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专业12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查漏补缺,发现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改进措施。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注意条理清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可以从中学习到管理经验。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一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食品安全标准及我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情况做如下汇报:
放风险确保品质安全的原则,对食品、食品相关产品、食品添加剂的卫生要求及其在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等方面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措施。食品安全标准是对国家原有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整合,它既是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也是各级行政部门食品监督执法的依据。
2、食品标准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的食品类标准较少,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食品类相关标准开始日益丰富,当时颁布的主要是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标准,食品的卫生标准和产品标准较少。20世纪80年代后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标准。在1981年颁布的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开创了中国酿酒行业的新纪元。1983年颁布了gb3865-83《中式糕点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和gb3866-83《西式糕点质量检验方法标准》。1985年颁布了粮食、油料检验方法标准和一系列植物油脂检验方法标准。1986年和1987年颁布了gb7100-86《糕点、饼干、面包卫生标准》、粮食类产品标准和以zbx为编号的一系列专业生产技术规程。1988年国家卫生部又颁布了19个食品类卫生标准。20世纪90年代初商检局颁布了一系列的进出口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卫生部还颁布了一批残留等检验方法标准。1995年中国农业部颁布了第一批绿色食品相关标准,2001年颁布了第一批无公害食品相关标准,标志着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在中国走向制度化,也说明了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1996年、2003年和2005年中国对食品方面卫生标准进行了三次大范围的颁布和修订,使卫生标准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这些工作,对食品标准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归结起来,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形成了四个层次,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从属性方面看,又分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工业标准、食品质量标准、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四个类型。这些标准总计4700余项。因为标准制定的立足点不同,客观上造成了食品标准政出多门的问题,针对同一种食品,既有国家标准,也有行业标准。如苹果,既有标准委颁布的国家标准,又有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标准、绿色标准、外观等级标准,还有原商业部颁布的苹果销售质量标准。这些标准往往规定各异,互相矛盾,造成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秩序混乱,令执法部门和企业无所适从。与此同时,对一些重要的品种,各部门似乎都视而不见,迄今没有标准问世,留下空白和盲区,导致生产经营或执法监督无据可依。此外,一些标准数十年不作修订,与形势发展严重不相适应,老化滞后现象十分突出。
3、《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食品安全法》要求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工业标准、食品质量标准等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安全标准,并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明确了食品安全标准由卫生部负责制定和公布、国家标准委提供编号,强调了有关产品国家标准涉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内容的,应当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一致。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即: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其中,人体摄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测定一个保障人体健康允许的最大值,规定食品中各种危害物质的限量。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料,但是,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危害人体健康,必须制定标准严格限定其品种、使用范围和限量。
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主辅食的营养成分不仅关系到食品的营养,而且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主辅食的营养成分有特殊要求,需要制定标准。
食品的标签、标识和说明书。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二
宣汉县教育科技知识产权局局党组成员、教育工会主席杨光华。
(2017年5月1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宣汉县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全县基本情况。
宣汉县位于四川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幅员面积4271平方公里,辖54个乡镇,132万人口,属于典型的贫困山区农业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革命老区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少数民族待遇县。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28所,其中公办学校536所,含普通高中5所(其中三所在农村乡镇)、单设初中23所、职业中学3所(其中两所在农村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37所、中心校46所、村小(。
教学。
点)412所,建制幼儿园7所,进修校、电大分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有民办学校92所,含小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79所、职业高中1所。有在校学生214086人(其中,小学91639人,初中46818人,普高18192人,职高9727人,在园幼儿47609人,特殊教育学校101人),其中民办学校在校学生26041人(其中,幼儿22224人,小学2417人,初中580人,普高186人,职高634人)。全县公民办学校共有寄宿生58853人(乡镇37786人)。有在编教职工8210人。
二、主要成绩及做法。
我县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在市教育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有力指导下,以“保障全县师生食品安全”为工作基调,以“精心服务全县师生”为工作方向,以“全县师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为着力点来确定总体工作思路。全局一班人深知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将食品安全纳入事关全县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握重点环节,加强组织保障,构建责任网络,强化监管手段,改善食堂条件,培训从业人员,营造了浓厚的食品安全氛围,食品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协调配合,每年组织两期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培训,全县学校的1100余名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参训人员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培训合格证,做到持证上岗。去年先后在八个督导片区,组织学校校长、食品安全分管领导、食堂管理人员开展了8场食品安全专项培训,和2场学校食堂管理现场会。学校也认真落实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校本培训制度,做到每月一次集中教育培训,熟悉相关规章制度,及时。
总结。
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员工的食品安全卫生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学校通过板报、橱窗、宣传画册、校园网、广播,印发告家长书等形式大力强化学生的健康和食品卫生案例教育工作,间周一节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做到了课时、教师、教材“三落实”,将食品卫生安全列为主要教育内容,增强了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食品安全防范和鉴别能力。多年来,宣汉县学校无一例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今后工作的展望。
在今后,我局将以“四个抓手”,全心全意为全县师生服好务,当好护航手。
(一)以强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抓手。一是加强领导。持续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将食品卫生安全摆上学校安全工作的首要位置,定期召开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会议,及时传达国家和省、市、县有关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要求,科学部署各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证食品卫生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落实到人。二是落实责任。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校园安全管理范畴,与学校签订好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监管责任。三是执行制度。依据《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一整套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在管理中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进一步强化食堂的操作规程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把好采购、保管、清洗、加工、消毒、留样、用餐以及人员隔离、卫生打扫和应急处理等十道关,严格规范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要求。
