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备忘录读后感(通用20篇)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并将个人的观点和感受进行表达。如何准确表达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或不喜欢?下面是一些经典著作的读后感摘录,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一
我仔细观察了草丛中的.蜗牛,发现它有一对触角(蜗牛有两对触角,所以仔细观察)。我用手指一碰它,触角就缩回我的脑袋。当它发现没有危险时,它慢慢地伸展身体,警惕地环顾四周,然后继续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蜗牛如何移动?我仔细观察,发现蜗牛在壳下一只脚在动。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这只脚叫做腹足动物。
蜗牛喜欢吃卷心菜、萝卜和其他蔬菜的叶子。我拿卷心菜叶子喂蜗牛,但蜗牛突然钻进了壳里。我该怎么办?我用木棍敲了几下蜗牛壳,但它就是出不来。我把蜗牛放到水里。过了一会儿,蜗牛把头伸了出来。我把它从水里拿出来。嗯??蜗牛像昆虫一样有一对触角。所以蜗牛也可能是昆虫。然而,昆虫有很多脚。一只脚是昆虫吗?我问爸爸,爸爸不明白。所以我们在网上查了一下。最初,昆虫以触角为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脚,大部分昆虫有翅膀。在这种情况下,蜗牛不是昆虫。我们还发现蜗牛是软体动物。
自然界有无限的奥秘。我以后会多观察他们。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二
蝴蝶有复眼,所以你离它还有一段距离时,它就发现了,扇扇它美丽的小巧的.翅膀——飞走了!
蝴蝶的种类很多,有凤蝶、闪蝶、蛱蝶……。
其中我最喜欢的蝴蝶叫“皇蛾阴阳蝶”,它的翅膀一只颜色是白的,另一只是黑色的,顶有趣!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三
“真饿!”我说着,抓起一块饼干,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狼吞虎咽似的。由于吃得太快,掉出了不少片渣,飘落在地板上。
这时,我看见一只乌黑的蚂蚁飞奔而来,左瞧瞧,右看看,似乎在寻找什么。假如不仔细观察,我还不知道是这蚂蚁呢!
我察看了好一会儿,才知道:蚂蚁是来觅食的。这只蚂蚁看着这些饼干片渣,用触角试了试,觉得自己搬不动,就立马转身,回去“搬兵”。
不久,一支整齐的'蚂蚁队伍,从一条偏僻的“道路”上迎面走来,像一条笔直的黑线。那一队蚂蚁,犹如一队严于律己的士兵,整整齐齐,步伐一致,齐心协力,把地板上的饼干片渣都收集起来,搬回不知在何处的巢穴。
哈!好一支蚂蚁“军队”,我向你们敬礼!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四
一、整堂课的课堂纪律不好,这个班的学生很难做到一个节课都注意力集中。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应该通过各种方法组织好课堂纪律。虽然,这堂课上,我也用了一些方法。比如每次读书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做端正、捧好书本朗读课文;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前,我也会提醒其他学生叫认真听,并告诉他们认真倾听别人回答问题不仅是对同学的一种尊重,也是学习知识的一个方法;也多次用激励的语言来提醒他们,如回答问题之前我会说“看着小朋友都做得那么端正,一双双小眼睛是那么有神,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只请坐得端正、小手举得好的小朋友来回答问题”等等。但是,很遗憾这一些方法都是徒劳无功。我想,一定是这些方法不适合吧。
二、教师的自身语言不够精练。一堂课上教师的话比较多,有时还会过多的重复学生的话。过渡语也设计得不好。
三、由于教师在课中的指导不够,学生只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但还会不知道从哪写起,怎么写句子就会更好的做到了用积累的语言有条理的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
在今后的教学中药充分重视小组合,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研讨时间,再按照以前识字和学文各占一半时间来分配的话,就会有个别地方处理不到位。所以,需要教师针对平时课堂和公开课堂科学地调整思路。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精炼课堂语言。及时有效地对学生提出中肯且与针对性的评价,关注后进生、肯定优秀生、表扬进步生。整顿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爱好。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五
说起读书,偏爱汪曾祺。他的文字风格以含蓄、空灵、淡远而令人痴迷,而他的作品所构建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更令人称道。汪的《昆虫备忘录》谈到几样熟悉的昆虫,勾起有趣的回忆。
一说到“复眼”,就想起蜻蜓。我喜欢这种身姿轻盈的小生灵。少时,逮蜻蜓是件开心事儿。蜻蜓是复眼,视觉很灵敏,一般情况下,很难赤手抓到。傍晚,蜻蜓喜欢在荆棘林歇脚,小孩子,个头矮,再加上荆棘叶遮掩,蜻蜓很难发现,我们蹑手蹑脚,看准位置,用拇指和食指闪电般出击,一下就捏住蜻蜓,逮到的蜻蜓翅膀掐去一部分,这样,它就无法飞行了。趁鸡还没进窝,我们把这些战利品带回家喂鸡。大人说,鸡吃活食下蛋多。
