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极限读后感悟(实用23篇)
感悟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态度,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如何进行有效的感悟呢?让我们来探索一下。感悟是生活中的一抹亮色,以下是一些与感悟相关的优秀文章,推荐给大家。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一
零极限是回归到零状态,也就是什么都不存在,但一切皆有可能的状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零极限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零极限是一种心理疗法,它给我印象最深的理论是:持续增长意图去做某事,就是在抗拒存在,一旦臣服,灵感就会降临。例如:你想减肥,就一直克制饮食。其实,担心体重只是一种记忆――就是你总想暴饮暴食。唯一可做的不是克制它,而是爱它,原谅它,甚至于感谢它,通过清理记忆,想暴饮暴食的想会自动消失,烟消云散,只有平和存在。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减肥的秘决在这里了?不过,我所看中的则是:它是平和快乐的密码,不信?接着往下读。
先说说什么叫零极限吧。零极限就是回归到零状态,也就是什么都不存在,但一切皆有可能的状态。在零状态里,没有思想,没有言主,没有记忆,没有模式,没有信仰,没有任何东西,只是空无。因此,我们这趟心理过山车的精髓所在就是:“宇宙起始于对镜无物。”是不是有点佛家五蕴皆空的感觉啊,那就对了。
然后说说学习零极限的目的吧。在我看来,这种心理疗法,就是想通过清理记忆,让某些记忆自动消失,从而获得灵感,获得平和愉悦的心境,从而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由视问题为磨难,改为视问题为机会,继而乐观积极地去生活,快乐自然随之而来啊。
零极限这么好,是不是想学了?首先要把握好理念哦,方向是不能错嘀。它的原则是:接纳所有――甚至那些步入你生活中的人们,以及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他们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就是要你对自己的生活全然负责,那么你也要对他们经历的一切全然负责。
这好象有点儿难以接受,为自己所说,所做的负责还行,但是为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个人的所说,所做负责好象是不可理喻的。这就意味着,恐怖事件,美国总统,经济体制,印度强歼事件频发――任何你经历的和不喜欢的――都该你去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讲,要不是你内在的投射是这样,它们是不会存在的。问题跟那些无关,但跟你有关,你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要想改变它们,你得要改变你自己。
接受了这个理念,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转变自己,让整个世界也随之一变呢?
这本书,差不多断断续续花费了2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虽然很薄,但是读的也是挺慢的。里面反复提到“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几种清理法。也就是荷欧波诺波诺,夏威夷清理疗法。讲的是修蓝博士在一个精神病医院,利用这个疗法,把里面的精神病全部都治愈了。觉得这种方法还是挺神奇的,里面反复提到要经常回归到0.进行清理。
我发现真的很有效果,当发生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反复的说“我爱你”。结果,对方真的会有反应。只是当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可能就会忘记这本书这种治疗方法吧。最近我生活在一个困境当中,而且我经常睡不着。然后我在反复的跟自己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我希望通过这种清理,让自己不要被那些重复的记忆所困扰。我要活到当下,体验当下不一样的时刻。
最近我也有点萎靡不正,每天都情绪低落,特别的忧伤。所以,我还是喜欢静静的看会书,让自己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也许,这些能够增高我看世界的角度。世界是一个很丰富的视角,当你站的不够高,脑中累计的知识量不够丰富的时候。看到的世界,也许是非常狭小的。
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我读到《零极限》这本书,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吸引。文中的概念乍看上去,很有颠覆性,可是静下心来,发现它和系统排列,还有欧林的灵修,好多地方互相印证。也让我对传统的“基督”有了新的认识。
我是一个愿意接受新观念的人,同时我也很愿意质疑,我相信“真理”是不惧质疑的。“对不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这普通的四句话,真正品味起来,是那么谦卑、接受,充满着真诚的爱。可是,很快一个问题浮现出来。谁对不起谁?谁需要原谅?感谢的是谁?爱的又是谁?神是谁?早些时,妈妈那时还是个基督徒,她让我信奉基督。我看了一些“圣经”的内容,听了她们的讲课。我就很不愿意接受。我说,我不信上帝,他的心眼太小啦,犯错就惩罚。他和撒旦打赌,测试人的忠诚,视人于玩偶。我不喜欢这样的“上帝”呵呵,现在想来,有好多的信念被人假借“基督”的名,早已经变了质。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神性”,“灵魂大我”她是无条件的爱着我们的,借着“我”这个肉身,在世间修行。她只会接受我,爱我,不会觉得我有错,需要宽恕。恰恰的,是我们头脑的痛苦记忆,让我们不能原谅自己。呼请宇宙的力量,呼请“灵魂大我”帮助我们从痛苦记忆中解脱。生活里,我们做好些事情,留有的痛苦记忆,大多时,我们不能清醒地意识到,痛苦借我们吸引来的人,发生的事再度被揭开,我们痛,内疚,却不知所措,“灵魂的大我”神啊,请帮助我吧,我知道我需要释放自己,我的思想中了病毒,我对不起自己,请帮助我原谅我自己,从内疚中脱离,请帮助我让我感激我自己,请帮助我让我爱我自己。当真诚的祈祷发生啦,我们就走入了“零”的状态,“空”的状态,平和降临啦,爱充满着我们,灵感接通啦,我们只要顺着内在的声音行事,就会事半功倍。
对于慧林博士治愈那些犯罪精神病人,而从不与他们见面就治好他们的事,让我感到震惊,可是当我读完全书,我发现这个理论其实在学家庭系统排列时,我已经见证啦。通过同频共振,心电感应,我们可以和别人信息共享,情绪共享,当我把自己治愈啦,我也把和我同频的那个人治愈啦。这不可思议吗?要是许久以前,我会觉得,可是那么多事实的证明,让我保持谦卑的接受。系统排列是由老师引导的,而慧林博士自己的内在引导自己,通过不断的归零就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让我非常震撼。深深的感谢他,他让我知道我的内在是多么有力量!
