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通用16篇)
教案既要满足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又要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要求。编写教案后,教师要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教案是教师为实施教学活动而准备的一种指导性文件,教案的编写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教案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案应当包含明确的课时安排和教学活动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编写教案,以下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一
在三月初的一次谈话"我要上小学啦"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谈到我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我们马上要上小学啦,而且在谈到上小学时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和一份向往,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兴趣点,引发了《我要上小学啦》的一系列生成活动,并且因此召开了一次家长会,邀请西圩小学的老师为我们的家长进行了一次讲座,介绍了一些小学的情况,使家长明确了自己孩子在上小学前应该为孩子准备些什么?小学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由于幼儿知道的小学内容较散,对小学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同时,又因为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常常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对幼儿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较高的层次。在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对家长进行指导,经常通过班级《家长园地》进行宣传,及时把活动信息和进展情况告诉家长,使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有效。
3、我的朋友在哪里?
4、整理小书包。
6、课间我要干什么?
7、与小学生见面会。
8、参观西圩小学。
1、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2、通过与小学生见面与参观小学,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一些有关小学的事情,进一步激发入小学的愿望。
3、能有条理的整理小书包,自觉准时来园。
活动一:谈话活动--我要上小学啦"小朋友你们现在是幼儿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心里在想什么呀?"王强新说:"我很高兴,因为我要上小学啦,可以学到很多本领。"李新雨也说:"妈妈说我要上西圩小学,因为她上班很忙,只有叫奶奶接我和送我。"李新雨的话引来了大家的窃窃私语:"我也上西圩小学。""我也是。"这时我又问孩子:你们知道小学生每天干什么吗?你们对小学生活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小学生为什么不睡午觉?小学里有电脑室吗?小学里一个班级有几位老师?小学里吃饭和我们幼儿园都是在教室里吃的吗?等等许多问题。
活动二:家园互动--我的小学在这里。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与家长的共同参与,对将来所上小学进行初步了解。
2、知道几所周围小学的名称,所在位置。
活动准备:幼儿主动与家长谈话,家长带幼儿到所上小学拍照留影。
活动过程:
1,你们回家都问爸爸妈妈你要上哪所小学呀?为什么?
2、幼儿结合照片讲述。
3、将幼儿的照片贴在展示板上,集体认识小学的环境。
4、同一所小学的幼儿互相问好。
活动延伸:将照片收集起来与幼儿共同布置后墙"我的小学在这里"。
活动三:调查活动--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培养关心别人的情感。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填写调查表。
活动准备:事先设计好调查表、开展过"我的小学在这里"活动、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活动过程:
1、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知道她们将来要上哪所小学吗?
2、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3、介绍调查表,说明填写要求。
4、幼儿填写,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将调查表布置环境"我的朋友在哪里",供幼儿参观交流。
活动四:社会--整理小书包。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件事。
活动准备:电视机、摄像机,教师示范用的书包和学习用品一套。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电视第一段,并进行提问,让幼儿知道爱惜学习用品。
2、看表演的第二段,继续进行提问,教育幼儿知道整理小书包的重要性。
3、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小书包,里面都有什么东西?我们应该怎么整理呢?请幼儿和小伙伴说一说,讨论整理小书包的方法,最后告诉老师。
4、教师示范平时小朋友整理书包时常犯的一种错误,提醒幼儿整理书包时轻拿轻放。
5、请幼儿自己取出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检查是否折角,并进行展角和整理,要求认真细致和轻拿轻放。
延伸活动:绘画《我的书包装什么》并且布置墙面供幼儿交流。
活动五:谈话活动--《我要做小学生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挂历一本。
3、收集以前幼儿园活动照片与幼儿合影。
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挂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
讨论:
(1)我们还有多少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可以结合照片讲述。
(3)剩下这些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3、想象未来的幼儿园是个什么样?
4、绘画"未来的幼儿园"。
延伸活动:将幼儿收集来的照片和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环境"小学生活我知道""我们永远是朋友""难忘好时光""未来幼儿园"供幼儿参观交流。
活动六:谈话活动--课间我要干什么?
1、"下课十分钟,小学生们会做些什么事?"2、学一学,做一做,模仿小学生下课十分钟休息。
3、再次讨论:你在下课十分钟里做了些什么?
