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通用18篇)
环保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保护地球。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为了提高效率,以下是一些高效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一
今年是很特殊的一年,今年我们祖国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召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作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我们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秉承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自身实际,不但追求进步。在这一特殊的年份里,我们应该更积极努力、开拓进取,不但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党的十八大献礼。
寻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之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2003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表述来概括正在探索中的“发展观”,又在同年年底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见真功夫。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飞快,我们也获得了丰硕的物质成果:一是中国粮食生产连续8年丰收;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拉动了经济增长;三是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民族要发展,与这个国家的科技力量是分不开的。而当代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成长源于教育。所以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之本。
贫困地区的群众来说,这点杂费同样难以承受。2005年,我国征服开始在农村地区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并逐步向城市拓展。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高等教育扩招工作,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是,到了高等学校的层次之后,学生所有的支出都开始提高,高昂的学费,还有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对于一些供孩子上学入不敷出的贫困家庭同样是个问题,好多学生在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却因为高昂的学费不得不放弃了进入大学的机会。
大学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不管是什么时候,青年总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然而在青年人中,大学生无疑是素质最高的一群人。大学生知识层次高,知识面广,最具潜力,同时也最有创造力。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将会直接的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国家的未来,这对中华民族的磅礴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现在,在现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做人的方法,努力是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素质的人,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
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认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们可以从思想上迈进一大步。
这段日子里,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因为,我们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91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天翻地覆的。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几度兴衰。从风雨如磐的嘉兴南湖启程,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正带领全国人民在新世纪书写辉煌壮丽的新篇章。斗转星移。党成了我们用无数丰功伟绩撰写的历史长卷!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心中满怀期待。每次党代会对于中国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一个起点,会议上的内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完全关系到国民的生活。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我要认真的检查自己的不足与缺点,改进自己的思想认知与作风,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做好迎接工作。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当前,各级各部门应以实际行动,实干精神,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全国人民的幸福安康。这次大会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必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
学生要想适应未来社会,实现个人抱负,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必须用实力说话,用自己本领来施展个人才华,铸就成功。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创新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大学生创新要具备知识、自信、怀疑等理论。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内在素质的核心。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学会所创,使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真正吸收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以自信为基础的当代大学生,会在积极主动地观察事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自信和满足,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再次实现创新,始终保持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状态。
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将能够更好地总结各地党建的新探索和新经验,有效增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高执政能力和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在反腐倡廉方面作出新部署,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向前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努力。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二
20__年,我有幸作为__大学__学院暑期三下乡队伍的一员,于20__年__月__日,来到__村参加立时五天的三下乡活动。
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全村230户村民耕种者为数不多的1550亩土地。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改革开放的良机,大力发展高效田和制种业,种植了苹果、柿子、黄烟、葫芦、辣椒、西红柿、西瓜等作物。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令人赞赏,各种村务工作开展得有条有理,村里的治安良好,无刑事案件发生。村两委工作认真负责,心系村民,重视教育。村办学校也村里及附近村庄的适龄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为此,__村赢得了x市文明村庄、x市文明标兵、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x市模范村委会等多项称号。
到这样一个模范村开展三下乡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知识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积极向广大人民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完善自我。
一、送科技文化下乡。
为了发挥专业优势,我们的下乡服务以科技、文化服务为主,我们去了大量图书和宣传材料,主要是有关农业技术和最新的科技信息,通过它们,开阔了村民的视野,我们还为村民义务维修家用电器,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各种问题。虽然我们所能提供的东西是有限的,但毕竟把科技春风带进了农村,吹进了村民心中。
作为本次三下乡活动的重头戏,我们还在__村小学开办了小学生义务辅导班。我们一共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四个辅导班共计50余名小学生、初中生前来听课。在各种辅导班上,大家竭尽所能,不仅为同学们解决了各科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还积极地给大家讲历史故事,上书法课,做趣味数学题,教英文歌曲等。同时,我们还利用各种机会对同学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立志将来为祖国,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大家待我们有自己的亲人,是我们感到好象回到了家中一样。我们还和同学们一起联欢,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为他们播放科普电影及动画片等。
二、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通过走访老党员,听老人讲周家村从解放前一直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老人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党,广大老百姓就不能翻身做主人,没有党,广大人民就不能走上致富道路。我们在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座谈会上,我们了解了周家村的基本情况,村里农民主要靠种植果树和制种致富。
由于本村人多地少,他们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种植了200亩种子,100亩x西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__年他们还在房前屋后种上了柿子树,去年又种植了1000棵,按每棵柿子树收入200元计算,去年仅柿子树一项,全村就收入了40多万元。__村取得的成就,多半归功于村两委(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他们利用改革开放的良机,积极采用新技术,开拓市场。村领导心系村民,处处为百姓谋利益,敢于承担责任。但是,村两委普遍感到村里经济还主要停留在种植上,而农村经济要想发展,必须上项目,深加工,办企业,走出去。但领导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能人带头。我们也积极为村里出谋划策,并表示回去以后多宣传__村,提高__村的知名度,以便更好地引进外资,引进人才。
我们还对村里部分村民进行了农民生活问卷调查和婚姻、经济、教育观念问卷调查。通过这些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村民也更加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村民的各项意识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村民越来越重视自身及下一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三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来到农村,“严格要求自己,有所作为”成为我的工作目标,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当好这个“乡村振兴专员”,我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为群众服务,用真情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来到我工作的范家卓子村,我就认为要开展工作就要先了解情况,了解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熟悉村里的地形地貌。确定了思路,便开始在田间地头转,挨家挨户的跑。一个月时间,我很快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熟悉了村里的每一条道路。
了解了工作环境之后,我开始做自我改变,毕竟是刚来基层,现在的身份已经是基层工作者了,所以得尽快改变自己,实现自己角色的转变,真正融入到村民当中去。我认真做到“放下架子,深入下去”,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我和村干部一起研究制约村里经济发展难题。在村里,我一趟趟的跑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种植情况,掌握农忙的进程。
基本工作都做好之后,我开始确定工作思路和目标,积极努力的进行实践,我意识到,农业是农村的主导产农村经济要发展,首先就要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以科学的方法增加农民的资金收入。积极转变农民仅靠种植业获得收入的思想,向村民灌输发展养殖业增收的新理念。把政府鼓励养殖业所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拿给村民们看,给村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村里搞养殖的人多了起来。
我还利用空闲时间上网了解动物疾病的有效防治方法,积极向养殖户宣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忘精神文明建设,对村里的孤寡老人,我不定期的到他们家中看望并了解情况。对于困难户,我常常到他们家里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难题,鼓励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工作的同时,系统学习了党的理论知识,同时了解了农村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同时还参加县里组织的创业培训班,掌握了基层创业的方法、提高了农村工作能力,给自己在今后的农村工作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怀着一颗积极的心,怀着一颗为民的心,怀着一颗负责的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必定会以十足的信心,发奋工作,尽职尽责,尽努力,做一个合格直至优秀的“乡村振兴专员”!为我村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四
