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大全(15篇)
科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和方法。写作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感,以便更好地组织观点。请大家阅读以下的总结范文,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一
1、知识与技能。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通过“想、算、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通过“智力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自制树叶、双面胶带等。
水彩笔、线绳、皮尺、直尺。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什么知识吗?(学生观察后发现信息,提出课题,教师板书)在这节课上,你想学到什么知识?(教师把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简要板书。)。
(二)、感受周长。
什么是周长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吧。
1、出示镶边图。
发现了什么信息?阿姨是怎么围的呢?看动画。那什么是桌布的周长呢?(生说)。
2、出示量树桩面图。
哎哟,这么好的一棵树被砍了,有什么感受?(生:可惜)以后我们可要保护好树木。小姑娘想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得量一量,怎么量的呢?看动画。那什么是树桩面的周长呢?(生说)。
3、教师了解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现在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吧?抽生说一说。
其实,要真正认识周长,我们还得具体研究。
(三)、描一描,感受一周。
不管是给桌布镶边,还是量树桩面,他们都是怎样围的?(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是沿边线围一周。教师板书:围一周)。
生活中,很多图形也有这样的一周,我这里有一些,来看看吧。
1、认识图形。
2、抽生描。
你们能一笔沿边线描出图形的一周吗?请两位同学上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在黑板上描。
要求:台上同学描的时候记住,你是从哪一点开始的,又是到哪一点结束的。
台下同学可以选择一个图形,用手书空,与他们一起描。
汇报结果,同时抽一个学生说还可以从其他点开始描吗?
3、辨别一周。了解知识建构情况。
大家知道什么是一周了吧?看这一个图形,红色线条围的是它的一周吗?
逐一汇报,并说理由。重点讲两个小长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图。让学生明白沿大长方形边线围一周,才是它的一周。
4、集体动手描一周,强化“一周”。
出示课件,学生在书上用水彩笔描。
(四)、摸一摸,感受长度。
1、学生活动。
2、汇报。你找到什么面的一周?动手摸一摸。
3、有没有比桌面一周更长的一周?
有没有比桌面一周更短的一周?
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很多物体的面也有这样的一周,这一周也有长度,这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周长。教师板书、完善概念。(生读)。
4、说物体面的周长。
围黑板面一周的长度,就是黑板面的周长。你还能说围什么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生自由说,再汇报。
5、比一比,周长是一样的吗?
(五)、量一量,再认识周长。
大家知道周长的意思了,要知道周长有多长,可以用什么办法?(测量)。
老师给每一组准备了长方形、圆、五角星三种图形,你能测量他们的周长吗?
你觉得太难了,就可以选择简单些;觉得太简单了,挑战一下难一点的。
1、提出测量要求。
2、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求周长的?按图形抽生,寻求不同的方法。
总结,在测量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图形灵活选择测量工具。
(六)、拓展,强化认识。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两个图形周长一样吗?
1、出示课件,(展示方格纸中的长方形和台阶形)用手指图形的周长。
2、学生思考。
猜测——验证——结论。
3、汇报。
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看黑板,现在明白什么是周长了吧,那周长,又有什么用处呢?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可大了,让我们在图片与音乐的欣赏中结束这节课吧。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二
《赶海》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文章。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限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对于大海,学生并不陌生,有的自己亲眼目睹过大海的雄姿,有的在电视或书上见到过,但大海给他们的印象只是表面的,如“一望无边的大海”、“辽阔的大海”、“波涛汹涌的大海”等等,那赶海是怎么回事呢?不少学生都很难理解,那怎样让学生理解赶海并体会到赶海的乐趣呢?我想应该抓住文本语言,借助多媒体、朗读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感悟赶海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从读中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评、悟,体会赶海的乐趣;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知识目标)。
3、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想象能力。(技能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
你们的心情怎样?(高兴、兴奋)为什么呢?(因为赶海非常有趣。)。
1、同学们,你们刚刚学得可真认真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写得有趣的地方读得有趣呢?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读到哪里就想到哪里,读慢些,留给自己想象的时间,谁想象得好,谁就能把这篇课文读得好。下面,就请大家放声朗读你刚刚划出的有趣的地方,相信你一定会给老师一个惊喜。
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2、你划出了哪些觉得有趣的句子,谁来读给大家听?
真可爱呀!你们还划出其他句子了吗?
(2)“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从他的朗读中,你们听出什么没有?
我听出了,小作者飞跑着追赶浪花,十分兴奋。
你说得真好!你愿不愿意也来读一读?(生读,结合评议)。
师小结:是呀!海水一浪一浪往下退,小朋友最喜欢在海边玩水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板书:追赶)是多么有趣呀!
这时,你在这群孩子中的话,你觉得有趣吗?(有趣)。
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生齐读后面三句话)。
4、师过渡: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和小伙伴也正忙着赶海呢!可有趣拉!
