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模板14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当大家的导游,我要带大家参观故宫博物院。首先我要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邓萍燕,大家可以叫我“小燕子”导游。
走进故宫大门,故宫坐北朝南,开有四个门。各位朋友请看,这就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意思是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看,在十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重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像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所以午门又称凤凰楼。它于公元1420年建成,气魄雄伟。
各位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故宫。这里是故宫第一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用汉白玉建成的石桥,它们象征五德——仁、义、礼、智、信,意思是皇帝集美好品质为一身。金水桥下是内金水河。
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朋友们,现在我们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大家可以拍照留念,但是不要破坏环境哟!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紫禁城的后花园-——御花园,这里是皇帝皇后休闲娱乐的场所。大家可以从这座叫“堆秀山”的假山前玩玩吧。
好了,故宫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我把时间留给大家,请大家慢慢观赏吧!
教师点评:小导游仿佛把读者带到了故宫盛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大家好!我是王帅,大家可以叫我王导。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过得愉快。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二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
你们好!
欢迎来到“世界遗产”之北京故宫,我是自博兴县的程梦颖小导游,下面我就带着大家去细细欣赏一番吧!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为紫禁城,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开始建造与明永乐四年至*,也就是现在说的1406年至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精心修改,变得非常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有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范最大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
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门各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这座城的四个角都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外面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护城河宽52米,够宽的吧!长是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走进大门,前面就是皇帝的住所,先是文化殿,文化殿是皇帝听大臣们讲书的地方,然后是五英殿,五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后三宫、东西六宫和乾清宫和坤宁宫通直御花园。坤宁宫和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场所,平均面积宽九间,为重檐庑殿顶。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8。5万平米,是宫城的12%,后三宫则为前三殿的25%,其余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的是前三殿、后三宫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于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好了,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现在就此解散,自由欣赏一下中国故宫的魅力,请大家注意安全,保持生态环境。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三
大家好,我是小x,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黄导游。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游览故宫。
这故宫是1404年开始修建的,它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总面积约723600平方米,在北京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大家看!这是故宫午门,这几面墙是红色的,宫殿上挂着一个蓝牌子,我们站着这么远,上面的字还看不清楚呢!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故宫金水河,四周的宫殿上铺着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金水河的水静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两边的围栏,十分美丽。大家瞧!这是故宫角楼,这里有一段城墙,但已经很旧了,在一个转弯处有一个很大的亭子,就像饭厅一样大。
游了这么久,大家都累了。那我给大家蒋一泽关于故宫的故事:传说这故宫刚建成的时候,是10000个房间,当天晚上,皇上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对他说:“我的宫殿有10000个房间,我不允许你的房间比我的豪华,。皇上听了很害怕,第二天早上就马上派人拆了半间房屋,所以就只有9999.5间房屋。
故事讲完了,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一个小时后在这里集合,游玩时不要对故宫造成伤害哦。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四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林,叫我林导游好了。很高兴认识你们,现在我将带领你们游览北京故宫,欣赏我国文化遗产。
现在我为大家简介一下故宫:故宫是我国明清二朝的皇宫,也是现在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希望大家在游览时做个文明的游客。不乱扔垃圾,不触摸物品,这样才能欣赏到有着历史气息的故宫。
现在我们进入太和殿的大门,战线在宴请的便是一座座雄伟的宫殿。正前面那座最大的木构建宇,很是引人注目,那就是太和殿。它是皇权的象征,每当有重大的活动,皇帝都在此举行。
后面这一排金碧辉煌的尬宫殿,分别是中和殿,保和殿。游完了辉煌的太和殿,大家估计累了吧,我们在这休息一会,大家可以在周围走走看看。20分钟后我们在御花园门口集中。
休息时间到了,大家都人齐了。我想问问你们是否能感受到这儿的生活气息很浓呢?这里的一切起居用品在当时都是堪称一流的,后宫里的户外养心之处是御花园。它的格局,布局紧凑,古色古香,花草树木点缀其间。非常美丽。亭台楼阁相依相承。是个清心雅致,赏心悦目的好地方。
