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说课稿(专业21篇)
总结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待提升的方向。最后,我们要对总结进行仔细的审阅和修改,保证文字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这些总结范文可以激发我们自己总结的思路和能力,引领我们写出更好的总结。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一
1、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内容、情感,喜欢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
2、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与能力。
3、使幼儿体验在音乐创编活动中的快乐。
磁带、头饰、积木
尝试感受创编——重现欣赏——交流讨论——联想创作
一、活动指导过程:
1、舞蹈〈快乐恰恰恰〉,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2、教师以蝴蝶仙子的角色进入游戏。
二、欣赏活动:
(一)、尝试创编活动:1、幼儿建设花园:“蝴蝶仙子最喜欢去哪儿玩呢?”(花园------)“那的花园在哪儿呢?你们快快来帮造个美丽的大花园吧?”——幼儿在音乐背景中造大花园。教师共同参与。
2、“这么美丽的花园,一只蝴蝶玩,真孤单。”“让们随着音乐一起到花园里玩吧!”——放音乐录音,音乐中,幼儿随音乐的性质自由表演。
(二)重现欣赏:蝴蝶仙子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一起来听。
(三)交流讨论:1、了解:这首曲子名字叫〈化蝶〉,是中国的名曲,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外国人也都喜欢。一般都喜欢用小提琴、钢琴演奏。
2、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3、音乐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幼儿讨论,放背景音乐。
(四)联想创作1、幼儿编故事(春天的早晨,蝴蝶苏醒了,她出门去找花姐姐们玩,突然发生了(------),后面速度快了,听上去欢快地,她看她们胜利了,欢快地在一起玩了。结尾部分又慢慢静下来,好象太阳下了,她们休息了。)
2、分段听音乐表演
3、再次创编表演:幼儿根据故事分配角色,选头饰听音乐表演。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听音乐表演,要求根据音乐的故事发展,动作随意,注意不碰总碰撞其他同伴。
三、歌表演〈蝴蝶找花〉花都要休息了,蝴蝶仙子送你们回家,边听音乐表演边离开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二
1、体验音乐节奏,感受乐曲的高和低。
2、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1、音乐光盘《高高低低》。
2、乐器。
《纲要》中指出:“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幼儿在游戏表演中感受音乐的高和低,学会和同伴结伴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太高,不太愿意表现自己,我又针对这个现象,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夸张的身体动作从而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表演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开心,知道要根据音乐的高和低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导地位。
教材的选择:《高高低低》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这个活动本身就有明显的高和低音的.变化,孩子一听就知道是高音还是低音。对小班孩子而言是有接触经验的,有生生互动的。在动作方面,只要简单的表演就行,并没有很规范的要求,因此,这次活动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兴趣。
教法的安排:在学习《高高低低》的时候,我用了几次示范,一次是老师自己想到的高处的小鸟,学小鸟飞。请小朋友模仿。,另一次是老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反复的进行游戏。让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据音乐的高低做动作。记得当我第一次示范结束后,来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学小鸟飞时,被我找到的那个孩子,很从容地听音乐做完了所有的动作,配合很默契。所以,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多次地示范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更直观地感知动作。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环节的衔接上还有所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改进缺点,将教学活动组织得更好。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三
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是什么样的呢?那么,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奥尔夫音乐随笔,希望你喜欢。
从学期初至今,我们顺利开展着奥尔夫音乐教学,在音乐的伴随下,我们小六班的孩子在不同程度的进步着。现将教学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第一,营造音乐氛围,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首先,在孩子早操、进餐、午睡、起床等环节我们科学的选择一些经典童谣、名曲播放,让孩子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音乐气息,从而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投入到活动中。
其次,培养幼儿的各项常规都用音乐来指挥。起立、坐下、搬椅子、排队形等,老师都弹奏不同的旋律来指挥。这样,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是靠单一的口令或信号,而是用轻松、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来活动。
第二,音乐教学游戏化,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在我的音乐课上,孩子们是在边说边玩、边唱边跳中学习音乐的,允许孩子围绕一个问题“各述己见”,鼓励孩子“闻乐起舞”,而且做出的动作“与众不同”。由于在音乐课上孩子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说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视、听、动同步,多感官参与音乐表现,从而使幼儿上课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很快。
1、在节奏和听音方面,现在我们班的孩子都能拍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的节奏。能听辩高音、中音和低音,并能用动作表示。
2、在演唱方面,孩子们能用和谐自然的声音唱歌,能进行轮唱,并能根据对歌曲的理解自己编动作表演。
3、在音乐欣赏和节奏乐方面,孩子们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表演,并掌握了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桶等乐器的演奏方法,我们还逐步培养了一批小指挥。
第三,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手段,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全面发展是最终目的。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感到有几位内向的宝宝开朗了,胆小的宝宝自信了,腼腆的宝宝活泼了,每个孩子都在进步,希望家长在关注孩子衣、食、住、行的同时,关注配合我们的教学,该放手的放手,该鼓励的鼓励,让我们共同培养孩子快乐成长!
