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教学设计教案(专业13篇)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计划的具体体现。编写教案时要注意将知识点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接下来是一些教案的评价标准和评估指标,希望能帮助教师编写出更好的教案。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一
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解释肌肉变化引起的运动,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想法。2.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难点:对肌肉变化引起运动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1、2号纸每人一份。
三、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提出问题)。
(一)探究、体验骨骼的作用。
你知道骨头的哪些知识?或者你想了解骨头的哪些方面?你知道我们人的身体里面总共有多少块骨头吗?------206块(当这些骨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组成了骨骼。)。
t: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x光片来看见骨骼(出示人体骨骼图)。t: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发现骨骼还有什么特点?”
t:没有骨头还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讲人的头骨、胸腔)。
(二)探究、体验肌肉的作用。
t: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还能保护我们的内脏。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不能。
还有哪些组织与我们的骨骼协调工作呢?s:猜想。------关节、肌肉。
t:我们先来看一下肌肉。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完成伸臂、曲臂运动,用手摸一摸并观察上臂骨肌肉的变化。t: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活动中的感受。
s:我感觉胳膊向上屈肘时,胳膊上面的肌肉鼓起来。伸开胳膊这块又平了。”
上面的肌肉还很硬,下面的肌肉也跟着动。”
t:当同学们摸到胳膊上面肌肉变大了,变硬了,鼓起来了,猜想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s:有可能是肌肉往一起聚了。t:同学们,当肌肉鼓起来的时候,这就是肌肉的收缩。当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就是舒张。(师演示:伸臂、曲臂的动作)。
t:你在观察的时候发现肌肉收缩和舒张时,我们的手臂有什么变化?
(三)探究、体验关节的作用。
t:现在我们就用刚才的方法来研究一下关节有什么作用。
s:小组体验:受限制的关节运动(写一行字)。
打开实验材料袋,拿出里面的一号纸卷套在拇指上,二号纸卷套在食指上。
(四)体验“三者”协调运动。
t小结:(肌肉收缩牵动骨骼带动关节运动的。)。
t小结:在我们身体每一个活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者都是相互协调配合完成。(“三者”协调运动完成各种活动)。
(五)、拓展延伸。
实物出示:合页、挖土机、起重机的解释原理。
四、搜集信息。
s: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肌肉都非常发达。
老师,刚才我的猜想应该是肌肉起到力量的作用。
t:你说的非常对,肌肉发达的人是非常有力量的,你们看这些人看上去就很有力量。t(展示课件):我们要想拥有强健有力的肌肉,就必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二
2、对人体奥秘感觉兴趣。
活动准备:布袋木偶、邀请园内医生或做医务工作的家长来园参与活动。
(1)幼儿自行或互相摸、捏身体各个部位,找出哪些部位有骨骼。
(2)医务人员结合人体骨骼模型说出主要部位骨骼名称,幼儿指出相应的位置。
(1)医务人员介绍人体主要骨骼的作用:头骨保护大脑、四肢骨、脊椎骨支撑身体,胸骨、肋骨保护内脏。
(2)出示布袋木偶,引发幼儿讨论,如果人体没有骨骼的支撑会怎么样?(如果没有骨骼,身体就会像一个软软的袋子,什么事也做不成了。)。
(1)幼儿自由讨论:怎么保护骨骼,使骨骼长得很结实、健壮?
(2)师幼共同小结保护骨骼的正确方法:坚持锻炼,多晒太阳,多吃含钙食品,姿势正确,不从高处往下跳。
(1)可以利用图片,让幼儿观察骨骼的形状和样子,主要分布在身体的什么位置。
(2)合理调配幼儿的膳食,保证幼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量,及时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并帮助幼儿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2、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3、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教学重难点: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2.人体骨骼的教学模型;3.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每天,除了睡觉,我们总在不停的运动。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怎样运动的吗?一部分答案就在你的皮肤下面。摸摸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那就是---骨骼。(板书课题:骨骼)。
2.关于骨骼,你们想了解什么呢?1)有多少根骨头?
