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体育课教案(通用14篇)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熟悉。教案中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份详细指导教学的书面记录,它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提供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参考。教案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教案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一
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变换动作,并进行下蹲、平衡、脚尖走等综合练习,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及灵敏、协调性。
2、培养幼儿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意志品质。
3、巩固幼儿上体育课的纪律。
经验准备:看过空军叔叔图片,知道空军的生活情况。
一、热身部分。
1、带领幼儿有秩序地进入活动场所。
2、幼儿进行队列练习。
教师:向后踏步走,立定。
3、让幼儿和老师一起做《请你跟我这样做》进行热身。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引出活动。
教师:你们都见过空军叔叔,那空军叔叔会做什么的呢?
(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空军叔叔有很多的本领,他们能够开飞机。会在飞机上开炮。他们很遵守规则,都很听空军队长的话。
2、游戏“小空军”
教师:他们那么厉害,你们想不想做小空军呢?
教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小空军”。
3、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3、幼儿游戏两到三次。教师在游戏中提醒有幼儿要按口令的要求做各种动作。
三、结束活动。
教师:小空军也累了,和队长一起放松放松吧!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二
小班幼儿喜欢追逐、奔跑,“踩影子”这节户外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追逐、奔跑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奔跑、躲闪的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1.提高幼儿奔跑的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3.进一步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体验游戏的乐趣。
1、阳光灿烂的户外场地。2、事先用粉笔在场地上画好一个大圆圈。
一、师:小朋友,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暖暖的,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好不好?
二、幼儿:好。
带幼儿到活动场地。先带领幼儿热身,让他们走走跑跑跳跳,活动一下四肢。
二、玩游戏“踩影子”
1、踩自己的影子
让小朋友们先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让小朋友们分散开来想办法踩自己的影子。
2、踩好朋友的影子
踩过自己的影子之后,接着我又开始引导幼儿踩别人的影子。两个幼儿一组,一个踩另一个的影子,另一个边跑边躲闪。
3、创新玩法
等幼儿大致熟悉了这个游戏之后,开始让幼儿四散开来玩“踩影子”的游戏,幼儿进行游戏,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启发幼儿动脑筋怎样才能不被捉影入捉到。(跑到阴凉处,没有影子也就捉不到)
交换角色,尽量多地给幼儿当捉影人的机会。在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之中,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孩子们真棒,现在休息休息,甩甩胳膊踢踢腿,我们准备回教室了。
这个体育活动不但能锻炼幼儿身体,还能开发孩子智力。在玩“踩影子”过程中,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并且通过创新玩法,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通过游戏,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增强幼儿跑的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三
一)跨栏跑的基本技术1、起跑至第一栏的技术テ鹋艿墓程与短跑基本相同,起跑至第一栏起跨点的一般采用8步起跨,起跑时应把起跨脚放在前起跑器上。起跑后上本抬起要比短跑时来得快。
2、过栏技术ス栏是跨栏技术的关键部分,它由起跨、腾空过栏和下栏着地等动作组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体能较好、且活泼好动,但参与运动凭兴致,有时显得鲁莽;少数学生因肥胖或体质单薄,基本活动能力较差,灵活、协调性也不好。而四年级学生毕竟有一定的体育技能储备,他们不会满足于简单的障碍设置和活动形式。所以,本课将从安全教育入手,突出“巧”过障碍,积极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穿越障碍的技能水平。
1、接受现代跨栏技术的理论概念。
2、学生能在练习中体现出灵巧与全身协调,发展速度、耐力等体能;强调“摆动腿”。
3、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在同伴的鼓励下克服过障碍时的恐惧心理,在小组团结协作中克服困难、拼搏争先。
1、起跨腿登伸充分有力;摆动腿积极高抬下压,攻栏腿异侧臂积极前伸。
