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的论文(热门18篇)
总结是一种思考、反思和总结经验的重要方式,对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总结时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但最后的总结应该是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思考。以下是一些优秀作品的欣赏和评析,希望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一
(一)注重专业课效果,缺乏实践运用。
在大多数师范院校开设的视唱课程中,纯粹以培养学生唱与听的专业性入手,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如何将所学转化为所用,特别是联系上中小学教育而用的实践性,却有所欠缺。
现今的视唱练耳教材多选用国内外名曲,涵盖面很广,但中小学教材内很多歌曲并不在此列,当学生毕业成为教师时需要重新熟悉教材里的歌曲,不能做到尽快上手。
(三)培养计划中课时量不够。
现在师范类高校的视唱练耳课普遍开设的是两学年,周课时2节,只有少数专业音乐学院开设2到3学年,周课时4节,普通师范类高校的课时量是偏少的。
二、改革办法。
围绕以上提出的几点,视唱练耳的课程改革不外乎内外几个方面:从外在来看修改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增加课时量。从课程内部看联系实际,增强应用性,明确培养目标。这并不是盲目迎合市场需求,而是从实际出发,去解决中小学音乐教师技能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文则结合中小学儿童心理及生理特点,提出几个视唱课程中如何让中小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改革的重点:
(一)节奏教学方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若一味模仿教师,则容易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很快烦躁疲倦。因此针对儿童的节奏学习,应该自创一些有趣的打击乐器,来模仿出各种音色。或者根据当时的情况对儿童列出的节奏进行合理的改变甚至是创编,让学生分组练习。打击乐没有指法的困难,学生容易操作,最容易突出节奏特点,也促进了儿童协调性的发展。因此,引导的老师应该有较好的节奏功底,以及一般的节奏组合模式功底,并具备不同打击乐音色的识别能力,所以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视唱练耳课的改革,可以在节奏教学方面进行合理的改变,从而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
(二)旋律教学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采取例如节奏问答、节奏变奏、节奏模仿、旋律模仿、旋律改编模仿等方法都可以。其中有一种卡农的形式,可以先让一个学生唱出两拍的任意节奏,第二个学生接着前者的第二拍再进行演唱,在以后的演唱中逐步增加单位拍的数量同时,改变之前的固有节奏型。训练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演唱自己部分的同时,也注重感受其他声部的和声效果,使学生建立起多声部的音响意识,来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感受力。但是,这种上课方式,要求教师有着复调的基本知识,以及多声部的耳朵,那么在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当中,不止是视唱教材中的旋律,而将优秀的交响乐或者室内乐甚至是我们民族音乐当中的多声部音乐纳入教材并且合理的利用迫在眉睫。
(三)听辨教学方面。
在听辨教学中可以采用级进接龙的方式。所谓级进接龙就是在听辨中环环相扣,逐渐增加难度。比如从二度、三度、四度音程开始到简单的调式训练再进入复杂音程的训练继而到更难的调式训练中。音程以及和弦的听辨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激情,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在听觉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建立起合适于学生自己的内心听觉是视唱练耳教学环节中需要改革的难点。
(四)音乐感知方面。
音乐感知是节奏,音响的一个综合听辨过程。听力训练首先可以在乐器的高中低三个音区弹奏相同的'音乐短句,让学生听辨不同音区的音,形成音乐想象,要求教师有着基本的音色形象刻画的知识。老师要做的就是引进门,学生学得主动就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视唱练耳教学历来填鸭式的手法这种纯技能的训练对于中小学生效果都不太理想,只有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将音乐技能融入教学中才能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步入音乐殿堂。在这一点上,需要在高校的视唱课里面对学生进行意识方面的培养,让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贴近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要结合中小学的音乐教材内的歌曲,作为辅修教材,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对这些音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综合评价,以便在将来教学时更好的进行应用。
三、课程改革最终目标。
以人为本,实践第一。高校音乐视唱练耳教学的考试评分可以采用综合性评分,注重实践中的表现,根据考试题目的要求,在中小学音乐课本中找寻答案,取得教学成效“一门知识,多种能力”的培养,将视唱练耳课和和声、声乐、钢琴伴奏、教学法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其适应中小学师资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改革应该遵循的规律。
作者:曾格男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二
摘要:视唱练耳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视唱练耳课程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我们理解其他课程,作为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基础课程帮助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它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的一门必修课。有音乐,声乐,钢琴,视唱练耳,舞蹈,儿童歌曲创作诸多内容进行培训和教育。其他学科是在乐理视唱练耳的基础上创作的。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在实践中获得音乐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视唱练耳训练,认识到视唱练耳训练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视唱练耳;重要性。
学前教育以培养幼儿优秀的人才、幼儿园的教育和专业的兴趣为基本目标。为了提高幼儿园儿童的整体素质,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音乐素养,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建立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钢琴伴奏和练耳基本的声乐、节奏和舞蹈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表现力,完善音乐教育是为以后的教学准备起到关键作用。视听练耳和音乐基础理论运用写作,唱歌等基本练习手段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节奏,联想和回忆相关元素,提高对音乐乐谱和丰富的音乐词汇的掌握。视听练耳训练包括:听觉训练、节奏和音乐实践训练。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要通过合理练习方式来进行,这些教育手段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视唱练耳一般分为视唱、听觉训练。视唱就是指利用看到的乐谱来进行音乐的演奏。对于乐谱的具体知识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针对于表演的具体内容需要有专业性的表现,所要到达的标准也是有相对应的要求。练耳就是指训练听力、练习听觉,通常情况下就是需要学生不断聆听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并且能够辨识出相应的节奏和和弦等基本构成要素[1]。同时,不同人、不同乐器的音色不相同,因而辨识音对于学生来讲是练耳练习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基础要素的学习是音乐学习的关键也是基础,视唱练耳的训练和学习就是在进行音乐基础的学习,而且视唱练耳的学习既能够便于理解和学习其他音乐课程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当前许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对于视唱练耳课程的重要性还没有认识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于基础课程的理解和学习,造成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把握不牢,进而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音乐被称为音乐理论。它包括基本理论、阅读谱、和弦、音程、节奏等。也有如和声、旋律,复调等比较复杂的理论。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一般是指音乐理论中的最基本一个部分,被称为:基本音乐理论[2]。学前教育专业基础音乐理论课程相比专业音乐比较简单,一些重要的章节一般没有再进行深入专业分析和探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将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基础理论课结束之后进入学习。视唱练耳课程的设置时间相对很短。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学到了最挤出的音乐知识,无论多么简单的视唱练耳音乐或是复杂的音乐理论,必须节奏、节拍、调式调性音这些基本的乐理知识相符合。然后在通过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灵活运用,提升音乐素质,视唱练耳为其他音乐课程提供了理论前提。而且基本乐理对视唱练耳学习起了主导作用。视唱练耳课程的教育和学习为声乐教育和学习起到一定的基础性作用。视唱练耳练习有利于对旋律、节奏的把握,同时有利与提高听辨能力和读谱能力,最终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创作和演奏能力的提升和整体的乐队配合。一般来说,识谱学习和训练是音乐学习中最基本的要素,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和学习,学生识谱能力有了提升,达到能够直接唱谱的状态。学生对节奏和旋律的把握可以在视唱练耳的训练和学习中得到提高,这一过程针对节奏感不好的学生进行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在声乐学习中,伴随着适当的伴奏,直接影响着歌唱的表现。在视唱练耳训练,学生的听力变得敏感,直接有助于学习声乐演唱与伴奏的融合。视唱练耳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分析,歌曲的能力和创造力。
三、视唱练耳对钢琴基础的影响。
钢琴的学习离不开对乐谱的学习。学习乐谱是学习钢琴的基础课程。一般情况下,老师教学生进行钢琴练习时经常会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乐谱,手指接触琴键。这样是标准的演奏程序,但是在眼睛不能准确看到琴键的具体情况时,就需要学生自己依靠自己的耳朵分辨所弹的内容与乐谱上的内容是不是相同。在演奏钢琴的学习中不断缩短对乐谱的依赖,减少对乐谱的熟悉过程,进而加快了钢琴的学习进度[3]。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课程的内容,就主要培养学生对于乐谱的听辨能力。学生对于音乐学习中不同要素的记忆对于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练耳课程的学习对于钢琴演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钢琴演奏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急缓和强弱,让学生能够更好得把握节奏。在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默契程度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乐谱的听辨能力,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钢琴演奏本身上,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同时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也使得学生对于乐谱听辨能力的训练有了更好的把握。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问题,一般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声乐学习之外还要学习一些儿童歌曲。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要进行学前教育工作,工作内容也是与学龄前儿童相关。所以在进行教育活动是就要更多地选择学习一些简单的儿歌、简单旋律的歌曲。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课程设置的旋律明快的歌曲对于传统的声乐教学是一种弥补和完善。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对儿歌的学习训练是与今后的工作内容充分接轨。
儿歌的创作也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必修课之一。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二者融合创造出儿歌。它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儿歌的特点就在于对儿童心理和儿童特点的把握,一般来说,儿歌的内容要尽量浅显、节奏要尽量明快、旋律一般要简单一点。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一般要考虑儿歌的风格,加入活泼的元素进行创作。视唱练耳课程对于儿歌创作起了基础作用,是儿歌创作的前提条件。视听练耳有利于学生对节奏的把握和学生听辨能力的提升,所以在进行儿歌创作之前,针对儿歌创作必须具有的创作要素都要完备,集体就是对于内容的创作以及对于旋律和节奏的把握。这些儿歌创作的基础元素一旦完备,儿歌创作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通常情况下对于儿童歌曲的选择不要以为选择相同风格的儿歌,同时要兼顾其他形式的歌曲。在儿歌创造过程里选择不同风格的儿歌来进行学习和创造,要提升边弹边唱的能力。