(二)以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为抓手。一是加强教育。根据季节和实际情况,通过发放告家长书、卫生宣传印刷品,利用学校的板报、小广播、健康教育专栏、主题班会等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传染病防控知识等。二是加强培训。联合食药监局、卫计局和疾控中心等职能部门,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人员和食堂小卖部承包人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法规文件和规章制度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员工和学校食堂小卖部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法律意识。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三
下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县政府食品安全各项会议精神,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强化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有力地促进了xx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我乡xx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如下:
二是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
三是在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上加强日常监管;
四是加大农村自办宴席、流动厨师的监管力度,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为确保我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乡党委、政府始终把食品安全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坚持和经济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检查。村两级人力、财力、物力三到位。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对照与各村签订的《食品安全责任书》逐一进行核查落实。
今年以来,我乡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了上街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制定宣传展板,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使食品安全知识家喻户晓,从而进一步营造了“人人懂知识,个个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本季度对全乡食品安全进行了2次集中检查,登记群体性宴席6起。在学校9月份开学前夕,对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及学校周围店铺开展了专项检查,确保了学校周边食品市场的安全,让家长放心。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打击了非法添加非使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维护了食品市场秩序。由于监管工作到位,专项整治有力,影响广泛,反映良好,没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三)强化检查,加强整治力度。
在食品卫生安全调查的基础上,以农村和集镇容易发生问题的种养殖业、加工、销售、餐饮环节为重点,抓好食品加工企业、集镇交易市场、学校食堂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整治工作,依法清理和规范食品生产销售行为。抓好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狠抓农资打假工作,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的专项整治,推广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规范种植、养殖行为。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四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省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局工作重点,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严格食品市场监管,建立食品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现就将我局流通领域食品监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根据省、市工商局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为了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党组书记、局长张新荣同志任组长,副局长王兆文、刘晨、雷光英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室、经检分局、市场监管室、注册登记室、“12315”投诉举报中心及各工商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监管领导小组。根据我县食品流通领域的特点,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先后制定下发了《高台县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高台县工商局“两节”市场检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及《高台县工商局食品监管应急预案》,从组织领导、任务落实及工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要求。同时,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行政管理目标责任书当中。年初与各室、经检分局、工商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工商所、分局又将监管内容、任务分解细化给各巡查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分工抓,分局、工商所重点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月一法一考”,组织开展以案学法,重大执法行动先行培训活动,积极探索培训载体,加强对新理论、新知识、新内容的学习培训,有计划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常规知识、假冒伪劣商品鉴别知识、适用法律法规知识、办案文书处理等为内容的知识更新活动,特别是今年四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举办的“工商执法大练兵”活动,有力促进了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为发挥工商职能,提高执法效能,稳步推进、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充分利用“3.15”、“12.4”等法制宣传日,拟定节日宣传主题,通过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刊载法律法规知识和典型案例,在市场、商场、饮食门店粘贴标语,悬挂横幅,搭建食品安全咨询台,成果展台等宣传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意识,使工商维权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实际,贴近了消费者。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材料10200多份,参加5000多人次,设立了现场投诉、举报,法规宣传咨询,索证索票、进销货台帐等制度和消费知识展板5块,悬挂横幅22条。现场接受咨询人数400多人,受理投诉案件1起,与所有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门店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二是深入开展消保维权进社区、进学校、进市场、进乡村活动,大力宣传消保维权知识,识别假冒伪劣商品、广告常识。到目前为止,我局在9个乡镇、135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联络站,选聘了266名联络员,使消保维权网络向农村拓展,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使“12315”维权体系在打假维权,调节食品安全纠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以平时检查、重大节日为宣传契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了打假维权,净化市场,人人有责的食品安全监管氛围。通过集贸市场集中宣传、平时检查逐户宣传、重大节日设立展台、咨询台讲解宣传等形式,逐步提高了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参与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四是加强对食品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强化从业人员的责任人意识和职业道德。截至目前,我局通过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发放食品安全典型案例警示材料、相关法律法规材料等学习教育形式,使食品生产企业、经营单位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具备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食品安全常识,堵塞了假冒伪劣食品在流通领域内的存在空间。
建立进销货台帐制度,共检查纠正经营资质存在问题的食品经营者241户、进货检查验收存在问题的26户、食品商标广告存在问题的6户。至目前,已发放商品信誉卡10万多份,进销货台帐800本,签订食品责任书1000余份。今年,由于我局加大了食品安全的整治和市场巡查监管的力度,运用“星级”管理强化对经营者的分级分类监管,通过推行重要商品索证、索票、备案和建立进销货台帐制度,经营者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经营假冒伪劣和过期食品等违法违章行为明显下降。使食品质量监管工作不断加强,食品质量明显提高,从而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各项自律制度和加强监督检查,严把食品质量入市关。三是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和国家工商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十条意见”的工作要求,我局将食品监管工作的重心下移,实行食品安全片、段长负责制,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管“五结合”模式,即“工商所与经营户口和信用分类监管相结合;市场监管责任区责任人与市场巡查相结合;食品安全监管与经营者建立、落实自律制度相结合;常规检查与食品安全预警应急处置相结合;教育警示与加大食品安全大案、要案查处力度相结合”,有效地发挥的工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四是结合“百城万店无假货”、“名优食品入乡进村工程”和“三绿工程”等活动,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放心示范店”、“放心示范超市”、“放心示范市场”等创建活动,树立典型,鞭策后进,营造放心消费市场。截至目前,以在全县城区及各乡镇建立“放心示范店(超市)”30个。
