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0篇)
计划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事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工作和学习,提高效率。我想我们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以便更好地安排时间和资源。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障碍和风险,制定相应的备选方案和对策。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时间管理的要点,以下是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有效的计划。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生基本状况:
(1)本年级共12个行政班,学生860人。在中考数学成绩满分120分的基础上,我级100分以上的人很少,相对来说90分以上属于高分,绝大多数90分以下;学生数学底子薄弱,学习环节不完整,学习习惯不科学;另外,班级差异大,层次多。我们要加强集体备课力度,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由于初高中分别实施课改教学,高中教学内容与初中所学衔接度远远不够,存在较大断层,我们需制定并学习衔接材料,并且在新授的同时适时补充一些内容,势必挤占新课的授课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珍惜每一堂课,优化每一环节,提高学习效率,探索高效课堂。
(3)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学生有的是一份执着,期望值也较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
(4)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还停留在初中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及对数学学习的散漫认识上,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任务:
本学期完成数学人教a版《必修1》和《必修2》两册内容。
三、教学措施要求: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加强自我学习,特别是两个纲领性文件——《国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20__年山东省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的学习,吃透大纲,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不做无用功。
(2)加强集体备课,发动全组同志,确定阶段主讲人,集思广益,讨论优化教学方案;各班级统一进度,分层要求,分层作业,分层考试;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4)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训练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素养。
(5)让学生通过单元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
(6)精心组织教学,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重视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分层培养和数学基础辅导。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本学期,我负责高一三、四班的数学教学。这两个班有138名学生。初中生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不高。从两周的课堂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很高,有很多学生喜欢提问。但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差,无法正确定位自己,课堂效率普遍,教学工作存在必要的难度。为了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1)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理解基本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的实质,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相关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技能,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正确、系统地表达推理过程的技能。
(3)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求实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探索创新。
(4)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数学视野,逐步理解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倡导数学的理性精神,体验数学的审美意义,理解普遍运动、变化、创新、创新,数学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5)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负有双重责任。他们不仅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技能的培养,还要渗透高考思想方法,准备三年的学习。
(1)情感目标。
(2)通过问题分析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组成为一个优秀集体。
2、规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单周二上午第三节),分工协作,加强研讨,统一助学案,统一教学进度,每周一练,又要根据本班的学情进行复备。
3、积极参与备课组的教学资源的建设,丰富博客内容,鼓励每位教师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或教训,及时总结。
1-2班属普高班,3-8班属综合重点班,学习情况在整个年段较好,大部分学生基础相比较较扎实,上个学期,学生自觉性较好,自我控制力强,但部分学生上进心仍然不太强,缺少紧迫感,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能力有待加强,并且课堂内容除了基础,也要注重能力培养,适当增加难度,向高考看齐。11-17班属综合普通班,学习情况一般,课堂主体性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9班园艺班,10班计算机班,学习情况一般,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纪行为。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各班数学计算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基本能脱离计算器,但很多学生偏科严重,上课走神,说话,睡觉,作业不按时按质完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上课照顾到全部学生。同时普通班和3+2班,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教法,把握好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2、积极进行集体备课,为了能够将集体备课落实到实处,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时间,统一地点。
3、、抓好每次备课组活动。遵守会议制度,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确定专题发言人,能提前准备好教案,活动能充分讨论,取长补短,做好记录。
4、本组教师年轻化程度高,因此要加大新课标的学习力度,通过备课组学习,集体讨论,个人学习为主,要求每人在学期末能撰写一篇论文或案例,使每位教师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迈进。
5、落实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师徒结对,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6、抓好初中与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的衔接教学,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牢固打好数学基础。
7、课堂教学要多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双基的教学。
8、教学中要注重:
(1)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应用;。
9、贯彻落实教学常规,作业全批全改,在作业上写好激励性的评语。
