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通用18篇)
总结的过程可以促使我们思考,理清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扰,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在写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将重点突出,条目清晰,以便读者容易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相信会给大家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一
根据《关于做好芒市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察迎检准备工作的函》,现将芒市医疗保障局开展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芒市医疗保障局挂牌成立于20xx年3月,现有干部职工17人,设有党支部1个,党员11人,主要承担全市40万人口的医疗、生育、大病保险的参保缴费及医疗救助的待遇支付和两定医疗机构服务的协议管理工作,内设办公室、待遇保障和医药服务管理股、医疗保险管理中心。20xx年芒市共签约管理定点医疗机构28家,其中:14家公立医疗机构营医院,10家民营医院,4家民营诊所;定点药店153家(含连锁店)。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思想认识,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从重点监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全行业监管,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从单项监管转向综合协同监管,从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转向统筹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多种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芒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作为新成立的医保部门,高度重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完善相关制度,强化保障措施,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抓药品招采,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为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卫健委、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云南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医保中心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待遇保障和医药服务管理股,明确了专人负责工作开展,同时要求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形成了上下联动、责任一体的工作格局。按照州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完成了第一批25个中选药品、第二批32个中选药品、第三批86个品规中选药品的历史采购量统计报送及开展集中采购报量工作。同时,认真做好监管工作,一旦发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对中选药品进行网下采购、规避中选药品的使用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查核实、责令整改处理,同时向上级部门反馈,确保了该项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切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集中采购带来的政策红利。
(三)抓支付改革,用好用活基金调节杠杆。一是为有效控制医疗机构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参保人员的受益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进以总额预付为主,按病种付费、按项目付费的多元复合式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根据《德宏州20xx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包干实施方案》精神,全面推行全市住院总额付费包干和门诊总额付费包干两种支付方式改革。二是为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制定下发了《芒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诊转院有关工作的通知》,按照“急慢分治,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原则,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未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直接到县级医院住院的降低5%的报销比例,直接到州级医院住院的,降低10%的报销比例。
(四)抓欺诈骗保,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为参保患者守好用好“救命钱”,是医疗保障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芒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州医保局积极加强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监管,重点核查辖区内的定点医疗机构过度医疗、分解住院、重复住院、多记药品诊疗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协助建档立卡户等贫困人口开具药品变现,利用虚假发票报销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虚构医疗服务、伪造医疗文书或票据;串换药品器械、诊疗项目等行为,20xx年取消定点医院1家,定点药店2家,对违规资金进行了相关处罚。在打击“两定”医药机构违规行为的同时,保障了广大参保人员的权益。
(五)抓疫情防控,认真履行好部门职能。为做好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工作,按照国家省、州医保局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芒市医疗保障局充分发挥医保基金保障作用,全面落实资金保障,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二是简化异地就医手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异地就医先救治后结算,报销不执行异地转外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减少患者流动带来的传染风险。三是落实特殊报销政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实行按项目付费,并对集中收治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提前预付资金。目前,芒市医疗保障局已预拨300万元医保基金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其中州人民医院预拨100万元,州中医医院100万,市人民医院100万),专门用于支付确诊患者就医报销费用,确保每一位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
(六)抓便民务实,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辖区内参保群众到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出院结算时,医院按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进行“一站式”及时结算,患者和家属只需缴清个人自付住院费用,医疗机构垫付的医疗费用,经医保经办部门审核后下月按时拨付到位;二是简化慢特病办理程序。将申办周期由半年一次缩短为每月一次;申报地点由医保中心调整为州内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医保中心;针对异地医院就医确诊的慢特病取消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限制,但是需要提供相关材料由州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进行复审,进一步简化了慢特病办理流程。进一步增加贫困人口的满意度及幸福感,医疗保险兜底保障民生作用进一步加强。
三、存在问题。
芒市医保局在落实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中积极作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医保基金监管压力大。随着群众对就医需求的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医保资金压力不断加大,部分医疗机构出现门诊总额包干资金及住院总额预付资金使用超支情况。同时,由于基金安全运行的防范手段有限,内控制度、数据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不够健全。二是需进一步加强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在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深化医疗保障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对现有医保经办规程和规范进行全面梳理,对办事流程再简化,所需材料再减少,办事时限再压缩,全面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效率。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在原有“一件事联办”的基础上,新增多种类型的联办,争取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民的医疗保障服务。
(二)进一步在狠抓医保基金安全上下功夫。一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照上级要求积极研究医共体医保支付改革配套文件,以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将原来支付给每个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变为统一支付给医共体牵头单位,以此撬动医共体改革。二是加大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联合卫健、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外部力量通过专项检查、不定时抽查等方式,强力打击违规违法及欺诈骗保行为,加强执法力度。三是用好用活智能监控系统,开展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实时监控,有力震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违规违法医疗服务行为。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二
今年以来,我们监管部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了业务学习和实际检查技能的培训,积极树立新的监管理念,将各项政策规定和实务操作的要点融入在具体的工作中,从xx年起,我行银行业监管人员的培训重点从行政监管转向对银行业机构的非现场分析和预警上,监管人员必须作到对政策规定熟、实际现场检查技能高、非现场分析到位,围绕上述三个方面,我行监管人员在参加中心支行培训的同时,督促监管人员自学有关监管业务知识,在一定的时期内迅速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认真贯彻和落实银行业监管现场会精神,加快监管电子化的步伐
按照xx年10月银行业现场会的要求,认真组织了监管人员对银行业监管文档、非现场监测数据系统、金融行政监管子系统等应用程序进行了逐项落实,切实保证了监管实务操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全面落实。我行监管部门从xx年起严格按照电子化监管的要求,认真贯彻监管电子化和文本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监管实务操作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保证了中心支行与我行之间的监管信息与实务操作的沟通,通过监管电子化的建设,切实提高了监管的各项基础工作水平。
3、继续严格加强对银行业行政监管、确保监管的合规性(qq个性签名网 http:///)
(1)、xx年,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工作,一是严格执行了任职前考试、谈话制度,分别对3名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任职前的考试、谈话,同时完成了对2名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二是在xx年9月组织完成了辖内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期间的考试及年度考核工作,并将考试及考核结果装入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档案存档。
(2)加强对机构准入和退出的监管,在积极支持银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全年完成了银行机构退出4家、迁址1家、降格2家。
各家商业银行的`机构撤并要在积极支持机构改革和调整的同时,按照机构撤并规定的要求作好审批工作,保证了银行业机构撤并所申报的资料完整、审批材料的合规,在一季度对xx年机构和人员上报的材料进行一次复审,凡不符合规定或要素不全的一律在一季度末之前进行了纠正,复审结果于xx年2月20日前上报到银行科。
真做好金融机构年检工作。按照呼盟中心支行的要求,我们早在xx年4月就开展了对银行业机构的年检工作,依照上年年检各项要求履行了手续,年检中没有走过场,现场检查面达100%。年检报告于6月20日前上报了银行科。
4、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制,切实履行了监管职责。2月底前,按照人行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合作金融监管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制度和办法,完成了支行与农村信用社联社签定监管责任状、支行主管行长与监管股长签定监管责任状和监管股长与监管员签定监管责任状,制定了监管a、b制,明确了监管职责、责任和目标,使各项监管责任制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5、采取签定监管责任状和按月对新增贷款合规性进检查等措施,督促辖内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端正服务方向,加大支农力度,全面推动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一步控制和压缩大额贷款的发放。全年我支行克服了全国普遍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利用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等手段对辖内4家农村信用社当年新增贷款的合规性进行按月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联社和各社,并督促其及时改正。通过检查,辖内4家农村信用社当年新增贷款的50%以上投放于农牧业,投向总体上达到合规,但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当年新增贷款的大部分发放给国有企事业单位、本文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发放垒大户大额单户贷款和贷款抵押担保手续不合规等情况。
