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专业17篇)
报告是一种将研究结果、调查分析或工作进展等以书面形式呈现的文件,它通常包含着有关特定主题的详尽内容。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首先要明确报告的目标和受众。下面是一些报告撰写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一
这么多年,留守儿童总是我们心中最深的痛。近年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关注和重视。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设计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抽取28个区县的112所城乡学校、438个班级、19487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样本,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领导。在这19487名被调查的初中阶段儿童中,有8800名为城市儿童,占45.2%。而在农村儿童中,有2227人随父母一起迁移到了城市,占11.4%;有5961人留在农村且父母都在身边,占30.6%,为完全家庭儿童;余下的2499人中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为留守儿童,占12.8%;而在这2499名留守儿童中有1294人父母双方都离家外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1.8%。
身高与体重是反映儿童身体发育水平的最直接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这一批14-16岁年龄组的儿童,无论是就身高还是体重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水平都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儿童。
从男生的身高看,城市儿童的平均身高最高,为166.1厘米;其次为随迁儿童,为163.6厘米;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平均身高与随迁儿童没有差异,同样为163.6厘米;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身高则明显偏低,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身高降到了162.1厘米,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身高则更是降到了160.3厘米。从女生的身高上看,城市儿童的平均身高仍是最高,为159.7厘米;其次为随迁儿童,为158.4厘米;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身高相比稍微偏低,为158.1厘米;而农村留守儿童的身高出现了明显下降,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56.9厘米,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身高则只有156.5厘米。
从男生的体重上看,城市儿童的平均体重最大,为109.2斤;其次为随迁儿童,为102.9斤;再次为农村完全家庭儿童,为101.6斤;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体重则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体重降到了97.7斤,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体重则只有96.1斤。从女生的体重上看,城市儿童的平均体重最大,为96.2斤;其次为农村完全家庭儿童,为93.4斤;再次为随迁儿童,为92.8斤;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体重又呈现明显下降,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与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体重分别为91.3斤和91.2斤。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无法得到父母的有效照料,再加上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要差,所以在身体发育的各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需要注意到的是,这种不利的因素在男生身上的影响要比在女生身上明显得多,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男性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差距都要显著大于女性留守儿童。
同样是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照料以及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相对落后,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也低于其他类型的儿童。
以一年内因受伤或生病而住院作为考察身体健康水平的指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随迁儿童的一年内伤病住院率最低,为6.8%。但这并不意味着随迁儿童所处的环境对其健康最有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在决定是否带孩子一起外出时,孩子是否足够健康是一个重要条件。城市儿童的一年内伤病住院率次低,为7.7%;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进一步升高,达8.6%;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则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儿童,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高达10.3%,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也有9.5%。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低于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并不一定意味着其平均身体健康水平要好,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料,即使是生了病也很少被送去医院。即使如此,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年伤病住院率也位居第二。
以5分制对健康自我评价的水平进行打分,1分代表非常不健康,逐步上升至5分代表非常健康。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儿童和随迁儿童的健康自我评价水平一样高,平均分都为4.1分;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健康自我评价水平则下降至4.0分;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自我评价水平最低,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平均分只有3.8分,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则为3.9分。
数据显示,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时间在外,使得儿童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不够。用5分制来计算儿童与父母关系的亲密程度,1分代表不亲密,5分代表非常亲密,可以看出,儿童与母亲关系的亲密程度要高过与父亲关系的亲密程度。无论是与父亲或母亲的关系,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亲密程度都是最高的,居第二位的都是城市儿童,第三位是随迁儿童,而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的亲密程度更低,其中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的亲密程度最低。在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不够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还存在情感性与工具性支持缺乏程度最高的问题。当儿童有想与人聊天谈心的情感性支持需求时却无人可找比例最高的是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达5.8%;其次为随迁儿童,为5.0%;再次为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只稍低一点,为4.9%;城市儿童又次之,为4.2%;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比例最低,只有3.3%。而在儿童需要向人求助而出现工具性支持需求时,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无人可找的比例最高,为4.1%;其次为随迁儿童,为3.7%;再次是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都为3.5%;而农村完全家庭儿童的比例最低,只有2.6%。
正是由于与父母关系的亲密程度不够,情感性支持与工具性支持严重缺乏,加上其他的相关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通过对儿童心理抑郁程度进行测量,以100分作为最高分,其中城市儿童的心理抑郁程度得分最低,为47.1分;其次为农村完全家庭儿童,只稍高一点,为47.3分;再次为随迁儿童,为48.3分;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抑郁程度得分最高,都超过了50分,其中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为51.0分,而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抑郁程度得分更是高达53.5分。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以及家庭与学校的配合,从而违反学校的各项纪律的情况最严重。在迟到、旷课、因违纪被老师批评这三项上,除了在上课迟到这一项上城市儿童的发生率最高,达6.3%以外,其余两项都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发生最高。其中旷课的发生率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和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都为2.9%;而因违纪被老师批评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发生率最高,为9.8%,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次之,为9.3%;而在迟到这一项上,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发生率也只是稍低于城市儿童,为6.2%,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紧随其后,为5.5%。而且城市儿童上课迟到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由于城市交通的原因,而不是出于主观原因。有意思的是,在各项违纪行为的发生率中,随迁儿童的发生率都是最低的,迟到、旷课、因违纪被老师批评的发生率分别为5.1%、1.8%、7.3%。作为来自农村的学生,随父母迁入城市后在遵守学校纪律上做得最好,这一点应充分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数据显示,在学习成绩上,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成绩标准化为以100分为满分计算平均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得分都要明显低于其他儿童,其中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分数最低,为46.8分;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分数次低,为48.8分;接下来农村完全家庭儿童、随迁儿童、城市儿童分别为50.7、50.8、54.7分。而从语言能力、计算与逻辑能力、空间与图形能力这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儿童的认知能力,以100分为满分计算,双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分数最低,为41.7分;单亲离家农村留守儿童的分数次低,为43.4分;接下来农村完全家庭儿童、随迁儿童、城市儿童分别为46.0、47.9、54.9分。无论是从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上看,城市儿童都占据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农村留守儿童则都是表现最差的。
更多。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二
县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县有农村留守儿童6005人,全县学龄儿童34675人,占17.3%,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011年颁发了《岐山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近年来,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发挥优势,深化调查研究,组织关爱活动,健全关爱网络,强化家教指导,为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11年以来,共组织“六一”慰问、“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金”、“维权救助”等项目活动共计58.8万元,县妇联把留守儿童相对突出的京当镇和故郡镇作为试点镇。目前,我县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正在逐步建立,留守儿童成长环境逐步优化。
在总结几年来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县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从工作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健全关爱服务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近期,县妇联开展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专题调研”活动,初步提出关爱服务机制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及组织保障等,推进关爱服务机制建设的科学化、常态化、长效化、实效化,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构成要素。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是指针对留守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围绕关爱服务,在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责任主体和社会参与,所提供的补偿性措施和全方位的社会支持。基本原则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的工作模式,坚持多措并举、关爱服务的相应措施。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的责任主体是: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一是关爱机制:包括领导小组、责任分工、政策支持、考核评估等。
二是关爱网络:构建政府保障、学校教育、家庭监护、社会帮扶、亲情关护相结合的关爱网络。
三是关爱阵地:学校、家庭和镇村组(社区)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的重要阵地。学校是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的主阵地,建在镇村组(社区)的妇女儿童之家、校外辅导站、青少年活动中心、托管机构等是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依托。家庭是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重要基础。
四是关爱队伍:主要由精通、作风扎实的专业工作队伍;教师、心理、法律组成的专业队伍;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志愿者队伍组成。
