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汇总12篇)
读后感是看书后对书中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思考与感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和记忆。写读后感时,可以结合相关研究和评论,对书中的论点和观点进行论证和分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希望对大家的阅读和写作有所帮助。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一
真的,我读了《艾滋病小斗士》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我被这篇文中的黑人男孩恩科而深深的打动了。
我读到“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我读到这,我真佩服小科西的精神,我们应该多多向他学习对呀!
我读到他说:“等我长大了,我要成为一名艾滋病问题专家,周游世界,到各国演讲,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读到这我真想帮小恩可西,完成他这个心愿,可惜我做不到。”
我读到“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人是不会被传染的,我读到这,我真想对人眼相看艾滋病的人,你们不应该这样对艾滋病人,你们应该和艾滋病人做朋友。”
我读到“xx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开始恶化。6月1日这天,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恩科西终于静静的离开了人世,我读到这我已经哭了,为什么这么坚强的人会得艾滋病呢?天理何在呀!”
我们要和艾滋病人做朋友,给他嫩医药费,要关爱艾滋病人。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二
当我读完了《艾滋病小斗士》后,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真的,我被文中的那个面对艾滋病病魔仍然坚强不屈的小男孩恩科西深深地感动了。恩科西确实是一位顽强勇敢的艾滋病小斗士。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南非小男孩名叫恩科西,他是一个生来便患有艾滋病的小男孩。虽然,他患有艾滋病,但是,他的生命力却异常顽强,别的孩子往往都活不到自己第二个生日,而他却勇敢地挺到了上学年龄。他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坦然地面对生活,他还立志长大后要成为艾滋病问题专家,去帮助和他一样患有艾滋病的人。可是,病魔是无情的,在xx年的6月1日可怕的艾滋病把恩科西的生命夺走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书中的恩科西肃然起敬。我觉得恩科西的“斗”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和疾病“斗”,面对的.是可怕的艾滋病,他还是坦然地面对生活。二是和社会上的闲言碎语“斗”,三是和内心对死亡的恐惧的“斗”。当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正是他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才使他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任何一个人,与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去“斗”,都是很不容易的。对于没有生过大病的人,是无法体验到疾病的痛苦会达到怎样无法忍受的地步;对于一个没有承受过闲言碎语的人,也是无法感受到闲言碎语对人的害。当然,最大的、最不容易的是身心对死亡的“恐慌”的斗。
想到这些,我也不油得想起我平时面对困难的情景。记得今年夏天有一次我在河边的草丛里捉蚂蚱,一只大蚂蚱跳到了一块大石头后面了,我赶紧去追,慌乱中一下子被那块大石头划破了脚。一看自己流血了,我立即吓得大哭起来,而且坐在地上再也不敢站立了。其他小伙伴立即跑去告诉了我爸爸,爸爸飞快赶来背起我就跑到医院。看到爸爸,我更哭得伤心;到了医院听医生说要缝几针,我更是吓得浑身发抖。我大哭着,不让医生打针、更不让他们给我缝伤口。后来在爸爸和医生的安慰和鼓励下我才颤抖着答应了医治。在缝针的时候我疼得不停地大哭,更是吓得直冒冷汗。缝伤口的几分钟时间里,好难过啊,我好象熬过了一年那样慢。后来每天去医院打消炎针时,我还是忍不住要哭几声。现在想起这些我就羞得满脸通红。
想起这件事,又想起了平时娇生惯养的我,和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比一比,我真羞得无地自容。恩科西面对的是可怕的艾滋病,他还那么坚强,还树立远大理想。而我呢?自己不小心划破了脚,打针都让我担惊受怕老半天,缝几针更是无法忍受而哭闹不休,更别说可怕的艾滋病了。我想恩科西如果生活在我身边,他一定会嘲笑我并且看不起我;那块划伤我的大石头,如果能笑的话,它也一定会嘲笑我。如今我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那样好,而且我长得肥头大耳,但平时在学习和劳动方面还不怎么积极主动,如今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从今后我一定要以恩科西为榜样,让他那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时激励我,鞭策我,让我也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三
今天作业写完了,没事做,就拿出一本语文书看,打开一看,发现了《小小艾滋战士》一文,我就认真地看了起来。这篇文章是关于一个名叫nkosi的黑人男孩的。他出生时患有艾滋病,但一直活到上学年龄。恩科西9岁时开始上学。当得知自己得了艾滋病后,他并没有悲观沮丧,而是开始学习如何面对艾滋病。但20xx年6月1日,小恩科西终于悄然离世。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好,于是又开始看了,当我读到:“人不应该区别对待艾滋病患者,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感染的。”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非常感动。我想,如果我们班有一个艾滋病孩子,我一定会关心他,陪他玩游戏,而不是区别对待他。
我觉得全世界的艾滋病人都非常缺乏爱和关怀,没有人陪他们玩,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他们很孤独,所以我建议全世界的人都去关爱艾滋病人,让他们远离疼痛。