(一)、继续加大清理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的力度,严格规范食品市场主体准入行为。结合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依法清理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市局的要求,对涉及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资格结合日常监管依法对全县1552户进行全面清理,主要内容包括证照是否齐全有效、经营事项与登记事项是否一致、年检和验照是否通过等,建立健全了工商所辖区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和信用分类监管档案,监管记录和监管记录卡等登记注册基础资料,坚决依法取缔无照经营。,我局依据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共取缔食品无照经营户200多户,罚款60000余元。今年上半来,又查处食品无照或超范围经营案35起。
(二)、以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长效监管机制为目标,全面推进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结合工商e6办公系统,按照各工商所管辖范围,初步建立了食品经营主体档案、不良行为记录档案、食品经营主体注册登记电子档案和经济户口数据库,加大失信惩戒力度,通过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不断提高食品经营主体职业道德,强化自律意识和社会意识,从主观上杜绝了食品不安全案件的发生,促进了食品流通的良性运行。
(三)、继续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为进一步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良心运行,我局以重要节假日为契机,以元旦、春节、“五一”、“六一”为基点,以城区社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以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粮油、肉类、蔬菜、食品、饮品、保健品、水产品、酒类、儿童食品为执法检查为核心,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重点区域,先后集中开展了儿童食品市场、农村食品市场、包装食品、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月饼市场及节日市场、秋冬季食品市场等10次大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通过对全县经营食品其中的800户零售经营门点,8家超市,3家商场,36家宾馆(饭店、餐馆)的餐饮操作间,25户食品批发经营户进行多次检查,特别对有文件通知的涉“红”食品及其它食品,对照企业名单、商品名称、品牌、批次、生产厂址等项,重点进行了清查,扎实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有效维护了食品市场消费安全。至6月底,共检查经营门点3561户次,检查商品10大类194个品种,1800多个计量单位,下达违章警示通知96份。扣留收缴假冒伪劣或“三无”商品总价值4万余元。
(四)、继续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行为。今年,按照总局制定下发的《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和“五个到位”、“六查六看”的要求,我局将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和责任认真落实到每个基层工商所,强化日常监管,确保基层工商所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和信用分类监管到位;市场监管责任区、责任人和市场巡查到位;食品质量监管和经营者自律制度到位;查办食品违法案件和取缔无照经营到位;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申诉和预警与应急处置到位。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并对规范情况和落实“五个到位”情况进行了自查,逐所验收。结合高台实际,制定了我局《工商所落实〈规范〉考核办法》,突出“五有、一落实”。即,有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有辖区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和信用分类监管档案,有监管记录和监管记录卡、监管责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五
今年4月到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和四位副委员长分别带队,赴天津、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10个省区市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其他各省区市进行自查。
昨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了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检查组总体认为,食品安全法修订实施以来,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检查也发现,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张德江委员长亲自向会议作报告,他指出,我国正处于食品安全矛盾的高发期。食品加工环境脏乱差、食品生产掺假造假、食品运输不规范、销售过期变质不合格食品等现象时有发生。全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多、小、散、乱等问题较为突出,监管难度很大。
目前,全国食品生产经营行业有许可证的企业共1185万家,另外还存在众多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这“三小”一直以来都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发地,也是监管难点。在今年的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中,一些基层执法人员向检查组介绍了他们在执法过程中曾遇到过的难题。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市场监管所所长李果说:“比如,过去基层所取缔一个无证无照的早点铺时,群众可能不理解——你取缔这个早点铺以后,我吃早点不方便了,会替一些早点铺、小商小贩说话,因为人大部分还是同情弱者的。”
执法检查组建议,各省区市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尤其是在加快制定食品小作坊、小摊贩等具体管理办法过程中,要注重便利就业和守法经营两方面的关系,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等因素合理确定处罚的种类和罚款额度,做到违法必究、过罚相当。
新的食品安全法建立了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对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低罚款金额从之前的两千元提高到五万元。对于这样的规定,李果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李果认为,食品安全法的五万元罚款,本意是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但从基层的执法实践来看,对一些小型服务业,特别是一些小卖部,五万元有可能就是他的全部资本,对他来讲是天文数字。出现问题后,如果不罚他,基层执法人员有可能构成渎职犯罪;要罚他,又面临难以结案的问题,还面临着社会矛盾——你罚他五万,他肯定要到你所里来找你打架。
针对新食品安全法对轻微违法的罚款额度偏高、执行存在困难这种各地普遍反映的问题,检查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此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同时,也建议国务院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在制定相关配套法规时予以考虑。
通过部分知名网络送餐平台,一些黑餐馆制作出来的毫无卫生保障的饭菜堂而皇之地摆上了市民的餐桌,这样的案例已经被媒体曝光过多起。北京市海淀区城管部门曾根据市民举报,联合相关部门对一家无照黑餐馆进行查处,餐馆内的卫生条件令执法队员也感到触目惊心。“这是餐盘,这是臭袜子,全在一块儿,还有衣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
根据新食品安全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应及时制止并报告食药监管部门。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否则,平台就将面临处罚。但是检查组检查发现,目前仍然存在第三方网络平台把关不力、无证照商家入网经营、卫生环境难保证、送餐过程随意等监管空白。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多头管理、分段管理被认为是原因之一。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曾以“煎饼果子”为例,痛斥此前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多头管理的弊端。
孙文魁说:“一套煎饼果子出了问题,调查起来很麻烦。如果是原料出了问题,要农委去查;如果是在加工环节,在炉子上面一倒、一加工,这是质量监督部门的事;拿起来往客户手里一递,这算流通环节;往嘴里一吃,是卫生问题。煎饼果子吃到嘴里以后,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它是分段管理,调查起来很难。”
新的食品安全法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由分段监管变成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20xx年以来,也有部分市县将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工商、质检、物价等部门合并为“多合一”的市场监管局。张德江在报告时表示,一些地方虽然建立了市场监管部门,但上一级仍是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检等部门。上级多头部署,下级疲于应付,存在不协调等情况。同时,监管机构名称标识不统一、执法依据不统一、执法程序和法律文书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法律实施的效果。
张德江说:“检查中有关方面反映,这一方面有利于精简机构,整合行政执法力量;但是另一方面,些地方弱化了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既有生产加工环节,也有流通运输环节,然而,要说到把控食品安全的源头,那还应该追溯到种植养殖环节。在我国不少地区农业整体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形式分散,农产品质量监管仍然难度比较大。
