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教案(优质18篇)
教案的编写要遵循科学、规范、灵活和实用的原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编写教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教案中可以设计相关的合作活动。
历史课程教案篇一
课程类型:选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对象:高二文科班。
课程目标(重点):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三门历史必修课程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和专门的学习探索,高中阶段开设六门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具体、丰富和延伸。我们特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册教科书共九个单元31课,包括3课探究活动课。
通过学习,了解古今中外历史上九个影响较大的改革实例,其中中国4个,外国5个,这些内容基本反映了历史上改革的大致面貌和主要特色。使学生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同学们在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为日后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汇报时不必说。解释是可以说。必修1和选修1同时进行.高一已讲过必修1,现在主要讲选修1课程刚要)。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历史选修1》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课时2)。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共0.5课时)。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共0.5课时)。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共0.5课时)。
第4课《梭伦改革》单元小结及练习(共0.5课时)。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时2)。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共0.5课时)。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共0.5课时)。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共0.5课时)。
第4课《商鞅变法》单元的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时2)。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共0.5课时)。
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共0.5课时)。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共0.5课时)。
第4课《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的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课时2)。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共0.5课时)。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共1课时)。
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共0.5课时)。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课时2)。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共0.5课时)。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共0.5课时)。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共0.5课时)。
第4课《欧洲的宗教改革》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时2)。
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共0.5课时)。
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共0.5课时)。
第3课改革的后果及本单元练习总结(共1课时)。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时2)。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共0.5课时)。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共0.5课时)。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共0.5课时)。
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共0.5课时)。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课时2)。
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共0.5课时)。
第2课明治维新(共0.5课时)。
第3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及本单元小结练习(共1课时)。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课时2)。
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共0.5课时)。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共0.5课时)。
第3课百日维新(共0.5课时)。
第4课戊戌政变(共0.5课时)。
探究活动课三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
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课时2)。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共0.5课时)。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共0.5课时)。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共0.5课时)。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本单元小结练习(共0.5课时)。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课时2)。
第1课巴黎和会(共0.5课时)。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共0.5课时)。
第3课华盛顿会议(共0.5课时)。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和本单元小结练习(共0.5课时)。
第五单元战祸连绵的局部战争(课时4)。
第1课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共1课时)。
