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造型课程设计范文(15篇)
总结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让我们更加明确下一步的目标和计划。了解总结的目的和重要性,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这些经典的名言警句,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一
一、改革《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是提高师范生教学素质的要求。
儿童文学属于文学大戏的组成部分,而因为小学语文教学这个特殊的职业,使得它在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一)儿童文学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师范生教学素质。
儿童文学课程是小教专业中文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限定选修课。是按照小学教师的现代化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提供小学教师所需的儿童文学理论和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理解儿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扩大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素养;着重掌握儿歌、儿童诗、童话等八种常见的文体及其写法。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儿童文学的鉴赏、批评和编创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小学教育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该课程在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实用性及综合性,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师范生教学素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本的课程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个复合的概念,其内涵极其丰富,一个很主要的方面就是文学素养,这也是有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在总目标中,特别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影响。涉及到文学作品,课标还提出“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语文修养”等,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什么呢?“绝不是只语言修辞知识,也不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涉及到种种因素,比方说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等。这些因素,哪一个能离开文学教育这个命题呢?”因此,儿童文学即是对小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对象和载体,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说语文教育没有儿童文学将是残缺的,那么小学教材离开了儿童文学将会瘫痪。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作品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据统计资料显示,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的内容的比重占80%以上,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仅以人教版低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为例,课文为儿童文学作品的:一年级上册有15篇,占全部课文的75%;一年级下册有25篇,占全部课文的73%,;二年级上册有20篇,占全部课文的58%;二年级下册有17篇,占全部课文的53%。另外还有拼音部分的儿歌,语文园地中的短文,也都大多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课外的教材也体现相同现象,大量的“选本”“读本”也以文学作品为主。从教材的角度当然也能看出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二、优化《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培养中文方向师范生教学素质。
教学的优化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式选择和考核制度的调整等几个方面来完成。
(一)联系小学语文教材,突出学生主体,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前文已经论述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材的密切关系,因此,为了使该课程能更好实现教学目标,调整课程内容就成了该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依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根据完成小学教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选取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课程内容上体现理论知识与文学作品相结合、文学作品与教材课文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延展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调整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
课程理论部分的内容主要由老师讲授,但要做到内容推敲,讲解精要。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有较为系统儿童文学知识体系,了解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把握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领会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才能以此为出发点去独立理解鉴赏作品,既夯实了儿童文学课程的基础知识,也为将来把握小学语文教材奠定基础。
该课程最大的突破点是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把讲台交给学生,变讲授的过程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针对儿童诗、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电影等教学内容的特点,实践环节共设置了这样几大板块:读一读、讲一讲、评一评、写一写、赏一赏、演一演、议一议。每一板块在老师精讲理论知识、典型的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更多的作品理解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活动的流程为:根据要求搜集整理资料、上交文本资料、给全班同学分发资料、课堂交流、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打分。每位学生要完成的作业共有七项。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教学的能力,如搜集选择组织材料的能力、鉴赏作品的能力、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评价课程的能力等等。教学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这些训练过程中获得的能力显得更为扎实和牢固。而这些技能都是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所必不可少的。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学习成果,就是每位同学都积累了大量来自学生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汇编成册,共享资源,一些活动过程的照片、录像又记录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三)调整分值比例,弹性试卷内容,进行评价制度的改革。
在评价方式上,特别关注学生在实践性学习全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以及能力的形成过程,建立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举的体系,实施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调整考核分值的比例,平时成绩40%,包括学习态度、文本作业质量、课堂交流情况等,共有七项,量化打分。末考试卷也采用弹性试题,不仅覆盖重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鉴赏作品、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且有学生搜集、整理、讲解的内容,占30%的比例。这样试题安排能更好的考察学生的实践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课程即将结束时每位同学做了一个作业:议一议,谈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体验、对该教学模式的反思、建议等。学生反馈的情况大致包括:
(一)学习兴趣浓厚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课堂管理加强了,变被动为主动。
(二)阅读量增大了,并且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阅读;占有资料丰富了。
(三)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提高了。
(四)通过儿童文学作品更了解儿童了。
(五)有了一种课程意识,激发了思考小学语文课程和实施教学实践和改革的意识。
当然,同学们也较为普遍的认为有“累”的感觉,因为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工作要多做一些,态度也重视一些,情绪更紧张一些。但同时很多同学也希望其他类似的课程也用这种方式来上。由此可以判断课改是成功的。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二
“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特别是“教学工厂”的成功引入为高职院校教育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1-2]。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同时对于专业性人才需求量较大的情况下,“教育工厂,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性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同时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出与企业技术相关的高技能人才,从而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共赢的效果[3-5]。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时间教学理念,先后引入了宁波华宝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和宁波阳超汽车模具有限公司两家高质量模具企业入住学校,在校内建立起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的教学工厂,使学生在校内即可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设计操作的有机结合,达到企业与学校零距离合作。
1校企合作下的课程分析。
1.1“教学工厂”
“教学工厂”是新家坡南阳理工学院教学模式中的一大创新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创新的办学理念[6]。由于大专院校毕业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企业界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况下,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将学校、培训中心和企业三元合一而提出的一种适合现代企业需求和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教育模式,旨在将工厂环境引入到学校,在学校内建立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7](见图1)。