12、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习,教学时应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3、尽快了解学生的数学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培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4、做好教情学情的调查,及时调整教与学,制定好研究性课题,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全组老师将会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落实好学校和各部门的任务,并能够按照自身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高一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两个班基础差,学习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每人每学期指定一个专题,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五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意参透教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数学目标要求。
1、理解集合及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的解法,掌握函数的概念及指数函数,对函数和幕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3、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并会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4、掌握平面向量时有关概念和运算,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的求法。
5、掌握空间几何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方法。
6、掌握概率与统计初步里的计数原理,理解三种抽样方法,会求简单问题的概率。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掌握知识和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吧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参透。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材,以学生为账户提,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亲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根据材料个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周次内容。
周次内容。
1-4复习初中知识和集合1-3数列。
5充要条件。
4-6平面向量。
6-7不等式7-9直线的方程。
函数10期中考试。
11。
立体几何。
总复习与期末考试。
总结: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六
xx年秋季起,辽宁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经实行5个年头,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我校虽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期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习,个人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养成解数学题的习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七
使先生正在九年任务教导数学课程的根底上,进一步进步作为将来百姓所须要的数学素质,以满意团体开展与社会提高的需求。详细目的以下。
1.取得须要的数学根底常识以及根本技艺,了解根本的数学观点、数学论断的实质,理解观点、论断等发生的布景、使用,领会此中所蕴涵的数学思维以及办法,和它们正在后续进修中的感化。经过差别方式的自立进修、探求勾当,体验数学发明以及发明的过程。
2.进步空间想像、笼统归纳综合、推实际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置等根本才能。
3.进步数学地提出、剖析息争决成绩(包含复杂的实践成绩)的才能,数学表白以及交换的才能,开展自力获得数学常识的才能。
4.开展数学使用认识以及立异认识,力图对于理想天下中蕴涵的一些数学形式停止考虑以及作出判别。
5.进步进修数学的兴味,建立学好数学的决心,构成半途而废的研究肉体以及迷信立场。
6.具备必定的数学视线,逐渐看法数学的迷信代价、使用代价以及文明代价,构成批驳性的思想习气,崇尚数学的感性肉体,领会数学的美学意思,从而进一步建立辩证唯心主义以及汗青唯心主义天下不雅。
咱们所运用的课本是人教版《平凡高中课程规范尝试教科书·数学(a版)》,它正在保持我国数学教导优秀传统的条件下,仔细处置承继,借签,开展,立异之间的干系,表现根底性,期间性,典范性以及可承受性比及,具备以下特色:
1.“亲以及力”:以活泼生动的出现体式格局,激起兴味以及美感,激发进修热情。
2.“成绩性”:以恰时恰点的成绩领导数学勾当,培育成绩认识。
3.“迷信性”与“思维性”:经过差别数学内收留的联络与启示,夸大类比,推行,非凡化,化回等思维办法的使用,进修数学地考虑成绩的体式格局,进步数学思想才能,培养感性肉体。
4.“期间性”与“使用性”:以具备期间性以及理想感的素材建立情境,增强数学勾当,开展使用认识。
1.拔取与内收留亲密相干的,典范的,丰厚的以及先生熟习的素材,用活泼生动的言语,建立可以表现数学的观点以及论断,数学的思维以及办法,和数学使用的进修情境,使先生发生对于数学的密切感,激发先生“看个终究”的激动,以到达培育其兴味的目标。
2.经过“察看”,“考虑”,“探求”等栏目,激发先生的考虑以及探究勾当,实在改良先生的进修体式格局。
3.正在教授教养中夸大类比,推行,非凡化,化回等数学思维办法,尽量养成其逻辑思想的习气。
两个班均属普高班,进修状况杰出,但先生盲目性差,自我把持才能弱,因而正在教授教养中需不时提示先生,培育其盲目性。班级存正在的最年夜成绩是较量争论才能太差,先生没有爱好往算题,嫌费事,只重视思绪,因而正在当前的教授教养中,重点正在于培育先生的较量争论才能,同时要进一步进步其思想才能。
同时,因为初中课改的缘由,高中课本与初中课本跟尾力度不敷,需正在新授时适机弥补一些内收留。因而工夫上能够依然急急。同时,其基础底细单薄,因而正在教授教养时只能重视根底再根底,夺取每堂课落实一个常识点,把握一个常识点。
一、激起先生的进修兴味。由数学勾当、故事、吸收人的课、公道的请求、师生说话等道路建立先生的进修决心,进步进修兴味,正在客观感化下回升以及提高。
二、留意从实例动身,从理性进步到感性;留意使用比照的办法,重复比拟附近的观点;留意分离直不雅图形,阐明笼统的常识;留意从已经有的常识动身,启示先生考虑。
三、增强培育先生的逻辑思想才能就处理实践成绩的才能,和培育进步先生的自学才能,养成擅长剖析成绩的习气,停止辨证唯心主义教导。
四、捉住公式的推导以及内涵联络;增强温习反省任务;捉住典范例题的剖析,讲清解题的关头以及根本办法,重视进步先生剖析成绩的才能。
五、从头至尾贯彻教授教养四关键,针对于差别的课本内收留挑选差别教法。
六、注重数学使用认识及使用才能的培育。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八
(一)。
一、制定的依据。
随着高一新教材的全面实施,本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进入了新课程改革实际阶段。本计划制定的依据主要是以下三个:
(1)二期课改的理念:一个为本、三类课程、三维目标。
(2)新数学课程标准(详见《广州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3)三本书:课本、教参、练习册。
(4)本校教研组对本学期学科的要求。
二、基本情况分析。
高一(3)全班共52人,男生24人,女生28人。上学期期末为区统测,平均分为54.1分,合格率为5%,优秀率为0%,低分率为56%。高一(4)全班共53人,男生26人,女生27人。上学期期末为区统测,平均分为50.3分,合格率为3%,优秀率为0%,低分率为62%。
从上学期期末统测来看,我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可以说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是:
1、有潜力;
2、师生关系比较融洽,互相信任,配合默契。存在的不足是:
1、聪明有余,而努力不足;
2、男生聪明,上课积极,但不够勤奋、踏实;女生认真,但上课效率不高,学得不够灵活。
3、从期末统测来看,差生的比重大;
4、个别学生懒惰成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极差;
5、平时学习不够用心,自觉,专心思考、钻研的时间太少;
6、一些同学学习成绩起伏大,不稳定;
7、一些好学生满足现状,骄傲自满,思想放松,导致成绩退步;
8、学习兴趣,动力,上进心不足。
三、本学期力争达到的目标。
1、完成三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基础性课程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拓展性课程要适当延伸和补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研究性课程要重过程,不重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习惯与品质。
2、完成新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3、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上课、作业、复习等)。
4、转化学困生,提高成绩。有些学生成绩总是上不去,以为不是块读数学的料,久而久之,产生放弃数学,讨厌数学的心理。由此,我在学习中,要多方面激发其学习兴趣,耐心指导,不断激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让其喜欢数学,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5、一手提高优秀率,一手减少不及格人数,力争班与班之间无明显差距。