6、高度重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进一步化解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今伊始,我支行把督促辖内农村信用社加强对沉欠贷款的清收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风险贷款和呆滞、呆帐贷款的清收力度,进一步落实去年年底支行监管部门和联社共同制定的责任清收和岗位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当做首要工作来抓,截止11月末,我支行辖内4家农村信用社共收回风险贷款1,472万元,占全部风险贷款66.4%,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年来,我组织带领综合监管全体职工,对辖区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实行严格的监管,按月对信贷资产质量、缴存准备金进行监控,为及时掌握辖内金融机构贷款投向,为货币监管提供依据,我们按月对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资金状况进行简析,按季进行综合分析。全年共上报经济金融形势分析12份,信贷资产质量分析三期;动态反应12期,调查报告12期,,按月及时上报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报告及表12期。全年按时完成了利率管理现场检查、金融统计执法检查和信贷咨询系统登录情况检查工作,使我辖区违规问题明显减少。为支持信用社和地方经济,共为信用社申请再贷款2800万元(50为头寸贷款),至12月15日已收回1860万。此外,我还积极组织调查研究和信息调研工作,一年来由我审稿把关共向上级行上报“地区金融发展状况调查、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情况调查、地区助学贷款情况调查、
生态环境趋势调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损失率情况调查、中间业务调查、房地产业务发展情况调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情况调查、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调查等12项指令性调查任务。
三、取得的成绩及收获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在金融监管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具体工作当中存在监管力度不够和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缺点。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克服缺点,发挥优势,取得更好地工作成绩而努力。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三
1、.推进医疗卫生多元化监管体系建设。一是推动医疗卫生机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县卫健委对县医院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专题调研,形成反馈报告,督促医院查问题、抓整改、补短板,对标十三项核心制度,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制定完善《县医院管理章程》。二是推动行业组织自律。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卫生行业管理规范及技术标准,鼓励各医院推行服务承诺和服务公约制度。进一步强化医院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落实依法执业公示制度,对医院持证情况、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持证情况、依法执业等级评定情况及执业守则、责任卫生监督员及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患纠纷内部调解,20xx年调处医患纠纷21例。三是推动社会监督。邀请讲师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法治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卫生和执法人员依法执业意识;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县营养协会开展“健康生活、法治郎溪、健康讲座”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健康权益意识,引导市民依法理性维权。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群众监督、网络平台监督,20xx年办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11件,办理信访监督2条,群众监督投诉11条,网络监督58条。
2.落实医疗卫生全行业全过程监管。一是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要素准入。建立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通过县政府政务公开系统网站公示清单内容。优化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及医疗技术、药品、医疗器械等准入及行政许可流程,通过迁移办事窗口、设立专员,办事流程简化到“一网一门一次”,申报材料精减达68%,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成立郎溪县卫健系统医疗质量和安全监管专家组,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控制风险排查,指导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三是落实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和从业人员、药品采购等监管。实行全县二级医院综合绩效考核“双百”考评,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规范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开展廉洁行医诚信服务,公开服务承诺,实施公立医疗机构重点岗位轮岗制度,严查医药购销领域受贿、医务人员“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
3.创新医疗卫生综合监管机制和队伍建设。一是实施卫生健康执法监督改革。推进资源整合,将各乡镇卫计办纳入执法监督队伍,县卫生健康执法监督服务中心负责各项执法监督工作部署、推动、培训、业务指导、稽查等,各乡镇卫计办负责辖区医疗机构监管、公共场所及学校卫生、职业病防治监督等卫生健康执法监督工作,村计生专干兼任卫生健康监督信息员,构建县、镇、村三级卫生健康执法监督网络,全面加强卫生健康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二是实施院长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设立乡镇卫生院院长专项基金22.87万,实行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乡镇卫生院院长履行综合监管工作的积极性。
2、推进事前环节信用监管。完善公共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对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实行卫生许可证管理的公共场所,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20xx年1-11月份,申请设置的184家公共场所填写《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申请承诺书》。
3、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一是全面推行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根据《郎溪县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评分标准》,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量化评价。根据综合分值,量化管理分a、b、c三个等级。推进住宿业量化分级管理,对住宿类公共场所开展卫生安全风险分析,按风险度高低量化评定出a级、b级、c级三个等次。同时强化结果运用。对医疗机构c级单位一律不得申请增加诊疗科目及等级评审。二是实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及时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在信用宣城网站进行公示。
4、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一是动态更新“红黑榜"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受表彰的医疗机构、医生,护士及时上报到“红榜中”。二是建立信用修复制度。按照“谁处罚、谁认定、谁负责"原则,20xx年帮助四家行政处罚已履行、失信行为已整改、行政处罚失信信息在信用门户网站已满最短公示期的企业,做好信用修复工作。
三、稳步推进职业卫生工作。
1、开展培训,强化对乡镇、开发区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督查和指导。一是举办郎溪县20xx年度卫生健康监督人员培训班,有效提升我县卫生健康监督人员职业卫生监督能力。二是县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对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石材加工等粉尘危害严重行业的用人单位,开展粉尘危害治理“回头看”,同时邀请乡镇卫健办监管人员参加监督执法,以战代训,提升监管能力。三是组织县卫健监督中心、县疾控中心开展全县职业卫生工作巡查,督查指导乡镇和开发区的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工作开展,以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开展。
2、全面开展尘肺病攻坚行动。一是落实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并印发了《郎溪县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尘肺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与辖区9个乡镇和1个县开发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目标任务。二是开展粉尘危害专项治理行动。纳入治理范围的非煤矿山、水泥、冶金、陶瓷、石材加工、建材类27家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以及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劳动者职业健康培训均达到95%以上,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3、推进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行动。一是积极探索实施卫生健康行政执法监督改革,整合乡镇卫健办人力资源,将25名乡镇卫健办工作人员纳入执法监督队伍,充实职业卫生执法力量,通过多轮、多种形式的强化培训学习,提升实战能力,织好三级卫生健康执法监督网络,二是开展职业卫生摸底调查巡查工作,深入全县49家企业,全面了解我县职业危害企业分类及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三是对建平等4个乡镇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等三个行业12家企业开展职业危害现状调查工作。四是根据《郎溪县开展矿山、冶金、化工等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开展尘毒危害专项执法工作,对纳入专项治理的23家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的20家企业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对1家职业危害严重的铸造企业立案查处,现案件办理过程中。五是对对粉尘危害严重的陶瓷生产、石材加工的8家用人单位开展粉尘危害治理“回头看”。六是对职业卫生健康检查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四、存在问题:
1卫生执法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卫生监督机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突出。
五、20xx年工作打算。
1、加强学习,强化培训,提升卫生健康监督人员执法水平。综合医改、“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入,职业健康监督工作由我委承担,新政策、法规不断更新,执法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强化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
2、加强卫生健康监督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卫健办监督人员作用,卫生健康监督中心要加大培训督查力度,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卫生健康执法人员切实承担起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公共场所、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监管工作。
3、突出卫生健康执法工作重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场所日常监管工作,针对群众关注的饮用水安全、医疗美容、非法行医等现象,加大日常巡查监管力度。
4、疫情防控期间的医疗机构实行周督查、周通报、周整改制度。
5、加大职业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规范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明确监督执法职责、任务和主要内容。开展企业、职业病检测机构的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6、进一步推进卫生健康信用+综合监管体系。20xx在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开展信用+综合监管的基础上,力争在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选择一个领域进行信用+综合监管试点。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四
20xx年我继续负责综合监管的全面工作。为充分调动该股职员的整体工作积极性,实行规范化管理,,年初我就安排对综合监管人员进行重新组合,做到岗位到人,责任分工明确的工作管理体系,经常参加综合监管每周定期召开科务会,安排布置的各岗位工作,及时沟通情况。通过上述举措,2003年综合金融监管工作又有新起色,内控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较好地解决了人员不稳定的问题。另外,我与监管股负责人按《金融监管责任制》和行内制定的《量化细化实施细责》,把每一个被监管专业、每一项监管责任真正分解落实到人。按时完成了监管责任的分解落实工作,从而明确了监管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做到了:人员落实、制度落实、责责落实、任务落实、检查落实。认真按季进行考核,将每个人员岗位责任与目标化管理结合,充分发挥了金融监管各岗位人员的职能作用。
我们监管部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了业务学习和实际检查技能的培训,积极树立新的监管理念,将各项政策规定和实务操文章自作的要点融入在具体的工作中,从2003年起,我行银行业监管人员的培训重点从行政监管转向对银行业机构的非现场分析和预警上,监管人员必须作到对政策规定熟、实际现场检查技能高、非现场分析到位,围绕上述三个方面,我行监管人员在参加中心支行培训的同时,督促监管人员自学有关监管业务知识,在一定的`时期内迅速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按照2002年10月银行业现场会的要求,认真组织了监管人员对银行业监管文档、非现场监测数据系统、金融行政监管子系统等应用程序进行了逐项落实,切实保证了监管实务操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全面落实。我行监管部门从2003年起严格按照电子化监管的要求,认真贯彻监管电子化和文本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监管实务操作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保证了中心支行与我行之间的监管信息与实务操作的沟通,通过监管电子化的建设,切实提高了监管的各项基础工作水平。