即兴是指演奏者在完全没有任何其前期准备下进行的演奏状态。即兴伴奏就是进行临时组建旋律和和声来进行的没有演奏乐谱的创作形式[4]。利用一些辅助乐器进行演奏就使要求伴奏者能够对于琴键和乐谱有相当熟练的把握,根据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伴奏旋律和节奏,同时要依靠伴奏旋律的改变迅速模式出横隔即兴伴奏所要表现出来的风格和特点,利用一些结构的调整和内容的改变进而表现出作品的艺术性。在学前教育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的训练和学习能够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水平和能力。在通常情况下视唱练耳训练和学习中,掌握节奏对于整个即兴伴奏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关系,节奏掌握有利于整个即兴伴奏的结构和整体脉络的进行。一般在对于一些歌曲进行即兴伴奏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要根据原有的风格塑造进行节奏的选定,不一样的伴奏需要不同的节奏风格来表现不同的风格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听觉感受,另一方面就是在视唱练耳的练习和学习中,要培养自己对于声乐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感受,要促进听辨能力的敏感度的提升。最后是调式与调性的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课程的练习还会加入调式调性的乐曲的训练。即兴伴奏的过程当中由于要接触不同调式调性乐曲的伴奏,所以就在实践练习中得到了不同调式调性乐曲能力的.提升。视唱练耳的学习在即兴伴奏当中的影响显而易见。所以,视唱练耳的有效学习,在即兴伴奏活动中具有引导作用。如果将这两方面的练习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不断地实践学习和训练,就会使即兴伴奏能力得到提高。
视唱练耳课程全面的训练了学生的视唱,听辨能力,音乐的鉴赏力,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对音乐的感知,表达以及欣赏。这样的能力对于舞蹈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在舞蹈学习中会需要学生对于节奏和音调、音色的理解和感知。那么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就是对于这一系列内容的学习,所以视唱练耳的学习效果好,势必会影响到舞蹈学习的质量[5]。在进行舞蹈课程的学习时老师会要求学生按照节奏来进行训练和学习舞蹈动作。由于舞蹈动作的表现一定是与音乐相结合的,同时也是与乐谱脱离的,这就以为这舞蹈动作与配乐之间能否衔接完美主要在于跳舞者对于舞蹈配乐的把握程度,根据节奏来进行舞蹈动作的表现。在经常接触到不同的节奏的舞蹈,许多学生无法掌握即时速度的变化。而在视唱练耳学习,各种音乐的训练和接触这使得学生对舞蹈配乐的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再者,学习舞蹈提前去了解舞蹈作品再正常不过,根据已经熟悉的音乐来舒展身体,进行与节奏向符合的舞蹈动作。注意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舞蹈的风格音乐和舞蹈风格,音乐的情感和舞蹈表演的情感关系等的融合。在进行视唱练耳训练和学习的学生可以把握整个音乐独特风格,将舞蹈动作完美配置在整个音乐当中。并且可以准确地将舞蹈风格和情感融入当音乐其中,完成舞蹈动作的分割和整合。
八、结语。
总之,视唱练耳课程教育对于音乐本身的积极作用是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训练需要将系统科学的只是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教育能力,培养音乐人才。将听觉训练作为主要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将这一重点因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始终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视唱练耳课程的教育不仅对于音乐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对于舞蹈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并且科学有效的推动了舞蹈教学的质量和进度。视唱练耳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中最基础的课程,视唱练耳训练对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深刻的作用。对于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2]田媚娜.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黄河之声,,11:33.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三
摘要:现如今高校音乐课程改革不断开展、深入,各高校就音乐教学资源展开全面推进整合举措,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其能够极大地摆脱单门学科教学所处的局限性,促进学生音乐基本素质、审美能力的系统提升。
关键词:文学论文发表-文史哲地理历史化学物理语言论文投稿。
引言。
现如今高校音乐课程改革不断开展、深入,各高校就音乐教学资源展开全面推进整合举措,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其能够极大地摆脱单门学科教学所处的局限性,促进学生音乐基本素质、审美能力的系统提升。
1.1基本乐理。
基本乐理,即音乐基本理论,是由音乐美学、音乐史学、和声学等基本内容构成。音乐理论相关基础教材编写过程中,人们为了有效区分深浅不一的音乐理论知识,基本乐理应运而生[1]。广义而言,基本乐理被理解为是源于音乐理论系统中的一种音乐基础知识,高校通常会设立基本乐理基础课程,基本乐理课程与曲式、和声等重要相关,通过对基本乐理的有效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逻辑思维,培养起学生一定的音乐才能,提升学生音乐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道路构筑起牢固的理论基础。高校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分别包括记谱法、乐音体系、和弦、旋律及调式等,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则包括讨论法、互动法、演练法等。
1.2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同样是一门常规音乐课程,也是一类音乐技能的基础训练技术,是由发声练习、读谱唱歌等基本内容构成。当前我国国内视唱练耳仍旧属于发展初期,大部分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内容都是借鉴或引进国际专业音乐教育经验的。通常情况下,可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划分成视唱训练、听觉训练两部分,具体细分的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分别包括:对单声部及多声部等相关内容的视唱音乐作品进行视唱、对不同类型的和声旋律及音程进行听辨、对相关常规音乐节拍及节奏进行听辨、对各类曲风的单声部及双声部音乐旋律进行听写、对大小七和弦进行听辨等[2]。
在现阶段高校音乐课程设立中,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通常是两两“保持距离”的,两门课程均在高校均有属于自身的固定课时,固定学习时间。这一课程设立方法能够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展开综合、系统地学习,但另一方面会削弱对学生音乐理解结合实践能力的塑造,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3]。
基本乐理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系统知识的学习,在基本乐理教学特征的制约下,现阶段基本乐理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教授音乐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导致学生虽然就诸多音乐理论有了自身一定的认识,然而对于音乐的感性认识缺不足;并且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类似,使得学习基本学习需求很受到一定的制约;此外,基本乐理课程还存在教学内容、计划与学生实际情况相悖的问题,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4]。
视唱练耳教学有着很强的技法性,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现阶段,视唱练耳教学教材繁多,各所高校相互并没有统一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教授音响内容,而不重视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学生的学习关注度通常偏向于音高知识上,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伴随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持续开展、深入,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教学相关教学实践呈现出,经对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有效整合,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该学科学习渗透水平;并且,经将基本乐理有效地渗透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能够为培养起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结合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5]。出现前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基本乐理教学课程过多的关注众多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而一定程度地疏忽了实际音响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基本乐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只能够学习到单纯的音乐基本理论,而无法领会音响的真实效果。视唱练耳课程则能够通过对音响的`有效运用,以帮助学生在得以学习英语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感受其中的深层次内容,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有机整合,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音乐辨识能力,一方面能够塑造学生泛唱精唱水平、音乐思维能力,使学生于音响意境中更深层次的对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展开领会、巩固。
强化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教学,通过对渗透教学的有利实施,加深对音乐教学内容重难点认识程度,将音乐基本理论与音乐技能进行有机融合,以塑造起学生良好的音乐领悟能力,树立起学生完备的音乐审美观。就好比,高校开展音程的度数教学期间,一方面应当自音程的度数基本理论内容方面出发,讲述、介绍音程的度数相关知识概念,并选取视唱练耳教学进行有机整合,经对钢琴银色展开听辨的手段,对音程的度数相关知识进行深刻的解读。还有就大音程大小三度教学过程来说,自基本音乐理论内容方面出发,指引学生以音数方面作为出发点,经对音数相关知识概念的有效了解,应用辨听音色的手段,对大音程大小三度展开明确区分,同时还可应用相关的音乐作品对该音程展开巩固训练。强化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教学,实施渗透教学,一方面提升学生对基本乐理的认识程度,一方面增强学生基本乐理与音乐技能的实践结合能力,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4.2规范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受基本乐理课程强理论性、强逻辑性及强指导性等特征影响,基本乐理教学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枯燥的印象;而受视唱练耳课程强技术性特征影响,视唱练耳教学通常存在自单音至和弦、音程等繁琐的转变;因此,在高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开展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对教学方法进行规范,选取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促使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丰富。此外,在高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开展过程中,在对音乐教学内容重难点取得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还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经选取相关教学内容意外的高品质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展开辨听、解读,有利地补充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音乐创作能力,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4.3自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高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务必要有机结合各方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实际情况、教师实际情况及学生实际情况等,秉承理论结合实践基础原则,促使学生在取得对基本乐理知识掌握的同时,于视唱练耳技能实践环节中,善于对基本乐理知识进行实践应用,激发学生音乐灵感度,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6]。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开展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校务必要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专研、找寻现阶段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认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必要性,以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强化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教学,实施渗透教学;规范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自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四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技术对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发展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和在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教学新模式,已成为21世纪高校音乐基础课发展的重要环节。数字化音乐环境的不断完善即为高校音乐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讨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的应用对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以及对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培养的意义。