最后,我觉得我远不如恩科西。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叫我早上起床去上学。快去上学吧!”我以为吃点药就没事了,可是爸爸说要带我去打针,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打完针后三点了,回到家没去上学,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自己不如恩科西,他有艾滋病,去上学,我感冒了不敢去上学。我们真的`应该向恩科西学习!恩科西遇到困难不是因为他悲观沮丧,而是因为他坦然面对生活。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四
在11月之前,我们在一个多功能厅学了一篇课文——《艾滋病小斗士》。我最佩服小恩科西的一点就是: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这是一个多么勇敢顽强的小斗士啊!从中,我明白了:不管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悲惨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向恩科西学习,坦然地面对它们。
20xx年7月,小恩科西在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的一番发言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同时,也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他说:“我希望政府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药物,使她们不再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他还说:“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从这里,我能体会到:小恩科西是为了呼吁人们要关心艾滋病人,不要对他们另眼相看。因为他们也是人,他们也同我们一样,需要他们身边人的关爱。小恩科西,我们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我们会关心他人,拥抱艾滋病儿童。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艾滋病会消失的。而且,我也会像你一样,顽强拼搏、乐观向上,坦然地面对生活的!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五
在我们的语文书中有一篇文章,让我们难以忘怀。我情不自禁的打开语文书翻到了《艾滋病小斗士》这篇文章,虽然已经读过很多遍了,但每一次仍然读的我热泪盈眶,心里满满的。我又一次认认真真的开始读了起来,这个叫恩科西的黑人男孩。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但是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9岁那年恩科西开始上学了,当他得知自己有艾滋病时,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面对可拍的艾滋玻但是20xx年6月1日这天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我感觉这篇文章很好看,于是我又开始读一遍,当我读到: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时不会被传染的。读到这句话时我十分感动,我想如果我们班要是又一位艾滋病儿童的话,我一定会关爱他,跟他一起玩游戏,而不是对他另眼相看。
我觉得现在世界上的艾滋病人十分缺少关爱,没有人和他们玩,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他们十分孤单,所以我建议全世界的人民取爱护艾滋病人,让他们远离痛苦。
最后我感受到自己远远不如恩科西,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早上爸爸叫我起床上学,我就死懒在床上不起来,有气无力的对爸爸说:我生病了,今天就不去上学了吧!我本来以为吃点药就好了,可是爸爸说要带我去打针,来到医院,打完针后已经三点了,回到家我也就没去上学。通过这件事我感受到自己一点不如恩科西,他得了艾滋病还去上学,可我一点小感冒就把我吓的不敢上学。我们真应向恩科西学习呀!恩科西他遇到困难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坦然地面对生活。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六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他一出生就携带上了艾滋病病毒,母亲也离他而去,他成了孤儿,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歧视,那时候人们不了解艾滋病,把一切责任都推在艾滋病患者“身上”。虽然恩科西的身体很虚弱,但是他面对死神毫不畏惧,不仅坦然的面对生活,面对艾滋病,顽强地和病魔作斗争,还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不断向世界各界人士呼吁,让他们关心艾滋病人。
读了这一篇文章,我的眼泪掉了下来,他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我被恩科西的品质、精神感动了。
想到这儿,我明白了,做人就应有坚强的意志,关心他人的品质,顽强不屈的精神,不管遇到任何挫折,任何困难和天灾,我们都要挺直腰杆,勇敢顽强地斗争,在绝境中逢生。我们在困难来临时,得多多考虑别人的感受,热心地帮助他人。呀!恩科西真是一个勇敢的少年,勇敢的艾滋病小斗士,我要向他学习。
恩科西虽然去世了,但读了这篇课文,他仿佛活在我们身边,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关心他人、勇敢顽强的小斗士,一个好少年。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七
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但凡能够勇敢地面对困苦和磨难的人,我们尊称他们是“斗士”。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三、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较难理解的词语。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能分为哪几个部分?