第2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和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共1课时)。
第3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和两伊战争(共1课时)。
第4课海湾战争和单元小结和练习(共1课时)。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课时2)。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共0.5课时)。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共0.5课时)。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及本单元总结练习(共1课时)期中考试(复习3课时)。
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重点)。
(1)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校本习材,并根据生情适当增减和调速。
同时把必修1-3相关章节内容与之联系。
(2)学案:依据课程标准及纲要编制学案,以供学生课前、课中及课后使用。
(3)练习:依托学案,兼顾学情,布置分层习题以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4)其它资源:网络;期刊;文献;博物馆等。
2.实施手段。
(1)学案导学:利用学案导学、互学、合作、拓展。
(2)“班班通”系统的使用:利用“班班通”系统,互动教学。
3.学习方法。
(1)问题驱动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持续探究热情。
(2)独学对学群学相结合: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以独学的形式完成,不能个人解决的问题以对学群学的形式进行,既能独立自主的开展学习,也能与他人愉快合作,共享学习的乐趣。
(3)师生合作探究:通过生生、师生平等交流、合作探究,阐释疑难问题,提高探究能力。
(4)阅读练习实践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内容,把整体分解成几个或多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答案,这样阅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解疑释惑的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
(5)史地结合、史论结合、史政结合(重点):在学习改革实例时,要联系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结合国家社会矛盾,来揭示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全面把握历史发展时、空、人、事之间的纵横联系,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历史思维的奥妙。
课程评价。
(一)、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及成绩来源请看屏幕。汇报结束。欢迎批评指正。
1.评价指标(含课程修习过程及测试成绩)。
a.课堂表现:包括课前预习情况(课前预学/课前准备/学案完成情况)、课堂学习状态(笔记/参与/答问/讨论/合作)课后巩固情况(双基/迁移/学以致用)。
b.练习检测:课后作业(是否上交/是否独立完成/是否纠正错题)、单元检测成绩、试卷分析情况等。
c.考试成绩:课程(模块)测试成绩。
d.研究性学习:包括相关实践论文、调查报告、活动探究开展情况等。e.修习课时:以是否修满24课时为能否达标的标准。
2.评价标准(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授予学分2分)。
a.课堂表现:预习情况3分;课堂学习状态5分;课后巩固情况2分,满分10分。
b.练习检测:课后作业5分;单元检测10分,试卷分析5分,满分20分。
c.考试成绩:满分50分(实际成绩*0.5)。
d.研究性学习:论文或调查报告5分,活动探究开展5分,满分10分。e.修习课时:满24课时,6分;满30课时,8分;满36课时,10分。
(二)、学分认定及结果处理。
课程评价:
1.评价指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要求,我们要做好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要真实、准确、全面的评价学生学习知识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行为表现,重视学生参与评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1)注重过程性评价(2)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3)试题测试(4)撰写论文。
历史课程教案篇二
这次第二期远程培训研修时间虽短,但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许多历史教与学新观念,使我受益匪浅。通过专题研修,我更进一步掌握了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目标,提高了历史教学的理论水平,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而且在与各校老师的研究、讨论中,我提高了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水平,业务能力有了进步。下面就本次研修总结一下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一、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实现历史高效课堂目标。
过去,我们经常提倡课堂的有效性,如今我们更注重课堂的效率,更加注重如何实现初中历史优质高效课堂的目标,注重理顺教与学的关系,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二、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次培训针对性强,这次培训能够把大量的教学理论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并引用了丰富的课堂实践的案例,使我们对课改的新理念和理论有了一个初步的较为全面的理解。如《高效课堂之探讨历史材料题的有效解法》有很有启发性和实用性。也有许多教师针对历史中考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有效教学对策,这些对于指导我们有针对性地搞好中考复习有着现实意义和启发。
三、要加强交流合作,做好教研结合面对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培训学习,这次培训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通过教学思想交流,我们开阔了视野,汲取了不少新观念,新方法,业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注重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多进行反思总结,形成教学思想,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十天的学习将要结束,我将把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同时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工作方法等,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
历史课程教案篇三