摘要:“中国梦”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当重新提起后,又一次成为一个被热议的话题。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科学与文化”中心的知识组织机构,在实现“中国梦”中应有怎样的地位,如何审视自己所处的方位以及确定自己的工作定位,急切摆在了大学举办者、管理者的面前,需要进一步明晰和把握,并在追梦中切实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以不辜负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的厚望。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地位;方位;定位随着新任中共中央党同志在2012年11月29日率领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员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重提“中国梦”,“中国梦”成了一个被热议的话题。什么是“中国梦”?的定义是:“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1]一言中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强国梦”[2]。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科学与文化”中心的组织机构,毫无疑问地在实现“中国梦”中承担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因此,研究中国大学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地位、方位和工作定位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到底是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大学的发展,还是大学的崛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不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那样令人“费解”和玩味,但也是颇值得研究和推敲的问题。
纵观大学发展史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史,可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催生了现代大学,同时又是现代高水平大学的群体性崛起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强大。现代大学为什么首先产生在欧洲,因为当时欧洲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从而“催生”了现代大学;一系列成功大学的创办和不断发展又推进了欧洲和北美等国家的文明和富强。当现代大学被“移殖”到美国以后,美国需要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极大地推进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菲利普・g・阿特巴赫认为,今天世界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边缘与中心”的格局。几种对世界顶尖大学的排名都表明,主要的研究导向的大学都处于极少数国家[3]。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自2003年起开始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九年(2003-2011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大学在世界top100排名所占的比例始终都稳定在一半以上,而排名越靠前,美国大学所占比例就越高。在前50名中,美国大学所占比例在70%左右;在前20名中,除2003年为75%以外,2004-2011年的比例都高达85%;在前10名中,美国大学一直稳占8席,只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可以跻身其中。在其他排名系统中,如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及英国《泰吾土报(高等教育副刊)》对世界大学的排名中,美国大学也总是遥遥领先。[4]可见美国既是世界一流的强国,又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必然的结果。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强了美国大学,同时美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群雄而起做强了美国科学技术、经济与军事。
中国的现代大学肇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技术上的差距让闭关锁国的满清王朝为之震惊,也让原本自我感觉良好的清朝军队在“科技”战中惨败,这使得许多爱国的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深刻反省。主张“师夷之长”的洋务派和主张改良的革命派最先把矛头指向了重读四书五经的中国传统教育。不论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还是严复的“体用一致”,他们都认为学习西方教育、技术是危难之中解救国人的最好办法。至此,现代大学开始在中国土地上“引种萌芽”。在炮火中诞生的中国现代大学与西方大学的发端并不相同,中国现代大学更多被赋予起了救国、强国的时代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正式踏向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科教兴国”、“教育优先”等政策的出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命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口号的提出和叫响,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同样被赋予了强国富民的时代使命。
・教育管理・大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地位、方位和定位过去也好,今天也好,未来也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始终是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的,特别在全球化的今天和明天。笔者曾在一本专著中专门写过一节“全球化竞争实际上是教育的竞争”,事实确实如此。从国家层面来说,无论是通过生产、贸易、资本与劳动力的国际化进程,还是通过科技、人才、教育、文化艺术交流以及旅行、交往等国际化进程,一个国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为我们已不再在一个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圈里生活了,世界的经济和许多大公司已部分或完全全球化了。遍布全球的交流网络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国际市场,这个市场出售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还有专业知识、科研成果与人才资源。而这些打上现代意义印记的“商品”来往有着强烈的“磁吸效应”,吸引着世界上的“知识资本”往发达国家或区域积聚,这就是全球化带来的深刻变化,而这一巨变的标志趋势就是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而面对这样的巨变,唯有从教育入手,培养国民的“全球思维方式”,以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变化。
再就个人层面来说,社会与世界的巨变已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越来越强烈。在一个知识越来越重要的全球化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人把教育视为希望之所在,良好的教育意味着更好的未来,意味着能更好地参与社会和国际的竞争,意味着事业的更好发展,意味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人生。
所以,在全球化态势下,国家也好、个人也好,一国的竞争、一个人的竞争,说到底就在于教育的竞争,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竞争。因为“作为教育系统的顶点,高等教育决定了如何组织知识和使用不同的知识……,如果没有高等教育的支持都不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5]。
曾任普鲁士首相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俾斯麦在普法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后,曾指着一班学生说:“我之胜法,在学生而不在兵。”无独有偶,赫赫有名的变革家康有为先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5月,在上奏《请开学校折》中,呼吁清廷广开学堂,以养人才的理由是,“近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6]。一外一中,百年前的两位历史人物的话语,都说明了教育在一个国家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这些都是从历史经验和理论上来阐述的,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能否名副其实地成为“社会中心”而不“边缘”化,要看两个方面的“定律”――一是看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是否为大学的群体性崛起创造了条件,赋予了“可能”;二是看大学自身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模式是否有利于自己的生长和不断的超越。
首先分析一下当今中国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是否为中国大学的群体性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个国家发展的好坏,常常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结构。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容特性不同,以及彼此间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形成的社会结构也不一样,当然也就给这个国家的社会组织机构带来了不同的发展机制和条件。如果社会结构同大学的理念与制度相适应,就能促进大学的崛起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洗礼,尽管中国的社会结构还缺乏深度的开放性,但与中国任何历史时代相比较,开放与宽容都已经成为社会的两个主题,这就给中国大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再从制度环境来看,国家给大学的发展和崛起创造了较好的空间和地位。首先,在战略地位上,国家对教育有了充分的认识,认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7]“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8]这些都是写进党和国家纲领性文件之中的,这就从国家制度顶层设计上定了很好的基调,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鸣鼓开锣”。其次,在社会地位上,大家都认识到“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9]。再次,从教育系统地位上看,高等教育在教育系统内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10]。这一切的“地位”都从宏观和中观上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崛起创造了制度环境。笔者也曾撰文指出,尽管在宏观与中观上有不错的制度设计和环境,但在微观上,即具体落实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制约大学改革发展的不良机制和环境,严重阻碍了中国大学的“群体性崛起”,使得中国大学人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
所谓“方位”,就是方向和位置。要理清中国大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发展方向和所处的位置,起码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根据笔者的理解与分析,实现“中国梦”应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前,要实现的是中国人民的翻身得解放和新制度社会的建立。这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通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壮严成立;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进行,一个全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在1956年开始运行。
第二阶段是从1949年至1978年,中国人民的梦想是以国家意识形态为基础,集体和国家是梦想的指向,牺牲和奉献是梦想的主题,集体的荣誉感和国家的自豪感是梦想实现的力量源泉,更是梦想实现带来的终极喜悦。但在这个阶段,由于国际国内的诸多原因,中国在一个时期内遭遇“左”的思想深刻影响,并导致了““””的发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几乎进入到了“冰冻期”,“中国梦”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至今),一方面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力提升,在放眼世界,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民族伟大复兴的提出几乎“水到渠成”;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制度根本性调整和思想观念的大变化,利益多元化,思想开放化,个人的价值追求、梦想实现如何与“中国梦”接轨也严肃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在他履新两个星期就带领他的执政团队参观了国博的“复兴之路”展览,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11]他以语重心长的通俗话彰显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希望大家以“中国梦”为共同目标奋起努力。
第四阶段是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阶段虽然时间不长,但十分关键。因为“中国梦”的本质特征就是“强国梦”,而要实现“强国梦”,关键一步是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第五阶段则是从2020年开始,在前面四个阶段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进入一流的强大国家行列。
正如前文所述,在实现“中国梦”中,大学有着特殊的作用。然而,今天的中国大学却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并不相匹配。我们只要将中国大学放在世界大学体系中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大学只是“大”,而远远未达到“强”的境地。无论从世界几家知名的大学排名榜的排名数据分析还是从中国大学自身的内涵分析,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虽然不是末流,但也与中国这一世界第二经济体的“身份”很不相一致。
从美英和中国自身的大学排名榜看,外国人比较给“面子”的“排名”在中国大陆也只有1-2所大学进入100名以内而且还是偏中后的。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大学排名榜,中国则一所也未进入100名之内。
再从中国大学的内在成就看,中国国家设立科学大奖以来,获得者都是建国以前的大学毕业生,而且80%以上都是在国外著名大学读过研究生的“老者”。
这些客观的分析与认同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要急起直追,特别是要在经济崛起之时大学也能群体性崛起,真正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总量来看,虽然今天的中国已经算得上经济大国,但与经济强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一是科技创新不足;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三是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四是领军人才缺乏;五是文化实力不够等等。这些都有碍于“强国梦”的实现,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关键要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尽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科技领军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仍然成为“钱学森之问”,让人汗颜,让人警醒。
中国大学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当前的方位如何,未来的方位怎样,需要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态势,摆正位置;另一方面是为了知耻而后动,廓清问题,改革制度,急起直追,为早些实现“中国梦”担当起大学应有的责任。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五
