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精选13篇)
教案是教师体现教学思路和创意的重要方式。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一
1.熟悉旋律,在“爱的密语”图谱帮助下,记忆歌词,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
2.观看“爱的密语”图谱,猜测歌词内容,感受老师三年来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3.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导,知道要尊敬老师。
熟悉旋律,在“爱的密语”图谱帮助下,记忆歌词,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
观看“爱的密语”图谱,猜测歌词内容,感受老师三年来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1.“爱的密语”图谱一张。
2.音乐《老师再见了》。
一、语言导入,激发孩子们毕业和老师说再见的情绪。
二、熟悉歌词。
师:马上要毕业了,最后老师还和你们学最后一首歌曲《老师再见了》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爱的密语”请你看一看,你能看懂吗?
师:爱的密语里都说了些什么?(请幼儿大胆猜测歌词)
老师公布答案即和幼儿梳理一遍歌词。
师:让我们看着爱的密语图谱一起来念一念这首美诗吧!
师: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念一遍。
三、熟悉旋律。
师:老师还把这么优美的诗歌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自弹自唱,完整演唱一遍)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你觉得这首曲子是抒情的、优美的还是有力的?(抒情的,优美的)
师:所以等会我们一定要很有感情的演唱,要唱的慢一点。
师: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来唱一遍呢?(教师再次边弹边唱,幼儿轻轻跟着哼唱)
四、学唱歌曲。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猜猜歌名叫什么?
师:对,歌名叫《老师再见了》。
教师边弹边唱,带着幼儿一起唱,弹得慢一点。
师:这是一首非常优美、抒情的曲子,所以请你们一定要带着感情,唱出这首曲子感觉来,请你们再来一遍。
五、巩固歌曲。
1.师幼对唱几遍。
2.幼幼对唱两遍。
3.请部分幼儿上台表演。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二
活动背景:
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了三年,这三年中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将要离开幼儿园之际,不能忘记亲爱的老师,是老师辛勤的培养,孩子们才健康、活泼地成长。
活动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对幼儿园生活地依恋,对老师的敬爱。
2、唱出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唱准附点音符。
活动准备:
1、回忆,讨论幼儿园生活。
2、练习诗歌:《毕业献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歌兴趣。
二、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有感情地范唱,幼儿初步感受旋律。
2、复听,幼儿拍手表现旋律,突出三拍子强弱弱的'特点。
3、再听范唱,理解内容。
4、分句教学歌曲2—3遍。
三、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随歌曲旋律拍节拍。
2、启发有感情地演唱。
四、幼儿自由结伴,随歌曲旋律边唱边用优美的动作表现。
活动反思:
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激发了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敬爱、依恋之情,个个表达要做一名遵章守纪的小学生。幼儿初步掌握了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三
设计思路:
离毕业还有最后的几天了,孩子们感受到了一丝离别的气息,在个别化学习中,孩子们画下自己想说的话、甜甜的回忆送给好朋友,更多的是孩子们之间的互动,而与老师之间的这份情感还没有引发出来。
“老师再见了”这首歌歌词具体、情感抒发自然,因此在活动中我采用从情感体验入手,先回忆幼儿园的生活,然后由内向外,以情带声,将情感和学习拍子强弱、附点音符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发孩子依依不舍的心情。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唱准附点音符。
2、回忆幼儿园生活,表达爱老师的情感和依依不舍的心情。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幼儿园生活,记住幼儿园美好的生活。
1、我们在幼儿园里生活了三年,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2、快快毕业了,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讲?
3、是呀,老师真辛苦,培养小朋友学本领、懂道理。今天有一位小朋友,他也要毕业了,他有好多话要对老师说,不过,他是唱出来的,让我们来听听他唱的心里话。
二、欣赏——理解歌曲,体会即将离开老师依依不舍的心情。
1、完整欣赏:你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
请用喜欢的动作来边听边打节拍。(这是几拍子的?)。
2、再次完整欣赏。
你听出来了没有,这个小朋友对老师说什么话?
有没有你听不明白的地方?(互动解答)。
3、分段欣赏。
两段歌曲唱得一样吗?区别在哪里?
最后一段有什么特点?
