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规划图范文(15篇)
随笔是一种以记叙、描写等手法,自由而灵活地表达作者个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作品。学会借鉴和欣赏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精选几篇优秀的总结范文,让我们一起探索写作的奥秘。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一
9月我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作为村官入职已经三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我们枣园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我就枣园村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栆园村位于北赵川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89户,1069人,劳力413人,其中党员23人。全村耕地面积1811亩,其中主导产业核桃427亩,板栗410亩,粮食生产以玉米、小麦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50亩,小麦种植面积500亩,其他产业种植面积861亩。畜牧业方面,全村牛存栏52头,猪存栏615头,人均纯收入3700元,是我县比较贫困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枣园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枣园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县新农村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枣园村的发展很难跟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枣园村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核桃、香菇、木耳、天麻、丹参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过关,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1998年到xx年,核桃产业连年受灾,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核桃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核桃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多是病园、老园、残园,果树多为老式核桃树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种,矮化等经济效益高的优质核桃树苗比较缺乏,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广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虫现象,从而导致产量低,病虫害现象严重。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xx年至今,玉米、小麦的销售价格低下,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
(三)、香菇、木耳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近几年林业部门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发家致富的群众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支撑点,限额砍伐直接限制了群众生产的规模,以前的香菇产业大户现在也处于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地。由于众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背井离乡,端着金碗要饭吃,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这部分人大都是年轻有为,有能力、有才华、有技术的农村“能人”,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积极性,由于他们见多识广,大多数人都做了远离故土的打算,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城市化了,过不惯以前的穷日子,所以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愿留在农村种粮。
(四)、肉猪养殖技术落后,规模较小。枣园村的养猪产业历史悠久,但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是散养户,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养殖的状态,对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玉米、饲料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的胎死腹中。
(二)、核桃产量低,品质差;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多为晚熟品种,经济效益低。新建核桃园苗木小,见效晚;核桃苗木价格较贵,群众无力购买,导致核桃发展速度缓慢,规模小;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核桃栽植的重要性,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核桃园的管理差,核桃苗成活率低,标准园建设不达标。
(三)、主要粮食产业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养猪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养猪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养猪模范带头人,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
(五)、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靠电视,信息渠道有限,落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很难满足群众高速发展的文化需求。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围绕“加快核桃,提升板栗,壮大畜牧,多业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本村的综合实力,改变本村的贫穷面貌。
根据枣园村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和谐新农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经济水平的大局出发,围绕乡党委提出的发展战略提出“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导产业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
(一)、抓好产业发展,以核桃为核心,带动林果业的全面发展。
1、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核桃产业,抓住核桃发展的第三次机遇,也是最后一次机遇,切实加强枣园村核桃产业在全县核桃产业中的比重,我们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统一思想,提高班子认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大好时机,使村干部、村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深刻认识到发展核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核桃发展定位为村委会考评的关键因素之一,将核桃发展做为我们村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2、大力扶持核桃产业致富能手,真正感受核桃的发展潜力。组织村委会成员及村民代表去我县棣花、商镇学习参观通过核桃产业致富起来的家庭,让他们切切实实体会到核桃是个“金蛋蛋”,是群众致富的好帮手,是我们村今后发展的好产业;3、加大政策引导,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为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我们制订了优惠政策:对核桃建园示范户以及核桃产量大户进行奖励,并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技术支持;对资金确实有困难,贷款信誉良好的群众优先安排小额贷款资金予以扶持;4、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加强管理知识培训。聘请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推广品种化栽培,嫁接改良,提高坚果品质,加强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冬季适时进行改土施肥,涂白等管理。5、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核桃商品化。依托我县在全国核桃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发展我们村的核桃产业,使核桃发展规模化、经营管理科学化、坚果销售商品化,将我们村的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在8到10年时间,发展成为全县知名的核桃产业基地。
2、抓好养猪产业建设。在乡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倡导下,我们村现存栏猪615头,主要分布在两个大的养猪场和村中100多户村民家中,其中两个大的养猪场占去了村中十分之一的养殖数。但是,这还不够,还应提高猪的存栏数,鼓励村民多养猪,使养猪产业发展上规模,只有发展上规模了,养的猪才能有销路,才能卖出好价钱。再者,根据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猪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变废为宝,这样既改变了夏季猪粪遍野的臭味,又使村容得到改善,也使村民用上干净便捷的新能源,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沼气用过的粪便还可以继续在田间施肥,通过这样的循环使用,把我们村的养猪业做大做强,形成养殖业、农业、新能源的循环发展链。
最终实现全村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效益明显,彻底改变过去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一业独撑的局面。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1、抓好危房排险,灾后重建工程。我们村有一部分群众居住在年老失修的危房中,随时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应及时对这些危房进行排查加固,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今年的雨季过后,我们就及时的对全村的危房户进行了排查,发现有方相启、吴有发和郭丙丁等几户村民的房子存在不安全隐患,我们通过政府资助和本人筹集一部分资金,对这些危房进行了重建。
2、对枣园村村民小组的入组道路逐步进行维修改造、改善村容村貌。由于资金问题我们村的入组道路一直没有统一硬化,村民随便在房前屋后堆积家畜粪便、乱倒垃圾、存放柴火,显得比较凌乱;道路两边也没有种植树木,进行绿化,每到下雨天,村民行走在泥泞的路上,走进院落,都会留下两排带有泥土的鞋印,使干净整洁的院落略显凌乱。因此,我们对入组的道路准备进行硬化整治,以改变脏乱差现象和村民下雨天出行难的局面。
3、建设好村文化室。由于多年来村里没有文化设施方面的投入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现有陕西省“农家书屋”协会捐赠图书xx多册,有条件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室,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规定每个月1号、10号、20号可以前来借书,对借书群众进行登记。在借书时,多劝导村民借科普方面的书籍,借此机会进行科普知识的宣讲,让村民从书中学到致富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村民的思想得到提升,改变以往陈旧的思想,让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够积极的执行政府的正确引导。
(三)、组织保障:
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好“推动科学发展,党员争当创业先锋”,深化党员承诺制度,全面推进“党员中心户”制度,加强干部带动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我们村的致富能手李小虎,是我村的养猪大户,家中有猪72头,其中老母猪20头,每年每头老母猪可下猪崽10只,每个老母猪每年可下两次猪崽,每个猪崽最少可卖200元,仅猪崽一项每年就可毛收入8万元,除去养猪的花费,加上每年出栏的大猪,能够纯收入8万元。通过这样的带领,极大的带动了我村的养猪产业,使我村现在形成了家家户户都养猪的局面。
实施阳光村务,广泛汇集民意。在村“两委”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全面落实村民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村组理财制度,提高村调委会业务水平,及时规范的公开村务、党务、财务、事务。下村到户多了解民情民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将职权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组内。大力推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村班子的陈旧思想,积极接受新事物,大胆创新。
总之,要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先锋带头建设,把枣园村建设成为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相信枣园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农村,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两委谏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的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二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动漫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动漫龙头企业和充满活力、影响力强的动漫品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文市发〔〕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市动漫产业重点扶持单位的认定。
