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汇总12篇)
没有总结,我们就无法真正认识自己,无法不断进步。总结应该围绕主题展开,同时突出重点和亮点,不应过多涉及细枝末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总结范文,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灵感。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1、出示导读要求。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a、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2)可爱的小红嘴(3)淘气的小家伙(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1、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制作课件。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1、出示导读要求。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a、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
(2)可爱的小红嘴。
(3)淘气的小家伙。
(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1.学会有感情地诵读,品味文章描写细腻、诗意浓郁、哲理深刻的风格。
2.体验“人与动物共存”的美好情愫,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人生哲理。
3.激发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
(配以多媒体画面)。
清脆的鸟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贵礼物,曾几何时,我们已听不见小鸟悦耳的歌声。当你目睹小珍珠鸟伏眠于“我”的肩头时,怎能不羡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冯骥才走进那人鸟相亲的美好境界吧!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朗诵,思考:(5分)。
文章写了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信赖的关系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8+2分)。
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划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并用“我喜欢,是因为”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首先,老师举一个例子。
我喜欢文章的第14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这句中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鸟对人的信赖。
(1)我喜欢第8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起先??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这段用了“飞”、“落”、“站”、“啄”、“撞”、“跳”这些动词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的特点。
(2)我喜欢第7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运用了外形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珍珠鸟外形的漂亮、可爱。
(3)我喜欢第11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它先是离我较远,??发出‘嚓嚓’响。”运用了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珍珠鸟和“我”关系融洽。
(4)我喜欢第4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运用外形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
(5)我喜欢第6节,是因为作者在这节文字中写到:“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动作描写,这句中的“探”字用得生动。
小结:
作者正是从小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来展示它的可爱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现在我们一起怀着着喜爱之情把这几节读一遍。(学生齐读7——14节)。
四.理清思路,把握主旨(4+4+3+2分)。
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可见,大家同作者一样,对珍珠鸟充满了喜爱之情。
思考:
1、从哪里可以看出人对鸟喜爱之情?请从文中找寻有关语句。
(1)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真好!”开门见山充分表达了“我”对朋友送来的珍珠鸟的满意之感,喜爱之情。
(2)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在这种喜爱之情的驱动之下,“我”为珍珠鸟精心营造舒适而温暖的巢。
(3)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我”又在鸟巢之上加了一盆吊兰,垂挂的藤蔓覆盖着鸟巢,这简直成了珍珠鸟幽静而安全的绿色的家!因为对珍珠鸟的喜爱,所以对珍珠鸟悉心照料。
(4)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我”由听到小鸟“又尖细又娇嫩的鸣叫”开始,就几乎与小鸟结下了不解之缘:小鸟出生了,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而当“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时,我满心欢喜,发出了“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的惊叹!
(5)“我不管它”,“我不去伤害它,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小鸟“俯下头来喝茶”“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嗒嗒’啄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通过这些描写,表明小鸟渐渐长大了,会飞了,与“我”一天天接近了,“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也与日俱增:让它喝“我”的茶、啄“我”的笔尖,甚至任由它啄“我”的手指、落在“我”的肩上,“我”不去惊动它,更不驱赶它,甚至抚摸它的绒毛、为它停下工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对小鸟的呵护之意、喜爱之情。
2、从哪里写出了鸟对人信赖的进程?请从文中找寻有关语句。
(珍珠鸟是一种很怕人的鸟类,小鸟对人的信赖也有一个进程。)。
“我”对小鸟充满了喜爱之情,这就为小鸟亲近“我”、信赖“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2)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3)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4)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5)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飞——落——撞——蹦——瞧——啄——趴——睡??细致入微地把小鸟对“我”由远及近、由担心到放心、由亲近到信赖的进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鸟对人的信赖是历经考验、日渐形成的,多么令人动心与珍惜。
3、从哪里可以领悟到人鸟相处的美好境界?
