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优质15篇)
教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以提高教学效果。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教案名字8]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3、学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懂得感谢。
教学重点、难点:1、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学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懂得感谢。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出示:“小河”、“青草”(结合课件)。
2.复习生字。
(1)课文里的词语宝宝你还认识吗?
出示:抱住 水分 充足 干枯 感谢。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2、小草是什么样子的?(青青的)读好这个词语,注意后鼻音。
青青的是什么颜色?我们还能说青青的什么?
3、小河边长了多少小草?课文中那个词语告诉你的?
课件演示“长满了”。
4、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评价学生的朗读。
(二)学习2--5段,第一次对话。
1、小河与青草生活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们聊起天来。
请小朋友们自己轻轻读一读第2—5自然段,读完想一想,小河与青草一共对话了几次,分别在哪几段。
学生回答:两次对话,第一次2、3段,第二次4、5段。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出示这两段,指名读。
小草说了什么?
小河的水怎样?有多清?
原来小草在夸小河的水清呀,谁来夸一夸这么清的小河?
指名读,评价,齐读。
(2)小河听了小草的夸奖,有没有得意骄傲呢?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小河感谢小草什么?
老师做小实验,清水中放入泥土,使它变成浑浊的泥水。这样的水就叫做----浑浊的泥水。
句式训练:因为青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 )。
小河的水清得一眼能看到底,是因为( )。
小草的功劳可真大呀!请你来做小河感谢一下小草吧。
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分角色朗读。
老师请男孩子做小草,女孩子做小河,老师读旁白。
三、学习4—5段,第二次对话。
1、小河与青草还说了些什么?我们再来看。听老师读第二次对话。
你听到它们说了什么?
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谁能说两个?
火红火红火红火红的( ) 乌黑乌黑乌黑乌黑的( )。
湛蓝湛蓝湛蓝湛蓝的( ) 雪白雪白雪白雪白的( )。
你喜爱这样碧绿碧绿的小草吗?读出你的喜爱来!
练习朗读。
2、小草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
河边的小草怎么会长得这么碧绿碧绿的?
如果水分不充足,小草会怎样?(干枯)你们见过干枯的小草吗?是什么样子的,来说说。
小河的功劳也不小呀,真的应该好好谢谢它,谁来谢谢小河?
练读,指名读。
3、句式训练:因为小河给了小草充足的水分,所以小草( )。
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是因为( )。
4、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多好的一对朋友啊,真是谁也离不开谁。我们来读读它们的对话。
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分组分角色朗读。
5、指名几个同学读旁白,多个同学分角色朗读2—5段。
(三)学习第六段。
1、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河这么清,小草那么绿了吗?正是因为它们互相帮助、互相感谢、和睦相处、谁也不骄傲,所以----引读最后一段。
这两个“更”告诉我们什么?
谁再来读一读,读好“更”。
齐读第六段。
(四)让我们。
三、拓展。
1、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指名说。
2、小结:
板书设计:
清 绿。
浑浊 干枯。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二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6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整篇课文。
3、会在田字格中把9个生字写正确,美观。会按笔顺规则书写生字。
1、大部分的同学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表演。
2、通过朗读来体会朋友之间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谦虚。
3、把理解到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6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在11课,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你们还记得吗?
1、今天我们学习的13课,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也是发生在两件事物之间的事。
2、出示“小河和青草”。这个“和”字,我们也可以给它换一个字,改成。
“与”。全班齐读。
1、示图。
2、这是什么地方?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你看到了什么?(弯弯的的小河静静的流淌。)(河岸上长着很多小草。)。
4、你能连在一起说说吗?
1、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2、再读一遍课文,划出小节号。
3、出示词:
我的十分钟。
4、自由读,个别抽读,开火车读,齐读。
5、分自然段指明读全文,正音。
1、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在你的感觉中,小河、青草怎么样。你喜爱它们吗?为什么?
谁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全班齐读。
1、示:青、对、干、住、分、草。
自由读,开火车读。小朋友上来做小老师考考大家。
2、注意写字要点。
练习设计:1、流利地朗读课文。
2、所学生字各写2遍。
第二课时。
1、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整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中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2、在田字格中把9个生字写正确,美观。会按笔顺规则书写生字。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3、小河与青草,学会了几个字:青、边、对、能、到、住。
谁会书空给大家看看。
我的十分钟。
在课文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小河,什么样的小鱼,书上是怎么说的?
辅助孩子背书。不会的就看看书。
2、大家一起举书来读读这小节。
二、学习后面几个小节,并背诵。
1、有一天,这两个好朋友开始说话了,出示第2小节。
自己读读。多读几遍,体会一下小草的口气。
小草是什么口气?(赞美的,夸奖的,)。
夸奖小河什么呢?(水清,清的都能看到底)。
再试着读读。
个别读。
2、小河又怎么说呢?