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加强历史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需要重新建设新型的历史课程教学观,切不可对学生不管不顾。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用微笑亲近学生,用激情和幽默感染和吸引学生[1].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学生自然能够提高听课效率。
二_有效设问。
学生先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教师再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这是这几年教改探索的模式。课怎么讲?为提高课堂效率,有效设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的一种积极手段。如讲授2017年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时,可以先让全班学生预习课本,完成导学案,再朗读导入框,接着设问:哪两种文明反映了商周高度发达的文明?学生刚朗读完会马上回答“青铜器与甲骨文”,从而马上告知本课知识概要即青铜器与甲骨文。再引出第一个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要求学生从课本第一段找出以下问题答案并画线:___1___原始社会后期哪里出现了青铜器?请找出代表。___2___商朝以后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其中礼器代表什么?请阅读相关史事加以说明。这些设问学生能很明确在课本找出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也要求学生跟着问题学习课文,不会分心,动手、动脑。有效设问可以使课本知识清晰化、条理化,掌握课文脉络,抓住重点、难点,调动学生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_课堂竞答。
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好中差之分,一堂课接受能力也分好中差。而一个历史教师要教授4~5个班,谁是好生、谁是差生、谁是中等生不可能了如指掌。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提高差生的听课效率。那怎么办?课堂竞答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课堂竞答方式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同时还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出合理调整,优化课堂教学模式[2].具体的操作是:先申明竞答规则,按座位分组,难题优秀生若答出得2分,普通问题中上程度学生答出得1分,差生答出简单问题得2分,谁都不许说出答案,否则本组扣分,小组可推荐答题者也可自告奋勇。四个小组下课前排名。学生马上有了积极性,优秀生会积极回答问题,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中等生能答的也会举手。剩下的就是差生,他们平时羞于表现,不爱表现,生怕出错闹笑话,其他的学生则会把很多简单的问题让给差生回答,以争得更高的分数。为此,教师要多设置简单的题目,好调动差生的积极性,差生每回答一个问题,教师要及时予肯定或鼓励。这样差生就不会睡觉搞小动作或低头偷玩手机,课堂效率会显着提高。
四_小组分工合作。
传统的历史课教学方法是讲述法,即“满堂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实践证明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办法,各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课例,不是一种方法都能适用于任何课堂。采用小组分工合作讨论这一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也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好办法。
五_应用新技术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历史课本内容范围广泛,涉及很多历史事件,对于学生而言既抽象又陌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学习兴趣下降。对此,教师善于利用新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如微课、慕课、在线课程、数字图书馆等,并把这些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历史课程教案篇四
上课时检查学生作业:期中考试历史复习提纲。各个班发展不平衡,14班整体完成的最差,几乎所有男生都没有写,甚至有的同学连发的提纲都不见了,女生一小部分完成很好,还有一部分写了三分之二。怎么办?发火,宣泄心中的愤怒,可是于他们有用吗?这些男生大概已经习惯了教师的训斥、惩罚,我的发火对他们,尤其是对男生群体几乎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不能促使他们反省,并端正态度,发火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伤了教师身心,所以我调整情绪,笑着评价:“班上出现了多个白卷英雄,还有的同学和我捉迷藏,14班的男同学真是可爱啊。”然后对做的好的女同学给予表扬,接着,便上课,给他们对提纲,引导他们在书中把重难点划出来,学生这时都非常认真,忙碌地写,划。教室里出现难得的热火朝天的学习场景。哎,这些学生,什么时候才能把学习转化为自主的行为呢?下了课后,我知道,课后要做的教育工作还很多呀。
学生向我汇报,各科作业太多,根本来不及,教师都在黑板上写明:晚自习下课交作业。教师的心情很好理解,马上要期中考试,况且实行统考,考完后给教师排队,哪个教师甘心落后呢?都想趁最后几天时间让学生多复习自己教的学科,用什么办法抢占学生的课余时间呢?布置作业无疑是最合适的方法了,虽然教师也承认考前布置大量的作业未必是有效的复习措施,但他们已顾及不到教学的有效性了。
历史课程教案篇五
摘 要:中学历史课中的结束语和导入语同样重要。历史教师应根据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精心设计历史课结束语就能使历史课有虎头豹尾的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结束语
一堂好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束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结束语可以增加学生的记忆效果,可以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教师的总结,绝不是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总结出某种带规律性的结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上升到理论高度,不仅培养学生会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概括历史的能力,还能起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本人结合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了历史课的结束技巧,供大家参考。
新课结束之后,把全课内容作一概括的总结,这个总结最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又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这是教师常用的总结方法。
