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具有个人特色和深度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应该从观点、态度和感受等方面入手,结合自己的阅历和心情,有机地展开叙述和分析;其次,我们应该注重文章的结构和递进,以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语言来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还有,我们要注意给出有力的证据和例子,以增强读者的共鸣和说服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上提供一些帮助。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一
人生---一个充满了希望和美好憧憬的主题。它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着美好的向往和期待。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定位、价值观……最后形成的人生坐标也许各不相同,所以造成的每个人的最大期望值与其现实人生就必然形成了很大的出入。
自从读了季羡林老爷爷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一文后,我真实的懂得了人生的`真正含义。是啊!人生不如意,常有十之八九。可是,如果你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态,胸怀一个美丽心情。那么,你的人生每一天,都将是朝霞满天。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爸爸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老婆婆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卖布鞋,一个儿子卖雨桑每当下雨的时候,她总会担心卖布鞋的儿子没生意;一旦天晴了,她又会担心卖雨伞的儿子没生意。这就是她的人生,一个充满忧愁,苦恼和烦恼的生活。后来,有一位智者让她试着转换心态:在天晴的时候,让她想着为卖布鞋的儿子喝彩;在下雨的时候,让她想着为卖雨伞的儿子高兴。从此,那位老婆婆的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春光明媚。”
再说社会就像一个万花筒,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才形成了我们现在这姹紫嫣红的真实世界。就因为我们的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所以,这世界才充满了精彩……。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二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极大,娇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简析】。
什么是人生?不完满才是人生!先生谈人生,深入浅出中显现出真知灼见,饱含着朴素和真诚。慢慢读来,恰似在品味一壶幽幽的茗茶,在宁静和思考中获得对人生的感悟,感到“眼睛立即明亮,心头涣然冰释”。
人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都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明乎此,你就不会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也不会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人生匆匆,光阴荏苒,与其在不快的泥潭里不能自拔,不如从伤害自己的境遇中解脱出来,把握好分分秒秒。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就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15.对文中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2)作者提出的“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不完满才是人生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5.a。
16.(1)选择了皇帝、大臣、平头老百姓、知识分子这四类人作为例证。
这些例子时间上由古到今,地位由特殊到普通,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不同角度支撑作者的观点。
(2)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三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细品之,有感于心,这乃是说的一个度的问题。酒半酣美,花半吐媚。半即适度,适度为美。
人生事多是如此,莫要做到极致,就会回味悠长。
一如吃饭,一些聪明的人只吃到半饱便停箸不食,这是养生之道。常有人吃饭时,不吃到无法下咽绝不罢休,此时一想美味则憎恶盈胸,更有欲呕欲吐之感,全无美好回味之趣。
看人亦如此,不看碌碌无为时,不看飞黄腾达时,只看他在路上的跋涉,就是一生中最美的片段。
所以,但凡成功人士都说话留有余地,做事掌握分寸,交友注意距离,这就是一种哲学思维,就是“半”字魅力。
01。
“半”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
世间之事多存缺憾,我们常常强迫自己去追求一种完美,却总是落得满心伤怀。
故此,人生当求半而不贪全,当我们贪恋追求一种完满,有时实如水中逐月,更可悲的是,我们还觉得自己是在积极地求取进步。
求半即知足,知足当可常乐,这并非是消极,而是一种睿智。而知足并知不足,是一种境界。
02。
“半”是一种安逸平和的理想生活。
人们常常羡慕书中那些别样的人,如半官半隐的王维,或古代那些半耕半读之人,我们钦羡他们的安逸平和,而我们的烦恼来源于在世事奔忙劳碌中,心被填得满满,连梦里都不得清闲。
究其根本,是我们不能把心腾出一半来,去容纳一些喜欢的东西。
当你要求自己尽善尽美的.时候,反而束缚了前进的步伐。如若跟着感觉融入欣喜中,你会发现,脚步更从容,生活更轻松。
03。
“半”是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
说话留有余地,做事掌握分寸,把握一个“度”,“中立而不倚”“味让三分,路留一步”,不顾此失彼,不剑走偏锋。
古人说:“天下事不如人意者,十之八九。”人生是在追求完美,但也总会留下遗憾。当你选择面对阳光,黑暗就会在你背后。所以,生活里有阳光就会有黑暗,事事不可能称心如意。
04。
“半”是一种宠辱不惊的从容姿态。