四、具体措施。
1、从期末统测来看,学困生的比重大,优秀率没有。为此要进行分层教学,学困生要注重基本题、常规题的反复操练,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好学生要避免无谓失分的情况,注重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高三。总而言之,学困生还是继续注重双基的训练,将做过,讲过的题目再反复操练。另外也不能忽略了高分学生的培养,给好学生布置一些有质量的课外题,定期查阅,批改,答疑。这样,通过抓两头,促中间,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2、提高教学质量,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根据课程标准,教参,切实落实教学目标,做到全面不遗漏,要以考纲为标准。另外,每节课要安排必要的练习时间,多安排随堂测试是有好处的。试题讲解时要突出方法,突出思考、分析过程,要暴露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概念、计算等方面的错误,对学生的错误要有针对性的矫正,补偿。不就题讲题,注意适当的变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积累解题经验,课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订正,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掌握。
3、从期末统测看学生应用能力明显不足。教师要通过平时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审题、数学建模的能力。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的背景,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数学知识。
4、期末统测中选择题普遍得分不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选择题只有唯一答案,所以解答选择题的策略是:合理、迅速、检验,要善于转化,避免机械套用公式、定理和“小题大做,舍近求远,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不良习惯。另外,由填空题的错误表达和解答题的计算粗心、考虑不全面而造成的无谓失分,导致了分数上不去和好学生考不出高分。所以,为保证得到该得的分数,要求必须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弄清概念,思考全面,正确表达。
5、注重讲练结合。要多安排课堂练习,当堂检测。当日作业,周练,月考要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讲评。平时要注意练习的有效性(适当题量,恰当难度,精选精练),规范书写,认真批改,及时讲评,反馈矫正(建立错题集,进行再认识)。坚决反对只练不讲,只讲不练。评讲中要针对学生的错因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缺漏,发现问题要跟踪到题,跟踪到人。本次统测中许多试题平时讲过,练过,考过,但错误仍然很多,值得我们重视与反思。
五、保障措施和可行性。
1、关爱学生,严格要求,用情实现师与生的沟通,用景实现教与学的融合;
4、激发兴趣,重视过程教学,重视错误分析型学习;
5、重视开放性、研究性问题的教学,关注主观评判性问题的学习,研究新题型,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其数学能力。
6、结合二期课改新课程标准、教参,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7、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8、加强课外辅导,利用中午和晚间休息时间辅导学生答疑解惑、找学生谈话等等。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9、搞好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析。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成绩,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是最好的练习,每次都要做好分析,并指导学生纠错。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真正理解,过关。
10、学生除配套练习册外,每人订一本《一课一练》作为补充练习,并要求每周写学习感悟与学习疑惑,每人准备一本错题本收集错题,每人在课本留白处做好课堂笔记。另外,我自己有充足的时间与资料,进行习题精选与练习补充。
六、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
本学期一定要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同时抓平时的学习习惯,学习规范,作业质量等细节问题,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另外,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力争消灭不及格,并使那些因无谓失分而导致分数起伏不定的学生能稳定下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优秀率。
目前,我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还非常多,好在学生的学习势头保持良好。我和我们班的全体学生,将尽我们所能,力争在本学期能有所收获,更进一步。
七、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1、结合二期课改,将“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启发式学习”,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积极开展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加强基础训练,但要避免“题海”战术,要精讲精练,举一反三,突出方法,总结经验,采取变式训练,专题训练等多种方式。
3、针对本学期三角公式多的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学习支持材料,如公式默写表,公式背诵口诀,公式记忆方法,公式小卡片等。
4、借助“ti图形计算器”强大的图形功能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精美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5、利用“bb”系统建设e课堂,建设网络学习包。
6、写数学感悟或一周问题,与学生进行书面讨论交流,答疑解惑,给予学法指导。
7、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分层补充课外练习。
8、进行数学演讲,了解数学史,写写数学周记等,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兴趣。
(二)。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两个班基础差,学习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二、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每人每学期指定一个专题,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四、教研课题。
第一周集合第二周函数及其表示。
第三周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周指数函数。
第五周对数函数。
第六周幂函数。
第七周函数与方程。
第八周函数的应用。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十一周空间几何体。
第十二周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十三——十四周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十五——十六周直线与方程。
第十八——十九周圆与方程。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九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全新的语文教育观,构建全新而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数学网特制定高一上学期数学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计划模板。
函数性质是函数的固有属性,是认识函数的重要手段,而函数性质可以由函数图象直观的反应出来,因此,函数各个性质的学习要从特殊的、已知的图象入手,抽象出此类函数的共同特征,并用数学语言来定义叙述。基于此,本节的概念课教学要注重引导,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习题课教学以具体技巧、方法作为辅助练习。
学生对函数概念重新认识之后,可以结合初中学过的简单函数的图象对函数性质进行抽象定义。另外,为了方便学生做题及熟悉函数性质,还需要补充一些函数图象的知识,例如平移、二次函数图象、含绝对值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及其变形的函数图象。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要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坚持从图象中来到图象中去的原则。
以图象作为切入点进行概念课教学,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形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尤其是概念中的部分关键词要做深入讲解,用函数图象指导学生做题。
