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代印度教学设计范文(23篇)
人生就像一场长跑,成功不仅仅是靠速度,更要有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写总结时,我们要用简练明了的语言,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10、总结范文的收集对我们的写作提升有很大帮助。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一
教材分析: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相互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寓言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应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文教学应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强,我确定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确定下“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这一基调,让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其一,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故事内容;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读中体悟寓意。其二,把写引入课堂,进行写字练习,说感受,写感受,写体会等。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写中内化语言。其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通过看文字、读课文、诵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律美,提高审美情趣,把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寓”、“矛”、“盾”、“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初步领悟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指导朗读、背诵;
2、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
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古乐伴奏带。
2、隶书竖排抄写全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解读课题。
1、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认识矛与盾。
(1)根据插图,认识“矛”与“盾”。
(2)识记生字“矛”与“盾”,引导观察,指导识记书写。
(3)根据课题质疑,梳理问题,便于进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章。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的方法,及时归纳和小结。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1)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2)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教师提示方法,巡回检查。
3、检查学习效果。
(1)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
教师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2)初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浅谈对古文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3)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小组合作,弄清问题。
提出合作任务,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的三个句子,相机点拨。
2、品读课文,检查读的效果,配乐朗诵。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四、联系实际,畅谈感受。
2、漫谈体会,写体会。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必做题:1、书写生字。
2、背诵课文。
2、把故事复述给亲朋好友听。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二
我在妈妈新买的一个带有文字的花瓶插上了我亲手种下的金色花,它玉宇芬芳,浑身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它的这股香味让人闻着感觉舒心,它金色的花瓣里藏着一个只属于它的故事,它像一个年方十八的花季少女,独自绽放它的美丽,让它令我神往陶醉。
我愿化作一朵金色花,时常候在妈妈的身旁。在黑暗的最后一丝凉意除尽后,一点微亮的曙光从东方拔地而起,一点一滴的占据整片天空,光明照亮了整个龙的世界,我就在光的召唤下偷偷醒来,藏进了桌边的金色花苞里我在一旁偷着乐,想要趁我的妈妈起床后为一家人准备早餐时,我唤来了软硬不吃的风姑姑,不久前我向她苦苦哀求跟随她去安抚妈妈的额头,风姑姑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这样做,我只能说是个秘密,其时我是想细数妈妈头上的皱纹,那是岁月留给她的痕迹,像那有刻痕的光阴年轮。风姑姑仿佛知晓了我的心事,卫微笑地答应了我的请求,于是等她还来不及梳理她那凌乱的头发,我便悄悄跟着风姑姑起升飞跃,安静地停留在我妈妈的额头,爬进她的皱纹里,探听她的心事。
我知道早晨7点是她喊我起床的时间,于是乎我急忙变回了自己,躲在被子里,假装酣睡,听到妈妈柔和的声音,“起床了孩子”,故意装作没听见,继续装睡,好让妈妈不察觉我在偷偷地她,叫不醒我她也不会生气,因为今天是周日,是我任性妄为的日子。她不会在我身上浪费太多时间,没声音了,我猜测妈妈肯定走了,我又悄悄跑到楼下,将金色花绽放,等待妈妈的来临。
妈妈真的来了,只见她手里拿着一本《格林童话》,我使劲跑到花瓣的最高点,想与妈妈心有灵犀,日已近黄昏,我慢慢凭借阳的余辉,将自己投入妈妈所读的那一故事上久久伫立。黑暗逐渐降临,不好快跑,不要让妈妈发现我。我在妈妈专心致志读书时,跟随金色花的香气,现身在妈妈的身后,轻轻地叫了一声妈妈,她才发觉我正在他的身后,“孩子,你去哪了,怎么现在回来?”,我神秘一笑,“保密“,妈妈是知道我的性格的,我就是这样。
妈妈,我饿了,我在橱柜里发现很多好吃的食物,一起吃吧,吃完后回到房间在我的日记本里写到,我要做朵金色花,伴妈妈左右。
金色花,真美丽哦。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三
抒情诗:
《戏问花门酒家翁》。
作者: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少年游·离多最是》。
作者: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爱情诗:
《陇西行四首·其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蝶恋花·春暮》。
作者: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边塞诗: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征人怨》。
作者: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四
【导语】本站的会员“蔓蜻分”为你整理了“古代诗歌的。
教学。
设计”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会一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借助注释自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4、感受诗歌表达的母爱及诗人赞颂母爱、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表达的母爱及诗人赞颂母爱、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赞颂母爱的诗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组织。
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我是来自勒流中心小学的曾老师。既然我们大家不熟悉,那我们就先来学学古人,以诗会友吧!我给大家带来的诗是李白写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现在轮到同学们读出你送给大家的诗。学生背诗。现在,我们再来学学现代的歌星,以歌会友。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的可以一起唱。
教学过程。
一、歌声激情,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激发学生情感,营造学习氛围。
2、提问并结合板书:刚才听到歌声,你想到什么?(母亲、母亲对我的关怀、母亲对我的爱。师:有母亲,我们就能获得母爱结合板书:母爱)。
二、揭示课题,点明学习要点。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游子吟》,看看诗人孟郊又是通过什么来感受到这份浓浓的母爱的,又是怎样赞美母爱的。
三、
释题:游子吟(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四、学生朗读全诗、正音、指导朗读。
五、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理解全诗的意思。
六、学生汇报、老师订正。
七、图文结合,展开想象,描述诗句体现母爱的感人的情景。