1.2课程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通过三维软件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三维造型与设计能力,这是学校、社会对高职院校机械类毕业生的基本要求。(1)“三维造型技术及应用(creo)”课程的开设,占用了学校大量的场地与教师资源,致使原本趋于紧张的教师与设备资源更趋拮据。(2)现有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三维软件时的主观能动性,“苦口婆心”的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3)由于教师受限于精力有限,不能切实地将课程与工厂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得学生趋于应付考试而学习,与该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初旨相违背。因此文章提出对以“三维造型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代表的软件课程改革方案,以期形成并完善一套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技巧,为后续“三维造型技术及应用(ug)”“autocad”等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1.3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的目标包括3部分:(1)从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creo软件的应用,掌握三维零件建模的基本方法,具备利用creo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应用creo软件完成零件设计、曲面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图绘制与钣金设计等。(2)从过程与方法。通过“三维造型技术及应用”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三维造型的基本思路,学生应具备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自我约束管理和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自我学习、互相协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学成才的满足感,获得与他人共同学习的合作精神,获得协助/辅助他人学习的成就感。
2教学内容设计。
2.1教学内容。
对于一个合格的模具设计工程师来说,三维造型技术是其在模具设计中最基础的部分,包括:二维图形设计、三维实体设计、曲面设计、工程图设计、产品虚拟设计以及铂金设计等等。本课程针对模具设计cero三维软件的设计与应用,使学生具备利用cero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三维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工作任务主要分为:二维图形设计、三维实体设计、曲面设计、工程图设计、虚拟装配设计和钣金设计。
2.2教学设计。
2.2.1采用网络教学与答疑。
创建网络互动交流平台,由教师按照章节内容提供视频资料与作业实例,要求同学按时完成视频学习,按时按量完成作业。教师分析学生上交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三维造型过程中的建模思想。作业记录在平时成绩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疑点可以通过平台与教师之间交流或者将难点上传至平台与其他同学互动解决。
2.2.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
首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互动交流使学生对三维造型技术有一定的基础,然后通过学校设有的实践周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培养。实践能力作为考核内容标准之一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难疑点可以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完成一个难疑点的训练,相应地会有一定的加分,同样的在实训过程中没有遇到难疑点会相应的减分(见图2)。
2.2.3合理解决考核与答疑。
小周期内(一般为2周),教师以30%作业题+70%课外题的形式,考核学生的软件学习情况,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总成绩的15%)记录在册。大周期(一般为一章节结束)内,完成章节的单元考试,并记录成绩(总成绩10%*4),期末综合性辅导后,以综合性测试(题库抽提+工程案例)的形式,完成课程期末考试,并记录成绩(总成绩15%)。考核期间注意学生学习的引导,注重考核的过程,丰富考题的题库,统一考核的标准。
3课程改革特色与创新。
通过创建网络互动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工作效率,增进了同学之间学习上的交流,培养学生之间互动协助的能力,并且解决了占用场地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可以同时给多个班级上课,为原本趋于紧张的教师与设备提供了便利。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在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增加考核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和理解,同时增加考核的次数能够让教师更清楚的了解学生各阶段的能力,以便于及时做出调整,改善课程中的不足。通过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以及交流互动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寻找解决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三
素描,一直以来被称作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所有艺术形式的基石。目前,在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基础教学中,设计素描作为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得以设立并被重视。设计素描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应该说,设计素描是在绘画素描的造型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表现技法吸收了绘画素描的表现经验和线造型的技巧,使之适用于表现立体及空间设计,直观地反映了设计形态的结构和空间关系。从设计素描的概念和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的比较中,不难看出设计素描在设计创意表现中的使用价值和专门作用。设计实践表明,设计素描表现的功能是绘画素描不能代替的。本文就高职院校设计素描造型思维训练方式作如下探讨。
一、空间想象。
(逻辑推理式)在设计中的应用空间想象是指创造的物象占有空间的不同体谅、不同的位置的想象。它是以产品、建筑为载体,以透视知识为基础的具有逻辑思维式的想象练习。它是以物象的结构规律。视觉的透视规律进行的想象。它还是用透视知识、线描手段达到规律化快速进行的空间想象,并能快速在纸上表达构想的一种方法。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在许多设计领域施展,如产品、交通工具、家电、玩具、食品、建筑、景观、室内等。虽然设计素描范围在空间想象是在纸上实现,但确实是一种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方法,并且是设计效果图、展示设计意图包括空间语言的基础。1.立方体的添加与抠挖。在一个立方体上进行添加和抠挖是空间想象的起步,同时又是空间想象的方法,是产品、建筑空间想象的基础。2.建筑形象的空间想象。建筑形象的空间形象与生活中感受的建筑空间形象是不想用的。生活中的建筑因比人高大无数倍,在人的视觉上变化强烈,甚至造成视觉上的变形,因而为了完整正确地展示建筑内容一般采取鸟瞰式。
二、意志幻想。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了丰富的意志力和幻想。意志是达到某种目的产生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化作一种精神,也可变成具体的行动。在精神催促着行动去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失败遭遇会滋生出幻想。人类很早就创造了用绘画把意志幻想形象化,在精神上有了寄托,虽然它们仅是虚幻的,但通过这些形象语言的表达愿望和实现的目标。生活中不如意事,苦恼和忧愁随之而来,可以把想做而做不来的事在作画中去实现。因而把意志和幻想变成一种想象的方法,就是怎么想象就怎么画,把种种的不可能在画面中实现。
1、“意志”幻想在设计中的应用。画面是意志幻想的天地,也是设计的天地,设计草图就是设计意志和设计幻想的形象化。事物在变化,社会和科技在发展,人对创造物的需求、探索的精神更使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使人幻想更是五光十色。
2.意志幻想与合情不合理。理是代表规律,事物都按照规律变化发展称为事理。情代表情感关系,人的感情形成情理。作为画面,需通过夸张、变形、重组、嫁接、投射等等手段才能把“话”说清楚,说生动,说准确。尤其是人的意志、幻想要通过形象来展示、来讲述,用夸张、变形的方法会更加强烈。因而画面中的形象会不合理。
三、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在造型语言应用范围中有其特点:
一把生活中可见形象的规律及变化规律相反方向思考,进行形象变化,感觉变化。把生活中可见的事情往相反方向思考来变化事情的内容,丰富事情的感觉。
二是伴随着生活规律的人,对身边的形象变化的各种规律司空见惯,在头脑中形成概念。1.反生活规律。生活中有无数的规律,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可分为比例规律、时间规律、空间规律、透视规律、行为规律、秩序规律等等。2.逆向思维在设计的应用。商业属性的设计为了达到促销目的,在设计过程中把传达与抢眼紧紧地糅合在一起。为了在竞争中先入为主,把抢眼放在设计的第一位。逆向思维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形象内容的逆向处理来达到抢眼的.目的。
逆向思维又属于一种夸张的造型手段,可以吧内容明确而又强烈地传达出来,因而在各设计领域都能得到发挥。
四、联想。
联想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是有接触的人和事物刺激大脑,联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物。而从造型角度可以把其看成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方法。它有三个层面:一是由一物联想到生活中其他相关的内容,二是一物的启发想出另一种形象,三是制造可以让观众产生联想的形象。
1.联想的规律。因果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生活中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因果之间还需一个过程,不同的时间段内容不同,形象也不同。
近似的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是事物的本质、现象及功能等存在近似关系。如由老鼠想到小偷。接近关系:事物与另一事物在时间、空间上存在着接近关系,由一物联想到另一物,如由湖水像到渔船,从灯想到星星。对比联想:是指一物和另一物之间具有反性质的联想,如由白色想到黑色。
2.设计“联想形象”。让观众产生联想是需要通过画面设计出联想的机制既联想形象才能实现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投射另一物的外形、表面结构及材质来改造某个形象,让其增添另一层含意,促使观众去产生联想。
五、幽默夸张变形。
幽默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生活态度。人们需要幽默的各种形式来丰富生活,幽默的造型语言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
幽默有趣、可笑,意味深远。有趣可笑必然与滑稽相联系,滑稽就是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段来实施,夸张变形是造型幽默的方法,夸张是把事物的特征强调凸显出来,夸张又必须由变形来辅助。
生活中的形象经过夸张变形与原本的形象拉大了距离就产生怪异的形象。造型夸张、幽默的形象使人愉悦,在商业流通渠道具有商业的促销价值,也是设计素描想象的训练内容。1.投射。投射是夸张变形的具体手法。投射就是把生活中另一形象的形和意投射到某一物象上,改变其形象。2.错位。事物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位置,动物也有它的行动的范围。如飞机在天空与机场,游船在水中与港口。物象的局部也有自身上下左右前后等固定的位置,改变物象的空间位置或局部位置,就会造成新鲜、滑稽的形象。错位具体分局部和个体两个范围。“局部”错位是指一个物象局部错位。如肚肌与嘴巴换位,就会可笑。“个体”错位是指某个内容范围的位置错位。
设计素描教学内容涵盖了造型艺术理念的、方法的、技能的、关键知识构成;造型思维训练方法只是创作中的思维方式,创造者还要在造型艺术上不断对素描学习的探索、深化、练习实践,并从中不断受益。
参考文献:
1.赵晶.《艺术教育》..