(一)本意见所称的动漫,是指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和程序认定的动漫产品和活动,具体标准如下:
2.漫画:单幅和多格漫画、插画、漫画图书、动画抓帧图书、漫画报刊、漫画原画等;
3.游戏:以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为主。
4.卡通形象推广及其衍生产业:以原创动漫品牌形象推广和产业化为目的,组织实施的品牌打造、跨地区大型推广活动,实体玩具、服装、文具开发、制造、销售活动,动漫舞台剧创作演出活动,卡通形象品牌授权、代理和交易活动等产业活动。
(二)符合下列条件,经市动画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考核认定合格,被授予“市动漫产业重点扶持单位”称号的动漫企业,可享受本意见所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
5.原创动漫产品开发、生产和相关技术服务为其主营业务,具有一种以上自主开发的原创动漫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动漫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50%以上。
二、扶持措施。
(一)市、区两级政府每年统筹安排资金,重点扶持动画、漫画、游戏、卡通形象推广等四大类动漫项目以及动漫产业公共技术、公共信息、公共展示、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二)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参加的动漫产业投融资服务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担保制度创新,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解决中小动漫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申请银行贷款的动漫企业,可在贷款之日起一年内申请贷款担保费补助和贷款贴息。担保费补助和贴息金额依据企业实际已支付的贷款担保费用和贷款利息的50%确定,担保补助、贴息额度合计不超过100万元。
由市有关国有集团发起,设立市动漫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重点支持动漫企业的重大项目。对于当年引进的优秀原创动漫企业,有股权合作意向、经考察具有发展潜力的,投融资平台可以各种形式进行合作,鼓励动漫企业做强做大。
(三)对企业纳税营业收入连续3年超过5000万元的大型骨干动漫企业,按照企业3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额地方留成部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四)在12月31日前,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动漫企业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对动漫企业为开发动漫产品提供的动漫脚本编撰、形象设计、背景设计、动画设计、分镜、动画制作、摄制、描线、上色、画面合成、配音、配乐、音效合成、剪辑、字幕制作、压缩转码(面向网络动漫、手机动漫格式适配)劳务,减按3%税率征收营业税。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三
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礼貌和精神礼貌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将依据党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依据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发展思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成特色产业,提升农业综合竞争优势,培育农村产业集群,全面促进芜湖市县现代农业发展,为建设“礼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良好基础。
二、产业规划主要依据。
《芜湖县“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农业部十一大主导产业和安徽省实施的十大产业布局等文件和要求。
三、产业规划与布局原则。
根据新农村建设产业规划总体思路,产业规划与布局将依据八条基本原则:一是深入调查,科学规划;二是因地制宜,构成特色;三是循序渐进,由粗变细;四是坚持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结合;五是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六是农村环境建设与农村再生能开发相结合;七是产业布局与优势产业链相结合;八是农村道路建设与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相结合。
按照“市县一体,城乡统筹,组团式发展”总体要求,结合芜湖县县情和《芜湖县“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要求,产业规划与具体安排如下:(1)建立8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建立一个农副产品加工园区;(3)建立2个畜禽养殖小区;(4)建设18个重点新农村示范村,其中规划村6个、整治村12个;(5)建立3个生态农业休闲示范区;(6)建立5个农产品专业市场;(7)建立一个沼气工程示范区。具体规划产业规模及布局:
1、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1)建立“双低”油菜标准生产基地6万亩,基地布局。
在全县,各镇集中连片布局2万亩;。
(4)建立特优水产品基地1万亩,基地布局在方村和陶辛两镇;。
(5)建立青虾养殖基地2万亩,其中六郎镇和方村镇各5000亩,陶辛镇布局1万亩。
(6)建立建食用菌生产基地2000m2,基地布局在六郎镇和方村镇埭南;。
(7)建立gap标准化药材种植基地1万亩,基地布局在花桥镇;。
(8)建立苗木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基地布局在红杨镇。
2、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建立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园区1个,园区占面积拟定4000亩,园区规划分“三区八园”,即:
(1)农产品加工区。
农产品加工区分为四个园区,即:
a、食品加工园区。
该区主要加工可食品性农产品,产业和产品布局为:食用。
油加工(如米糠油、保健食用油)、民间特色食品(锅巴、粽子、粑粑等)、净菜加工、腌制菜加工、山芋深加工、茶叶深加工、食用菌加工、畜禽分割产品深度加工、蜂蜜产品加工等。
b、工艺品加工园区。
该区主要加工生产有工艺特点和技术性及创意性较强的民间工艺产品。主要产业布局为:秸秆编织、工艺品加工、珍珠工艺品加工、果木工艺品加工、园林工艺品加工等。
c、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园区。
该区以农产品综合利用为目标产品,主要布局饲料加工、畜禽皮毛加工、木器包装加工、大米加工、稻壳和秸秆发电、有机肥生产和再生能源开发、纤维板生产等。
d、食用保健食品加工园区。
该区主要布局保健和医药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布局中药材加工、中成药保健食品加工、蜂蜜保健食品加工、香菇颗粒生产、辣椒红色素提取、珍珠保健食品加工及精细化工生产等。
(2)生产观赏休闲区。
该区分为2个园区,即:
a、高新技术农产品生产展示区。
该区重点以实施农业为基础,重点布局农产品种苗培育、良种繁育、无土栽培等高技术产品。
b、休闲观光园区。
依托农产品生产区和设施化高技术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建立观点休闲、文化科普、体验参与、旅游服务等功能配套功能专业区。
(3)配套服务区。
该区分为2个园区,即:
a、生活分园区。
该区以人为服务对象,主要配套服务餐饮、洗浴按摩、保健休闲等服务功能。
b、商品服务区。
该区以农产品为服务对象,主要以农产品展示服务、农产品交易洽谈服务、农产品产供销信息服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政策和信贷服务等。
3、畜禽养殖小区建设。
(1)建设家禽养殖小区1个,年出栏商品家禽100~500万羽,基地布局湾沚镇原三元区。
(2)建设商品圩猪养殖小区1个,年出栏规模为20万头。
建设1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其中规划示范村6个,每镇各1个,整治示范村12个,每镇2个。
5、休闲观光农业小区建设。
建设3个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小区,即:陶辛生态观光农业。
实验区、和平生态园林休闲区和六郎农乐休闲度假区。
6、农产品建设市场建设。
(1)建立皖南批发市场1个,布局在县城湾沚镇;。
(3)建立皖南果蔬批发市场1座,布局在湾沚镇;。
(4)建立家禽和珍禽零售与批发市场1座,布局区湾沚镇;。
(5)建立民间工艺品专业批发市场1座,布局在湾沚镇。
7、沼气工程示范区建设。
建立农村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沼气工程示范区一个,布局在湾沚镇百花村。
1、种植业:以粮油、棉、茶、桑(蚕)及药材为主导产品,构成“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特色,到,实现产值19亿元,年均递增率2.43%;农产品加工率到达45~90%,加工率增加15~40%百分点。
2、畜牧业:以畜禽养殖和深加工为重点,构成具有核心竞争力产业,到20,实现产值6亿元,年均递增率11.24%;畜禽产品加工率到达70%,增加10个百分点。
均递增9.87%,水产品加工率到达72%,增加27.7个百分点。
4、林业果:以桃、柿、板栗等地方优势特色品种为主,至2010年,实现产值1亿元,年均递增率14%以上;经果产品加工率到达45%,增长38个百分点。
5、龙头企业:透过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基地建设,着力加大农产品加工项目实施,“十一五”期间,拟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70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15个,县级50个。
五、产业规划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1、20xx年1~3月,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和相应的工作组;。
3、20xx年5~6月,市县乡镇结合,拟定调查方案开展对新农村建设驻点专项调查;。
6、20xx年12月,总结、评审、示范、推广;。
7、20xx年11月~20xx年,调研、规划、修改、示范、推广、实施。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四
一、基本状况。
xx距城西8公里处,全村共有两组,103户,现有人口551人;耕地面积314亩,户均3.04亩,人均0.57亩;农民人均产粮250公斤以上,人均纯收入1883元;种植规模420亩,其中经济作物225亩,主要是西瓜15亩、大棚韭菜55亩、红芪30亩、地膜洋芋50亩、花椒60亩、地膜辣椒15亩;粮食作物195亩。养殖业1100头(只),养猪688头,(其中农户养猪400头,专业户6户,288头);养鸡412只。劳务输出180人,运输专业户3户。在基础设施方面,村级公路宽4米,长500米,综合路宽7米,长800米。该村座落在几十年前因地质灾害发生滑落的坡体上,在以前发生滑坡时,曾掩埋过人家,后人挖掘此土体时,曾发现过农户使用过的盆碗等生活用品。坡体呈阶梯状,阶梯前高后低最大高差为1米,曾多次发生地质灾害。10月5日前,该村103户住户有41户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情。为此县委、县政府、镇政府把土堆避险搬迁作为这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工作。
二、指导思想:
主、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到达520亩,压缩小麦面积到30亩。养猪专业户11户,养猪1200头;养鸡专业户7户,养鸡1962只;劳务输出400人;运输专业户8户;基础设施:机井5眼,渠道衬砌5300米,道路维修硬化11600平方米,市场建设1300平方米,综合楼建设(校园、村阵地、卫生所)3225平方米,电灌维修1000米。人均纯收入力争到达3000元。
四、发展的重点产业:
1、种植业:由于xx村是一个川区村,土地面积小,所以还是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导产业,在原先的基础上,20xx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到达285亩;20xx年340亩;20xx年400亩;20xx年460亩;20xx年到达520亩。逐年压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养殖业:大力发展养殖业,扩大养殖专业户。20xx年养猪专业户到达7户,养猪800头;20xx年到达8户,900头;20xx年9户,1000头;20xx年10户,1100头;20xx年到达11户,1200头。养鸡专业户到20xx年到达7户,养鸡到达1962只。
3、劳务输出:在原先的基础上,到20xx年运输专业户到达8户,劳务输出400人。
4、基础设施方面:建5眼机井,搞好村级道路硬化,实现水利设施配套,建立村阵地,确保教育文化医疗公共服务设施健全。
五、保障措施:
1、村上成立以村委一班人为主的规划实施小组,透过县、镇驻村领导的指导,统筹规划,立足实际,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明确职责:首先完善村班子,其次对村干部进行分工,各负其责,村书记负责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主任负责产业规划实施,文书负责有关项目的申报,相关技术培训等工作,确保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3、搞好技术培训: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受益人。建设新农村要把培育新农民当作一项根本措施来抓,,按农事季节的要求进行技术培训。透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潜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村面貌带给人才。
4、用心申请项目,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五