1、导:同学们都大致理解了全诗的意思。从你们的理解当中,能不能知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什么情景呢?母亲为即将出门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
2、(出示图画)导:诗人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情景,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情景描绘出来。
八、小结、板书:在这首诗里,诗人通过描写母亲缝制衣服这一细节表现了母爱,特别是衣服上那密密的针脚,更倾注了母亲浓浓的爱。)。
九、理解诗歌末两句,体会诗人对母爱的赞颂。
1、导入:看着年迈的母亲在灯下缝制衣服的情景,沐浴着母亲浓浓的爱,诗人按耐不住自己的情感,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底话。
2、感情齐读末两句。
3、分析:这两句心底话是诗人对伟大母亲、浓浓母爱的赞颂。
寸草心小草的心意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游子的爱心慈母的恩情。(小草报答不了春天温暖的阳光儿子的爱心报答不了母亲深重的恩情)。
4、学生口头说末两句诗的意思。
十、感情诵读全诗,导:《游子吟》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儿子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让我们带着感情诵读全诗。
十一、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拓展说话、编写诗句练习。导:有人说,母爱是一种情感,看不到,摸不着。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原来母爱就存在于一些很平凡的生活细节当中。问:你能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小事)当中感受到母爱吗?学生说事例(生活细节)。
小结、指导编诗:母爱真是无处不在,母爱真是无微不至,生活当中的很多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现在,我们又来以诗会友,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我们对母爱的体会。
出示诗节母爱是什么?母爱是儿子衣服密密的针脚。请同学们仿照编写,编好了,以小组为单位连着读,让彼此感受。
3、学生汇报读诗。
十二、结束语。
请我们用心地体会母爱,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报答伟大母亲的爱吧!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五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破阵子》。
作者: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蝶恋花》。
作者: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
诗歌的学习一定要多读,本节课引导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民歌的语言特色,了解木兰的形象。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学生听豫剧《花木兰》选段,让学生自由谈一下对木兰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文学知识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本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二、自主学习。
师:这首诗记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花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这首民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4.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5.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6.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机杼可汗燕山鞍鞯扑朔迷离金柝。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明确:(交流制作的学习卡片,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根据情况进行讲解。)。
3.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明确:(详写: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略写:出征前的准备、军旅征战生涯。内容: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4.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明确:(整首诗大量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采用了互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整齐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教师适时举例说明。)。
5.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木兰的形象: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7.背诵诗歌。检查背诵。
8.重点研讨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七
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诗。(四言绝句)。
三、作者简介(将课本下面注释有的划起来)。
四、写作背景(ppt展现)。
这首诗作于汉献帝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族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五、诗歌朗读(朗读指导)。
1、听录音,把生字词标记注音,注意朗读的节奏、情感的变化。
2、生字词注音之后,全班齐读。
六、疏通文意,解释关键字词。
1、沧:苍苍茫茫,这里指广阔辽远,看不见边际的大海;
2、临:到达;
3、碣石山:地名,在今天的河北昌黎;
4、何:程度副词,多么;
5、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6、竦峙:高耸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7、秋风萧瑟: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萧瑟: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让生回答,全班齐读)。
译文:
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这广阔无垠的大海。
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在海涛中闪烁发亮。
真是好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吧。
(全班齐读译文)。
七、诗歌品析。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第一句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都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句主要写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景的?哪些是想象?
明确:全诗共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观海地点和目的,直陈其事,“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涌起):描写了大海的景象和山岛景象。——实景。
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大海和山岛的景象;
(3)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惊涛拍岸。
第三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体现了作者的气概。——虚景。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八、诗意理解,写作特点。
1、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九、复习总结。
《次北固山下》。
教学用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沧海》让我们感受到了曹操的豪迈情怀,现在我们一起去体会另一位诗人的浓浓乡思。
二、预读检查。
《全唐诗》、王湾、唐、五、律。
三、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四、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
(齐读全诗)。
五、诗句详解。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年已到。
家信已经传达到了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帮我将家信捎回家乡。
(逐步引导生翻译,全班齐读原诗和译文)。
六、思考回答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时节的哪些景物?表现出什么特点?
