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范文(12篇)
教案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的学习和借鉴,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编写教案,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所以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大家一起来学习和分享吧!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一
1. 读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课《欢乐的泼水节》。(生读题)。
2. 复习词语:
(1):出示词语:这些词语,谁能比上一节课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2):出示连线题:下面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谁来连?(指名连,齐读)。
二﹑精读。
1. 学习第一小节:
过渡:每年春天,当火红的凤凰花一大片一大片开放的时候,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出示读片及课文)。
(1):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交流:“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泼水节就像傣族人民的新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当这个日子伴随着温暖的春风悄悄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一定非常的——(高兴,开心,兴奋)。
“迎”:还能从哪儿看出他们很开心?
小结:是啊,傣族人民是多么盼望泼水节快些到来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齐读)。
2. 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泼水节是傣族最有趣的节日,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1):准备。
首先老师要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第二小节的一二两句话,看看傣族人民为欢度泼水节,要准备些什么。(出示句子,生自由读)。
交流:“香水花瓣”:清水里滴上香水,撒上花瓣有什么好处啊?
小结:这清水是傣族人民精心准备的,在这滴了香水,撒了花瓣的清水里,是他们美好的祝福与希望啊!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特殊的水?(指名读,女生读,很重视泼水节)。
“桶,盆”:这些工具都是用来存放清水的。小朋友们,如果你们也去参加泼水节,除了桶和盆,你还会带上哪些工具呀?(……)。
“早早地”:……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从这个早早地,你读出了什么?
谁来读好这个“早早地”?
同样意思的词,第二句中还有一个,你能找出来吗?
(早已,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指明读,我们班的小伙子们好象特别着急,泼水游戏怎么还没开始啊!男生读。)。
(2):开始。
交流:要说出动作,表情,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结:多么开心的一群傣族人啊!他们在水中的笑脸比美丽的凤凰花还要鲜艳呢!拍照片的叔叔还在课文里留了一段描写泼水游戏的话,谁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你们觉得他写出傣族人民的快乐了吗?(不要早下结论,仔仔细细地读)。
交流:“笑开了花”:笑得比花还要美呢!(读好)。
“互相追赶”:玩得多尽兴啊!
老师这里还有几张泼水节的照片,看过之后,你们肯定能把这两句话读得更快乐的!
(出示图片)(指名读,齐读)。
想象:小朋友们,如果你们也在这群快乐的傣族人民中间,你们会怎样去玩水呢?
交流:……。
小结:你们玩水的花样可真多呀!洒水,浇水,喷水,可老师觉得用瓢灌水和用盆泼水更好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泼到身上的水更多,玩得更快乐呀)一起快乐地来读一读!
(清水是……)(出示句子)。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当然是泼得越多越好了,一起读。(齐读)。
练习:看着漫天飞舞的水花,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祝福要送出去吗?
(出示练习)。
小结:吉祥如意的清水被尽情撒泼,到处洋溢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整条大街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老师要请笑得最灿烂的小朋友来演一演这群快乐的傣族人民。
(出示句子)(指名读,加上动作,齐读)。
3.学习第三小节:
过渡:真是一条热闹的大街,真是一群热情的傣族人民,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泼水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我们回去吧!
原来,你们是没泼够水呀!老师也不想回去,因为我知道在泼水游戏结束以后,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节目呢。不信,你们自己读第三小节。(出示句子)(生自由读)。
除了泼水乐,还有什么乐?
“赛龙舟”:多么激烈的比赛啊。
“放烟花”:五彩缤纷的烟花多迷人那。
小结:泼水节的快乐还有很多很多,谁愿意就这么离去呢?让我们跟着热情的傣族人民,在这个热闹的深夜尽情狂欢吧!(齐读)。
三﹑总结。
课文学完了,回顾我们快乐的一天,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交流)。
四﹑作业。
(出示作业及图片)。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二
《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精读课文。全文紧扣“欢乐”一词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渡泼水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和深深的民俗风情。在教学中我紧扣“欢乐”一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真正成阅读的主人。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让他们自主阅读课文,在阅读中体验欢乐,品味欢乐,与文本中的人物、文章的作者、课堂中的学友、老师进行多向的对话。
师:盼望已久的泼水节终于到时了,这一天人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快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师:(板书“提、端、早早地”后出示句子)谁能读好这句话?
生:语气平淡地读。
师:你好像十点多才到,来得一点都不早,再读读。
生:再读句子,强调“早早地”
师:现在早多了,还有谁来得比他还早?
生:深情并茂地读。
师: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早呢?
生:我是来准备清水的。
呀!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小朋友,你为什么时候来得这么早呀?
