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专业19篇)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学习和借鉴吧。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一
玩沙(中班)。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脚的皮肤表层有丰富的血液循环与末梢神经感受器。赤足行走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幼儿对玩沙有着浓厚的兴趣,把赤足和玩沙结合起来,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又增强了运动的趣味性。
玩沙(中班)。
1、跑步。
2、进行有针对性的踝关节活动。脚尖走、脚跟走、甩脚腕、转动脚腕。
3、赤足在沙池周围走、跑、跳。
1、在沙地里走。
2、用脚在沙地里画画。
3、游戏:挖地雷。将幼儿分成两组,轮流交换:一组幼儿把各种玩具藏在沙里,另一组幼儿用脚找玩具。
用冷水冲脚后,用毛巾按摩,穿鞋。
1、在沙地里赤足游戏,幼儿感到非常轻松、舒适、惬意,使幼儿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体现了体育锻炼的游戏化。
2、整个活动循序渐进,从全身的准备活动——有针对性的踝关节活动——赤足在平地走——赤足在沙地走——有力度的赤足在沙地按摩(画画、找玩具),使身体机能逐渐兴奋、脚底刺激强度逐渐加大,体现了体育锻炼的科学化。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二
1,学跳集体舞,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蹦跳不及内外圈穿插的队形变化。
3,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红绸每人一条、幼儿用书、磁带。
一,教师展示道具——红色绸带。教师:这是什么?教师:我们今天就是用它来条绸带舞。
二,观看幼儿相关舞蹈视频,学习基本动作。
1,带领幼儿观看视频。教师:小朋友下面邀请你们仔细看看他们的舞蹈动作。
2,在教师的示范下学习舞步。教师:在玩游戏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的舞步——蹦跳步。请你们看看这个舞步是怎么跳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一只脚抬高,另一只脚向上蹦。
3,由单圈变双圈,巩固上述动作。
三,学习队形变化,并跟音乐练习。
1,教师:请小朋友双手叉腰,用那红绸的手指着对面朋友叉腰的手,顺着手指的方向向前走,再原路退回去。
2,完整的随音乐练习。
四,学习换舞伴,并跟音乐节奏练习。教师:请外围的小朋友顺着红绸的方向换个新朋友。
五,跟着音乐在跳几遍。
我开始带领幼儿重点学习秧歌十字步。我先做示范,让幼儿跟着我一步一步地跳。背对幼儿认真地示范了好一会儿,我发现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出脚,处于一种忙乱状态。于是,我再次分步示范,想让他们看得更清楚。结果,尽管我说得口干舌燥,累得满身是汗,他们还是不会跳。时间就这样在我焦虑地反复示范中悄悄流逝,孩子们越学越没兴趣活动失败了,全班40名幼儿只有8名能跳起秧歌十字步。由于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步伐,其他目标均没有达成。带着疲惫、失败、难过,我陷入了困惑:我教得这么累,可是孩子们为什么学不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教学的失败促使我苦苦地寻找解决的策略。而孩子们已经将刚才不快的学习经历抛在了脑后,依然是那样的快乐。我问他们:你们觉得今天学的动作难吗?他们说:蛮难的,学不会。老师不是在前面一步一步地教了吗?一个幼儿说:可是我们一会儿就忘了。还有的说:我们看不清楚,要是你能让我们看得见先出哪只脚,再出哪只脚就好了我豁然开朗,仔细回想整个活动,尽管我手舞足蹈、口若悬河地做示范和讲解,可孩子们对步伐的先后顺序仍不明了。我想如果能把步伐标示出来就好了。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三
1、引导幼儿学做 “会变的轮船”,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感受其中的乐趣。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1、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新精神。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1、轮船模型(或图片)。
2、 操作材料:白纸、彩笔。
3、 范例一个。
1、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
好大一座楼,
总在水上游;
风浪都不怕,
不拉它不走。
(谜底:轮船)
教师引导幼儿猜谜底,然后出示模型(或图片),请幼儿描述轮船的外形特征。
2、教师出示范例,并位伸两端,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教师示范“会变的轮船”的做法,请幼儿仔细观察
4、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绘画时注意左右两侧要对齐,不要挪动
2) 鼓励幼儿为“轮船”设计美丽的装饰图案
5、讲评幼儿的作品
教师展示幼儿的作品,请他们互相欣赏、评价,并一起拉伸自己的“轮船”,看谁做的“轮船”更好看。
