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热门18篇)
教案还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案的编写要灵活应变,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一
3、一列火车晚上8时从上海开出,第二天下午5时到达北京,路上行了几小时?
练习:1、叔叔晚上11时上班,第二天早上7时下班,他工作了多少小时?
2、一艘轮船从晚上10时起航,到第二天下午3时到港,共航行了几个小时?
思考题:小明每天晚上8:30睡觉,第二天早上6:40起床,他一共睡了几小时?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二
24时计时法(教材第84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计算经过时间。
【复习导入】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下午2时是()
上午8时是()
晚上10时是()
夜里2时是()
下午5时半是()
凌晨4时20分是()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19时是()
12时是()
24时是()
8时是()
22时40分是()
13:50是()
【情景导入】
(1)出示例题情境图(见教材第84页例3图)。
(2)问:从图上说说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何计算乘车的时间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讨论计算方法。
2、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18时-9时=9小时
3、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
(1)问:你还能想到什么办法?
(2)师生共同进行拨钟表的方法。
(3)小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课堂作业】
教材第84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你是怎样计算经过时间的?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5~87页“练习十八”第2~10题。
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
简单时间的计算
简单的时间计算:18时-9时=9小时
简单的时间的计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容易接受,我在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时,先让学生探究,再进行反馈交流,然后进行说想法(自己说、互相说),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找到学生最初的想法。在这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能很好的掌握知识,学习兴趣也很浓厚。我用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使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兴趣高涨,学习氛围浓厚。这样贴近生活的情景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学习起来不吃力。而且,我始终让学生先自己试着做,试着想,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有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交流反馈,学生的思维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学习知识的帮助很大。在教学时间的计算时,我辅以钟面,始终在钟面的帮助下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学生脑子里有钟面,形成表象,然后再慢慢淡化出来,直至脱离直观的钟面,在脑海中形成钟面。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三
解(1)。
∴(-0.45)5≈-0.018。
(2)按键/显示。
例3用计算器求值。
(1)(-6)2(2)-62。
解
随堂练习。
1.9.2×3+10.22.(-2.35)×(-0.46)。
答案1.37.82.1.0813.141.670;4.-8.0095.7.617。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复习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强化数数能力以及运用数进行交流的能力。
2、能正确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百以内数的含义,运用学过的数正确进行交流、表达。
教学资源:
计数器、钟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
1、第1题:看图及计数器,完成填空: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第2题:
(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
(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数是()。
(3)十位上是(),个位上是()的数是()。
3、第3题:
(1)让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这题。
(2)交流:指名几人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巩固解决问题的练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第4题:
(1)实物投影出示表格。
(2)要求学生怎样求出括号里的数。
(3)学生计算。
(4)交流。
2、第5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三、全课总结,课堂练习。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
(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6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9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个十是40.
(2)按规律填数:
5、10、15、()、()、30、()、()、()、()。
2、4、()、8、()、12、()、()、()、()。
50、60、()、80、()、()。
板书:
练习五。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编制者:曹静芳)。
教学后记: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五
:简单的计算(例5、例6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九3题、5题、7题、9题)。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懂得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2、认识用两位小数表示的以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便利。
:掌握元、角之间的基本换算方法。
:认识用两位小数表示的以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
:例5、例6教学挂图。
口答: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
1、教学例5。
(1)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桌上摆出1元2角钱。
(2)提问:1元2角等于多少角?每个学生借助自己摆的学具“1元2角”进行操作和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
(3)再问:“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抽象出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4)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2角=(。
)元(。
)角”。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2角,所以12角=(。
)元(。
)角。
(5)巩固练习。
3元8角=(。
)角。
26角=(。
)元(。
)角做完后指名说一说想的过程。