2.李安东.《设计素描表现》..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1995.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四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摘要:本文对《工程财务》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分析的结果探索了解决之道,如锁定《工程财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及编撰适用的教材等,目标是使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掌握今后工作中需用的施工企业会计财务技能,并初步具备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中所需的工程财务知识。
关键词:工程财务;课程改革;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
作者简介:于莉(1983-),女,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师;杨淑芝(1969-),女,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经济师。
《施工企业会计》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作为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不仅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继专业课的学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考取执业资格证书影响甚大。但由于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在《施工企业会计》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课程的课时安排上不能与建筑工程经济类专业等同,而且对两门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与财经类专业的要求不同,所以既有施工企业会计也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知识的《工程财务》一课由此产生,且其课时量也有所调整。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解决现存的教学问题,使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高职学生掌握今后工作中够用的施工企业会计财务技能,并初步具备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中所需的财会知识,是我们教学团队在《工程财务》课程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热门专业,是以建筑工程经济学、工程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有关产业的经济政策和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编制有关工程定额;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具有编制建设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物资供应计划的能力;具有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懂技术、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工程财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我们发现在《工程财务》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具体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实际教学与教学目标要求存在偏差。《工程财务》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会计与财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管理制度;正确判断及核算施工企业经济业务,掌握财务管理学的基本原则、工作内容和实践操作方法;使学生具有以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核心,进行会计核算、财务预测、分析和评价、风险评估与投资管理以及参与施工企业日常财务与经营管理和决策,从事施工企业综合性价值管理的初步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讲授《工程财务》的教师所学大都是财经类专业,所以在教学时不免存在会计老师的固有思维,将会计部分讲授的过于详细艰深,令没有会计基础的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感觉晦涩难懂,接受效果不好。由于会计和财务本身都是实操性极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授课时的教学内容不免会侧重让学生掌握会计和财务的技能技巧,而偏离了《工程财务》是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需用的会计和财务知识的教学目标。
2.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工程财务》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偏向于将教学计划中既定的教学内容按逻辑顺序传授给学生,教学方法不外乎利用黑板、幻灯片等教学工具将知识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展示给学生,再以课后习题及案例作为辅助,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对于学生而言,在近100个课时的学习中,如若一直使用这种方法,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缺乏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3.缺乏合适的教材。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工程财务》一课没有合适的针对性的教材,教师通常是选用《施工企业会计》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两本教材结合讲授,或是自编教材。虽然《施工企业会计》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两本教材,各出版社发行的教材在内容上也相差不多,但使用两本教材结合后作为工程财务的教材,在细节上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在工程财务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缺乏系统性。教学时,从《施工企业会计》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两本教材中所选用的教学内容主要依靠授课教师的主观判断,往往缺乏结构上的支撑,在工程财务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够科学。其次,在工程财务知识点的衔接上缺乏逻辑性和实用性。《施工企业会计》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都有其独立的逻辑体系,工程财务的教学内容就是从上述两本教材中抽取知识点重组教学内容,而这样简单的提炼整合,虽然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但在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上却缺乏应有的逻辑顺序。
1.锁定《工程财务》的教学目标。针对在教学中出现的由于教师缺乏建筑工程企业工作经验及建筑专业知识,而致使《工程财务》一课在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上产生巨大偏差的问题,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解决。首先,加大对跨界学科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原本专业为会计或财务的教师,可通过参加研修班、短期培训、赴企业实践等方式填补工程类相关知识,使工程知识能够在青年教师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得到有效融合,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其次,组织举办《工程财务》教师与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等其他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研讨会。通过与建筑投资控制、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项目管理教师们的交流学习,加深《工程财务》教师对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的了解,从而明确《工程财务》一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地位,在日常教学中能更好的安排教学以符合其教学目标。
2.改进《工程财务》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中是很重要的内容,通过实践,我们将适用于《工程财务》的教学方法进行整理,主要有如下几种:(1)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且良好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2)参观教学法。参观教学法一般由校外实训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质疑问难、做好记录。参观结束后,整理记录,写出书面参观报告,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参观教学法可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前沿知识。存货的清查盘点在《工程财务》中也是主要的内容,因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异于工业企业,其存货种类繁多且琐碎,一般企业存货的清查盘点采用永续盘存制,而施工企业因其上述特征需并用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通常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仅局限于书本,而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到施工企业实地参观学习,甚至参与施工企业存货清查盘点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两种盘点制度的异同,还可对两种盘存制度的适用范围有更深一步的`理解。(3)案例教学法结合自主学习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自主学习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进行讨论,最终由教师评价。
3.编撰科学系统的《工程财务》教材。针对《工程财务》一课没有专用教材的情况,我们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各类教材的使用体会上,编写了《工程财务》一书。该教材是对《施工企业会计》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两本教材的有机整合,并将其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会计基础知识,中篇是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下篇是提炼了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做具体阐述。这样的编写架构打破了施工企业会计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原有的知识逻辑顺序,从《工程财务》的教学目标及知识够用的原则出发,重新建立了一套工程财务的知识体系。该体系摒弃了会计和财务知识中艰涩难懂以及在施工企业中不需用的部分,由会计知识自然地过渡到财务知识,并单独列示了几项在施工企业中比较重要的财务工作专题,使得学生在使用时既熟悉了在施工企业中较为全面的财务知识,又有要掌握的重点部分。
四、总结。
通过对《工程财务》课程改革中几点问题的探讨,我们知道要使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高职学生掌握今后工作中实用的会计财务知识,并初步具备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中所需的财会知识,基础在于提高学生对工程财务课程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法是在教学中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目标是为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灵活运用所学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当然,我们还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复合型高级人才的目标为依托,对《工程财务》课程持续研究改进,以便使该课程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淑芝。工程财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辛艳红。施工企业会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俞文青。施工企业财务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4]芬杏娟。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问题探讨[j].长春:职业技术教育,,(1)。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五
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就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知识衰减期短、技术淘汰快,最新的硬件设施和各种软件层出不穷。
学生们往往抱怨“为什么学校的电脑不是win7操作系统,不是版本的office办公软件”,“在学校学的软件已经跟不上社会上用的了,现在用的软件学校都不教”……从技术平台的层面来看,学生的抱怨不无道理,但是教学现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改变。
本人以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应该逐渐从产品教学中走出来,因为软件不过是培养技能和素质的载体,而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以及对课程知识强烈的接受欲望。
从教学内容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文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中文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
