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通用12篇)
编写教案时,教师可以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数学教案范本,供大家参考。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一
20xx年xx月xx日。
各班教室。
全校同时进行,各班要有掌声,活动效果显著,学校检查评比。
1、在班会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教育,包括“溺水常识”、“溺水的预防与急救”等等,教育学生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坚决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
2、进一步强调学校纪律,对学生私自下河下塘洗澡、游泳的,一经发现,勒令转移学习环境。中午到校后要立即到教室休息,实行举报制,对举报下河下塘洗澡有功学生给予200元奖励。教学过程:
同学们,夏季临近,天气逐渐转热,暑期即将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又进入高发季。
1、目前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事故居意外死亡的前列。
2、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中小学生学习安全防卫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1)20xx年5月11日(星期六)上午,广东省博罗县罗阳一中8名初二学生在东江边烧烤时,1名学生不慎落水,4名同学施救,造成5名学生溺亡。
(2)同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大盛镇林角村3名小学生到一水塘玩耍时溺亡。
(3)同日,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油田中学4名学生结伴到河里游泳时溺亡。
(4)5月12日下午,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沙河铺乡小学5名学生游泳时溺水,导致4名学生溺亡。
(5)同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2名小学生和1名初中学生在东兴区中山乡下河游泳时溺亡。
(6)20xx年6月九中1115班学生唐某某溺水事故,近年五中、十一中、中山路小学、菱角塘镇中等溺水事故。
(7)20xx年刚入5月江西已有6名学生溺亡。5月1日下午,南城县株良镇3名四年级女生相邀前往附近河段捉螃蟹,不慎滑入深水中,全部溺亡。5月2日下午,宜春市袁州区新坊镇十余名初中学生自行组织在该镇一水库附近游玩时,部分学生下水游泳,返回岸边时发现少了1名男生,另外2名男生立即下水营救,导致3人不幸溺亡。
听了这些故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1)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应该珍爱生命。
(2)这些血的案例告诉我们,一旦发生溺水事故,给父母会带来巨大的悲痛,给家庭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3)如何防止溺水悲剧的产生?预防溺水要严格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河沟塘不去);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4)要想游泳只能在家长的带领下到游泳池游泳。
1、不会游泳。
2、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
3、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
4、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失足掉落到江河湖塘,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14—20次,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
同学们,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请珍爱我们的生命,远离危险吧??
1、教学楼楼梯:严防溺水。
正确施救。
牢记。
正确施救。
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同伴落水我不怕,立即报警和求救;
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游泳;
手挽手救不可行,镇定自若找工具;
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搭救伙伴靠智慧,自身安全最重要!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2、橱窗:防溺水宣传栏(要求每位同学课间都去认真看看)。
(全体学生宣誓)绝不私自下河游泳,绝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绝不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绝不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游泳。珍爱生命,严防溺水。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二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脚抽筋。盲目游入深水陷入漩涡。
3、溺水的急救----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4、溺水急救方法:
(1)迅速脱水上岸。
(2)倾出呼吸道积水。方法一,是抢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儿童俯卧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儿童背部,使呼吸道内积水倾出。方法二,是让溺水儿童俯卧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足下垂,当抢救者来置跑动时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倾水的同时还必须用手清除溺水儿童的咽部、鼻腔里的泥沙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倾水的时间不宜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3)对呼吸、心跳微弱或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口对口(鼻)式的人工呼吸,并施行胸外心脏按摩。
(4)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可让其服下热茶水或其它汤汁后静卧。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应尽快送往医疗单位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三
活动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活动重点:溺水安全自救与预防措施。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溺水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内容。
一、导入。
1、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了起来。下面请听去年和今年发生的一些学生溺水事件。
3、4月11日上午10时30分,海南省保亭县一名少年在保城东河边玩耍不慎溺水身亡;下午14时,定安县南渡江3号沙场一名工人在作业时因操作不慎溺水身亡)。
2、听了这个报道,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3、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课件出示:预防溺水,珍爱生命)。
二、探讨溺水的原因。
1、运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展示柱形图和扇形图各一张,分别显示全国近六年0~14周岁儿童溺水伤亡所占比重及0~14周岁儿童溺水死因所占比例。再展示数张图片,情景再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数起溺水案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造成溺水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叙述,根据学生的叙述总结儿童溺水主要原因。
2、学生讨论。
3、【幻灯片展示溺水原因】1、可能是在河道、水渠、池塘、水井、水池、水库中嬉水落水引起的;2、也可能是街道下水道无井盖,下大雨时看不清,致使人落入下水道,建筑工地水沟积水、开放性水域无明显警告标志和隔离栏;3、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我们外出游泳洗澡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三、学习自救及抢救的方法。
1、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首先应打110报警,然后积极自救:。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2、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无穷的探索里,你会看到光辉、灿烂的前景。让我们珍爱生命,防止溺水。祝愿大家今天好,明天会更好!
