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名人的事迹(通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的事迹篇一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十分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务必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但是,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十分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十分气愤,但是他更下定决心,必须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此刻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能够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之后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名人的事迹篇二
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第一执政者,他是法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信,一直受到后人的敬佩。
有一次,一个士兵骑马给拿破仑送信。由于情况紧急,战马长途奔跑,且速度过快,所以到达拿破仑军营后就倒地而死了。拿破仑接到信后,立即写了一封回信,交给那个士兵,要求他骑上自己的战马,火速把信送回原地。
那个士兵看到那匹强壮的战马,身上的装饰出奇的华贵,便对拿破仑说:“不,将军,这只是一个平庸的士兵,实在不配骑这匹强壮的战马。”
拿破仑回答道:“世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法兰西士兵所不配享有的.。”
名人的事迹篇三
夏夜,在上海宝山区一个一般的工人家庭里,儿子正在狭小的客厅里埋头训练书法。他左手握笔,一遍又一遍地临摹碑帖,落地电风扇支支呀呀地摇着头,几个小时过去了,小家伙头上冒出了汗水。夜深了,他关灯睡在了客厅的地板上。父母是一般的工人,家里两居室的房子,客厅也就是他的书房兼卧房。
妈妈从里间看到客厅的灯灭了。郊区的夜晚有些凉,她拿了条毛巾毯给儿子盖上。半睡半醒的儿子翻了个身,右手伸出了毛巾毯。那是一只惊心动魄的右手,由于先天残疾,右手手掌完全萎缩,手指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妈妈叹了口气,转回房去的时分,不经意间看到了桌上儿子墨迹未干的四个字“苦尽甘来”,突然间,一种冗杂的情感涌上心头,泪水掌握不住地扑哧扑哧掉下来。
小家伙叫xx,今年刚刚20岁。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常人眼中的残疾人,却能用左手写出一手漂亮的书法。不久前,xx收到了来自上海工艺美术专科学校的入取通知书,他以高出本科线20多分的成果考上了高校。
确实是苦尽甘来,xx用书写水墨的左手,把愁闷的童年、残疾的苦痛、学习书法的磨难都付与纸笔,写出一手质朴动人的书法。但是那些书法在xx妈妈看来,实在是一种刻骨难忘的记忆。儿子的坎坷阅历一下子从记忆深处被重新拣拾,那些刻骨铭心的详情,非但没有模糊,反而清楚一如昨日。
绝望中遇到xxx
xx诞生的.时分,在病房里属他最漂亮,别的宝宝眼睛都是一条缝,xx的眼睛却是大大的,而且看得出是双眼皮。全部见过他的人都忍不住说,“从来没有见过月子宝宝长得这么端正的。”不过当全部人看到xx小小的右手时,都无奈地摇头叹息:“真是作孽啊。”小xx的右手有着先天残疾。
xx的妈妈直到如今还是不情愿回忆当时的情景,医生抱着小xx给家里人看的时分,自己是多么欢乐。但接下来从医生口中抛出的一句话,“你的孩子右手先天残疾”,让这份欢乐仅仅持续了那么短短的几秒钟,之后,苦痛便降落到这个一般的家庭,而且是那么突然,让人手足无措。
名人的事迹篇四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读了1500多本书。在书中,他引用了十几个学科和数百位作者的观点,并留下了100多篇读书笔记。列宁在《列宁全集》中引用了他读过的16000多本书。在研究帝国主义专题时,他在148本书、49种期刊上阅读了232篇文章,写了60多万字的笔记。
名人的事迹篇五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己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希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的发展,现在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意义。”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名人的事迹篇六
钱人元生卒年:1917年9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汤家桥。江苏常熟人。
