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汇总18篇)
涵盖除已列分类之外的内容。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清晰,避免冗长和啰嗦。总结是成长的一种方式,借此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写总结前,要先回顾自己的学习或工作过程。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三、教学过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两个条件:两角;两边;一角一边。
3、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举例说明:
再如同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实物演示: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略)3、(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1)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
(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3cm剪一剪: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比一比: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二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数的例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
难点: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法,今天老师给出一些乘法算式,比一比谁能最先发现这组算式的秘密。
(拿出课堂作业本帮助你)
2/3×3/2 2×1/2
8/11×11/8 1/10×10
7/9×9/7 7×1/7
(师巡视学生的情况,并对分数的格式加以指导)
学生思考后,汇报结果:
生1: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位置颠倒
生2:每个算式乘积是1
师:现在老师有点疑问,2不是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是什么呢?
生:2可以写成2/1,分子分母颠倒后,2/1×1/2=1
师:观察的真仔细,我们能不能给这样的数取个名字呀?
生:倒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倒数(板书)
师:再看这几个算式,2×1/2=1,我们说:2是1/2的倒数,1/2是2的倒数
师:看这几个算式,倒数是对几个数来说的?
生:两个数(师板书)
师:这两个数的乘积有什么特点?
生:乘积是1(师板书)
师:再举一个例子:2/3×3/2=1,我们说:2/3是3/2的倒数,3/2是2/3的倒数,2/3和3/2互为倒数(师板书:互为倒数)
师:怎么理解“互为”呢?
生:相互的意思
生:就是对两个数而言的
师:“互为”是对两个数而说的,不能孤立地说谁是倒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倒数。
师:你能说说黑板上其他例子谁和谁互为倒数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除了这几个例子,能写出其他乘积是1的算式吗?
师:大家表现真好,老师也来说一个,3/5是倒数,对吗?
生:不对
师:你帮老师改正吧
生1:应该说3/5是5/3的倒数
三、 研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倒数,现在我们就帮这些数找一下他们的倒数朋友吧! (师读生写)
3/2 7/9 15 1 0
把他们的倒数朋友写在作业本上。(师巡视,找两名学生板演)
师:这么快,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些数的倒数的?
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师板书找倒数的方法)
师:15是整数,怎么办?
生:15=15/1,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就是1/15
师:1呢?
生:1=1/1,所以1的倒数还是1(师板书)
师:0有倒数吗?(出现2种答案,小组讨论,师巡视)
师:讨论完了,那0到底有没有倒数呢?
生:没有
师:理由呢?
生:0不能做分母,0乘任何数都得0(师板书)
师:找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就是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板书)
四、 总结收获、巩固练习
师:大家会找倒数,现在请你做主考官,你说一个数,找一个同学说它的倒数
师:大家掌握这么好,总结一下学的知识吧。
师:想不想再挑战一下
生:没问题
师:好,那就带着这份自信认真完成,做完小学数学作业本第11页
五、 拓展、提高(由于练习时间长,这个环节课后做了补充)
师:老师这有2个疑问,能不能帮助老师呀?帮老师求他们的倒数,老师出示小数和带分数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倒数》,对倒数的认识,学生印象深的是“分子与分母颠倒了位置”而不是倒数的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所以在课堂学习时,我从分数的倒数引入,学生体会到分数的倒数外在表现形式确实是将分子与分母交换了位置,然后提问乘积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理解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
对“互为”一词的理解,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因为学生在学习“倍数”概念时,已经接触“互为并不是指一个数,而是两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当时花了很多的时间练习谁和谁互为倒数,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进而理解。
然后提问:整数没有分子和分母,那么整数是否有倒数呢?如果有的话,你能举例说明吗?在学生掌握总结出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后,再提出两个特殊的整数的倒数的研究,通过集体讨论,加深了学生对“1”和“0”倒数的认识。同时也将倒数的认识引向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
在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让学生讨论过多,求倒数的方法,我只是口述,应该板书,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时间没有掌握好,本打算练习后讲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的求法,但由于时间没有分配好,最后没有提及,课后才进行补充。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三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四
1、理解总体与样本的关系,认识并体会统计估计的意义,实施办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理解用样本平均数、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与方差。
体会统计思想,并会用样本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
一、旧知回顾:
1、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总体是xxx,个体是xxx,样本是xxx,样本容量是xxx。
2、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3、方差的计算公式是。
二快乐自学:
阅读教材p140—144完成下列练习。
1、在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去推断总体的情况,这就是思想。
2、用样本平均数、方差去估计总体的xxx然后再对事件发展做出决断、预测。
3、在“说一说”及“动脑筋”中,分别是可以用样本的。
去估计总体的xxx、
4、例题是通过计算零件直径的方差来得到机器两个时段的运作性能是否稳定正常的。
三、巩固练习。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五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1、认识钟表。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2、教学整时。
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一说:将整时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钟表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大约几时。
出示7时、7时不到和刚过7时三个钟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面的时间。
1.画一画: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缺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再借助直尺画出钟面上缺少的针,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
圈,所以一天要走两个10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10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
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