1跨栏坐:坐在地上做模仿过栏时腿部和手臂动作,以初步建立过栏时手、腿配合的技术概念,发展柔韧性。
2攻摆练习:模仿跨栏步上栏动作的练习,以学习掌握攻半时起跨腿充分蹬伸和摆动腿屈膝前摆高抬技术,提高积极攻栏意识。
3摆动腿过栏模仿练习-鞭打练习:摆动腿前摆高抬积极下压小腿前伸着地,以学习动腿模仿和过栏的动作。
4原地起跨腿提拉过栏练习:学习掌握起跨腿的过栏技术,提高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5跨栏步模仿练习:在走步中模仿两腿的过栏动作,以强化过栏时上、下肢协调配合的完整技术。
6栏侧攻摆和提拉过栏练习:在走步中从栏侧完成过栏动作。
7栏间节奏跑模仿过栏练习:初步建立三步过栏和跑栏的概念。
8摆动腿过栏:学习摆动腿的攻栏,鞭拉过栏技术。
9放松跑过栏:以中等速度跑进从栏侧和栏上做完整跨栏动作,以掌握正确的过栏技术。
10起跑6~8步过第一栏:学习起跑上第一栏及跨栏技术。
11起跑过3~5个栏:强化起跑上第一栏、过栏及栏间跑相合技术。
12缩短栏距跨栏跑:提高栏间跑频率和快速过栏、跨栏接的跑栏意识。
13重复跨栏跑:起跑过8~10个栏的重复训练,训练全过程技术和节奏。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四
1.练习排队齐步走,初步尝试左右分队走。
2.通过互相配合,能够很好的协作完成游戏。
3.培养幼儿的集体观。
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
开始部分:1.幼儿活动身体,纠正个别操节。
2.练习排队齐步走,尝试左右分队走。
基本部分:游戏《蚂蚁排队走》
1.请幼儿3-4人组成一组,扮成蚂蚁。要求:第一个幼儿直立走,两手作触角;第二、第三个…幼儿,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分别弯腰作身体。
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重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比赛搬豆,看哪组搬得快。
结束部分:幼儿练习传球。
幼儿对动作的掌握比较快,但由于求胜心切(比哪组跑得快),所以进行游戏的时候不注重动作要领,针对问题作了改动,先不要求哪组快,对孩子说看看哪知小蚂蚁最漂亮最整齐。孩子注重了动作,表现很好。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五
1、通过不同的玩绳运动,感知心跳、呼吸等身体变化。
2、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跳绳、适合运动的场地一块。
1、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绳操,请幼儿每人拿一根跳绳,并将绳子一折为二,拿住折绳子的绳子两端。
2、带领幼儿做自编的绳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等。
3、我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是否有变化。如心跳、呼吸是否加快,有没有出汗。
1、请幼儿将绳打开,我们一起来跳绳吧!幼儿自由练习跳绳,要求连续跳。
2、谁能跳最多次呢?我们来比一比,请幼儿进行跳绳比赛,要求“一气呵成”不能中断,比比谁跳得最多。
3、幼儿两两结伴,一人跳,一人数数。
4、跳完之后我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幼儿注意自己运动后和运动前身体发生的变化如心跳、呼吸是否加快,是否出汗。
1、绳子除了跳,还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请幼儿自由结伴,用短绳摆成某一形状,互相欣赏。
2、引导幼儿说说与刚才相比,现在自己的心跳等方面有什么变化。
3、告诉幼儿原来:跳绳的时候,心跳最快,呼吸急促,有的气喘吁吁。身上还出了汗,不运动的时候心跳恢复正常,呼吸也慢慢平静下来,不那么急促了。
1、组织幼儿收拾场地,表扬上课表现好的幼儿。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六
1、练习蹬脚踏车,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勇敢、爱护小动物的精神。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脚踏车2辆、变形平衡木2个、大纸箱2只、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的小动物玩具若干(为幼儿人数2—3倍)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2路纵队,站在场地一端;每队之间放置大纸箱一个;场地中间设置“山洞”;场地 另一端的变形平衡木两侧放置小精灵玩具若干。 老师发令后,各队第1名幼儿蹬滑跑冰车钻过“山洞”、到达“浮桥”。上桥救起1个小动物,并带着小动物踩脚踏车原路返回,第2名幼儿再出发。在规定时间内比哪一队救到的 小动物数量多为胜队。
1、必须双手扶把脚踏车至“浮桥”;待上桥后 才能救小精灵。
2、若游戏中途发生意外情况或未带小动物成功返 回应在原地重新通过。
通过本次活动,大班幼儿基本能够进行投掷并体验做“小爸爸”的自豪,小班幼儿也从中锻炼了钻爬的能力,体会与“爸爸”合作的快乐。总体来说,目标基本达成。
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由于接触幼儿时间较短,对幼儿的实际个体经验把握得不够充分,个别行为习惯较差的幼儿不能很好地带入游戏。
2.教师语言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在“救救小动物”的环节,教师出现让幼儿排队救动物的现象,显得不够精炼。
3.在活动道具的准备上,“工具包”的使用反而变成了幼儿的负累,幼儿在过河的过程中始终要带着他的“工具包”,幼儿甚至已经丢掉了,教师必须反复强调,可以删除。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七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
1.自制“摩棍”一根,口哨一只。
2.地面上画好写有数1-10的方格。