五是关爱活动:针对留守儿童实际需求,设计和开展专职亲情抚慰、结对帮扶、扶贫助困、心理疏导、家教指导、技能培训、安全保护等多种形式、富有实效的活动。
三、运行模式。
一是注重以政府为主导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利主体,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承担着主要责任和义务。政府应牵头整合各方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政策、教育服务、卫生服务、社会福利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注重以学校为重点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亲情和家庭教育缺失弱化,对留守儿童负有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通过建立补偿机制来弥补和完善。鼓励教师担任“代理家长”,在寄宿制学校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配备专职人员,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是注重以镇村组(社区)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要以村级农家书屋、活动中心为基础,通过“代理家长”和“邻里帮扶”,采取托管的形式,就近解决留守儿童家庭课外的作业难题。以乡规民约形式推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监督制度,建立安全保护预警和应急机制,配合学校和家庭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生活照顾和安全管护。
四是注重以家庭为核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推行监护人监控制度,强化留守儿童家长责任意识;明确约束规定,建立有效的留守儿童家长自律机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倡导、鼓励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时尽量留一人在家抚养和教育子女,或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促进留守儿童减量化。
五是以社会参与为支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通过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媒体宣传引导等,构建留守儿童的精神支柱;发动社会各界和志愿者提供实质性的关爱和帮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关爱资源的不足,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动态信息。以准确、全面、共享为原则,定期监测、层层建档、及时汇总、深入分析、准确评估和共同使用留守儿童信息库,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提供详实可靠依据。
二是法律政策。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优化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根据实际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义务教育等有关制度,强化和支持家长履行对子女的监护教养责任。进一步完善委托监护制度。
三是监督考核。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进行专项考核,将其纳入县、镇、村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纳入基层考核,纳入义务教育检测指标体系和教师考评考核,切实保证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的各项措施发挥实效。
四是统筹机制。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专项经费、建立关爱基金,多渠道开展社会筹资等方式,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中专职人员队伍、阵地建设、专项活动、家庭教育指导等经费的落实。形成教育牵头,妇联、综治、团委和关工委、公检法司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推广典型经验,解决突出问题,合力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工作。
范文二。
“空巢老人”是指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据全国老龄委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10%,2014年将达到2亿。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夫妇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随之产生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情感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儿童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3月中旬,为了仔细了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生存状况,该镇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驻镇政协委员对全镇37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进行调研,对彭王、长王两村进行重点调查,以寻求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保障的良策。
(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空巢老人对现在生活状况比较满意。有81%的农村空巢老人依靠子女或自己劳动进行自养。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副业的自我劳动收入以满足基本生活要求。如:彭王四组98高龄的老奶奶王明珍,53岁时老伴去世。1984年,子孙因工作需要迁居襄樊后,她一直独守空巢,开垦2亩荒地,靠自己的劳动进行自养。她说:儿孙买房、上学需要花大钱,我自己能过,不愿给子孙找麻烦。随着经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因为吃喝问题而发愁。多数老人期待与儿女一起生活,他们认为和家人一起生活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而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由于住房、代沟或者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等种种原因未能够与子女一起生活。加上老人与子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产生冲突与矛盾,而选择独立生活。个别子女具备所需的物质条件,但赡养老人的观念很淡薄,嫌弃老人,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大多因了子外出打工或女儿出嫁,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管理责任田,养家护院,或抚养孙儿。因此,孤独是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极大隐患。部分老人感觉到自己步入老年后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下降,社会认同感不能得到满足。他们都盼望子女能回来看望自己,因缺乏亲情倍感孤独。同时,身体状况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晚年后,由于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及四肢麻木等疾病所困扰,有的老人看不起病,有的甚至担心子孙购房、上学及日常生活开支大,怕给子女拖累而拒绝接受治疗。“老有所乐”也是空巢老人所追求的。46%的老人认为,只要心境好,能够有自己比较满意的生活方式、娱乐休闲方式就可以了,快乐才是关键的。有的老人以种地拾柴、放牧养禽为乐,有的老人喜欢聚集一起谈古论今,有的则喜欢打麻将、看京剧。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还普遍面临看病就医、农业生产投入、人情往来等经济压力,同时子女外出务工还导致不少老人接替子女承担农业生产、人情往来等责任,加重了经济负担。
但70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缺乏生活照料,他们在吃饭、穿衣、入厕、上床、洗澡、走动等方面遇到重重困难,尤其是两位老人同时得病,或一位老人独居更为困难。
精神慰藉是空巢老人渴求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来自家庭成员的上门探视、打电话问安等形式,他们渴求的探视频率要求在一周或一月一次。他们渴求向配偶、子女或亲友倾诉烦恼。
通过调查,黄集镇总人口为8.5万人,14岁以下儿童16820人,其中留守儿童达5712人,占儿童总数的34%。通过对彭王、长王两村的178名留守儿童抽查,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的107人,占60%;留守儿童父母同时外出的71人,占40%;留守儿童中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64人,占35%;被托付给亲戚、朋友监护的7人,占4%。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这种状况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燥、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1、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通过对该镇秦家学区走访调查发现: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和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2、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
据调查,有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19%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觉得自己受岐视,9%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3、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习,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了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三
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调查地点:*****小学。
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8月底到6月底,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调查报告一、基本概况。
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
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但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我们调查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有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六年未曾回过一次家。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取向与人生取向。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四
针对婚恋中所涉及的职业问题,不同职业背景也会影响着人们的恋爱经历。调查显示,上海用户中,那些与技术、金融打交道的从业者注册量占比超过一半以上。具体表现为,2016年,上海从事it的单身男女注册量最多,同比2015年增长了83.2%。此外,销售、证券/金融/投资/银行、财务/审计/税务、教育/培训紧随其后。
图:上海排名前五的'“单身高危职业”
一方面,“理工男女”由于自身职业关系,其人际圈子狭窄,恋爱经历普遍较少。另一方面,“理工男女”的学历普遍较高,而对于另一半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要么与自己相当,要么高于自己,这为自身脱单带来了不小障碍。
此外,百合网通过调研结果发现,2016年,上海本科用户注册量占比最高,而增幅最高的前两名分别为博士后和博士,增幅分别高达170%和107%,着实令人意外。不过细想一下,也合情理:平时忙于工作和科研项目的高知识分子们无暇聚会和逛街,也只能在书中寻找黄金屋,在网上觅得颜如玉了。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五
四川农村留守儿童状况专题调查已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关系做了分析,本报告将结合前两篇报告结果,并综合受访者的意见建议,对整个调查结果作进一步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目前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思想、能力培养和生理卫生指导方面比较欠缺;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孩子关心不够,留守儿童对于亲情的渴望、父母的陪伴诉求非常强烈。建议全方位构建和完善关爱留守儿童体系,加强对父母、监护人的教育,切实落实当地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职责,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社会力量作用等。
调查显示,有24.6%的在外务工父母不太关心自己的孩子,留守儿童在家的监护人主要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89.8%),对其能够起到的监护作用仅是“照顾日常生活”(93.2%)和“负责人身安全”(69.2%),对于“辅导学习”、“思想品德教育”、“独立能力培养”、尤其是“生理卫生指导”方面比较欠缺。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一般所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或是年龄较大),对于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方面照顾多,精神方面关心少,对于孩子学习的辅导,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生理或精神上的需求关注少,留守儿童的成长在这些方面缺失较多。
建议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外出务工父母的教育引导,切实落实作为父母或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对于不履行监护职责的父母或监护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调查中约半数受访儿童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一般,而问及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时,受访儿童表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在外务工的父母“经常”关心的留守儿童,成绩好的和喜欢集体生活的人数比例均高于父母不太关心的留守儿童。调查结果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建议外出务工父母要多关心孩子,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精神、心理上的需求,在学习、思想、生理卫生指导方面多花一些心思,多教育和引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父母不能把责任推给监护人,父母的引导、教育更为重要,父母应加强与监护人、老师间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品行、心理等各方面的状况,积极与监护人、老师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正确、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帮助。
三、与有些父母不太关心孩子对比,九成留守儿童最大的心愿或期盼是“在外务工的父母健康平安,不要太辛苦”