“对自己100%的负责”,自己世界里发生的事,都是我们某一部分吸引来的,所以和我们的内在有关,当我这样和老公说时,他笑起来,社会那么多黑暗现象,也和“我”有关吗?是啊,是和你有关,信息那么多,你为什么偏偏关注这些呢?以前我曾写过一篇博文“枷锁脱落啦”那是我亲身的成长事例。今天再次回顾,我对老公会充满感激,他对我的批评,恰恰是我的内在不认可我自己的一种影射,当我看开啦,认可了自己。他的批评与不批评我都留意不到啦,而且确切说他也再很少批评我啦。当我把这些分享给老公时,他还是有些不认可。我说一个人对外在不同的人,态度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同一个人,对你这样态度?对他又另一种态度,是那个人有问题吗?不是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内在吸引那个人,以那样的方式对待我们。改变我们的内在,外在的自然就改变啦。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二
读了《生命的故事》以后,我了解了很多地球知识,地球从无到有、从小时到现在,真的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故事的镜头一转,我跟着来到了银河系,在银河系中有亿万个星球。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地球是最重要的,地球刚形成时还没有生命存在,那个时候地球是一团炽热燃烧的物质。
经过几亿年的过程变化后,生命才慢慢地来临了,最早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三叶虫曾统治海洋一亿年之久。以后才有一种叫做头足类的动物诞生了,也就说是现在的乌贼与章鱼。
地球上的陆地在慢慢地变化与发展,生命也在前进。有脊椎的动物慢慢出现了,如:文昌鱼;它们是最早的“脊椎动物”。植物长得越来越茂盛,把地球装扮成了绿色的世界。
到了中生代,庞大的恐龙登场了。然后火山喷发,冰川来临,人类出现了。人类渐渐的学会了点火、打猎、种植、盖房,慢慢的就有了今天的我们。
生命是无限的,希望你也来讲自己的生命故事。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三
如果我们果真人人能做到积极感受和付出爱,常怀感恩之情,对自己和他们的过失以一种宽大的气度去接受和原谅,那么这宇宙间岂不是充满金色的爱与和平之气了吗?其实,不管各色书籍使用什么样的词语和句子去阐释自己的观点,不管这些观点披挂的是什么样的外衣,说到底,真正的精神其实就两条,爱和反观内在。前者会让我们博大、包容,后者让我们学会接受和宽容。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境由心造”我们只要心中充满诚意的默念:“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只要用这四句话来清理我们自己头脑中的“癌”。当自己的情绪被抚平,不在起波澜,不在像过去那样去拼命的充当一个受害者,抱怨者,你会发现问题自然而然的解决了。我们没有生气,对方也好了。
真的,我实践了,过去我对灵性成长的一些概念半信半疑,实践的也不彻底或者方法不对,结果没有效果,或者有效果自己没有觉察力。这次,我用这简单的方法,提高了我的觉察力,在实践中看到了效果。当然,刚开始我还是扮演受害者,我生气,抱怨,可马上发现不行,又走回头路了,我尝试着默念,出声念这几个句子,结果我的情绪缓解了,对方也在次日缓解了。我要继续实践,决不再扮演受害者,对方只是与我们想法不同,他在表达他们的想法和观点,仅此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牢牢的记住这几个句子“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四
谈到这本书,年前有朋友推荐我读的时候,我只是敷衍了下,觉得心灵的课程也学了些,就没当回事。近日又有朋友提及,引起了我的兴趣,而且她要送我两本,才使我下定决心好好的读了一下。
很不错的书,主要讲四句话:对不起,请原谅,谢谢,我爱你。别看这简单的四句话,却有着超凡的能量。不信你可以试着用一下。这是一种态度和境界,我们需要更好的宽容自己和他人。
书中说做减法,实际上就是删除,在心灵上,我通常称之为给我们的心灵做打扫。因为如果我们没有更好的'删除,当我们内心很纠结的时候,在美丽的外表也撑不起我们那颗不快乐的心,不是吗?在我看来,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人生中的一种体验,只有我们享受我们的当下,用心体会这种体验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的得到我们想要的。在什么场显什么相,在当下场显当下相。
祝愿所有的朋友都能享受当下,享受奇迹。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五
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我读到《零极限》这本书,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吸引。文中的概念乍看上去,很有颠覆性,可是静下心来,发现它和系统排列,还有欧林的灵修,好多地方互相印证。也让我对传统的基督有了新的认识。
我是一个愿意接受新观念的人,同时我也很愿意质疑,我相信真理是不惧质疑的。对不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这普通的四句话,真正品味起来,是那么谦卑、接受,充满着真诚的爱。可是,很快一个问题浮现出来。谁对不起谁?谁需要原谅?感谢的是谁?爱的又是谁?神是谁?早些时,妈妈那时还是个基督徒,她让我信奉基督。我看了一些圣经的内容,听了她们的讲课。我就很不愿意接受。我说,我不信上帝,他的心眼太小啦,犯错就惩罚。他和撒旦打赌,测试人的忠诚,视人于玩偶。我不喜欢这样的上帝呵呵,现在想来,有好多的信念被人假借基督的名,早已经变了质。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神性,灵魂大我她是无条件的爱着我们的,借着我这个肉身,在世间修行。她只会接受我,爱我,不会觉得我有错,需要宽恕。恰恰的,是我们头脑的痛苦记忆,让我们不能原谅自己。呼请宇宙的力量,呼请灵魂大我帮助我们从痛苦记忆中解脱。生活里,我们做好些事情,留有的痛苦记忆,大多时,我们不能清醒地意识到,痛苦借我们吸引来的人,发生的事再度被揭开,我们痛,内疚,却不知所措,灵魂的大我神啊,请帮助我吧,我知道我需要释放自己,我的思想中了病毒,我对不起自己,请帮助我原谅我自己,从内疚中脱离,请帮助我让我感激我自己,请帮助我让我爱我自己。当真诚的祈祷发生啦,我们就走入了零的状态,空的状态,平和降临啦,爱充满着我们,灵感接通啦,我们只要顺着内在的声音行事,就会事半功倍。
对于慧林博士治愈那些犯罪精神病人,而从不与他们见面就治好他们的事,让我感到震惊,可是当我读完全书,我发现这个理论其实在学家庭系统排列时,我已经见证啦。通过同频共振,心电感应,我们可以和别人信息共享,情绪共享,当我把自己治愈啦,我也把和我同频的那个人治愈啦。这不可思议吗?要是许久以前,我会觉得,可是那么多事实的证明,让我保持谦卑的接受。系统排列是由老师引导的,而慧林博士自己的内在引导自己,通过不断的归零就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让我非常震撼。深深的感谢他,他让我知道我的内在是多么有力量!
对自己100%的负责,自己世界里发生的事,都是我们某一部分吸引来的,所以和我们的内在有关,当我这样和老公说时,他笑起来,社会那么多黑暗现象,也和我有关吗?是啊,是和你有关,信息那么多,你为什么偏偏关注这些呢?以前我曾写过一篇博文枷锁脱落啦那是我亲身的成长事例。今天再次回顾,我对老公会充满感激,他对我的批评,恰恰是我的内在不认可我自己的一种影射,当我看开啦,认可了自己。他的批评与不批评我都留意不到啦,而且确切说他也再很少批评我啦。当我把这些分享给老公时,他还是有些不认可。我说一个人对外在不同的人,态度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同一个人,对你这样态度?对他又另一种态度,是那个人有问题吗?不是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内在吸引那个人,以那样的方式对待我们。改变我们的内在,外在的自然就改变啦。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六
零极限是一种心理疗法,它给我印象最深的理论是:持续增长意图去做某事,就是在抗拒存在,一旦臣服,灵感就会降临。例如:你想减肥,就一直克制饮食。其实,担心体重只是一种记忆dd就是你总想暴饮暴食。唯一可做的不是克制它,而是爱它,原谅它,甚至于感谢它,通过清理记忆,想暴饮暴食的想会自动消失,烟消云散,只有平和存在。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减肥的秘决在这里了?不过,我所看中的则是:它是平和快乐的密码,不信?接着往下读。
先说说什么叫零极限吧。零极限就是回归到零状态,也就是什么都不存在,但一切皆有可能的状态。在零状态里,没有思想,没有言主,没有记忆,没有模式,没有信仰,没有任何东西,只是空无。因此,我们这趟心理过山车的精髓所在就是:“宇宙起始于对镜无物。”是不是有点佛家五蕴皆空的感觉啊,那就对了。
然后说说学习零极限的目的吧。在我看来,这种心理疗法,就是想通过清理记忆,让某些记忆自动消失,从而获得灵感,获得平和愉悦的心境,从而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由视问题为磨难,改为视问题为机会,继而乐观积极地去生活,快乐自然随之而来啊。
零极限这么好,是不是想学了?首先要把握好理念哦,方向是不能错嘀。它的原则是:接纳所有dd甚至那些步入你生活中的人们,以及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他们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就是要你对自己的生活全然负责,那么你也要对他们经历的一切全然负责。
这好象有点儿难以接受,为自己所说,所做的负责还行,但是为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个人的所说,所做负责好象是不可理喻的。这就意味着,恐怖事件,美国总统,经济体制,印度强歼事件频发dd任何你经历的和不喜欢的dd都该你去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讲,要不是你内在的投射是这样,它们是不会存在的。问题跟那些无关,但跟你有关,你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要想改变它们,你得要改变你自己。
接受了这个理念,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转变自己,让整个世界也随之一变呢?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七
这本书,差不多断断续续花费了2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虽然很薄,但是读的也是挺慢的。里面反复提到“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几种清理法。也就是荷欧波诺波诺,夏威夷清理疗法。讲的是修蓝博士在一个精神病医院,利用这个疗法,把里面的精神病全部都治愈了。觉得这种方法还是挺神奇的,里面反复提到要经常回归到0。进行清理。