生:马上就要过泼水节了,我的心里特别激动。
师:那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读出了急切的心情。
你们瞧——(引读第一句话)。
生:读第一句话。
师:一切都准备好了,马上就要开始泼水了,傣族人民又是怎样泼水的呢?快读读后面的句子。
生:读第三四句话。
师:(板书:互相追赶、灌、泼)怎样才算互相追赶?
生:就是你追我,我追你,下课我们就玩过,可好玩了。
师:你的理解非常准确,现在谁想舀一瓢水往同桌衣领里灌一灌?
生:学生表演。
女孩子身子上泼一泼。
生:表演。
师:说得好,演得好,一定读得更好!谁想读。
生:快乐地读。
师:看得出,此时的你是快乐的。
生:兴奋地读。
师:你的心情一定很激动。
师:(出示图)看,此时的大街已经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你们瞧——(引读句子)
生:读句子
师:刚才人们拿瓢灌,端盆泼,你们还想用什么泼呢?
生:用水管射、提桶泼、用水枪射、矿泉水的瓶口上扎几个洞,把水挤出来……
师:好,请准备好你们的泼水工具,让我们互相追赶,想怎么泼就怎么泼,想泼谁,就泼谁。(音乐响起)
师生共同表演泼水场面。(场面热闹、笑声不断)
师:你们刚才的心情怎么样呢?请傣族小姑娘来说。
生:我非常高兴。
师:请你读读这句话。
生:高兴地读第四句。
师:瞧,她把书读到了脸上。请个傣族小伙子来说一说。
……
师:一个人读就这么欢乐,如果大家一起读一定更欢乐。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四句话。
师:读得这么好,就请你们来欣赏真正的泼水节。(播放泼水节录相)
生:认真观看,不时发出笑声。
师:为什么时候人们身上湿淋淋,脸上却笑开了花?
生:因为清水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师:哦,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思的象征……(引读句子)
生:读句子。
师:此时此刻,你想把清水泼向谁,送给他什么样的祝福呢?(出示:我把清水泼向 ,祝福他(她) 。
生:我把清水泼向小树苗,祝它快快长大。
生:我把清水泼向校长,祝我们的学校天天都平平安安。
生:我把清水泼向老,祝老师越来越漂亮。
生:我把清水泼向奶奶,祝她长命百岁。
生:我把清水泼向我的同桌,祝她学习进步。
……
生:高兴。
师:是啊,因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引读)
生:读句子
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其中对人文素养提高起决定作用的是读。高尔基说:“读书愈多,就愈健康而勇敢。”可见读书对人的重要性。学习中熟练语文材料的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大量有阶梯性的诵读训练,不仅能积累语文知识,更能指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并获得不同的心灵感悟。
案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体验“欢乐”之情而设计了一系列阶梯性的朗读训练。如在学习“开始泼水”部分,先以“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再通过理解“互相追赶”、“灌”等词的理解,进行同桌表演,之后以“演得好一定读得更好”这一句话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读书欲望。接下来再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泼水,着实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也真实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与心情的“喜悦”。这样的朗读真可谓有血有肉,情真意切。在阶梯性的朗读训练中,无声的语言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声,记于心,多方面感知了教材,真切感受到了“欢乐”的氛围。
我国杨再隋教授说过:“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过程教师需要适时地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体验激情的情感因素并与之共鸣,这是教师成功的关键。语文课不是品德课,也不是自然常识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情感体验。在案例中,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泼水节的欢乐。首先主学模拟泼水场景进行表演,再观看真实的泼水节录相,再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欣赏,把语文学习同学生的实际生少联系,把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三者融合,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主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带来的欢乐。
教学中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语文实践的环境。在教学中要实现“他人欢乐”与“自己欢乐”的重合,唯一的方法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生活化”的情景中重现欢乐的泼水节,把课文中用符号所描写的欢乐变成真正促手可及的欢乐。案例中除了运用文中插图外,还借助多媒体给学生了声像、图文及大量信息,将无声的图一连几天从单一发展到多元,变静为动,将复杂的过程变得形象、逼真,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了他们读背的兴趣,快乐学习变得如此简单。
语文教学中深奥的道理往往只可意味不可言传,难以用语言来描述。难点的突破往往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案例中对“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的理解是一个难点,这一难点通过三个问题加以突破:
(1)为什么人们身上湿淋淋,脸上还笑开了花?
(2)你想把清水泼向谁?送给他什么时候样的祝福?
(3)小朋友们送了这么多祝福,老师也给你们送祝福,你们高兴吗?
