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范文(16篇)
阅读能够开拓我们的眼界,增长见识,使我们对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总结时要注重客观真实,避免主观色彩过重。阅读总结范文可以开拓视野,了解不同领域的经验和教训。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一
1、交通工程学的概念:理解交通工程学的含义,掌握交通工程学科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产生及发展趋势。
2、交通系统特性:了解道路交通系统中人、车、路的基本特性;掌握交通量的概念,了解交通量时间、空间分布特性,掌握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流量比等术语及计算方法,掌握设计小时交通量等概念及确定方法;掌握速度的有关概念和术语,车速统计分析特性、特征位车速以及速度的影响因素,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交通密度、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时间占有率、空间占有率等术语,了解密度的用途;掌握交通流三参数间的基本关系及其数学模型,能运用三参数关系分析交通流运行特性,了解连续流、间断流特性。
3、交通调查:掌握各种交通量调查计数方法、使用条件及优缺点,车辆换算系数的确定方法,能进行交通量调查方案的设计;掌握地点车速的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方法,区间车速的调查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使用条件,掌握速度调查数据的整理方法;掌握交通密度调查出入量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交通延误的基本概念及其调查方法;掌握交叉口通行能力调查的停车线法、冲突点法;掌握起迄点调查的有关定义和术语,了解起迄点调查的类别和方法,掌握居民出行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和调查成果的表达方法。
4、道路交通流理论:掌握离散型分布和连续型分布模型,以及各种模型的应用条件和判别条件,并能用于分析交通流特性,掌握交通间隙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了解排队系统的有关基本概念,掌握m/m/1系统和m/m/n系统的计算公式及其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方法;了解车辆跟驰特性,掌握线性跟驰模型和非线性跟驰模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掌握线性跟驰模型的稳定性分析以及跟驰模型与宏观交通流模型间的关联关系;理解车流波现象,掌握车流波波速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能运用车流波理论进行交通分析。
5、道路通行能力:掌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服务等级的基本概念、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方法、国内外计算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6、道路交通规划:了解交通规划的目的、内容与程序,掌握四阶段预测方法的步骤以及交通发生和吸引、出行平衡、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的基本概念和预测方法,掌握交通平衡分配原理(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最短路、容量限制、二次加权及随机交通分配方法,掌握离散选择模型的建模原理以及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的内容和主要指标;了解公交优先的基本策略,具备运用交通规划理论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能力。
7、交通管理与控制:掌握交通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常用的交通流组织管理方法、交通系统管理(tsm)、交通需求管理(tdm)及其手段等;掌握单点定时控制的原理、控制参数及配时设计方法;掌握干道交通信号联动控制的原理及控制参数;了解感应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的基本原理;能运用交通控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交叉口信号控制设计。
8、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掌握车辆停放的有关定义和术语,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和停车场规划设计方法。
9、道路交通安全:掌握交通事故的定义及分类,常用的交通事故统计指标,事故分析方法,事故预测方法及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10、智能运输系统:掌握智能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主要研究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二
1.系统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过程和过程变量,热和功。热力学能和焓。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容过程和恒压过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反应进度。热化学标准状态。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2.熵和熵变,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平衡常数,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与平衡常数关系。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计算。热力学等温方程式。浓度、压力、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平衡移动的总规律。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方程式。
3.饱和蒸气压,溶液浓度的表示。非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解离平衡常数、解离度及有关计算。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及ph值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酸碱中和反应。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溶度积与溶解度。溶度积规则。同离子效应。盐效应。沉淀的转化。分步沉淀。有关溶度积的一些应用和计算。
4.氧化还原反应,用氧化值法和离子一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主程式,原电池的组成、氧化型、还原型、电对、半反应,化学电源的两极反应,电极反应和电极的电势,电极反应的标准电势,标准氢电极,能斯特方程式,电极电势的应用;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预测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电动势与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的关系,析氢腐蚀,吸氧腐蚀,差异充气腐蚀。缓蚀剂。阴极保护法。电解过程的电极反应。
5.能级,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似描述,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微观粒子波的统计解释,量子数,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概率密度和电子云,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原子核外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多电子原子的能级,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德规则,近似能级图,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氧化值,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间力和氢键,晶本的结构和类型。
6.金属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通性,氧化物酸碱性,氯化物的水解性,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重要盐类的性质,离子极化理论,固体能带理论,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定义、组成、命名、螯合物),配合物稳定常数的表示法及有关配位平衡的计算。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三
3、物流运输及配送技术与组织管理,包括基本运输方法特点、合理化运输、配送路径优化技术等。
5、流通加工类型、常见方法及合理化方法等;。
6、包装与装卸,包装技术、材料及合理化包装;装卸工具、方法及合理化途径;。
7、物流信息技术,主要物流信息系统与应用软件、信息系统的管理、条码技术的主要原理与应用、rfid的主要原理与应用。
8、物流节点类型、规划布局方法;。
9、特殊的物流运行及其服务,包括绿色物流、、再生资源物流、废弃物物流、精益物流、应急物流等。
10、物流运行管理,包括其运行模式、物流运行共同化、物流合理化、共同配送等。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四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和传热方程式,传热系数。