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根据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对时间的观念,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全课小结。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运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习。课后反馈反映出学生通过语言项目的学习,对认识钟表已经基本理解,包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由练习反馈也可知。
八、帮助和总结。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新知,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优化;同时教师还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如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比较、总结,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六
教材第67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第1、2题。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并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1.提问:什么是方程?等式有什么性质?
2.你会根据下面的图形列出方程吗?
3.填一填。
4.导入新课:前面两节课我们借助天平平衡,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新知识。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教师演示:先在左盘放上一个重100g的杯子,再往杯子里加入xg的水,天平失去平衡。
提问: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
请学生到台前操作:天平右边的砝码加到250g时,天平平衡。
提问: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0+x=250。
启发:怎样才能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你有什么办法?把你的办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后,组织反馈。
方法一: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
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方法三:根据等式的性质。
讲解:当x=150时,100+x=250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方程。(出示课题)。
(2)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提问:方程的解与解方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汇报。
(3)即时巩固。
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小题。
(1)出示例1题图。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在天平两边同时拿走相同的物品,天平仍然平衡的道理,即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仍然相等。
追问:为什么要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而不是其他数?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x+3=9。
x+3-3=9-3。
x=6。
提问:解方程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吗?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讲解:求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时,要先写“解”,表示下面的过程是求未知数x的值的过程,再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3,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写出这一过程时,要注意把等号对齐。(示范板书解方程的过程)。
解:x+3=9。
x+3-3=9-3。
x=6。
引导: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我们可以通过检验来判断:把x=6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
提问:如果等式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什么?(说明答案是正确的)如果不相等呢?(说明答案是错误的)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试着检验一下。(随学生的回答扼要板书检验过程)。
(2)即时巩固。
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x+4.5=9100+x=100。
师强调:解方程时注意等号要对齐,检验时过程要写清楚,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1.完成课本第67页“做一做”第1题。
2.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不是递等式。
完成课本练习十五的第1、2题。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七
《梯形的面积》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六单元第四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探索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没有给出操作的材料和方法,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梯形,提出“小组合用,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要求,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的机会和更大的探索的空间,这一内容为后继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作必要的铺垫。
学生已经认识了梯形,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学生已经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的活动经验,了解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对于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小组讨论及课前铺垫应该能够得能顺利完成。但对于选取从两腰的中点进行剪切、旋转的割补法学生未必能够想到,这应该是普遍存在的困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小组合作探索梯形面积公式、交流及应用的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数学思考:在参与操作、观察、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问题解决:会利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4.情感与态度:获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愉快体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感受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条理性。
(二)教学重点: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分析、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梯形割补成长方形的推导方法。
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自主分析总结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时课件辅助推导过程。另外,对于割补的方法,如果学生不能呈现教师要采用课件演示。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八
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每格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学生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识每格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课件、调查表、统计表、统计图。
(课前激励,暗含统计知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有几位动物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们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电脑出示:猴子、松鼠、梅花鹿、熊猫。)
师:有哪几位小动物来了?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呢?