通过这三个层次让学生联系实际深刻地感受清水的寓意,巧妙地感悟清水背后的文字内涵,深奥的语言文字学习起来也如此快乐。
总之,语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唯一的源泉,只要贴近生活,学习语文就会是件快乐的事,快乐就变得如此简单。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了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的§2,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词卡 多媒体课件 《太阳出来喜洋洋》乐曲。
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vcd。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字 2、词 3、指名背诵§1。
二、细读§2、3。
2、 教学§2:
(1)轻读,要求:标一下共几句?
(2)(示句一)指名读,体会“早早地”,再读。
(3)(示句二)女生读,说说读后的感觉。做动作齐读(先同桌练)。
(4)(示句三)男生读,指名做“灌”、“泼”的动作。指导读。
(5)引读句四,交流:读了这一句,知道了什么?
对照图理解人们的欢乐之情,笑容满面地读句四,读后质疑,引入句五,生自读。
(6)(示句五)范读,指名给“怎么能不高兴呢”换一种说法,体会书上句子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
(7)引读§2。
3、 教学§3。
(1) 导入:泼水节的场面真是欢乐,大家想不想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傣族的泼水节除了泼水以外,还有其它活动呢!自读§3,用笔画画还有哪些活动?(交流)。
(2)畅谈:如果你去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你最想干什么?
(3)朗读比赛:分四人小组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读出泼水节的热闹和欢乐。
(4)配乐齐读§3。
三、创设情境,总结课文。
1、 生演泼水节场面,师进行采访:
(2)这位小朋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你感到不高兴吗? 。
(3)老妈妈,天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四、练写祝愿的话。
4月14日就是傣族的泼水节,你怎么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傣族人民祝贺呢?请把对傣族人民的祝愿写在纸上。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四
师:清明节过后,傣族人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年——泼水节,他们会为泼水节做哪些准备工作呢?请同学们大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
师:谁来说一说人们做了哪些准备?
生:人们准备好了桶和盆。
生:人们还准备了清水,并在水里滴上香水,撒上花瓣。
师:同学们找得可真正确!谁愿意把这两句话读给大家听。
(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学生读得感情平平,不太理想。)。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想听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做一个认真倾听的小评委,好吗?
生:好。
师读。(故意丢掉“早早”和“早已”两个词。)。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你丢掉了两个词。
师:你听得可真仔细!这样好不好?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各自练读。
交流:
生:我觉得这样不好,去掉了“早早”和“早已”,就不能把人们急着过泼水节的心情表达出来了。
生:我也觉得是这样。人们非常喜欢过泼水节,去掉后就好像不太喜欢了一样。
师:是啊,这两个词把人们喜欢过泼水节,想过泼水节的迫切心情表达出来了,读的时候应该加重语气。自己读一读,试一试,感觉是不是这样。
生各自练读。
齐读这两句话。
师:这水跟普通的清水一样吗? 。
生:不一样。有的撒了香水,有的撒了花瓣。
师:闭上眼睛闻一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生:我闻到花瓣的香味儿了。
生:我闻到水中还有香水味儿。
生:我觉得这水可香了,闻着很舒服。
生:我想说:“好香啊!好美啊!”
师:一起说一说。
生:好香啊!好美啊!(学生情绪高涨。)。
师:你能说一句话,也用上“有的……有的”吗?
(生纷纷举手)。
……。
点评:
这是我们二年级教研组王爱红老师讲的《欢乐的泼水节》一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断,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一、王老师在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搞:“空对空”的一套,而是自己有意丢掉两个重点词,既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又激起了学生“议论纷纷”的自觉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如何读出感情。二、让学生闭上眼睛闻一闻水的味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想象的能力。三、孩子们能用“有的……有的”说话,可见他们已不仅仅只是理解了,也达到了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总之,学生思想解放,师生处于一种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双向交流中,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发挥。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五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精品设计一公开课,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快乐情景。第三自然段:人们的快乐一直延续到深夜。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实。因为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必须多指导朗读课文,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第一、二自然段课文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情景与快乐。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4个二类字,并理解有关的词语。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风俗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生字卡片、课件
三教时
目的要求:讲读课文
一、复习词语:
幸福、香水、泼水节、一年一度
吉祥、象征、湿淋淋、不肯离去
1、个别读
2、齐读
二、讲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时间、地点、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一度举行一次。)
“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说明很难得。
3、齐读:
过度:你想知道泼水节的欢乐场面吗?
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1)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准备——泼水——喜悦)
(2)说说人们准备的情况。
(准备桶和盆、清水、滴上香油、撒上花瓣。)
(3)从哪些词语说明大家的心情迫切,盼望着过节?
(早早地来到、早已准备好)
(4)找找:找出泼水节中的动词?
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在泼水节时,非常快乐?