今年暑假有幸到宁波进行了为期3天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培训,使我和奥尔夫音乐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培训中,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各种活动中新颖的形式、教具、轻松的氛围,深深吸引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奥尔夫的魅力,体验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更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和启迪。于是,本学期我试图将“奥尔夫音乐教学”作为班级的特色教育,学以致用,希望在自主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法、教育理念等,使幼儿在活动中初步掌握节奏、身势、乐器演奏等音乐知识。
因为教材、磁带等不到位的缘故,时隔数月,终于在12月的一天,我组织幼儿开展了《丰收》这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以故事《小松鼠采栗子》为线索,引出并贯穿整个活动:第一环节,我先向幼儿讲述故事,并在《小松鼠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带来幼儿进行采栗子、剥栗子、吃栗子等各种动作,大家在教师和音乐的带来下,轻松、愉悦地做动作,通过这一环节幼儿的兴趣充分地被调动起来了。第二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带领幼儿进行听音和节奏练习。首先,请幼儿听音乐,听出“叮叮”的声音,并在听到“叮叮”后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出示“十六宫格”,让幼儿认真听音乐,并在“十六宫格”中找出“叮叮”的位置,并进行节奏练习;最后,出示三角铁、小铃,先让幼儿自主探索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再让幼儿根据音乐中“叮叮”的位置和节奏进行演奏;第三环节,在《小松鼠进行曲》的音乐声中,进行小松鼠狂欢的自主表演,在动作、乐器的表演中结束了本次的活动。
整个活动,因为幼儿第一次接触奥尔夫音乐,而且活动中新颖的形式、有趣的音乐内容,紧紧抓住了幼儿学习兴趣。孩子们不时地被活动中听音找栗子、听音吃栗子等有趣情境所吸引,发出“真好玩”、“太有趣了”的感慨。但作为施教者的我,因为是第一次实践,所以在感受到孩子们喜欢玩的满足感后,更多地是活动带给我的困惑:
1、因为培训时间少,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只是表面化的、感性认识。因此在自主实践中,只能根据自己在培训中看到的培训老师演示的内容进行,自己对教材的理性认识和分析不够,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比较模糊,导致活动比较形式化。
2、在活动中,也使我充分感受到自己音乐功底的薄弱,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深厚音乐功底,才能通过崭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全面有效的、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使幼儿学到正确、科学的音乐知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上的困惑,如:幼儿园里乐器已经老化,种类短缺,如何满足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需求;从中班才开始奥尔夫音乐教学,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系统性的教学等等。我们班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才刚刚开始,不管是对幼儿还是教师,都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学习和创新,作为教师的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紧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理论的学习,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班的奥尔夫特色教学越来越绘声绘色!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的奥尔夫音乐活动《peepeepoopoo》,此活动选自台湾美育奥福音乐教育活动教材——小班的主题活动《云妖的宝贝》之中的《儿谣peepeepoopoo》。
(一)说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我选的教材内容是关于幼儿生活卫生常识方面,,音乐充满童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且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2)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孩子年龄小,独立性差,常常爱模仿别人,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3)说活动目标: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来呢?那就是节奏。它是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且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根据《新纲要》中指出:以幼儿为主体,制定相适宜的活动目标,结合音乐活动的特点及自身的思考,我制定了以下的两大目标:
1、感受音乐,感应儿谣的语词节奏.。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说活动重点、难点。
此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听音乐来感受并体验音乐。之所以把这个作为重点,是因为“感受音乐”对于幼儿来说,还是一个有待于加强的过程,还需多多培养。他们虽然能听完一首曲子,但不一定代表能够听懂这首曲子,这是一个需要去体验、感受的过程。
伴奏,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一定的听辨能力和注意力才能完成。
(5)说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
课前请家长有意识地让幼儿粪便与良好习惯形成的关系,并观察自己粪便的形状。
活动中的准备:
1、故事挂图。2、软垫(与幼儿人数相同)。3、粪便与食物的图片。。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玩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节活动教师除了以亲切、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在当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游戏法、交流讨论法、启发联想法、情绪体验法、奥尔夫教学法等。每种方法它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主次之分。其中本节活动最主要的方法是奥尔夫教学法和情绪体验法。为什么呢?因为本节活动主要是奥尔夫音乐活动,而音乐活动离不开情绪情感的作用,幼儿的情绪情感往往在情境中产生,所以我创设幼儿喜欢的而且又好玩的“厕所-马桶游戏”的这个氛围,使整个教学活动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三)说学法:
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老师特意创设了一个“好玩”的氛围,引导幼儿自主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去感受、体验乐曲,并根据乐曲作出相应的反应,在“玩中学,学中玩”,尽量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乐学。
(四)说活动过程:
根据欣赏的一个过程以及每节活动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几个环节:
1、以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这一环节以故事导入,而教师所编的这个故事恰好是与乐曲内容相符的,目的除了是想吸引幼儿的兴趣外,还有就是为了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做准备。
2、感受音乐。
通过让幼儿说出小云妖上厕所的声音,丰富孩子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让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学小云妖上厕所的样子,使孩子能够亲身去感受音乐、感应音乐的节奏,这个环节,重新调动了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有信心去探索和尝试。
3、配上语词,再次感受音乐。
此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如果处理得不好,下面的游戏就将很难进行下去。在这一环节,要让幼儿感受乐曲语词的节奏。
4、马桶游戏。
用形象、生动的教具,激发幼儿唱歌的积极性,既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又有利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这一环节是此节活动的难点之一,让幼儿要配合语词的节奏来表演,对他们。
来说还真是困难。但这样子也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听辨能力。
5、讨论并认识粪便与食物的关系。
利用一些直观教具图片做游戏、如让幼儿找食物连接看看食物之间的合理搭配,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醒幼儿的健康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预知的活动效果。
此活动内容体现了直接兴趣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与发展性,课程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原理,始终以动静融合的形式展开:听故事(静)——感受音乐(动)——马桶游戏(动)——认知活动(静),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又体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点经验-探索-创造-认知这一渐进性,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五
1、透过欣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库乞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透过故事和图形谱,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懂得爱学习的好孩子人人爱。
音乐《库乞乞》、图形谱、金色的魔盒、小纸条、书本。
1、欣赏音乐一次。
答案等会儿再告诉大家。这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这段音乐跟刚才的这个故事有关哦。我们一齐来听一听。
提问一: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提问二:觉得这首音乐有几段?(幼儿思考)我们再来仔细听听。
2、欣赏音乐第二次。
(教师边做动作边和孩子一齐听音乐一次)
教师:鲁鲁骑着马翻过了几座山?(教师先让幼儿仔细听再和幼儿一齐听一齐画出山的图片,有四座山)
提问:鲁鲁是怎样上山的?骑马的动作怎样样?我们一齐来jy135。做做。
提问:鲁鲁爬过四座山,到山洞了吗?还要上几级台阶楼梯?