蚂蚱就不同了,蚂蚱分好几种。一种是蝗虫,身体短粗,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捉住它,就吐出一泡褐色口水。这种蚂蚱,在收割秋庄稼时最多,尤其在放倒的玉米秸里,只要一翻,就会有一大群到处乱蹦,捉都捉不及。我们都是先找一根长一点的狗尾巴草,把捉来的蝗虫从脖颈处穿起来,有时能穿好几串,带回家让鸡享受丰盛的晚餐。尖头的绿蚂蚱,俗称“老扁”。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六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在大榕树下玩耍,无意中发现一只小蚂蚁在寻找食物。所以我和我的好朋友仔细地看着小蚂蚁。它有一对细长的触角,六条强壮的腿和一张虎钳一样的嘴。
小蚂蚁总是用触角互相触碰。为什么?我一直很困惑。然后一场激烈的.斗争进入了我们的眼皮。一条垂死的蚯蚓与比它小几倍的小蚂蚁搏斗。小蚂蚁被扭曲的蚯蚓赶了出去。这时,小蚂蚁去找另一个同伴,一只接一只地与其他小蚂蚁接触触角。过了一会儿,许多小蚂蚁来帮忙。哦现在我明白了天线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小蚂蚁用钳子一样的嘴咬蚯蚓。有的咬蚯蚓头,有的咬蚯蚓体,有的夹蚯蚓带。虽然它们被一次又一次地扭蚯蚓赶出来,但它们仍然不放弃,总是和蚯蚓搏斗。最后,蚯蚓无法抵抗蚂蚁的顽强攻击,最终被制服。蚂蚁用它们有力的腿和嘴把蚯蚓拖到山洞里,唱着胜利之歌。
在这之后,我了解到小蚂蚁可以通过触手的触碰相互交流和传递信息。同时,我也了解到蚂蚁集团具有团结、友谊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作为一名三年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蚂蚁的宝贵精神。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七
蝴蝶从空中飘落下来,立在一片花上,若有所思地扇扇翅膀,吸了一口花蜜。
蝴蝶的'嘴可不是像人嘴一样的大洞,而是一条卷曲着的管子。吸花蜜时,“管子”一伸一曲,花蜜就吸进嘴里啦。
我曾想过,假如人长了一条“管子”……。
哎呀,还是别了吧!那我们以后可怎么吃饭呀!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八
“啪”,一只蚊子被我打死了。
蚊子可是一种人人都讨厌的昆虫,它只有一厘米长。蚊子的嘴巴是一根长长的针,翅膀是灰色的,飞起来的时候“翁嗡嗡”的'响。
一个夏天的晚上,我睡得正香,结果因为一只蚊子打破了我的好梦,还在我头上叮了个大包。
我觉得应该是蚊子总是这样做才让人讨厌的吧!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九
《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深刻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本节课教学中,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的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兴趣。
问题情境的设计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形成沟通和对话,在情感的交流上有了更深一层的体验。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十
说起蝴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蝴蝶最喜欢什么呢?当然是花啦!你瞧!几只蝴蝶有的在玩“捉迷藏”,有的在花丛中舞蹈,有的在悠闲地散步,还有的在观看小蜜蜂采蜜。我觉得,如果瓢虫是“花大姐”,那么,蝴蝶定是优雅的“花仙子”了。
虽然我知道蝴蝶是毛毛虫变的,但是我仍然无法把蝴蝶跟毛毛虫联系在一起,它们的外貌特征实在是天壤之别。
如果要给昆虫举行比美大赛,蝴蝶定能摘得桂冠。你看它五彩斑斓的翅膀,就算是静静地立在那里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如果它欢快着飞舞,就能把它无与伦比的翅膀展现得淋漓尽致,每次看到它都会引得我回头窥望。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十一
《昆虫迷》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昆虫迷法布尔的人生经历与辉煌成就,我想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法布尔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辉煌成就与他刻苦自学、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让学生学习法布尔对学习的自学精神。
在第一课时中通过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共同释疑,然后学生再读,达到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给全文分段。学生阅读中,边读边思考,养成阅读中思考、思考中能读的良好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动脑筋、没有思考的阅读,只能使儿童的头脑变得迟钝。”所以一直以来都想通过问题阅读来培养学生思考的学习。
第二课时接上课时内容,分析各段内容,感受,理解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意思,学习法布尔对待学习的自学态度,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以至于他才有辉煌成就。教学的主要方法是学生阅读(自主阅读)来解决问题,问题主要由老师设计,在此基础上学生提出问题,再释疑。
首先,第1-6自然段是本文第一段,让学生在读中思考:
为什么说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昆虫迷?