1、玩民间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幼儿集体念儿歌,扮演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要求幼儿念完儿歌后做一个造型动作,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动。
2、师幼共同玩游戏“魔法师”。
(1)教师手持“魔棍”,口念“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大象”,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魔法师”巡视,变得不像的用“魔棍”一指,这个幼儿便停止动作,还原成“木头人”。游戏中“魔法师”不断发出“变成小马”“变成小兔”等指令,“木头人”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
(2)“魔法师”组织“木头人”玩跳数字游戏。引导“木头人”按照1-10的顺序跳。如跳错,“魔法师”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动。
(3)“木头人”跳舞。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棍”,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
(4)随着音乐,魔法师送“木头人”回家。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八
1、发展幼儿的运动水平,提高幼儿的肌体协调能力。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一些小型的篮球架和小篮球(幼儿分成几组,数量就为几)。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
2、每一小组都排成一列,站在统一的起跑线后。
3、排头小朋友跑到篮球架处(距离幼儿队伍10"15米),然后跳起来投篮。
4、要求捡起投进篮筐的球,抱着球跑回出发地,把球交给后面的幼儿。
5、第二名幼儿接到球后,重复第一名幼儿的动作。
6、以此类推,直至排尾幼儿抱着球回到队伍中,才算结束任务。
7、比较哪组幼儿投进的最多则赢得比赛。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幼儿的安全,特别是队伍中幼儿会出现推搡的动作,尤其要当心。应多做提醒!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九
心理上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让学生懂得教师提出的上课新要求,从而更加自觉地
和教师紧密配合,为圆满完成本学期的体育教学任务而作出努力。
步骤:
1、 体育卫生基础知识
2、 中长跑练习和测验
3、 侧身滑步推铅球
4、 支撑跳跃 男生:跳箱 女生:山羊
5、 篮球传、接球和技、战术训练
6、 自选内容
1、 时刻牢记一个高中生应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能做出不适合高中生的事情。
2、 一切行动听指挥。体育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范围广、场地大、上课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每个人的自我约束力必须得到加强,虽然我们的体育教学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在纪律和上课的规范上必须得到加强,使全班每个同学在体育课上步调一致,做到既让学生充分活动开,又很流畅,放得开又收得拢,真正体现体育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3、 自觉遵守体育课的常规。体育课有其特殊性,为保证学生活动时不止于受伤,绝对禁止穿皮鞋,尽量保证服装能适合上体育课的要求。
4、 多相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体育活动必须有几个人或是几十个人的通力协作,才能玩得开兴和有兴趣,也才有劲头,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娱乐的效果,也才能在活动中激发每个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整个班级的、强烈的凝聚力,活跃班级气氛。
1、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2、 平时经常和学生都交流,听取学生对体育课有什么要求,教师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在安排课时适当作些调整,争取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
3、 在讲解一些技术动作时,多用一些力学原理知识来传授给学生,让高中学生自己去进行理解和消化,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加快掌握的速度和掌握的程度。
(2)让学生懂得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方法,从而达到适时锻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中生的生长发育特点
1、 定型期:高中生多数处于青春期的第三阶段,即定型期。并先后
进入青年初期,身心发展进入了质的稳定提高期,肌肉和心肺功能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与此相关的力量和耐力素质也具备了快速发展的生理条件。
2、 骨骼和肌肉生长特点
(1) 骨骼生长趋缓
(2) 肌肉纤维的生长由纵向为主转为横向为主,肌肉纤维横
断面增大,肌肉体积增加,弹性增强。---------青少年应
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进行力量训练,以轻负荷为主,
较高频率的练习手段为主,全面发展上下肢和腰腹力量。
3、 心肺功能的生长特点
(1) 心脏收缩能力提高
(2) 心血管功能不断增强
(3) 心率逐步下降
(4) 胸围、胸腔的扩大,肺活量有较大增加
以上这些都意味着高中学生已能承受较大强度的运动负
荷,充分具备了发展耐力的生理基础。
这些时期应经常进行的活动:进行采用发展有氧耐力为主
的练习(长距离中速跑、游泳、骑自行车)以及球类活动等。
