇七
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我们先来看看二者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它还包括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我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当代大学生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3、如何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从思想上逐步加强,从教育中认真培养,从实践中刻苦锻炼。
(一)高校要从生存的高度,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使大学生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
(二)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使大学生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有充分的理解,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观。
(三)加强环境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环境建设实践,使他们的责任感和人生观得到提高。
(四)高校应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1、进行此次实践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使高校成为引领江西省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进而为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提供政策建议,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身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2、本次实践调查的过程。
第一队:李双女、苏丝绢、邓双婕、欧阳圆圆,调查外语外贸;
第二队:范晓晓、王晓芳、付莹,调查南昌工程学院;
第三组:周星星、吴婷婷、周游、黄丽君,调查江西师大。
马原实践报告篇八
当今社会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学习态度和动力却严重不足。学生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其他方面,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也为我学校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带来了许多难题。而与此相对,大学高等教育却承载着无数重担。一方面是关乎国家科教兴国,祖国未来。另一方面城市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农村孩子还主要靠读书来改变命运,实现全家脱贫致富;学生身上承载着千百万家庭的殷切期望和社会亲友的密切关注,关乎民生。所以提升大学生学习动力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小组选定此课题,并分别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阅了众多相关资料和文献,阅读、借鉴了与此有关的众多调查分析。从而对活动进行了严密计划,对问卷进行了周密设计,对各方面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于20xx年11月15日,在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地进行了,以我校大学生学习动力为题的问卷调查。想以此发现影响我校学生学习动力的各项因素,从而为学校了解我校学生学习动力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源于以下十三项因素:
(1)将来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54%
(2)自我奋斗自我完善56%
(3)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受到别人尊重10%
(4)喜欢所学专业,希望发挥自己的才能22%
(5)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12%
(6)为赢得异性的爱慕、青睐50%
(7)顺利毕业,拿到学位3%
(8)让别人看得起自己,让老师重视28%
(9)不辜负父母、亲人对自己的期望52%
(10)拥有一技之长,具备社会竞争力46%
(11)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30%
(12)光宗耀祖、为父母争光25%
(13)通过自己的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30%
影响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柱状图展示:
影响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因素调查结果饼状图展示:
1、内在动力方面:
内部动力是指产生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推动其学习的一种力量,它以动机为核心,包括学习目的、兴趣、自觉性、努力程度、对专业的认可度等主要因素。调查发现:
他们来说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这必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首先,部分大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片面理解学以致用,重物质轻精神、重现实、轻未来、重显性、轻隐性,只要是他们认为没用的就不愿意学。其次,大部分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求知欲望不强,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一样、好坏的评价标准一样,都是顶着沉重的升学压力死学苦学,学习成为成长过程中的负担,因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产生了厌学情绪。再次,部分大学生对搞好学习的自信心不强。例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时”这一问题中,从不放弃的同学仅占了36%,还不到一半。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与众多强者的竞争中成绩落后,无法找回在中学时的出众感觉,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了心理失衡。他们不从主观努力上和学习方法上找原因,片面认定是自己的学习能力问题,产生力不从心之感。还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自己感觉低人一等,并将自卑情绪带入学习当中,影响了完成学业的信心。
2、外在动力方面:
外在动力是指由外界客观环境、要求或激励因素等诱发出的一种学习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来源于受到外界的激励或压力所推动,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施于的激励作用(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激励)。
着不公平竞争,如靠关系走后门、重学历轻能力、性别歧视等,也严重挫伤了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不懂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缺乏高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呆板教学,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互联网的出现和大量使用,在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社会娱乐化的当代中国。
