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课堂范文(16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所做的事情进行分析和归纳,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要注意总结的长度,既要覆盖主要内容,又要保持简洁明了。总结范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展示了不同人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一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领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动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果的继承和弘扬,坚持做到“在马言马”“在马姓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读懂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勤奋学习、锻炼本领,全面发展。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思政课肩负的重大使命。
守好“主阵地”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鉴往事、知来者。思政课教师要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结合不同课程特点,给学生讲清楚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百年党史的主流和本质,即“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百年党史的鲜明特征,即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从而补足成长中的精神之钙、打牢信仰之基、汲取奋进力量、勇担时代使命。
如“概论课”要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演进。“纲要课”要重点梳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苦难史、探索史、斗争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让学生感悟中国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等。同时,要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注重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
用好“活教材”
讲好思政课,社会现实永远是最好的教材。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教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资源,要善于挖掘利用。根据不同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脱贫攻坚示范点、社区企业等)的特点,合理安排实践教学主题,让学生在身临其境、润物无声中接受教育。
紧紧围绕***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见实物、看真景、观实迹、受教育”。通过对红色文化遗址如同心红军西征纪念馆、固原六盘山革命纪念馆、西吉将台堡的观摩,领会宁夏本地的党史、革命史,增强对党的情感;通过闽宁镇、月牙湖乡等地的考察,让学生体会宁夏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感悟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通过在西吉单家集革命遗址、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旧址考察,让学生感悟宁夏民族团结,回汉一家亲的民族关系,进而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
探索“新模式”
深厚的知识与经验有助于见识的产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应该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求出发,改变传统的说教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大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受到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发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传统。
一是集体备课引领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宣讲既要旗帜鲜明,方向正确,又要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同时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与研讨交流。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统一思想认识,交流讲课心得,开阔视野思路,解决“为何讲”“讲什么”“怎么讲”等根本性问题。二是专场宣讲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进教学计划进课堂,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为主体,分专题进行宣讲,做到对大学生宣讲内容、人员全覆盖。根据党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大理论成果等,凝练出有代表性的典型专题,录制党史学习教育微课程,搜集高质量网络学习资源,投放至学校各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自媒体平台,供师生线上学习,实现课堂宣讲与网络学习无缝衔接。三是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比如,可以组织开展“学党史唱红歌永远跟党走”主题歌唱比赛、历史剧展演、“讲英雄故事、做时代新人”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深刻感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的光辉足迹,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更深刻、更完整、更科学的认知,深入体会党带领人民所走过的艰辛的革命岁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易,增强一生都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讲好党史,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不懈抓好抓实,久久为功。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二
现代社会伴随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变的越来有自信也更有力量,大家相信凭借先进的科技和完善的制度可以带领人类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但与此同时,在工业高度发展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危机和隐患。面对即将枯竭的能源、大气环境的污染等生化危机的出现,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寻找应对这一巨大问题的方法。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几代领导人对此不懈的努力,发现了一条走生态文明道路的发展方法,将生态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才是适合未来人类经济发展的长远道路。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科技手段的支撑,还必须不断加强人类的环保意识,将环保意识变成行动,调动广大人民积极相应参加。
大学生群体知识丰富对先进理念接收能力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和传播者,对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都有示范和渗透影响,引领社会主流思想潮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责任感在大学时期确立形成,因此,在高校中生态文明及环保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1]。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生态素养和生态责任,还能传授生态环境类知识和生态技能,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在高校的学习教育中不断的充实积累自己,才能承担起未来生态保护的责任,使社会逐步走向生态文明的社会。
1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思考。
1.1生态意识培养的第一环节是家庭。
家庭是所有思想意识萌芽的地方,所以家庭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态观等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应更多关注孩子的教育成长,注重养成学生的环保意识,在生活中则应更多以身作则,为孩子打造良好的榜样效果,有意识的与孩子参与各种环保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把环保观念意识植入孩子印象当中,最终这种印象会变成意识成为行动,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在此之上还可以有效带动身边周围的人群参与到环保的行动中来,因此,家庭教育对环保事业来说是第一站,也是尤为关键的一部分,父母需要自身具备较好素质和较强的环保意识,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灌输孩子环保观念,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半途而废,这本身就是一种长期有效的环保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环保意识等深入的贯彻到家庭以及各人。
1.2全面提高环保观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1.2.1生态意识教育。
生态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发展经济水平的基础上提升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意识,而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意识不是人脑的原有产物,而是后天培养得出的,因此在高校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应将生态环保意识不断融入大学生的思维中,具体措施就在高校思政课上加入关于生态环保价值的内容,宣扬生态环保意识,此外还应筹备组织各种关于生态环保类主题活动,将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建设和环保意识相结合,改变部分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薄弱的现状。
1.2.2生态责任教育。
生态责任主要是人们对自身对生态造成损害而需要承担的后果。高校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应确保学生对地球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重视度增强,使得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并且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主动承担责任的使命感,创造生态环保意识模范生,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生态责任方面意识,更加关注自然保护的环境。
1.2.3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指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对资源不造成伤害且不妨碍以后发开再利用,是一种有长远目标的全新发展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生态价值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得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观进行全面学习,并提升自身对生态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对自身的环境破坏行为进行实时分析和调控[2],使得大学生能够塑造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多种原因构成了生态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生态意识较低,直接影响了环保制约了生态发展,没有意识就不会产生行为,因此人类很少会做出自觉保护生态系统的行动。为了摆脱目前的生态问题,重建生态文明,在高校中增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显得意义非凡,在没有能力开设生态专业课的学校中,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内核容于大学的思政教育当中,在思政教育中渗透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思政教育完成的基础上也对大学生进行了生态文明教育。