2、导热基本概念及导热基本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式的建立及求解,通过平壁和圆筒壁的导热分析和计算,通过肋片的导热分析。
3、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利用集总参数法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
4、导热的数值解法:节点方程式。
5、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边界层理论及相关概念,强制对流换热的分析及计算,自然对流的分析及计算。
6、凝结换热现象及概念,影响膜状凝结因素分析,沸腾换热现象及概念,影响沸腾换热因素分析。
7、热辐射的基本概念,黑体辐射,灰体、黑度、角系数等基本概念,两灰体表面和三个灰体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分析及计算。遮热板原理。
8、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换热器形式及平均温压、换热器的热计算,传热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五
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其在直角坐标系、自然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下的表示法和应用,相对位移及相对速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功、动能定理、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刚体运动描述,转动惯量,力矩,定轴转动的角动定理和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简谐运动,简谐振动的矢量图示法,简谐振动的能量,简谐振动的合成;简谐波的波动方程,简谐波的能量,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驻波,多普勒效应;狭义相对论洛仑兹变换,相对论中的长度、时间和同时性,相对论的速度变换,相对论的动量和能量。
2.电磁学。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高斯定理,静电场环路定理,电势,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和电容器,电介质的极化,电位移矢量与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静电场的能量;稳恒电流条件及导电规律,电源及其电动势;磁感强度,高斯定理,毕奥-萨伐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自感与互感;磁化强度,磁场强度,介质的磁化规律,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位移电流,电磁波,电磁波的能流密度。
3.光学。
光源的相干性,相干条件及相干光源的获得,光程及光程差,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倾和等厚干涉),迈克耳孙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菲涅耳半波带法,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夫琅和费圆孔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衍射光栅,晶体对伦琴射线的衍射;自然光与偏振光,起偏与检偏,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仪器,偏振光的干涉;热辐射的量子性,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子论,康普顿效应,光的二象性,实物粒子的二象性。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六
3、正弦稳态电路。
4、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互感2)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3)变压器原理。
4)理想变压器。
5、三相电路。
6、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平均功率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7、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8、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9、二端口网络。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七
模型、图解法、单纯形法原理、单纯形表计算、对偶理论、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目标规划和整数规划。
2.动态规划。
基本概念与基本方程、最优性原理、离散型与连续型问题的基本解法、主要应用类型。
3.图与网络分析。
最小部分(支撑)树、最短路、最大流、网络方法在计划中的应用(包括cpm、pert、资源与费用优化等)。
4.排队论。
基本概念、m/m/1系统、m/m/c系统。
5.存储论。
基本概念、确定型与随机型存储模型。
6.决策论。
基本概念、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问题(期望值准则、效用期望值准则、完全信息期望值、决策树)、多目标决策。
7.对策论。
基本概念、矩阵对策的最优纯策略、混合策略。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八
3、杆件在基本变形(拉压、扭转、弯曲)时的应力与变形分析及强度与刚度计算;。
4、连接件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6、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7、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9、构件作等加速运动的应力计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九
1、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通信方式、信息的度量及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平稳随机过程、高斯随机过程、窄带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
3、信道的定义、分类、模型及信息传输过程中信道对信号的影响,信道容量的计算、信道中的噪声。
4、模拟信号的调制原理及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频分复用。
5、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基带信号传输的常用码型、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干扰、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
6、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及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最小频移键控的原理,多进制数字调制中mask、mpsk、mfsk的调制原理及多进制数字调制相对二进制数字调制的优越性。
7、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原理,包括抽样定理、模拟信号的量化、pam、pcm、dpcm及时分复用和复接、多路数字电话系统等。
8、差错控制编码,包括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纠错编码的性能、简单的实用编码、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
9、伪随机序列、扩展频谱通信原理。
10、载波同步原理、码元同步的方法、群同步(重点是集中插入法)。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十
1.掌握数据结构的有关概念,理解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据结构的几种基本结构。
3.掌握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方法。
4.熟悉算法分析的分析方法。
二、线性表。
1.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方法及链式存储方法。
2.熟悉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删除、搜索与归并算法。
3.了解一元多项式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三、栈和队列。
1.掌握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方法及链式存储方法。
2.熟悉进栈、出栈、进队、出队的实现方法。
3.栈和对列的简单应用。
4.递归的实现。
四、串。
1.掌握串的有关概念,了解顺序存储方法及链式存储方法。
2.了解串的有关操作的实现方法。
3.了解串的模式匹配算法。
4.串的简单应用。
五、数组与广义表。
1.掌握数组的顺序存储方法及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
2.掌握矩阵的转置算法和矩阵的相加算法的实现。
3.了解广义表在m元多项式中的简单应用。
六、树和二叉树。
1.熟悉树和二叉树的有关定义,掌握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实现方法。
2.掌握二叉树的建立及二叉树的几种遍历算法,了解树和森林的遍历方法。3.了解最优二叉树和哈夫曼树的应用。
4.其他简单应用。
七、图。
1.熟悉图的有关定义,掌握图的数组存储结构和邻接表存储结构的实现方法。
2.了解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
3.了解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的有关算法。
4.其他简单应用。
八、查找。