4、有节奏地念歌词。
三、学唱——唱出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唱准附点音符。
1、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追问:我们小朋友的这些进步是怎么得来的呢?)。
2、你准备怎么样“有感情”地唱这首歌?怎么样把感谢老师、舍不得离开老师离开幼儿园的心情让大家听出来、看出来?(引导用表情、眼神、动作来表现)。
3、轻轻分段学唱。
4、完整演唱。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四
1、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能用较抒情、舒展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结合幼儿园的生活体验,为歌曲第一段中的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
3、表示对老师与幼儿园的留恋以及即将上小学的愿望。
进行谈话活动,回顾三年来的进步,增进对幼儿园、老师的热爱之情。
1、在《幸福拍手歌》音乐的伴奏下进教室。
2、自选复习内容。
说一说在幼儿园最爱唱的歌、最爱跳的舞或最喜欢的音乐活动,复习2—3个内容。
3、欣赏歌曲《老师再见了》的乐曲旋律,感受其抒情、舒展的音乐情绪。
4、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
(2)幼儿说出歌词的内容,师生共同念歌词。
(3)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地念歌词。
(4)整首学唱。
5、学习有表情地歌唱。
根据歌词内容讨论用什么样的歌声唱毕业歌。
6、为歌曲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并演唱。
讨论:在幼儿园老师教的那些本领,让我们把这些事唱进歌里。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
(1)随乐每三拍敲击一下。
(2)根据教师的即兴指挥,轮流演奏。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五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唱准附点音乐。
2.通过谈话回忆的方法理解歌词,体会歌曲的情感。
3.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留念和争做一小学生的愿望。
1.幼儿开展过“我要毕业”的谈话活动。
2.磁带/cd。
1.开展谈话活动,帮助幼儿回忆幼儿园的生活,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2)老师:在幼儿园你们学会了什么?是谁教你们的?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歌曲《老师,再见了》。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有一首歌叫《老师,再见了》,我们来听听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对老师说的?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朗诵歌词。
我们和歌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老师,再见了》。
(3)教师再次完整范唱,重点帮助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特点。
(4)幼儿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3.教师引导幼儿以情事声地演唱歌曲。
即将离开幼儿园了,你们舍得离开老师和小朋友吗?请你们有感情地再次演唱歌曲。
4.教师小结,激发幼儿升入小学的愿望。
毕业后,你们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进入小学后,你有什么愿望?会怎么做呢?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能用较抒情、舒展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结合幼儿园的生活体验,为歌曲第一段中的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
3、表示对老师与幼儿园的留恋以及即将上小学的愿望。
活动过程:
1、在《幸福拍手歌》音乐的伴奏下进教室。
2、自选复习内容。
说一说在幼儿园最爱唱的歌、最爱跳的舞或最喜欢的音乐活动,复习2—3个内容。
4、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
(2)幼儿说出歌词的内容,师生共同念歌词。
(3)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地念歌词。
(4)整首学唱。
5、学习有表情地歌唱。
根据歌词内容讨论用什么样的歌声唱毕业歌。
6、为歌曲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并演唱。
讨论:在幼儿园老师教的那些本领,让我们把这些事唱进歌里。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
(1)随乐每三拍敲击一下。
(2)根据教师的即兴指挥,轮流演奏。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七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老师再见了》,能较有感情的、连贯的歌声演唱。
2.通过演唱歌曲,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活动准备:
1.谈话活动,回顾在幼儿园三年来的进步,增进对幼儿园和老师的热爱之情。
2.照相机钢琴打击乐器歌曲伴奏、原唱音乐幼儿园活动照片、录像(幼儿园开学典礼、上届大班毕业典礼、六一联欢活动、七一红歌演唱会、新年联欢会等片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唱歌,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歌好吗?(播放歌曲:老师再见了)。
1.小朋友们,再过几天你们就要毕业了,离开老师、离开幼儿园,成为一个一年级小学生了,老师非常舍不得你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刻。(播放录像3分钟左右)。
2.结合课前的谈话活动以及在录像中小朋友看到的情景,激发幼儿对幼儿园对老师的感情,从而为学唱歌曲做好情感的准备。
3.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了我们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度过的美好时光,小朋友也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和老师说,先告诉老师你们在幼儿园幸福不幸福?那我们一起来跟唱《幸福拍手歌》请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演唱。
二、学唱部分。
(一)欣赏歌曲(提出要求)。
活动开始我们一起欣赏了歌曲:《老师再见了》,现在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遍。(播放原唱)。
1、听一听歌曲里的小朋友对老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说一说歌曲的演唱内容?