4、选择幼儿较好的经验,请幼儿再次"学一学,做一做"下课十分钟。
活动七:社会活动--与小学生见面会(面与面的接触)原先在制定这一活动时,我想带幼儿到小学去见面的。由于我们有35名幼儿去小学容易影响小学生上课。因此,我请了我以前毕业的小朋友到我班来解答小朋友的疑惑。
这一天,我从西圩小学请来了王一飞、张浩宇两位小朋友,"老师请来了两位原先是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请她们为我们解答关于上小学你们想知道的事情?"我请幼儿有秩序的向她们两位小学生提问。当李胜杰问道:"上小学一个班有几个老师?"张浩宇回答道:"有7、8个老师。"下面的小朋友一口同声的:"啊!"这时,张弦问道:"为什么不是两个老师呢?跟幼儿园为什么不一样?""两个老师教这么多的功课会很辛苦的,而且小学里有许多门功课。"张弦听了满意地坐下了。两个小学生回答得非常好,回答了许多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而且最后还补充介绍了小朋友们没有问到的问题,如:小学里还有校报,可以投稿,小学生要自己搞卫生,还要进行评比……活动八:社会活动--参观西圩小学本次活动为了给幼儿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学习环境,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活动。"西圩小学"临近我园,而且我园大部分幼儿毕业后也将会成为西圩小学的一员。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在西圩小学进行,并充分利用小学的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观看升旗和鼓乐队表演、参观校园、观看小学生上课、做操,与一年级小学生谈话等多种形式,使幼儿熟悉小学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消除陌生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小学环境,初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激发幼儿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2、通过找出小学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初入小学时会遇到的困难,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增强幼儿自信心。
4、培养孩子勇于大胆提问,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与"西圩小学"联系参观的时间、内容以及当天的`活动安排。
2、组织大班年级的老师集中讨论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以及具体的安排。
3、幼儿对小学生活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1、全班集中:观看升旗和鼓乐队表演。
2、分班参观:参观校园环境和小学生上课情况。
3、课间十分钟。
4、自由交谈:与小学生交谈。
5、回幼儿园讨论。
6、活动小结。
随着《新纲要》的进一步实施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更趋灵活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很好地适应是首要的问题,为此在大班第二学期通过生成活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在本次活动中最大的亮点是:我们每进行一项。
活动后都在环境创设中留下痕迹,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关注生成活动:我要上小学啦、我的小学在这里、我的朋友在哪里、我的书包装什么、小学生活我知道等等。幼儿非常喜欢自己班级的环境,通过观察幼儿自由活动时经常对着墙面驻足观看、议论交谈。
二、本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因为第一次谈话时当小朋友说到即将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时,许多幼儿都哭了,说明幼儿与教师之间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如何化解幼儿的这种悲伤情感,既要使幼儿留恋幼儿园的生活又要将幼儿的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引导,也是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利用"我们永远是朋友、难忘好时光、未来幼儿园"等活动内容,将幼儿的这种情感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拉长幼儿的情感空间,有效的化解幼儿的情感压力。
三、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进行幼小衔接适应,以往的幼小衔接我们注重小学生活时间的安排,忽视了小学的活动内容安排,导致有的幼儿进入小学后无所是从,还有的课间发生了事故,所以我们结合日常活动安排,开展了早读活动(每天早上利用十分钟,读一些古诗、儿歌。培养阅读兴趣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折纸活动(培养幼儿的看图能力,为幼儿的课间十分钟提供丰富内容)、整理书包活动等等,用游戏的形式模仿小学生活,帮助幼儿感受小学生活。
总之,通过这次生成活动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工作试验,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如果有可能对我班幼儿进行跟踪研究,将会有重要的意义,我愿意与大家共同探讨。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二
解析这一阶段,孩子们的心情特别激动,他们即将离开幼儿园,他们既有对幼儿园对老师、阿姨、同伴的不舍,又有对小学这个地方的好奇与憧憬,三年的朝夕相处构成了人生初始最动人的画面。因此,我们在大班的最后一个阶段设计了"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对小学能有所了解,学做一名出色的"小学生"。本主题将从幼儿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选择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内容,让幼儿感受自己渐渐长大了,即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啦;同时积极发现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知道做小学生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我们应帮助孩子做好准备,顺利渡过这一转折,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1.熟悉、了解如何爱护和正确地使用学习用品。
2.逐步习惯独立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用品。
3.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向往当个小学生。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1.主题墙"我和书包做朋友""我眼中的小学"。
2.各种小学生的图片与图书及学习、生活照片。
3.将书包等文具带到幼儿园来体验上学的乐趣。
4.收集各种名片、纪念册及制作的材料,并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
5.在平时记录一些同伴的电话。
6.准备毕业典礼的节目。
1.给幼儿准备一只书包、文具盒、铅笔、尺等文具用品。
2.向幼儿介绍一些小学生的生活及行为准则,让幼儿有心理上的准备。
3.按时让幼儿睡觉、起床,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4.教幼儿写自己的名字、地址、电话号码,为些毕业纪念册作准备。
5.在带孩子报名时,参观一下将要学习的校园。
随着毕业典礼的结束,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老师、朋友在幼儿园中留下了最美好的照片后,我们的主题活动也结束了。
本次主题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第一阶段--走近小学,我们组织幼儿参观了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实验室等场景,并通过小学教师的见面、解疑,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担心自己没有办法适应小学生活的无安全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我想上小学的崇敬、兴奋的心理。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一系列小学的材料、背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歌曲、画面等等为幼儿做了入学前的心理适应工作。
第二阶段--离园时刻,随着上小学的兴奋渐淡,离园的忧伤逐渐提升,对幼儿园的不舍:滑梯、操场、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么的依恋;对老师的笑容、声音、亲切,都是那么的难以忘怀;对朋友的嬉戏、玩笑、生活,都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孩子们开始从对小学的模拟到一次次认真地模拟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想要把幼儿园深深的刻在脑海,作为幼时最美好的回忆。这时的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尽力得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带着对孩子们的不舍,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活动,都是以情感、友谊、亲情为主线的,家长们更是积极参与,给孩子们准备了离园小礼物、拍照、摄像,通过多样的方式为孩子留住这一切的美好。
小百科: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少数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三
活动目标:
1、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年历一本。
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来源;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年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
讨论:(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1)年历上用红笔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继续观察哥哥姐姐小学活动的照片。
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的情况。
4、组织讨论,体会做一名小学生的心情。
提供讨论的内容,然后请幼儿进行选择回答。
(1)体会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
(2)说说你准备上哪一个小学?