出示第3小节。
小河是什么口气?
(谦虚的,感谢的,)。
感谢什么?再试着读读。
3、找两位同学表演对话。评析。
4、接着,小河又开始赞扬起小草来,小草听了,又是怎么说的?
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当小草,一个当小河,互相说说,给对方指出不足的地方。
5、小草和小河听了对方的话后,心里会怎么想?
6、他们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7、齐读最后一小节。
8、你们学了这篇文章,懂得了什么?
1、先小组内部准备。
2、上台来表演,评析。
3、注意表情、动作的融合。
1、出示:分干。
(1)自由读,个别读。
同学上来做小老师考大家。
练习设计:1、背诵课文。
2、听写词语。
板书设计:
碧绿碧绿。
清澈见底。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三
1、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写左右结构的“住”“河”“对”。
【教学思路】。
一、画图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认真听,仔细看。
2、自读课文。
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检查词语。
检查句子。
欣赏动画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写字。
对、河、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2、哟。小朋友一看就知道老师画的什么了。
(小朋友说自己看到的。交流过程中完成板书,完成河、青草的读音字形教学)。
(1)小河。
※是哦。老师画了条弯弯的小河。看老师写一写“小河”。(师板书)小河里都是水,所以小河的河是三点水。右边是我们学过的“可”。
※拿出小手,伸出小手指,一起书空。
(2)青草。
※小朋友发现这些小草什么颜色?
※我们呀,把颜色青翠碧绿的草叫青草。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青,上下结构。上面三横一竖,先写两横(板书青字头);下面是个月,撇要变成竖。(板书月)草,也是上下结构,下面是个早。(板书草)和老师一起写。
※小朋友要注意,这个青是后鼻音。跟老师读——。
3、这幅图讲的故事就是小河与青草的故事。我们要学的课文也是小河与青草的故事。(板书:与)。
谁会读?(指名读与)。
小朋友能把这个与换成其它字吗?
4、这就是今天要学的课文的题目。哪个小朋友完整地把课文题目读一读?
(评价:把小河、青草读得特别响亮,因为它们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与字读得轻一些。)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河与青草之间的故事可有意思啦!打开课本,抹平角落,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老师讲一讲这个故事。眼睛看,小手指,耳朵听。
故事开始了!
(教师范读。学生听、看。)。
幻灯提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字、词语、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读,老师巡视指导。)提示坐姿。
3、刚才小朋友们读得可认真了。就像小猫钓鱼,只要专心,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1)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又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瞧!它们来了。
【出示生字及词语,加拼音】。
河边对能看到感谢河岸。
紧紧抱住 浑浊碧绿碧绿。
喜爱充足水分干枯流。
※哪个小朋友能够把这些生字宝宝都准正确?(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
※还有许多小朋友想要读。(开火车读)。
※要真的认识字宝宝,不能光看拼音哦。看着字儿一起读。(齐读)。
【出示生字及词语,去掉拼音。】。
※真的认识字宝宝了吗?(开火车读)。
※一起读。
【出示生字及词语,打乱顺序。】。
※字宝宝们很调皮,才坐了一会儿就坐不住了,到处乱跑。你瞧——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老师请小朋友读,她读对了,其他小朋友跟着一起读一遍。
(开火车领读。)。
河边 碧绿碧绿对能河岸。
紧紧抱住 看到 感谢浑浊。
干枯流喜爱充足水分 。
(2)检查句子。
去掉拼音,词语会读了,它们藏到句子里去了,你还会读吗?
※听!小草和小河在说话呢。【出示第一段对话。小草的话,绿色,小河的话蓝色】。
(指名分角色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出现问题再范读。)。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一小组分角色读。
(有读错的地方,教师纠正读音。)。
(读得不流利的句子,请其他小朋友帮助示范着读一读。)。
※指名第二组分角色读。
(“碧绿碧绿“读得特别好,评价:不是一点点绿,而是很绿很绿,所以课文中说”碧绿碧绿“。)。
(“碧绿碧绿“读得不太好,评价:这小草,不是很绿,不太让人喜爱。请该生再读。)。
※还有哪些小朋友愿意再读一读的?好吧,小草们,来,站起来。接着,小河对小草说——(“小河“读)小草说——(”小草“读)(根据时间情况,调控。)。
(3)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没多少时间,就把这篇长长的文章读下来了。老师就知道我们实小的小朋友是顶呱呱的。早就准备了小河与小草动画故事奖励给大家呢。
【播放动画】大家可以跟着电脑老师一起读。
这次,女小朋友读旁白,男小朋友当小河,老师当小草。
(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三、写字(确保8-10分钟)。
【时间长做写字操】。
1、跟小朋友们合作真是太愉快了!小朋友们,咱们合作得这么愉快,不能忘记了刚刚认识的生字朋友呀!来,把它们叫出来!