问及受访留守儿童,自己最大的心愿或期盼是什么时,排在前面的是“在外务工的父母健康平安,不要太辛苦”(89.7%)和“提高学习成绩,今后可以顺利考上大学”(64.3%)。详见图1。(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图1留守儿童目前生活学习上最大的心愿或期盼。
而在外务工的父母亲对于留守在家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关心还不够,只有七成多的父母做到了“经常”打电话或写信。
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对父母的爱更加纯粹,尽管外出务工的父母离得远,甚至有些父母还不太关心他们,但留守儿童都希望父母安康,不要太辛苦。本次调查问及留守儿童的想法,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表达了期盼与父母的团聚,渴望亲情的陪伴,心疼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们的辛苦。
四、留守儿童最信任依赖老师,建议教育部门和学校实施全程管理。
留守儿童认可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对他们的关爱,并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受到欺负或者是遇到困难时,首选的求助和倾诉对象也是老师(61.6%)。调查反映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最信任并依赖老师,因此建议学校老师不管是在平时的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要多和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多疏导,尤其是对独自生活状态的留守儿童,要更多留意,更多关心。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教育部门的要求,以及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建议中小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监护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监护人提升监护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留守儿童的能力;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应有专职的辅导员,专门负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还可帮助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
五、加大当地政府、社会团体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本次调查还问及学校里是否有公安、消防、共青团等组织的人来讲授过有关防盗、防骗、防火、健康成长等自我安全保护的知识,受访儿童表示“经常有”的占45.2%,表示“偶尔有”的占52.2%,表示“从来没有”的占2.6%。
中央提出关爱留守儿童要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发挥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关爱服务作用。建议当地政府、乡镇及村委会,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要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动员社会力量、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要落到实处。本次抽样调查中还发现了两名目前独自生活的留守儿童,一是家住宜宾县高场镇梁山村、就读于青云中小学的吴明会,另一名是就读于家住安岳县永顺镇凉亭村、就读于永顺镇中学的文馨誉,建议当地要给予特别的关心,确保他们得到妥善的照料。
更多热门。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六
结果显示:目前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思想、能力培养和生理卫生指导方面比较欠缺;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孩子关心不够,留守儿童对于亲情的渴望、父母的陪伴诉求非常强烈。建议全方位构建和完善关爱留守儿童体系,加强对父母、监护人的教育,切实落实当地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职责,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社会力量作用等。
调查显示,有24.6%的在外务工父母不太关心自己的孩子,留守儿童在家的监护人主要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89.8%),对其能够起到的监护作用仅是“照顾日常生活”(93.2%)和“负责人身安全”(69.2%),对于“辅导学习”、“思想品德教育”、“独立能力培养”、尤其是“生理卫生指导”方面比较欠缺。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一般所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或是年龄较大),对于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方面照顾多,精神方面关心少,对于孩子学习的辅导,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生理或精神上的需求关注少,留守儿童的成长在这些方面缺失较多。
建议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外出务工父母的教育引导,切实落实作为父母或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对于不履行监护职责的父母或监护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调查中约半数受访儿童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一般,而问及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时,受访儿童表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在外务工的父母“经常”关心的留守儿童,成绩好的和喜欢集体生活的人数比例均高于父母不太关心的留守儿童。调查结果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建议外出务工父母要多关心孩子,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精神、心理上的需求,在学习、思想、生理卫生指导方面多花一些心思,多教育和引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父母不能把责任推给监护人,父母的引导、教育更为重要,父母应加强与监护人、老师间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品行、心理等各方面的状况,积极与监护人、老师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正确、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帮助。
三、与有些父母不太关心孩子对比,九成留守儿童最大的心愿或期盼是“在外务工的父母健康平安,不要太辛苦”
问及受访留守儿童,自己最大的心愿或期盼是什么时,排在前面的是“在外务工的父母健康平安,不要太辛苦”(89.7%)和“提高学习成绩,今后可以顺利考上大学”(64.3%)。详见图1。(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图1留守儿童目前生活学习上最大的心愿或期盼。
而在外务工的父母亲对于留守在家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关心还不够,只有七成多的父母做到了“经常”打电话或写信。
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对父母的爱更加纯粹,尽管外出务工的父母离得远,甚至有些父母还不太关心他们,但留守儿童都希望父母安康,不要太辛苦。本次调查问及留守儿童的想法,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表达了期盼与父母的团聚,渴望亲情的陪伴,心疼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们的辛苦。
四、留守儿童最信任依赖老师,建议教育部门和学校实施全程管理。
留守儿童认可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对他们的关爱,并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受到欺负或者是遇到困难时,首选的求助和倾诉对象也是老师(61.6%)。调查反映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最信任并依赖老师,因此建议学校老师不管是在平时的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要多和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多疏导,尤其是对独自生活状态的留守儿童,要更多留意,更多关心。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教育部门的要求,以及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建议中小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监护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监护人提升监护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留守儿童的能力;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应有专职的辅导员,专门负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还可帮助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
五、加大当地政府、社会团体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本次调查还问及学校里是否有公安、消防、共青团等组织的人来讲授过有关防盗、防骗、防火、健康成长等自我安全保护的知识,受访儿童表示“经常有”的占45.2%,表示“偶尔有”的占52.2%,表示“从来没有”的占2.6%。
中央提出关爱留守儿童要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发挥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关爱服务作用。建议当地政府、乡镇及村委会,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要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动员社会力量、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要落到实处。本次抽样调查中还发现了两名目前独自生活的留守儿童,一是家住宜宾县高场镇梁山村、就读于青云中小学的吴明会,另一名是就读于家住安岳县永顺镇凉亭村、就读于永顺镇中学的文馨誉,建议当地要给予特别的关心,确保他们得到妥善的照料。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七
xx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
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
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
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
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
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
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
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
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
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
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
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
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
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2.3-14.4个百分点。
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
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
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
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
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
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
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八
90后、甚至95后开始成为当今社会的“宠儿”,他们的婚恋观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2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全国34省份地区初婚年龄都在27岁左右,其中,博士人群平均恋爱次数达到6.87次,而95后的年轻人第一次性行为发生时间平均为17岁,相比于80后的22岁提早了5年。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超过一半的人(51.09%)在18岁之前(含18岁)发生了人生中的初恋。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恋爱年龄差异较大,且与年龄呈现正相关。1980~1985年出生的人,第一次恋爱年龄平均为18.54岁。而到了90后,特别是95后,第一次恋爱年龄提前很多,分别为15.18岁和12.67岁。从区域上看,各省份人群的第一次恋爱平均年龄在15到17岁左右。相对而言,内陆及欠发达地区的初恋年龄较早,其中陕西省最早,平均为15.08岁。
值得注意的是,从家庭背景方面来看,父母存在感情问题的家庭孩子初恋时间更早。具体而言,离异未再婚、离异且一方再婚、离异双方再婚、分居家庭孩子的初恋年龄都在16岁及其以下(分别发生在15.23岁、15.50岁、15.82岁和16岁)。而父母感情状态良好的家庭孩子第一次恋爱年龄都接近17岁,相对较晚。
数据为证!
“小三”不分男女。
根据调查数据,受访者初婚年龄在22岁~28岁之间,而离婚年龄在28岁~30岁之间。
“男人爱出轨,女人爱插足”,这已是大众对现在婚姻生态的普遍印象。但事实到底如何呢?今年的婚恋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婚姻破裂的家庭中,确实有超过一半是因为第三者插足。而在婚姻中出现第三者的情况中,男、女方占比相当,各占20%,而双方都有出轨的情况也不鲜见(近10%)。所以单方面指责男性出轨显然并不公平,女性出轨的情况也并不少。
被调查对象中,不同父母婚姻状态的家庭的孩子平均幸福感差距略大,分布在5~7之间,离异家庭及分居家庭结婚孩子幸福感指数较低。具体而言,分居家庭幸福感低至5.55,离异都未再婚家庭、离异且一方再婚家庭和离异双方再婚分别在5.81、5.96和5.99,而父母感情一般家庭也仅为5.99,丧偶家庭则在6.5左右,感情良好的家庭幸福指数最高,达到6.68,说明父母的感情状态对于子女的幸福感影响很大。
掉眼镜!女博士平均恋7.12次。
一说到博士,总给人一种眼镜片厚如玻璃瓶底,奔命在实验室和论文堆之间的印象。但是,今年通过对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的恋爱经历调查发现,博士群体在恋爱中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从综合恋爱次数上来看,博士高居榜首。调查显示,博士的平均恋爱次数是6.87次,高居第一。从数据上来看,一个本科生谈一次恋爱的时候,博士已经谈完两次,正在酝酿第三次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博士中,常被人们调侃的女博士的恋爱次数更高,平均为7.12次,男博士居然在恋爱次数上拖了女博士的后腿。
相对应的',博士的平均幸福感也相对较高。调查显示,学历较高者的幸福感指数也相对高,博士达到6.68,仅次于研究生,高于其他学历人群。由此看来,博士并非是缺爱的“孤独患者”,而是爱并快乐着的“恋爱达人”。
“超级奶爸”,那只是个传说!
