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宵节初中散文范文(17篇)
当我们面临复杂的情况时,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总结应该重点突出对重要问题的解决或进展。这是一些文学作品的解读与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文学。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一
正月十五那一天,我们一家人要吃元宵,姥姥、姥爷就得忙着做元宵。
首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糯米面,然后,揉成一个个小圆球,再拍扁,加上馅,捏好撮圆后煮熟就做好了。姥姥、姥爷把元宵端上桌,我们坐在桌边吃元宵,我尝了一口说:“这是我吃过的吃的元宵了。”
姥姥、姥爷高兴得说:“谢谢你的夸奖,那就多吃点吧!”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二
大年刚过,又盼来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这个喜庆日子。元宵节的夜晚,是一年当中最美丽的一个夜晚,家家户户都忙着去辛店看烟花呢!
我家也是不例外的。
“出来看烟花啊!”爸爸在院子里喊着。我端着还没吃完的汤圆,来到屋檐下,爸爸点了根烟,抽了几口,便来到了一个美丽的长方体旁,慢慢的俯下身子把烟花点着了。
“嗖……”一个个小小的烟花如火箭般飞上天空,最后,在阵阵的鞭炮声的衬托下绽放出了美丽的光芒。
在以往的几年中,我们一家三口都是来到辛店看烟花,但今年在家门口的立交桥上,就能看见绽放的眼花了。
大概7七点左右,我们仨便开始“起程了”。到了桥上,令我惊讶的是,有人早早就来到了这儿,等待着烟花绽放了,那时候刚刚七点十五,离烟花绽放还有十多分钟呢。站在桥边上,身后那大大小小的车辆如流水般来来往往,不用看,肯定是急着看烟花的,我估计到了辛店,车就没地方放了,倒不如在这阵阵柔风抚摸着的桥边,从另外的角度观赏,观赏那绝美的烟花。
正当我陶醉其中时,被一辆车的鸣笛声唤醒了。妈妈顺手拉了我一把:“靠边点,注意安全!”那是去辛店看烟花的人,返程的车辆吧。烟花盛宴,接近尾声了。
我恋恋不舍的回眸,元宵节,美丽的夜晚。烟花再美,也只是一瞬间。父母陪我看烟花的经历,却深深地刻入我的灵魂深处了。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三
在我的家乡,讲究的是“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所以在这两天的夜晚,家里的灯是要长明的,为了确保十五的灯能长明,正月十三这天还要“试灯”,就是把各屋的灯点亮至少一柱香的功夫,试灯这天,出了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夜。
到了十五这天,主妇们要早早起来做饭,敬过菩萨祖先之后,一家人迅速吃完饭,换上新衣去上坟。家乡人讲,上祖坟要图早,谁家能抢到第一去拜祖坟,这家一年就会走好运。上坟的时候,大家族的成员会结伴前往,浩浩荡荡的十分壮观。到了坟前,烧上纸钱点上香后,每个人就轮番磕头,求祖先保佑。由于村里每个时期选择的坟地不一样,每家的祖坟都分布在各个地方,拜完一个再去拜另一个。我太爷、太奶和爷爷的坟在文革期间都被平了,所以只能在大致的地方划个半圆圈烧些纸钱给他们,据说现在立碑了,爷爷奶奶就可以一起拜了。
拜完自家的.祖坟,再去拜外婆家的,我家离外婆家不远,所以我们小孩子也跟着去,离得远的,由父母去拜就行了。由于我有个伯父在外乡生活,我姨家离外婆家较远,所以他们上坟之后都要到我家吃午饭。妈妈一般在正月十四就做好春饼,家乡过年前会准备很多半成口的菜式,如肉糕、鱼丸、肉丸、鱼面、酥鱼、蛋卷等等,客人一来,很容易的做出一桌菜,主食就是春饼和汤圆。吃过午饭,这一天就没什么正事了,大人小孩都抓紧年的尾巴起劲的完。南方的农民辛苦,一年没多少清闲的时间,小时候就盼着过年的时间长一些,最怕听到妈妈说:“年过月半尽啦,该干活了!”
我已经有十多年没在家过元宵节了,这次回家看到过年的习俗依然没变,想必十五的习俗也是一样吧,毕竟在过节的时候祭拜祖先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只不过选择的时间不一样罢了。
我喜欢家乡那种重视过年的气氛,虽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吃什么平时都能吃到,可是过年前一家人在一起做着各种准备,不也显得很温馨吗?古老的习俗不能丢,丢了,返乡的游子就找不到根了。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上灯节,下午上课的时候我就开小差了,想象晚上玩灯的情景。
晚上月亮偏偏躲在灰暗的云里不肯露面,像戏剧里的新娘披着大红头纱一样羞羞答答的。老天爷似乎故意不成全我们,就在我们吃大圆子的时候,下起了稀疏的细雨,在我本来愉快的心情上蒙了一层阴影。尽管如此也不能阻止我出去玩灯的决心。
我带着心爱的灯出去寻找小伙伴,大家不约而同地提着拉着花灯来到了村子前的水泥路上。大家拿的灯各不相同,有手拉兔灯,有猪灯,有电棒,还有戴在头上的牛角灯……其中要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虎灯最多了。看到这些虎灯想到今年是虎年,什么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虎虎生威、虎啸狮吼等一些含有虎字的成语刹时机都浮在我的脑海里。
我们排成一队,提着灯笼在村里行走,每经过一家门口我们都会大声地笑着喊:“巡逻的哨兵来了!”引得主人纷纷出来看个究竟,我们则哄笑起来。
我们来到一块宽阔的水泥地上,把灯有序地聚在一起,远看仿佛一盏巨大的莲花灯。我们又把这些灯摆成了s形、z形、8字形……听到我们的欢声笑语,那些刚会走路地小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也来加入我们的队伍,挥动着肉嘟嘟的小胖手来拿灯,小手力气小,一拿灯掉了,滚得老远,小宝宝“哇——!”一声大哭起来,惹得围观的大人孩子哈哈大笑。
闹花灯已经结束了,但那欢声笑语,久久缭绕在我们窗前。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五
吃元宵,品元宵,元宵佳节香气飘。猜灯谜,耍龙灯,喜气洋洋好心情,傍晚,我和家人一起到龙川广场玩。
广场上人山人海,街道旁挂满了花灯,有飞龙喷火灯、狮子玩球灯、鲤鱼吐珠灯,真是千姿百态。最美的要属金猪灯了,它是用几根铁丝做的,身体是几块金沙布,它的脸上还挂着几丝笑容,真可爱!我挑了一盏荷花灯,是用塑料做成的,碧绿的'荷叶衬托着粉红的荷花。煞是好看,一按按钮,荷花中间的灯泡就会散发出粉色的光,还有动听的歌呢!