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七、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蕴含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八、主旨。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八
印度和中国的国情相近,具有可比性,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以中印国情的相似为主线,层层深入,贯穿全课,以便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线索。在学习印度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时,注意和中国的比较,加强了学生对我国国情的了解,如由印度人口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压力反思我国的人口问题,由印度的水旱灾害联系到我国的三峡工程,由印度的农业改革联系到我国的水稻专家袁隆平,由印度的工业联系到我国软件业的差距。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现象和特征,在相似国情的基础上了解印度的独特性。我认为学生学习地理,不仅仅是为了识记地理基础知识,更要学会地理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有所判断、解释和运用,以便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对别人一些成功的经验善于学习和借鉴。
为了比较的完整性,列举了文明古国、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发展中国家等基本相似点,从而导致本节课容量比较大,加上计算机故障,有些重点、难点(如气候、农业)分析得较为仓促些,原来设计的小组讨论竞答未得以充分施展。开放式多媒体教学容量大,更需要教师把握突出重点,给学生清晰的思路、鲜明的主题。
纵观本节课,我觉得比较满意。成功之处,课间利用风光片和特色歌曲,吸引学生注意,异域风情使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选取日本地震海啸自然灾害照片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受灾害无情人有情,自然产生预测灾害,战胜灾害的决心和迫切学习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度---印度的热情;活动一通过学生课前搜集、整理印度相关信息主动到台前展示完成对印度的初步了解;活动二自主学习---找一找印度位置、范围及地形区,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及利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学案指令读图查找、描图和填图,课上我利用多媒体辅助由学生上台指图、填图等验收自学成果的形式完成,任务型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活动三合作探究与思考---为什么印度水旱灾害频繁?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采取问题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归纳填表及角色扮演的形式,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探究印度水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活动四----算一算的预测题和图片让学生更清楚直观的认识到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读图用图能力,合作探究与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关注世界,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特别是合作探究训练的主要学习效果在于过程,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系列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与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使学生精于语言表达,善于倾听并接纳别人的意见。课后发现,本节课实施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学内容设计较多,学生思考与练习时间显得有些紧张,知识点的掌握不够透彻;另外,我对新的多媒体设备功能了解不全面,使用不熟练也耽误了部分时间,在这两方面应不断完善。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尽早创建出丰润地理高效课堂模式。
一、成功之处。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学目标达到,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学生较为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整堂课结构比较清楚,分成三大结构:位置地形气候,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条理,思路清晰,最后再通过板书总结,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大量运用各种地图,通过先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找出相关信息,然后老师在多媒体上显示,及时纠正学生,并在此过程中适时提示相应读图方法,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4、在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时,运用两幅图对比,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体会印度雨季和旱季;一方面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直观感受印度水旱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自然的引出印度水旱灾害频发主要是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很清晰的区别印度雨、旱季的形成原因和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二、失败之处。
1、运用与印度有关的图片配以解说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本意是想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由于文本设计过于冗长,精彩部分不够突出,使效果不如预想。
2、在介绍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时,就只让学生读课本了解,过于单调,没能很好的与我国进行联系和对比。
上完《印度》一节,有得有失,感触颇多&&。
印度和中国的国情相近,具有可比性,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以中印国情的相似为主线,层层深入,贯穿全课,以便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线索。在学习印度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时,注意和中国的比较,加强了学生对我国国情的了解,如由印度人口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压力反思我国的人口问题,由印度的水旱灾害联系到我国的三峡工程,由印度的农业改革联系到我国的水稻专家袁隆平,由印度的工业联系到我国软件业的差距。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现象和特征,在相似国情的基础上了解印度的独特性。我认为学生学习地理,不仅仅是为了识记地理基础知识,更要学会地理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有所判断、解释和运用.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九
教材分析:
南亚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自然、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本节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编排简洁、精炼,重点选取了位置、范围、地形与河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宗教与社会、人口和经济等,重点突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然要素知识,三大地形区、两大河流、一个季风气候。通过分析自然要素对农业、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学习运用地图说明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图表等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
重、难点:
教法、学法:
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区域地理中世界地理《南亚——印度》这部分内容,关于南亚的一些地理环境特征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所以这可以看做是一节复习课,但是我们现在不应该还停留在初中的阶段,要把高中学过的一些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加进来。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这些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区域的发展是对有利的条件加以利用,不利的条件加以治理,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亚(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生回答】北部山地海拔高,地势落差大;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德干高原是古老的岩熔高原,平均海拔为600m,饱经侵蚀,高原内部地势平坦。
【教师提问】印度主要是什么地形?对它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0°。
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得出南亚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西部沿海和东部平原区降水多,乞拉朋齐为世界雨极,半岛西部降水少,西北部最少)。
【教师提问】南亚有哪些主要河流?恒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如何?