读后讨论:
1、“怪人”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法布尔是实足的昆虫迷?
3、第六自然段通过什么来说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发言时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一窝蜂的说,他们举手,逐个解答,虽然站起来的人中有的答案不沾边,但在争论中自然而然的明了。老教师也就用不着肯定这呀那的。
第二段是本文重点,从7-18自然段,上节课时有的同时认为可以分为两段:法布尔的经历(7-13)和他的辉煌成就(14-18),其时这也是可以的,但由于这两处关系紧密,放一处更容易理解,而且分析前后相互映衬,便于理解,设计了如下思考问题:
法布尔为什么能写《昆虫记》这样的巨著?他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让大家讨论:
1、法布尔的经历告诉我告诉什么?
2、你认为哪些句子有深刻的含义?说出你理解的意思大家共享。
3、这一段中引用法布尔作品中一段来说他语文文字表达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的自主阅读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往学生中大部分读完后就望着优生,看他们发表什么看法?这也许是自己就即使有了答案也不自信,不敢显露。
然而今天,表现特别突出的`是杨湘涛同学,这位成绩一般的孩子语出惊人,不仅切中要害,扩展也丰富,让所有学生都刮目相看,优生们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本课没有热闹气氛,只有层层递进的解析,力求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跟进课文内容,学生的思维被开动,活络起来,还真让惊讶!这也许与多阅读、勤思考关系紧密。
当然这节课需要思考的内容多,对于后进生来讲,还没想好就已进入下一问题,让他们只有被动接受,有时连被动也跟不上了,所以教学时,还应该多从他们的思维水平调整一定的进度。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十二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注意学法的指导。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在第二课时教学3——5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围绕课后问题“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怎样做的.?”展开学习。首先,我让学生勾画出3——5自然段中能概括写安妮怎样做的句子;然后,具体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她是怎样喜欢收集昆虫的;最后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习后面的内容。
2、体现以读为本。我把许多的时间给学生去读通、读熟、读懂、读出感受。我注意紧扣文本,加强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后再读,体会出安妮对小昆虫的喜爱之情。
3、紧扣“爱”字,突出重点。在课堂上,以“爱”字贯穿全篇课文,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突出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十三
教师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这大大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提高了识字效率,学生们也学得愉快而轻松。
本课教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足之处: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选择喜欢的片段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感悟,就更开放,效果会更好。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十四
蝴蝶从空中飘落下来,立在一片花上,若有所思地扇扇翅膀,吸了一口花蜜。
蝴蝶的嘴可不是像人嘴一样的大洞,而是一条卷曲着的管子。吸花蜜时,“管子”一伸一曲,花蜜就吸进嘴里啦。
我曾想过,假如人长了一条“管子”……。
哎呀,还是别了吧!那我们以后可怎么吃饭呀!
——许汐。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十五
有一个长长的东西,有一些是绿色的,也有一些是黄褐色的,有些丑,有些美,他们白天不活动,在晚上吃东西,活动一下,经常会在竹林和森林活动、生活,你能猜出它是谁了吗?他就是巨大的——竹节虫。我最喜欢竹节虫那五颜六色的翅膀,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里,竹节虫用翅膀在太阳下飞翔,就会有闪电一般的光,这个光可是竹节虫的秘密武器,有的它,敌人就不会发现它,这太有趣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跟竹节虫一样的翅膀……。
那真是太好了!我们又能飞又能发光了!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十六
送教下乡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有幸跟名师同台献课,执教《装满昆虫的口袋》第二课时,目标很明确。
一是通过第二件事法布尔捉小甲虫的教学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二是渗透两种学法:想象法和抓关键词法;
三是总结一种写法:体会文章结构“总——分——总”的写法;
四是通过资料的补充,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说起设想,一直没有改变的.初衷就是。
1.让学生能真正得法于课堂,借助教材这个例子学到的技能方法真正运用到平时阅读经历中去。
2.以“语用”为指引,落实语文目标,以听说读写为抓手,上出语文味。
3.简化教学环节,打造简约课堂。
在此,我更想谈的是在备课中几个教学策略的思考:
1.教材内容如何合理安排?这篇课文安排两个课时。刚开始备课时,按照以前的惯例,就是把学生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作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品读两件事。可这样试上下来,发现第二课时的内容量太大,上不完。思虑再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安排,即第一件事放在第一课时上,第二课时重点品读第二件事。
2.抓关键词法怎么处理?设想一:老师提供关键词,让学生读词串,体味从词串中仿佛看到了什么?点出关键词的作用。试上过后,觉得老师有些一厢情愿,放手不够。设想二:让学生独立找出关键词,老师出示词串,由学生说说:找到的词有没有与老师一样的,为什么。这样设计是想放又不敢放,把学生的思维又牢牢拴住了。设想三:就是有重点地找出三个句子让学生找关键词,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3.如何有效链接课外资料?