(再听一次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边听边画图谱)
最后到山洞门口了,要想进入山洞务必要说一句咒语。这句咒语是什么呢?
一齐念几次咒语。
我们此刻来完整地听一次音乐,看看鲁鲁去寻找宝物的过程。
1、老师和孩子一齐走图形谱,引导幼儿用手指在自己身上做动作。
2、提醒孩子每爬过一座上,马儿要休息一下。
3、不明白鲁鲁最后找到这个宝物没有,你们想不想去那个山洞看看?(想)但是去那里要爬过很多坐山,上很高的台阶,还要说一句咒语,你们行吗?我们起立,来试试。
(听着音乐在原地练习一次,两到三遍音乐)
每爬过一座山我们就让马休息一会儿,稍微停顿一下再继续跑。
邀请听课老师和孩子们一齐来玩游戏,做律动。
提问:宝物最后找到了,它是长方形的,厚厚的,你们猜猜它是什么?(书本)老爷爷为什么要送书本给鲁鲁呢?还有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写着:书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书中有很多的知识,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的本领。
此刻,我们回教室去看这些宝贝吧。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六
教师让学生初步理解歌词,感应休止符的特点并引导幼儿学唱歌曲,喜欢听音乐做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和教师的讲述,让幼儿感受民风民俗,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2、在律动中感应拍子与节奏。
活动准备:
挂图、铃鼓、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1、请幼儿说一说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家里人都会做什么。
2、教师出示挂图补充,介绍传统的民俗活动:包粽子、做香包、划龙舟、挂菖蒲、挂艾草、喝黄雄酒等。
二、语词律动。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划龙舟比赛的时候,要做什么呢?
1.教师念儿谣语词,通过肢体拍打出拍子。
2.播放cd,幼儿模仿老师念语词做拍子练习,间奏部分划船。
3.教师以过端午节的儿歌节奏,在黑板上画短短长,幼儿念语词,教师画。
4.幼儿拍手练习短短长,并念出短短长的节奏。
5.边念儿歌,边拍出黑板上的节奏线。
三、乐器演奏。
师:我们的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有两种不同的龙舟,一种是圆舞板龙舟,一种是铃鼓龙舟哦!
1.圆舞板龙舟。
师:我们先来划划我们的圆舞板龙舟吧!
请幼儿敲奏圆舞板并念儿歌。
语词部分敲节奏,间奏部分划船。
2.铃鼓龙舟。
师:圆舞板龙舟比赛完,该到铃鼓龙舟啦!
请幼儿拿好铃鼓后站在蓝色线上,排成一条长长的龙舟。
播放音乐,踏步前进,念儿谣敲出节奏,间奏时划船动作。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歌词,感应休止符的特点并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毛巾、cd。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巾,引出课题。
小朋友,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在早上和晚上都跟我们小朋友见面呢,你们知道是哪个朋友吗?
出示毛巾:你们看是谁呀?小毛巾是不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见面呀?做了什么呢?它都洗了你哪些地方呀?(洗了眼睛、洗了鼻子、洗了嘴巴……)小毛巾洗到的这些地方叫什么呀?(五官)。
二、教师出示图谱,按音乐的节奏念唱歌曲后提问。
1.教师念二遍歌曲后提问:刚才老师念的《小毛巾》这首儿歌里都说到了什么呀?
2.你们看看图谱,为什么有的地方是空白的呢?(这里没有音乐空两下的地方叫休止符,我们可以用亲亲的动作来表示。)。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到休止符的地方小朋友用亲亲的动作表示。
三、幼儿人手一块纱巾,学唱歌曲《小毛巾》。
1.小毛巾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哪些地方亲亲了呢?这首儿歌不但可以念,而且还可以唱了,我们一起来学习唱《小毛巾》的歌吧!