不过,调查也显示,只要度过了这道坎,感情就会慢慢“回暖”。所以只要提前做好“五年之痒”的心理准备,“白首偕老”的誓言还是有可能实现。
调查显示,婚姻生活中丈夫与妻子对婚姻满意度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总的来说丈夫的婚姻满意度高于妻子。而在有小孩儿的家庭,女性比男性更觉得自己婚姻不幸福,男女幸福满意度差值更高。
百合网婚恋研究院院长周小鹏认为,婚后的女性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买菜做饭、照顾老人、也要上班赚钱,自然“压力山大”。就带孩子而言,调查显示,在带孩子的问题上,以女方为主照顾孩子的占29%,而以男方为主的仅占2.1%,也就是说有三成的女性婚后需要投入更多心力在带孩子上,而传说中的“超级奶爸”却比大熊猫还要珍稀。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九
近几年,随着离婚率的大幅提升,情感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的问题。针对当下社会中婚外恋、第三者等婚恋负能量的集中爆发,一些针对婚外情的机构和服务开始不断被媒体曝光,并被大众所认知。当爱情遇到危机,你会采取什么方式?近日百合网发布的《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情感挽回这个新兴的行业正随着情感问题的突出而受到重视,行业开发潜力巨大。
婚外情成婚变主要诱因超三成人认为有必要设置调查了婚外情机构。
每个人都渴望的得到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幸福感到底有多少呢?据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研究中心调查分析,目前中国导致离婚的婚变诱因中,“第三者插足”占74.6%,位居第一;其他包括家庭暴力、常年分居等问题离婚总共占25.4%。由此可见,婚外情已经成为中国家庭婚姻的“头号杀手”。
针对突出的婚外情问题,百合网此次调研就专门针对“是否需要设置调查了婚外情机构“,调取了百合网主站活跃用户中的近3000万份样本和网络问卷近3万份样本进行大数据统计。数据显示,有超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有必要存在。由此可见,维护家庭幸福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专业情感咨询机构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获得认同。
近四成人接受情感挽回帮助百合网给出专业建议。
“不幸福的婚姻,不离婚能怎样?又不可能挽回一个人的心”“我想挽回婚姻,像父母的婚姻那样稳定,但是他偏偏不肯,恨死我了,怎么办?”“失去的爱情还能重新拥有吗?”……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遇到情感障碍又手足无措的人群。
当爱情遇到的危机,大部分人都会打响爱情保卫战,但方式各不相同,有人靠自己力挽狂澜,也有人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调查结果表明,有37.26%会选择到相关机构进行情感挽回,有31.67%的人表示不愿意,31.07%的人表示说不清楚。
对此,百合网婚恋研究院院长、首席婚恋专家周小鹏女士对数据进行了详细解读。周小鹏表示,近70%的人面对情感危机不知道、不确定如何应对,说明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两性矛盾,是爱无能的一种表现。而大众对专业情感挽回机构的陌生也使他们失去了一条专业的`解决途径。其实,与大众想象不同,以百合网情感医院为代表的专业情感挽回机构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之前,会首先教会客户如何提升自信、表达爱、与对方沟通,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在一年多的服务实践中,情感挽回服务的业务量成倍增加也说明“情感挽回”还有很大的空间可待开发。
百合网国人婚恋状况报告已经连续发布十年。每一年,每份报告都力图记录当下的爱情符号,梳理属于当下的情感脉络,串联起属于这个时代的爱的旋律。共同揭示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当代人的婚恋观,聚焦社会热点问题,为研究、探讨相关的政策提供依据。每年发布的婚恋调查报告均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相关阅读: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十
20年底,医脉通发起了一项调研《中国医生吸烟情况调研报告:医生+吸烟=?》,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医生的吸烟情况不论是从吸烟人数占比还是每日吸烟量上都远低于我国一般人群,那么作为医生,他们对于医生吸烟这一行为是否有多元化的看法呢?本次调研,让我们一起来重点关注一下医生对于吸烟的态度。
本次调研共收集有效数据841份,样本基本情况如下图所示:
医务人员是维护人类健康的职业,他们对于吸烟的危害有更清楚的认识,那么医务人员是否应该做不吸烟的表率呢?由图2可以看出,在参与调研的841位医生中,95%的医生认为医生应该成为不吸烟的表率。而这841位医生中目前在吸烟的医生有123位,非吸烟者有718位,那么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这一观点是否看法一致?交叉分析的结果显示,非吸烟者赞同医生应成为不吸烟表率的比率为97%,要明显高于吸烟者(86%)。
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不断地接触患者,那么医生们是否会在患者面前吸烟呢?他们又是怎样看待医生在患者面前吸烟这一行为的?从图3的数据可以看出,87%的医生从未在患者面前吸烟,另外有13%的医生偶尔或者曾经在患者面前吸烟。比较有意思的是,当问及医生对于在患者面前吸烟这一行为的看法时,只有5%的人认为是无所谓的,95%的医生则认为这是不文明的或会诱导患者吸烟的,也就是说有一小部分医生虽然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但也曾经在患者面前吸烟。
进一步分析“医生对在患者面前吸烟”这一行为的态度与“是否曾在患者面前吸烟”这一行为的交叉对比发现(见图4),对“医生在患者面前吸烟”持无所谓态度的医生中,有18%的人曾经发生过在患者面前吸烟的情况,而从未在患者面前吸过烟的人只占56%,而认为“在患者面前吸烟对患者有诱导作用”的人从未在患者面前吸烟的比率占到了92%,认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的人从未在患者面前吸烟比率也达到了87%,都明显高于认为这种行为无所谓的人群。
今年我国多地公布了《公共场合控制吸烟条例》,医院对于医生或许只是工作单位,而对于更多的人,医院则是他们理解中的公共场合,那么医院是否应该禁烟呢?参与本调研的医生中,93%的医生所在的医院有明确规定医院禁止吸烟,而97%的医生也认为这是合理的规定(见图5)。
从本调研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医生对于吸烟的态度是比较符合大众预期的,他们认为医生吸烟对患者有不好的影响,并认为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做不吸烟的表率,对于医生,值班、有紧急患者需要处理情况是家常便饭,并且在上一篇《中国医生吸烟情况调研报告:医生+吸烟=?》的文章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医生吸烟的理由是缓解紧张情绪和提神,医生整体的吸烟人数虽然不多但工作的性质或许使他们更难戒除烟瘾,我们也呼吁不论是出于对自己或是家人、患者的身体健康考虑,医生们能够尽量减少吸烟,健康生活。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十一
10日,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联合百合网婚恋研究院发布了《2015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对各年龄层、各不同学历、地域等群体的恋爱、婚姻及性的行为、态度进行了调查。根据《报告》显示,在婚姻生活中,“七年之痒”已经变成“五年之痒”,婚后3-5年出现危机的比例最多。
该调研采用互联网线上和线下两种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对象覆盖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收集历时2个月,获取的有效样本近8万份。
恋爱:博士恋爱次数高居榜首。
中国法律规定,年龄满18周岁的公民为“成人”。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超过一半的人(51.09%)在18岁之前(含18岁)发生了人生中的初恋。值得关注的是,从家庭背景方面来看,父母存在感情问题的家庭孩子初恋时间更早。离异未再婚、离异且一方再婚、离异双方再婚、分居家庭孩子的初恋年龄都在16岁及其以下。而父母感情状态良好的家庭孩子第一次恋爱年龄都接近17岁,相对较晚。
调查数据显示,博士的平均恋爱次数是6.87次,高居榜首。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博士中,常被人们调侃的女博士的恋爱次数更高,平均为7.12次。
另外,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从年龄划分,80前人群性行为发生年龄较晚,90后第一次性行为时间则发生较早,平均是19.78岁,95后则更早,平均在17.71岁。但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与年龄呈现负相关,70前人群避孕意识较低,仅20%的人采用避孕措施,85后、90后则在40%左右,而95后却有35%的`人采取避孕措施,可见较年轻者的避孕意识相对较高。
婚姻:丈夫对婚姻的满意度高于妻子。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初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2岁-28岁,男性晚婚(25岁及以后)的人群占63.29%,女性(23岁及以后)晚婚人群占83.07%。但从不同学历人群的第一次结婚年龄来看,差异却较大:博士和研究生结婚均较晚,都在27岁以后;而大学本科、研究生在读、博士在读学历者则在26岁结婚;初中、小学及其以下、高中学历者结婚相对较早,在23-24岁便都已成家。总体而言,学历程度较低者结婚年龄较早。
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婚姻生活中丈夫与妻子对婚姻满意度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总的来说丈夫的婚姻满意度高于妻子。而在有小孩儿的家庭,女性比男人更觉得自己婚姻不幸福,男女幸福满意度差值更高。
婚恋专家认为,婚后的女性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买菜做饭、照顾老人、也要上班赚钱,自然压力山大。调查显示,以女方为主照顾孩子的占29%,而以男方为主的仅占2.1%。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十二
《财富》(中文版)二月刊公布了“最新中国高级经理人心理状况调查报告”的结果,这是《财富》(中文版)第七次发布“中国经理人压力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从《财富》(中文版)18万的读者数据库中随机挑选的2万名读者,其中主要接受调查的人都是大型企业的高级经理人。上发布供读者浏览。
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高级经理人的压力主观感受和主要压力源、压力对高级经理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高级经理人的个人心理状态、高级经理人应对压力的方式、高级经理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等五大方面。深刻解析了经济高增长下,高级经理人的心理状况。
深度分析表明,目前能够导致高级经理人心理状况恶化并且亟需给予重视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对生活的影响、工作负荷大、工作要求变化、薪酬回报及职业晋升问题。调查还发现,即使在社会越来越提倡重视员工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的今天,企业所采取的实际行动仍远远不够,仅有44.8%的企业增加了员工的身体锻炼活动;34.9%的企业改进了工作流程,缓解员工的压力感受及压力导致的负面影响;设立压力发泄放松场所(7.6%)、提供全套的eap(员工帮助计划)服务(6.4%)、培养内部的心理咨询师(4.8%)的企业还不到10%。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高级经理人表示,“企业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或认为“企业根本不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
在缓解压力方面,听音乐、看电视电影、与亲朋在一起,是高级经理人最常用的减压方式,有些人通过打游戏、泡功夫茶、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等个性化的方式减压。高级经理人减压方式开始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转型。
专家建议,企业可以更积极的帮助企业内员工提供科学的职业心理健康服务,这既有助于员工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专家建议高级经理人们,应该提高自己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并且采取更积极的态度,通过更专业的渠道(如心理咨询)帮助自己或自己的员工舒缓压力和释放消极情绪,并从中学到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真正提高自己和员工的身心健康。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十三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末总人口为44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747.73万人。云南现有农村劳动力216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930万人,截止6月,已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6.68万人。本报告所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4个月或全年累计6个月以上,留在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的孩子。
一是数量多,比例大,且呈上升趋势。根据本次调查统计,截止今年8月,我省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21.34万人,占全省1247.5万0-17岁儿童的8.98%。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占全省儿童总数的比例为3.43%,七年来上升了7.76个百分点。
二是分布广,不均衡。从统计分析,我省16个州市均有农村留守儿童,但分布不均衡,人口密度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多的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所占比例高,反之则低。
三是留守早,时间长。我省有32%的留守儿童不到6岁就留守,有53%的留守儿童在7-12岁时留守。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三年以上的占34%,一年至三年的占31%,四个月至一年的占35%。
四是与父母联系少、见面难。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省外务工的占53%,在省城务工的占17%。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主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联系,经常保持联系的占46%,偶尔联系的占46%,从不联系的占8%。每年能与父母能见上一面的占30.6%,多年才见一面的占22.2%。
五是家务繁重,自理能力增强。调查中,有45.6%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要承担烧火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养猪等家务。也因此,有5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一是以隔代监护为主,多监护方式并存。我省留守儿童主要有单亲监护(父亲监护、母亲监护)、隔代监护(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儿童自我监护、其它监护等几种,其中又以隔代监护为主,占49%。
二是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管教方法简单。我省留守儿童监护人没上过学的占46.8%,小学及小学未毕业的占37.7%,留守儿童父亲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8%,母亲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2%。监护人采用放任自流的管教方法的占85.6%,采用打骂教育方法的占10.3%,采用说服教育、民主教育的仅占4.4%。
三是隔代监护者年龄偏大,生活负担重。绝大部分隔代监护人年龄在60岁以上,有的监护人要监护多个孙辈,十分辛苦,且经济困难,生活负担重。有的年老多病,不能自理,留守儿童还要为他们洗衣做饭、买药看病,甚至出现“逆向监护”。
四是自我监护人年龄偏小,生活困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部份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又无祖辈和亲威、朋友依靠的留守儿童,全部生活自理,非常艰难,如果没有学校老师和邻居的帮助,他们的生活都存在问题。