认识骨骼的作用。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呢?2.学生交流方法。(x光照片、摸)。
3.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老师说骨头的一个部分,让学生摸自己身上相应的位置)。
4.提问: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数手上的骨头)。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还能看清手骨折的地方。
5.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6.同学们,认识我们的骨骼了吗?现在我们做个游戏,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看看哪个组最先拼成完成的组请举手,巡视。)。
7.出示人体骨骼模型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8.小结:贴的都各不一样,但基本都没有错,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3.支撑、保护、运动(站立图、保护图和人体弯腰运动图)4.举例说说保护了那些内脏器官呢?(心脏、肝脏、心肺)5.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呢?(看摔伤的图片)学生举手回答。6.安全教育。
如何保护我们的骨骼?1).不模仿危险动作。2).上下楼梯不拥挤.3).剧烈运动前先做准备活动.4).……)。
7.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做哪些动作骨骼参与了运动?
(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
8.小结,我们的骨骼,除了睡觉,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之中,要做安全的,健康的运动。
五、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真的很棒,解决了你们要想知道的问题,我们都解决的什么问题呢?(作用、运动、保护等)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心动不如行动,奉劝你及周边的人,一定要适当的,安全的运动,保护好我们的骨骼。
六、作业练习题。(卡片)。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四
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
2.解释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模型、挂图等各种直观教具的观察,及观察后的演讲,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习惯和表达能力。
1.自觉养成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3.小组观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节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
人体主要的骨的名称,人的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人的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讲述时,首先让学生区分骨与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具体的叫骨,如肱骨;多块骨通过一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如脊柱。接着指出:人体的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关于骨胳的组成,从调动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角度,建议采用自学的方法:先让学生对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体组成情况表配合观察,一边观察图中主要骨的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人体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观察完毕后,教师每组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指着人体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的名称,并给评分,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对知识的识记的效果。
人的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对人体有了清楚的认识后,继续让学生观察的模型,并提出观察问题:(1)脊柱的正面和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2)观察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3)足有什么特点?这些对于人体直立行走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了解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和下肢比上肢粗壮及形成足弓这些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再分别讲述它们的生理意义。如联系脊柱弯曲异常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发育、体力和体态,说明脊柱四个生理弯曲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弹性,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有利于维持身体平衡。
最后,教师可视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小结。
导入:利用挂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导入新课:利用挂图使学生认识骨的几种类型:长骨、扁骨、短骨和不规则骨,通过提问骨与有什么区别引出新课。
板书:第二节。
根据上述提问,举例区分骨与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具体的叫骨,如肱骨;多块骨通过一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如脊柱。接着指出:人体的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出示挂图,引入组成。)。
板书:一、的组成。
教师指图说明人体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由于各部位功能的不同,的差别也很大,下面就来观察各部分的特点。先让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对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体组成情况表配合观察,一边观察图中主要骨的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人体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观察完毕后,教师每组请二个学生到前面指着人体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的名称,并给评分。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如颅骨围成了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整个颅骨中为什么只有下颌骨能活动。躯干骨中的胸椎与肋骨、胸骨组成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四肢骨主要由什么骨组成,与什么功能相适应;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等等。