【点击一下出示一个:河青草对住分干】。
生齐读一遍。
2、【点击出示:对河住】。
(这些字都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3、小朋友真会观察。对,播放学件示范书写要点。
板书示范:
对,左边是一个“又“,右边是一个“寸”,这个又的捺变成了一个点。
看老师写,写的时候,左边小,右边大,这样写才好看。
小朋友自己在下面把这个字写两遍。(播放音乐,写字。)。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四
导入:。
上一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生齐读课题)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河与青草》,我们一起来读懂这篇课文,读好这篇课文.
1,先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一生读)。
2,出示图画:这儿有四副图画,你们来瞧一瞧,哪一幅画画的是课文的第一小节。
四幅图画分别是:a,黄颜色的草b,笔直的小河。
c,河边没有草d,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3,间插训练读词。
小卡片出示词语正面为"弯的河"反面为"弯弯的河"。
正面为"长着"反面为"长满了"。
正面为"青的小草"反面为"青青的小草"。
先读正面,再读反面,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弯弯的""长满了""青青的"。
指导读法:读这一小节,只要注意这几个词语就一定可以读好!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三,四,五小节。
(一),学习第二小节。
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拿起课本坐坐直,自己大声的读课文的第二到第五小节。
2,出示课件,问: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呢……真清呀……。
3,出示一盆清水,你能看到水里有什么呢。
4,想象说话:猜一猜,你还能看到什么呢说明水真清呀!板书:清。
5,谁愿意来当小草夸一夸小河的生有感情的说指导不断提升。
6,谁来读一读第二小节指名几名学生来读。
7,齐读。
(二),学习第三小节。
1,听了小草说的话,小河会说些什么呢。
2,指名读"这要感谢你呀……"。
3,问: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呢指名回答突出"紧紧抱住"。
5,自己练习怎样可以把这一句话读好。
7,分角色读。
(三),学习第四,五小节。
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小河又对小草说了些什么呢(课件出示)。
1,一名学生说……碧绿碧绿的……。
2,从哪一个词语可以看出小草很绿很绿呢板书:绿。
3,我们来夸一夸小草,谁想来当小河学生读指导提升。
4,想来夸一夸小草的,我们一起来夸.
5,小草听了他的赞美,他会怎么说呢谁来读一读小草说的话。
8,听了小草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9,全体表演:感受小草与小河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小朋友们,你们现在都是小河边生长得碧绿碧绿的小草,喝着小河里甜美的喝水,咕噜咕噜,喝的饱饱的,你们长得更高了,更壮了,更绿了.可是有一天,小河里的水渐渐地少了,少了,越来越少了,小草得不到河水的滋润,一天天,一天天地干枯了.
10,现在你是一株干枯的小草,你最想说什么呢你还想说什么。
11,反复读小草说的话不断提升。
13,你们还想不想再读呀全班分角色读课文的二到五小节。
三,学习第六小节。
1,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2,生读你想怎么来读课文的这一小节呢谁来试试。
2,想读的我们一起来读。
四,拓展。
五,结束课文。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五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小河与青草。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3课的生字和词语,你们还记得么?(出示生字和词语)(指名回答、齐读)。
过渡:读了这些词语后,同学们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小河和青草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图片)。
1.图上有什么?(指名回答)。
2.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把书打开,自己读第一小节。
3.练习填空,出示:玩玩的小河边,长___了青青的小草。
4.为什么这里用“满“,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5.谁来读读第一小节,读出小草的满?
过渡:小河和小草这两个好朋友,今天聚在一起说起了悄悄话,想不想听听他们说了什么?
教师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小河与小草说的话。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划出。
我们先来听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小草觉得小河怎么样?(板书:清)。
2.小草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干什么,语气是什么样的?(夸奖、赞扬)。
3.想不想看看小河的水到底有多清呢?(出示图片)猜一猜,在这清澈的小河里能看到什么?(学生自由想象)。
4.谁来当当小草夸夸这条小河?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么?
1.小河说了什么?
2.为什么小河要感谢小草?
3.理解“紧紧抱住”,同桌之间互相抱,感受一下。
4.如果小草被拔光了,小河会变成什么样子?(做实验,将泥土倒入清水里)。
5.小河被污染了,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小虾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
6.看来小草的功劳很大,谁来当小河感谢一下小草?
过渡:小河与小草的对话结束了吗?接着,小河又说了什么?
1.小河觉得小草怎么样?(板书:碧绿碧绿的)。
2.理解“碧绿碧绿的”,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3.谁来读读,读出小草的绿。
小草被夸奖了,它骄傲了吗?
1.小草说了什么?
2.小草为什么要感谢小河?
3.如果没有小河,小草会变成什么样子?