新课教学。
(一)溺水原因。
【幻灯片放映】图片展示近六年全国0~14周岁儿童溺水死亡情况柱形图。(引导学生明白)溺水在所有意外伤害死因中所占的比重,6年来持续保持在一半以上的水平,趋势有增无减。图片展示近六年全国0~14周岁儿童溺水死因构成图,(让学生明白)溺水在所有意外伤害死因中的比例在半数以上。图片展示去年8月27日,遵义市红花岗区狮子桥下湘江河段发生一起4人溺水事故,造成1死三伤。年9月,虾子镇一对10多岁的兄弟结伴下塘游泳,不想这一去竟成永别。此外周边地区未造成人员死亡的儿童溺水现象经常出现。据相关媒体报道,每年暑假,医院急诊科都会遇到大量因遭遇溺水意外事故求救的病例,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因现场急救措施不得力而错失抢救时机,令人痛心。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总结。
(师)因此多学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给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多一份保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专家对溺水致死原因和溺水症状的描述。
(二)致死原因。
【幻灯展示】据医学专家解释,溺水致死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三)溺水症状。
【幻灯展示】据医学专家解释,溺水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嘴唇和指甲青紫,嘴唇和口鼻四周有泡沫,重者则昏迷或呼吸心跳停止。
(四)如何自救。
生作讨论后,师鼓励其列举各自想法。
(师)同学们所谈的想法都相当不错,我觉得刚才大家的想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幻灯图片展示】。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1、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若没有救护器材,会游泳者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未成年人保护法有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按照以上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抽几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并指出优点和不足。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幻灯图片展示】。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心肺复苏的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避免因缺氧引起细胞坏死。因此施救越快越好,同时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角色扮演】学生按照上述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抽几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并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预防措施。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四
六年级1班教室。
班级学生及班主任。
知识与技能:学生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自救方法,强化防溺水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过程与方法:搜集有关事例,通过交流和直观教学,深化意识。
一、班主任介绍溺水的危害。
溺水是人在水中失去平衡后,大量水由口、鼻通过气管进。
入肺中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导致窒息死亡。溺水窒息死亡过程较长,十分痛苦。溺水时间如超过10分钟,会因窒息时间过长,很难抢救成功。
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全国有近50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儿童伤害死亡只是伤害的冰山一角,在每一位死亡者背后,还有着上百儿童因此而终身致残。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当儿童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反的伤害。城市溺水死占17%,农村溺死占83%,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农村溺死儿童数量是城市的近5倍。
目的:让学生对溺水有个理性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溺水问题。
二、学生和老师讲述身边发生的溺水事件。
1、学生a讲述:我家住在莆田,我们村有一口池塘,每到下雨天,池塘附近都很潮湿、溜滑。有一次,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跑到池塘边玩耍,不慎滑入池塘中,幸好有一位老人路过把他救起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学生b讲述:我前几天看新闻,知道有四位女生一起过河要去摘杨桃,结果陷进河里溺水身亡,四人都丢了性命。
3、学生c讲述:我有次暑假去东山的海边玩,不小心走到一处深水地,我向同伴呼救,他们以为我是开玩笑。后来,幸好有个朋友发现不妙,跑来把我拉住,我现在想起都心有余悸。
4、老师讲述:我们学校前面的池塘有不少的鱼,十年前的一个周末,我们学校里有三位同学在周六的时候结伴去游泳,抓鱼,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目的:结合相关案例,让学生现身说法,增强教育的可感度和可信度,让学生意识到溺水事件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并不低,进而提高防范意识。
二、分析导致溺水发生的原因。
11~15岁(青春期)是溺水高发年龄之一。常发生在课余和假期,因无纪律约束,瞒着成人,三五成群或单个到江河、鱼塘、湖泊、海中游泳。
1、游泳技术没掌握,突然呛水,不会调整,碰到意外惊慌失措。,失了冷静。
2、在水中嬉戏打闹、开玩笑;。
3、下水前无准备活动,入水后因冷水刺激引起抽筋,或时间过长,体力不支,引起手足抽搐,失控下沉。
4、过高估计自己能力,盲目冒险;一旦遇险则手忙脚乱,自救、他救技能都不足,导致意外发生。
目的:提高学生的警惕性。
三、讨论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1、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游泳;。
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玩耍、有用。
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及时呼救,让成年人来抢救,不会游泳的未成年学生不可盲目下水施救。