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简称。出席四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列席会议的有中纪委常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基层党代表和专家学者。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从十一届四中全会到现在已经召开了8次四中全会。全会议题以党建或经济为主题的各有3次,以人事为主题的有1次,本次全会研究依法治国这个主题。专门拿出一次全会来探讨、研究、部署依法治国的问题,这在1978年以来37次中全会中是第一次。它彰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清醒看到了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等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须条件,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所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同时,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巩固以往既有的改革和发展成果,通过改革逐步化解面临的问题,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必须依法治国,这是历史的选择。四中全会公报通过以上介绍依法治国的必要性简要地阐述了四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中国共产党人从执政之初起,就想走出历史“周期律”,迈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一步。改革开放初期,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文革”十年浩劫教训的反思和警醒,邓小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传递出鲜明的法治思维和主张。从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的战略部署。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四中全会公报再次强调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首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历史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的结果。邓小平说,要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十八届四中全会正是体现了这一认识。其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所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贯彻实施宪法,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键,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一致关系的集中体现。依法执政表现在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这是依法执政的核心内涵,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严格守法,按照法治的要求处理好党与国家法的关系;二是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这是依法执政的第二个层面。通过党内法规来治党管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特色和经验。党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
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大体系是有机统一体,法律法规体系是法治体系存在的前提和运行的基础,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是法治体系的生命,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关键,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屏障,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核心。
全会《决定》强调了实现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五项原则,即: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通过研读《决定》全文,我们不难发现以上五项原则遵循了对中国传统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以人为本思想,充分肯定了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充分强调了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保障人民根本权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彰显了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四中全会是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了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唯有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国共识和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共建法治中国,复兴中华文明。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唯有依靠法治,才能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攻克深层复杂难题,确保改革有序进行,通过良法善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最大福祉。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党自身建设的目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长期执政具有根本意义。唯有依靠法治,以法治作为执政根本遵循,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才能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
观众朋友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通过以上我们对四中全会《决定》总论部分的学习,我们会深刻感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六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只有真正借鉴群众路线基本理念,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做到以人为本,切实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提高大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同感,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是个独特的政治理论概念,内涵十分丰富,涉及政治观、认识论、方法论等诸多内容,既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也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还包括一些政治哲学基本问题,诸如人民群众的地位、党群之间的关系、党处理与民众关系的基本原则等等。理解群众路线先要从“群众”一词入手。《现代汉语词典》从三方面来界定“群众”的含义:“一是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与‘人民’一词同义;二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三是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是‘干部’与‘群众’的区别。”本文中的“群众”意指人民大众、平民。“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走“群众路线”,言下之意就是“形势与政策”课要与“群众”结合,与“人民大众”结合,与人民群众的思想、生活、所关注的问题结合。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特定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有双重身份,一是“学生”,二是“人民”、“群众”,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走“群众路线”,意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走“学生路线”,与学生结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专业及思想实际相结合。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走群众路线。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性、时效性、针对性、思想性极强,其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提升学生把握形势和执行政策的素养和能力,其目的在于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明确时代责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用实践探索丰富教育教学理论,要在科学文化知识和学生认知需求之间搭建桥梁纽带。该门课程要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的课程,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就必须以群众路线为教育教学基准,因为没有群众路线的形势政策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章程明确规定:“党在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立,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丰富、完善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不仅是党一贯坚持的工作路线,也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作为动态过程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法、场所等要素构成,尤其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只有教师没有学生,教学活动不可能正常进行,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学就难以持续和深入下去,所以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基于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一切为了学生”。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指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更是创造的主体,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有独立的思维和个性,有无穷的智慧和首创精神,他们是创造世界的力量源泉,是教学工作的力量源泉,更是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力量源泉。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和归宿,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切实提升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要“一切依靠学生”。再者,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发挥教学媒介作用,尤其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更优化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参与教学活动,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让学生充分获得自我主体性发展,这又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一)“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应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在群众路线内涵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居于首要位置,是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构成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观点,也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要对教师职业怀有深度的认同感,还要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要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和冲动,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重要诱因。在开展各项工作前,教师要先弄清三个问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只有弄清“为了谁”,才能领悟自己的工作宗旨,才会自觉、自愿地为学生服务;只有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自己工作的不竭动力,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吸取学生的智慧,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准确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工作立场进而摆正与学生的关系。鉴于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教学基本原理相结合,坚持群众观点,并把它贯彻落实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树立学生情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在教学过工作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要求和意愿作为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归依。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践行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正确领导的基本方法,也是形势政策课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就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要走进学生,融入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来”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群众的意见及需求,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加工、提炼和深化,在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群众中来”就是一个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发现真理的过程。那么,“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从群众中来”呢?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如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他们不再是人们心目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群体,他们思想前卫,思维敏捷,个性张扬,敢于创新,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对国际国内大事、社会新闻及身边发生的事情倍加关注,对现实中诸多问题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对社会中的众多现象有鲜明的感受,有自己的看法,但与周围纷繁复杂的环境相比,他们相对单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够成熟,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惑与不解,且科学思辨能力不强,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蛊惑。其次,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学生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仅包括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还包括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态度需求以及价值观念需求等等,学生的认知需求应是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今天,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学生的认知需求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勤沟通,多交流,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需求,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他们的想法,关注他们的动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主导作用,才能满足学生对认知的需求。第三,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必修课,是高校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专业的差异、知识背景的不同导致各专业学生相应的能力、兴趣爱好、关注焦点也不一样,“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应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专业有大致的了解,还要把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承认差异特性的基础上将这种差异性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到群众中去”。
