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汇总12篇)
这本书引发了我对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读后感应该是文学作品与个人思考的结合,要做到客观陈述和主观感悟的平衡。请看下面几篇读者们写的读后感,或许能给您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一
我深深地被文中的主人公—夏洛蒂不屈不挠和坚持不懈的宝贵精神所感动。谁能想象,一位年幼弱小的女孩在母亲不辛早逝之后,承担起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尽管这样,她还是不肯放弃读书。虽然面对着生活的贫困和冷酷的训诫,但她依然能重重困难中坚强地昂起头来,朝着自己梦想的目标努力奋进。这是多么罕见而又珍贵的毅力!
夏洛蒂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更让我对她肃然起敬。
想到这儿,我不禁想到了有一年暑假里,我学骑自行车的这件事,起初,我两只手紧握手柄,双脚小心翼翼地踩上去,开始慢慢地骑着。可我头脑脚不协调,头老往下看,没有看到前方有个柱子,直接撞上去,害我摔了个顶朝天。不知不觉中,我已摔得千疮百孔,正当我想放弃的时候,不禁想到了夏洛蒂·伯朗特,她遇到的困难比我遇到的困难大的多,我不能就怎么放弃了。从那之后,我艰苦地学骑自行车,靠着钢铁般的意志,不久之后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二
这个暑假,我怀着一股激动的心境再次阅读了《林海雪原》这本书,这次,我对这本书又有了更高的见解了,更加感觉“林海雪原”这四个大字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所凝成的了,它们在我心目中更加得辉煌,更加得耀眼了。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位位智勇双全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为着自我的梦想,更为着祖国的伟大事业,在祖国大地上奋斗,每一个战士都与团队融为了难分难舍、患难与共的一体。在书中,每一位战士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多谋善断的少剑波,有胆有谋的杨子荣,骁勇威猛的刘勋苍,坚韧忠诚的孙达得,粗俗诙谐的栾超家,忘我拼杀的高波,甜美热情的白茹,机智聪颖的董中松……在书中,战士们吃苦耐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克服了一切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在冰天雪地里,他们侦查奔袭,与敌人斗智斗勇。
在书中,每一个战士,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忠诚、敬业、团结、勇敢、顾大局、识大体、勇于拼搏、服从命令……少剑波痛失姐姐,却能够强忍悲痛,将悲痛和愤怒化成力量,用于剿匪;杨子荣只身一人混入匪穴,献礼座山雕,完全在想如何当一个不被发现的卧底;栾超家跨越涧谷,想得最多的还是怕自我的失误导致剿匪的失败。
他们的思想都是一种军人精神;高波以一敌百,与敌人殊死搏斗,完全没有想过自我能够逃离,他为了群众,最终英勇牺牲;白茹是个女兵,体质不如男兵,却从不要男兵帮忙,她认为,只要不拖部队的后腿,自我摔多少跤都是值得的。
对战士们来说,死,不可怕,流血,不心痛,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我要解放全人民,解放全中国。这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持着他们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直至最终的胜利,他们对自我的梦想,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艰险,无论是到了胜利的时刻,还是到了失败的边缘,也毫不放弃那个信念,或许他们认为:为了那高高在上的梦,必须拼,也仅有拼,不管成败,可是毫无遗憾。
汉朝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求为团体而死,必是重于泰山,战士们就是抱着这样一股信念,才能在战场上打得潇潇洒洒,毫无忌惮。生死,是战场的关键,贪生怕死的绝不是好士兵,看看古人活的多坦荡,更有人长叹一声:“生死有命,富贵永生在天。”生与死只是一线之差,便是有气与无气。
那我们,要学习战士们的什么呢?
敬业、团体和奋斗。敬业是一种工作态度,我们此刻的工作是学习,对待学习要热情,如果总是冷冷淡淡的,又有什么意思呢?战士们从来不会忘记的: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团体,应对团体,他们总是舍小家,顾大家,个人利益总是小于团体利益,但我们,真的会以小换大吗?每个人总有自我的人生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去奋斗,去拼搏,让人生充满精彩!
《林海雪原》这本书,讲述的不仅仅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剿匪斗争,更体现出的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成为革命的一个影子。尽管有时,天灾与人祸齐头并进,战士们措手不及,但在一阵风雪和战斗后,天灾人祸成了战士们走向胜利的铺垫,战士们也圆了自我的梦。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三
勇气是处于逆境中的光芒,是通往天堂的必经之路。生活需要勇气,有了它,就能超越一切得到成功。
《小草和大树》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我从中懂得了许多道理,仿佛让自己长大了许多。我深深地被故事的主人公——夏洛蒂勃朗特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所感动着。谁能想象,一位柔一弱女子在母亲不幸早逝之后,独自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就算生活再糟糕,再劳累,她都不肯放弃读书,放弃写作,这是多么罕见而又珍贵的毅力和勇气啊!