4.谁来当小草感谢一下这条小河。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了吧?就是因为他们两个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小河才流的更欢了,小草也长的更绿了。
同桌两个人,一个当小草,一个当小河,互相说说悄悄话。
亲手制作一张圣诞贺卡,把你对好朋友的感学写在贺卡里,在圣诞节的时候,把它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
清紧紧抱住。
感谢。
水分碧绿碧绿的。
清紧紧抱住。
感谢。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草实物、一盆清水、泥土、干枯的盆景、小黑板卡片(送词:清澈见底、谦虚)。
一、复习导入。
2、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小河与青草的位置?全班齐背第一小节。
3、小河为什么这么清,小草又为什么这么绿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谈话就知道了。
二、精读感悟。
(一)、范读课文2-5段,边听边想,小河与青草进行了几次对话?每次讲什么?
(二)、学习出示2、3小节,出示2、3小节。
1、指名朗读第一次对话。
2、每一小节是谁说的?请小朋友挑自己喜欢的一小节练习朗读。
3、愿意做小草的小朋友举手,谁来读一读第2小节?
4、小草说了什么?从哪些词看出小河很清?发挥你的想像,清得可以看见什么呢?老师给大家送一个词这就叫“清澈见底”。(板书:清)。
5、赛读:小草可真会夸奖别人呀,这么热情地赞美别人,你们喜欢小草吗?喜欢小草的同学站起来来读一读。
6、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会怎么想?
7、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老师送词:谦虚。
8、(出示小草实物)板书并动作演示:紧紧抱住。
小草没有手,怎么就会把泥土抱住了呢?边演示边叙述: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抓住泥土,不让泥土淘气地溜到小河里,看,它们抱得多紧呀!
10、为什么小河水那么清?谁能用“因为 所以 ”说一说?
11、指导朗读:小草功劳这么大,所以小河要感谢青草呀!朗读时,要读出小河的谦虚来。喜欢小河的站起来读。
12、同桌分角色朗读2、3小节,男女生分读2、3小节。
(三)学习第4、5小节。
1、出示4、5小节,自由读。同桌讨论读懂了什么?
3、小草为什么那么绿?用“因为 所以 ”说一说。
4、指导分角色朗读。
同桌合作练读:小河要主动、热情地赞美的语气,小草是谦虚的语气。最好能加上表情和动作。
师生合作:重点练习表情和语气。(不看书进行对话练习)。
指名合作。(戴头饰)。
大组合作:配上合理的动作。
(四)学习第6自然段。
过渡:小河与青草就这样互相夸奖着,互相感谢着,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就这样,
1、引读:小河流得 ,小草也长得 。理解“欢”
2、齐读。小河与小草可开心了,咱们再读一读。
三、总结明理。
1、总结交流:你喜欢谁?为什么?学了这节课你还明白了什么?
2、老师奖励动画片。会背诵的学生站起来试着动画片配音,加动作。
四、拓展作业。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清 绿 。
互相帮助 互相感谢。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七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小河与青草。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3课的生字和词语,你们还记得么?(出示生字和词语)(指名回答、齐读)。
过渡:读了这些词语后,同学们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小河和青草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图片)。
二、精读课文。
(一)理解课文第一小节。
1.图上有什么?(指名回答)。
2.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把书打开,自己读第一小节。
3.练习填空,出示:玩玩的小河边,长___了青青的小草。
4.为什么这里用“满“,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5.谁来读读第一小节,读出小草的满?
教师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小河与小草说的话。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划出。
(二)理解2、3小节。
我们先来听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小草觉得小河怎么样?(板书:清)。
2.小草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干什么,语气是什么样的?(夸奖、赞扬)。
3.想不想看看小河的水到底有多清呢?(出示图片)猜一猜,在这清澈的小河里能看到什么?(学生自由想象)。
4.谁来当当小草夸夸这条小河?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么?
1.小河说了什么?
2.为什么小河要感谢小草?
3.理解“紧紧抱住”,同桌之间互相抱,感受一下。
4.如果小草被拔光了,小河会变成什么样子?(做实验,将泥土倒入清水里)。
5.小河被污染了,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小虾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
6.看来小草的功劳很大,谁来当小河感谢一下小草?
(三)理解4、5小结。
过渡:小河与小草的对话结束了吗?接着,小河又说了什么?
1.小河觉得小草怎么样?(板书:碧绿碧绿的)。
2.理解“碧绿碧绿的”,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3.谁来读读,读出小草的绿。
小草被夸奖了,它骄傲了吗?
1.小草说了什么?
2.小草为什么要感谢小河?
3.如果没有小河,小草会变成什么样子?
4.谁来当小草感谢一下这条小河。
(四)理解第6小节。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了吧?就是因为他们两个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小河才流的更欢了,小草也长的更绿了。
三、分角色朗读。
同桌两个人,一个当小草,一个当小河,互相说说悄悄话。
四、制作贺卡。
亲手制作一张圣诞贺卡,把你对好朋友的感学写在贺卡里,在圣诞节的时候,把它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
清 紧紧抱住。
感谢。
水分 碧绿碧绿的。
清 紧紧抱住。
感谢。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有趣的图。
出示图:你们看图上话了些什么?