“到群众中去”就是把既定的方针政策拿到群众中去宣传,去运用,在群众的实践中得以检验、丰富和发展。“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教育性紧密结合的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构建及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符合课程教育的特点,还要体现以人为本,在“从群众中来”的基础上做到“到群众中去”。
首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个性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形势变幻莫测,多种文化思潮跌宕起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在全球传播,甚至在某些国家与地区的年轻人中大行其道。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带来巨大冲击,要在这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准确把握世界形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对涉世未深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负有传道授业、解惑释疑的重任,除了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之外,还要与时俱进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引导,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看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教会学生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政治方向,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基于现实中学生思想状况,于知识的点滴传授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引导,通过课程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达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专题的形势政策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分析生态环境污染的前因后果,还要向学生传达党和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信息,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力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
第二,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可适当地依据学生的需求设定教学内容或者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证调查,了解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内容,再经过讨论、比较、筛选,把学生关注的焦点引进课堂,只有这样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尊重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问,让“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充满人性化,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本主义精神的人才,才能把“形势与政策”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欢的课程。但在尊重学生认知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时,授课教师必须把握一定的底线。首先,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形势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在教育部及中宣部规定的“教育教学要点”范围内实施,二是绝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好恶而背弃教学基本原则。
第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可适当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对增强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于历史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对历史知识有扎实的认知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可对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有所侧重,以此为平台,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提升空间;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理论色彩太浓、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狭窄,思想深度不够,所以任课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降低理论难度,选择一些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通过历史故事、典型案例、视频、讨论、演讲、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断增强课程生动性,提升课程说服力和导向性。
第四,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巨大,它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但也制约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学生必须认清目前形势,理解当前政策,联系自身实际,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形势与政策”课要遵循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坚持把思想教育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帮助人,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与学生成长成才及职业规划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话题,通过教学让他们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现状,了解眼下就业困难的原因,弄清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把握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这种将就业、将学生未来发展规划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之中效果非常明显,不仅会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与欢迎,学生还会感受到“形势与政策”课是真正有用的课程。总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只有真正借鉴群众路线基本理念,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做到以人为本,切实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提高大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同感,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七
自从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至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校在校生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使得更多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激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事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完成由国家统一分配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直到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制度的转变,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更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6月2日在北京发布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大学生就业率和薪资出现双回升:从就业率来看,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高1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届低0.9个百分点;从薪资来看,2009届“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后月薪分别为2756元、2241元、1890元,较2008届分别上升8%、10%、15%,均有明显的增长;其中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月薪增长最多、幅度最大。
虽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是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依然存在众多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的35%。不论是在高校外部还是高校内部,“就业难”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而“自主创业”就成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比较现实的理性选择。现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财富,而是融入了更多的作为社会人所应承担的责任。而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陕甘宁区域经济体,自主创业比例也不显优势。此外,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大都集中在艺术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从事的创业类型也集中在销售和服务行业。其他专业和其他行业比重偏低。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
上马热门专业,如经济、金融、工商管理等等,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同时,由于高校盲目上马热门专业,教学配套工作准备不足,使得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出路。
3、供需差别继续扩大。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大约为300万至400万,新增岗位数量远高于新增学生人数,然而新增岗位却难以消化新增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专业不对口,一方面使用人单位面临“招人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使大学生饱受“就业难”的困扰。其次,缺乏工作经验、掌握知识不够精深、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怕吃苦爱面子等因素也导致市场供求失衡。
除此之外,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频繁跳槽、就业观念落后、就业信息不畅、用人。
单位要求高、新增就业机会的地区分布不均等问题,也广泛存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中,亟待解决。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它的解决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
首先,政府要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就业体制改革。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同时要保障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建立通畅的就业渠道,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其次,企业在录用人才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给大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不能只看学历和经历,更要看能力和潜力。制定合理的选人用人标准,公平公正、公开,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发展锻炼的机会,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再次,高校要努力提升办学水平,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为自己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转变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三、自身未来的规划。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自己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为了自己未来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出路,应该从现在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资产评估专业在众多专业中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就业范围较广,市场需求较大,虽然如此,依然不能盲目乐观,还要继续巩固自身的专业基础,争取广博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积累实践参与的经验,全面、科学培养自己,适应将来更加紧张的竞争环境,争取出类拔萃,取得一席之地。