四、发生溺水事件时的相关问题。
(一)学生突发溺水事件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水;。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应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采用仰泳或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二)遇到溺水者如何施救?
人在溺水过程中处于慌乱状态,会抓紧一切身边的东西,所以未成年人不可以徒手下水救溺水者。看到溺水现象,不可逃避,应该大声呼救,请成年人救援。同时将身边的可漂浮的竹竿,木棍等扔向落水者。如果熟悉水性,同时身边有超过2米的粗竹竿和木棍的可以脱衣后抱住材料下水救援。
(三)对打捞上岸的溺水者如何抢救?
打120电话,请医生救援。
找较健壮者,将溺水者头朝下,由健壮者双手抓住溺水者小腿,背部贴着溺水者腹部,在平地上慢跑几十秒。这样既可以倒出气管和肺中的水,又可以帮助心肺复苏。
目的:让学生加深对相关溺水常识的认识,避免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五、班主任做防溺水安全总结。
溺水是非常危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无情,人有情。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游水、戏水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时如何抢救,溺水事件还是可以防止的。
附:《防溺水歌》。
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
我防溺水有高招,泳前热身第二招。
伸手踢脚弯弯腰,预防动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
赶紧上岸很重要,喝杯糖水解疲劳。
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骄傲。
“安全”二字记心中,远离危险身体好。
此次活动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希望这些知识可以普及到每一个人,希望同学们珍惜生命,远离灾难,共建安全校园。学生明白了一时的疏忽会带来事故,必须要正视这样的安全事故,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加强防患意识。孩子们学会如何在水中自救与救护,通过场景模拟,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也知道了在溺水时候,要冷静?不慌张,及时求救与自救。同时增强了安全意识,知道了如何预防溺水,保证自己的安全。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五
参加人员:一年级二班全体师生。
活动过程:
1、导入----讲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2、溺水已成为我县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今年5月以来,已发生数起中小学生在节假日溺水事件。随着天气逐渐变热,溺水的危险将增加。
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喜欢游泳,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我们外出游泳洗澡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3、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4、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3)大腿抽筋,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1)首先应清除溺者口鼻中杂物,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约做14—20次,以后可适当加快。
5、课堂总结:
结束语:同学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无穷的探索里,你会看到光辉、灿烂的前景。祝愿大家今天好,明天会更好!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六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教学过程: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脚抽筋。盲目游入深水陷入漩涡。
3、溺水的急救————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指出优点和缺点。
4、溺水急救方法:
(1)迅速脱水上岸。
(2)倾出呼吸道积水。
方法一,是抢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儿童俯卧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儿童背部,使呼吸道内积水倾出。
方法二,是让溺水儿童俯卧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足下垂,当抢救者来置跑动时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倾水的同时还必须用手清除溺水儿童的咽部、鼻腔里的泥沙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倾水的时间不宜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3)对呼吸、心跳微弱或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口对口(鼻)式的人工呼吸,并施行胸外心脏按摩。
(4)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可让其服下热茶水或其它汤汁后静卧。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应尽快送往医疗单位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
1、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七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一、谈话引入课题。
炎炎夏日到了,气温也在节节攀升,不少人选择游泳消暑。但是在这里我想说一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a: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4460名中小学生在各种意外事故中死亡;大约每月死亡1多人;每天死亡39人(相当一个班)的人数。
乙:溺水死亡人数仍居死亡人数首位,占死亡人数的70%。
从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这些溺水死亡的学生大都是在双休日或放学后在溪、河、湖、塘边玩耍或洗东西时,不慎掉进水中而造成溺水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随着气候转暖,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还将会逐渐增加,安全形势将趋于严峻。