3.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了解哪些?
4.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检查反馈,交流点拨。
1、交流自学内容。
2、点拨指导存在的问题。
3、总结学习方法。
五、拓展提高。
自己收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携带 轩然大波 虚弱 遭遇。
校对、订正。
二、明确目标。
三、自学指导。
(一)精读2-4自然段,感悟恩科西的“不幸”
2.出示一组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能描述一下你所看见的吗?
3.恩科西遭遇到了怎样的不幸、承受了什么样的痛苦呢?自读课文的2-4自然段,找到有关语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自读思考。
4.交流讨论:
(二)精读课文5-7自然段,体会恩科西的“抗争”
1.面对如此的厄运,恩科西绝望退缩了吗?他是如何做的呢,5-7自然段中分别讲述了恩科西所做的三件事,读一读,从中体会。
2.讨论交流:
(1)艾滋病研讨会上,向世界呼吁。
(2)国际艾滋病大会上,震撼人心的发言。
(3)面对随时会结束的生命,却依旧憧憬未来。
(三)精读课文8-9自然段以及第一自然段。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四、升华主题。
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恩科西的故事,大家的心中一定有很多的不同的感受吧。那就请你从下面的这几个话题中,选择一个你最深有感触的,把你的想到的写下来。
(1)恩科西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璀璨,你想对天国的恩科西说些什么呢?
(4)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困苦和磨难,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五、拓展提高。
真爱生命、关爱生命,这是我们永远的主题。收集相关资料。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八
片断1:
生:可怕。
师:课文中写出艾滋病的可怕了吗?
生:写了。
师:好,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将句子所在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生活动。学生自读后有五位同学分别朗读了第2、3、4、5、8节,并简单说明了理由,每一位同学发言时,我都相机进行辨析易错字音字形,并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该自然段。)。
片断2:
师:“小斗士”,课文中指谁?
生:小恩科西。
生:老师,我有问题。为什么用“小斗士”,不用“小战士”?
师:恩科西是如何跟艾滋病作顽强不屈的斗争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将句子所在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生活动。学生自读后有五位同学分别朗读了相关自然段,并简单说明了理由,每一位同学发言时,我都相机进行辨析易错字音字形,并同样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该自然段。有同学朗读了第一节与第九节,在否定了它们并非具体表现恩科西的顽强斗争之后,引导学生认识了首尾呼应、点明中心的写法。关于“挺”字的辨析比较有价值,现附于下)。
生:“……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这里的“挺”字写出了小恩科西一直在跟病魔抗争。
师:挺什么意思?
生:坚持。
师:那为什么不用坚持,而用挺呢?
生:坚持含有“熬”的意思,像有点无可奈何的意思。
师:说得太好了。熬,很被动,是无可奈何地忍受。挺含有主动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之意。刻画出了小恩科西跟病魔作斗争的顽强。
二、再读分段。
师:请看小黑板,将这四个词读一下。
生:悲惨遭遇斗士去世斗士榜样顽强抗争。
师:读了这几个词,你们看出什么来了吗?