这段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鸟和谐统一的氛围——小鸟居然毫无顾忌地落在“我”的肩上,进而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大概把“我”的肩膀当成了自己的家,有如熟睡在舒适而安全的巢中,熟睡在关爱自己、呵护自己的父母的身旁;而“我”则不知不觉间停下了正在写作的笔,生怕惊跑了它。
看,小鸟睡得好熟,大概在做梦,梦见了什么呢?它也许梦见了喝茶,梦见了啄笔尖,梦见了啄“我”的手指,梦见了“我”的抚摩或者父母的疼爱??正是因为“我”对小鸟充满喜爱之情,小鸟才对“我”充满信赖之感!
4、你从作者与鸟儿相处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明确: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探究研讨,课堂延伸(2分)。
(补充一则相关的材料,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
1、下面,请大家看下面一段文字,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悟?
辽宁省宽甸县军民村有一位叫黄丽杰的妇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准备买蔬菜种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块钱救下了一只差点成为人口中食的受伤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伤,大雁不愿离开他们,就呆在了他们家里。他们给它取了个名――雁宝(自己的儿子叫忠宝),还买来大白鹅和它做伴。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黄丽杰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雁专业户。
明确:他们是富有爱心的人,能和小动物和谐相处的人。
2、再来看看下面一则材料,你发现了什么?
在江西省洞庭湖地区,生活着一群麋鹿,它们世代繁衍,过着和平而安定的生活。然而,近年来,人们为了自己的私欲,大量的捕杀麋鹿,1998年的春天,仅剩下最后的11只麋鹿了,他们在当地村民的围剿下,纷纷逃到了洞庭湖的岸边,有7只麋鹿为了躲避村民的追杀,跳入了湖里,其中有一只快要做妈妈的麋鹿,或许是为了腹中的胎儿吧?朝追赶而来的村民苦苦的哀鸣着,但是,麋鹿的哀鸣声并没有唤醒当地人们的良知,他们还是把这只麋鹿给宰杀了,当这只麋鹿被剖腹的时候,它腹中的胎儿还在痛苦的挣扎。
明确:人类的残暴,人为的迫害加速了动物的灭亡。
3、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呢?请大家写下一句标语,来表达你的心声吧!(学生进行写作)。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
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是先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鸟知道;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你知道,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1.我能读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2.我能说一说小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3.我能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1.我能读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2.我能说一说小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我能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
一、直入中心,理解“信赖”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家红嘴红脚、小巧玲珑的珍珠鸟。这节课呢,让我们继续走进《珍珠鸟》,共同来唱响一曲人鸟和睦相处的赞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二、潜心读文,用心感悟。
(一)聚焦心动处,想象人鸟相亲的美好境界。
1.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最最美好的境界。
2.为什么说这段所描写的是最美好的境界?
3.小珍珠鸟玩累了,闹够了。它飞到作者的肩上,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它梦见了什么呢?
4.的确,此情此景感人至深,谁能用你的声音赞美这美好的境界?(出示第六段)别忘了,这小家伙就在你的身上。(指名读)。
5.如此和谐、美好的境界令作者笔尖一动,流淌了一句爱的呼唤-课件出示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二)寻找精妙处,追寻小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
1.自主学习。
过渡:孩子们,作者为什么认为这美好的境界是信赖创造出来的呢?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我的呢?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示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1)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用笔划出小鸟一步步亲近作者的词句。
(2)四人小组共同完成表格。3.朗读体会。
1.在小家伙一步步向我靠近时,我是怎么对待它的呢?我们来想象一下。
2.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用“__”划出“我”喜爱小珍珠鸟的句子。
(2)对子之间读一读,读出“我”对小家伙的喜爱。
3.展示交流。
四、拓展升华,抒“感觉滋味”
这样美好的境界温馨动人,这样美好的境界无处不在。请看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一组画面。(出示:一组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画面。)。
师:欣赏了这样一组画面,你们想说些什么?你们心中有什么美好的愿望?请把你们此刻的感受写成一句句动人的话语。
学生抒写、交流。
五、总结全文,阅读激活推荐阅读:
短文:《不经意的背弃》《咬舌自尽的狗》。
书籍: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板书设计:
珍珠鸟。
信赖喜爱。
“我”
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
学生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习文章描写细腻、诗意浓郁、哲理深刻的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
2、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3、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归纳“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
2、鸟儿对“我”有什么反应?