xx年9月我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作为村官入职已经三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我们枣园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我就枣园村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栆园村位于北赵川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89户,1069人,劳力413人,其中党员23人。全村耕地面积1811亩,其中主导产业核桃427亩,板栗410亩,粮食生产以玉米、小麦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50亩,小麦种植面积500亩,其他产业种植面积861亩。畜牧业方面,全村牛存栏52头,猪存栏615头,xx年人均纯收入3700元,是我县比较贫困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枣园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枣园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县新农村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枣园村的发展很难跟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枣园村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核桃、香菇、木耳、天麻、丹参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过关,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1998年到xx年,核桃产业连年受灾,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核桃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核桃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多是病园、老园、残园,果树多为老式核桃树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种,矮化等经济效益高的优质核桃树苗比较缺乏,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广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虫现象,从而导致产量低,病虫害现象严重。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xx年至今,玉米、小麦的销售价格低下,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
(三)、香菇、木耳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近几年林业部门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发家致富的群众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支撑点,限额砍伐直接限制了群众生产的规模,以前的香菇产业大户现在也处于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地。由于众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背井离乡,端着金碗要饭吃,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这部分人大都是年轻有为,有能力、有才华、有技术的农村“能人”,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积极性,由于他们见多识广,大多数人都做了远离故土的打算,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城市化了,过不惯以前的穷日子,所以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愿留在农村种粮。
(四)、肉猪养殖技术落后,规模较小。枣园村的养猪产业历史悠久,但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是散养户,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养殖的状态,对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玉米、饲料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的胎死腹中。
(二)、核桃产量低,品质差;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多为晚熟品种,经济效益低。新建核桃园苗木小,见效晚;核桃苗木价格较贵,群众无力购买,导致核桃发展速度缓慢,规模小;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核桃栽植的`重要性,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核桃园的管理差,核桃苗成活率低,标准园建设不达标。
(三)、主要粮食产业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养猪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养猪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养猪模范带头人,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
(五)、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靠电视,信息渠道有限,落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很难满足群众高速发展的文化需求。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围绕“加快核桃,提升板栗,壮大畜牧,多业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本村的综合实力,改变本村的贫穷面貌。
根据枣园村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和谐新农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经济水平的大局出发,围绕乡党委提出的发展战略提出“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导产业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
(一)、抓好产业发展,以核桃为核心,带动林果业的全面发展。
1、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核桃产业,抓住核桃发展的第三次机遇,也是最后一次机遇,切实加强枣园村核桃产业在全县核桃产业中的比重,我们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统一思想,提高班子认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大好时机,使村干部、村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深刻认识到发展核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核桃发展定位为村委会考评的关键因素之一,将核桃发展做为我们村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2、大力扶持核桃产业致富能手,真正感受核桃的发展潜力。组织村委会成员及村民代表去我县棣花、商镇学习参观通过核桃产业致富起来的家庭,让他们切切实实体会到核桃是个“金蛋蛋”,是群众致富的好帮手,是我们村今后发展的好产业;3、加大政策引导,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为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我们制订了优惠政策:对核桃建园示范户以及核桃产量大户进行奖励,并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技术支持;对资金确实有困难,贷款信誉良好的群众优先安排小额贷款资金予以扶持;4、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加强管理知识培训。聘请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推广品种化栽培,嫁接改良,提高坚果品质,加强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冬季适时进行改土施肥,涂白等管理。5、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核桃商品化。依托我县在全国核桃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发展我们村的核桃产业,使核桃发展规模化、经营管理科学化、坚果销售商品化,将我们村的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在8到xx年时间,发展成为全县知名的核桃产业基地。
2、抓好养猪产业建设。在乡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倡导下,我们村现存栏猪615头,主要分布在两个大的养猪场和村中100多户村民家中,其中两个大的养猪场占去了村中十分之一的养殖数。但是,这还不够,还应提高猪的存栏数,鼓励村民多养猪,使养猪产业发展上规模,只有发展上规模了,养的猪才能有销路,才能卖出好价钱。再者,根据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猪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变废为宝,这样既改变了夏季猪粪遍野的臭味,又使村容得到改善,也使村民用上干净便捷的新能源,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沼气用过的粪便还可以继续在田间施肥,通过这样的循环使用,把我们村的养猪业做大做强,形成养殖业、农业、新能源的循环发展链。
最终实现全村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效益明显,彻底改变过去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一业独撑的局面。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1、抓好危房排险,灾后重建工程。我们村有一部分群众居住在年老失修的危房中,随时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应及时对这些危房进行排查加固,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今年的雨季过后,我们就及时的对全村的危房户进行了排查,发现有方相启、吴有发和郭丙丁等几户村民的房子存在不安全隐患,我们通过政府资助和本人筹集一部分资金,对这些危房进行了重建。
2、对枣园村村民小组的入组道路逐步进行维修改造、改善村容村貌。由于资金问题我们村的入组道路一直没有统一硬化,村民随便在房前屋后堆积家畜粪便、乱倒垃圾、存放柴火,显得比较凌乱;道路两边也没有种植树木,进行绿化,每到下雨天,村民行走在泥泞的路上,走进院落,都会留下两排带有泥土的鞋印,使干净整洁的院落略显凌乱。因此,我们对入组的道路准备进行硬化整治,以改变脏乱差现象和村民下雨天出行难的局面。
3、建设好村文化室。由于多年来村里没有文化设施方面的投入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现有陕西省“农家书屋”协会捐赠图书xx多册,有条件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室,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规定每个月1号、10号、20号可以前来借书,对借书群众进行登记。在借书时,多劝导村民借科普方面的书籍,借此机会进行科普知识的宣讲,让村民从书中学到致富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村民的思想得到提升,改变以往陈旧的思想,让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够积极的执行政府的正确引导。
(三)、组织保障:
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好“推动科学发展,党员争当创业先锋”,深化党员承诺制度,全面推进“党员中心户”制度,加强干部带动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我们村的致富能手李小虎,是我村的养猪大户,家中有猪72头,其中老母猪20头,每年每头老母猪可下猪崽10只,每个老母猪每年可下两次猪崽,每个猪崽最少可卖元,仅猪崽一项每年就可毛收入8万元,除去养猪的花费,加上每年出栏的大猪,能够纯收入8万元。通过这样的带领,极大的带动了我村的养猪产业,使我村现在形成了家家户户都养猪的局面。
实施阳光村务,广泛汇集民意。在村“两委”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全面落实村民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村组理财制度,提高村调委会业务水平,及时规范的公开村务、党务、财务、事务。下村到户多了解民情民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将职权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组内。大力推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村班子的陈旧思想,积极接受新事物,大胆创新。
总之,要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先锋带头建设,把枣园村建设成为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相信枣园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农村,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两委谏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的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
强力推进两区同建实现兴农富民强县。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六
2、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农业税收又是逐步取肖的。