通过这节课让我更多的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由于准备的教材不充足,铺垫得不够充分,使这节课出现了很多失误,如:
1、在绘画过程中使用的时间过长;
2、在展示作品并拉伸时,力度过大,使“轮船”有“漏水”的现象。等等。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四
1. 幼儿通过律动掌握二分音符及部分音符的练习。
2. 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鞋匠的各种动作。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打击乐器:手铃.彩蛋若干。
一、教师引题
今天钟老师要带宝宝们去森林里玩。(听音乐律动)
二、手指游戏:《绕线线》
三、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
1、刚才小朋友都要做特别棒的小鞋匠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今天钟老师给小朋友带
来的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听出钉鞋子和缝鞋子的不同乐句的风格。
前面比较慢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
后面比较快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动作。
下面,我们一起做小鞋匠。
四、教师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为乐句伴奏。
1、我们小朋友都会修小鞋了,下面我们用小乐器为小鞋匠的舞伴奏。
2、演奏时,穿线的时候由钟老师来演奏,敲击的时候由小朋友来演奏。
五、游戏(修理小拖鞋)。
咦,看一看,老师这里有我们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的鞋都坏了要请我们中四班的小朋友来修。
六、放松活动:合拢放开
附:歌词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 拉拉 钉钉钉,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钉钉钉。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 拉拉 钉钉钉,鞋子做得牢又牢,鞋子做得多又好。
在进行本次活动中,我在音乐技能方面,首先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做鞋子的各种动作,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节奏做出反应,自如地跟随音乐变化节奏动作。在情感与社会方面,我强调幼儿与同伴合作舞蹈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虽说事前准备了一些动作,但是我在活动中留给幼儿大量的学习空间,例如多次在活动中问幼儿“有没有动作看不懂”,当幼儿表达自己看不懂时,我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通过下面环节进一步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规律,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幼儿。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五
1、通过小鼹鼠找家发出的“啪啦啪啦――嘭”的声音线索中,了解并学会讲述地底下生长的各种不同的植物名字。
2、尝试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观察与想象。
3、在有趣的情境故事引导下,体会浓浓的说话氛围。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1、ppt课件;
2、实物:红薯、马铃薯、花生、萝卜、胡萝卜、芋头各1个。
3、魔术箱一个。
一、听一听:认识不同声音。
1、播放课件:几只喇叭什么颜色的?
2、喇叭里面藏着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听。
3、橙色喇叭喇叭里藏着什么声音呢?蓝色呢?红色呢?
4、啪啦啪啦砰――是什么声音呢?
二、说一说:故事中的精彩。
(一)小鼹鼠搬家的原因:
? 提问:
1、它是谁?
2、小鼹鼠的家住在哪里?
3、小鼹鼠为什么要啪啦啪啦挖地洞呢?
4、为什么要找新家?
小结:家里都是水,小鼹鼠这个家被水淹了,它不能再住下去了。小鼹鼠准备去找一个新的家。
(二)小鼹鼠找新家:
1、小鼹鼠出发了,啪啦啪啦――嘭?
(1)啪啦啪啦,啪啦啪啦,小鼹鼠在地底下干嘛?
(2)它挖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挖着挖着,你觉得他撞到了什么?地底下有什么呢?
(3)猜一猜到底撞到了什么呢?(出示实物:红薯)
(4)对了,这个东西是长在地底下的,小鼹鼠啪啦啪啦,砰!撞上去了,小鼹鼠张开大嘴巴“啊呜,真甜……,原来是个香喷喷的红薯呀。
2、小鼹鼠又继续向前找家了,啪啦啪啦――嘭?
(1)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砰!――?碰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个萝卜?
(2)你们看的真仔细,萝卜的下面长着一根小小细细的尾巴。
(三)小鼹鼠去认识更多的植物,啪啦啪啦――嘭?(魔术箱)
1、小鼹鼠在地底下啪啦啪啦,还会碰到什么呢?我们用手来做只小鼹鼠,到地底下啪啦啪啦钻一钻,猜猜会碰到谁?(谁愿意来当小鼹鼠?)