近年来,省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整合资源,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了“小公民道德建设暨‘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工作范围,初步形成了各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牵头、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组织召开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转发了全国妇联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把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落到实处;三是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建设。20,我省创建了第一所“云南省流动人口、农村家长示范学校”,至今,全省创建省级“流动人口、农村家长示范学校”50所,创建全国“流动人口、农村家长示范学校”30所。“十一五”期间,我们计划再建200所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四是组织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以及学校教师培训,创建了“云南省家庭教育网站”,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到各地举办讲座146场,累计听讲人数达10万余人次。我省家庭教育讲师团的经验被中宣部列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大典型经验之一。五是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行动。各地开展了“代理家长”、“手拉手”、“爱心妈妈”、设置亲情电话和教师挂钩帮扶等活动,部分县、市建立了留守儿童普查、家访制度。曲靖会泽县还组建了由100名巾帼志愿者的队伍,对100名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
但是,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重视不够和解决问题措施不力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各地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展不平衡。
综合调研情况,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存环境堪忧。
一是自然环境恶劣。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全省土地面积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要选择外出务工,使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留守儿童不仅难于接触到新鲜事物,而且上学、出行也极不方便。二是家庭环境欠佳。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的温暖,生活枯燥;普遍存在缺乏卫生习惯,卫生状况极差;营养不良、生病后不能及时医治,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三是社会环境亟待改善。一方面,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医疗保障缺失。
(二)教育问题突出。
教育问题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也是监护人感到最棘手的问题。调查显示,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问题的占43.3%,其次是生活和安全问题,分别占18.3%和11.7%。教育问题,又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不容乐观。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逃学、辍学比例较高,学习成绩下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经常迟到的占56.8%,从不迟到的仅有0.8%;每天都能完成作业的占35.5%,有时能完成的占40.3%,偶尔能完成的占4.7%,很少能完成的占19.5%;有14.7%的留守儿童有过辍学经历;有47.1%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二是道德品质易滑坡。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管理放任自流,留守儿童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不良行为比其他儿童更为突出。通过问卷教师对留守儿童行为的评价,75.2%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较非留守儿童更突出。
(三)心理健康受损。
调查显示,有不少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调查显示,有70.4%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比其他学生更自卑,有45.6%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孤僻,有60.8%的认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比较困难。
(四)安全难有保障。
留守儿童意外事故(溺水、触电、被狗咬、火灾等)呈上升趋势。从问卷看,54%的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缺少安全感,43.1%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的最大问题是“安全问题”。另外,受农村社会治安环境影响,留守儿童权益易受侵害。据昭通镇雄县的一个派出所统计,20xx年至20xx年6月,该镇就发生了15起留守儿童杀人或被杀的案件,5起留守女童被强暴案、1起吸毒案。
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政策体制滞后是制度根源。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伴生的高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使收入低廉的农民工无法负担,只好选择子女留在家乡农村学习生活,促成了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增多。
(二)贫穷落后是经济根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变。这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无力缓解农民外出与子女留守的矛盾;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同样因为贫困很难改变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现实。
(三)认识不足是措施障碍。总体看,各级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还是不够,有的只关注农民外出务工创收和向城市转移,对留守儿童问题却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民工自己家庭的事情,没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看。这种认识和态度,直接导致当地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任何措施。
(四)关爱不够是直接原因。监护人也是家庭留守者之一,他们不仅要负责整个留守家庭的正常运转,还要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进行照料。隔代监护人,他们年龄已经较大,身体多有疾病,加上缺少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守旧;单亲监护因家庭缺少了劳动力,因此对留守儿童管教普遍缺乏耐心,打骂体罚留守儿童是常事;其它监护方式,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则更加不利。
(五)教育资源短缺是重要因素。一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二是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缺乏规划,应对措施乏力。三是教师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沟通有限。
(六)责任感缺失是农民工自身原因。对部分年轻的留守儿童父母,他们在经济利益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的偏差,不再安于农村生活现状,对农村的家庭责任感弱化,使得一部分家长忽视或顾不上照料儿童的身心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艰巨而紧迫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刻不容缓。综合调研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形成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共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全面贯彻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把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要求上来,努力形成各级各部门共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思想共识。
2.建立健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地都要尽快按中央的要求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机构,积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妇联协调、全社会参与、覆盖城乡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3.科学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整体工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工作内容及目标,循序渐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4.认真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在基层得到落实。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基层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督查,切实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做得深入扎实。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十四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加强高等教育大数据建设,全面了解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状况,受教育部委托,今年5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正式开展“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工作。此次调查收到556所本科高校填报的问卷,内容包括国际化战略、组织与管理、教师、学生、课程与教学、科研、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9个方面的57项指标。
报告介绍了高等教育行业相关概述、中国高等教育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行业的现状、中国高等教育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高等教育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高等教育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去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3431万人,较3460万人减少29万人;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比的699万人数增加26万。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34.46万人,比20增加4.8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87196.1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31.08亿元。此外,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国内高等教育中不但存在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之间的竞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竞争,同时随着留学热高涨,国内高等教育业面还临着国外高等教育的竞争。为此,教育部不断加强和促进中外高等教育的合作。
当前公办高等学校和民办学校都走特色化道路,但公办高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又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产学研一条龙,比民办学校起点高、速度快。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市场集中率仍然非常高,民办高校无论是从学校数量还是从培养学生数量上都只占绝对少数,在校生与招生数量的增长以及实现大众化的绝对主力是公立高校。另外,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特征和矛盾日益显现,在和谐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环境引导下,近些年来,我国对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着力完善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间和各类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这对于高等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走非常有利的。到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将达到3350万人,在校生3080万人,其中:研究生17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6.0%.“十二五”期间,将优化高等教育宏观布局结构。将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按照国民经济布局和城镇化体系建设要求,完善中央部属高等学校和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战略布局,加强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建设,形成与国家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衔接的高等学校布局结构。推进高等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发展。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高等学校创造开放、公平、有序竞争的发展环境,使各类高等教育都能涌现出一批有特色的一流学校。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高等教育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高等教育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高等教育定义。
二、高等教育分类。
三、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高等教育行业特征。
一、几种高等学历教育方式对比。
二、教学理念。
三、课程综合。
四、发展历程。
五、学历认证。
第二章高等教育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第一节高等教育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5、《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三、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四、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gdp运行情况。
2、财政收入分析。
3、居民收入分析。
4、中国cpi波动情况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一、高等教育产业社会环境。
1、中国人口规模。
3、卫生和社会服务。
4、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5、中国城市化进程。
6、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分析。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一、高等教育技术分析。
1、现代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观念变革。
2、现代信息革命引起的教材变革。
3、现代信息技术引起的教学环境变革。
4、现代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方式变革。
二、高等教育技术发展水平。
1.探索式教学法。
2.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式教学法相结合。
3.合作学习教学法。
三、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1、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2、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3、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4、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十大影响。
第三章国际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全球高等教育行业总体情况分析。
一、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新特征。