从教学过程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应分两步走。
第一步为计算机文化基础。
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并了解基本常识。
第二步为计算机应用基础。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建构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具体体现为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的运用。
现今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关键改革点就是配合当地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各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计算机基础运用方面得到更加专业化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进校时就已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在对中职各专业的学生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不是千遍一律地按照两步进行,而是从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大力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应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由理论教学逐步转化为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计算机应用基础》新教学模式的尝试。
经过多年给各个专业的学生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经验,我们应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相同,教学侧重不同”的情景教学。
2.1对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
在“两步走”教学步骤的基础上发展为“三步走”。
主要体现在: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之后,并不直接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而是进行计算机技术基础方面的教学。
考虑到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在其后要开设大量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这些后续课程的前导,因此在当前的第二步(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的教学)安排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加设dos语言的教学以及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包括计算机软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概念与方法。
其后,在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中,不仅要完成word、excel、powerpoint相关知识的教学,还要着重强调在软件使用中对内部嵌入的了解。
这是对前面计算机技术基础中学到的软件概念的实践感知,也是对其后本专业软件课程的一个提前认知。
2.2对加工制造类专业的教学。
加工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是加工企业单位,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很少会更深入地对计算机软件编程和硬件维护方面进行研究,而是软件操作运用较为频繁。
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两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软件操作应用的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工作方向,在介绍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之后,讲解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
这样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相关软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以至工作带来便利。
例如在进行word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我们应该增加“如何通过word输出其它类型的文件”、“如何通过word制作工作流程”、“如何通过word制作产品加工方案”等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
在进行excel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
我们应该增加“如何通过excel制作产品加工数据分析表”等数据分析方面的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
在进行powerpoint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我们应该增加“如何通过powerpoint制作数据分析图表”、“如何通过powerpoint制作产品加工说明”等加工过程分解方面的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
2.3对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的`教学。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各单位从事文秘、行政等相关工作,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而是对办公软件的运用较为频繁。
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两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花大量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
例如,我们应该在进行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增加了“如何通过word制作公司内部刊物”、“如何通过word制作会议备忘录”、“如何通过excel制作办公设备管理明细表”、“如何通过powerpoint制作公司会议简报”等等,并提供相关的情景案例给学生课后练习和参考。
2.4对财经商贸类专业的教学。
财经商贸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财务、会计、商贸等相关工作,其后也会相续学习vf、access、用友、金蝶、专业商务软件等相关软件,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但对基础办公软件的运用较为频繁,需要了解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编程知识。
所以,笔者采用教学“三步走”的方案,也就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方面简单介绍计算机软件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花大量的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并重点进行excel的相关案例教学。
例如,我们应该在基本技巧的讲解后,增加“如何通过word制作公司企划方案”、“如何通过excel制作工资表、销售清单统计与分析表”、“如何通过powerpoint制作项目资产分析报告”等,并提供相关情景案例给学生课后练习和参考。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发现相关教学的不足之处。
例如,大量的案例使得上课的时间比较紧凑,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往往难以快速掌握,跟不上教学步骤。
而且面对不同专业群进行不同的案例情景教学,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要做大量的准备,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教学速度不能太慢,使得很多基础好的同学感到疲塌;也不能太快,使得一些基础差的同学丧失信心。
应该通过学生及时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速度,使所有的同学受益。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大范围、多层次的改革过程,需要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9).
[2]万德年,朱伟.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6).
[3]孙霞.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计算机时代,(11).
[4]杨建荣.浅谈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j].劳动与保障,2004.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六
关键词电工技术多媒体主动学习。
1.教學目标的改革研究。
电工技术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关于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基本的分析方法,鼓励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和电工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1]。因此要求在教学上一定要以“增强理论基础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性”为课程目标,加强基础知识的传输,为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电工技术还是一门实践性能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应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自主地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新的教学目标是基于支撑不同专业基础平台的角度,以全面培养综合人才为出发点,加强电工技术课程改革,促进学科建设。高校不仅要让各专业学生通过多样的学习途径掌握电工技术的理论知识,还要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高校通过培养精英的教师团队、建设远程教学实验平台、完善开放实验室,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多功能型应用人才的重任。
2.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电工技术是理工科学生一门专业的基础实践性课程,其覆盖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工程造价、土木工程等。因此需要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使其与后续学习的专业课程相符合。教学内容应以掌握概念为基本,减少数理论证过程,强调应用技能的学习。例如,在教授电气专业的学生时,教师要提前与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师沟通教学需求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此外,在教学时还要充分结合电气专业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理论联系实际,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为之后的其他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电工技术不断涌现新的知识,因此教学内容也应该增加一些相应的前沿知识和新兴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入先进的知识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并及时剔除原有的、脱离实际的理论知识。
3.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在电工技术教学改革中,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2]。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新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包括分配具体的教学任务、讲授完成项目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难题时的指导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协作学习的能力,要多为学生创设小组交流讨论的情境,给他们在小组研讨中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协商来解决各种难题,以达到全体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电工技术课程内容多但课时不多,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查阅资料,总结分析并找出问题的答案,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者,由此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继而提高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4]。
就现在的学习模式来说,学生的理论知识是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电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基础课程,为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可以安排学生参观相关的工程实验室,比如说在应用电子、电子线、电气控制、计算机装配等实践基地,教师积极创造相应的条件让理论能力较强且具有动手能力的学生在实验室中进一步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结语。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牢理论基础,电工技术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虽然电工技术教学改革任务艰巨,但是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实践并总结经验,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2]陈浩.不屑于教学方法:大学教改抹不去的痛[j].决策与信息,2016(3).