2、我们来帮他说一说:啪啦啪啦,嘭!(幼儿出示实物)
3、小鼹鼠啪啦啪啦找自己的新家,没想到能碰到这么多长在地底下的好吃的东西。
(四)鼹鼠和他的好朋友啪啦啪啦嘭!
2、噢!原来又是一只小鼹鼠也在挖山洞找新家呢!两个好朋友见面会说什么呢?
三、总结
――原来地底下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是不是?
――这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啪啦啪啦嘭》,啪啦啪啦是什么声音?嘭是什么声音?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六
1、 尝试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小猪的各种动作。
2、 在情景感受小猪的可爱形象,体验模仿的乐趣。
3、 探索、发现生活中猪的多样性及特征。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猪的乐趣。
物质准备:小猪活动视频、农场里背景图、音乐、装扮饰物
经验准备:幼儿会唱《在农场里》,有模仿小动物的经验
1、呈现媒体情境“在农场”
——宝贝们,我们来到了哪里?(播放“在农场里”的伴奏)
2、歌表演:在农场里
——农场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学一学(师幼一同进行歌表演)。
:农场里真热闹!小动物们相亲相爱在一起好开心。
1、小猪来了(教师用简单道具装扮成小猪)
——农场里又来了位可爱的动物朋友,是谁?你们怎么看出来的?
(1)欣赏音乐
——让我们一起来听段音乐,猜一猜小猪可能在干什么?
(2)结合视频欣赏、感受小猪的可爱形象
——除了你们说的.小猪在睡觉、在吃饭……小猪还在干什么?(一起做游戏、扇扇大耳朵、扭扭短尾巴、在锻炼等)
2、模仿小猪
(1)幼儿随乐自由模仿、表现小猪的可爱形象,教师观察。
(2)个别演示、集体模仿(挑选较典型、形象的动作,教师作适度提升)
(提示:教师在动作设计时可设计成一个系列或是用情境来贯穿,如:睡觉——升个懒腰起床——走路、练本领——和朋友一起玩等,这样更有力于幼儿表达表现)
1、幼儿装扮成小猪(各自挑选喜欢的饰物装扮)
——过几天呀,农场里要举办化妆舞会,猪妈妈也收到了邀请函,邀请我的小猪宝贝们一起参加,快快打扮起来吧。
2、小猪练本领(随乐完整模仿、表现小猪的各种动作)
——教师观察、提示小猪们可以学学朋友的动作。
3、小猪来表演(来到舞台上完整表演1-2遍)
——宝贝们,演出开始啦!
——一起为小猪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
小百科:猪,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七
1、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特征,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及理解能力。
3、在教师的帮助下放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实物风筝若干,多媒体课件《放风筝》
一、导入。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都有那些好玩的活动?(幼儿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在春天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玩的东西,但是想请它出来必须要先猜一个谜语,猜对了,它才会出和小朋友一起玩,现在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好了,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 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呢?(教师出示风筝)
二、教学过程。
1、教师:小朋友刚才都太棒了,一下就猜出来是风筝。小朋友你们除了老师手里的风筝以外,还见过什么样子的风筝呢?(请幼儿思考并举手回答,把自己见过的风筝尽量仔细地描述一下)
2、教师:老师这里也有许多的好看的风筝,小朋友想不想看?(观赏多媒体图片风筝欣赏)
3、教师:刚才你们看到的风筝漂不漂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请小朋友告诉老师是什么?(出示图片外形特征请小朋友观察,说一说,最后老师揭晓答案演示一下)
4、教师:有个小朋友在春天和好伙伴一起和风筝玩,玩过以后他写了一篇小散文,并且还制成了一个小动画,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听赏一下?(播放图片散文配图)听过之后,小朋友有什么感想?这位小朋友和他的伙伴们都分别玩了哪几种风筝?它们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再次播放图片,按问题听赏)
5、画一画
请小朋友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风筝,画好后贴到展示栏中,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欣赏。
三、活动小结。
1、引导着小朋友们背诵《放风筝》这篇散文,感受语言的美丽,理解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2、欣赏自己和别人画的风筝,比比谁的最好,为什么?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请小朋友们带上自己最喜欢的风筝,一起到户外放风筝,教师讲好怎样放,指导幼儿学放风筝,发展幼儿跑跳的能力。
小百科: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xx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八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红柿的特征,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2、知道吃西红柿对身体有好处。
3、体验并享受科学观察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红柿的特征,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2、知道吃西红柿对身体有好处。
难点:
1、知道吃西红柿对身体有好处。
2、体验并享受科学观察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1、物质准备:西红柿。
2、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身边的物体特征,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一)以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把它藏在了一个谜语里面。
谜语: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可以做菜吃,又能当水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老师的这位朋友是谁呢?