2.幼儿与教师一起唱歌曲《小毛巾》,唱到休止符的地方,用毛巾碰一碰五官。(提醒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
3.小朋友,你们洗干净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洗干净了没有。哎哟!小毛巾真能干,把小朋友的五官都洗的干干净净。可是还有几位小朋友没有洗干净,我们一起再来帮他们洗一洗吧!(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毛巾》)。
四、音乐游戏:《小毛巾》。
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边唱儿歌,边做游戏。休止处用毛巾轻碰别人的五官!注意提醒幼儿帮助别人清洁的时候更加要轻轻的!
2.交换游戏伙伴,边唱儿歌,边做动作。在休止符处可以帮同伴轻轻碰碰,也可以碰碰自己的五官。
活动目标:
1.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
2.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
3.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二、认识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花园赏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杜鹃花。
放映幻灯。
幼儿观察,教师介绍杜鹃花的别名、颜色,并告诉幼儿杜鹃花在每年的春天才会开。
2.玫瑰花。
师:花园里的杜鹃花真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花呢?谁会认识这种花?
观看幻灯,教师介绍玫瑰花的叶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
三、花的游戏。
1.手腕花。
师: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花,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和花玩游戏吧!
教师扮演春姑娘给幼儿送花。
教师清唱,快板部分幼儿依乐句在自己不同肢体部位开花,慢板部分变成花仙子依乐句左右摇摆。
2.风车花。
师: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瞧!这是什么啊?哦,风车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戏,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和风车花玩游戏的,风车花会听音乐哦!
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与风车花游戏。
3.花朵与蝴蝶。
请两名幼儿示范,一名幼儿扮演花朵,快板部分变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围着花朵绕飞。
全体幼儿表演。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七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以前只是听说过但是对这个音乐体系一无所知。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的培训,让我了解奥尔夫音乐。
回想自己以前组织的音乐活动,最多的就是填鸭式教会孩子一首歌曲。偶尔也会以游戏的方式教孩子,但是孩子学到的东西很有限,除了一首歌似乎没有其他什么了。
然而这次的培训让我知道了,哪怕是一首超级简单的《母鸭带小鸭》也可以变成一节很有意思的课。根据节奏利用呼啦圈带孩子进入情境,在玩中巩固节奏让孩子们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两种不同的速度。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一些节奏游戏,虽然没有强调让孩子唱歌,但是一节活动下来孩子们都会唱了。
好多节课听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一节课有好多可挖掘利用的地方,有好多的游戏形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体验。
还有一点就是奥尔夫的“人体乐器”。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很注意让幼儿探索自己的身体,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的综合性,将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让孩子对音乐产生极大兴趣,从而提高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八
3、感受利用肢体表现休止符的乐趣。
大鼓、小鼓各五个,铃鼓人手一个,软垫人手一份,配套图片、cd
一、故事导入
宝宝很乖的睡着了,小精灵想试试宝宝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他演奏起了动动鼓……
二、音色听辩,暖身
1、完整欣赏儿谣一遍后提问
有哪些乐器?
2、介绍大鼓、小鼓、铃鼓及感知三种乐器的音色,并且为每种乐器制定一个动作。
3、第二遍欣赏儿谣,拍膝念语词一遍,“敲三下”时根据音色做指定动作。
4、音色听辩游戏
定动作做回应“小××小××没睡着!”
三、感应× × × o 的节奏
1、肢体律动,感应节奏
(1)来了哪些动物呢?谁会学他们的叫声和动作?
(2) 配合语词,作出动物的动作,并将语词替换成动物的叫声,空拍处做不发声,躲起来状。
2、道具操作,感应节奏
声状。
大鼓:软垫直立,手臂敲奏
小鼓:软垫平放,双手轮奏
铃鼓:一手拿软垫一手拍奏
3、乐器演奏,感应节奏
分三种角色按语词节奏演奏三种鼓,空拍处抱住乐器。
四、皮质乐器音色探索
1、音色模拟与创编
人手一只铃鼓,师幼共同讨论如何模拟演奏出三种动物的叫声,幼儿创编出后教师进行总结。
2、根据上一环节中创编的音色为儿谣伴奏
老鼠:点点点——吱吱吱
花猫:抓抓抓——喵喵喵
小狗:搥搥搥——旺旺旺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九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感受两断音乐特征的明显不同,并用动作表示。
2、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动作,调整好与同伴之间的距离。
活动准备:
1、手偶动物。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2、教师运用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
三、逐步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1、欣赏a(a)段音乐了解音乐坚定行进感。并创编小丑出场的动作。
2、欣赏a(b)段音乐的跳跃递进感,并启发幼儿创编四个小动物的造型,在每一乐句的第一拍做出造型并保持不动。
3、欣赏b段音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笑弯了腰的动态以表示b段乐句连续下行。
4、再现a段音乐,动作同上。
四、完整的听音乐做游戏。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2、在老师提出控制要求后,完整游戏若干次。
活动反思:
音乐主要是感情艺术,音乐总是以它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等来表达人们的心声:或者隐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者师法一种温馨的心曲,或寄托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进行曲是用行进步伐的节奏写成的乐曲,一种进行曲是供队伍行进时奏唱的,以统一的步伐、是鼓舞人心的。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十
目标:
1、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通过手指游戏、表演等形式体会音乐生动有趣。
活动准备:
节奏卡一张、小鼓一个、创设“池塘”情境、青蛙头饰人手一个、蛙鸣筒人手一个。
活动结构:
1、基本节奏练习。
2、手指游戏。
3、乐器操作。
4、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击鼓,引导幼儿听鼓声模仿节奏,通过拍身体的各部位及声势练习熟悉节奏。(由此引出小青蛙的叫声)。
二、出示画有小青蛙叫的节奏卡,引导幼儿练习小青蛙叫|呱呱|呱呱呱|,帮助幼儿感知此节奏型。
三、谈话引出童谣《数青蛙》,鼓励幼儿自由创编与童谣相符的手指表演,在玩手指游戏过程中熟练童谣和节奏型。
1、结合提问,逐句分析童谣。并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演。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演童谣,教师提炼整合幼儿的表演动作。
3、完整表演一遍。
四、完整欣赏音乐《青蛙》,感受音乐的生动有趣,结合提问引导幼儿将童谣与音乐相匹配。
提问:请小朋友们猜猜音乐中有谁?它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五、引导幼儿在音乐中玩手指游戏,进一步感受音乐旋律及主要节奏型。
六、幼儿操作蛙鸣筒,为《青蛙》器乐伴奏。引导幼儿“呱呱”部分用幼儿用蛙鸣筒敲出的响声,“跳跳”部分用蛙鸣筒敲出的响声。
1、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蛙鸣筒,自由探索,鼓励幼儿发明出不同的敲击方法,发觉不同的声响。
师:你们认识它吗?他的名字叫蛙鸣筒。你们和它玩一玩,看看它能发出几种声响?