2、教学例6。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说各组讨论的结果,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5角、2元、1元2角、35元9角。
(3)引导学生认识物品单价的方法: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巩固练习。
50页做一做第2题(小黑板出示)。
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第7题。
第9题。
第3题。
一、复习导入:简要的回顾上节课的知识,人民币的单位,及1元=10角,1角=10分重要的关系后出示几道单位换算的题目。意图是让学生能回忆起上节课的内容及为本节课的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课:1元2角=(。
)角,请那些知道的说说怎么想的,然后问大家说说他是怎么做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意在突出把10角换成1元。就这样例5就解决了。随后针对例5,出示了几道相关的习题,在习题中选几题说一说怎么做,进步强化。
随着出示到商店买东西:出示了各种物品的价钱,学习例6。例6是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上的,但是现在的学生买东西基本上都是店主说多少就多少,这些价钱认识的不多,而且在农村学生见的都不多。所以在出示后学生有些会看,但知道怎么看的不多。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处理方法是:先让他们认认看,再让学生观察这样的数见过了没,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的小数点后,说一说小数点把这个数分成了几部分,左边的数表示什么,右边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最后根据这几个价钱,小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继续复习面积的计算,完成练习十九其余的题。
教学要求: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已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进行面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这节课继续复习面积的计算。
二、基本题练习。
1、求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
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就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做练习十九第13题。
提问:计算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数据。我们怎样来测量圆的`半径。指导学生利用“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这个知识,先测量圆的直径,并算出半径。
计算直角三形的面积要先测量什么数据。
让学生在书上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九第14题。
指导学生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量,另一种是把不规则图形看成大小接近的规则图形。
3、做练习十九第15题。
让学生计算后组织交流并列成表。
指导学生看表说出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的差的变化与面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更加明确了哪些内容?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11、12题。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七
一、填空。
3时=()分4分=()秒。
5时=()分30分=()时。
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明刷牙需要2()。
(2)小红系红领巾用了16()。
(3)课间休息10()。
(4)爸爸每天工作8()。
三、填空。
四、应用题。
1.小星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几小时?
3.一列火车晚上8时从上海开出,第二天下午5时到达北京,路上行了几小时?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乘法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设计意图:
一、公开课平常化。
公开课平常化,平时课公开化。公开课总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要不然听课的老师也会觉得没有价值。其实不然,不管成功与失败,它都会体现出我们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成功有着值得学习、推广的经验,而失败也会给我们带来学习、反思。特别是我们校级的教研课,最好就是暴露我们学生的学习问题,我们老师教时存在的问题。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初衷来上这节课的,无试教、上前没有向学生说明上哪一节内容,没有告诉学生有老师来听课。这样的课较为真实,也最能训练自己的基本功。当然镇级、市级的除外,今天的这节课,我自己觉得成功和失败各占50%,从教学任务的完成来看,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敬请我们听课的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促进我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我们平时的课向公开课靠拢,公开课呢则向平时的课靠靠拢,只有这样才会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对于结合律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育,这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我是通过让学生游戏,在游戏中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总结应用这样的一个思路进行的,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思路是符合当今的新理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但是在验证当中的时间没掌握好,我自己也忘了,这也反映出教师的驾驭课堂、灵活调控的一种教育机智,而且在教学中也有颠三倒四的现象,本来是素材呈现后,让学生发现规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然后提出假设验证,但在教学中到最后才概括出这个规律来。
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也就是当今最新的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独立思考是合作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交流是空的。在教学中有体现,进行猜想验证是,我要求是学生自己先写一个式子,再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在总结出乘法结合律的规律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这个规律记住,而交流呈现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如果不出现,我也会呈现出来,以发挥学生的想象的。
四、两点反思。
1、多媒体的运用,与制作。
本节课本来打算在教室进行,想想,这种课件也真是可有可无,只能说是一种电子彩板,不是电子黑板。另外,这次我采用的(powerpoint)进行制作,是第一次上课采用这个软件进行制作课件,花时两节课,效果怎样,有待大家评论。如果平时我们的课如果要用,我觉得我们老师完全有能力可以用这个软件进行简单的课件制作。
2、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九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这一小节的教学需要注意:
2.对计算器的介绍应随着知识的学习逐步进行.。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
难点:乘方和开方运算;
教学过程:
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75)+(-22.5)(2)51.7×(-7.2)。
解(1)。
∴(-3.75)+(-22.5)=-26.25。
(2)。
∴51.7×(-7.2)=-372.24。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十