啊,那边在猜灯谜呢!瞧,火红的纸片透过灯光,整个广场都被喜庆包围着。人们正在一张张纸片前,有的挠挠头,有的安静地思考。猜中了,还可以兑奖呢!我猜中了一条字谜,获了奖,高兴得手舞足蹈。
天色渐晚,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月亮象征着团圆,它如同清澈的湖水,又如同一个银盘,光彩照人。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六
龙年元宵节过去两个多月了,但忆起那天的情形,有一些感受似乎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发酵,这几日越发地膨胀起来。
我来h城已经五六年了,每逢元宵佳节,由于独在异乡,或参加单位的一些宴请,或加入大哥大嫂的家宴,或独自一人举杯小酌,亦聊胜于无。这些倒也没有什么,只是今年的元宵节,似乎显得格外的热闹,而那热闹之中,仿佛让我体味到什么,心情也不知不觉显得有些复杂起来。
那日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大嫂打电话给我,说下班后可乘她的车去饭店过元宵节。与往年一样,我自然欣然前往。近一两年来,我一直住在大哥的一所老屋里,他们已搬出好几年了,但老屋里尚储藏了一点不错的白酒,如十年、二十年陈酿等。那天我与大嫂在去饭店之前,大嫂开着车转弯去了老屋,取了一箱子二十年的陈酿,以备宴用。
待到饭店时,大哥已在那里了,而我看到更多的则是大嫂娘家的人,什么她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侄儿侄女们,加上小孩等估计至少有二十多位,几乎成了她们的家庭大聚会了。开宴之前,交谈声,与服务员的点菜声,小孩的喊声,连成一片,可谓热闹喧天。而反观大哥这边,则只有我一人而已,弟在年前已回老家了,那一刻显得我们十分地孤单与冷清。这不禁让我想二十年前,大哥与大嫂结婚的时候,由于父母因长期供我们兄弟几人上学,几乎消耗了家里所有的钱财,屋里空荡荡的,可谓家徒四壁,那时父母竟拿不出一件象样的东西参加婚礼,加之父母年高有病,路程又远,因此他们没能来参加大哥的婚宴,大哥这边也是只有我一个人作代表。不过,好在大嫂似乎也能理解此一情况。
其实,我结婚时(比大哥早一年),在我的婚礼上,代表我方的也只有大哥一人。然而我深知,两个人的结合,其实背后都是连着两个人的.家庭,而两家也只有人丁相当时,才不至于一方热闹而另一方孤单,或者一方强盛而另一方弱势,这些都是不对称的,自然会形成不对等的场面了。
我正出神地想着,不知什么时候饭店外响起一阵阵鞭炮声。那声音,在繁华的街上彼起此伏,鞭炮由于爆炸后散发出的硝烟味,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我们的宴会也终于开始了。
酒过三巡,耳热心跳之后,大家更畅怀了,推杯换盏,比先前愈加地热闹起来。由于我一向不喜多言,且又患着病,对于开怀畅饮之类甚是恐惧,场面上的应付只好由大哥一人唱独角戏了。见那情景,大哥仿佛是一呼百应的,但我偷眼观察他时,我总感到大哥神形有些疲惫,无奈与孤单似乎就藏在他的心底,只是不外露而已。然大哥是见过一些场面的,他对全局的把控还是很有分寸。畅饮继续,氛围融洽,但不一会儿,大哥突然站起来宣布,说今天不仅是节日里的欢聚,而且也是大嫂的四十七岁生日。于是,大家一齐向大嫂举杯祝福,场面更加欢呼雀跃了。有给大嫂献上鲜花的,有给大嫂照像的,大嫂更是乐得眉开眼笑,那一刻她应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元宵节过去了,但那些记忆里的一些碎片,时不时地撞击一下心扉,几许惆怅,几多感怀,于是杂乱零碎地追忆着,仅此以记之。不过,我以为孤单与亲情,通过热闹的场面能完满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如何还是很美的,也是很温暖的。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稼轩的词句。这词句,就好像是我心中节令的一扇雕花的古木门,一到烟花闪起的时候,就会被我用手轻轻推开,享受佳节带给我的那份美丽心情。
年幼时,生长在农村,并不知晓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直到认得了稼轩的这首《青玉案·元夕》。
元宵节的晚上,风已无寒,微软的东风缠绕了温柔轻轻荡来,那流光四射的焰火,似被风吹绽在夜空中的如锦繁花,若一场不期而遇的流星雨般美丽。名贵的宝马,雕花的华车,载着美丽的人儿驶过,淡留一路馨香。动听的排箫,皎洁的玉月,让整夜的时光在花灯(鱼灯、龙灯)胜美的景象里悄然流转。美人如花,仕女如云,一路上娇笑俏语,带着若有若无的幽香渐渐远去。而我的那个“他”却始终不见。夜深了,我一次次的找寻却还是没有出现。我的心充满疲惫和失落,我不经意的一回首,却发现她在那灯火寥落的地方静静地站着。