2、教师示范两种不同敲击方法。帮助幼儿感知两种不同的声响分别与童谣中的“呱呱”、“跳跳”相呼应。
3、师幼共同为《青蛙》器乐伴奏。重点引导幼儿把握音乐中的节奏型。
4、幼儿分组为《青蛙》器乐伴奏,一半幼儿念童谣,一半幼儿操作蛙鸣筒为“呱呱”、“跳跳”部分伴奏。
七、情景游戏表演《青蛙》。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练习节奏型。
师:请小青蛙们和青蛙妈妈一起到池塘边练习跳水。(幼儿带青蛙头饰)。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十一
1、通过歌曲律动让幼儿做出各种心情表情。
2、听辨音色,查找出乐器。
挂图圣诞帽一个手摇铃沙球。
一、故事引导:圣诞节快到了,大家都很兴奋,只有圣诞老公公愁眉苦脸,原来…。
二、歌曲律动。
情感表达:练习各种表情的'变化。难过、生气、欢乐、担忧……。
听语词律动:慢板:听到慢的语词时,幼儿坐着左右摇摆,做出难过、难过、无奈的表情。
快板:听到快的歌曲节奏时,幼儿站立快乐的拍手、转圈。
三、乐器听辨,交换语词。
道具:手摇铃。
〔1〕手摇铃:教师将手摇铃藏于衣服里,让同学听辨。
猜一猜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慢板:教师将手摇铃藏在口袋里,让幼儿查找音源。
快板:教师拿出手摇铃跟着音乐摇动,幼儿跟着拍手交换语词唱歌。
〔2〕沙球。
沙球:教师将沙球藏于袋中,让幼儿听辨。
猜猜是什么声音?
慢板:教师将沙球藏在袋中,让幼儿查找音源。
快板:教师拿出沙球跟随音乐摇摆,幼儿跟着拍手交换语词唱歌。
四、听找嬉戏。
道具:触摸袋手摇铃沙球。
触摸袋嬉戏。
〔1〕教师:将手摇铃与沙球放触摸袋里,教师敲奏其中一样乐器。
同学:请幼儿听辨音色并着出袋子内的乐器。
〔2〕圣诞老公公送礼物。
教师戴上圣诞帽扮演圣诞老公公,请幼儿闭上眼睛,将乐器分给幼儿人手一份。
慢板:背着袋子渐渐走,结尾时将其中一样乐器放在幼儿边上。
快板:请幼儿真开眼拿起乐器敲奏,并跟随音乐唱歌。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十二
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教案:《草原上的舞会》设计意图:本次活动主要使幼儿可以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通过各种模仿表演,让幼儿从单一感官到多个感官体验到音乐中的快乐,自然进入全身心的音乐体验,并感受到原野风生活的热情奔放。
1、在游戏中感应音乐的特定音效,感受原野风乐曲的节奏明快和热情奔放。
2、尝试发明不同的欢呼声,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感受热情奔放的乐曲。
难点:能听辨特定音效变换动作。
(二)以小客人进行导入——(出示手偶娃娃)今天有位从草原上来的小客人我们一起来欢迎她。老师模仿手偶娃娃说话:“小朋友们好,我叫点点,我有一件高兴的事情告诉你们,我家今天来了许多客人,妈妈说要举行一场篝火晚会,可是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什么是篝火晚会,可是我就就是不知道,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我们吗?你们知道什么是篝火晚会吗?篝火晚会都有些什么呢?”