(1)、20xx年,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工作,一是严格执行了任职前考试、谈话制度,分别对3名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任职前的考试、谈话,同时完成了对2名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二是在2003年9月组织完成了辖内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期间的考试及年度考核工作,并将考试及考核结果装入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档案存档。
各家商业银行的机构撤并要在积极支持机构改革和调整的同时,按照机构撤并规定的要求作好审批工作,保证了银行业机构撤并所申报的资料完整、审批材料的合规,在一季度对2002年机构和人员上报的材料进行一次复审,凡不符合规定或要素不全的一律在一季度末之前进行了纠正,复审结果于2003年2月20日前上报到银行科。
真做好金融机构年检工作。按照呼盟中心支行的要求,我们早在2003年4月就开展了对银行业机构的年检工作,依照上年年检各项要求履行了手续,年检中没有走过场,现场检查面达100%。年检报告于6月20日前上报了银行科。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五
20xx年,市工商局工商所高度重视监管,将食品安全监管作为重点工作和常态工作来抓,由所长亲自抓,分管副所长具体抓,全所职工履职尽责,常抓不懈,力求实效,。首先从统一职工着手,全所上下牢固树立起“食品安全监管是工商第一要务”观念,并将建设融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其次是实行食品网格化监管,干部分乡镇包干,做到定员、定岗、定职、定责。每个乡镇或乡场确定一名工商干部全面、专职负责该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分片包干,从食品经营户证照办理、日常经营、票证索取、台帐建立、食品质量等对该局域所有食品经营户进行全方位监管,将职责落实到人,做到登记、监管、规范、清理、负责一体化。第三是坚决落实“六查六看”和四制两查工作机制。
一是落实和完善工商食品监管台帐,做到监管有记录、有专人、有专职;
三是逐户签订《食品安全书》,明确食品经营者责任和义务;四是对综合食品经营摊点逐户登记造册,监管和督促并行,做到监管有痕迹;五是普查和快速检测重点抽查相结合,重点检查饮料、食品、豆干和腌腊制品等食品有无过期、变质、三无和含吊白块、亚硝酸盐、瘦肉精等问题,要求经营户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六是查验经营户卫生许可证到期情况,敦促经营户在期限内及时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并做到亮证亮照经营;七是认真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专项工作,要求蛋糕店、卤肉店等涉及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经营户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各类添加剂,不得违法违规乱添加。
第四是因地制宜,五个统一,标准化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店”。目前,xx工商所已按照市局要求标准化、规范化打造了2户监管栏(含工商徽记、监制)、店招墙柱、亮证亮照、经营者书、监督投诉电话等“五统一”的食品安全示范店。20xx年,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运行良好,辖区内未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和明显的漏洞,得到了当地各乡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和好评。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六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以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三坚持、三公开”的方式将互联网+监管贯穿于医疗卫生行业监管全过程,最大限度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为办事群众减负、让群众受益。
一、推进“三坚持”,切实减轻广大群众办事负担。一是坚持信息化,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切实落实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将所有应驻卫生健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集中进驻至市政务中心实体大厅,授权首席代表负责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方便群众办理。同时,所有审批事项均可全程网办,即办事群众可登录贵州政务服务网提出审批事项办理申请,纸质相关材料通过邮政速递送达卫生健康审批部门窗口,从申请到领证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邮政速递实现。
二是坚持利民化,实现群众办事“零花费”。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证件或凭证一律取消工本费,并且依托政务中心提供的邮政速递专线,所有发出的凭证或证件送达至申请人均由政务中心承担邮费,办事群众一分钱也不需花费。
三是坚持规范化,实现群众办事“零材料”。结合工作实际,梳理“信用承诺+审批服务”容缺受理事项,即办事群众可在申请部分材料欠缺的情况下作出相应承诺后,卫生健康审批部门先行受理预审办理。同时,制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目录清单,以书面形式(含电子文本)将证明义务、证明内容以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卫生健康审批部门不再索要有关证明并依据书面承诺办理相关行政事项,实现部分审批事项办理群众仅需提供身份证填写相关承诺书即可办理。
二、推进“三公开”,持续优化医疗行业监管机制一是信息公开,发挥集中公示作用。全面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要求,将卫生健康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信息按规及时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贵州**)进行集中公示。截止目前,市卫生健康局已公示法人行政许可信息*条、自然人行政许可信息*条,法人行政处罚信息*条、自然人行政处罚信息*条。
二是惩戒公开,发挥信用监管作用。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贵州**),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大类别建立信用信息监管机制,将违规失信行为纳入部门联合信用惩戒范畴,对失信行为进行公开。
三是示范公开,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对公共场所、民营医疗机构实行量化分级管理,根据其规范程度,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审,并按等级适当减少卫生监督日常巡查频次,引导各类公共场所、民营医疗机构积极争创诚信单位,扩大社会影响力。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七
20xx年xx县商务部门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切实履行监管职能,认真抓好各项食品安全工作任务的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的“万村千乡市场”和“放心肉”工程,维护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今年来,县商务局按照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作部署,结合行业特点,认真开展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不断提高我县的食品安全水平。
(一)大力实施市场工程建设。
为了净化农村市场,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障农民用上物美价廉的日用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网络,我局按照商务部及省、市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形成以村级店为基础,乡级店为骨干。以县城为中心,以配送中心为重点的新型流通配送网络体系。
目前,在全县发展乡、村级“农家店”100多个,统一门牌,统一标志,大力推进了流通现代化,保证了农村商品市场,推进了食品超市进乡镇,放心店进村组工作,建立了食品流通配送网,推动了食品安全工作的稳步开展,开创了县域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保障了农民食品安全。
(二)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
1、建立生猪定点屠宰场。
xx县原生猪定点屠宰场属食品公司企业,由于县城改造,需要重新选址,局领导和规划人员跑遍整个城区,为落实资金、员工安置等问题,先后参加召开协调会达6次之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xx年8月,新的屠宰场正式投入使用。为更好的推动此项工作,商务局与工商等部门联合印制了《关于加强县城生猪定点屠宰市场管理的通告》、《公告》、《致xx广大居民的一封信》1000余份,分发到每个生猪屠宰经营户和部分居民的手中,在县城主要街道悬挂横幅3条,张贴宣传单和标语20余条,并在县电视台连续播放《公告》等,在全县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新的屠宰场严格对照标准,加大了生产环境和设备的科技投入和更新改造力度,为保证肉品上市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整顿规范肉品流通秩序。
一是组织人员对菜市场进行值班巡逻,严防“问题肉”流进市场。
二是加强对宾馆、饭店、用肉管理。通过散发宣传材料、现场排查等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宾馆、饭店、学校食堂的自律意识。
三是加大稽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私宰等违法行为。通与工商部门合作,加强对集贸市场“菜篮肉”经营户的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查处。
3、农村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20xx年初,县商务局开展了农村肉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我们根据农村地区生猪屠宰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肉品流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使农村的私屠滥宰和非法经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切实杜绝了病害劣质肉品的流通,确保了农村肉食品保障水平的明显提高。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肉食品安全意识。我们针对全县农村地区肉食品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实际,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宣传了省、市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精神、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内容,提高了农民群众的肉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二是净化农村肉品市场。我们对农村肉品经营户重点检查,并将肉品流通领域中将私宰肉、病害肉与放心肉混合销售的现象以及以次充好、掺杂使假行为作为打击的重点。凡违法经营者,依法没收其物品并给予相应处罚。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现在基础上,明年我们的任务是再建标准“农家店”50个,我们侧重点放在二十一个新农村试点村,使得每个试点村都有“农家店”,积极加强配送中心建设。
二是加大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我们加强源头治理(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治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通过认真协调、理顺与公安、法院、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的关系,切实做到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进一步强化屠宰执法的刚度和强度。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八
1、.推进医疗卫生多元化监管体系建设。一是推动医疗卫生机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县卫健委对县医院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专题调研,形成反馈报告,督促医院查问题、抓整改、补短板,对标十三项核心制度,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制定完善《县医院管理章程》。二是推动行业组织自律。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卫生行业管理规范及技术标准,鼓励各医院推行服务承诺和服务公约制度。进一步强化医院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落实依法执业公示制度,对医院持证情况、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持证情况、依法执业等级评定情况及执业守则、责任卫生监督员及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患纠纷内部调解,2020年调处医患纠纷21例。三是推动社会监督。邀请讲师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法治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卫生和执法人员依法执业意识;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县营养协会开展“健康生活、法治郎溪、健康讲座”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健康权益意识,引导市民依法理性维权。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群众监督、网络平台监督,2020年办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11件,办理信访监督2条,群众监督投诉11条,网络监督58条。