当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历史赋予了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于此同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全世界利用电脑、互联网进行工作、交流、学习研究的人数不断增长。人们更方便、快捷地利用电脑从国际互联网上查询信息、收集资料、进行知识交流。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此时,高校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必须抓住机遇,利用科技迅速调整相关课程教学模式,将伴随着计算机发展而逐步成熟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引入教学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它们的应用不仅关系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事业的发展,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模式的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甚至对我国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思维也将产生根本的改变。
一、数字化音乐环境中需要教学新模式。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是科技发展的结晶,也是数字化音乐环境不可缺少的技术和硬件支持。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指利用相关硬件和软件对音乐信息进行编辑和整理的技术。多媒体系统包括计算机本身机体和外接设备如:声卡、合成器(或midi键盘)、音频制作软件、音源、调音台、数码录音机和midi连接线、投影仪等。计算机可以将来源于音源的信息进行适当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存入硬盘,然后用制作软件对每个轨道的音乐进行节奏、旋律、音色、像位、混响、延时等方面的编辑处理,再通过音源、调音台、数码录音机将数字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录制为磁带或cd等声音载体。
[1][2][3][4]。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五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对于从事音乐的人来说,听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声乐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视唱音准和节奏感,如果对音质、音色缺乏应有的判断,则很难顺利开展声乐专业课的学习。在声乐教学中,声乐理论是最基础的部分,视唱练耳作为基础课程,是声乐教学的支撑与补充。声乐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应注重视唱练耳的基本功训练,并正确认识声乐教学与视唱练耳的关系,为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一、我国声乐教学的特点与目标。
声乐是充分运用人体发声器官产生的音调和语言艺术来表达情感的音乐表演形式。我国声乐艺术一般包括美声、民族、通俗和原生态四种唱法。声乐课是高校音乐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普及性、审美性等特点。学生在声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以声乐作品为载体,在教师的教授与引导下,学习声乐基本理论知识,经过大量的发声训练,掌握科学发声原理,从而实现科学的演唱。在声乐课程中,学生不断熟悉国内外声乐作品,了解声乐发展史及现状,有助于构建和完善自身的声乐知识体系。声乐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是让声乐学习者掌握声乐演唱技巧、理解歌曲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诠释歌曲的情感内涵,与观众产生共鸣。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课程之一。声乐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性、复杂性、实践性、抽象性等特点。声乐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音乐作品风格与意境的赏析,熟练掌握声乐理论知识和技巧,逐渐提升独立分析与鉴赏水平,并不断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声乐教师要想更好地实现高校声乐教学的目标,首先应该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常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类型和声部定位;其次,要向学生教授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并结合声乐歌唱实际,要求学生按时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声乐技巧的目的;最后,要培养学生对优秀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其声乐学习的主动性。现今高校声乐教育受到重视,发展较快。随着教育实践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声乐教学内容逐渐丰富,教学层次也有所提高。明确高校声乐教学目标,注重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适合当代教学的课堂环境十分重要。事实证明,在当前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声乐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嗓音条件,锻炼其演唱技能,科学纠正各种发声问题,对高难度技巧进行强化、专门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理解力。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找到有效路径完成声乐人才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视唱练耳课程应该贯穿始终。
二、我国视唱练耳课程的现状。
我国音乐类专业课一般包括器乐教学、理论教学与声乐教学三大部分。在理论教学中,以视唱练耳课程较为复杂。它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基础课,是为了使学生将听觉知识应用到音乐其他专业及相关音乐实践中,从而更好地学习音乐专业课。
视唱练耳是一门从西方引进的音乐基础训练课程,是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注重理论和技能相结合。主要课程内容包括视唱、听写、乐理与听觉分析四大部分,教授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及相关音乐基本理论,架构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认知,提升其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视唱练耳是一门既有音乐基础理论又兼有音乐技能训练的专业技能课。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与音乐专业其他课程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一般来说,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乐理、合唱、和声等。音乐专业学生通过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并奠定在音乐其他技术领域的学习基础。现今,由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不断细化,提高了对视唱练耳课程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唱练耳教学中不断引入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应用技术,一方面有效地丰富了传统听觉训练的手段,另一方面改善了传统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觉材料有限和风格单一的状况。视唱练耳课程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证音乐人才的有效培养。
(二)视唱练耳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视唱练耳就是视唱与练耳的总称,可分为视谱即唱与听觉训练两部分。其中视唱是培养学生能够按照乐谱准确地唱出声乐作品的音高与节奏,并加深对节拍、音程和调式等音乐元素的认识。练耳则是用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辨别力、记忆力等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视唱练耳是所有音乐专业的根基与关键,对学生音乐基本功与音乐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具体来讲,其重要性有以下三方面。首先,训练学生识谱唱谱的能力。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识谱唱谱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对音乐曲目的把握。在读谱训练中,视唱练耳是最好的方式,通过视唱练耳,可以让学生科学合理地掌握声乐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在实际的读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识谱唱谱训练,看到曲谱就可以迅速辨认并唱出音高。其次,提高学生对音准的把握,完善其节奏感。视唱练耳课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学生的听觉,训练其读谱唱谱能力,使其能准确地识辨音色、节拍与调式调性,建立较好的.节奏感与音高概念,增强音乐记忆力与理解力。通常情况下,读谱唱谱指的是把视唱练耳教材中的音阶进行有顺序的模进练习,以加强音准度。声乐学习者通过音阶的反复练习,能够进一步增强音乐记忆力,让大脑在无形中形成音阶的律动,进一步达到音阶固化的效果。在练习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调式进行,通过这种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音准,还可以使其对声乐作品有整体的认知。另外,节奏与音准都是声乐演唱的基本要求,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也是学生学习声乐的首要条件。因此,节奏训练的作用不可低估。最后,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综合素养。视唱练耳课程训练学生对音乐的节拍、曲调、调性的综合感觉和辨别能力,使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词汇,增强其对不同音乐形式、风格与审美的感受与认知,有助于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鉴赏力。通俗来讲,声乐训练是依靠听觉辨识的艺术形式。通过视唱练耳训练,能够让学习者的听觉系统更加有效地识别各种声乐元素,以练耳训练向视唱反推,能够实现反复训练的目的,提升学习者的综合音乐素养。可以说,视唱练耳是声乐学习的基本功,也是培养声乐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通过不断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够使学习者掌握多方面的声乐知识,树立学习信心,培育声乐气质与素养,促进声乐事业的发展。以上阐述的视唱练耳的重要性在声乐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视唱练耳不仅是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更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的始终。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相互补充、互为保证,只有两者相统一,才可以共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学生熟练掌握了读谱就可以进行唱谱训练。在唱谱过程中,需注意对音调、音高、和声、转音和旋律等方面的体现,将乐谱上的每个元素都表现出来,这不仅是练习唱谱,同时也是对听力的训练。在视唱练耳过程中,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有效强化训练,能够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深刻的印象。视觉是整个训练的基础,听觉是评判依据,能够衡量练习的准确性。这种反复练习便于记忆,对读谱唱谱的练习有很大帮助。声乐专业的学生要通过系统、科学的严格训练,增强声乐演唱的基础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视唱练耳基础,音高将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声乐演唱技巧。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教授演唱时的发声、呼吸、换气等基本技巧,然后用这些声乐演唱方法来进行视唱练耳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在视唱练耳时的思维模式和兴趣,也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声乐教学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声乐教学包括作品视唱和发声练习两部分。其中发声练习是把构成歌曲旋律最简单的音符或乐句配以单纯的母音或音节,在适当的音域内做上行或下行移动,反复练习,以达到呼吸、发声、共鸣协调配合。而作品视唱则蕴含对歌词和旋律的处理。对一部完整作品的旋律处理,实质上是展开若干个乐句的视唱。这两者都需要以良好的视唱练耳训练为基础。可以说,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有一种天然的关系。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都属于音乐基础理论体系中的教学内容,两者虽然分属不同领域,但有着密切的关系。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相互促进、互为保证。视唱练耳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声乐教学离不开视唱练耳训练的支持,声乐教学是非常依赖实践的教学,而视唱练耳则是主要的实践方式。同时,视唱练耳训练也是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功的主要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乐谱的理解能力,这是口述教学难以实现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视唱练耳丰富了声乐教学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视唱练耳课程与声乐教学互为补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与音乐理解力。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视唱练耳训练,视唱练耳则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两者相互补充,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高校声乐教学与视唱练耳的教师,应该对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并熟知两者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视唱练耳的兴趣,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合理运用声乐的发声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3]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4]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六