[3]刘芳.基于探究式学习的信息技术教改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2).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七
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计算机相关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改革,有些课程虽然符合现阶段的教学要求,但对于社会的需求来说,还是有所不及的。
因此,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考虑到社会方面,毕竟学有所用才是最重要的。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为例,通过分析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各专业除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外,还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不同开设其他计算机类课程,机电类专业主要开设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cad/cam等计算机类课程。
由此可见,不同专业的计算机相关课程体系结构,在改革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不同。
虽然国家在某些方面规定了一些标准,但从实际的情况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始终都是要为学生服务。
每一个地区的教材和教学方式都不一样,必须要将计算机相关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当地的标准为主。
二、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差异。
从严格的教育角度来说,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过去的教育当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无差异的课程标准,虽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无差异的课程标准已经不再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
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实践,因此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不同专业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要求和发展方向都不同,鉴于这样的情况,需要一定的差异存在。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凸显出教师和学生的优势,对于将来的发展而言,也会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从计算机相关课程体系结构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承担着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知识支持的作用,由于各专业后续课程内容不同,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提供的基础知识也应有所差别。
如机电类专业后续课程包含计算机控制方面的内容,二进制方面的`知识用得比较多,因此二进制的概念、二进制运算是重点的基础知识内容,经管类专业后续课程涉及信息系统的应用,因此信息编码、信息系统软硬件组成对这类专业是重点的基础知识内容。
(一)教学内容统一、忽略了专业差异。
从全国的整体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在将来的发展中,埋下较大的隐患。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来说,改革意味着要获得一定的突破。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统一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绝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虽然计算机在专业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于基础课程来说,基本上不需要存在教学内容的差异,只要统一就好。
这种观点在过去的发展中,是允许存在的。
但对于现阶段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而言,如果教学内容高度统一,就会逐渐的减小整体的专业差异性。
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也不会凸显出优势和个人特长。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全院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内容,忽略了专业差异,这显然不符合不同专业岗位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要求的差异。
(二)未考虑因材施教。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虽然属于基础部分,但在高职院校中,必须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端人才,将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良好的发挥出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本文认为由于地域不同,新生入学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别较大,部分同学已学过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部分内容,但教学组织仍然按照零起点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进行因材施教,将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同时无法进行有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
很多的高职院校,之所以没有像其它院校那样获得较大的成就,原因就在于“因材施教”方面,做的不是特别的突出,而且对问题长久的视而不见。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课量大,本课程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往往聘用其他部门的非计算机专业老师上课,教学质量难于保证。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只有少部分的教师愿意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大部分的教师都在从事一些其它方面的工作。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在福利待遇以及日后的发展中,都没有达到教师的理想要求,因此在这方面的教学,教师数量非常有限。
而高职教育又要求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重重矛盾之下,对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都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对这部分的师资力量不断的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调研。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八
在艺术设计的各专业教学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是主要组成部分。一个专业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反映在专业教学的水平上。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不仅要加强专业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基本训练;还要通过教学,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设计理论方面的建设,引导学生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也是专业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专业理论,除了教师课堂理论讲授外,还要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实践中,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研究专业理论问题。
专业教师所进行的理论讲授、示范作品分析、课堂作业辅导以及中间小结和全课总结,是专业理论教学的几个环节。通过这样几个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所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认识专业的属性和特征,了解作业方法和要求。专业理论的讲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从理论上提高认识,使专业学习避免盲目性,能够按照教学计划进度表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
目前,艺术设计学生大部分是由喜爱绘画的考生报考进来的,入学前对于艺术设计了解甚少。所以专业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一般绘画理论进入到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尽快使学生纳入专业要求的轨道,把精力投入到专业基础和专业设计的学习中去。
对于专业的学习,特别是对专业理论,最初阶段有部分学生不是很感兴趣的,有个别学生产生厌学的思想,这当然与专业思想有关,同时也是学生缺少对专业的了解和喜爱,思想和兴趣还停留在绘画方面。此外对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还有一个了解和适应的阶段。根据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对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多加强专业性特点。另外,还有些学生,对专业实践有兴趣,比较注重技巧和方法的学习,完成作业很努力,装裱很漂亮,但存在着忽视专业理论的倾向。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不只是由于专业化和课程的设置与需要,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蕴藏其后的“功利”意识。这种学生,在作业方面可能表现出较好的成绩,但是从长远观点来看,对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有的学生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到高班时就会出现,因缺乏专业理论修养,影响业务进步的现象。
为了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在专业教学中只注重作业实践是很不够的,教师还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加强专业理论方面的学习。在专业实践中有计划地加强辅导,从理论上分析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总结一点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认识学习专业理论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引起学生对专业理化的重视和兴趣。
通过作专业笔记,可以使学生把模糊的问题,经过思考,加以总结,使之清楚、明确、有条理,引出一些新的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专业实践和笔记形式的总结,使认识逐步深化。在专业教学中,从课程一开始就提倡学生作笔记。这种笔记不应是只记教师讲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心得、体会、理解认识记录下来。这不是记录本,而学习札记,要有自己的看法,要有所得、写所感,言之有物,哪怕是不全面的,日后通过实践,自会得到修正。
作专业笔记,是一种学习手段,而不是目的。作笔记要动脑子,要进行一番回忆和清理,即便是随时作笔记,仍然存在回忆的因素。作笔记促使再一次的“思想劳动”。笔记是为了以后查看,如果不看,就失掉了作用。“温故而知新”,读自己的笔记,也是一种学习,会有新的收获。在笔记本的边上留出一点空白,可以补记,可以批改,自我检查,自我督促,有利于推进学习。
在有些专业基础课中,如:基础制图、室内效果表现等,要进行临摹作业,对此更注意从理论方向分析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不然就可能出现单纯描绘或机械复制现象,停留在作业的表面效果上。进行这类作业,特别是对优秀作品的临摹,更要强调作笔记,或是在作业的空白处,作简短扼要的文字分析。这种文字工作,并不是学生做文章,牵强附会地拼凑,而是结合实际的点滴认识,作较为贴切的`分析,不求面面俱到格式严整,要求实事求是从至少一个方面深入,通过自己的头脑思考,有一点自己的认识,作一点理论阐述。
在专业设计课中,从设计构思、图纸绘制到工艺制作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最为活跃,体会和认识也最多,在反复修正不断完善之中,收获也最大。已学的问题,在这里得到消化;对一些尚未接触到的问题,也会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实际上就是对专业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重视设计作业质量的提高,精益求精,这是对的。但却忽略了在提高过程中把每阶段的收获及时总结,时间久了,容易遗忘,这是很可惜的。专业老师应督促学生在设计制作完成后,进行展示讲评及时总结。同时开展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只要安排一天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翻看自己的笔记、讲义和有关书籍,从理论上总结专业设计中的一两个问题,就能够有所深入,而且也会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使学生从理论上总结专业设计实践,更主要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和巩固已学的知识,使认识深化。
学生在专业课阶段的课外学习,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所以有必要从课外学习的方法到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提供课外学习参考书目。文章的目录索引,可以帮助学生把课余时间有效地利用到专业学习上来。把形象资料的收集、构思草图的积累、学习心得的随记、文字卡片的摘录以及网上所查的资料和相关内容等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这是课外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为撰写毕业论文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今后从事设计以及继续深造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上面所谈的专业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几个问题,大部分都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而是利用课间或业余时间来完成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最初阶段,把精力集中在专业学习上,思想不到于还停留在基础课阶段,跟不上学习进程。否则,课上学专业,课下却把精力放在绘画基础上,专业肯定是学不好的。专业课主要是进行专业实践的课程,不能因对专业理论学习的重视而占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要强调在专业实践中注重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作业的情况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仅手勤脑也勤,在动手的同时多动脑筋思考。当今教育理论由培养“专业型人才”到“综合型人才”的变革历程,更加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大学生,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研究精神,师共同配合,从而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方芳.试论现行高等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今日教育,2004,(1).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九