在外在动力方面的调查中,大学生认为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竞争的压力。例如为了将来找到一份理想工作而学习的占了72%,这表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社会的竞争压力,有很强的成才需求。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心理需求,将这些外部压力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则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另外,在上大学驱动因素的调查中,属于自主决断的如“找到一份好工作”、“本人强烈的求知欲望”者占62%,表明随着心身发展的不断成熟,大学生的自主决断意识越来越强,是他们的学习动力的最大影响因素。但自主决断表面上是为自我,实质要受到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左右,是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个人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恋爱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为爱而学、因爱厌学、无爱废学的人大有人在。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趋向是理智和成熟的,具体表现为学业重于爱情,爱情为学业服务,爱情左右学业的驱动力在逐渐减弱。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习比中学生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为自觉、更为独立,因此,学习动机的强弱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着极大的影响。调查发现,造成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1)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
在高中阶段,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容易产生松解心理,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乐一番,没有及时树立起进一步的学习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
(2)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做法。有的大学生经受不住暂时失败的考验,因为一次考试成绩落后就一蹶不振。还有的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滋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3)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明确了“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上大学”等根本问题,学习动力的不足才可能得以根除。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其学习需要引起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态度。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采取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根据调查结果就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谈几点认识,探讨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以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将学习需要转化为自身的需要时,同时又具备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就会变成活跃的状态,促进大脑中枢放出一定的能量,引发内驱力,成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一)对学生自己而言
1、正确的学习动机才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意图,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力量。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水平适中,学生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劲头大,能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指在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念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一种很积极的心理倾向。
学生要想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浓厚的兴趣,才会心向神往,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中做乐。
3、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于学习的较为持久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倾向与意志状态等方面来加以正面判定和说明,如喜欢还是厌倦、积极还是消极等情绪情感。对答卷的分析清楚地显示出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是为父母而学的,对学习成绩不在乎,整天就想着玩,应付式上课,缺乏主动性,还有平时没有花时间去学习,采取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因此学生有必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受学习动机的制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端正学习态度的根本就是要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很多学生因为过高的目标有可能使学生自己遭受屡次失败而产生厌倦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而过低的目标又使自己太容易达到而使自己没有动力。同时,学校和老师不要为了追求升学率而鼓舞他们定制过高的目标,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要根据个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去指导学生制定符合他们的目标。
(二)对学校而言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社会上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来校演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此外,学校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成才,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马原实践报告篇九
关于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报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的推向市场。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取消了系统分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的要面对择业的选择。而从事兼职工作是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的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加入到兼职的队伍中,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但兼职活动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兼职活动是否面临挫折?为了了解这些问题,从中发现值得借鉴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大学生兼职活动提出建议和看法,我们小组特进行了此项调查。
一、调查地点:长沙理工大学。
二、调查对象:长沙理工大学学生。
三、调查时间:20xx年xx月23日-10月25日。
四、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有38%的同学没有兼职经历,但超过50%的同学认为兼职很有必要,对兼职持赞同态度。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已经日益普遍化。
总的来看,大学生兼职的种类繁多,但绝大多数就是与自己专业只是无关的体力工作如发单,导购,话务员,服务员等,而从事于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职业的学生只占到31%。这说明大学生对兼职的期望效果并没有预期那么好,同时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从问卷结果来看,69%的家长对大学生兼职持赞成态度,29%的家长持不过问态度,只有2%的家长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由此可见多数家长同意大学生以兼职来积累社会经验,提升自我能力。
对于“兼职与上课时间相冲突时,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72%的大学生会选择放弃兼职,还有28%的同学则选择不一定,视情况而定。而在兼职时间上,大部分兼职学生都在每周5小时以下。尽管大学时间充沛,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比较有限,所以在实际的兼职活动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影响学习的情况。