内容摘要:视唱练耳课作为基本乐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这门课学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地影响学习者的音乐素质修养。“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高师音乐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而如何与时代接轨,如何开辟新的教学思路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从视唱鼻祖中世纪音乐理论家圭多对唱名和记谱的初步理论统一,到今天多媒体在视唱练耳教学运用的不断探索,视唱练耳经历了大约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和沉淀。在这漫长的年代中,它没有像其他学科那样留下大量传世的书籍和资料,而是在一步一步坚实缓慢地发展着。它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走进音乐殿堂的捷径,同时也为普及和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当今的音乐教育已经将视唱练耳列为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社会也在不同的层面加大了对它的重视程度。但它不是一门可以直接面对舞台的表演学科,它的深远意义并不在于朝夕变化的文化潮流。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旨在为音乐的传播提供更方便、统一的条件以建立更通俗易懂的音乐媒介。高师音乐教育,这个培养下一代音乐教育中坚的教育体系,在视教育为未来的时代,是任重道远的。在高师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教学担负着更为深远的责任。在物质文化生活不断进步的今天,如何让这门学科与时代相适应,是墨守成规延续旧的教育模式,还是脱胎换骨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应该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与现代化接轨的高等音乐教育应该懂得与时俱进,而视唱练耳教学更应遵循这个原则,针对现行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进行根本意义上的改革,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社会需求转变。
“古之善学者必先知所止,知所止然后可以渐进”。曾几何时,进入大学就意味着找到了工作的“铁饭碗”,而无数家长和孩子的梦想就是要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让他们觉得今后的日子可以衣食无忧。但是,从开始的大范围扩招和社会办学的不断完善,上大学已经不是什么十分困难的事情了。考试成绩平平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而这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由原先的拥有大学本科学历,变成了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有资格证书、奖励证书,甚至需接受面试淘汰的选拔了。音乐的高等教育,虽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受到了那么大的冲击,但是原先单纯的只要进入艺术院校就有可能当上大学教师,或者仍可在艺术学校教授自己专业的想法,已经变成了奢望。尤其是高师音乐毕业生,中小学校成了最热门的地方,甚至一些毕业生选择了幼儿园作为事业发展的开端。不难看出,择业门槛的降低反映了人才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优胜劣汰的原则体现的适者生存在高师毕业生中得到了完全反馈。高师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地,而社会对全面发展、对具有综合素质学生的需求取代了原先的专业突出优先录取的原则。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学习和了解音乐基础知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高师毕业生要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视唱练耳课,正是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综合课,它涉及了乐理、声乐、钢琴、和声、欣赏等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原先高师音乐教育所涉及的.视唱练耳课,并不是主要针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单一、枯燥的教学不能适应学生今后所面临的就业需求,所以,改革在所难免。
二、陈旧的教学体系需要转变。
高师视唱练耳课存在的一些问题致使其教学变成被动、繁琐的模式。首先,授课对象没有针对性。大多数高师视唱教学是采用班级授课制,人数基本超过30人,甚至更多。而对于教学对象,基本没有按照能力水平的高低进行区分,这就使学生出现了程度参差不齐的局面。鉴于先天条件和后天积累对视唱练耳学科所起的作用,学生在高校学习视唱练耳阶段基本上不会有突破性的质的飞跃。这就使能力基础差的学生与条件素质高的学生在课堂反馈上有很大的差异。久而久之,基础差的学生会觉得相形见绌,对课程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因材施教、分门别类的规划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其次,教学模式老化使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日新月异,但除了少数院校的视唱练耳课运用外,大多数院校还是采用老的钢琴、黑板模式,除了听琴声,就是随琴唱,教学的内容也是延续旧的教学套路,没有更标新立异的实践改革。厌烦是许多学生深感学习无趣的导火线。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变革中寻求发展,更新内容,才是学科持续性的根本保证。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需要改进。
首先,缺少课堂辅助媒介。奥尔夫的教学,有各式乐器为辅助;达尔克罗兹的音乐课,有体态律动的自由。我们的课程有什么可以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而成主动的驾驭呢?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一直在接受老师的教授,对于错误的东西,也是听从老师建议加以改善。对于一门对个人能力水平要求极高的学科,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能否找到一些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实践的媒介,以获得自我改善、自我指导,应该是一项有着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其次,教学条件相对弱势。相对于其他学科大量辅助性教学指导教材和各种渠道的同步性教学环境的改进,视唱练耳学科在高师教育中所获得的待遇是远远不能满足它本身的需求的。我们知道,要想拥有敏感的音乐耳,必须经过几百万、几千万次标准乐音的锤炼,要有系统的完善的指导方法。而高师音乐教育中恰恰在这个环节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用于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乐器――钢琴,大都没有接受定时的调律或者由于钢琴质量的问题会频繁跑律,以至于学生上课时没有得到标准的音感概念,造成错误的音乐听觉。二是高师视唱练耳教材大都是“东拼西凑”,没有适合自己的统一的教材,视唱内容偏多,理论分析偏少,这使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盲目性,缺少科学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知识滞待。三是由于视唱练耳课程形成学科建设经历的时间较短,许多担任高师视唱教育的教师并非视唱练耳专业。非专业教师在教授视唱课程时,在课程结构的系统性、课程要求的严谨性上会或多或少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的。
综合各方面因素确立改革方法。
通过分析高师视唱教学现存的问题,将改革方法预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首先,高师视唱教学必须有固定、统一教材,使教师有一个基本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教材也应体现出师范专业的特色,将理论部分与实践环节合理搭配运用。使学生通过学习加强自身综合能力,为今后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应尽快普及多媒体视唱教学,使教与学充分融合,提高效率。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科技进步最明显地体现在计算机应用的飞跃上,音乐教育这个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也不可能将这种进步置之度外。计算机在视唱练耳教学的运用中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已经被许多教育者所推崇,笔者看过中央音乐学院赵易山教授《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研究》的论文,其中详尽地阐述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而这种优越性正是解决教学模式老化、教学效率偏低的最有效方法。
二、实践是检验和促进教学成果的重要条件。
通过参加中小学课程实践,让学生体验相应的教学环境、理清知识结构,从而提前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建立系统的教学构想。许多外国高等教育(如美国、英国)对于入学学生的门槛限定很松,对于完成学业的时间也没有过多的严格规定。也就是说如果你完成了相对的学分,不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学位证书。这样,就使许多人在社会实践以后,重新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而他们对知识学习的针对性和迫切性也是不可比拟的。中国的大学生基本上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锻炼,便直接进入高等学府,在大学学习的阶段,也不能真正体会学以致用的道理,所以很多人都在进入社会工作以后才开始后悔当初没有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另外,高师大多数实习都被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这个时候,学生的课程基本都已经结束,当在实习中遇到了问题想补救的时候,却有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之感。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沛曾经在他的《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中,明确了音乐实践对于音乐师范生的深刻意义,那么在未形成不良的结果前,就让他们及早体会学习的目的和含义,让他们从入学开始就深入到教学的前沿,使有效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只有这样教学效率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课堂教学增加试讲成分,使学生知识结构的优缺点提前显露,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治学的严谨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及早面对一些问题。教学相长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获得能力的一种肯定。而学生在扮演教师角色的时候,一样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总结经验,理清知识结构的整体思路。最重要的是,这些进步,如果在完全自觉的情况下产生,效果也会极大地高于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的结果。
三、从专业角度分类教学。
每个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同一专业的学生大都具有相同的特点,抓住他们的共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一堂中小学音乐课程需要范唱、钢琴伴奏、指挥、对学生音准节奏的纠正、基础知识的教授、作品特点讲解等教学内容,不同专业的高师学生针对一堂课便会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而发挥他们的优势,就是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应该进行的训练。钢琴专业学生有整体优越性,对于他们的教学,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视唱、和声进行、曲式分析、即兴创作、移调训练以及音乐风格欣赏要有明显的侧重。西洋乐器专业的学生没有钢琴学生过硬的音乐听觉,但是却大多有很强的固定音感,因此对于纠正音准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相对于范唱、钢琴伴奏却是他们最大的难题,所以,在视唱教学课堂上,应着重训练他们正确的发音视唱、自弹自唱,以及简单和声进行规律的强化,以适应中小学教学要求。民乐专业学生音高概念大都倾向于首调简谱,而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恰恰也是首调唱名,相对来说容易融合。除了与西洋乐器学生一样的弱势外,对于和声与曲式也是他们比较尴尬的课题。增加他们的和声音感,锻炼他们即兴伴奏的能力是在完成基本发音视唱训练后的重要训练部分。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教师的反映是基本功较差。究其原因,多数声乐学生学习声乐的时间较短,音乐的原始积累较少,这一点远不如器乐学生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次对音高的储存量。所以,他们对听音、识谱和视唱有很大的困难,虽然有甜美的音色衬托,却缺少迅速的音高反应,这也成为教学的最大障碍。对于他们的视唱教学除了最基本的钢伴、基础音乐知识的训练外,应着重方法训练,让他们对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熟练掌握,面对新课题时知道如何备课、如何提前准备,有的放矢地提高应变能力,这样,才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以最佳姿态面对工作需求。