我发现真的很有效果,当发生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反复的说“我爱你”。结果,对方真的会有反应。只是当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可能就会忘记这本书这种治疗方法吧。最近我生活在一个困境当中,而且我经常睡不着。然后我在反复的跟自己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我希望通过这种清理,让自己不要被那些重复的记忆所困扰。我要活到当下,体验当下不一样的时刻。
最近我也有点萎靡不正,每天都情绪低落,特别的忧伤。所以,我还是喜欢静静的看会书,让自己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也许,这些能够增高我看世界的角度。世界是一个很丰富的视角,当你站的不够高,脑中累计的知识量不够丰富的时候。看到的世界,也许是非常狭小的。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八
《零极限》这本书中介绍了来自夏威夷古老心法“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这简单的四句真言包含了人类看待事情的转变。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100%的责任,事实是:当你对自己的生命完全责任时,那么所有你看到的、听到的、品尝到的、接触到的,或者以任何方式体验到的都是你的责任,因为它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也可以这样说,要不是从你的内心投射出来,他们原本是不存在的。因此,问题不在于他们,而在于你。一切发生在你身上的好与不好的事物都需要全部承担。这个世界最需要改变的不是外在,而是你的内心。带着一颗忏悔与感恩的心去面对所有一切时,并在内心真切的说出这四句真言。不断清理内在不必要的定式,使其能回归到零状态上,以接收神性的启示,达到内心的平静。正像老师说的:用宽容的心对待世界,对待生活;用快乐的心创造世界;改变生活;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愿大家生活幸福快乐!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九
《零极限》是一本非常好的净化心灵经典。真希望每位教育工作者、每位家长都能认真的阅读她、并感受她其中的真谛。因为她带给我的不仅是大我的平静,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生活、对教育工作的反思。
做了很多年的教育工作,其中五六年时间都投入到婴幼儿教育当中。曾经很多家长都询问过我如何和孩子更好相处的问题,这其中也不乏看过很多育儿书籍的,有自己教育理念的家长。他们很多的状况是,即使他们知道很多正确与孩子相处的道理,但是直到对孩子发完脾气,做出过激的行为以后才意识到自己这样的状态是不对的,更多的家长便会处在事后的忏悔与懊恼中。为了孩子他们常常处在情绪的低谷。那么,无论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除了应该学习适合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更应该学习的是心灵成长和心灵净化的方法,那么《零极限》中介绍的.利用“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四句话来不断清理自己的心灵无疑是比较适合我们的方式。
“简单地说,零极限就是回到零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什么都不存在,但什么都有可能。在零的状态里,没有思想,没有言语,没有行为,没有记忆,没有定式,没有信念,没有任何东西。一切,只有空无。”
零极限的状态无疑与佛家的“空”,道家的“无”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我们活在当下的状态。只有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幸福,你才不会活在过去的回忆当中,也不会活在对未来的妄想当中。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妄想都会导致我们对当下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内在的失衡与病痛。
举个例子来说明吧。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他自己的成长任务,六、七岁之前的任务就是自由的玩耍,而现在的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多学一些,多懂一些,这样孩子上小学了学习就会很轻松。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非常多。有些家长活在对过去的记忆里,还有大部分家长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中。总结下来,孩子都是活在家长的惯有思维模式当中,而没有真正的、健康的、快乐的活在当下。所以导致这样的社会现象出现,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小学的知识,在小学提前学初中的知识,在初中提前学高中的知识,高中三年一直在骨碌以前的这些知识,终于考上了大学,孩子转过头来完成幼儿园的任务――“自由的玩耍”。所以现在大部分孩子都不像本来年龄阶段的“孩子”。
“请与你的身体对话并和它讲:我爱你现在的样子。谢谢你一直跟我在一起,如果你觉得被我虐待了,请原谅我。”
我们可以在心里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我爱你现在的样子,我爱你本来的样子。”我们如果一直能保持住怀孕时对孩子的期望,只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那就足够了。也许那就是最接近零极限的状态。
冥冥之中孩子来到这个世上是来教育我们家长的,所以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督促孩子学习和成长,而是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提升,以至于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万物皆有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也许你会发现孩子成长的要比你所期待的要好的多的多。
酋长。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十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许生向我们介绍并派发两本书,《零极限》和《最简单的方式》,给我一开始的感觉是,这什么书啊,但我想,许生特意给我们介绍的很定是好书。
这本书里面主要讲的是有关夏威夷疗法荷欧波诺波诺(ho"oponopono)。能够帮助别人治疗,解决问题。用的方法是在心默念我爱你,对不起,谢谢你,请愿意。里面讲述了很多的故事案例很神奇,而且说我要对每个人百分之百的负责,我有那么大的能力吗?读着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神奇。但我喜欢你面提到的大我的平静和自我清理。
一个星期后正好在扬州有个零极限的工作坊,当时有很多同事报名去,我当时是怀着去看看心态也报名参加了这个工作坊。
整个工作坊中,晓捷老师给我们详细的讲叙了大我和小我的区别,内在和外在对我们的影响,以及事物的因果关系,里面很多的话让我产生了共鸣,你的外在都是你内心的投射没有经过训练的心灵是无法成就任何事情的我不是教你去改变世界,而是教你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上帝不是你下订单的对象世界有心念组成,物质之是心念的果等等,这些话,这些理论在我心中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其实现在想起来,一开始去读零极限这边书,我就已经把自己的心门牢牢的关上,就算看完也是表面上的理解。是晓捷老师帮我打开了它,让我走进了零极限,也让我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快乐,因为很多的时候我都生活在小我中,对自己生活的恐惧和经常跟别人的比较,每天都生活在浮躁中,很少有时间告诉自己要平静去思考,自我去清理杂念。我们不快乐的根源是我们对生活所期望的值跟现实生活不一样。所以我们就有了抱怨,有了痛苦。
回来的那天晚上,我就坐在床上静静的思考过,天天在忙碌,以至于有的时候还不明白自己追求的快乐到底是什么。过去的生活中,跟同事的争吵,跟朋友的固执,每次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把不快乐带给我,每次争吵后,就算自己赢了,其实心里也是很不安和难受的,如果我们以平静去对待,去清理自己的内在,清楚外在只是内在的投射的话,我们就能平静的处理好每件事情。我们也就不会有争吵和自己不快乐。
晓捷老师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她平静回答每个带着疑问的学生,不管哪问题有多么的刁难,问题有多么的深刻,她都会耐心的去回答,她从没有感到倦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像晓捷老师,这个世界一定是完美的,是充满爱的。
也许我对零极限更深层的意义还没有完全理解,还需要我不断的去学习和思考。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十一
《零极限》,并深切运用书中的方法诠释了自己生活中的困惑。书中介绍了来自夏威夷古老心法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这简单的四句真言包含了人类看待事情的转变。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100%的责任,事实是:当你对自己的生命完全责任时,那么所有你看到的、听到的、品尝到的、接触到的,或者以任何方式体验到的都是你的责任,因为它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也可以这样说,要不是从你的内心投射出来,他们原本是不存在的。因此,问题不在于他们,而在于你。一切发生在你身上的好与不好的事物都需要全部承担。这个世界最需要改变的不是外在,而是你的内心。带着一颗忏悔与感恩的心去面对所有一切时,并在内心真切的说出这四句真言。不断清理内在不必要的定式,使其能回归到零状态上,以接收神性的启示,达到内心的平静。正像老师说的:用宽容的心对待世界,对待生活;用快乐的心创造世界;改变生活;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愿大家生活幸福快乐!