2.1学校内部应积极组织协调、强调教师责任。
当前,全球生态问题严峻,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将其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内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突显出来。若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完美结合起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应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职责感,要先保证教师本人对生态文明教育有深刻的使命感,明白其中的历史意义与社会使命,在教育中仔细研习生态文明教育核心的基本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效果。当前思政教育的课本教材有四本,各个老师各司其职,在进行知识融合的期间可能会出现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点上出现重复,也还存在知识点遗漏的可能,甚至不排除一部分老师认识不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不在自己的授课范畴就没有讲解的必要,希望其他老师代为完成,针对此类问题,学校必须加强管理[3],统一进行组织协调,为思政老师重新制定教学计划,统一备课,通过对课程材料章节的合理运用加入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扩大大学生的理论知识面。思政老师应在教学方式上多下苦功,将生态文明教育以适合的方式嵌入思政课堂,例如以国内外最新关于生态环保的动态时事可以适当交插于书本上的环保理论观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分析时事,用时事来验证理论;在知识教育同时可以将生态理念和考研要点相融合,完善合理性,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使生态意识溶于生活点滴,在大学生关注自然生态的同时内心的信念可以促使其为环境行为做出正确的导向和调节,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高环保素质的“全球公民”才是思政教师的重中之重,经过在校的长时间思政环保理论课的学习教育[4],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会有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社会萌芽乃至为全球的环保事业奠定了扎实的意识基础。
2.2将学生作为思政实践的主体、提高解决生态问题的实际能力。
培养大学生应在实际生活中对生态问题的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际处理能力等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大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探索自然以外,教师还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应引导大学生在思政课的理论基础上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实践中加深理论意义,比如学校周围环境的生态保护,周边居民生态意识的培养,所在城市地区的环境现况等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具体的问题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首先要查阅相关文献,确定所实践内容的中心思想和基本方法,然后设定时间安排人员分配,制定问卷设计和走访主题,以便于环保实践项目的顺利开展。根据不同方案实施不同类别细节时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该过程需详细完整收录调查资料,详尽记录实践全部步骤程序,对材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由小组讨论分析结果,得到实践报告。最后以组的形式向全班汇报实践过程和结果,教师认真点评并给予意见或建议,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系统的环保意识[7],使这种意识变成信念,最后转变为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行动。树立正确合理的生态价值观,强化自身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并且提高维护自然探究自然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当代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成为生态环保的中坚力量。因此,除了明确的环保意识和社会使命感,一定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2.3将师生互动进行长效展开、将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延伸下去。
高校思政课通常采取都是大班教学,课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不够,互动也不能满足课时需求。针对此类情况,学校应启用师生互动的长效机制,鼓励教师走进学生环保团体当中在其中担任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等职务,参与到学生环保具体行动中,掌握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看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教育指导,加深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环保生态文明的意识性和时效性,老师可以适当指导大学生在学校周围的环保团体或者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内,进行有规模有组织的发展关于生态文明的宣传活动,以个人为单位点线、面连接辐射展开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用自己的行动、思想去传播生态文明的意识,通过影响其他人群将生态价值观逐步发展成正确主流价值观。具体细节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得以实践应用。实现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对社会的积极促进作用,使人类最后走上生态文明社会正确道路。
2.4对大学生生态行为实施综合控制。
(1)政府塑造完善生态保护法制体系,使生态保护行为在大法律和制度上有据可循,这样可以从根源上遏制试图利用法律漏洞,蓄意破换环境并以此牟利的不法分子,也能使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找到行为规范的准则,而不至于迷失在自由复杂的社会漩涡中,保证能在多元化的价值综合中坚守自己在学校形成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2)加强舆论和法制宣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积极进行生态保护的宣扬,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绝对不以谋取暴利为目的破坏生态环境。让人民容于生态环境保护,都在其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从内心认同并自觉遵守其规则,全方位调动出每个人的环保积极性,使其成为环境保护的中心力量。同时让大学生也产生内在认同感,进而上升为环保生态理念,保证生态观教育长远有效的.发展,最终完成社会所赋予的绿色环保责任。
(3)发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果死板的进行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来说这种单纯的传统灌输是起不到有效作用的,应该让教育丰富起来回归生活,可适当结合各种活动,开展影视创造、新闻热点、公益活动等,将生态环保行为融于生活,作用生活,最后成为一种日常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方面有效协调作用,才能塑造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面向社会培养的优秀大学生。三者缺一不可,不能仅仅以学校为主体,停留在现行教育阶段,思政教育生态价值必须长效而全面,成为全民教育的终身教育,这样中国环保才有希望,世界生态环保才能取得踏实的长足进步。
3环保观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
生态文明教育确定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传播后,对于如何对此路径进行优化就必须加以严谨的考虑,如果想要在思政教育中更好的更深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那么就必须选择好优化路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应建立在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中,感情和被认同的归属感则是大学生社团组织所能给予的,思政教育的课堂授业中产生的互动行为则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尊重,而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则体现在大学生在产学研模式下的技术创新[5]。
3.1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保参与度。
通过参加课外活动的过程能让大学生更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的教育意义,应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课外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制定关于参加生态文明教育的课外鼓励计划,政府也应在政策上提供支持和保障,以发展出更多形式多样化的优秀课外活动。此外,应提高纪念馆、博物馆等包含特定文化氛围的领域对大学生开放程度,增强城市绿色生态区域的美化保护强度,提高高校同福利院等特殊机构间的帮护关系,实现思政教育的长久发展,在大学生的课时计划中加入课外活动学时,并且增设与之对应学分,充分调动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环保教育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3.2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生态主题活动的质量。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社团活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提高社团活动的专业性和制度性,提升社团活动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度,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化培训要以学生为主,大范围的选取一些思想道德品质优良大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方面的培训,培养出的优秀者可以分配各个活动团体中负责引导大学生成员生态意识教育,并从专业角度对社团活动进行专业指导,使社团活动开展的更顺利更有成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影响。
3.3塑造优秀的校园生态环境。
优秀的大学生态环境对大学生来说可以愉悦心情,对学校的归属感加深,使得大学生即使在没有外界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自觉遵守环保秩序,做到垃圾分类投放、保护环境等,可见美好的生态环境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的。所以高校中应将生态绿化环境做好,后勤人员应切实履行好职责和义务,在校园中合理的进行植树、种草、养花等,美化校园生态环境。此外还要进行人文关怀,可以在校园布局合理的情况下设立一些标语或者口号,提高大学生对校园生态环境的认可度,让心灵得到升华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3.4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学校应与企业保持亲密合作的关系,开展广泛的联系和互动活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做到两者的优势互补。在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上企业和学校都应提供大力支持。其中包括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完善企业和学校合作的相关制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等,高校教育是大学生同企业沟通的纽带[6],高校教师应充分了解企业环保观念以及科研技术,并将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成果利用企业转化出来,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习的学时要予以适时增加,思政教师在注重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之外还要加深知识的灌输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5塑造生态文明教育网络平台。
