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通用13篇)
介于各类分类之外的素材。在总结中可以适当引用统计数据、案例和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些总结的优秀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借鉴。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一
论文摘要:在商业价值和大众文化潮流的双重动力的驱动下,涂鸦艺术在当代服饰设计领域可谓独领风骚。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街头文化,影响了当代服饰设计的潮流文化,并启迪着当代服饰设计的灵感。
本论题首先从涂鸦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入手,对涂鸦艺术进行历史的客观的评述,来寻求其艺术性与服装实用性结合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心理需求。
其次研究最为一种文化的涂鸦艺术对于服装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再次结合大量图片从涂鸦与服饰色彩、服饰材料、服装款式的搭配等方面说明了涂鸦艺术在当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证实了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时尚性,能够对于流行更新,时尚变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通过知名的涂鸦品牌服装的案例分析凸显涂鸦艺术进入当代服饰设计领域后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和商业价值。
另外,这篇论文,对于服饰设计的创新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能够启发设计师去寻找古老的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新的结合点,发现更多新的“古为今用”的艺术形式。
论文关键词:涂鸦艺术服饰设计应用品牌。
1.绪论。
1.1前言。
1.2涂鸦艺术在国外的发展。
1.3涂鸦艺术在国内的发展。
2........
2.1涂鸦艺术对服饰设计的影响。
2.2涂鸦艺术对服饰商业的影响。
3.........................
3.1涂鸦与服饰色彩的搭配。
3.2涂鸦与服饰材料的搭配。
3.2.1..................
3.2.2涂鸦在服装面料拼贴手法上的运用。
3.2.3涂鸦与装饰金属辅料的搭配。
3.3涂鸦与服装款式的搭配。
3.3.1服饰设计中的涂鸦图案分析。
3.3.2.................
3.3.3涂鸦与服装系列的搭配。
4.涂鸦艺术与现代服饰设计结合。
4.1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大师作品中的运用。
4.2.......................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相关阅读。
艺术教育与校园育人的融合。
艺术教育就是“美”的教育,在学校教学活动中通过艺术教育去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直觉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柏拉图认为“艺术应成为教育的基础”;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将“艺术”规定为中学生的必修科目,认为一个不懂艺术的人算不上是一个“完人”,本文探讨的就是艺术教育如何与校园育人融合。
一、艺术教育渗透课堂教学。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寓教于美,以美衬教,做到美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
(一)视觉冲击,感官配合。
采用声像直观教具创设情景,实施直观教学手段,英语课上,在讲授koala、elephant、tiger、giraffe等这些不常见实物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卡通形象或利用简笔画,化抽象为具体,所见即所得。
利用幻灯片、电子白板为学生创设出一种悦耳、悦心的英语学习情境,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身临其境,切身体会。
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满于海”,懂得如何欣赏美,融美于心灵。
(三)感人之心,莫先乎情。
仁爱之情,最是动人心田;语言之美,最能治愈乏味。
数学课上,教师以饱满的情绪,生动的语言触动学生的灵魂,在教学《钟表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儿歌“因为时针不爱动,所以长得粗又短;分针比较爱锻炼,长得细又长;秒针平时最爱动,所以长得最苗条。
”配上《小星星》的旋律,师生一起随着音乐互动,数学与艺术结合,教师以精致的语言,深入学生的心灵,化解数学的枯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艺术教育伴健康成长同行。
健康的体魄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把艺术教育与学生体质训练相互渗透,让学生在锻炼中体味生活之美,在美中享受成长的乐趣。
(一)身心愉悦,自由成长。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艺术带来的愉悦会使人心情舒畅,机体协调,提升有益于健康的情绪感知,从而增强体质、体能,提高健康水平。
体育课或者课外运动结合艺术的特点,可以化枯燥为乐趣,例如团体操的练习、花样跳绳等就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艺术的乐趣。
(二)践行美育,美体结合。
将体育与艺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可以锻炼出学生健壮的体魄,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耐力,开阔他们的心胸,促进正确审美观念的养成。
三、艺术教育与德育相互交融。
美育和德育都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互交融而不是非此即彼。
(一)以善为美,以美树人。
可以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和谐、自信的人格,改善学生生活态度与生活习性,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观。
悲观的人经常听一些欢快歌曲,读一些艰苦奋斗终有所成的事例,就能逐步克服甚至消除他们个性中的怯弱悲观成分,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二)以美图德,以德传美。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道德的充实和新人的发展。
把德育寓于美育之中,心美引善,使学生在效仿榜样中实现道德教育,成为内外兼美的人。
由此可见,励志的读书演讲活动,课间积极向上的乐曲,都在潜移默化地用美引导学生走向积极和阳光。
早在1986年,国家教委就曾提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无疑还是艺术。
把艺术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以艺术促学习,以艺术强体魄,以艺术铸灵魂,必定会让教育成为苍穹之下最阳光的事业!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二
陶瓷雕塑的空间占有形态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浮雕和圆雕两种。不管是浮雕还是圆雕都是借助于陶瓷雕塑的语言形态来体现出雕塑家的感情思想及意识形态的。圆雕是陶瓷雕塑的主要空间占有形式,是一种完全立体的陶瓷雕塑艺术品。它主要是借助雕塑内部的实体连接和自身的重心,使其敦放在地面上或者是空间台座上,这样可以使居民从四面八方观赏到雕塑艺术品。圆雕较大的一个优势是它既能以一个独立的立体形式出现,也能够与其他艺术品相互结合,作为一种建筑的附属物件而出现。这种空间状态上的独立性使得圆雕艺术家可以根据实地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对其进行雕塑、刻画。居民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观赏的角度来接近圆雕并仔细观赏或者是近距离的触摸。圆雕制作过程较为旋动,设计较为游动。因此,有利于游客环绕式的欣赏,也有利于圆雕开放式的进行放置。在对圆雕进行造型设计时,既有单独式的,也有组合型的,正是这种丰富多变的摆放形式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效果。浮雕相对于圆雕而言,具有不同。浮雕一般是依附在某些建筑物上而得以存在,作为被依附物的一种装饰品。在观赏浮雕时,也要在特定的角度上进行欣赏,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价值。浮雕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主要是通过起伏不一的凹凸面来形成或明或暗的错觉感来体现的,其感光面和转向面都不同。浮雕表现的是“在真实性的可视空间上的一种假象”。当浮雕借助于特定的灯光照射时,其营造出来的气氛效果更好。当然,在具体的空间艺术美方面,不管是浮雕还是圆雕都能够以一种极其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圆雕和浮雕往往是搭配使用的,其空间占有形式上往往是以浮雕作为装饰背景,以圆雕来进行有力的塑造。只有圆雕与浮雕在空间占有形式上的有效结合才能使雕塑艺术表现出更加完美的空间美。
2陶瓷雕塑的主要空间艺术特征。
陶瓷雕塑是民族和时代特征的反映,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随着我国雕塑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陶瓷雕塑作品不断出现许多生动的动物形象,赋予其鲜活的表情动作。不仅给这些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鲜活的艺术美,还提升了陶瓷雕塑作品的.整体艺术感染力。笔者认为,陶瓷雕塑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陶瓷雕塑的空间自由性与作品功用审美性的完美结合。
在当今社会,陶瓷雕塑的主导功用及实用性功能逐渐增强,审美性逐渐弱化。审美性的弱化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现代人们对自由及简单生活的追求。陶瓷雕塑在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也较为接近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不论是大型宗教仪式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储蓄生活用品,都可以见到雕塑作品在空间上的自由和灵动性。