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家经济的日益迫切与世界接轨的需求,产品造型设计已成为急需的热门行业.行业的高增长带来对产品造型设计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在此背景下,产品造型设计教育是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面向产品造型设计、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但由于我国产品造型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这就决定了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学模式在很多程度上还是学术型,未能体现出产品造型设计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模式方面的区别,导致了产品造型设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因此,如何顺应行业企业发展,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产品造型设计设计人才,则成为产品造型设计教育的焦点问题.但是目前产品造型设计教育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和枯燥化,导致很多高校产品造型设计教育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高校产品造型设计教育要使教学效果有效,不仅是教师、学生、教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要解决,教育教学模式也是一个值得进行探讨的角度和重视的发展方向.通过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师、学生、教学硬件、教学软件等方面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将这些资源有效的利用,得到更优的教学效果.从受教的主体———学生来说,目前科学发展非常迅速,学生对自身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的眼界更为开阔,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来新颖,他们生长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他们对知识接受的形式也要求更高了,因此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相当的重要.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的教学也需要跟上高科技技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教学环节的合理化设置进行一些改革,让学生在掌握传统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能力的要求基础上,也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和需要,掌握比较新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才能成为国家和企业需要的产品造型设计人才.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十
截交线、相贯线截交线是由平面截切立体所产生的表面交线,相贯线是两立体结交所产生的表面交线,是工程制图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的一个章节。在传统工程制图教学中,求截交线、相贯线等内容,都是用立体表面取点、辅助面等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这样讲解起来学生很难理解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入三维实体造型,在autocad中,让学生自己观察,通过截切命令后产生的截切形体的截交线的形状(如图1所示)以及两个物体相交产生的相贯线的形状(如图2所示),总结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规律,增强感性认识,可以为求截交线、相贯线的三视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组合体组合体是由若干个基本体所组成的物体,工程形体虽然很复杂,但若加分析,都可以看成是基本体的组合。学习组合体的识读和绘制,其目的是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所必需的分析方法,并培养投影作图的技能和空间结构分析能力,是整个投影基础的重点。组合体中的题目是给出二视图要求绘制三视图,如图3所示。常规的作图方法是采用形体分析的方法,假想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基本体,然后再弄清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组合方式(切割、叠加、综合)及各部分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从而对所要表达的组合体的形体特点形成总的概念,为画视图做好准备。但大部分题目都没有实体模型,对于刚接触制图的初学者,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仅仅依靠教师用语言描述,既浪费时间,学生也很难建立起完整的空间立体形状,如不分析物体的形状,只是单纯地利用找点法做出三视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立体形状。借助于autocad软件的实体造型功能,制作出和题目形体一样的实体模型图,然后在多媒体教室的投影屏幕上进行演示。以图4所示的轴承座为例,轴承座是综合型组合体,可以想象分解为底板、肋板、支承板、圆筒和凸台(小圆筒)五部分。支承板的左右两侧面和圆筒外表面相切,相切处无线;肋板与圆筒大圆柱面相交,相交处有交线;圆筒与凸台相交,产生内、外相贯线;其他各部分间表面连接关系均是相贴。利用autocad软件的旋转功能,可以很灵活方便地将实体模型进行任意位置、任意角度的`旋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进一步分析组合体的形体特点及各基本体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就可以完成三视图的投影图。
剖视图剖视图是为了说明工程形体的内部结构形状而采用的一种表达方法,假想用剖切平面将物体切开,移去观察者与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对剩余的部分向投影面所得的图形。剖视图的题目一般是画剖视图或者改错、补线等(如图5所示)。由于没有实物或模型,剖切后物体的投影,单凭主观想象去画,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利用autocad软件的实体功能,绘制出工程形体的实体模型,然后应用剖切功能,根据需要对实体模型在相应的平面内进行剖切(如图6所示),把看不到的内部结构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内部结构,且印象深刻,制图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利用cad三维实体造型软件实现实体模型的演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看实体模型演示,要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建立解题的空间几何模型,确定空间解题步骤以及引导学生想象作图结果的空间情况等,使学生在空间——平面——空间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并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借助cad三维实体造型软件进行教学,可以把原来用大量语言阐述的内容,如组合体的立体结构、各个基本组合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复杂物体的内部结构等,做成实体模型来演示,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不用过多的语言描述。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而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
参考文献:
[3]刘小年,郭克布.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十一
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根本,国家安全的实现离不开国家政治安全作为保障条件;本文中将主要以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为视角进行探讨。
关键字:政治安全;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体系。
1政治安全与国家安全的概念。
1.1政治安全的概念。
政治安全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存在,其是相对于经济、科技、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安全而言的,其主体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概念主要是指国家主权、领土、政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各种侵袭、干扰、威胁和危害的状态[1]。在具体的展现上,政治安全强调国家对外的主权独立以及领土完整,对内保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形态以及稳定的社会注意制度、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以及社会稳定。我国的国家安全环境中,政治安全的核心是党的领导的有效性(权威性)和执政地位的稳定。
1.2国家安全的概念。
2国家安全体系的构成。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十二
摘要: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重要保障,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在学院“四方三层”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主动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形成“政府搭台、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专业依托政府创办的工业设计的集聚园区,对接常州的制造业,全面深度的校企合作,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探索并实践了产品造型设计“产教结合、项目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并得到了政府、行业、企业的学生一致的好评。
关键词:四方三层;政府搭台;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培养。
一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的核心要素,当下有很多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多数院校、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依然“不来电”。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因源于体制机制的创新。规范体制,创新机制,也行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有效探索并运行了“四方三层”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培养的四方合作模式,形成由校企合作理事会、区域合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三层”执行机构,分别承担“规划、组织、执行”三层职能[2][3]。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在学院“四方三层”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对接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建立专业建设合作委员议事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厂中校”和“校中厂”建设、教学实习管理、实训中心建设、订单培养,基地建设等,制定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最终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二学院背景下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特色。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开设于,从最初的学科式人才培养,到如今的项目式人才培养,不断与时俱进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校企合作方面也不断挖掘社会及内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学院“四方三层”背景下,专业主动出击,探索校企合作深度,逐渐形成“政府搭台、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并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一)政府搭台。
无论是国家、省还是常州市的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各种政策,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到《常州市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工业设计为突破口,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思路,明确把工业设计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工业设计的高度重视。在常州市经信委的推动下成立了武进工业设计园工业设计创新与孵化基地,以工业设计为主导,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推动力。政府为创意与制造业搭建了“戏台”,提供了智力保障与企业需要信息,工业设计作为设计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立足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基础,以常州重点优势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求为重点,促进常州经济社会发展。
(二)行业指导。
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常州市工业设计协会”,搭建政行校企合作平台。协会涵盖了常州市各大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设计师、教育家等服务于工业设计一线的社会人才。在协会的组织机构下,大到以工业设计促产业设计的活动,细到通过协会理论,帮助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质量等方面的指导。
(三)企业参与。
(四)学院培养。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依托常州市政府设立的武进工业设计园,由学院出资成立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入驻园区,教师成立工作室来实施教学。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真实设计项目,采用“工作室+项目”的教学模式,学生从第二学期进入设计工作室,通过第一至第三学期的职业基本技能的学习,再到第四、五学期进入真题真做的职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提升项目技能,完成由学生到设计师的角色转换,为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实现“零对接”。