面对生命中一切荣辱与得失,陶渊明有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在五光十色眼花缭乱的诱惑面前,特别是在激烈竞争,崇尚快餐文化的今天,只有“求半”的境界,才能坦然面对人生,淡泊看待荣辱。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去面对、去拥抱,这就是一个人的豁达与从容。
一个简简单单的“半”字,里面却蕴含深意,仔细悟来,让我们受益无穷。
“半”中有真意,是人生的本真所在,亦是尘世劳繁中的我们回首时那让人心动的心灵家园。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四
通过一些阅读题的练习,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题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不完满才是人生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
谚语。
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盘,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15.对文中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15.a。
16.(1)选择了皇帝、大臣、平头老百姓、知识分子这四类人作为例证。
这些例子时间上由古到今,地位由特殊到普通,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不同角度支撑作者的观点。
(2)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五
著名学者季羡林曾说过:“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确实,对于人生来说,是没有完满的,如同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总是在挫折、打击甚至迫害中生存,人总会有缺陷、不幸与苦难,可是正因为如此,才激发着人们追求更加完满的人生。
唐朝时东渡前往日本传授佛经的和尚鉴真,为了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也为了向日本宣传佛法的博大精深,曾经六次出海到与我们隔海相望却路途十分艰险的国家。甚至在那最后一次的出海途中,鉴真已双目失明了,有人劝过他放弃,也有人感叹他人生的不幸与不完满,可是他坚持自己的意志,最终抵达日本,并且成为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重要见证,还为日本留下了不朽的建筑名作——唐招提寺。
另一与其相隔八百多年的使者张骞也曾为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其名声已享誉古今中外,但其经历的困难和坎坷已实非常人所能想象。他本来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首先与月氏建立友好关系,可是当他匆匆穿过其必经之路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于是他被押解到匈奴王庭面见当时的军臣单于,匈奴单于为了软化、拉拢张骞,打消他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可是均未达到目的,张骞始终坚持“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后来被扣留在匈奴十年之久,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磨难后,最终光荣地完成使命,被封为太中大夫。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朋友们,让我们积极面对不完满的人生,用你的乐观、长处去战胜缺陷、不幸,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圆缺式的美感,一种别样绮丽的人生。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六
季羡林的散文《不完满才是人生》开头有这样一句话:自古今外,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某人称完美人生。完美不等于完满。美是主观上的评价,其标准各人而异。满就像水杯子装水一样,装不下水自然是满了。
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可与人言无二三。”这中说法适用于一切人。上到皇帝,下到平民。
皇帝君临天下,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
还有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争暗斗,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否则就不会有包公和海瑞等流芳百世了。
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认识自己的短处,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七
生活——充满希望和美好憧憬的主题。它对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向往和期待。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定位、价值观……最后形成的人生坐标也许各不相同,所以造成的每个人的最大期望值与其现实人生就必然形成了很大的出入。
自从读了季羡林。
:“古时候,有一个老婆婆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卖布鞋,一个儿子卖雨桑每当下雨的时候,她总会担心卖布鞋的儿子没生意;一旦弄清楚了,她会担心卖雨伞的儿子没有生意。这就是她的生活,充满悲伤、痛苦和烦恼的生活。
后来,一个智者让她试着改变主意。天晴时,她想为卖布鞋的儿子欢呼;下雨的时候,让她想想为卖雨伞的儿子高兴。从此,那位老婆婆的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春光明媚。
再说,社会就像万花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这形成了我们多彩的现实世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所以世界充满了精彩。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八
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太阳一到中间,马上就会偏西;月圆,马上就会月亏。所以,有缺憾才是恒久,不完满才叫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开全,月未圆。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