很多年以前,曾经无数次的憧憬我的爱恋会以一首词为背景,可以同烟花一同绽放,那该是怎样的浪漫情缘!但是呀,它却漫起在春雨轻尘的青青校园。那一年,那排白杨树下,我牵着她的手,只看杨花轻舞。
又是一年,又一个正月十五。广场上烟花又会在夜色中绽放美丽。而元宵节的那些灯,却如同我没有词的爱恋背景一般被遗憾掉了。那些各异各色的灯和灯谜,以及灯前一张张映着喜庆的脸,也只在星如雨的烟花里于记忆中温存。
我很庆幸,元宵节里灯的忆记能在我的记忆中存活下来,我永远无法忘记89,90,91的高中三年,无法忘记三年中记忆里的.关键词。邯郸,四中,中华街,元宵灯展。
那时,我会穿过整条的中华街,我会在一夜鱼龙舞的人群里蓦然回首,却一次也没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怦然心动。而后不久的几年,我却等来了另一种的怦然心动。她会在一个接一个元宵节时,唱张艾嘉的“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就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然后,拉我的手去看满天的烟花绽放。
今天,她又会唱起那首熟悉的歌,陪我去看一生里的绚烂烟花。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八
新年过后,好像节日的气氛就淡下来了,来到元宵节的时候,又会出现一股很浓的节日气氛,今年元宵节本来是不放假,而且还不是休息日,但是我们学校特别放了半天假,让我们回家过元宵节。
中午放学回家,我本以为爸爸和妈妈都没在家,谁知道他们正在等着我呢,说是领着我出去玩,这可是我最渴望的了,因为平日里,爸爸和妈妈都很忙,有的时候星期天都不休息,难得这次他们都休息,所以我们全家出动,去杏花公园了。
刚一进大门,就看到很多人在放风筝,我们也买了一个大风筝,今天风很大,一会儿就放上去了。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突然从南边飞来一群鸽子,有白的、紫的多可爱。爸爸说:“我们去喂鸽子”。我和妈妈赶紧把风筝收下来。
哇!鸽子还真不少,它们还有漂亮的房子。很多小朋友都在喂小鸽子。我也买了一袋玉米,我蹬下来把玉米放在手心,可鸽子一个也不敢上前吃,我把玉米撒在地上,一群鸽子都来抢,嘴里不停的叫“咕咕咕”真好玩。
等晚上的时候,我们就回外婆家过元宵了,吃着外婆煮的汤圆,心里真是美呀!由于玩了一下午,今年的灯展就没去,陪着爷爷和外婆在家看元宵晚会,虽然没能看灯展,但是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这是我过的最开心的元宵节了!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九
元宵节过去了,我没有吃到元宵。
我的童年里没有元宵,也不知道管这一天叫“元宵节”,我们就叫“正月十五”。
这一天是继大年夜过后的又一个惊喜,也是对“年”的挥手告别。对于孩子时的我们,心里其实不太愿意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去的如此匆忙。因为,过了“十五”就意味着马上开学了。寒假作业基本上被鞭炮“炸”的乱七八糟。可是,这段时间总是这么匆忙,从来都是。
“十五”这天,依旧穿着新年的新衣服,不过没有那么干净了。袖口可能沾了干瘪的鼻涕,还有烟花烫出的三三两两的小窟窿,口袋里还有捡来的“哑炮”,和再三央求才从父母手中揪出来的几毛压岁钱。当然心里还有一点点扼着小黑手腕叹息着的,不舍的撒开的所剩不多的小时光。
“十五”的热闹,不是小河边嗤嗤作响的鞭炮引信,和捂着耳朵依然响亮的鞭炮响;不是黑白电视里牛群冯巩马季们的没完没了的相声;也不是几个小不点儿背着大人偷偷攀比自己今年有多少个一块两块五块的小收入。“十五”的热闹是在“十五”的晚上。
不管有没有月亮,不管月亮圆不圆。
“十五”的热闹,是奶奶和妈妈揭开热气腾腾的蒸锅,雾蒙蒙的,她们的脸上分明的红润,眼睛有点睁不开,用力的吹着冒出的热气。热气是神秘的,像大圣脚踩的筋斗云,你不知道那个猴子七十二变变成了什么。守在蒸锅旁的我们,雀跃的像一只只小猴子。眼巴巴的期盼着。
大鱼,小鱼是必须要有的。妈妈的手比去年巧多了。黄豆做了大鱼的眼,绿豆做了小鱼的眼,鱼儿们用我家的春联纸染了红红的嘴唇,真好看!
小猪,胖胖的。是猴儿哥带来的吗?它比我家养过的任何一只都可爱。白白净净的,是八戒吗?从来都是取笑他,今天绝不。
小狗子,小兔子,小青蛙……小青蛙怪怪的。
妈妈,这是青蛙吗?
妈妈笑哈哈,竟然不好意思了。说:这不是小青蛙,这不是小蛤蟆嘛?