报告中还指出,农业投入品使用多,农药、兽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水土污染等因素,给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张德江说:“从监测情况看,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和非法添加等问题时有发生,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违法用药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影响到餐桌上的安全。”
从当前暴露的食品安全事件看,滥用甚至违禁使用农药、兽药、激素和饲料添加剂等源头污染问题仍时有发生。张德江说:“建议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种植、养殖环节的源头管理和治理。”
检查组还建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抓紧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食品安全法配套行政法规、规章、标准等,特别是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衔接与互补问题,尽快形成科学完备的食品安全法规制度体系。配套法规要落实法律规定,依法利用好行政拘留等行政强制措施,加大对一些严重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和违法自然人的处罚力度。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六
根据武安市食安委[2012]7号文件,关于转发《邯郸市政府食品安全办转发(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关于印发河北省清查“山寨食品”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精神和省清查“山寨食品”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市食安办专题会议后,及时向主要领导做了汇报,引起了市社领导的高度重视,迅即结合本系统工作实际,及时出台了划分小组、时间安排、排查方法、具体要求等一系列安排布置工作方案,按照规定动作、限定期限要求,有条不紊地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对“山寨食品”专项清查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清查任务。
一、明确系统内监管排查范围。
武安市供销社所属单位有涉及食品安全经营的单位有供销大厦、蓝天宾馆、盐业专营公司、宏桥土产日杂公司、正和商贸配送公司、洺河源土特产公司、武安市棉油厂、烟花爆竹公司等8个市直公司、21个乡镇基层供销社和600多个涉食零售网点及餐饮店和伯延、安庄2家婚宴综合服务中心。
二、具体措施及主要做法。
大的事严格要求,具体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强调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的排查,确保不遗不漏,不放过丝毫隐患和疑似问题。
一是压死责任,谁出问题谁负责。按照武安市社“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化监管责任人员范围、职责划分”,实行了市社机关主管领导包市直公司,基层领导及科室人员包基层社的分级管理包点责任制。
二是在供销系统内部开展对“山寨食品”的排查。市社按照分包单位和属地管理的责任划分,从5月12日开始到6月6日截止,组成22个分队,派出45名排查人员,深入各自监管区域,逐个门店、仓库、逐食品品种认真筛查,做到不遗不漏、不放过任何蛛丝隐患。尤其高度关注文件中提到的“肯德鸡”、“营养直线”、“康帅傅”等“山寨食品”,以及从产品名称、包装样式等方面有疑似“山寨”的食品。此次共排查单位8个市直公司、21个基层供销社,600余家门店、仓库、餐饮企业,到目前为止,供销社辖区内还未发现“山寨”或“疑似山寨”的食品。
三是加大打击清查“山寨食品”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组排查人员深入排查单位的有利时机,现场就正确选购食品,鉴别真假食品的常识、方法向被查单位的负责人和消费者讲解,并利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村委大喇叭广播等宣传形式,宣传“山寨食品”的欺诈性和危害性。从而形成了打击、清查、抵御“山寨食品”的强大氛围。
总之,市社所属各单位,层层建立健全了符合自身特点的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化机制,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划网、网内履职、层层落实”的工作方针和“定区域、定单位、定人员、定责任”的工作要求,科学合理划分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切实做到任务包干、责任到人、工作细致,排查得力。
武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12年6月6日。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七
20xx年上半年,我局在省工商局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创新监管手段,狠抓工作任务的落实,充分发挥了自身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开展了各项食品市场专项整治。
先后组织开。
展了元旦、春节“两节”食品市场和“五一”和“端午”节期间食品安全集中整治,集中开展奶制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和“无抗奶”市场清查、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和含苏丹红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粉市场清查、加强农村市场监管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和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打击酒类市场“傍名牌”行为等活动。通过各类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全市系统出动执法人员13900多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0600多户次,共取缔无照经营户16户、捣毁制假窝点8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4件,查获假冒伪劣食品1.2万多公斤,价值34万多元。维护了食品市场和节日消费安全。
认真贯彻《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按照“六查六看”要求,将监管重心下移,严格落实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和属地监管责任制,突出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销售者,采取增加巡查频次、完善巡查内容、提高巡查效率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巡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章行为,依法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规范食品销售者的经营行为。要将食品市场巡查与经济户口管理、食品质量监测、食品分类监管与信用分类管理等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记录制度,建立违法案件信息库,完善监管档案,并加强对监管数据的统计分析,切实提高了日常巡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了食品质量监测和食品快速检测。
今年上半年,加强了对重点食品的食品质量监测,配合省局和自己组织对熟食、粉丝、儿童食品、桶装水、啤酒等进行了质量抽检,抽样65组,对经检测不合格的食品进行了没收,对经营不合格食品的经营者进行了处罚。为加强食品快速检测,我局投资60多万元,建立了**市食品快速检测站,同时,制定了《**市工商局20xx年食品快速检测计划》,开展统一食品快速检测,重点检测肉类、奶制品、干果、蔬菜、水果、食用油、水产品等,全市系统共快速检测2800多个样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活动。
一是起草下发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方案》,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宣传周以及《食品安全法》学习宣传月、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月和执法月活动。二是采取了举办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网上答疑、全员考试、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横幅标语、现场咨询、在公共场所和办公区开辟宣传专栏、媒体宣传、出动宣传车等方式,对《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全市系统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共35次,培训人员1500多人次,网上答疑2次,全员考试1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多份,张贴横幅标语216条,现场咨询11次,媒体宣传41次,在公共场所和办公区开辟宣传专栏131个,出动宣传车50余台。
(五)推进食品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参与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制定和下发了《**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20xx年“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实施方案》,参加了3月13日在九亿步行街举行的**市首届“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启动仪式和对授牌企业和经营户的检查验收,开展了真假商品现场咨询活动。二是扎实开展创建“农村食品放心示范店”联系点工作。在今年初,为61个乡镇示范店联系点进行了验收和授牌,目前,采取局领导和股所干部挂点联系的方式,在所有行政村或中心村开展创建工作,确保在今年年底前每一个行政村或中心村有一个示范店联系点。
(一)强化了组织领导和责任追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属地监管领导责任制、职能机构指导监督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基层监管岗位责任制。我们针对人员变动和工作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了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和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切实做到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职能机构按职责分工协作抓的工作格局。我局党组和各县市区局党组(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党委)会、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把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各级工商局都与当地政府签订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县市区局与市局、工商所与县市区局、管片干部与所长层层签订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状》。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八