在兼职的目的这个方面,绝大部分的学生兼职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满足个人短期的愿望”,则是其次,“赚取收入减轻父母负担”则排在第三位。可见大学生对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人际之间的交流相当看重,也是大学生关注未来、关注社会的表现。
根据几个兼职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的反馈数据,有28%的同学受过骗,而在受骗的同学中,38.4%的同学选择忍气吞声,23%的同学会与当事人或其领导交涉,仅仅8%的同学会向相关部门投诉。这些现象说明大学生的兼职活动中存在着安全问题,并且同学们的维权意识还不强,所以需要学校、社会完善大学生兼职的保障政策。
五、调查总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报告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许多现象和问题,同时也得出了结论,并尝试对这些问题给出建议。
1.大学生要端正兼职态度,明确兼职目的。
2.大学生自身也要注意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维权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3.学生做兼职不能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必须冷静思考后才作出决定,不要盲目跟风。
4.学校或学院应该加强对学生兼职方面的引导,在开学之初就开展讲座或其他别的活动,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兼职价值观。
5.学校与用人单位应该加强合作,增强沟通,给予学生机会的同时也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6.学生在对待兼职中介机构时,需慎重考虑,不要被骗。
马原实践报告篇十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七号,马原社会实践课来到了烟台的张裕酒庄博物馆,是张裕公司在1992年,公司百年大庆前夕建成,并对游人开放。馆内有酒文化广场、百年地下大酒窖、综合大厅、历史厅、影视厅等多个大厅,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张裕公司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及酒文化知识。
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面介绍张裕公司历史的时刻墙壁,一百多年的历史沉淀和这种起源于欧洲的葡萄酒文化使博物馆在刻板的历史叫说里多了一份诱人的浓郁醉人。展厅中的各种雕塑更是生动的呈现出了整个葡萄酒的生产制作过程,从发酵到窖藏酿造,以及过程中使用到的工具,各种大大小小的橡木桶都极其逼真。另外除了酿酒的过程,品酒过程中的工具更是不能忽略,作为优雅的欧洲绅士的一个表现,品葡萄酒自然也很有讲究,从各式专用的酒杯,醒酒器,开瓶器等都可见一斑。其各种用途讲究通过博物馆人员的讲解,也明白,品酒的各项工作真的不是一味偏见的繁琐矫情,而是真正有他的意义所在,就像白兰地不能用高脚杯,需要手掌握杯的温度才能品出酒的香醇所在,真正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影响世界的酒文化。另外展厅里更是陈列了不在少数的名人的与酒有关的字画,以及清末期,酒庄刚刚建立时的末代皇帝的圣旨副本以及名家的题词,影视厅的展出则更具现代气息,以动态的形式全方面的通过人物的引导以纪录片的形式像我们展示了历史和现代化的生产工艺。
最震撼的当然是参观地下酒窖的时候,因为贮存需要所以酒窖温度要保持在十二到十八摄氏度之间,所以不免有些阴冷,但是当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橡木桶时,热情早已战胜了温度的侵蚀,当看到容量有一千五百升的捅王时更是久久不能平复激动的心情,想想这样的庞然大物竟是用来贮藏葡萄酒是就更觉得神奇,又不免对那种液体充满了满满的好奇的心情。想看一下这百年的橡木桶究竟能酿出怎样的琼浆玉露,感受那种视觉和感官的冲击力,以及曾经在万国酒会上拔得头筹的那种震慑。似乎已经习惯了那种温度还是被地窖中醉人的酒香所吸引,我竟久久不愿回到温暖的地上,从血液到全身都感觉到暖意。
酒知识的讲堂也让自己收获颇多,从互动中更加了解葡萄酒的历史,内涵,也更加被这种液体吸引,久久不能自拔。
通过这次马原的社会实践课程,不仅对烟台,胶东半岛,我们所处的地域的特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是进一步理解了一种文化,中国的酒文化,世界的酒文化,实践的目的大致也在于此,通过个人的亲身接触而不是那些呈现在纸上的描绘和影片上的映像来用身心去感受一个事物真正的韵味所在,是从了解,进而理解,接收,到喜欢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出真知吧。
马原实践报告篇十一
上周六有幸与同学一起跟随马原老师游览了黄埔古港和广东省博物馆,虽然游览时间不长,行程略赶,但是这两个地方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在广州这个现代化大都市,黄埔古港和省博物馆浓厚的人文气息让我们感觉到了这个城市的另一面,充满文化意蕴和人文历史的厚重一面。
都在向我们讲述着这个古村落悠久的曾经。在古港的“粤海第一关”纪念馆,我们看到了海上丝绸之路时期广州外销的瓷器、刺绣,还有珍贵的对当时景象描绘的文献和绘画资料。虽然历经岁月流蚀,那些用于出口的手帕和绘画仍不失风采,由此可以瞥见我们的先人手艺之精巧。
至于古港的轻松休闲,除却它古色古香的游览环境,这里的美食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是极好的佐证。古港的美食和它悠久的历史一样是被众多人称道的,有很多游客也是因美食慕名而来。我们当日行程较紧,虽然想在古港大饱口福一番,无奈时间不允许,不过我们仍然挤出时间去品尝了有名的“炖蛋皇”,第一次喝现制的姜撞奶,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午餐我们特意找到了“传说中”的猫记艇仔粥,果然名不虚传。除了美食,这里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店,像“粤海堂”、“谷秋居”这样的工艺品店以及一些怀旧风的明信片小店,它们或厚重恬静,或清新可爱的氛围与古港的人文意蕴相得益彰,让在这里游览的游客感受到属于古港特有的文化氛围。
在黄埔古港游览过后我们紧接着又来到了广东省博物馆。省博物馆是一座宏伟高大的现代建筑,新馆在20xx年建成,因此看着少了一分历史的厚重感,多了几分现代的视觉冲击力。它坐落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西面是广州大剧院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北与广州图书馆新馆相邻,南濒秀丽的珠江,隔江与海心沙市民广场相望。可以说它是一座位于闹市中的博物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座建筑的存在,才使得这样这片闹市除却了繁华后还多了几分人文色彩。博物馆内部陈列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共五个展厅,包括历史篇:《广东历史文化陈列》;艺术篇:《翰墨流芳——宋元绘画与历代书法展览》、《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自然篇:《粤山秀水 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这些都是常设的展览,除此之外还有临时的展馆用于短期短期的展览。因为时间的限制,我们当天并没有走遍整个场馆。在临时的展馆,我们看了喜马拉雅动植物资源的图片和模型展,对在那片寒冷的土地上栖息的那些神奇的物种叹为观止;在临时展的瓷器展馆内,我们看到了很多流光溢彩的清朝瓷器,即使是小小的砚台也是精致不可方物,古人的细致让我们赞叹;最让我讶异的是常设展馆的自然篇,这里是岭南物产丰饶的一个缩影,五花八门的植物标本和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模型都让我目瞪口呆,感叹大自然果然是最神奇的魔术师。在展馆内游览就像乘坐了时空的列车,穿梭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冲击。我想这大概就是博物馆的意义所在,将所有的神奇集结在一个房子里,让进入这里的人们感受着不同时空的文化并从中汲取养料。这大概也是省博物馆对市民免费开放的深意所在,在物欲横流的现代都市中,有这样一个充满人文意味的地方供人们驻足品味休憩,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体现。
结束了这次实践课之旅,我收获良多。无论是古朴的黄埔古港,还是沉静的省博物馆,它们都是广州城市文化的宝贵财富。不管什么时代,文化的力量都是不容忽视的,我想这大概也是我们这次实践课的目的之一,只有近距离地感受这些看似离我们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文化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悟中华文化的灿烂与博大,在靠近这些文化的同时让我们自己的内在厚重,这样便不虚此行了。
马原实践报告篇十二