同时注意呼吸的自然均匀等。
4、 神经系统的生长特点
高中学生的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大脑的结构与成人大致
相等,功能接近。这些时期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如球类运动中的复杂技术和战术配合以及组合动作,这有助于加强神经系统的内部联系,提高运动能力,也有助于发展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发展创新思维;。
(一) 高中生的身体特点
此时正处于一个塑造体形健美,全面增强与完善内脏器
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
(二) 外部的学习环境
学生学业负担加大,面对着激烈的升学竞争,很多学学生减少甚至放弃体育活动,导致体质下降。
(三) 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文化学习有促进作用
(1)“勤于运动”是孩子聪慧的重要条件
(2)适时锻炼,事半功倍
高中学生处于生理功能的黄金时期,这时增加锻炼可
以为一生健康建立起丰厚的“体质贮备”,推迟日后体质衰
弱的起始时间,减速衰老速度。
# 运动牟作用
(1)、增强人的体质
(2)、改善人的心理
(3)、改善脑的功能
(4)、促进主管逻辑思维功能的左脑半球与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半球协调发展,有珠联璧合之效。
(5)、加强血液功能的呼吸功能,使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并且通过大脑运动中枢的兴奋促使有关学习的神经中枢得到较好的休息,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 预防疾病在青年
许多中老年的疾病与青少年时期的健康相关,如肥胖
症,主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症等。可见,我们从小就应积极
参加体育锻炼和其他体力活动。
高中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从而带着健壮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十
1、练习立定跳远,发展弹跳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3、培养勇敢、大胆的`品质和敢于挑战的意识。
1、长绳一根,青蛙妈妈头饰一个,小虫若干,筐四个,擦汗毛巾,音乐。
2、教师课前布置好场地(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大绳围成“池塘”)。
热身运动“小蝌蚪变变变”。幼儿做蝌蚪跟随教师在“池塘”中游动头部运动)——蝌蚪长出两条后腿(下肢运动)——蝌蚪长出两条前腿(上肢运动)——变成青蛙跳跳(全身运动,幼儿各自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
(1)原地练习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教师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进行练习。教学重点:手臂前后摆动,身体重心转移,双腿用力蹬地,落地弯曲下膝)。
(2)幼儿同一方向进行练习。(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讲解动作要求和保护知识)。
(3)捉害虫游戏。小青蛙依次跳上荷叶捉害虫,将害虫放在指定筐内)。
(视幼儿运动情况,请幼儿自由休息擦汗)。
教师以绳子为边界在地上对折围成一条小河,根据幼儿活动能力的差异,河的宽度设置有宽有窄。
小青蛙自由跳过小河,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下雨了,河水变宽了,幼儿自主选择5位同伴,通过不断减少荷叶的数量来提高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幼儿分散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1、放松游戏:青蛙妈妈带小青蛙到小河里去游泳,如伸伸腿、互相拍背、拍腿等等。
2、幼儿帮助教师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十一
生奔跑能力和灵敏素质。
2、让学生体验“自救与救护”等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和创编多种自救和抢险的方法;体验遇险、逃险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心理承受力。
3、树立团队合作和安全意识,养成互相关爱的优良品质,获得体育锻炼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自救与救护的技能掌握;
学生自编自创救护方法与技巧;
1、引导与讨论探究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讲解与示范和小群体教学法相结合,指导学生实践;
本课教材选择的是根据新课改以来,新课程理念结合健康教育专题及高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而设计的一堂研究课。
(2’)开始部分我安排了一些原地队列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严谨的学风。
(8’)准备部分我安排了“摸四位“和“击掌不报数”两个小游戏,主要让学生学会快速反应技巧,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30’)基本部分的教学过程我注重师生平等互动,也注重师生和生生评价。模拟地震发生时“自救与救护”游戏,主要发展学生力量、速度及灵敏等身体素质,设立了救护“组织奖”“创意奖”和“抗震救灾勇士”称号,主要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的重点体现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关互动游戏后,以及教师的暗示和启迪,各组自编自创探究合作,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游戏创编能力。通过设立竞赛奖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5’)结束部分采用配乐舞蹈放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身体放松的同时愉悦身心。