为了建造生态文明教育网络综合平台,可以通过网络对全部生态教育资源进行综合评估,提高网络生态教育的使用范围和力度,增强高校生态文明教师同大学生间的交互质量。高校教师应充分采用网络主页设计方法,提升自身的多媒体教学质量,使教师在最大程度上了解网络技术的能力;大学生也应及时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网络化,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教育短片。通过微信和微博等媒体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加入到环保队伍中,使学生关注微博、微信的同时可以与之交流互动,加深对环保观念的认识,与更多的人一起交流探讨环保方法,生态文明的教育意义等;在每个班级可以自主建立环保微信群,以轮流的方式让每个同学都能提出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建议,相关管理人员应在微信群内提示大家关注环保记录片,督促学生写出心得建议发到微信群中让大家及时参与讨论。
微信群负责人可以通过每天在群里分享教育片的方式从其他角度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珍惜生命,要与自然、他人、社会相处融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辅导员还要和班级干部建立单独微信群,这样可以及时将班级情况和本班同学的思想情况进行汇报,同时便于布置每天的活动和学习任务。学校督察人员需要定期对网络平台实施管控,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密切关系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在高校中可以横向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网络联系平台,通过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相关部门,建立与学生之间的纵向平台,形成多方位全角度以环保观念为主的网络平台[7]。
4结论。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对于丰富生态文明相关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都有重要意义,环保观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于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实践发展乃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现都有深远的社会影响。从思政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角度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综合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手段,改进高校思政课中关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基于路径选择的目标以及规范等同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社团组织、产学研相结合,创建新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及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2]陆海兰,李宗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管理的影响[j].教育观察月刊,2016,5(1).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三
数学做为小学教学中重要科目,一直在传承数学文化,在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倡导思政进课堂,石嘴山市第二十小学积极响应,集合数学教师的智慧,最终确定以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为抓手开展活动。
学校以《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为中心进行课例研磨,课题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例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不再只是单纯教授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数学方面的其他内容,更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从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思政教育,培养严谨态度;从教学内容进行思政教育;从课程内容的背景进行思政教育,提升数学审美;从学生的学习中进行思政教育,培养爱国情怀;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思考,数学教学中如何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德育教育!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四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在大学校园中,如何将思政教育落地生根,使学生在涵养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方面受益良多,是摆在每个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堂思政教育示范课堂,此次体验令我受益匪浅。
首先,思政教育示范课堂通过合理设计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在热情、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教师采用了多种互动教学的方式,如讲座、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通过讲座,教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课程的主要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则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了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记忆。这样的课程结构设计使思政教育不再显得枯燥乏味,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在示范课堂中,教师运用了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教师将抽象的思政概念与具体的实例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抽象概念,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例如,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教师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激发了他们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欲望。
再次,示范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在示范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和互动测验等活动,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参与机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教育的内容,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最后,示范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这堂课上,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新颖的问题,并给予他们在实践中探索的机会。通过小组研究项目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政教育示范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示范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对思政教育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在这个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还能够通过互动教学的方式更好地吸收和应用所学知识。此外,示范课堂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了前所,给予他们更多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创新的精神。因此,思政教育示范课堂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希望这样的示范课堂能够在更多的高校中推广和应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思政教育的力量。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五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急切需求有了更高的认识。作为大学生,我们参加了思政教育示范课堂,通过观摩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受到了思政课程的启迪,又感受到了思政教育的魅力。下面我将通过五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思政教育示范课堂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政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传统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只需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践环节,容易导致理论脱离实际、虚无缥缈。而在思政教育示范课堂中,老师们通过多种方式让我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活动,使我们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思政教育的知识。例如,在一次参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时,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应用,加深了对其意义的理解。
其次,思政教育示范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我们更加主动地思考和思考。在以往的思政课堂中,老师们通常会给出一些固定的问题或答案,我们只需要简单地背诵和模仿即可。而在示范课堂中,老师们更注重培养我们的思考和批判能力,启发我们去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更容易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思政教育的理论。
第三,思政教育示范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更符合我们的兴趣和需求。在传统的思政教育课堂上,老师们通常采用单一的讲授方式,使学生容易疲劳和失去兴趣。而在思政教育示范课堂中,老师们结合多媒体技术、课堂游戏、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同时,老师们也关注我们的实际需求,根据我们的兴趣和特点设置了多个课程模块,如新闻媒体、职业生涯规划等,使我们更能积极参与和投入到思政教育中。
第四,思政教育示范课堂教师素质高,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思政教育示范课堂中,我们所接触到的老师不仅在思政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他们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亲和力强的教学风格,能够与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他们讲解生动易懂,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趣。同时,他们也非常关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在课后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和辅导。这种优秀的教师素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最后,思政教育示范课堂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我们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通过思政教育示范课堂的学习,我们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操,更加有信心和能力面对未来的挑战。