:当今社会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学习态度和动力却严重不足。学生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其他方面,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也为我学校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带来了许多难题。而与此相对,大学高等教育却承载着无数重担。一方面是关乎国家科教兴国,祖国未来。另一方面城市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农村孩子还主要靠读书来改变命运,实现全家脱贫致富;学生身上承载着千百万家庭的殷切期望和社会亲友的密切关注,关乎民生。所以提升大学生学习动力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小组选定此课题,并分别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阅了众多相关资料和文献,阅读、借鉴了与此有关的众多调查分析。从而对活动进行了严密计划,对问卷进行了周密设计,对各方面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于20xx年11月15日,在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地进行了,以我校大学生学习动力为题的问卷调查。想以此发现影响我校学生学习动力的各项因素,从而为学校了解我校学生学习动力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源于以下十三项因素:
(1)将来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54%
(2)自我奋斗自我完善56%
(3)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受到别人尊重10%
(4)喜欢所学专业,希望发挥自己的才能22%
(5)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12%
(6)为赢得异性的爱慕、青睐50%
(7)顺利毕业,拿到学位3%
(8)让别人看得起自己,让老师重视28%
(9)不辜负父母、亲人对自己的期望52%
(10)拥有一技之长,具备社会竞争力46%
(11)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30%
(12)光宗耀祖、为父母争光25%
(13)通过自己的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30%
影响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柱状图展示:
影响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因素调查结果饼状图展示:
源于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又将动力从总体上划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项,以下是我们给予调查结果统计对我校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的具体分析:
1、内在动力方面:
内部动力是指产生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推动其学习的一种力量,它以动机为核心,包括学习目的、兴趣、自觉性、努力程度、对专业的认可度等主要因素。调查发现:
他们来说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这必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首先,部分大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片面理解学以致用,重物质轻精神、重现实、轻未来、重显性、轻隐性,只要是他们认为没用的就不愿意学。其次,大部分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求知欲望不强,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一样、好坏的评价标准一样,都是顶着沉重的升学压力死学苦学,学习成为成长过程中的负担,因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产生了厌学情绪。再次,部分大学生对搞好学习的自信心不强。例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时”这一问题中,从不放弃的同学仅占了36%,还不到一半。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与众多强者的竞争中成绩落后,无法找回在中学时的出众感觉,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了心理失衡。他们不从主观努力上和学习方法上找原因,片面认定是自己的学习能力问题,产生力不从心之感。还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自己感觉低人一等,并将自卑情绪带入学习当中,影响了完成学业的信心。
2、外在动力方面:
外在动力是指由外界客观环境、要求或激励因素等诱发出的一种学习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来源于受到外界的激励或压力所推动,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施于的激励作用(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激励)。
着不公平竞争,如靠关系走后门、重学历轻能力、性别歧视等,也严重挫伤了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不懂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缺乏高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呆板教学,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互联网的出现和大量使用,在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社会娱乐化的当代中国。
在外在动力方面的调查中,大学生认为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竞争的压力。例如为了将来找到一份理想工作而学习的占了72%,这表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社会的竞争压力,有很强的成才需求。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心理需求,将这些外部压力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则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另外,在上大学驱动因素的调查中,属于自主决断的如“找到一份好工作”、“本人强烈的求知欲望”者占62%,表明随着心身发展的不断成熟,大学生的自主决断意识越来越强,是他们的学习动力的最大影响因素。但自主决断表面上是为自我,实质要受到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左右,是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个人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恋爱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为爱而学、因爱厌学、无爱废学的人大有人在。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趋向是理智和成熟的,具体表现为学业重于爱情,爱情为学业服务,爱情左右学业的驱动力在逐渐减弱。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习比中学生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为自觉、更为独立,因此,学习动机的强弱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着极大的影响。调查发现,造成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1)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
在高中阶段,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容易产生松解心理,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乐一番,没有及时树立起进一步的学习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
(2)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做法。有的大学生经受不住暂时失败的考验,因为一次考试成绩落后就一蹶不振。还有的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滋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3)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明确了“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上大学”等根本问题,学习动力的不足才可能得以根除。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其学习需要引起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态度。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采取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根据调查结果就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谈几点认识,探讨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以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将学习需要转化为自身的需要时,同时又具备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就会变成活跃的状态,促进大脑中枢放出一定的能量,引发内驱力,成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一)对学生自己而言