(2)陶瓷雕塑特殊的表现性。
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的陶瓷雕塑有所不同,相对而言,现代雕塑更加强调气势与神韵的追求,而对细节方面的刻画则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陶瓷雕塑家往往在雕塑的过程中会给人以一气呵成的艺术感,并赐予艺术品以灵魂。雕塑艺术家根据自身的真实体验以及对真实物象的理解感悟,通过添加艺术效果,最终以艺术雕塑的方式自由体现。因此,这种陶瓷雕塑特殊的表现性就体现在现代陶瓷雕塑家以明快而又夸张的手法,将事物的具象和神韵凸显出来,使观赏者在欣赏过后回味无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陶瓷雕塑平实的动态美。
随着陶瓷雕塑艺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陶瓷雕塑作品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动态美和平实美。在进行陶瓷艺术品的雕刻时,艺术家往往以雕塑的静态之美来呈现给观赏者以动态的感觉。一千个观赏者就能从雕塑中品出一千种体现,感受随心而变,带给欣赏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使得雕塑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就能使得观众与设计师、雕塑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陶瓷雕塑的空间艺术美。
陶瓷雕塑以空间为载体来表现美感,陶瓷艺术的空间感是无形的也是无限的。陶瓷雕塑依托空间,以空间为其存在的主要要素,通过不同形式的形体限制来表现出无限的空间形态。陶瓷雕塑通过这种空间与形态之间的相互结合来体现出雕塑的艺术效果,通过空间的运用来体现艺术形体。陶瓷雕塑利用形体给观赏者形成直观的视觉效果,而形体又通过空间来表现出艺术效果。因此,陶瓷雕塑的空间美是要先认识到其形体才能到达最佳的审美效果的。陶瓷雕塑的空间美,美在它既可思又无形。人们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努力打造生活空间,并且在艺术品中得以活化和拓展。通过雕塑这一艺术品,使人们对空间美的认识更加充分,陶瓷雕塑借助于其独特的优势,使空间美更加独立、无形。陶瓷艺术品空间美的产生,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陶瓷雕塑艺术品本身的材质特性,使得作品所用的黏土在烧纸前后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预见性,这给予陶瓷艺术品以足够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其空间美来自于艺术品本身给人思维和环境氛围的遐想空间。空间美是陶瓷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其主题的重要体现。陶瓷雕塑外在的空间要与周围的物质环境相适应,其内在的空间则又要与雕塑本身的内涵相吻合。正是由于陶瓷雕塑巧妙的对空间艺术的运用,加上艺术品本身形体的结合,使得陶瓷雕塑在整体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4结语。
陶瓷作品的艺术空间美是一种感受、一种内心的体验,是人们借以缓解紧张生活的良药。陶瓷雕塑在空间艺术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不仅具有外在的空间层次美,还具有内在的内涵美。雕塑家通过不同的构成形式,营造出一种神秘的空间氛围,达到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要充分体验出雕塑的艺术空间美,需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科学而又合理的认识陶瓷雕塑的内在空间与外在空间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艺术品的美感,并进一步繁荣发扬我国悠久的陶瓷雕塑艺术。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三
摘要:昆曲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2001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如今这种美妙绝伦的戏曲艺术成为人类共同的瑰宝,本课题正是出于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珍爱,对昆曲审美特点予以探讨,让读者更深刻了解昆曲这一艺术界的国宝。
关键词:审美特点;戏辞;音乐;表演程式;舞蹈;意境幻化。
“良辰美景三生梦,姹紫嫣红六百年”,昆曲之美,在于六百年沧桑岁月积攒的点滴。
它孕育、诞生、兴盛到衰弱曲折迂回长达几百年。
昆曲之美,在于岁月穿梭几百年留下不灭的记忆,它的美已经深入民族骨髓,成为一种不朽的印记,今天再聆听和观赏这种美妙艺术时依然能触摸到历史走过的温度和岁月充实的厚度。
当代昆曲研究者周秦在《苏州昆曲》中说到:“昆曲艺术之所以雄踞中国戏曲最高典范的至尊地位,不仅是因为明中叶到清中叶的全盛期苏州戏班曾经盛行京都,风靡天下,也不仅是因为清中叶到近代的衰变期在全国络绎形成了众多的昆曲支派”。
他把“而是……”留给了我们,于丹将昆曲之美归纳为:深情之美,梦幻之美,悲壮之美,苍凉之美,诙谐之美,灵异之美,风雅之美。
本文却从昆曲组成部分来分析它的审美特征,再来领略一次昆曲感人的魅力。
一、戏辞美。
从文学上看,戏剧文学应该属韵文学的延续。
中国文学从《诗经》,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的沉积,历史大浪淘沙般将最精华的部分流进了元明的戏曲和传奇,昆曲借中国传统经典剧本将自己打扮得如此大家闺秀,戏剧凭借昆曲的演绎更是将尘封在线装书里古老唱词鲜活成人们美好而永恒的记忆,据焦《剧说》中记载,明代名伶商小玲因自己心有所属而事不得通,每演《牡丹亭》时投入感情太多,被里面唱词感染而不可自拔,终在一次演出唱到“诗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忽然之间,泪流满面,气绝而亡。
这是故事经过精到的唱词表现,将感情夸大,把演员感染,产生强烈共鸣的结果。
昆曲唱词里,有数不清的佳句广为后人传颂,汤显祖《牡丹亭》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些或因化用前人诗句,或因表达剧中人感情有功,或因推动情节发展,或因服务人物塑造,但终因美,因包涵那道不清的幽怨,那淡淡却永恒的忧愁而感染了人,把人间情,世间情演绎得万分缠绵悱恻。
《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一首戏剧版的《雨霖铃》,演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孤寂和悲凉。
一出《送别》引的是宋人范仲淹《苏幕遮》中的句子,表的是崔莺莺那对恋人不舍的情怀。
《长生殿》中李龟年的唱词“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
抵多少凄凉满眼对江山!俺只待拨繁弦传幽怨……”。
长歌当哭,唱的是历史的沧桑,国破家亡的沉重,人生无常岁月无情。
《牡丹亭》每出结尾用了四句诗,一共用到二百二十首前人诗篇里的句子来总结剧情。
这种包罗千万,驾驭材料的能力非一般文化修养之人能够办到。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四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兴趣激发的前提。
众所周知,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传统中的声乐教学以传授知识、训练声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孩子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天性被抹杀。所以,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以情激人,以情育人。一方面,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情感,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语言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把学生视作共同学习的伙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及时赋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利用多种方法引入新知识。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引入新课,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思维和求知欲。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心理状态,并自觉地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从而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设有效教学情境,是兴趣激发的重点。
情境,是指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和谐。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情境创设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一堂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创设音乐情境可以为成功的音乐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潜在教育手段,它是将生活世界中的真实音乐场景以多种形式再现到音乐课堂教学之初,运用生活素材来扩充教育教学内容,创设自然的艺术氛围,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之中,在充满情趣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师生间交互性积极性对话,在情境对话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情感的碰撞与共鸣。
例如,三年级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我们将龟兔赛跑的故事用动画片的形式制作成课件,配以《龟兔赛跑》的音乐,先让学生聆听,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情况下,非常容易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然后将乐器的形状、音色、表现对象等图像和声音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认识了单簧管和大管这两种西洋乐器以及它们的音色特点、表现对象。