地理位置:印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水汽来源充足,已形成大量降水。
地形地势:北部山地,中部平原,从印度洋带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区,易形成洪涝灾害。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成明显的旱雨两季,6-9月容易出现洪灾,其他月份容易出现旱灾。
水文:南亚地区河流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差,径流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二、南亚(印度)的人文环境特征。
【教师分析】南亚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过亿的国家有3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南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所以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的严重。白色人种为主。
主要的宗教分布为:佛教-斯里兰卡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三、印度。
【读图思考】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印度人口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少年儿童及青壮年组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1.有利条件。
水旱灾害频发,这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关。
【教师分析】我们来具体看一些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
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出口量为世界第三。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为平原地形,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小麦是印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的30%,在世界上居第二位。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及恒河上游地区。区位优势有:地面起伏平缓,虽然降水较少,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和黄麻糖料作物为甘蔗,油料作物为花生。
【学生回答】印度的传统工业为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黄麻产地的加尔各答,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棉花主要产区的沿海城市孟买,这两个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印度的煤、铁、锰资源非常丰富,之前主要为采掘工业,独立之后重工业如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学生回答】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密集,技术先进(或人才充足);现代化交通(交通便利);地处德干高原,环境优美;企业管理水平高。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十
学习目标:
1、记住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阅读图片,分析解释印度水旱灾害严重的原因。
4、知道印度粮食生产自给有余的原因。
学习重点:
(1)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学习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学习内容及要求:
一、填空(小组自主习完成。)。
1、印度东南临湾,西南临()海。
2、主要的陆上邻国有()。3隔海相望的国家:()。
4、印度是南亚面积最()的国家。
5、印度人口已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6、印度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增长()。
7、人口对()()()发展造成压力。
8、印度是文明古国,有著名的古建筑()。
9、地形特点: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10、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带和()带。
11、印度以()气候为主,全年(),分()。
12、印度水旱灾害频繁,解决的措施是修()工程。
二、简答。
1、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印度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三、综合题。
1、读课本35页印度地形图7.34,完成下列要求:山脉:()。
河流:()()高原:()。
海域:()()()岛屿:()。
山峰:()。
纵观印度地理事物分布,该地区大致可分为()大地形区。
b东北风。
c由海洋吹向陆地。
d形成东北季风。
e为雨季。
f10月至次年5月。
g西南风。
h由陆地吹向海洋。
i形成西南季风。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十一
年代:宋作者: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2.《石州慢》。
年代:宋作者:贺铸。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缠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初关来,恰而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清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3.《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年代:宋作者: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月下笛·万里孤云》。
年代:宋作者:张炎。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年代:宋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十二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髻鉴中心。(雍陶《题君山》)。
整个诗句写君山之美,作者先以青髻的量词“螺”为喻体,说明水仙刚刚梳洗罢的乌黑发髻高高蓬起,就像螺壳那样的形状,真是美丽至极。作者又想象洞庭湖是水仙的一面镜子,仿佛水仙正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青髻,娟秀挺拔的君山恰似镜中的螺形发髻高耸的样子。这种联想绝妙奇特,后面的联想完全是在前面“螺”这个量词比喻的基础上形成的,可见“螺”的美化作用的分量。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问题:试分析“剩”字的表达效果。
“剩”字有残存、残余的意思。一个“剩”让人感觉眼前出现的不仅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给人今不如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之感。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二、语言风格。
清新绚丽平淡(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
1、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质朴、自然):
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委婉(含蓄):
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悲慨:
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象九个烟点,大海小得象杯中之水。
7、奔放:直率有气势。
8、沉郁: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品味语言风格。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十三
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诗。(四言绝句)。
三、作者简介(将课本下面注释有的划起来)。
四、写作背景(ppt展现)。
这首诗作于汉献帝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族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五、诗歌朗读(朗读指导)。
1、听录音,把生字词标记注音,注意朗读的节奏、情感的变化。
2、生字词注音之后,全班齐读。
六、疏通文意,解释关键字词。
1、沧:苍苍茫茫,这里指广阔辽远,看不见边际的大海;
2、临:到达;
3、碣石山:地名,在今天的河北昌黎;
4、何:程度副词,多么;
5、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6、竦峙:高耸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7、秋风萧瑟: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萧瑟: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让生回答,全班齐读)。
译文:
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这广阔无垠的大海。
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在海涛中闪烁发亮。
真是好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吧。
(全班齐读译文)。
七、诗歌品析。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第一句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都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句主要写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景的?哪些是想象?