我们,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游泳,溺水安全的图片。
2、发生溺水事件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1)不小心落入水中。去年九月份,某县小学2位三年级学生在傍晚放学时因路滑而跌入深沟里,双双溺水而死。
(2)水中滑倒无法站立或水中嬉戏难以自控。
(3)准备不充分,急于下水;或水中逞强,过度疲劳。
(4)突然呛水,不会调整;浮具受损沉入水中。
(5)游泳技术没掌握,碰到意外,惊慌失措。
(6)水温过低,产生抽筋现象。
(7)入水方法不当,撞到硬物而意外受伤。
(8)冒险潜水,(由于憋气事件过长,造成心肌缺血或中枢神经系统骤停等)。
(9)被溺水者紧抱不放的其他游泳者。
(10)游泳场所的设施不当。(如有激流、漩涡、乱石、暗流、暗礁等)。
(1)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4、夏天游泳注意事项:
(1)饭后,酒后不宜游泳。
(2)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
(3)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4)雷雨天不宜游泳。
(5)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
(6)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分地开玩笑。
(7)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
(8)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9)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
(10)水浅,人多不可跳水。
(11)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12)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
(13)下水的装备要带全,一定要带泳镜。
(14)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改用仰漂。
(15)海边或户外游泳要防止晒伤及脚底刺伤。
(16)平日有机会就参加心肺复苏术训练及水中自救训练,如遇人溺水,没有把握千万不要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
5、发生危险后,如何救援呢?
(一)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二)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三)岸上急救溺水者。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儿童去医院。
6、观看溺水急救视频。
7、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
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
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
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三、课堂。
1、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八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规模巨大的火花放电现象,主要产生于积雨云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层带负电荷。他们使大地地面或建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同云团之间、或者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e=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时,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电流,电流做功的结果,可使电流通过地方的气体瞬间温度急剧升高到30000摄氏度左右,从而呈现强烈的火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划破天空的闪电,同时受热的电离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隆隆的雷声,这就是雷电。
2、雷电的威力。
雷电电流平均约为20000a(甚至更大),雷电电压大约是10的10次方伏(人体安全电压为36伏),一次雷电的时候大约为千分之一秒,平均一次雷电发出的功率达200亿千瓦(一般电饭锅的功率低于1000瓦)。
我国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三峡水电站,电站的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只有一次雷电功率的千分之一。当然雷电的电功率虽然很大,但由于放电时间短,所以闪电电流的电功并不算大,一次约为5555度。全世界每秒就有100次以上的雷电现象,一年里雷电释放的总电能余约为17.5亿千度。若一度电的电费为0.30元,全世界一年的雷电价值为5.25万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由于雷电时间极短,人类还无法捕捉这种电能,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研究出利用雷电电能的方法。
3、雷电的危害(可安排学生交流后发言)。
强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雷达会引起雷击火险,由于雷电主要产生于积雨云中,而积雨云是空气强对流的产物,所以电闪雷鸣常伴有大风、阵性降雨或冰雹等恶劣天气,大风刮倒房屋,拔起大树(有时会被雷劈开),农作物遭冰雹袭击,暴雨引发山洪暴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雷电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触目惊心的,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对国民经济和生命安全危害日趋严重,所以防雷意识的加强,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将灾害降至最低,这些被社会各界和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人们在雷电大作业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让学生前后几个人相互交流这节课的感受,然后指派代表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九