(2)你最喜欢什么?
教学生字词青草。
a、指名读。
强调:青后鼻音;草平舌音。
b、齐读。
注:相机解释“青”:绿色。
2、谈话。
图上的小河与青草的确很可爱,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小河和青草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小朋友想想,“与”是什么意思啊?能不能换成其他什么词呢?
3.指名读课题,多读几遍。(注意停顿)。
二.初读指导。
1.谈话。
小河与青草的故事可有趣啦!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啊?(想)。
老师这有三颗红色的五角星,漂亮吗?(漂亮)想不想得到?(想)。
这可不容易啊!只有你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才能得到呢!咱们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三颗五角星!
a.a.听清老师的要求,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圆圈画出来,在拼音的帮助下多读几遍,直到把字音读准为止。
b.出示生字词:
青草对抱住水分。
干枯与小河边感谢。
河岸紧紧流得更欢了。
(1)这些生字词是我们读书时候的拦路虎,要想得到第一颗星就要先把它们扫除。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些词,你觉得难读的可以看看拼音多读几遍。(巡视,辅导)。
(2)指名读,相机正音。
(3)我们看者拼音会读了,那么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同桌之间先读着试试看。
(4)开火车读。
小结:小朋友们可真不简单啊,只用了一会儿功夫就顺利地得到第一颗星了。(贴第一颗星)。
b.现在我们小朋友再努力一下,去争取第二颗五角星。
请小朋友再来读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标上三角,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继续往下读。
出示:1、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2、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1)刚才老师在下面看小朋友读的时候发现有两句话大家比较。
难读,就是黑板上这两句话。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停顿。
在哪儿停呢?先听老师读。
(2)由读。
(3)指名读。
(4)齐读。
(5)第二句请小朋友。
安老师读第一句的方法自己先试试看,再点名读,齐读。
小结:大家可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你瞧,第二颗星也来表扬你们了。(贴第二颗星)。
c、小河和青草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小朋友先看看图,然后一。
边读课文一边想就能知道了。注意先看图,然后边读边想。
(1)点名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自然段,奇特小朋友仔细听,看他读的好不好。
(2)你决得他读的怎么样?你也来试一试。
用同样的步骤请学生读2—5自然段,齐读第6自然段,注意正音。
小结:小朋友们多了不起啊!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了三颗漂亮的五角星,真是学习的小主人!(贴第三颗星)。
三.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们,书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些什么?又有那些新问题?
2.课后请小朋友们动脑精想一想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的我们下节课一起来边读边讨论。
四.指导写字。
1.请学生先自己看书上“干”,“分”,“对”的笔顺。
2.出示:干。
3.齐书空说笔顺。
4.教师范写。
强调第二横稍长。
用同样的步骤叫生字:分,对。
分:上盖下,上“八”下“刀”,捺起笔略高于撇。
对: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是点。
五.作业。
1.在书上描红。
2.写字本上“干”,“分”,“对”各四遍。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九
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小河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接着小河对小草说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小草说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扩充知识:
1、什么是河?
答:河是水道的通称。北方习惯称为江,南方习惯称为河,没有大的差别。
2、世界上什么河最长?
答:是尼罗河。
3、中国最大的两条主要河流是什么名字?
答:是长江和黄河。
4、草: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做是一种树。
5、小草的作用:草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的左右。药用、食用、装饰等。
6、小草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有何作用?
答:小草分为根、径、叶、花、果五部分。
1、根:吸收水分和养料。
2、径:主要是运输水分和养料的。
3、叶:主要是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还能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4、花:受粉,美化环境,共人们欣赏。
5、果:主要是繁殖后代,给人和动物提供食物。
7、本课主要理解的词语有:感谢、浑浊、碧绿、充足、水分、干枯。
8、给课文加上标点符号。
相关资料链接。
《小河与青草》相关知识:1、小草与春天 坪上生长着茂密的小草,那鲜嫩的颜色,像是刚刚用翠绿的油彩抹过似的。多美啊!小草呀,得感谢你!你将公园的草坪打扮得像绿毡一样。
小草说:“别谢我,谢春天吧。是它给了我这漂亮的颜色。”
是呵,不是春天抚育出这些小草,坪上还不是一片枯黄吗?春天呀,感谢你给草坪染上了这鲜艳的色彩。
春天说:“别谢我,我本身是没有色彩的。桃花把红色献给了我,小草把绿色献给了我,应该感谢它们哩!”