2.落实医疗卫生全行业全过程监管。一是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要素准入。建立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通过县政府政务公开系统网站公示清单内容。优化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及医疗技术、药品、医疗器械等准入及行政许可流程,通过迁移办事窗口、设立专员,办事流程简化到“一网一门一次”,申报材料精减达68%,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成立郎溪县卫健系统医疗质量和安全监管专家组,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控制风险排查,指导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三是落实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和从业人员、药品采购等监管。实行全县二级医院综合绩效考核“双百”考评,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规范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开展廉洁行医诚信服务,公开服务承诺,实施公立医疗机构重点岗位轮岗制度,严查医药购销领域受贿、医务人员“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
3.创新医疗卫生综合监管机制和队伍建设。一是实施卫生健康执法监督改革。推进资源整合,将各乡镇卫计办纳入执法监督队伍,县卫生健康执法监督服务中心负责各项执法监督工作部署、推动、培训、业务指导、稽查等,各乡镇卫计办负责辖区医疗机构监管、公共场所及学校卫生、职业病防治监督等卫生健康执法监督工作,村计生专干兼任卫生健康监督信息员,构建县、镇、村三级卫生健康执法监督网络,全面加强卫生健康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二是实施院长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设立乡镇卫生院院长专项基金22.87万,实行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乡镇卫生院院长履行综合监管工作的积极性。
2、推进事前环节信用监管。完善公共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对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实行卫生许可证管理的公共场所,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2020年1-11月份,申请设置的184家公共场所填写《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申请承诺书》。
3、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一是全面推行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根据《郎溪县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评分标准》,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量化评价。根据综合分值,量化管理分a、b、c三个等级。推进住宿业量化分级管理,对住宿类公共场所开展卫生安全风险分析,按风险度高低量化评定出a级、b级、c级三个等次。同时强化结果运用。对医疗机构c级单位一律不得申请增加诊疗科目及等级评审。二是实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及时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在信用宣城网站进行公示。
4、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一是动态更新“红黑榜"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受表彰的医疗机构、医生,护士及时上报到“红榜中”。二是建立信用修复制度。按照“谁处罚、谁认定、谁负责"原则,2020年帮助四家行政处罚已履行、失信行为已整改、行政处罚失信信息在信用门户网站已满最短公示期的企业,做好信用修复工作。
1、开展培训,强化对乡镇、开发区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督查和指导。一是举办郎溪县2020年度卫生健康监督人员培训班,有效提升我县卫生健康监督人员职业卫生监督能力。二是县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对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石材加工等粉尘危害严重行业的用人单位,开展粉尘危害治理“回头看”,同时邀请乡镇卫健办监管人员参加监督执法,以战代训,提升监管能力。三是组织县卫健监督中心、县疾控中心开展全县职业卫生工作巡查,督查指导乡镇和开发区的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工作开展,以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开展。
2、全面开展尘肺病攻坚行动。一是落实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并印发了《郎溪县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尘肺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与辖区9个乡镇和1个县开发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目标任务。二是开展粉尘危害专项治理行动。纳入治理范围的非煤矿山、水泥、冶金、陶瓷、石材加工、建材类27家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以及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劳动者职业健康培训均达到95%以上,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3、推进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行动。一是积极探索实施卫生健康行政执法监督改革,整合乡镇卫健办人力资源,将25名乡镇卫健办工作人员纳入执法监督队伍,充实职业卫生执法力量,通过多轮、多种形式的强化培训学习,提升实战能力,织好三级卫生健康执法监督网络,二是开展职业卫生摸底调查巡查工作,深入全县49家企业,全面了解我县职业危害企业分类及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三是对建平等4个乡镇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等三个行业12家企业开展职业危害现状调查工作。四是根据《郎溪县开展矿山、冶金、化工等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开展尘毒危害专项执法工作,对纳入专项治理的23家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的20家企业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对1家职业危害严重的铸造企业立案查处,现案件办理过程中。五是对对粉尘危害严重的陶瓷生产、石材加工的8家用人单位开展粉尘危害治理“回头看”。六是对职业卫生健康检查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1卫生执法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卫生监督机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突出。
1、加强学习,强化培训,提升卫生健康监督人员执法水平。综合医改、“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入,职业健康监督工作由我委承担,新政策、法规不断更新,执法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强化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
2、加强卫生健康监督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卫健办监督人员作用,卫生健康监督中心要加大培训督查力度,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卫生健康执法人员切实承担起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公共场所、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监管工作。
3、突出卫生健康执法工作重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场所日常监管工作,针对群众关注的饮用水安全、医疗美容、非法行医等现象,加大日常巡查监管力度。
4、疫情防控期间的医疗机构实行周督查、周通报、周整改制度。
5、加大职业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规范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明确监督执法职责、任务和主要内容。开展企业、职业病检测机构的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6、进一步推进卫生健康信用+综合监管体系。2021在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开展信用+综合监管的基础上,力争在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选择一个领域进行信用+综合监管试点。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九
20××年,我在党组的领导下,在金管、计统、农金等监管专业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协助行长较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履行了自己在分管金融监管综合岗位的职责。总结回顾一年工作现述职如下:
20××年我继续负责综合监管的全面工作。为充分调动该股职员的整体工作积极性,实行规范化管理,年初我就安排对综合监管人员进行重新组合,做到岗位到人,责任分工明确的工作管理体系,经常参加综合监管每周定期召开科务会,安排布置的各岗位工作,及时沟通情况。通过上述举措,20××年综合金融监管工作又有新起色,内控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较好地解决了人员不稳定的问题。另外,我与监管股负责人按《金融监管责任制》和行内制定的《量化细化实施细责》,把每一个被监管专业、每一项监管责任真正分解落实到人。按时完成了监管责任的分解落实工作,从而明确了监管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做到了:人员落实、制度落实、责责落实、任务落实、检查落实。认真按季进行考核,将每个人员岗位责任与目标化管理结合,充分发挥了金融监管各岗位人员的职能作用。
1、组织监管人员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定和监管实务技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今年以来,我们监管部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了业务学习和实际检查技能的培训,积极树立新的监管理念,将各项政策规定和实务操作的要点融入在具体的工作中,从20××年起,我行银行业监管人员的培训重点从行政监管转向对银行业机构的非现场分析和预警上,监管人员必须作到对政策规定熟、实际现场检查技能高、非现场分析到位,围绕上述三个方面,我行监管人员在参加中心支行培训的同时,督促监管人员自学有关监管业务知识,在一定的时期内迅速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认真贯彻和落实银行业监管现场会精神,加快监管电子化的步伐。
按照20××年10月银行业现场会的要求,认真组织了监管人员对银行业监管文档、非现场监测数据系统、金融行政监管子系统等应用程序进行了逐项落实,切实保证了监管实务操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全面落实。我行监管部门从20××年起严格按照电子化监管的.要求,认真贯彻监管电子化和文本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监管实务操作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保证了中心支行与我行之间的监管信息与实务操作的沟通,通过监管电子化的建设,切实提高了监管的各项基础工作水平。
3、继续严格加强对银行业行政监管、确保监管的合规性。
(1)20××年,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工作,一是严格执行了任职前考试、谈话制度,分别对3名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任职前的考试、谈话,同时完成了对2名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二是在20××年9月组织完成了辖内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期间的考试及年度考核工作,并将考试及考核结果装入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档案存档。
(2)加强对机构准入和退出的监管,在积极支持银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全年完成了银行机构退出4家、迁址1家、降格2家。
各家商业银行的机构撤并要在积极支持机构改革和调整的同时,按照机构撤并规定的要求作好审批工作,保证了银行业机构撤并所申报的资料完整、审批材料的合规,在一季度对20××年机构和人员上报的材料进行一次复审,凡不符合规定或要素不全的一律在一季度末之前进行了纠正,复审结果于20××年2月20日前上报到银行科。
真做好金融机构年检工作。按照呼盟中心支行的要求,我们早在20××年4月就开展了对银行业机构的年检工作,依照上年年检各项要求履行了手续,年检中没有走过场,现场检查面达100%。年检报告于6月20日前上报了银行科。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十
(1)、xx年,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工作,一是严格执行了任职前考试、谈话制度,分别对3名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任职前的考试、谈话,同时完成了对2名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二是在xx年9月组织完成了辖内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期间的考试及年度考核工作,并将考试及考核结果装入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档案存档。
(2)加强对机构准入和退出的监管,在积极支持银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全年完成了银行机构退出4家、迁址1家、降格2家。
各家商业银行的机构撤并要在积极支持机构改革和调整的同时,按照机构撤并规定的要求作好审批工作,保证了银行业机构撤并所申报的资料完整、审批材料的合规,在一季度对xx年机构和人员上报的材料进行一次复审,凡不符合规定或要素不全的一律在一季度末之前进行了纠正,复审结果于xx年2月20日前上报到银行科。
真做好金融机构年检工作。按照呼盟中心支行的要求,我们早在xx年4月就开展了对银行业机构的年检工作,依照上年年检各项要求履行了手续,年检中没有走过场,现场检查面达100%。年检报告于6月20日前上报了银行科。
4、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制,切实履行了监管职责。2月底前,按照人行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合作金融监管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制度和办法,完成了支行与农村信用社联社签定监管责任状、支行主管行长与监管股长签定监管责任状和监管股长与监管员签定监管责任状,制定了监管a、b制,明确了监管职责、(本站轻松为您解决各类写作难题!)责任和目标,使各项监管责任制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5、采取签定监管责任状和按月对新增贷款合规性进检查等措施,督促辖内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端正服务方向,加大支农力度,全面推动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一步控制和压缩大额贷款的发放。全年我支行克服了全国普遍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利用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等手段对辖内4家农村信用社当年新增贷款的合规性进行按月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联社和各社,并督促其及时改正。通过检查,辖内4家农村信用社当年新增贷款的50%以上投放于农牧业,投向总体上达到合规,但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当年新增贷款的大部分发放给国有企事业单位、发放垒大户大额单户贷款和贷款抵押担保手续不合规等情况。