(追逐、灌、泼)
(5)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人们的脸上还笑开了花?
指导读句子:“清水是迹象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3、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理解:
你从哪些看出人们在泼水节中的快乐?
(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深夜)
3、齐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
四、作业:
抄写词语。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六
第一层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二层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第三层目标:根据课文写几句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点,难点】。
【设计理念】。
【设计思路】。
【座位摆放】四人一组,方块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和内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加字.
3.学习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自然段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二自然段(准备阶段)。
2,师:能告诉老师你准备了哪些东西吗指名说.可以加上动作吗。
随机采访:你手里提得什么呀。
你手里端的是什么呀。
师:来,让我们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
师随机问:你是什么时候到这儿的为什么来得这么早(理解"早早地")。
师小结:看来大家都盼望着泼水节的到来,所以都"早早地"来了.
红色字体显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读读,比比谁来的最早.指名读,相机评价.
(俯身闻一闻,作陶醉状)怎么这么香啊为什么。
读读,比比谁的水最香,谁的水最美.(指名读)。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泼水阶段)。
2,师: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师:那就请你高兴地向大家介绍介绍泼水活动吧!
【以下部分按学生生成的先后随机进行】。
(1)师:怎样才算是互相追赶呢哪俩人表演给大家看看.
(2)师:请你舀一大瓢水,往你同桌的衣领里灌一灌,来个慢动作哦!
(板书:灌)。
3,师:说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指名读)。
4,师:看,此时的大街已经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师:摸摸你的衣裳,摸摸你的头发,怎么样了。
课文中哪个词语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板书:湿淋淋)。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要读出词语的意思.
师:不光我们,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
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板书:笑开花)。
指名读.带上灿烂的笑容,我们也来读读.(齐读)。
(板书:吉祥如意!)。
这个"!"在这边传递着人们怎样的心情(很高兴,很欢乐.)。
师:小小的感叹号传递着大大的欢乐!
出示:我想把清水泼在老人身上,祝老人.
我想把清水泼在孩子身上,祝孩子.
我想把清水泼在姑娘身上,祝姑娘.
我想把清水泼在小伙身上,祝小伙.
我想把清水泼在身上,祝老人.
6,生自由练说,指名交流.
师:送出祝福的同时,你也得到了许多的祝福!
生自由读。
你想把这热闹的场面介绍给你的亲人,朋友吗(生练习背诵)。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泼水活动结束了,我们是不是也该结束今天的旅行了呢为什么。
生自读,读后师生交流.
师随机问:小姑娘,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啊。
老爷爷,累了一天了,您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啊。
6,师: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现在你的心情如何(高兴,兴奋,欢乐)。
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课题.
(四)总结。
1,学写词串。
师生交流.
2,联系实际。
(五)扩展。
三,学习生字(幸,离)。
1,出示生字。
3,怎样才能把它写好看,你觉得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交流)。
4,师范写.
5,生描红,临写.
附板书:。
灌泼。
湿淋淋。
笑开花。
吉祥如意!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七
《欢乐的泼水节》是国标本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本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有人说,一篇课文的题目就好象是一部音乐作品的标题,它既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常常是显现主题、透露核心信息的关键。所以在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我以叶圣陶先生的“自学引导”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紧扣题眼“欢乐”一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让他们自主地阅读课文,在阅读中体验欢乐、品味欢乐,与文本中的人物、文章的作者、课堂中学友、老师进行多向的对话。
【教学片段】。
情境之一:复习旧知,体验当小作家的欢乐。
生:我选“泼水”,因为泼水可是泼水节里最重要的活动。
生:我选‘凤凰花’,因为凤凰花开,泼水节就到了。傣族人还把凤凰花的花瓣铺在地上呢!
生:我打算写“烟火”。
师:傣族人放的烟火是自己制造的。他们把放烟火叫放高升。
……。
师:看来刚才大家读课文时都很认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个齐读课题:欢乐的泼水节。
情境之二:导读课文,体验过泼水节的欢乐。
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相机出示迷人的西双版纳的图片。
生:读第一自然段。将“一年一度”读了重音。
师:听出来了,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先读读句子,再和同桌讨论讨论吧!
生:读读句子,再讨论。
生:这个“迎”字说明人们是很高兴的。
生:“迎”告诉我们人们对泼水节是盼望已久了。
师: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句子。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盼望以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咱们这回来西双版纳,正巧赶上,开心吧!那么参加泼水节要准备些什么呢?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你做了什么准备?
生:我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了。
师:屏幕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师:来,让我们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
生:个别读句子。语气较平。
师:老师感觉人们是在九、十点钟才来到大街上的,一点都不早!