三“对接产业、依托园区”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
围绕学院的“四方三层”以及专业依托武进工业设计园区集聚企业,对接常州装备制造产业,专业通过不断努力,在“政府搭台、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下深入于人才培养各个方面,并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提高是专业竞争力及综合办学水平。
(一)地方政府建园区,专业团队办公室,工作室里育人才。
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形式,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在政府搭建的工业设计“孵化器”武进工业设计园的平台上,专业主动适应常州及周边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意设计产业发展需求顺应政府提出“以工业设计为突破口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思路,发挥专业优势,由专业创办“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进驻园区,共同参与园区建设,主动引领常州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公司对接学生顶岗实习,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并将真实项目引入校内工作室,师生在工作室里企业项目设计流程,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完成设计项目。通过“地方政府建园区,专业团队办公室,工作室里育人才”机制,专业教师和学生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外观专利20项;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设计竞赛16项大奖,并连续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工业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中获得金奖。通过该模式,专业稳定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素质教学队伍,形成了深入内涵建设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项目引领,极大提升了师生用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与行业领军企业共育特色人才。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与行业领导者和最具影响力教育企业“水晶石”共育特色人才,共建“产品虚拟现实特色班”学生通过对“水晶石”最新国际、国内级项目案例的实时学习,在踏入社会前便能接受真实企业项目的强化训练,提升自己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产品虚拟现实特色班”以实训、实战、实用为教学理念,根据行业发展动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项目课程体系,利用学院先进设备和“水晶石”技术,在校内工作室营造“水晶石”企业文化,严格遵守企业作息时间,上下课指纹打卡,让学生提前感受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实现“作业”到“作品”升华。专业借助“水晶石”强调品牌优势,促使教学与市场紧密接轨,真正践行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提升社会美誉和专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总结。
校企合作不是停留在一纸协议,校企合作在广度深度及形式的创新有效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在学院的“四方三层、内园外站”的校企合作模式下,主动出击,形成“政府搭台、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培养”的立体模式,并通过4年的实践,总结出校企合作过程中体制建设与机制创新。形成自身鲜明特色,保障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十三
(一)课堂内的发展。
1、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按照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职教育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突出这一核心理念。首先,教师可突出小组讨论这一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互相讨论各自的设计方案,并让每组的代表将设计方案草图进行展示并予以说明,这时教师与其他同学可针对其中的设计要点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设计者就设计观点进行解释和说明。小组讨论的形式营造出一种互动、开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其次,教师可加强设计比赛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互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积累,逐渐形成设计能力,并学会在作品中融入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2、强化学生独立设计的能力。
当前,高职院校的产品造型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强调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因此这就要求专业的教学体系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做出相应改变。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确定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其次,教师要积极进行角色转变,由教学演示角色转变为一个复合型的教学导演角色,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独立设计能力的平台,真正让设计教学与学生自主设计相结合。
3、要求学生掌握产品模型制作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产品模型制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为在竞争之中获取优势,就必须要认清自身的办学目标,将实训作为特色办学的亮点,通过对学生产品模型制作能力的`重视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赢取优势。产品模型制作是以学生的设计方案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石膏、有机板、金属等各种材料进行制作来还原三维产品模型。
(二)课堂外的发展。
1、聘请企业设计师担任教师。
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加强具有扎实基础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高素质教师的选拔招聘工作。聘请企业设计师来执教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通常企业设计师都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个人修养,同时由于设计师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在教学中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2、开设产品交互设计相关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的目的在于培养使用实用型的人才,因此其产品交互设计相关专业课程的设计具体实施如下,第一学年的主要内容应当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所以教学场所主要以校内教学为主,开设的课程主要是,用户模型的设计、信息架构的设计等;第二学年课程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辅以部分理论教学,因此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教学实;第三学年以实习和新理论、新技能的学习为主,所以教学场所应当以企业为主。
3、进一步加强专业相关设备建设。
高职院校作为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必然离不开相关设备建设作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因此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专业相关设备建设,例如增添快速成型机和三维电脑抄数机,实现设计方案与产品实现更好结合。
二、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生源和办学质量的提升,院校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从职业教育的总体性、结构性进行切实可行的改革,实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艺术专业的发展。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十四
[摘要]机械技术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教师应该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和要求,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大力推广教学改革。首先分析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机械技术毕业论文。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传动、机械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独立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今后工作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保障。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生分数普遍偏低。
前些年,高职学校的学生都是高考分数没有达到二本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也比较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都很强。而这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再加上部分没有考上二本的学生去上了三本,导致高职学校录取分数线偏低,这样,学生的基础都不太好,学习能力也随之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传统的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以讲述理论课程为主,理论课程的讲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很抽象,学习起来就比较枯燥。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一)先实践教学再理论教学。
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去过工厂的经历,没有见到过工厂里的切削加工机床等设备。当然更没有听说过机械的相关概念。这样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讲述他们曾经没有见过甚至是没有听说过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初期就觉得难以理解,这样学生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对后续内容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如果在学习课程之前,安排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初步对机械有个认识,对基本的概念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再回到课堂中进行理论课程的讲解,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很容易在学习初期就建立起学习的兴趣。
(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多采用板书的形式,在一些情况下会结合一些挂图和数学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采取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1.合理采用多媒体。
以往传统的授课都在普通教室里进行,主要通过教师板书和教具演示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走出普通教室,去多媒体教室上课,通过动画演示,会给学生一些新鲜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讲到常用机构这一章内容时,特别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其中课件中很形象地把低副机构和高副机构的应用实例进行动画演示,这就使这一部分的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印象很深的是,每次讲到铰链四杆机构时,首先演示木质的四杆机构教具,随后动画演示四杆机构可以应用在雷达天线上、雨刷器上、汽车前轮转向上、公交车门启闭上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并且觉得四杆机构确实很有用,在很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就把知识掌握了。
2.采用提问式。
以往学生已经习惯由老师讲解新的知识,他们只是被动地去接受。这样学生听着听着注意力就不集中了。事实上有很多内容,老师可以换一种方式,提出一个和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随后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例如,在讲摩擦型带的类型时,教师可提出:大家所了解的摩擦型带都用在什么场合啊?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回答。缝纫机上有、四轮车上有、电梯上有。不一会儿,好多答案就汇总出来了。随后我的第二个问题继续提出:大家想一想,你们说到的这些摩擦型带的应用场合,如果把带垂直截开后,截面都是什么形状呢?此时,学生就开始相互讨论了,圆形、梯形、矩形。又一轮答案出来了。最后,按照大家回答的内容,我最终写出摩擦型带的类型。当我全部写在黑板上之后,学生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他们自己分析得出的答案,这样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融合。
前面提到,在学习本课程内容之前,最好安排学生去工厂或学校实习场进行实习,目的是对机械有一些简单、初步的认识。这样对后续学习课程有所帮助。实际上,在课程讲述过程中,以及课程结束后,还应该安排学生去机械实训室进行参观、学习。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另外,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讲,还应该进行减速器的设计。这样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实在在的课题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基础、所学专业等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合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东昌.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序[j].高等职业教育,(1).