板书:二、人体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继续让学生观察模型,先观察脊柱的正面,然后慢慢把模型侧放,问:脊柱的正面和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侧面有弯曲,教师进一步提出脊柱的弯曲都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有什么生理功能?教师指出在颈部、胸部、腰部、骶部各有一弯曲分别称为颈曲、胸曲、腰曲、骶区,这些弯曲可保持人体重心位置,利于维持身体平衡;可增加脊柱的弹性,可以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故称为生理性弯曲,是与人直立行走相适应的。
板书:1、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分别为颈曲、胸曲、腰曲、骶区,可缓冲震荡,维持平衡。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如果脊柱弯曲发生异常会是什么样呢?脊柱为什么会变形呢?脊柱变形后会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等。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参加讨论,最后得出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要注意正确姿势,以免发生脊柱变形,不但姿势形体不美,还会压迫内脏,影响发育。
由于人的直立,全身重量都要由下肢承受,特别是足,下面观察足骨。模型上足弓是明显的,教师可明确足弓的概念,然后提出:人的足形成弓状结构有哪些生理意义?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可概括出足弓的作用。然后讲述扁平足的功能缺陷。
如果一个人的身高早晚有变化,那么,用身高测量计分别测一个人早晚的身高,测得的数值会不一样。
[设计并完成实验]。
设计:用身高测量计或软尺分别测一个人早晚的身高,比较数值。
材料用品:立式身高计或固定于墙壁上的立尺或软尺。
方法步骤。
1.受检查者脱去鞋袜和衣帽,仅穿背心和短裤立于身高测量计的平台上(或靠墙壁的地面上),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微回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和两肩胛骨三点同时靠着(接触)立柱,头部保持立直位置。
2.检查者手持立式身高计滑测板轻轻向下滑动,直到板底与受检者颅顶相接触。此时,再检查受检者的姿势是否正确,待校正符合要求后,检查者再读取滑测板底面立柱上所指的数字,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即为身高数。
(如果是在墙壁上测,可以用一块硬板与受检者颅顶相接触,并使硬板保持水平。在硬板与墙壁接触处的位置作一记号,用软尺从墙根一直量到标记处,记录数值。)。
3.早晚各测量一次,记录数据,比较两次身高是否一致?
4.连续测量一个星期,记录观察数据.
5.把观察数据填入下列表格内,并求早晚身高的平均值。
星期。
早上身高(cm)。
晚上身高(cm)。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周平均值。
身高是指足底到头顶的高度,它可以反映人体发育的情况。一个人的身高在一天内会有变化,早上高,晚上矮。测量的结果表明,人体身高早晚可相差2厘米左右。
[实验结果的分析]。
人的身高早上略高于傍晚,是因为脊柱的椎骨之间都由椎间盘相连接,椎间盘富有弹性,它的形态可以随所受力的变化而不同:受压时,可被压扁;除去压力时,又可恢复原状。当人体经过一天的劳动或长时间的站立、行走、跑步之后,椎间盘会因受压而变扁,整个脊柱的长度也会缩短,身高就降低。但是,经过卧床休息之后,椎间盘因未受压力而恢复原状,脊柱相应地也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身高也就恢复到原来的高度。
[得出结论]人的身高早晚有差异,早上略高于傍晚。
(注意事项:测量人的身高时,检查者的眼睛要与滑测板在一个水平面上,否则读数容易发生误差)。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五
2、知道人体骨骼由206块骨头组成;
重点:知道骨骼由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教学准备:骨骼模型。
一、课前延伸。
1、搜集有关骨骼的图片和文字,对骨骼进行初步的认识。
2、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课内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和骨骼的作用。
(一)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硬硬的)。
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
7、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8、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9、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
10、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
11、读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二)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
1、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
2、学生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活动体验。
4、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5、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
6、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7、安全教育。
三、课后提升。
1、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
(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
2、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六
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发学生对骨骼的原有认识。
1、谈话:每天除了睡觉,我们总是在不停地活动,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吗?
2、揭示课题:答案就在你的皮肤下,摸一摸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那就是骨骼。(板书:课题骨骼)。
(二)引导学生探索人体的骨骼结构。
1、活动: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2、交流: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三部分---头,躯干,四肢。你摸出了几块骨头?
3、比较:与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分布图比较。
5、交流,汇报。
6、讲解:手骨共有27块,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这些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人体的骨架就叫做骨骼。
7、看图:回答问题。
(1)头骨是什么样的?
(2)躯干骨包括哪些骨?
(3)四肢骨包括哪些骨?
8、游戏:
(1)教师说骨骼,学生摸骨骼。
(2)对照模型图,摸一摸自己的骨骼的各个部分。
(三).观察骨的结构。
1、提问:你们知道自己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吗?