呵!小草是谦虚的,它在谦虚中显得不渺小;春天也是谦虚的,它在谦虚中显得伟大。
2、树叶与树根。
一个明朗的夏日,树上的叶子把阴影撒在山谷里,充满自豪地对微风说:
“我们是山谷里最美丽的。是我们把树装饰得如此雄伟壮观,是我们让牧人和旅客在清凉的绿阴下避暑,是我们的美貌吸引牧羊姑娘来这里跳舞。当朝霞和晚霞挂在天边的时候,夜莺在这里婉转啼鸣……”
“还应该感谢我们!”从地下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我们是树根。你们依靠我们才能生存,才能开花长叶,才能如此美丽。要记住,如果我们树根枯了,树就死了,你们也就长不出来了。”
3、水泥和钢筋。
水泥和钢筋送到一个建筑工地上。他们彼此友好地交谈起来。
“钢筋哥哥,你知道,我有个怪脾气,不管用多大的力气压我,我也不怕。我就怕拉,只要轻轻一拉,我就会断裂。”水泥告诉钢筋。
“水泥弟弟,我也有个怪脾气,无论怎么拉我,我也不怕,就是经不起压,同你刚好相反。”钢筋也诚恳地说。
“如果我们两人结合到一起,不就成为英雄好汉了吗?”水泥突然醒悟的说。
“的确是这样,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让我们兄弟俩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吧。”钢筋向水泥提出。
“那就让我成为你身体的骨架好吗?”
“不行,不行,这样一来,你就没有出头露面的机会了,这不是很不公平吗?”水泥很感不安地说。
“只要对我们的事业有利就行,何必考虑个人的得失。”钢筋非常乐意让水泥附在他上面,甘愿把自己藏在水泥的身体里面,于是一幢幢高楼大厦在工地上建造成功了。
4、喜鹊和蚂蚁。
有一天,一只蚂蚁在树下挖土,挖到中午,口渴了,就到水塘边去喝水。谁知一不小心摔到水塘里了。蚂蚁着急地喊道:“救命呀!救命呀!”
喜鹊在树顶上听见了,连忙衔了一片树叶丢到水塘里。蚂蚁爬上树叶,风儿吹着树叶飘到岸边,蚂蚁得救了。它对喜鹊说:“谢谢你,在我危难的时候救了我的命!喜鹊说:“不用谢,以后你可要小心点呀!”
过了几天,猎人来打喜鹊,蚂蚁看见了,就轻轻地爬到猎人的脖子上,当猎人聚精会神地瞄准喜鹊,正准备开枪的时候,蚂蚁狠狠地咬了猎人一口。猎人身子晃了一下,没有打中喜鹊,喜鹊得救了。
喜鹊飞过来感谢蚂蚁。蚂蚁对喜鹊说:“你不用感谢我。上次我掉进水塘里,要是没有你的帮助,我不早就被淹死了吗?”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十
累 计
第96 课时
第 2 课时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相互依存、相互帮助。
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难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一、 复习检查。
二、 精读训练
1、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教师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2)自由读,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该是什麽语气。
(3)指导学生用真诚、赞美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
(4)齐读第二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1)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 为什麽小河没骄傲?
(3) 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是什麽意思?
(4) 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浑浊。
(5) 指导朗读。
2、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这里的要不又是什麽意思?
(2) 指导学生用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五自然段。
实施修改意见
天天练:我来露一手
分角色朗读课文《小河与青草》
可以在小组里讨论。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6)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7) 为什麽小河没骄傲?
(8) 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是什麽意思?/article/
(9) 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浑浊。
(10)指导朗读。
实施修改意见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必做:
1、 正确、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 会默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选做:搜集有关环保的资料向大家介绍。
实施修改意见
教学札记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一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此,我,借“朗读”为手段,达读好书之目的这一教学思想,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一、激情导入“课堂上最好听的声音是读书声。”课堂上,我以读为本,把读置于课堂第一环节。上课开始,我就说:你们知道小河和青草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你们想听听他们说什么吗?那我们就要把课文读好。这样做,既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讲明本节课教学目标,还引入了新课。
二、导、扶、放结合。注意儿童化,贴近儿童生活,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课文2-5自然段是小河和青草的两次对话,结构相似。平辅直叙逐句指导读、会淡化课堂气氛,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抓住“紧紧抱住”“浑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让课堂气氛富有情趣。
三、自读自悟重习惯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课文第4-5小节时,教者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再指导学生练读,充分地读。
四、读、做、说结合,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我采取送词等方式,先让学生读、指读、听录音再加上思维训练读课文的方法,逐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确实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使学生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身后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