20xx年元旦即将来临,为了做好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节日期间饮食安全,营造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氛围,新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举措开展元旦期间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局党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切实将人民群众元旦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监管实际,做到提前部署,落实责任,确保群众饮食安全。
二是严格检查,消除风险隐患。全面检查辖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节日市场消费量大、群众关注度高的米面粮油、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调味品、速冻食品等为重点品种,以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小作坊、农贸市场、商场超市、旅游景区(点)等为重点区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和食品安全隐患治理。
三是强化宣传,加强协作配合。结合日常检查,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公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营造食品安全良好氛围。同时加强与街办、城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沟通信息。
四是加强值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成立了由1名局领导带队、1名科队长和3名执法干部组成的节日巡查小分队,每天对辖区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要求全局干部密切关注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动态,严格执行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处置食品安全事件。
五是加强检验,确保重点品种安全。针对元旦节日市场消费特点,专项抽检食品品种12个,共计41批次。其中,蔬菜8批次、水果6批次、粮食4批次、食用油3批次、肉及肉制品4批次、调味品3批次、乳制品1批次、干货4批次、豆制品2批次、茶叶2批次、水产品2批次、酒类2批次。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九
根据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提案办理情况调研的要求,下面,我代表xx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向区政协调研组的各位领导汇报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大源头管理力度,食品放心工程扎实开展。
20xx年以来,我区各职能部门按照《xx区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实施方案》(黄政办发〔20xx〕108号)要求,从消除食品源头污染和建立农产品种养安全屏障入手,多措并举,密切配合,扎实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开展了绿色农产品认证和“绿剑”系列行动,实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农产品无公害乡镇(街道)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区已有9个农产品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面积达2.94万亩的12个农产品种植基地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个绿色食品、7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正在申报之中。创建了院桥等10个乡镇(街道)农产品生产无公害乡镇(街道)。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在富山乡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已在面上推广。查获各类不合格农资产品2589箱,整顿农资市场165个,立案16件。
(二)实施商品市场准入制度,生产加工领域食品质量明显提高。
严格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已有18家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以创建“食品安全无忧”市场为主线,实行食品进货检验、索证索票、购货台帐和质量追究制度。xx百货公司、新世纪广场有限公司两家商场进入了全市首批大型商场商品准入工程行列,今年吉华超市有限公司有望进入这个行列。目前,全区共有3家大型超市、3家市场和588家食品小商店实行了商品准入制度。
(三)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流通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区组织人员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抗击非典、阻击禽流感期间,“海塘”“麦莎”台风灾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餐饮安全大检查。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2112家次,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个,销毁各类假劣食品20xx余公斤,查处案件36起。今年5月份,针对新闻媒体曝光的“毒奶瓶”事件,全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食品用包装容器专项整治。通过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屡禁不绝的生产经营假劣食品现象得到初步遏制。
(四)探索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逐步理顺。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涉及农业、发展计划、经贸、质监、工商、卫生等多个部门。20xx年,我区成立了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通过两年来的运作,初步形成了各职能部门强化沟通联系,整合执法力量,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局面。今年6月份,我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并召开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我区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推进高效运行、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在我区的建立。
(五)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采取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等形式,在节庆日、纪念日、宣传周(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努力提高群众识别假劣食品的能力,强化食品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20xx年以来,共举办各类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84期、受培训群众达14512人次,发放资料6万余份。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我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为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当前,我区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趋好。但是,与其他地区一样,食品安全隐患并没有根本消除,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现象仍有发生,在局部地区特别是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
(一)种养殖生产过程源头污染依然严重。
目前,我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有限,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农户分散经营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随意性较大,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尚未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而且受经济利益驱使,一部分农户还暗中使用违禁农药或不到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就采收农产品上市;少数饲料厂、养殖场、养殖户在饲料中违规使用激素、抗生素等,导致农作物中农业投入品残留量超高,从源头上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食品生产加工领域整体水平不高。
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总体呈“低、小、散、多”状态,大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偏小,生产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稳定性较弱;有些企业生产条件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生产加工过程中还存在超范围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
(三)食品流通环节农村消费安全问题突出。
我区现有各类农副市场34家,经营模式基本依靠摊位批发,交易方式较为落后,一批食品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尚未形成,品牌经营、连锁经营发展缓慢。目前占食品流通市场主体的主要是一些集贸市场和小型商店,特别是由于农村地区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监管相对薄弱,容易成为假劣食品的'侵害对象,农村地区食品消费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四)餐饮业等食品消费环节卫生状况较差。
我区现有饮食服务业1078家,集体食堂99家,总体卫生水平不高,很多餐饮业加工场所不符合《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基本条件,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使得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难以施行。