(三)感受音乐1、第一遍音乐:幼儿安静欣赏,教师动作提示。导语:听!点点家的篝火晚会开始咯!篝火晚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个特别的声音,一起来听听是什么声音。提问:在音乐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哨声、呼应声)音乐让我们感觉怎么样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2、第二、三遍音乐:手足律动导语:你们想参加篝火晚会吗?音乐里有一个哨子声,当你听到哨子声时把你的手举起来打招呼(哟呵~)。a.音乐:(坐)拍身体各部位哨声:做举手状(欢呼)导语:你们的欢呼声真好听,我再站起来表演一次。b.音乐:(站)拍身体各部位哨声:做举手状(欢呼)3、第四遍音乐:动物律动导语:你们的欢呼声把小动物都叫来了,我们来看是谁来了?(老师逐一出示动物手偶像幼儿打招呼)(学动物律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当听到哨声的时候就变成一种小动物,再听到哨声就再变成另外一只动物。(老师先示范一遍)音乐:模仿动物特征哨声:举手呼唤声:动物的叫声。
(四)口技表演师:小朋友你们玩得开心吗?音乐中点点开心的时候是怎么喊的?我们也来学学吧(哟呵~)。除了可以这样叫,还可以怎样叫呢?配上相应的动作(发出各种声音练习)。音乐:做舞蹈动作哨声:举手呼唤声:小朋友自己开心的叫声。
(六)结束活动。今天我们大家玩的开心吗?我们该回去休息了,下次再玩。(听音乐出场)。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十三
1、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
2、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
3、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一、故事引导。
二、认识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花园赏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杜鹃花。
放映幻灯。
幼儿观察,教师介绍杜鹃花的别名、颜色,并告诉幼儿杜鹃花在每年的春天才会开。
2、玫瑰花。
师:花园里的杜鹃花真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花呢?谁会认识这种花?
观看幻灯,教师介绍玫瑰花的叶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
三、花的游戏。
1、手腕花。
师: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花,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和花玩游戏吧!
教师扮演春姑娘给幼儿送花。
教师清唱,快板部分幼儿依乐句在自己不同肢体部位开花,慢板部分变成花仙子依乐句左右摇摆。
2、风车花。
师: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瞧!这是什么啊?哦,风车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戏,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和风车花玩游戏的,风车花会听音乐哦!
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与风车花游戏。
3、花朵与蝴蝶。
请两名幼儿示范,一名幼儿扮演花朵,快板部分变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围着花朵绕飞。
全体幼儿表演。
1、复习肢体律动,有节奏的模唱唱名旋律的。
2、通过乐器演奏与肢体游戏感应断奏与圆滑奏。
挂图p3、手摇铃、橡皮筋、cd。
一、故事引导。
师:花朵和春姑娘一起跳舞,他们展开了一场花儿的宴会,所有的小动物也来了,他们都想和春姑娘在一起,呼呼呼~~~~~~~宝宝正在吹泡泡呢?原来泡泡也想过来玩游戏。
二、旋律模唱。
师:你们还认识唱名泡泡吗?
1、教师画唱名,幼儿依老师所画的顺序,念出唱名。
师:泡泡飞呀飞,飞到了黄花的旁边,唱msl。
2、教师在唱名旁贴磁铁,画出旋律,引导幼儿再唱出其它几个旋律。
3、教师带领幼儿复习肢体律动,并唱出唱名。
三、双人肢体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位好朋友,带着唱名泡泡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吧!
教师示范,断奏依节拍两人互点对方肢体,唱出唱名,圆滑奏两人互推手掌。
配合钢琴唱唱名,幼儿与好朋友游戏。
四、乐器、道具演奏。
1、橡皮筋。
出示橡皮筋,教师清唱示范拨奏与拉奏。断奏部分依拍子拨弹橡皮筋,圆滑奏随乐句拉长橡皮筋。
播放cd,幼儿演奏。
2、手摇铃。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乐器和你们一起赏花。乐器宝宝怎么赏花呢?
断奏敲奏拍子,圆滑奏摇奏乐句。
师:我们一起去给宝宝送手摇铃花吧!
请幼儿听音乐把乐器送回。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十四
1、看看、说说、动动,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歌唱活动。
2、乐意边念(唱)歌曲边拍出节奏,感受“野餐”的欢快意境。
课件、音乐。
熟唱歌曲,能积极主动的看看、说说、动动。
掌握说唱部分“微微笑”的节奏,感受歌曲“野餐”的欢快意境。
1、回忆经验,引出话题。
(1)小朋友,上次我们去秋游开心吗?(开心)快看,你们在干什么呀?(出示课件1——秋游活动分享食物)你们在哪里分享好吃的呀?(野外)。
(2)我们在野外分享好吃的,这就叫做“野餐”。你们野餐开心吗?(开心)。
2、欣赏图片,学唱歌曲第一段。
(1)去野餐是件开心的事情,(出示课件2)快看,今天有一群小朋友们也去野餐啦。
他们在干什么呢?(笑、手拉手、很开心、唱歌)。
(2)他们野餐时还会唱歌呢,我们来听一听。(出示课件3)教师示范演唱第一段歌曲。
“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去野餐。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去野餐。小朋友们手牵着手,啦啦啦啦,我们一起去野餐”
(3)你们听到了什么呀?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唱边指着图谱,利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4)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唱歌吧。(教师带着幼儿清唱歌曲边指图)。
(5)让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唱歌吧。(播放歌曲第一段)。
3、观察节奏谱,说唱歌曲第二段。
(1)小朋友野餐、唱歌真开心,(出示课件4)你们看还有谁也很开心呀?(太阳、小花、小鸟)你们从哪里看出来它们很开心呀?(嘴巴、在笑、微微笑)。
(2)太阳、小花、小鸟也来唱歌啦,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出示课件5)教师示范演唱第二段说唱歌曲“温暖的太阳对我微微笑,可爱的小花对我微微笑,树上的小鸟也在叽叽叫,小朋友们都在微微笑。”
(4)哦,原来小鸟、小花、太阳的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像说话一样说出来的,这就叫“说唱”。
(5)那它们说了些什么呀?谁来说一说。教师根据幼儿说到的指着图谱,并带幼儿说唱。
(6)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说一说吧。
(7)老师不但会把太阳、小花、小鸟的歌说出来,我还会表演呢。(教师示范说唱表演)。
(8)刚才老师的表演,你最喜欢哪一个动作呀?(重点练习“微微笑”)。
(9)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表演吧,师幼合作说唱表演。
(10)让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唱歌吧。(播放歌曲第二段)。
4、完整欣赏歌曲《野餐》。(出示课件6)。
野餐的歌真好听,我们再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完整歌曲)。
5、幼儿完整学唱歌曲《野餐》。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听着音乐一起来唱歌吧。
6、幼儿即兴表演。
你们的歌声真好听,让我们边唱边跳吧!老师来看一看,谁的舞姿最漂亮?