为了切实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发生溺水事件,让每个学生平安快乐成长。本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严重后果,更加认识到“安全无小事,事事有安全”,进一步提高了珍爱生命的安全意识。
1.使学生了解溺水事件及其发生的原因。
2.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及抢救的方法。
师: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学生意外溺水事故将进入高发期。
近年全国学生溺水事件(搜集相关资料)
(1) 2011年4月26日下午4点50左右,湖北省赤壁市车埠镇小学五(2班十一岁汪某在学校组织补课期间离校,和同班4名同学去车埠粮店后河边玩水,不幸落水身亡。
(2)2011年4月26日,安徽省六安市一所小学六年级的多名男生各自在家吃过午饭后,来到距离学校不远的淠河寿县段河边玩耍。一名男生在洗脸时不慎落水,其他人见状纷纷下水施救, 4名学生手拉手救最先落水的男生,不幸5人均被急流冲走。
(3)2011年4月29日,五一假期前一天,安徽省安庆市接连发生两起初中生游泳溺亡事故,三名初中学生不幸遇难。第一起事故发生在4月29日14时许,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红星初级中学4名九年级男生在中考体育考试结束后,和该校3名七、八年级学生,一共7人来到该镇南埂村江滩边坐着聊天,后九年级学生唐某某和张某某跑到上游,脱衣下水游泳。过了一会,其他学生赶来时发现其中一人头已被水淹没,两只手在不停拍打,他们便急忙呼喊救人。结果2名学生溺水死亡。
另一起事故发生在4月29日17时许。据当地警方介绍,当天16时20分,安庆市大龙山中学八年级学生王伟(化名)放学后,和两名同学结伴去家附近的池塘游泳。17时许,三人在水塘游泳时,不慎滑入池塘一坑洼处,双脚陷入淤泥中,王伟的两名同学奋力挣扎爬出了池塘,而王伟在淤泥中越陷越深,人随之被水淹没。两名爬上岸的同学见状大声向附近群众呼救。但为时已晚,18时许,王伟的遗体被群众打捞上岸。
师:听了这个报道,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师:什么是溺水?
生:讨论
小结: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多发生在夏季,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泊、池塘等处。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溺水可造成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衔接:溺水已成为我们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随着天气逐渐变热,溺水的危险将增加。
师:溺水原因主要有哪几种?
生:讨论,
小结:1.在水边玩耍,下水摸鱼,捡落入水中的物品;2. 在水中逞能打闹或游泳时抽筋;3.雨天掉入深水坑;4.过桥走汀步不慎落水;5.被洪水冲走。
衔接: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喜欢游泳,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
师: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
生:我们外出游泳玩水做到“六个严禁”:严禁私自下水游泳,严禁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严禁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严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严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严禁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1、如何保证游泳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首先应打110报警,然后积极自救: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2、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十
1、在活动中体验、感知,了解和掌握防溺水安全要求,不到江河、池塘、水库等危险地方游泳、玩水,形成自我保护的基本意识。
2、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课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炎热的`夏天悄悄来到了,你在夏天最喜欢做什么?在玩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二、阅读故事,知道水好玩但也危险。
1、听故事。
2、交流:
(1)皮皮猴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2)皮皮猴为什么会落水?
(3)谁救了皮皮猴?大眼猫为什么没有自己下去救皮皮猴,他做的对吗?
(4)如果你是皮皮猴你会怎么做?
3、还有哪些地方不能玩水或游泳的?
(1)小河。
(2)池塘。
(3)水库。
三、安全知识我知道。
(1)游泳工具有哪些?
(2)儿童应在成人陪同下游泳。
(3)应到正规游泳馆游泳。
(4)应到浅水区游泳,并在游泳前做好热身运动。
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小竞赛,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防溺水安全的重要性。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的: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活动形式:以讨论为主。
班会过程: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班会教案篇十二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的方法。
2、收集有关防溺水事故发生的资料;以及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资料。
1、导入:教师讲述近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起溺水死亡事故听了这件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2、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3、夏季游泳溺水自救介绍。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专家介绍,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溺水急救。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急救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无情,人有情。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远离所有的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