3、你想对老师说什么吗?
(二)学唱歌曲。
1.学习并深情的跟着伴奏音乐朗诵歌词。
2.幼儿轻声跟唱歌曲。
3.复习三拍子的节奏节拍练习。
4.整首学唱歌曲。
5.引导幼儿唱出深情的感受。
(三)表现歌曲。
1.引导和鼓励幼儿边唱歌曲边用一些动作和表情表示。
2.集体深情地演唱给老师听。
3.学习有表情地歌唱。
4.为歌曲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并演唱。(教师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地把创编的歌词唱进歌词里)。
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
(1)随音乐每三拍敲击一下。
(2)根据教师的即兴指挥,轮流演奏。
三、结束部分:
1.幼儿一起朗诵毕业诗(激发幼儿演唱情感)。
2.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师生深情的演唱《老师再见了》。
四、延伸活动:
毕业合影留念。
2.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设计。
3.《藏猫猫》教案设计及反思。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八
1、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能用较抒情、舒展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结合幼儿园的'生活体验,为歌曲第一段中的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
3、表示对老师与幼儿园的留恋以及即将上小学的愿望。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进行谈话活动,回顾三年来的进步,增进对幼儿园、老师的热爱之情。
1、在《幸福拍手歌》音乐的伴奏下进教室。
2、自选复习内容。
说一说在幼儿园最爱唱的歌、最爱跳的舞或最喜欢的音乐活动,复习2—3个内容。
3、欣赏歌曲《老师再见了》的乐曲旋律,感受其抒情、舒展的音乐情绪。
4、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
(2)幼儿说出歌词的内容,师生共同念歌词。
(3)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地念歌词。
(4)整首学唱。
5、学习有表情地歌唱。
根据歌词内容讨论用什么样的歌声唱毕业歌。
6、为歌曲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并演唱。
讨论:在幼儿园老师教的那些本领,让我们把这些事唱进歌里。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
(1)随乐每三拍敲击一下。
(2)根据教师的即兴指挥,轮流演奏。
在今天的音乐活动《老师,再见了》活动中,让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歌曲中歌颂“老师与孩子们”之间浓浓的情谊,激发孩子们更加投入地学习和演唱歌曲。
我借助图谱,结合动作与表情将歌词内容朗诵一遍,示范一遍后,又继续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和给出的动作,再一次学习歌词内容。孩子们能做到安静倾听,并能说出听完这首歌曲后很感动,很舍不得老师等情感。学唱过程中幼儿积极性高,表演欲强。或者这群孩子们已经有一点点感受到和小朋友、老师分离的意思,他们所表达的真是对老师的恋恋不舍。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激发了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敬爱、依恋之情,个个表达要做一名遵章守纪的小学生。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九
1、萌发师幼之间相互关爱之情,能大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重和热爱。
2、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的韵律美,并能有感情朗读散文诗。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ppt《我和我的老师》、幼儿与老师照片、幼儿每人为老师准备的一个惊喜(手工作品)。
1、重点:萌发师幼之间相互关爱之情,能大胆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与热爱。
2、难点:能大胆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与热爱。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请幼儿说说自己班内有几名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老师,说说老师的相貌特征等,引入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分段欣赏散文诗,感受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和爱护。
(1)播放视频,欣赏散文诗第一段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老师的本领,回忆老师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场景,使幼儿感受老师与小朋友相亲相爱,亲密无间。
播放视频,欣赏散文诗第二段内容。
(3)请幼儿说说小朋友与同伴产生矛盾时教师是怎样解决的,当小朋友受了委屈,老师又是怎样安慰自己的。体现老师对幼儿的爱护之情。
播放视频,欣赏散文诗第三、四段内容。
2.展示教师与幼儿生活中的照片,使幼儿更深的感受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
教师总结:孩子们,还记得当你们刚刚来到幼儿园哭喊着找妈妈的时候,是你们的老师抱着你,一哄就是一整天,细心的喂你吃饭,陪你入睡。当你慢慢的熟悉幼儿园,与小伙伴奔跑打闹时跌倒,老师急切的关心你,有时还会心疼的流眼泪。当你们为完成一件事而高兴时,你们的老师会骄傲的为你伸出大拇指。老师是多么的关心你们,爱你们。孩子们,你们现在最想说一句什么话送给你的老师。
