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海争端的论文(汇总21篇)
总结是我们进步的引擎,它能激励我们更上一层楼。增强文笔和修辞的运用。这些范文反映了不同人不同时期的总结风格和方式。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一
近年来,我国在周边海域与邻国纠纷不断,尤其是在南海地区。越南国内对中国在西沙军演及设立三沙市举行过示威,菲律宾悍然将黄岩岛及南沙群岛划入版图,马来西亚也蠢蠢欲动。然而,南海问题的关键所在其实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防范和对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小动作”或明或暗的支持。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在《盛世危言:远观中国大战略》中指出:美国对中国未来国家地位的战略定位,认为中国综合国力正在迅速增强,对美国全球龙头老大的地位构成了威胁,这一层战略盘算可能是华府在南海问题上施展借力使力、隔山打牛的绝技,对中国间接地施加压力的根本因由。
美两国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紧迫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可是,时间将会证明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努力仍然会遇到多次严峻挑战。
美国对南海主权争端的立场,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几度变化,逐渐变得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此处不赘。
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河内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表示,南海纷争涉及美国国家利益。同年9月,奥巴马总统声明,强调“海上安全”、“自由航行”的重要性,这是华府向中国发出的最强硬的信息。
其后,希拉里在一次谈话中强调指出,南海主权争端各方必须遵守国际法,拿出有力的法律依据,证明自己的主权要求,而不仅仅是依据历史先例。她说:“依据国际法,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的唯一依据,应该是根据地貌特征(landfeatures)提出的合理要求。”这个观点无疑对中国宣称对南海的主权要求构成了挑战,因为中国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的主要依据是历史事实。
希拉里关于地貌特征的说法不足为训。地貌特征并不足以说明某国对于某块土地是否拥有主权。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又称福克斯群岛)距离阿根廷近500公里,距离英国远达13000公里。按照“地貌特征”的说法,马岛同英国风马牛不相及。英国于1832年和1833年先后出兵占领该群岛的西岛和东岛,设置了总督府。美国及国际社会从未对这一现实提出异议。关键在于,至今英国仍对马岛实行有效的统治,而且绝大多数岛民是当初英国移民的后裔。笔者在前边指出,在领土主权争端中,现实必然重于历史。症结即在于此。
倘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一直对南沙多数岛礁实施了有效的占领或控制,时至今日,美国想必对此也无异议。台湾对太平岛实行有效的占领,已逾半个世纪,美国也从未提出异议,即是一例。
总之,2010年以来,美国声称南海问题“攸关美国国家利益”,开始以强力介入南海问题,且反复强调“反对任何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反对任何国家损害美在南海商业利益”,其明显将矛头对准中国,威慑中国的意味呼之欲出。当然,美国的政策是随时准备以变应变的。这一届政府宣布的政策,未必为下一届政府遵循。即如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有不少已经被奥巴马政府的新政策取而代之了。换言之,美国领导人关于南海、钓鱼岛主权归属的政策性宣示,未必就是持久不变的。
2010年以来,在马岛周边勘探和开采石油的问题上,英国和阿根廷发生了激烈争论。2010年3月1日晚,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远赴阿根廷总统府做客时表态,美国要介入两国在马岛主权归属上的争端。她指出:“美国政府认为马岛问题应该由阿根廷和英国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美国政府愿意为促成双方谈判发挥作用。”英国首相发言人旋即回应:“美国没有直接参与的必要性。”3月3日,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表示,英国永远不会谈判马岛主权归属。可见英国并没有受到希拉里表态的束缚。
相比之下,美国对南海纷争的决策背景就复杂多了。近年亚洲经济发展迅速,区域经贸融合开始出现了以中国为最强大经济引擎的新局面。美国正处于经济复苏欲振乏力的关键时刻,未来把振兴经济的希望寄托在亚洲,自然需要加大在亚洲的战略投入,以巩固其在亚洲的主导地位。何况,若干与中国在南沙发生主权争端的东盟国家,也希望借助美国之力,以制衡中国,于是有意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国际化。彼此一拍即合,于是在今年出现了南海纷争尖锐化的趋向。
金融海啸爆发以来,欧、美久久不能摆脱困局,甚至在财政上出现每况愈下的窘境。中国业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假如参照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简称ppp)的标准计算,则中国骎骎乎直追美国龙头老大的地位矣。
此外,据估计,美国对中国未来国家地位的战略定位,亦即认为中国综合国力正在迅速增强,对美国全球龙头老大的地位构成了威胁,此定位可能已经介入其对中国方略的决策过程中了。这一层战略盘算可能是华府在南海问题上施展借力使力、隔山打牛的绝技,对中国间接地施加压力的根本因由。
几年前笔者已经撰文指出,美国战略方向已经东移至亚太地区,重点防范中国,美国一旦从阿富汗、伊拉克两个战场撤军,腾出兵力和资源,则会对中国加强遏制和防堵的力度。这可能就是未来亚太地区情势演变的主要动向,会变得相当惹人注目。
美国参联会主席马伦访华时指出:“中国已经不是崛起中的大国,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大国了。”这句话几乎凝聚了华盛顿政、军两界高官的共识。概言之,今后美国要以准超级大国对待中国了。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二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中学英语教学日臻完善,它无疑弥补了传统语言教学中的不足。多媒体技术提供了生动、鲜活的自然语言环境和多重感官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全方位体验英语的社会和文化,实现趣味学习。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复习效率。从多媒体技术的功能、特点及英语教学的规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课堂的固有模式,给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全方位地体现英语交际语言教学的原则。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走进课堂成为必然,它将渗透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并将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笔者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尝试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英语阶段性复习。实践证明,它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1.多媒体技术在阶段性复习中的运用实例。
1.1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词汇复习中。如身体部位、颜色、服装及描述性的形容词等,对于刚刚进入初一阶段的同学来说,记忆这么多的词汇是相当不容易的。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词汇,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单元重、难点句型的复习。介绍人物的服装、长相、个人外貌特征、爱好等重点句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flash动画,让学生进行描述,也可以用数码相机给班级的同学拍几张生活照,再输入到电脑中,制作成课件。
2.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阶段性复习的优越性。
2.1有利于知识的梳理和总结。现代技术的教学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它既可以把空间和时间放大,又可以把时间和空间缩小,从而使教学内容中设计的事物、现象和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耳闻目睹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在初中阶段,英语语法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各种时态、语态、从句、非谓语动词是中学阶段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根据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充分的运用于英语阶段性复习当中,使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语法变的直观、形象。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一些图表、表格、数据对语法项目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纳。
统复习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它的优点在于1.化抽象为具体,使练习带有娱乐性。如:看电脑动画填写单词或句子、做口、笔头作文等等。2.通过多媒体技术编制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是非判断题、改错题等。3.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及时反馈练习的正误及准确的评价。当学生做完练习之后,教师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在屏幕上就会呈现出带各种声音的标准答案。例如,学生答对了,就会听到激励或掌声等声音,学生答错了就会出现分析、点评,学生看后清楚明了,记忆深刻。这种练习方式,使原本枯燥的练习变得形象、生动、直观,从而使学生复习起来轻松有趣、信心倍增,个个跃跃欲试。
2.3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扩大课堂容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而宽,“快节奏”指教学节奏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徐昌和,2006)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加大教学信息量的输入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浓厚的学习外语的良好氛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复习课中教师习惯采用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快黑板”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界面所展现的教学有关内容,教师只需把要讲的内容,通过轻轻点击鼠标,将教学内容展现于屏幕上,节约了大量的板书时间,从而加大了复习课的容量,丰富了教学内容,把腾出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对学生的指导即:巩固练习的监督与辅导,同时可以开展密集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样可以把教师从烦琐的、慢节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也补充了教学的相关资料,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巧妙地、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英语阶段性复习,是课程改革以来,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以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反馈、个别辅导、游戏激趣等独特的优势,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力手段。但是,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还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讲练结合.避免使多媒体课件成为简单的课件展览和文字的堆积。使多媒体技术和课堂英语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三
最近几年,南海地区争端不断升级。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任内高调推行“重返亚太”政策,这对中国主张的南海政策形成了一定压力。与此同时,中国也规模越来越大地介入南海,展开改造岛礁的大量施工活动。自2015年始,由于很多海域早就存在争端,加上大规模造岛完工后引发问题,中国跟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又多次发生争执,纠纷愈演愈烈,一再成为舆论焦点。
在中国用挖沙填海方式快速填充岛礁的现象后,美国防长卡特在2015年连续发表公开声明,要求中国政府停工,终止在南沙的造岛行为。2015年五月,当事各方又进行了香格里拉对话,结果却很不理想,自说自话,各说一套。卡特指责中国的施工规模巨大,速度极快,会迅速改变海洋现状,因此呼吁区域内所有国家停止类似行为。中国否认这一指责,认为美国的介入才是造成南海问题的肇因。紧接着,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访日时,称中国占领菲附近岛礁是侵略,将行为跟纳粹德国类比,呼吁西方插手干预,引发舆论哗然。
应该说,南海问题是相当特殊的,也比较复杂。它跟一般的领土争端有区别。在亚洲,很多国家之间都存在领土争端。比如中印在藏南地区,日俄在北方四岛,日韩在独岛,中日在钓鱼岛,都有争端。包括形成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俄,以前也长期存在领土争端,只是后来通过持续协商,解决了争端。上述争端,都是双边问题,没到激化的程度。只要没有哪一方像俄国入侵乌克兰那样,霸王硬上弓,对国际秩序就没有太大影响,算不上大问题。
但与上述问题不同,南海问题确有特殊性。首先,它是复杂的多边问题,牵涉到中国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之间的纠纷,涉及面很广。而且,不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有纠纷,东南亚各国之间也有纠纷。其次,这片有争议的海域,面积特别大,位置特殊,它并非处于偏僻边缘地带。南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路通道之一,这里的纠纷会影响国际航道。再次,众多岛屿和海域争端还会影响东南亚各国(乃至澳大利亚)的地缘安全,造成这一地区军力重组和军备竞赛,重构海权国家普遍认可的现有国际秩序(这种国际秩序是以共同规则为核心观念)。所以,南海问题才会闹的这么厉害,越演越烈,变成了全球热点,因为它会明显影响现有国际秩序。