这次旅游到此结束,祝大家愉快!谢谢!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五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你的向导。现在我将带你参观故宫,欣赏我们的文化遗产。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因此,我们在参观时,不要乱扔垃圾或触摸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享受具有历史氛围的故宫。
头盔,太和殿的大门,宏伟的宫殿展现在大家面前。正前方最大的木结构建筑非常醒目,那就是太和殿。它是皇权的象征。每当有重大事件,皇帝就在这里举行。一排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后面是中和殿和包和殿。
游完雄伟的太和殿,再往北走,就能感受到这里的生活很浓烈。这里的日常用品在当时都是一流的,后宫里户外滋养的地方就是御花园。图案布局紧凑,古色古香,花木点缀。楼阁相依。是一个心灵纯净,优雅悦目的好地方。所有人都跟着我。紫禁城东侧的这个炮塔与其他三个炮塔遥相呼应。它们的形状奇特而精致,与周围环境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
这个宏伟的工程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事实上,紫禁城于1987年12月成功申请了世界遗产,并从此成为文化遗产的旅游目的地。
这次旅行结束了。祝您愉快!谢谢你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六
各位游客: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
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上,距市区50公里,是闻名世界的古人类遗址,素称“北京人之家”。
“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约25-6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他们曾在龙骨山的石灰岩洞穴里居住留下了大量遗物、遗迹和骨骼化石,特别是大量的用火证据,证实了“北京人”当时已能用火取暖、熟食和吓退野兽,为研究人类进化提供了生动而力的实证,除“北京人”遗址外,在这里还发现了距今约10万年前的“新洞人”化石和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遗址,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生物史和人类史“博物馆”。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18865±420年。
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洞口向北,高约44部分米,下宽约5米。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约8米,东西长约14米。在地面的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说明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层中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深约8米。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处,是一条南北长3米、东西宽约1米的裂隙。发现了许多完整的动物骨架,推测它们是在人类入居以前,偶然坠入这个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顶洞堆积中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共54种,其中哺乳动物有48种,大多数属华东、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现生种,绝灭动物只有洞熊、最后斑鬣狗和鸵鸟3种,仅占动物总数的12.1%。由此表明山顶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遗址。
山顶洞的人类化石共代表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由头骨缝的愈合程度和牙齿的生长情况看,其中5个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壮年和超过60岁的老人,1个是少年,1个是5岁的小孩,1个为婴儿。
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
关于山顶洞人的种族,德国体质人类学家魏敦瑞曾认为老年男性头骨的测量指数很像西欧的化石智人,如克罗马农人,但根据形态观察,又可确定是原始的蒙古人种。女性头骨之一属于美拉尼西亚人类型;另一具则属于爱斯基摩人类型。甚至认为这些不同种族的成员组成了一个家庭。中国古人类学者的研究认为,老年男性头骨几乎所有的面骨测量指数都和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相近,而远于西欧的化石智人。从形态方面观察,头骨的许多特征,如鼻骨较窄,有鼻前窝、颧骨突出并且较直,以及有下颌圆枕等,都属于蒙古人种的特征。女性头骨之一,由于人工变形,不能作分析种族的正常依据。但其面骨部分的主要测量数值和指数,都接近现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种,其相似程度大于与现代美拉尼西亚人相似的程度。所有的形态特征也都更接近于蒙古人种。另一具女性头骨的测量结果表明,她是与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国人有密切联系的原始蒙古人种的代表。她比以上两具头骨具有更为显著的蒙古人种的典型形态特征。
山顶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种,但个体之间尚有一些差别,表明当时蒙古人种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态细节尚未充分形成。但有的学者认为,种族形成的时代比山顶洞人要早得多。
山顶洞人的石器数量很少,总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岩砾石打制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脉石英石片制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制作较精致。两极石片(或称两端刃器)多为脉石英,两端有石屑剥落的痕迹。这种石片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很多,山顶洞人沿用了同样的方法制作工具。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残长82毫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还有1件赤鹿角,枝叉被截去,表面经过刮磨,尖头残缺。有人推测可能是做矛头使用的。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穿孔兽牙最多,有125枚,除1枚虎门齿外,馀者为獾、狐、鹿、野狸和小食肉类动物的犬齿,均在牙根部位两面对挖成孔。有的因长期佩带,孔眼已磨光变形。其中5件出土时呈半圆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项饰。穿孔海蚶壳3个,在铰合部以下处磨穿成孔。制作得最精巧的是7颗小石珠,原料为白色石灰岩,形状不规则,大小相近,最大的直径为6.5毫米,孔眼由一面钻成,珠表面被染成红色。它们都散布在头骨附近,可能为头饰。石坠系用天然的椭圆形黄绿色岩浆岩小砾制成,两面扁平,其中一面经人工磨过,在中央对钻成孔。还发现1件鲩鱼的眼上骨和4件骨管。前者在边缘处钻一小孔,局部染成红色;后者用鸟骨制成,管体光滑,有摩擦痕迹,表面有短而深的横沟,多少不等但排列一样,显然是为了接系其他饰物特意刻出来的。