根据预测,2012年前后中国大学生人数将达到顶峰,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解决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有让大学生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算是真正的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才能真正将我国的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陈艳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3、李瑞雪《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八
意象油画是指油画中表现出的意象审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思维在油画中的集中体现。关于中国油画民族化的一切探索,贯穿了20世纪以来油画在中国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国传统哲学首先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现实的,这种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尊重主观意识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思维,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来看,佛、儒、道并存和互补,形成了中国人追求空灵、深远的审美意识,注重个人情感和精神的表达。林风眠将自塞尚以后的现代主义表现形式运用到了自己的创作中,给中国的传统绘画注入了新的力量,吴冠中对于形式美的探索,也为我们的油画创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九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竞争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含经济贸易、教育科技、国防军事、宗教等等,但更深层次的竞争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竞争,则国家安全很大程度体现在制度安全上。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简单来说,国家政治制度和政策方针便是国家治理体系,能否做到政策的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则是治理能力的强弱主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问题,视制度建设为最大的政治。我们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么我们进一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人民更加富裕,生活更加幸福?这就有赖于中国政治制度和政策的进一步的细微调整使得其指导原则和方针政策符合当今现代化的整体大环境,事实求是的推进和加强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现在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保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因为由于中国的人治背景,导致很多非常好的正确的政策不能贯彻实施,领导者本身因为缺乏法律和人民的监督贪污腐败等,这些因素都导致我们的治理能力落后于国际治理体系,远远没有达到现代化的标准。所以要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必须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呢?我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管理国家事务的层面上,人民群众不能进行直接管理,国家治理毕竟是少数。
人管理多数人的体制。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人民群众对党和。
政府进行监督。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虽然弱小,但是一定要注意到自己所。
起的作用。要关心国家大事,参政议政。主要途径有,第一向地方或者中央人。
要即使向上级反映,争取把错误扼杀在摇篮之中。第三,有能力的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身份,进入政治圈,代表国家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第二,中国社会由于文化和制度原因,虽然根据西方的模式创造了法律,但是整体来。
说,中国还是人治社会,但是人治社会有一定的弊端,人难免会因私情做出不。
公正的判决和判断。所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就要真正的从人治社会转变为法。
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相关的法律武装自己,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对于依法处理自身事务,就需要我们在提高法律意识的基础上,知法,守法。
一个人只有在管理好自身事务的时候,才能够有时间去管理除自身以外的事务。
古语讲,修身,治国,齐天下。修身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基础打好了,才。
能够继续下一步的宏图伟业。但是在这里的修身,适应当代现代化的大背景就。
需要我们依照法律来处理管好自己的事务。明知犯法的事情坚决不做,严格依。
照法律程序办理自己的事务,绝不能循私情。要心中有法,以法为准则。
社会主义建设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光明,走向共产主义的美好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就是这一印证典型之体现。相信以后也会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国情进行微调,一步一步的引领我们走向共产主义。但是在实现这一宏伟蓝图除了党正确的带领之外,还需要民众积极的拥护,紧跟党的步调大步向前迈。相信共产主义的美好时代一定在不久的将来等着我们!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十
接受美学(receptionalaesthetic),是前联邦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robertjauss)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把关注点放在受众角度。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成品。因此接受美学应集中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
文学是艺术,虽然艺术从创作到生成,都极其强调个性化,但开辟了受众美学的研究,无疑给文学艺术的丰富性带来了崭新的元素。与文学艺术相比较,报纸只能算是快餐,是一次性消费品,但缺了读者的报纸,注定是一张失败的报纸,报纸是为读者而生、为读者而办的,追求读者的最大化,几乎是每份报纸的不二诉求。正因为报纸这一特殊的功能,引入接受美学的概念更有助于我们报纸质量的提升、发行范围的扩大、广告业务的'拓展。
从受众美学的角度,也就是从读者美学的角度研究探讨进行办报,虽未成为学界主流,但实际上从报纸诞生以来,报人都极其注重读者。但重视归重视,真正上升到美学理论高度,进行系统阐述和发掘,还未见大家。这里,笔者抛砖引玉,以供探讨。
抓住内容美的“三个性”
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前赴后继的联合夹击之下,在手机报、三网融合大趋势的汹涌蚕食下,报纸的生命力正在接受新一轮的考验。当今的读者,关注什么,重视什么,希望报纸在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之外给予自己什么,读者将与报纸进行怎样的互动等等,都是既有趣味又富启发性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系统研讨,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报纸生命力的提升。
从读者的角度看,要阅读报纸,无非基于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因为要接受资讯信息,所以阅读报纸;因为喜欢提供资讯信息的形式,因而阅读报纸。从当今趋势来看,报纸的形式和内容都对读者的取舍具有着重要作用。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任何一家媒体,都休想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时代玩“独家”。因此,在相同或者趋同的内容之下,追求形式的新颖和包装的独特,无疑将带来更多的读者。二是形式的好看必须以扎实的内容资讯做支撑,光是追求形式的好看,没有扎实的内容资讯,则一定在报业和媒体激烈的竞争中落败。以众所周知的世界大报《纽约时报》为例,这样一个牛气的报纸,一直以来不喜变革,其超长的文章,华丽的辞藻,近乎卖弄学问式的写作手法虽然为自己一度赢得了盛名和权威,但因为形式的古老甚至刻板,令其在近年来的收益上不断打折扣。纽约时报公司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就显示,发行量营收同比下降5%,而印刷广告营收则同比下降近6%。(据新浪传媒,月20日09:17)。
那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才是报纸读者最喜欢的呢?首先,我们必须限定自己的读者群,现代报纸,主要指日报(每天发行的报纸)的读者群落一般是这样组成的:文化程度,从中学到大学及其以上;年龄构成,从20来岁到60岁不定。
就内容而言,须具备这样三个特征:一是投合读者的资讯诉求(客观性),二是投合读者的志趣(主观性),三是投合读者的娱乐与休闲(辐射性)。这里之所以要用“投合”而不是“满足”,就是因为我们的报纸往往很难真正做到“满足”。
资讯诉求位居第一,其主要原因是报纸传统上提供的新闻资讯,即硬新闻,突发新闻,事件新闻,是客观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新闻事件。作为新闻纸,这是读者选择报纸的第一要素。这里,特征是“客观”,考验的是报人的传统能力――新闻时效性的不懈追求和生动传神的传播水平。
志趣位居第二,乃是因为不同的读者,关注的角度和元素不尽相同,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都可以在报纸阅读中寻求相应的口味,进而投合自己的志趣。这里,主要特征是“主观”,考验的是报人整合新闻资讯的水平和提升综合素质的能力,唯如此,才能投合甚至满足读者进一步的读报诉求。
娱乐与休闲之所以位列第三,乃是因为时下媒体的发达、娱乐手段和介体过多的缘故,现代读者,已经没有必要再从报纸上孜孜以求娱乐休闲方式了。现代读者从报纸上获取娱乐休闲,主要不是消费内容资讯本身,而是消费内容资讯后面的市场主体――比如,旅游美食电影等广告即属此列。这里,特征是“辐射”,通过内容资讯辐射和影响读者生活。
办报纸,看起来千头万绪,海量信息,但统而概之,最简单、最实际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该给读者一个什么理由,让他们来买我们的报纸,阅读我们的报纸?所以,给读者一个买你报纸的理由、读你报纸的理由,是报人应该时时、事事、处处思考的问题。
念好形式美的“三字经”
再说形式。实际上,内容和形式对于现代报纸来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从读者的角度看,至少这样一些报纸是他们很不情愿阅读的:文章冗长,字体单一,图片刻板,标题沉闷,版面单调。一言以蔽之,板着面孔、迂腐呆板的报纸注定不受欢迎。但某些报纸,主要是某些都市类报纸,往往又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个中有一些极端例子,如英国的《太阳报》。花花绿绿,鲜艳夸张,甚至有意无意打色情的擦边球。这样的做法,固然也赢得部分口味极端的读者,但终究不是报纸这一担负着主流价值观塑造和影响的大众媒介的正确做法。说到底,报纸还是应该为大众的真、善、美主流价值观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效。一言以蔽之,浓妆艳抹、风骚放浪的报纸注定不是正题,也非主流。
因此,找到和发挥一般读者大众乐见的形式,乃是现代报纸的重要主题。通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一般大众读者乐见的报纸形式应该具备这样三个特征:一是层次清晰版面大气,二是文图组合搭配得当,三是简练生动重点突出。第一方面,往往是第一印象的直观,若层次紊乱,版面小气,读者就会自动将它排除在视野之外。第二方面,注重的是深读,相应的文图搭配,不但会缓释阅读文字的疲惫,还会起到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最后一个方面,是排版的精细化处理,长文短处理、专题焦点式处理,都符合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
须知,读者的时间宝贵,生活节奏快捷,没有人愿意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之外,再去用心钻研自以为得计的千字、数千字长文。越是复杂的内容资讯,越是要做简单化、精炼化处理。现代报纸的形式要求,就是要善于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复杂的内容资讯进行简练化处理,运用图片、图表、标题和线条等手段,把最生动、最关键、最紧要的新闻要素传达给读者。背离这个原则,再牛气的内容都将成为无效资讯。
那么,形式的美主要在于哪里呢?通过以上描述,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字:简,动,靓。“简”就是简单、简练,一目即可了然,读者获取资讯的时间要快捷,效率要高;“动”,就是生动、鲜活和传神,引人入胜,不觉疲惫,读者获取资讯的过程要轻松;“靓”,就是美观漂亮,养眼还养心,读者获取新闻资讯的心态要愉悦。抓住和念好了这形式美的“三字经”,我们的报纸必定有一个崭新喜人的突破。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十一
能参加这次党课培训班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我才申请入党刚超过半年的时间,这次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一起聆听党委副书记的教导,机会非常难得啊。并且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十八大、对共产党员的信仰,又有了更深的感悟。
我对十八大上提出的人民新期待有很大的共鸣,因为它切实的表达了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展望。“经济平稳发展、缩小收入差距、遏制严重腐败、切实改善民生、发展民主政治、优化生态环境。”尤其是近几天的沙尘天,之前的雾霾天气着实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令人担忧。令我们欣喜的是,党员领导集体也做出了很好的回应:对“深水区”改革作出部署、促进社会公平、加强党的兹省建设等。并且我们也看到了总书记在反腐倡廉工作上的坚定决心,身体力行弘扬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看到了财务公开等一系列新面貌,新风尚,由于夹杂着泥土香味和花草芳香的春风吹入老百姓的心田,使人们在感恩胡主席、周总理的同时,也看到了新的希望,坚定了迈向美好明天的步伐。
同时,老师也分析了一些近段时间国际国内的矛盾冲突。“在国际上,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结构性矛盾呈现,与周边环境摩擦力增大”。的确是如此,菲律宾和中国争夺南海,日本和中国争夺钓鱼岛的归属权,使本来平静的生活泛起了一些波澜。而祖**亲一直不为所惧,“几步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邪易帜的邪路”,以不卑不亢的姿态来应对各种挑战,我们都对共产党充满了信心,相信这些争端最终都会圆满解决。
关于信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怀有的信仰,我以前真的没有过多的考虑过。不过那些前赴后继的优秀共产党员用他们的信仰教会了我,感动了我。那是以村民的幸福为幸福的书记们,那是为村庄建设殚精竭虑的书记们,在他们的带领下,小岗村走上了致富之路,河西村成了别墅林立的世外桃源。他们可以舍弃自己的小家为大家,他们可以不顾自己的身体只为了村庄的茁壮。沈浩、李林森还有那些数不清的优秀党员干部们,你们随然肉体殒灭,但精神会与我们同在,指引我们,告诫我们,这就是共产党员。在汶川地震中,用身体为学生撑起生的希望的共产党员谭老师;在洪灾抢险签下“誓与大地共存亡”的武警官兵。他们用生命写下了大大的两个字值得我们敬佩一生,那就是“无私”。还有忍痛离开年迈老母亲两次援藏并在藏任职的孔繁森,有几人能有这样的气节?退休后放弃进程安享晚年而选择扎根大山兴办林场的杨善洲,22年惨淡生活,22年不离不弃,这叫什么?这就是终身为人民服务!