(3)你准备怎样做一名小学生?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了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他们也许在现实中还会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许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好,但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尽可能地让幼儿积累有关小学生活的经验,有助于他们适应小学生活,从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做好入学的准备。
在孩子的`心中,小学生活是全新的,的确如此,通过他们的总结和发现,他们的确发现了很多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而且最为明显的也是对他们触动最大的就是小学生上课的内容、坐姿、学习习惯,不过,看来参观活动对幼儿充分的了解小学的生活非常有利。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四
1、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向往当个小学生,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2、让绘画形式表现心中的小学,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1、字卡儿歌:小学生要做到:早睡早起不迟到,爱学习,勤动脑,爱劳动,讲礼貌,团结友爱不忘掉。
2、用绘画形式表现心中的小学,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目标: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和活动,向往当个小学生
准备:画纸,油画棒
幼:
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小学生呢?
2、图画展示:
3、让小朋友们画出自己理想的小学
4、课外延伸:请小朋友们下课后和爸爸妈妈参观附近小学,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将要学习的新地方。
1、对于本次课题活动要明确主题,对于活动的准备工作做好,在“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下,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了解到将要迈入的校园的情况及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对校园充满向往。
2、在这次活动中,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上课主题,没有很好的引导孩子们在自身素质方面的提高。
3、本节课在幼小衔接的阶段,通过图片展示结合讲解,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并激发上小学的展望,然后用画笔来描绘心中的上学情景,希望孩子们上小学快乐,高兴。幼儿在感知和表现力方面得到锻炼。课后延伸到参观小学,为幼儿熟悉上小学做好准备,总之,让幼儿有准备有信心的上小学。
1、进行行为分析:孩子有非常强烈的做小学生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带孩子实地参观了小学,满足孩子做小学生的愿望。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孩子们能认识一些基本常识。
2、教养支持: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我们带孩子去参观了奉浦实验学校,让幼儿更加了解小学,在参观中,孩子们发现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也解决幼儿的质疑。因为在前期学习过程中,有的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如“绿领巾什么时候带”“红领巾什么时候带”“中饭在哪里吃?”“几点上学,几点放学”等等。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他们向小学的哥哥姐姐提出各种问题,亲密的交流,而我只是一个参与者,给予幼儿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使幼儿体验到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美好情感。而最终让幼儿了解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盼望作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在幼儿园也可满足幼儿做小学生的愿望。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五
在三月初的一次谈话“我要上小学啦”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谈到我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我们马上要上小学啦,而且在谈到上小学时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和一份向往,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兴趣点,引发了《我要上小学啦》的一系列生成活动,并且因此召开了一次家长会,邀请西圩小学的老师为我们的家长进行了一次讲座,介绍了一些小学的情况,使家长明确了自己孩子在上小学前应该为孩子准备些什么?小学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由于幼儿知道的小学内容较散,对小学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同时,又因为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常常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对幼儿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较高的层次。在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对家长进行指导,经常通过班级《家长园地》进行宣传,及时把活动信息和进展情况告诉家长,使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有效。
3、我的朋友在哪里?
4、整理小书包。
6、课间我要干什么?
7、与小学生见面会。
8、参观西圩小学。
1、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2、通过与小学生见面与参观小学,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一些有关小学的事情,进一步激发入小学的愿望。
3、能有条理的整理小书包,自觉准时来园。
活动一:谈话活动--我要上小学啦“小朋友你们现在是幼儿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心里在想什么呀?”王强新说:“我很高兴,因为我要上小学啦,可以学到很多本领。”李新雨也说:“妈妈说我要上西圩小学,因为她上班很忙,只有叫奶奶接我和送我。”李新雨的话引来了大家的窃窃私语:“我也上西圩小学。”“我也是。”这时我又问孩子:你们知道小学生每天干什么吗?你们对小学生活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小学生为什么不睡午觉?小学里有电脑室吗?小学里一个班级有几位老师?小学里吃饭和我们幼儿园都是在教室里吃的吗?等等许多问题。
活动二:家园互动--我的小学在这里。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与家长的共同参与,对将来所上小学进行初步了解。
2、知道几所周围小学的名称,所在位置。
活动准备:幼儿主动与家长谈话,家长带幼儿到所上小学拍照留影。
活动过程:
1,你们回家都问爸爸妈妈你要上哪所小学呀?为什么?
2、幼儿结合照片讲述。
3、将幼儿的照片贴在展示板上,集体认识小学的环境。
4、同一所小学的幼儿互相问好。
活动延伸:将照片收集起来与幼儿共同布置后墙“我的小学在这里”。
活动三:调查活动--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培养关心别人的情感。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填写调查表。
活动准备:事先设计好调查表、开展过“我的小学在这里”活动、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活动过程:
1、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知道她们将来要上哪所小学吗?