1.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单位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理解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1.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有关元、角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2.1教学重点: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2.2教学难点: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2.3考点分析: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特别注意的是进行计算时要先统一单位。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商品标价签。
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今天请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师出示面值不同的人民币让学生复习。)。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
2.人民币按质地分为哪两类?(纸币和硬币)。
3.1元=(10)角,1角=(10)分。
师:孩子们,你们回答太精彩了!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例5。
1.出示例5的主题图。
师:老师是这样拿出1元2角,请看大屏幕。
1元2角=()角。(板书)。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老师引导学生:
1元是10角,10角加上2角,就等于12角。即,1元2角=12角。
2.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18角=()元()角。(板书)。
想: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因为10角=1元,8角=8角。
所以:18角=(1)元(8)角。
3.即时练习。
1元=(10)角。
5元=(50)角。
23角=(2)元(3)角。
90角=(9)元。
4元5角=(45)角。
3元5角=(35)角。
56分=(5)角(6)分。
(二)元、角的加减法计算。
师:孩子们,你们刚才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现在用你们所掌握的知识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例6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学生起来说说)。
师:从图中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回答可以解决,不合理之处,教师纠正。)。
师:刚才你们提出很多的数学问题,老师挑出三个问题来解决。
(1)买一个圆气球和一个爱心气球,要多少钱?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汇报。)。
板书:5+8=13角。
师:在日常生活中,当满10角时就转化成“元”,所以13角=()元()角。
板书:13角=1元3角。
小结: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2)买一个笑脸气球比一个花朵气球贵多少钱?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读题目?
师:“贵”是什么意思?(贵是多的意思,贵多少就是多多少。)。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汇报。)。
板书:1元=10角10—6=4角。
师:为什么把1元换成10角?
生:1元减6角,它们的单位不一样,只有单位一样的时候才可以计算,因此1元换成10角。
小结: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相同单位名称,再计算。
(3)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天鹅气球,要多少钱?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
师:谁来用响亮的声音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1元加3元等于4元,再加1角,所以等于4元1角。
小结: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全班读一读)。
(三)解决问题(例7)。
课件出示主题图:
模拟购物活动。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知道了每本书的价钱。
老师提问: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种杂志?
“正好”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自由发表,最后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老师总结出答案:
通过随便拿出2本来试一试的方法得出答案——画报和连环画。6+7=13(元)。
通过先选定一本,然后和其它的三本逐一试得出——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5+8=13(元)。
巩固提高。
1.57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2.57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先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教师针对每一个问题分别请学生做答。
3.练习十三的第2题。
提示学生先看清买的是什么物品,同时要注意单位。
学生完成后,由小组派代表轮流给出答案。
教师对有错误的地方进行订正。
4.练习十三的第4题。
教师提示,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讨论。
请一名同学说出答案,并说说自己做题的思路。
课后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同学们要明确:进行关于人民币计算时,只有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元和元、角和角再计算的原则。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1元2角=()角。
1元是10角,10角加上2角,就等于12角。即,1元2角=12角。
18角=()元()角。
想: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因为10角=1元,8角=8角。
所以:18角=(1)元(8)角。
(二)元、角的加减法计算。
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相同单位名称,再计算。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十一
(1)了解什么是乘、除法的灵活应用。
(2)使学生在计算乘法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3)掌握乘、除法使用的算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分类比较等方法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独立观察、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乘、除的灵活应用的探索发现活动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简便计算给我们数学中的计算带来的方便,激发热爱数学和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
(1)灵活应用运算定律。(2)理解算理过程及算法。
教学过程。
复习(1)。
12=()×()12=()×()。
32=()×()32=()×()。
复习(2)。
24×16=16×24()。
125×7×8=7×(125×8)。
()。
(100﹢4)×25=100×25﹢4×25。
()。
(一)、导入。
1、口答。
分别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学生回答,
老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减法性质a-b-c=a-(b+c)。
2、填空。
24=4×()25=()÷432=4×()125=1000÷()(二)、新授教学。
1、教学例4。
a、出示例4的插图和已知条件提问?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明白“一打装”是指一筒12个。
b、根据图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之一、每幅羽毛球拍多少钱?