在课堂的最后,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对需要强化和易混淆的知识,精心设计成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填空、选择、判断等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强化和应用。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做解答,留给学生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课结束时,我做了这样的处理:面对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人民做了不懈努力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中国的资产阶级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但最后的结果都失败了,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又会展开怎样的探索呢?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纷纷预习下一节课“新文化运动”。
这是一种开放的结束方式,教师可采用想象扩展、系统延伸及实际生活迁移等方式来实施。一堂好课,不只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是把结束作为一种新的开始,即把课堂作为引导学生课外练习的桥梁,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能力在课外得到延伸、扩张、充实,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讲完英国工业革命一课,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中国,那么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在课后讨论十分激烈,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对课的讨论并没有停止。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特定的情境,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激发想象。例如,在讲完“长征”一课时,在课尾播放《十送红军》歌曲,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探索:井冈山的百姓为什么十送红军?长征中,红军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这样,一堂课就在美好的情境中结束了。
总之,一个精彩的结课,是锦上添花,催人振奋,使得课堂教学始终是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反之,虎头蛇尾的结果,很难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使已经达到的教学效果付之东流。所以,我们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结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课程教案篇六
众所周知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亦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习能力。因其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有了整体框架,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二、结合课本内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具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一部分学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历史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以至于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动力。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发展他们的思维。
三、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学会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尤其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重点,这样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并且能取得效果良好:第一,重复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习,当时看一遍,一周后再复习一遍,一个月后再重复一次,记得就会比较牢固。第二,重点记忆法。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挑出重点,让学生重点记忆。这也发挥了教师的重要性。第三,引导学生记忆纲要。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的六件大事等。
历史课程教案篇七
1、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2、教材内容的结构化。
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教师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教师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才是高明的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选取那些最实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选择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达效果。
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
场采用如下方法: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2认真组织、全员参与3形象化的语言,增强直观性、情感性4组织过程严谨、完整有序。从设计、准备实施到巩固延伸,形成完整体系5巧妙结尾、引人深思。
三、通过本课教学,我更深刻认识到老师在备课是不光备教材、课本,还要备学生。
课无定课,可以说有一千名教师就有一千种教学方案。通常意义上的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只能是对普通意义上的学生共性进行预先考虑,但教学对象的多变性与教学对象个体的复杂性出乎教师备课前的教学设想。所以,课堂上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如果教师一遇到这些“小插曲”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子来压制学生,这恰恰反映出教师无能。而课堂上的闪光点往往体现在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表现的机智上,而这些机智是我们写在纸上的教案无法体现的。
教师要加强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眼里,教师都是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著名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的论断也说明了教师具有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性。
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历史课程教案篇八