幼:自由举手回答。
师:西红柿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番茄”。
(二)第一次观察,运用感官感知西红柿的外部特征。
2、师:请小朋友认真安静观察,并请幼儿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3、师幼共同小结,西红柿的外部特征。
4、教师小结:西红柿是圆圆的,它有红红的身体。用手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闻起来有一点点西红柿的香味。
(三)第二次观察,感知西红柿的内部特征。
2、师:请小朋友认真安静观察,并大胆讲述在观察中的发现。
3、师幼共结,西红柿的内部特征。
师:西红柿肚子里面藏了些什么?
师小结:西红柿有一层薄薄的果皮,肚子里有几个不同形状的小房子,每个房子里面都有籽,还有汁,闻起来有西红柿的味道,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四)西红柿对人体的作用。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吃什么蔬菜和水果呢?为什么喜欢吃?
幼:幼儿举手自由回答。
师小结,西红柿对人体的作用。
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对人体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西红柿炒蛋当菜吃,又酸又甜营养多。
(五)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西红柿,多吃西红柿有助于身体健康。结束课堂。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九
1、有兴趣尝试“滚动的宝宝”的运动游戏。
2、体验合作玩的快乐。
3、培养合作意识。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引导幼儿在玩耍中体会到乐趣,从而树立合作意识。
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若干。
一、教师介绍运动内容,激发兴趣。
二、幼儿尝试运动。
1、这些用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可以怎么玩?
2、怎样玩才能使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向前移动?(幼儿讨论)。
3、幼儿自选器械尝试运动,幼儿在尝试运动过程中,教师进行观察,并进行适时引导。
三、幼儿展示交流。
1、幼儿集中,请部分幼儿将自己的玩法进行展示与交流。
2、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评价。
3、教师进行提示:
(1)除了用身体趴着将滚筒向前进行滚动外,我们还可以怎么样将其向前滚动?
(2)合作玩怎样玩?
四、幼儿再次进行运动。
幼儿再次进行运动时,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有新的玩法产生。
因为活动准备充分,过程安排合理,并且采取了幼儿与环境材料、幼儿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的方式,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实现了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的目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配和合较好,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幼儿也能较好地在教室的指导和启发下尽情的玩。同时,家长也积极进行了较好的评价。这节活动可不仅使师生之间增强了了解,而且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为以后教育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开了一个好头。如果再让我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一定会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集体活动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校园,热爱学校生活。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
1、通过阅读,了解小松鼠原本想在家里请客人吃饭后来又搬到外面去吃的故事情节。
2、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熟悉字卡“青蛙先生”,“兔子小姐”,“熊大哥”,“小松鼠”。
根据演示能感知动物体型间的差异。
体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体会“分享就是快乐的”。
1、小图书人手一本、背景图、各种动物图片
2、字卡 “青蛙先生”,“兔子小姐”,“熊大哥”,“小松鼠”。
(一)、出示背景图,引起兴趣.
1、这是谁的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那我们就叫她“小小”吧!(出示松鼠的字卡和图)
2、它的家里有什么?那它想干什么呢?
(二)、运用图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大小。
1、小小请青蛙先生来家里做客,你从哪里看出来它是青蛙先生呢?(出示青蛙的图和字卡)
青蛙有没有请人帮助,怎么进去的啊?