2、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3、介绍调查表,说明填写要求。
4、幼儿填写,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将调查表布置环境“我的朋友在哪里”,供幼儿参观交流。
活动四:社会--整理小书包。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件事。
活动准备:电视机、摄像机,教师示范用的书包和学习用品一套。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电视第一段,并进行提问,让幼儿知道爱惜学习用品。
2、看表演的第二段,继续进行提问,教育幼儿知道整理小书包的重要性。
3、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小书包,里面都有什么东西?我们应该怎么整理呢?请幼儿和小伙伴说一说,讨论整理小书包的方法,最后告诉老师。
4、教师示范平时小朋友整理书包时常犯的一种错误,提醒幼儿整理书包时轻拿轻放。
5、请幼儿自己取出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检查是否折角,并进行展角和整理,要求认真细致和轻拿轻放。
延伸活动:绘画《我的书包装什么》并且布置墙面供幼儿交流。
活动五:谈话活动--《我要做小学生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挂历一本。
3、收集以前幼儿园活动照片与幼儿合影。
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挂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
讨论:
(1)我们还有多少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可以结合照片讲述。
(3)剩下这些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3、想象未来的幼儿园是个什么样?
4、绘画“未来的幼儿园”。
延伸活动:将幼儿收集来的照片和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环境“小学生活我知道”“我们永远是朋友”“难忘好时光”“未来幼儿园”供幼儿参观交流。
活动六:谈话活动--课间我要干什么?
1、“下课十分钟,小学生们会做些什么事?”2、学一学,做一做,模仿小学生下课十分钟休息。
3、再次讨论:你在下课十分钟里做了些什么?
4、选择幼儿较好的经验,请幼儿再次“学一学,做一做”下课十分钟。
活动七:社会活动--与小学生见面会(面与面的接触)原先在制定这一活动时,我想带幼儿到小学去见面的。由于我们有35名幼儿去小学容易影响小学生上课。因此,我请了我以前毕业的小朋友到我班来解答小朋友的疑惑。
这一天,我从西圩小学请来了王一飞、张浩宇两位小朋友,“老师请来了两位原先是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请她们为我们解答上小学你们想知道的事情?”我请幼儿有秩序的向她们两位小学生提问。当李胜杰问道:“上小学一个班有几个老师?”张浩宇回答道:“有7、8个老师。”下面的小朋友一口同声的:“啊!”这时,张弦问道:“为什么不是两个老师呢?跟幼儿园为什么不一样?”“两个老师教这么多的功课会很辛苦的,而且小学里有许多门功课。”张弦听了满意地坐下了。两个小学生回答得非常好,回答了许多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而且最后还补充介绍了小朋友们没有问到的问题,如:小学里还有校报,可以投稿,小学生要自己搞卫生,还要进行评比……活动八:社会活动--参观西圩小学本次活动为了给幼儿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学习环境,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活动。“西圩小学”临近我园,而且我园大部分幼儿毕业后也将会成为西圩小学的一员。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在西圩小学进行,并充分利用小学的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观看升旗和鼓乐队表演、参观校园、观看小学生上课、做操,与一年级小学生谈话等多种形式,使幼儿熟悉小学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消除陌生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小学环境,初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激发幼儿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2、通过找出小学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初入小学时会遇到的困难,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增强幼儿自信心。
4、培养孩子勇于大胆提问,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与“西圩小学”联系参观的时间、内容以及当天的活动安排。
2、组织大班年级的老师集中讨论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以及具体的安排。
3、幼儿对小学生活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1、全班集中:观看升旗和鼓乐队表演。
2、分班参观:参观校园环境和小学生上课情况。
3、课间十分钟。
4、自由交谈:与小学生交谈。
5、回幼儿园讨论。
6、活动小结。
随着《新纲要》的进一步实施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更趋灵活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很好地适应是首要的问题,为此在大班第二学期通过生成活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在本次活动中最大的亮点是:我们每进行一项。
活动后都在环境创设中留下痕迹,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关注生成活动:我要上小学啦、我的小学在这里、我的朋友在哪里、我的书包装什么、小学生活我知道等等。幼儿非常喜欢自己班级的环境,通过观察幼儿自由活动时经常对着墙面驻足观看、议论交谈。
二、本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因为第一次谈话时当小朋友说到即将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时,许多幼儿都哭了,说明幼儿与教师之间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如何化解幼儿的这种悲伤情感,既要使幼儿留恋幼儿园的生活又要将幼儿的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引导,也是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利用“我们永远是朋友、难忘好时光、未来幼儿园”等活动内容,将幼儿的这种情感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拉长幼儿的情感空间,有效的化解幼儿的情感压力。
三、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进行幼小衔接适应,以往的幼小衔接我们注重小学生活时间的安排,忽视了小学的活动内容安排,导致有的幼儿进入小学后无所是从,还有的课间发生了事故,所以我们结合日常活动安排,开展了早读活动(每天早上利用十分钟,读一些古诗、儿歌。培养阅读兴趣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折纸活动(培养幼儿的看图能力,为幼儿的课间十分钟提供丰富内容)、整理书包活动等等,用游戏的形式模仿小学生活,帮助幼儿感受小学生活。