再如,在教唱《童心是小鸟》这一歌曲时,我运用多媒体flash中一年四季的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再加上音质很好的教学磁带,使学生对四季之美有了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歌曲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开放式教学是兴趣激发的。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倡通过建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愉悦,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音乐的乐趣,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大声说、大声唱、大胆演。加之激励性的语言,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适当点拨、引领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使学生的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小舞知识感觉是最乏味的,让学生认识枯燥的力度标记时,采用了分组进行抢答,表演的比赛形式来争夺红旗,从而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一教学活动,把整个课堂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高潮。
(二)以“赛”激趣促学。好胜心强是小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让学生在激烈的比赛氛围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唱”的比赛实现教学目的。在表演中学习知识增强兴趣。我上音乐课时总是创造条件激励学生上台来表演唱,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样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也更浓厚了。
四、用积极评价鼓励学生,是兴趣激发的保证。
积极的激励性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对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首先、注重课堂评价中学生的参与。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参与教学活动。评价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课堂谁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其次、突出课堂评价中发展的观点。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为此,教师应重视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音乐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经常让一些音乐水平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答对了、或者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诸如之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并强化了学生的进步,使学生由此喜欢音乐老师,也喜欢上音乐课。此外,这种激励评价不仅仅是在课堂学习活动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实践证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
总之,经过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运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是提高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的有效方法。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五
通过水袖的教学,使学生扩展肢体的表现力,通过表演者的肢体实现不同力量、幅度的转换,挥运水袖展示无限的形态美。
锻炼学生身体内外各部分间的协调和配合的完美性。
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人文精神和意蕴的熏染,在挥运中展现自我,放飞梦想。
谈起水袖大家并不感到陌生,相传关于水袖的舞蹈源于汉而盛于唐秩于宋元,而后水袖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中一种特技,在传承两千余年的今天,水袖是中国古典舞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它的运用继承和借鉴了戏曲中独特的形态、鲜明风格的表现。
随着水袖自身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也逐渐脱离了戏曲表演的程式,更加注意水袖的舞动性。
在舞蹈语言中,水袖是舞者抒情达意的重要媒材,而今中国古典舞中水袖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凝结为中国古典舞的一个标志,使观者望而即知此舞为何。
所以,水袖的运用是舞蹈表现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对于教学而言也是一门重要的训练课题。
“翩若惊鸿,宛若蛟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中将飘逸清美的水袖特征一语点破。
这是水袖独具的艺术语言,就传承和发展这一部分而论,两个重要的要素不得不提——即肢体力和表现力。
肢体力是水袖挥运的作用力,挥运的形态美是独特的表现力,此两者相辅相成、相生相容,通过肢体力的运用才能施展水袖独特的表现力。
若水袖仅仅被局限于一种程式而言,这样舞蹈语言表现出来的节律美反而流于形式,丧失自然而然的韵致。
在对于肢体力的训练和表现力二者的关系而言,我认为,两者间相互承载密不可分,水袖语言性成于肢体之力而流露于表现力,艺术语言承载着肢体形态和思想情感。
就水袖的教学而言,京剧大家王瑶卿讲形体表现有三大要素:表情看眼睛、动作看水袖、身段看脚步。
由此可知水袖基本功是衡量表演者功夫深浅和艺术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虽说王瑶卿先生提出的观点是针对戏曲表演而言的,但舞蹈表演亦同样受用。
学校舞蹈基本功是培养艺术表演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传授水袖的基本功能对学生日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在水袖教学中系统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教学中肢体力的训练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协调“三节”是外部力的转换。
所谓“三节”即是肢体关节的“起、承、转、合”的关系。
若以人体为喻,则头部为稍节,腰腹部为中节,脚足为根节;以臂膀为力,则掌指是稍,肘节为中,臂膀为根;下肢则以脚足为稍,膝关节为中,胯为根。
训练稍、中、根节三者协调是形体动作的根本。
“三节”的规律表现为稍节起、中节承、根节合。
重点训练中要求头、腰、脚三段力量均衡,其次是脚、膝、胯的协调统一。
再次是腕、肘、肩的承接。
教学中要掌握各个部分的主次、力量强弱、幅度大小等关系。
是通过以局部练习为“点”,各个点熟练协调成“线”继而成“面”。
水袖的教学方法是“由点扩面”、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
二、“六合”是挥运的关键。
“六合”以内外“三合”为分,内“三合”指:心意合、意气合、神气合;外“三合”则是手脚合、肘膝合、肩胯合。
心、意、神、气的协调和交融是水袖的蕴涵,手、脚、肘、膝、肩、胯诸部的协调是展示水袖“长袖善舞”的韵美。
“六合”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内外完美的协调是水袖自由挥运的关键所在。
三、律动是挥运的技巧“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是诀窍,水袖挥运以律动来体现,律动体现为“相反而相成、相克而相生”。
“反衬劲”是修长水袖的用力点,逆向取势可以产生千态万状的动态美。
四、“字”是基本形态。
所谓“字”形态是水袖练习的基本动作形态,单一的“字”是掌握水袖的入门基础。
熟练掌握可以进行发展变化,不同角度、不同组合的训练可以达到千变万化的形态美。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单一的“字”形态是丰富姿态的母体。
形态练习仍然体现了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特点。
五、水袖的其它技法。
水袖除了掌握上述所论的基本要点外,还有撑、冲、扬、抖、挑、勾、拨、掸、甩等具体技法。
它们都是多种基本要点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而产生的丰富性。
出袖、收袖、扬袖、绕袖、搭袖、撇花等技巧都要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六、挥运的内涵。
个性是艺术的独特魅力,学生在训练水袖的灵秀、圆畅、飘逸、洒脱等方面感染性灵。
启发学生从性格情绪等特殊性中发现自己,喜、怒、哀、乐是水袖表达内心的重要语言。
教学训练中,重点强调“情”带“动”,产生“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通过上述的方法进行具体教学,能使学生全面的了解水袖的艺术语言。
教学训练让学生掌握水袖的技巧,利用水袖的基本功训练全面提升学生身体内外的艺术修养。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舞蹈打下扎实的基础。
闽剧早期经典剧目渊源流变简论【2】。
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末,诞生于古闽县、候官县,在福州十邑及宁德、三明、南平等部分县市流行,是福建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到如今已走过了四百多年的历程,一大批优秀的闽剧作家,改编传统剧目,编写新戏,使这个古老的剧种依然充满了生机。
下面试选取历史最为悠久的三部经典传统剧目,探寻渊源,考证流变,梳理其在现当代的重要改编本及演出情况,并加以点评,以小见大,展现古老的闽剧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概况。
一、紫玉钗。
闽剧中流传最久最广的古典剧目之一。
作者相传是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翰林,但姓名难考。
而经《闽剧志》编辑部考证,疑为明末福州名士曹学佺所作。
故事取材于唐代蒋防所作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继承了它的悲剧精神,延续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以悲剧结局。
主要剧情为李益客居长安,与霍王庶女霍小玉相恋,结为夫妻。
后李益回乡探亲,另娶望族之女卢氏。