明确:全诗共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观海地点和目的,直陈其事,“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涌起):描写了大海的景象和山岛景象。——实景。
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大海和山岛的景象;
(3)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惊涛拍岸。
第三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体现了作者的气概。——虚景。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八、诗意理解,写作特点。
1、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九、复习总结。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十四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阅读训练:
1、理解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
2、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3、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阅读方法指导。
2、继续阅读心理培养。
教师所指导的阅读方法、答题技巧如何为学生所掌握。
要将最佳阅读心理的培养与具体阅读方法的指导相结合,在教学中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中一定要配合以最佳阅读心理培养,使学生的阅读在最佳的阅读心态下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上课前先进行阅读心境、阅读心绪、阅读心情、阅读心力、阅读心志、阅读心欲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最佳阅读心理。
阅读方法指导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诗歌中的字词句而体会诗歌的意境,在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意境的基础上判断诗歌所表达的主旨,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进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
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三为主”方针。
要尽可能地体现现代课堂“平等、合作、发现、交流、共享”的精神。
本知识点用8课时进行完毕。第1课时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阅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2—4课时进行客观题的阅读训练;第5—8课时进行主观题的训练。
继续培养最佳的阅读心理:纯洁的心境、安静的心绪、乐观的心情、专一的心力、坚定的心志、渴求的心欲。
指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
读诗题、出处、作者、注释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
认真品读诗句,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根据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分析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技巧。
本节课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诗歌阅读训练。
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很难忘的经历,如得到了很珍贵的礼物,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等,我也有自己很难忘的经历,那就是我第一次读到了几首古诗,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冷旷达之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苍凉孤寂之美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感到如得至宝。我们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这伟大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这无与伦比的伟大的文化又为我们留下了异常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惜这些弥足珍贵的至宝,珍惜她,发展她。
想一想以前有没有学过这一类的知识,翻一翻看有没有这一类的资料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
学生们阅读相关内容,并归纳交流总结读诗技巧。
教师引导总结:
1、品味诗题,看清作者、出处,利用好注释。
2、带着激情品读诗句,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境。
3、培养最佳阅读心理。
1、导要求学生注意:
(1)采用品读的方法。
(2)应用我们学到的阅读方法。
(3)尽可能地翻译出来。
(4)完成诗后的习题。
2、读学生品读诗歌,相互交流。
3、论谈论诗中的有关内容,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1)“宦游人”是什么人?
(2)大好春光,“宦游人”为何“偏惊”
(3)颔联和颈联写了什么?
(4)诗中的点睛之笔你认为是哪一句?
(5)如此看来,颔联和颈联是否属于败笔,因为它似乎与主题不一致?
4、结论。
(1)表现了什么主题?
(2)应用了什么手法?
(3)读诗要注意些什么?
(4)翻译诗句。
(5)对正诗后习题。
1、导注意阅读心理的调适和所学方法的应用。
2、读学生品读诗歌,相互交流。
3、论谈论诗中的有关内容,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1)“征”为何意,是否为征伐之意?
(2)荒烟为何断了,古木缘何而平?
(3)尾联与前二联从视觉抒写的角度是否一致?
4、结论。
(2)句末为何写夜猿鸣叫?
(3)对正诗后习题。
1、导注意阅读心理与方法。
2、读学生品读诗歌,完成诗后习题。提醒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3、论谈论诗中的有关内容,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1)1、2句的关系如何?
(3)颈联写“风”写“禽”,是否偏题?为什么?
4、结论。
(1)你认为本诗有什么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朗读《早梅》,品味诗中的意蕴。
(3)诗中的梅具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她?
1、最佳的阅读心理:纯洁的心境、安静的心绪、祥和的心情、专一的心力、坚定的心志、渴求的心欲、敞开的心门。
2、正确的阅读方法:
(1)品味诗题,看清作者、出处,利用好注释,注意理解。
(2)不理解的诗句根据上下句悟读或猜读。
(3)带着激情品读诗句,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境。
(4)要有阅读激情,不能麻木冷漠。
“精良素质铸炼”之4—12题。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十五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考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形象,就是诗人在作品中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例如下面的两首诗: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里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例如下的两首诗: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此诗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内与外是统一的。这种形象化的表情达意手法,要比直言好得多,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在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象,二者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所以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内在形象情感也就截然不同。
感知画面是基础,把握情感是关键,考生鉴赏诗歌形象时,要特别注意这两个环节。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
例: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析: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析: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抗金收复失地的一生)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政绩斐然的愉快心情)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十六
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古代文明深深地影响了世界上许多领域,包括哲学、宗教、科学等。在我的参观和研究过程中,我对古代印度的文化和思想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在研究古代印度文化时,我被印度教和佛教的智慧深深吸引。这两种宗教均起源于古代印度,强调个人的信仰和修行。印度教相信存在着很多神灵,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所信仰的神,并通过祈祷和供奉来获得神灵的庇佑。佛教则强调个人的内在修炼,通过禅定和慈悲来实现心灵的解脱。这两种不同的信仰方式都教会了我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并且思考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对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印度哲学包括吠陀哲学和耶奥哲学等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探讨了关于宇宙、人类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其中,耶奥哲学最为著名,强调人类追求真理和道德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真理是多角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个体,我们必须尊重他人的观点,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真理。
古代印度的科学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印度古代科学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数学方面,印度人发明了零和阿拉伯数字系统,并提出了许多数学理论和公式,对整个科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天文学方面,印度古代科学家精确地计算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并发展出了详细的天文历法。在医学方面,印度古代的医学家发展出了许多治疗方法和药物,对人类健康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科学成就让我深感古代印度人民的智慧和勤奋,也激发了我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热情。