生:顽强抗争应该放在悲惨遭遇后面。
生:跟恩科西的生命里程相比,它们的次序颠倒了。
师:对。它们分别概括了课文的相关部分,不过次序是颠倒了,你们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将它们的顺序理一理,并给课文分段?(生活动。讨论分段时的矛盾在第八自然段的归属。我的解释是一方面从如何顽强抗争着眼,这一段不符合;另一方面从最后一段来看,曼德拉是在小恩科西去世时对他作了评价,为确保末段的完整性,将该节并入第四段比较适宜。)。
三、精读课文。
片断1:
师(指名读第一段):老师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有一句话使老师很惊讶,能猜到是哪一句吗?说明理由。(活动后纷纷举手。)。
生(读第一句):6月1日,一个12岁的男孩去世了。
师:一年三百六十天,哪天没有人去世呢?这能令老师惊讶吗?
生: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6月1日,全世界儿童的节日,12岁的男孩却去世了。
师:6月1日难道没有小孩去世吗?我看不足以使老师惊讶。
生(读第二句):他的死竟然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
师:许多人!世界上!是不是仅仅引起了他的亲友的关注?他的祖国南非?全世界,可见影响多大。还有不同意见吗?暂时我是不会公布答案的。
生(读第三句):一个小男孩的死竟然引起联合国秘书长的感叹。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是安南说的话让老师惊讶。他说小恩科西是勇敢的人,是顽强抗争的上斗士。
师:惊讶什么意思?
生:吃惊,奇怪。
生:因为小恩科西是一位跟艾滋病作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师:读到这儿,大家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本段的内容?
片断2:
生:我同意他来学校读书。没有原因。
生:我不同意。艾滋病这么可怕,传给我们怎么办?
生:我不同意,如果学校接受了他,我就退学。(很多学生附合。)。
生:我同意。如果你得了艾滋病,你受到别人歧视,别人不跟你一起玩,你怎么想?
师:说得真好!xx同学懂得将人心比己心,难能可贵。
生:如果不在我们班,我同意他来上学。(哄堂而笑)。
生:我同意,因为第六节说:“拥抱艾滋病患者是不会被传染的。”
师:是啊。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是,一般接触是不会传染的。这说明了解了艾滋病也就不会盲目恐慌了。
生:老师,你会不会同意他来我校上学?
师:有两种可能。一种,我首先查阅资料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与途径,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我会同意的。一种,如果因为他来上学导致我可爱的学生们退学,那么我也会考虑表示不同意。(生笑)不过,我会努力做你们工作的。
片断3:
师:如果你是恩科西,或你患了艾滋病,你会怎么样?
生:我会躺在床上不吃不喝。
生:我会吃药。
生:我会一个人躲得远远的,免得传染给别人。
师:有风格。
生:艾滋病夺去我的健康,我要跟它斗争。
生:我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哪里也不去,不能传染给别人。
片断4:
师:小恩科西在国际艾滋病大会上是如何发言的?
生:“穿着一身小西服的恩科西站在主席台上,用尚显稚气的声音,向数千名与会代表讲述了母亲被艾滋病夺去生命,而自己也感染上病毒的悲惨遭遇。”
师:这段话,课文还利用插图进行了形象的演绎,是哪一幅?
生:78页的图。
生:他的手握成了拳头。
师:哪一只手?
生:他的左手握成拳头,举在胸前,表现了他顽强不屈的精神。
生: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充满希望。
师:说得好!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充满期望。大家再好好看看,想想,他期望什么呢?