(1)能理解函数单调性、最值、奇偶性的图形特征。
(3)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综合题。
(4)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的抽象思维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进行习题课教学。
(1)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抽象归纳。
(2)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规范学生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进行表达。
(1)概念课:单调性2课时,最值1课时,奇偶性1课时。
(2)习题课:5课时。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十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重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难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
必修2:
第四章:圆与方程;重点是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较去年而言,今年的学生的素质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与基本学习方法比较扎实,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都有很大的兴趣,学习纪律比较自觉。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和与测量及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2种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能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3.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4.几何学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的学科。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是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方法。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及其直观图的'画法;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利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另外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解析几何初步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积极做好集体备课工作,达到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例题统一、习题统一、资料统一;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观察与指导;课后进行有效的辅导;进行有效的课堂反思。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一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数学教学计划,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秋季起,湖南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启动,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我校是一所普通的高中,在重点高中和私立学校扩招的影响下,我校新生的素质可想而知了。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期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教材有下列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即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2.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了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每一章都可以看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利用这些栏目,在知识形过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信息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认识工具,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体现了积极探索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对数学的本质作进一步的理解。
4.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教材通过设置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栏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探究性、拓展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和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数学在推动其他科学和整个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5.新教材注重数学史渗透,特别是注重介绍我国对数学的贡献,充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函数的构成要素,会求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会根据实际情境的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通过已学过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的含义,会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等)的有关资料,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2.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a0,a1)。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y=x,y=x2,y=x3,y=1/x,y=x1/2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3.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间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5以长方体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大量图形的观察、实验、操作和说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行、垂直判定方法以及基本性质。学会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体验公理化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习,个人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养成解数学题的习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集合与函数概念13。
基本初等函数15。
函数的应用8。
空间几何体8。
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0。
直线与方程9。
圆与方程9。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二
(1)经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供给生活背景,经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本事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本事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本事。
(1)经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经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本事。
2、培养学生的运算本事。
(1)经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本事。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本事。
(3)经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本事。
(4)经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本事,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本事。