根据全省、市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我区实际,今年以及今后几年我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把好源头关。
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和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反应灵敏的农兽药等残留监控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继续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和农产品“358绿色行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示范基地和农产品生产无公害乡镇(街道)建设。
(二)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把好生产关。
突出抓好食品行业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整治。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区域,强化日常监管。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年内基本完成肉制品等10类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并启动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法人的责任意识。
(三)强化食品流通市场监管,把好流通关。
深入实施“三绿工程”,加强农贸市场的整治与改造,积极创建绿色市场。对全区200个摊位以上的农贸市场配备农药残留检验检测设施,完善流通领域监督抽查和监测制度。
(四)加强餐饮业消费环节监管,把好入口关。
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全面实施餐饮业、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强对城郊结合部饮食店的监督检查力度,清理街头流动饮食摊点、摊贩。强化对餐饮业和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监督检查,完善食品卫生监测制度,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五)突出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把好农村关。
把农村食品市场整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重心下移,加大对分散在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的监管力度,保证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切实维护农民、未成年人和低收入者的身体健康。
(六)严厉查处食品违法犯罪案件,把好惩处关。
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要加大对地下生产加工黑窝点和假劣食品的打击力度,保持食品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中。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增加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制售假劣食品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增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力。
食品安全工作不仅重要,而且艰巨复杂,它具有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长产业链,涉及面广,中间环节多,超出了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一)加强食品安全组织领导,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
为了顺应形势需要,更好地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区政府成立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统一协调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部门,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形成统一、和谐、权威、高效的食品监管机制。明确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各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年度经济社会目标责任制考核,在综合考核中设定食品安全指标,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保障食品安全监管经费。
加快食品监管机构改革进程,充实食品安全基层执法人员力量,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技术条件,保证办公、办案和监督抽验经费,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持。
(三)整合现有部门检测资源,强化食品监管技术支撑。
我区现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散,开展项目不多,要通过整合现有力量,对各检验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依托各自优势开展相关项目检测,减少检测资源重复建设,加快技术设备的升级;克服部门检测同化的倾向,实现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减少多头重复抽检;同时重视软件方面的建设,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为食品监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四)积极推进“三网”建设,构建食品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全面构筑“现代流通网”。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为抓手,逐步形成覆盖农村的“现代流通网”。
二是加快构筑“监管责任网”。进一步健全监管责任制,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明确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监管责任;对制售假劣食品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严禁以罚代刑、以罚代管。
三是有效构筑“群众监督网”充分发挥监管网络和各级消费者协会的作用,完善基层食品安全信息监督网络;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增强市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营造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采取现场咨询、发放传单、实物展出等形式,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典型案件,提高群众识别假劣食品的能力,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舆论环境。
最后,请区政协食品安全工作调研组的各位领导对我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十
一、整规中存在的问题:
应。
二、措施和办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采购工作长效运行机制。
规范是政府采购的生命线,没有规范化的管理,“阳光采购”就是空话。因此,我们把加强制度建设放在政府采购工作的首位。从采购工作启动之初,特别是《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们努力突破原有的工作模式、思维定式,结合实际工作,把法律法规中的一些原则性规定细化为更具操作性、严密性和系统性的硬性规定。先后出台了有关采购工作程序、采购资金管理、采购工作监督、采购项目验收、供应商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规定,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制度体系,使我市采购工作从一开始就有了规范而又坚实的基础平台。
取分项编制的办法,尽量形成批量和规模优势,扩大公开招标比例。这样通过预算管理,既把应该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的项目都管住了,也加强了政府采购的计划性,增加集中采购规模,较好地发挥了政府采购的规模效应。
二、提高工作质量,推动采购活动实现阳光交易。
一是加大分散采购监管力度。对分散采购中监督采购项目的管理,是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一大难点。我们经过长时间的积极探索,逐步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办法。对采购单位申报的特殊货物、专业性较强的采购项目,或者时间紧、数额小难以形成批量的采购项目,我们采用由本部门集中采购或特例审批的办法实行监督采购。即采购管理部门及监察部门配合采购单位现场采购,管理部门及监察部门负责监督与指导,谈判由采购单位实施。这一做法,既能够使采购单位直接进行购买、谈判、签约,实现供货及时、程序简单,又能通过减少采购环节让供应商节省费用、降低成本,还能够减少采购代理机构的工作量,节省人力物力。
二是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对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行监督采购,请市监察部门一并现场监督实施,培养部门采购能力。如:在2005年汛期到来时,采用监督采购方式,为市水务局紧急采购了一批防汛器材,通过现场谈判,不但节约资金12万元,而且保证了工作需要。
三是创造性地实施了政府采购计划催办制度和跟踪管理制度。对采购人列入政府采购计划的项目实施及时催办,并采用恰当的采购方式组织实施采购。截止目前,已经下发政府采购催办通知书42份,不仅强化了政府采购的计划性,同时还有效划清了申报和采购之间的责任。对批办的采购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在采购计划受理、审批、执行、支付等环节都做出了具体规定,适时地掌握项目进度,并限期督促办结,尤其是对于采购计划紧急的项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有效防止了项目漏办和延误期限。
三、2006年重点工作任务和目标。
制定和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计划申报、采购方式执行、供应商和评审专家的管理、采购资金的管理、合同履约验收、政府采购档案管理、代理机构资格认定、供应商投诉、采购信息公开发布等方面的制度和办法。继续研究和完善协议供货制度体系,制定分散采购监督管理办法和网上采购管理办法,开发网上采购软件系统,实现网上采购。
二、深化创新政府采购政策导向功能。
注重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发挥政府采购宏观调控功能和市场导向作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采购活动中,应当优先采购符合国家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并通过国家产品认证的产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违、劣产品,维护阳光采购形象,带动市场走向法制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制定优先采购环保、节能型产品的具体实施办法。保护民族产业,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研究激励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操作办法。