1931年,在苏州中学化工科学习。1935年,化工科毕业,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1939年,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理化系任助教及教员。1943年,赴美国留学,在加州理工大学化学系学习。1944年,在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做研究生并任研究助教。1947年,到依阿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学习。1948年,回国,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授级讲席。1949年,到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起,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兼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等。1977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任所长。1985年,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高分子部聚合物表征和性能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太平洋高分子协会理事。
钱人元研究领域:
物理化学家、高分子物理学家,开拓了中国的高分子物理与有机固体电导和光导的应用基础研究,并结合实际在丙纶纤维的开发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人元作品:
主要著作有《无规与有序:高分子凝聚态的基本物理问题研究》、《有机晶体中的电子过程》、《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等。
名人的事迹篇七
吕同志,男,汉族,初中文化,现年55岁,四川省邻水县柑子镇桅子村5组建档立卡贫困户。
幼年时的吕同志得了一场重病,然而几十年前的桅子村交通不便,未能及时得到治疗的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致右脚残疾,从此劳动力也基本丧失。
1988年,父亲离开了人世,留下母亲一人独力抚养带大兄弟四人。等到三个兄弟结婚独立生活后,因不愿打扰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的负担,吕同志和母亲相依为命。他决定在自家山周围摘野菜、采药材,用贩卖来的钱贴补家用。从那以后,吕同志无论天晴下雨,每天都是一瘸一瘸的上山,然而大多时候因地势陡峭、雨天湿滑等原因无功而返。得来的钱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但吕同志也从未放弃过!
2014年对于吕同志来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开展,他被镇村评定为桅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为自己规划了一条脱贫致富路。他先是申请到了c级危房改造的项目,对年久破败老房子和泥泞的院坝进行整改,彻底改善了母子二人的居住环境,吕同志平日里在院子里种些花草树木,有空就到村图书室翻阅一些种植书籍学习,慢慢的积累了点苗木花卉栽种培育的经验,他决定向村上申请小额贷款,弄一个花卉培育地,他争取到了两万元小额扶贫信贷,并邀请县乡两级农技专员为自己规划花卉苗木培育项目,2015年初种植花卉苗木200余株,他通过向县农业局技术专家学习苗木栽培技术和购买了许多花卉苗木培养专业书籍自学研究,很快他就掌握了营养钵调配、插苗、等专业技艺。
2016年8月吕同志成功注册了邻水县丰景苗木培养场,扩大种植花卉苗木,发展中药材种植。2016年底他们家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自己成功脱贫了,事业也有了初步规模,能不能帮助村民一起致富呢”,他积极动员周边农户一起发展中药材种植,全村30余户村民共种植黄精100余亩,2018年实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收400余元。其中有6个村民在吕建平的培育场务工,每人每月可收入1000余元,吕同志还参加了电商培训,在淘宝网开辟网上营销渠道,拓展花卉和中药材(黄精)销售市场,花卉和中药材通过线下销售到重庆、达县、广安等周边地区。吕同志说,他一定会坚持将花卉苗木和中药材(黄精)种植事业做下去,还要扩大规模,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脱贫奔康。
吕同志家庭和睦,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邻里眼中的“模范家庭”。他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构建和谐村庄。通过努力,他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是村民们眼中的“人生赢家”。
2016年底,四川省作协创作办主任马平来桅子村写生,吕同志及其事迹激发了马平的创作灵感,以吕同志为引子创作了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中篇小说《高腔》。2017年小说《高腔》被改编为同名话剧。2018年在成都首演,吕同志作为特邀嘉宾出席首演式,并与作者、导演、演员合影留念。
名人的事迹篇八
你看我像—座山峰吗?我这个人身高不管怎么站都成不了山峰。而且,没有—座高峰不是被人征服的,我们不要做高峰,而要做登上山顶的人!
有—次,爱因斯坦在—所大学演讲,—位女生站起来问:“你被誉为科学界的巨人,你认为自己是巨人吗?”
爱因斯坦微笑着说:“巨人并不是长的高大的人,大家看我如此瘦小,怎么能有巨人的形象呢?也许我看的远—些,那也只是因为我站的高—些而已!”
