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优质19篇)
编写报告需要对相关领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调研能力。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首先需要明确报告的目标和读者的需求。特别要注意,这些报告是根据不同目标群体和写作目的编写的,你可以从中借鉴并灵活应用于自己的报告中。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一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市人大常委会对学前教育工作十分关注和重视,把学前教育工作列入市xx届人大常委会20xx年主任会议听取情况工作计划。
按照计划安排,4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了以xx副主任为组长、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调研组,通过深入城乡9所幼儿园,对不同办学体制和不同规模类型的幼儿园进行了调研。每到一处,实地视察、听取汇报、交谈询问,还分别召开了3场由11个部门、3个乡(镇、街道)和14所幼儿园有关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奎年来,我市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市城乡幼儿园共有5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6所,民办幼儿园38所(已取得办学许可证的21所,无证的17所);农村幼儿班1xx个。截止20xx年底,全市学龄前儿童11066人,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9%,学龄前儿童“入园难”的矛盾已基本得到解决,学前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基本实现了我市学龄前儿童有园可上的目标。
我市的学前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公办园师资不足,民办园“三偏”问题突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核编356人,在编在岗198人,缺编158人,缺编人数占核定编制总数的44。38%,教职工数量严重不足。民办幼儿园存在办学规模偏小、条件偏差和民办教师素质偏低(甚至园内无执证教师)的“三偏”现象。
二是优质园少与“入好园”需求的矛盾突出。我市办学条件和质量好的或较好的幼儿园,初步评估大约仅有15—16所,这些园绝大多数是公办园,占总数的30%;办学条件和质量一般或较差的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约70%。我市学前教育的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入好园”的强烈需求。
三是无证违法办学的隐患突出。近几年,我市民办幼儿园发展很快,对满足我市学前教育市场需求做出了贡献。但是,绝大部分民办园内部设施简陋、内外环境较差、教师素质偏低、办学质量低下,有的班生数严重超额。其中有17所民办幼儿园,约占全市总数1/3未取得办学资格,处于擅自无证违法办学状态。如依法取缔这些无证民办园,许多孩子则无园可上,如默认他们的存在,则要冒“失管”的风险,教育主管部门处于“两难”境地。
学前教育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各级政府有责任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好抓实,不断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1、落实xx市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xx政综【20xx】23号),加大考录工作力度,逐年解决公办园的缺编问题;近期,可通过临时招聘的办法,占编不入编,逐步解决公办园教师不足问题。
2、对于民办园,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改造提升办学质量。对有证且办学较为规范的民办园,经整改后可转为公办园;对办学条件较好、有发展潜力的民办园,采取补贴的办法,或从公办园派优质教师参与民办园的教学和管理,帮助其提高办学质量;在基本保证学龄前儿童有园可上前提下,对无证民办园实行末位淘汰,促其加大投资、改善办园环境、提升办园质量,逐步实现无证办园为有证办园。
3、教育主管部门应会同城市规划部门,对xx新区、西区生态城等未来城市新兴发展区域内的各类校(园)布点同步进行规划。
4、教育主管部门可参照义务教育阶段管理办法,对学前教育工作加强监管,使之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二
全县城区共有幼儿园27所,其中国有1所,集体1所,民办(私人)25所;共有幼儿班106个,其中小班37个,中班33个,大班36个;在园幼儿数3341人,其中小班980人,中班1041人,大班1320人;教职工总数252人,其中专任教师149人,专任教师中学历合格者131人,专任教师中专业合格者71人,保育员4人,其他教职人员99人。
(二)数据分析情况
1、县城区幼儿园国有、集体太少,只占13.5%,私人的太多,占86.5%
2、幼儿园班额过大,国家规定小班(3-4岁)25人,中班(4-5岁)30人,大班(5-6岁)35人,混合班30人。我县实际:第一幼儿园小班3个,135人,每班45人,超20人;中班3个,119人,每班40人,超10人;大班3个,155人,每班53人,超18人。老干幼儿园小班2个,65人,每班32-33人,超8人;中班2个,81人,每班40-41人,超人;大班2个,111人,每班55-56人,超20人。民办幼儿园中,小班也有每班达40人的(小燕子),中班最高有每班48人的(中英文),大班也有50人的(小天鹅、小燕子、蓓蕾)。国家规定最多不得超标5人。
3、师资队伍与要求差距大。国家规定,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专业合格率为80%。我县情况为,专任教师为149人,学历合格的131人,合格率为87.9%,专业合格的71人,合格率只有47.65%,其中,金苗幼儿园3个教师中没有一个专业合格的幼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园条件差
一是所有幼儿园室外活动场所有限,有的甚至没有室外活动场所,只租用了有限的民房。
二是无象样的大型玩具供幼儿玩耍。
三是环境卫生差,安全设施不够,特别是冬季取暖没有空调设备,全部用碳火或电火,安全隐患大。
四是食堂普遍没按营养搭配,购买的点心质量差。
2、师资力量弱
一是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专业合格率与规定相差太大,学历合格率只达87.9%,专业合格率只达47.65%。
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现实的幼儿需求不太相适应,老套的较多。
三是幼师综合素质不高,琴、棋、书、画、歌舞样样行的少。
3、缺乏科学的办园准入机制。如办园的硬件条件和师资配备没有具体量化标准,班额过大和其他办园条件不达标没有具体的处罚措施;还有就是缺乏对办园的监督机制。
4、没有科学的收费标准。如达到什么标准收费多少没具体标准。
(一)规范办园行为
1、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名称,不得对家长有误导作用和与实际不相符的办园行为。
2、严格控制班额,确保教学质量。
3、严格学前教育分支3
机构管理。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须分别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才能设立。
4、加大对非法办园的清理力度。对未取得办园许可而擅自办园招生的学前教育机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司法、物价、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撤销,并给予相应处罚。对于被取消的学前教育机构,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社会公布。
(二)规范管理行为
1、进一步完善实施分类评估制度,并把评估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2、实施类别动态管理制度。对学前教育机构类别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年审复评,对质量提高的要进位进类,质量降低的要降位降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定期评估和不定期检查、督导和排位排类。
3、严格实行办园准入制度。学前教育机构要实行幼儿园园长、幼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准入制度,要持证上岗。对不适合岗位要求和不符合任职资格的人员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4、规范收费管理。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要严格按《收费许可证》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