1、正确的学习动机才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意图,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力量。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水平适中,学生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劲头大,能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指在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念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一种很积极的心理倾向。
学生要想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浓厚的兴趣,才会心向神往,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中做乐。
3、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于学习的较为持久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倾向与意志状态等方面来加以正面判定和说明,如喜欢还是厌倦、积极还是消极等情绪情感。对答卷的分析清楚地显示出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是为父母而学的,对学习成绩不在乎,整天就想着玩,应付式上课,缺乏主动性,还有平时没有花时间去学习,采取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因此学生有必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受学习动机的制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端正学习态度的根本就是要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很多学生因为过高的目标有可能使学生自己遭受屡次失败而产生厌倦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而过低的目标又使自己太容易达到而使自己没有动力。同时,学校和老师不要为了追求升学率而鼓舞他们定制过高的目标,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要根据个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去指导学生制定符合他们的目标。
(二)对学校而言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社会上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来校演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此外,学校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成才,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在教室调查:
2、在宿舍调查:
2、在图书馆调查
3、在校园里调查:
马原实践报告篇十三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通过本次马原实践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为就业所需要提高的素质能力和就业工作指导,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
1.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半数以上认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2.大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已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
大学生对于自身所欠缺的素质,9.75%选择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13.07%选择沟通协调能力;13.28%选择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30.08%选择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 22.2%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
3 .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周围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于70%,大薪酬的期望也普遍降低。大学生认为目前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偏低,形势不是很乐观,大部分人认为就业率在70%以下。
2.大多数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资金和经验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在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上,70.12%表示想过自主创业,但是资金和经验仍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占65.56%。
3.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参加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及报考村官在对于村官的选择上,5%的大学生已报名村官考试;57%有意向朝村官方向发展,但自身条件不够。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1 .在校期间对大学生工作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是马原社会马原实践。
71.78%的大学生认为马原社会马原实践对工作影响最大,55.87%认为专业知识很重要,23.65%选择了职业资格认证,选择基础理论、毕业设计的分别占9.54%、6.43%,6.85%认为其他方面的教学环节。
2.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还是社会交际能力,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就业面试的指导。这表明现在的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3.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67.01%的大学生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而不太确定是否重要占了18%,有将近十分之一觉得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要,没有考虑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占5%。
4.54.3%的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的态度。
5.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23.2%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26.1%认为是人才招聘会;5.6%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
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扩大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等共同努力。
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鼓励大学生,并为其提供专业指导、市场分析等服务。