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这一自然段中划出了许多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有的同学甚至把整段都划下来了。下面,就请你美美地去读读你划出来的句子,读出其中的乐趣。这一遍读的时候,你可以边读边做动作,脸上还可以带上表情;你甚至还可以走下座位,读给你的小伙伴听,互相提提意见,老师也很乐意为你提供帮助。
生练读。(教师周围围得水泄不通,小伙伴一起读得兴致盎然)。
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你觉得哪里有趣,就读哪里。想读的同学起立!这么多同学要读,真爱表现自己。好,我就先请你读吧!
(1)“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因为摸螃蟹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你体会得真好!你再读一遍,让大家跟你学一学。
生范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2)这么小心地摸,有没有摸到螃蟹呢?谁来读读下半句话。(指读)。
笑着朗读: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进步真大!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螃蟹的兴奋劲全读出来了。特别是“嘿”这个字,读得又轻又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兴呀!(板书:嘿)。
有谁想和他比赛读吗?(生赛读)。
我们都把小手拿出来,一起来摸摸这只小螃蟹。
除此以外,你还觉得哪里有趣,谁来读一读。
(3)“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哎哟”一声读得特别有味道!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呀?(因为被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很疼。所以我这样读。)。
有没有谁想和他较量一下?指两名学生读。
你还觉得哪里有趣,来读给大家听好吗?
(4)“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不知在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向我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这可是一只不甘束手就擒,正想着法儿四处逃窜的小螃蟹!你好像很乖,就甘心束手就擒了!谁不甘心束手就擒?(指两名学生读)。
生上台做努努嘴儿的动作。
我们一起边做这个动作边读这句话,好吗?(师生一起读)。
你还觉得哪里有趣,愿意来读一读吗?
(5)“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你读得很认真,都读对了。老师建议你读“咦”和“哦”这两个字时,可以脸上带上表情读,这样就能读得更好!(板书:咦,哦)。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给机会吗?(教师范读)你们学着老师的样,练一练,同桌可以互相提提意见。(练读)。
指名上台表演读。
哪里也是有趣的,请谁再来读一读?
(6)“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你尽力去读了!如果想读得更好一点,有谁给他出点好点子吗?
生:我有一个点子,他读的时候,可以把手拿出来,边读边做摇摆着两条长须的动作,就一定能够读好。
你采纳一下他的建议,读读看。(生读)。
评价:哇!真够威武的!好像你就是一员武将!这个点子真不错,你真要好好谢谢他。进步这么大,就奖励你继续往下读。
谁来做一个捏的动作?生上台做捏的动作。
对!捏就是这样,又轻又快。谁也想来俘虏这只大虾,尝尝胜利者的滋味?(指读、齐读)。
师总结:是呀!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摸螃蟹,捏大虾,就算给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也觉得高兴。难怪我要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再来到海边领略一下赶海的乐趣!
5、听了小朋友的朗读,让老师好像真的来到了海边在赶海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二三小节,再一次感受一下赶海的有趣吧。(齐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人们都有什么收获呢?
理解满载而归,以及我的战利品。
四、学习开头和结尾。
1、心情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到海边赶了海,追赶了浪花,摸了海星,捉了螃蟹,捏了大虾,还欣赏了美丽的海景,真是——谁来帮老师想了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心情。
2、指名汇报。
3、(出示《大海啊故乡》歌词,同时配上音乐)这是作者最爱唱的歌《大海啊故乡》,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我们可以在音乐声中,把我们对大海的热爱和向往,用最美的声音读出来。
4、生唱歌、读歌词。
5、这首歌多美啊!现在,每当我听到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时赶海的那件往事。
结束语: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唱一唱和大海有关的歌曲。
3、读一读跟大海有关的美文。
4、画一画心中的大海。
板书:
赶海。
去赶海看见:捉、捞、捡。
追赶海浪。
抓螃蟹。
兴奋。
捉大虾。
提着“战利品”回去。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三
“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一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根据小班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对生活事物充满好奇心。《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指南》数学领域中指出: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各种数代表的含义。本次活动中,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让幼儿在游戏和实际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中的关系。
课程目标。
1.认识并巩固数字1---9。
2.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数学并尝试找到身边的数字。
3.体会数字代表的'不同意义。
课程准备绘本ppt、数字卡片。
课程过程。
一、数字捉迷藏。
1.根据数字的特点,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
(1)师:今天有一群数字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它们已经藏好了,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吧。
(2)幼儿猜一猜这里都有哪些数字。
(3)哇,你们都找到了,好厉害。
二、我和123。
1.出示绘本封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我们来找找这本书里藏了哪些数字。
2.逐页阅读绘本,找到绘本中的数字,并说一说。
(1)你找到数字了吗?在哪里?(身高尺)。
(2)这是健康的数字,这些测量出你健康身体的数字,对我们来说就是健康的数字。
(3)这里哪有数字呢?(邮箱、门牌)是数字几?