谈到现有的国际秩序,很明显,还是美国主导和控制下的秩序。具体体现在南海问题上,这种秩序其实也就是一种海洋秩序,是美国主导,但又是由很多海权国家共同参与建构形成的共同规则体系。中国有很多学者,总是习惯成自然地去质疑美国的国际公信力。然而,尽管美国也有过越战和伊战等不太光彩的经历,但从总体上看,美国的信用仍然在大国中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尤其不同于俄国和中国,作为海权大国的美国,一直是通过以强大海权为基础的共同规则体系来发挥其世界影响力。美国确实有很多对外军事行动记录(不乏失败)和基于自由价值观的干涉意识,但它从未表现出对其它国家具有任何领土野心。仅这一点,就使得美国天然具备有别于俄中两国的地缘平衡能力,也使得它在裁决重大国际纠纷时,具有任何其它国家都难以替代的高信用水平。
当然,美国的国际信用得以保持,因素很多,这包括它特殊的地缘,民情,政体,法治状况,等等,在此不展开详细讨论。但无论如何,美国也是个现实中的国家,它必然也无法彻底摆脱“实力至上”的现实主义传统,忽视对现实利益的计算。尤其当面对像俄中两国,这类基于强大陆权而形成的巨无霸国家时,美国的处理方式,也自然会非常谨慎小心。其实从这次南海纠纷也能看出来,至少在最初阶段,美国政府的表态,仍然是有所控制的。一方面,它要表明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另一方面,也尽量避免刺激中国。
而且,不但美国的最初态度有所保留,同中国、同亚太经济圈联系更紧密的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在中国大规模扩大岛礁并部署军事设施之前,澳大利亚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明确意向,要协同美国、日本和印度集体介入南海争端。其理由就是:澳政府并不希望以不必要的联盟架构来刺激中国,导致对方产生误判,造成军事对抗。但最近澳政府却明确表态,由于忌讳的势头已经出现,那么它终于改变以往立场,并大幅增加未来五到十年的军事预算。
尽管如此,从中国政治的本质,从政府的态度来看,中国对南海众多岛屿的施工,加固,扩大,完善,甚至军事化,恐怕绝无可能真的会彻底终止。从政治架构来分析,中国的造岛行动,并不可能是轻率的.举动。中国的政治决策架构,以及行为模式,跟欧美国家完全不同,它并非通过共同的规则体系,如法治原则和高透明度,来获得其合法性,而更像是某种可以不断逾越任何具体规则的动态政治的产物。从现有情况来看,中国的造岛战略,应该是配合政府崛起大战略的举措,它是有意试探美国等海权国家的底线,通过不断展示力量,来向世界表达一个新的强大权力中心的出场。这种策略,就意味着必须试图削弱作为核心领导国家的美国的影响力。尤其在逐渐扩大并巩固南海岛屿的控制权之后,再进一步推出防空识别区,对整个南海地区进行控制。一旦中国在事实上获得了南海国际航道的垄断权(这无关是否就会真的会立刻使用这种权力),那也就意味着,以往美国不可替代的国际信用将会遭受严重损毁。
而美国的这种特殊的国际信用,主要就表现在它对国际公共航路的维护,它对国际纠纷的裁判权,以及它对国际事务的平衡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俄国入侵乌克兰,已经破坏了美国在大陆地区的国际信用,接下来在南海,中国如果顺利实施造岛战略,不断扩大周边海域,控制并垄断国际航道,最终通过军事化的手段确立周边国家根本无法抗衡的军事优势,渐渐危及东南亚众多海权国家以往的独立地位,那么美国的国际信用将会难以维持。
因此,美国必然会越来越深地介入南海问题,绝不可能事不关己,置自己的国际信用与责任于不顾。对此,中国政府千万不能产生误判。
正确评价俄国的立场。
几乎与香格里拉对话同期,也有媒体报道称,未来俄中两国将会联手在南海举行军事演习。在南海问题上,俄国发言人表达了对中国立场的同情和理解,这似乎是一种有限度的支持。同中国类似,俄国也把南海问题的起因归结为美国的介入,甚至有意要把美国势力赶出亚洲。那么,在目前俄中联手的情况下,有俄国做后盾,中国更不大可能会停止南海的既定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南海的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笔者个人的感觉,恐怕已经是箭在弦上。前面已经分析过,中国政府不大可能会克制或退让,但如果中国不做任何妥协和退让,执意按现有方式控制南海,不断扩大岛礁,部署军事设施,那么南海爆发战争将会是个必然的结果。中国的主要对手,越南和菲律宾等国,一定迟早会在海上跟中国发生冲突。而美国会为他们做后盾(可能还有日本,澳大利亚,视情况而定)。同时,对越南来说,俄国一直提供的武器支持,也将是其另一后盾。在支持越南的问题上,俄国绝不会吝啬。
中国恐怕要认识到,尽管中国一直在试图持续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历史也多次表明,俄国本身是一只身处大陆深处的重要地缘平衡力量,这种作用是其它国家无法替代的。而俄国在国际上的独立地位,也将是中国难以支配和左右的。对俄国而言,目前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削弱美国的影响,这是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够维持的主要基础。至于支持越南、印度等国会不会削弱中国,那并不是它考虑的核心问题。
实际上,中国高度重视和建设的“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实有地缘安全上的重大意义,但同时它也具有很大的风险。这个风险之一,可以体现于俄国立场的摇摆。但风险同样体现于这一点:即使按照中方最理想的假设,俄中两国始终步调一致,坚定地互相支持,那也只会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地缘平衡将会难以维持。考虑到中俄两国都是核大国,一旦出现失衡局面,倘若中俄任何一方借对方之势而启动错误决策,甚至对外扩张,那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失控趋势。若出现最坏局面,中俄联手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诱发核战。实际上,目前的朝核危机就已经表露出这一极度危险的先兆,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因此,正如牛军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需要更全面更小心地评估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和外交政策。不能想当然认为中俄联手,世界多极化了,就会天下太平,似乎接下来人类文明一定自然而然会走向正确方向。
海陆之争的终极博弈。
南海问题的本质,同俄国此前入侵乌克兰的危机类似,实际上仍未脱离近代以来陆权国家同海权国家的斗争模式。它可能是人类历史中难以摆脱的宿命。在古代,欧亚大陆就是一块充斥着最残酷最血腥杀戮的区域。一方面,欧亚大陆造就了早期的文明起源,这一地区最庞大,最古老,有丰满的历史,也最有文明的多样性。但另一方面,陆权虽然承载了人类文明的最初起源,但此后却也不断通过残酷的战争和兼并,造就出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帝国形态。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庞大的帝国,就是蒙古帝国。但在前工业时代,在当时普遍落后的生产力约束条件下,还不存在强有力的海外干预力量,因此,蒙古帝国没遇到海陆之争问题。由于落后的技术条件,蒙古帝国向海上扩张的势头,也未能实现。(有说法称蒙古曾派舰队远征日本,但遭遇风暴导致远征失败)。
到近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科学革命和技术的快速进步,在欧亚大陆的西端,地缘结构异常破碎的欧洲,无论是拿破仑法国,还是纳粹德国,或者在内陆地区,深居庞大腹地的俄国,始终都开始面临强大海外力量的牵制,使得这些强大帝国难以扩张到欧亚大陆的极限,因此,大陆地区再也无法产生类似于蒙古帝国那样庞大的国家。尽管苏联借助二战胜利,通过联邦和联盟形式,取得类似于蒙古帝国的规模,但没维持多久就走向了解体。
回顾以往的陆权帝国,它们在面对海外干预力量时,往往都处于下风,其文明的特征并不明显,甚至经常更具野蛮色彩。而海外干预力量,以英美为代表的海权国家,往往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更先进的技术,更民主,更珍视自由,更具包容力和文明色彩,这似乎是历史上的常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四
面积最大者为东沙岛,面积12平方公里,其他各岛面积要小得多,其中西沙最大永兴岛1.85平方公里,南沙最大岛屿太平岛0.4平方公里。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目前,实际控制情况是: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实际控制。西沙群岛,经过1974年西沙海战,由解放军控制。中沙群岛,仅露出水面的黄岩岛,目前中国和菲律宾都没有驻军。南沙群岛,情况则要复杂的多。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西方称thespuyslyis-iands)位于北纬3°37至11°55′,东径109°43′至117°47′,南北长大约550海里,东西宽约650海里的海域;西起万安滩,东至海马滩,北至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总面积达24.4万平方米海里(约合82万平方公里)。南沙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其中能露出水面的有36个。在南沙又可分为东、西、南、中4个岛礁群。
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声明,陆续侵占吞食了其中的一些岛屿,形成以武力非法侵占我国南沙岛屿的局面,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截止目前为止,在南沙群岛中,我海军仅守卫着永暑礁等7个岛礁,国民党海军则驻扎在最大的岛屿--太平岛上;越南已占据了我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了9个岛礁,马来西亚也占据了5个岛礁,南沙海域的32个主要岛礁,有31个完全在他国的控制之下,南沙海域划界纠纷十分严重!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五
摘要: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南海概况。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越南继前几天刚刚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海域抓扣我国渔民之后,于6月13日举行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野心和动机已昭然若揭,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美联社就此评论称,越南此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回应”中国,因为中国此前要求越南停止在该海域的所有石油勘探活动。
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
(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二)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三)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
(四)国际海洋法因素。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五)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
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
四、中国解决目前南海问题及应对周边的国家安全形势的对策。
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二)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
主要是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东盟十国虽有宪章约束,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与我国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其次,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应该积极谋求和台湾联手合作。
(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
首先要巩固我国在东沙和西沙的地位。中国南海由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组成。南海问题主要不是东沙和西沙群岛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首先扎实做好对东沙和西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其次是加快对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去保护。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六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尤其是近段时间来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得越来越强硬,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干预亚洲地方事务,使得南海问题形势发展非常不乐观,南海周边局势也变得日趋复杂紧张化。如何解决南海问题,维护南海主权,成为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近段时间以来一系列的南海问题频频发生,使得南海问题形势发展非常不乐观,南海周边局势日趋复杂紧张化其实南海频频发生争端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国家觊觎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按照最为乐观的估计,南海地区潜在石油总储量约为550亿吨,天然气为20万亿立方米,绝对堪称“第二个波斯湾”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南海的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是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二、南海问题频发影响中国周边局面。
长期以来,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向提倡“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因为我国目前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来发展社会经济,但是近年来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频繁地在南海问题上于我国发生纠纷和冲突,致使我国在南海问题上越来越被动化。印度、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直以来与我国在经济上都有重要的合作,南海问题频发使得我国与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关系恶化,不利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发展。另一方面南海主权争端加剧,影响我国的海洋主权安全和国防安全。