呈现,进而被留学生感知、同时有助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多元化的理解。
二、课型:文化展示类课程。
三、课时:两个课时,90分钟。
四、教学方法:以视频形式让学生感受体会中国电影。
五、教学重点:讲解影片内容与背景、事件、人物与历史文化的关联和影响,六、教学难点:让留学生领悟影视作品的文化,在本国文化的参照下理解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七、教学过程:
生尝试介绍影片情节,或讲讲印象较深的中国电影。
(二)分类介绍。
《匹夫》《杀生》《宋家皇朝》《让子弹飞》《上海正午》。
《叶问1》《叶问2》《大魔术师》《长恨歌》《桃姐》《唐伯虎点秋香》。
其他显示文化影片。
少数民族宗教类:《冈拉梅朵》《香巴拉信使》《红河谷》《小**》。
饮食文化类:《食神》《饮食男女》《喜宴》。
《魔幻厨房》《美味情缘》。
人文情感类:《山楂树》《庐山恋》《云水谣》《钢的琴》。
神话传说类:
《青蛇》《白蛇传说》《画皮》《倩女幽魂》(张国荣版)。
喜剧:《功夫》《隋朝来客》五福星系列《天下第二》。
(三)重点介绍。
(1)时代背景类:《十月围城》。
辛亥革命孙中山。
爱国人士。
派遣将军阎孝国(胡军饰)前来剿杀。他收买赌徒沈重阳(甄子丹饰)作密探。适逢商。
幼女已成他人家眷,黯然离去。为护孙,《中国日报》社长陈少白(梁家辉饰)邀戏班。
密夫(曾志伟饰)查封报馆。其间,李玉堂帮车夫阿四(谢霆锋饰)与恋人阿纯(周韵饰)。
订婚。月茹夜会沈重阳,要他弃暗投明。打女方红、小贩王复明(巴特尔饰)、乞丐刘郁。
白(黎明饰)等人也先后加入护孙行列。最终孙中山成功进行会议,在众人的掩护下离开。
香港,这一群爱国成就了英雄的悲歌。
文化内涵:
1、20世纪初期的中国面临着官僚、封建以及外来侵略的三重压力,形势严峻,辛亥革。
命象征着中国近代文明的曙光,其意义重大。
2、香港各界人士、商人、学者、青年学生一起社会底层各界人士,不仅为确保秘密会议的正常进行、孙中山按时乘船离港作出巨大贡献,爱国的精神甚至令他们不惜付出生命。
(2)人物类:《梅兰芳》京剧文化。
兰芳将他临死留下的一封书信随身携带,开始跟随与梅家有世交的京剧老生名角十三燕。
(王学圻)学唱戏、做人。十年后,梅兰芳(余少群)在梨园崭露头角,想着能一辈子清。
清白白唱戏、做人。对戏剧艺术有颇深研究的留洋司法局长邱如白(孙红雷)满腹牢骚于。
传统京剧,却在看过梅兰芳的演出后难抑激动,提笔给他写下鼓励、建议书信。梅兰芳也。
十三燕生出分歧。两人在好事者的怂恿下决定对打擂台,梅大获全胜,迎来自己的时代。
文化内涵:
于20世纪。
三、四十年代。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
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
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一。
丝不苟、精益求精,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创作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
术形象,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发展并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
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
(3)饮食类《满汉全席》。
杰出山相助,而廖之前妻也返回相劝。廖发奋振作,终在厨艺比赛中战胜黄荣。
文化内涵:满汉全席: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满汉全席以北京、山东、江浙菜为主一共有108道菜式。
满汉全席显示了中国古代宫廷官宴奢华与讲究,菜色分身份等级,还显示着宴会的目的,比如“廷臣宴”“蒙古亲藩宴”“万寿宴”“节令宴”等等。
备:还可以就留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电影,在课堂上现场播放与同学分享。
八、作业:
结等等。
历史课程教案篇九
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略)。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法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第14---15周,4课时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第16---17周,4课时复习世界历史。
第18周,2课时。
考前强化训练。
历史课程教案篇十
这次第二期远程培训研修时间虽短,但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许多历史教与学新观念,使我受益匪浅。通过专题研修,我更进一步掌握了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目标,提高了历史教学的理论水平,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而且在与各校老师的研究、讨论中,我提高了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水平,业务能力有了进步。下面就本次研修总结一下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过去,我们经常提倡课堂的有效性,如今我们更注重课堂的效率,更加注重如何实现初中历史优质高效课堂的'目标,注重理顺教与学的关系,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本次培训针对性强,这次培训能够把大量的教学理论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并引用了丰富的课堂实践的案例,使我们对课改的新理念和理论有了一个初步的较为全面的理解。如《高效课堂之探讨历史材料题的有效解法》有很有启发性和实用性。也有许多教师针对历史中考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有效教学对策,这些对于指导我们有针对性地搞好中考复习有着现实意义和启发。
面对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培训学习,这次培训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通过教学思想交流,我们开阔了视野,汲取了不少新观念,新方法,业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注重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多进行反思总结,形成教学思想,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
历史课程教案篇十一
虽然我是一个文科生,但是高考之后历史知识就忘的差不多了。大学后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开始以为会跟高中历史一样枯燥无味,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时间、事件。但是后来发现,大学课堂展示方式多了,其中穿插着历史故事和视频,其实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挺有趣的。“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不仅可以知前事,也可以鉴今,所以说,学习历史是很重要的。通过大一上学期的学习,我不仅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近现代的兴衰、中国被压迫被奴隶的时代一些事,还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在外敌面前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被他们的爱国情怀感染,也学到了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政策要符合这个国家的国情等,还更加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其实是来之不易的。