最后,我惊叹于古代印度的艺术和文学。印度的绘画、雕塑和音乐在古代就已经非常发达,这些艺术形式通过它们独特的样式和主题展示了古代印度人民的文化和信仰。而印度的文学作品,如《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描绘了古代印度社会的种种故事和传说,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和学习的机会。这些艺术和文学作品使我深入地了解了古代印度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让我意识到艺术和文学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古代印度文化的研究和参观,我领略到了这个国家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印度教和佛教的智慧、印度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发展以及艺术和文学的成就,都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我相信,古代印度的文化和思想将继续影响人类的发展,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十七
1.学习这五首诗,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理解五首诗歌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理解诗歌的意境。
2课时。
综合新授课。
讲读-讨论。
(一)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字的音:
碣石澹澹竦峙萧瑟枯藤昏鸦天涯。
2.自己练习读这五首诗:
(二)三分钟演讲。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一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
2.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
(四)学习《观沧海》。
1.作家作品简介。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五)学习《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简介。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2.朗读这首诗。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4.题解: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5.总结:
首联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是近景。“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颈联是这首诗中的佳句:夜还没尽,就看到一轮红日从东边江面上徐徐升起,带来了温暖的气息;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联由感受写到思乡。虽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观赏,却无法抑制涌动的思乡之情。诗人离家日久,见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中对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虽然末句写了旅途中的乡思,却没有一点凄凉之情。
6.当堂背诵。
(一)学习《钱塘湖春行》。
1.作家作品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白氏长庆集》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多,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
《钱塘湖春行》是穆宗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朗读诗歌指导:
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小结: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中间两联是分写。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二)学习《西江月》。
1.作家作品简介。
《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湘凡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很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城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2.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3.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结。
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5.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6.写分析短文,就两首诗你所体会的意境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抽查几个交流。
(一)学习《天净沙·秋思》。
1.解题: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2.通过想象,把握意境。
作者在曲中只是列举几种事物,没有使用动词或关联词,即形成一幅有形象,有色彩,有气氛,有韵味的图画。
通过想象,描述图景,切忌硬译: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3.总结:点评想象,点明《天净沙》的艺术成就。
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早年热衷功名,屡不得志,漂泊生涯二十余载,本曲乃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与泪写成的,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为“秋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4.布置作业:
(二)课堂练习:
阅读。
(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体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写景诗。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
4.本诗以字统领全篇,先写景,然后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二)。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表现了诗人行踪的诗句是。
6.表现是“春行”的诗句是。
7.表现作者骑马游西湖的诗句是。
8.诗中运用对仗的句子是。
(三)老师点拨: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体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感怀写景诗。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最后两句是乐章结尾时的套话,与正文内容无直接关系。
4.本诗以观字统领全篇,先写实景,然后写虚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5.表现了诗人行踪的诗句是。
6.表现是“春行”的诗句是。
7.表现作者骑马游西湖的诗句是。
8.诗中运用对仗的句子是。
十、板书设计:
观沧海曹操东汉四言乐府登山望海。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五言律诗驾舟扬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七言律诗赏花观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宋词夏夜出行。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元曲悲秋思乡。
十一、课后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点拨,让学生准确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当堂准确流畅地背诵。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十八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如梦令》。
作者: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3.《四块玉·叹世》。
作者:马致远。
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
人间宠辱都参破。种春风二顷田,
远红尘千丈波,倒大来闲快活。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
妻儿胖了咱消瘦。
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4.《声声慢》。
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天净沙·春》。
作者: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十九
古代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国家,其独特而深远的影响力在世界各地可见。作为一个对古代印度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人,我有幸过上了一段时间体验印度文化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我对古代印度的文化、宗教以及人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和与印度历史、文化相关的活动,我得以对古代印度的心得体会有了更深入的领悟和认识。
首先,古代印度的文化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它追求和谐、平等与包容。在古代印度,人们对文字、音乐、舞蹈以及绘画充满了热情和执着。我参观了古代印度的一些寺庙和教堂,目睹了壁画和雕像,被里面所蕴含的精神和内涵深深地震撼着。古代印度人民的信仰与生活联系紧密,他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和祷告来表达他们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种宗教信仰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古代印度的宗教多元化也是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印度有多个主要宗教,如佛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不同宗教之间的宽容和尊重,让我领略到了古代印度人民对于宗教信仰的宽容态度。他们不仅信仰自己的宗教,也尊重别人的宗教观念,并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和追求信仰的自由。这种宗教的多元化和宽容性是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影响力能够传承至今的关键原因之一。
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也深深吸引着我。在古代印度,佛教的兴起和影响力对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哲学思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参观了一些佛教寺庙和修道院,聆听了一些佛教领袖的演讲,对佛教的核心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佛教强调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智慧,通过修行和禅坐来达到心灵的升华。这种哲学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加关注内在的自我,并尝试通过冥想和宣理来提升个人的内心境界。