2011年9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东盟各国领袖在纽约就加强美国和东盟关系举行会谈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的主权争议,强调南海的航行自由很重要。2012年4月10日在中国与菲律宾再次发生南海问题争端后,美国与菲律宾举行“肩并肩”联合军演。东南亚国家企图通过拉拢美国做靠山来制约中国,但其实只是让菲律宾或者越南这几个国家,暂时得到一种保障,事实上见效并不大,美国介入南海问题,主要目的是让南海问题进一步国际化,长期保持美国军事力量在亚太地区的前沿存在,借此来保持占据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制高点,牵制中国,同时又能拉拢东盟某些国家,增加东盟与中国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确保其在亚太地区战略的实施。美国介入致使南海问题进一步国际化,增加南海问题的解决难度,同时给中国施加压力,使得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可能很难控制到按照自己的战略意图去面对整个东南亚的局势,牵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发展。
三、中国应该如何解决南海问题。
(一)在南海维权方面的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下去,我国在南海的维权活动,例如海监船和渔政船经常到南海诸岛海域巡逻,这是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正当行为,也是中国对该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一种表现,应当坚持下去,做到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在西方大国介入南海问题上,中国应坚持反对把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的原则,说明南海问题只是中国与南海周边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领土与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不是地区与国际之间的问题,因此只能由当事国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并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任何区域外大国的介入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三)、面对美国在南海的制衡和围堵,中国应改变以往在外交上过于低调的做法,展示出自己强硬的外交姿态和武装实力,通过彰显军事实力来为外交斗争提供后盾支持。
(四)、中国应继续奉行睦邻、友邻、富邻的政策,发展与东盟国家的良好关系。东盟并不是铁板一块,有些与我国关系较好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家,应继续与之发展友好关系,这样做,可防止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联合对付中国。
四、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的南海主权绝对不可以失去,中国之所以在过去数十年一直拖而不决,是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如果中国在未来真的发展起来,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在南海就有了绝对的制海权。但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东南亚国家不会等待,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也显然认识到这一点,这是为什么在南海上我们能看到那么多的国旗。但美国一直不忘在东南亚地区实施影响力,而它能给当地国家实现的利益并不多。南海问题事关中国的海洋领土主权,解决得好或不好都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南海问题的解决需要很长的时间,未来全球的竞争在于海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还需要继续努力。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七
在今天,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已经意识到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以及发展中的重要性,不管是生存还是发展,电子商务均是各大企业进行优化管理的不二选择,因为电子商务直接涉及到企业经营成本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风险的管理等。将电子商务运用于企业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概念界定。
电子商务,即electroniccommerce,通常简写为ec,它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生产、销售以及流通的活动。然而,它不仅仅是指在internet上进行的交易活动,还指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产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另外,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贸易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
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的管理者抑或是管理机构为了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的动态过程。企业管理是社会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当社会的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所有规模较大的共同劳动就离不开组织的指挥以及协调,以确保整个劳动过程能够正常地运行。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产品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企业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且迫在眉睫。
二、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提升服务的个性化水平。
运用电子商务这一先进的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手机大量的数据信息,并能依据商务数据的处理系统对企业客户的信息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优秀的服务,从而提升企业服务的个性化水平。
(二)提升决策水平。
在对数据进行相应分析的过程中,依据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市场的最新动态,企业的电子商务站点能够快速地提供独具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帮助企业更成功地占据市场。同时还能够为企业的管理者服务,对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发展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帮助决策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提升企业的决策水平。
(三)完善并优化网站。
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电子商务的站点能够对其网站的消费者抑或是浏览者的交易数据、浏览信息等进行分析,促进企业网站结构得到持续的完善,从而使企业的结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设置出独具人性化特征的链接以及布置网页,并依此将网站的浏览量提高。这样一来,企业的广告商以及客户都会给予这种设计人性化的优秀网站较高的评价。追根朔源,企业强化运用电子商务,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熟悉客户的消费习惯,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更多、更广泛的营销渠道的打开起到促进作用。
(四)提升客服水平。
电子商务具备一个主要的站点功能,即客户的数据信息等是实时的、动态的,且能够进行智能分析,从而得到最后的客户群体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偏好等信息。这些信息能促使企业对客户的实际需求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帮助企业实施针对性强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
三、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运用。
(一)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建立创新型管理理念。
目前的企业均是处于信息时代这一大环境下,促使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以往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形式、手段均不能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未来,企业必定要建立创新型的管理理念,否则只会被时代、被社会所淘汰。这就要求企业要在管理理念上进行转变,加以创新,致力于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电子商务正是当下创新型管理理念的代表。企业将电子商务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帮助企业的管理者持续做出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战略创新等,及时制定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一,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当中融入数字化的创新。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市场的中和分析的时候,需要将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的、合理的加以运用,从而确保能够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做到准确无误。通过运用电子商务,企业能够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做出及时反应,并采取相应对策,为企业创造出不可估量的价值。第二,电子商务是最新型的管理模式的重要载体,它成功凌驾于产品以及技术的范畴之上,改变企业的经营观念以及经营要素,帮助企业将更多的知识积累起来,不断地完善对于电子商务的运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电子商务促使企业面向世界,优化企业管理。
作为现代化的企业,想要将企业面向于世界,首先需要将企业标准化的经营理念保持下来:将企业的产品标准化实现的过程中,需要确保产品的质量能够是英语国际要求的规范标准,能够做到实现实现的产品障碍的规避,防止不良影响到企业的口碑。第二,作为企业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国际通行的苗裔的管理以及规则,从而不必要的障碍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第三,对于相应的组织推行出来的政策以及开展的活动等,企业应当积极响应,并主动参与其中,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同时,现代的企业还面临着一个十分现实且严峻的问题,即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它跟企业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有着直接关系,甚至跟企业的生存、发展均有联系。企业现代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先进的文化模式、企业现代化的管理组织、企业现代化的管理者等。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概念,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这个时候,电子商务就能体现出其重要作用了。电子商务能够为企业管理组织的现代化提供保证,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的现代化。例如已经被我们所熟知的淘宝,它就是运用电子商务对企业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促进淘宝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优化了企业管理。
(三)电子商务节约企业的采购成本及经营成本。
第一,电子商务使企业的采购成本有效减少。传统的企业采购方式是通过见面会、订货会等途径确定好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但是如此会占用企业内部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但是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有效使用,就能够克服这一个缺点。当企业通过自身专业的网站以及远程等于合作商进行业务方面的探讨的时候,也能够将企业使用的调查、研究的费用、差旅费等,使得企业的采购成本大大减少。
其次,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能够在系统里进行最大范围的供应商的选择,从而在庞大的范围当中选择出最适合企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合作商,从而使得在价格的谈判之上,采购人员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且也能够为企业建立出相对较稳定的联盟,促使企业能够共享信息资源,用最少的支出就自身企业希望能够购买到的部件、材料等,从而将执照产品与原材料的采购相互结合,最终降低采购花费的成本,企业的经营成本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约。
最后,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对自身原材料的短缺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制定出相应的需求计划,防止企业发生重复进货抑或是货物短缺的情况,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浪费支出,有效改善企业的采购效率,确保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另外,电子商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资金的转移以及信息的传递速度,并且也能够降低企业的使用费用,将经营周期大幅度的缩短。与此同时,在电子商务的运用实践中,消费者也能够及时的与商家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对企业提出自身的各种方面的要求,从而有利于企业对消费者的了解更加的透彻,及时、准确地将新产品推入市场,最后赢得市场。例如众所周知的京东商城,就是依靠电子商务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四)电子商务促进企业建立专业队伍。