3、活动:分组观察动物的骨头,要求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4、汇报,交流。
5、讲解: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头也是又硬又结实,它既不是实心的,也不是无说明的,骨骼可以生长。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四)了解人体骨骼的作用。
1、看图:说一说: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2、交流。
3、谈话:人能站的住,坐的稳,靠的什么?(骨骼)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具有什么作用?(支撑)。
4、(看颅腔,胸廓图)回答问题。
(1)头骨里面装有人体的什么器官?(脑)。
(2)胸廓里面装有什么器官?(心,肺等)。
(3)脑,心,肺都是人体内部重要器官,想一想骨骼起着什么作用?(保护)。
5、提问:弯腰说明骨骼还具有什么作用?(运动)6.、总结。
(五)板书。
骨骼(206块)。
骨头分为:头,躯干,四肢。
作用:运动,保护,支撑。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骨骼的作用,知道基本的种类;
2、对人体奥秘感觉兴趣。
活动准备:
布袋木偶、邀请园内医生或做医务工作的家长来园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骨骼在哪里?
(1)幼儿自行或互相摸、捏身体各个部位,找出哪些部位有骨骼。
(2)医务人员结合人体骨骼模型说出主要部位骨骼名称,幼儿指出相应的位置。
二、骨骼本领大。
(1)医务人员介绍人体主要骨骼的作用:头骨保护大脑、四肢骨、脊椎骨支撑身体,胸骨、肋骨保护内脏。
(2)出示布袋木偶,引发幼儿讨论,如果人体没有骨骼的支撑会怎么样?(如果没有骨骼,身体就会像一个软软的袋子,什么事也做不成了。)。
三、保护骨骼。
(1)幼儿自由讨论:怎么保护骨骼,使骨骼长得很结实、健壮?
(2)师幼共同小结保护骨骼的正确方法:坚持锻炼,多晒太阳,多吃含钙食品,姿势正确,不从高处往下跳。
活动建议:
(1)可以利用图片,让幼儿观察骨骼的形状和样子,主要分布在身体的`什么位置。
(2)合理调配幼儿的膳食,保证幼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量,及时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并帮助幼儿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八
大班健康活动:人体的骨骼(保健)。
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2.学会用多种方法保护骨骼,使其健康成长。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对骨骼已有一些初步的认识。2.物质材料准备:课件。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产生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你们想看吗?照片有一点特殊,你们不要害怕(出示骨骼照片,提醒看的时候不要害怕)。你是通过什么知道它是鱼、狗的?告诉你们一个词语:骨骼(告诉幼儿是骨骼。丰富词汇:骨骼)。
二、看一看,了解骨骼及骨骼名称。
1.看视频,了解关于人类骨骼的基础知识。
2.看课件,熟悉人体骨骼构成。
师:谁来说说我们人体是由哪些骨骼组成的?
小结:原来我们人体是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等等组成的。3.玩游戏,再次熟悉人体的骨骼。
师:现在你们想不想来玩一个骨骼动一动的游戏,我说到哪个部位的骨骼,你就动动那里的骨骼,听清楚了吗?请你们起立!(教师反复说刚才的几个骨骼部位)。
三、想一想,了解骨骼的作用。
师:既然人体是由许多骨骼组成的,那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幼儿讨论后回答)。
师:骨骼还有很大作用呢,再来看一段录像。你会知道关于骨骼的更多知识。小结:来人的骨骼是承担着支撑作用的,它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撑着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同时由肌肉、关节等组织“帮忙”,进行着各种活动。假如没有骨骼,人体就成了一堆肉,当然什么也做不了,生命也就停止了。
四、动一动,了解保护骨骼的方法1.讲述保护骨骼的方法。
师:哦,原来有这么大的作用啊,那你知道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它?(交流回答)。
2.幼儿看一些图片,辨别这样做是否对骨骼有益。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样做对吗?
小结:要让我们的骨骼更加健康,我们要注意:不要从高处往下跳,注意安全、不挑食,多吃含钙的食品(如小虾米、紫菜、豆制品等)、平时还要多晒太阳,适当锻炼身体等等。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骨骼,使我们更健康的成长。
四、玩一玩,加深对骨骼印象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骨骼的小游戏轻松下吧!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图片上有许多骨骼,我们要把两边的骨骼一一放到这个小朋友的身体中去,这个游戏有好多关,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五、归纳提升,探索骨骼秘密。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九
活动名称:
人体的骨骼。
活动目标:
1、了解骨骼的组成,知道骨骼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懂得保护骨骼的必要性、重要性。
2、了解保护骨骼的基本方法。愿意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活动准备:
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二百零六块,人人随身带,从来不敢放,总是架起来。猜一样人人都有的东西,这是什么?