总之,通过这次生成活动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工作试验,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如果有可能对我班幼儿进行跟踪研究,将会有重要的意义,我愿意与大家共同探讨。
范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六
这次活动是大班学习活动“我要上小学”这个主题下的一个活动,在这个主题的开展中,孩子们发现在幼儿园里的时间越来越短了,离开上小学越来越近了,(因为我们班级的墙面上有一个“离园倒计时”的角落,上面的数字显示离开幼儿园还有几天的时间,孩子们会过完一天就去去掉一天的数字,使他们切身的感受到在园的天数越来越少了。)那么,我们怎么样为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充分准备呢?这些准备包括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我们在平时发现,有些孩子的家长总喜欢对孩子说这样的话:“看看你们现在很开心的,上小学了就没那么轻松了,要‘收骨头’了。”而一些孩子对“收骨头”还不理解是怎么回事,家长就对他们解说意思是要“惨”了。像这样的话语,无疑会给孩子造成一些思想上的负担,形成一种精神压力。于是,我们与家长加强联系,相互沟通,去转变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态度,与家长一起为孩子顺利入小学做准备。我们让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去购买书包和一些上小学时用的学习用品,让孩子了解每一种学习用品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向孩子说一些小学生的行为准则等,这样,在心理和物质上为孩子上小学作了准备。
本次活动也是在这样的一个思想下设计的。孩子上小学首先面临的就是要背书包,那么书包里到底要放些什么,怎么放,在他们的头脑中是不清晰的。因此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去选择、去思考、去讨论、去练习,来得到一些比较清晰的概念,获取一些比较适用的方法。这对孩子上小学是非常有帮助的。活动的形式我是让孩子操作在前,讨论在后,让孩子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真切的感受。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与书包、文具等材料的交往互动,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生活的一种积极情感,体验做小学生的愉快,真正地为幼儿上小学而作准备。活动的开展我们也结合了我教研组的课题“农村幼儿园课程生活化”这个内容,我们尽量做到让活动的内容从孩子们的生活中来,又回归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力求去解决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所以,活动的准备与进行都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了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怎么样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地开发利用好家长社区资源”是我们以后继续要深入研究的一个内容。活动中一定还会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还恳请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我的小书包
1、熟悉、了解书包及常见文具用品的名称与用途,在操作中学习有条理地整理小书包。
2、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向往之情,在活动中体验做小学生的愉快感。
1、把家里已经准备好的书包带到幼儿园
2、桌上放有教科书、练习本、铅笔盒、铅笔、卷笔刀、橡皮、尺、餐巾纸、茶壶、毽子、绳子、食品等,数量不一。
3、音乐磁带“快上一年级”、录音机
一、观察、讨论小书包
2、 沈老师还很想知道,你们的书包是谁为你准备的呢?我们现在先去看看好朋友的书包,了解书包有些什么不一样,告诉好朋友你的书包是谁为你准备的。
3、 幼儿自由地互相观察和交流,再集体交流。(如果有相同的书包,讨论怎样识别?)
4、 你们知道书包到底有什么用呀?为什么小学生要背书包上学?书包里要放些什么呢?(幼儿讨论)
5、 小结:原来书包是我们上小学后要每天背着它去学校的,里面放的是我们学习的书本、文具和用品,它是小学生的好朋友。
二、书包里的'朋友
师:现在,在我们旁边的桌子上有很多的东西,等会儿我请你们过去看一看,想一想,哪些东西是我们将来上小学时必须要带好的,请你把它放进你的书包里;哪些东西是可以带着上小学的,也请你将它放进书包里,还要想想为什么要带上这些;还有哪些东西是不能带到学校里去的,你就把它留在桌子上,那也要想想为什么不能带。
1、 幼儿分散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选择情况)
2、 集中交流:你的书包里装些什么,你觉得哪些东西是必须要带的?为什么?(即有什么用?)哪些东西是可以带的,为什么?桌子上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带?让孩子用完整话说明理由。
3、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些学习用的书本、文具是我们每天上小学时必须要带的东西,一些餐巾纸、茶杯等生活用具和毽子、绳子等体育用品是我们可以带的,而另外的那些玩具和危险的用品是不能带到学校去的。
三、整理小书包
2、 怎么样才能将书包里的朋友放整齐?你们先试试看。
3、 幼儿各自整理小书包。
5、 小结:因为书包里的朋友有很多,所以我们以后上小学去的时候,要每天整理好我们的小书包,检查一下要带的东西是不是带全了,把不能带的东西拿出来,还要爱护好书包里的这些东西。
四、表演“快上一年级”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七
活动意图:
孩子马上要升小学了,对小学充满了向往和好奇,我们有必要更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因此开展了《我要做小学生了》这一综合活动,活动前我们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小学,引起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以孩子的兴趣为切入点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做好入学的准备,还可以借助幼儿的这种愿望和期盼进一步对其进行各种习惯的培养。
活动目标:
1、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3、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年历一本。
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年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
讨论:(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1)年历上用红笔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继续观察哥哥姐姐小学活动的照片。
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的情况。
4、组织讨论,体会做一名小学生的心情。
提供讨论的内容,然后请幼儿进行选择回答。
(1)体会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
(2)说说你准备上哪一个小学?