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人才是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不可缺少的。电子商务的相关专业人才主要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应用人才、自动化及通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等。企业可以采取聘请、培训等方式对优秀的人才进行选拔,而培训的方式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因为培训能够使企业的人才巩固,协调企业的人员管理。根据实践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这一技术在我国具备相当良好的发展前景。伴随着持续发展的信息时代,现代企业应当如何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建立自己专业的人才队伍,并对其运营及管理进行充分融合等均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电子信息技术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因而在使用过程以及推广进程当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我国的企业正在不断地努力,有效运用电子商务,并借鉴发达国家应用电子商务的先进经验,全面推进我国的企业管理,促使企业取得全面、持续的发展。
(五)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
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也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必定会在21世纪获取长久的发展。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不仅能够优化企业管理以及节约企业的经营成本,还能够帮助企业实施风险管理。
一是如果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战略,首先就会考虑在这一运用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对于电子商务来说,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所面临的风险是繁多且复杂的,一旦企业运用了电子商务,就势必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变化,帮助企业应对风险问题。
二是企业在运用电子商务时,需要构建出一个安全的、平稳的电子商务平台,例如淘宝。电子商务的成功运作必须要具备先进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在企业的存储资料被意外销毁抑或是网络被入侵时,企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此时,电子商务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能够帮助企业备份资料,确保企业网络的安全。
三是企业应当运用电子商务建立健全其风险管理机制。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必须要拥有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运用电子商务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就能够帮助企业搜集各种风险数据,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有助于企业人员及时发现风险并成功处理风险。
四、结束语。
综合本文论述,电子商务可以优化企业管理,节约企业的采购成本以及经营成本,促进企业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以及实施风险管理。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可以提升企业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决策水平,完善并优化网站,提升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创新企业的管理理念,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电子商务具备十分强大的功能,将其运用于企业管理当中,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管理的优化,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电子商务能够把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让企业的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莉.论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管理新模式[j].企业经济,2008,(05).[2]罗贤华.谈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管理的深层影响[j].商业时代,2009,(10).[3]王彤.论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j].价值工程,2010,(30).[4]连红军.初探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1,(05).[5]韩俊丽.论电子商务下的企业管理新思想[j].科技致富向导,2010,(12).[6]李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利弊分析[j].中国商贸,2010,(19).[7]顾姝玲.论电子商务对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八
我国作为拥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的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利益。但与此同时,我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海上形势,维护海洋权益和海上稳定的战略任务依然艰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南海问题的实质与挑战论文的内容,欢迎查看!南海问题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实质是南沙争端。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5国6方”。西沙争议仅存在于中越两国之间,由越南单方面挑起,是其蓄意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纵观20世纪后半叶的南海局势,尽管南海及其周边地区一度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争议各方之间围绕岛礁主权、海域管辖权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争议,也曾发生过零星的冲突,但南海局势相对平静,南沙争端的国际影响也十分有限,表现为一般性的区域问题。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南海周边国家实施海洋战略、强化海上执法力量建设,实施海洋管辖成为其巩固占领岛礁、控制争议海域、保证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有关争议问题逐步显化;加之全球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区域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力度加大,导致南海地缘政治竞争逐步加剧,南海问题进一步为国际社会所关注。2012年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马尼拉宣言》30周年,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30周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10周年。深入梳理、分析当前南海形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有助于我国统筹内外两个大局,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南海问题,践行我国和平解决有关领土主权争端的政策主张,维护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南海问题面临的挑战我国作为拥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的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利益。但与此同时,我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海上形势,维护海洋权益和海上稳定的战略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在南海方向,尽管南海局势总体上保持稳定、可控,但消极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增多,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凸显,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大局面临新的巨大挑战。(一)周边国家加大南沙主权声索和管控力度自上个世纪南沙岛礁占领格局形成以来,争议的表现形式以主张争议为主,即有关当事方通过各自发布官方声明来声索主权。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南沙争端有从主张争议向管辖争议转变的趋势。有关周边国家加大了对南海的法理声索力度,通过国内立法形式提出所谓的主权声索。例如,2月17日菲律宾国内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我国黄岩岛纳入到菲律宾所谓的领土管辖范围。2012年6月21日,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将我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包含在所谓越南“主权”和“管辖”范围内。我国政府对此均提出了严正抗议,并且重申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上述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关南海声索国强化对所占岛礁和附近海域的实际管辖,增加了南海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南海有关争议问题已由单纯的外交斗争转变为政治、外交、法理、资源、军事等各领域的全方位较量,“明争”与“暗斗”相结合,斗争更加复杂,手法更加隐蔽,处理更加困难。在资源开发方面,南沙油气资源的争夺进一步加剧,南海声索国近年来加快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步伐。特别是马来西亚、越南海洋油气开发正在从近海大陆架向南海深海持续推进,开发方式主要是自主开发、联合国外石油公司开发和对外招标,其中越南和马来西亚的部分区块已侵入到中国南海传统海疆线内。目前在南沙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大约有200多家,南沙油气开发已呈国际化的势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南海地区近年来呈现区域军备竞赛态势。有关南海周边国家纷纷采购先进的武器装备,加强军事演习、军事管控等海上军事活动,推动军事现代化战略转型。这种区域军备竞赛态势持续发展,必将使影响南海区域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未来引发南海局部地区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增加,对南海地区安全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二)区域外势力介入导致南海地缘政治竞争加剧随着全球战略格局的新一轮调整,亚太地区有关军事联盟强化,南海地缘政治竞争明显加剧。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大国出于全球和区域战略布局需要,通过军售、军援、联合军演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等方式提升与部分南海周边国家的合作水平,以所谓“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为借口介入南海问题,不断强化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军事联系,通过军事交流与合作,持续增强其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纵观美国的战略布局,美国介入南海问题不是短期政策作为,而是受美国亚太战略的支配。美国为防范和排挤中国渐进式地扩增地区影响力,继而谋求在东南亚地区事务中的主导权,一直以来都将东南亚有关南海声索国与中国视为两大对立阵营,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分而治之”的均势政策。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主动试水,但避免被拖下水”的策略,继台海问题之后,南海问题很有可能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又一个抓手。2012年6月举办的第11届香格里拉对话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明确表示,美国在前将60%军力部署到亚太地区。未来中美围绕西太平洋海权之争势必显化。美军加强在菲律宾、澳大利亚以及新加坡的前沿军事部署,旨在提升美国在南海地区、巽他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军事影响力,从而构成对以中国为首要防范目标的东亚新兴大国的战略威慑力,最终目的在于谋求美国亚太主导权的战略目标。在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下,日本、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等域外大国追随或呼应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以多种方式介入南海问题,通过与部分东盟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将军事力量的触角延伸至南海,不断增加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权,藉此作为加强自身在东南亚影响力的突破口。南海地区大国利益的错综交织使得地区局势有“巴尔干化”的隐忧,其结果是,一旦南海区域有关摩擦、冲突事件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大国的角力,很大程度上将危及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三)区域内外国家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国际化越南、菲律宾等有关南海声索国背靠东盟,企图凭借东盟一体化“抱团”制华。其积极发展与区域外大国的关系,将南海问题列入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增强区域外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南沙争端中的介入程度;或者利用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外大陆架划界案”的机会和召开有关所谓南海问题学术会议,制造国际舆论影响,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和南沙海域经济资源开发活动国际化,从而谋求增强与中国抗衡的整体力量。在区域内外势力的交织作用下,一些看似影响有限的局部事件可能将会持续发酵,从而使南海问题从区域热点迅速升温成为国际热点,引发区域内外强烈反应。