生:再读句子,将“早早地”读成重音。
师:有人来得还要早呢!你来做什么的呀?
生:我是来准备清水的。
师:屏幕出示: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生:读读句子。
师:小姑娘,泼水活动还没开始呢!你为什么来那么早啊?
生:因为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我不想错过。
生:要过泼水节了,我兴奋得都睡不着了,就早点来了。
师:是啊,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很难得,不能错过的。虽然泼水活动还没有开始,但是人们早早地做开始准备了。多么带劲呀!
生:齐声读读句子。
师:一切准备就绪,泼水开始了。听,欢快的象脚鼓响起来了!(播放《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让我们也加入到这欢乐的人群中吧!赶快读读这一部分课文。
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四、五句话。
师: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高兴。
师:那就请你高兴地向大家介绍介绍泼水活动吧!
生:高兴读句子。
师: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这份欢乐的?
生: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师:屏幕出示句子。怎样才算是互相追赶呢?
生:你追我,我追你。很有趣的。
师:是的,那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欢乐的?
生: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师:请你舀一大瓢水,往你同桌的衣领里灌一灌,来个慢动作哦!
生:动作演示“灌”字。
师:像这样,水从上而下往衣领里直浇下去,这就是灌!女孩子拿起瓢,让我们也来灌一灌。男孩子端起盆,高兴地泼一泼吧!
生:表演。
师:说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
生:齐读句子。
师:出示图片:看,此时的大街已经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生:再读句子 。
师:板书:欢。
师:看看你的身上——湿得怎样?
生:衣服完全湿透了。
生:衣服全沾在身上了。
生:我的衣服还挂着水呢!好像刚从水盆里捞起来,没有拧干,直接穿在身上一样。
师:课文中哪个词语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生:湿淋淋。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
生:有感情地读词语。
师:不光我们,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
生:湿淋淋。
师:人人脸上——。
生:笑开了花。
生:读句子。表情很严肃。
师:读这句话时脸上也要笑开花,再试试!
生:笑眯眯地读句子。
师:带着灿烂的笑容,我们也来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句子。
师:小姑娘,漂亮的节日服装都被淋湿了,怎么还那么高兴啊?
生: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生:当时人们很高兴,很欢乐。
师:小小的感叹号传递着欢乐!
生:男生读句子。
师:泼在身上的水里啊滴了香水,撒了花瓣,飘着幽香,更象征着吉祥如意,快乐吗?
生:快乐。
生:女生读句子。 。
师:板书:快。老师也很高兴,我也想来读读,可以吗?
生:可以。
师:有感情地读句子。
生:鼓掌。
师:谢谢!
生:我想把清水泼在老人身上,祝福他们健康长寿。
师:真懂事,相信老爷爷老奶奶会乐意接受你这份祝福的。
生:我想把清水泼在姑娘身上,愿她越长越漂亮。
师:姑娘会很高兴的。
生:我想把水泼在老师身上,祝愿老师身体健康。
师;我代表所有的老师感谢你的祝福!
……。
师:送出祝福的同时,你也得到了许多的祝福!
生:(看了看衣服,笑眯眯说)我们的衣服也全湿了。
师:继续泼吧!尽情地泼!开心地泼!让那晶莹的水花承载着所有美好的祝福,泼向带着美丽笑脸的人们。播放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象。
生:饶有情趣地观看着,不时发出笑声。
师: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欢乐的音乐响起,开心地读读这一部分。看看谁泼水泼得最欢乐。
生:有感情地读读句子。
师: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喜庆活动呢!(板书:喜庆)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再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别忘了举起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间。
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与同桌小声地交流着。
师:你拍了一张怎样的照片?
生: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瓣把地面都铺满了。
师:出示图片。满地是火红的凤凰花花瓣,真是喜气洋洋呀!
生:我拍到了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烟火升上天空。
师:出示图片。
生:我拍的照片里人们穿着漂亮的服装,打着象脚鼓。
师:出示图片。排着队伍,拍起象脚鼓。播放音乐,听,连回响的鼓点也是欢乐的!
生:读读句子。
生:我拍的照片上人们在唱歌跳舞。
师:出示图片:舞姿优美,歌声动听!又唱歌又跳舞,用我们已经学过词语就是——。
生:载歌载舞。
师:载歌载舞多么欢乐。
生:读读句子。
生:泼水节一年一度,要等上365天才能再过,我要玩个够。
师:老爷爷,累了一天了,您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啊?
生:我很高兴,高兴得都不想睡觉了。
……。
师: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瞬间、把这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捧起书本,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现在你的心情如何?