(4)这是幸福的数字,这些代表我们幸福的家,对我们来说就是幸福的数字。
(5)数字在哪里呢?(电话号码)。
(6)电话上显示的是号码是01012345678,原来是奶奶的电话呀,对我们来说这就是高兴的数字。
(7)看看这街道,能不能看到奔跑的汽车?是什么数字?(公交车)。
(8)这些公交车上呼呼奔跑的数字,就是忙碌的数字。
(9)这些又是什么数字呢?(图书)。
(10)这些数字可以告诉你,你喜欢的书在哪里,喜欢的内容在第几页,是喜欢的数字。
(11)这些又是什么数字呢?(食物)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12)这些都是出现在食品包装上的数字,对我们来说就是美味的数字。
三、身边的数字。
1.你们找到的这些数字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真是很有用,对吗?其实,我们班级里也有很多的数字哦,一起来找一找吧。
(1)你在什么东西上面发现了数字,告诉小朋友吧。
四、延伸活动。
1.生活中的这些数字真是太有用了。如果有一天,我们身边的数字全部消失了,那可就太糟糕了,等一下我们去数学区把消失的数字找回来吧。
课程反思。
整个活动用游戏、绘本等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游戏“找身边的数字”,让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又回归到生活,在游戏中巩固和知识,让幼儿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但是考虑到活动在小班开展,如果导入环节“猜数字”的游戏时用实体数字卡,实物揭秘,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课文插图(或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可见)。
2、观察、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同桌或4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a、先出示(点击)旧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b、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3、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a、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b、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c、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五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朗读,能够体会丰子凯与叶诺索夫笔下白鹅的不同之处。
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3.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三、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与文字幻灯。
四、课前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认识了丰子凯老先生笔下的白鹅(板书:白鹅),今天,和我们见面的是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加板书:公),你猜猜,这两只鹅会有什么不同。
2、同学们能分辨,还能讲出自己的理由,真好。的确白公鹅还真不愧对它多出的这个公字,叶诺索夫还把它比作海军上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翻开书67面。
一、初读感知。
2、交流,找到海军上将了吗?(板书:荣膺,析词)你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当海军上将吗?
3、一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太有意思了,我们再读一遍这有趣的课文,怎么样?这回我要抽同学读。(抽生分段读)。
4、交流:现在你知道白公鹅凭什么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吗?(板书:傲)。
二、比较。
2、出鹅图,交流想法。
结合引导学习白公鹅走路:
a、走路的样子(请生表演,评演)读出慢条斯理。
过渡:在这一段中,关于白公鹅的走路,作者还有怎样的描写?
b、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可不好走,你能想象它用什么办法使自己的细翎不沾一点污泥吗?
c、狗追赶都不奔跑,这又是为什么呢?它心里会想些什么?(板书:傲气)。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知道了,这是一只特别有趣的,特别高傲的白公鹅。同学们也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现在,我来揭晓正确答案--我也不知道是哪只。
三、辩论。
1、证据一:捣乱。
出句“有时……乱羽”
听你这么一说似乎也有些道理。不过我每次读到这都感觉叶。诺索夫讨厌它,你听--(师读)。
引导生读出喜爱。
2、证据二:偷食。
出句“有多少次,……主宰。”
不光偷吃鱼饵,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多讨厌,这回你们无话可说了吧?
(导:它知道自己偷东西吗?)。
(那作者是喜欢它偷东西吗?板书:傲骨)。
3、证据三:“吃了”
a出句“白鹅大概认为这个……大吃一惊了。”
b瞧,作者想到小男孩要把它吃了,该是讨厌了吧?(结合讲讲破折号)。
c听你们这么说,作者是在讲俏皮话啊。
你听听看,当时作者是不是这么说的(师范读,引学生说出讲俏皮话的特点)。
“讲得有理,那你来试试。”
四、小结。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六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重点)。
3、初步掌握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难点、重点)。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鲸》(板书:鲸)这篇课文,请问这个字怎么念。
这个字哪部分表示读音?