最后,古代印度的历史也展现出其深远的影响力和辉煌的文明。我参观了一些历史遗址和博物馆,了解了古代印度的建筑、艺术和文学的发展历程。在这些历史遗迹中,我看到了古代印度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他们的建筑艺术和文学作品代表着他们对美和智慧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也体现在他们的道德行为和对生活的态度中。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印度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如此深远影响力的原因。
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和体验,我对古代印度的文化、宗教、哲学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古代印度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多元化和哲学智慧,在世界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这段经历让我深深地意识到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必要性。我相信通过学习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印度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与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相结合,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世界。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二十
3、品味诗歌的意境。
1、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五首古代诗歌。
2、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观沧海》《次北固山下》。2、就诗歌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这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杨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朗读时应该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喜共悲,然后再作客观评析。
三、正课。
1、朗读《观沧海》,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
2、作者作品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关于汉乐府诗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描写由此拓展开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在这水波澹澹的大海上,最先映人眼帘的是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天萧瑟,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的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诗人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感伤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海的气势和威力。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
5、小结。
这首诗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作者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第二课时。
6、朗读《次北固山下》。
7、作家作品简介。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官至洛阳尉。《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这首五言律诗最早见于《国秀集》。诗题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8、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联“客路”点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写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颈联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9、小结。这首诗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见,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
四、作业。
第三课时。
1预习。
1,朗读《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
2,就诗歌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赏析了前两首诗歌,这节课我们继续赏析后两首诗歌。
三、正课。
1、朗读《钱塘湖春行》,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2、作家作品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贞元十六元(88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此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824)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人早春游湖,面对湖光山色,莺歌燕舞,草色花香,心情十分愉快。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诗的风格自然清新,娟秀明丽。
3、赏析。
诗人以“春行”二字作为贯串全诗的主线,由点到面又由面到点地逐层展开描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首句直述“春行”的出发地,是在杭州西湖的登揽胜地“孤山寺”之北,“贾亭”之西,既点明了具体环境,又为展开湖上春光的描写作好了铺垫。次句大笔勾勒出湖上早春水涨云低的混茫景色,令人透过西湖水面刚与岸平以及天上和湖上波澜连成一片的画面,已经感受到春意的氛围。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作者描写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细腻而生动,流露出诗人一路行来的新鲜感受和喜悦心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花草。随着“乱花…‘浅草”一联镜头的转换,诗人已由“贾亭西”来到了“湖东”,写法也由点的展开变为面的收缩。唐人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小结。这首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诗人从大处落笔,颔联写莺燕,颈联写花草,尾联直抒胸臆,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第四课时。
5、朗读《西江月》。
6、作家作品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现在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湖几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辛弃疾曾两次罢官,隐居上饶(今属江西省)的带湖,前后时近二十年,这首词是词人在隐居时期里写的,词牌下原有小题。“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就是黄沙岭,在上饶西部。词中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
7、赏析。
上片写的大约是前半夜的景色: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停地呜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词人在夜行中见到和听到的这一切,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在艺术形式上,词人用农村夏夜里特有的声音——蝉鸣、鹊啼、蛙叫、人声来渲染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又反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这是以闹写静的手法。
下片写的是后半夜的景象: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社林旁边那家曾经见过的茅店。不用说,词人这时的心情是何等的惊喜!
8、小结。这首词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不是身历其境的人是不容易体会到的。
9、朗读《天净沙秋思》。
10、作家作品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音”。这些评价,并非溢美之辞。
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套曲”,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的地方,一般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句的。句中可以衬字,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化。
11、赏析。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用名词构成一幅凄切恸人的图画。“枯”、“老”、“昏”、“古”、“西”、“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切地衬托出天涯游子的思绪。后两行才点明在夕阳西下环境中的游子,显得何等孤凄悲凉。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缤纷;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见他的乡愁是何等的浓重。
12、小结。
小令由昏鸦的归栖,引出古道上慢步行进的瘦马,最后才点出这一切是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总共二十八字,通过抒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表现得十分深刻,显示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及精巧的艺术构思。
四、作业。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并在勾连其他诗歌中加深理解,在情境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勾连其他诗歌,引导学生加深对古诗意象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古诗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留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明确课堂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1、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老师要补充一句:读诗是一种更大的幸福。老师读,同学们认真听,标出易读错的字音,听清节奏。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诗歌。(仿读,读准字音,重音、节奏。)。
3、指名说说读诗的感受,并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师鼓励肯定。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三)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了解“意象”。
1、赏析诗中的意象。
(1)介绍“意象”的概念。
古诗中的意象,可以这样理解:象:诗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意: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景和物。诗人的思想感情,借意象来表达、传递。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