6、高度重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进一步化解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今伊始,我支行把督促辖内农村信用社加强对沉欠贷款的清收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风险贷款和呆滞、呆帐贷款的清收力度,进一步落实去年年底支行监管部门和联社共同制定的责任清收和岗位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当做首要工作来抓,截止11月末,我支行辖内4家农村信用社共收回风险贷款1,472万元,占全部风险贷款66.4%,取得较好的成效。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十一
根据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医疗卫生管行业综合监管督查准备工作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局认真对照国家综合监督察指标,积极组织开展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各项工作落实。制定工作责任制,将责任明确到人,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严格落实保密审核工作制度,按照“谁主报、谁负责”的原则,对每一份公开的信息先报送局办公室审查,再由局机关统一公开。为有序推进信息公开,按照《信息公开条例》和县政府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县政府政府公开系统,建立了卫健系统信息公开网页,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方面各项信息公开工作,目前我县卫健系统公开信息186条,信息公开数量居我县首位。(十四)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建设情况。贯彻落实政务舆情回应机制,围绕各类卫生健康问题局机关负总责,各医疗卫生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设置专人负责,及时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做到重大风险问题及时上报。(十五)网格化管理机制建设。我县将采血鉴定胎儿性别行为、代孕、婴幼儿照护、重精管理等综合监管工作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二、存在问题医疗卫生行业信用机制建设不完善,暂时未能将各医疗单位信用情况纳入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或“信用中国”网站。
我县将继续对照“综合监管督察指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建工作,进一步落实医疗卫生行业信用机制建设,提升我县医疗服务质量,自觉接受监管及监督,努力提升我县医院医疗服务卫生水平,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和就医环境,以奋发昂扬的精神面貌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狠抓落实,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全面建设健康贡献新力量。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十二
按照部门分工,我今年主要分管综合治理室和信息中心的工作。现对照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一年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廉洁从政意识。
通过参加中心组学习和党员的组织生活,非凡是**届四中全会以来,对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正确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勤政为民、服务为先、廉洁从政、淡漠名利,珍惜工作,珍惜自己。在工作中,体民情、解民忧,为员工办实事,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端正自己的价值观,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熟悉,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遵守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务实工作,廉洁自律,自觉维护运行中心形象。
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关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总经理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非凡是对自己分管的部门,经常深入科室内部,着力加强正确理念的宣传教育、使员工进一步提高熟悉,统一思想,强化责任,健全制度,防范风险,落实检查整改措施。
工作中自觉执行《党内生活基本准则》,维护班子团结,尊重领导,尊重下级,注重协调好同志间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办事不独断,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对人诚恳,服务热情,办事公正,敢于承担责任。
一年来,在总经理的正确领导和员工们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负责完成了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升级切换;西藏分行企业网网站建设;cmis2.0版本的升级和信息补录工作;人力资源系统的升级改造;治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办公自动化的切换上线;部内风险治理平台的建设;金融统计大检查;运行中心成立一周年文艺晚会;桥牌讲座等项目性和建设性工作。共举办了全行性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的培训班4期,有力的推动了我行业务的整体发展水平。在日常工作的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思想和行动上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的权利,尊重员工的劳动。努力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倡导和实践家园文化建设,着力做好员工培训和员工队伍建设。采用员工生日聚会、晨训、每周一课等形式,利用业余时间和员工自筹资金将运行中心的工作和发展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得到了总行的好评。
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存在的问题:
1、总体上讲和员工的沟通交流不够,对部门内的监督治理也有不到位的现象。治理能力和工作效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支部工作抓的不紧,学习方式比较陈旧,创新力度不大。
努力方向。
1、经常重温《党章》《准则》等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廉洁从政、执政为民;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增强自己党性,提高自己政治理论水平,练习好自己政治思想,开阔自己政治眼界,争做一个优秀的中层治理人员。
2、定期与员工交流工作、学习、思想的方面内容,以达到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和思考工作上;生活简单、勤俭节约,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
3、扎实开展好支部工作,创新工作机制,解决好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务求实效。坚持民主集中制,遵守三重一大议事规则。树立民主讨论之风,克服个人主义,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十三
今年以来,市卫健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始终将加强全行业的综合监管工作作为提升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同部署、同推进。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为组长,30个部门分管同志为成员的市级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领导小组,建立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衡水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落实监管职责,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院感管理工作医院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压实责任,保障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印发《关于提升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管理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管理和内涵建设、加强依法执业、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规范诊疗行为等。充分依托医学会、预防医学会等社会组织的行业自律作用,促进医学科技的普及、推广和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制定舆情监测和处置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及时对省卫健委、市长热线、网站留言等舆情进行办理处置。
落实综合监管任务,实施全过程监管。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对医疗机构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部位进行检查;以加强各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建设为具体措施,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共成立32个质控中心,其中护理、院感、药学、呼吸建立了市县两级质控中心,形成了覆盖市、县、乡的三级质控体系;眼科、口腔、心血管、精神病、儿童康复5个专业质控中心均吸纳了民办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稳步推进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在全市医疗机构推行pdca管理模式,利用6s、品管圈等管理工具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加强医疗技术和手术分级管理,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网上备案管理工作;利用机构校验和日常检查,加强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加强血液管理,对全市32家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市中心血站对采集血液按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分离、包装、贮存,并增加核酸检测,进一步保证供血质量。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022年将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医院(不含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加强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严格执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要求,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年度资产审计报告纳入医疗机构校验。加强药品监管,建立会商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我市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体系;各县市区和各级医疗机构均建立了相应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各医疗机构通过对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品种使用率和处方使用率等情况的监测统计实现动态管理。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和审计监督,配合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对市卫健委管预算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支出、长期负债、对外投资以及资产核销进行审批和监管;依托财务年报系统,对所有公立医院人才支出、药品和耗材支出、资金结余使用进行监管。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监管,推进慢性病防治,开展脑卒中筛查工作,加强精神卫生管理工作,为各县市区进行三级清查和高风险患者技术指导,建立心理疏导队伍,通过电话、微信视频、面对面等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秩序监管,开展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同时,以农村、城乡接合部及其周边地域为重点,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无证行医、非法医疗美容等违法行为;开展救护车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我市医疗急救行为和救护车管理。
健全综合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水平和效能。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三项制度建设有关要求,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法公示制度、重大执法事项法制审核制度的完善与落实贯穿于行政执法各项工作中;开展案卷集中评查和抽查,坚持行政处罚案卷审查制度,做到“一案两审”,办案质量逐年提高,市卫健委报送的《衡水某水厂销售无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案》被河北省评为优秀行政处罚案卷。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印发了《2020年全市双随机监督抽查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市卫生健康系统随机抽查工作视频培训会。2020年全市卫生健康“双随机”监督抽查任务总数为1274,截至目前完成数1026,完成率91.26%,抽查结果均按要求进行了公示。
同时,该委还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队伍和能力建设,推进手持移动执法终端和执法记录仪应用;在搭建起智能调度指挥平台的基础上,添加可视化在线巡查功能,在餐饮具集中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置等5个单位设置9个监控点,对关键部位关键环节时时在线远程监控。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十四