—个男生接着问:“您提到比别人站的高—些,我想起不久前您在阿尔卑斯山的高峰之巅曾和—位女士长谈过—次。我不想问您谈话的内容,只想知道站在山顶的那—刻,您有没有意识到在科学史上自己也已站成—座山峰呢?”
爱因斯坦仔细的看了看发问的人,问:“你看我像—座山峰吗?我这个人身高不管怎么站都成不了山峰。而且,没有—座高峰不是被人征服的.,我们不要做高峰,而要做登上山顶的人!”
说着,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行字:站在山顶,你并不高大,反而更加渺小!
“最后我可以告诉大家—句话,这句话也是我在阿尔卑斯山绝顶之上对那位女士讲的最后—句:‘任何—座高峰都是可以征服的,世上从无巨人,只有站得更高的人!”
台下掌声—片。当年在阿尔卑斯山聆听爱因斯坦教诲的那位女士,正是居里夫人。
一位先辈看到她的犹豫态度,不声不响地为她做了示范,当他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时,他竟然从中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先辈对工作的态度,使她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责任心,从此她漂亮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并踏上了成功之路。
自然,她所清洗的厕所,一向光洁如新,她也不止一次地喝过马桶里的水。几十年一瞬而过,如今她已是日本的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名人的事迹篇九
罗杰·培根rogerbacon(约1214—1293),另翻译为罗吉尔·培根,英国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著名的唯名论者,实验科学的前驱。具有广博的知识,素有“奇异的博士”之称。
据说在十三世纪中期,英国学者罗吉尔·培根看到许多人因视力不好,不能看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提高视力。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但都没有成功。
一天雨后,培根来到花园散步,看到蜘蛛网上沾了不少雨珠,他发现透过雨珠看树叶,叶脉放大了不少,连树叶上细细的毛都能看得见。他看到这个现象,高兴极了。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柜,找到了一颗玻璃球。但透过玻璃球,看书上的文字,还是模糊不清。他又找来一块金刚石与锤子,将玻璃割出一块,拿着这块玻璃片靠近书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试验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后来他又找来一块木片,挖出一个圆洞,将玻璃球片装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便于手拿,这样人们阅读写字就方便多了。
这种镜片后来经过不断改进,成了现在人们戴的眼镜。光是矫正视力的,就有青少年用的近视镜与老年人戴的老花镜,还有其他各种用途的眼镜,人们学习、工作就更方便了。培根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写名人的事迹材料
名人的事迹篇十
小黄,男,汉族,1986年出生,四川邻水人,大学专科,中共党员,现任四川邻水县黎家镇搭界寺村村支部书记。20xx年一次意外事故摔伤了左手手臂,造成左手关节坏死,经过长期的治疗,成了一名肢体三级残疾人。大学毕业工作不久,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当上了年薪20余万元的科技公司总经理,而且连续开设了三家品牌服装专卖店,然而,正当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在为他事业上的成功感到高兴和自豪的时候,他却决定辞去高薪工作,跳回“农门”回家当农民。
刚回到老家的他,好不容易找到种植生态果蔬这一个好项目,却又缺乏技术和门路。虽然起步困难重重,他积极向县、乡的相关部门咨询发展政策、路子,向身边的种养殖业能人请教。
他发现大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就是将农民手中的土地流转出来,集中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使用。为此,他首先将自己老家邻近的几个社作为目标,让村民们将土地流转给他集中统一管理使用。
20xx年5月,成功创建“黎家乡残疾人创业园”,并带头成立了“文唏果蔬专业合作社”,专业种植高山绿色生态瓜果蔬菜。
20xx年小黄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模式,通过众筹、土地入股,资产收益扶贫等模式,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解决单家独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许多问题,他在采取1+3+6(园区6成+贫困农户3成+村集体1成)的经营模式,在当地得到广泛相应。
小黄任职村支部书记后,小黄为300多户贫困户解决增收难问题、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解决了全村的安全饮水问题。
截至目前,全村“一低五有”情况已全面达标,20xx年实现全村顺利脱贫。20xx年小黄同志被评为广安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