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我国社会必须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3.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1)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2)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3)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另外,良好的目标意识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资源进行有益的活动。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
(4)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
4.大学生: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除此以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
其次,加强社会马原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马原社会马原实践,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和地理位置等。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5.用人单位:科学用人,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其次,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政府应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马原实践报告篇十四
调查对象:
河北工业大学学生
调查时间:
20xx-4-20~20xx-4-26
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阅读兴趣倾:
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
1.从阅读兴趣倾向来看
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
1经常会 2有时会 3偶尔会 4从来不会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读物的最热衷。
3)由有关阅读名著书籍的问题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有29.5%的人表示喜欢并经常读,有52.8%的人表示喜欢,但很少读,也有17.6%的人表示不喜欢读。而将近68.0示不经常或不喜欢阅读名著的原应是,晦涩难懂,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名著是文化的瑰宝,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看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的。
2.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来看
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1)在时间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9.3%的学生每天花不到一小时作课外阅读,58.5%%的学生花1~2小时,16.9%的学生花2~4小时,5.3%的学生花4小时以上时间阅读。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7.8%,超过两小时的仅占22.2%,说明虽然大学相别于高中,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但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20xx大学生马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20xx大学生马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2)在月阅读量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5.9%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7.3%的学生阅读1~2本,26.8%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理想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从阅读目的来看
1)根据“你通常会受什么影响而选择一本书”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同学们的选择较为集中,有26.3%的同学选择了“名著或获过奖,有42.0%的同学选择了“媒体中推荐”,有24.4%的同学选择了“老师或朋友推荐的,剩余7.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由此可见,名著或获奖这个因素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响很大,如果一本书是名著或是得过奖,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同学去选择这本书。而对于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对同学也有一定影响力,只是稍弱一点,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同学的影响更弱。
握一些实用技能 ,有12.2%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有2.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而阅读的,可见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目的还是很明确的。而提高文化修养也是打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多同学也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而很少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掌握实用性技能,毕竟经验性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去试验,与体会的。
4.从阅读方式来看
1)我校61%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手机等网上浏览也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4%左右的学生将书店购买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2)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34.4%的学生选择传统书籍,有46.9%的学生选择电子数字书籍,有18.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从这可以看出电子数字书籍已经以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渐赶超甚至超过传统的纸质读物的重要地位,当然很多学生认为哪种都可以无所谓。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选择最多,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的影响。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5.从阅读障碍问题看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迫,忙于学业或其他社团同活动,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没有空余的时间,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又新鲜的,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有无比的困惑于迷茫.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除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其他都一无所知。这是由于不少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并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缺乏阅读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读书因此具有了盲目性和功利性。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书本的价格比较昂贵,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承担不了这么昂贵的书费,因此也减少了阅读量。阅读是一种需要经年累月,日积月累慢慢积累起来的的行为活动,只有坚持不懈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充满思考,才会在阅读上达到一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