总之,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管是知识上还是精神上都有很大的收获,当然,仅仅上学期的学习,我还不能很好的深入了解历史,我会更加努力的学好今后的课的。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除了动画片之外我喜欢的电视节目就是百家讲坛。那些名师大家凭借渊博的历史知识,深刻的历史见解,总是能够生动有趣地将历史的精华展现在我的面前。但当我上初高中时,我发现学校中历史的学习只是记忆一些历史知识来应对考试,毫无趣味可言,由于不想如此无味的学习,我成为了一名理科生。到了大学之后,我看到课程表上有近代史这门课,便顿感无趣,从小到大近代史学了这么多遍,竟还要重复。但当我真正坐到教室中后,赵教授的讲授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唤回了我对历史课堂的兴趣。大学的历史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多的是切身的感受历史、全面的认识历史、深入的思考历史。通过描述历史中的细节小事、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播放有关于历史事件的视频来让我们理解历史。这学期的学习让我更加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懂得了近代中国的盲目自大导致了自己被西方列强的超越、懂得了政府的腐败有多么严重的后果;也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积极求索的精神、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优越性。我相信历史的智慧是无穷的,虽然短短一学期的学习不能使我透彻的了解历史,但我今后也一定会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历史的真谛。
历史课程教案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推出的“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实验,努力在课堂上构筑基本框架,然后逐步深入层层深入,使本科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落实推进滨州市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加强大家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跟各位老师一起定位在新的教师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
担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的角色;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超越教材,创造课堂情境,灵活把握当时的课堂资源,教出兴趣,教出美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践案例,在历史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通过思维碰撞,使课改的理念真正走进大家的头脑。积极参加区、校教案的征集、教育教学论文的征稿、课题的研究,力求教学促科研、科研带教学,为创造人民满意学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改革备课,减负增效“磨好课”。
在制定规划、教学目标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设定;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重点、难点及其对策,强化支撑点;将备课大而化之、实而共享。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创设氛围,掀起高潮,力争随堂课好课率达50%以上。
3、提高素质,提供舞台“练内功”。
努力学习掌握娴熟的教学推理能力和综合的教学理念;倡导鼓励跨学段、学科听课,加强大家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听课验收中提高优课率。
三、教学措施;
1、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初一学生打好基础,健全成长。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
4、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5、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做到经纲为纲、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7、引资料、学经验。同科老师要互相学习,正常开展听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统一订购的复习资料统一使用,以充分发挥其效益。
8、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历史课程教案篇十三
我认为,高质量的“一次备课”是“二次备课”、“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有效的“一次备课”,后面的所有环节都是假的、空的、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作业中的问题。
1.批改目的不明。2.重学轻练。3.要求宽松。4.追求结果,放弃过程。
(三)批改中的问题。
1.缺少思考。2.机械呆板。3.目标偏移。
(四)展示中的问题。
1.展示的内容缺少选择性。“导学案”中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多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少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个别不理解的。展示应该是面向全班的,只有把多数同学都有教训值得吸取,有规律方法值得总结的题目拿出来展示,才能达到效益的化。
2.展示代表的选择没有针对性。参加展示的学生理应是代表了某题的某种错误类型的一个或几个学生,这种展示才对具有同类错误的学生具有教学作用。但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教师“两眼漆黑”,只好课上各小组组长指定代表进行课堂展示。组长盲目指定的结果,就有可能会出现该生展示的内容100%的正确,做错的学生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也有可能全班只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做错该题,让参与展示的多数学生浪费时间。
3.展示的重点内容不突出。展示时应该采用“要题入手展示法”,将最重要的题最先展示处理,以确保展示的充分性。有的教师展示不分主次,按照顺序展示,平均分配展示时间,有可能导致次要题化时太多,而重要题没有足够的展示时间。
4.展示的方式单一性。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多媒体屏幕展示、学习小组内容交换习题展示、学习小组以讨论方式口头展示,师生之间以问答方式展示等。
5.展示缺少深度。由于展示由学生完成的,学生的水平决定了展示层次的肤浅,即使有了其它学生的帮助,恐怕也达不到揭示错误原因并总结解题思路、方法的深度,必须依靠老师启发、引导、解析。假如教师将自己定位为“学习者”,又没有认真备课,学生的解题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就一定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其得益和提高岂能得到保证.