奥,小蛤蟆,小蛤蟆……我们一群蹦蹦跳跳的兴奋着,“呱、呱、呱……”像一群小蛤蟆。
妈妈的手真巧!妈妈笑的有些不好意思,但年轻的妈妈想想都是那么好看。我竟然疏忽了妈妈的好看。爸爸可曾记得妈妈的好看。在“十五”的这天,想起妈妈曾经美的容颜。
热闹,不止这些。
妈妈在除夕后的某天,在大盆里泡了好多“筳子”(音同亭子,高粱穗下面直直的滑溜溜的那一段),问她做什么,她笑而不答。顽皮的我们不太关心大人们的心思,问问也仅仅是好奇的刹那没话找话而已。从此不再问,只顾玩自己的。
某一天夜里,我在被窝里看见妈妈披着棉袄,在灯下做着什么,桌子上摆着她的针线筐,我想可能是谁的衣服破了吧。我在梦里笑,想她听到了也会宛然一笑,然后过来为我掖被角儿。
妈妈是端庄美丽的.,是我疏忽了。因为我在她最美的时候睡着了。
“十五”是一个有谜语的日子,孩子总会想着赚几个“聪明”来打发这接下来的一年。
妈妈不识字,她把前年的谜语拿到了去年,又从去年里拿来今年,她只说了几个字,我们便知道了答案,妈妈笑的前俯后仰,我于是赚了几个“聪明”,我们谁都不说那是“老谜新说”,因为我喜欢“聪明”二字,得了它们就像在学校里得了小红花一样的开心,我还知道这样说明了我被喜欢着。
妈妈在笑,她很美,女人之美。可是我在得到的聪明里竟然也忽略了。
新鞋子?不是。
新衣服?不是。
新……?
红彤彤的灯笼,从被我们忽略的角落里被妈妈提出来,我们又雀跃了。蹦蹦跳跳的像小猴子。迫不及待,插上红红的蜡烛,小火苗摇摇曳曳,像刚睡醒懵懂醒来的花仙子,伸了一个懒腰之后,安静挺拔的看着这个世界:一个完整的世界——爸爸、妈妈、孩子。我们也都安静的凝视着在“十五”里到来的她。随之便是欢呼和出去炫耀了。
我们簇拥着,迈着小心翼翼的步伐,像戏台上的角儿,在妈妈的一声“去玩吧”里,走进了一个一年来熟悉而又陌生的寒冬里不再寒冷的夜,妈妈立在门框内,面带微笑目送我们离去。
她的身影很美,可是我却忽略了。我只顾着看手里的灯笼和脚下的路,还有邻居家孩子的“啧啧”称赞和艳羡。
这个时候,红红的灯笼,温暖的光,我们瘦长的影子尾巴,让我们不再羡慕那些还有“烟花存货”的孩子了。他们会用手里的烟花换我们手里的红灯笼。烟花易冷,璀璨结束后我们要换回来。于是我们的瘦小细长的影子尾巴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孩子,然后再拖一条条影子尾巴。
我们开始“啦啦啦”的走着有腔调的小碎步,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去讨一个称赞,不得停留,继续前进。
“十五”在簇拥中不觉疲倦的走遍了村子。还刻意走了最黑暗的地方。红彤彤的温暖的光,照我们一路前行。
妈妈在家中,她盼我早回家,妈妈很温暖,可是我却忽略了。我们一直走到蜡烛快要燃尽了才想起回家。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十
时光像宇宙的流星雨,从我的眼前一划而光。我的手极速地向空中抓去,想让这美好时光在此定格,却瞬间从指缝里穿过。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的顺溜。一颗悠然的心,还缱绻在欢快的气氛里,沉浸在新年的氛围中未曾拔出,一晃已到了十五元宵节。
漫步在黄昏后的民主路街道上,试图找些美景拍两张留影。可惜到处都是人流,热闹的气氛氤氲在古街里,每拍一张都有一帮人挤进镜头里,只得收起相机随便转转看看。
天色逐渐朦胧起来,街上的灯光也渐渐亮起,一片五彩缤纷,华灯初上,把老街映衬得更加古色古香雍容华贵。
街道两边,卖小花灯的摊位占据了主打位置,一家挨着一家。五光十色的彩灯布满了老街,把行人的脸照得有红似绿的,一派喜气弥漫在夜景里。
人海中,大人孩子手上拿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像星星一样在人群里逸动。当今最具感召力的还是数小孩子,大人们跟在他们后面,乐此不疲的付钱拿东西,拿东西付款。他们说向东就跟到东,说向西就跟到西。说打狗就打狗,说撵鸡就撵鸡。说要天、赶紧搭梯子,说要地、立马铺垫子。好像每个快乐的节日,都是专门为他们吃喝玩乐而准备的。
想当年儿子们小的时候,我们不照样也是如此!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结过婚的独立生活去了,参军的保卫祖国去了,最小的也已经十七八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再也不想跟在爸爸妈妈旁边磨叽了。
此时此刻,脑海中陡然又泛起了下午时的情景:军人的儿子背着背包离开家时的背影,让我心里倍感酸楚,泪水偷偷的从眼睛里溢出。每年他都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匆匆的问候,说不上几句贴心的话。匆匆的道别,叫妈留步再留步。
我只能宽慰自己:孩子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只要他能过得幸福和快乐,即使时间再长一点见一次,也会为他而感到高兴和慰藉。
有人说:不喜欢孩子多,多了把自己的爱分散了,不知到底爱哪一个是好。其实不然,孩子再多都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爱,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牵挂。妈妈对每一个孩子的那片爱,只会有增无减。
如今,像我这样的同年人不胜枚举。孩子不在身边,也只能自我安慰地寻一些乐子,找一些兴趣,开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喜好中。把闲暇的时光填满,不留一点空隙给自己,去胡思乱想那些让人惆怅的事。
看着满街喧嚣的人群,感觉没什么可看的,只是数数人头而已,索性不如打道回府,安心写我的文章去了。今天出来转一圈就当是散散心、凑个热闹。
我喜欢朝花夕拾像花瓣一样漂亮的文字,精心的拼接成一朵朵美丽的花朵,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灿烂。
正月十五,天地间供奉着一轮圆满的皓月,她像银盘般高高的挂在浩瀚的夜空,也挂在每个人的心上。她静静的遥望着凡尘的一朝一夕。人间有悲欢离合,她也有阴晴圆缺。是圆是缺,让皎月女神去保佑!是喜是忧,让上苍去赐福!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十一
很小的时候,元宵节对我而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趴在暖热的灶台边,看着锅里起起落落的汤元使劲咽口水;再大一点,元宵节在我心中就变成了红通通的颜色,穿着红袄红裤,追逐着红红的灯笼红红的鞭炮满街乱跑;到了青涩的年龄,元宵节悄然幻化为一句宋词,“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朦朦胧胧,自我陶醉,自我憧憬;而今年的元宵节,我淡淡的,只是从手机短信中才意识到。