总之,思政教育示范课堂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信念。通过参与思政教育示范课堂,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政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继续发扬思政教育示范课堂的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工商管理学院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探索和实践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全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
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一个落脚点是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管理环境对企业经营有着重要影响,工商管理学院教师国际化程度高,在管理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商务策划等课程中,对管理环境进行分析时,老师们根据自身在国外的所学所见,现身说法,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中美、中欧等管理环境差异。从专业角度,分析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课程教育要落实文化自信教育。在组织行为学和企业文化的课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是课堂教育中很受学生欢迎的内容之一。该课程负责人曾垂凯老师,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讲解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不仅传授管理知识,更让同学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培养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学院将德育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基础,结合国内外商学教育的趋势,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管理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三鹿、华为等管理案例的分析,明确提出管理者的首要素质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企业及其管理者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培养管理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优秀的企业家精神,也是学院课程思政探索的内容之一。在商务谈判课程中,王建明老师要求同学们学习习近平关于奋斗的重要讲话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更好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在经济管理案例大赛中,老师们带领学生深入红狮水泥、铭龙集团等企业,学习和分析企业党建对人才培养和经营管理的影响机制,实地感受党员先锋模范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院坚持将“党建强,育人强”“党建强、学院强”落到实处。为更好实施课程思政,学院不断强化全体教职员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通过“十九大”精神系列党课、企业党建考察学习、企业家进学院讲党课、加强基层党建等工作,不断提升教师对新时代的理解和研究,并融入课程教学,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方式。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七
摘要: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的时代,无数传统文化随着历史推进而消失,茶文化却在众多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凸显了其优良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当代的职业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在注重技术和操作的教育之外,为学生人格的成型也增加一份色彩。
关键词:茶文化;职业教育;途径。
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教育者也好,被教育者也罢,都在注重实用性,而在这种对“实用性”过分注重的情况下,往往忽略了对人格的培养。实际上人类学习一门技术并不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作者见过无数生动的实例:一个理发的学徒从什么都不会到出师仅仅用了一年半;一个修车的学徒从螺丝都拧不紧到自立门户只用了一年……这些事情要多少有多少,他们花费的时间绝对不如在职业教育学校中学习的时间长。因此,比起技术,对人格的培养才是学校更为重要的职责,才是更应该注重的环节。
1.1茶文化对人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糅合了数千年的文化,无论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佛家的“阿弥陀佛”还是道家的“天人合一”在茶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因此茶文化的内涵素质极高,能够深刻理解茶文化的人,其思想高度绝不一般。中华民族是个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大民族,茶文化是个融合了多重文化的大文化,融合,其前提就是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包容心,没有包容心融合无从谈起;融合还需要具有“共性”,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有共性的两个存在最终不可能走到一起,而这种共性就是一股强的正能量;融合还需要自身的强大,自身不强大只会被融合变成其他的东西,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始终作为主体而存在。包容、正能量、强大这还仅仅只是茶文化本身的存在,而未将其中蕴含的其他文化思想体现出来,因此,灌输茶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茶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文化,即使是今天茶文化依然在跟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着,因此,它具有很强的适应力。将茶文化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并非是一种刻板的行为,反而会跟随时代的变化而自发变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高明的教育。当代的学生求学无非就是想学习一门以后能安身立命的技术,理所应当地认为会操作就万事大吉,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改变,“原技术”会逐渐失去意义,只懂学技术的学生并不能达到他的目的[1]。学习一门技术,就需要精通其背后的理论支撑,理论相对而言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在出现更加先进的技术时也能迅速掌握,从而少走弯路。
高职教育,说到底还是一种教育,教育并不是授予技能就完事了,育人才是重点,因此高职院校也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培养。在思想教育中无非就是传统思想教育和马哲教育。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饮茶,而茶叶更是盛产于中东部这一广大地区。因而茶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还具有普适性,实际上茶文化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令大多数人接受和欣赏它的存在。茶文化不仅内涵丰富,同时作为茶文化的体现———茶艺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此将茶文化融入高职教育中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是网络的时代,信息从未像现在这么快而多,以至于某些行业甚至脱离了地域性。茶文化也理所应当使用网络这一途径进行传播、教育。作为一个仅仅存在了数十年就已经惠及全球的行业,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传统行业进行极强力的冲击[2]。网络凭借其迅速、巨量、一定程度上不受时空约束,而取代传统信息行业。茶文化内容复杂、内涵丰富、分布广泛,用网络进行传递是再合适不过的方式。
网络相对于其他信息传递方式有着巨大的优势,速度、数量、成本、储存、完整度、查阅方便程度等方面完胜传统方式。因为其拥有速度快、高容量的特点可以将有关茶文化的大量信息迅速发送到网络中。而查阅和储存也只需要一个网络终端,一般为手机或者电脑,通过搜索工具可以过滤不需要的信息或者筛选想要关注的信息。这对传播者和学习者来说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于茶艺具有流程复杂的特点,因此需要一看就懂的视频教学,依靠传统的图片和文字难以对其有一个具体了解。对于茶文化的内涵理解也需要借助专业学者的解说来进行。很显然能较为轻易做到这些的只有网络。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网络因为其信息量庞大造假成本低,因此,会有许多虚假信息或者过时的信息掺杂其中,这对于茶文化的教育是不利的,教育要求内容拥有高质量,筛选信息需要花费许多不必要的精力。而因为网络的便利,学生容易产生这下不看不学,等会儿一样能看能学的心理,造成资料和信息的堆积,这显然是不利于学习的。同时网络上存在着其他各种各样的大量信息,由于大部分人都缺乏自制力,以至于课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本身就要打一个问号。因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便会有害自身。
网络传递对茶文化教育有着两面性,但是绝不能因为有负面效果就忽略其积极意义。由于客观因素,不可能个个学生都实地了解茶文化,因此,网络作为唯一可行的途径是必不可缺的。网络广泛存在于各个群体之中,利用网络可以进一步扩大茶文化的影响力。在使用网络进行茶文化教育时也要注意对信息的筛选,包括来源是否权威、是否属实、学生是否感兴趣等都需要教育者花费一定精力来挑选。同时在进行网络教育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管理,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网络茶文化教育。
通过网络可以对茶文化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并不能对其产生一个具象化的认识也难以将茶文化融入到日常之中。而实地体验则能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认同度和感触,因此,线下的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职业教育中,学生往往感觉到有一定的压力。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社会总体依然认为进入职业教育的都是一些“没考上大学,退而求其次”的人,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而职业技术学院一般都是以就业为目标教育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人格成长,对学生的心理不够关心[3]。因此,在技术操作学习之余,进行适当的放松和娱乐是一种不错的减压途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三观。将茶文化带入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能让学生在饮茶时放下急躁的心理,对自身和社会有一个重新的审视,在不知不觉中恢复精神树立正确的三观。
3.2举办茶文化比赛活动。
茶文化作为一个既有内涵又富有丰富的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同其他文艺活动一样具有可比性。因此职业学校可以发动茶文化比赛,在比赛中调动了学生学习茶文化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加深了对茶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可谓一举三得。
职业教育作为近几年中国为追求高技术人才而倾力打造的人才培养平台,其目的在于为各行各业提供稀缺的高技术人才,因此难免会有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而学生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学有一技,好有一个待遇比较好的工作。在二者合力之下,便出现教育不均衡的现象,即只重技术培养不重人格养成。实际上人格对一个人的未来至关重要。茶文化注重提高人的修养水平,饮茶本身就是一种人格的修行。因此,茶文化融入职业教育能够起到协调教育的作用。茶艺是茶文化的体现和核心,其内容主要有选茗、择水、烹茶、茶具艺术、环境创作等。技术则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1977年版《供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许可证贸易手册》中的定义,技术是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所采用的一种工艺或提供的一项服务。显然茶艺也在技术的内涵之中,茶艺与学生所学的某项技术之间具有某种通性。技术背后的支撑是科学理论,茶艺背后的支撑是茶文化精神,学习茶文化并不会对技术学习产生干扰,反而能够促进技术的学习和融通。