亲爱的,一切会越来越好的!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十二
这是一本美国人乔。维泰利(秘密的作者之一)根据一种源自夏威夷古老的精神疗法写的书。因为看见毕淑敏和张德芬都推荐了,闲来无事,便买来读了。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我都看不下去。书中一再说,说我们要臣服于神性,听从神性的引导和指示。虽然我不是唯物主义,但也不是彻底的唯心主义,我可以接受上帝在我心的唯心主义,却无法接受在我们之外有一个真正上神存在的观点(貌似我可以将自己归入主观主义的范畴了)。
但是后来我发现,实际上,我没有必要那么抗拒。神性完全可以理解为自己的心灵,臣服神性,其实就是与自己的灵魂达成一致,与艾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的作者)的意思是一样的。有时候我好像过分纠结于词语的`选择运用,而忽视其背后的意义。就像托利说的,词语只是路标而已,不管用那个词表达,只要记住它们只是指路而已。
不过再想想,如果宇宙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能量场,那么我们发散出去的想法和情绪都会被宇宙接收,然后在空气中流动,而如果我相信人人都是一个能量场,会吸收于己一致的能量(事实上,我相信),则很可能有一部分人会选择性地吸收到正面、积极的力量,而另一些人就吸收到负面、消极的部分,吸收的越多,破坏性越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当真要为外在世界这些不美好负责了。
书里还说,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使用那古老的夏威夷疗法,用仁慈和宽恕的心去对待。一种最简化的方法就是当你遇见任何不顺心或者不美好、或者有愿望需要达成的时候,就不断地对着自己的神性说我爱你,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这听起来彷佛也像无稽之谈。如果这世界的所有疾病、暴力、贫穷等等都能拿这几句简单的话疗愈的话,世界早大同和平了。
其实,不管各色书籍使用什么样的词语和句子去阐释自己的观点,不管这些观点披挂的是什么样的外衣,说到底,真正的精神其实就两条,爱和反观内在。前者会让我们博大、包容,后者让我们学会接受和宽容。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十三
这是一本看起来在讲一位疗愈师在不和病人见面的情况下神奇疗愈一整个精神病院故事的书,但其实这本书的信息量又大又密集,书中有很多故事,虽文字表达不太符合用语习惯,显得有些生涩,内容读起来不太流畅,但我却爱不释手捧在手心,认认真真一口气看完并收获巨大!这真是一本神奇且有能量的书!值得反复阅读!强烈推荐!!
收获1: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对生命中出现的一切充满感激。
首先对书中讲疗愈师跟酒店的包厢和椅子交流这一情节印象深刻。疗愈师要使用酒店的包厢,他的第一步居然是和包厢互动。他能读到包厢和椅子的信息和能量这一点后面再说,首先让我触动的是,他首先关注到了包厢,并看见了它且对它充满感激,这一点很触动我。
要使用酒店包厢,难道不是付费然后直接走进去使用就可以了吗?互动的这一环节实在让人觉得新奇突然且耐人寻味。实际生活中,走进去直接使用才是理所当然啊,而我们对身边存在的一切的理所当然观,太根深蒂固了。
在实践本书内容的时候,小惊喜发生了。一天早晨,我正常洗脸刷牙,和无数个一摸一样的日子一样的洗漱流程,转身准备出门看到我平日里用的一张擦手帕就随意皱皱巴巴的耷拉在晾架上,突然,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停下了脚步站在擦手帕面前,我好像从未意识到它的存在,从未!只是要使用的时候才会知道有它,也从来没有和它有过一点点的互动,没有珍惜过,也没有感激过。
我一边实践着书中的“内在清理”,一边把这张被我无视的皱皱的帕子整理好,并轻轻的抚摸了它。在擦手帕小惊喜之后,我开始温柔的对待衣服,喝水的杯子等等。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生命中出现的一切都值得被感激。这一个小改变感觉棒级了!
收获2:停止对外界的评判,自己的内在也跟着轻盈通透起来。
这是书中一个很细节的信息,阐述者说自己停止10天的不评判没有做到。大概是这个意思,内容很短,却发人深省。
评判,这个词简直太熟悉了,感觉已经熟透了,渗入到了血液。“看,这个人真的好急,情绪管理好差!天,他脾气好糟糕!滴滴,那个人开车怎么回事!傻b!啊,他怎么可以这样做呢,小气!哎,你这人真的太感情用事。咦,他人品不行,太自私了……”无时无刻的评判,是的,无时无刻的评判。
而被这一点冲击之后,我开始立马实践它。然后,生活里的另一个小惊喜出现了。老公春节期间晚睡晚起,他就是一个晚睡晚起的事实而已,不等于他是一个糟糕的人,是一个不自律的大懒虫,同事说话语速加快,情绪激动,那也仅此而已,不代表他是一个没有修为的人……这些我来自我内心的标准和评判的声音消失了。
最最重要的收获是,随着实践的增多,对身边人和事评判的减少,我的世界更多被平和、清净和安定填充,某一刻我惊喜的发现,我对自己的评判也消失了。没有怪自己这里没对,那里又不好,去掉了这些声音,我内在更加轻盈和通透了起来。
收获3: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对一切负100%的责任。
杨绛先生有一段话很出名“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系...”张德芬也曾写到“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零极限》说,我对一切负100%的责任。
成长修行,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探索生命和宇宙的方式各不相同,领悟亦然。放眼望去,物欲横流的今天,多少人终其一生都走在外求的路上。庆幸的是,身边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内求这条回家路。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外在世界和一个内在世界。外界世界不过我们内在世界一面大大的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充满爱世界善良,你带着恐惧世界就危险……你的内在有什么,外界就呈现什么。
当求而不得的时候,看看自己内在发生着什么。当别人惹你不开心,别人没有错,问问自己内在是什么被牵动着。读后感m当世界不如意,问问自己做了什么吸引了这些的发生。当我们不再将手指指向别人,而是多问自己在发生着什么。一切皆因我而起,我对发生一切负100%责任。或许,就开始上道了。
收获4:走在内在成长的路上,信息和能量是存在的。
书里有些观点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甚至会被人说神神叨叨的,我看的时候却是心跳加快的,紧张又兴奋,因为它好像印证了自己某些“玄乎”的观点。我更相信了,无形的能量和信息是存在的,也可以被看见,被读取,被交流。
就好比我在学习九型人格这门学问之前,看到一个人,就是看到一个人的鼻子眼睛嘴巴,身高体重,有着什么样的肤色,穿了什么衣服等等一切外显出来的部分,仅此这些信息。
而在学习九型人格之后,看到一个人,就可以看到这个人更多的信息,比如这个人的喜怒哀乐会因什么而起,有着什么样的性格模式,这个人的能量中心和生命状态,甚至能看到这个人的天赋、能量卡点等等信息。
我甚至认为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带着属于自己的信息和能量。被疗愈师沟通的酒店的包厢、被人坐过的椅子,还有我那张被无视很久的擦手帕都有能量。当然,这也许只是我的一个执念,但《零极限》中疗愈师不和病人见面的情况下通过清理自己的内在从而疗愈他们,是内在的清理,我想会不会也是一种能量的运行和流动呢。
收获5: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有能量的,‘零状态’能看见。
如果是几年前,有人跟我说能量。我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升起评判。虽然我现在也没有能力用文字表达清楚。那什么是能量?它看不见摸不着,什么又是零状态?怎样才能去到零状态呢?我非常享受在这里可以瞎说八道一通。
在我的玄乎瞎想世界里,每个物质都有属于自己的能量波,五彩斑斓且灵动,就像这张我特意找来的图一样。拿人举例,每个人的出生都是能量守恒的必然,是宇宙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带着使命而来,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能量源,而每一个念头、动作、认识的人,做过的事都会使自己的能量波发生改变。
图片。
宇宙中的一切能量都是有联系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流动和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最原始的能量源从何而来,谁在做主?我没有答案,但是我坚信,善念会带来好的能量波,反之亦然。因为每一个念头的能量都极大,它在改变着你的能量波运行,所以每一次的起心动念都在决定着属于你的世界。
玄乎的能量波虽然我们肉眼看不见,但是我们却经常能感知到它。有的人你看一眼就觉得喜欢,有的人还没有开口说话你就感觉不舒服,有的人哪怕你只是从他身边经过,什么也不做,你都感觉自己被疗愈了……还有很著名的吸引力法则,蝴蝶效应,或许是能量波的运行。
而书中说零状态,我想到的是九型人格说的零号,想到了几年前听海伦帕尔默讲的“空”。虽然我还没有体会到这样的零状态,但是通过不断的探索,我相信这条路径会越来越清晰。这几年见过好几位大师,他们临在的状态读取能量疗愈他人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收获6: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爱是永恒。
如果万事万物的能量运行真的有规律的话,我不知道《零极限》这本书是不是解读到了能量奥秘的本质,一把和宇宙中一切物质沟通的万能钥匙。“爱“。
看完这本书之后,6点收获远远不只,还有很多,我想日后会在不断践行中继续呈现的,我会坚持下去。这段时间,我每天都会找机会跟自己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每一次内在的清理都有不一样的微妙变化。有时候会有很多画面和记忆会被唤醒,然后被12字秘诀的能量清理和填充。虽然暂时还没有特别神奇的事情发生,但是我想,它在来的路上了。