是夜,暮色刚刚降临,清脆的鞭炮声便远远近近、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搅得人有些心慌,我于是出门随处走走。到底是人们的传统习俗占了上风,满大街居然都是放烟花燃炮竹的人,不单孩子欢呼雀跃,大人也跟着兴奋,三五成群,甚至是全家出动,谈笑间,彩珠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炸开,发出眩目的光芒,飘落纷纷,转瞬即逝。
黄昏早过,夜色正浓,街上人们的目光只在地面与半空中交替游移,眼里只有绚烂的烟火发出的光芒,天上的那一轮满月竟是被彻底地冷落了。也难怪,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数日来雨雪霏霏,今日初晴,任她月儿再怎样圆满,终是一轮冷月,满地青辉,望之生寒!这样的月色常被欢乐的人们遗忘,掬月入怀的,多是诗家词人,要不就是思妇离人。我已经没有了那时“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的精致情怀,逝去的心事已随尘世湮没,平时不敢去翻它,也不敢去想它,只想用时间作一帖遗忘的良方。但今夜的月亮如水如银,与团圆相连,与相思相连,与离愁相连,与泪水浸湿的春衫袖相连,演绎着生生死死的爱情,恩怨纠葛的爱情,那一缕早想割舍的愁怨,如烟火燃烬后的白雾氤氲,缥缥缈缈,绕于身前身后,令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夜渐渐深去,人们开心了倦怠了,也回屋睡去了,热闹的元夕开始沉寂,空气中过于浓重的烟火味熏得人昏昏沉沉,我孤魂一样空灵地游走在清冷的夜风里,似在天涯,似在千古,我想在一段数影婆娑的矮墙边,贴着月亮斑驳的影子蕴一蕴魂飞魄走的心灵。曾经在认真解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后,热切地期待“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至高境界,梦想有一天蓦然回首,梦中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笑语盈盈,深深看我!只是我一直在错过!我沉迷于这样的梦一醉两年,似乎此梦一醒,今生断送!然而该断送的终归还是断送,正如雪中的脚印,不是被新雪覆盖就是融化了,踏雪终归无痕,绚烂的终归要趋于平淡,灯火辉煌时,终是阑珊月归处!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十二
正月十五,一个心猿意马的节日。
为了那传说中的魅力景致,挎上相机,背起三脚架,呼啦啦直奔蓝色海湾而去。
蓝色港湾,一处繁华的商业中心,却有个如此浪漫与休闲的名字,曾许多次听人讲过,却从没有走近,今日一睹芳容,原来竟是这样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
和传统的购物中心相比,这里的蓝天白云代替了天花板,花园式的街道宽窄适宜,别致的欧式建筑,以及舒适的开放式购物环境,还有那迎面而来的国外游客,让人立马就有了在异国他乡的感觉。
最棒的还是中央广场上的音乐喷泉,随着优雅的爵士乐,不断起伏,那潺潺的流水总是让人心里敞亮着。
当然,东南面的湖景也不错,站在横亘小河的铁桥上,看着冰面飘渺着的薄薄的水雾,看着远处那稀稀疏疏的丛林,一切犹如仙境一般,那景象,哪怕再乱再烦躁的思绪,都会在瞬间沉淀下来,真叫人看得不敢相信,京城里还会有这样的好地方!
恰逢元宵佳节,商场、广场、电影院、酒吧街,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目光掠过处,帅哥美女比比皆是。还有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友们也云集于此,或前呼后拥,或独处一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瞄着喧闹的街上牵手捧花的一对对男女,瞄着餐厅里一桌桌的浓情蜜意,也不管光线,不管构图,不管是不是拍摄的最佳时间与角度,拿起相机就是一顿咔嚓,咔嚓到手软方罢休。
不觉夕阳西下,转悠到了古堡下,甬道上的积雪越来越大,有点滑,走起来要小心翼翼的。旁边是依依柳树,枝条随风轻摆,上面缠满了精致的装饰灯。
旁边一位戴眼镜的大姐,若有所思地走着,突然,她指着石头墙上的一个中国结说:看那里,从这里拍过去,那声音有些兴奋。
我一楞,就一石头墙壁,一个普通的红色中国结,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
大姐淡淡地笑了笑:拍出来就好看了,美的东西,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大姐的语气里带着自信与诚恳。
我不做声,只是嘿嘿笑着,照着她的话拍了,我这个人的最大长处就是听话,听有阅历的女人的话,特别听有点阅历而且还漂亮的女人的话。待返家传到电脑上一看,那张果然是最好的'。
终于拍到手软,却有人说,晚上才是蓝色海湾最富魅力的时刻,于是开始静静地等待。
晚六时刚过,蓝色港湾所有的灯同时打开,上空犹如一张流光溢彩的网,写满了多彩的绚丽,繁星在瞬间绽放着自己的美丽,漫步在夜色下,竟如梦境一般。
此时,好盼望有流星流过,那样,可以许下一个悄悄的心愿。
大门两旁,树枝上挂满了灯笼,灯光摇曳,树影婆娑,让本来冷漠的季节里有了生机,增添了温馨的节日风情。
忽然发现,今夜的月,与往年大不相同,就像一个美丽的玉盘,孤悬在廖寂的高空,洒下令人神清气爽的清辉,睹月思人,就有更多的思绪涌上心头。
蓝色港湾,有一丝清风,也有一轮明月,在月下徘徊,却找不到老家风月的痕迹。老家的灯火是在小岛上,伊人邀月,江风倒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凄美,永远窝藏在心底的最里层,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是心中璀璨的梦。
元宵灯节自古就是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陶醉在这种诗意般的故事中,古人如此,今人亦然,红男绿女如此,白了鬓发的人也亦然,谁都逃不掉。
世间总是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滚滚红尘中,老之将至,便纵有柔情万种,却与何人缠绵?无限惆怅,凝成一怀愁绪,化作一声长叹,此情绵绵无绝期,可惜错过少年时!