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了解农村、关注农村的发展,进而,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目前,我村集体经济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构的双层经营体制。而如今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生产力发展,在我村书记主任干部等人的领导下,我们正在将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化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关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当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与帮助、政府部门的关心与引导以及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如:国家在近年来制定了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价格政策。比如说今年粮食价格已涨到9毛/斤;与此同时又适当降低了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另外,今年区财政拿出30万元作为农机发展专用基金,对于奖励在推进农机化发展和建设农机化示范中突出的镇(办)村组、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因而,我村现已基本上实现了农机化发展,大多数家庭已经拥有了拖拉机,甚至还有农民买起了联合收割机等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减少了劳作时间。而且,国家还向农村提供了财政投入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村路网、电网等基础设施,这对农民而言实在是一件好事!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时,发生了一次突破性的变化。那就是农业税已经取消了。这无疑是件好事!另外在农民发展农业遇到困难时,政府能够及时地下发文件资料等来帮助农民度过难关。比如说去年那场50年不遇的风雪灾害性天气,对我村农业产生造成的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政府部门专门及时地下发了农业一防灾抗灾专款,还派专家亲自下田给农民讲授生产自救的相关知识。政府对那些损失严重的家庭还给予了补贴。由此可见政府对农民的关怀,不仅仅体现在取消农业税上。
那么什么是农业税呢?农业税是国家依法向从事农业生产并取得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这也就是说凡是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去纳农业税。而如今农业税的取消发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切实得到实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那么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查又有何意义呢?首先我认为农民是这最直接的受益者;其次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符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而减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全体人员的共同富裕。这也不就达到了小康社会的要求了吗?同时也就为全体人民的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此,我个人观点是:调整产业结构不仅仅表现在农业上,积极大力发展工业、第三产业也是不容忽视的。况且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依靠科技,而有些农民为了提高单产,盲目地扩大耕地面积,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虽然,我们的村主任、领导干部向广大农民发放了农业知识宣传单,但是许多农民都没有认真去学习,过后就当垃圾丢掉了。显然,这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表现。因此,我们的村干部应当引导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可以通过开办夜校等让专家们为他们现场解答疑难问题。或许这样更为实在些;其次我认为在农村可以发展旅游业。因为在这里空气清新,到处都是鸟语花香。特别是到了油菜开花时节,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即可以领略到山水田园的风光,又可以品味到农家的美味与佳肴。还有那热情好客的农民,未尝不让人感觉到心灵的放松和一种浓浓的家的温暖!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七
为更好地推动我村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增产增收,抓好农村结构调整,加快本村的二三产业发展,现结合本村实际,就20_年新农村建设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发展村级经济为中心,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改善村容村貌,推进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好示范。
二、基本目标。
村群众经济逐步壮大,力争村级群众可用资金到达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加600元;党建工作有新的突破,村级班子努力构成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战斗堡垒”型队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建设“村文化体育娱乐中心”为基础,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构成思想道德日常教育的良好机制,使村民素质普遍提高;村庄建设逐步推进,环境建设整治取得明显实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在加强群防群治的基础上,加强对村现有治安和调解组织建设,使社会治安步入良性循环;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有新的发展,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为全村百姓营造一个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让全村百姓感受到杨庙村的新气象和新面貌。
三、工作措施。
(一)、充分发挥总支部带头堡垒作用,加强对精神礼貌建设的领导。
1、充分发挥总支部的核心作用,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把建立礼貌村列入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制订建立规划,不定期召开建立工作研讨会。
2、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用心慎重地发展新党员,计划发展新党员3-5名,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同时加强党支部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每月组织政治教育学习一次,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二次,每季召开党总支党员大会一次,并不定期地对党员进行业务知识、思想道德教育。
3、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健全各项制度,推行“四议两公开”做法,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议事会,努力完善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级民主议事制度。
4、加强党员干部廉政建设,开展“双述一询三公开”“任职”等活动,开展农村党风廉政教育。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利用村级电教和远程教育体系,从正反两应对党员进行廉政教育,同时抓好村级财务公开工作。
5、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代会、群团组织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活动指导。
(二)、加强经济建设中心,提高村级综合经济实力。
1、完成或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指标。
2、完成村级群众可用资金在2万元左右,农民人均收入到达5600元。
3、加强管理和引导工农业的发展。
(三)、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经常性地向干部群众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爱国主义、群众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2、认真做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要以群众主义为原则,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用心开展五好礼貌家庭、家庭评比活动,用心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检查督促,努力使村民构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4、大力倡导礼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健全老年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禁止封建迷信活动,禁止赌博活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5、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勤劳致富、互助互爱精神,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四)、加强村庄建设,创造整治优美的环境。
1、实施杨庙村的总体规划建设,实施村庄整治,对村庄局部道路的清理和房前屋后的整理。
2、继续做好河道清理和道路硬化工作,对村庄内的支路继续实施硬化,使全村道路硬化率到达50%。
3、加强环境卫生的宣传力度,用心开展清洁村庄大会战,着手培植农民“家庭绿化”示范户。以村妇联组织为依托,实施“门前三包”活动。
4、继续改水改厕工作,用心宣传环保法规,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五)、以村落文化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1、加强投入力度,增强设施建设,建成集知识、培训、文化、娱乐、体育、休闲于一体的村文化体育中心。
2、每年多次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切实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力宣传企业、校园、家庭文化的建设。
(六)、发展礼貌教育事业,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1、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率到达100%。农村劳动力理解各类文化技术培训率到达70%以上,大力推广殡葬改革,火化率100%,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到达50%以上,卫生饮用水普及率到达80%以上。
2、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健全组织网络,加强服务工作,力争各项指标到达上级要求,无计划外生育现象。
3、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合作医疗保险事业和土地保险工作,根据村级群众收入状况,每年提高困难户、老龄人员、五保户的补助额度,进一步规范合作医疗制度。
4、用心做好适龄青年征兵工作,同时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促进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
1、加强村级调解组织,健络,妥善解决村民矛盾,使调解率到达100%,调解成功率到达95%以上。
2、充分发挥村保安分队作用,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知识,经常性地开展法制讲座。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组织夜间护村队,加强夜间巡逻,杜绝刑事案件的发生。
(八)、以“礼貌村”建立为重点,切实加强其他项目的建立。
四、组织保障。
村级领导班子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确定专人负责,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确保工作目标落实。我村班子成员将携手全体村民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带领指导下,团结协作、齐头并进,用心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八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连广生、许谦迎带领调查组,在去年调查的基础上,于今年9月中、下旬对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察看现尝走访龙头企业和农户等方式,调查了除中区之外的11个县市区,34个乡镇,27家龙头企业,并走访了50多户农民。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总体思路,围绕市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提出的调整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狠抓措施落实,全市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稳步发展,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114.8亿元,同比增长11.2%;农林牧渔增加值54.8亿元,同比增长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850元,同比增加317.6元,增长20.7%。综合分析,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六个方面的成效。
(一)宣传发动广泛,形成了良好的调整氛围。农民是结构调整的主体。各级把能否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调整成败的关键,坚持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发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思路,致富典型现身说法,算帐对比引导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激发广大农民调整的积极性。邹城、泗水、嘉祥召开10万多人参加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动员大会,任城、鱼台、汶上、梁山组织由农业专家和致富典型参加的农业结构调整巡回报告团进村入户宣讲。初步统计,全市组织外出参观考察3万余人次,举办专题报告会1200多场次,发放致富典型和效益分析表8万余册。通过宣传,广大农民转变了思维方式,增强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加深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增收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端正了调整的态度,逐步实现了“要我调”向“我要调”的转变。