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我局积极响应要求,大力加强动物卫生检疫监督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对全市畜禽养殖场进行调查核实,明确监管的责任区域和责任人,每一名负责养殖场监管的责任人员,加强对养殖场的畜禽补栏、出栏、用药、用料、免疫、消毒、病死畜禽及粪便污物的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健全、规范畜禽养殖、防疫档案,家畜耳标佩戴符合要求。监管人员每周至少到场巡查监管两次,并根据养殖种类、数量及人员变化情况,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监管责任、监管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监管,加强指导。养殖场所用兽药必须为通过gmp认证企业的产品,严格控制停药时间,避免使用假、劣兽药、违禁兽药等现象的发生;指导养殖场户科学用药,完善记录档案,规范生产行为,依法生产经营;对于在监管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的源头和流向做到没有查明的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没有依法处理的不放过。逐步建立和完善“防疫体系健全化、免疫程序标准化、监管机制规范化、检疫监督制度化”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监管工作有成效。
产地检疫是检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历来高度重视产地检疫工作,对饲养动物实施出栏检疫申报制度,进行动态管理,建立户口档案。同时要求经营、屠宰加工单位(个人)凭证收购,凭证屠宰,持证上市。动物检疫员做到到场到户实施检疫,一畜一证,一批(次)禽一证,在检疫中对运载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对检疫合格动物规范出具检疫证明,对发现的病害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病畜禽不出场(户),不进入流通环节。为提高检疫质量,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畜禽产地检疫操作规程,经检疫合格的方可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凭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进场屠宰和流通环节,全市规模化饲养场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了100%。
为确保上市肉品安全卫生,我们强化了屠宰检疫工作,对所有生猪定点屠宰场、肉鸡屠宰企业派驻检疫人员,实施同步检疫,严格执行检疫规程,做到随宰随检、有宰必检,有检必严,保证病害产品不出场、不进入市场流通,对检疫合格的产品要加盖验讫印章和加贴验讫标志,规范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检出的病害动物及产品全部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屠宰检疫率达100%。同时做好出入厂登记制度,实现产品的可追溯。
一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强化监督,使全市证章标志管理走向规范。二是按计划订购及发放动物防疫证、章、标志。全市动物防疫证、章、标志实行计划订购及发放制度。三是规范填写使用证章标志。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动物防疫证、章、标志领取和登记制度,设定专人、专库、专帐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在使用各种证、章、标志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填写和使用了动物防疫证、章、标志。四是认真回收,严格销毁证章标志。认真按上级要求,落实动物防疫证、章、标志回收和销毁制度,把回收登记使用过的检疫证明存根,在限期内统一保存,并按规定严格审核定期销毁。
一是严格偶蹄动物的调运管理和移动控制,确保调入和调出安全。二是加强跨省种用、乳用动物的监管,对调入动物登记造册,做好跟踪检测,一旦发现情况,及时上报。三是做好动物产品调运监管工作,重点做好进京入沪企业监督管理,按照北京上海两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进行备案登记。对备案企业严格管理,确保不发生问题。
我们认真落实养殖环节、屠宰加工环节、流通环节的动物卫生监管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是明确动物卫生监管工作;二是推行动物防疫责任书管理制度,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三是建立养殖环节监管工作管理办法,完善相关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对不履行职责,监管措施不落实,发现情况不报告,导致疫情发生和扩散蔓延的,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十五
根据《xx市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查问题反馈》相关内容,为进一步确保村卫生室业务活动规范开展,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成立自查领导小组,对照反馈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4月16日,我院收悉《关于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查问题整改的督办函》,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以院长xx为组长,书记xx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一体化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落实。
通过学习,我院引以为鉴,为避免重蹈覆辙,我院结合辖区卫生室工作实际,形成了以依法执业、医疗安全、药品管理为重点的检查方案。
根据具体检查明细,我院对辖区村卫生室开展了自查工作。我院辖区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均持证上岗,接诊中处方、发票一致,输液卡记录规范明确,无过期药品。
通过检查,我院辖区村卫生室还存在以下问题:
1.持证执业地点与现执业地点不符。
前期,部分村卫生室因为村组合并等原因变更执业名称但乡村医生执业证执业地点未及时变更,现已准备资料申请变更。
2.医疗废弃物未设置专人负责。
各村卫生室村存在医疗废弃物无专人负责的情况,已跟存在问题村卫生室负责人沟通,明确各村卫生室责任人直接负责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并加强医疗废弃物相关知识学习。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十六
根据《关于做好芒市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察迎检准备工作的函》,现将芒市医疗保障局开展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芒市医疗保障局挂牌成立于2019年3月,现有干部职工17人,设有党支部1个,党员11人,主要承担全市40万人口的医疗、生育、大病保险的参保缴费及医疗救助的待遇支付和两定医疗机构服务的协议管理工作,内设办公室、待遇保障和医药服务管理股、医疗保险管理中心。2020年芒市共签约管理定点医疗机构28家,其中:14家公立医疗机构营医院,10家民营医院,4家民营诊所;定点药店153家(含连锁店)。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思想认识,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从重点监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全行业监管,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从单项监管转向综合协同监管,从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转向统筹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多种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芒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作为新成立的医保部门,高度重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完善相关制度,强化保障措施,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抓药品招采,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为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卫健委、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云南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医保中心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待遇保障和医药服务管理股,明确了专人负责工作开展,同时要求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形成了上下联动、责任一体的工作格局。按照州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完成了第一批25个中选药品、第二批32个中选药品、第三批86个品规中选药品的历史采购量统计报送及开展集中采购报量工作。同时,认真做好监管工作,一旦发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对中选药品进行网下采购、规避中选药品的使用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查核实、责令整改处理,同时向上级部门反馈,确保了该项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切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集中采购带来的政策红利。
(三)抓支付改革,用好用活基金调节杠杆。一是为有效控制医疗机构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参保人员的受益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进以总额预付为主,按病种付费、按项目付费的多元复合式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根据《德宏州2020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包干实施方案》精神,全面推行全市住院总额付费包干和门诊总额付费包干两种支付方式改革。二是为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制定下发了《芒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诊转院有关工作的通知》,按照“急慢分治,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原则,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未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直接到县级医院住院的降低5%的报销比例,直接到州级医院住院的,降低10%的报销比例。
抓欺诈骗保,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为参保患者守好用好“救命钱”,是医疗保障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芒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州医保局积极加强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监管,重点核查辖区内的定点医疗机构过度医疗、分解住院、重复住院、多记药品诊疗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协助建档立卡户等贫困人口开具药品变现,利用虚假发票报销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虚构医疗服务、伪造医疗文书或票据;串换药品器械、诊疗项目等行为,2020年取消定点医院1家,定点药店2家,对违规资金进行了相关处罚。在打击“两定”医药机构违规行为的同时,保障了广大参保人员的权益。
(五)抓疫情防控,认真履行好部门职能。为做好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工作,按照国家省、州医保局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芒市医疗保障局充分发挥医保基金保障作用,全面落实资金保障,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二是简化异地就医手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异地就医先救治后结算,报销不执行异地转外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减少患者流动带来的传染风险。三是落实特殊报销政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实行按项目付费,并对集中收治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提前预付资金。目前,芒市医疗保障局已预拨300万元医保基金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其中州人民医院预拨100万元,州中医医院100万,市人民医院100万),专门用于支付确诊患者就医报销费用,确保每一位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
(五)抓便民务实,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辖区内参保群众到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出院结算时,医院按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进行“一站式”及时结算,患者和家属只需缴清个人自付住院费用,医疗机构垫付的医疗费用,经医保经办部门审核后下月按时拨付到位;二是简化慢特病办理程序。将申办周期由半年一次缩短为每月一次;申报地点由医保中心调整为州内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医保中心;针对异地医院就医确诊的慢特病取消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限制,但是需要提供相关材料由州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进行复审,进一步简化了慢特病办理流程。进一步增加贫困人口的满意度及幸福感,医疗保险兜底保障民生作用进一步加强。
三、存在问题。
芒市医保局在落实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中积极作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医保基金监管压力大。随着群众对就医需求的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医保资金压力不断加大,部分医疗机构出现门诊总额包干资金及住院总额预付资金使用超支情况。同时,由于基金安全运行的防范手段有限,内控制度、数据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不够健全。二是需进一步加强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在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深化医疗保障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对现有医保经办规程和规范进行全面梳理,对办事流程再简化,所需材料再减少,办事时限再压缩,全面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效率。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在原有“一件事联办”的基础上,新增多种类型的联办,争取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民的医疗保障服务。