问题之二、每只羽毛球拍多少钱?
问题之三、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问题之四、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问题之五、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问题之六、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少花了多少钱?
c、尝试解答问题。
(1)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解决不同的6个问题。
(2)每个小组交换问题解决。
(3)每个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案。
(4)展示尝试结果330÷5=66(元)。
330÷5÷2=33(元)或330÷(5×2)。
25×12=300(个)。
32×25=800(元)。
330+32×25=330+800=1130(元)。
(6)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算理方法。通过学生的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
全校新运到课桌350张,全校共有14个班级,平均每个班级可以分到多少张?
(三)、课堂巩固练习。
1、下面的题做对了吗。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拓展提升(一)。
简便计算。
25×2×532×125×25。
拓展提升(二)。
25×125×64。
(四)、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乘、除法的灵活应用。
25×1212×2532×2532×25。
=25×4×3=12×100÷4=8×4×25=32×100÷4。
=100×3=1200÷4=8×(4×25)=3200÷4。
=300(元)=300(元)=8×100=800(元)。
=800(元)。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十二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二册第50页。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通过购物活动,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孝敬老人等人文教育。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和玩具。
生:聪聪、明明(掌声欢迎)。
师:他们有一些问题不太明白,想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告诉他们吗?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2、1元=()角1角=()分。
3、一张1元币可以换()张5角;可以换()张2角……。
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去干啥去?
明明:奶奶来了,我拿了12角钱,想去买一包小吃给奶奶。
聪聪:拿那么多硬币,要是丢了一个,怎么办?
明明:那怎么办?你们能帮帮我吗?
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可以换成六张2角的纸币。
生2:可以换成两张5角,一张2角。
生3:可以换成12张1角的纸币,不容易掉。
生4:我可以帮他换成一张1元和2张1角。
生5:多了,多了,还是换成一张1元和一张2角的最方便。
师:为什么?
生3:因为10角=1元,所以12角就是1元2角呀。
教师带头鼓掌。
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
出示:3元8角=()角6元4角=()角。
26角=()元()角78角=()元()角。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明明拿着换好的钱走进了“超市”。(课件出示)。
杨梅干葡萄干冬瓜条花生糕点。
1.50元3.00元1.20元2.00元0.80元。
明明看见这么多的食品,不知道该买什么好?有谁能帮助他?
学生交流后发言:
生1:买一包花生,很香,
生2:我反对,花生比较硬,奶奶吃不动,我认为还是买一包杨梅干好,它比较有味。
生3:我不同意,杨梅干虽然比较有味,但是明明带的钱不够。
教师对此学生的回答,故作惊讶:“哇!你怎么知道不够?
生3:上面有标价。学生得意地说道。
教师笑道:“你很善于观察!依你看,明明买什么好?”
生3:我认为买冬瓜条好,它也比较好吃。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他的建议是否合适?
学生汇报:
生1:一包冬瓜条要12元,太贵了。教师笑道:“是吗?”
生2:不对,我认为一包冬瓜条是1元2元。学生一哄而笑。
生3:我认为冬瓜条是1元2角,因为1.20元就是1元2角。”
教师夸奖:你真棒!
教师说明:1.20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圆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师:下面我们来看其它一些物品的价格(课件重出)。
学生说出物品价格后,随机出示相对应的物品价格读法:
杨梅干葡萄干冬瓜条花生糕点。
1.50元3.00元1.20元2.00元0.80元。
1元5角3元1元2角2元8角。
(播放录音)聪聪:“明明的奶奶生病了,我也想拿着我的零花钱来买一些东西送给他们。我想买一包冬瓜条和一些糕点要多少钱?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师:谁来计算一下?
生:1元2角+8角=2元(板书)。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生1:因为1元2角是12角,12角加8角等于20角,20角可以换成2元,所以1元2角加8角等于2元。教师点头。
生2:2角加8角是1元,1元加1元是2元,所以1元2角加8角等于2元。教师竖起大拇指。
师:老师有5元钱,我想买一包葡萄干,够吗?