山顶洞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现在当地的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广阔的草原。虎、洞熊、狼、似鬃猎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于其间。山顶洞人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野兔和数百个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著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山顶洞人的石器虽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装饰品制作得十分精美。他们掌握了钻孔技术,不仅会一面直钻,而且能两面对钻。在鲩鱼的眼上骨和直径只有3.3毫米的骨针上钻出细孔,表明技术已相当熟练,制造钻孔工具的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技术。尽管这种技术仅用于制造装饰品,但却为以后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山顶洞人还懂得用赤铁矿粉末染色的方法,这使得装饰品更加鲜艳美观。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都是以前时期所没有的,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显示出人类生产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内容更加丰富。骨针的出现意味著当时已会缝纫。缝缀起来的兽皮既可搭盖住所,抵御风寒,也可掩护身体。而装饰品的出现,则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下室,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有人认为尸体上及周围的赤铁矿粉象征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质,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复活。
山顶洞人也使用火。根据他们已经掌握的摩擦和钻孔技术来推断,山顶洞人能够人工取火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去北京故宫的途中。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张灵昕。我很荣幸能够带领大家去故宫旅游。希望我能带给大家最好的服务。
首先我将故宫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至今已有近580年的历史。先后曾有24位皇帝相继在故宫登基,执掌朝政。故宫规模宏大,东西宽为753米,南北长达961米,总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有大约10000间宫室。
(到了故宫景点)
各位游客,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故宫了。大家看这四面就是宫墙,而且宫墙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门,南为午门也就是故宫正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这宫墙四“门”的角楼都是风格独特、造型绮丽的。
现在请跟我一起去故宫中最大的宫殿太和殿看看!这里是明、清皇帝召见百官、发号施令、举行庆典的地方。全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外有廊柱,殿内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内净空高达14米,宽63米,面积2377平方米,为全国最大的木构大殿。
我再给大家介绍介绍其他的宫殿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习礼仪之地。保和殿,是皇帝宴请外藩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处。我们再来看看文华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读书处。乾清门是故宫中外朝和内廷的分界处,由此向北便是内廷。乾清宫是明、清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慈宁宫就是皇上住的地方。你们看过《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吗?它就是在故宫里拍的。
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这就是我国的故宫。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或自行参观,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宫环境。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八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我叫慕迎暄,今天我要带领大家游览的是北京故宫。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故宫。此处是故宫第一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它们象征五德,即仁 义 礼 智 信,是皇帝既美好的品质为一身的意思。金水桥下是內金水河,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即时明代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所谓“御门听政”呢?这“御门”即指太和门,“听政”即指听取政事。您可能觉得新鲜,这堂堂的皇帝放着那么多的宫殿不用,偏偏跑到这里来处理政事,是不是有点做作呀?其实这并不是皇帝故弄玄虚,而是出于无奈。
好啦,现在开始自由活动,请记住以下三点:
1.不乱涂乱画。
2.不乱扔垃圾。
3.不在墙上刻字。祝你们旅行愉快!谢谢!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九
故宫是我国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在世界上堪称最为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己有近600年的历史。
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故宫的建筑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大臣的主要场所。其中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文华殿和武英殿分立两侧。内廷是皇上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宫嫔妃及幼年的皇子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
故宫共有9000多间宫殿,雕梁画栋,殿宇辉煌,极尽华丽威严。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大师和能工巧匠非凡技术和丰富相象力的结晶。如:太和殿中有72根支柱,其中6根支柱是镀金的,上有金龙盘绕。透过栏杆往大殿里瞧,你们会瞧见大殿里金碧辉煌。宝座是镀金的,扶手是镀银的,4个香炉是用香木做的,真是富丽堂皇。太和殿后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最让你们惊叹的是保和殿后的一块石雕。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有200多吨重。上面雕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腾云驾雾的飞龙。故宫真不愧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呀!