师:我看这几只小动物都挺可爱的,怎样才能知道哪只小动物最受欢迎呢?(生回答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说的方法其实就是统计的方法。(板题。)
【设计意图:创设小动物来到课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究,体验过程
1.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
师: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帮老师统计一下,我们班喜欢哪只小动物的人最多,行吗?
师:那我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来对全班同学进行统计,好吗?
(每组发一张调查表、统计表、统计图。)
师:在统计之前老师有个建议,请同学们看大屏。
(电脑出示:建议:1.统计之前,小组成员商量一下分工。如:询问员、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等。2.询问同学时应该有礼貌。3.把统计的结果整理后填入统计表。)(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统计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进行分工合作的?统计的结果怎样?(组长汇报,教师板书填表。)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一些?
3.引导学生完成统计图。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统计出了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张统计图,请每组同学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完成这张统计图吧!遇到问题随时提出来。(出示空统计图规格为9×9。)看哪组涂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由统计图格不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合作涂格,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统计图?(结合学生汇报,完成统计图其他项目。)
4.结合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提出问题并解答。
师:(电脑出示:每格表示1个数量和每格表示两个数量的统计图进行对比。)通过同学们的统计,知道了我们班喜欢××的人最多,还知道了在统计图中,一个格不只可以表示一个数量,当统计的数量较大时,还可以表示两个、3个,甚至更多。你们可真了不起!现在就请最受欢迎的××来为你们表演节目吧!(播放小动物录像。)
练习1
师:节目好看吗?你们现在可真幸福,可以看到那么多制作精美的动画片,比如这几部动画片你们一定看过吧?(大屏出示:4部动画片名称。)
师:老师也想没事的时候看一看。那么,先看哪一部好呢?
师:不过这次能不能想一个快一点的方法呢?
2年4班学生喜欢动画片统计表
统计结果:我们班一共有( )人,喜欢( )的人最多,喜欢( )的人最少。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同桌合作完成统计图。(生完成统计图。)
师:谁认为自己的统计图完成得比较好,可以拿到前面来展示。
练习2
电脑出示:2年4班同学喜欢健身器材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用你自己所喜欢的方法,来完成这个统计表并把它制成统计图吧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是爱护公共设施的好孩子。
师:同学们,你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哪个小队是今天的胜利小队呢?请各小队赶快统计你们小队获得了多少个水果粘帖。
三、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就让我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继续去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好吗?
大屏出示:请你实践:1.全班同学一天内看电视的时间统计表。2.你们家一周内使用塑料袋的统计表。3.选一件你感兴趣的事进行统计。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探索的机会,感受统计知识的实用性。】
四、全课结束
师:这节课4位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学习了统计的知识,让我们和它们说再见吧!
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课前激励环节,意在渗透生活中的统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涂统计图时,学生根据原有认知自然采用一格表示一个数量的方法,结果发现格子不够这个问题,从而主动地从想办法解决问题过渡到新知的学习。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课的导入,再到练习题的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充分地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九
会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的数的排列顺序。
探究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回答:接受。
激发兴趣:好多的数字朋友想考考我们,咱们接不接受他们的考验呢?