(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
3、“我”从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将相关的语句划下来。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感悟理解,合作探究。
1、让学生分组商讨本组赏析的文段。给赏析的文段拟一个标题。
(1)《营造绿色的环境》。
(2)《富有灵性的娇憨可爱的鸟儿》。
(3)《人鸟相亲,情谊浓浓》。
2、让学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讨论题《由“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想开去》。
请大家再看一组画面,围绕论题展开讨论。
1、《惊弓之鸟》顽劣的弹弓,狰狞的枪口对着鸟的世界。
2、《炮火纷飞》战争破坏人类文明的场景。
要求: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人类处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谈体会。
五、欣赏歌曲,激发情感。
六、课外练笔,反思问题。
请模仿把感情融注到对客观事物状写之中的语言特点,进行写话练习。
附板书 。
冯骥才。
“我” 珍珠鸟。
爱--------------信赖。
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六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珍珠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备珍珠鸟一只。
一.导入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a.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五.作业。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2)可爱的小红嘴(3)淘气的小家伙(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板书:
25.珍珠鸟
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七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1.听写词语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指名读.2自然段,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住处:舒适温暖安全
3.引导学生体会:
(1)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巢”指什么?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安排的?反映了“我”对珍珠鸟什么样的感情?
(3)“我”喜欢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
(4)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导朗读(用喜欢、亲切的语气读)
5.老师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我”给珍珠鸟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住处。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圈出有关词句。
(1)出示句子;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背后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a学生自由读,体会并找出描写鸟特点的词语。
b学生交流,师板书:雏儿外形:红嘴红脚毛灰蓝色蓬松球儿
(2)齐读第3自然段
(3)老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按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写了雏儿的外形特点。
2.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生交流(板书:活动)
(3)同桌讨论,课文是怎样描写珍珠鸟雏儿的活动的?圈出有关词语
(4)根据学生交流,板书:飞落站撞挨 近 蹦 到 喝 瞧啄笔尖 啄手指
(5)“渐渐地它胆子大了”“它完全放心了”这是用什么手法写雏儿的?这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习5.6自然段
(1)师引读,第5自然段,用一句话来写雏儿的活动情况。
(2)板书:飞到扭动挤开钻
(3)指名读第6自然段
a出示图,观察图上“我”“雏儿”在干什么?展开想象
b指名看图说说(板书:落到趴睡咂嘴)
c这一自然段里哪些句子写到了“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d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
4.老师小结:第3—6自然段讲了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
活动范围以及与“我”的亲密相处,想想该用什么语气读?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3—6自然段
1试背4.5.6自然段
2.想想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一、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泉水图片,出示“泉”字,观察字形特点。
你见过泉水吗?教师播放几幅我国著名泉水(如趵突泉、月牙泉)或有特色的泉水(如羊八井热泉、喷鱼泉、水火泉)的幻灯片,学生阅读“资料袋”了解几个神奇的泉。
2、板书课题“珍珠泉”。
二、自学课文。
1、引导读懂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三、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检查纠正较为难读的字词读音。
2、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根据主要内容把课文分三部分:
一(1):珍珠泉所处的位置;
二(2-4):珍珠泉的美丽;
三(5-6):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
四、学习课文,提炼写作方法:
(1)珍珠泉在哪?为什么要写小山包、石板路、泉水周围的景物,这样是不是太啰嗦了?