2、兔子小姐来了,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兔子小姐呢?(出示兔子的图和字卡)
3、(出示熊的图和字卡)后来熊大哥来了,发生了什么事?(进不去)为什么呀?
5、那你们能为它想个办法吗?(请幼儿讨论)
6、你们的办法真好!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不是和小朋友想的一样?
(三)、自由阅读,发现答案
1、最后,小小用了什么办法?在什么地方用餐的?小动物们喜欢吗?
2、小动物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他们都那么快乐?(引导孩子们说出分享的快乐)
3、那我们为这个故事取一个题目,叫《小松鼠请客》
(四)课堂总结
孩子们,你们太棒了!和小小一样是个聪明、有爱心、懂得分享的好孩子,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1、在本节课中完成了活动目标,熟悉了字卡“青蛙先生”,“兔子小姐”,“熊大哥”,“小松鼠”。孩子们能根据老师的演示感知动物体型间的差异。在活动结束时能说出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体会“分享就是快乐的”。
2、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对于老师演示的动物体型间的差异特别感兴趣,我利用夸张的演示,使孩子们对兔子小姐、熊大哥、青蛙和小松鼠之间的体型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在请小朋友模仿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表演,这样对于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语言的表达能力、想像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3、美中不足的是,在活动快要结束时有一部分孩子还继续陶醉在模仿的快乐中,这部分孩子就没有体会到“分享是快乐的”。如果重新上一次本节课,我就要注意调节好课堂气氛,这一环节应该改为先让个别孩子上台模仿,然后让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模仿,老师对他们的表演给予肯定,这样孩子们的表演欲就能释放,而且我的活动也面向了全体,对于以后的教学环节就能更好地掌握。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一
教学活动《小乌龟和小蜗牛》,小朋友们对动物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动物们各自与众不同的外形特征,对孩子们特别有吸引力。故事《小乌龟和小蜗牛》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小乌龟”这一动物形象是幼儿所熟悉喜爱的,而且有着鲜明的外形特征,较易引发幼儿的多种联想。纲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大班语言活动《小乌龟和小蜗牛》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讲述中懂得帮助别人的优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参与讲述活动,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引导幼儿根据乌龟和小蜗牛的特征大胆思考和想象,完整讲述。
3、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我确立了目标的整和观、科学观、系统观,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纲要》的基本点是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方法、过程的设计上努力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把“乐意参与讲述活动,并能根据乌龟的特征大胆思考和想象,帮助小乌龟开店。”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幼儿虽然对动物的不同特征感兴趣,但由于受到能力、经验的限制,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不敢大胆坚持、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把“看到的内容大胆想象,并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出来。”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解决策略:从幼儿的心理角度出发采用:
a谈话导入法
b榜样示范法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出发采用:
a观察法
b言语提示法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制作电脑多媒体课件;
2、操作图片、乌龟和蜗牛动物头饰。
根据中班上册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个人,大家认识一下。(幼儿:小乌龟和小蜗牛)下面请小朋友看看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来观看动画,为下面的讲述作铺垫。
2、观看动画、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幼儿编讲故事。
这一环节通过边观看动画边思考问题边讲述看到的内容,再完整讲述故事,让幼儿乐意参与讲述,并大胆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3、活动迁移、给图排序”。
主体升华,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对故事的理解给图标上序号,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前面活动的经验上幼儿会更有主见地作出选择。
1、讲述在前,故事在后。
我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打破以往上语言课的常规模式,如先讲故事,再请幼儿回答的方式。我设计成讲述在前,故事在后的形式,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角,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想象,大胆讲述,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出现,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运用画面提供的线索,让幼儿尽情想象,并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