[2]熊学慧,付海军.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浅析[j]职业技术,(20).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篇十五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教师单一讲授模式妨碍与具有高应用性、高实践性的成人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相适应的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因此,如何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建立教学楔型以促进成人教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提高成人教育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成了当前成人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和重要课题。
1.素质教育理念。受制于“应试教育”、单一课堂讲授的传统教育模式,对于成人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而言,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理论学习构架与市场对接严重失衡,鉴于此,《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应突出素质教育之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理念,以及多元化手段的应用,以保证成人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
2.能力培养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21世纪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当代教育需要学生学会认知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发展。针对成人教育旅游管理专业高应用性和高实践性的特点,《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架构需要面对市场现状和需要,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和理念的束缚,需要从多重视角切入,注重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学生能力本位的中心,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能力培养。
3.专业培养理念。构建双元制教学模式,即校企合作。教学理念预期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术业有专攻,因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作为成人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也应注重专业属性和技术含量的把握,在理念指导下,保证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培养方向,注重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打造。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应以行业需要为导向、以学生本位为中心、以实践操作为辅助、以实习指导为前提,积极努力构建课程教学的系统化结构和全方位指标体系。
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理论结构的设计涉及基本概况和分层论述,在传统模式的讲解和引导过程中,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结构的把握不准确,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基础理论知识结构传播中出现的教与学不能有效沟通。成人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受制于传统的模式,因此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借助于多种技术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通过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理论基础,在整体上把握旅行社行业业态及基本运行状况,充分了解和认知行业特点和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具有高应用性和高实践性的特点,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实践操作。现阶段高等院校成人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现象十分普遍。据笔者3月对黑龙江省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地调研43所高等院校,仅有26.4%的学校设置了实践操作环节。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通过双元制教学模式,使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认知行业需要和行业从业的基本条件,对于旅行社的生存条件和发展要素作出明确的判断,以此作为刺激要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校企合作过程中,使得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以满足感官刺激的需要,从而更有效地理解理论结构中,对于实践部分的考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极为不佳,统计局、教育局等部门联合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后,流失的比例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超过了54%的毕业生会从企业中流失。不少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质疑。12月,部分参加在哈尔滨会展中心召开的应届毕业生大型综合招聘会的企业拒绝接收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大部分学生的专业素质、控制能力和自制力出现了问题。这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强化。面对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旅行社业对于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会普遍提高,在教学过程,应该突出学生对于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认知,以明确学生的自我定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系统工程,需要多种手段、技术支持,同时需要其他环境要素,如制度环境、专业建设等。因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需要在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
4.培养学生的共处能力。当前,学生群体的职业道德弱化、工作态度不积极以及共生共存能力缺失,导致学生群体适应社会、适应行业的能力总体水平偏低。这严重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平衡。
与企业需要对接,要求学生学会共处。共处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乃至所有高校毕业生都要强化的能力环节。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与传播理论知识相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共处能力作为指标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在教学模式改革和深化中得到体现。
解决指标体系中提出的若干问题的重要步骤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践深化多元化教学模式。
1.多元化教学手段。应借助多媒体、课堂案例、实验室、校企合作实习、网络等教学手段,推进《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深化和教学环节立体化。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包括视频、声音、图片等直观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运用课堂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对于特殊情境情景中的事件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在思考、争论、判断以及解决问题中,提升对于客观现实的认知和感悟,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只是听众而无法参与的状况;通过实验室教学,模拟客观实际场景或设定实验室教学案例,在一个固化的`空间内具体地设计、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验基地教学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打开思路,注重企业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学会与人共处,寻找适合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产学研系统结构的构架就得以有效的实现;基于网络进行教学活动,是目前新型的教学手段,改变了固化的教室对于学生的限制,也摆脱了生硬的讲解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刺激学生形成独立的、主动的、发散的思维结构。
2.多元化的教学辅助材料。传统的教育模式,指定于一本或两本教材,单一的课程结构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受到限制,在创造能力培养上表现不佳。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该摆脱传统的约束,在教材指定后,科学合理地设置辅助材料,以前沿热点问题为依托在百家之言中进行选择。为开阔学生的眼界,外文参阅文献应该予以强化。从多个角度和层面选择辅助材料会使学生更为系统和科学地学习和理解《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结构和内容。
3.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建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密切相关。优化教师层次和结构,打造新型教学团队,对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教学团队的打造,意味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团队教师分层次、分步骤、分内容结构进行讲授,真正实现专业教学。专业教学合理有效的知识传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兴趣.并进行深层次的专业解读。例如,旅行社的市场营销问题、旅行社的组团和接待等实际操作环节、旅行社财务问题、旅行社人力资源问题等分别由团队中的不同教师专门进行讲授,可以大大提高专业层次和专业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