(3)你准备怎样做一名小学生?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了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他们也许在现实中还会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许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好,但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尽可能地让幼儿积累有关小学生活的经验,有助于他们适应小学生活,从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做好入学的准备。
在孩子的心中,小学生活是全新的,的确如此,通过他们的总结和发现,他们的确发现了很多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而且最为明显的'也是对他们触动最大的就是小学生上课的内容、坐姿、学习习惯,不过,看来参观活动对幼儿充分的了解小学的生活非常有利。
此时孩子们才发现:原来要想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确有很多需要自己努力的地方。在活动中,孩子们似乎长大了很多,一种成长的快乐和一种对幼儿园的留恋同时交织在孩子的心中,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发幼儿对幼儿园依恋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在生活中的成长意识。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八
1、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年历一本。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讨论:(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1)年历上用红笔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继续观察哥哥姐姐小学活动的照片。
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的情况。
提供讨论的内容,然后请幼儿进行选择回答。
(1) 体会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
(2) 说说你准备上哪一个小学?
(3) 你准备怎样做一名小学生?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九
1、知道小学生的书包里应带的学习用品。
2、能根据课程表,尝试整理自己的书包。
1、铅笔、橡皮、尺、铅笔盒、垫板、蜡笔、语文和数学课本、练习薄、羽毛球和羽毛球拍、水杯、饭盒、绳子、棋类、毽子、图画书、餐巾纸等的实物,以及以上物品的图片。
2、实物书包4个、小学一年级课程表4张。
3、一年级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录像(见操作材料包“整理书包”)。
活动过程:
3、将以上所有物品按照它们的用途进行分类(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娱乐用品等)。
4、思考:哪些是小学生书包里必须带的'物品。
5、对有分歧的部分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
l、观看一年级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录像,谈论:小学生整理书包时在看什么?
2、观看小学生的课程表,了解小学生每天都上哪些课。
3、对照小学生书包里的物品思考:明天是星期几,并按照课程表加以证实。
4、幼儿分成4组,分别按星期二到星期五的课程表,将物品图片放进小书包,并整理小书包。
5、检查各组书包里的物品放得是否合适,看看哪一组整理得又快又好。
将区域活动的一角布置成小课堂,放置一些小学生的课本、学习用品、小书包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再次尝试整理书包。
活动:找不到眼镜。
活动目标:
1、能正确使用自己的学习用品。
2、逐步养成整理和保管自己物品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找不到眼镜》(见p293)及相应故事图片(鞋子、肉汤、衣袋、火箭)。
2、松鼠、孤狸和流熊3位朋友给熊的留言。
活动过程:
1、边看图片,边听故事的前半部分。
2、回忆松鼠、狐狸和浣熊是怎样回答熊的问题的。
3、这些地方可能会有熊的眼镜吗p它的眼镜可能会在哪里?
1、从画面上找出熊的眼镜,思考:3个朋友有没有看到熊的眼镜。它们为什么都没有告诉它。
2、读一读松鼠、狐狸和浣熊3位朋友写给熊的留言。
3、谈论:熊怎样才能方便地找到眼镜呢?它的眼镜该放在哪里?
4、分别扮演3个小动物,试着模仿动物的口气对话,和教师一起完整讲述故事《找不到眼镜》。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十
“对比教科书中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施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65页后予以回答。(教科书中所采用的照片有一些反映的是比较先进的交通设施,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这里出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发展的趋势,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十一
1、请几名同学模拟表演,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让大家感受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和伤害。)。
2、活动:悄悄话信箱。
a、把你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和当时自己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写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悄悄话,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只是让学生讨论事实,不要点出人名,不给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引起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不诚不信对待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自己不诚不信的言行的反思,从而获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
c、教师随机抽取阅读,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相机送出对同学们的“悄悄话”,并板书。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十二
1.能有表情的朗诵全诗,学习朗诵的技巧。
2.丰富词汇:毕业--在幼儿园学习期满。
3.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激发幼儿对老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活动准备。
布置幼儿员毕业画展、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写真照片展、体现诗歌内容的多媒体可见一套。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画展、照片展,谈话,引出诗歌。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三年的生活、学习、游戏情况,激发他们的留恋的情感。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学习新词:毕业。
3.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4.幼儿分段学习诗歌,教师要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朗诵,表现出重音、停顿和朗诵的速度变化。
5.教师小结,激发幼儿对教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以及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排练诗歌表演,为毕业典礼做准备。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十三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三年里,有很多人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他们是谁呢?