3、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
(1)经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经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本事。
(3)经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本事。
(5)经过典型例题不一样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数列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所以,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团体备课,经过团体讨论,抓住教学资料的实质,构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本事。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学习,所以,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经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构成知识体系;经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本事。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三
学生整体水平一般,成绩以中等为主,中上不多,后进生也有一些。几个班中,从上课一周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爱问问题的同学比较多,但由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上课效率不是很高。
使用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必修1有三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必修2有四章(空间几何体;点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
本期授课内容为必修1和必修2,必修1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11月5日前完成);必修2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12月31日前完成)。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教学方法及推进措施。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奥竞选拔和数学基础辅导。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战胜困难的信心。
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倡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主动学习知识。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十四
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4班共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x人,中上等生约xx人,中等生约xx人,中下生约xx人,差生约xx人。
5班共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x人,中上等生约xx人,中等生约xx人,中下生约xx人,差生约xx人。
2、4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的有xx人,80―99有xx人,60―79有xx人,40―59有xx人,40以下有xx人,其中最高分为xx,最低分为xx。
5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的有xx人,80―99有xx人,60―79有xx人,40―59有xx人,40以下有xx人,其中最高分为xx,最低分为xx。
3、4/5班分别为高一年级9个班中编排一个普高班和一个普高班之后的体育班,整体分析的结果是:
1、教材内容:集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简易逻辑、映射与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3、教材重点:几种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不等式的解法、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
5、教材关键:理解概念,熟练、牢固掌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6、采用了由浅入深、减缓坡度、分散难点,逐步展开教材内容的做法,符合从有限到无限的认识规律,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每阶段的内容相对独立,方法比较单一,有助于掌握每一阶段内容。
7、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强,每一阶段的知识都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同时为下阶段的学习作准备。
8、全期教材重要的内容是:集合运算、不等式解法、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等差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和前n项和。
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能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并能熟练求解。
3、了解命题的概念、逻辑联结词的含义,掌握四种命题及其关系,掌握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初步掌握反证法。
4、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函数及其有关的概念,掌握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5、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与图象的对称性的关系描绘图象。
6、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和性质,并会解简单的函数应用问题。
7、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五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学习、钻研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经验,才能逐步走向成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北师大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帮助。
学生整体水平一般,成绩以中等为主,中上不多,后进生也有一些。几个班中,从上课一周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爱问问题的同学比较多,但由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上课效率不是很高。
使用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必修1有三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必修2有四章(空间几何体;点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
本期授课内容为必修1和必修2,必修1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11月5日前完成);必修2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12月31日前完成)。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奥竞选拔和数学基础辅导。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7)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树立勇于克服困难与战胜困难的信心。
(8)合理引入课题,由数学活动、故事、提问、师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9)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10)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1)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引入、探究、例析、反馈),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提倡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主动学习知识。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十六
高一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数学网高中频道整理了高一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教师授课!