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
2、高中学生因身体条件、运到技能和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我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身体素质练习和基本运动技能的提高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整合在一堂体育游戏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体育锻炼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3、高中一年级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预设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实践并小结,教师进行及时点评和激励。
七、教学效果预计。
通过教学95%以上同学掌握地震相关的基本常识及地震发生时的救护技巧,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基本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十二
使学生懂得体育课的卫生要求。
体育课的卫生要求。
一、导入,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如何上好体育课呢?首先要了解体育课的卫生要求。
二、体育课的卫生要求:
1、环境卫生:场地卫生环境的好坏是上好体育课的。
前提条件,场地必须平坦、清洁。
2、个人卫生:
(2)严禁穿皮鞋、凉鞋,防止伤害他人和损伤自己。
(3)严禁带小刀、钉子等,以免造成损伤。
(6)课程完毕要做整理活动,促进机体各部分机能状态的恢复。
(7)使用体育器械一要注意安全,二要注意卫生。
3、运动生理卫生:体育锻炼要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应注意全面性、经常性和发展性,合理安排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否则也会引起不良影响,如:头晕、恶心、心慌、面色苍白等现象。因此,要求每个同学按教师的安排,按规定的时间、动作、次数、运动量去完成。
一、开始部分,约2—3分钟;第二、准备部分,约6—12分钟;第三、基本部分,约25—30分钟;第四、结束部分,约3—5分钟。
三、齐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四、效果考查:检查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是否按体育课的卫生要求去做。
(略)。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十三
在春天的主题活动中,宝宝们唱春天、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丽。有一天,星宇在书上看到了蝴蝶,他兴奋地叫起来:“蝴蝶,蝴蝶!”宝宝们都挤来一起看。看宝宝们对蝴蝶很感兴趣,我就带着他们到小花园中找蝴蝶。并设计开展了“蝴蝶找花”语言活动。
1.通过看看、说说、贴贴,激发孩子对美的感受(美指的是花美、蝴蝶美、愿意帮助别人的宝宝更美)。
2.尝试用几种方法粘贴蝴蝶.感受游戏的快乐。
1.和宝宝一起在活动室的墙上、玩具橱上布置各种各样的花,让宝宝们觉得我们的活动室很美。
2.制作多媒体课件“蝴蝶找花”(多媒体色彩鲜艳又有动感),歌曲《好朋友》录音带。
3.蝴蝶每人3。4只(有的背面有双面胶,有的没有)、胶水、浆糊、小毛巾、筐子等。
1.看看说说
(1)引发兴趣:出示“蝴蝶找花”的幻灯片,和宝宝们一起说说幻灯片上的内容。
(2)教师边演示幻灯片边讲故事《蝴蝶找花》。
师:小蝴蝶找到了美丽的花宝宝.它们唱歌、跳舞真高兴。
2.找找贴贴
(1)出示一只背面有双面胶的小蝴蝶:“小哥哥――,小姐姐――,谁来帮帮我,我想找花宝宝做朋友。”(请宝宝们帮小蝴蝶找花宝宝,贴好后,请宝宝说说是怎么把小蝴蝶贴到花上的:)
(2)小蝴蝶背后没有双面胶怎么办?请宝宝说说或去找找,用什么方法也可以把小蝴蝶贴到花上?(浆期、胶水)
(3)宝宝帮蝴蝶找花,教师重点观察宝宝是用何种办法来粘贴的。
3.唱唱跳跳
一起唱唱跳跳《好朋友》,感受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的积极情感。
本次活动我以游戏贯穿始终。2~3岁幼儿的注意和记忆是短暂的、不随意的,我在活动中.把落脚点放在关注幼儿的情感上,通过几个层层递进的环节,尝试把美的情感贯穿于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在一种愉快、宽松的氛围中,帮助小蝴蝶找朋友,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丰富有趣的情景,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帮助孩子积累各种基本经验。喜欢重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在看幻灯时,孩子们会反复地学说:红花、黄花,并与电脑里的花、蝴蝶积极互动.充分融入到情景中。
初一体育课教案篇十四
2、体会球类体育游戏的快乐,喜欢进行集体体育游戏。
皮球。
(一)准备部分:玩球。
幼儿人手一个球,分散进行玩球活动,鼓励幼儿想出各种玩球的方法。让幼儿相互交流、学习各种玩球方法。
(二)基本部分:传球游戏。
友要确定后面一个小朋友接到球了才能松手。接到球以后再接着传给下一个小朋友。
2、试玩一遍。结束后总结问题。
3、正式比赛。2-3遍。
(三)结束部分:放松运动。刚才我们都玩累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吧!敲敲腿,敲敲手臂,呼吸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