教师小结:有的孩子说和自己天天在一起的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2、教师:那我们要感谢谁呢?为什么?(幼儿观看挂图材料,看一看、说一说他们是谁?为什么要感谢他们。)。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说要感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每天为了让我们生活在开心、快乐、舒适的环境中,辛苦工作,每天早出晚归。而爷爷奶奶年纪那么大了,走路都很辛苦,一不下心就会摔跤,但爷爷奶奶没有因为自己身体不方便的原因,而不来幼儿园接送你们,在家可能还要照顾你们。所以我们要感谢他们。
二、说说感谢的话。
请个别孩子用响亮地声音讲给大家听,教师给予肯定。
2、启发孩子们分组讨论对老师、保育员阿姨、厨房阿姨说什么感谢的话。
3、请几名孩子有礼貌的邀请客人来到我们的活动室,鼓励大家热情的`向他们道谢。
教师小结:阿姨谢谢您,您幸苦了,我们爱您。
4、教师:孩子们,那你们最想对老师说什么感谢话呢?
教师说祝福或希望的话:老师听到你们真诚的话语,心里特别的感动。那么谢老师希望你们每天开心、健康的成长,与小朋友团结友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家是个乖宝宝,在幼儿园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三、还要感谢谁。
1、教师:除了这些人,我们还要感谢谁呢?
教师小结:还有叔叔阿姨、外公外婆、警察叔叔、保健医生、清洁工等。
2、教师:那当我们遇见他们的时候,你们又会对他们说什么感谢的话呢?
教师小结: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一说吧。
对于社会课,最主要的就是让幼儿懂得情感的流露。在邱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渐渐的流露着那份情,同时,带动了更多的幼儿。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身边的各位老师,为他们呢做了很多事情,让孩子们要学会感恩,哪怕是一句温馨的祝福或一个小小的举动。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十四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教科书第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例如:在有些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外出的人们都难以忍耐,可交通警察在地面温度高达摄氏40多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岗位。
教师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现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要尽可能简要地讲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车辆损坏和人员伤亡情况等。)。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十五
1.增进幼儿对小学的认识,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2.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上课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引导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和行为习惯准备。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带幼儿购买小学生书包、文具等,组织幼儿到小学校参观,请幼儿园去年毕业的幼儿来园座谈,幼儿参观小学的录像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进行谈话。
谁知道幼儿园附近的小学叫什么名字?你想上小学吗?你了解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吗?
2.播放参观小学的录像带:
了解小学的房舍、操场和设备,观看小学生升旗、上课、上操、少先队活动和课外活动等。
3.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说说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同?(如做操内容、上课时间、上课形势、教学常规、布置作业、入队仪式……)。
4.与小学生座谈。
请他们谈谈上小学的体会,回答幼儿所关心的内容。
5.创设情景,模仿小学生上课。
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端坐、听讲、发言、做作业。为做个小学生做好准备。
我要上小学教案社会篇十六
在三月初的一次谈话 "我要上小学啦" 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谈到我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我们马上要上小学啦,而且在谈到上小学时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和一份向往,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兴趣点,引发了《我要上小学啦》的一系列生成活动,并且因此召开了一次家长会,邀请西圩小学的老师为我们的家长进行了一次讲座,介绍了一些小学的情况,使家长明确了自己孩子在上小学前应该为孩子准备些什么?小学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由于幼儿知道的小学内容较散,对小学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同时,又因为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常常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对幼儿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较高的层次。在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对家长进行指导,经常通过班级《家长园地》进行宣传,及时把活动信息和进展情况告诉家长,使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有效。
1、我要上小学啦 。
2、我的小学在这里。
3、我的朋友在哪里?
4、整理小书包。
5、我要做小学生了。
6、课间我要干什么?
7、与小学生见面会。
8、参观西圩小学
1、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2、通过与小学生见面与参观小学,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一些有关小学的事情,进一步激发入小学的愿望。
3、能有条理的整理小书包,自觉准时来园。
活动一:谈话活动--我要上小学啦"小朋友你们现在是幼儿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心里在想什么呀?"王强新说:"我很高兴,因为我要上小学啦,可以学到很多本领。"李新雨也说:"妈妈说我要上西圩小学,因为她上班很忙,只有叫奶奶接我和送我。" 李新雨的话引来了大家的窃窃私语:"我也上西圩小学。""我也是。"这时我又问孩子:你们知道小学生每天干什么吗?你们对小学生活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小学生为什么不睡午觉?小学里有电脑室吗?小学里一个班级有几位老师?小学里吃饭和我们幼儿园都是在教室里吃的吗?等等许多问题。
活动二:家园互动--我的小学在这里。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与家长的共同参与,对将来所上小学进行初步了解。
2、知道几所周围小学的名称,所在位置。
活动准备:幼儿主动与家长谈话,家长带幼儿到所上小学拍照留影。
活动过程:
1,你们回家都问爸爸妈妈你要上哪所小学呀?为什么?
2、幼儿结合照片讲述。
3、将幼儿的照片贴在展示板上,集体认识小学的环境。
4、同一所小学的幼儿互相问好。
活动延伸:将照片收集起来与幼儿共同布置后墙"我的小学在这里"。
活动三:调查活动--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培养关心别人的情感。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填写调查表。
活动准备:事先设计好调查表、开展过"我的小学在这里"活动、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活动过程:
1、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知道她们将来要上哪所小学吗?