三、加强公务用车编控管理。
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关于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和收旧编增新编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配置的公务用车的审查。履行审批程序,严禁超编、超标准配车,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哈飞汽车销售的政策要求,凡是购买与哈飞汽车同类车型的都要购买哈飞汽车,支持我省汽车工业发展。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十一
乾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商贸流通活跃,全县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6家,大中型酒店、饭馆23家,学校食堂40余家,各类经销点及个体餐饮点1480户,已形成庞大的食品市场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县政府《乾县创建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实施方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和“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乾县”的工作目标,积极行动,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县的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全市食品安全暨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之后,县政府立即组织各乡(镇)及22个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召开了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传达了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工作之一,制定了《乾县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和《乾县创建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方案》,明确了今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并按照职能,从生产、流通、消费、餐饮等环节细化了重点工作任务,确定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法步骤和目标要求。县政府与各乡(镇)及工商、卫生、质监等11个职能部门现场签订了《20xx年食品安全目标考核责任书》,各成员单位分别与下属单位或监管对象签订了不同形式的目标责任书。县卫生局与220家较大规模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制定了“预防食物中毒工作预案”,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提出了“九查九达到”的工作要求;县工商局与下属各工商所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各工商所建立了食品经营登记台帐,对辖区的经营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与经营户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在监管中开展“六查”,即查食品经营户资格、查进货票据、查经营食品质量、查食品包装标识、查商标广告、查开办者的责任制度;同时建立了食品经营户信用档案;县质监局建立生产企业台帐,与食品生产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全县形成了对食品安全工作从上到下全方位多层次的目标责任监管格局。
今年以来,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采取设立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栏、食品安提示牌、信息报送点和食品安全安全常识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咨询活动,特别在“科技之春”、“3·15”消费者权益日等重大节日,开展了食品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围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以及假劣食品识别知识等主要内容,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材料5万余份,城乡设咨询点13场(次),悬挂横幅36条,组装宣传车8台,张贴标语200余条,领导讲话2次。执法人员深入基层现场说法,受教育群众达10万人次。卫生局对全县2000多名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给从业人员印发了《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培训教材》,并定期召开食品安全电视讲座,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广告。同时,各部门都制定了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制度,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不断提高监管水平,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上普及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舆论氛围。
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开展食品市场日常监管。
在消费环节,以检查“两证”为突破口,深入宾馆、酒店、饮食摊点、农贸市场及学校、幼托机构、建筑工地集体食堂等餐饮消费单位,对其消毒设施、保管措施、“三防”设备、冷藏设备逐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800人(次),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2356人(次),餐具消毒效果采样监测221份,合格186份,合格率85%;食品采样监测120份,合格120份,合格率100%。整顿中没收“三无”及过期食品58箱,取缔黑作坊3家,责令停业19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367份,经济处罚3.2万元,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效地保证了食品消费环节的安全。
在流通环节,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力度,加大查处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的问题。重点对全县农药、兽药、食品、粮食经销店和各种食品加工(作坊)、熟肉制品加工点等进行拉网式检查,特别对全县的各类超市、食品批发市尝零售市尝农村集贸市场的粮、油、鸡蛋、儿童食品、散装食品及豆制品、奶制品、肉制品进行了专项检查。先后出动执法人员420人(次),检查粮油批发市场1家,食品经营企业260户,超市5家,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16家,学校及周边地区、乾陵旅游景区的食堂及饮食摊点45处。
在生产环节,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检验、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加大查处无证照加工食品、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使用禁用和超剂量命名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严格生产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及市场准入工作。把对奶粉、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等食品质量检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了婴幼儿配方奶粉、小麦粉、大米、酱油、醋等16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生产许可证,特别对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小摊点、小食杂店进行了专项检查。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60人(次),检查未经qs认证的食品生产企业8家,小作坊、小摊点、小食杂店256户,90%以上建立了食品进货台帐制度,100%的食品小作坊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在农产品源头治理环节,县农业局加快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将县城批发市尝乡镇集贸市场农产品纳入了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加大农业生产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治理;县畜牧局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开展农、兽、渔药及畜禽饲料添加剂残留及违禁药物的整治,严格种植、养殖产品农药残留检验检测,保证鲜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目前全县已建成农业标准化蔬菜基地1个。
在生猪屠宰环节,县定点办出台了《生猪定点屠宰专项整治方案》,县政府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条例》知识培训2期,要求有关成员单位严格执行肉品“三章两证”制度和肉品登记制度,开展了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清理病毒肉品、加强饲料监管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清理了超市、食品批发市场及农村集贸市场等违规肉、私屠滥宰肉、注水肉、病害肉、劣质肉。7月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对我县肉品市场的生猪抽样10个,从抽检情况来看,我县生猪屠宰和大肉销售市场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使用违禁药物“莱克多巴胺”、“瘦肉精”和药物残留现象。
在学校食堂集中整治环节,县教育局、卫生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制订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制度》,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各幼托机构、中小学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及后勤保障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发出整改通知书5份。同时,加大了对学校周边的饮食摊点的检查力度,坚决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截止目前,全县共查处违法生产经营食品案件260起,立案查处24起,取缔无证经营43户,没收假劣食品饮食210箱,价值4万元。