我一直喜欢一句话,万物有灵且美,在读零极限的过程有带给我这样的体验和滋养。最后我还想再次感谢送我这本书的人,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人命运的书,因为它有能量,有宇宙的奥秘,有爱。
《零极限》是一本非常好的净化心灵经典。真希望每位教育工作者、每位家长都能认真的阅读她、并感受她其中的真谛。因为她带给我的不仅是大我的平静,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生活、对教育工作的反思。
做了很多年的教育工作,其中五六年时间都投入到婴幼儿教育当中。曾经很多家长都询问过我如何和孩子更好相处的问题,这其中也不乏看过很多育儿书籍的,有自己教育理念的家长。他们很多的状况是,即使他们知道很多正确与孩子相处的道理,但是直到对孩子发完脾气,做出过激的行为以后才意识到自己这样的状态是不对的,更多的家长便会处在事后的忏悔与懊恼中。为了孩子他们常常处在情绪的低谷。那么,无论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除了应该学习适合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更应该学习的是心灵成长和心灵净化的方法,那么《零极限》中介绍的利用“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四句话来不断清理自己的心灵无疑是比较适合我们的方式。
“简单地说,零极限就是回到零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什么都不存在,但什么都有可能。在零的状态里,没有思想,没有言语,没有行为,没有记忆,没有定式,没有信念,没有任何东西。一切,只有空无。”
零极限的状态无疑与佛家的“空”,道家的“无”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我们活在当下的状态。只有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幸福,你才不会活在过去的回忆当中,也不会活在对未来的妄想当中。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妄想都会导致我们对当下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内在的失衡与病痛。
举个例子来说明吧。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他自己的成长任务,六、七岁之前的任务就是自由的玩耍,而现在的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多学一些,多懂一些,这样孩子上小学了学习就会很轻松。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非常多。有些家长活在对过去的记忆里,还有大部分家长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中。
总结。
下来,孩子都是活在家长的惯有思维模式当中,而没有真正的、健康的、快乐的活在当下。所以导致这样的社会现象出现,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小学的知识,在小学提前学初中的知识,在初中提前学高中的知识,高中三年一直在骨碌以前的这些知识,终于考上了大学,孩子转过头来完成幼儿园的任务——“自由的玩耍”。所以现在大部分孩子都不像本来年龄阶段的“孩子”。
“请与你的身体对话并和它讲:我爱你现在的样子。谢谢你一直跟我在一起,如果你觉得被我虐待了,请原谅我。”
我们可以在心里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我爱你现在的样子,我爱你本来的样子。”我们如果一直能保持住怀孕时对孩子的期望,只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那就足够了。也许那就是最接近零极限的状态。
冥冥之中孩子来到这个世上是来教育我们家长的,所以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督促孩子学习和成长,而是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提升,以至于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万物皆有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也许你会发现孩子成长的要比你所期待的要好的多的多。
酋长。
2014年3月9日。
函数极限证明。
极限定义证明。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十四
谈到这本书,年前有朋友推荐我读的时候,我只是敷衍了下,觉得心灵的课程也学了些,就没当回事。近日又有朋友提及,引起了我的兴趣,而且她要送我两本,才使我下定决心好好的读了一下。
很不错的书,主要讲四句话:对不起,请原谅,谢谢,我爱你。别看这简单的四句话,却有着超凡的能量。不信你可以试着用一下。这是一种态度和境界,我们需要更好的宽容自己和他人。
书中说做减法,实际上就是删除,在心灵上,我通常称之为给我们的心灵做打扫。因为如果我们没有更好的'删除,当我们内心很纠结的时候,在美丽的外表也撑不起我们那颗不快乐的心,不是吗?在我看来,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人生中的一种体验,只有我们享受我们的当下,用心体会这种体验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的得到我们想要的。在什么场显什么相,在当下场显当下相。
祝愿所有的朋友都能享受当下,享受奇迹。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十五
流浪的军刀,70年代生人,国内顶尖军事题材小说大神,当过兵,真正的铁血硬汉子。听说在新疆当过特种兵,但现在在外宣传统一口径是在在部队的专业是喂猪!(好吧,姑且相信他的“鬼”话。)过不当兵的经历让他所写的军人题材的小说非常有代入感,而且具有满满的正能量,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非常有缘分的是我从他的第一部作品《终身制职业》就开始追他的作品,可说算他的一个老书迷了,所以当《极限拯救》纸质书籍出版时,我怎么不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先逐个介绍下书中的几位“男团成员”唐国铭:可说是队中指挥,有勇有谋,深得队友信赖。包雷:在他面前没有无法摧毁的目标,如果有,那就再炸一次!精通各式炸弹,与布置技巧。顾维肃:拥有极强的耐心与冷静的头脑和和堪比鹰隼般的观察能力,一把狙击步枪千里之外伏击歼敌。哈尔巴拉:蒙古汉子精通对武器的改造。潘冠:高级黑客,精通各种网络技术。(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当兵的经历对作者刻画军人形象的优势)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本领,再加上彼此之间默契的配合,在看似毫无胜算的死境,一次次杀出一条血路。除此之外流浪的军刀对书中配角与反派的描写也同样栩栩如生,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和说话风格。(如商人熊毅,波托瓦等都留给我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流浪的军刀的文字驾驭能力,和丰富的阅历。
这也颇考验作者最后的游骑兵的专业知识与故事节奏的把控。(流浪的军刀的从军经历使他具备了创作的军事小说的“硬核”技能。)那种刀尖上舐血的刺激,与面对危险从不退缩的勇往直前勇气,让喜爱军事的读者读来颇为过瘾。
总结:许多军事小说相比,《极限营救》的创作极具代入感,虽说《极限营救》描述的场景虽不是我们普通人现实中能遇见的场景,但流浪的军刀通过人物之间斗智斗勇,与细微入微的描写,给人身历其境的感受,让我这个军事小说迷可说大呼过瘾。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十六
初三时买来的为了应付语文假期作业的书终于在高三毕业的这个暑假认认真真地看完,初翻开时,看见初三的自己在书页空白处用铅笔写下的批注,不禁莞尔。对那时自己为完成批注作业写下的那些幼稚文字,我本因难以一一擦除而感到麻烦,可看到后来,自己又忍不住拿起了铅笔写下一些感受。因为书中的描写也好,情节也好,一词一句给人带来的惊喜感实在是让人难以抑制想要写下些什么的冲动。
故事的大体情节如若放到当代,也许会成就一出完美的狗血言情剧构思,可正如许多书评里提到的那样,不容忽视的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心理。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定有它的伟大和不可磨灭之处。只是请原谅当下我还知识浅薄,也只能挖掘出一些表面的东西,只好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与我们年纪相仿的简,由于从小经历的一切似乎较早地拥有成熟的心智,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清醒和聪慧。在那个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可怜小女孩身上,有着那样的独立平等的意识,当然也有孩子都有的敏感和脆弱,就好像看见了童年的我的影子。引起共鸣,这便是前面提到的“名著的伟大之处”之一了。此外,她很懂得自己要什么,并且有勇气去努力争取。八年的洛伍德生活,就好像暮冬时节环绕在头顶久久无法散去的浓浓阴云一般,枯燥乏味,单调循环。她渴望摆脱这样的日子,像每一个在十八岁最美年华本应明媚如花的少女一样,去追求新鲜和未知,去拥抱自然和梦想。眺望前方时那份喜悦与激动,又有哪个这般年纪的女孩不曾经历过呢。每一句恰到好处的心理描写,正是所有人的都有过的青春心绪。
她来到了桑菲尔德,在这里度过了“天堂般甜美”的日子,也收获了少女独有的爱情悸动,后虽历经波折但终究迎来了她深爱的主人的真情告白和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刻之一——婚礼。看到这里,再想了想书页还剩不少的厚度,我也曾怀疑是否关键时刻会再起波澜,然而还是带着对喜剧结局的偏爱情结这么看了下去,可谁知后来果真并不顺利——也许在看到那个浪漫温柔的夜晚院中七叶树遭到雷劈时就应该想到什么的。这一出暗藏玄机的预示,就犹如主人公内心独白中那些预兆,不得不让人感到深奥奇崛。