二、骨骼的构造。
1、骨骼在哪里?
幼儿用手摸摸、找找。感知骨骼的存在。
2、人体的骨骼:
观看人体骨架图,了解人体骨骼一共有206块。找找短骨、手指处是的骨头是短骨;手臂、腿骨是长骨。数数手指上短骨的有几节,试用加法进行运算。
3、骨骼有哪些作用?
骨骼起到支撑人体的作用,保护内脏。折断以后可自行愈合。请诸葛旭鸣谈谈自己骨折的情况。是幼儿了解骨骼是会断的,但经过治疗骨骼也可以重新长好。
三、保护我们的骨骼。
骨骼的作用很大,特别小朋友,正在生长发育时期,保护好骨骼更重要。为了使骨骼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骨骼?幼儿讨论,并观看图片,了解保护骨骼的方法。
活动延伸:
锻炼身体对骨骼有很大帮助,我们一起去锻炼。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十
领域及班级:健康大班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构造。
2、懂得用多种方法保护骨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活动重点:了解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对身体很重要。活动难点:知道保护骨骼的方法。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摸一摸自己的身体,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我们一起来摸摸自己的手臂,摸到了什么?硬硬的是什么?再摸摸其他的地方,你还在哪里摸到了骨头呢?教师小结: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地方都有骨头,骨头摸起来是硬硬的。骨头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骨骼。
二、认识骨骼,了解骨骼的各种功能。
1、教师出示人体骨架图,对照图边讲述人体骨骼边触摸身体该部位的骨头。
教:“人的身体有两百多块骨头,它们连接在一起。我的头上有头骨,张开嘴巴吃东西靠的是颌骨;还有手骨和腿部,走路、做事情都要靠它们;弯弯腰,那是一节一节的脊椎骨;再摸摸我们的胸口,那一排一排的是肋骨„”
2、教:小朋友们想想如果没有了骨骼,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教师小结:骨骼像支架一样支撑着我们的身体,骨骼对于我们很重要。
三、利用图片,知道通过正确的姿势来保护骨骼。
1、你觉得这两个小朋友哪位小朋友的坐姿是正确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我们日常应该怎么坐?我们来做一做。
3、这几个小朋友坐姿哪个是正确的那个是错误的?
4、你觉得这两个小朋友哪位小朋友的站姿是正确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我们日常应该怎么站?我们来做一做。
6、这几个小朋友站姿哪个是正确的那个是错误的?教师小结:正确的坐、站姿可以使骨骼生长得更健康。
四、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如何强壮骨骼。
1、教:“骨骼可以生长吗?
小结:小朋友的骨骼是不断生长的,所以个子会慢慢地长高。但到了一定的年龄骨骼就会停止生长了。
2、教:那我们怎样能帮助骨骼生长呢?让我们的骨骼更强壮呢?(鼓励幼儿自由讨论)小结:我们小朋友们要吃像米饭、牛奶、蛋类、蔬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骨骼才会长得更棒!