禅的境界,仿佛一潭湖水,有人投下石子,荡起涟漪,湖水默默化解,最终归于平静。心若如湖,气象万千。接纳所有的快乐,悄然化解每一次的不如意。四季转换,风景不同,而湖却永远是湖。上善若水,温润清新。
真正的修行不是逃离,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对,全然的`接受,接受此刻正在经历的一切好与坏。唯有当我们真正完全接受时,我们才明白一切的好与坏都只是自己的分别。拥有宽容,我们将一生收获笑容。
认识一个人靠缘分,了解一个人靠耐心,征服一个人靠智慧,和睦相处靠包容。人,相互帮扶才感到温暖;事,共同努力才知道简单;路,有人同行才不觉漫长;友,相互记挂才体味情深。与人为善,不遗余力地成就他人,不知不觉也成就了自己。
当你忘了自己的过去,满意自己的现在,漠视自己的未来,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
当成功不会让你太高兴,失败不会把你怎么样,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当你以微笑的心想到了过去,以希望的心向前看,以宽厚的心向下看,以坦然的心向上看时,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心善,是大爱无疆的蔓延;心宽,是足智多谋的恬静。心正,是透明的开诚布公;心静,是笑看风云的舒畅和洗心革面的超然;心怡,是心中总怀一种乐观向上的独特情愫;心安,是知足常乐的最大内涵;心诚,是人们最终必须追逐的一种高风亮节。
心不要太大,容下自己就好;心不要太小,容下他人就好。心不要太热,温暖自己就好;心不要太冷,温暖他人就好。心不要太软,原谅自己就好;心不要太硬,原谅他人就好。心不要太亮,照耀自己就好;心不要太暗,照耀他人就好。
修得胸中雅量,蓄得一生幸福。人生,要面对自己、他人和自然万象。自己是最大的对手,他人会影响你的生活,万象是无法超越的存在。心宽之人,承认自己有弱点,明白他人没义务向着自己,懂得顺应天道。心如荷塘,越宽,眼中污垢越少,幸福越多。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九
有诗曰“不如意事常**,可与人言无二三”,又苏试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很顺利,包括纪先生。但自看完《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系列文章,季老先生一生中也是颇受挫折,但作为一个成功学者,受到的挫折越大激奋的心情会越高也会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十年的留学生涯,虽然远离祖国家乡亲人,但在那时学***却又得到更多照顾远比在战火纷乱的祖国要幸运的多,至少没有颠沛流离的那种生活环境,为自己的治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的牛棚生活,也曾对季先生有过打击,曾一度悲观,但经历过的所有的一切似如一面镜子,照出来一个知识分子的遭遇,照出来由懵懂到清醒的过程,照出来是全国人民从政治和经济危机的深渊走向富庶的转机,也照来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
但是,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是否会像季先生那样冷静地面对,还不清楚。至少我是做不到的。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十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季羡林家庭情况。
长辈:季羡林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1929年,季羡林在经济濒于破产时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他离开的十一年当中,季羡林的婶母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季羡林他婶母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了“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给季羡林的叔父做续弦。
妻子:1929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彭德华她自幼丧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
儿子:1994年,季羡林的妻子彭德华因病去世,在4万元丧葬费用中,季羡林要求作为儿子的季承出2万,一个要求出,一个不愿出,结果父子交恶。季羡林此时便扬言要与之断绝关系。季承自小却很少得到季羡林的教诲,父子关系一向冷淡。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十一
15.对文中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b.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2)作者提出的“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不完满才是人生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5.a。
16.(1)选择了皇帝、大臣、平头老百姓、知识分子这四类人作为例证。
这些例子时间上由古到今,地位由特殊到普通,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不同角度支撑作者的观点。
(2)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这篇“不完满才是人生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十二
1、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2、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3、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4、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5、我在这里发现了一条定理:年龄大小与处境坎坷同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成正比。年龄越大,处境越坎坷,则对世态炎凉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龄越小,处境越顺利,则感受越肤浅。
6、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7、走运有大小之别,倒霉也有大小之别,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运越大,则倒的霉也越惨,二者之间成正比。