夏洛蒂写的伟大名著《简爱》使我由衷地佩服她,她不屈不挠的精神使我更加崇敬她,她的坚持下去的勇气留给我不可磨灭的印象。想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一件往事。
那是大概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中有一项是背书。我当时年纪还小,也最讨厌背书了。一回到家我就赶紧把其它的作业做完,再跳到床上去,慢慢地开始背书了。可是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还是背不太出。我当时什么也不想,只想赶快睡觉。我把书往书包一塞,哼,不背了,睡觉!这时,妈妈走过来看见了,对我说:“你这样怎么行,赶紧,我来陪你一起背,什么也不要想,只想着背书,一会会就能背完了。”妈妈微笑着看看我,又说:“我们先一句一句地背,背完一句再看一下书,接着背下一句,背到熟练了,我们便把它连起来背。”我听了妈妈说的话,照着她说的去做,不一会我就背出来了。背完后,我感激地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要是没有你的帮助和鼓励,恐怕我今天就完不成作业了。”妈妈说:“你不需要谢我,只要你记住:以后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就是对妈妈最好的感谢了。”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今天,当我读到《小草和大树》一文,我一下就回想起了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当我们面对困难时,能够像夏洛蒂那样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气是多么重要呀!夏洛蒂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都没有悲观退缩,而我们常常遇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困难时,就轻易放弃了,所以我们都得向夏洛蒂好好学习。
我要像夏洛蒂勃朗特一样,乐观地面对生活,遇到困难不退缩,鼓起勇气,走向美好的未来!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四
《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我学完了它,从中受到许多益处。
课文介绍了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艰辛苦难的一生。她们虽是女子,但她们凭着顽强的毅力,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用冲破旧势力的勇气和胆识,创作出了《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斯。雷格》这本小说。这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便立刻引起了评论界的重视。
三个平凡女子,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如果她当初听从她崇敬的前辈罗伯特?骚塞的训诫,那么,《简。爱》这本出色的小说就不会问世。然而,她并没有听从训诫,而是把这训诫钉到床头,让它随时鞭打、刺激自己的灵魂,夜以继日、孜孜不倦,争分夺秒地在文学道路上创作,从而在这短短的一年里成为一个震惊世界文坛的名人。
读完此课,我深深认识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乎条件的好坏,而是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平时,有些人总是以条件差呀,困难多呀为不能取得成就而找到理由。但是,跟夏洛蒂比,这些条件又显得十分微不足道呀!一个人只要胸怀远大的目标,并且为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人应该如何面对逆境,在逆境中成才?我觉得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为我的疑问做了回答,她们的人生道路就是我应走的路。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五
漆黑的夜晚,点点繁星在不停地眨着眼睛。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此时的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几遍读完以后,我感慨万千。
课文主要介绍了夏洛蒂?勃郎特三姐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发奋努力,坚持写作,最终获得成功的事。
文章的主人公夏洛蒂?勃郎特,她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生活非常艰苦,却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我非常敬佩她,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她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当她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却遭到冷冰冰的训诫,面对歧视和打击,夏洛蒂。‘勃郎特和她的两个妹妹,没有就此悲观消沉,更没有放弃,而是和妹妹们在逆境中奋勇向前,坚持写诗。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想想我自己就有些惭愧,以前看到别的同学的习作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很是羡慕,就满腔热情地也写起来,曾经向报社投寄了几篇习作,最终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因此我就气馁了,放弃了,从此不再向报刊投稿了。二是因为她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适时调整路径,不一条道走到黑。当她看到写诗不适宜他们时,并没有失去自信心,而是劝妹妹们把创作着眼点转到小说上来,而不是一味地强摘写诗的苦果子,最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没有人天生只能当“小草”,也没有人天生就能做“大树”。只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意志、不懈地努力,即使是“小草”,总有一日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六
坚持不懈,不悲观退缩,这是我在学完《小草和大树》之后,在主人公夏洛蒂・勃朗特身上学到的。小草和大树都是大自然中的植物,但有很多人会关注到大树,却没有几个人关注到生长在一旁的默默无闻的小草。文中的夏洛蒂・勃朗特就是这样。她本以为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名字如雷贯耳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后,可以受到前辈的提携,但她万万没有想到,骚塞却以傲慢的口气训诫她。但夏洛蒂没有退缩,她改写小说,最终获得极大的成功。她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感动,我觉得我们小学生就应该像她一样。
学习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即使路上有再多的困难挡住你的去路,你也不能轻言放弃。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靠无数次的努力。你不付出,何来收获?当你看到别人获得极大的成就,自己却还是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时,你难道一点也不羡慕吗?假如你想以后变为一棵“参天大树”,让别人敬重你,那么,现在就努力吧!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七
上个月我们学了《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我被夏洛蒂。勃朗特姐妹顽强不屈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给打动了。课文主要讲的是她们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虽然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但是她们没有悲观退缩,而是从羞愧与痛苦中抬起头发奋努力,继续写作,终于脱颖而出,成了震动英国乃至全世界文坛的作家。
我最佩服的是夏洛蒂。勃朗,她虽然遭到了桂冠诗人骚塞的训诫,但她化悲痛为力量,在文学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她把那份信钉在墙头,时刻鞭打自己的灵魂。但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别人的嘲笑时,我便失去自信,罢工。我们在失败时也要坚强。比如有一次我学滑板,一个暑假都没有学会。别人嘲笑我说我永远学不会,说我笨,我像泄了的气球,一下子失去了自信。原本想坚持的心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所以我到今天都没有学会。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在这一点上夏洛蒂。勃朗做到了,而我却当了一名逃兵,逃避别人的讽刺,嘲笑。而没有和困难对着干,并且打败。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强,你弱它就弱。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个勤奋。勇敢。执着。智慧。上进的人。有些人虽然勤奋上进,但却乏勇气,我们应该像夏洛蒂。勃朗那样永不言败。上帝总是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定要相信彩虹总在风雨后,像她那样不断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把”小草“浇灌成”大树“。并且她还像全世界宣告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面对困境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聪明才智的人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读完课文,我深有感触,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不可能,只要紧咬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八
学完《小草和大树》这一课后,我深有感触。这篇课文主要是讲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的奋斗史。夏洛蒂确实是傲放在风沙里的仙人掌花,她的'一生中遇到过多少坎坷,多少艰辛啊!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因为他始终不觉得,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她要证明给罗伯特骚塞,证明给全世界的人看!妇女,也可以创作文学!