为了认真贯彻盛市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和《20xx年乾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乾县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工作的通知》,落实了政府负总责、乡镇各负其责的监管机制,设立了食品安全监督办公室,制定了食品安全有关制度,落实了专人负责,并专门设立办公场所,建立了乡镇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在村级设立食品协管员、信息员,明确了协管员、信息员工作职责,具体负责村级的食品安全协管工作。在全县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生产经营单位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以及责任心强的群众为社会监督员。目前聘任食品安全协管员48人、信息员277人,初步构建起乡镇有专职协管员、村委会有信息员、村民组有联络员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和责任网络。
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为了确保奥运会及残奥运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及游客的食品安全,根据咸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加强奥运会和残奥运会期间食品安全实施方案》(咸食安委发〔20xx〕1号),我县结合实际,召开了奥运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协调会,制定了《乾县关于加强奥运期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坚持日报奥运及残奥运会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为了进一步确保游客的饮食安全,由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习红带队,带领盛市工商、卫生、质监、农业、商务等部门对我县乾陵旅游餐厅、乾陵涉外餐厅及“农家乐”等餐饮业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大部分企业单位各项制度健全,硬件设施到位,管理规范有序,全县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个别餐饮业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漠。如乾陵旅游餐厅管理不规范,操作间设计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没有设置凉菜操作间,且操作间卫生差,没有照明设施,消毒柜形同虚设,未插电源,消毒柜内存放有茶壶、水杯等生活用品,根本不符合开办餐饮业的基本条件,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二是经营管理不规范。乾陵涉外餐厅未按照食品安全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食品采购索证制度不能坚持经常,进货渠道不规范,操作间卫生设施陈旧老化,几十年一贯制,虽有消毒设施,但没有按标准和要求对餐具进行消毒。对“农家乐”管理粗放,多数“农家乐”“三防”、消毒、保洁设施不全。三是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对餐饮业卫生许可适之过宽,不能坚持标准,造成许多餐饮业多年来低水平经营。
根据市局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建立功能完善、运行规范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机制和工作模式,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按照“以环节为主,以品种为辅”和“谁主管谁推荐,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根据我县实际,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结合食品安全数据库建设,卫生、工商、质监、农业等单位已推荐试点单位西安银桥乾县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已有乾陵大酒店等7家规模较大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了“两档”(监管档案和生产经营档案)建设。通过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食品企业的安全信用意识不断增强,守法自律,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进一步好转。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7〕2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07〕111号)精神,切实加强我县食品安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乾县创建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乾县创建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示范县动员大会,明确了各乡(镇)及食品安全成员单位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和实施步骤,并对创建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并将食品安全示范县考核细则印发到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应按照考核细则要求,做好积极准备工作。5月份,主管县长郭宏伟和县食安办主任张克祥在渭南市富平县参加了国家、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现场会,现场参观了富平县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点和有关食品安全示范县软件资料,学习了先进经验,传达了会议精神,弥补了自身差距,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示范县综合评价,7月1日,省药检所对我县的粮、油、肉、鸡蛋等四个品种进行了抽样,从抽样结果来看,粮、油、鸡蛋均符合食品安全各项指标,猪肉存在着使用违禁药物“莱克多巴胺”和药物残留现象;9月1日,市质检所对我县的醋、酱油、豆腐以及奶制品等重点品种进行了抽检,抽检结果正在等待之中。9月份,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国家、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进行了食品安全快速检验箱培训,对粮、肉、豆制品等常用食品能够快速检测,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总之,通过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全县食品安全状况日趋好转,生产经营秩序逐步规范,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感普遍增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食品监管面临的形势,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及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食品安全经费投资需进一步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硬件设施还需进一步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标准和考核细则为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创新机制,为建设和谐乾县、小康乾县做出更大的贡献。
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篇十二
为确保20xx年春节和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我局积极安排部署,采取五项措施,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制定了xx年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方案,成立了食品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将检查责任细化并落实到食品化妆品稽查大队的两个稽查中队,要求执法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加强两节两会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确保节日期间不发生较大餐饮食品安全事故。
结合我县餐饮工作实际,统一制定了餐饮单位《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书》和《食品安全责任状》,要求各餐饮单位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建立餐饮服务环节诚信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明确本店法人代表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截止目前,我局与61家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责任状》和《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书》。
结合“餐饮消费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组织开展辖区内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承办节日和重大活动餐饮接待任务的单位和学校食堂采取企业自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餐饮单位粮油、肉及肉制品、酒类、饮料、粉条等节日消费重点食品的采购、索证索票、凉菜加工、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等方面的检查。对承办“年夜饭”“祝寿宴”的餐饮单位进行摸底调查,将春节期间正常营业的11家建立台帐,指导其做好食品留样和大型聚餐活动申报备案,并对其食品库房进行重点检查,督导各餐饮单位及时清理超期变质、标识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及食品原料。
建立健全重大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队伍,向社会公布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信息畅通。妥善受理和处置节日及会议期间的各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做好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人员、物资等准备工作。督促指导餐饮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食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遇有食物中毒等重大事件发生,及时上报。
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还针对节日餐饮服务消费特点,向餐饮单位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强化餐饮单位和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安全消费。
截止目前,共出动车辆20台次,执法人员71人次,检查各类餐饮单位61家,对13家存在问题单位当场制作整改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