更多热门文章: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九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战后,《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二、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
(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二)南海的地理优势。
地理学上南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中国广东、广西,属中国海南省管辖。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为面积3,500,000平方公里(1,351,350平方哩)的深海盆。南海是我国南部的近海,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面是中南半岛,东面是菲律宾群岛。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通,东部经巴士海峡通苏禄海。
(三)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一)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为了保持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势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断让利、释放友善信息,周边国家却不断挑战我们的政策底线,其结果是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反而使周边国家越发大胆地蚕食南海周边海域,进而趁势将侵占行为事实化、“合法化”。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中国避免南海问题升级的战略初衷给周边国家以错误暗示,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持和平发展战略方向的同时更加主动、坚决地维护具体利益。一旦出现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中国必须亮出可信的惩罚措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外交抗议。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周边国家的机会主义心理,约束其不断突破红线的“违规行为”。
(二)内部政治的协调与平衡。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了政治过程的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主体开始积极发言,影响着决策过程。在南海问题上,中央政府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和社会舆论却希望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要求保护南海领土完整、加快油气资源开采。
(三)解决南海问题与经营周边地区的平衡。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已经建立起难以动摇的利益共同体格局。因此,我们不宜将南海问题的严重性过于放大,从而使其成为自我证实的预言。中国固然可以通过强硬手段来解决问题,但这将造成东南亚国家对华的敌对倾向和仇恨情绪,同时也将使美国军事力量在东南亚的存在永久合法化,不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大局。因此,中国需要将南海问题的解决纳入到经营周边的战略格局中加以考虑,将其视为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契机。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十
美容师频频跳槽很让美容院经营者们头疼,美容师跳槽时“顺便”带走技术资料和顾客资源更是让老板防不胜防。为什么员工不能安心呆下来?正如老话说的那样,人往高处走。当美容院的环境跟不上员工发展的需求时,员工自然会将眼光投向那些能给她带来发展的新岗位。而待遇不理想、员工个人发展空间小、人际关系恶劣、同行挖人便是造成员工“另谋高就”的四大原因。
个案。
美容师庄琪在店里已经干了三年多,很得老板赏识,自己也培养起了稳定的顾客群体,但她始终对店里的提成制度耿耿于怀。店里规定顾客购买产品时是哪位美容师服务的,便将提成算给该美容师。而实际情况中,常常庄琪的是老顾客进店购买产品时正赶上庄琪在里间为其他顾客做护理,别的美容师接待了顾客,顾客购买后的提成自然算给了同事,庄琪一分也没有。这让庄琪很郁闷,她觉得顾客的购买行为与自己平时的推介有很大关联,凭什么在提成上否认自己的功劳?她向老板反映了几次而得不到解决后,忍无可忍的庄琪提出辞职。
点评。
待遇不理想是美容师跳槽的最直接最普遍的原因,而提成方式不合理比低薪资更难让美容师接受。一旦提成方式不合理,不仅容易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容易引起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让工作环境恶化。
除此之外,对于店内的老员工而言,在业绩保证的情况下,如果待遇始终得不到提升,底薪、提成比例也和新员工保持同样水准,容易让老员工产生不平衡心理。同时,新员工看到老员工和自己的待遇等同,也会考虑到当自己工作几年后,仍然停留在现有的工资水平,难免产生动摇。
其次,没有完善的福利体系也是待遇不理想的一个方面。一些美容院未给员工配备保险等福利,虽然工资与其他同档次美容院不相上下,在“含金量”上却低了很多,长此以往,也容易让员工生出去意。
个案show。
肖敏是店里的老员工了,论资历、技术、销售能力都是美容师中的no.1。前不久,老店长辞职,肖敏自然成了新店长的热门人选。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老板外聘了一位新店长,而肖敏仍然只是个普通美容师。这件事让肖敏很失望,觉得干了那么多年也得不到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太小了。这时,正好一家对手美容院向肖敏抛出橄榄枝,并许下店长职位,肖敏虽然很舍不得现在的同事和顾客,但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她还是狠心跳了槽。
点评。
让自己获得提升的工作。
案例。
张晓刚进入这家知名美容院时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可才工作了半个月,她便觉得工作非常压抑。由于老板将业绩作为考核员工的唯一标准,所以同事之间关系非常紧张。张晓初来,很多不懂的地方,大家不仅不指导她,还向顾客暗示她是新来的,技术不到家。不仅如此,张晓还经常看到同事因为抢夺顾客资源在休息室里吵闹,到了结算业绩的时候更是不可开交。这让张晓非常反感,她甚至宁愿换家人际单纯的小美容院,也不愿意在大美容院中受到恶性竞争的挤压。和谐的工作环境,简单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美容院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还能让美容师工作起来无顾虑,感觉轻松。但一些老板为了追求高业绩,通过各种手段让美容师相互展开竞争。虽然在一定的压力下,美容师的工作积极性能得到调动和提高,但当压力过大时,容易造成美容师间的恶性竞争,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美容师在工作之余还要顾虑很多与同事相处的问题,自然更觉得累。一旦她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便会有离开的想法。同行挖人案例章羽在这家美容院已经做了3年店长,业绩一向不错,而薪金却不看涨,而且章羽觉得自己在这家店的发展已经到顶了,很难有新突破。这时,一家高档spa会馆看中了章羽,虽只给了她高级美容督导的职位,但待遇却是现在的两倍,还为她提供了赴香港学习的机会。面对优厚的条件,章羽很快便跳了槽。
点评。
同行之间相互挖走人材是美容院之间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造成美容师频繁跳槽的重要原因,常常让美容院经营者们防不甚防。但反过来思考,美容师为何会被挖走?必然是新工作能给她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完善的薪酬福利,或老板有更合理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等诸多原因。因此,美容院的经营者们在抱怨时别忘了反省一下自己的管理制度是否合理。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十一
《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整个封面黑色的主体,周国平老师的眼睛纯净,深邃,还有一些淡淡的忧伤,彰显着内心思想的深沉、宁静和纯粹,对现代教育的深思,探索。再次拜读,更感此书文字朴实真诚,读起来轻松亲切,像一壶香茗,让人回味无穷。这使我的大脑突然凭空产生一个念头: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这么有深度、有思想的书吧。
封面上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周国平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我认为这就是周国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守护人性”四个字,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平静而有力地穿越原野,那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智慧水花激荡着我的胸膛。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这些都是周国平先生在本书中的思考。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教育即生长“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在中国这个唯分数论的教育现状实际中,对分数的追求是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认知,学生被天天的考试压得透不过气,老师也是天天绞尽脑汁为学生找习题和讲解,家长天天回家就问分数。学生、家长、老师从教育中感到了幸福了么,什么是幸福,幸福难道就是这个么,学生没有了个性的发展,老师没有了特色,家长没有了自由。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但是在今天的为高考论,唯分数决天下的时代,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让孩子们在童年就失去了快乐,提前进入了厮杀竞争的阶段。不应为这样,这个班,那个班生意如此红火,天价的幼儿园会也应声而出。我不敢说现在的教育是在压制个性的张扬,是在压制人性,但是现今的教育弊端是很多的,尽管我们在不断改革,但是还很不完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也如周所说是使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
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尼采语),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我知道自己对教育是说不出有分量的话的。但我相信,在针对今天教育发出的众多清醒的声音之中,我的加入多少也能起一点积极的作用。
救救孩子,让他们回归童真,本色,回归本性!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十二
随着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问题愈加突出。而南海问题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它牵涉到了许多国家,而且因为它涉及到了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所以难免会产生分歧和争端。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从中学到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和心得,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吧。
第一段:问题的起源。
南海争端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的南海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资源的独特性,成为很多国家想要踏足的地方。而经过几十年的争斗和斗争,终于形成了现在的南海局面。而在这个局面中,中美两国就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他们是这个问题的核心参与者。我认为,要解决南海问题,就必须先弄清楚它的起源和根源,才能有正确的解决方法。
第二段:问题的本质。
南海问题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问题。因为南海地区资源丰富,所以有部分国家想要独占这些资源。而由于南海区域划分的不明确,所以导致了各国对南海资源的认知和划分存在分歧。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去思考资源的利用问题,只有让每个国家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分享,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三段:问题的解决。
南海问题看似棘手,但是如果各国能够采取合适的方法,就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我认为,需要各国进行协商,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来制定南海地区的划分和资源利用规则,并且通过长期的协商,来达成共识。除此之外,还需要各国在处理问题时,要遵守国际法和国际规则,遵从公平合理的原则。
第四段:问题的启示。
南海问题不仅仅是南海问题,其实它还意味着其他问题的存在。比如说,如果利益有重叠,那么就必然会产生冲突和争端。因此,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需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建立起合理、公正的分配规则。这也是南海争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而这个启示远远不止是南海问题,更是所有社会问题的启示。
第五段:问题的前景。
南海问题在当今世界格局下的前景,有走向和谈,也有升级对决的时候。我认为,随着各方日益增强合作意愿,下一步应加强南海地区各国友好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南海的和平稳定。虽然南海问题可能难以得到彻底解决,但是只要各方能够继续努力,相信南海问题最终也会得以解决。
总结:南海争端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既漫长又艰难。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历史、本质、解决、启示、前景等五个维度来看待它,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解决南海问题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各方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增强合作意愿,相信最终会找到一条解决南海问题的正确道路。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十三