四、规范学分考级制度。
建立标准的视唱考级制度,规定各年级所必须取得的等级并赋予相应的学分,明确教学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钢琴、声乐大范围的考级要求,加上社会经济效益的驱使,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以之作为平时练习的重点。而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这两种优势只能展现教师的基本技能,但不能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相长与沟通。目前,在一些音乐院校,已经设立了视唱练耳的考级制度,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而大多数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涉足此领域的实践,学生也没有意识到此学科的重要性,因此在无形中荒废了提高音乐技能和音乐基础能力的宝贵时间。建立系统的考级标准,明确规定各学期学生需要达到的级别要求,严格与学分挂钩是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利保障。
音乐自古就是人们所崇尚的学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是对音乐的最高评价。今天的音乐已不再是局限于礼乐制度的附属品,而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并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从周代的春官到如今发展完善的音乐专业院校,中国音乐教育走过了漫长的年代。我们常说化民成俗,基于学校;兴贤育德,责在师儒。优质的教学、完善的教学体制是培养造就优秀学生的关键。所以对于师范类音乐教育,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而视唱练耳课是音乐的基础学科,它培养人的基本音乐素质,提高人们认识、解析音乐的能力,要保证这门学科的持续、优质发展,就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和发展这门学科,只有这样才会在塑造音乐灵魂的教育之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七
摘要:作为一类多层次音乐指导教学模式,视唱练耳课程主张在单声部旋律表达基础上额外增加令学生快速进行视唱练耳练习的空间,进一步形成多线条的立体音乐元素交织效应,适时拓展学生整体思维流程,保证节奏、节拍混合过程中表达出的整体深度和广度特性,至此现场表现力和渲染力都将截然不同。本文旨在联合上述规则要点,描述视唱练耳环节中多声部教学重要特性,进一步为后续教学活动秩序调整提供支撑跳板,避免学生注意力的偏移迹象,最终为其后期专业化素质发展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节交织;立体特性;多声部;引导教学。
视唱练耳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讲属于一项必修课程内容,主要用于强化个体识谱能力,进而灵活感知不同音高、节奏变化现象,有效稳固对音程调试技巧等级;确保参与训练人员能够理解特定作品中的规范价值地位,对于其后期音乐课程多声部内容系统化学习指导功效异常深刻。而多声部训练是强调在进行演唱期间负责两个以上的声部结构单元活动,其间音乐旋律线条要保留共存特性,维持纵横交错和有机融合效率。
一、强化音程训练是作为多声部视唱课程内容灌输的主体延伸媒介。
音程主要是借助多声部进行视唱形式表达,其间对于专业学生单声部调试基础要求极为严格,因为多声部视唱活动主张在运动、理论运作下同步运行,尤其透过三度、六度音程主体教材内容合理转换、辅助范围下,使得相关人员深度明确音程规划性质,并且将重点和弦的衔接任务划分透彻,使得现场表演活动更加生动形象,赢得观赏人群的欢呼。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会适当将视唱作品进行过渡因素搭配,使得旋律线条在感性体验上提供深切界定指标,后期达到的视听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训练期间参与人员应该时刻确保自身投入在单个声部的基础训练活动中,使得额外声部表达习惯良好,进而达到内心听觉能力回应的最佳效果,这对于顺利弹奏巴赫等成名作品来讲辅助功效异常深刻。关于多声部训练活动中衍生的音程不够协调状况,都会对后期表演音准造成深度影响,练习期间学生应该时刻关注此类问题,主要是因为其对音高敏感回应度不够强烈,不注意音程和调性的搭配状况。要真正将这部分音程关系拆解完全,就须在上行阶段先唱一个大二度再补充一个大三度,在这种搭桥模式背景下,唱增四度音准,此后相关内容就相对更容易掌握。
二、强化立体感训练是多声部视唱活动完成的关键支撑要素。
一部多声部视唱练习曲目包括小型交响乐等,其中单个声部都存在不可替代的.衔接引领功效,要真正在突出位置进行合适音量调节,就必须抓紧保持稳定的低音效果,向内部提供衬托功效,使得声部交替之间表现更加合理,表达得流畅、自然一些。训练期间,参与人员可配合左右手等进行声部位置匹配,必要时进行小组分析探讨,在明确单位节拍基础上,将不同类型节奏灵活掌控在一起;至于单位成员对于声部角色的担当任务要调试清楚,确保其余声部兼顾潜能,真正表现出作品整体的平衡、协调特性。相信只要保证节奏感正确性,对于多声部音乐整体操控来讲将更加得心应手。
三、音乐作品内部情感表达是多声部视唱训练的灵魂。
经过上述系统训练内容调试,使得多声部视唱训练活动充分表现出对过往、现代人文情感的对比特征,使得表演者能够身临其境,体会作者丰实的激情状态。结合贝多芬名言解析,音乐必须时刻迸发出艺术家心中的火花效应,这就说明音乐主体表现形式在于内部情感灵魂的舒展。如若合理将作品精华加以表现,就必须事先透彻分析相关背景资料,在练习过程中获得启发,保证期无论在曲式结构、体裁格式以及创作动机上都能充分延展出来,此时指导教师可适当鼓励学生进行主题、发展、高潮以及调式、调性等元素挖掘。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够在开始视唱时,科学掌握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整体面貌,使学生在掌握音准、节奏与多线条声部交融的同时,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真谛,在进行第二次创作时,也能准确表达作曲家的意图。此外,对声部的音量、音色、力度的平衡、乐句的呼吸、整齐等等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音的准确度,否则,便谈不上对音乐的表现力。结语:综上所述,所谓的多声部视唱在把握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要强调配合能力,维持音乐的整体感。学生在练习时要注意在实践中培养自己读谱快而准、听觉敏锐,增强整体合作感及综合音乐思维能力。只有掌握了全面的音乐技巧和敏锐的音乐感受力,才能更好的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魅力。
参考文献: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八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在高中一线教学的经验,总结了自己在高考视唱练耳教学方面的体会。关键词:高考音乐生视唱练耳教学训练方法对高考音乐考生而言,每年高考所考的科目为主科(声乐、器乐、舞蹈等任选一门),基础科包括视唱练耳、乐理等。基础科中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最基础的课程,也是高考中除了主科所占分量较大、最具有挑战性的科目。我校是全区具有艺术特色高中之一,虽然办学时间不长(开始),但办学规模却是最大的,每年在全区音乐高考统考中都是名列前茅,二本合格率达到了98%。多年来我在高考视唱练耳方面不断摸索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和同仁共同探讨,也希望对高考音乐生有所帮助。高考视唱练耳科目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视唱、听音记谱、节奏、模唱等。各个内容既独立又有相互的联系,下面从各个方面分别述说。一、视唱视唱又分为线谱视唱和简谱视唱,就广西统考而言,线谱、简谱任学生自选。但线谱视唱相对得分高些,因此如果是从高一开始训练的话,应以线谱为主,并且固定调首调都同时训练,兼唱简谱。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大部分线谱能力几乎为零。因此教学内容应从简到繁,甚至在教基础内容时多花时间,反复巩固之后才到下个内容。我区高中音乐考生在学习音乐科的同时,还要学习相应的会考科目和高考科目,大量的文化科作业占去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因此用在音乐科目上的复习时间几乎没有。因此,我尽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当堂课的内容不但要求学生听懂学会,而且要记牢。在第一个学期里,为了加强学生线谱识谱能力,每次我都花大约半堂课的时间进行强化记谱。做法是老师唱让学生按要求默写,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例如:1.用全音符默写2.用二分音符3.用四分音符4.用十六分音符当学生的基础识谱能力有了提高后,进一步加强综合识谱能力。例如由十六分音符变为:5.附点就这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课堂强化训练,在较短的时间里学生的线谱识谱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下面的线谱视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第一学年的视唱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学线谱视唱外,我还辅助简谱视唱训练。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简谱识谱能力。我利用声乐教材的歌曲进行教学,几乎每堂课都要求他们唱2首歌曲旋律。声乐教材中的歌曲大都是经典歌曲,学生在初中阶段没唱过,从电视上也听过,因此一唱起来,学得非常快。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不断提高视唱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定量的歌曲,为学习声乐和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二、听音记谱听音记谱,在视唱练耳中即是练耳,在高考中是用笔试的形式进行。内容分别有“单音、音程、和弦和旋律”。单音是关键,如果单音基础打得牢,那么其他就相对容易了。在高考中单音听记范围总共有26个,其中16个是白键,10个是带有升降号黑键。在训练这些单音中,我又分得较细,16个白键又分为5个小组,分别是:每次训练以一个小组为主,兼带上次内容。在训练单音时我往往要求学生默记这些音在键盘上的位置,当我弹奏某一个音时,学生首先反映在脑中的是这个音在键盘上的具体位置。这样较容易写出来(唱出来)。升降号(黑键)10个音,按离标准音的近远来进行分组,分别为:训练方法跟白键一样。当所有的'小组单音都熟记后,才开始混合听记单音,而且不断加大分量。只有这样,下面的音程与和弦才能学得好。和弦的听记,我往往要求学生先听出二头的音,然后用推算的方法推写中间音。听音记谱中较难的是旋律听记。在刚开始听旋律时,我只要求学生在我弹结束后用“啊”或“啦”母音摸唱出来。当然弹奏的曲子不能太长更不能太难。2~3小节,且节奏简单,最好还是同学们小学或初中唱过的歌曲旋律。例如:通过弹奏这些熟悉的歌曲旋律,学生调动了兴趣,吸引了注意力,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当同学们学习正浓时,我及时让同学们把谱写出来,慢慢地学生掌握方法后,进步就较快了。带学生入门后,往后的听记训练就结合节奏型来进行。三、节奏节奏考试,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考法。大多数高校都是进行现场模奏,包括广西的统考,只有极少数采用笔试形式。为了让学生学习得更方便更易记忆,我把所有节奏由易到难自行编成了13种类型。分别为:在进行教学时,我往往选择其中一个为主。前面的类型较简单学生可以同时学习2种,如果学习第(1)与(2)时,所编的节奏练习都是由(1)与(2)构成,可任意排列。例如:下一次课学习到第4种类型时,以(3)为主,结合(1)与(2)进行练习。例如:如果学习到第4种时,以第4种为主,结合前面4种编写练习。例如:这样新旧内容交替学习,学生既获得了新知识,几乎每堂课又都复习了旧知识。当学习到了一定程度,我又专门利用一两次课进行前阶段内容的总复习。比如学完了前面第1d5种,那么利用一堂课进行综合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有不足就指出并反复练习,直到全部学生都会并熟练才加进新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更重要的是每次讲完课后,我都要求每位学生按当天所讲的内容自由编写练习题,当堂唱或奏出,并及时进行表扬或指出不足。当听音记谱的内容也已经开始学习时,我往往会结合具体音高让学生自编旋律。例如:学习了节奏型1d3,我要求在12345这5个音中进行编写旋律。同学们有的编成:也有的编成:当我肯定了学生的成绩时,学生情绪高涨,没想到自己也能创作歌曲旋律,因此学习积极性极大,并较快地喜欢上了这门课,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四、模唱(奏)模唱(奏)总是以非笔试形式进行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前面所讲的内容,而且在考试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在第一次时就能完成,得分是较高的,如果是第二、三次那就已大打折扣了。这实际是考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最初练习模唱时我要求学生用“a”母音哼唱,一段时间后才要求唱出实际音高。等到学生基础都打牢了就两样结合用,旋律模唱从易到难,开头训练我也尽量挑学生熟练的曲调,目的是吸引学生兴趣,随着时间推移加大训练难度,并尽量结合听音记谱进行练习。总之,视唱练耳几乎是每个音乐考生的弱项。除了内容多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节奏感、应变能力、模仿能力等。如果学生性格内向,学起来就更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去循循引导,并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只有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
高考视唱练耳教学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九
(一)审美感知。
审美的感知是听者通过不断变化的音响刺激所产生的整体的知觉体验,这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基础步骤。这个美的知觉体验是在音响的刺激下对不同的审美对象的情绪所产生的,体现在视唱练耳的学习过程中,就是对音乐作品中不同的音乐元素的分辨和整合的能力,是对审美对象音乐美的欣赏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整个学习过程而言,就是在要求要对这种审美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通过日常的生活积累和课堂训练的结合,来完成音乐审美感知的升华。
(二)审美想象。