伴随着一团团迷雾的揭开到来的,是十九岁的简对爱情的绝望和对未来的迷茫。骨子里燃烧着的独立与纯洁圣火,指引着她离开这个天堂与地狱一体的地方,不顾一切毅然决然地出走,只要是离开这里。可是谁都知道啊,心中的爱情光芒怎么可能就此消失殆尽。人的一生中,遇见所谓的灵魂伴侣是多么难能可贵,明明已经拿着钥匙即将打开幸福之门,却突然被人告知换了门锁,此路不通。我能想象,简在爱情的浸润中过得有多么甜美,做出离开这个决定时就会有多么痛苦。她和罗彻斯特先生是那样的般配,永远水气淋漓的可爱思想,高贵无暇的如同水晶的感情,意旨相投的有趣的灵魂,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对白,每一次拥抱和亲吻,都将两人的心弦紧紧相扣,可如今要违背这天意般的爱情,硬生生将两个原本相融的灵魂拉开,无论是书中人还是书外看客,都感到异常悲伤焦灼。
她就这样走了,他几乎是疯了。不长不短的时间当中,在两人互不相知的各自的世界里,发生了太多太多。有时在想,如果简放下那些近乎偏执的对高尚纯洁的追求,顺顺利利地和心爱的主人完婚然后去旅行,也许就不会有罗切斯特先生的失明失臂,但这样的简又好像失去了独属于她的一份色彩,就像七色的彩虹突然丢失了其中一抹;可是简离开后收获了亲人,也拥有了财富和随之而来的独立自主,经历了更多成长后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也深入理会到自己对罗切斯特先生那一如既往的感情,虽然很残忍,但心爱的人生理上的残缺,仿佛恰好给了他们一个真正平等的姿态和彻底厮守的机会,也许这样的爱情反而更加来之不易,更让人倍加珍惜与呵护。
难怪有人说,他们两个的爱情或许注定无法圆满。可是细想,这世上哪有轻而易举的感情呢。就像张爱玲说的一样,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每一件感情,都千疮百孔。走到这里,谁都不容易。
好在最后的最后,她说,“我的爱德华和我都很幸福”。
不用再多说,已然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模样。这样的爱情,不是圣约翰为了狂热的宗教追求而提出的简单结合,不是爱德华年少时犬马声色的放浪轻狂,它是救赎,是理所当然,是只属于他们两个的,最好的答案。
亲爱的简小姐和罗切斯特先生,我在一百七十多年后的今天祝福你们。
也祝福这世上所有和你们一样,拥有善意与美好,以及对抗世俗的勇气的人。
愿我们都能在尘世找到幸福。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十七
我喜欢读书,这次我利用空余时间,读了苏少壬写的《感悟生命》。
苏少壬,男,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医生、记者、编辑,从机关又回到教研室。高中开始戏曲创作,也写小说,报告文学和杂文,发表于全国性和地方性报刊。出版《学步集》和《何时叫妈》两书,现教授大学语文和写作学。
读了作家简介后,更激起了我的阅读兴趣,整本书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组成的。我读了之后爱不释手,其中最喜欢读的是《成为湖泊》。这篇故事主要讲和是一位大师由盐放入瓶子,放入湖泊,而教导弟子在心胸开阔。由此,我明白了很多,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互相包容,就像两个朋友之间,也有一此性格不和的地方,这时也就需理解他,包容他,如果一不小心得罪了你,你就要心胸宽阔,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就像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就怀有一颗宽容的心,最后两人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
包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包容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做事都要学会包容,正如我们一直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十八
这是一本看起来在讲一位疗愈师在不和病人见面的情况下神奇疗愈一整个精神病院故事的书,但其实这本书的信息量又大又密集,书中有很多故事,虽文字表达不太符合用语习惯,显得有些生涩,内容读起来不太流畅,但我却爱不释手捧在手心,认认真真一口气看完并收获巨大!这真是一本神奇且有能量的书!值得反复阅读!强烈推荐!!!
收获1: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对生命中出现的一切充满感激。
首先对书中讲疗愈师跟酒店的包厢和椅子交流这一情节印象深刻。疗愈师要使用酒店的包厢,他的第一步居然是和包厢互动。他能读到包厢和椅子的信息和能量这一点后面再说,首先让我触动的是,他首先关注到了包厢,并看见了它且对它充满感激,这一点很触动我。
要使用酒店包厢,难道不是付费然后直接走进去使用就可以了吗?互动的这一环节实在让人觉得新奇突然且耐人寻味。实际生活中,走进去直接使用才是理所当然啊,而我们对身边存在的一切的理所当然观,太根深蒂固了。
在实践本书内容的时候,小惊喜发生了。一天早晨,我正常洗脸刷牙,和无数个一摸一样的日子一样的洗漱流程,转身准备出门看到我平日里用的一张擦手帕就随意皱皱巴巴的耷拉在晾架上,突然,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停下了脚步站在擦手帕面前,我好像从未意识到它的存在,从未!只是要使用的时候才会知道有它,也从来没有和它有过一点点的互动,没有珍惜过,也没有感激过。
我一边实践着书中的“内在清理”,一边把这张被我无视的皱皱的帕子整理好,并轻轻的抚摸了它。在擦手帕小惊喜之后,我开始温柔的对待衣服,喝水的杯子等等。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生命中出现的一切都值得被感激。这一个小改变感觉棒级了!
收获2:停止对外界的评判,自己的内在也跟着轻盈通透起来。
这是书中一个很细节的信息,阐述者说自己停止10天的不评判没有做到。大概是这个意思,内容很短,却发人深省。
评判,这个词简直太熟悉了,感觉已经熟透了,渗入到了血液。“看,这个人真的好急,情绪管理好差!天,他脾气好糟糕!滴滴,那个人开车怎么回事!傻b!啊,他怎么可以这样做呢,小气!哎,你这人真的太感情用事。咦,他人品不行,太自私了……”无时无刻的评判,是的,无时无刻的评判。
而被这一点冲击之后,我开始立马实践它。然后,生活里的另一个小惊喜出现了。老公春节期间晚睡晚起,他就是一个晚睡晚起的事实而已,不等于他是一个糟糕的人,是一个不自律的大懒虫,同事说话语速加快,情绪激动,那也仅此而已,不代表他是一个没有修为的人……这些我来自我内心的标准和评判的声音消失了。
最最重要的收获是,随着实践的增多,对身边人和事评判的减少,我的世界更多被平和、清净和安定填充,某一刻我惊喜的发现,我对自己的评判也消失了。没有怪自己这里没对,那里又不好,去掉了这些声音,我内在更加轻盈和通透了起来。
收获3: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对一切负100%的责任。
杨绛先生有一段话很出名“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系...”张德芬也曾写到“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零极限》说,我对一切负100%的责任。
成长修行,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探索生命和宇宙的方式各不相同,领悟亦然。放眼望去,物欲横流的今天,多少人终其一生都走在外求的路上。庆幸的是,身边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内求这条回家路。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外在世界和一个内在世界。外界世界不过我们内在世界一面大大的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充满爱世界善良,你带着恐惧世界就危险……你的内在有什么,外界就呈现什么。
当世界不如意,问问自己做了什么吸引了这些的发生。当我们不再将手指指向别人,而是多问自己在发生着什么。一切皆因我而起,我对发生一切负100%责任。或许,就开始上道了。
收获4:走在内在成长的路上,信息和能量是存在的。
书里有些观点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甚至会被人说神神叨叨的,我看的时候却是心跳加快的,紧张又兴奋,因为它好像印证了自己某些“玄乎”的观点。我更相信了,无形的能量和信息是存在的,也可以被看见,被读取,被交流。
就好比我在学习九型人格这门学问之前,看到一个人,就是看到一个人的鼻子眼睛嘴巴,身高体重,有着什么样的肤色,穿了什么衣服等等一切外显出来的部分,仅此这些信息。
而在学习九型人格之后,看到一个人,就可以看到这个人更多的信息,比如这个人的喜怒哀乐会因什么而起,有着什么样的性格模式,这个人的能量中心和生命状态,甚至能看到这个人的天赋、能量卡点等等信息。
我甚至认为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带着属于自己的信息和能量。被疗愈师沟通的酒店的包厢、被人坐过的椅子,还有我那张被无视很久的擦手帕都有能量。当然,这也许只是我的一个执念,但《零极限》中疗愈师不和病人见面的情况下通过清理自己的内在从而疗愈他们,是内在的清理,我想会不会也是一种能量的运行和流动呢。
收获5: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有能量的,‘零状态’能看见。
如果是几年前,有人跟我说能量。我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升起评判。虽然我现在也没有能力用文字表达清楚。那什么是能量?它看不见摸不着,什么又是零状态?怎样才能去到零状态呢?我非常享受在这里可以瞎说八道一通。
在我的玄乎瞎想世界里,每个物质都有属于自己的能量波,五彩斑斓且灵动,就像这张我特意找来的图一样。拿人举例,每个人的出生都是能量守恒的必然,是宇宙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带着使命而来,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能量源,而每一个念头、动作、认识的人,做过的事都会使自己的能量波发生改变。