街心广场布置的姹紫嫣红,墨染的天空中,那轮明月竟没有老家的月儿那样的婉约,喟然长叹,有了一点的思乡,其实我知道,更多的还是思人。
二月的时光匆匆忙忙,不知不觉已是中旬,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岁月,看别人的潇洒,过自己的淡定,只是,在沉淀在时光里,在这文字的敲打中,总是勾起旧日的温馨。
也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不管如何踌躇,总得挺胸抬头的过日子……。
正想着,接到了老家好友的短信,祝我节日快乐。后面还有一个笑脸,一个撩人的笑脸。
走到一颗装饰树下,逼真的叶子呈现成了淡紫色,面带微微的笑意,轻轻的抚摸它们,这样的风景,这样的时光,这样的静悄悄,心开始愉悦着。
二月天,还有一地冰冻,还有几份冷情!但快乐的心情却冰冻不住。
于是,写下了上面这些字儿……。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十三
清晨,我眺望窗外,天空昏暗,东方微白,想到还可以毫无顾忌地再睡会,我又钻进温暖的被窝。
一觉醒来,已是八点多了,最近生意清淡,今日只有一间房需要打扫。我悠闲地走到窗前,俯瞰楼下的街道,高楼大厦的拖着长长的阴影,让我感觉还有冬天的气息,无缘由地觉得阴影中升腾起寒气,而在两栋大楼阴影间,是大片亮灿灿的阳光,铺在这车辆稀少行人零落的早晨的街道上,感觉是一朵刚刚从晨曦中绽放的耀眼的花朵,粘着露珠,那么纯洁、清新、亲切。想到今天是元宵节,忽然觉得逐渐和煦起来的阳光,其中散发出一种新年的喜悦,透露着一种吉祥的预兆。
我的思绪飘移在阳光的世界里,忽然,“啾啾,啾啾”,“嘀啾,嘀啾”各种鸟鸣响起,有的悦耳,有的婉转,有的嘹亮……有时是鸟儿独唱,有时是齐鸣,此起彼伏。我搜索着鸟儿们踪迹,它们有的跳跃在浓密的樟树枝叶间,有的跃上高耸的电线杆顶上,有的在翻飞,自由自由,欢快地亮嗓子,像在做一个《春之颂》的大合唱,又像是在朗诵一首春神的赞歌,也像是在议论着怎样迎接春天的到来,各抒己见。真是动听极了,不由得让人心里流淌出快乐。
这是多么美好的早晨啊!当我发出这样感叹的时候,对面的巍峨耸立的大楼,以及它身后的城市,城市之后的田野、湖泊、乡村、皖西南的丘陵、大别山的山脉……都在澄澈的阳光海洋之中,明艳的阳光使世间的一切明艳动人,越来越暖和的阳光将催动万物复苏,让自然界充满希望和喜悦。人活在阳光里是多么美好,人生拥有这样一个早晨是多么幸福!
当我意识到这里的时候,内心无缘由地产生一丝哀叹,春光易逝,眼前的一切终将如同人生众多美好时刻一样转瞬逝去。
此刻的心情何尝不像德富芦花所说“春天的大自然宛如慈母。人一经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并与之融为一体,便会哀叹有限的人生,憧憬无限的永恒。也就是,偎依在慈母的怀抱里,人们往往会生出一种近乎于撒娇的悲哀”。
大自然的美是上帝向人伸出来的温暖的怀抱,人在美的光辉里像在母亲温馨的怀抱。
人意识到美的时候是孤独的,因为他进入了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渺渺茫茫浩瀚无边,而里面只有自己一个灵魂。在这时候,这个灵魂在惊叹上帝创造之美,他惊呼“:啊!多美妙!”,他呼唤着:“谁能与我一同欣赏,携手沉浸其中?谁能于我一同享受上帝赐予的福气?谁愿意与我永远停留在此刻?”最终人不免发出一声孤独的叹息。
人只有内心充满爱的时候,才不会孤独,因为他有了寄托的对象,有了施与的目标,有了美好的期待,爱让他充实起来,他要和上帝一道去创造,去营造美好的世界,哪怕为世界只能做出一点点的改变,哪怕让一个人有一点点的感动,荡起一点点欢乐的涟漪,他会在生命的意义的'升华中感到生命的高贵。
人一旦安静下来,让情感丰满起来是幸福的。如今,人的寿命越来长,然而在这漫长的人生里,充实着太多的奔波——身体忙碌;太多心里焦躁——心灵的奔波;灵魂的河流被各种欲望堵塞了,不再纯净,不再有涟漪。相对来说,上辈子的人虽然寿命短些,但是他们遭受清贫的同时,拥有太多的闲暇,亲朋可以静静地坐在一起拉家常,回忆过往,甚至一直谈到邈远的古代,享受着安宁和悠闲,那些浓荫下纳凉座谈,围炉夜话,月下絮语……是用心活着,是人的真正应有的生存状态。而今,不停忙碌,时刻焦躁,亲朋彼此倾心畅谈的时间有多少?相互之间真正静下心来倾听对方的心声有几次?从这种意义上说,现在人的生命是越来越短了——有灵魂的生命越来越短。
陷入崩溃的边缘,这个时代也陷入崩溃的边缘。
这个时代在财富上一些人向高处——辉煌走,一些人向低处——深渊走;同样在精神世界,一些人向高处——精神的富有和幸福走,有些人向低处——精神的空虚和堕落走;向天堂还是地狱,也许是这个时代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写就以上杂乱文字,是我今日以及近些天来的感想,我也不知道自己说了啥,有何意义,就算当做一篇心情日记吧。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十四
家乡的年味儿虽然这些年也日渐浅淡,可是正月十五这天还是要酣畅淋漓地热闹上一整天的。
被年冷落了十几天的'街道,元宵节一早就会万人空巷。按照习俗,这天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到街上“走百病”,不宽的街道突然承纳了全县十几万人,一时间就像塞满了喜庆的大礼炮,膨胀得就要炸裂了!