7、你们想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野餐吗?那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跟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去野餐吧。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十五
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一、声音游戏。
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如:。
(小小猫;喵—小狗:汪汪汪汪)让幼儿说出谁的声音长(短)?
小羊:咩—咩—小鸡:叽叽叽叽。
(启发:动物园里、大街上、厨房里、天空中——————4———5人)。
二、肢体游戏。
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踏脚、摇头……。
三、节奏游戏。
1、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知道名称和用法。
2、让幼儿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敲出声音,说出是长音还是短音。
3、出示节奏谱《不一样的声音》,a组幼儿用三角铁演奏长音,b组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踏脚————)演奏短音。然后b组幼儿用木鱼演奏短音,a组幼儿用身体动作(踏脚、开枪、敲鼓———)演奏短音。
4、a、b组看图谱分段演奏。
四、活动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声音,音乐就是由很多长短不同声音组成的。
开火车出教室,去寻找外面不一样的声音。
小百科: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十六
1.感应乐曲特定节奏。
2.尝试和老师一起学做小马的动作。
纱巾、图谱、铃鼓。
师生拍肢体问好。
从前,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有个很大的果园,在果园里种着好多果树,有橘子树、苹果树、香蕉树等等。这天,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有一个叫企企的男孩知道了,好想吃果园里的水果。你们听,他骑着小马踏上了去果园的路。
三、肢体律动。
1.你们知道小马怎么走路的吗?还可以怎么走呢?
2.讨论走累了可以怎么休息。走累了,我们休息一下,我们休息可以怎么做呢?
a:学小马散步。
b:擦汗、喝水。
1.引导幼儿用纱巾做骑马衣。
你们看,知道我手上拿着是什么吗?这是马身上的绳子,拉着这绳子我们就可以骑马了。
2.用纱巾擦汗或用纱巾做水壶。
累了,我们用纱巾擦擦汗吧;
口渴了,还可以把它变成水壶喝水喽。
3.听音乐用道具律动。
a:纱巾做骑马衣。
b:纱巾擦汗、纱巾水壶。
玩铃鼓,教师引导幼儿演奏铃鼓。
a:按拍上下摇奏。
b:铃鼓戴头上(遮阳帽)。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十七
:
1、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想象味道和声音之间的联系。
秀豆糖、苦瓜、奶糖、辣味牛肉干、百宝盒。
沙锤、串铃、三角铁、手鼓、多音桶、钹、括葫。
1、老师引导幼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的宝盒,里边有好多的宝贝。”老师很认真的闻一闻,“好香呀,里头好象有很特别的好东西……”
2、老师请幼儿围圈坐好。老师:“老师的这个百宝盒里有好多的味道,小朋友也肯定吃过很多不同味道的`东西吧,老师请每位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尝一种味道,但是请大家悄悄的不要说话,记住自己的味道。”
3、老师请每位幼儿不说话,用表情来表达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其他小朋友来猜,这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
4、老师:“刚才老师让大用表情来表现味道。现在请大家每人到老师这里来再尝一种味道,然后在老师面前的一堆乐器里选一件来演奏,以表达你尝的味道的感觉。其他小朋友来猜他尝的是什么味道。”
5、老师可以请每位幼儿到老师那自选一种乐器,在老师那尝完味道后,坐回原位,老师请每位幼儿站起来演奏自己的味道。
6、老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味道所对应的乐器的声音,老师说那种味道,那种乐器发出声音。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十八
活动名称:蓝精灵王国活动目标:
1.感受乐谱并尝试创编动作。
2.了解音乐乐段,尝试画出曲式图谱。3.培养幼儿记忆力。活动准备:
音乐、乐器、十六宫格纸、笔。活动过程:
现在请小朋友手拉手,举起吃饭的那只手,直接哼唱向右转圈,向左转圈,向前问好(两次)、拍手跺脚两次。
提问:刚才一起做了什么动作?(走路、拍手、跺脚)放音乐继续重复两遍到三遍。
提问:还能怎么走?(根据幼儿创编走三到四遍)请幼儿原地坐,提问:身体什么部位可以发出声音。一个乐句一个动作。跟着音乐做。
提前准备乐器,介绍乐器。
一起帮蓝精灵国王记录下来,教师示范(跟音乐),给幼儿发纸和笔(放音乐)做记录。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十九
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3、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欢乐。
用肢体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感应回旋曲式。
化石图片、铃鼓、ppt。
“扣扣扣”从地底下传来一阵敲打声,大家又惊又喜地朝着声响处探索,原来地下王国的化石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参加晚会。
1、化石介绍。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化石的由来。
2、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各部位,尝试模仿化石舞蹈时的僵硬感。
(2)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感应a段节奏。
全体站立,教师带领幼儿在a段音乐做出不同的化石造型。
教师将全体幼儿分组,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二十
奥尔夫音乐《蝴蝶》,蝴蝶图片两张,丝巾若干、道具花若干。
1、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拍拍手。
2、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节奏踏踏脚。
3、全体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慢慢后退成大圈。
4、全体手拉手慢慢前进成小圈。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一起来和客人问个好!老师还带了一个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出示蝴蝶图片一,播放歌曲《蝴蝶》。
蝴蝶蝴蝶生得真美丽,头带着金丝身穿花花衣。
你爱花儿花也爱你,你会跳舞花又甜蜜。
1、师:蝴蝶漂亮吗?