8、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
9、从历史上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特色”,这在西方国家是找不到的:中国历代的诗人、文学家,不倒霉则走不了运。
10、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十三
人生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和美好憧憬的主题,《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它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着美好的向往和期待。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定位、价值观……最后形成的人生坐标也许各不相同,所以造成的每个人的最大期望值与其现实人生就必然形成了很大的出入。
自从读了季羡林老爷爷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一文后,我真实的懂得了人生的真正含义。是啊!人生不如意,常有十之八九。可是,如果你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态,胸怀一个美丽心情。那么,你的人生每一天,都将是朝霞满天。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爸爸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老婆婆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卖布鞋,一个儿子卖雨伞。每当下雨的时候,她总会担心卖布鞋的儿子没生意;一旦天晴了,她又会担心卖雨伞的儿子没生意。这就是她的人生,一个充满忧愁,苦恼和烦恼的生活。后来,有一位智者让她试着转换心态:在天晴的时候,让她想着为卖布鞋的儿子喝彩;在下雨的时候,让她想着为卖雨伞的儿子高兴。从此,那位老婆婆的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春光明媚。”
再说社会就像一个万花筒,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才形成了我们现在这姹紫嫣红的真实世界。就因为我们的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所以,这世界才充满了精彩。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十四
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追逐,努力地向前奔跑,只为了追求那梦寐以求的完美人生,岂料,不完满才是人生。
不完满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追求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完满人生是没有的。霍金先生的事例大家耳熟能详,一个罕见的天才,发现了黑洞,撰写了《时间简史》,在科学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然而他的人生就是完满的吗?不,即使在科学界拥有很高地位,倍受人们景仰,可他毕竟要过的是轮椅人生。这就见出他的人生并不完满,而也正是病魔对他的骚扰才更确定了霍金是人,不是神,才更加剧了他人生的真实性。所以,不完满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不完满的人生利于我们创造更辉煌的未来。人生就是一个发现缺陷然后去填补的过程,只有在这个填补缺陷的过程中你才会得到成长,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太过完美的人生,你不觉得无趣么?过失与缺憾本就是人生的一大组成部分,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过失与缺憾,才能在风雨之后看到彩虹。无臂钢琴师刘伟的故事家喻户晓,他的那句:“要么赶紧死,要么快乐活”的人生格言已被许多人传颂。儿时断臂,未向困难你头,用脚代替手做一切事情;生病不能继续游泳,坚定信念,转而学琴,学校不收,便自学苦练,到如今站在舞台上为我们演绎出动听的钢琴曲,展现出自己最为光鲜的一面。他成功了,正是因为他的人生不完满,才促使他比别人更努力,更实在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才换来了今天的辉煌。所以不完满的人生是为了创造更更辉煌的未来。
不完满的人生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追求完美的事。人的存在在于不完美,而人的'追求理应是完美。人生境界还有一个层次,那就是经过奋斗把不完满变得完满些。只豁达而不奋斗,就成了玩世不恭,那才是彻底的失败者。人生是不完满的,苍鹰与苍蝇绝非一个样。怨天尤人是不对的。老子说要“无为而治”不是说“无为而掷”,更不等于无所作为睡大觉,所以不完美绝非自暴自弃,无所事事的弱价值取向。我们应有“焚膏油”“恒兀兀”的治学态度,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深得此间真味。
说蜗牛从前是没有壳的,软绵绵的身上伸出丑陋的触须,很多动物都对它嗤之以鼻。蜗牛爬到上帝那里去祈求赐给它一个壳。上帝问他为何要装美丽的壳,他沉思片刻,说:“为了仅有的一次生命。”蜗牛的行为也许看来很可笑,可对人的启迪是重要的,一是对生命要珍惜,二是要具有为了不完满的人生努力增光添彩的决心。
人生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可做一些完美的事。人生是不完满的,所以才会显得真实,才会提供创造辉煌的动力,才会使我们去努力做一些完美的事让生命流光溢彩,从而弥补我们不完满的人生。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十五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段意思的一项是(c)。
b.作者列举了从皇帝、大臣到平头百姓、知识分子这些人相同或不同的不如意的事情,意在表明世界上人生不如意没有例外。
c.汉武帝、唐太宗的人生不完满是指没有找到灵丹妙药让自己长生不老、长生不死,除此之外都是完满的。
d.作者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
13.“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下面的论据,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
a.封建社会的皇帝老爷在杀人灭族、王位继承、宫廷斗争中,其不如意的程度远远超过百姓。
b.伴君如伴虎,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有不测,立刻自尽。