总结:写景物应该先介绍它所处的位置,还可以写与之相关的环境、周围的景物等,不是只写一点本身。
总结: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最突出的特点。
(3)作者对珍珠泉怀着怎样的感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作者把珍珠泉写得很美,如:“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融入了人的感情,语气轻松、活泼,好像在夸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绿得……”“清得……”三个“那样”表达了赞叹的感情。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
总结:写景物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把景物写得很美,写得像人一样,其实就表达了你对它的感情。
(4)出示课文: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学生朗读课文第五、六段,这是作者的——想象。
总结:写景物除了写自己看到的以外,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珍珠泉》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其细腻的观察、对景物特点的描写、感情的表达、丰富的想象,都对学生接下来的单元习作“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有着非常好的示范意义,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不是仅仅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是更多地从写作层面入手,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学习写作方法,每一种方法都以课文中的具体语句为例,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加以剖析,从稍后的学生习作中可以看出,这样的指导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写景的习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本来就是难度比较大的一种题材,学生不善于观察,也不善于描写,本课的教学,对于写作方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然要真正写好这方面的作文,还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细心地观察,用心地积累素材,这也是今后的作文指导中应关注的方向。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九
一、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过了哪几篇文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2、谈话: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呀!可是生活中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这里,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漫画。
3、老师出示漫画,学生看后谈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4、小结:是的,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漫画的定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十
这篇略读课文描述了家乡珍珠泉的美丽、有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想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课文记叙的顺序。
教学构想
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学生自学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再通过练习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并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泉水是从地下冒出的水,它是那么清澈,那么明净。它是大地母亲的乳汁,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生命的泉水。作者家乡有义演清泉,泉水不但又绿又深,而且谭底还会不断冒出一串串彩色的、像珍珠一样的水泡,乡亲们称它为“珍珠泉”。(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放课文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听到的景象,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 学生谈谈自己想象到的景象,再次激发阅读兴趣。
三、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学习生字。
1 先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再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珍珠泉的神奇景象,并把自己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
2 对第一次的想象内容进行补充,并让学生读读画出的有关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学生选择的句子进行组合,把选择同样语句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气浪读,讨论自己的体会。有特殊见解的学生可以独立学习,教师与他们交流。
(2)各学习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反复诵读,教师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品位,随机教学生字“嵌”和“筛”。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并通过读让其他同学听出你们的理解,听出你们的情感。在指导朗读描写珍珠泉周围景物的语句时,启发强调“绿”字,和三个“那样”,读出珍珠泉的绿、深、清,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描写潭底冒水泡的句子,引导学生读的轻松一些,好像在夸奖活泼可爱的小孩,读好两个“照在”、一个“照在”和三个“!”,读出变化,突出作者的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讨论交流中,对第一次想象的内容进行补充。
(3)让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其他同学倾听,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补充、质疑。
(4)齐读全文。
四、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1 (出事投影)课文先介绍了珍珠泉在 ,接着重点描述了珍珠泉周围的 ,以及谭底冒出的 ,最后抒发了作者对珍珠泉的 之情。
2 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五、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要求自己工整、端正,不遗漏标点符号。
六、小结,激发习作和课外阅读的兴趣。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了美丽的珍珠泉,它是多么清、多么绿、多么美啊!我们被这美妙的景象所陶醉。其实我们家乡、我们祖国还有许多美丽、神奇的地方,它们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宣传。希望同学们向本文的作者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祖国、家乡美丽的河山。也可以去调查、查找资料,如果有类似的文章,可以推荐给同学,大家一起欣赏,一起学习。
作业设计
摘抄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绿
14* 珍珠泉 深
清
小水泡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十一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快速默读课文。 。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
教学过程 : 。
一、导语 :
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以下四题任做三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是怎样照料、呵护珍珠鸟的?
3、小鸟为什么会信赖主人呢?
4、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四、课文内容的拓展。
2、谈谈你对“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板书设计 :
珍珠鸟。
大鸟:躲进吊兰中 隐约闪动 渐渐伸出 熟悉。
小鸟:先 随后 先 再 跑到 落在。
(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十二
本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应当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自学时,以对课文的朗读为重点,在读中感受到珍珠泉的美丽,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的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学们,今天,我们到一个小村庄,去看看那里的一眼清泉:珍珠泉。
(板书)。
1、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这眼泉水是怎样的美?
3、就以上问题全班分组讨论交流。
1、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出应当注意的问题。
2、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我们村子里有一眼泉叫“珍珠泉”。由远及近)。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句)。
3、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
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第四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概括)。
1、讨论: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珍珠泉,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2、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珍珠泉水在“我”眼里就像珍珠一样,“我”小桶里盛满珍珠泉的水,泼洒出去,就像泼洒了珍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