审美的想象是较审美感知高一个层次的能力,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程度对感知的形象二次加工的一个过程。从原始的感知形象出发,想象出新的音乐形象,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加入审美想象的引导,会使学生在课堂中发挥合理但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对于所学习的作品完成深层次的情感理解。要完成这一个步骤,就要不断的加强对审美感知的培养,在多次的审美活动中培养审美想象的能力。
(三)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体验是音乐审美中的核心价值所在,听者通过对音乐作品完成一系列的音乐审美体验,最初通过作品所感受到的情感就是最终的目的。这个步骤承接了感知和想象的过渡过程,但是却在整个审美体验中都有所体现。当学生在学习视唱练耳时,通过学习音乐作品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也就达到了审美体验的最终价值体现,只有在教学中真正的将音乐情感和个人情感作为共通,才能够体现视唱练耳的价值所在。
二、音乐审美对于视唱练耳的重要性。
视唱练耳虽然是以音乐基础课程的姿态出现,但它的任务并不只是技巧的传授,而是通过学习既能够获得技巧的提升也能够将审美体验的能力培养出来。对于视唱练耳音乐美的体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枯燥课堂氛围。在传统的概念中对于视唱练耳的认识都是枯燥无味的,那是因为课堂上只是在反复的训练技巧,让课堂的气氛变得压抑。然而通过对音乐美的体验,可以让学生在自然而言的音乐欣赏中就顺利的将技巧的训练融入其中,在美的体验感受中也想不断的填充知识来便于日后的学习。第二,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和技巧,帮助日后学习。当审美体验在视唱练耳的课堂中正确的被引导和体现时,事实上就是将原本就存在的.音乐审美放大开来,让学习者关注的目标不再是技巧性学习,也不会因为技巧学习而产生倦怠心理。反而通过音乐审美的引导,会有利于技巧的培养。不论是学习音乐表演还是音乐创作,其中重要的步骤就是要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意境美和内容美,当在视唱练耳课堂上已经将该掌握的能力都掌握了之后,对于日后的音乐学习而言就要轻松的多。视唱练耳是一门以音乐为内容的基础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良好的音准和音色、多变的节奏和旋律、乐曲结构和不同风格以及意境等元素来体现音乐的美。视唱练耳对于学习者日后的音乐学习来说,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如何正确的引导课堂的进行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应该只是将技巧的训练作为这门课程的学习进程,而不是最终目的。其实教师应当通过对视唱练耳的教授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美的发现的能力,让学生日后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即使没有教师的引导,也能够评价自身的音乐素养,获得正确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良好的感知。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十
视唱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谱、看谱、读谱的能力,培养正确的音准感、节奏感等各方面的乐感,广泛积累音乐的传达方式,主要包括音准的训练和节奏的训练两部分内容。
1.音准的训练
音准是视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或者生活中我们都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有些人视唱曲目唱得很好,但是演唱歌曲时却唱得非常糟糕,而有些人演唱歌曲时水平很高,但是对一些简单的视唱却唱得一塌糊涂。这是十分普遍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了视唱练耳教学与声乐技巧出现了脱节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在训练中就要对基本的发声和呼吸技巧有一定的了解,为视唱的音准训练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明确基本的发声原理,并且还要借助声乐方面的技巧,帮助学生打开喉咙,用唱歌的状态来进行视唱曲目的演唱。
2.节奏的训练
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内容,是音乐的灵魂所在。节奏的训练在视唱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视唱中节奏的训练主要是打拍子,然而有些人在学习过程中不習惯打拍子,或者是打拍子跟不上节奏,或者是拍子和节奏不能协调起来。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的节奏感不稳定和身体的协调性不好造成的。对于这些问题,教学者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人手,使他们能够把握拍子的节奏规律,反复对其进行练习,就能够使其对拍子稳定性形成概念,有利于节奏感的培养。
视唱练耳是通过视唱练习、听音训练等途径来培养学生“听”和“唱”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记忆力及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声乐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1.基础的训练
视唱练耳教学的基础训练主要有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力度旋律、听音记谱训练等,训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调式音阶及和弦的构唱。声乐教学主要分为发声练习和作品演唱两个部分,发声练习是训练声音技巧的基本练习,包括发声的位置、气息控制等多种练习,是获得声乐技巧的重要途径,训练时大多是先以音阶、琶音为主,再根据学生练习中的发音特点,加入母音的训练。在发声练习中,由于没有歌词,对学生的辨音能力也就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识谱辨音能力,才能跟着钢琴的节奏联系发声技巧,否则即使能够随意调节自己的声音,也不能很好地把握音准和节奏。
2.“听”“唱”感知力的培养
声乐作为一门有声艺术,无论是歌唱表演还是乐器演奏都离不开听觉的培养,音乐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即听觉记忆,只有具备了完整的音乐听觉,才能准确地把握音准、旋律、节奏、乐曲风格等,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内涵、力度、色彩等,进而利用歌唱的技巧,将依靠音乐听觉获得的内心构造的'画面通过声音表现出来,而音乐听觉则需要通过严格视唱练耳训练来获得。
3.乐感的培养
乐感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对音乐情感的感知力,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乐感的核心是节奏,良好的乐感可以使学生更为细腻、流畅地表现音乐,提高音乐的美感,如不具备良好的乐感,则就会出现跟不上节奏,演唱时断断续续,导致乐句的衔接不连贯,破坏音乐的完整性,因此,就应该加强对视唱练耳的训练,在反复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乐感,训练学生对节奏的准确把握,从而达到音乐的完整性。
4.音乐表现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音乐的表现力即是指对音乐作品理解的表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就是识谱,包括对作品的艺术风格、特色、创作手法、结构、色彩、力度、演奏方法等多个方面的理解。视唱练耳训练中对于音乐作品的广泛接触能够使学生积累大量的音乐词汇,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感受不同风格、形式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促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得到提高,音乐表现力也自然而然地随之提高。同时在体会不同的音乐作品时,某一音乐主题还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激发其创作欲望。在视唱练耳中有着大量优秀的、富有艺术性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可以给学生最直接的美感,为学生日后的声乐演唱、音乐创作等提供灵感。
音乐的想象力是指大脑对音乐记忆活动的再加工、再创作的思维活动,是音乐创作的基础,音乐的思维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一个人想要获得音乐想象力,必须具备大量的音乐经验和音乐实践活动,才能有再加工创作的素材,而对于学生来说,视唱练耳是获得音乐经验和音乐实践活动最为直接的途径。学生在视唱练耳练习的过程中,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听取乐曲时,除了可以培养音乐记忆能力,体会和记忆音乐的节奏和规律,还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奠定基础。音乐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艺术,对于音乐作品中的速度、起伏、休止等处理都需要有深刻的体验,才能够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体验作品的音乐语。瑞士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斯建立的体态律动学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也是注重以肢体语言锻炼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强调应调动一切的手段来锻炼学生的音乐听觉。由此可见,学习视唱练耳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胡晓伟.高师视唱练耳课诌议.安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裘柳钦.中西乐理之比较研究.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十一
《视唱练耳》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基础课程,本文结合本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实施建议和具体举措,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教师用审视的眼光,对自己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再认识,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获得再认识,生成新智慧。在各项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师成长是目标,教学反思是保障。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的教师=教学过程+反思”[1]。教师只有对教学过程和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改革,实现自我提升。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教师应审时度势,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适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拓展评价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一)对选用教材的反思。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载体和依据。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高教育,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专业化人才,教材的选取应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多年来,我们曾利用普通高等音乐院校专用教材,对我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教学,结果差强人意。如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拖沓冗长,学无所用,与学前教育实际岗位脱节,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迁移。针对这些问题,课程组的教师进行了相应的观察和反思,认识到选用适宜教材的重要性。
(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选择教学内容应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为立足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学以致用为标准,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和组织。目前的高职《视唱练耳》教学,教学内容单一、序化,内容实施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能满足从事幼儿教师行业的岗位需求。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找出或发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在《视唱练耳》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上还是沿用一言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知识点,视唱案例,学生跟唱、模唱,学生通常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实训,最终学到的仅仅是书面知识,而非应用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有悖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迁移,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岗位能力。
(四)对评价方式的反思。
目前的视唱练耳课程评价方式较单一,主要以教师终结性评价为依据,过程性考核被弱化,教师不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考查的内容一般是学习过的视唱旋律,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对学生的视唱能力做全面、系统的考查。
二、改革实施建议。
基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课程组教师通过到幼儿园挂职进修,了解到幼教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并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改革。同时,结合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组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制定整体的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最终确定以下几条改革实施建议:
(一)注重教材开发。