3.引导幼儿表达对老师的关爱及热爱之情。
(1)说说如果当老师遇到困难或害怕的事,你们会怎样帮助她。
(2)请幼儿说说平时做过什么关心老师、帮助老师的事。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的是长大了,懂得关心老师,爱护老,有时还能做老师的小帮手。我相信你们的老师听后一定非常的感动。
(3)幼儿完整欣赏散文诗,并尝试朗诵。
三、结束部分。
老师爱着小朋友,小朋友也关心着老师,小朋友为了表达对老师的爱,今天还为老师准备了一个惊喜,把礼物送给老师。大声的说出你对老师的爱。
当前新出台的课程标准,着重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的学习权力,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远远没达到以上所要求的,统得过死的现象在教学中经常看见,究其原因有二:
1、怕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就完不成教学任务;
2、教学中教师不知如何给予学生自主,怎样的教学才称得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六年级第一册《我的老师》一课时的几点体会谈一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十
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
2、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
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溶解的特性。
难点: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
1、教师准备一只玻璃杯、鹅卵石。
2、幼儿实验用具、用品:每个幼儿三只透明杯、一只食用匙;每组三种实验材料,分别为面糖、砂糖、方糖;每组一盆温开水、一盆凉开水。
3、袋装果珍、泡腾片。
一、开始部分:
1、观察引导,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颗鹅卵石,再将其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二、基础部分:
1、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实验用品。
(1)教师:请小朋友看看桌上放着什么实验用具和用品?
(2)请幼儿观察:碗内的果珍、方糖、面糖各是什么样子(形状),什么颜色,什么滋味?;。教。案网;(丰富词汇:结晶体、固体、粉末状)。
2、开始做实验。
教师预设问题,把这些糖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那一种糖会先溶化?
实验一:
(1)让幼儿从上述三种食品中各取少许放在自己的透明杯中。
(2)引导幼儿观察:不搅拌饮料,看看有什么变化?(提示:颜色怎样,滋味如何?)用食匙搅拌后,又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哪种糖化的快。
(3)指导幼儿做记录,那种糖化的快,用数字1、2、3表示。
教师小结:一些物质放进水中会不见,这种现象叫溶解,可溶于水的物品越是颗粒小的溶化的越快,物体的溶解与水的形状、大小有关。
实验二:
(1)让幼儿取一种糖放入两个碗中,一个加凉水,一个加温水。引导幼儿观察,那个碗里的糖化的快。
(2)请幼儿做实验记录,并请幼儿讲解自己的试验结果。
教师小结:可溶于与水的物品,在温水中比在凉水中溶化得快。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
3、引导幼儿举一反三。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食品也是用开水冲泡溶解后饮用的?
(2)教师提问:妈妈烧菜时用哪些东西使菜更有滋味?(盐、味精、调味品)(3)教师提问:妈妈平时做家务时还使用哪些会溶解的东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教师小结: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原来是固体状或粉末状的东西,遇到水就会改变它原来的样子。人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特点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活动延伸生活经验拓展:请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还能够溶解在水里?请幼儿回家尝试,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本次活动,从选材到活动方案的设计,以及活动过程,都充分体现了科学领域发现与探索精神,题材紧扣生活。通过操作提高了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获得了体验和成就感。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大班活动教案:老师再见了【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依恋及争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2、唱出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唱准附点音符。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1、有回忆、讨论并学习毕业献词的基础。
2、配套磁带或cd。
1、引发孩子学歌的愿望。
2、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老师有感情地弹奏歌曲曲调1~2遍,让幼儿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并鼓励幼儿用拍手表现歌曲节奏。
(2)老师范唱,幼儿理解并朗诵歌词。
师:歌里唱了些什么呢?