今天这节课,基本能够按预设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当然也出现了教学遗漏,问题表达不够明确,这对小朋友来说有一定难度。对学生的回答应作出明确的要求,从今天课堂上,有些学生读课文的表现的也不够。我课堂语言显得有些罗嗦,课堂上尽管我努力地鼓励学生读,不同形式的读,他们的读只局限于形式,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其次在写字教学中,我还得应把过程讲的详细一些。应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河与青草》是一则童话故事,课文的寓意很深,意在让学生领悟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彼此欣赏、共同进步。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围绕教学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我进行了愉快教学,通过对比、分角色朗读等,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学习,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然而课堂上还是出现了不足的地方,反映出了我自身教学的问题。
可是,课堂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因为教学过于多样化而分散了学生学习的精力。
2、在每一次朗读的过程中,都应该以对话形式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
让学生读有所依。如:我在初读时,向学生提出了:把你们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并向小组的同学讲一讲。让学生在读中有一个情感体验过程,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一些过渡语、引导语使用不恰当等等。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历练,在这过程中使我看到了不足,总结了优势,一点点进步,一次次蜕变。
本文是两段对话,共六小节。引导学生读好两次赞美,两次感谢,从中体会到感恩与互助的精神。
教学本课时,先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课题:小河与青草。
有孩子说:“我知道他们住在一起。”(板书:住在一起)顺势问,小草住在哪里(小河边)孩子们边说,我边在刚才读题理解小河时画的一小小河流边加上了青草。
师: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住在一起会怎样呢?本来是想由此引导孩子们初读课文的。可立刻有孩子说:“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夸奖”只好改变思路板书:互相帮助互相感恩。再根据板书,跟我读上面这句话:小河与青草住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夸奖,是一对好朋友。提问:你从哪儿知道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夸奖的呢?现在我们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于是和孩子们一起找出互相帮助的段落读(第三节)。“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理解:紧紧要不 浑浊。孩子们还感受到小河很有礼貌。引导孩子们读出感恩的语气。
读完这两段,也就下课了。
读互相夸奖的话。
孩子们很快找到了第二节与第四节。重点引导读好“真清啊”“真让人喜爱”,理解“碧绿碧绿的”读好这两句,关键在于夸奖要真诚。
读课文的一、六节,理解“更欢”、“更绿”,再体会“长满了”“青青的”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互相帮助”的好处。
最后跟孩子们一起练习了分角色朗读课文。孩子们边表演边读,虽然表演得不那么出色,读得也并不很特出,不过个个兴致很高。
反思:孩子们能一下子找到文章的中心,这让我很高兴。不过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只有那么几个,这样我也很满足了。跟着孩子们的思路学习下来,孩子们对课文的感情把握的还好。不过有感情地朗读还要加强练习,引导。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第二课时)
多媒体、小草实物、一盆清水、泥土、干枯的盆景、小黑板卡片(送词:清澈见底、谦虚)
绿)
2、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小河与青草的位置?全班齐背第一小节。
3、小河为什么这么清,小草又为什么这么绿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谈话就知道了。
(一)、范读课文2-5段,边听边想,小河与青草进行了几次对话?每次讲什么?
(二)、学习出示2、3小节,出示2、3小节。
1、指名朗读第一次对话。
2、每一小节是谁说的?请小朋友挑自己喜欢的一小节练习朗读。
3、愿意做小草的小朋友举手,谁来读一读第2小节?
4、小草说了什么?从哪些词看出小河很清?发挥你的想像,清得可以看见什么呢?老师给大家送一个词这就叫清澈见底。(板书:清)
5、赛读:小草可真会夸奖别人呀,这么热情地赞美别人,你们喜欢小草吗?喜欢小草的同学站起来来读一读。
6、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会怎么想?
7、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老师送词:谦虚
8、(出示小草实物)板书并动作演示:紧紧抱住小草没有手,怎么就会把泥土抱住了呢?边演示边叙述: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抓住泥土,不让泥土淘气地溜到小河里,看,它们抱得多紧呀!
9、如果没有小草,岸边的泥土会溜到小河里的。瞧,(演示)清清的水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10、为什么小河水那么清?谁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11、指导朗读:小草功劳这么大,所以小河要感谢青草呀!朗读时,要读出小河的谦虚来。喜欢小河的站起来读。
12、同桌分角色朗读2、3小节,男女生分读2、3小节。
(三)学习第4、5小节
1、出示4、5小节,自由读。同桌讨论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第二次对话谁先说?说了什么?理解:碧绿碧绿、充足、干枯。(出示实物:干枯的盆景)板书:干枯3、小草为什么那么绿?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4、指导分角色朗读。同桌合作练读:小河要主动、热情地赞美的语气,小草是谦虚的语气。最好能加上表情和动作。师生合作:重点练习表情和语气。(不看书进行对话练习)指名合作。(戴头饰)大组合作:配上合理的动作。
1、引读:小河流得,小草也长得。理解欢
2、齐读。小河与小草可开心了,咱们再读一读。
2、老师奖励动画片。会背诵的学生站起来试着动画片配音,加动作。
2、背诵课文。
小河与青草
清
绿
紧紧抱住
充足的水分
互相帮助
互相感谢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小河边。
青草。
感谢。
河岸。
紧紧。
抱住。
喜爱。
充足。
浑浊。
碧绿碧绿。
水分干枯。
1、指名读。
2、齐读。
小朋友们真棒,青草娃娃正式向你们发出邀请:“欢迎一(3)班的小朋友来小河边做客!”