2、开放式教学情境:本次活动采用了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情境。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恰当与否非常关键,而传统的语言活动的提问,比较单一、封闭。开放性提问则是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它是以幼儿为主体,强调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和认识世界,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师幼互动关系的提问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精密性,不有利于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纲要解读》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就是要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交谈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在幼儿看图讲述这一环节中,我给幼儿充分自由选择的空间,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们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而整个教学活动贯穿了开放式提问,尽量让幼儿在答题时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小蜗牛在小乌龟背?,我就提出问题:“小蜗牛为什么到小乌龟背上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听听小蜗牛是怎么说的?”等,从而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增加了他们讲述的机会。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二
1、练习在宽25厘米的平衡的动作要领。
2、在儿歌的帮助下,掌握走平衡木的动作要领。
3、知道一个一个排着队走,不推挤前面的同伴。
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教学cd、学习dvd。
2、在场地的一端平等摆放4~5块平衡木。
3、小熊的头饰或挂牌,人手一个。
4、报纸球、篮子若干(数量和幼儿的人数一致)。
师生头戴熊的头饰听音乐做小熊的动作进入场地。
师引导观察提问:果园里有很多什么?这些苹果成熟了,长得又大又圆,小熊们想不想到苹果园里摘苹果啊,可是到苹果园要过一条小河,河上只有一座窄窄的桥,小熊们敢过吗?过这窄窄的桥呢,大家不要怕,只要我们掌握方法了,就可以顺利过桥了,现在熊妈妈要先过小桥摘苹果了,看看熊妈妈是怎样顺利过桥的,小熊们要仔细看哦。师边示范边讲解走平衡木的动作要领。
教师通过示范帮助幼儿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领,鼓励幼儿大胆的走平衡木,走完后拿起一个报纸球当作苹果,放进篮子里。
(1)教师边念儿歌,边演示走平衡木。
教师:熊宝宝们,现在熊妈妈要过桥了,看看我是怎样过的。
(2)教师:熊妈妈是怎么走过小桥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的走过去。)。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吃苹果”后的愉快心情。
1、可用球开展延伸活动,如滚球、踢球等。
2、请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小熊过桥》幼儿用书,学念儿歌,并巩固走平衡木的能力。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三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1、视频(端午节儿歌)。
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
3、实物:粽子、香囊。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幼:屈原。
二、给挂图选字活动。(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
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
五月五,端午到。
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
蚊虫不来身边闹。
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四
1、通过观察了解油菜花的主要特征。
2、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春天油菜花金灿灿的美景。
3、感受色彩对比。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1、油菜花图片,2、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一、导入。
出示图片:油菜花。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种花吗?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二、展开。
1、观察油菜花的外形。
——仔细看看它有几个花瓣?花瓣是什么形状的?
——油菜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油菜花是怎么排列在肢干上的?像什么?
你还见过什么花?油菜花和那些花一样吗?(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讲述。)。
教师小结:油菜花是金黄色的,有四个花瓣,花瓣是椭圆形的。
2、观察枝干及菜叶。
——油菜花的枝干是一根还是有很多根?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油菜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怎样排列生长在枝干上的?
3、幼儿绘画。
教师:今天我们就把油菜花画出来,大家一起欣赏好不好?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启发幼儿画好后可以再添画一些别的景物。
4、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三、结束教师小结,表扬绘画有创意的幼儿。
在幼儿观察之前,还应该利用图片,让幼儿更好、更快的去发现,用放大镜去发现油菜花那些细小的部分,这样不容易让幼儿去破坏油菜花原本的样子。还有观察完毕之后,幼儿们能积极的说出对油菜花的发现,其它幼儿都能安静倾听,别人的观察结果。这节课使我心喜的是幼儿们能融入到我的课堂中去,在课上积极的举手发言,课堂纪律也表现的非常好。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五
1、学习用搓、剪、贴的来表现自己眼中的柳条、迎春花和桃花等。
2、体验与同伴合作设计、装饰门帘的乐趣。
1、组织观察认识迎春花和发芽的柳条,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组织幼儿学会用皱纹纸搓树条,并且每人先搓好一条。
绿色及黄色的皱纹纸、剪刀、胶水等。
教师做好迎春花门帘范例,《春天在哪里》的音乐磁带。
1、请幼儿回忆说出柳条和迎春花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颜色与形状有什么不一样?