(3)学唱歌曲2~3遍。
3、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随着歌曲旋律歌唱,注意唱出歌曲的节拍重音。
(2)启发幼儿有感情的演唱。
4、幼儿自由结伴,随着歌曲的旋律,边唱边用优美的动作表现。
音乐具有神奇的感染力,它是最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活动之一。这次在我们学习音乐《老师再见了》这个活动中,一开始幼儿听音乐时并没有在意,有的孩子还有点心不焉,没有很好的去关注歌词内容,自然对于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也就无法去理解感受。
见此情况,我调整了教学方式,和孩子们进行了谈话,深情地和孩子一起回忆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接着又说到老师和孩子就要分开,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陪着他们了,真的有点舍不得。我的言语一字一句地传到孩子的心灵深处,渐渐地孩子们受到感染,进入了状态。看着大家的神色有些安静和凝重,于是我重新播放音乐,这回孩子们的表现有了极大的变化,大家都唱得很低沉,神情中有一丝懂事。从他们如此种种的表现来看,他们对于本歌曲表达的情感有了新的认识,并产生了共鸣,所以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起轻轻唱着歌,感受着现在的美好。
小凡懂事地说:“老师,以后我会来看你们的。”我被他淳朴的话语感动了。或许这群天真的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分离的意思,但以后如果他们回想起此时此刻的情景,他们一定会莞儿一笑,心里有一种久远的思绪。或是对自己幼儿园生活的怀念,或是回想起儿时的玩伴,我们老师的脸庞等等。如果他们的感受是甜美的,留恋的,那我们的工作就可以说有了回报。播撒希望,播撒爱,收获孩子们的成长,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离毕业还有最后的几天了,孩子们感受到了一丝离别的气息,在个别化学习中,孩子们画下自己想说的话、甜甜的回忆送给好朋友,更多的是孩子们之间的互动,而与老师之间的这份情感还没有引发出来。
“老师再见了”这首歌歌词具体、情感抒发自然,因此在活动中我采用从情感体验入手,先回忆幼儿园的生活,然后由内向外,以情带声,将情感和学习拍子强弱、附点音符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发孩子依依不舍的心情。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唱准附点音符。
2、回忆幼儿园生活,表达爱老师的情感和依依不舍的心情。
音乐。
一、谈话——回忆幼儿园生活,记住幼儿园美好的生活。
1、我们在幼儿园里生活了三年,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2、快快毕业了,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讲?
3、是呀,老师真辛苦,培养小朋友学本领、懂道理。今天有一位小朋友,他也要毕业了,他有好多话要对老师说,不过,他是唱出来的,让我们来听听他唱的心里话。
二、欣赏——理解歌曲,体会即将离开老师依依不舍的心情。
1、完整欣赏:你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
请用喜欢的动作来边听边打节拍。(这是几拍子的?)。
2、再次完整欣赏。
你听出来了没有,这个小朋友对老师说什么话?
有没有你听不明白的地方?(互动解答)。
3、分段欣赏。
两段歌曲唱得一样吗?区别在哪里?
最后一段有什么特点?
4、有节奏地念歌词。
三、学唱——唱出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唱准附点音符。
1、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追问:我们小朋友的这些进步是怎么得来的呢?)。
2、你准备怎么样“有感情”地唱这首歌?怎么样把感谢老师、舍不得离开老师离开幼儿园的心情让大家听出来、看出来?(引导用表情、眼神、动作来表现)。
3、轻轻分段学唱。
4、完整演唱。
1、熟悉旋律,在“爱的密语”图谱帮助下,记忆歌词,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
2、观看“爱的密语”图谱,猜测歌词内容,感受老师三年来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3、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导,知道要尊敬老师。
熟悉旋律,在“爱的密语”图谱帮助下,记忆歌词,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
观看“爱的密语”图谱,猜测歌词内容,感受老师三年来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1、“爱的密语”图谱一张。
一、语言导入,激发孩子们毕业和老师说再见的情绪。
二、熟悉歌词。
师:马上要毕业了,最后老师还和你们学最后一首歌曲《老师再见了》。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爱的密语”请你看一看,你能看懂吗?
师:爱的密语里都说了些什么?(请幼儿大胆猜测歌词)。
老师公布答案即和幼儿梳理一遍歌词。
师:让我们看着爱的密语图谱一起来念一念这首美诗吧!
师: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念一遍。
三、熟悉旋律。
师:老师还把这么优美的诗歌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自弹自唱,完整演唱一遍)。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你觉得这首曲子是抒情的、优美的还是有力的?(抒情的,优美的)。
师:所以等会我们一定要很有感情的演唱,要唱的慢一点。
师: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来唱一遍呢?(教师再次边弹边唱,幼儿轻轻跟着哼唱)。
四、学唱歌曲。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猜猜歌名叫什么?