教育家第思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呼唤、激发。”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创设数字朋友考学生的问题情境,既新鲜又有挑战性,符合争强好胜的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与体验。
学生打开书48页,自己在空格处填数。
全班订正。
学生先自己认真的观察,然后小组研讨,发现规律。
全班交流。
可能有:
竖着看,上一个数都比下一个数少10,下一个数都比上一个数多时10;
横着看,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1,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1;
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相同;
每一竖行个位上的数都相同,(除第一行外),每一横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等。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汇报。
1、师:好,我们看看他们给出的第一关。
实物投影出示表格,说题目要求。
第一关我们已经顺利闯过。
2、咱们来看看第二关。
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发现的规律少,教师可进行引导。
三关:
1、师说生答。
教师和学生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完成说一说。
2、我说你答。
同桌互问互答。
注意:一般六十几不包括六十。
3试一试。
引导学生思考竖行有什么规律,横行有什么规律。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自己找到了很多规律,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及时体验、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知识,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实践与应用。
学生做题。全班订正。
让学生将1题独立写在书上。
将2题写在书上。
先观察,再交流,最后将答案写在书上。
四关:
完成练一练的1、2题和数学冲浪。
1、游戏:将苹果放到合适的筐里。
2、看谁分得清。
学生口述66的个位、十位各表示什么。34、88、62呢?(以竞赛的形式进行)。
3、看谁脑筋转得快。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进行巩固练习,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练习充满了生机,学生在亢奋的思维状态下进一步巩固新知,也促使学生乐学、善学。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十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而设计的一套系统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策划师生学习互动活动;它也是一门艺术,必须融人设计者的丰富经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生成的可能,设计出有效解决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的其他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1,学生的知识储备。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一般会受到旧知的影响,在旧知的基础上,认识新知,重构知识网络。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要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的分析。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设计富有情趣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
2.学生的思维能力。埃德.拉宾诺威克兹在《思维.学习.教学》一书中说:“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许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关注的是“怎样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分析学生已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对接。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
3.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判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基本思路,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起始数学素养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也不在于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关注他们能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进一步学习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过高,也不能降低教学要求,要做到因材施教,使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优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以分散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处理好四维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是四维目标,只是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不是每节课设计的具体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分解、细化,生成具有导向性的具体目标。
2.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重“知识”,也要重“技能”;重“过程”也要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组织好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的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可打破章节顺序,进行有选择的、科学的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理解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自主探究。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探究性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实施创新学习的重点。对于教材中那些后继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来就应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创设有效的探索场,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索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开发,要勇于创新,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情况下,不断创设行之有效的探索场。当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在不同教学阶段创设不同的探索场,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经常创设不同的探索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合作交流。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研究,通常组建研究小组,按一定的方案,合作有序地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要合理设计合作交流活动,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主要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处,在知识易混淆处,在概念、公式、规律的探索与归纳的过程中,而且要对合作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预测与估计,为它们预设好通道,预留足时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任何新知的教学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程序应体现所教知识的特点,并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显然,教学程序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教学程序,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叶澜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课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重在大环节的策划上,让过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改变过去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格局,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大胆质疑,让师生在互动中实现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使课堂成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舞台。
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单调、生硬的一面。组织开放性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探索中成长。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要优化课堂导入,重视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注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快乐的身心交流中学习、成长。设计的评价过程,要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润滑剂”。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1.通过对图形(或实物)、数排列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发现规律。
2.学习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美化教室、排队及认识数等。
3.在找规律中初步感悟规律存在的普遍性,为发现与掌握更多的数学规律打好基础。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导语:同学们,“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这天××学校的同学举行了庆“六一”联欢会。他们找来彩旗、灯笼、小花,把教室布置得特别漂亮。现在他们正在漂亮的教室里唱歌跳舞呢!