生:够。一包葡萄干是3元,老师有5元,还要找回2元钱。
板书:5-3=2(元)。
谢谢大家!你们表现真棒!
以学生为主,教师给予补充。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朋友,你们想用手中钱去买一些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吗?
选四名售货员,学生自由购物。要求买东西时要有礼貌地说:“阿姨或叔叔,你好!我要买一包花生。”买完后要说:“谢谢!阿姨或叔叔再见!”
教师指导操作。
(课件出示)聪聪、明明:小朋友,今天你们可真棒!下次我们还向大家学习知识,好吗?
生:好!聪聪、明明再见!
到商店去调查物品的价格,同时拿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两样物品,并做好一些记录。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节课是数学新课程改革中一个新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反思整个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时培养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本节课中,教师想方设法创设“融洽”的问题情境,激起矛盾,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进入“角色。”如“明明带了这么多钱,要是掉了一个怎么办?”学生提出“换钱”这一好办法。这一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不难得出答案,但更多的是产生了:“咦,这也是数学?”这样一个疑问。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探索的情境中,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探索动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帮聪聪、明明换钱购物活动的问题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方式给“聪聪、明明”提供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这节课中热情高涨,可想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么一点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更多的是懂得了如何经济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懂得了要孝顺老人等“人文”的东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新课标要求教师提供学生广阔的合作交流空间。学生在“帮明明挑选物品,认识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时,所有的同学都投入到激烈的讨论中去。对于他们的每一种想法,教师都及时启发、引导和鼓励,同学们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所发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总之,本课为学生搭设了自主探索的舞台,很好地把握了学生主动思维的契机。宽松的教学时空,到位的师生角色,使课堂充满了情趣、机智,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十三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同分母分数加减。
2、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四、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大家要理清思路,注意检查,特别是遇上1减几分之几是更应仔细。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十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正确解答简单的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问题.
一、复习引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出示图片“物品价格”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或者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元、角、分的简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出示图片“足球 墨水”:
(1)师:一个小足球多少钱?(15元)请你在桌子左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相检查对方摆得对不对)
师:一瓶墨水多少钱?(3元)请你在桌子右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查)
老师边板书边提问:买一个小足球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钱?请你看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教师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算的?(板书:15元+3元=18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求整体)
(2)师:根据这两个条件,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或一瓶墨水比一个小足球便宜多少钱?)
板书: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
问:怎样求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板书:15元-3元=12元)
15元减3元是不是12元呢?请你摆学具验证一下.
2、教学例8
出示图片“飞机图”:
师:一架玩具飞机多少钱?(25元)请你摆出它的价钱.(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边叙述边板书:小华有20元钱,他想买一架玩具飞机,够不够?(不够)
师:请你摆出小华的钱数,摆完后同桌互查.
问:还差多少钱?请你看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指名回答.)
问: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板书:25元-20元=5元)
问:这道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求差)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5页的做一做(出示图片“做一做”)
师:一条毛巾多少钱?(3元)
一把牙刷多少钱?(2元)
一枝牙膏多少钱?(4元)
师: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请你完成下面的三个问题.(可以直接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摆一摆学具,再填出钱数)
2、帮助小动物算钱数.
出示图片“动物商店图”: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帮助小动物算一算买东西要用的钱数吗?
问:小兔子买了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小鹿有1元钱,它要买一个转笔刀,应找回多少钱?
小象要买一个茶杯和一个毽子需要花多少钱?
小猴子有10元钱,它要买一个玩具汽车和一根跳绳儿够不够?
3、小组讨论:小亮有16元钱,买了下面的那几种物品后,正好把钱用完?
出示图片“购物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以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汇报.
四、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十五
1、使学生会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1、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1/3○1/21/6○5/61/5○1/8。
4/7○7/71/9○1/13/3○2/2。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p102第5题)。
3、谈话导入,揭示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完成p101第3题。
(1)指名读题,说一说题中的信息和问题。
(2)指名解决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生交流点评,集体订正。
2、完成p102第4题。
(1)指名说题意然后口答。
(2)独立完成在课本上。
3、完成p103第8题。
(1)观察涂色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没涂色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2)指名计算,集体交流反馈。
4、完成p103第9题。
(1)分小组试一试、剪一剪。
(2)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5、完成p103第10题。
(1)生独立完成,看能填出几种?