生:他期望着能够战胜艾滋病。
生:他期望着政府能为患病的妇女儿童提供药物。
生:他期望人们了解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
生:他期望着艾滋病人自己不能悲观消沉,要振作起来。
生:从他的面部的笑容,我可以看出他充满自信。
师:是啊,他对战胜艾滋病充满信心。
生:从他的笑容可以看出他根本不把自己身上的病痛放在心上。
生:他的右手握着话筒是很有力量的,可见他的充满自信。
生:他昂首挺胸,正可以看出他充满着力量和信心。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他的力量来自哪儿?
生:白人妇女基尔·约翰逊给他的爱。
师:说得好!他的爱来自别人的爱,还有吗?
生:他对艾滋病的恨。艾滋病夺去了他母亲的生命,也给他自己带来痛苦,他恨艾滋病,所以他要和它斗争。
师:小恩科西的力量来自于别人的爱,来自于对病痛的恨。其实还来自于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自艾滋病出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希望尽快攻克艾滋病。作为希望成为艾滋病问题专家的恩科西一定一直在努力学习,一定了解这些情况,所以,他对打败艾滋病充满希望与力量。
片断5:
生:小恩科西才11岁,竟然有这么高的认识,参加会议的人被震撼了。
生:他敢于向政府表示不满。据我收集的资料表明,他曾经批评南非政府和总统防治艾滋病不力。
生:恩科西所讲的他的遭遇令与会代表大为震撼。
片断6:
生:“6月1日这天,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我认为“终于”用得不当,好像人们都盼着恩科西死一样。
师: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生:我认为恩科西受尽了艾滋病的折磨,生活着是一种痛苦,现在去世了,终于摆脱了病痛的折磨,所以用“终于”。
生:我不同意。我并没有因为艾滋病而消沉,他很乐观,他还梦想着未来,他不会想死。凡得了艾滋病随时都会死去,他却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而且活到12岁,现在终于去世。
师:你认为他的死早已预料,现在只是这个结果终于来到而已。
生:据资料说明,他两岁时,医生断定他只有6个星期的寿命,可是他却一直活到了12岁,现在医生预料的结果终于出现了。
师(板书:小恩科西终于( )离开了人世):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静静不能去。
师:为什么?
生:静静说明他去世时非常平静。
生:据资料表明,恩科西是在睡眠中去世的。
师:死亡临近时应该是痛苦的,但他竟然能够熟睡,说明什么?
生:他不再将病痛放在心上。
师:病魔夺去了恩科西的生命,但是并没有战胜他,相反,恩科西以顽强的斗志战胜了夺去他生命的病痛。这个“终于”不只指他的去世,更指他以精神的力量战胜病魔,得以坦然地面对死亡。精神终于在艾滋病面前取得了胜利。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九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了解艾滋病的一些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揭题导入。
揭示课题,指名朗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长句.)。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指导读好长句.
生再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
思考质疑的问题.
全文的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依据是什么。
请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你觉得本篇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读后互相交流.
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
通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复习导入.
写生字词.
学生说说这一课的大致内容.
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细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感悟"不幸".
读悟课文第2段.生自读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读悟课文第三,四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细读课文第五,六,七段,感悟"抗争"。
结合第一段,细读课文第八,九段,感悟"关注"。
——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用学习三,四段的方法去继续理解和感悟课文.
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总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不幸。
抗争。
关注。
教学后记。
[2] [3] 下一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推知大意。
1、揭示课题,指名读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2、师简要的介绍一下艾滋病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词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点:
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教学难点:
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小斗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课文2、3、4节,感悟“不幸”。
1、读悟课文第2节。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2)让学生抓住相关的词语,朗读体会这一段中所包含的情感。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读悟第三、四节。
(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可怕。
(2)指名读课文,体会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运的无辜、不幸、可怜。
(二)细读课文5、6、7、节。
1、自由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样做的呢?
2、自由读第7节,同位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节。
(三)细读课文8、9节,感悟“关注”。
1、自由读课文第8、9节,说说恩科西是哪一天离开人世的?