(右边的“京”表示读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什形声字。
形声字由哪两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形声字由声旁和形旁组成,声旁表示声音,形旁表示意思。)。
这个字的形旁表意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因为鲸生活在海洋里,它的体形像鱼。
不正确,鲸不属于鱼类。)。
为什么说鲸不属于鱼类鲸属于哪一类动物?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第二段。
1、生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
(鲸属于哺乳动物,因为鲸用肺呼吸,是胎生的`,这些都说明鲸不属于鱼类。)。
人类对鲸的认识,是从体形特点到生理特性的。其实,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这样由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完善的。鲸不属于鱼类,用“鱼”做偏旁显然是不恰当的。不过,人们约定俗成也就沿用至今了。
2、学习文章第二段。
1)鲸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默读课文第二段。
2)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3)出示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鳍、上颚。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3、文章其他各段介绍了鲸的哪些方面,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读一读。
了解文章各部内容,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1、出示第一段,:齐读这句话——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齐读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2、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3、全班交流,试着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作业:
2、查阅有关鲸的资料,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3、模仿课文第一段,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一种动物特点。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两个多音字的字音,认识一个偏旁。
3、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通过朗读感知大意。
三、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感情诵读,学习字词,质疑解疑,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品读课文,学习写法,指导背诵,课外知识交流,写字练习。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板画小河,讲述洪水的形成,引出洪水泛滥的画面。
2、通过观看画面谈感受,揭示课题,板书。
3、介绍时代背景,解释课题,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课件出示本课十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读了这十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学习衣字部,学写“通”“被”两个生字。
(4)读生词,做拼图游戏:会读的同学请站起来。
(三)读中有悟,体会感情。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读,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到:(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生生交流点评,老师指导点拨,适时予以范读。
4、读中悟,悟中读:读了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解决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动画出示帮助理解,指导朗读,质疑解疑。
第二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感受治理洪水的艰辛。
第三自然段: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事让你感动的?
13、三、一、十(出示,让学生填空,体会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四自然段:治理洪水的结果是怎样的?质疑解疑,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总结全文,回顾98抗洪场景,激发学生情感,课外知识延伸,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感激。
大禹、老百姓。
治、制、安。
理服、定、无家可归。
(简笔画)河水。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八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课前准备。
1、收看央视一套晚六点十分的少儿节目《大风车》,栏目每周二的《顽皮家族》,认识每次节目的顽皮主角。
2、收集了解鲸的相关资料,顽皮头像若干个。
三、学习时间。
4周。
四、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外学习阶段。通过收看央视少儿节目《大风车》,栏目每周二的《顽皮家族》,把《顽皮家族》栏目搬如课堂,认识每次节目的顽皮主角,收集相关资料。(3周时间)。
第二阶段:课堂交流阶段。把鞠萍姐姐和大肚子顽皮请进教室,在学生参与顽皮家庭主持人的竞聘中,与“顽皮主角——鲸”零距离接触,使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活动的课堂,即使学生全面认识了鲸,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时间:1节课)。
第三阶段:课外延伸阶段。
1、课后,推选小小主持人,开展“我到顽皮家族来做客——鲸博士研讨会”。
2、指导给顽皮写信,介绍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1周时间)。
五、学习过程。
第一阶段:通过收看央视少儿节目《大风车》,栏目每周二的《顽皮家族》,把《顽皮家族》栏目搬如课堂,认识每次节目的顽皮主角,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
(一)“顽皮进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师生共唱《大风车》主题歌,在鞠萍姐姐和大肚子顽皮的问候中,贴出本次的顽皮主角“鲸”。
2、激发兴趣:同学们,昨天,《顽皮家族》的主持人鞠萍姐姐和大肚子顽皮给老师打了个电话,他们要在全国五年级的小朋友中发展一名小主持人,参与下周的顽皮主角活动呢!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参与这次活动,鞠萍姐姐和大肚子顽皮特地把鲸的相关资料编成了课文《鲸》,并请小语会的叔叔阿姨们将课文编排在第九册的书中呢。
(二)我来做准备——品读全文,赏析汇报。
1、熟悉课文,准备参与主持人的选聘,自由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介绍了鲸那些方面的知识,并简单汇报。
2、四人小组学习要求:
1)选读本组同学最赶兴趣的内容。
2)思考选取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比较等……。
3)小组学习的汇报方式:或朗读、或表演、或画画、或自述……。
3、小组以自选方式汇报对课文的学习情况。
三、我们来应聘——合作学习,推选代表。
合作学习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然后适当将资料与课文融合在小组里先推选出一名同学并帮其出谋划策,准备参加“顽皮主角——鲸”的小小主持人竞选。
出示友情提示:
1)介绍内容以书为主,资料为辅,可介绍,可自述,可全面把握,也可以抓住某一特点或重点,最好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2)请注意:你的观众是全国的小朋友,你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要注意些什么呢?