1.掌握静态查找表的几种查找方法。
2.掌握哈希表的构造方法及其冲突处理方法。
九、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
1.掌握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的概念。
2.熟悉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及常用的几种排序方法。
能分析几种常用的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十一
2、共价键理论的要点、共价键的属性及重要参数。
3、有机化合物的研究程序和方法。
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原则。
第二章烷烃。
1、烷烃的分类、命名、结构。
2、烷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烷烃的光卤代反应历程。
第三章烯烃。
1、烯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和顺反异构。
2、烯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烯烃的来源和制备。
4、亲电反应机理、碳正离子的结构及稳定性。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1、炔烃、二烯烃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2、炔烃、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3、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第五章脂环烃。
1、脂环烃的命名、结构和顺反异构。
2、环的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
3、环己烷己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分析。
4、脂环烃的化学反应。
第六章对映异构。
1、偏振光、旋光性和比旋光度。
2、手性、对映体和非对映体。
3、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及外消旋体的拆分。
4、手性碳的构型标记。
第七章芳香烃。
1、苯分子的结构、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2、芳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及物理性质。
3、芳烃的化学性质和亲电反应机理。
4、定位规则、休克尔规则和共振论。
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
1、电磁波的一般概念。
2、红外光谱。
3、核磁共振谱。
4、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5、质谱。
第九章卤代烃。
1、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物理性质。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和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3、有机金属化合物。
4、卤代烃的制法。
第十章醇酚醚。
1、醇酚醚的分类、命名和物理性质。
2、醇的化学性质和消除反应历程。
3、酚的化学性质,不同取代基对酚酸性的影响。
4、醚的化学性质。
第十一章醛和酮。
1、醛酮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2、醛酮的化学性质和亲核加成历程。
第十二章羧酸。
1、羧酸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2、羧酸的化学性质及结构对酸性的影响。
3、酯形成的反应机理。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
1、羧酸衍生物的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2、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酯缩合反应。
3、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第十四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1、硝基化合物的制法及还原反应。
2、胺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3、胺的化学性质。
4、重氮盐的性质及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第十五章周环反应。
1、周环反应的理论。
2、电环化反应。
3、环加成反应。
4、σ键迁移反应。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
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2、五元杂环化合物。
3、六元杂环化合物。
4、生物碱。
第十七章碳水化合物。
1、单糖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2、单糖的化学性质。
3、双糖和多糖。
第十八章蛋白质和核酸。
1、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2、多肽、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3、酶、核酸的结构和性质。
第十九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1、含硫有机化合物及有机硫试剂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2、磺酸及其衍生物。
3、含磷有机化合物。
第二十章附加有机合成设计及有机化学实验。
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及基本有机合成方法。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十二
1、食品中水的构成,疏水水合和疏水缔合定义,水分活度的涵义及其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滞后现象的定义、意义;吸着等温线定义、特征、分区及各区水分的特点。
2、端基异构;常见单糖、低聚糖和多糖的糖苷键和结构特点;多糖粘度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淀粉糊化、老化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和控制;美拉德反应的原理、利用和抑制措施。
3、同质多晶定义、常见晶型及稳定性;介晶相(液晶)及其结构;乳状液和乳化剂的性质;脂肪氧化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常见抗氧化剂及其抗氧化机理。
4、氨基酸的一般性质,侧链基团的极性分类;蛋白质的结构和稳定蛋白质结构的作用力;蛋白质的变性的机制、特征和影响因素;蛋白质主要功能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蛋白质凝胶形成原因和种类;加工对食品中蛋白质的影响。
5、酶定义、本质及影响酶活力的因素;米氏方程,米氏常数定义和意义;酶的固定化;酶对食品加工贮藏的有益有害影响的典型实例分析。
6、维生素、矿物质定义、分类;常见维生素的稳定性;维生素c降解与非酶褐变的关系和抑制措方法;酸性和碱性元素,酸性和碱性食品的概念。
7、色素的定义,常见天然色素(肌红蛋白、叶绿素、花色苷等)的结构特点、状态变化及其对食品颜色的影响。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十三
2.消费者行为理论;。
3.生产者行为理论;。
4.市场理论:完全竞争市场、非完全竞争市场、博弈论;。
5.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6.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7.微观经济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
1.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2.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3.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4.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5.失业与通货膨胀;。
6.宏观经济政策;。
7.经济增长。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十四
4、参数的矩估计与极大似然估计的计算;。
5、点估计的评价标准;。
6、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7、一元线性回归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显著性检验与预测方法(点预测与区间预测);。
8、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内容(平方和分解、方差分析表);。
9、数理统计的简单应用。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十五
2、微生物在分类学中的地位。
3、食品微生物学的发展现状。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比较。
2、细菌及其形态结构。
3、放线菌。
4、其他原核微生物。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1、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
2、霉菌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
第四章病毒和亚病毒。
1、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主要类群。
2、噬菌体。
3、亚病毒。
4、病毒与实践。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微生物的6大营养要素。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培养基。