本学期高一数学备课组的工作紧紧围绕学校、教科处及教研组的计划安排来开展,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学校创建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以自主教育为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搞好本学期工作。
以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按照均衡、优质、高效原则,精诚团结,和谐创新,加强科组建设,提高高一数学备课组的整体实力;努力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这学期的工作重点是继续进行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研究,要着重抓好差生辅导和尖子生的培养,让绝大部分学生跟上教学进度。
1.在学校科研处和教务处的领导下,有计划地组织好全组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工作,特别是搞好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习、研究和交流,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推广现代教育科研成果,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2.以组风建设为主线,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法探索为重点,以构建主动发展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以提高队伍素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重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难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
必修2:
第二章:直线与方程;重点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直线方程求解题目;圆与方程;重点是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自觉性与基本学习方法比较欠缺,学生心理不稳定,空间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差,而本学期所要学习的内容包含了高中数学中重要而难学的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部分,因而教学时尽可能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和规范,不随意拔高难度,努力使绝大部分学生打好三基。教学时在完成市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放慢速度,确保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平时教学中老师要注意不断鼓励和欣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平时测试要注重考查三基,严格控制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及格,使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多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1、狠抓教学常规和学习常规的贯彻落实。在数学教学研究中努力做到三主(教学研究以学习理论为主导、大纲教材课程标准为主体、探索教学模式为主线)和三有(教学研究要对教学实践有指导、对教学质量有促进、对教师有提高)。
2、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试验、逐步形成本学科特色,把我组建设成一个团结协作、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先进集体。
3、把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对新教材的研究结合起来,力求使每一位数学老师都能较好地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较好地把握数学学习内容中有关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和要求,初步掌握所教教材的结构特点、每章每节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目标要求。
4、认真做好义务教育数学实验教材和高中新教材的阶段总结,加强教法的研究,注意总结和发现典型的教学案例,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做好资料、信息收集工作,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争取在全国等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7、积极做好集体备课工作,达到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例习题统一、资料统一、测试统一;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与指导;课后进行有效的辅导;进行有效的课堂反思。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七
1、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2.1直线与方程”是苏教版数学必修2的第二章的内容,是解析几何的开篇之作。而“2.1.1直线的斜率”这一节是这一章的第一节,是用斜率与倾斜角来刻画直线方向的,它学习的内容是基础的,学习方法是重要的。是为今后用代数的方法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的学习奠定基础,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学的重点为:直线斜率的本质认识与直线斜率的坐标公式。因为过定点的直线的倾斜程度就是用直线的斜率来刻画的,斜率的是通过直线上两点的纵坐标的差与横坐标的差的比来计算的,反映了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核心思想。教学的难点为:直线斜率、倾斜角的定义和本质的理解、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因为倾斜角实际上是直线相对x轴的倾斜程度来反映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它与斜率一样,都是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但两者的角度不同,所以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一联系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由于“2.1.1直线的斜率”是“直线与方程”的第一课时,又是解析几何的开始部分。从学生原有的认知上,确定教学的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理解直线的斜率,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知道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
(3)掌握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行结合的美感与严谨治学的生活态度。
1、学法指导:学生原有对直线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在坐标系中能画出直线的图形,而高中则要求学生能用几何量:斜率与倾斜角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能用代数的方法研究斜率的问题,所以在学法上要指导学生:观测生活中的楼梯的坡度;探究坡度的大小与数学中的.斜率有关系;领悟斜率的计算公式;理解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
2、教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观测目标,点拨生活中的量与量关系的数学本质,合理、严格的定义直线的倾斜角。正确推倒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式。
1、问题情境,提出课题:从生活实例上楼梯出发:有的楼梯陡一些,有的楼梯平一些。
问题1:这种“陡”与“平”可以用坡度来刻画,即“高度”与“宽度”的比值大小来刻画,那么直线的倾斜程度又如何来刻画呢?是从学生的生活发展区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类比发现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倾斜程度可以用纵坐标的增量与横坐标的增量的比来刻画。从而引出将要学习的课题――直线的斜率。这样引入课题显得比较自然,也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
2、自主探究,形成概念:
问题2: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斜率,那么用什么量来表示这种“坡度”呢?