现在我给大家两个小时的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面对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文物时,要格外珍惜,小心,不要损坏,大家可以用照相机照下自己喜欢的部分。还有,除了照片,你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身影,你什么也别留下。
我们该回去了,希望大家喜欢北京,有机会再来北京参观其它20处文化遗产。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十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小导游,我将陪伴大家共同游览北京的故宫名胜景区,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使您对北京故宫留下美好的印象,好,现在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游览吧。
故宫过去叫紫禁城,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建成,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那么为什么叫“紫禁城”呢?这里面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人们认为那是天帝居住的宫殿,称它为“紫宫”。皇帝称自己为天子,就是天帝的儿子,他所居住的宫殿就叫“紫宫”,这是其一,其二呢,皇帝居住的宫院,对寻常老百姓来说,是绝对的禁忌之地。于是两层含义合起来,所以就叫“紫禁城”。从明朝永乐到清朝宣统,共有24位皇帝在这儿居住过,统治中国达491年。
相传紫禁城有宫殿9999间半,实际上是8700多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在这些宫殿还会欣赏到青铜、玉器、书画、珠宝等珍贵的文物。要知道,这些文物都是从故宫博物院150多万件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在那些文物的背后,在眼前这些殿宇之中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足以让您听不够、想不够。简单一句话,您今天走进了这明清两代的皇宫,就是走进了中华文明的宝库。
这些年来,故宫博物院除了保存和复原三大殿、后三宫和西六宫外,又开辟了青铜、陶瓷、书画、珍宝、钟表等专馆,并经常举办各种临时的主题性展览。
好了,我今天的讲解至此为此,谢谢大家的耐心倾听!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十一
各位游客:
我是你们的导游陈佳琪,大家可以叫我小陈就行了接下来的几天中就由我来为大家一起来游览故宫博物院的名胜风景,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使您对留下一个好印象,同时也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好,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旅行吧!
故宫是明、清朝时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又叫紫金城。子进程是中国五个世纪以来最高权力中心,他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物价历史的见证,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坐北朝南,开有四条门。各位朋友,这里就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意思是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各位请看,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城楼,从上面看就像物质展翅飞的凤凰,故午门又称五凤楼。各位旅客请在这里留影吧!
好啦!现在大家自由活动,晚上六点在故宫门前集合,祝大家有玩开心。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十二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李亿蓥。我们今天所要浏览的故宫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有四个城门,南有午门;东有南华门;西有西华门,北有玄武门,为中国古建筑的杰作。让我们进入这个美丽而神圣的地方吧!
瞧!这就是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之首,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后面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
这就是乾清宫。它是内廷正殿,殿中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清明两代皇帝上朝的地方,每天文武百官就在下面跪拜。每年过节,惯例在此举行家族宴。
我们已经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就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
游客们,今天的旅游就先到此为止,我们下次要浏览的地方是个秘密,欢迎下次再来。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十三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故宫。大家还记得我吗?对,我就是上次带大家去颐和园和兵马俑的.金牌小导游—董祎晨。来到故宫大家肯定都会去太和殿保和殿,这种皇权集中的地方游览。但今天呢,我们要另辟蹊径,去看一下故宫里面文化气息最浓郁的地方。let’sgo!
大家看,这就是午门。也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的名字跟十二地支,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它凹字型的建筑风格,是中国的阴阳文化与皇权结合的体现。
过了午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呢就是故宫里面唯一的河流,它从故宫的西北方向流来,在罗经天盘中,西北方向属于乾位代表天,所以呀这条河流就叫做金水河。河上的那五座石桥代表的则是天下人都恪守精神法则—三纲五常。
来,大家接着跟我走。看,这就是故宫里面最大的石头--云龙阶石,它有二百多吨重。上面刻画着九五之尊,九五这组数字,正是来自于咱们的《周易》。
大家看见那座巫山了吗?景山。就是当年崇祯皇帝上吊的地方。老北京城在东南西北中五个地方,都放置了一个镇物。景山呢就是中央那个镇物。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这几个地方都有了解。所以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两个小时后到午门集合,祝你们游览快乐!bye!
导游介绍故宫的导游词篇十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陈烁存,大家可以叫我陈导,也可以叫我小存。今天我领大家浏览的景点是北京故宫。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又叫紫禁城,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各位朋友,我们接着往前走。瞧!这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象征着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大家请看!我们面前的是五座用汉白玉修成的石桥,它们象征着仁、义、礼、智、信五德,是皇帝集美好品质为一身的意思。
好!大家请往这边走。你们知道这个金碧辉煌的宫殿叫什么名字吗?答对了,这个宫殿就叫太和殿,这座大殿和其它建筑不同哦,太和殿是整座故宫里级别最高的建筑,它只有在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因此,大家进入时要注意,不能踩门坎,男士左脚跨过,女士右脚跨过,进来的游客请继续听我讲解。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总面积有2377平方米,有40多个教室那么大。大家请往上看,殿顶形式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凤凰,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大家可以环顾一下四周,太和殿里的每样物品几乎都是“第一”。
游完了太和殿,我再带大家去参观保和殿。
这座保和殿是清代的国宴厅及科举考场。自从乾隆皇帝上任之后,这里便成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大家都知道,乾隆身边有一位大臣叫刘镛,他就是在这个保和殿考上状元呢!
故宫的浏览就到这里,大家对我的工作还满意吗?如果大家对我有什么建议的话,可以提出来,我会努力改进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