1、全球高等教育服务内容新特征。
2、全球高等教育服务形式新特征。
3、全球高等教育学校类型新特征。
4、全球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新特征。
5、全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特征。
二、全球高等教育收费分析与经验借鉴。
1、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学费概况。
2、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学费。
3、世界高等教育收费经验借鉴。
第二节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分析。
一、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1、美国高等学校规模。
2、美国高校招生规模。
三、美国高校层次。
四、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五、美国高等教育财政分析。
六、美国高等教育全球化战略。
七、美国优秀高等教育学校发展分析。
第三节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分析。
一、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1、日本高等学校规模。
2、日本高校招生规模。
三、日本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四、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分析。
1、日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
2、日本高等教育市场化形式。
3、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启示。
五、日本高等教育全球化战略。
六、日本优秀高等教育学校发展分析。
第四节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分析。
一、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1、英国高等学校规模。
2、英国高校招生规模。
3、英国高校师资力量。
三、英国高等教育运营管理分析。
四、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
五、英国高等教育财政分析。
六、英国高等教育全球化战略。
七、英国优秀高等教育学校发展分析。
第五节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分析。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三、新加坡高等教育全球化战略。
四、中国与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比较。
1、历史国情和教育观念比较。
2、高等学校管理模式的比较。
3、高等教育投资情况比较。
4、高等教育目标的比较。
5、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比较。
6、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选择的比较。
7、学生成绩考核方法的比较。
8、新加坡高等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五、新加坡优秀高等教育学校发展分析。
第六节-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一、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的趋势。
1、本科教育需求崛起。
2、私立教育机构增多。
3、学生或其家庭承担更多学费。
4、新区域的崛起激励全球竞争。
5、国际化更为广阔和深入。
1、多元、公平、合作和创新成为关键。
2、高等教育公共产品属性得到凸显。
3、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受到关注。
4、地区参与不断加强。
5、更加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第四章中国高等教育行业的国际比较分析。
第一节国内外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
一、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
二、国内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二节国内外高等教育资助制度比较研究。
一、我国高等教育资助制度分析。
二、国外高等教育资助制度分析。
三、国外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特点分析。
四、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一、政府参与评价的.行为模式比较。
二、评价指标体系及操作方法比较。
三、大学教学评价主客体比较。
四、借鉴与启示。
第二部分高等教育行业深度分析。
第五章我国高等教育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等教育行业发展阶段。
二、我国高等教育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三、我国高等教育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四、高等教育行业学校数量。
五、高等教育行业招生规模。
六、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量。
七、高等教育学校师资情况。
1、高等教育学校师资情况(总计)。
2、高等教育学校师资情况(普通高校)。
3、高等教育学校师资情况(成人高校)。
八、高等教育行业结构变化情况。
第二节高等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分析。
二、中国高等教育学校发展分析。
第三节高等教育市场情况分析。
一、中国高等教育市场总体概况。
第四节我国高等教育学费价格走势分析。
一、高等教育学费价格模型分析。
二、高等教育学费价格影响因素。
三、高等教育学费价格走势分析。
四、2015-年高等教育学费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节高等教育大众化分析。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含义。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策。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意义。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情况。
五、高等教育大众化思考。
第六章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供需形势。
第一节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供给分析。
一、高等教育行业基本规模情况。
1、高等教育行业资产规模。
2、高等教育行业学校数量。
二、高等教育行业师生情况。
1、高等教育行业教职工数。
2、高等教育行业专任教师数。
三、高等教育行业投入经费。
1、高等教育行业总体投入经费。
2、高等教育行业投入经费结构。
第二节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需求分析。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二、高等教育经费结构。
三、就业机会。
四、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状况。
五、适龄人口数量。
第三节高等教育行业供需分析。
一、影响高等教育供给的因素分析。
二、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分析。
第四节家庭高等教育消费分析。
一、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情况。
1、各层次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情况。
2、各省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情况。
二、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情况。
1、各层次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情况。
2、各省市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情况。
三、居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分析。
1、家庭高等教育消费支出承受能力分析。
2、不同收入人群高校选择情况。
四、居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分析。
1、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分析。
2、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分析。
3、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分析。
第七章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
第一节国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
一、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
1、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展望。
二、英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
1、英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英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展望。
三、法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
1、法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法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展望。
四、德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
1、德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德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展望。
五、加拿大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
1、加拿大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加拿大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展望。
六、香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
1、香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香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展望。
七、台湾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
1、台湾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台湾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展望。
八、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
1、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展望。
九、新加波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
1、新加波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新加波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展望。
十、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
1、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展望。
十一、国外教育信息化经验总结。
1、政府引导推动。
2、集成社会资源构建资源库。
3、建设全民学习的开放平台。
4、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第二节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投资与重点工程分析。
一、中国教育it投资情况分析。
1、教育it投资规模分析。
2、教育it投资产品结构。
3、教育it投资区域结构。
4、教育it投资重点领域。
二、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
1、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2、高等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
3、高等教育信息化当前特征。
4、高等教育信息化主要问题。
三、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重点工程分析。
1、“211工程”
2、“985工程”
3、“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
第三节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分析。
一、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二、数字校园建设现状与趋势分析。
1、数字校园概念。
2、数字校园体系结构分析。
3、数字校园建设需求分析。
4、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分析。
5、数字校园的规划与设计。
6、数字校园建设模式分析。
7、数字校园部署模式分析。
三、智慧校园建设现状与趋势。
1、智慧校园的内涵。
2、智慧校园建设目标与意义。
3、智慧校园建设内容。
4、智慧校园网络数据的融合。
5、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6、智慧校园与互联网分析。
7、我国智慧校园发展展望。
第三部分高等教育市场供需分析调研。
第八章我国高等教育细分市场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1、普通高校总体规模。
2、普通高校学生情况。
3、普通高校师资情况。
三、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收支情况。
1、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2、教育经费收入情况。
1、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得到优化。
2、普通高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第二节部委院校及地方院校发展分析。
一、部委院校发展分析。
1、部委院校发展规模。
2、部委院校区域分布。
3、部委院校经费情况。
二、地方院校发展分析。
1、地方院校发展规模。
2、地方院校区域分布情况。
3、地方院校经费情况。
第三节公办高等教育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公办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1、公办高等教育学校数统计。
2、公办高等教育学校师资情况。
第四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1、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数统计。
2、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教职工统计。
二、民办高等教育结构状况。
1、民办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2、民办高等教育专业结构。
3、民办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1、民办高等教育趋势预测分析。
2、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中外合办高等教育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中外合办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1、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统计。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统计。
3、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统计。
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分类分析。
1、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区域分布。
2、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统计。
3、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合作对象的国别和地区。
4、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合作办学专业。
5、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合作伙伴。
第六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1、成人高校总体规模。
2、成人高校学生情况。
二、成人高等教育经费收支情况。
三、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七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九章我国高等教育行业营销模式及策略分析。
第一节高等院校教育营销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管理。
二、国内外高等院校教育营销管理现状分析。