威廉-亨利-布拉格(williamhenrybragg1862-1942)是卓越的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晶体的x射线衍射问题中,我们知道了布拉格公式;然而在他的女儿g.m.caroe所做的传记《williamhenrybragg1862-1942》(赵万里中译,人与科学――威廉亨利布拉格传,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布拉格留给后人更多的精神财富。
p154“一个好的学生就像一盆炉火,只需要去点燃它。将教科书抛在一边,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进一步的知识。这是一种训练,它教学生怎样判断证据的价值,怎样慎重地阅读。因为在他使用以前的知识作为自己进步的基础之前,他必须衡量别人所做的工作。他必须学会面对失望,认识到他一天中能做的是多么少,可能几周或几个月没有明显的进展。”
p155“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如果一个人试图在纸上记下他在自然中看到的线条和色彩,那么他自己对何谓美丽的.看法就会变得生动。”(物理学家布拉格显然了解并服膺英国艺术评论家罗斯金(1809-1900)的艺术主张)。
p156“科学研究是这样一种信念的结果,即在试图去做的所有事情中,我们可以通过耐心谨慎的尝试和更好的理解去把它们做得更好。世界远不止我们表面看到的这些,它充满着需要我们详细地加以认识的事物。”
p156“研究的精神会驱使我们尽力去工作,相信我们做得越多,做得越好,其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就会更好。它是充满活力、富于希望的,可信任和友好的;它总是产生新的兴趣并带来新的生活;它是一中应该贯穿于我们所有活动中的精神,而不只是存在于实验室中。”
来自:西秀村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十四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教育即生长”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无论是蒙台梭利还是杜威,都批评了“孩子是一个尚未长大的人”的观点,认为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驱赶孩子去做有违他们个性的事,不惜牺牲他们童年的幸福;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而把成人的喜好观点和评判标准强加给孩子。……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因为无视童年的价值,只希望孩子们快快“长大成人”。
还有几条箴言值得品味。“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西塞罗语)这让我想到了“教育即解放”这句话,让受教育者拥有丰富而又自由的心灵,应该是教育的追求吧。“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卢梭语)意为给孩子自由的时间,除却无穷的功课,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玩耍,去做他们想做的、应该做的事。这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中的“解放孩子的时间”倒是不谋而合。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十五
随着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南海争端再次成为全球媒体焦点。南海占地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通道之一。然而,对于南海争端,人们的观点非常多样化,许多人认为中国过度扩张,侵犯了周边国家的领土和经济利益,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只是在寻求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篇文章将更深入地探讨南海争端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南海争端起源于不同国家对南海海域的边界和领土主权的诉求。主要涉及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台湾和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其中,中国至今拥有对大多数南海的行政区划权,但存在很多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例如黄岩岛和钓鱼岛事件引发了中日关系紧张,峙南礁和中沙群岛等争端逐渐升温。南海争端的根源在于各方对南海主权和权益的不同看法,这也是解决争端的难点之一。
第三段:现状和挑战。
当前,南海争端仍在上升阶段,并进一步复杂。2020年中国通过了新的《海洋法》并开始向南海建造航空港和人工岛屿,这让菲律宾和越南等国感到不安,认为中国违反了他们的自然和历史权益。美国、日本和印度也根据其地缘战略利益对南海发表了多次声明并增加了海上巡逻和海军演习。南海争端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涉及边界和主权问题,还有诸如大国角逐、欧美主导的国际法治、民意和民族主义等因素。
对于南海争端的解决,需要对话、协商和合作,而非冲突和对抗。这需要各方遵守国际法和相关共识,加强信任和相互尊重。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首先,中国需要切实遵守国际法和共识,推进对话和协商,解决南海争端的基本问题,保持对周边国家的信任和合作。
其次,各国需要保持冷静和克制,避免一些激进言论和行动。
第三,地区的其他主要大国应主动避免介入和干预,以维护区域稳定和和平发展。
第四,需要加强国际社会的参与,共同制定关于南海争端和区域安全稳定的规则,促进对话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第五段:结论。
总之,南海争端是全球的热点问题之一,但解决南海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持续对话和协商,以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国际不稳定和全球疫情背景下,需要更加增强政治交往,遵守规则和共识,保持战略定力,促进互惠互利的共同发展。希望南海争端早日得到妥善解决,并为区域的繁荣、和平和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十六
这本书分为四辑,分别为“教育与未来”“人生与美”“读书与治学”“哲思短语60则”,在“教育与未来”这一辑中作者提到一个观点:未来社会的中心学科就是教育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性。教育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职业或技能方面的训练和获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如何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相互对待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发展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我觉得他说的真的非常对。我们经常看报纸和杂志说一些学历高技术精的人却做出了让我们非常吃惊的有违社会道德的事……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强一种人文教育的观念,一味强调技能等在未来社会是行不通的。其次,刚才所提到的人文教育绝对不能是功利主义的。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现行社会中比较热潮的“国学教育”。李泽厚就提出一个观点:要启蒙,不要蒙启。什么意思呢?即如果说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给大家以“启蒙“,那么现在一些人的做法就是“蒙启”:把启开过的蒙再“蒙”起来。作者主张培育宗教性道德,但是不赞成笼统地提倡“读经”。对于前面的话我不是很理解,什么是“宗教性道德呢?”还有待去考究,但是我很赞同作者后面的观点。我们需要反对那些不问青红皂白的读经,就是把过去的东西全盘搬过来的做法是欠考虑的,如果这样做的'话可能会从小就培育原来传统政治体系所需要的奴性道德。作者其实是像告诉我们教育者需要取其精华。这就让我想到了“三字经”“弟子规”中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在向学生传递的时候能正确对待。
如何培养有开拓精神、有创造性的人才呢?我们通过各种媒体看到现在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突出,但是实验动手能力却不如外国学生。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让学生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我们必须明确一个观念:知识本身并不代表能力。有位科学家说过科学就是选择,这就要善于判断。我们现在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判断、选择能力。其实对待知识本身,也需要选择。那是否意味着知识就不重要了呢?其实不然,作为一个学习者,应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博览全书。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在什么基础上去功呢?最好还能在雄厚的基础上去攻。只有这样,才能较快。只有这样才能较快地攻出成果。
喜欢李泽厚的一句话:有得于内,无待乎外。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十七
声称“和平崛起”的中国遭遇的不是和平,而是愈演愈烈的周边之争。除了朝鲜半岛、中印边界、中日东海和钓鱼岛、海峡两岸统独以及中俄领土划界之争端忧虑外,当前最严重莫过于南海争端了。
南海问题,触动亚洲,甚至世界的敏感神经,演变下去,成为又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也不无可能。
为妥善处理南海争端,很有必要借鉴一下英国与阿根廷福克兰群岛(以下简称“福岛”)之争。比较福岛之争和南海争端,发现“三个不一样”:
第一,历史渊源脉络清浊不一样。
福岛土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阿根廷认为福岛是1520年由葡萄牙人发现的。英国认为英国航海家戴维斯1592年发现福岛。最早记载登陆者是1690年的英国船长斯特朗,他以英国海军官员福克兰的名字命名群岛。英国于1833年1月武装占领福岛至今,时任阿驻岛总督被迫撤出。1982年战后福岛实现岛民自治,英政府已经在该岛任命了第31任总督。福岛现有人口3000多人,97%是英国人后裔,讲英语,80%信奉基督教。
而从百度记载看:南海几十个岛屿土地面积相加不到20平方公里。三个群岛现有总人口约1000余人。中国汉代(2000年前)就有记载。元代(600年前)将“千里长沙”划入海南岛管辖。明代(400年前)郑和途经西沙和南沙,留下了海域航海图。1947年,中国内政部完成南海划界,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黄岩岛也在中国领海范围。其后20多年,周边国家没有提出异议。1974年中、南越西沙海战后,西沙群岛完全由中国军队控制。南沙群岛除中国大陆控制的6个礁和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外,其它44个岛礁均被周边国家占领,其中越、菲、马3国还对岛礁进行军事占领。越南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
可见由于岛屿面积、居住人口、集中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英阿福岛之争比南海争端要简单明确得多。福岛从发现岛屿、登陆岛屿人员和日期记载都很确切,有效占领与管理也很明确。而南海诸岛的发现、命名与管理就显得模糊不清了。国际法院裁决领土争端时,往往支持有效占领与管理的一方。
第二,涉及国家多寡不一样。福岛只涉及英、阿两个国家。而南海诸岛却直接涉及越、菲、马、文莱、印尼、中国6国7方,再加上中沙群岛天然的航标价值,中、西沙之间的黄金航道,又牵扯了美、日、韩、澳等国的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三,涉及海域面积不一样。福岛只涉及专属经济区海域面积40多万平方公里,而南海水域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其中南沙群岛水面环礁的礁体面积有3000平方公里,按照群岛基线准则,南沙群岛能划出数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几十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其中蕴藏巨大资源财富。谁能有效占领它、控制它,谁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处理南海争端,众说纷纭,大体上有五项方略可以单独或综合运用:
一是和平谈判。英、阿之间从1966年开始就福岛归属开始谈判,到1981年谈判破裂。1982年3月,阿军占领福岛。6月,英军又夺回福岛。战后阿曾提出按香港租借方式解决和派遣联合国部队等建议,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也通过决议案,要求英阿对话和平解决争端,均遭英方拒绝。1994年,阿仍将对福岛主权要求写入宪法。1995年9月以来,英阿在福岛水域勘探、开采石油、阿恢复与福岛直航、阿公民持本国护照赴福岛、打击非法捕鱼、通讯、巡逻等领域达成多项协议。南海争端不能没有和平谈判,但是如果没有军事、经济手段介入,单靠和平谈判无疑于隔靴搔痒、缘木求鱼。
二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高高树上采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最终随着当事各方势力的消长,水到渠成地解决。此前大多采用此种方式,但此种方式没有根本解决矛盾,而是转移危机、遗患后人。
三是军事解决。
南海如果采用军事手段,要比英阿之战复杂百倍。南海诸岛,攻易守难。如果开战,绝不会只限于两个国家之间,极可能是多国参战。很可能是开了第一枪,没有结束的一枪,因为现在的世界格局已经与1974年的中国、南越西沙海战时代大相径庭,那时越南尚未统一,中国打南越让北越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使1988年海战时,美苏两霸仍在冷战,美国要打中国牌对抗苏联,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而今越南统一,冷战结束,中国成了美国的主要威胁,一旦发生南海之战,美国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了。希拉里就说:美国在支持菲律宾海上防御方面将“尽我们所能”。马伦表示:我们强烈支持和平解决南海分歧,当下发生的事端会催发误判,以及无人所料的冲突,美国继续保持在南海的存在。英阿之战时,智利给了远离本土作战的英国军队很大的支持,南海如果发生海战,中国军队又能得到哪个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呢?可以说,尽管中国国内“打”声震天,但最不能采用的就是军事手段,搞不好就要重蹈阿根廷军事独裁政府跨台的覆辙。
四是诉诸国际法途径。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曾对白礁等三岛的主权归属各执一词。1994年,双方决定由国际法院裁决三岛争端。2008年联合国国际法院作出判决,白礁岛主权属于新加坡。两国外长联合声明重申遵守判决,这是国际法院裁决岛屿争端的成功典范。但由于南海诸岛纷繁复杂,当事方众多,国际法院恐怕也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呀!