四、我是小小主持人——展示风采、点评主持。
1、每小组代表上场,分别顽皮1号、2号、3号等(帖上标号的顽皮图象),每小组在邀请一名同学担任评委,其余同学均为现场观众,参与点评。
2、老师客串主持,在一两小主持人展示风采以后,适当安排评委和现场观众对小主持人的表现进行适当点评,并初步推选出第一轮如围选手2——3名。
3、顽皮a、b猜抢答题,对初选入围选手进行竞猜活动,推出小小主持人1——2名。
抢答题:
1)鲸字是“鱼”字旁,所以鲸是鱼类。
3)须鲸喷出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齿鲸喷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
4)鲸的祖先就生活在海洋里。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九
本文选自人教课标版第十册第四组,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及品质的课文已有过接触,因此,在本文教学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来体会他的品质应该不是难点。但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想老汉的内心想法却有难度,因为学生对洪水不熟悉。因此,结合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体会老党员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课件。
第一课时。
1.学习课文生字词。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走近洪水,学习环境描写。
一、直接揭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桥》。
2.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说,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到底有什么魅力获得如此佳绩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读读课文,去追寻这篇小小说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知课文,梳理内容。
1.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出示词语:
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拥戴清瘦沙哑揪出。
(1)这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认识吗?谁能来读读?
(2)学生找出易出错的字,正音、指导书写。
(3)老师把这词语分成了两排,上面一排是写——洪水的,下面一排是写——老汉的。
3.谁来说说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1)交流反馈。
(2)师点拨:你们说的是故事感人的情节,故事中的主人公“老汉为了让村民顺利过桥,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4.那么,故事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生的呢?
三、走近洪水,学习环境描写。
1.小组合作学习:
(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可怕的句子。
(2)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交流汇报,相机分析,指导有感情朗读句子。
3.再次通过朗读来感受句子的独特魅力及洪水的可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抓关键词和有感情朗读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山洪的凶猛,时间之紧迫,为体会老汉精神奠定基础。]4.小练笔:同学们,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短句写出雨大及洪水的可怕,烘托小说的环境。你能用这样的环境描写方法写写3月31日上学时的那场暴雨及周围的情况吗?先说说,再写下来。
四、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2.在这样的环境中,又发生了怎样感人的故事呢?小说的结尾在表达上又有什么特点?我们下节课再学。
3.作业布置:课外,请同学们去阅读《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如《放心不下》、《一丝不苟》、《无名母亲》等。
16桥。
洪水可怕。
老汉?
第二课时(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聚焦老汉,品味语言文字,重点感悟老支书的感人形象。体会他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维持求生的秩序,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
3.理解题目所蕴含着的深刻含义。
4.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桥》一文是一篇小小说,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震撼人心,再次指引了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完成《桥》第一课时教学后,我做了认真反思:一、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二、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多次、反复、分层次朗读,真真切切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1.展示每天语文课十分钟写字时间。
本课生字较多,我让学生通过自学、分组合作相互学,让学生识字正音,牢记字形,练习书写,结合语句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成每天语文课十分钟的写字教学目标,扫除学习障碍,为学生能顺利进入文本、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作好铺垫。
2.抓好多形式、分层次朗读。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读”、“分角色读”、“比较读”等多形式、多层次的读,各种“读”的任务明确,各有侧重,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作了铺垫,也为领悟文章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扫除了障碍。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扎实进行,但我感觉到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特别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需加以研究和改进:
1.还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节教学中有努力把时间还给学生,但放心不下,总想让学生围绕老师为中心,使劲往预设目标上引,结果导致教师占用了本应属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因此,今后教学中要变较多的老师引导为更多的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媒介”作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2.要充分做好学情分析。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虽然能初步从洪水可怕中感知老汉的形象,但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对洪水的危害,对党员、党支部书记等特定身份还不够了解,这对小说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学生还不是很明白,对理解文本造成了一定影响。课前,我虽然对这一学情已经做了分析,但没有给予充分的解决。所以我想,如果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党员干部的资料或事迹,或者结合时事,了解洪水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及生活中的党员先锋模范形象,那么课堂上学生会更深入地走进人物内心,会更好地与作者、文本人物产生共鸣。
教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反思、善于改进,成功和遗憾都是收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与研究,让教学艺术拾阶而上。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十
自从一年级起,我就坚持训练学生每天吟诵故事。经过近两年的培养,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初步产生了阅读古诗的兴趣。