2、出示:第九节的内容。
(1)指名读。
(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三、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
(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
(2)同情、帮助、尊重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顽强抗争。
关爱他人。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它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破坏,由此而产生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或其他威胁生命的表现。艾滋病最初发现于1981年中期。当时在纽约、洛杉矶及旧金山相继发现在年轻的健康男性同性恋者中发现,艾滋病自发现以来,呈迅速扩散趋势,发病人数持续增加。截止2001年6月底,我国报道的感染者共26058例,其中病人1111例,死亡584例。传播途径共有3种,主要通过注射途径和性接触传播。近年来由于女性患者的增加,母婴传播日趋重要。
上一页 [1] [3] 下一页。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4.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什么叫斗士?
2.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勇士。
3.师: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大了。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艾滋病小斗士》),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5.学生自由回答。
6.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出示生词,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并思考: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2.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四〉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第2,3,4自然段,感悟“不幸”
1.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这些患病的儿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简要地描绘一下。
2.师:你们了解艾滋病吗?谁来说一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病人因体力消耗而极度虚弱、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从而导致死亡。)。
3.所以说,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的。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遭遇到怎样的不幸呢?自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并思考。
5.讨论交流:
(1)“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3)“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当学生找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另一方面说明他能活这么长时间出乎大家的意料。“挺”是什么意思?用“坚持”,“撑着”这些词换它好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教师导问:“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比喻大纠纷。)。
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的家长,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二)细读第5,6,7自然段,感悟“抗争”
讨论交流。
1.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不断呼吁。
出示第五自然段。
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的词语?并说一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教师抓住“纤弱”这个词语,深入发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身体虚弱。已经不行了。教师追问:在这种情况下,小恩科西他想到的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2.那么,第二件事是什么?(出席2000年的艾滋病大会。)。
师:那么,此时已到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已经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联系全文,大家描绘一下。
师:是啊,我们都很清楚,此时的恩科西,已经骨瘦如柴,身体极其虚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恩科西仍然坚持发言。那么,哪位同学能够有感情地读一读他的发言。此时此刻,他心中想到的,依然是——他的心中,永远只有别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他人。有爱心。)的确,小恩科西是令人敬佩的,发言是感人肺腑的,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所以,“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是啊,小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令人感动。从他的发言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代表所有艾滋病患者,在与社会抗争。这抗争其实在唤醒人们,应给予艾滋病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
3.对未来充满希望。
师:从中你可以悟出什么?(1。小恩科西对未来充满希望。2。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帮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
过渡语:恩科西如此热爱生活。顽强斗争,令人感动。可是艾滋病冷酷无情。恩科西的病情开始——(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三)学习第8,9自然段,感悟“关注”
1.教师导读第8自然段: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学生读)6月1日那天,被艾滋病——(学生读)。
2.读了这段话,你的体会是什么?
3.他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怎么说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呢?请大家抓住有感情地读一读。
(安南:感叹。曼德拉:痛切)。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同学们,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自强不息,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真正的斗士。
2.那么,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过挫折和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请用“不是……而是……”练说。
(例:面对挫折,我们不是悲观消沉,而是要坦然面对,乐观自信。要有爱心,去帮助其他遇到“天灾”的人)。
不幸。
抗争(顽强不屈、有爱心)。
上一页 [1] [2] 。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十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挺”“坦然”中所饱含的深刻含义。
3、感受小恩科西与病魔与偏见作斗争的顽强意志。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2001年6月1日,正当全世界儿童欢庆节日的时刻,一位12岁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去世了,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恩科西,去了解他不平凡的人生。
(二)了解恩科西的命运,感悟不幸。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交流体会。
(1)1989年,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无辜、可怜)。
(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不幸)。
(三)走近恩科西感悟“顽强”
1、(出示: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请同学们再次读第三小节并找到这句话。
(1)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3)“竟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2、小结:正是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与病魔作斗争,小恩科西一直活到2001年,使他成为世界上患艾滋病生存时间最长的人。(完成板书:与病魔斗)。
3、师:9岁那年,按照我们普通的孩子都要上学了,可恩科西能这样顺利地进学校吗?齐声读课文第四小节。
4、师:想想这些反对恩科西上学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们会说些什么?会怎么做?