生:我很高兴。
生:我很兴奋。
生:我很欢乐。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课题。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实践练习。
生:我知道壮族的歌婆节。
师:壮族人主要分布在祖国西南部的广西,歌婆节那天他们要对歌。(展示歌婆节的场景图片,配以壮族的民乐)。
生:苗族有个龙船节。
师:是的,苗族人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龙船节上人们赛龙舟,斗牛,赛马。(展示龙船节的场景图片,配以苗族的民乐)。
生:彝族火把节,我们的练习上有的。
师:彝族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火把节那天人们手拿火把,彻夜狂欢。(展示火把节的场景图片,配以彝族的民乐)。
生:维吾尔族诺鲁孜节。
师:维吾尔族人主要集中在祖国的西北面——新疆,这儿的人能歌善舞,诺鲁孜节那天他们要开展许多庆祝活动。(展示诺鲁孜节的场景图片,配以维吾尔族的《娃哈哈》)。
生:跟着哼唱《娃哈哈》。
师:56个民族56支花,民族节日是多姿多彩的。课后我们可以再收集一些,我们再交流!
情境之三:学习生字,体验做发现者的欢乐。
师:本课有十个生字,这节课我们学习其中的三个生字。(屏幕出示:幸、肯、离)请大家根据书上的笔顺表自学生字,再和同桌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生:自学,讨论。
师: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写这些字。(根据学生发言逐一出示生字)。
生:我教“肯”,上面是止,下面是月。
师:在书写时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生:写的时候要注意月字底的第一笔变成了竖。
生:我来教“幸”字,上面是土,下面是南里面的部分,羊少一横。
师:这个字的横画比较多,要注意处理好横画之间的长短变化。
生:我来教最后一个字,“离”字上面是一点一横,中间是个凶,下面是竖,横折钩,撇折,点。
生:托起来。
师:是的。这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部分所占的大小不同。下面请大家打开《习字册》,认真地描红、临写生字。
生:认真地描红、临写生字。
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教后反思】。
感悟之一:温故知新,发展思维。
感悟之二:潜心会文,切己品味。
叶圣陶先生继承了我国古代学者强调的“自得”精神,提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的导要导在点子上。因此,在本课的导读中,我以媒体课件为辅助,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诵读,“潜心会本文”,引导他们“遵路”、“入境”、“悟神”,引导他们切己品味、读中悟情、读中传情。通过眼前所读的文字提取自己的生活积累、调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再现作者笔下的情景、去体现作者的生动感受。
媒体课件,辅助导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多媒体课件的价值是很大的:能引其观,诱其思,排其难,激其情。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阅读实践更富有情趣:优美动听的傣族民乐回荡在耳旁,学生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已走进了西双版纳;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画面展现在眼前。尤其是那一段声画俱佳的泼水录象更将教学推向了高潮。学生们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看这段录象,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感受着欢乐。在他们“读中领悟情、切己体察情”之后,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入作者的意境、传达文字的情趣、抒发自己的感兴、演绎文章的旨趣。
以读为本,读中生悟。在信息化的环境下的“自学导引”中,多媒体课件始终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多媒体不能替代阅读。第二自然段的末尾讲到清水的象征意义,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设计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以泼水现场的人自居,将清水泼向自己关爱的人,送出诚挚的祝福。幸福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总有不同的含义。通过这样的一个实践活动,孩子们对幸福的理解变得更具体化,能体会多少、体会多深已并不重要,我允许他们多元解读,允许他们见仁见智,允许他们创新求异,关键是去悟自己所能体会的“情”、所能感悟的“理”。多媒体不能替代传统的教法。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其中的“灌”字是一个生字,要求学生理解。通过几次的试上,我放弃了起初以媒体课件展示“灌”这个动作的画面的设计,最终选择了以表演助读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个小小的动作唤起了生活经验,准确地诠释了“灌”字的含义,观察得真切,理解得透彻。
感悟之三:以本为本,举一反三。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教会一两篇课文上,而要凭借教材进行教学,一定“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如果说这节课中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是“举一”的话,那么第三自然段的阅读就是“反三”。学生们循着读第二自然段时我指点的路子——“寻找欢乐,感受欢乐”,自己花费心力去摸索门径——寻找喜庆活动中的欢乐。虽然他们打破了课文的叙述顺序,但是将他们找到那些看似琐碎的“欢乐”穿起来,便是一串闪亮的珍贵的项链:他们获得了真知识,掌握了真本领,养成好习惯。
教材不是终点,“领会教材之质与文犹未已也”,“最要紧的是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一’是课文,‘三’是自己阅读东西。如果说课文的是“举一”的话,那么本堂课末尾的“实践活动”——交流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是“反三”。这个实践活动在课文与课外读物(课前下发了相关的阅读材料)、课堂与课外、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之间驾起了桥梁,引导学生走向综合、走向生活。
感悟之四:指点学法,逐渐放手。
识字和写字教学是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为学生经过将近两个学年的语文学习,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学法。所以在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和同学合作:根据教材上的笔顺表,运用以熟字带生字、说说笔顺、区别形近字等方法来“教学”生字。我从旁加以点拨:作为偏旁时“月”字的细微变化;横画多的字笔画间的分布与变化;容易出错的笔画给予提示,并进行示范书写,以巩固记忆。从而让他们经历了一个“自求得之、自我发现、自主创新”的过程。