(二)规划目标明确,把握住了调整方向。各地按照全市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地资源、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发挥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制订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三年调整目标和规划布局。全市计划用三年时间拉长做强五大产业链: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247万亩,优质专用玉米154万亩;大陆瓜菜260万亩,大蒜105万亩,反季节精细瓜菜76万亩;劳务输出60万人,劳务收入30亿元;新发展速生丰产林92万亩,种苗花卉40万亩,经济林35万亩;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名优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达到60%以上。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三年调整规划。任城区“扩大苗木面积,扩大以瓜菜、甜叶菊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扩大以长沟葡萄为主的经济林面积,扩大以优质生猪为主的畜禽养殖规模,扩大沿湖水产养殖面积,提高粮食作物品质和产量”;兖州市“发展三林一带,构筑三大示范区”;泗水县“南北山区抓林果,泗河两岸抓瓜菜,全县上下抓畜牧,一年四季抓劳务,持之以恒抓水利”;微山县“种植抓优质高效,水产抓名优增效,林果抓栽培管理,劳务抓协调服务,畜禽抓规模带动”;金乡县“加快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大蒜经济”;汶上县“抓亮点、重点突破,点带面、整体推进,建设绿色大县”;梁山县“突破三大片,两区加一滩,间作为主线,增效为重点”。
(三)工作重点突出,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市把“五条产业链”建设作为一项工作重点,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果。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由去年58:42下降到今年55:45。各类经济作物面积540.8万亩,比去年增加47.5万亩,其中瓜菜278万亩,增加28.8万亩;棉花162万亩,增加17.5万亩;花生98.6万亩,增加1.2万亩。林果业取得新的突破。全市共造林240万亩,其中今春完成造林50万亩,内有经济林15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35万亩;发展苗木花卉11万亩;建设绿色通道1500公里。畜禽业稳步发展。牛存栏42万头,羊350万只,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猪存栏280万头,同比增长4.3%。禽类饲养呈恢复性增长。肉类总产33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禽蛋22万吨,增长6%;奶类1.8万吨,增长37.4%。渔业放养力度加大。养殖面积达到61万亩,同比增长18.8万亩;水产品产量8.5万吨,同比增长6.2%。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强劲。全市以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东接西送、南上北下、技能培训”三大工程为重点,努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劳务收入。全市在县外务工人员达到69万人,新增劳务输出18万人,其中市外劳务输出8.5万人,新增劳务经济收入4.25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220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52家,过亿元的32家,带动各类生产基地230万亩,带动农户64万户。兖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快,现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8家,其中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13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过10亿元的2家,有2家企业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其中绿源公司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并且形成了以华龙、正龙、华丰三大方便面生产企业为主体的粮食加工企业群和以绿源、嘉隆为主体的畜禽加工企业群,该市每年可加工转化粮食130万吨,加工肉鸡、肉鸭2800万只,保证了优质农产品全部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和以金乡为中心的90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2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县泗水镇、杨柳为中心的10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任城李营为中心的10万亩苗木基地和以南张为中心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中心的5万亩甜瓜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基地,以微山、梁山为主的5万亩芦笋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了1260余处规模养殖场区,年出栏万只以上的禽场562处;林果业形成了100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90万亩的经济林基地和23万亩的苗木花卉基地。
(五)强化服务措施,克服了调整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围绕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各地从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入手,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帮助农民克服调整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产前重点抓信息服务。以市坷垃网为依托,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网络终端向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村、专业户延伸。二是产中重点抓技术服务。以解决结构调整中的技术难题为重点,采取送科技下乡、举办专题讲座、发放明白纸、培训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济宁市农科院在任城区喻屯镇、嘉祥县金屯镇、金乡县胡集乡举办“甜瓜穴盘育苗技术现场观摩会”,近200名农民技术员和瓜农接受了技术指导,取得良好效果。三是产后重点抓农产品营销服务。在抓好农产品推介宣传,搞好区域特色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同时,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从重点产业和产品入手,抓了订单农业,全市订单合同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任城区喻屯镇组织机关干部进驻大中城市,帮助农民销售甜瓜,收到良好效果。四是全程重点抓资金服务。市、县、乡都分别出台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优惠政策,加大了投入力度。全市今年用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资金已达1.8亿元,其中邹城市达到6000万元。全市各级农业银行累计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季节性流动贷款7.6亿元,出口退税4435万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2.77亿元。同时,农业招商引资也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汶上县南站镇引进益普山庄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圆葱生产基地,目前该公司已投资360万元。
(六)各级领导重视,确保了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不但把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经济工作,而且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部署。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同志靠上抓,有关部门具体抓,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沉到基层,抓好每一项措施的落实。市、县、乡实行了领导包保责任制。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包县市区,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加强了工作调度。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已召开大型专题调度会议4次,一些县市区还实行了定期调度制度,做到了及时掌握情况,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全面开展。泗水县实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直接调度结构调整制度,每周至少调度乡镇书记、乡镇长一次。坚持了严格考核。市产业化办公室组织140余人,采取抽样调查和重点项目考察相结合的办法,从2月中旬至3月中旬,对xx年度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位居前列的3个县市区、5个先进部门以及18名有功人员给予了隆重表彰奖励,发挥了抓先进,带后进,促全局的作用。
总体上看,全市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形势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三产业明显短腿,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偏弱的格局未得到大的改变。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九
第一段:引言(200字)。
农村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政府对农村产业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许多地方纷纷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我曾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工作,并从中获得了许多经验和体会,现就此和大家分享。
第二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机遇与挑战(250字)。
农村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机遇方面,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农村产业可以大力发展,填补城市需求的空缺,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同时,农村产业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农村重要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然而,农村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农业产能过剩,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并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段:农村产业的特点和优势(250字)。
农村产业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农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多领域的产业。其次,农村劳动力相对充裕,成本较低,有利于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再次,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有利于激发创新和创业的活力。农村产业有利于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些特点和优势使农村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第四段:农村产业发展的路径和经验(300字)。
农村产业发展的路径是多样的,根据具体的地方特点和资源环境,可以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式。其中,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品牌化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农村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推动农业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农产品品牌化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品质和形象,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扩大销售规模。
第五段:结语(200字)。