在直线上任取两点,,如果,那么直线pq的斜率为,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
(1)斜率公式与两点的顺序无关,与所选择的直线上两点的位置无关;
(2)它是一个比值,是一个定值;
(3)前提是,当时,即与轴垂直的直线,它的斜率是不存在。
3、解决问题,理解概念。
问3:如何定义直线的倾斜角呢?倾斜角概念得出后,教师总结:(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样,也是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的量,但直线的倾斜角侧重与直观形象,直线的斜率则侧重与数量关系;(2)任何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任何直线都有斜率。
课本练习1、2、3、4。通过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定义、公式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旨在了解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以便调节后面的教学节奏。
我是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小结的。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小结时不仅概括所学知识,而且还对所用到的数学方法和涉及的数学思想也进行归纳,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又可以培养其能力。
所布置的作业都是紧紧围绕着“直线的斜率”的概念及运用。通过作业来反馈知识掌握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在授课过程中,我根据学生对课堂提问及例习题的解答情况,及时调节课堂节奏,“易”则可加快,“难”则应放慢速度,并借用富有启发性的、阶梯性的提问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课后,我将通过批改作业以及与学生谈话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直线的斜率”概念的掌握情况,检查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同时,对下一步教学工作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另外,通过对作业的评判和统计课堂练习完成情况,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十八
高一(3)全班共52人,男生28人,女生24人。高一(4)全班53人,男生27人,女生26人。 从两个班级总体上看,重文轻理的同学比较多,数学基础普遍不好,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是很合理。女同学学的都比较死,做过的题目没什么 大的问题,但数学题目的变化是最灵活的,这时候女同学就会体现出灵活应变的能力不强。这样的话,数学题目是做不完的,若是纯粹是为了做题目而做题目的话, 即使是做的量再大,也不会有质的飞跃。关键在于通过解题,把同一类型的题目归归类,总结出解这类题型的一般常规方法或一般路径,也就是说在自己脑海里形成 一套通识、通则、通法来。相对于女同学,男同学存在的问题较大,这主要还是在上课的纪律上面,行为习惯养不好,学习成绩怎么能提高上去呢?这里所说的行为 习惯是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做其他与上课无关的事;上课部分同学时常趴在桌子上睡觉,并且屡教不改;上课讲废话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自身的态 度问题,特别像骆启聪,陈铭生,洪润,上课不听,作业不交是经常发生的事。他们并不是脑子笨,不聪明,没这个能力学好,而确实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已经有一 点老油条的感觉了。我对这些人用的方法除了人盯人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知识和技能
(1)在学生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研究空间的直线和平面的基本性质。
(2)在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几种常见的多面体:棱拄、棱锥、棱台的定义、有关性质、直观图的画法和体积以及有关元素的计算。
(3)学习向量的初步知识如向量的各种计算及其简单应用
2、 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和平时作业的质量,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规范和态度,从每一堂课,每一次小练习做起。要细心捕捉差生的闪光点,以此为起点,耐心指导, 不断激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如我班学生杨晓鲁,洪鸣,成绩较差,但他们很喜欢乱发言,讲话,我就抓住这一点,上课经常提问他们,回答错 了,也不批评,帮他们及时纠正,要他们说完整话。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争取成绩有所提高,至少先及格吧。
1、 教师要钻研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抓住重点、难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编排和重新组织。作为年轻教师,应多听其他同年级老师的数学课,了解这些 有经验老师的授课特点、授课方法,将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开学初,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知识体系,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 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 新高一,新知识,入门时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空间直线与平面时 可多举一些生活中的直观例子,并时常将一些亲手做的正方体,长方体,四面体,棱锥等实物模型展示在大家面前。此外,立体几何又是一个可以很好的利用多媒体 进行教学的内容,要多制作一些形象,直观,有动画效果的课件,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去理解,加快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3、要增加学生回答问题和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以考查双基为主,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4、 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 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 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5、 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另一 方面也靠老师的强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立体几何的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 脑、动笔、动口,做到笔不离手。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归成类,做到书由厚读薄,又 由薄变厚。
6、 教辅书,一本足矣,不必多多益善,最重要的是用好每一本书,真正让它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老师可适当补充一些题目,而基础比较薄弱 的,可以选择一些加强巩固的练习题。反正对于作业,老师要及时的进行讲评和分析,对于错误多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然后,整个年级再利用周日的文博业余学 校进行分层培优补差工作。