霍小玉相思成疾,耗尽积蓄,无奈遣婢浣纱典当定情之物紫玉钗。
义士黄衫客知悉,义劫李益至霍宅,霍小玉业已病笃,见李哭诉其负心后气绝身亡。
该剧批判了李益的负义,对无辜被弃的痴情女霍小玉以深切同情。
全剧情节人物都极其精简,主题突出,以唱为主,在唱词中叙事抒情,重点渲染了女主人公霍小玉在李益负心后的哀伤悲苦,曲词华雅,哀婉动人。
其“曲文乐谱,在闽剧中均居最上乘”“其乐调渊穆淡远,曲词悱恻缠绵,较乱弹实有过之无不及”。
邹有年有首题为《过石仓观剧》的诗,记载了该剧演出时情景:“声色传诗篇,具有风人旨,神明约昭旷,吐辞斯远鄙……作使皆名娟,携来亦佳伎,情爱苟适场,何悔鸡与雉。
”足见《紫》剧之优美。
从闽剧音乐上看,它包括了全部基本的逗腔曲调,是逗腔音乐的典型作品,“凡童伶初习儒林,都拿《紫玉钗》一剧开蒙”“学习闽剧的人无不把它奉为圭桌,作为必学的课本”。
清光绪二年(1876年)前后,儒林班首演此剧,之后平讲班相继开锣。
传本有两种,一是黄衫客先出场的福州集成堂本(1876年)和福州九庆堂本(1904年);一是洗纱先出场的折子戏。
最早为张晚青订正的龚礼逸《紫玉钗》参校本(1932年)。
后有陈鹤章的修订本(1944年),及胡孟玺的.校订本(1949年)。
此外还有评话本《紫玉钗》流传。
嗣后,林步瀛参照福州评话本及折子戏唱词改编的全本戏(1926年),由闽班旧赛乐演出。
1952年,福建省闽剧代表队按折戏排练,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戏曲汇演,并为大会作展览演出。
1957年,剧作家陈启肃据明代汤显祖传奇《紫钗记》和闽剧传统剧目《紫玉钗》福州九庆堂本,重新改写成十二场全本大戏。
开头列表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
将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改为才子佳人相爱的模式,男主人公李益由负心变为坚贞,但仍保留了悲剧性结局。
悲剧主因由李益的负心,变为卢太尉玩弄权势,强拆散李霍,主题也因此改为批判强权邪恶势力。
主要剧情变为唐高门才士李益,与寒门霍小玉相爱喜结良缘。
新婚之夜,官差报喜,李益得中状元,小玉担忧李益出外做官夫妻分别。
因此,李益为谋留京任职,请卢太尉帮忙,未料到卢太尉却看中李,欲招其为婿。
李婉拒后,卢太尉于是怀恨在心,公报私仇,计拆霍李,令李入赘卢府。
黄衫客侠义相助,李霍才得以相见并消除误会。
卢太尉遣人追至霍家并胁迫李回卢府,混乱之中久病的霍小玉悲愤吐血,香消玉殒,最终悲剧收场。
改编本1959年由福建省戏曲巡回团闽剧代表队排演,并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
二、间祭。
闽剧传统剧目。
作者清咸丰生员邱庆禧。
根据郑丽生《明清两代福建戏曲作者考略》一文考证,此剧约作于光绪十二、十三年间(1886—1887)。
咸丰、同治年间的文儒班,演唱以《紫玉钗》为首的逗腔曲本,但唱词过于典奥,不够通晓,难以得到广大普通市民广泛接受。
针对此弊端,光绪初年,后起的达云霄、驾云天等12班剧组,改进唱腔,注重曲本的通俗化,《墦间祭》因此应运而生。
邱庆禧根据《孟子·离娄》里的一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编为戏剧,杂进“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一节,主要讲述齐人好逸恶劳,却常向妻妾夸耀他每日在富贵人家饮宴酣醉。
其妻怀疑,一日便跟尾随其至东郭墦间,见齐人向祭墓人华周妻、杞梁妻甚至向守墓的墓客乞食,愿为孙子,恬不知耻,丑态百出。
而齐人回家依然厚颜夸说,其妻羞怒万分,当面痛陈齐人丑相,劝诫其夫,令齐人幡然悔悟,誓言改过自新。
结局虽然有些仓促,流于俗套,但全剧不长,剧情集中紧凑,曲调以飏歌为主,唱词道白,多为福州方言,颇多警句。
剧中华夫人与婢女春香的八段盘关调唱词则雅俗共赏,清新明快,平仄和谐。
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福州演出时,即深受欢迎,观众屡看不厌,历久不衰,成为民国间闽剧、清唱的传统剧目。
民国初长乐“汾溪鞠社”诗人刘仲珊、施子衡两位听曲行家观后赋诗称赞:“不向孟尝门下游,吹箫也自算名流。
须知暮夜潜踪者,狗盗鸡鸣更可羞”(刘仲珊);“富贵黄粱总一丘,眼前白骨昔王侯。
九泉涓滴容分惠,醉饱何须妻妾谋”(施子衡)。
福州著名文史学者、民俗专家、诗人郑丽生先生将《墦间祭》与《紫玉钗》并举,赞誉有加,称为“窗下”剧本力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六
音乐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营造乐学氛围,培养小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音乐课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兴趣为中心,引导小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让学生自主体验和探究歌词,开阔小学生的文化视野,鼓励他们喜爱音乐,感受音乐。在教学新歌前,教师要带领学生读歌词,分析理解歌词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内涵。如教学《闪烁的小星星》一课时,教师在学习歌曲之前,先领学生读歌词,促使学生、教师、文本和情感之间进行对话。让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记住歌词后,教师带唱,学生模仿唱旋律,让学生把旋律唱准,然后让学生试着表演太阳和乌鸦的动作。让学生想象月亮姐姐和小星星之间发生的故事,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乘坐月亮船飞上太空看到的景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学生尽兴品读,读得摇头晃脑、如醉如痴,激发课堂活力。通过说、唱、演,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在品读中感受到星空的神奇,为学习歌曲延长做好恰当铺垫。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经常遇到一些胆小、爱面子、自卑感强的孩子,他们不敢在课堂上唱歌,更不敢表演,别人唱他们听,别人演他们看。教师要多关注这样的孩子,给他们一个微笑,送上一个赞美的眼神,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自主表演。用角色化的歌声与表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自主表演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把歌曲内容形象地再现给大家。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小学生的心理,了解小学生的心态,不断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在自主表演中理解歌曲内容,培养学生表演能力,张扬学生个性。如教学《小乌鸦爱妈妈》时,教师动情地说:“乌鸦妈妈受伤了,小乌鸦特别着急,希望妈妈尽快地好起来。它会怎样照顾妈妈呢?它对妈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注意用表演的形式体现孩子爱妈妈的深厚情怀。”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表演。孩子用柔和的声音、关切的眼神问妈妈还疼不疼了,给“妈妈”端水、喂药,轻轻地拉好被角。孩子们的表演惟妙惟肖、情真意切。学生的表情是兴奋的,忘记了疲劳,彰显了表演魅力。自主表演时,学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积极努力,共同完成了表演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践行了感恩教育。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音乐课堂动起来。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爱学、乐学,陶冶学生情操,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小学音乐课堂精彩不断。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七
1927年,在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等人的支持下,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肖友梅,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级音乐高等学府,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音专),上海国立音乐院是我国近代声乐教育史方面唯一的中国自办音乐院校,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许多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都毕业于该校,上海国立音乐院建院初期,蔡元培亲自兼任院长,帮助肖友梅主持该院的初期组建工作。1928年以后,肖友梅才亲自担任代理院长、院长。肖友梅担任代理院长以后,亲自督导声乐教育工作,在当时,上海国立音乐院聘请了许多中、外著名的顶级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方面,成绩斐然。1928年,萧友梅找到周淑安,希望她能担任学院的音乐教导主任,在萧友梅的诚意聘请之下,周淑安欣然应允。当时,学院的小提琴组、钢琴组主任都是外国人担任,由一位中国女性来担任声乐组主任,大大出乎别人的预料,周淑安的名声,在学院产生了很大的轰动,引起了众多学生以及老师的关注。周淑安上任声乐组主任后,不负众望,以渊博的学识,旺盛的精力以及极大的工作热情,超负荷地工作着。周淑安工作积极,一丝不苟,她除了教声乐主科外,还指导学生视唱练耳学习,同时,在举办音乐会时,还担任合唱指挥。除此之外,周淑安还出任学校的音乐联系指导,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在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周淑安还主动为学生做音乐伴奏。在很多音乐会的比赛场合,都会看到周淑安伴奏的身影。周淑安的精心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充实了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了解声乐艺术作品,她的辛勤劳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学习声乐的兴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声乐的理解能力。周淑安不仅注重教学,还注重理论研究,在学贯中西的基础上,周淑安还悉心研究传统戏曲,认真学习民族戏曲的美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她仔细研究民族戏曲的特殊表现手法,追求声乐艺术的民族艺术气韵和中国艺术意境。她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获得了众多学生的赞誉,也为她赢得了良师的美名。对于学生音乐天赋的挖掘方面,周淑安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她知道怎样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在教学过程中,周淑安不仅认真负责,还善于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她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都了如指掌,学生中谁的声音太粗,谁的鼻音太重,谁音调不准,谁又容易跑调,周淑安都心知肚明,她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主动挖掘学生音乐天赋,为每位学生规划不同的音乐学习计划。她耐心地为每一位同学指点迷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周淑安自身的天然音质不算美,并且声乐教学时的音量也不够饱满,但是,她能够坚持刻苦训练,弥补自身先天之不足,同时,加上她掌握相当丰富的文献资料,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还是在声乐艺术教学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周淑安教的许多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吐音咬字十分清楚。周淑安的教学十分严谨,她一直用科学态度对待声乐艺术,就算是演唱外国歌曲,也是一丝不苟“,以字行腔”,她坚持“以字行腔”的教学原则,连外籍教师都赞赏不已。