农村产业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创业机会。农民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农村产业发展将迎来更好的明天。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十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全面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县政府研究室近日会同县政府农业科利用两周时间,深入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开展走访调查,了解和掌握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抓手,立足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实施“特色立农,工业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强力推进基地建设,积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完善销售体系,全县农业产业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产业基地规模持续扩大。种植业方面,全县发展蔬菜面积13.6万亩,300亩以上蔬菜种植基地达到8个,建有国家级蔬菜示范标准园区1个、规模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1个、特色种植生产基地5个。养殖业方面,现有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养殖场47户,建成规模养殖小区4个、规模养殖场20个。
(二)龙头带动作用逐步显现。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达到1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宜采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已建成300亩设施蔬菜基地,可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沃隆公司通过实施“农超对接”及在邢台市开设直销店,销售额不断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到60万吨,交易额6亿多元,可带动全县350个农产品运输专业户和周边10万亩农产品基地农户生产。
(三)农业品牌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全县已注册康泰祥、洁利达、甘寨绿等农产品品牌商标20个,高脚白大葱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宜采园”、“沃隆”2个品牌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认证面积达5万亩,认证绿色蔬菜品种11个、无公害品种8个。
(四)新兴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宜采现代农业观光园、汇昌汇昌大型生态农业观光园2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集采摘、观光、餐饮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综合示范园,一个以休闲观光为主的新兴产业正在我县加速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名牌产品少,与先进地区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二)龙头企业带动增收的能力不强。当前我县“农字号”龙头企业大都处于发展的初期,规模小,装备差,科技含量低,缺乏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产品加工深度不够、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包装差,质量档次不高,加工转化和增值不高。
(三)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截至目前,全县仅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7家,总数在全市占第12位,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农户之间没有利益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缺乏组织能力强、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有限。
(四)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山东寿光等全国知名的农业大县、农业强县来说,我们的品牌多是一些区域性品牌,对外知名度不高,难以形成大的规模带动效应。
(五)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严重。从企业本身来看,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有效抵押物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由于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大,银行放贷的风险相对较大,单笔成本也比较高,致使银行对规模相对较小的“农字号”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推进农业发展理念转变。要不断加大对发展农业产业化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形式,是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有效途径。引导广大农民要破除传统观念,克服因循守旧思想、改变耕种模式,以经营工业的方式经营农业。按照市场的导向和要求,组织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村产业化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十一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农村康养产业逐渐兴起,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新选择。在我参观农村康养产业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独特之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以下是我对农村康养产业的心得体会。
首先,农村康养产业追求自然环境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与闹市的城市繁忙相比,乡村的自然环境更加纯净宜人。我参观过的农村康养基地采用了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配以山水园林,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这些康养基地融入了丰富的农村文化与乡土风情,保留了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还能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温暖。这种和谐统一的环境使人们可以忘却城市的喧嚣,体验到真正的宁静与放松。
其次,农村康养产业注重身心健康的全面提升。在农村康养基地中,除了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还有丰富多样的康养项目供人们选择。例如,我参加了一堂农村瑜伽课程,瑜伽老师耐心指导我们每个动作,让我们感受到身心的放松与平衡。此外,还有一些康养基地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如农家乐、农田体验等,让人们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使人们身心得到放松,还能够提高人们的户外活动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
第三,农村康养产业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随着农村康养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前往农村寻找健康与放松。这不仅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旅游消费,还为农民提供了创业机会。我参观过的一个农村康养基地就是由当地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他们通过种植有机蔬菜、养殖特色禽畜等方式,为基地提供新鲜健康的食材。同时,他们还提供各种农业体验和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这种以农民为主导的康养产业模式,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第四,农村康养产业培育了新型的农村社群文化。农村康养基地往往是由一群热爱自然与健康生活的人自发组织而成。在这些社群中,人们分享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农村社群文化。我在参观中与一位基地的管理者进行了交流,他告诉我,他们经常组织讲座、康养课程等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参与其中。这种社群文化不仅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够培养人们对农村的关注和责任感。
最后,农村康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康养产业的政策支持,为其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例如,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康养基地建设的投入、推行特色农产品的地标认证等措施,为农村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保障。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村康养产业的规范管理和评估,确保康养基地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总之,农村康养产业不仅提供了舒适宜人的环境和全面的康养项目,还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它培育了新型的农村社群文化,并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然而,要实现农村康养产业的全面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希望未来农村康养产业能够更加完善,为人们的健康和幸福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十二
2010年9月我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作为村官入职已经三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我们枣园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我就枣园村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一、枣园村基本概况:
栆园村位于北赵川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89户,1069人,劳力413人,其中党员23人。全村耕地面积1811亩,其中主导产业核桃427亩,板栗410亩,粮食生产以玉米、小麦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50亩,小麦种植面积500亩,其他产业种植面积861亩。畜牧业方面,全村牛存栏52头,猪存栏615头,2010年人均纯收入3700元,是我县比较贫困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枣园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枣园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县新农村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枣园村的发展很难跟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枣园村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核桃、香菇、木耳、天麻、丹参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过关,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1998年到xx年,核桃产业连年受灾,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核桃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核桃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多是病园、老园、残园,果树多为老式核桃树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种,矮化等经济效益高的优质核桃树苗比较缺乏,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广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虫现象,从而导致产量低,病虫害现象严重。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xx年至今,玉米、小麦的销售价格低下,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
(三)、香菇、木耳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近几年林业部门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发家致富的群众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支撑点,限额砍伐直接限制了群众生产的规模,以前的香菇产业大户现在也处于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地。由于众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背井离乡,端着金碗要饭吃,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这部分人大都是年轻有为,有能力、有才华、有技术的农村“能人”,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积极性,由于他们见多识广,大多数人都做了远离故土的打算,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城市化了,过不惯以前的穷日子,所以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愿留在农村种粮。
(四)、肉猪养殖技术落后,规模较小。枣园村的养猪产业历史悠久,但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是散养户,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养殖的状态,对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玉米、饲料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