2、出示图片二,“哪里漂亮了?”
3、师:蝴蝶是怎么飞的呢?幼儿自由想像各种蝴蝶飞的样子。
教师总结:
1、飞的时候后跟离地,小脚尖点地,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我们把这种脚的动作叫做"小碎步"。
2、教师示范飞这边飞那边,飞高飞低;转圈;中间间接音乐蹲下来休息。
3、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和老师示范表演。
4、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教师一起来表演一遍小碎步。
1、教师示范跳一小段蝴蝶舞。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蝴蝶妈妈,你们来当小蝴蝶,蝴蝶们!妈妈会跳一支蝴蝶舞,学好这个舞以后你们就可以跟妈妈去花园啦,先来看妈妈跳蝴蝶舞!(教师出示绑着红黄蓝三种颜色花的凳子,围着花朵跟随音乐完整演示,以花朵布置一个花园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蝴蝶的欲望。)。
2、请三名幼儿跳蝴蝶舞。
师:这支蝴蝶舞好不好看,请两只能干的蝴蝶上来和蝴蝶妈妈一起来表演蝴蝶舞吧!(两个小朋友上来跟随音乐一起表演奥尔夫)。
3、集体跟音乐跳一遍蝴蝶舞。
师:蝴蝶们,我们一起来为去花园跟音乐跳蝴蝶舞吧!(以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及学习蝴蝶飞的兴趣,在幼儿自己想像飞的动作后,教师总结动作,并以蝴蝶跟蝴蝶妈妈学本领这一情节,来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相应完整的奥尔夫动作。
师:我这里有很多花衣裳,蝴蝶们穿上花衣裳跳舞吧!
教师示范拿丝巾。每人有一条~2条丝巾,在教室内自由飞舞,一下高一下低。(请注意不要再原地,尽量让幼儿有空间感,在中途可略作停顿.乐句共4个乐句,在第三乐句时,蹲下当花,其余走动。)。
下课律动摇:转转转,跳跳跳,今天上课真有趣,谢谢老师谢谢你呀,上课真有趣。
奥尔夫音乐说课稿篇二十一
教学课题:拉丁美洲音乐之巴西音乐。
教学班级:高一年级三班。
教学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1、通过拉美音乐中最具有拉丁节奏及风格的代表——“桑巴”的学习,了解拉美音乐对节奏的重视,同时丰富同学们对节奏的了解和把握。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在“玩”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同时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材分析: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桑巴。桑巴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源于巴西,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的融进欧洲旋律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音乐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节奏感很强。
教学重点:1、利用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使学生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教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学生亲身参与”的理念。
教学难点:1、通过对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的认识,分析它的音乐特点,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
2、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小鼓(或者其他可用于击打的物品),身体乐器。
1、导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文根英《舞者的纯情》)。
2、这段视频中的音乐是“桑巴”舞蹈中一段常常会听到的音乐,是很著名的一段“桑巴”配乐。(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其特征就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可以说是拉美音乐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桑巴”的典型节奏型。
2、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节奏练习。(小鼓)。
(1)(2)(3)。
3、通过刚才的练习,使同学们发现有大量的切分音出现。
再通过另一段反应“桑巴”节奏的视频(九拍小鼓手演奏的桑巴节奏),归纳出该视频最突出的节奏型:切分。
从而了解到桑巴中最常见的节奏型就是切分节奏,它能很好的融入桑巴的舞步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节奏的创编,使它既能突出2/4的特点,有能让每个人都用不同的节奏型来敲击,重点是突出切分的节奏感,体验桑巴的节奏特点。
5、在经过了同学们的分组讨论和练习,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成果。并且请其他同学来说明一下他们的节奏特点。
6、除了切分音,同学们还能创作出什么样的节奏型?
(进行分组练习)。
7、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创作成果。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对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丰富了我们对其他不同节奏型的编组与创作,使我们对节奏的把握也更加准确。拓展了我们的创作能力。课后作业:在掌握了巴西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后,了解阿根廷音乐的有关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