2.多媒体播放动画:彩旗、灯笼、小花布置的教室,小朋友们边唱歌边跳舞,伴着歌声《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灯光由暗变明,最后静止于主题图。
3.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室的布置并思考: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认真观察,发现规律。
1.教学例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找一找小旗、灯笼、花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排列是否有规律,有怎样的规律。根据小旗、灯笼、花、小朋友的.排列规律,说一说最后一个应是什么?小旗、灯笼的排列规律比较简单,不难发现,教师应着重让学生说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先看男女生围成一个圈,再以某个具体的男生(或女生)为观察的起点,看一看排列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说出规律。
2.想一想。看,谁来啦?(多媒体出示老师来参加“六一”活动,并带来西瓜、桃、香蕉三种水果。)根据前面我们学到的“找规律”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三种水果的排列是否有规律,有怎样的规律。
3.教学例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例1)发现找规律时既可以从形状又可以从颜色入手,说出各自遵循什么规律。
三、巩固新知,运用规律。
1.涂一涂。学生完成涂色卡(根据第89页例3、“做一做”改编)后,引导学生对每一组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再认识,多角度思考。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卡。
2.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按一定规律摆放图形。
3.请部分小组展示摆出的有规律的图形,其余学生观察并说出规律,相互对摆出的图进行点评。(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可以从颜色或形状入手找规律;可以从前往后观察,也可以从后往前观察找规律。)。
四、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1.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地方运用事物的排列规律美化环境。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江边的石柱、斑马线、马路护栏、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有规律的花柱、花钟……)。
2.同桌交流、分组汇报。(对说得好的重点引导分析,使认识得以深化。)。
3.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让我们鼓掌表扬自己。(连续响起三次掌声。)。
师:你们发现掌声有什么特点?(我们的掌声有“慢慢快快快”的规律。)。
师:掌声有规律,有的乐声也是有规律的!你听。
(教师播放有规律的音乐,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有规律地做动作或表演。)。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照张相。照相要站队,请你想想我们可以怎么有规律地排队?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
(我们可以按高矮来站,可以按男女相间来站,可以按照衣服的颜色站;还可以一个人朝前,一个人朝后来站……)。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真不少啊,我们就按同学们说的办法挑几种试试。
(整队出教室,按学生说的方法试着站队。)。
设计思路:
设计“拓展延伸”,让学生找“生活中有规律的设计”、“发现有规律的声音”、“设计有规律的动作”、“进行有规律的站队”。这些练习的设计,既使学生有兴趣,又能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4~135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
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教师用具:卡片、5个药瓶。
学生用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2)独立思考。教师鼓励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3)全班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称来称)、用天平称(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学生留出思考空间,但是可帮助发言学生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重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轻的`一端就会……)。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教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砝码称出每瓶的重量再进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似的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的是少的。
3.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帮帮忙。
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1.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5)教师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还可以……。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这样的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
三、解决9个零件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教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提示学生把可能出现的结果考虑全面。
4.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小结:把9个零件分成3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四、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学生猜测。
学生汇报:3次。
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小结:这样看来在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五、巩固练习。
完成p136练习二十六的第二题:
独立思考,在纸上进行分析。
小结:在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时候,我们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够准确快捷地找出次品。
六、拓展训练。
刚才我们我们分析的9、12和15都是刚好可以平均分成3份的数,假如遇到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数,例如10个、11个……又该怎么分呢?大家猜猜,可以大胆地试一下,看看哪种分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十三
2、渗透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感.
一.利用已有知识,引入
1.如图,怎样说明数轴上点a和点b的位置,
2.根 据下图,你能正确说出各个象棋子的位置吗?
二.明确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y轴或纵轴,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点的坐标:我们用一对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坐标。表示方 法为(a,b).a是点对应横轴上的数值,b是点在纵轴上对 应的数值。
例1写 出图中a、b、c、d点的坐标。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部分,
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你能说出例 1中各点在第几象限吗?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3,4);b(-1,2);c(-3 ,-2);d(2,-2)
问题1:各象限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练习:教 材43页:练习1,2。
三.深入探索
识别坐标和点的位置关系,以及由坐标判断两点的关系以及两点所确定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四、巩固练习:教材44页习题6.1——第1题;教材45页—— 第2,4,5,6。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课本p45第3题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十四
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以发展为本,营造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课件、学生尺、长方形纸条、小棒等
一、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能帮小蚂蚁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才能知道扶手有多长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尺子量,这确实是个好办法,那你们有尺子吗?
生:有!
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观察尺
1、让学生观察尺子,仔细瞧瞧,你发现尺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与同桌分享一下。
2、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认识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线、“0”刻度、1大格,理解“0”表示起点的意思。
3、当学生说到尺子上有“cm”时,介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厘米。(板书:认识厘米)
(二)感知1厘米
1、师:那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我们来听听小蚂蚁的介绍(课件介绍一厘米的概念)
2、找一找,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学生找一找,指一指)
3、指名上台说一说、指一指: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生回答: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学生边说边指)
4、你发现1厘米其实就是什么?(一大格)
5、除了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外,你们还能找到不同的1厘米吗?