三、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的胎死腹中。
(二)、核桃产量低,品质差;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多为晚熟品种,经济效益低。新建核桃园苗木小,见效晚;核桃苗木价格较贵,群众无力购买,导致核桃发展速度缓慢,规模小;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核桃栽植的重要性,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核桃园的管理差,核桃苗成活率低,标准园建设不达标。
(三)、主要粮食产业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养猪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养猪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养猪模范带头人,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
(五)、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靠电视,信息渠道有限,落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很难满足群众高速发展的文化需求。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围绕“加快核桃,提升板栗,壮大畜牧,多业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本村的综合实力,改变本村的贫穷面貌。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及规划。
根据枣园村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和谐新农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经济水平的大局出发,围绕乡党委提出的发展战略提出“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导产业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
(一)、抓好产业发展,以核桃为核心,带动林果业的全面发展。
1、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核桃产业,抓住核桃发展的第三次机遇,也是最后一次机遇,切实加强枣园村核桃产业在全县核桃产业中的比重,我们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加强管理知识培训。聘请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推广品种化栽培,嫁接改良,提高坚果品质,加强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冬季适时进行改土施肥,涂白等管理。
5、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核桃商品化。依托我县在全国核桃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发展我们村的核桃产业,使核桃发展规模化、经营管理科学化、坚果销售商品化,将我们村的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在8到10年时间,发展成为全县知名的核桃产业基地。
2、抓好养猪产业建设。在乡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倡导下,我们村现存栏猪615头,主要分布在两个大的养猪场和村中100多户村民家中,其中两个大的养猪场占去了村中十分之一的养殖数。但是,这还不够,还应提高猪的存栏数,鼓励村民多养猪,使养猪产业发展上规模,只有发展上规模了,养的猪才能有销路,才能卖出好价钱。再者,根据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猪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变废为宝,这样既改变了夏季猪粪遍野的臭味,又使村容得到改善,也使村民用上干净便捷的新能源,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沼气用过的粪便还可以继续在田间施肥,通过这样的循环使用,把我们村的养猪业做大做强,形成养殖业、农业、新能源的循环发展链。
最终实现全村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效益明显,彻底改变过去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一业独撑的局面。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1、抓好危房排险,灾后重建工程。我们村有一部分群众居住在年老失修的危房中,随时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应及时对这些危房进行排查加固,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今年的雨季过后,我们就及时的对全村的危房户进行了排查,发现有方相启、吴有发和郭丙丁等几户村民的房子存在不安全隐患,我们通过政府资助和本人筹集一部分资金,对这些危房进行了重建。
2、对枣园村村民小组的入组道路逐步进行维修改造、改善村容村貌。由于资金问题我们村的入组道路一直没有统一硬化,村民随便在房前屋后堆积家畜粪便、乱倒垃圾、存放柴火,显得比较凌乱;道路两边也没有种植树木,进行绿化,每到下雨天,村民行走在泥泞的路上,走进院落,都会留下两排带有泥土的鞋印,使干净整洁的院落略显凌乱。因此,我们对入组的道路准备进行硬化整治,以改变脏乱差现象和村民下雨天出行难的局面。
3、建设好村文化室。由于多年来村里没有文化设施方面的投入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现有陕西省“农家书屋”协会捐赠图书xx多册,有条件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室,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规定每个月1号、10号、20号可以前来借书,对借书群众进行登记。在借书时,多劝导村民借科普方面的书籍,借此机会进行科普知识的宣讲,让村民从书中学到致富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村民的思想得到提升,改变以往陈旧的思想,让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够积极的执行政府的正确引导。
(三)、组织保障:
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好“推动科学发展,党员争当创业先锋”,深化党员承诺制度,全面推进“党员中心户”制度,加强干部带动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我们村的致富能手李小虎,是我村的养猪大户,家中有猪72头,其中老母猪20头,每年每头老母猪可下猪崽10只,每个老母猪每年可下两次猪崽,每个猪崽最少可卖200元,仅猪崽一项每年就可毛收入8万元,除去养猪的花费,加上每年出栏的大猪,能够纯收入8万元。通过这样的带领,极大的带动了我村的养猪产业,使我村现在形成了家家户户都养猪的局面。
实施阳光村务,广泛汇集民意。在村“两委”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全面落实村民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村组理财制度,提高村调委会业务水平,及时规范的公开村务、党务、财务、事务。下村到户多了解民情民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将职权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组内。大力推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村班子的陈旧思想,积极接受新事物,大胆创新。
总之,要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先锋带头建设,把枣园村建设成为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相信枣园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农村,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两委谏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的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
1.题页题页点明报告的主题。包括委托客户的单位名称、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调查报告的题目应尽可能贴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调查项目的性质。
2.目录表。
3.调查结果和有关建议的概要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匝简短,切中要害。使阅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查的结果,又可从后面的本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有关建议的概要部分则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发现和结论,有时根据阅读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本文主体部分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十三
农村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直以来承担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责任。近年来,我深入农村实地调研,观察到了农村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得出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农村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引导。政府在农村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需要积极引导发展。政府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为农村产业提供支持和保障。例如,出台土地承包政策,确保农民拥有稳定的土地权益;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产业发展的监管和管理,推动农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支持。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科技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的进步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节约成本。通过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农民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劳动力投入。例如,引入精确农业技术,对农田进行精准施肥,提高土壤质量;利用无人机等新兴技术进行农田巡查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因此,农村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引导科技支持,提高农村产业竞争力。
第三,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市场的支持。市场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农村产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定价机制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村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潜力,调整农村产业的布局和结构。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政府可以通过重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加强市场营销渠道的建设,促进农村产业与市场的对接。
第四,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民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发展农村产业需要农民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农民可以通过参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集体经济模式的推行,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农民还应积极学习现代农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增强自己在农村产业中的竞争力。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最后,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强调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倡导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村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和管理力度,推动农村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总之,农村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引导、科技支持、市场保障、农民参与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十四
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与小城镇兴起的.最明显的就是,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等省的全国29个特色纺织集群中绝大多数都是以镇为单位,而名扬海内外的苍南标牌集群则是坐落在苍南县的金乡镇,作为“东方电器之都”的`是温州市的柳市镇.因“三来一补”而形成的广东珠三角产业集群,当初外资进入时正是看重村镇的土地便宜而选择一些村镇建立合资企业;温州产业集群的发起者基本上都是本地农民,且很多都是通过农村家庭工业而逐步形成的.