2、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3、介绍调查表,说明填写要求。
4、幼儿填写,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将调查表布置环境"我的朋友在哪里",供幼儿参观交流。
活动四:社会--整理小书包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件事。
活动准备:电视机、摄像机,教师示范用的书包和学习用品一套。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电视第一段,并进行提问,让幼儿知道爱惜学习用品。
2、看表演的第二段,继续进行提问,教育幼儿知道整理小书包的重要性。
3、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小书包,里面都有什么东西?我们应该怎么整理呢?请幼儿和小伙伴说一说,讨论整理小书包的方法,最后告诉老师。
4、教师示范平时小朋友整理书包时常犯的一种错误,提醒幼儿整理书包时轻拿轻放。
5、请幼儿自己取出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检查是否折角,并进行展角和整理,要求认真细致和轻拿轻放。
延伸活动:绘画《我的书包装什么》并且布置墙面供幼儿交流。
活动五:谈话活动--《我要做小学生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挂历一本。
3、收集以前幼儿园活动照片与幼儿合影
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挂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
讨论:
(1)我们还有多少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可以结合照片讲述。
(3)剩下这些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3、想象未来的幼儿园是个什么样?
4、绘画"未来的幼儿园"。
延伸活动:将幼儿收集来的照片和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环境"小学生活我知道""我们永远是朋友""难忘好时光""未来幼儿园"供幼儿参观交流。
活动六:谈话活动--课间我要干什么?
1、"下课十分钟,小学生们会做些什么事?"2、学一学,做一做,模仿小学生下课十分钟休息。
3、再次讨论:你在下课十分钟里做了些什么?
4、选择幼儿较好的经验,请幼儿再次"学一学,做一做"下课十分钟。
活动七:社会 活动--与小学生见面会(面与面的接触)原先在制定这一活动时,我想带幼儿到小学去见面的。由于我们有35名幼儿去小学容易影响小学生上课。因此,我请了我以前毕业的小朋友到我班来解答小朋友的疑惑。
这一天,我从西圩小学请来了王一飞、张浩宇两位小朋友,"老师请来了两位原先是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请她们为我们解答关于上小学你们想知道的事情?"我请幼儿有秩序的向她们两位小学生提问。当李胜杰问道:"上小学一个班有几个老师?" 张浩宇回答道:"有7、8个老师。"下面的小朋友一口同声的:"啊!"这时,张弦问道:"为什么不是两个老师呢?跟幼儿园为什么不一样?""两个老师教这么多的功课会很辛苦的,而且小学里有许多门功课。"张弦听了满意地坐下了。两个小学生回答得非常好,回答了许多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而且最后还补充介绍了小朋友们没有问到的问题,如:小学里还有校报,可以投稿,小学生要自己搞卫生,还要进行评比……活动八:社会活动--参观西圩小学本次活动为了给幼儿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学习环境,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活动。"西圩小学"临近我园,而且我园大部分幼儿毕业后也将会成为西圩小学的一员。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在西圩小学进行,并充分利用小学的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观看升旗和鼓乐队表演、参观校园、观看小学生上课、做操,与一年级小学生谈话等多种形式,使幼儿熟悉小学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消除陌生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小学环境,初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激发幼儿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2、通过找出小学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初入小学时会遇到的困难,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增强幼儿自信心。
4、培养孩子勇于大胆提问,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与"西圩小学"联系参观的时间、内容以及当天的活动安排。
2、组织大班年级的老师集中讨论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以及具体的安排。
3、幼儿对小学生活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1、全班集中:观看升旗和鼓乐队表演。
2、分班参观:参观校园环境和小学生上课情况。
3、课间十分钟。
4、自由交谈:与小学生交谈。
5、回幼儿园讨论。
6、活动小结。
随着《新纲要》的进一步实施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更趋灵活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很好地适应是首要的问题,为此在大班第二学期通过生成活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在本次活动中最大的亮点是:我们每进行一项
活动后都在环境创设中留下痕迹,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关注生成活动:我要上小学啦、我的小学在这里、我的朋友在哪里、我的书包装什么、小学生活我知道等等。幼儿非常喜欢自己班级的环境,通过观察幼儿自由活动时经常对着墙面驻足观看、议论交谈。
二、本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因为第一次谈话时当小朋友说到即将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时,许多幼儿都哭了,说明幼儿与教师之间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如何化解幼儿的这种悲伤情感,既要使幼儿留恋幼儿园的生活又要将幼儿的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引导,也是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利用"我们永远是朋友、难忘好时光、未来幼儿园"等活动内容,将幼儿的这种情感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拉长幼儿的情感空间,有效的化解幼儿的情感压力。
三、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进行幼小衔接适应,以往的幼小衔接我们注重小学生活时间的安排,忽视了小学的活动内容安排,导致有的幼儿进入小学后无所是从,还有的课间发生了事故,所以我们结合日常活动安排,开展了早读活动(每天早上利用十分钟,读一些古诗、儿歌。培养阅读兴趣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折纸活动(培养幼儿的看图能力,为幼儿的课间十分钟提供丰富内容)、整理书包活动等等,用游戏的形式模仿小学生活,帮助幼儿感受小学生活。
总之,通过这次生成活动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工作试验,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如果有可能对我班幼儿进行跟踪研究,将会有重要的意义,我愿意与大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