5结语。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有着很大的意义,不仅对学生培养人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学校的文化氛围也有一个极好的促进作用。茶文化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浓厚的内涵以及不朽的精神,数千年来茶文化总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与人们形影不离。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相信茶文化依然能够具有良好的适应力而造福莘莘学子。
参考文献。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八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领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动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果的继承和弘扬,坚持做到“在马言马”“在马姓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读懂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勤奋学习、锻炼本领,全面发展。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思政课肩负的重大使命。
守好“主阵地”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鉴往事、知来者。思政课教师要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结合不同课程特点,给学生讲清楚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百年党史的主流和本质,即“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百年党史的鲜明特征,即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从而补足成长中的精神之钙、打牢信仰之基、汲取奋进力量、勇担时代使命。
如“概论课”要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演进。“纲要课”要重点梳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苦难史、探索史、斗争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让学生感悟中国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等。同时,要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注重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
用好“活教材”
讲好思政课,社会现实永远是最好的教材。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教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资源,要善于挖掘利用。根据不同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脱贫攻坚示范点、社区企业等)的特点,合理安排实践教学主题,让学生在身临其境、润物无声中接受教育。
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见实物、看真景、观实迹、受教育”。通过对红色文化遗址如同心红军西征纪念馆、固原六盘山革命纪念馆、西吉将台堡的观摩,领会宁夏本地的党史、革命史,增强对党的情感;通过闽宁镇、月牙湖乡等地的考察,让学生体会宁夏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感悟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通过在西吉单家集革命遗址、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旧址考察,让学生感悟宁夏民族团结,回汉一家亲的民族关系,进而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
探索“新模式”
深厚的知识与经验有助于见识的产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应该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求出发,改变传统的说教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大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受到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发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传统。
一是集体备课引领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宣讲既要旗帜鲜明,方向正确,又要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同时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与研讨交流。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统一思想认识,交流讲课心得,开阔视野思路,解决“为何讲”“讲什么”“怎么讲”等根本性问题。二是专场宣讲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进教学计划进课堂,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为主体,分专题进行宣讲,做到对大学生宣讲内容、人员全覆盖。根据党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大理论成果等,凝练出有代表性的典型专题,录制党史学习教育微课程,搜集高质量网络学习资源,投放至学校各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自媒体平台,供师生线上学习,实现课堂宣讲与网络学习无缝衔接。三是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比如,可以组织开展“学党史唱红歌永远跟党走”主题歌唱比赛、历史剧展演、“讲英雄故事、做时代新人”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深刻感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的光辉足迹,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更深刻、更完整、更科学的认知,深入体会党带领人民所走过的艰辛的革命岁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易,增强一生都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讲好党史,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不懈抓好抓实,久久为功。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九
1、通过制作汉堡让幼儿感受西方的饮食文化。
2、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制作汉堡的材料。
一、出示汉堡,引出主题。
1、小朋友都吃过汉堡,你在哪里吃过?
二、幼儿制作汉堡,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1、老师示范汉堡的做法。
2、幼儿自己操作,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口味加蔬菜和沙拉酱,教育幼儿既要吃肉又要多吃蔬菜。
三、自己品尝制作的汉堡。
四、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制作的汉堡和买来得汉堡有什么不同。愉快的结束活动。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十
[86]丁惠芳。初中英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98+101.
[92]胡江梅。浅谈新课标下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114.
[94]张向刚。师生互动与初中英语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7:52.
[100]冯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9:49.
[101]韩淑梅。高中英语课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9.
[103]赵勇权。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4:89.
[105]王凤岐。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05:185+188.
[106]陈建霞。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师生互动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9,10:114.
[111]吴文超。高中英语课堂师生协商互动及其对学生即时口语输出复杂程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9.
[117]杜娟。初中英语师生互动型写作的思考与实践[j].成功(教育),2019,06:61.
[118]秦霞。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双语学习,2019,09:108.
[121]戴丽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索--谈“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模式的构建[j].基础教育研究,2019,04:36-38.
[124]李世慧。师生互动的英语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19,00:498.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十一
摘要:从“是什么”“做什么”“怎么衡量”“怎么突破”等方面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相关问题有利于了解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目标、思路及成效,同时有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解决方法。“是什么”解析职业素养的来源、分类和分歧;“做什么”重点对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师培养、教学课程、教学节点、实践活动进行梳理;“怎么衡量”分析评价指标内容的取舍和体系构建的特征;“怎么突破”则是对现存问题的回应及未来努力方向的预判。
关键词:职业素养;概念;培养;评价体系;展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能力本位讨论的思潮中,高职教育逐渐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开启了学生职业素养的理论探索;到现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理论研究已经进入系统化、模式化的阶段,同时实践探索也步入了归纳总结、提升推广的阶段。为更好地掌握研究目标、思路及成效,推进学生职业素养研究,本文从职业素养的概念、培养、评价等维度去分析已有成果和发展方向。
一、是什么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的概念。
(一)学生职业素养概念来源的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由“素养”推演而来,从素养的养成方式和特性推演出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和基本内涵,进而演化成职业素养的概念。另一种方式是从国外直接引入。一是从国外学者的相关著作中直接援用了职业素养的概念。二是在探讨“职业能力是什么”时,直接引入“关键能力”,并将其视为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实质上,关键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领域里的素质教育”。三是在核心素养定义的基础上,形成与职业素养紧密相关的概念“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基本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学生职业素养三种常见的分类情形。
第一种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刘兰明把“职业素养分成显性素养与隐性素养,显性素养主要包括资质、知识和技能;隐性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第二种是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陆刚兰把“职业素养分成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专业素养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包括由专业引出的一系列素养;非专业素养特指除了专业之外的素养”。第三种是根据适应范围不同,蒋乃平把“职业素养分为公共职业素养、行业职业素养、岗位职业素养,公共职业素养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劳动者都应该具有的素养;行业职业素养强调从事某一行业具备的共同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岗位职业素养是针对某一特定岗位的从业者的特殊要求”。
(三)是否包括职业技能是理解学生职业素养概念的最大分歧。