三、高等院校运营机理与企业运营机理营销视角的对比。
四、中国高校教育营销管理模式的构建。
第二节高等院校目标市场营销战略模式。
一、高等院校顾客分析。
二、高等院校目标市场的确定。
三、高等院校的市场定位。
四、高等院校目标市场营销战略模式的构建。
第三节高等院校营销组织管理模式。
一、营销组织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二、营销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高等院校营销组织的重组与再造。
四、基于bp网络的高等院校营销组织预警管理。
第四节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信息管理模式。
一、高等院校的市场营销信息。
二、高等院校的市场营销环境与营销信息。
三、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信息的管理模式。
第五节中国高等院校教育营销整合策略。
一、高等院校“人本管理”营销策略。
二、高等院校“名师”营销策略。
三、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营销策略。
四、高等院校成本导向定价策略。
五、高等院校公共关系策略。
第四部分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格局。
第十章高等教育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高等教育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
一、高等教育行业区域分布概况。
二、高等教育行业区域发展特点。
1、我国普通高校东、中、西三大区域布局不均衡。
2、国家对东、中、西三大区域普通高等教育投入不均衡。
3、三大区域普通高校占有教育资源不均衡。
4、三大区域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果不均衡。
三、高等教育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1、经济原因。
2、自然地理环境原因。
3、历史原因。
4、政策原因。
第二节北京市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及预测。
一、北京市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分析。
1、北京市高等教育行业规模分析。
2、北京市高等教育行业发展特点。
3、北京市高等教育行业结构分析。
二、北京市高等教育子行业发展分析。
1、普通高等教育发展。
2、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三、北京市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分析。
四、北京市高校经费情况。
第三节江苏省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及预测。
一、江苏省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分析。
1、江苏省高等教育行业规模分析。
2、江苏省高等教育行业发展特点。
二、江苏省高等教育子行业发展分析。
1、普通高等教育发展。
2、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三、江苏省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分析。
四、江苏省高校经费情况。
第四节广东省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及预测。
一、广东省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分析。
1、广东省高等教育行业规模分析。
2、广东省高等教育行业发展特点。
3、广东省高等教育行业结构分析。
二、广东省高等教育子行业发展分析。
1、普通高等教育发展。
2、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三、广东省高校经费情况。
第五节陕西省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及预测。
一、陕西省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分析。
1、陕西省高等教育行业规模分析。
2、陕西省高等教育行业发展特点。
3、陕西省高等教育行业结构分析。
二、陕西省高等教育子行业发展分析。
1、普通高等教育发展。
2、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三、陕西省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分析。
四、陕西省高校经费情况。
第六节其他省市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及预测。
第一节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一、高等教育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二、高等教育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三、普通高等教育集中度。
四、高等教育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1、经济型壁垒。
2、行政性壁垒。
五、高等教育行业swot分析。
第二节中国高等教育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一、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竞争。
二、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的竞争。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竞争。
第三节高等教育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分析。
二、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分析。
三、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集中度分析。
四、国内主要高等教育学校动向。
第四节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高等教育学校核心竞争力概述。
二、高等教育学校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
三、提高高等教育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节中国领先公办高等教育学校经营形势分析。
一、北京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二、清华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三、复旦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四、浙江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五、上海交通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六、南京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七、北京师范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八、中国农业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九、北京协和医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十、中国政法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第二节中国领先民办高等教育学校经营形势分析。
一、北京城市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三、山东英才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四、西安欧亚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产业发展。
7、学校发展特色。
五、三亚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六、仰恩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七、黄河科技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八、西京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九、南昌理工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十、浙江树人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第三节中国领先中外合办高等教育学校经营形势分析。
一、宁波诺丁汉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二、西交利物浦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三、上海纽约大学。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四、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五、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六、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七、上海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八、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九、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十、江南大学北美学院。
1、学校发展简介。
2、学校师资力量。
3、学校学科建设。
4、学校人才培养。
5、学校科研能力。
6、学校发展特色。
第五部分高等教育行业趋势预测展望。
1、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2、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分析。
3、高等教育办学趋势分析。
第一节高等教育行业投融资情况。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1、财政经费。
2、银行信贷。
3、社会捐助。
4、项目融资。
5、委托贷款。
6、信托融资。
7、融资租赁。
8、资产置换。
9、科研及服务收入。
10、校办企业及附属事业收益。
二、高等教育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1、高等教育行业投资特点分析。
2、高等教育行业投资问题分析。
3、高等教育行业投资体制改革。
4、高等教育行业投资政策及展望。
一、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二、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三、高等教育行业投资机遇。
一、高校信贷学风险分析。
1、影响高校信贷学风险的因素。
2、高校贷款办学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二、高校校办产业的投资前景分析。
1、高校校办产业投资前景产生的原因。
2、高校校办产业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三、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分析。
1、我国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分析。
2、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原因分析。
3、高校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四、民办高等教育投资前景。
1、民办高校投资前景分析。
2、民办高校投资前景的防范与管理。
五、商业银行对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
1、审慎选择贷款高校。
2、建立预警机制及量化贷款风险。
3、加强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
第四节中国高等教育行业投资建议。
一、高等教育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二、高等教育行业主要投资建议。
三、中国高等教育企业融资分析。
第六部分高等教育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高等教育行业面临的困境。
一、首次明确人才培养标准。
二、首次明确“阳光治校”范围。
三、首次提出“综合改革”理念。
四、首次提出分类高考举措。
五、首次提出制定“学术委员会”规则。
六、首次提出“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制度。
七、首次提出“积极参与oecd国家学生评估”动议。
八、首次提出管理方式转变的路径。
第二节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教育体制机制问题。
2、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3、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4、教育投入与教育市场问题。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1、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3、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4、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
第三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理念及教育模式有待改进。
2、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3、招生和办学管理未步入正规。
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1、引入多元投资。
2、实行一定程度上的“管办分离”
3、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4、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
第四节中外合办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中外合办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引进型与非引进型。
2、短期培养与长期培养。
二、中外合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1、招生。
2、合作对象选择。
3、学分认定。
第十六章高等教育行业案例分析研究。
第一节高等教育主要办学模式案例分析。
一、教育集团模式。
二、大学城模式。
三、公立大学转制模式。
第二节成人高等教育营销案例分析。
一、学校简介。
二、研究背景。
三、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四、现有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五、营销渠道策略选择。
第三节民办高等教育营销案例分析。
一、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的营销环境分析。
1、内部环境概况。
2、宏观环境分析。
3、竞争环境分析。
4、swot分析。
二、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营销的策略。
1、教育营销的理念体系。
2、教育服务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策略。
3、教育营销的有形展示策略。
4、人员要素的内部营销策略。
5、以顾客为中心的关系营销策略。
6、教育营销的外部营销组合策略。
三、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营销的优化设计。
1、关系营销网络模型优化设计。
2、教育营销供应链构建设计。
3、整合营销的强化设计。
四、结论。
第十七章高等教育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高等教育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对我国高等教育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高等教育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二、高等教育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三、我国高等教育企业的品牌战略。
四、高等教育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高等教育经营策略分析。
一、高等教育创新策略。
二、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三、高等教育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高等教育行业投资规划建议研究。
一、20高等教育行业投资规划建议。
第十八章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
第一节高等教育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高等教育子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民办高等教育。
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
第三节高等教育行业投资建议。
一、行业投资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高等教育学历对比。
图表:高等学历教育方式对比。
图表:年-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图表:-2014年中国财政收支统计。
图表:2014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图表:2014年末人口年龄结构。
图表:-2014年中国人口出生率。
图表:-2013年中国城市化率进程。