在这堂课中我觉得依然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需要商榷的地方。叶老在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开首就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教育和教学的成败得失关键在于教师。今后的日子,我将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探究更优化的教学方法。或许,欢乐地教、欢乐地学,将欢乐进行到底,才是我教学应该追求的意境。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八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拓宽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以音乐及相关文化的渗透为主要理念进行了教学设计。
二、说教材。
〈〈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总标题为〈〈民族的节日〉〉。
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初步熟悉不同风情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姿,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段内容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2.初步了解傣族民俗及文化。
3.学会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三、说教法。
1.激趣导入法。
从学生喜爱的孔雀入手,引出其故乡及傣族建筑、服饰、节日文化的介绍。
2.情景再现法。
对傣族相关文化的介绍配以图片进行展示,使情景再现,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与已有知识进行链接,进而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丰富其内容。
3.手势指导。
通过手势引导,使学生正确把握音值,感受休止节奏,唱准节拍。
4.活动参与。
通过音乐律动进行全面综合训练,依赖听觉、运动觉,以至整个身体的感觉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说学法。
1.合作交流。
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傣族的相关资料,准备在课上进行交流,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获得更为广阔和深入的见识。
2.模仿。
通过听唱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
通过对孔雀舞的欣赏,感受傣族舞蹈的魅力,感受音乐及其姊妹艺术相互交融带来的艺术享受。
4.实践活动。
通过敲击芒锣、象脚鼓及学习舞蹈动作,感受傣族音乐的节奏、旋律等特点,使自己融入傣族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它。
五、反思(略)。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
教法、学法:
幻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
2、简介泼水解。
3、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
2、出示。
泼水节木桶互相湿淋淋。
吉祥幸福不肯离去凤凰花。
西双版纳赛龙舟。
a自由读。
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去拼音读。
e教学生字字形。
f把书翻到生字表,按笔顺描红。
3、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讨论交流。
a西双版纳: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
b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图片:欢乐的泼水节。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的)歌,跳着(的)舞,赛起了(的)龙舟,放起了(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教后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十
第一屏:
水桶 瓢 互相 泼水 幸福。
象征 意味 吉祥如意 不肯离去 。
自读,开火车读。
重点:幸 征 肯。
第二屏:
西双版纳 凤凰花 。
傣族人民 一年一度 。
自读,指名读。
二:
我们已经来到了西双版纳的大街上,你看见了什么?
[这一部分要随机点红:提端 早早地 滴 撒]。
l人们都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
(1)先让一个孩子充分说。[“我看见大街上人们都提着桶端着盆准备泼水了……”
点红动词:提、端。你能做这两个动作吗?(实物)。
做完后采访:他们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几个人填,最后一个填完后,追问:你为什么把“早早地”读得那么重?“我觉得人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很早就来了……”
(3)早早就是——。
随机评价:真早啊,你再读读这一句。//真着急啊,你来读。
过渡:你还看见了什么?
l滴上香水,撒上花瓣。
(1)先让一个孩子充分说。[“我要看见人们在滴香水和撒花瓣……”,老师也准备了这些呢,你能来滴一滴,撒一撒吗?点红动词,同时请人上台做动作,教师准备实物:滴的那种香水,花瓣,小盆。
(3)这一提一端一滴一撒你感受到——(人们准备很充分,很重视)说到就读。
(4)小结:泼水节这天人们无比激动,早早做好了准备,还没开始泼水呢,大街上就热闹起来,到处洋溢着——!(欢乐)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欢乐。齐读。
过渡:万事具备,泼水节就要开始啦!想看看吗?
欣赏录象。
2自由读读课文,你会更加感受到这份欢乐。
3四人小组讨论:把你的感受说给同伴听。
4汇报交流: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欢乐?
l互相追赶。
先让学生充分说。“互相”就是——?[一会你追追我,一会我追追你]人们一边追赶,一边……?[笑啊,叫啊,泼水啊……]开心吗?请你读读。
l你拿瓢,我端盆。
先让学生充分说。
瓢是什么,你知道吗?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补充介绍:瓢。
有瓢有盆了,谁愿意上来泼一泼?请人上来表演。在表演过程中,理解“灌、泼”
咱们也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泼水的快乐。同桌演一演。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泼。
开不开心?你们刚刚是怎么泼得呀?你会用这样的句子说说吗?