一般认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虽然有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去修正这一概念,但其内核,即职业的内在规范性和从业者的品格和能力,始终没有发生实质变化。同时有人提出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方面内容,由于对概念理解的侧重点不同,研究者对职业素养组成部分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分歧是职业素养是否包括职业技能。从特定岗位所需特定能力的视角解析的研究者都主张职业素养应该包括职业技能;从一般岗位所需普适性能力解析的研究者都主张职业素养不应该包括职业技能。
二、怎么做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条件。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契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强化教学能力、增强把握职业发展前沿的能力等,对于培养职业素养至关重要。蒋菁认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应该强化教师基本道德素质,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遵守教师基本职业规范和狠抓基本业务素质”。高职教师应具有理论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集于一体,实现学生向职业人转变。唐冬生、罗敏杰提出实施“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职业人”培养模式需要有一支职业道德水平高、业务精通、专业技能过硬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二)重构职业教育课程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要素。
马庆发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载体,又是培养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并且提出了以培养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职教课程三维立体模型”。专业课具有明显地针对性、多元性,涉及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的专业课内容,能结合各学段的特点逐步展开,实现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阶段性、有序性。而思想政治教育课、公共课能够围绕职业素养的重点内容进行有目标的培养,发挥着独特作用。赵莹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意识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构建、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或者以不同领域的课程为主架构构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是培养职业素养的关键要素。
(三)重点教学节点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切入点。
教学情境设计、技能实训、顶岗实习、技能竞赛、专业考证等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有研究者着眼于重点教学环节,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王浩主张“创新实训教学方式,搭建情境式集成实训教学平台”,让职业素养培养融入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培养。有研究者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出发,探析优秀企业文化的共性及其与职业素养融通的价值目标,促进学生养成职业自然习惯,缩短学生的职业磨合期。吴伟萍提出校企合作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构建了“校企合作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平台——xqhz平台”,从而帮助高职院校和企业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新世纪人才。
(四)实践活动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抓手。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活动等活动在职业素养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朱颖提出“要进行活动引领和校园环境的营造,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校园主题活动,在宣传氛围中点亮职业素养教育”。同时,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发挥各类资源的作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身心素质、能力素养和专业技能素养,“可以使学生从职业感知——职业认同——职业人格递进,从‘学生到职业人’转变”。
三、怎么衡量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体系。
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成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内容可分为包括职业技能的指标体系和不含职业技能的指标体系。含职业技能的指标内容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方面为主体内容,王浩的“基于情境式集成实训的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就是以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级指标,结合具体专业遴选、设立15个要素作为二级指标。杜新安主张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测评内容可由日常行为、课堂表现和实践训练三个维度构成,但这三个维度仍可分解为上面内容的四个方面,只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而不含职业技能的指标体系内容则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为主体内容,适当增加其他内容。崔奎勇提出的“高职学生基本素养评价体系”中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只有普适性素养指标内容而没有职业技能。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表现为多样性、针对性。杜新安认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特征可以归纳为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重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李小娟在论述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价时,强调了“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评价结果的.反馈性和导向性等内容”。在各研究者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考察要点评价和计分标准”栏中,十分注重将项目考核结果用文字进行评价和用数据进行评分,即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此外,评价构建还要具有学段性,庄军和李毅认为“由于每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侧重点不同,不同学期学生基本素养教育评价要点也需要有所差别,要体现评价内容和过程的学段性”。
四、怎么突破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研究的展望。
从现有文献来看,职业素养概念的界定较为混乱、随意性较大,其中最大分歧是职业素养是否包括职业技能。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去理解职业素养的概念,杂乱界定的背后呈现出清晰的思路。职业素养的静态理解一般强调特定的职业岗位须有特定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为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是题中之义。职业素养的动态理解一般强调培养学生适用于任何职业岗位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品格以及信息处理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通用性能力。动态理解重点强调着眼于学生持续发展所具备的品格和能力,而不仅局限于特定的职业岗位。从动态的视角去诠释,其实质是力图将职业素养发展成为独立于职业技能之外的概念,即不包括职业技能。而且独立的概念有利于深化职业素养的内涵建设,有利于形成相对独立的培养途径和载体。因此,职业素养概念的研究方向仍将围绕独立的内涵和外延来开展。
(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融合发展。
系统化是职业素养培养途径和载体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者们各自从不同的主体、学科领域及教育教学环节等方面去系统地探索培养职业素养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从学科领域方面,研究者主要从专业课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公共课领域等方面去探析。职业素养培养与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融合发展是高职教育的聚焦点。首先,以专业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决定了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专业课程。通过教学课程考试改革,将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融合发展,势必成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是培养职业素养的最为重要的课程,公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应该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而单独在公共选修课体系开设职业素养课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职业素养培养将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公共课的融合仍是职业素养研究的主要方向。再次,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是培养职业素养的实践平台,但培养内容的层次、侧重点和聚焦点方面都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在职业素养的学期分段培养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明显脱节。职业素养培养的第二课堂如何实现规范、系统、可持续的发展将成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三)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的努力方向。
现阶段的职业素养培养评价体系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虽然有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理论和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在系统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导向作用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并且相关实践经验的研究文献也十分匮乏。基于此,职业素养培养评价可从三个方向努力:其一是职业素养培养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位置问题,即顶层设计,不单是职业素养培养自身的顶层设计问题,而是一个事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与规划。解决了此问题就从根本上解决职业素养培养评价体系构建的生存依据问题。其二是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处理好职业素养的范畴问题。范畴问题事关职业素养的培养要素及其权重,事关培养途径和参与评价主体。其三是职业素养技能化趋向的问题,即使用通用性技能代替职业素养,用各种证书来衡量学生职业素养的趋向。总之,随着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现在的研究成果为全面提升职业素养提供了参考路径和经验借鉴,同时职业素养培养的发展也将检验着现有成果的成熟度。当然,一些现有的关键性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要去面对、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键能力——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j].职业与教育,1996(1).