二、精读感悟。
(一)第一自然段。
1、我们来到小河边,你们看到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呢?(弯弯的)小草是什么样的呢?(青青的)。
2、同学们说的真好,课文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美啊,谁再来读读?
3、你们看小草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草怎么样啊?(很多)课文哪个词告诉我们的?(长满)说明小河边的小草很多,小草喜欢和小河生活在一起。谁再来读一读?告诉大家这儿的草又青又多!
(二)二、三自然段。
1、你听,小草对小河说话了,说得什么呢?
(1)师读: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的水怎么样?板书“清”
(3)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4)教师出示一瓶清水:这就是我从小河里取出来的,谁再来夸夸它?
(5)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是怎么说的呢?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
(3)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浑浊”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四、五自然段。
过渡:小河和青草还说了什么呢?{播放录音}(出示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出示句子比较: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们喜欢哪一句?指名读好“碧绿碧绿”这个词语。(你还会照这个样子再来说几个相同结构的词语吗?)老师好像看到了一片绿色,指导朗读句子。
2、过渡: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又说了些什么呢?(出示第5自然段)。
3、指名读。师:小草也要感谢小河。它感谢小河什么了呢?(充足的水分)小朋友,你们家里种花种草吗?经常要干什么啊?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万物不能生长,小草就会怎样?(干枯)(出示课件)。
4、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5、小河的功劳也不小,没有小河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么读这句话呢?
(四)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三、角色体验。
1、男女生。
2、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练习。
3、指名分角色朗读。(戴头饰)。
四、课外延伸,强化感受。
1、想一想,谁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帮助了你?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1)动画演示:从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长满了小草,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小朋友们在河边戏水。可是后来,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小朋友们再也不能到河边戏水。
(2)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保护它们,你想怎样做?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十四
国标本第二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身后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
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对话。
小河情景图,实物投影仪,流水音乐。
1.读课题,明确本课学习任务,要求读得亲切、自然。
2.指着小河情景图问:看,课文中讲到的小河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弯弯的小河,是从小河的形状上来说的;“清清的小河”是从河水方面来说的),课文中的小河水清得怎么样?(一眼能看到底)。
送词:水,清得一眼能看到底,就是。(板书:清澈见底)。
3.指名说说青字怎么写?(生讲师写)课文中哪个词说明草很青?
(板书:碧绿碧绿)。
4.用一句完整的话讲清小河与青草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说得完整、具体)。
(一)第一次对话。
1.自由读小草的话,体会怎样读能让人感觉到小河的清澈见底。
2.交流提示(指导读出热情的、主动打招呼、夸奖的语气)将清、一眼、底读得稍重些。
各自读、个别读、齐读。
3.过渡:想想小河有没有骄傲或得意?它是怎么做的?
自由朗读。
4.交流、送词:小河没有骄傲,反而感谢小草的帮助,出示谦虚(板书:感谢)。
5.指导朗读:首先要读得谦虚,在感谢小草时抓住是你、紧紧、要不、早就等疑问词,加强语气。
个别读、师生分角色朗读、生与生分角色朗读(要求尽量不看书)。
6.两人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原来是才会有。
7.看着板书念2、3两节。(放音乐)。
(二)第二次对话。
1.伴着音乐自由读4、5两节,想想小河与青草的第二次对话说了些什么?
2.交流,板书:感谢。
3.指导分角色朗读:两人小组练读,小河要主动、热情,读出赞美的语气;师生合作:练习表情和语气;男女生分角色读,配上合理的动作;不看书进行对话练习,要求是口语、情景式的表情与动作。
4.完成句式练习:原来是才会有。
(三)齐读小结。
1.听音乐,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不看书念的尽量不看书。
2.提问:你对小河与青草有什么感觉?板书:互相合作、互相承认。
3.师总结:其实,自然万物都是像小河与青草一样相互依存的,只有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一切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4.齐读第6小节。
两人小组任选两个角色进行说话练习。
指名上台表演。
集体起立,进行说话表演。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五
片断:
……。
师:你们想象的色彩真多,那为什么是这样的颜色呢?
生:秋天,天空碧蓝碧蓝。
生;秋天,白云朵朵飘呀飘。
生:秋天,冬青树还是那样青。
生:秋天里,水还是那样绿,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生:秋天,梧桐树的叶子枯了,变成咖啡色的了。
……。
(仍以小组形式合作、讨论,教师适当辅助)。
(集体交流、评议)。
生:秋天是蓝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
生:秋天是白色的,白云朵朵露笑脸。
生:秋天是青色的,矮矮的冬青树绿油油。
生:秋天是咖啡色的,梧桐树的叶子飘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