今天上完这节课,总体较为满意。一改过去繁琐的剖析课文的环节,提取有价值的词句进行品读,特别是增加课外内容,不仅拓展课文内容,而且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欲望,更加深刻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达到课内外有效链接。
我们都熟悉这样一句老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准备这节课的这段日子里,每天想的一件事就是:课文这样上合理吗?有没有更好的策略?每番阅读一次教学设计都会有新的疑问,新的想法。每次磨课都有新的问题,新的思考。我想,好课就是在不断地磨,不断地修正,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十七
《昆虫备忘录》是统编版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第4课的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是作者对某些昆虫的某些特性描写,让学生认识昆虫的一些特性及作用。备忘录意指任何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制作或书写备忘录。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內容。
本课在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在课上的小组合作讨论时分享给其他同学,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最重要是让他们有了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了复眼的强大作用,还有就是复眼在现实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学生们学习很感兴趣,在学习其他昆虫时,我同样借助了多媒体、小组合作的方法将“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一些昆虫通过制作备忘录的方式向同学展示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独特的特征。学生通过备忘录对这些知识记忆更深刻,并及时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在教学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作业:1。阅读汪曾祺先生《夏日的昆虫》;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制作一份备忘录。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并让孩子走出电子世界,走向大自然,对昆虫发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很少在户外活动,加上电子玩具有非常多,所以对于昆虫,如独角仙、土蚂蚱等昆虫的认识还是有些欠缺。我在课堂上告诉孩子们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去发现这些昆虫身上的秘密。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十八
成都人把蚯蚓叫做“地龙”。
蚯蚓是一种低等环节动物,生得有头有尾、有口腔、胃肠、肛门,颜色是暗红色或棕褐色。
我偶然发现蚯蚓被切成几段也不会死。蚯蚓若被切成两段,断面上会长出新的头或尾,它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蚯蚓身体长长的,细细的,就像一条线,又想一根面条。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也有这么强的再生能力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十九
蜜蜂是最勤劳的昆虫,它每天都会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不断地传播花粉、采蜜和酿蜜。
我在公园里经常看见蜜蜂,它们有大大的肚子,还有一根长而锋利的长针。如果小朋友们有意地去碰它们,它们就会用长针来蛰你。它们分工特别的明确,有负责采蜜的,有负责造窝的,还有负责照顾小蜜蜂的,挺有意思的。
——张文哲。
昆虫备忘录读后感篇二十
《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深刻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兴趣。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4、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形成沟通和对话,在情感的交流中完成自己对法布尔人文精神的体验和感悟。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发情感、交流感悟的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现学生的情感触动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课前,我搜集了许多昆虫的图片,绚丽的色彩,那展翼飞翔的优美的舞姿,那斑斓的花纹条理,让学生们都沉浸在无尽的遐想中。我让他们欣赏,相互议论,用心地看和感受,自由地站起来说所知道的昆虫的各种知识。并模仿一种你喜欢的昆虫的动作。让他们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并来想象一下自己和小昆虫玩耍的.感受,用自己的双手来画一画自己是如何与自己喜欢的小昆虫一起玩耍的情景。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城镇,对于昆虫的认识有所欠缺,不可否认的是,这是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环境中绿地、植被减少的客观因素。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学习课文之前,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课前搜集好的各种小昆虫的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初读课文,出示:从文中认识到了哪些昆虫?它们都具有哪些特点?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学习课文,体会作者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学完课文后推荐好书:法布尔《昆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