(2)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p102第6题。
2、学生完成p102第7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十六
教学内容:
小数第二册第57页例5,例6及“做一做”第1,第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的简单的计算,掌握计算的方法。
2.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购买小件商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4.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培养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那就由老师带着大家去超市逛一逛,但是售货员阿姨说了想逛超市必须先回答问题,请看:(课件出示)。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开火车做题,其他学生打对、错。
1元=()角4元=()角7元=()角。
20角=()元40角=()元50角=()元。
10角=()元80角=()元9元=()角。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给予鼓励。
售货员阿姨说咱班的同学回答的真好,都可以进入超市。继续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简单的计算(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那么老师带着大家去糖果专柜看看,大家喜欢吃糖果吗?请看课件展示。
熊大带了1元2角想买自助糖果,怎么办?(板书:1元2角。
)
即1元2角=()角。请同学回答,并说明想的过程。
老师讲解并板书:1元2角=()角。
因为1元=10角。
10角+2角=12角。
所以1元2角=12角。
让全班同学读两遍。
师:还有谁要换钱,请先算好能换多少个1角。
出示3元9角=()角,让学生先讨论在回答。
师:糖果虽好吃,但不能多吃哟!
刚才我们学会了换零钱,但老师还想换些整钱,你们能帮帮我吗?那如何换整钱呢?
18角=()元()角。
1元=10角8角。
让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说说26角=()元()角。
大家想不想去下一个专柜看一看?售货员阿姨说了想看必须进行闯关,请看第一关;
5元5角=()角14角=()元()角。
2元8角=()角69角=()元()角。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给予鼓励。
孩子们,你们回答太精彩了!看来大家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会进行人民币的换算,你们可真棒!
(3)教学例6。
看这是气球专柜,漂亮吗?展示气球,看这有圆形气球、桃心气球、笑脸气球、小花气球和小天鹅气球。
出示例6的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学生起来说说)。
师:从图中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回答可以解决,不合理之处,教师纠正。)。
师:刚才你们提出很多的数学问题,老师挑出三个问题来解决。
三个问题:
(1)、买一个圆气球和一个爱心气球,要多少钱?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汇报。)。
板书:5+8=13角。
师:在日常生活中,当满10角时就转化成“元”,所以13角=()元()角。
板书:13角=1元3角。
小结: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2)买一个笑脸气球比一个花朵气球贵多少钱?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读题目?
师:“贵”是什么意思?(贵是多的意思,贵多少就是多多少。)。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汇报。)。
板书:1元=10角10-6=4角。
师:为什么把1元换成10角?
生:1元减6角,它们的单位不一样,只有单位一样的时候才可以计算,因此1元换成10角。
小结: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相同单位名称,再计算。
(3)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天鹅气球,要多少钱?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
师:谁来用响亮的声音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1元加3元等于4元,再加1角,所以等于4元1角。
小结: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全班读一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
你们想去自己挑选生活用品吗?请看第二关:
9角-2角=()角7角+6角=()元()角。
4元+8元=()元5角+1元3角=()元()角。
(4)出示教材第57页“做一做”第二题。
请你选出你想买的两个日用品,向大家展示并说说它们的价格是多少。根据你拿出的这两个日用品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请2个学生说一说。
三、知识运用。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课件出示练习)。
四.课堂总结,揭示课题。
师:今天大家逛超市逛的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同学们,我们现在认识了人民币,会花钱,但是我们不要胡乱花钱,因为我们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爸爸妈妈的血汗钱,我们要做一个节约的孩子。
板书设计。
1元2角=12角。
18角=1元2角。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十七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二册第50页。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二)能力目标:通过购物活动,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情感目标: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孝敬老人等人文教育。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和玩具。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生:聪聪、明明(掌声欢迎)
师:他们有一些问题不太明白,想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告诉他们吗?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2.1元=( )角1角=( )分
3.一张1元币可以换( )张5角;可以换( )张2角……
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评析: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声形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又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新课堂。
二、结合情境,自主学习:
1、情境对话,提出问题:
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去干啥去?