得知好友王昌龄仕途屡遭挫折,被贬龙标,李白深表同情和关切,写诗遥表关怀,希望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李白在诗中选取了哪些景和物呢?(杨花、子规、明月等)。
(3)杨花和子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杨花,柳絮,是漂泊无依的形象。子规即杜鹃,啼声哀切,“杜宇声声不忍闻”。)。
(4)景物纷繁,作者选取它们是随手拈来还是有意挑选呢?如果你是李白,猜一猜他选这些意象的原因。用“我选这些意象的原因是……”的句式表达。(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特选杨花和子规,不仅因为它们能点明暮春时节,还由于它们能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以寄寓作者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其中的叹息感伤之情。
3、师生共同总结诗歌意象的内涵和它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四)学习《天净沙·秋思》。
1、学生自读诗歌,找到诗中描绘的意象。(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学习成果)。
2、本诗一词一景,把多个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萧瑟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第一人称来描述这个画面。其他同学随他的描述来体悟诗情(表现了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与惆怅)。
3、有感情地朗读。
渲染情境: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师生共同朗读《天净沙·秋思》。(低缓忧伤)。
4、当堂背诵积累。
古诗不仅要欣赏,更需要积累。请同学们背诵这两首古诗。(当堂练背,试背。没背好的课后背诵并默写)。
【设计意图】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五)拓展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举出具体的诗句为例,分析这种意象寄寓的是作者怎样的情感。
举例如明月、蝉、柳、红豆等。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地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本后“积累与拓展”第五题中的诗句,课下搜集整理其他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并按照作者的生平经历分类(如遭贬流放、战乱流离、在外求学……)。
【设计意图】阅读积累更多诗歌,并搜集整理中加深对古诗中意象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二十二
1、了解前三首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当堂背诵三首诗。
3、理解内容及思想感情。
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刚学说话时就已接触到了许多中国的古典诗词曲,学习古诗词曲对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是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诗词曲,希望大家能当堂背下来。
(二)整体感知前三首诗。
1、学习、欣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证》。
(1)简介作者及背景。
刘禹锡,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在途经扬州时遇到因病从苏州归洛的白居易,在一次宴会上,白居易写下《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相赠,对他二十年的形同流放的生涯表示同情,刘禹锡即兴写了这首诗回赠他。
(2)、老师范读课文,体会诗的感情和语气。
(3)、全班齐读。
(4)、赏析全诗。
2、学习赏析《赤壁》一诗。
(1)简介作者及背景。
作者杜牧,晚堂著名诗人,在晚堂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以别于老杜。其诗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2)背诵,当时检查。
(3)赏析全诗。
讨论:你怎样看待杜牧在诗中的假设?
3、学习赏析《过零丁洋》诗。
(1)简介作者与背景。
文天祥:1278年兵败被俘,不堪屈辱两次自杀未死,后被押途中写下名篇《过伶仃洋》,以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局表达了复杂而又放达的内心世界。
本诗是一首七眼律诗,其最后一联,广为流传。该诗先写自己的家国之恨和艰难困厄的遭际,最后表达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2)赏析全诗。
提问: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全班一起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前三首诗的背诵情况。
(二)讲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欣赏歌曲。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词属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3、讲析全词。
(三)课堂讨论。
问:《水调歌头》中的小序是什么意思,它的作用是什么?
问:诗中作者凭想象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他由什么事物引起想象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展开这种想象的。
(四)讲析《山坡羊潼关怀古》。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范读课文。
3、学生齐读,体会感情和语气。
4、赏析全词。
5、小结。
本曲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揭示封建社会历史的一个客观规律。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加强诵读、默写;理解内容及思想感情。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篇二十三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加深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诗歌蕴含的哲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一)本课教学方法的选择。
诵读、分析、点拨。
(二)本课学法的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分享。
(一)导读。
幽州台,即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二)读背景。
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眼光的人,武则天当政时,契丹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出兵抗敌,任陈子昂为参军。陈子昂提出的正确主张武攸宜都不予理睬,结果兵败,但武攸宜不思悔改,反而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陈子昂身上。陈子昂内心无比痛苦,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幽州台上,吊古伤今,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
(三)读“景(描写的景物)、物(寄托的物象)”
生成预设: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生命短暂,因“不见”明君而无法施展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四)读“情(抒发的感情)、志(表达的志趣)”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也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一)导读。
泰山,五岳之首。春秋时,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山中还常常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望岳》这个“岳”指的是“泰山”。
(二)读背景。
杜甫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25岁的他看到泰山,心胸豁然开朗,豪情迸发,吟诵出这首千古名篇。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三)读“景(描写的景物)、物(寄托的物象)”
活动设计:《望岳》围绕“望”字写,但望的角度不同,望到的景象也不同。
1.首联远望,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读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
2.颔联近望,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读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
3.颈联细望,从“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一句读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傍晚鸟儿归巢的景象。
4.尾联想象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想到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从侧面衬托泰山的巍峨高耸。
(四)读“情(抒发的感情)、志(表达的志趣)”
生成预设:杜甫登上泰山后,发现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心潮澎湃,心胸开阔了,禁不住热情地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一)导读。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传说宝林山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的,因此又得飞来山之名。公元1050年,王安石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
(二)读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亲身登临千寻塔远望,用一览无余的视角来抒发他心中兴奋愉悦的心情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三)读“景(描写的景物)、物(寄托的物象)”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
生成预设:立足点是“千寻塔”。从“千寻”读出塔极高。从“闻说”一词可以读出诗人并未见到“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的奇妙景象。
生成预设:诗中“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浮云”出自“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比喻不把某事物放在眼里。
(四)读“情(抒发的感情)、志(表达的志趣)”
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本课学习的三首诗,让我们感受到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感受到杜甫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会到王安石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希望我们能理解这些诗歌表现的哲理,让古代文化精华进入我们的内心,滋润我们的心田。
1.背诵并默写前3首诗。
2.选择感受最深的一首,发挥想象写成一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