5、从他们的这些言行举止中看出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害怕、恐慌)。
6、他们为什么那么害怕,如此反对呢?(无知,偏见)。
7、小结:恩科西报名上学非旦没有得到应有的同情和关爱,反而到歧视和打击,他不但要与病魔作斗争,还要与人们的偏见、无知作斗争。(完成板书:与偏见斗)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2-4小节,一起来感受这位与病魔、与偏见作斗争的恩科西吧!
(四)学习恩科西 坦然面对。
2、一般人,面对一些“灾难”比如车祸,疾病,可能会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悲观消沉)。
3、恩科西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又是怎样面对的?
(1)“坦然”是什么意思?
(2)坦然面对生活的恩科西会怎么做?
(3)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恩科西是那样的——自信乐观、热爱。
生活、无忧无虑……。
(1)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恩科西的呼吁(播放录像)。
(2)出示:“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
“我希望政府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艾滋病药物,使她们不再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配乐)。
(3)谁愿意来读读这些话。(从你的朗读中,我体会出了恩科西的坚强。我能体会到恩科西病情的严重,身体的纤弱;我体会到了在生命垂危时,恩科西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声音,我体会到了,恩科西那颗无私关爱他人的心)。
(4)这声音震撼了老师的心,也震撼着同学们的心,更震撼着所有参会代表的心,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5)师:尽管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但生命垂危的恩科西依然梦想着未来,他在梦想什么?(出示:生命垂危的恩科西依然梦想着 。)。
(五)培植信心面对天灾。
1、(音乐再见警察)师:尽管恩科西有这么多的梦想,但死神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开始恶化,六月一日,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在睡梦中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3、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心情与你们一样,他痛切地说:“出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1)“天灾”指的是什么?人类面临的天灾越来越多,像禽流感,非典,肿瘤……)。
(2)他为什么这样赞扬恩科西?
4、(音乐起)一个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曼德拉先生的话说得多好啊!
同学们,此时在你心中肯定是心潮澎湃,拿起笔来,在书中的空白处把你想对恩科西,想对人们,想对同学们说的话写下来吧!
5、学生练写、交流、教师评价。(勇敢顽强的小斗士,热爱生活的强者,奉献爱心的天使。)。
6、小结:今天,英雄的恩科西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震撼人心的呼喊,时刻回响在人们的耳边,留在人们心中。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这一天,红丝带会飘扬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我们相互关爱,共享生命,记住恩科西,记住红丝带!
(六)板书设计:
与病魔斗。
15艾滋病小斗士 坦然面对 关爱他人。
与偏见斗。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十一
今天我读了《艾滋病小斗士》一课不禁被恩科西勇敢顽强的精神和爱心深深地打动了。小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着艾滋病病毒而且母亲也失去了生命。面对不幸恩科西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坦然面对顽强抗争并且还有当艾滋病专家的梦想。当我读到“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时我想:
恩科西会不会因为艾滋病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呢?他能忍受得了么?
当我读到下面时我对他更加敬佩了,他居然能忍受住病痛的折磨不仅如此,他还向世界呼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20xx年7月,小恩科西在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的一番发言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同时,也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他说:“我希望政府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药物,使她们不再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他还说:“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从这里,我能体会到:小恩科西是为了呼吁人们要关心艾滋病人,不要对他们另眼相看。因为他们也是人,他们也同我们一样,需要他们身边人的关爱。
小恩科西,我们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我们会关心他人,拥抱艾滋病儿童。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艾滋病会消失的。而且,我也会像你一样,顽强拼搏、乐观向上,坦然地面对生活的!他的话不仅震撼了各国代表更震撼了我的心灵。读完全文我的眼睛湿润了。恩科西的故事让我想起我们和小恩科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不觉得羞愧吗?是的虽然恩科西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我相信:我们学习了他的精神我们就会变得勇敢;我们学习了他的爱心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恩科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艾滋病小斗士读后感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4.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齐读课题。
2、什么叫斗士?(勇敢面对困难的勇士。)。
3、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大了。
4、同学们,对于艾滋病,你们有哪些了解?