二、周淑安对中国现代声乐发展的影响。
周淑安不仅具有极高的敬业精神,而且爱生如子,体恤自己的学生。其中,著名音乐家胡然先生以及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唐荣枚先生都曾经受到周淑安的关心和照顾。胡然先生自幼喜欢音乐,学习用功,但是家境困难,为了节省车费,胡然先生每天都要徒步上学,但是他的家离学校很远,即使坐车还要半个小时,周淑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胡然买了一个季度的车票。而这个票钱相当于周淑安一个月的工资,后来,音乐学院聘请到俄国籍男低音歌唱家苏石林担任声乐老师,周淑安立即领着胡然先生去见苏石林,她以学生前途为重,让胡然转到苏石林班上继续学习,而正是这次机会,造就了胡然先生成为我国近代音乐界的男高音歌唱家,并且胡然先生继承了周淑安的教育思想,创建了湖南音乐专科学院,成为了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周淑安重点体恤的'学生中,还有一位名叫唐荣枚的学生,周淑安了解到唐荣枚家境清寒,交不起学费,就找到校长说明情况,申请特批唐荣枚每学期只交1/3学费,由于周淑安的精心关照,唐荣枚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后来成为著名的现代音乐艺术家、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被称作“延安夜莺”。
周淑安与肖友梅等老一辈音乐家们,共同开创了中国现代声乐艺术,为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淑安的一生,对中国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她不仅和肖友梅等老一辈音乐家们,共同开创了中国现代声乐艺术,还培养了大批音乐骨干和声乐艺术人才。20世纪40年代,中国声乐界“四大名旦”中的郎毓秀、喻宜萱、张权都是她的高徒,著名音乐家、女歌唱家唐荣枚,杰出的声乐教育家胡然,以及声乐艺术家洪大琦、劳景贤、孙德志、吕骥等都曾经接受过她的教诲;她的教学不仅质量高,而且学生进步快。学生身上存在的声乐问题,周淑安几个星期便迎刃而解。由于周淑安教学质量高,并且师德高尚,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尊敬和爱戴。周淑安将一生的精力投入到我国的现代声乐教育事业,她教学态度认真负责,在声乐艺术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获得了众多学生的赞誉,她为中国现代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品德和学识,受到了人们的高度称赞,她的事业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在一代代学生中延续,对中国现代声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八
中国剪纸艺术在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足印,它从最朴素的乡土气息中走来,带着泥土的芬芳照亮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殿堂。在我国各个地区,由于文化传承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北方地区的粗犷豪放,南方地区的柔美细腻,不同的剪纸类型,给予人们不同的艺术美感。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陕北、江南、山东等地区的剪纸艺术。在此,笔者将对陕北三边地区剪纸艺术特色作一浅显论述。
三边地区指陕北北部的定边、安边、靖边三地,与陇东、宁南同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接毛乌素沙漠和鄂尔多斯草原,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随着人们的开垦及战争的影响,该地区植被状况不断恶化,森林面积不断缩小,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封闭的地理环境、深厚的历史背景使这三个地区在文化上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三边地区的剪纸艺术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包容了我国南北地区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诸多因素,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剪纸艺术的创作技法、创作题材以及其浓厚的地域性特点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作技法。
三边地区的剪纸艺术主要以刻为主、以剪为辅。纸质选择上没有特殊要求,一般采用普通红纸即可,这种纸适宜窗花、墙面装饰等普通粘贴处。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用纸,如在祭神活动或是丧葬活动中,需用浸过色水的毛边纸(纸钱用纸),剪一些表现祈福消灾的画面。主要创作过程有以下五步:
(一)缝合。
根据图案需要,剪取相关大小的纸张,以10~20张为一沓,将其边缘缝合,可以用订书机订,一般情况下,年长的民间艺人通常用纳鞋底用的针将这些纸整齐地缝在一起。
(二)压纸。
这些缝合在一起的纸张会稍显不平整,剪纸艺人会用炕石或重物压在其上方,直到纸张平整,易造型为止。
(三)印模。
三边地区剪纸都有存在时间很久的剪纸模板,这些模板多是由上一辈人流传下来的,当然在流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动。首先,将模板用水固定在压好的纸上;然后,用煤油灯的烟熏贴有模板的纸的一面,直到在纸上熏出模板的纹饰;最后,去掉模板,纸面上就出现了要刻的图案。
(四)刻花。
将熏有图案的纸压放在用动物油脂和炕灰混合构成的垫子上,用单片斜刀头的刀尖,按照纸上的图像进行创作,创作者要用力到位,仔细雕琢才能将图案表现得清晰明了。
(五)修剪。
刀刻后的花纹有其不完善之处,比如人或动物的毛发、衣服装饰的细微之处等,用剪刀将其修改,自然、浑厚的剪纸就完成了。
二、创作题材。
三边地区剪纸的题材主要包括吉祥图案、戏剧人物、山水风景、花鸟虫鱼、十二生肖等,这些题材都源于民间,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真实再现。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因地域原因又增加了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题材,如革命题材、陕北民歌的故事画面和极具该地区特色的劳动场面。
(一)革命题材。
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迅速传播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艺术表现手法的特定性使革命题材剪纸艺术又充满了不同的生趣。常见的三边地区革命题材剪纸有《夫妻识字》、《骑白马挂洋枪》、《送郎参军》(见图1)、《兄妹开荒》、《白毛女》、《五哥放羊》等。
(二)民歌题材。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最初从劳动号子中衍生,经过人们的加工创作,成为今天的演唱形式,其唱词和表现内容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也多源于民间,三边地区作为陕北地区重要的文化摇篮,民歌自然在该区域广泛传播。民间艺术是相互影响与渗透的,民间艺人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民歌中的故事情节结合,创作出表现民歌内容的剪纸作品。
常见的题材有表现男女爱情的《清水水玻璃隔着窗子照》、《世上只有妹妹好》、《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见图2),表现婚嫁题材的《嫁女歌》,表现革命新题材的《喜在脸上笑在心》等,这些民歌题材给剪纸艺术注入了多样性与灵动性。
(三)劳动题材。
三边地区的人民勤劳质朴,他们靠自己的双手种田犁地、放牧收割,劳动是他们生活中所必须的。也正是因为劳动,他们才有收获,即使是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他们也一直用他们的坚强和勤劳与自然做着抗争,民间剪纸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面镜子。在农闲时,妇女们会拿起手中的剪刀,将平日里她们劳动的场面表现出来,剪纸是她们生活习惯的一种,但却正因为这种习惯,使那些看似普通的劳动场景变为一幅幅其乐融融的画卷。常见的劳动题材有放牧、打场、纺线(见图3)、搓麦粒、犁地、挑水等。
三、风格特点。
三边地区的剪纸艺术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无论是人物的外观衣着还是富有特色的背景装饰,都使我们看到了这种剪纸艺术所特有的魅力。除以上专门提及的几种个性鲜明的表现题材之外,在其创作风格上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传承性。
该地区剪纸有别于陕北其他地区粗犷、不拘小节的风格,它在保存了自身具有的北方少数民族遗留的文化之外,还融入了许多江淮地区细腻温柔的感觉,两种文化因素汇聚在一起,使得黄土高原的雄浑与江淮地区的阴柔结合而诞生出这样一个民间艺术的瑰宝——三边地区剪纸艺术。
(一)简单细腻的技巧。
三边地区剪纸最大的特色不仅仅是它具有地方特色的表现画面,而且其中的装饰纹样具有简约而不简单的魅力。在看似笨拙、轮廓简单的人物或动物造型中,总会出现细腻的装饰纹样,使画面变得生动清新。
1.线条细腻。