d.知识分子,更是在考试这件事情上备尝人生不如意的滋味。
对已,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对社会,有利于安定团结。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十六
什么是人生?不完满才是人生!先生谈人生,深入浅出中显现出真知灼见,饱含着朴素和真诚。慢慢读来,恰似在品味一壶幽幽的茗茶,在宁静和思考中获得对人生的感悟,感到“眼睛立即明亮,心头涣然冰释”。
人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都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明乎此,你就不会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也不会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人生匆匆,光阴荏苒,与其在不快的泥潭里不能自拔,不如从伤害自己的境遇中解脱出来,把握好分分秒秒。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就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十七
生死茫茫,兀自难忘。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才能迫使他在不完满的'余生,留下这些旷世名作呢?
长风破浪,沧海远帆。
他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事实又哪有那么的简单?
他们的诗句有契合之处,当然会有背离之处,可是季羡林说过:“不完满才是人生”。他们的思想正是有了这些不完满,才会在时光里熠熠生辉!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十八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这是季羡林在获得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就像颁奖词中所说,季羡林对自己的定位也始终是“一介布衣”,一个中国知识分子。
季老一生受人尊重,被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却力辞这三顶“桂冠”:“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是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他也留下了很多影响我们的话:
谈人生。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谈勤奋。
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谈孤独。
父母也好,爱人也罢,朋友同事,所有的人,他们在时,都是恩赐,是上苍给你的礼物,所以要加倍珍惜和感激;而一旦离开,也别太伤感。你要明白,离开是正常的,孤独才是生命之常态。
谈真、忍。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谈关系。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谈态度。
世人无不想走运,而决不想倒霉。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谈恐惧。
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正常的;应当恐惧而不恐惧者是英雄;不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孱头。我们都要锻炼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处变不惊。
谈友情。
人类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
谈爱情。
如果一个人不想终身独身的话,他必须谈恋爱以至结婚。这是“人间正道”。但是千万别浪费过多的时间,终日卿卿我我,闹得神魂颠倒,处心积虑,不时闹点小别扭,学习不好,工作难成,最终还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觉得,两个人必须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这过程不必过长,短则半年,多则一年。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十九
生死茫茫,兀自难忘。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才能迫使他在不完满的'余生,留下这些旷世名作呢?
长风破浪,沧海远帆。
他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事实又哪有那么的简单?
他们的诗句有契合之处,当然会有背离之处,可是季羡林说过:“不完满才是人生”。他们的思想正是有了这些不完满,才会在时光里熠熠生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读后感篇二十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我在这里发现了一条定理:年龄大小与处境坎坷同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成正比。年龄越大,处境越坎坷,则对世态炎凉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龄越小,处境越顺利,则感受越肤浅。
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走运有大小之别,倒霉也有大小之别,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运越大,则倒的霉也越惨,二者之间成正比。
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
从历史上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特色”,这在西方国家是找不到的:中国历代的诗人、文学家,不倒霉则走不了运。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总之,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注意东西。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东方或西方,必须出之以真诚。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信缘分与不信缘分,对人的心情影响是不一样的。信者,胜可以做到不骄,败可以做到不馁;决不至于胜则忘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