生1:从1刻度到2刻度是1厘米.
生2:从2刻度到3刻度也是1厘米
……
6、比一比,请小朋友再用手在尺上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举出来看一看,1厘米长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厘米有多长。
师:1厘米很短,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
7、找一找,生活当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生举例、课件展示:图钉、牙齿、小正方体、小纽扣……)
(三)感知几厘米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厘米是1大格,那2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上找一找吗?(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
2、2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生:2厘米是从0刻度到2刻度。
师:有不同想法的吗?
生:从1刻度到3刻度之间也是2厘米。
……
师:你们怎么能找到这么多2厘米的?你们有什么法宝吗?
生:2厘米其实就是2大格。
指名回答:5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有不同的吗?
不管从哪儿到哪儿,5厘米就是几大格?
5、你还想知道几厘米的长度,指名说一说。
把你想知道的自己先估计一下,再拿着尺比划给同桌看一看。
(四)量一量
1、猜一猜纸条有多长。(学生猜一猜、估一估)
2、课件展示量纸条的方法,学生细心学习。
3、学生自己动手尝试量纸条。
4、集体交流用尺子量纸条的方法。
(纸条的左端对齐0刻度线,把尺子与纸条放平,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5、唱一唱。
《测量小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
物体要放平。
用尺子两物体,
左端要和0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了,那现在是时候帮小蚂蚁的忙,测量一下小桥扶手的长度了。
1、 量一量扶手的长度。
(1) 学生动手量一量。
(2) 指名上台展示测量的方法。
2、 闯关游戏。
(1) 第一关:眼明手快(填一填)
(2) 第二关:火眼金睛(判断测量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第三关:心灵手巧(同桌合作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这里长方形的宽是接近4厘米,引导学生像这样接近4厘米的可以说它是大约4厘米。
四、 回顾全课,总结延伸
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十五
一、巩固红黄蓝三原色的认识,学习按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在游戏中发展数数能力。
二、乐意与同伴交流,乐意参与游戏,乐意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1、大猫、小猫(蓝色、黄色)的胸卡若干。
2、红、黄、蓝小鱼若干、一大一小锅子各一。
3、小篓子人手各一。
一、开始部分: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巩固黄蓝两种颜色的认识,并导入活动。
1、扮演角色:小朋友,我是猫妈妈,你们都是我的猫宝宝,妈妈这儿有许多小猫的胸卡,喜欢做蓝猫的就找蓝色的小猫卡片挂上,喜欢做黄猫的就找黄色的卡片挂上。挂好卡片赶紧找个圆点坐下来。
3、选择路线
师:宝宝们,你们长大了,能告诉妈妈你们有什么本领?好,今天妈妈在草地上晒了许多鱼干,想请你们帮妈妈去收鱼干,愿意吗?去草地有两条路,一条是黄色的,一条是蓝色的,我们的黄猫、蓝猫该走哪条路呢?赶快到路口排队。过渡:听着音乐小猫跟猫妈妈去草地。
师:宝宝们,跟着妈妈去草地吧,路上不能你推我挤,注意安全。我们一个跟着一个走。
二、基本部分
一)小猫收鱼干,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发展三以内的数数能力。
(1)师:宝宝们,草地到了,你们看妈妈晒的鱼干多吗?有些什么样的鱼干呢?(引导幼儿说出颜色不同)现在我们可以收鱼干啦!在草地上当心把小草踩坏了,也不能摘小草。小猫们爬一爬,找一找,一只小猫收一条鱼干。你收到的是什么颜色的鱼干呢?快把收到的鱼干放在口袋里吧。收到鱼干高兴吗?用动作表示一下:耶!
(2)请宝宝们爬一爬,找一找,收一条跟自己一样颜色的鱼干。并请小猫相互检查一下收的鱼干是否正确。
(3)请每只小猫去收一条红色的大鱼干。你收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鱼干呢?