既然夏洛蒂可以通过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取得今天的成功,那么,我们也要向她们学习。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目标,并且为这个目标而奋斗,我相信,坚持到最后的人就一定会成功!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九
一只老水鸟把刚会走的小水鸟,无情的丢下鸟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让它们走出去锻炼,说残忍是暂时的,而老水鸟对小水鸟的呵护与爱却埋藏在心底。
在无穷无尽的脑海中,甚至有有件事令我难以忘怀,好像历历在目。
一天傍晚放学后,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回家,在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竟不知家里人着急的心情。家里,妈妈和奶奶等着我回家吃饭,等得心急如焚,左盼又盼,可她们哪里知道,这时,我还好好地在来回家的路上呢没有办法,妈妈生怕我在路上出了事,终于决定骑车来找我。可是老天弄人!当时我走的是小路,没走大路!当时,天色以晚又刮起风,妈妈不顾大风的吹打,顶着风在路上找我,还不时大声叫我,希望我能出现,可那时,我已经到家了,而且知道了前因后果,终于,我通过了奶奶的同意,也骑车去找妈妈。我是个慢性子,动作也慢,骑了好久才骑到一号桥那,妈妈怎么也找不到我,可她怎么也找不着我,她想:“这孩子跑哪去了咦!有可能他走小路了,去找找!”妈妈又骑上车,到小路去找我小路上没有路灯,妈妈骑一骑,摔一下,无奈,妈妈只能下车,在凹凸不平,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我的慢,妈妈在找第2遍时,发现了我,我看见了妈妈的影子,心里很怕妈妈会教训我,可当妈妈托着疲倦的身子出现在我的面前时,看见了疲倦的妈妈和妈妈为找我受的伤时,泪水不禁中满了我的眼眶,想掉了线的珠子,顺着我的脸狭,流了下来,我的眼模糊了。
母爱是一种呵护,它永远在你的身边;在鸟巢中,大鸟喂小鸟是一种呵护,《斑羚飞渡》里老羚羊的牺牲也是一种呵护……朋友,学会呵护吧,生命需要呵护,犹如大树呵护小草!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十
这篇课文讲的主人公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艰辛的的成才之路,他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女作家,她曾和他的几个姐妹一起被送到一家生后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校读书。夏洛蒂当过家庭教师,也曾与艾米丽一起于1842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西法语和古典文学。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一派”。《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我认为勃朗特姐妹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强不泻努力的顽强意志,从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历程中,我们可以不为生活的艰辛、不畏世俗环境的歧视等多个角度来谈读后的感受。同时,要尽量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来谈,将如何努力面对今后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使自己能真正获得教益。
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是谁,只要他敢于在逆境中不屈地奋斗,敢于向陈腐的偏见挑战,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点燃智慧的火花,他就一定能收获成功的辉煌!这个故事折射出勃朗特姐妹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的坚强意志,是使人们感受到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勃朗特姐妹用那钢铁的意志力,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有在于坚持。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十一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联的描述,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资料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必须比不上你和爸爸……,要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正因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正因我期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取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取权。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个性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就务必具备必须的竞争潜质,就务必发奋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这天务必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中国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小草和大树的读后感篇十二
在生活中,小草和大树然而有区别的。小草然而娇小柔弱的,而大树然而高大健壮的。我一向都认为小草的价值根本就提不上什么九牛一毛。但此刻我明白了,“小草”也然而拥有强大意志的!
学习了《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我被主人公――夏洛蒂・勃朗特所打动了,她用实际行动证实了“不然而妇女的事业”然而错误的,然而啊!妇女的坚定然而打不掉的。
课文的主要资料然而这样的:夏洛蒂・勃朗特和两个妹妹在恶劣的环境下写作,经过了一次沉重打击后,她们并没有放下,经过姐妹三人的慎重思考,姐妹三人又把创作投入到小说上,向小说的领域前进。随后,夏洛蒂等人以罕见的精神毅力,孜孜不倦的书写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这次的路走对了,最后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