优秀共产党员们的先进事迹引发了我们要思考的三个问题:“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为了什么,身后留下了什么。”入党,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在社会中开辟一条生存之道。它意味着责任。入党表明你比普通民众肩上多了一份使命和责任。国有难,党员应该当仁不让伸出援手,付出更多,百姓有苦,党员应该尽己所能排解或者成为百姓的手和嘴向国家反映实情,陈情达意。我们应该以党员身份为骄傲,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服务与民众。当干部,不失为了以权之便谋私利,不是为了克扣国家公款塞鼓自己的腰包。当干部是腰围百姓的生活幸福着想,把他们满足的笑容看得比金钱更重要,那么他一定是位称职的名留青史的父母官。身后留下什么,取决于思想的高度和付出的多少。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有践行信念的决心,那么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生后也会留下你勤恳付出的坚实的脚印。
善洲老先生的一句话震撼了我,他说:“一辈子很短,贪图享受物质,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一辈子也很长,把它全部奉献给人民,就有了信仰的印记,一辈子就成了永远。”在他面前,我深感自己的渺小,我没有他那么吃苦耐劳,大公无私,终生为人民服务的博爱。我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很难达到他那样的高度。但我会从今天开始脚踏实地,端正心态,朝着无数优秀党员指引的方向前进,践行属于我的信仰!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十二
特色学校,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育人效益的学校。但是,在建设特色学校的过程当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学校在特色建设方面展露的显性的、外在的形象,而忽视了学校隐性的文化内涵和办学的独特神韵。更有一些人认为,特色建设就是学校有特色的项目或者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过人的成绩,因而其思想始终停留在学校特色的追求上,学校始终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特色文化和精神内涵。我们认为,特色学校的建设,应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引导,扎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课程文化、科研文化、环境文化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培育特色学校的精气神,努力开拓,不断创新。结合我校校情,我们决定以优势项目引路,“五育”并举,师生共创,精心打造,在特色建设的过程中彰显文化底蕴,提炼精神特质,蕴育人格素养,在学校文化建设底色上创建办学特色。
一、理念文化底色蕴特色之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特色学校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创建特色学校,就要强调发展特色教育,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生动地发展。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特色教育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要建设特色学校,就必须强调创造型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倡以学生自由发现为主的科学探究式的教学。培养创造性人格是教育最根本的目标之一,特色教育则更应当强调这一点。特色学校建设本身强调独创性,离开创造性培养,必将成为空谈。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指南。我们注重学校理念文化的建设,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断审视本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努力站在更高处认识特色学校建设的意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全面思考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路、方法,确定实施策略。最终,我们决定,在全面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以象棋、读书、器乐等优势项目引路,积极培养、提炼、发扬“积极自主、顽强探索、敢于胜利”的郭小精神,并在全校各项工作中逐步形成郭小师生的人格素养。
二、传统文化底色植特色之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了“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会通”精神这四种基本精神,可谓包罗万象,涉及到人们生活领域中的各个方面。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之根,我们如皋是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我们郭园镇文化气息同样浓厚,读书之风盛行,街头巷尾常见下棋、唱戏者,原车马湖乡被称为“二胡之乡”……因此,我们以象棋活动作为学生兴趣活动的一个重点,以传统的器乐、读书辅助,全面开设美术、书法、电脑、数学、写作、乒乓球、篮球等一系列学生兴趣小组活动,正是力求以中华传统文化对师生进行熏陶和教化,为人的成长提供有利的“素养之源”。
在全校全面推进中国象棋活动,是我们认真考虑、慎重选择的结果。象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几千年沉浮而长盛不衰,是一项融竞争性与艺术性于一体,静态美与动态美于一炉,斗智斗勇的智慧体操。象棋对培养学生凝心静气进行思考、勇敢顽强地进行竞争、不断创新敢于求变、果断决策追求胜利等各方面的良好品质均有很好的作用。象棋活动在学生中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基础,有的学生在家经常与家长对弈,具有了一定的象棋水平。课余时间,我们常见到学生兴致勃勃地捕杀于楚河汉界。去年,我校在推进现代化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建设新的教学大楼,而原来的操场被占用,新的操场未建成,我们顺势引导学生在体育课上开展象棋活动,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接着,我们多次举行象棋比赛活动,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如皋市少儿象棋比赛,取得了小学组第一名的成绩,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下去,我们准备以象棋“段位赛”等形式,使这一项目在我校不断发展下去。
我们以象棋活动为载体,带动各项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活动,从而开发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以熏陶学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增长知识,开发潜能,提高整体素质。
更主要的是,我们以象棋为代表性项目,充分挖掘校内外文化资源,积极在各种活动尤其在象棋活动中培养“积极自主、顽强探索、敢于胜利”的郭小精神,并在全校师生和各项工作中予以发扬光大,改变师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力求使我校的特色建设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着眼于增强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使特色更具张力和魅力,使学校发展更具潜力。
三、课程文化底色养特色之血。
一个学校的人文精神必然是体现在师生所有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几个优势项目上,是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郭小精神,也不可能以此为契机建设特色学校的。因此,我们决定以课程文化建设为中心,全面拓展郭小精神,打造郭小特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特色学校建设离不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我们积极开设以“中国象棋”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校本课程,另一方面,我们认真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及各年级学生特点,积极开设含器乐艺术、郭园镇环境情况调研、敬老爱亲等多种内容的校本课程,不断塑造师生的创造品质,弘扬郭小精神,打造文化品牌。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积极尝试“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以教研组长为第一梯队,行政组全体同志为第二梯队,带领全体老师努力探索“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人人上尝试课、研究课,结合传统教学经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教改的高潮。在学生中,我们不断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的良机,积极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我们还注意在活动中锻炼人、培养人、造就人,不断增加学校活动文化的内涵。近两年来,除定期的象棋比赛外,我们在师生中还开展了办校报、读书演讲、手抄报、口算比赛、文艺会演、鼓号队、乒乓球比赛、“卫生小志愿者”、“感动郭小人物评选”、少先队干部竞选等等大量的活动,使学校的活动课程内容不断充实,品味与效果不断提高。
我们提得最多的口号是:“像下象棋那样去思索,像下象棋那样去拼搏,像下象棋那样去胜利!”人生如棋,学校工作亦如棋。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我们不仅培养了许多有特长的学生和老师,更重要的是在全体郭小人的血液里融入了郭小精神,打上了郭小文化的烙印。
学校精神从象棋活动中生发,在各项活动中光大,在师生人生中生辉。特色学校建设就在学校精神的不断生发、光大和弘扬中,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号角里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四、环境文化底色展特色之神。
学校环境文化的建设如同特色建设的外衣,也应该彰显学校的个性,显示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特色。
环境营造着文化氛围。师生自创的标语,定期公布竞赛成绩的`板报,花园里几张适合于坐着读书的石凳,教室里学生自创的剪贴画报,……看上去漫不经心的几笔,其实是郭小人精心思考后留下的浓重画笔。至于树荫下一对对埋头厮杀的象棋手,操场边成排乒乓球桌旁热烈的喊声,更是校园里常见的风景。这就是我们的郭小,充满着活力和魅力,充满着竞争和快乐,充满着诗情和画意,更充满着温馨和热情。