师:呀,还有些鱼干请猫阿姨给我们收吧,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看看哪条路大,哪条路小?请黄猫在大一点的路上走,蓝猫在小一点的路上走(听音乐动作)
二)小猫数鱼干,感知三以内鱼干的数量。
(2)、你收到的红鱼干给妈妈看看,有几条呢?(让幼儿自己数数)你收到的黄鱼干给妈妈看看,有几条呢?(让幼儿数数)你收到了几条蓝鱼干?(目测)
三)小猫烧鱼,按大小给鱼干分类
(1)师:宝宝们,肚子饿吗?妈妈来烧鱼干给宝宝吃,好吗?你们看妈妈这儿有几只锅子?两只一样大吗?大鱼干应该放哪个锅子烧?小鱼干放哪个锅子?请你们把手中的鱼干一条一条放进锅里。大鱼干放在大锅里,小鱼干放在小锅里。
(2)幼儿放鱼,老师对幼儿的行为做即时的检验:是否放对了大鱼和小鱼。儿歌:小猫小猫要烧鱼,大鱼放在大锅里,小鱼放在小锅里。
师:呀,两只锅里现在变成许多鱼了。
三、结束部分
师:鱼儿烧好了,香喷喷的,真好吃啊!瞧!宝宝们想尝一尝吗?来跟着妈妈一起去洗手,吃鱼干喽!
游戏《卖鱼》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十六
掌握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
(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一、练习讲解:《习案》作业十三的第3、4题。
(1)求小球摆动的周期和频率;
(1)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并给出整点时的水深的近似数值(精确到0.001)。
本题的解答中,给出货船的进、出港时间,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周期性以及问题的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考虑实际意义。关于课本第64页的“思考”问题,实际上,在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与港口水深相等时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不能保证船有足够的时间发动螺旋桨。
练习:教材p65面3题。
三、小结:
1、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
(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2、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四、作业《习案》作业十四及十五。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十七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数学探求知识的兴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题。
2、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重点体会知识的价值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题。
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题。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
课件出示梅花鹿图
图中有9只梅花鹿,有3只慢慢离开了,还剩下几只梅花鹿?
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梅花鹿的?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
走过鹿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白鹅呢?
课件出示白鹅图
生说图意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课中操
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有美丽的小鸟和小梅花鹿都在为你们跳舞呢。
四、做一做
说出图意再列式。
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十八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在书写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加以培养。
1、使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2、初步了解加号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强调把两部分和起来用加法。
熟练口算5以内的加法。
课件。
一、导入:游戏(对暗号)。
5的组成师:我说1,
生:我对4,1和4合起来是5。
4、3的组成。
二、学习新知。
(一)(出示课件)河里有两条小鱼,又游来一条。
※1、学生观察,说一说意思(河里有两条小鱼,又游来一条。)一共有几条小鱼?(3条)。
※2、3条又是怎么来的?(边做手势边说,2条小鱼,又游来1条,合起来是3条。)。
集体做两次指名说自己说同组说。
3、你能列一个算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4、教师讲解:
像这样把两条鱼和1条鱼合并起来求一共有几条鱼?我们就用加法来计算。
5、说明加号的写法和读法“+”
举小手写“—+”
※6、说明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提问:2和1分别表示什么?3又表示什么?学生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出示课件(小猴图)。
1、观察说图意(手势: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合起来求共是多少叫做整体)。
2、列式计算。
3、说算法。
4、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看课件直接说图意列式,说算式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一)摆小棒(看谁的小手最灵活,和老师一起摆。)。