1、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加上去年一年的工作经历,掌握了一些教学的方法,摸到了一点教学的门路。当然我还是一个新手,特别是高二数学也是第一次教,没什么经验,仍然要边教边学,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2、课堂教学只占我工作的很小部分时间,除上课和批改作业外,可以进行一些教研组,备课组的讨论,进行集体备课、说课。余下时间可以看看数学杂志,做课件,做题目,给学生答疑等等。
3、单元练习卷有备课组内老师共同命题的练习卷。
4、除了单元练习(45分钟)在课内解决外,每章的测验由年级组统一安排。
5、利用早自修,午休课,下午的自习课和双休日补课进行补缺补差,分析作业和题目,不让问题积压起来。
6、年级组的支持和各任课老师的顶力配合,使得教学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下去。
由 于本人是第一次任教高一数学,对教材的驾驭和处理还相当不熟悉,上课时有时还不能很连贯,在工作中还需请教请教老教师,尽快的掌握上课的技能技巧,抓住重 点、难点,合理地完成教学设计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相信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下,认真负责,从每一个小的环节做起,关心好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抓两头,促中 间,肯定每一位都有进步。
课改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在不断地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学生不在是以前课堂上的听众了,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转变成了与老 师进行交互式的学习。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投影仪和实物幻灯机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教室,它们已经与我们的教学密不可分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已 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剂,应用的好可以为你的教学增色不少。但是,信息技术始终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它的产生并不是说黑板,粉笔就不要了,只有两者合 理地整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高一数学中的立体几何有很多地方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将空间中的图形,变化利用电脑动画完美、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本人打算自学一些软件,几何画板","flash动画制作","3dmax",将它们应用到课件制作中去,助课堂教学一臂之力。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九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代数、几何、三角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它们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计算机的使用等。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奥竞选拔和数学基础辅导。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周次时内容重点、难点。
第1周。
9.2~9.65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难点:理解概念。
第2周。
9.7~9.135集合的基本运算。
函数的概念、
第3周。
9.14~9.205单调性与最值、
第4周。
9.21~9.275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第5周。
9.28~10.45(9月月考?、国庆放假)。
第6周。
10.5~10.115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7周。
第8周。
10.19~10.255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
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第9周。
第10周。
11.2~11.8期中复习及考试分章归纳复习+1套模拟测试。
第11周。
11.9~11.155任意角和弧度制。
第12周。
11.16~11.225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第16周。
第17周。
12.21~12.27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18周。
第19周。
1.4~1.105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期末复习。
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篇二十
为了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4.提高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1.基本情况: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我所执教的215班均属普高班,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必修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两章: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主要内容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弧度制、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等。难点是弧度制的概念、综合运用本章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及恒等式的证明周期函数的概念,函数y=asin(x+)的图象与正弦曲线的关系。平面向量主要内容是向量及其运算和解斜三角形,向量的几何表示和坐标表示、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平移公式,解斜三角形是本章的重点,而向量运算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斜三角形等是本章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1.对于优生:学生自愿成立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不定期的开展活动,围绕数学竞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原有基础上,稳定班级在数学学习钟的尖子学生,进一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2.对于待发展生: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基础差异和个性差异,耐心细致的进行个别辅导,有问题随时解决,并多予以鼓励。在作业中体现分层。尽量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