课程组应积极到幼儿园一线做调研,调查《视唱练耳》课程的综合需求度,并以此为依据,对接职业岗位,开发校本教材。教材应紧紧围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注重实际应用,突出职业能力。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形式上做到图文并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上做到言简意赅,语言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对于实践性内容,要突出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内容上要尽量贴近岗位与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中要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编写出高质量的、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做一体化教材。
(二)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可对在校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统计,在制定课程标准时确定各教学内容的权重。教学内容应侧重能力培养,弱化理论阐述,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训练项目,引入先进实用、适宜自主灵活学习的内容。目前,《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课程组依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具体学情,结合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将原有教学内容优化重组,精心设计了四个项目:识谱训练、听音训练、视唱训练、节奏训练。通过四个项目的学习,使学生将有关视唱练耳技能及乐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视唱音乐和分析音乐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型幼儿教师要具备教育、保育、保教反思等岗位能力[2],《视唱练耳》课程隶属于培养教育能力范畴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根本。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法。“启发式”、“发现式”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如具体视唱案例,教师应确定学习主题,先不作示范演唱,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同步思维,学生根据问题观察分析案例,从案例中找到难易点,问题由学生组织讨论,方法让学生提炼,结论让学生总结,让学生在科学凝练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式教学法,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问题的主人。课堂上多留给学生相互讨论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相互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唱、多练、多思考,从以“教授为中心”转变为“指导学生自学”为中心,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口唱+示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向“启发+讨论+指导”的教学方法转变,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拓展教学内容,引入经典歌曲小品,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寻音频视频,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这样做既能培养学习兴趣,又能提升学习效率。
4.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设计重组,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模块,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学中做,做中学,在学做中找到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升自身的视唱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教学内容的项目化设计,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结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做到简洁明了、目标明确、趣味性强,项目任务应尽可能地模拟幼教岗位,符合岗位职业能力。
(四)拓宽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应实现根本性转变,即以结果评价(过分重分数)为主向结果过程结合转变。过程评价:教师应开展多种学习评价方式,如定期考核检查,选取新曲目,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创设情境,进行视唱考核,检验学生能否真正掌握视唱新曲目的能力,最后进行现场互评,教师评价,给出改进建议,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整合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师生互动平台;适当利用多媒体、网络工具,上传视频,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做到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
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专业内涵的基础在于课程建设,课程建设需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意识的形成依托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师应紧随时代步伐,开拓进取,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加强专业内涵发展,促进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十二
视唱练耳是一项对于音乐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的技能。通过视唱练耳,我们可以培养出对音乐旋律和和声的准确感知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水平。在进行视唱练耳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这些体会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了我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的能力。以下是我对于视唱练耳的心得体会。
首先,视唱练耳对于理解音乐结构和和声关系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视唱练耳,我们需要准确地听出旋律和音符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其准确地唱出来。这一过程需要我们对音乐的结构和和声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我逐渐能够分辨出不同的音程和和声类型,并能够准确地唱出来。这种能力对于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和声关系非常重要,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视唱练耳培养了我的音乐记忆力和感知能力。在进行视唱练耳时,我需要准确地听出音符的高低、时值和强弱,并且进行记忆。这个过程对于我的音乐记忆力和感知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我的记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可以更快地记住乐曲的旋律和音符,也能更好地感知音乐的细微差别。这一点不仅对于视唱练耳有帮助,也对于我在学习和表演其他乐器时具有积极的影响。
另外,视唱练耳培养了我的音乐创造力和即兴表演能力。在视唱练耳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音乐困难,需要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一些即兴表演和音乐创造。这种实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思路,也让我在音乐表演时更加自如和灵活。视唱练耳的这种锻炼方式和创新性让我感到非常有挑战性,但也正是这种挑战激发了我的音乐创造力和表演潜力。
最后,视唱练耳培养了我对音乐的热爱和投入。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挑战,我明白了音乐是需要耐心和坚持的。视唱练耳需要我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尝试。这种坚持让我更加热爱音乐,也增加了我对音乐的投入感。视唱练耳成为我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部分,让我每天都能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并不断地提升自己。
总之,通过视唱练耳的过程,我积累了一些对于音乐学习和表演的重要体验。视唱练耳不仅帮助我理解音乐结构和和声关系,还培养了我的音乐记忆力和感知能力。同时,视唱练耳也激发了我的音乐创造力和即兴表演能力,并增强了我对音乐的热爱和投入。这些体验让我对于音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提高了我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的能力。视唱练耳将继续成为我音乐学习和表演中的重要环节,并不断助力我成为一名更出色的音乐人。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十三
如果想要准确完美的表现一段音乐,一定要掌握音乐的音准和节奏,清楚音乐的风格。
帮助学生克服音准方面困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大、增音程按照单方面扩张的方法来唱。
小、减音程按照单方面缩进的方法来唱。
在唱某一段乐谱时还应当注意其调式性质,因为音程的功能可能由于调式而改变。
在训练学生的节奏节拍时有以下一些训练:
对基本节奏形式的认知当然是必须的前提。
对基本节奏形式的熟练掌握,有以下几种方法:
手拍单位拍,口读节奏型。
手划单位拍(节拍的图式),口读节奏型。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拍位感,掌握每个节奏型在小节中所处的位置,增强他们对节奏整体的记忆力。
多多练习节奏记写,熟悉每一种节奏型。
通过对音准节奏的训练掌握,奠定良好的音乐学习基础?多多接触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音乐,建立良好的音乐感觉。
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听觉分析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学生理论型概念变为实际的'生动的音乐概念,发掘音乐听觉分析和快速反应。
(1)听辩单音或音列并向上或下构成音程。在听辩音阶时,要在自然大调,和声大调、自然小调,旋律小调向上和向下进行时唱不同的音列,对它们进行对比式的辩听。
(2)辩听音程和和弦,传统的方法是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先七度、二度,再三度,六度,再五度,四度等等,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协和与不协和的区别,另外还可以按照度数如二度、三度、四度的顺序逐步辩听。
这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把感受到的音乐形象译作清楚的听觉概念,并尽快把它们用记谱的方法巩固起来的一种技能。其实音乐听写的意义不只限于培养我们记录乐曲的技能,对于培养我们以后能够发展鲜明独特音乐元素的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检验出一个人音乐素养高低的一种重要手段。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以上三点都做得很好,却疏于练习,那么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特别是初学时一定要保证每天都坚持唱,迈过困难的坎儿就都顺利了。
另外,在老师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和学生努力加强练习的同时,高考分值规定中加大视唱练耳的分值使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更加重视视唱练耳这门课程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视唱练耳这门各高等音乐院校都必修的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基本音乐能力的培养,对音乐中的其他领域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具备一定水平的视唱练耳能力,是从事各类音乐活动的基本条件。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十四
视唱练耳中的视唱就是老师给你一个从未见过的新谱子,让你立即照谱唱出来。 练耳则是通过训练,使你的耳朵能分辨各种不同的音程及和音。那么视唱练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视唱练耳的考试有哪些技巧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a、 视唱一条不超过八小节长度的曲调(旋律)(节奏较简单,无升号、降号),参加表演艺术本科考试的同学可用简谱。
b、如果你报考的是作曲专业(音乐制作与录音工程)考题会稍困难一点,第一是你必须用五线谱,第二可能你会遇到临时升降号(调号通常不超过三升三降范围)。
不管是参加那种专业的考试,在视唱时你都应该先仔细默读一遍谱子,然后再唱出来,唱的时候可以放慢速度,不要慌,注意音准、节奏,尽量唱得流畅些。
a、 旋律记忆模唱
这类考试是先由老师在钢琴弹出一个短句(2-4小节,作曲专业可能长一点,但一般不超过8小节),然后考生凭记忆立即学唱出来(作曲专业考生还需在五线谱上写出来),你可以用"嗯"、"呜"、"啊"这些字把音高唱出来就可以了。当然你如果能用"哆"、"
来"、"咪"(即是用唱名)来唱的话,分数还可以增高。
通常老师会在钢琴弹三遍,所以在听的时候不用紧张,放松些。你可以采用听第一遍时记一、两小节,听二遍再记住另外一、两小节的方法,这样三遍下来你差不多全都记住了。同试唱一样,在唱的时候尽可能慢一些,没有人会要求你加快速度的,何苦自找麻烦。
b、 音程记忆模唱
什么叫音程?音程就是两个音之间在音高上的距离,这些距离在音乐中用大二、小三、纯四、增五、减七这类数字来描绘。
音程记忆模唱由老师在钢琴上先后弹出(或同时弹出)两个音,考生分别从低到高将两个音唱出来,作曲专业考生还须在五线谱上写出来。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十五