1、左2右1列一个加法算式。
2+1=3说算式的意思。
2、左2右2列一个加法算式。
2+2=4说算式的意思。
3、自己摆,列一个加法算式,说算式的意思。
(二)课间休息摘苹果游戏。(看谁会举手,趴桌休息。)。
(三)学生独立作。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51页第一题,看图说清图意(颜色、方位。)部分+部分=整。
体
2、2+___=5+2+4。
3+____=5+3=4。
3、综合练习(课件展示一幅综合图)。
学生看图说话、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1=3。
本节课通过复习3、4、5的组成,直接介绍我们要认识新的朋友“加法”。课件中通过两只小花猫在洗脸,(学生用手表示两只小花猫洗脸的动作),课件演示又跑来一只小黑猫和它们一起玩,(学生用手表示一只小黑猫跑来的动作),现在两只手合起来,一共几只猫?(三名学生说图意,其他学生跟着做动作。)学生对于做动作很感兴趣,能够认真听别人答题,还能让自己跟着练习。
你用什么方法表示把两只小猫与一只小猫和起来呢?(1、手势。2、圈起来。3、括起来。4、用加号。)介绍在2与1中间用加号“+”和起来=3。说说“+”的写法。追问,看看数学家问什么把加号这样写?(横是一部分,竖是另一部分,加号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说说每部分的意思及整个算式的意思,要知道已知放在等号前面,求得问题放在等号后面。练一练中把加法算是的意义进行扩展1、一部分+又来的一部分=整体2、静止的两部分合起来=整体。
注意点:一年级新生对于理解图意是很困难的,让学生边说图意,边用手势表示合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象记忆,其他学生也做同样的动作是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过程。但是学生一同跟做动作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厌烦。学生练习说图意是十分重要的应用题分析练习的开始。一两道题详细分析之后(说图意、列式,说算式中每个数字、符号的意思,说整个算式的意思。),学生掌握较好就可以说图意、列式,说整个算式的意思。
第二课时。
1、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加法交换律。
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有条理说话。
一、导入。
口算练习。
二、新授。
2、生边说师边板书:3+2=5。
3、还可以怎样列式?2+3=5。
4、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加数相同,位置不同相加的结果相同)。
师: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后,在相加,得数不变。
5、练习,看谁说的快,说说为什么这么快。
(1+3=4+1=2+3=1+2=3+1=1+4=3+2=2+1=____)。
6、摆一摆。
左边摆1个图片,右边摆2个图片,请你求出一共有几个图片?
生动手操作,列式:1+33+1。
7、说一说。
出示图片,同桌相互说图意后独立列式。
三、游戏:比比谁聪明。
(1)直接写出得数。
2+1=3+2=1+3=1+2=2+3=3+1=______。
(2)看图列式。
生独立列式,个别纠正。
(3)0+5=1+0=4+=4。
(4)说一说,算一算。
(5)猜一猜,算一算。
小组合作完成,看哪组列出的算式多。
生活中有许多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到生活中去。
学生对于两部分合成一部分理解较好,所以加法交换率自然理解。对于说图意,学生理解较好,很少出错。
第三课时。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减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减法是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并让学生能够根据数的组成进行减法计算。
1、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几种表达形式(动态飞走,静态划掉等)。
减法的意义,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
找准原有的总数,即被减数。
一、导人。
(一)对暗号(数的组成)。
1、4的组成:师“我出2”生:我对2,2和2组成4。
师“我出3”生:我对1,3和1组成4。
2、5的组成。
(二)加法复习(海里有三条鱼,游来了一条鱼,求一共有多少条小鱼)。
1、说图意、列式。
2、理解一部分+一部分=整体(与减法形成知识逆向迁移)。
二、创设情景:
1、课件演示:让学生叙述情境(海里有四条鱼,游走了一条鱼)。
2、引导学生提问题:还剩几条鱼?
3、解决问题。
问:该怎样列式?4—1。
学生答后电脑出示4-1,得几呢?你是怎样算的(学生说一说)。
4、引导:如果没有图,也没有学具你怎样算?(用组成)。
4可以分成1和3,4-1=3。
5、课件:小鸟图。
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说算法。
6、书中图: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划一划,算一算。
5-3=4-2=5-4=_____。
2、计算。
比一比,看谁计算最快。
3-2=4-3=5-4=2-1=5-2=4-2=_____。
3、抢答:
4-1=5-2=_____。
4-3=5-3=____(找规律,你发现了什么)。
4、开放练习。
3-=14-=3-1=1-1=4。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五、作业。
书中题54页。
减法。
从加法的意义进行逆向迁移,学生里可能对比出,现在从整体中又走了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就用减法。进行说图意练习理解减法的意义,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