(五)归纳中的问题。
一是缺乏“归纳”的意识。
二是使用“演绎法”。
第三是教师越俎代庖。
第四是急于求成。
总之,教无定法,任何理论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践行。
历史课程教案篇十四
一、期待与专家及同仁们的交流,把握方向,提高教学水平。
做为一名踏上初中历史教学岗位已有二十年历程的教师,我一直都期待着能有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能和校外尽可能多的专家、教师同仁们一起研讨,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解决各种问题,共同在新教材课改道路的起点上把握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新中考。这次的培训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搭建了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平台,让我们可以聆听专家的教诲、与其他地区的同仁交流经验,因此对该培训是十分期待的。
二、认真钻研教科书,把教学常规落到实处。
新教材相对于原来教材有很大的变化,国家精心组织编写的新课标旨在彻底扭转目前教育现状颇多指责。
通过专家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惊奇的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主动探究意识加强,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
三、改变教学理念,革故鼎新。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四、一些新的认识和感悟:
(1)对部编历史教材的认识。
原来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言(传说、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文(增强历史真实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材料研读”(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自行阅读)、“问题思考”(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机器开动起来)、“课后活动”、“知识拓展”(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历史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2)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内容的分角色抢演,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注意让学生列表进行纵横比较、中外对比,注意引导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等等。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灵活编排内容,以新颖的形式,制作精美的课件,增强教材内容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总之,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需突出。因此部编教材的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舞台,要求我们要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把这此部编教材培训会说成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的话,那么今后的教学中的每节课都是我们在这个征途的一个脚印,我会在新课改中留下自己每一个给力、清晰的脚印。
历史课程教案篇十五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论说世界现代时代的历史,共21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布景剖析依据:
本学期将按照黉舍工作精神,以周全贯彻方针,周全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率领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更始为打破口,增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更始,全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及班级现状剖析:
初三年级情形是:欠好动、欠好讲、斗劲古板。虽然绝年夜部门学生上课时能环绕着教员思绪转,但仍有学生回覆问题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今岁首三情形是:尾巴年夜,尖子生少且不及格中低分率较高,出格是初三(5)班多量男生,因为进修立场不划定礼貌,习惯又较差,熟悉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及格率方针较难,整体看来不愿念书及低智力者年夜有人在。所以今年历史结业考要成功的担子很重,是以在教学中必需加鼎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课堂实时巩固,实时消化,力争每一节课都能有现实成效。
四、本学期所作要求及力争达到的方针:
1、深化对《历史教学纲要》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周全性、系统性、切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年夜白,条理清楚,重点凸起,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本,成长学生智力,培育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体教育工作,从划定礼貌其进修立场,积极介入课堂的读,思,练勾当,使其成就在原有基本上更进一步。
3、深切研究和体味结业考试中各类题型的特点,增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操练。如进修成就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剖析能力,进修较坚苦者,重点让其把握考纲所要达到基本常识和根基能力,做到结业考能顺遂经由过程。
4、增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现实搞好历史学科研究。
5,以立异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为焦点,积极试探教学形式和路子的多样化,充实操作人文景不美观和历史遗迹,丰硕历史课堂内容。
6,注重教学体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子多媒体,收集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7,当真,积极加入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类教学进修勾当,以充实自己的营业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具体做法:
1、夯实基本,培育学生能力。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归纳综合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成长的纪律,是本学期教学最焦点的内容。这就必需夯实基本,指导学生自己来试探历史成长纪律,从而培育学生的能力。
2、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焦点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若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主要研究的标的目的。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需从教学方针的分类起头,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矫捷度螺旋上升。
3、以多媒体教学为打破口,提高学生进修历史的乐趣。
本学期按照黉舍的打算,信息手艺的使用是一个主要内容,响应黉舍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争以直不美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体例来改良以往的教学,力争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标的目的全力。
4、以课改的理念作指导,对新教材进行试探。
新教材教材插图多,直不美观性强,能力要求高,所以筹备好好研究这本教材,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5、对课型进行研究,当真进修多元智能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六、教学进度:
三月教学《世界历史》下册,
四月复习《中国历史》上、下册,
蒲月复习《世界历史》上、下册,
六月综合复习,迎接会考。
历史课程教案篇十六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世界史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讨论世界近现代史。一共21节课,每节课一课时。
二、景物分析依据:
本学期,我们将按照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原则,在上级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开创新局面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研究,深化高三历史教学开创新局面,全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年级和班级现状分析:
三年级的情况是:不积极,不善于说话,打架硬,死板。虽然大部分系里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扭转老师的思路,但还是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放出来也拿不回来。今年年初三情况如下:尾大年三十,尖子生少,中低年级不及格率高,尤其是初三(5)班男生数量多。学习岗位不礼貌,习惯差,熟悉度不足,很难达到100%通过率政策。总的来说,有些人不愿意学习,智力低下。所以,今年历史期末考试成功的担子很重,意味着每节课都要在教学上下大功夫准备,每一个课件都要做好,课堂也要实时巩固消化,争取每节课都有实效。
四、本学期的要求和努力实现的方针:
1、加深对《历史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把握课堂45分钟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全面性、科学性、巩固性原则。要做到言简意赅、概念清晰、组织清晰、重点突出、难点明确,认真落实三个基础,打好基础,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做好后进生的个体教育,从圈定礼貌开始,积极介入课堂阅读、思考、实践活动,让他们的成绩基本走得更远。
3、深入学习和体会期末考试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比如,升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要把重点放在思维和分析能力上,学习比较努力的学生,要把重点放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能力上,这样期末考试才能顺利通过。
4、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做好历史研究。
5、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丰富经营人文的美学和历史古迹,并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6、注重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片放映、投影、录音、录像、电影、模具多媒体、收藏等。用于辅助教学。
7、认真对待,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类教与学活动,丰富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具体做法: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本学期三年级的历史内容是世界现代史。梳理各阶段的历史线索,总结各阶段的历史特点,寻找人类历史成长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要夯实基础,引导学生检验历史成长的学科,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注重问题教学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智力的重点是思考,思考的起点是提问。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主要研究的目标。每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方针的分类入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到敏捷性。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一项主要内容,为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努力以不雅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风格改进以往的教学,努力让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朝着快乐、活泼、有趣的目标全力以赴。
4、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新教材。
新教材插图多,审美性强,能力要求高。因此,我们准备好好学习这本教材,呈现自己的教学特色。
5、研究班级类型,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并用它来指导你的教学实践。
三月份教第二卷世界历史,
四月份我复习了《中国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
五月查阅了《世界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
六月全面复习准备考试。
历史课程教案篇十七
近年来,历史课程改革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验,我对历史课程改革有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历史课程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够全面、客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在传统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主动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在改革后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将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观看历史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来丰富和拓宽他们的历史知识和认知。这样一来,学生的历史素养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他们将能够更加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其次,历史课程改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反思,从而形成自己的理性观点和见解的能力。在传统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事实的陈述,缺乏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的能力。然而,在改革后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将会通过参与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课堂辩论、历史研究项目等,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将能够积极思考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影响和意义,并从中获得自己的启示和领悟。
再次,历史课程改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指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中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和见解的能力。在传统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的灌输,缺乏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和进行历史创造的能力。然而,在改革后的历史课程中,学生将会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创造性的历史学习活动中,如历史小组项目、历史故事创作等,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这样一来,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素养,开展各种创造性的历史研究和实践活动,从而为历史课程的深化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历史课程改革还要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教师是历史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在改革后的历史课程中,教师应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历史。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和潜能。
总之,历史课程改革是教育界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改革,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同时,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也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会继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历史课程改革做出积极的贡献。
历史课程教案篇十八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与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与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与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与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与学会学习与做人。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对历史资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