[2]刘兰明.基于职业基本素养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3]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4]蒋乃平.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
[5]蒋菁.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6]唐冬生,罗敏杰.高职院校“职业人”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7]马庆发.以培养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j].外国教育资料,1997(3).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十二
优秀传统文学作品中有许多鼓励人积极向上的语句和章节,例如,《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倡导,主张人们应当发愤图强、劲健刚强。孟子“舍生取义”的人生主张则启发我们要有牺牲精神,做人应当为正义事业奋斗不息且不惧牺牲。同时他还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提醒人们在顺境中应当有忧患意识,逆境之中应当奋起拼搏,在苦难之中寻求生存之道,探求生命的希望。诸葛亮则以“志当存高远”鼓励年轻人树立远大理想,不应为眼前利益所迷惑。顾炎武在其著作中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诫青年人应当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当今社会,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不务正业,沉迷于玩乐,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还有部分大学生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生活中肆意攀比,一些大学生甚至因为自己的物质条件较差产生抱怨和自卑的情绪。而优秀传统文学对当前大学生面临的这些思想道德问题,无疑是一剂良药,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奋斗意志,鼓励大学生树立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我国古代教育较为重视个人的内在修养,关注道德教育,儒家提倡“修身治国平天下”,将“修身”作为人的立世之本。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将“仁”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且提出“从己于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个方面,来达到“仁”的境界。另一位重要的儒学人物孟子则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为大丈夫的衡量标准。提倡君子应当不畏强权、坚持正义、坚守节操。这些儒家学说不仅闪耀着思想光芒,还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林则徐则在其作品中指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人生在世应当拥有广阔的胸怀。同样倡导包容精神的还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些优秀传统文学中的主张和理念,对于完善大学生人格,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改进大学生的处世原则,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互助、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报效、忠诚和热爱祖国的一种思想、意志和情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共同价值信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民族追求。我国传统文学中有许多倡导爱国主义的作品和思想。例如,道家创始人老子就曾指出“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礼记》中也主张人们努力构建“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屈原在其著作《离骚》中高呼“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命运的关怀。范仲淹则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语句表达自己的家国之忧。可见,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大学生多关注国家与人民的生存情况,并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点,面对西方思潮的涌入和影响,部分大学生未能抵挡西方消极思想的影响,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逐渐扭曲,在各种思想和观念的碰撞中逐渐迷失了自我,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滋生了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这无疑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学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因此,高校必须根据教学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机融入优秀传统文学,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将优秀传统文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
若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融入优秀传统文学,首先必须加大传统文学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比例。在思想政治课程讲授中渗透传统文学。可以选取经典名篇进行解读、赏析和研究,发现和弘扬其中蕴涵的民族美德和道德情操。或赏鉴经典传统文学篇目的作者情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同时,还应鼓励大学生将传统文学中的优秀精神与自己的生活、学习、责任、工作联系起来,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传统文学中关于真善美及民族精神的诠释和弘扬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也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鼓励学生诵读和研究传统文学作品,必须注意方法和内容,应避免机械的教条化传授。我国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先生就曾指出:“古典文学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其经典篇目凝聚着我国的民族精神,并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芒,因此,通过研究传统文学优秀作品可以有效提高国民素质,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见,若要培养大学生和谐处事的观念、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就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学的渗透。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为学生讲解《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思想理念,帮助大学生养成诚信待人、理解宽容的高尚品质。或引导学生解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赏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语句,引导大学生树立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又或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慷慨之语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学精神和作品,能够宣扬慎独、明礼、博爱、诚信等优秀品质,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将优秀传统文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塑造人格、陶冶情操、启迪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将传统文学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场景、细节和角落中,让学生时常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首先,可以定期举行传统文学报告会和学术讲座,例如“国学经典”讲座,详细解读国学经典,以增强大学生对优秀国学著作的认同感。其次,要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并以学校、院系、班级为单位举办相关的宣传活动,邀请英雄模范、道德榜样、专家教授做专题报告会,用榜样的力量号召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再次,要组织传统文学相关的读书活动,例如,举办经典著作研读活动、传统文学知识竞赛、经典格言比赛等,并开展与传统文学相关的歌咏比赛、文艺表演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感染。同时,还应当鼓励大学生践行传统文化,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实践中体悟传统文学的魅力,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三)将优秀传统文学融入高校媒介宣传中。
网络及新闻媒体被高校媒介视为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学,应充分重视高校媒介的宣传作用。首先,应当在校园内创设传统文化宣传栏,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学知识,扩大宣传范围。其次,应当关注影视剧院和校园广播等媒体,将其作为宣传传统文学的重要渠道,院系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宣扬传统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学的理解,进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再次,可以开设“红色经典”网站,并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交网络传播传统文学知识,增强传统文化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要在基础理论和实践锻炼两方面创新传统文学的教育模式,要避免单一僵化的说教和知识灌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充分激发学生在传统文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传统文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校门,通过参观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全方位了解传统文学,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及教育意义,进而自觉地接受其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十三
一、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
1.知识传授角色的变化。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也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新课程条件下,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逐步过渡、交替的过程。
随着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变化。如重传授转变为重发展,统一规格教育转变为差异性教育,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学、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融洽,教学模式化转变为教学个性化,单向信息交流转变为综合信息交流等。教学行为忌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达到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的一个飞跃与突变。但教师成为促进者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法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信念。
3.教师成为研究者。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上,有最佳研究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审视,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善于研究、不断提炼、终身学习,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改变学习方式。
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忽略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因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方式不是单指语文“教材”的学习方式,而是指学生学习任何形式语文材料的学习方式。它应该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
“自主”应该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论文)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当然在课外的自由度比课堂更宽,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间里,也要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可以给学生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的权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知道学习是自己受益,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否则的话,他就会认为学习就是为老师服务的。
“合作”并不是几个人围在一起随便说上几句的`代名词。形式很容易做到,把桌子或拉开或合拢,几个人凑成一堆,但真正意义合作却不容易。“合作”的基础是分工,没有分开就不能谈合作。“分工”对学生来说,首先是独立。“合作”学习的范围也不单是课堂上,它包括学生课内外的一切学习。
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合作”是给别人提供思考的材料,也是从别人那里获取经验,得到启发。使每个人在“合作”学习的同时,能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这个合作更可以是全班的交流,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大家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取知识,感悟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
“探究”,应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不仅是思想内容,更有方法、情感、态度,内容是浅层次的,而其他是深层次的,是更有探究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文本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美”,获取更有价值的东西。
三、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老师们对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探索和尝试进行了交流、总结。大家认为: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这是变革学习方式的前提;建立合作小组是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方式;重视学法指导,是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步骤。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十四
那么,怎样有效地在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怎样找准生长点呢?下面来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读懂课文,品味语言是读写的基础。