三边地区剪纸画面都由细线条构成,这种细线条使得画面干净利落,并具有立体感;回环缠绕的细线条不会使画面显得轻浮,反而更加灵动。靖边剪纸能手华月秀的剪纸作品,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细腻的线条在剪纸中的艺术美感。如《猴子捞月》(见图4)中那些细线条的树木与枝叶,同连成环状的块面的猴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这样的对比,使得画面主体突出,有一种虚实相得益彰之感。
2.流苏式(锯齿式)装饰。
流苏式(锯齿式)装饰纹样是三边地区剪纸艺术中的又一特色,无论是植物枝叶还是动物毛发,都有一种特定的(流苏式)锯齿状纹样作为主要装饰,在当地被俗称为“抖毛毛”。尽管在西北其他地域的剪纸中也有这种类似的装饰,但多数显得笨拙粗糙,不会像三边地区这样整齐分布且细如针尖,很好地突出了物体的特点和生命力。
二)南北文化的结合。
三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其文化因素深深影响着这个地区。三边地区人们冬季着衣以羊的皮毛为主,《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匈奴服饰:“自君王以下,盛食畜肉,衣其皮革。”由此可见,匈奴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三边地区还有头上扎羊肚手巾的习惯,据《旧唐书·党项传》载:“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毡。”这些都是由游牧文化转化过来的。该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以蒸煮为主,手抓羊肉、羊杂碎、炒米、炒面等为特色饮食,与蒙族的饮食文化相同,这些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使三边地区人们的身上有一种朴实与谦和,但并未丢弃马背民族高傲的天性,所以在他们的剪纸艺术中,亦有这种朴实的内涵。同时,江淮文化的进入,又带来了太多的细腻柔美,这使得三边地区剪纸艺术呈现出一种容纳南北的艺术特色。
吉祥图样、人物、动植物是剪纸作品中经常表现的题材,但南北方的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三边地区将两种不同地区的表现技法结合于同一画面中,既有北方的大气,又有南方的细腻。笔者选择南北方各具代表性的剪纸,即江淮地区民间剪纸代表的安徽剪纸和黄土高原文化区域的民间剪纸代表安塞剪纸,予以比较说明。
1.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是民间艺术中最普遍与恒久的图样。安徽剪纸中的吉祥图案轻盈并且棱角分明,清新自然;安塞剪纸中的吉祥图案圆润饱满,一如黄土高原人民的那种憨厚感;而三边地区的吉祥图案则在表现轻盈之感的同时,将线条的分明感与体积的块面感合二为一,虚实表现得当,仍不失将一种富贵华丽感表现出来,在这种华丽中,也包含着北方人们所特有的朴实感。如通常所见的凤凰图案,安徽剪纸中的凤凰俨然是鸟中之王的姿态,翎毛飘逸,卓尔不凡;安塞剪纸中的凤凰厚重感十足,尽显富态之仪;三边地区则将二者凤凰的特点尽收其中,王者的头冠,庄重大气的尾部造型,盘旋动感的仪态,使得画面在传达富贵繁荣之意的同时,更多了些和谐平静的气息。
2.人物图案。
人物图案是最能代表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纹样。江淮地区的人物娇小温柔,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魁梧直率,表现在剪纸艺术中,突出了他们文化中的细腻与奔放,尤其是将他们生活中的模样真实地展示出来。安徽剪纸人物造型简单,服饰装饰复杂,这与民间流行的染织布艺有关;安塞剪纸多突出人物的造型及动作,使画面情节清楚,衣物装饰简单,仅以线条表现真实服装的特点;而在三边地区的剪纸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人物的动作与造型,而且对人物的服饰装饰着重刻画,将南北剪纸艺术中的简繁,通过其细腻的线条表现在一起,构成了三边地区剪纸的特定样貌(见图5)。
3.植物图案。
植物亦为剪纸中很常见的图案,它们时而独立存在,时而作为装饰与其他题材一同出现。在植物纹样的表达上,南北两地也有着各自的艺术语言。安徽剪纸中的植物造型多以写实的方式剪裁,从花朵到植物的茎、叶,都通过极其细腻的手法表现,宛如古代工笔画中花卉图样的再现。而安塞地区的植物类剪纸都采用了抽象夸张的表现技法,往往将植物与动物表现在一起,或是做以变形,使植物本身的物理特征弱化。与这两个地方的剪纸艺术相较,三边剪纸中的植物造型既有写实的成分,同时又兼有夸张变形。如剪纸荷花,在形象地表现荷花造型的基础上,又给荷花的花茎边缘增添了一些“抖毛毛”的装饰纹样。这种边缘的装饰,看起来不很合理,但正是这种不客观的装饰意味,才使得三边剪纸在表现柔情的花草时显出一种北方民族的豪迈。
4.动物图案。
动物在民间美术中总是会被人们冠以一些美好的寓意,关于此类题材的剪纸作品样式繁多、风格各异,但每个地域总有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南北方剪纸艺术中的老鼠,均被赋予“多子”的内涵。安徽剪纸中的老鼠古灵精怪,有一种抽象的表现意味,身体上装饰有复杂的图案;安塞剪纸中的老鼠在保持其固有的老鼠外形外,杂糅进了夸张的成分,但多以一种简单朴素的造型出现,多了一份北方地区特有的淳朴;在三边地区的剪纸老鼠图像中,老鼠多以写实的方式出现,真实地塑造了老鼠的外部特征以及它精明的特点。与安徽剪纸一样,其身上装饰有复杂的花纹,使得吉祥意味突出(见图6)。
根据以上对比研究,三边剪纸艺术中充满着南北方剪纸文化中的很多方面,无论是技法还是装饰,都体现出南北剪纸的综合性特点,这种综合性使得三边地区剪纸在其固有的北方民族的大气和张扬中兼有了江淮地区的清新灵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三边地区剪纸集历史性、生活性为一体,不仅题材鲜明、个性突出,更重要的是它将不同地域的文化表现整合在同一画面中,朴素中兼具大气,同时洋溢着清秀典雅之感。
然而,这种充满文化结合性、本土发展性的民间艺术,正在一步步走向没落,当这个贫困的地方开始有了石油资源作为生活支柱之后,原本朴素的生活、质朴的内心,就离这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而剪纸这样一个心灵艺术的再现者,则慢慢被尘土所遮掩。尽管有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地区剪纸文化的独特性,但由于资料的欠缺等因素,均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使得该区域的剪纸艺术在时代进步的大流中日趋淘汰。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研究陕北文化的学者或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应该对三边地区的剪纸艺术多做详尽研究,尤其是在本土文化中兼有江淮地区文化因素的方面,这样才能使得这种民间艺术不会随着地区经济的过快发展而出现不平衡现象,也会使三边地区剪纸艺术走得更远。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九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并没有被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中去。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中国现在学前教育的规模、形式、师资力量也参差不齐。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在民间艺术的教育程度上做得远远不够,有的地区师资力量薄弱、老师对民间艺术了解甚少;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民间艺术教育,这使得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运用不容乐观。加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萌生并在青少年中大肆流行,比如一些网络词汇: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外来文化也不断地涌入国门,孩子们对外来文化有着新奇感,开始过外国的节日,比如圣诞节、万圣节等,摒弃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术更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对民间艺术更是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艺术教育课程中,加强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刻不容缓。
二、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有效运用的建议。
1.加强民间艺术教育的宣传活动。
有些经济发展落后、不注重孩子民间艺术教育的地区,大部分人们对民间艺术的形式都不知道,这充分说明我们在民间艺术教育的宣传活动方面做得不足。因此,笔者建议各地区的教育部门要经常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宣传活动,比如可以定期开展民间艺术品的.展览活动,普及民间艺术教育的知识,宣扬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使民间艺术形式深入人心,引起他们对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运用的重视。
2.培训专业人才,增强师资力量。
有些地区的幼儿园老师对民间艺术知之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民间艺术专业人才的培训做得不够。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充当着一个桥梁的作用,是孩子在民间艺术学习方面的指路人,没有一个专业的老师,孩子们便无从对民间艺术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因此,培训专业人才,增强师资力量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在专业人才培训方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幼儿园应不定期组织老师进行民间学习,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学习不同地区的艺术,做到对民间艺术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2)幼儿园应该不定期地请专家莅临观摩老师们的民间艺术教学课堂,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意见,经常组织民间艺术交流会,使老师对民间艺术得到充分的交流,以明白并改善自己民间艺术教学的不足之处。
3.选取合理的民间艺术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教学。