教师边弹边唱,带着幼儿一起唱,弹得慢一点。
师:这是一首非常优美、抒情的曲子,所以请你们一定要带着感情,唱出这首曲子感觉来,请你们再来一遍。
五、巩固歌曲。
1、师幼对唱几遍。
2、幼幼对唱两遍。
3、请部分幼儿上台表演。
1、初步学会歌曲,用连贯的声音演唱。
2、抒发幼儿毕业前对教师的一片深情。
一、导入。
马上要毕业了,你们有什么话对老师说?
二、欣赏歌曲。
1、听一听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感情的?
2、欣赏后说说里面唱了什么?
3、你会对老师说吗?
4、跟着歌曲一起唱。
5、引导幼儿唱出深情的感受。
三、表现歌曲。
1、边唱歌曲边用一些动作表示。
2、集体深情地场给老师听。
四、老师为幼儿提一些希望。
即将毕业了,我们的孩子因为是只上了一年的大班,所以很多的孩子在情感上面并没有多少的表现。
而且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中班年龄的所以在情感激发方面也不是很明显。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依恋以及争做小学生的愿望。
2、唱出三排子的强弱特点,唱准附点音符。
3、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1、引发孩子学歌的愿望。
师:小朋友要从幼儿园毕业了,我们可以朗诵诗歌、表演节目,也可以唱一首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2、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老师有感情地范唱几遍,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可鼓励幼儿拍手表现。
(2)老师范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歌里唱了些什么?"。
(3)学唱歌曲2~3遍。
3、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随歌曲旋律拍节拍。
(2)启发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怎么样才能唱得好听、优美?""歌曲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唱的一样吗?"。
4、幼儿自由结伴,随歌曲的旋律,边唱边用优美的动作表现。
《老师再见了》是一首好听和感动的歌曲。在学习歌曲前,我首先让你给幼儿回忆以前的的幼儿园生活,让他们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小朋友都激动的说着自己的历史。谈话的铺垫,我再进一步进行了提问,:“我们在这幼儿园是最后两周了,你们有什么感想吗?”幼儿都说舍不得幼儿园,舍不得老师,说着着说着枭潇居然哭了起来,说不想离开老师。因此学习《老师,再见了》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小朋友的心情。但是这首歌曲的难点是幼儿对于曲调上比较难掌握,时而高亢,时而柔美,因此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比较吃力。在有些音调上上不去,然后突然变换音调,让有的幼儿又转换不过来,因此导致了幼儿唱歌走调的现象。在《指南》艺术部分指出:“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对于出现的这种问题,我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因此只有让幼儿一句句的慢慢的学习,一节活动下来,大部分幼儿还是未能完全掌握歌曲。因此我只有在后面的空闲时间让幼儿多加练习,争取让幼儿唱的准确不跑调。
不足:教师不应该一味的只要求幼儿学会歌曲,而应该不让幼儿体会歌曲的情感,感知歌曲的意思,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唱准附点音乐。
2、通过谈话回忆的方法理解歌词,体会歌曲的情感。
3、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留念和争做一小学生的愿望。
1、幼儿开展过“我要毕业”的谈话活动。
2、磁带/cd。
1、开展谈话活动,帮助幼儿回忆幼儿园的生活,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2)老师:在幼儿园你们学会了什么?是谁教你们的?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有一首歌叫《老师,再见了》,我们来听听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对老师说的?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朗诵歌词。
我们和歌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老师,再见了》。
(3)教师再次完整范唱,重点帮助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特点。
(4)幼儿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3、教师引导幼儿以情事声地演唱歌曲。
即将离开幼儿园了,你们舍得离开老师和小朋友吗?请你们有感情地再次演唱歌曲。
4、教师小结,激发幼儿升入小学的愿望。
毕业后,你们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进入小学后,你有什么愿望?会怎么做呢?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1.学会歌曲《老师再见了》,能较有感情的、连贯的歌声演唱。
2.通过演唱歌曲,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谈话活动,回顾在幼儿园三年来的进步,增进对幼儿园和老师的热爱之情。
2.照相机钢琴打击乐器歌曲伴奏、原唱音乐幼儿园活动照片、录像(幼儿园开学典礼、上届大班毕业典礼、六一联欢活动、七一红歌演唱会、新年联欢会等片段)。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唱歌,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歌好吗?(播放歌曲:老师再见了)。
1.小朋友们,再过几天你们就要毕业了,离开老师、离开幼儿园,成为一个一年级小学生了,老师非常舍不得你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刻。(播放录像3分钟左右)。
2.结合课前的谈话活动以及在录像中小朋友看到的情景,激发幼儿对幼儿园对老师的感情,从而为学唱歌曲做好情感的准备。
3.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了我们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度过的美好时光,小朋友也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和老师说,先告诉老师你们在幼儿园幸福不幸福?那我们一起来跟唱《幸福拍手歌》请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演唱。
二、学唱部分。
(一)欣赏歌曲(提出要求)。
活动开始我们一起欣赏了歌曲:《老师再见了》,现在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遍。(播放原唱)。
1、听一听歌曲里的小朋友对老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说一说歌曲的演唱内容?