这天的主角当然是秧歌队了。来自各个乡镇的各路队伍齐集县城中央的主大街,穿着大红大绿的队员们,踩着高跷,舞着绸带、耍着彩扇,搅动着带着火药味的漫天雪花,一路向东挺进,雪地上满是火红的鞭炮碎屑和被高跷钻出的一个个雪窝儿……沿途的商铺用“噼里啪啦”的鞭炮和“咚咚咚”的“二踢脚”,欢迎秧歌队送来红红火火的好兆头,包裹在风雪硝烟中的大人小孩儿,随着秧歌队火辣辣的舞步,如松花江水一般,涌到了县城东面的中心广场。
那广场早就像夏日骤雨中南山顶的火山湖,喧腾着汹涌的波浪。拉起警戒线的场地,被来自县城和各个村屯看秧歌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只在南面留着个入口,对着入口是一个挂满大红灯笼的看台,一排评委坐在了上面,评委后面也站满了人。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十五
上面的这些还都不算什么,在我们老家闹元宵最热闹、最让人尽兴的就数那迎龙灯。龙灯在我的家乡意味着神圣、节庆、吉祥,会给大家带来好运,所以每次迎龙灯前,有把稻草窝成一个团点燃,准备去迎龙灯的人从火上跨过驱除邪气,以自己神圣干净的躯体去迎龙灯的习俗。龙灯的头和尾都是用蔑等原料扎成龙的样子,然后用白纸糊上,彩绘上龙的花纹,把龙头、龙尾打扮的非常的高大威猛、栩栩如生,与传说中的龙一样。龙身是由每家每户的板凳灯组成,每桥板凳灯上扎两个非常漂亮的花灯,上面还点缀着美丽的插花呢;当然板凳灯也有很简洁,简洁的就只有两个清一色的`灯笼组成,但是即便是清一色的灯笼组成,当灯亮起来时在那夜色中也是非常亮人眼的。当夜幕降临时,在锣鼓的喧天声中,在烟花爆竹的嘭啪声中,在大人孩子的喧笑声中,龙灯缓缓起舞了……龙灯所到之处,人们都蜂拥相迎,眼中到处是烟花所闪过的美丽、那些腾空而起的的烟花把夜空装扮的异常缤纷妖娆;耳中到处是鞭炮的劈啪声、锣鼓的喧天声、人们的欢笑声;鼻中所嗅到都是“硝烟”味,空气中到处传递着人们的幸福、兴奋、开心。
龙灯就在人们这样的期盼中开始表演了,在那笔直的街道上开始了“拉灯”,“拉灯”就是龙尾想要当“老大”,不愿意跟着龙头走,所以倒转过来往回跑,迫使龙头往回倒,等龙头反映过来是怎么回事时,当然不愿意放弃做老大的机会啦,就会使出所有的劲继续往前跑,这样一来拉锯战就展开了,哪边的人力量大,哪边的人跑得快,龙就往哪边游动,随着龙灯来来回回的游动,锣鼓鞭炮在边上不停的凑热闹,龙灯越拉得欢,鞭炮也越放得欢,锣鼓也敲得越急、就象战场上的战鼓在擂动,人们也笑得更欢、哄也起得更带劲……有些时候由于人们使出的力量不均衡,龙灯中间可能被拉断了,而两边的人们还在往各自的方向飞奔,等到龙头发现自己的尾巴不见了时,龙头只有放下架子在锣鼓唢呐声中回头寻找自己的尾巴归队,这个时候龙尾就象一只斗赢了的公鸡似的,神气地等着龙头用鞭炮和锣鼓唢呐去赔礼道歉……一直到迎龙灯的人们跑累了,龙灯才缓缓的继续前行,远远望去那蜿蜒的龙灯真的就像是一条游动中的龙,随时准备腾空舞起。
龙灯的精彩不仅仅“拉灯”,更精彩的还有“偷灯”和“赛高”。当龙灯到了比较宽广的操场上时,龙尾就悄悄的把龙头围在了操场的最中央,而龙头发现被包围时当然是想突围了,所以就试图着左冲右突想冲出重重包围圈,这就是“偷灯”。正当这条龙灯在这边突围时,恰缝来了另外一条灯,这个时候“内战”就暂时被搁置在一边了,两条龙之间就展开了“竞美”比赛,当两条龙的龙头迎面相聚时,迎龙头的人们就尽量把自己的灯高举,比赛谁的龙姿态更高昂,这就是“赛高”。由于我们是在镇上,过元宵时几乎每个村都有龙灯,所以经常是好几条龙在同一个操场上“短兵相接”,记得最多的时候是九条龙在一个地盘上盘旋争夺,那一个个高昂的龙头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那么多绚丽的灯把那黑夜几乎折腾成白昼了,整个操场就只看见一片旋转的灯光……那灯旋转着旋转着,把人们所有的欢乐、把整个元宵都带进了那旋转而开心的世界,把人们带进了灯的五彩缤纷,带进了欢乐的顶峰。
我们家乡的元宵节不仅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就是山上也会被一盏盏红红的灯所装扮的,那是后辈在自家的亲人坟前点亮的灯,那是邀请已逝亲人一起欣赏一起闹元宵的灯,那是思念亲人的灯。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元宵节。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十六
和父母一道,送走大哥一大家子,又送走弟弟一家子,他便返回收拾起院子里的桌椅板凳,放回房间;整理好房间里的盆盘碗筷,放回柜子。妻子取来笤帚簸箕,将院子和房间打扫好,连同炉子边的煤块一同收拾干净。
收拾完毕,夜幕已经降临。环顾四周,暂时没有什么需要整理了,他便取出准备好的烟花爆竹,在院子里选个安全的地点放好,叫出父母和妻子。
放完焰火,与父母道别,和妻驱车返回。
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年前,母亲还打算让他们兄弟几个,各自在自己的家里过年,不用再回老家了,大年初一聚个餐就行了。
自从结婚到现在,兄弟几个每年都回老家的。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说着话,高高兴兴地干着活,欢欢喜喜地过着年,是令人羡慕的一家子,真的好开心好幸福!