图片。
宇宙中的一切能量都是有联系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流动和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最原始的能量源从何而来,谁在做主?我没有答案,但是我坚信,善念会带来好的能量波,反之亦然。因为每一个念头的能量都极大,它在改变着你的能量波运行,所以每一次的起心动念都在决定着属于你的世界。
玄乎的能量波虽然我们肉眼看不见,但是我们却经常能感知到它。有的人你看一眼就觉得喜欢,有的人还没有开口说话你就感觉不舒服,有的人哪怕你只是从他身边经过,什么也不做,你都感觉自己被疗愈了……还有很著名的吸引力法则,蝴蝶效应,或许是能量波的运行。
而书中说零状态,我想到的是九型人格说的零号,想到了几年前听海伦帕尔默讲的“空”。虽然我还没有体会到这样的零状态,但是通过不断的探索,我相信这条路径会越来越清晰。这几年见过好几位大师,他们临在的状态读取能量疗愈他人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收获6: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爱是永恒。
如果万事万物的能量运行真的有规律的话,我不知道《零极限》这本书是不是解读到了能量奥秘的本质,一把和宇宙中一切物质沟通的万能钥匙。“爱“。
看完这本书之后,6点收获远远不只,还有很多,我想日后会在不断践行中继续呈现的,我会坚持下去。这段时间,我每天都会找机会跟自己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每一次内在的清理都有不一样的微妙变化。有时候会有很多画面和记忆会被唤醒,然后被12字秘诀的能量清理和填充。虽然暂时还没有特别神奇的事情发生,但是我想,它在来的路上了。
我一直喜欢一句话,万物有灵且美,在读零极限的过程有带给我这样的体验和滋养。最后我还想再次感谢送我这本书的人,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人命运的书,因为它有能量,有宇宙的奥秘,有爱。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十九
近几天我读了朱彦夫同志根据自己的亲身事迹为原型所写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这本自传体小说向我们展现了朱彦夫同志从朝鲜战场归来后,勇敢的接受命运的挑战,客服身体上的严重伤残带来的种种不便,毅然回到家乡承担起了村支书的重任,亲自带着社员填沟造地、挖井引水、拉电、栽种果树等,硬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建成了全乡的先进村的事迹。
通过了解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个人认为朱彦夫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展现出来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特别值得我今后的工作中学习。
朱彦夫同志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回到祖国以后先后做了59次手术,最后成为一个没手、没脚、没有左眼的人。当时国家已经给他特级残废的待遇,并且,专门配了一个护士照顾他的一生。凭他的功劳,凭他的残废程度,他完全可以什么事都不做的安享自己的后半生生活。然而,他却说自己已经是特级残废了,不需要再来个特级照顾,所以,毅然放弃了国家所给的一切优厚待遇,回到自己的山东沂源老家,从整日整夜重复一个吃饭动作开始,一点一滴的学会了生活自理,在一般人想来这种人能够自理已经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了。但是,他随后又学会了农业生产劳动,由于看着乡亲太贫穷,毅然承担起了村支书的重任,并亲自带着社员填沟造地、挖井引水、拉电、栽种果树等,硬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建成了全乡的先进村。在他担任村支书的这25年来,朱彦夫同志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克服种种生理的困难,尽职尽责、辛勤耕耘,他这种自强不息、扎根基层、全心投入的奉献精神,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我们学习朱彦夫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朱彦夫同志60岁的时候从村支书位置上退了下来,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这次朱彦夫同志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可是朱彦夫同志却没有这样做,为了把自己的经历用文字的方式展现出来,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梦想、激励后人。这个患有心脏病、胃病、胆囊炎、肝炎等病症,可以说浑身都是病,身上还有七块弹片、一天学没上过, 只在部队“速成班”学了一点儿文化,只有右眼,而且是视力还弱到0.1的人,楞是用舌头查字典、用嘴衔笔,臂上绑笔或抱笔,甚至腿臂配合的艰苦条件下,硬是写出了第一本33万多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之后又写了《男儿无愧》。
朱彦夫在写作期间,为了查一个字要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他前后翻烂了四本字典。开始时,一天下来最多只能写几十个字,这几十个字还经常被口水弄得模糊不清,()还得重写,有的字要重描多次才能让人认清,但他顽强地坚持不懈地写,经常是一天要写18个小时,这样苦熬苦写了整整七年零两个月。
朱彦夫写书本可以像奥斯托斯机的口述,但是,他说那样做,对不住自己死去的战友。他认为,生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腐烂,另一种是燃烧。他说自己宁肯将生命全部燃烧,化成灰烬。他还说:“我的生命是战友们给的,是他们把生让给了我,把死留给了自己,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果不趁有生之年去追求,就对不住牺牲的战友,活着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他就是在这样的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信念下,完成了就连我们这样身体健全的人也很少能够做到的事。
朱彦夫同志的老家张家泉村地里几条大沟纵横,土地错落不堪,尤其是最大的赶牛沟,常年洪水冲刷,沟里乱石如阵,寸草难生;面对这个世代如此的现状,朱彦夫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填沟,但不是简单地填,是先用石头把沟蓬起来,水可以从下面流,上面垫土成田,与两边的农田相连,旱了能灌溉,涝了还能排洪。 说干就干,朱彦夫是军人个性。几条大沟终于填平,村里一下多出几十亩地,当年粮食产量一下增加了四分之一。
水有了、地有了、粮食有了,朱彦夫又开始想方设法让大伙儿收入多点,他号召成立了副业社,铁匠社、木工社、米皮社、馍馍社等;他还带着大家在山上种起了苹果树、花椒树,称这是给山“穿衣戴帽”,这在当时的山沟沟里,可都是新鲜事儿,在朱彦夫的带领下,村里面貌翻天覆地,张家泉村在县里第一个有了拖拉机;第一个通了电;人均收入实现了全镇第一,一个多年的落后村成了先进村,因为贫穷多年没娶进媳妇的小村庄一年就迎来了10个新娘。
我们学习朱彦夫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树立崇高远大理想,自觉的践行科学发展观,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培养自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努 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朱彦夫同志作为一名参加过上百次战斗,做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他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朱彦夫同志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二十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贵族青年。他有一次在法庭上做助手的时候,发现受审人正是自己十年前并抛弃的少女卡秋莎。十年里,她已经被沦为,如今又被人说是毒死一位商人。
卡秋莎被一群无耻的法官判处了四年牢狱,并流放到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良心上受到谴责,决定和她一同前往西伯利亚,并把自己的田地分给穷人。他向卡秋莎求婚,为赎他曾经的罪过。卡秋莎拒绝了。她在流放当中和革命者西蒙松走在了一起。
最后,聂赫留朵夫放弃了对卡秋莎的追随,过起了自己的日子。他复活了,因为他活出了自己。卡秋莎也复活了,她同样活出了自己。
这就是这本书的全部内容。
可是,按照卡秋莎自己的'理由就是,聂赫留朵夫娶她从中透出了一种宽宏大量,而西蒙松娶她是因为爱她而爱她。虽然我的脸部表情有点点苦笑的滋味,但是心里想想,还蛮有道理的。
前面真是太让人伤心了但结尾结的确实很妙。不会透出聂赫留朵夫的伤感,也不会透出聂赫留朵夫的无所谓,写的还蛮阳光的,把聂赫留朵夫这个堕落的人物写成了个伟大的人物。也好像是一个没有结局的小说。这种风格我很是喜欢。
本小说中透露出一种优雅和安静的感觉,在聂赫留朵夫忏悔的时候充分的把聂赫留朵夫的真诚描写出来,在卡秋莎被聂赫留朵夫抛弃之后把卡秋莎的忧伤与愤怒的亮点和高度描写的非常的厉害。
在结尾里暗示人们堕落的人只会这样堕落下去,如果堕落的人想开一点,从光明的角度看待生活,就算再怎么堕落也会成为光明、伟大的人。