1、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才。本节古诗欣赏的教学,我注意了课内外相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进行互学、互补、互相启迪,从而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3、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使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创造的空间。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如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这样做,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的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交流、展示、背诵、品位诗句,丰富古诗积累。
2、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学习小草的顽强精神并感悟、欣赏古诗的神韵,激发进一步阅读古诗的兴趣。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桃红柳绿的春天悄然来临。瞧,小草也急忙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这节课,我们来欣赏古诗《草》。
欣赏古诗《草》。
画面欣赏,感受意境。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师边说边用课件出示《草》的画面。)
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简要介绍,了解情况。(课件出示。)
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诗人。
你读过多少首他的诗,记住了几首,是从哪里读到的?请背诵一两
首。
(3)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背诵,可以看出,白居易写的诗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这说明他平时爱生活、善观察。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做个有心人。
交流诗意,体会情感。
(1)师:同学们记住了这么多白居易的诗,还能带着充沛的感情背诵出来,你们真棒!现在,请同学们自学这首诗。看看你最喜欢哪个词、哪句话,还有哪句不懂的,请你在书上做个记号。过一会儿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听取学生意见。)
(3)全班交流。
师:谁来汇报刚才合作学习的成果?(指名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张扬个性,再现意境。
师:现在请同学们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愿意朗读的同学到“读一读”这一组,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愿意表演的到“演一演”这一组,用形体语言来再现这首诗的意境;愿意画的同学到“画一画”这一组,用图画来再现诗的意境;愿意制作的同学到“做一做”这一组,做成诗签来再现诗的意境。请同学们完成后先在小组内吟诵、品位这首诗,并推荐出最好的同学,代表你们小组参加稍后的集体汇报。(教师深入学生中巡视、指导。)
展示成果,回味意境。
师:现在请各小组的代表上台来,将你们的交流成果向全班
同学展示,让我们共同来品位这首诗的韵味。(各小组的代表一一上台展示成果。)
品句激情,拓展积累。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老师为你们喝彩。现在,同
学们看一看,在这首诗中,有千古佳句,流传至今仍然琅琅上口,回味无穷。找一找是哪一句。(学生找。)
师:让我们共同来吟诵吧!(课件出示名句,配古乐,师生齐诵。)
师:同学们能不能试着背诵这句呢?(配古乐,学生齐背。)
师:你还知道哪些名句?请吟诵出来。(学生吟诵,师配古乐。)
师:这首诗原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谁能把后四句吟诵出来?(学生吟诵,师配古乐。)
游戏激趣,古诗欣赏。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棒!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
范围是描写大自然景物的诗。请同学们准备好,一会儿抢答(课件一一出示)。
请根据诗句说出诗句。(诗句由学生出。)
请根据诗句说出诗句。(诗句也由学生出。)
请用诗句表现图的意境。(课件出示画面)。
请用诗句表现故事内容。(故事内容由学生出)。
练功房。
请你试着写一首诗。
师;刚才,同学们在游戏这一关难分胜负,看得出大家在课
(此时,同学们情绪异常高涨,我刚说完,他们就高声回答:“想!”)
师:那还等什么,快快行动,小诗人们!(学生当场写诗,完成之后,朗诵给同学听。)
师:今天这节课展示了同学们搜集古诗、欣赏古诗、尝试练
笔的风采。就让我们在喝彩声中结束这节课吧,老师会永远为你们的精彩创造而喝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收集其他诗篇,下节课欣赏。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十一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中》公开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的“灌输注入机制”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教”与“学”失衡,“懂”与“会”分离,“学”与“用”脱节。而尝试教学强调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其本质是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自读尝试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本文内容浅显,文字朴实,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尝试读懂课文。
学生自主尝试探索,在尝试中体验成功,实现发展。
一、从解题入手,尝试整体感知。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初读课文,读后尝试填空:
雨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帮助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雨中,帮助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填空,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同时,又为下一步的`尝试分段作了铺垫。)。
二、尝试分段,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2、怎样给这类文章分段?(出示分段方法与步骤)。
3、学生读文,并按这一方法尝试给课文分段。
4、交流尝试成果(重点说清为什么这样分段的道理)。
(引导学生根据单元阅读提示的内容,尝试分段。重点是说清分段理由。学生既获得分段的本领,又训练了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尝试研读,感悟人物品质。
1、出示尝试题:
姑娘看到打翻的苹果,心里(着急)。
姑娘看到孩子们七手八脚捡苹果,心里(焦虑)。
姑娘看到苹果回到车上,心里(感动)。
2、尝试解释:
说清填什么?为什么这样填?从哪儿读懂的?
3、汇报尝试成果:
通过多种形式读书,品味文中的词句,深入领会文章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适时穿插朗读训练,进一步感悟人物的品质。
(1)从姑娘的“着急”中,体会到姑娘爱惜“可爱的苹果”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2)从姑娘的“焦虑”中,感受到了孩子们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3)从姑娘的“感动”中,感受到了孩子们和过往行人的崇高品质。
(这一设计,抓住文章隐含着的另一条行文线索——姑娘的心理活动,由“着急——焦虑——感动”的变化展开教学,让学生的研读兴趣,又促使了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四、点明中心,升华情感。
教师导入:
然而姑娘什么也来不及说,人们都走了。
引导学生讨论:人们为什么都走了?(人们热心助人,不求回报)。
此时,学生理解“闪着亮晶晶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已是水到渠成。可要求学生用“那一筐苹果,闪着亮晶晶的光芒,不仅仅是国为__________,更是因为__________”这个句式写几句话,再次深刻领会人们助人为乐的精神。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十二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的诗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最受人们推崇赞赏的,是他表现杀敌报国志愿、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
注词释义。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
古诗今译。
注释1: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爸爸!