视唱练耳是我校的主要课程之一。视唱练耳、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训练范畴,一向得到各院校的充分重视。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教师在教学准备中,经过一系列程序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从音乐的作品或由传统音乐作品中,扎实地掌握综合音乐感觉和音乐技能。从而做到针对音乐技术理论教学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与考核。
本课程为2学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共16周,讲授14周,复习1周,考试1周。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学年。
第1周第一讲绪论音乐的听觉范畴与音乐的听觉训练范畴。
1、音乐传统教育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2、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3、多元化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4、音乐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实用。
第一讲掌握要点:使您的听觉走进音乐。
第2——4周第二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二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二讲掌握要点:二度音程与作品。
第5——6周第三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三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三讲掌握要点:三度音程与作品。
第7——8周第四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四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弦律。
4、调式。
第四讲掌握要点:四度音程与作品。
第9——10周第五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五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五讲掌握要点:五度音程与作品。
第11——12周第六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六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六度音程与作品。
第13——14周第六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七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1——4周第七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
3、和声性旋律。
4、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
第七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
第5——8周第八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和声性旋律。
4、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八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9——12周第九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正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九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13——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三学期。
第1——4周第十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四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四重奏式的和声性旋律。
4、大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1、大调式中的ii级、vi级副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节奏。
3、大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4、和声性旋律。
5、节奏。
第十二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第13——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四学期。
第1——4周第十三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和声性旋律。
4、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十三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5——8周第十四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正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小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十四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9——12周第十五讲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重奏式的和声性旋律。
4、小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1、小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节奏。
第十六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十六
婚姻状况:未婚政治面貌:团员。
民族:汉族特长概括:3年的'音乐教学经验。
身高:165体重:50。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所学专业:音乐教育。
户籍: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现所在地:广西区梧州市蝶山区。
自我评价:本人工作勤恳,心态调整快,喜欢有些挑战的工作,很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性格随和喜欢和各种人交流学习。展望未来生活,始终充满信心,这就是音乐熏陶带给我音乐般的气质。在音乐二度创造过程中感受汗水与掌声,让我很享受这过程中的一切。希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新的尝试,有所突破。
求职意向: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请注明。
职位性质:全职到岗时间: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要求提供住宿求职状态:
技能专长。
乐理、试唱练耳、听音、声乐、钢琴、舞蹈、乐音策划等。
推荐阅读:音乐专业个人简历模板下载,音乐舞蹈老师求职简历,音乐表演兼职简历模板。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十七
顺序是从大调到小调,从无调号到2个调号。
顺序是纯一度,纯八度,纯四度,纯五度,减五度或者增四度,大小三度,大小六度,大小二度,大小七度。要求是先模唱,再构唱。先上行,再下行。基本上每个星期安排一个音程训练。
大三,小三和弦,属七减七和弦。分解和弦的模唱、构唱。几个学生一起合作,每人一个声部,模唱和弦。
根据已学音符种类,来听辨节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音感好的学生,在启蒙阶段就能够表现出来。应该在初期就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训练。
对于年龄偏小,比如学龄前幼儿,我仅要求他们跟着钢琴把音唱准。
年龄稍大的,比如小学阶段的初学者,我会在学完小汤第一册以后,开始模唱音阶。
小汤第二册完成以后,逐渐进行音程,和弦的模唱听辨,并学习相应的乐理知识。
视唱练耳的论文篇十八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在高中一线教学的经验,总结了自己在高考视唱练耳教学方面的体会。关键词:高考音乐生视唱练耳教学训练方法对高考音乐考生而言,每年高考所考的科目为主科(声乐、器乐、舞蹈等任选一门),基础科包括视唱练耳、乐理等。基础科中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最基础的课程,也是高考中除了主科所占分量较大、最具有挑战性的科目。我校是全区具有艺术特色高中之一,虽然办学时间不长(2003年开始),但办学规模却是最大的,每年在全区音乐高考统考中都是名列前茅,二本合格率达到了98%。多年来我在高考视唱练耳方面不断摸索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和同仁共同探讨,也希望对高考音乐生有所帮助。高考视唱练耳科目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视唱、听音记谱、节奏、模唱等。各个内容既独立又有相互的联系,下面从各个方面分别述说。一、视唱视唱又分为线谱视唱和简谱视唱,就广西统考而言,线谱、简谱任学生自选。但线谱视唱相对得分高些,因此如果是从高一开始训练的话,应以线谱为主,并且固定调首调都同时训练,兼唱简谱。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大部分线谱能力几乎为零。因此教学内容应从简到繁,甚至在教基础内容时多花时间,反复巩固之后才到下个内容。我区高中音乐考生在学习音乐科的同时,还要学习相应的会考科目和高考科目,大量的文化科作业占去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因此用在音乐科目上的复习时间几乎没有。因此,我尽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当堂课的内容不但要求学生听懂学会,而且要记牢。在第一个学期里,为了加强学生线谱识谱能力,每次我都花大约半堂课的时间进行强化记谱。做法是老师唱让学生按要求默写,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例如:1.用全音符默写2.用二分音符3.用四分音符4.用十六分音符当学生的基础识谱能力有了提高后,进一步加强综合识谱能力。例如由十六分音符变为:5.附点就这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课堂强化训练,在较短的时间里学生的线谱识谱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下面的线谱视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第一学年的视唱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学线谱视唱外,我还辅助简谱视唱训练。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简谱识谱能力。我利用声乐教材的歌曲进行教学,几乎每堂课都要求他们唱2首歌曲旋律。声乐教材中的歌曲大都是经典歌曲,学生在初中阶段没唱过,从电视上也听过,因此一唱起来,学得非常快。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不断提高视唱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定量的歌曲,为学习声乐和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二、听音记谱听音记谱,在视唱练耳中即是练耳,在高考中是用笔试的形式进行。内容分别有“单音、音程、和弦和旋律”。单音是关键,如果单音基础打得牢,那么其他就相对容易了。在高考中单音听记范围总共有26个,其中16个是白键,10个是带有升降号黑键。在训练这些单音中,我又分得较细,16个白键又分为5个小组,分别是:每次训练以一个小组为主,兼带上次内容。在训练单音时我往往要求学生默记这些音在键盘上的位置,当我弹奏某一个音时,学生首先反映在脑中的是这个音在键盘上的具体位置。这样较容易写出来(唱出来)。升降号(黑键)10个音,按离标准音的近远来进行分组,分别为:训练方法跟白键一样。当所有的'小组单音都熟记后,才开始混合听记单音,而且不断加大分量。只有这样,下面的音程与和弦才能学得好。和弦的听记,我往往要求学生先听出二头的音,然后用推算的方法推写中间音。听音记谱中较难的是旋律听记。在刚开始听旋律时,我只要求学生在我弹结束后用“啊”或“啦”母音摸唱出来。当然弹奏的曲子不能太长更不能太难。2~3小节,且节奏简单,最好还是同学们小学或初中唱过的歌曲旋律。例如:通过弹奏这些熟悉的歌曲旋律,学生调动了兴趣,吸引了注意力,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当同学们学习正浓时,我及时让同学们把谱写出来,慢慢地学生掌握方法后,进步就较快了。带学生入门后,往后的听记训练就结合节奏型来进行。三、节奏节奏考试,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考法。大多数高校都是进行现场模奏,包括广西的统考,只有极少数采用笔试形式。为了让学生学习得更方便更易记忆,我把所有节奏由易到难自行编成了13种类型。分别为:在进行教学时,我往往选择其中一个为主。前面的类型较简单学生可以同时学习2种,如果学习第(1)与(2)时,所编的节奏练习都是由(1)与(2)构成,可任意排列。例如:下一次课学习到第4种类型时,以(3)为主,结合(1)与(2)进行练习。例如:如果学习到第4种时,以第4种为主,结合前面4种编写练习。例如:这样新旧内容交替学习,学生既获得了新知识,几乎每堂课又都复习了旧知识。当学习到了一定程度,我又专门利用一两次课进行前阶段内容的总复习。比如学完了前面第1d5种,那么利用一堂课进行综合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有不足就指出并反复练习,直到全部学生都会并熟练才加进新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更重要的是每次讲完课后,我都要求每位学生按当天所讲的内容自由编写练习题,当堂唱或奏出,并及时进行表扬或指出不足。当听音记谱的内容也已经开始学习时,我往往会结合具体音高让学生自编旋律。例如:学习了节奏型1d3,我要求在12345这5个音中进行编写旋律。同学们有的编成:也有的编成:当我肯定了学生的成绩时,学生情绪高涨,没想到自己也能创作歌曲旋律,因此学习积极性极大,并较快地喜欢上了这门课,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四、模唱(奏)模唱(奏)总是以非笔试形式进行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前面所讲的内容,而且在考试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在第一次时就能完成,得分是较高的,如果是第二、三次那就已大打折扣了。这实际是考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最初练习模唱时我要求学生用“a”母音哼唱,一段时间后才要求唱出实际音高。等到学生基础都打牢了就两样结合用,旋律模唱从易到难,开头训练我也尽量挑学生熟练的曲调,目的是吸引学生兴趣,随着时间推移加大训练难度,并尽量结合听音记谱进行练习。总之,视唱练耳几乎是每个音乐考生的弱项。除了内容多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节奏感、应变能力、模仿能力等。如果学生性格内向,学起来就更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去循循引导,并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只有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
高考视唱练耳教学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