4、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和发酵。
1、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2、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
3、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
4、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2、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测定。
3、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2、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3、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4、基因工程。
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
1、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
1、通用分类单元及各类微生物分类系统纲要。
2、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第十一章食品制造与微生物的利用。
1、食品工业中微生物菌种的利用。
2、微生物酶制剂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第十二章食品变质与微生物。
1、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因素。
2、食品中的腐败微生物。
第十三章食品卫生与微生物。
1、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消长和控制。
2、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
3、食品的卫生要求和微生物学的标准。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篇十六
(3)掌握功的基本概念,能计算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做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4)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理解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处理简单力学问题。掌握机械能守恒和动能守恒定律,能分析简单系统在平面内运动的力学问题。
(5)了解转动惯量的基本概念,理解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会分析处理简单系统的力学问题。
(6)了解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基本内容,理解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二)热学。
(1)了解统计物理的几个概念,理解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能推导气体压强公式,能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内能等概念,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
(2)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及平均自由程,及其相关计算。
(3)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及速率分布函数、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能计算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了解波耳兹曼能量分布律。
(4)通过理想气体的刚性分子模型,理解气体分子平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并会应用其计算理想气体的定压热容、定体热容和内能。
(5)掌握功和热量的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等体、等压、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内能增量及卡诺循环等简单循环的效率。
(6)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熵的意义、玻耳兹曼关系和熵增加原理。
(三)电磁学。
(1)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和电势叠加原理。理解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并能计算电场强度和电势。
(2)理解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熟悉用其计算电场强度的方法。
(3)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能用华奥-萨伐尔定律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磁感应强度。
(4)理解磁场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熟悉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方法。
(5)理解安培定律和洛伦兹力公式,了解电偶极矩和磁矩的概念,会分析点电荷在均匀电场和非均匀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
(6)了解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介质的极化、磁化现象和铁磁质的特性,了解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7)理解电动势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动生电动势及感生电动势。
(8)理解电容、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能计算电容、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
(9)理解电能密度、磁能密度,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
(四)振动和波动。
(1)掌握描述谐振动和简谐波的各物理量(特别是相位)及各量的关系。
(2)理解旋转矢量法。
(3)掌握谐振动的基本特征,能建立一维谐振动的微分方程,能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写出一维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4)理解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谐振动的合成规律。
(5)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推导方法及波函数的物理意义,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概念。
(6)了解惠更斯原理、波的叠加原理和波的相干条件,能应用相位差和波程差分析、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和减弱条件。
(7)理解驻波及其形成条件。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
(8)了解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及其产生原因。
(五)光学。
(1)掌握光程的概念以及光程差和相位差的关系,能分析、确定杨氏双缝干涉条纹及薄膜等厚干涉条纹的位置,了解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工作原理,能计算光程差变化与条纹级数变化关系的简单问题。
(2)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熟悉分析单缝夫琅禾费衍射条纹分布的方法。
(3)掌握光栅衍射公式,会确定光栅衍射谱线的位置,及会分析光栅常量及波长对光栅衍射谱线分布的影响,了解x射线的晶格衍射及布拉格公式。
(4)理解自然光、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理解布儒斯特定律及马吕斯定律,了解双折射现象、线偏振光的获得方法和检验方法,及对有关简单问题进行计算。
(1)了解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2)熟悉洛伦兹坐标变换,了解狭义相对论中同时性的相对性以及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概念,及牛顿力学中的时空观。
(3)理解狭义相对论中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4)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及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5)理解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6)掌握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了解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理解描述物质波动性的物理量(波长、频率)和粒子性的物理量(动量、能量)间的关系。
(7)了解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了解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
(8)了解能量量子化和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了解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