注释2: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名句赏析——“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作者临终前留下来的最后一首绝笔诗。从他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山河始终没能收复。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万事皆空,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惟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统一。80多年来,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动摇过。所以在他临终前,仍然叮嘱孩子们,将来这一天到来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全诗文字质朴自然,情感沉痛真挚,催人泪下,表现了作者相信恢复中原大好河山的壮志一定能够实现。导课:
1、先以自己的理解读读这首诗。
2、理解这首诗讲的内容。
(借助资料,并讲给同桌听,并能纠正有错误的地方)。
3、解释诗意并板书。(讲清楚难懂字词并翻译)。
1、自己读这首诗,谈谈自己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
2、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体会作者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
3、体会陆游这一声声的嘱咐中的感情。
(悲愤又充满希望)。
4、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
(个读,齐读)。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法。
1.会读并背诵这首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4、简介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5、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6、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7、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
8、课外延伸。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9、拓展总结:
推荐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十三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师展示:
学生活动:欣赏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的春天景象的画面,谈谈自己对春天的不同感受。
1、录音范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重音。
2、学生读文,同学间合作学习、纠正。
3、齐读课文。
1、自主阅读,对照注释对文本进行感悟、品味、欣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教师穿针引线,适当点拨引导,释疑、解疑。
a、盼春人盼春大自然报春。
b、赏春人赏春大自然绘春。
c、颂春赞美春春早人勤。
1、你觉得作者描绘的春天美丽吗,课文从哪些方面来描绘春天?
提示:
a、春意盎然、声情并茂、绘声绘色。
b、五个完美的、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勤图。
2、赏析文章。
a、我最欣赏的一个画面。
b、我最欣赏的一种声音。
c、我最欣赏的一种气息。
d、我最欣赏的一种气氛。
e、我最欣赏的一种感觉。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合作探究,寻找出自己的最爱,并组织好语言,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作者运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直抒胸臆,同时运用想象与联想、排比与比喻给读者描绘出一个春意盎然、热闹非凡而又平静如水,色彩缤纷而层次分明的一幅乡村鲜灵的春景图,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奋发向上的情感。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十四
诗歌《假如我是一棵树》选取了四季中具有代表性的树,描写生动,又具有拟人化特点,符合大班幼儿想象思维的特点。同时树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接触到的,幼儿园里也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树,孩子们对树有一定经验。基于以上两点,我选择了这首诗歌作为教材,设计了此次诗歌欣赏活动。
1.理解诗歌内容,通过“画面、音乐、朗诵”等形式感受欣赏四季各种树的美好,体会诗歌优美、安静、温暖的意境。
2.赏析“粉嘟嘟”、“伞儿一样”的词句,尝试形容树的色彩和造型,表达对树的喜爱。
3.萌发热爱树木、热爱自然的感情。
通过“画面、音乐、朗诵”等形式感受四季各种树的美好,理解赏析诗歌内容。
体会诗歌优美、安静、温暖的意境,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
一、谈话导入,理解诗歌主题。
提问: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很多很多的树,你认识哪些树?
提问: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做一棵什么树?理由。
二、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
1.完整朗诵,了解诗歌的结构和大致内容。
提问: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想做什么树呢?请你仔细听一听。(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梳理)。
2.感受诗歌中对色彩的描述。
提问:我为什么愿意做一棵春天里的桃树?听听看,找找我爱桃树的理由。
提问:“粉嘟嘟”给你什么感觉?
用abb的词夸一夸其他颜色的花儿。
3.感受诗歌中对形状的描述。
提问: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出示樟树图片)。
提问:夏天里的樟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重点理解“像伞儿一样的树冠”。
引导幼儿肢体表现树林,体会“给人们送去阴凉”。
4.理解并尝试表达对诗歌的情感。
提问:当看到这一树火焰一样的红叶,你有什么感觉?
5.感受诗歌朗诵方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对比欣赏不同的朗诵方式(高亢的和轻柔的),说说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三、完整倾听,感受诗歌意境。
这就是老师最爱的一年四季的树,让我们再来听听喜欢它的理由。(完整朗诵)。
四、结束。
(欣赏各种树的图片)假如你是做一棵树,你还愿做什么树呢?