3、教: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的骨骼长得更好呢?我们可以每天坚持做哪些适合的运动?(出示运动的视频)。
教师小结:我们还要经常锻炼身体,这样我们的骨骼就会很坚实,不会容易断。
五、通过瑜伽结束活动。
师:我们来做做瑜伽舒展一下我们的骨骼!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一
教案。
一:骨骼会说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保护骨骼的重要性及钙质的补充。
2、知道保护身体正确姿势的重要性及保护骨骼的方法。
活动准备:
骨骼图片、笑脸、哭脸的图片、骨骼拼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音乐活动了解骨骼的功能。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身体可以自由弯曲并能做出各种动作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有骨骼,所以我们的身体可以自由弯曲并能做出各种动作。
2、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到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
师:骨骼是由许多节骨头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骼支撑着身体,没有骨骼,我们的身体就动不了。
1、教师引导幼儿看图片《我们的骨骼》,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姿势、动作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不利。
2、游戏:我是健康小裁判教师出示多幅各种骨骼动作的图片,让幼儿通过手中的笑脸和哭脸图片来判断正确与否。
三、骨骼所需的营养。
提问:我们的骨骼需要一些营养,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还有哪些好方法可以帮助自己长得高、长得壮。
师:不挑食、多吃含钙的食品(如小虾米、紫菜、豆制品、排骨、牛奶等)多晒太阳、适当锻炼。
四、游戏:骨骼拼一拼给幼儿发几张人体骨骼拼图,让幼儿自己玩一玩、拼一拼,老师巡回指导。
教案二:我们的骨骼。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人体骨骼的特性,掌握保护骨骼的方法。
2、知道关节的运动功能,体验运动的快乐。
3、学习与同伴合作学习,懂得关心受伤的小伙伴。
活动准备:
2、人体轮廓图片若干。
3、flash动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出示手绑绷带的布娃娃。
娃娃的手臂怎么了?她手臂上的骨头怎么会断了呢?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
(二)操作记录:人体的哪些部位有骨头?
1、幼儿摸摸自己、摸摸同伴哪些部位有骨头,两两合作在人体轮廓图上做记录。
师:我们人体除了手臂上有骨头,还有哪些地方也有骨头呢?我们来摸一摸、找一找,可以你摸摸我,我摸摸你,也可以自己摸一摸,然后把你摸到的骨头在人体轮廓图上记录下来。
教学设想:让幼儿充分感知骨头在人体中是无处不在的。两人合作记录,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交流自己的操作及记录。
师:呀,原来我们的身上有这么多骨头呀!谁想来介绍一下呢?你在哪里找到了骨头?
幼儿说到哪儿,全体幼儿就跟着摸一摸,同时说:“我在××摸到了硬硬的骨头。”
(三)初步了解骨骼的构造及特征。
师:原来我们人身上的许多地方都有骨头。这些骨头是什么样的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人体骨骼模型,我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
教学设想:老师在介绍人体骨骼模型的时候,主动与模型接触,这样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影响孩子,以消除孩子初次接触模型的恐惧心理,这样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又使活动过程显得自然、流畅。
1、自由观察图片、图书,触摸人体模型等。
2、交流:你看到的骨头是怎样的?像什么?
结合幼儿的讲述,老师简单介绍一些骨骼的作用。
教学设想:将骨骼的保护作用随机地穿插在幼儿的讲述中。例如,幼儿说肋骨像蝴蝶,老师就说:“是呀,这些像蝴蝶的肋骨就像一个笼子,保护着心脏、肺等内脏。”这样顺着孩子的思路展开活动,使活动显得灵活、流畅。
3、了解骨骼的支撑作用。
小结:人体骨骼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扁,有的圆,这些各不相同的骨头像一个架子把我们人支撑起来,使我们人可以站起来。
教学设想:骨骼的支撑作用是一个难点,因此老师将其蕴含在小结中,通过讲解帮助幼儿了解。现代教育观提倡的“以孩子为主体”不等于教育不能“告诉”,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告诉。
4、重点介绍关节的运动功能。
师:你们看,我的什么动起来了?(老师有节奏地弯弯手臂,曲曲手指。)。
教学设想:选择手臂和手指这两个运动幅度差异较大的部位,以此来扩展孩子的思维,使他们大胆地探索、发现,从而体验发现的快乐。
5、随动画音乐“让身体动起来”。
教学设想:这里的“动”既是活动内容的延续,又起到了动静交替的作用,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活泼可爱、富有节奏的flash动画,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让孩子充分享受活动的快乐。
(四)了解保护骨骼的方法。
1、讨论怎样让受伤的娃娃学会保护自己。
2、鼓励幼儿与受伤的娃娃对话。
教学反思:用对话这一形式来了解保护骨骼的知识,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使整个活动首尾呼应。
3、以娃娃的口吻介绍正确的坐姿、站姿。
师:谢谢小朋友告诉我这么多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也有一些好方法告诉大家。这些方法藏在下面的儿歌里:坐要挺直腰,站要挺起胸,不歪也不倒,抬头精神好。
幼儿学学儿歌里的正确坐姿、站姿。
教学设想:儿歌简洁、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听来轻松悦耳,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活动延伸:
1、提供操作卡,让幼儿判断行为对错。
2、在日常活动中养成正确的坐姿、站姿。
3、多渠道了解人体骨骼及人体的其他知识。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二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护骨骼、促进骨骼生长的方法。
(一)我的支架。
1、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小学生是怎样坐的?是什么让我们的身体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头,捏上去什么感觉?(硬硬的)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头?