五是经济利诱或制裁解决。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三成以上。中国政府掌控着庞大的国家收入,在国内、国际事务中财大气粗。如果能够借鉴“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的有效方法,利用经济手段,主权问题用美元解决,比如投资,比如援建,比如免除债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听话的给糖,不听话的挨棒,很有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解决主权归属新路子。
综上所述,现阶段应当以第五项为主攻方向,一对一与相关国家协商,请君入瓮,双边会谈,各个击破,就像房屋拆迁一样,中国是一对一暗箱操作,西方是开发商通过中介与大多数住户公开协商解决。实践证明,一对一解决效率极高,能让资本主义世界瞠目结舌。这一项恰巧是美国政府所不乐见的,美国希望做仲裁调停人,针对南海各方纠纷寻求达成多边和解,拟定一份适用于南海的行为准则。现在就看当事双方愿意吃谁的饭、买谁的账了。
如果第五项也屡碰钉子行不同,中国只有痛定思痛,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攘外必先安内、练好内功做起了。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十八
这些天,我阅读了《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这本书,开篇的“教育七条箴言”让我感触很深,其中第一条: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当然,这个观点是卢梭提出的,而周国平将它列为七条之中的第一条,可见对这个观点很是认可。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也就是说,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只要找到一个适合的环境和得当的方法,让其本身的各种能力得以生长,这就是教育。
一、适合的环境。
二、得当的方法。
这让我想到了“因材施教”。这一经典的教育原则是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首创的,其核心思想是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方法确实不错,作为教育者,估计人人都用过。可是当老师每天面对上百个甚至更多的学生,一人一法的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就不太现实了,况且作为如今的一线教育者,非教学的事情太多,单纯的静心到教学工作上已显得力不从心,只能且行且进步了。
还好“双减”政策的推行,让我们的孩子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愿这次的教育减负能彻底的改变以往的环境,让孩子们不再疲于奔命,让家长不再上焦虑。也呼吁社会各界,还一线教育者一方清静的天空,让他们能静心入课堂,一心一意只搞教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们除了“生长”这一目的之外别无目的。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十九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可谓是争端不断。南海问题争端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中国在这一点的立场是明确的,是坚决的。南海不可能被其他国家蚕食。
中国目前在南沙仅占有9个岛,未在南海打出一桶油,竖起一座井架。而其它各国不仅在占有的岛礁上建成永久标志性建筑还派兵驻守,吸引外资肆虐的掠夺南海资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向联合国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相关要求不予承认。这一规定又给了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现在的南海问题比较复杂,在菲律宾,越南等国的背后,我们可以隐隐的看到美国的影子。美国已经将南海作为与中国之间博弈的重要棋子,南海争端是美国牵制中国快速发展的手段之一,其根本目的是让中国与邻近国家之间产生矛盾,产生领土争端,拖延中国发展步伐。同时,南海中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等,南海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我国对这些资源的控制。为了应对南海问题,我们国家已经用派出过渔政船等措施选是我国南海主权,明确南海在我国心中的地位。
现在的南海问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大国之间的博弈中,一步失足往往成千古恨。对于国际大环境来说,当今的中国正在高速发展,中国需要国际大环境的相对稳定,国际也需要中国的大量资源及商品,南海问题不应该成为中国的绊脚石。在地理方面来看,南海由我国进出亚太的重要水上航线,如果失去,中国的对外贸易命脉之一将要落入他国手中,就军事方面来看,南海是我国南部的屏障之一,有了南海,我国对印度洋和太平洋可以做到可进可退,对印尼等地也能有相对的控制,战略意义极为重大。在整个全球的国际舆论当中,南海问题意味着大国的颜面问题,中国作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作为世界面积第三大国人口第一大国,在国际中有着自己应有的地位,南海问题如果处理失败,会极大地削弱我国的威望。
在海洋主权面临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不断的探索如何维护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的战略。维护南海权益是一个长期并且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恰当的方式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强调海洋文化观的建设,要努力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观念.坚持正确的导向,运用各种积极的、健康的形式,传播海洋文化,提高海洋意识,使海洋文化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的关注点,使其与海洋开发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相适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扩展军事力量,加强友好合作,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增强我国海军和海上巡逻队的实力,加快海军转型建设,抓住当今国际安全关系的连动性、依存性等特征。以全局的、历史的、前瞻的眼光高度。在和平解决争端的前提下,时刻准备以武力解决根本问题,捍卫国家安全,国土完整。南海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海洋权益的争夺,更重要的是整个地区性的发展问题。中国应该坚持地区间合作,保证地区内和平、繁荣、稳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护领土及领海主权和沿海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护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保护对外海上通商,维护公海自由,更好地解决争议。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并紧跟党的领导和当所作出的一切决定,坚定不移地保持爱国精神,将对中华之复兴的一腔热情化作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但不要盲目的做一些有损国家和他人利益的示威活动,要理性行动,吁为大中华之崛起不懈奋斗着。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二十
最近几年,南海地区争端不断升级。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任内高调推行“重返亚太”政策,这对中国主张的南海政策形成了一定压力。与此同时,中国也规模越来越大地介入南海,展开改造岛礁的大量施工活动。自始,由于很多海域早就存在争端,加上大规模造岛完工后引发问题,中国跟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又多次发生争执,纠纷愈演愈烈,一再成为舆论焦点。
在中国用挖沙填海方式快速填充岛礁的现象后,美国防长卡特在20连续发表公开声明,要求中国政府停工,终止在南沙的造岛行为。年五月,当事各方又进行了香格里拉对话,结果却很不理想,自说自话,各说一套。卡特指责中国的施工规模巨大,速度极快,会迅速改变海洋现状,因此呼吁区域内所有国家停止类似行为。中国否认这一指责,认为美国的介入才是造成南海问题的肇因。紧接着,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访日时,称中国占领菲附近岛礁是侵略,将行为跟纳粹德国类比,呼吁西方插手干预,引发舆论哗然。
应该说,南海问题是相当特殊的,也比较复杂。它跟一般的领土争端有区别。在亚洲,很多国家之间都存在领土争端。比如中印在藏南地区,日俄在北方四岛,日韩在独岛,中日在钓鱼岛,都有争端。包括形成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俄,以前也长期存在领土争端,只是后来通过持续协商,解决了争端。上述争端,都是双边问题,没到激化的程度。只要没有哪一方像俄国入侵乌克兰那样,霸王硬上弓,对国际秩序就没有太大影响,算不上大问题。
但与上述问题不同,南海问题确有特殊性。首先,它是复杂的多边问题,牵涉到中国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之间的纠纷,涉及面很广。而且,不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有纠纷,东南亚各国之间也有纠纷。其次,这片有争议的海域,面积特别大,位置特殊,它并非处于偏僻边缘地带。南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路通道之一,这里的纠纷会影响国际航道。再次,众多岛屿和海域争端还会影响东南亚各国(乃至澳大利亚)的地缘安全,造成这一地区军力重组和军备竞赛,重构海权国家普遍认可的现有国际秩序(这种国际秩序是以共同规则为核心观念)。所以,南海问题才会闹的这么厉害,越演越烈,变成了全球热点,因为它会明显影响现有国际秩序。
谈到现有的国际秩序,很明显,还是美国主导和控制下的秩序。具体体现在南海问题上,这种秩序其实也就是一种海洋秩序,是美国主导,但又是由很多海权国家共同参与建构形成的共同规则体系。中国有很多学者,总是习惯成自然地去质疑美国的国际公信力。然而,尽管美国也有过越战和伊战等不太光彩的经历,但从总体上看,美国的信用仍然在大国中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尤其不同于俄国和中国,作为海权大国的美国,一直是通过以强大海权为基础的共同规则体系来发挥其世界影响力。美国确实有很多对外军事行动记录(不乏失败)和基于自由价值观的干涉意识,但它从未表现出对其它国家具有任何领土野心。仅这一点,就使得美国天然具备有别于俄中两国的地缘平衡能力,也使得它在裁决重大国际纠纷时,具有任何其它国家都难以替代的高信用水平。
当然,美国的国际信用得以保持,因素很多,这包括它特殊的地缘,民情,政体,法治状况,等等,在此不展开详细讨论。但无论如何,美国也是个现实中的国家,它必然也无法彻底摆脱“实力至上”的现实主义传统,忽视对现实利益的计算。尤其当面对像俄中两国,这类基于强大陆权而形成的巨无霸国家时,美国的处理方式,也自然会非常谨慎小心。其实从这次南海纠纷也能看出来,至少在最初阶段,美国政府的表态,仍然是有所控制的。一方面,它要表明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另一方面,也尽量避免刺激中国。
而且,不但美国的最初态度有所保留,同中国、同亚太经济圈联系更紧密的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在中国大规模扩大岛礁并部署军事设施之前,澳大利亚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明确意向,要协同美国、日本和印度集体介入南海争端。其理由就是:澳政府并不希望以不必要的联盟架构来刺激中国,导致对方产生误判,造成军事对抗。但最近澳政府却明确表态,由于忌讳的势头已经出现,那么它终于改变以往立场,并大幅增加未来五到十年的军事预算。
尽管如此,从中国政治的本质,从政府的态度来看,中国对南海众多岛屿的施工,加固,扩大,完善,甚至军事化,恐怕绝无可能真的会彻底终止。从政治架构来分析,中国的造岛行动,并不可能是轻率的.举动。中国的政治决策架构,以及行为模式,跟欧美国家完全不同,它并非通过共同的规则体系,如法治原则和高透明度,来获得其合法性,而更像是某种可以不断逾越任何具体规则的动态政治的产物。从现有情况来看,中国的造岛战略,应该是配合政府崛起大战略的举措,它是有意试探美国等海权国家的底线,通过不断展示力量,来向世界表达一个新的强大权力中心的出场。这种策略,就意味着必须试图削弱作为核心领导国家的美国的影响力。尤其在逐渐扩大并巩固南海岛屿的控制权之后,再进一步推出防空识别区,对整个南海地区进行控制。一旦中国在事实上获得了南海国际航道的垄断权(这无关是否就会真的会立刻使用这种权力),那也就意味着,以往美国不可替代的国际信用将会遭受严重损毁。
而美国的这种特殊的国际信用,主要就表现在它对国际公共航路的维护,它对国际纠纷的裁判权,以及它对国际事务的平衡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俄国入侵乌克兰,已经破坏了美国在大陆地区的国际信用,接下来在南海,中国如果顺利实施造岛战略,不断扩大周边海域,控制并垄断国际航道,最终通过军事化的手段确立周边国家根本无法抗衡的军事优势,渐渐危及东南亚众多海权国家以往的独立地位,那么美国的国际信用将会难以维持。
因此,美国必然会越来越深地介入南海问题,绝不可能事不关己,置自己的国际信用与责任于不顾。对此,中国政府千万不能产生误判。
正确评价俄国的立场。
几乎与香格里拉对话同期,也有媒体报道称,未来俄中两国将会联手在南海举行军事演习。在南海问题上,俄国发言人表达了对中国立场的同情和理解,这似乎是一种有限度的支持。同中国类似,俄国也把南海问题的起因归结为美国的介入,甚至有意要把美国势力赶出亚洲。那么,在目前俄中联手的情况下,有俄国做后盾,中国更不大可能会停止南海的既定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南海的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笔者个人的感觉,恐怕已经是箭在弦上。前面已经分析过,中国政府不大可能会克制或退让,但如果中国不做任何妥协和退让,执意按现有方式控制南海,不断扩大岛礁,部署军事设施,那么南海爆发战争将会是个必然的结果。中国的主要对手,越南和菲律宾等国,一定迟早会在海上跟中国发生冲突。而美国会为他们做后盾(可能还有日本,澳大利亚,视情况而定)。同时,对越南来说,俄国一直提供的武器支持,也将是其另一后盾。在支持越南的问题上,俄国绝不会吝啬。