(二)进一步在狠抓医保基金安全上下功夫。一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照上级要求积极研究医共体医保支付改革配套文件,以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将原来支付给每个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变为统一支付给医共体牵头单位,以此撬动医共体改革。二是加大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联合卫健、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外部力量通过专项检查、不定时抽查等方式,强力打击违规违法及欺诈骗保行为,加强执法力度。三是用好用活智能监控系统,开展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实时监控,有力震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违规违法医疗服务行为。
(三)进一步在机关自身建设上下工作。一是党的建设工作引领到位。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服务意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载体,定期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充分调动发挥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清廉医保建设落实到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感推进清廉医保建设,全力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扎牢制度笼子,构建不能腐的制度体系,以抓住权力为核心,强化制度建设,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加强纪律建设,构建不敢腐的防范体系,强化执纪监督、作风建设,突出基建监管,从严把住廉洁准入关;加强法纪教育,营造不想腐的清廉文化,加强党性和法纪教育,树立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在全局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三是提升干部职工综合能力。紧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新要求,为健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医保管理治理能力,通过培训、交流等多形式,让干部在政策、业务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断提高干部素养,培养干部对医保事业的情怀和担当,塑造医保“铁军”形象。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十七
如下:
芒市医疗保障局挂牌成立于2019年3月,现有干部职工17人,设有党支部1个,党员11人,主要承担全市40万人口的医疗、生育、大病保险的参保缴费及医疗救助的待遇支付和两定医疗机构服务的协议管理工作,内设办公室、待遇保障和医药服务管理股、医疗保险管理中心。2020年芒市共签约管理定点医疗机构28家,其中:14家公立医疗机构营医院,10家民营医院,4家民营诊所;定点药店153家(含连锁店)。
(一)抓思想认识,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从重点监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全行业监管,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从单项监管转向综合协同监管,从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转向统筹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多种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芒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作为新成立的医保部门,高度重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完善相关制度,强化保障措施,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抓药品招采,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为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卫健委、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云南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医保中心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待遇保障和医药服务管理股,明确了专人负责工作开展,同时要求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形成了上下联动、责任一体的工作格局。按照州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完成了第一批25个中选药品、第二批32个中选药品、第三批86个品规中选药品的历史采购量统计报送及开展集中采购报量工作。同时,认真做好监管工作,一旦发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对中选药品进行网下采购、规避中选药品的使用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查核实、责令整改处理,同时向上级部门反馈,确保了该项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切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集中采购带来的政策红利。
(三)抓支付改革,用好用活基金调节杠杆。一是为有效控制医疗机构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参保人员的受益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进以总额预付为主,按病种付费、按项目付费的多元复合式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根据《德宏州2020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包干实施方案》精神,全面推行全市住院总额付费包干和门诊总额付费包干两种支付方式改革。二是为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制定下发了《芒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诊转院有关工作的通知》,按照“急慢分治,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原则,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未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直接到县级医院住院的降低5%的报销比例,直接到州级医院住院的,降低10%的报销比例。
抓欺诈骗保,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为参保患者守好用好“救命钱”,是医疗保障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芒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州医保局积极加强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监管,重点核查辖区内的定点医疗机构过度医疗、分解住院、重复住院、多记药品诊疗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协助建档立卡户等贫困人口开具药品变现,利用虚假发票报销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虚构医疗服务、伪造医疗文书或票据;串换药品器械、诊疗项目等行为,2020年取消定点医院1家,定点药店2家,对违规资金进行了相关处罚。在打击“两定”医药机构违规行为的同时,保障了广大参保人员的权益。
(五)抓疫情防控,认真履行好部门职能。为做好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工作,按照国家省、州医保局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芒市医疗保障局充分发挥医保基金保障作用,全面落实资金保障,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二是简化异地就医手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异地就医先救治后结算,报销不执行异地转外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减少患者流动带来的传染风险。三是落实特殊报销政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实行按项目付费,并对集中收治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提前预付资金。目前,芒市医疗保障局已预拨300万元医保基金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其中州人民医院预拨100万元,州中医医院100万,市人民医院100万),专门用于支付确诊患者就医报销费用,确保每一位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
(五)抓便民务实,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辖区内参保群众到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出院结算时,医院按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进行“一站式”及时结算,患者和家属只需缴清个人自付住院费用,医疗机构垫付的医疗费用,经医保经办部门审核后下月按时拨付到位;二是简化慢特病办理程序。将申办周期由半年一次缩短为每月一次;申报地点由医保中心调整为州内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医保中心;针对异地医院就医确诊的慢特病取消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限制,但是需要提供相关材料由州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进行复审,进一步简化了慢特病办理流程。进一步增加贫困人口的满意度及幸福感,医疗保险兜底保障民生作用进一步加强。
芒市医保局在落实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中积极作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医保基金监管压力大。随着群众对就医需求的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医保资金压力不断加大,部分医疗机构出现门诊总额包干资金及住院总额预付资金使用超支情况。同时,由于基金安全运行的防范手段有限,内控制度、数据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不够健全。二是需进一步加强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
(一)进一步在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深化医疗保障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对现有医保经办规程和规范进行全面梳理,对办事流程再简化,所需材料再减少,办事时限再压缩,全面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效率。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在原有“一件事联办”的基础上,新增多种类型的联办,争取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民的医疗保障服务。
(二)进一步在狠抓医保基金安全上下功夫。一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照上级要求积极研究医共体医保支付改革配套文件,以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将原来支付给每个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变为统一支付给医共体牵头单位,以此撬动医共体改革。二是加大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联合卫健、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外部力量通过专项检查、不定时抽查等方式,强力打击违规违法及欺诈骗保行为,加强执法力度。三是用好用活智能监控系统,开展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实时监控,有力震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违规违法医疗服务行为。
(三)进一步在机关自身建设上下工作。一是党的建设工作引领到位。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服务意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载体,定期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充分调动发挥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清廉医保建设落实到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感推进清廉医保建设,全力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扎牢制度笼子,构建不能腐的制度体系,以抓住权力为核心,强化制度建设,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加强纪律建设,构建不敢腐的防范体系,强化执纪监督、作风建设,突出基建监管,从严把住廉洁准入关;加强法纪教育,营造不想腐的清廉文化,加强党性和法纪教育,树立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在全局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三是提升干部职工综合能力。紧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新要求,为健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医保管理治理能力,通过培训、交流等多形式,让干部在政策、业务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断提高干部素养,培养干部对医保事业的情怀和担当,塑造医保“铁军”形象。
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工作总结篇十八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年初,县人大常委会把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工作作为重点监督工作。从8月份底开始,方明晓副主任率调研组赴鳌江、万全、怀溪等镇开展调研,走访县级医院及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召开政府及相关部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基层卫生院和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深入了解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工作现状,专题探讨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工作,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建立,重点难点有效突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综合医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及时调整充实了县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具体抓落实,领导机构得到有力强化。并陆续出台了《关于印发平阳县“做强做优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平阳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实施方案》(平政办〔2017〕28号)等纲领性文件,细化了医改重点任务,明确每项任务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将医改工作纳入部门、乡镇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牢牢绷紧各级齐心抓医改的弦。