作者:韦光左停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刊名:江苏农村经济英文刊名:jiangsururaleconomy年,卷(期):“”(12)分类号:f3f06关键词:
农村产业规划图篇十五
提供一篇。
为您提供帮助!
2019年9月我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作为村官入职已经三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我们枣园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我就枣园村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一、枣园村基本概况:
栆园村位于北赵川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89户,1069人,劳力413人,其中党员23人。全村耕地面积1811亩,其中主导产业核桃427亩,板栗410亩,粮食生产以玉米、小麦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50亩,小麦种植面积500亩,其他产业种植面积861亩。畜牧业方面,全村牛存栏52头,猪存栏615头,2019年人均纯收入3700元,是我县比较贫困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枣园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枣园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县新农村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枣园村的发展很难跟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枣园村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核桃、香菇、木耳、天麻、丹参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过关,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1998年到xx年,核桃产业连年受灾,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核桃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核桃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多是病园、老园、残园,果树多为老式核桃树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种,矮化等经济效益高的优质核桃树苗比较缺乏,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广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虫现象,从而导致产量低,病虫害现象严重。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xx年至今,玉米、小麦的销售价格低下,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
(三)、香菇、木耳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近几年林业部门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发家致富的群众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支撑点,限额砍伐直接限制了群众生产的规模,以前的香菇产业大户现在也处于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地。由于众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背井离乡,端着金碗要饭吃,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这部分人大都是年轻有为,有能力、有才华、有技术的农村“能人”,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积极性,由于他们见多识广,大多数人都做了远离故土的打算,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城市化了,过不惯以前的穷日子,所以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愿留在农村种粮。
(四)、肉猪养殖技术落后,规模较小。枣园村的养猪产业历史悠久,但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是散养户,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养殖的状态,对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玉米、饲料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
三、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的胎死腹中。
(二)、核桃产量低,品质差;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多为晚熟品种,经济效益低。新建核桃园苗木小,见效晚;核桃苗木价格较贵,群众无力购买,导致核桃发展速度缓慢,规模小;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核桃栽植的重要性,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核桃园的管理差,核桃苗成活率低,标准园建设不达标。
(三)、主要粮食产业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养猪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养猪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养猪模范带头人,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
(五)、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靠电视,信息渠道有限,落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很难满足群众高速发展的文化需求。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围绕“加快核桃,提升板栗,壮大畜牧,多业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本村的综合实力,改变本村的贫穷面貌。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及规划。
根据枣园村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和谐新农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经济水平的大局出发,围绕乡党委提出的发展战略提出“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导产业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
(一)、抓好产业发展,以核桃为核心,带动林果业的全面发展。
1、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核桃产业,抓住核桃发展的第三次机遇,也是最后一次机遇,切实加强枣园村核桃产业在全县核桃产业中的比重,我们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统一思想,提高班子认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大好时机,使村干部、村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深刻认识到发展核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核桃发展定位为村委会考评的关键因素之一,将核桃发展做为我们村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2、大力扶持核桃产业致富能手,真正感受核桃的发展潜力。组织村委会成员及村民代表去我县棣花、商镇学习参观通过核桃产业致富起来的家庭,让他们切切实实体会到核桃是个“金蛋蛋”,是群众致富的好帮手,是我们村今后发展的好产业;3、加大政策引导,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为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我们制订了优惠政策:对核桃建园示范户以及核桃产量大户进行奖励,并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技术支持;对资金确实有困难,贷款信誉良好的群众优先安排小额贷款资金予以扶持;4、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加强管理知识培训。聘请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推广品种化栽培,嫁接改良,提高坚果品质,加强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冬季适时进行改土施肥,涂白等管理。5、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核桃商品化。依托我县在全国核桃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发展我们村的核桃产业,使核桃发展规模化、经营管理科学化、坚果销售商品化,将我们村的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在8到2019年时间,发展成为全县知名的核桃产业基地。
2、抓好养猪产业建设。在乡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倡导下,我们村现存栏猪615头,主要分布在两个大的养猪场和村中100多户村民家中,其中两个大的养猪场占去了村中十分之一的养殖数。但是,这还不够,还应提高猪的存栏数,鼓励村民多养猪,使养猪产业发展上规模,只有发展上规模了,养的猪才能有销路,才能卖出好价钱。再者,根据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猪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变废为宝,这样既改变了夏季猪粪遍野的臭味,又使村容得到改善,也使村民用上干净便捷的新能源,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沼气用过的粪便还可以继续在田间施肥,通过这样的循环使用,把我们村的养猪业做大做强,形成养殖业、农业、新能源的循环发展链。
最终实现全村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效益明显,彻底改变过去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一业独撑的局面。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1、抓好危房排险,灾后重建工程。我们村有一部分群众居住在年老失修的危房中,随时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应及时对这些危房进行排查加固,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今年的雨季过后,我们就及时的对全村的危房户进行了排查,发现有方相启、吴有发和郭丙丁等几户村民的房子存在不安全隐患,我们通过政府资助和本人筹集一部分资金,对这些危房进行了重建。
2、对枣园村村民小组的入组道路逐步进行维修改造、改善村容村貌。由于资金问题我们村的入组道路一直没有统一硬化,村民随便在房前屋后堆积家畜粪便、乱倒垃圾、存放柴火,显得比较凌乱;道路两边也没有种植树木,进行绿化,每到下雨天,村民行走在泥泞的路上,走进院落,都会留下两排带有泥土的鞋印,使干净整洁的院落略显凌乱。因此,我们对入组的道路准备进行硬化整治,以改变脏乱差现象和村民下雨天出行难的局面。
3、建设好村文化室。由于多年来村里没有文化设施方面的投入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现有陕西省“农家书屋”协会捐赠图书xx多册,有条件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室,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规定每个月1号、10号、20号可以前来借书,对借书群众进行登记。在借书时,多劝导村民借科普方面的书籍,借此机会进行科普知识的宣讲,让村民从书中学到致富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村民的思想得到提升,改变以往陈旧的思想,让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够积极的执行政府的正确引导。
(三)、组织保障:
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好“推动科学发展,党员争当创业先锋”,深化党员承诺制度,全面推进“党员中心户”制度,加强干部带动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我们村的致富能手李小虎,是我村的养猪大户,家中有猪72头,其中老母猪20头,每年每头老母猪可下猪崽10只,每个老母猪每年可下两次猪崽,每个猪崽最少可卖200元,仅猪崽一项每年就可毛收入8万元,除去养猪的花费,加上每年出栏的大猪,能够纯收入8万元。通过这样的带领,极大的带动了我村的养猪产业,使我村现在形成了家家户户都养猪的局面。
总之,要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先锋带头建设,把枣园村建设成为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相信枣园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农村,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两委谏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的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
2.目录表。
4.本文主体部分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