明明:奶奶来了,我拿了12角钱,想去买一包小吃给奶奶。
聪聪:拿那么多硬币,要是丢了一个,怎么办?
明明:那怎么办?你们能帮帮我吗?
评析:创设情境对话,以此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交流学习,解决问题:
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可以换成六张2角的纸币。
生2:可以换成两张5角,一张2角。
生3:可以换成12张1角的纸币,不容易掉。
生4:我可以帮他换成一张1元和2张1角。
生5:多了,多了,还是换成一张1元和一张2角的最方便。
师:为什么?
生3:因为10角=1元,所以12角就是1元2角呀。
教师带头鼓掌
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
3、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吗?
出示:3元8角=( )角6元4角=( )角
26角=( )元( )角78角=( )元( )角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4、换钱游戏:4人合作,利用学具互换,老师指导。
评析:根据儿童争强好胜、乐于助人的特点,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和实用性。
5、认识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明明看见这么多的食品,不知道该买什么好?有谁能帮助他?
学生交流后发言:
生1:买一包花生,很香,
生2:我反对,花生比较硬,奶奶吃不动,我认为还是买一包杨梅干好,它比较有味。
生3:我不同意,杨梅干虽然比较有味,但是明明带的钱不够。
教师对此学生的回答,故作惊讶:“哇!你怎么知道不够?
生3:上面有标价。学生得意地说道。
教师笑道:“你很善于观察!依你看,明明买什么好?”
生3:我认为买冬瓜条好,它也比较好吃。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他的建议是否合适?
学生汇报:
生1:一包冬瓜条要12元,太贵了。教师笑道:“是吗?”
生2:不对,我认为一包冬瓜条是1元2元。学生一哄而笑。
生3:我认为冬瓜条是1元2角,因为1.20元就是1元2角。”
教师夸奖:你真棒!
教师说明:1.20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圆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师:下面我们来看其它一些物品的价格(课件重出)
学生说出物品价格后,随机出示相对应的物品价格读法:
杨梅干葡萄干冬瓜条花生糕点
1.50元3.00元1.20元2.00元0.80元
1元5角3元1元2角2元8角
评析: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希望得到同伴、老师的认可。教师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给以热情的表扬、鼓励,营造了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竞争意识的促动下,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5、简单的计算:
(播放录音)聪聪:“明明的奶奶生病了,我也想拿着我的零花钱来买一些东西送给他们。我想买一包冬瓜条和一些糕点要多少钱?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师:谁来计算一下?
生:1元2角+8角=2元(板书)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生1:因为1元2角是12角,12角加8角等于20角,20角可以换成2元,所以1元2角加8角等于2元。教师点头。
生2:2角加8角是1元,1元加1元是2元,所以1元2角加8角等于2元。教师竖起大拇指。
师:老师有5元钱,我想买一包葡萄干,够吗?
生:够。一包葡萄干是3元,老师有5元,还要找回2元钱。
板书:5-3=2(元)
谢谢大家!你们表现真棒!
6、小结:以学生为主,教师给予补充。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7、出示课题——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三、实践活动,感悟数学:
师:小朋友,你们想用手中钱去买一些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吗?
选四名售货员,学生自由购物。要求买东西时要有礼貌地说:“阿姨或叔叔,你好!我要买一包花生。”买完后要说:“谢谢!阿姨或叔叔再见!”
教师指导操作。
评析: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品德教育。
四、总结知识,反馈信息:
(课件出示)聪聪、明明:小朋友,今天你们可真棒!下次我们还向大家学习知识,好吗?
生:好!聪聪、明明再见!
五、课后延伸,体味数学:
到商店去调查物品的价格,同时拿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两样物品,并做好一些记录。
评析: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又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知识面,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做好了准备。
总评: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节课是数学新课程改革中一个新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反思整个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时培养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
一、面向问题——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
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篇十八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二册第50页。
(一)知识目标: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二)能力目标:通过购物活动,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情感目标: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孝敬老人等人文教育。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和玩具。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生:聪聪、明明(掌声欢迎)。
师:他们有一些问题不太明白,想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告诉他们吗?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2.1元=()角1角=()分。
3.一张1元币可以换()张5角;可以换()张2角……。
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评析: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声形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又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新课堂。
二、结合情境,自主学习:
1、情境对话,提出问题:
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去干啥去?