(二)医疗资源有效充实。对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超20亿元,迁扩建工程陆续开工,其中县人民医院已基本完成建设处于收尾阶段;县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工程一期竣工验收,二期结顶并推进砌体作业;县中医院迁扩建工程已顺利奠基。通过加大对医疗卫技人员的招录和培养,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县千人床位数3.4张,千人医生数2.8人,千人护士数2.4人,各项指标较“十二五”期末有较大提升,医疗资源增量得到有效充实。
(三)分级诊疗逐步建立。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加强县级医院与省市级医院的合作办医,并以3家县级医院为核心组建3个城乡医疗联合体,实现对16个建制镇(乡)卫生院医联体全覆盖,形成省市、县级、基层三级医疗机构联动的服务网络。切实落实“双下沉、两提升”,推动县级医院医师下基层服务。并通过完善家庭医师签约、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实行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建成县域医疗资源共享中心等分级诊疗配套措施,县域就诊率和基层就诊率得到较大提高,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建立。
(四)多元格局基本显现。持续加强对社会办医良性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在巩固发展平阳长庚医院、转型提升平阳富阳医院的基础上,陆续引进落地了平阳健安康复医院、康宁精神病医院、润德医院、养和医院等社会办医院,社会办医规模不断扩大,床位数逐渐增加,全县社会办医床位数占比已提高床位总数的25%以上,社会办医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23%,全县基本形成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医疗格局。
虽然我县综合医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通过近期调研来看,仍存在一些制约改革的问题,特别是基层医疗体制改革中凸显出较多问题,亟待尽快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疗资源分布仍不合理。全县医疗资源的总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是千人床位数(3.4张),千人医生数(2.8人),千人护士数(2.4人)等几项重要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5.55张、3.17人和3.33人)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同时,我县存量医疗资源的分布仍然存在“东西部分布不均,县乡分布不均”两个不均的现象,昆阳、鳌江、水头等重镇拥有3家县级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6家民营医院以及300多家村卫生室,医疗资源主要呈东部链状分布,中西部地区资源也主要集中在水头,西部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群众就医相对较难。
(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孱弱。从调研结果来看,乡镇卫生院中高级医技人员偏少,仅占人员总数13%左右,人员资质普遍偏低,人次梯队不合理;开放床位数215张,不到全县床位总数的8%,床位使用率仅50%左右;2017年门急诊人次137万,仅占全县门急诊总人数18.3%,出院人次3921人,仅占总数的5.7%;业务收入1.37亿元,不到总数的10%。我县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落后也是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一大短板,目前还有昆阳、水头、万全等6家乡镇卫生院未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鳌江镇钱仓卫生院被鉴定为d级危房仍未落实解决办法,2018年县财政落实医疗设备和业务用房更新维护经费仅200万元(永嘉安排设备更新经费800万元,业务用房经费200余万元),远远不能满足乡镇卫生院硬件设备设施更新升级的要求。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缺失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群众缺乏防病意识、护理人员素质及健康教育技能不高等问题的出现。此外,乡镇合并后,部分卫生院没有进行合并管理,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基层医务人员待遇过低。我县基层卫生院为差额编制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水平在全市范围属于垫底。虽然2015年县财政将基层医务人员的人头费从5.3万元提高到6.6万元,但其他兄弟县市均远高于我县(市区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永嘉8.9万元,同时永嘉每年安排7000余万元用于药品零差价后卫生院政策性亏损,人均约5万元,总计将近14万元;文成也有8.3万元),我县基层医务人员人头费扣除五险一金和办公经费等,仅剩1万多元。卫生院人员收入主要依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维持(2018年财政安排公共卫生经费55元/人,其中省财政40元,县财政15元,根据服务人数下拨资金),全县基层医务人员年均收入6万元左右,待遇过低造成了基层卫生院人员招录难,人才流失大,待遇过低造成了基层卫生院人员招录难,人才流失大,人员队伍很不稳定,昆阳、鳌江等大镇招录较为容易,但流失大,仅今年昆阳卫生院就辞职2人,鳌江卫生院辞职3人。而偏远地区卫生院招录难,甚至出现没人报名的现象,2018年乡镇卫生院计划招录57人,实际仅招录23人,共有17个岗位无人报名。
(四)医疗收入结构不合理。当前公立医院业务收入结构很不合理,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严重偏低,仅为22.86%,远低于50%的要求;药占比虽然逐年下降,但仍占40%左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了将近7个百分点;检验检查收入也同比增长。以往“以药养医”逐渐转变为“以检查养医”。此外,基层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少,2012年实行药品零差价以后,政府未对卫生院安排改革中的政策性亏损(永嘉每年安排7000余万元用于药品零差价后政策性亏损),卫生院除门诊诊疗费以外几乎无其他收费项目,目前基层卫生院门诊诊疗费10元/人次,下属服务站点仅5元/人次,扣除一次性输液针管等耗材成本5元左右,几乎没有利润。目前的收费水平和收费模式造成大部分单位不愿意开展基本医疗,基本医疗功能逐渐萎缩。
(五)医保制度改革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我县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突破,但支付方式仍然较为单一,医保支付仍然以“项目付费”为主,推进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进度相对滞后,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特别是对医院的引导制约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2015年以来,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从188.5元增长到214.9元,住院次均费用从8200元增长到9369.9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5%和4.6%,医保支付制度对医疗费用增长的控制力度不强。
(六)中医传承发展力度不够。中医的传承发展力度远小于西医,中医药在基层的应用不广,推广面不够。570余家村级医疗机构,仅有中医类别医师86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量远远不够,且主要集中在中医门诊部,虽然通过适宜技术的推广培训,大部分村卫生室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但基本都存在设备简陋,提供的适宜技术项目不多等问题,中医药服务不精、不细、不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推进“健康平阳”建设的重要抓手,我县作为医改先行先试地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解放思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加快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力争先行一步、先见成效。
(一)切实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县、乡镇人民政府要将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领导责任清单,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要将医保、医药改革提高到与医疗改革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社部门要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减少按项目付费,提高医保对医疗价格的调控作用。卫计部门要进一步严控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以及控制检查检验等收入,调整医疗收入结构;发改部门要尽快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年底前要完成一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收费,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
(二)深入优化医疗资源合理布局。继续依托县域医联体建设,推动“双下沉、两提升”,将县级医院的人员、技术、设备通过各种形式沉到基层去,在乡镇卫生院开设专科门诊、联合病房等,缓解城乡医疗资源差距大的局面。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探索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人、财、物没有进行一体化管理,形成利益捆绑的长效机制作为内在驱动力。特别要加强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确实缺乏村卫生室设置条件的地方,要依托流动服务车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务必形成“20分钟医疗服务圈”,满足偏远山区群众医疗需求。
(三)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快三家县级医院的迁扩建工程,确保县人民医院于今年年底前投用,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工程也要根据计划有序推进。要加大财政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和业务用房更新维护经费的保障,加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特别是要尽快落实万全镇中心卫生院项目建设,建成一家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卫生院,牢守平阳县北大门,以免平阳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至昆鳌大道后,造成万全片医疗服务能力减弱,致使县域病人外流至瑞安和温州。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要尽快落实鳌江镇钱仓卫生院业务用房的解决方案,为医务人员执业提供安全环境。
(四)不断加大基层扶持力度。重点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体现待遇留人。参照永嘉等地基层人员待遇,提高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人头经费补助,每年至少提高2万元/人(目前全县基层实际在编1100余人,提高后财政每年支出增加2200余万元)。合理调整基层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水平,统一基层卫生院和下属服务站点的门诊诊疗费收费标准,将服务站点的门诊诊疗费提高至10元/人次,适当增加基层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收入。同时,要将基层卫生院的存量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整体盘活,加快将钱仓、宋桥、鹤溪等8家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整合进当地建制乡镇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
(五)着力加大人才招聘力度。要着力**卫生人才队伍瓶颈,探索卫生人才引留新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流向基层、扎根基层。一要落实人员编制保障,高度重视医学类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全面保障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数和年度用编计划。二要优化医学类人才优惠政策,针对本县户籍的卫技人才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与外地引进人才享受同等待遇,着力加大本地卫技人才的引进力度。三要切实改进人才招聘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前人才招聘时间,充分放宽基层人才招聘条件,全面落实县级公立医院招聘自主权,不断适应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和人才竞争需要。四要强化卫技系统人员管理,优化卫技系统人员流动机制,推进高级职称评聘改革,强化事业单位人员合同管理,有效抑制卫技人才流失。
(六)重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要深刻理解“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精神,将中医药事业发展摆在与西医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一支业务精良、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并不断加强县中医院、其他医院中医科、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以及村级医疗机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全面提高县域整体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对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理念、知识和作用等,提高人民群众利用中医药进行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