父母都是很勤劳的人。家里经营个小卖铺,还在院里开辟个菜畦,种些菠菜、西红杮、辣椒、芫荽什么的,总有干不完的活计。平日里常有三五人聚拢在家,拉开桌子,打个麻将,拉个家长,日子很是滋润。
每年的年关,父母就开始收拾院子,打扫房子,张罗着给几个孩子的房子整理好,铺盖拿出去翻晒。前些年没装暖气的时候,还提前两天生着炉子,以驱除严冬的寒气,给住家过年的孩子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
这两年,年迈的父母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坐下一阵子后,站起来走路,前几步常是踉跄着,不再象以前那么硬朗了。慢慢的,身上也多处出现不适,经常离不开药物。即便如此,他们也很是知趣,不轻易麻烦孩子,对于孩子的询问,回答永远是“没事,好着呢,别操心”。
尽管父母嘴上说“不用回家过年”,但他们打心里,还是希望一年到头,能和孩子们聚在一起的。
每次回家,巷子里的婶子们总会由衷赞叹,母亲虽然没有女儿,但是几个儿子都很孝顺,几个媳妇也好贤惠的,与女儿又有什么两样!听着邻居婶子们的夸赞,他总能看见妻子脸上漾起的幸福。
坐在车上,妻子说:“哥哥的两个孩子都结婚生子,象大树一样伸枝展叶了。没有几年远话,宝宝、贝贝和小豆都成了家,家里会更热闹,爸妈会更开心的。”他则在心里默默祈祷:愿父母健康长寿!
路上往返的车子还是不少。一路上,不会开车的妻子,依旧是“慢点,开慢点”的提示音不断。今天在他听来,却没觉得心烦,微笑着回应道:“噢,知道,慢着呢。”
不远的路程,用了不短的时间。车子行驶经过关帝广场时,看到高墙上的不断变换着颜色的彩灯,广场远处的飞檐斗角上的炫灯,广场中间的火树幻枝,招徕着诸多游人驻足观望。
元宵节初中散文篇十七
时光从未停下过她的脚步,有太多的记忆可能会被尘封,而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多次被刷新之后,还是会越来越清晰。小时候数着指头盼过年,年在依依不舍中流走,总觉得玩耍意犹未尽,好歹还有个续写年味的正月十五,闹元宵。
那时候的山区农村还没有电,也就少了现在城里有一条街的花灯风景,元宵还是要闹的,一闹就是七八天,闹元宵的传统习俗是唱大戏和扮玩,唱大戏一般正月十二开始,“大戏”顾名思义就是比庙会唱的块数(场)多,时间也长,邻村之间是不同的剧种,你来我村我去你村地用串唱调换胃口,什么《打龙袍》《牧羊圈》《穆桂英》《王小赶脚》《借年》白天黑夜地唱,扯着嗓子,唱得天昏地暗口干舌燥。精明的商贩会从山外弄些甘蔗,鼓鼓铛子来贩卖。过年的磕头钱还没舍得花,也就免不了买个欢喜团子或者冰糖葫芦拉拉馋。台上的唱戏,台下的我们撒着欢乱窜。舞龙,跑旱船,站芯子,赶毛驴,踩高跷,扭秧歌这些扮玩的队伍自然也不会闲着,庄稼人使了劲地释放自己的喜庆和快乐。
十五晚上是闹元宵的高潮,不管孩子们谁去谁家,都会分到些“鱼”“刺猬”“小鸡”“小燕子”等小动物,还有“灯碗子”,这些东西都是用五谷杂粮做的,有的是用手捏的,有的是用模具倒出来的,鱼自然象征着年年有余,“灯碗子”则象征着五谷丰登,刺猬是财神的象征,鸡代表大吉大利,燕子代表春天真的来了,等等。“灯碗子”纯手工捏制,茶碗大小,里面倒上蓖麻子油或者豆油,插上根线芯,点燃,也会光芒万丈。
过年放鞭炮时会有些哑炮,留起来,再满大街捡一些,积攒到十五晚上,引上芯子实在不响的就从中间掰成断藕断丝连的两段,摆成“八”字型,两个哑炮一组,对着,点燃一组引燃另一组,出出溜溜在地上旋转,也就旋转出了不一样的.烟火。那时候火药并不难搞,也可以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制,大人们用泥巴造的烟花墩子,反复装反复放,忙忙活活,你刚放罢我续上,生产队里场院又大,全村人都来观看放花,一直折腾到深夜,一束束一簇簇,好一片美得令人目瞪口呆的火树银花。
每年在城里赏灯的时候,总会触景生情,免不了吹吹岁月的浮尘抚摸起记忆中的元宵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