今天,老师和大家分享了我最爱的那么多的树,我们回去后呀,也可以来找找我们周围,你最爱的树,试试看,能不能用诗歌里这么美好的词来表达它、描述它。
语言区:朗诵诗歌《假如我是一棵树》;创编诗歌《假如我是一棵树》;阅读相关树的绘本。
美工区:用绘画、撕贴、刮画等多种形式表现“四季的树”。
科学区:认识常青树、落叶树。
附:诗歌: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棵树,
我愿是春天里的一棵桃树,
开着粉嘟嘟的花儿,
把春天装扮得格外可爱;
假如我是一棵树,
我愿是夏天里的一棵大樟树,
撑着伞儿一样的树冠,
给夏天送去片片阴凉;
假如我是一棵树,
我愿是秋天里的一棵枫树,
亮着火焰一般的红叶,
让秋天充满生机;
假如我是一棵树,
我愿是冬天里的一棵松树,
听着雪落的声音,
为冬天留住绿色的生命。
1.教师所关注的核心经验。
鉴于这首诗歌更偏向于散文诗,区别于句式简单短小、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的儿歌、绕口令等,因此在目标的制定上更侧重于诗歌欣赏,即制定了如下三个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通过“画面、音乐、朗诵”等形式感受欣赏四季各种树的美好,体会诗歌优美、安静、温暖的意境。2.赏析“粉嘟嘟”、“伞儿一样”的词句,尝试形容树的色彩和造型,表达对树的喜爱。3.萌发热爱树木、热爱自然的感情。
2.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
为了达到我的目标,我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上通过谈话“和孩子们聊一聊生活中认识的树”自然导入,接着通过总分总的形式赏析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而在每段赏析的内容设计上也各有侧重,如第一段“我愿做春天里的一棵桃树”则是通过“假如你是一棵桃树,你愿做哪个季节的桃树呢?”到“听听老师想做桃树的理由”到“我为什么愿意做一棵春天里的桃树?我最喜欢它什么地方?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再到“粉嘟嘟是什么意思”“粉嘟嘟”给你什么感觉?等层层深入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幼儿赏析“粉嘟嘟”那种可爱,感受诗歌中对树色彩的描述。
第二段则是侧重于感受对诗歌中树的形状的描述,从诗歌中的“撑着伞儿一样的树冠”的大樟树迁移到其他千姿百态的树,再通过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各种各样的树,来达到目标2尝试形容树的造型,体会“给夏天送去片片阴凉”。
第三段则侧重于理解并尝试表达对诗歌的情感,通过问问孩子看到这一树像火焰一般的红叶有什么感觉,让孩子们充分表达了对秋天枫树的情感体验。
第四段则通过高亢和轻柔两种不同方式的朗诵,让孩子们来判断哪种更好听更合适这首诗歌,也是为了达到目标1通过朗诵的形式体会诗歌优美、宁静的意境。
最后,活动延伸通过播放其他孩子们生活中不常见的大树,再次让孩子们感受四季树木的美好,同时追问“假如你是一棵树,你还愿做什么树呢?”引发孩子对大树的思考与表达。孩子们可以在语言区朗诵诗歌,也可以尝试创编,在美工区则可用多种方式表现“四季的大树”。
3.教学成效。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能够赏析诗歌中优美的词句,如“粉嘟嘟”、“伞儿一样”等词,并尝试用颜色、动作来描绘表达自己对大树的理解。对于诗歌后两段“亮着火焰一般的红叶,让秋天充满生机”和“听着雪落的声音,为冬天留住绿色的生命”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难度的,第2课时时可以进一步理解赏析。此外,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对这首诗歌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包括诗歌的结构、句式等;第2课时时就可以尝试让孩子创编诗歌。
白公鹅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十五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平日分析:
学生平日广泛的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也时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鲸的画面,所以学生一定会对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鲸的更多知识。
二、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采用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初步感知鲸的几方面的特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在宽阔的海面;深海中各种海底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戏,一只庞大的巨鲸浮出海面。)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板书:鲸)。
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大家借助资料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鲸的认识,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总资料,做好汇报准备。)。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许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板书课题:鲸)。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用故事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写:“哺乳”,“肺”,纠正读音以及“肺”的写法。结合人体部位,引导学习本课生字“腭”“肚”“肺”“胎”,左部都是月字旁;“肺”字右部注意不要写成“市”。)。
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词,谁来读读?
2、交流:
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相机板书:
大小演变种类吃食呼吸睡觉胎生。
引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通过列提纲的方法,抓住课文的要点,把握全文的脉络,理清作者叙述的条理。
3、提出不懂的问题:
词语理解难点:胎生哺乳动物。
4、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反复读。老师相机指导点拨读通,读出特点。
三、合作学习,发现特点。
1、下面我们要要召开一个关于鲸的“科学新闻发布会”。在座的各位都是小小科学家,在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有关鲸的研究成果。为了搞好本次的新闻发布会,咱们首先得读懂课文。
2、分组合作学习研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小作家中的一个角色,采用演一演,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等方法,选择其中一项来研究。
在分组学习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为了能讲得让别人一听就懂,像鲸的呼吸方法和睡觉姿势等内容,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展示并加以说明。
3、各组可以补充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鲸的学习资料,作好充分的准备,下节课我们再来作“科学新闻发布会”。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课外继续收集关于鲸的资料,适时地充实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去,并根据自己选择研究的一个方面,拟写好自己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