明明:奶奶来了,我拿了12角钱,想去买一包小吃给奶奶。
聪聪:拿那么多硬币,要是丢了一个,怎么办?
明明:那怎么办?你们能帮帮我吗?
评析:创设情境对话,以此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交流学习,解决问题:
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可以换成六张2角的纸币。
生2:可以换成两张5角,一张2角。
生3:可以换成12张1角的纸币,不容易掉。
生4:我可以帮他换成一张1元和2张1角。
生5:多了,多了,还是换成一张1元和一张2角的最方便。
师:为什么?
生3:因为10角=1元,所以12角就是1元2角呀。
教师带头鼓掌。
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
3、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吗?
出示:3元8角=()角6元4角=()角。
26角=()元()角78角=()元()角。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4、换钱游戏:4人合作,利用学具互换,老师指导。
评析:根据儿童争强好胜、乐于助人的特点,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和实用性。
5、认识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明明看见这么多的食品,不知道该买什么好?有谁能帮助他?
学生交流后发言:
生1:买一包花生,很香,
生2:我反对,花生比较硬,奶奶吃不动,我认为还是买一包杨梅干好,它比较有味。
生3:我不同意,杨梅干虽然比较有味,但是明明带的钱不够。
教师对此学生的回答,故作惊讶:“哇!你怎么知道不够?
生3:上面有标价。学生得意地说道。
教师笑道:“你很善于观察!依你看,明明买什么好?”
生3:我认为买冬瓜条好,它也比较好吃。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他的建议是否合适?
学生汇报:
生1:一包冬瓜条要12元,太贵了。教师笑道:“是吗?”
生2:不对,我认为一包冬瓜条是1元2元。学生一哄而笑。
生3:我认为冬瓜条是1元2角,因为1.20元就是1元2角。”
教师夸奖:你真棒!
教师说明:1.20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圆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师:下面我们来看其它一些物品的.价格(课件重出)。
学生说出物品价格后,随机出示相对应的物品价格读法:
杨梅干葡萄干冬瓜条花生糕点。
1.50元3.00元1.20元2.00元0.80元。
1元5角3元1元2角2元8角。
评析: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希望得到同伴、老师的认可。教师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给以热情的表扬、鼓励,营造了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竞争意识的促动下,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播放录音)聪聪:“明明的奶奶生病了,我也想拿着我的零花钱来买一些东西送给他们。我想买一包冬瓜条和一些糕点要多少钱?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师:谁来计算一下?
生:1元2角+8角=2元(板书)。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生1:因为1元2角是12角,12角加8角等于20角,20角可以换成2元,所以1元2角加8角等于2元。教师点头。
生2:2角加8角是1元,1元加1元是2元,所以1元2角加8角等于2元。教师竖起大拇指。
师:老师有5元钱,我想买一包葡萄干,够吗?
生:够。一包葡萄干是3元,老师有5元,还要找回2元钱。
板书:5-3=2(元)。
谢谢大家!你们表现真棒!
6、小结:以学生为主,教师给予补充。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三、实践活动,感悟数学:
师:小朋友,你们想用手中钱去买一些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吗?
选四名售货员,学生自由购物。要求买东西时要有礼貌地说:“阿姨或叔叔,你好!我要买一包花生。”买完后要说:“谢谢!阿姨或叔叔再见!”
教师指导操作。
评析: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品德教育。
四、总结知识,反馈信息:
(课件出示)聪聪、明明:小朋友,今天你们可真棒!下次我们还向大家学习知识,好吗?
生:好!聪聪、明明再见!
五、课后延伸,体味数学:
到商店去调查物品的价格,同时拿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两样物品,并做好一些记录。
评析: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又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知识面,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做好了准备。
总评: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节课是数学新课程改革中一个新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反思整个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时培养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