4、:骨头长在皮肤和肉的里面,我们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种机器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骨头。
(三)看x光片,认身体部位(腿部、胸部、脚部)。
1、这里有几张x光片,你能认出这是什么地方的骨头吗?说说它们的样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诉幼儿骨骼的名称。
2、你还知道身上有哪些骨头?
(三)人体骨骼。
2、对你不知道的.地方提问,相互解答或老师解答。
3、人体有这么多的骨头,骨头有什么用呢?(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出示文字卡:支撑、保护:有的骨头能支撑我们的身体,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头;有的骨头能够保护内脏。比如:肋骨做几个动作,感受骨头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觉骨骼的保护作用:头盖骨、肋骨。
4、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骨头,到底有多少块骨头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数一数图,估计一下。
大人有206块,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图,知道人体的有些部位是有许多小骨头组成。
小朋友的骨头在不断地长4、骨头在长,会有什么变化呢?(长长、合并、变硬)。
(三)让骨头长得。
1、怎样让骨头长得好?
2、如果骨头受伤了,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受伤?
3、师幼共同,提升:喝牛奶、晒太阳、运动、坐得直、站得稳在幼儿带来的众多有数字的物品中,幼儿对温度计的兴趣很大,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就聚集在数学区"玩"温度计,小声议论。他们发现用捂住水银柱,红色的"水"会慢慢升高,手拿开"水"就会下降。
骨骼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三
1、初步了解骨骼的作用,知道基本的种类。
2、对人体奥秘感觉兴趣。
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布袋木偶、邀请园内医生或做医务工作的家长来园参与活动。
一、骨骼在哪里?
(1)幼儿自行或互相摸、捏身体各个部位,找出哪些部位有骨骼。
(2)医务人员结合人体骨骼模型说出主要部位骨骼名称,幼儿指出相应的位置。
二、骨骼本领大。
(1)医务人员介绍人体主要骨骼的作用:头骨保护大脑、四肢骨、脊椎骨支撑身体,胸骨、肋骨保护内脏。
(2)出示布袋木偶,引发幼儿讨论,如果人体没有骨骼的支撑会怎么样?如果没有骨骼,身体就会像一个软软的袋子,什么事也做不成了。
三、保护骨骼。
(1)幼儿自由讨论:怎么保护骨骼,使骨骼长得很结实、健壮?
(2)师幼共同小结保护骨骼的正确方法:坚持锻炼,多晒太阳,多吃含钙食品,姿势正确,不从高处往下跳。
(1)可以利用图片,让幼儿观察骨骼的形状和样子,主要分布在身体的什么位置。
(2)合理调配幼儿的膳食,保证幼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量,及时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并帮助幼儿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导入环节,我用的是播放一些常见的小动物骨骼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关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当我问到:没有骨骼,我们会怎样时,孩子们会给出“没有骨骼我们会死掉”这样的答案。这跟我预设中的答案不太一样,以至于自己慌了手脚,没有很好的将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没有骨骼我们就没法站立这个主旨很好的点出来。
课后我反思,孩子们的说法其实并没有错,没有了骨骼,人体只剩一副皮囊,各个器官无法运作,人会死去,这不也很好的说明了人体是骨骼的支架这一作用吗?如果当时我给予孩子们一些肯定,我想,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会更高,我得到的答案也会更富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