图表:-2014年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统计。
图表:2014年美国大学top10学费排行榜。
图表:2013/英国部分高等院校学费(1)。
图表:2013/20英国部分高等院校学费(2)。
图表:2013/2014学年加拿大部分高校学费。
图表:美国知名高校分布。
图表:2014年日本高等学校规模统计。
图表:2013/2014学年世界大学排行榜——日本。
图表:2013/世界大学排行榜——英国。
图表:2013/20世界大学排行榜——新加坡。
图表:产学研教育管理网络示意图。
图表:我国现行的资助制度。
图表:英国对依靠家长资助的收费标准。
图表: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学校数量。
图表:2014年全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榜。
图表:20142014年度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top10。
图表: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细分市场招生人数。
图表:我国高等教育学费价格供给、需求曲线。
图表:我国高等教育学费价格市场关系模型。
图表:2014年部分省份高校学费调整方案。
图表:2014年中国高校资产规模。
图表:2014年中国高校数量。
图表: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结构。
图表:2014年中国适龄人口数量。
图表: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案。
图表:美国高校信息技术资源使用和重要性。
图表:美国高校学生课堂应用设备所有权比较。
图表:智慧校园构建内容框架。
图表:智慧校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框架。
图表:智慧校园互联网应用框架。
图表:2014中国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top10。
图表:2014年中国部属高等学校区域比重。
图表:2013年地方院校区域分布情况。
图表:2013年民办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图表:2014年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统计。
图表:2014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合作对象的国别和地区。
图表:非营利组织的国际化分类(cinpo)标准。
图表:非营利组织与企业营销异同。
图表:企业运作机理。
图表:高等院校运营机理。
图表:高校”生产”流程。
图表:目标市场选择模式。
图表:bp网络结构。
图表:高校营销信息管理模式。
图表:经济环境因素中高校营销信息类别。
图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人力资源层次机构。
图表:城市住户收入水平与实际上大学的比率。
图表:政治环境因素中高校营销信息类别。
图表:高校内部环境因素中营销信息类别。
图表:竞争者环境因素中营销信息类别。
图表:生源环境因素中营销信息类别。
图表:就业环境因素中营销信息类别。
图表:高校专业的生命周期。
图表:我国东、中、西部高校数结构。
图表: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行业规模分析。
图表: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行业结构。
图表:2013年北京市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统计。
图表:2013年北京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统计。
图表:2013年江苏省高等发展情况统计。
图表: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统计。
图表:2013年广东省高等教育行业规模分析。
图表:2013年广东省高等教育行业结构。
图表:2013年广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
图表:2013年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
图表:20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
图表:2012年陕西省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图表: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发展概况。
图表:2013年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图表:201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图表: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四大核心要素。
图表:清华大学师资力量统计。
图表:上海交通大学部分科研机构单位。
图表:中国农业大学部分学科排名。
图表:三亚学院学科建设概况。
图表:中法工程师学院学生工程师阶段在校期间出国情况。
图表:中国贷款风险分类及标准。
图表: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风险分类及标准。
图表:日照市为吸引高校入驻出台的优惠政策。
图表:日照大学城、松江大学城、筑波大学城的运作模式对比。
图表:山东职业技术学院swot分析表。
图表:有形展示的作用与市场营销策略之间的关系。
图表:山东英才学院的七大市场模型。
图表:现代高等教育组织图。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十五
本报讯(记者黎蘅)日前,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20~55年龄段的消费者中,有83%的人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头屑困扰,与1988年的统计数据相比,这一比例上升了13%。有56%的被访者认为头屑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据悉,本次调查共涉及十城市万余人次,针对报告结果,专家们得出结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头屑问题首次受到国人普遍关注至今,近20年来,国人的头屑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的改善。”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身体健康标准,“头发有弹性、有自然光泽、没有头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近八成的中国人显然都被拦在“身体健康”线外。
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20~55岁年龄段中,超过83%的消费者有不同程度的头屑问题,与1988年的首次测试结果相比,这一比例上升了13%。其中受到头屑困扰的女性消费者占82%,男性消费者则高达84%。有56%的被访者认为头屑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负责此次调查数据分析的人士表示:按照中国20xx年洗发护发产品总销量(180亿元)换算,保守估计,近20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在去屑类洗发产品上花费了近千亿元。从调查结果来看,庞大的支出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去屑市场的黑洞值得引起相关行业机构、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关注。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洗发水产品超过95%是按功能性需求进行分类的,而按照年龄、性别等元素分类的洗发产品仅占市场总额的1%~2%,远低于欧美国家的平均值(70%~80%)。“市场上很难买到有针对性的去屑产品,当然也不可能有效地解决头屑问题。”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表示:“相比而言,一些发达国家的去屑产品市场就相对规范和全面得多。
另一方面,报告还揭示,有42%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了解头屑产生的原因,62%的被调查者不清楚头发需要全面营养,只有极少数消费者知道头皮健康需要全面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17%的男性和14%的女性承认自己有经常用指甲抓挠头皮的习惯;有超过20%的被访对象认为用手拨弄头发能帮助头屑脱落并减少头屑;近六成受访者在洗完头发后选择用毛巾用力擦拭的干发方式。这些对头屑成因认识的不足与不良的洗护习惯,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或加重头屑的产生。
此外,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当前白领过大的工作压力等,也是催生头屑问题的重要原因。
皮肤科专家指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油脂分泌情况和代谢情况都不一样,无区别地使用同一类型的洗发水将很难适应所有家庭成员的头发护理需求。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十六
日前,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20~55年龄段的消费者中,有83%的人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头屑困扰,有56%的被访者认为头屑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身体健康标准,“头发有弹性、有自然光泽、没有头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近八成的中国人显然都被拦在“身体健康”线外。
另一方面,报告还揭示,有42%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了解头屑产生的原因,62%的被调查者不清楚头发需要全面营养,只有极少数消费者知道头皮健康需要全面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17%的男性和14%的女性承认自己有经常用指甲抓挠头皮的习惯;有超过20%的被访对象认为用手拨弄头发能帮助头屑脱落并减少头屑;近六成受访者在洗完头发后选择用毛巾用力擦拭的干发方式。这些对头屑成因认识的不足与不良的洗护习惯,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或加重头屑的产生。
此外,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当前白领过大的工作压力等,也是催生头屑问题的`重要原因。
皮肤科专家指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油脂分泌情况和代谢情况都不一样,无区别地使用同一类型的洗发水将很难适应所有家庭成员的头发护理需求。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篇十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充满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仍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九个突出问题。
在家庭生活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别最突出的是意外伤害。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1.6、3.9和3.1个百分点。意外伤害的发生源于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缺乏,但更多的是父母及监护人履责不到位。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1.4和2.7个百分点,教师反映的差距更大。
2.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较差,学习兴趣较弱。
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个百分点;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
九成多留守儿童认为学习重要,他们学习态度和状态上的差异,既与学校教育的大背景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的情况有关。一方面,客观上存在普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学习知识一旦脱离自身的发展基础和需求,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缺少有效监督,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3.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学习辅导。
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都高出5.8个百分点。
调查发现,非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帮助和监督者是父母,而留守儿童则是老师。接受访谈的留守小学生认为,父亲外出后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遇到难题没人问了。代替父母照顾孩子的祖辈监护人较多,他们学历偏低,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习。
(三)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父母和同学朋友是农村儿童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非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是母亲(52.92%)、父亲(43.02%)和同学朋友(34%),留守儿童则是是母亲(41.54%)、同学朋友(34.92%)和父亲(30.38%),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虽然留守儿童获得祖辈的支持(17.02%)高于非留守儿童(10.9%),但远不及同学朋友。
2.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朋辈性倾向明显,易受不良团伙影响。
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同辈成为留守儿童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有30.5%的留守儿童认为在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有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
3.教师的情感支持不明显。
有47.8%的四年级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主要求助于老师,显著高于第二位的同学朋友(36.6%)。在青少年时期,父母与教师是儿童的两个“重要他人”,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当父母远离时,教师就成了情感依恋对象。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在你最信任的人是谁、你的心里话主要跟谁说、你和谁最亲近等情况中,老师在留守儿童身边的人群中排位都靠后。
有17.56%的留守儿童表示社会支持主要来源是自己,22.6%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这表明他们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社会支持状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本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论。留守儿童消极情绪较多,经常感到烦躁(46.0%)、孤独(39.8%)、闷闷不乐(37.7%)、无缘无故发脾气(19.7%)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5.7、5.7、1.5和1.1个百分点。这些消极体验降低了留守儿童对生活的满意度,有23.2%的留守儿童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不满意,比非留守儿童高6.4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在给留守儿童提供各种支持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使其更容易感受到外部支持的存在,而且要帮助留守儿童学会有效地利用这些支持,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四)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在留守群体中,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显然低于男童,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
在留守群体中,有外显性攻击行为和内隐性攻击性情绪的女童比例都高于男童,经常感到烦躁(47.6%)、闷闷不乐(38%)和无缘无故发脾气(21.5%)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3.7、1和3.5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留守女童负面情绪多、孤独感强。其原因:一是性别的差异使留守女童更需要父母的爱抚;二是家庭和学校的情感支持不能满足留守女童的心理需求;三是传统的社会角色期待加重了留守女童的心理负担。在留守群体中,36.4%的女童在家经常干活,比男童高9个百分点。有63.2%的留守女童要洗衣,35.2%要照顾弟妹,比留守男童高25.9和14.7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在为家庭转移更多劳动负担的同时,留守女童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与父母外出带给她们的心理影响叠加在一起,不仅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也可能会影响到她们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