环境也体现着精神特质。以班级命名的树木,体现着师生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一块块清洁的包干区,不仅反应着师生对环境的重视,更体现着像象棋那样的竞争精神——谁也不愿在卫生评比中落于下风;黑板报、画廊里,到处有学生的创造成果,写、画、做……展现的不仅是才能,还有毅力、信心;教室里、走廊上、花园里、大路边,到处可见围观下象棋的师生,打乒乓球、绘画、读书等等活动就更多了。有多么丰富的活动,就有多么丰富的精神世界。
以象棋单位命名的班级和学生(都想夺到“帅”的命名),能坐的象棋子石凳,全校人共同选出的雕塑,各班承包设计的花坛,大片的桂花园,郭小人物走廊,书法园地,音乐角……我们要让环境不断地熏陶师生们。虽然由于学校搞基建工程,有许多设想还仅仅停留在纸面或口头上,但是它们在不久的将来终会成为现实。特色学校的神采一定会在环境文化的脸上飞扬,那里有一种精神,叫做“积极自主、顽强探索、敢于胜利”的郭小精神;那里有无数理想,等待着今天和明天的郭小人一起实现。
特色不应是空中楼阁。只有蕴育于文化底色中的以人为本的特色学校建设,才会有永久的生命力。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十三
在安徽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专门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多以来,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一体化”“高质量”,描绘“工笔画”,一体化进程按下“加速键”,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深度融入“世界级”产业链,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引领区,以大国责任和担当为全球经济稳定做出贡献。可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跑出了“加速度”,不仅为观察中国经济打开了一扇世界窗口,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更强大的合力。
绘就发展的“幸福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形成新格局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十年光阴,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这份耀眼的“成绩单”,由规划到战略,从蓝图到行动再到现实,以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实现,极大增强了都市圈之间的通达性,把“城市公交化”“双城生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是中国城市破茧成蝶的蝶变。接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与战贫、全面小康的有机衔接,补齐民生短板,让一体化发展“红利”为基层纾困、惠及民生,既开创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也是为第一个百年目标收官交账抒写出人民满意的答卷,更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唱响产业的“好声音”。长三角一体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联考,更是大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中清晰地阐明:功能型总部经济、特色型服务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前沿型创新经济、生态型湖区经济“五大经济”,有“ai+”“5g+”“北斗+”“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也有生命健康、田园风光、古镇文化等资源魅力。可以说,这些产业既立足示范区现有产业基础和禀赋特色,也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应声落地,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中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为实现中华民族摆脱绝对贫困的夙愿,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注入力量源泉。产业兴旺,将汇聚民生福祉的经济共同体擘画得更加写实,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中国路”走得坚定而畅达。
区域合作的“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产业发展到监管协同,从民生工程到生态保护,从生态保护到执法监管,联防联治的制度破题,成为区域协同创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上海的“一小时经济圈”扩容,民生档案异地查询,长三角地区全部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成立,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吴江区和浙江嘉兴嘉善县,“三家人”变成“一家人”;新一代通信技术、电网、交通等领域等重大建设项目……民生红利、制度红利已然全面释放,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共赢中国。所谓共同育新机开新局,才能更好服务国家大局,从20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共计划实施一体化重大项目1390项,总投资达7.81万亿元来看,长三角正以最优营商环境、最高政府效能,显现中国经济发展强劲韧性,为高质量发展保驾、为探路新动能蓄势,这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必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如今,驰骋在神州大地上的复兴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进入了“快车道”,成就中国经济版图中当之无愧的“硬核”力量。我们当不负时代,奋力“乘风”“破浪”“远航”,以坚定的信念,让每一个中华儿女过上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一个人也不会少。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十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通知要求,“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基层减负年”锻造了基层铁一般的执行力,“松绑减负”为基层干部轻松上阵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防控疫情还未完全胜利,脱贫攻坚仍需加倍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刻,更加需要做一个“好干部”,持续保持“松绑减负”态势,思想上多一些“自觉”少一些“自满”,行动上多一些实干少一些“形式”,为民上多一些“地气”少一些“官僚”,以务实过硬的作风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夯实思想根基,多一些自觉,少一些自满。“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若思想根基不牢固,就会出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冲刺攻坚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首要的就是保持思想定力,在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基础上,把理论武装、检视剖析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思想“抗压力”,擦亮眼睛看清今年以来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清醒认识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消除厌战情绪、麻痹思维,警惕“完美数据”式的脱贫,克服“歇一歇、缓一缓”的思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思想上形成“战斗不胜,决不收兵”的意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保持行动作为,多一些实干,少一些“形式”。“实干兴业,空谈误事”,近年来,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带有“形式主义”标签的“亮点”工作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伟大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如果不真抓实干,即使“特色”“亮点”再多也无济于事,即便“材料”“汇报”再出彩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部分乡镇基层干部甚至吐槽“整天不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失去“会议”原来的意义,得不偿失。要真减负、减真负,把基层干部从繁忙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轻松上阵把上级政策落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要切实在干字上下功夫,做真功、出实招,在脱贫攻坚上多想一点脱贫办法,用有效行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坚持问题导向,多一些“地气”少一些“官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是衡量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准,对待群众要像对待家人一样“接地气”,不能高高在上做“腆个肚子背个手”的“官僚”干部,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永远做人民的“服务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调查研究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督查考核是为了反向督促工作落实,但是有些地方却将“调研”“迎检”工作“景观化”,搞得基层单位不堪重负,基层干部身心疲惫,老百姓深恶痛绝。要想获取真情况就要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多组织“四不两直”的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在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中赢得老百姓的点赞,在不作秀、不走“经典路线”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鼓励党员干部自觉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提高担当作为的硬本领。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十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基层公务员是党和国家政策的传播者、执行者,在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进路上应当保持迈平坎坷的决心、翻越山岭的恒心、勇攀高峰的雄心,在新时代一路高歌猛进!