民间艺术虽然弥足珍贵,虽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并非全部适用。因为在这个教育阶段,教育的对象都是一群年龄很小的孩子,他们对很多事情尚处于懵懂待开发的年龄段,因此不适合对其进行高深的民间艺术教育,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对其进行选择性的教学。明确了关键的教学内容后,接下来要采取更为关键的教学形式。在民间艺术教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图片和视频的播放,以这种形式来向幼儿展现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让他们生动形象地了解秦腔、昆曲等民间艺术;老师还可以经常进行剪纸、皮影演示等教学形式,让孩子自己动手剪裁和演示,培养他们的动手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让他们对民间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继承和发扬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从孩子幼儿时代便对其进行一定的普及是一项明智之举,民间艺术的学习不仅可以拓宽孩子艺术教育的范围,还可以陶冶孩子的艺术情操,提高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也可以让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十
1.1艺术经验的沉淀期。
各类型尝试的自觉时期(1992-)这一时期张艺谋已经不满足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式的民族的、凄美的,甚至是悲凉的作品主题了。于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人对自我权益觉醒的农村题材影片《秋菊打官司》;通过一个小人物的辛酸遭遇而反映整个社会历史风貌的《活着》;完全采用非职业演员反映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作品《一个都不能少》;讲述爱情、家庭、亲情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京味十足的都市轻喜剧《有话好好说》;退休工人与盲女间真实的社会道德故事《幸福时光》等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并没有完全脱离张艺谋艺术片的范畴,作品中还有艺术片的影子,但这一时期的张艺谋已经看到商业和电影的利益关系了,而且他也不满足于只有口碑而没有票房的现实。于是有了他各种类型电影的尝试,甚至是喜剧,他还试图通过《幸福时光》的网上选角,来尝试商业片的运作。
1.2艺术与商业的转折时期。
商业与艺术间的游移(-)抱着各大电影节的奖杯,戴着只有口碑没有票房的帽子,张艺谋开始拍摄《英雄》,这是张艺谋第一部古装商业大片,尽管大家对《英雄》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它却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而且张艺谋也从此摘下了只有口碑没有票房的帽子。接下来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继续沿用《英雄》的成功套路:大制作+大牌演员,继续着张艺谋的商业大片,票房神话。这一时期骂张艺谋的人特别多,批评指责他只注重商业利益而弱化了故事的艺术内涵。张艺谋本身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所以他拍摄了《千里走单骑》、《山楂树之恋》,一个试图说明自己还能拍文艺片的作品。也许是时代的发展,也许是电影的发展,在《千里走单骑》、《山楂树之恋》中,我们还是能看到许多商业电影的影子。这一时期的张艺谋是矛盾的,他既想符合时代的潮流,又想坚持自己的信仰。所以在这个时期既拍了商业大片,又追求着自己梦想,拍摄艺术片。
2冯小刚的电影分期及转型。
2.1热力迸发激情洋溢的成名期。
平民视角下的黑色幽默贺岁喜剧时期(-)带着初出茅庐的勇气,带着对社会现象批判的心理。冯小刚用他那特有的“京味”语调,游戏似的情节安排,呈现给我们一个个含泪笑的狂欢式作品。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这种冯氏贺岁电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当时挑剔的观众,冯小刚用他平民视角下的黑色幽默奠定了他在中国贺岁电影中的地位。
2.2内敛反思的发展期。
贺岁喜剧到贺岁正剧的过渡时期(2000-)随着《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的相继成功,冯小刚的黑色幽默喜剧风格逐渐被大众接受。冯小刚在贺岁喜剧电影取得成功之后,在他成为著名导演之后,开始反思自己电影的发展。电影内涵因素逐渐加大,从《大腕》开始,荒诞中开始引入更多的'黑色幽默,而且小人物的地位逐渐发生变化。从《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大多以小人物作为关注对象,电影中的主人公,大多是一些没有远大理想、宏伟事业,说话经常没有正行,但心地善良的老百姓。而到了《手机》,虽然电影并没有刻画在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的大人物,但影片中的主人公严守一,已经是中国正在壮大起来的中产阶级中的一员了,已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普通百姓了。这些变化表明冯小刚的视野正在不断的开放,他正在跳出自己的市民情节,将电影的创作投向更广阔、丰富多彩的社会人生。
2.3探索困惑的转型期。
中国本土电影到世界电影的转型时期(-2013)伴随着名气的越来越大,冯氏贺岁电影已成为中国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冯氏幽默的品牌已然确立。可这时的冯小刚已不满足自己电影作品在中国内地奖项、票房上的成功,更吸引他的是国际的认可。于是在冯小刚推出了自己有第一部古装片《夜宴》,但是结果却是,票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口碑更是骂声连连。在这之后,冯小刚并没有停止他的探索,《集结号》不失时机地出现了,并且获得了一致好评,票房、口碑双丰收。之后更是创作了票房突破6亿元的《唐山大地震》,冯小刚终于在自己的转型中找到了自己适合的道路。
3殊途同归———艺术与商业的结合。
张艺谋的转型之路是艺术———商业———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冯小刚的转型之路正好相反,但结局却一样:商业———艺术———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似乎发现了新中国电影转型的必然结果,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影片才是观众欣赏的,市场需要的。张艺谋与冯小刚始终在电影的高地上积极探索———无论是在电影的主题、风格、演员使用等艺术性方面,还是在电影的商业化转型方面。不管是否在拍电影,张艺谋和冯小刚始终在不断地出新出奇,而他们的每一次探索都会留下当代电影转型的痕迹。两人在中国影坛的地位,还有他们异曲同工的电影变迁之路,都在证明着他们不同风格电影下隐藏着的共同内涵,对他们现代电影转型的研究,会让更多关注中国电影的人了解到,电影的成功之处是源于电影的内在理念而不是外在的表现。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十一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
现在的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舞蹈了,舞蹈是我们的艺术修养,舞蹈是一本艺术,我们可以借助舞蹈表达我们的情感。
《文艺研究》(月刊)创刊于1979年5月,是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期刊,是中国当代重要文艺理论刊物之一,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张庚、林元、王波云、柏柳先后任该刊主编。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十二
“教育是慢的艺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灵很受触动。慢的艺术,那就不能心急,要耐心等候,慢工出细活。暑假看了张文质的教育演讲录《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的教育应该有生命意识,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要慈悲为怀,要有等待的意识,等待他们成长,等待他们觉悟。
教育要等,要慢。我女儿2岁了,正是独立意识很强的时候,什么都想自己来,什么都不想让我们插手帮忙。她刚学穿鞋子的时候,总是左右脚不分,哪个鞋子在右边,就穿右脚,所以经常是左右鞋子反着穿。
我们经常提醒她,告诉她“穿反了”,然后帮她脱下重新穿好。可她似乎很不领情,不喜欢我们的纠正。既然如此,那之后每次穿鞋子我们都不理她了,由着她去。有一次,她自己穿鞋子,又穿反了,自己感觉到不舒服了,自言自语的说:“不舒服的?穿反了!”于是自己把鞋子脱下,自己重新正确的穿好。然后高高兴兴的出门去玩了。此后,每次穿鞋,她都会认真观察后再穿,没有再穿错了。
在小孩的成长中,我们只能提醒、引导,成长是要靠他们自己去摸索、去体验的,提醒了,教导了,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消化吸收,我们唯有耐心的等待他们的顿悟。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时间的浇灌与呵护,需要沐浴阳光和雨露,我们浇灌了、呵护了,剩下的就交给阳光和雨露吧。
领导行为与艺术论文篇十三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迄今为止已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十分鲜明,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刻画得淋漓尽致。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旨在对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美学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声乐艺术美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探究。
21世纪作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创新的黄金时期,其美学特征愈加鲜明,一方面凝结着无数声乐艺术作家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集中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智慧与结晶。通过对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研究与探析,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和掌握民族声乐艺术的自然特性和美学特性,有利于传统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科学转型和深度创新,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1、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阐释。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其内涵有所不同。从广义层面而言,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三类:一是戏曲演唱;二是曲艺说唱;三是民歌演唱。从狭义层面而言,所谓的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实质上指的是符合新时期的民族声乐,也就是所谓的富有当代特色的民歌演唱,与传统的民族声乐存在必然关联,均富有民族特色和民歌气息,其艺术审美理念完全一致。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不但完全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而且融入了西方艺术文化元素,其歌唱形式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稍有差异。可以说,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具备两面特性,一方面拥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气息;另一方面具备西方声乐艺术文化气息,可谓是两者的统一、集合体。