5、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能描述一下你所看见的吗?
6、听了大家的描述,真的感觉到艾艾滋病患者是如何的痛苦,是何等的不幸。
(艾滋病简介: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一种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疾病。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导致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7、让我们怀着对艾滋病小斗士的深深敬佩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预习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生词,读一读,正音并相机理解,指导写字。
携带仁慈婴儿遭到轩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涛。)不懈努力虚弱病魔。
曾经(zengceng)呼吁孕妇(指导书写)纤弱(qianxian)。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集体正音。
4、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三、感知“艾滋病”的可怕,感悟恩科西的不幸。
1、恩科西究竟遭遇到了怎样的不幸,承受了什么样的痛苦呢?自读2、3、4段,划出有关语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注意重点词语。
n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滋艾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一出生”体会恩科西患病的无辜性,“不久”体会他失去母亲的悲惨遭遇)。
n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从数据中感受艾滋病病毒的可怕,从而体会恩科西的不幸)。
n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挺”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坚持”吗?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
这时,恩科西的养母说话了:“。”望着这一切,小恩科西。
(四人一组讨论后指名说,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
(2)现在谁再来说说轩然大波的意思?(比喻大纠纷,大风波)。
3、自读,指名读。(注意突出重点词语)。
4、齐读:同学们很会读书,读出了自己的感悟,让我们一起读这部分,体会艾滋病给恩科西带来的不幸。
第二课时。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对故事的主人公恩科西已经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读2、3、4小节。
3、过渡:面对如此的厄运,恩科西绝望退缩了吗?他是如何做的呢?
4、学习第5小节(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不断呼吁)。
(1)读这一自然段时,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你领悟出什么?
(2)坦然:恩科西是怎样坦然面对生活的呢?
(3)纤弱:在这种情况下,小恩科西想到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帮助坚强的恩科西向世界呼吁……。
5、学习第六小节(出席2000年的艾滋病大会)。
(2)是啊,此时的恩科西已是骨瘦如柴、极其虚弱了。但他依旧在与艾滋病搏斗着。再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说说哪些语句最让你有深刻感受?(重点指导朗读恩科西的发言)。
(3)谁能有纤弱而坚强的声音读一读恩科西的发言?
(4)听了他的发言,你被震撼了吗?
(5)指导朗读第6小节:恩科西的发言是感人肺腑的,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患者的心声,这其实是在唤醒人们,应给予艾滋病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齐读。
6、学习第7小节(面对随时会结束的生命,却依旧憧憬未来)。
(1)指名读恩科西的话。
(2)从他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带者这种感受一起来读一读恩科西说的话。
二、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1、引读第8自然段,热爱生活,顽强斗争,这样的恩科西让我们所有人动容,可是,艾滋病冷酷无情。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开始恶化。6月1日这天,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2、你是带者怎样的心情读完这段话的?
3、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请带着悲痛惋惜的心情读一读他们的话(自读,指名读)。
4、现在你了解为什么恩科西被称为“艾滋病小斗士”了吗?
(1)了解了恩科西的故事之后,对于现在社会上的艾滋病患者,你想说些什么呢?
(3)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困苦和磨难,你能联系实际说说该怎样面对吗?(身体不舒服时,心情不好时,家里有困难时……)。
6、总结:珍爱生命,关爱生命,这是我们永远的话题!
我并不想成为多么有名的教育家,只希望在我的教育引导下,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板书:
不幸。
抗争(顽强不屈、有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