迈平,立足于“补短板”的坎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基层公务员要权衡地区、城乡、人群等因素,集中力量关注低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组织社会捐助公益活动,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在“脱贫”的绝对标准方面,要努力挖掘本地区的网络销售、文化特色、农业资源、创新产品等方面,在读懂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善于打破常规思路落实扶贫开放政策,通过多途径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在“治理”的相对标准方面,有些地区的环境治理设备、技术、人员等还未跟上,要积极向上级汇报,多提思路、多做研究,做好统筹规划并持续改善的长远打算。
翻越,置身于“提质量”的山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不断深化,必须步步为营。“把握好关注民生和增进福祉的提升”,基层公务员要紧紧围绕改善居民生活生产质量,把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多问、多听、多想、多行,领会上级的惠民政策,认真解读并极力执行,为打造充满生机、秩序和谐、其乐融融的幸福格局贡献力量。“把握好城乡融合和产业平衡的提升”,把城乡融合发展议题作为重要课题研究,着力分析城市发展的症结和乡村发展的短板,将“如何把城市与乡村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作为目标,加大对“乡村设施建设”“乡村引进人才”“乡村产业创新”“乡村形象设计”等方面深入考学;把产业平衡发展议题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加强研究产业发展的短处和企业升级的困难,将“如何把产业与城乡协调平衡、产能升级”作为目的,持续对“产业集中优势”“产业整合资源”“产业协调治理”“产业促进升级”等方面深入思考。
勇攀,放眼于“走千里”的雄心。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一以贯之。“把握好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基层公务员要充分发挥“绿叶精神”,是党员身份的要彰显先锋带头作用,将自身理想与工作目标结合贯彻,做好先苦后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乐在其中,以工作为乐。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燃起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练就服务群众的真本领。“把握好立足当下和展望未来的统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基层公务员要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当前目标,全心全意配合组织、一心一意服务人民,并立足长远,放眼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乃至为更加长远的、可持续的人类发展议题而作久远谋划,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竭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十六
20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千年追寻,圆梦今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深知现有脱贫成果来之不易,脱贫硕果离不开扶贫干部和贫困户辛勤的汗水,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关键时刻,要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扶志与扶智结合,要输血更要造血,激发贫困家庭的内生动力。
未脱贫的贫困家庭,扶贫干部要迎难而上,与其一同努努力、加把劲。越是在最后关头,越是要如履薄冰,完成“小康路上一个不落”的庄严承诺。然而,脱贫只是起点,摘帽不是终点。已脱贫的贫困户、边缘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失业、患病、天灾等,都可能导致返贫。脱贫攻坚的胜利,不仅仅是收入超过现行标准,“扶上马送一程”,要让他们在小康的路上走得更加扎实、稳健,具备抵御各类返贫风险的保障。
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因地制宜,严查自身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不足之处,补齐扶贫民生短板,保障每个贫户家庭都能学有所教、居有所安、病有所医。贫困户家庭以因病致贫者居多,贫困家庭用得最多也是医疗保障政策。扶贫干部不妨多些耐心,把医保政策给贫困户介绍清楚,多说一点、多说几遍,让贫困户少跑冤枉路。贫困地区的医疗工作者不妨问几句,问看病的病人是不是贫困户,如果是的话,就让其明晰就医的流程,多些绿色通道、多些人文关怀,让贫困户少花冤枉钱。仅靠扶贫干部、医疗工作者也是不够的,社会各界不妨“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为减贫脱贫贡献力量,共同补齐短板,每个奋斗者的价值必将在脱贫攻坚中尽情展现。
坚实打牢脱贫攻坚基础。不是脱贫摘帽,扶贫干部就可以松口气、歇歇脚,胜利在望未全功,仍需抓好党支部建设,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脱贫质效,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选好领头雁,党员做示范,基层党支部每发挥一点战斗堡垒的作用,“贫困的堡垒”就会被攻克一点。村庄村民方便的生活离不开畅通的道路、硬化的广场、明亮的路灯等,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是村庄发展、村民脱贫的基础。集体经济就是贫困家庭的“造血干细胞”,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给特困的家庭“输血”,还可以为提供就业岗位,实现贫困家庭的自身“造血”。农村脱贫基础方方面面的牢固,村庄发展的步伐才能走得铿锵有力,贫困家庭的日子也必将更加红火。
在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扶贫干部还需与村民一同以脱贫作为新奋斗的起点,在全面小康路上,一鼓作气、乘胜而上,以实干笃定前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十七
时间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大三的我们开始渐渐面对多姿多彩的社会,开始了新的启程。无论曾经的我们多么优秀或者多么糟糕,至少我们又回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很大程度上我们拥有着相同的机遇和挑战。“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明天的成就是由今天来决定的。
没有谁生出来就注定成就非凡的,也许你很聪明,有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的本领,但是后天不努力,仍旧只能是井底之蛙,最终成为伤仲永。我没有别人那样聪明,没有别人那样好的记忆里,没有别人反映灵敏,但是我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笨鸟先飞的行动。严格来说,我是属于愚笨的哪一种人,做事情会笨手笨脚,而且做的很慢,偶尔还会出错误,而且反应也不是很灵光,但是我比较仔细。最近也在一家公司涨到了实习的岗位-------每天核对信息,偶尔发一下邮件。可是那样很无聊,没有干劲,而且每天领的工资也勉强只能让我解决温饱问题(学校在郊区,要不就得在外面租房子,要不就得每天5点半起床赶车)。不过总算有个好的开始,明天会更好的。
就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又不得不谈的话题,因为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也是必须要经历的。从费尽心机的制作简历到面试,从每天坐卧不安的等待录用电话到上班的第一个早晨。只有经历了才懂得工作的性质是什么,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人生。在公司可能遇到银的同事,新的环境,接受新的实物,甚至可能与学校学习的只是有很大的冲突。
下面我总结了一下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特点: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我记得上班的第二天经历就对我说了“现在社会中不缺人才,要人才的话一抓一大把,缺的就是认真踏实的人”。所以在第一次的面试过程中,一定要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当然除了一些确实需要专业类知识比较强的职业。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开始把。
形式与政策论文内容篇十八
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这是近代农民对社会的期望;而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些期望交融发展,让我们的社会有了更高的追求——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就是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给“小康”一词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会显著增强的社会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在最近的中共十八大上,更是进一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
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重要宣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同时,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确保到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翻一番的目标,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这个目标明确了党未来发展方向,是共产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为中国社会带来又一轮新改革。
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对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翻一番。
据统计,从初至底,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和谐,从生活质量到民主法制,从文化教育到资源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大方面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提高。以“生活质量”为例:2010年中国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6.4%,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为67%,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恩格尔系数为38.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平方米,均达到预定目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实现程度为73.2%;平均预期寿命实现程度为98%。同时,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在10年间均有明显提升。专家指出,按照20到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年均提高2个多百分点的速度,中国完全有希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去满怀信心的奋斗,一同去建设我们的国家,为实现建成全面小康贡献我们的力量。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我国,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问题仍然明显。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国情、省情的认识,始终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真正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作为经济、资源和人口大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创造性地制定实施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规划、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整体性跨越。当前,进步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各种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也着实不少,还有一些发展条件的制约,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确保到2020年我国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些充满温度的语言,凸显出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必须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关注民生,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抓住重难点加大力度进行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把乡村经济建设提到更高的程度上来。
此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更具针对性,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8年,形势逼人,任务紧迫,十八大闭幕的那一刻,也就是我们倒计时的开始。在这阶段,我们一定要全面的把握机遇,勇敢的面对挑战,坚定科学发展观,从而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中国十八大是是社会完成向前迈进的助推器;。
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个关键点。新战略高瞻远瞩,新目标催人奋进。
我们期待,全面小康社会在我们面前展现;我们相信,我们终将见证中华民族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