3、你想对老师说什么吗?
(二)学唱歌曲。
1.学习并深情的跟着伴奏音乐朗诵歌词。
2.幼儿轻声跟唱歌曲。
3.复习三拍子的节奏节拍练习。
4.整首学唱歌曲。
5.引导幼儿唱出深情的感受。
(三)表现歌曲。
1.引导和鼓励幼儿边唱歌曲边用一些动作和表情表示。
2.集体深情地演唱给老师听。
3.学习有表情地歌唱。
4.为歌曲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并演唱。(教师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地把创编的歌词唱进歌词里)。
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
(1)随音乐每三拍敲击一下。
(2)根据教师的即兴指挥,轮流演奏。
三、结束部分:
1.幼儿一起朗诵毕业诗(激发幼儿演唱情感)。
2.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师生深情的演唱《老师再见了》。
四、延伸活动:
毕业合影留念。
教学反思:
《老师再见了》是一首好听和感动的歌曲。在学习歌曲前,我首先让你给幼儿回忆以前的的'幼儿园生活,让他们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小朋友都激动的说着自己的历史。谈话的铺垫,我再进一步进行了提问,:“我们在这幼儿园是最后两周了,你们有什么感想吗?”幼儿都说舍不得幼儿园,舍不得老师,说着着说着枭潇居然哭了起来,说不想离开老师。因此学习《老师,再见了》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小朋友的心情。但是这首歌曲的难点是幼儿对于曲调上比较难掌握,时而高亢,时而柔美,因此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比较吃力。在有些音调上上不去,然后突然变换音调,让有的幼儿又转换不过来,因此导致了幼儿唱歌走调的现象。在《指南》艺术部分指出:“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对于出现的这种问题,我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因此只有让幼儿一句句的慢慢的学习,一节活动下来,大部分幼儿还是未能完全掌握歌曲。因此我只有在后面的空闲时间让幼儿多加练习,争取让幼儿唱的准确不跑调。
不足:教师不应该一味的只要求幼儿学会歌曲,而应该不让幼儿体会歌曲的情感,感知歌曲的意思,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
大班老师再见了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临近毕业,小朋友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心里有好多话要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在这首歌曲《老师再见了》中,充分体现了小朋友和老师依依惜别的'心情和情感。我班幼儿进入大班后,表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
在开展歌唱活动《老师再见了》中,我通过相片和录像等多种形式帮助孩子们回想三年以来的幼儿园生活,想想马上就要离开老师上小学了,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想,想一想自己的进步以及说说自己最想感谢的人等等活动。孩子们在启发下,有的说:“我唱这首歌的时候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有的小朋友突然哭了,说:“老师,你一弹这首歌我想流泪。”还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们非常想你们,以后我们一定会来看你们的。”或许这群天真的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分离的意思,但从歌曲中,他们所表达的是对老师的恋恋不舍。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地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加上一些动作表演作为辅助,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对老师的敬爱、依恋之情。
幼儿园虽小,但世界很大。我们的工作也许琐碎,但绝不是模仿和重复。我选择了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便无怨无悔,每天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同呼吸,共快乐,几乎每天都有令人开怀大笑的童稚趣事,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情下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每天也在不断品尝和体味着这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