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教师应该重视读书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不同方法地指导,每次的读有目的、有层次、有方法则读出课文的韵味。在通读课文后,重点品味课文的重点句子,引领孩子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读思结合,感悟道理或情感。只有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后,才能进一步为渗透写而铺路。
二、找准练笔点是读写结合的核心。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小练笔,理解是最关键的,而表达却是难点。“写”要有练笔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出语文来。一般来说,课堂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练笔点:
1、抓住文段中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子进行说和写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我们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以致用,所以,学生在习作时要学会活用学过的词语,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有很多排比的句式,如: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排比句让学生说一句具体的话,说完后写下来,再读一读。教学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等,对学生进行仿写句式的训练,进行语言的锤炼。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写的迁移。
语文教材中,有的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地方写得简练,有的地方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扩展、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可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写明确,把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进行拓展。又如学习《一次成功的实验》一文中谈到,有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教学时我问学生:“在实验即将开始之前,那些孩子是怎么想,怎样做的呢?”先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充分的说,然后写一个片段,把实验前学生的表现写下来。
3、学习课文的构段方式和写作方法,进行迁移练习。
课文的一些表达形式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去进行模仿,如:过渡句、设问句、反问句的使用,插叙、倒叙的运用等,课文的一些写作方法,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如:总——分,总——分——总,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写作方法。如在学习《赵州桥》一文中,学习第三段时,开头“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一句过渡句,整段也是总分结构,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小练笔,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具体的话。我给他们“花园里百花盛开,美丽极了!”作为开头,让他们模仿说,说完再写来。
4、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创意改写和续写。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言近旨远。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的练笔方式也是提高读写能力的好方法。例如学习《江雪》这首古诗,我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所表达的感情后,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古诗的资料,然后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改编成一篇记叙文。还有,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空白”,以原文的终点作为习作的起点,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延伸课文的内容。
三、先说后写是读写结合的要领。
要想学生写得好,就必须先让他们开口说,经过充分的交流后再写作,说为写铺垫,这样会事半功倍。引导学生怎样说具体,怎样用上好词好句,用上各种修辞手法,合理评价等?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合理评价,张扬个性。
小练笔的讲评是学生情感的又一次体验与交流。教师的作用是以一定的评价系参照学生小练笔,引导、渗透作文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以肯定优点为主。小练笔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小练笔中的个性,并在点评中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给他们开辟出发挥聪明才智的天空。
福楼拜说过:“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是坚持写作的结果。对我们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并善于把它们写下来。”如果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能坚持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适时地、恰倒好处地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大有提高。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十五
(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讲,对某一门学科的兴趣就是他们学习这门学科的基点和驱动点,而这种兴趣往往来自于对某一教师的兴趣,教师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来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教育界人士提出了“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要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等重要命题。人们意识到忽视“人”的教育,是教育危机的根源所在。忽视“人”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课堂教学缺乏互动。而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未来社会对人提出的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在最基础的活动――课堂活动中积极地“动”起来。在互动中,活动的双方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而没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课堂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脱离静止的状态,始终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关注人的发展这一角度来说,学生甚至可以决定和控制课堂运作的方向、方法、广度和深度。课堂创新教学必须充分调动课堂各因素的互动,可以说,互动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新教材把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坚持将“讲堂”变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想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必须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这一最重要、最常见的教学行为。因为师生互动对儿童认知、社会性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讲,某一门学科的兴趣就是他们学习这门学科的基点和驱动点,而这种兴趣往往来自于对某一教师的兴趣,教师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来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我将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研为突破口。
旧的教学观认为学习就是应付考试,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得到高分,而很少考虑“学以致用”问题。新教材强调英语的交际功能。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以听、记、背、抄来作为唯一的教学手段,不能将学生局限在几个语法几道试题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讨论和活动中去,以培养学生开口的勇气和信心,改变以往教材中所谓的“哑巴英语”.
二、强调情感教育,协调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要真心去爱每个学生,努力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享受成功的乐趣。对于不同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刀切”.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斯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反之,过分地强调批评的作用学生易产生逆反心理,丧失学好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我所任教的四(6)班小戴同学,平时顽皮,且成绩基础较差,但是该同学有一次英语单词听写考了高分,我及时抓住这一闪光点,在课上表扬了她,后来她每次英语考试成绩都在80~90分。因此,我想起浙江师范大学林新事老师的一句话:“教师的人格魅力及渊博的知识是吸引学生的更大的决定因素。”往往学生对某一个学科的兴趣来自于对某一个教师的兴趣。正所谓《学记》所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协调好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地学好各门学科。
三、强调双边活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常采用“填鸭式”“直接告诉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头脑成为储蓄知识的“仓库”,结果常常是我讲得太多、太累,而学生接受得如何,未尝可知。而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则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积极学习”达到耳听、眼看、动脑、动手、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并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发展智力和情感,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且多以活动为主,孩子的英语知识是在活动中学会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也就是英语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生命得以表现的基本形式,活动过程是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在英语学习中,他们通过说说、唱唱、演演等活动,调动多种感官密切配合,学生通过直接经验活动的形式掌握英语。因此,所谓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英语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互动性教与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互动协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它不仅能加强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群体的优势,促进个人的发展。通过互动性教与学这种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从小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教学效果较理想。
参考文献: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篇十六
前言:历史教育思政课堂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文关怀的重要环节。我在参与历史教育思政课堂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价值和教育的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这门课堂,我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第一段:历史是灵魂的启蒙。
历史是灵魂的启蒙,是我们对过去的回望和对未来的展望。在历史课上,老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教学语言,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历史教育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命运以及我们个人的责任和担当。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明白历史的轨迹对我们的启示和警示,从而更加坚定地前进。
思政课堂给予了我们心灵的滋润和精神的寄托。在思政课堂上,老师不仅传授我们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历史,如何审视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如何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不同。思政课堂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和交流,增强我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思政课堂是一所思想的大学,是我们心灵的圣地。
第三段: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
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历史教育思政课堂正是具有这种价值的典范。通过思政课堂,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评价历史,如何审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何面对挑战和困境。这种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个人的成功,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是引导和塑造人的过程,而历史教育思政课堂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第四段:老师的示范是我们成长的动力。
在历史教育思政课堂中,老师们的榜样作用无可替代。他们不仅注重专业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培养我们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行。老师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激励了我们,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和追求。他们用心灵沟通我们的心灵,用智慧开启我们的智慧。正是老师们的示范,让我们在历史教育思政课堂中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
总结:历史教育思政课堂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通过学习历史和思政课堂的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意义,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历史教育思政课堂也是培养人心灵的重要机制,通过思政课堂,我们可以得到心灵的滋润和精神的寄托。希望我们每个人在历史教育思政课堂中都能够受益匪浅,并成为更加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