或许列夫·托尔斯泰非常的善于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比别人的更鲜明一些。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二十一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小说,它告诉人们一个人生的真谛。《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温柔,清纯,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众,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
简爱生存在一个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深深爱上了她。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虽然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简爱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自己的尊严和真爱。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疯狂地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爱情,还有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人的心灵。《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
闭上双眼深深品味《简爱》的魅力所在,忽然间觉得罗切斯特和简爱的爱情是如此诗意般耐人寻味。
是的,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虽然两个人生活在同一社会,家庭环境中,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显得更加温柔,更加的清纯,更加的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
那个年代优秀女性的标准是贤惠、温顺、禁欲——“家里的天使”,不能像男孩那样自由、放纵。正是在这种严格、禁欲、“囚居”的气氛中,夏洛特形成了对自由的渴望、对不平等的反抗、对“秩序”的颠覆和对“合法性”的追求。
因为她的自尊,她更懂得什么是尊严,什么是。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二十二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感悟生命》这本书,感慨良多。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动物的故事,让站在局外的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它们对生命的态度,得到生命的真谛。看完我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书中芸芸众生,触碰了心灵深处,唤醒了生命的灵魂。而此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第一篇文章——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
这篇课文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包弟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这篇文章主要揭露的是“文革”期间的罪恶,但我认为,这篇文章还有一处闪光点,便是在呼唤人性,讴歌人性。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即是体现在文中写到包弟的离开。这使作者愧疚万分,以至于以后每每想起时“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也许因为狗被普遍认为是最忠诚的动物,,因此有许多篇描写狗的文章。特别是动乱年月,人情殆尽、亲友疏远时,狗常常成了重要角色,用它们对主人的忠义,反照出社会中人的无情,就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作者为了免遭造**派的袭击,保住生命安全,只有将爱犬包弟送到解剖台上。这样描写,既是作者的自责,也是从另一角度表现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倘若没有专政队的诸种暴行,狗的主人绝不会“残酷”地将爱犬送走;假如人间充满人性,怎么会随心所欲地践踏无辜的性命?因而,自责,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而呼唤人性,也是从另一方面对生命的讴歌和赞美。
当轻轻合上这本书时,这个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或许人性也是这样,无论如何,都会萦绕在人的心头,只是有的人还未发现而已。生命的意义,或许也就在此吧。
零极限读后感悟篇二十三
散文。
就是要有所悟。那读书的感悟应该怎么写?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散文读后感悟,希望你有所收获。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巴金散文集》。
有人说,好的散文清新得像萋萋芳草,绚丽的如同璀璨的霞光,纯真得犹如初生婴儿般的吻,深邃得仿佛韵在骨子里的事。
巴金写的《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带我进入了巴金他心灵深处的那一片深深的爱国情怀,文中开头两段:说了故土对巴金的养育之恩,故土给了巴金的扶持﹑给了巴金的衣食﹑给了巴金的苦乐﹑给了巴金的亲人﹑给了巴金的朋友﹑给了巴金的幸福﹑给了巴金知识后痛苦的源泉……写的最后一段话: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我恨你,又不得不爱你。这句话巴金把他的内心世界,说的十分透澈。恨他,是因为要离开他,却不能挽留住;不得不爱他,是因为巴金对故土十分的喜爱。矛盾的心理,不得不让巴金走进痛苦的深渊。
还比如说:读巴金写的《我的梦》,带我进入他那坚持写文章的理想。巴金他也有放弃的想法:有一个心理在阻挡他前进的理想,在敲击他心中竖立的信念,在关上窗户,迎来“放弃”的客人,把“信念”赶走在门外。但是巴金从不受心中的阻拦,把那个阻挡的心理推开;把竖立的“信念”修的更加坚固;打开窗户,迎来“信念”的客人,把“放弃”赶走在门外。为了写出更好的文章,巴金放弃了常人所拥有的:光明﹑爱﹑自由﹑幸福,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全都抛弃了。而选择了整天在书堆中,勤奋的写文章,为了写出更好的作品,不断的努力、坚持、奋斗、克服……我认为巴金他坚持写文章的想法是那么伟大!让我不得不十分敬佩巴金。
我希望每个人能像巴金一样,有着永不抹灭的信念,去面对生活中困难的事情。
读过很多散文,我最心仪的,是林清玄先生的。
最早读过林先生的“菩提系列”,那时就被林先生的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底蕴,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的参悟深深地吸引了。最近,我又特地购买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本书是从林清玄这位多产的中国台湾作家数百万字的作品中,遴选出的二十余万字的散文精华,是沙海中淘出的金子,令人百看不厌。过后,许多片段泊在记忆中,不时地熠熠闪光。对这本书,我更是爱不释手,常置于桌边案头,不时拿来欣赏。
林先生的散文,最适合在平静的夜晚,冲上一杯淡淡的香茗,独坐在发出温和的光的台灯下,静静地欣赏,享受散文带给人的平和与智慧。曾经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烦乱的时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边,安抚我的心灵,让我一次次平静下来。这些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地走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
《蹲在洋车上》讲述的是一个童年的故事。作者以朴实细腻的笔法,描绘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对儿时的生活流露出一种牧歌式的情调。
“我眼看着那个驴子飘飘地不见了!我的心魂也被引了去。等我离开窗子,祖母的斗篷已经脱在炕的中央,她嘴里叨叨地讲着街上所见的新闻。可是我没有留心听,就是给我吃什么糖果之类,我也不会留心吃,只是那夜的车子太吸引我了!太捉住我小小的心灵了。”
在《失眠之夜》中,女作家对自然的那种朴素的颖悟,使得文字中充满了许多细致优美的抒情。“在家乡那边,秋天最可爱。蓝天蓝得有点发黑,白云就像银子做成的一样,就像白色的大花朵似的点缀在天上;又像沉重得快要脱离开天空而坠了下来似的。而那天空就越显得高了,高得再没有那么高。”
可又有谁知道,出生苦难的萧红,在她的内心深处,深藏着难以排解的无家的悲凉感。她将自己浸透着个人身世之感的悲剧感,与生活中弥漫着、浮荡着的悲恋剧气氛交相融合,从而传达出普泛而深远的人生悲凉感。
所以在《失眠之夜》中她这样说道:“家乡这个概念,在我本不甚切的,但当别人说起来的时候,我也就心慌了。虽然那块土地在没有成为日本的之前,“家”在我就等于没有了。”
萧红写出的都是生活,她笔下的人和事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她非常懂得人性中的贪婪和漠不关心,也懂得人间的爱与温暖。
在《同命运的小鱼》中,对一条小鱼命运的关注,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
“小鱼两天都是快活的,到第三天忧郁起来,看了几次,它都是沉到盆底。……敲一下盆沿,小鱼走动两步:再敲动两下,再走动两步……不敲,它就不走,它就沉下去。
我招呼郎华不要动它,小鱼在养病,不要打扰它。
亮天看它还在休息,吃过早饭看它还在休息。又把饭粒丢到盆中。我的脚踏起地板来放轻些,只怕把它惊醒,我说小鱼是在睡觉。”
从这些详细的细节描述中,作者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发自内心的怜悯和关注之情可见一斑。
最后小鱼不幸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