2、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初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其活跃程度并不高。然而,儒家、道家等学派十分重视民族声乐艺术,并将其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部分,由此将民族声乐艺术上升到了美学层面,从美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民族声乐艺术改革和创新的新思路。[1]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逐渐被显现出来,并作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特征之一,从美学层面而言,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显得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特性,并且与西方声乐艺术一脉相承,能够有机统一、结合起来。因此,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极其重要,作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3、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3.1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
美学作为研究人类意识、知觉和情感的一门多元化学科,声乐同样是洞察人类情绪的一门艺术学科,自古以来,二者之间的关联十分紧密,共同丰富着人类的情感世界。《乐记》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记载范本,部分内容阐述了音乐对人类情绪的影响作用,认为音乐是由人类根据自己的情绪所创作,也是反映人类情绪的一种主要工具。[2]音乐作为声乐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与诗词结合起来,实现了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声乐艺术实质上就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情感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声乐艺术之所以魅力无限,正是由于其具备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声音;二是情感。前者即就是来自音乐中的声音,通过演唱者口中所传递出来的声音;后者就是音乐、歌曲中涵盖的复杂情感要素,包含了创作者的创作情绪和生活情感等。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同时拥有抒发情感、传递感情的作用,作为创作者抒发情感和传递感情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就是说,创作者在声乐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要素、复杂情绪融入其中,达到艺术美学的高度,观众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创作者此刻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多元化的情感要素。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深远影响,逐渐形成了声情、词情、曲情等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与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息息相关,极大丰富着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手段,凝练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潜在的情感美学要素。
3.2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性美学特征。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除了具备情感美学特征之外,还作为一种具备创造性美学特征的艺术综合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声乐艺术在长期的矛盾斗争和方式转型过程中,逐渐积累起了创造性美学特征。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始终处于创造过程。新世纪的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承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发挥出了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一方面在学习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另一方面在创造新的民族声乐艺术。与此同时,在传承民族声乐艺术的同时,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声乐艺术,可谓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仅符合传统历史发展规律,而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方式。首先,古为今用是当下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在作词、谱曲、歌唱过程中,完整继承传统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固有特点,通过学习和借鉴传统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精华思想和创作技巧,来丰富当今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突出创造性美学特征;其次,洋为中用是新时期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创作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特点,将西方国家和地区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中有用的东西拿出来,融入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去,以此来丰富中华民族艺术创作手段,突出中华民族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最终实现与西方声乐艺术相接轨。
3.3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走出国门。然而,在走出国门,实现现代性美学特征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要符合中华民族传统历史风格,符合中国当下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创作理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地区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理念与创作技巧,坚持传统与借鉴齐头并进。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典范,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发展道路,在不忘本的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对待西方声乐艺术文化。唯有此,方可取得实质性的艺术创作成效,突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现代性美学特征。21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其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已然成为国际民族声乐艺术领域中的主力军。究其原因,取决于中华民族声乐艺术鲜明的美学特征,充分提升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高度,呈现出了情感美学、创造性美学和现代性美学特征,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态势和国际声乐艺术创新轨迹。随着国际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革新,中华民族艺术在传承传统民族艺术创作方法的同时,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声乐艺术创作技巧,丰富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方法,实现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方法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最终有利于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美学特征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刘暄、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特征[j].音乐探索.2010(04).
[2]赵燕、中华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探析[j].作家,2012.
[3]赵金霞、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