中国恐怕要认识到,尽管中国一直在试图持续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历史也多次表明,俄国本身是一只身处大陆深处的重要地缘平衡力量,这种作用是其它国家无法替代的。而俄国在国际上的独立地位,也将是中国难以支配和左右的。对俄国而言,目前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削弱美国的影响,这是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够维持的主要基础。至于支持越南、印度等国会不会削弱中国,那并不是它考虑的核心问题。
实际上,中国高度重视和建设的“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实有地缘安全上的重大意义,但同时它也具有很大的风险。这个风险之一,可以体现于俄国立场的摇摆。但风险同样体现于这一点:即使按照中方最理想的假设,俄中两国始终步调一致,坚定地互相支持,那也只会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地缘平衡将会难以维持。考虑到中俄两国都是核大国,一旦出现失衡局面,倘若中俄任何一方借对方之势而启动错误决策,甚至对外扩张,那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失控趋势。若出现最坏局面,中俄联手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诱发核战。实际上,目前的朝核危机就已经表露出这一极度危险的先兆,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因此,正如牛军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需要更全面更小心地评估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和外交政策。不能想当然认为中俄联手,世界多极化了,就会天下太平,似乎接下来人类文明一定自然而然会走向正确方向。
海陆之争的终极博弈。
南海问题的本质,同俄国此前入侵乌克兰的危机类似,实际上仍未脱离近代以来陆权国家同海权国家的斗争模式。它可能是人类历史中难以摆脱的宿命。在古代,欧亚大陆就是一块充斥着最残酷最血腥杀戮的区域。一方面,欧亚大陆造就了早期的文明起源,这一地区最庞大,最古老,有丰满的历史,也最有文明的多样性。但另一方面,陆权虽然承载了人类文明的最初起源,但此后却也不断通过残酷的战争和兼并,造就出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帝国形态。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庞大的帝国,就是蒙古帝国。但在前工业时代,在当时普遍落后的生产力约束条件下,还不存在强有力的海外干预力量,因此,蒙古帝国没遇到海陆之争问题。由于落后的技术条件,蒙古帝国向海上扩张的势头,也未能实现。(有说法称蒙古曾派舰队远征日本,但遭遇风暴导致远征失败)。
到近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科学革命和技术的快速进步,在欧亚大陆的西端,地缘结构异常破碎的欧洲,无论是拿破仑法国,还是纳粹德国,或者在内陆地区,深居庞大腹地的俄国,始终都开始面临强大海外力量的牵制,使得这些强大帝国难以扩张到欧亚大陆的极限,因此,大陆地区再也无法产生类似于蒙古帝国那样庞大的国家。尽管苏联借助二战胜利,通过联邦和联盟形式,取得类似于蒙古帝国的规模,但没维持多久就走向了解体。
回顾以往的陆权帝国,它们在面对海外干预力量时,往往都处于下风,其文明的特征并不明显,甚至经常更具野蛮色彩。而海外干预力量,以英美为代表的海权国家,往往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更先进的技术,更民主,更珍视自由,更具包容力和文明色彩,这似乎是历史上的常态。
南海争端的论文篇二十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程作业小组心得(字数不限:即把本次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有哪些心得体会写下来,包括学到哪些知识以及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次实践活动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整个过程有序不混乱,较好地完成了实践任务。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一、南海最新局势。
1、越南和菲律宾的内部考量。
2011年,越南菲律宾经济形势恶化,政治上建树无多,老百姓不满情绪上升,各国有着通过打民族主义牌转移内部矛盾的盘算。
2、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效应。
自新世纪以来,亚太地区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汇聚领土争端、地缘博弈与安全问题。美国为了确保其在经济和安全上的主导权,从去年开始高调回归亚洲,不仅加大对这一地区的经济投资力度,而且更加强调在军事和安全上的积极介入,煽风点火。
3、中国国家能力的显著增强。
中国经过长期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积累起了相当的实力。对此,周边国家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欲以既成事实来逼迫中国就范,从而使得本已紧张的南海局势出现了进一步的恶化。
二、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3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许多国家觊觎南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美日等国家插手南海问题也是因为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上开采的油田大多是西方大型石油公司投资的,南海问题关乎西方国家的利益。同时,南海是多个国家的“海上生命线”。它是世界上第二大海上航道,仅次于欧洲的地中海,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型油轮及货轮均航行经过此水域,每年来来往往的大小船舶总计在4万艘以上。但南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贸易通道。中国有外贸量的87%是通过水路进行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南海地区的。中国有大量的能源进口需要经过南海海域。中国要保证经济安全必须具备保护自己运输通道的能力、获得能源的能力和中国开发自己海洋国土的能力。
4国际海洋法因素。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5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
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
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幻,当今我国在南诸岛的主权被侵问题,已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更加需要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更加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智慧和魄力。南海问题最终以什么方式解决?这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和平解决是我们的希望,应该力争;战争解决并不是我们的本愿,但必须要有准备。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先得扎实地做好以下几件大事:
1战略大局与具体利益的平衡。
正是中国避免南海问题升级的战略初衷给周边国家以错误暗示,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持和平发展战略方向的同时更加主动、坚决地维护具体利益。一旦出现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中国必须亮出可信的惩罚措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外交抗议。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周边国家的机会主义心理,约束其不断突破红线的“违规行为”。
2做好“和”、“战”两手准备。
无论是“和”、是“战”,中国都得办好自己的事,作好两手准备。这种准备应包含着物质的与精神的两个方面:物质的,比较容易理解,这就是要继续保持国内政治经济的繁荣稳定,不断地改善与增强我们的综合实力;精神的,常为多数人所忽视,则是要进一步提高国人、特别是领导层内部建立在爱国主义凝聚力基础上的团结一致,其实这是最为重要的。但是首先要以两国关系大局为重,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在“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指引下,坚持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和解决海上问题,使南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为发展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3内部政治的协调与平衡。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了政治过程的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主体开始积极发言,影响着决策过程。在南海问题上,中央政府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和社会舆论却希望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要求保护南海领土完整、加快油气资源开采。如何保持内部政治的平衡正在成为中国外交新的挑战。
4双边谈判与多边战略的平衡。
长期以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坚持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然而,这一策略进展并不顺利。在双边问题多边化、地区问题国际化的现实下,中国不得不探寻更具建设性的多边战略,可通过多边磋商的方式将相关共识制度化,成为有关各方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互利共赢的地区秩序。对于国际势力,中国应该持开放态度,欢迎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稳定的举措,但对于其煽风点火的行为则需要坚决反对、毫不妥协。
5解决南海问题与经营周边地区的平衡。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已经建立起难以动摇的利益共同体格局。因此,我们不宜将南海问题的严重性过于放大,从而使其成为自我证实的预言。中国可以在承认各方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油气资源共享的南海能源共同体,并根据投入多少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比例。为了保持其正常运转,应对可能的不确定性威胁,建立起某种形式的多边安全合作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有建立起持续的共同开发格局,让各国都从中受益才能真正做到搁置争议,并将经济层面的合作拓展至政治、安全领域。这也为突破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军事安全的二元对立困境提供启示。
个人观点:
南海问题不只是区域性问题,更是世界性问题。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不仅有利于区域和平,更有利于世界和平。我认为处于南海争端的国家应摒弃前嫌,坐在谈判桌上理性思考,本着和平友好原则,共达互识,正确解决南海争端。只有这样才能造福于各国百姓,使各国社会经济更好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使世界更加和平。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也是具有特别富有反抗外来侵略精神的国家。中华民族各族人民赞成各民族平等的联合与交往,反对任何外来的侵略与压迫。每遇国难当头之际,总会有无数的志士仁人,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信念,“以天下为己任”,挺身而出,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以挽救祖国的危亡。
论文写作心得: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让我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也让我从探究问题中体会到了乐趣。在整个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并进行相关的思考,让我增长了不少的知识,也让我学会多角度的看待分析问题。一路走来,论文改写了好几次:开始时是大纲内容冗杂重心不明确进行修改;之后是对内容上不必要的重复进行删减;也曾因为重要词汇措辞不当进行改进;还有因对概念理解错误各小节划分缺乏逻辑进行的重新推敲每一次的批评与改进,都让我对自己的选题有进一步的思考与理解。就这样,我的写作思路由浑浊变得清晰,内容由空泛变得充实,语言由粗糙变得相对精炼,格式由业余变得规范。通过这次毕业论文的写作,我不但加强了对南海争端问题更深入的理解,还学会了检索信息,收集材料,电脑排版,论文格式等多方面知识。本次论文的写作,让我增长了知识和技能,也让我明白,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抱着务实谨慎不怕困难的态度,精益求精。当然,在本次的写作过程中,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本科生在知识与实践经验上的匮乏。所以我决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在将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依然要抱着学海无涯的求知态度不断完善与提升自己。
南海争端经常在新闻网络上看见,但从未真正想过其中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次的探究,让我了解到了南海问题涉及到的国家,涉及到的历史,涉及到的政治网络等等一系列前所未闻的新视界。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历史在南海方面的辉煌。
人生就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中成长的,我相信这一次关于南海问题的探究以及论文的创作会对我的人生给予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