我( )向你( ),你( )向我。
l笑开了花。
[看图:图上有好多人都很开心。追问:有哪些人?老爷爷,阿姨,小朋友……]。
[文字:个个就是每一个,人人就是每个人,
小结:老人、孩子、姑娘、小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很开心。
(3)为什么大家身上湿淋淋,脸上还笑开了花呢?请人说。
【1.是不是一般的水:这不是一般的水,这水代表着吉祥如意,代表着幸福,
2.你把水泼向他是——我把水泼向他是要祝福他新的一年幸福快乐,(师:也就是祝他吉祥如意,板书)。
4.人们希望越湿——人们都希望越湿越好,希望得到的幸福越多越好】。
是啊,因为大家都知道——?再次引读“清水是吉祥……”
怎么能不高兴呢?就是——不能不高兴,很高兴。
5过渡:是呀,这不只清水,她更是芳香的水,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啊!
6第二次引读——[清水是吉祥……]。
7总结,配乐读第二节。
齐读第二小节。
三
1泼水节的欢乐还在继续呢!请你默读课文第三节,还有哪些欢乐的镜头印在你的脑海里?边读边画。
2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3汇报:(1)先让学生充分说,一处可请两到三个人,然后用声音、图片等在说说。
(2)谁说的好就立刻请他读出这份欢乐。
l点拨:象脚鼓点敲打象脚鼓发出的鼓点声就叫做象脚鼓点。
l凤凰花:像红地毯。
l唱着歌跳着舞。
l赛龙舟加油声很热闹。
l放烟火。
l深夜 人们玩得太开心了,到深夜了还不肯离去。
说一个读一个。
四:总结全文。
早早和深夜回荡。
这真是欢乐的泼水节啊![在总结语中第三次点题:欢乐的泼水节]描红欢乐。
这样一个欢乐的泼水节,令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伴着音乐,再一次来感受一下吧!
五:拓展:
拓展: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呢?(火把节、那达慕、沐浴节)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十一
能正确读写和使用本课中的七个生字:祖、欢、清、草、甜、暖、泥;懂得“祖国、欢乐、清清、甜甜、暖暖”等重点词的意思。
会用“……说:……有……”的句式说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会观察身边的美好事物,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1课时:(通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引入)教生字词,初读课文。
第2课时:分析讲解,精读课文。
第3课时:巩固字词,精读背诵。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复习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采用问答、朗读等方式复习生字词,重点是“祖国”、“欢乐”、“清清”、“草坡”、“甜甜”、“暖暖”、“泥窝”等词。
2.分析讲解,训练说话:
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熟悉文章的内容。
详解课文:
a.重点分析学生还不懂的字词。
教师:小朋友们,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的,大家一起来讨论。
b.让学生说说小白鹅与小河、小山羊与草坡、小蜜蜂与花朵、小燕子与泥窝的关系。
c.教师:小朋友你能像小白鹅小山羊他们一样用:“谁说:什么有什么。”说几句话吗?
e.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说“祖国到处有欢乐”。
3.指导朗读:
让学生体会“清清的”“绿绿的”“甜甜的'”“暖暖的”等词,读出句子的语气。
让学生体会各角色的心理,根据每样小动物的特征朗读课文(可先进行简短的动物表演)。
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祖国到处有欢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课教案篇十二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快乐情景。第三自然段:人们的快乐一直延续到深夜。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实。因为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必须多指导朗读课文,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第一、二自然段课文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情景与快乐。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4个二类字,并理解有关的词语。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风俗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生字卡片、课件
三教时
目的要求:讲读课文
幸福、香水、泼水节、一年一度
吉祥、象征、湿淋淋、不肯离去
1、个别读
2、齐读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时间、地点、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一度举行一次。)
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说明很难得。
3、齐读:
过度:你想知道泼水节的欢乐场面吗?
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1)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准备泼水喜悦)
(2)说说人们准备的情况。
(准备桶和盆、清水、滴上香油、撒上花瓣。)
(3)从哪些词语说明大家的`心情迫切,盼望着过节?
(早早地来到、早已准备好)
(4)找找:找出泼水节中的动词?
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在泼水节时,非常快乐?
(追逐、灌、泼)
(5)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人们的脸上还笑开了花?
3、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理解:
你从哪些看出人们在泼水节中的快乐?
(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深夜)
3、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