引发幼儿制作花门帘的兴趣,了解做花门帘的材料和方法。
(1)用语言或范例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3)请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师幼共同讨论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红色的皱纹纸可以做桃花,绿色的皱纹纸可以做柳条等,可以用撕、剪、扭等方法。
幼儿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也可以合作完成。教师提醒幼儿细心,粘贴时注意距离间隔和方向。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基本掌握了搓,剪、贴的手上细小动作,认识了柳条、迎春花的特征,但有些幼儿不能把动作做的很细致,迎春花剪得不太像。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六
让幼儿能按照故事情节分角色表演,突出表现角色的特征。
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能大胆地表现出角色特征。
1、欣赏故事《狼来了》,熟悉并掌握故事内容。
2、动画片《狠来了》的vcd、角色头饰。
1、欣赏动画片《狼来了》。
引导幼儿观察片中角色的表现形式。
2、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对白,抓住各角色的特征。
引导幼儿有表情地表演对话,再次练习。
3、教师帮助幼儿分配角色尝试表演。重点指导幼儿运用表情和动作表演。提醒幼儿当孩子第三次喊“狼来了”的时候,山里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如第一次的着急、第二次的气愤、第三次的不屑一顾。以及说谎的孩子无助的焦急。
4、全班分享活动。
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布置舞台,准备道具,进行分组表演。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通过身临其境的表演教学,提高了大部分孩子的表演欲望,同时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更深刻的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明白今后应该怎么做事,怎么做人。同时也提升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我们的教学不是枯燥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多运用,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让学习变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七
有兴趣的阅读知识性刊物。
了解昆虫的伪装行为。
学习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有遮蔽物的户外场地。
昆虫模型若干或伪装物品数种。
玩"找一找"的游戏。
--请翻开图画书,找一找第2页至第7页中有什么昆虫?
--为什么不容易找到这些昆虫呢?
--蟑螂、蚱蜢、纺织娘是什么颜色?这些颜色与它们生活周围的颜色一样吗?为什么?
和幼儿一起阅读图书,将各种昆虫各自的保护方法介绍给幼儿。
--请小朋友找一找,书中还躲着哪些昆虫?
--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它们为什么有这些本领?
--带幼儿一起阅读《昆虫躲猫猫》。
玩"昆虫小侦察"游戏。
--找一个有一些遮蔽物(如树木、花草、泥土、落叶)的户外场地,事先沿途放置和环境颜色相仿的昆虫模型或物品(放置的数目暂时对幼儿保密)。
--将幼儿每3到5人分为一组,带着纸笔出发寻找藏匿的物品,看能发现几个(发现了不要捡起)。
--时间一到,请幼儿回来告诉老师找到昆虫模型或物品的总数及名称;如果没有人答对,老师就公布数目,让幼儿再找一遍。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八
1、理解诗歌中乌龟不愿意说话,给自己造成的窘境。
2、通过角色表演,知道并开始喜欢与他人交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理解乌龟不愿意说话,给自己造成的窘境。
难点:通过角色表演,知道并开始喜欢与他人交流。
诗歌图片,诗歌磁带,乌龟、青蛙和蜗牛的角色指偶。
一、乌龟不理我
(一)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教师出示乌龟指偶)。告诉你们,这只小乌龟呀有个不爱说话的怪脾气,你们试试看!你想对他说什么?我们看看他的反应。
(二)教师操作乌龟玩偶,幼儿对乌龟说话或提问,乌龟始终不说话,表现出不理睬的状态。
(三)你们觉得乌龟的怪脾气好不好?为什么?
(四)乌龟这个不爱说话的怪脾气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麻烦呢?我们一起来听诗歌《乌龟怪脾气》。
二、乌龟怪脾气
(一)幼儿边看儿歌图片,边完整欣赏诗歌。
(二)乌龟爬山时,谁来劝过他?(蜗牛和青蛙都劝过他)
(三)蜗牛和青蛙怎么说?乌龟是怎样做的?(蜗牛说:“山路陡”,青蛙说“山路滑“,可乌龟谁的话也不听)
(四)乌龟不听朋友的话,爬到半山腰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滑滑到山谷底,摔得头昏眼又花)
(五)乌龟摔到山谷底,有没有朋友来救他?为什么?(没有人来救他,因为乌龟还是不说话)
(六)如果乌龟没有这个怪脾气会怎样?
三、表演诗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表演一下这首诗歌。(三排小朋友分别扮演三个角色,然后互换)
重点表现出小乌龟孤僻、不爱说话的个性特征。
四、结束
粽子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九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