5、加强安全工作。按照健康第一和安全第一的要求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应建立房屋、设施、消防、交通、食品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防止各种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1、规范兴趣班的管理。在一日活动时间之外举办收费兴趣班,按照规定,本着家长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迫幼儿参加,并向家长公示收费标准。
2、规范课程和教材管理。要按照《幼儿教育指导纲要》选择适宜的教材,要建立符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的教学方案。
3、规范实施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三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奠基阶段,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未来的长远投资,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因此,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不仅是我县一项基础的教育工作,而且对于我县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1年,全县3—6周岁入园适龄儿童为20,477人,入园儿童为16,633人,学前三年总入园率为81.23%。目前,全县现有幼儿园141所(城区34所、农村107所),其中城内公办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一所——县第一幼儿园。25个乡镇中,除3个乡镇因地理位臵偏僻、生源少等特殊原因,未设乡镇中心幼儿园)外,22个乡镇均建立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公办园数量占幼儿园总数的16.31%;民办园118所(城内民办园33所,乡镇民办园85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3.69%。全县幼儿教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2、幼师队伍素质不断增强。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教师资质、幼儿师范毕业人员充实到幼师队伍中,积极鼓励小学富余教师和适合从事幼教工作的中小学教师通过转岗、培训调配到幼儿园工作。同时,实行园长聘任制,园长的任职资格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建立幼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将全体幼师纳入继续教育规划和培训管理之中,坚持在职培训提高与幼师德、能、勤、绩等方面综合考评相结合,建设了一支素质良好的幼师队伍。目前,全县在职幼儿园园长123名,其中有教师资格证书的109人;幼儿教师534名,其中有教师资格证书的427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329人,专任教师217人,归县财政开支幼儿教师63人,公办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3、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根据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公益性、地方性和非义务教育特征,公办幼儿园采取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和主办单位或个人投入等办法多渠道筹资建园。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加大对所办幼儿园的经费投入。2009-2010年,全县共投入119万元,用于改扩建新园舍,增添设施、设备,逐步改善了幼儿园的整体教学环境。2011年,县政府出台了《我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绥政办发„2011‟13号),要求今年重新为县第一幼儿园选址,打造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同时,改扩建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2012年要改扩建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2013年再改扩建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目前,已完成改扩建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工作,第一幼儿园完成重新选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我县学前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与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相比,与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1、重视程度不高。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重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而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公益性及特殊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学前教育摆上应有的战略位臵,没有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及总体布局,没有建立相应的督导、考核和激励机制,使学前教育在较长时间里得不到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支持,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因而导致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
2、公办幼儿园少。
公办幼儿园在学前教育领域中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但目前,我县县城内仅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只能够接纳适龄儿童300人左右,“入园难”特别是“入公办园难”成为现阶段学前教育的突出问题。全县2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名义上属于公办幼儿园,无论是基础设施条件还是教育教学水平,实际上无法达到公办幼儿园的水平。由于公办园少,大量适龄儿童只能被送进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较低、疏于监管的民办园。
3、师资力量薄弱。
一方面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受人事制度及编制等因素的影响,公办幼儿专任教师严重不足。全县公办幼儿园编制内的在岗专任教师只有63人,有些还不是幼师专业毕业,公办幼儿园大部分专任教师靠幼儿园自聘。另一方面,部分幼儿教师被充实到小学教育中,或者因其他原因转投其他行业,导致幼师资源紧缺。不少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是由小学中的富余教师中调剂过来的,没有幼儿教育教学的经历和经验。各民办园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幼师专业培训,导致“小学化”教学倾向严重。全县123名在职幼儿园园长中还有14名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保育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有些保育员仅仅是孩子的保姆,很难真正起到保教的作用。
4、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县财政只负担县第一幼儿园,对其他幼儿园没有相应的经费投入。乡镇财政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经费投入普遍较低,甚至是零投入。各类民办园由于自身财力所限,加之过于看重眼前利益,短期行为严重,园所持续发展投资明显不足,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以县一园为例,在县城内是条件最好的幼儿园,距离国家规定的公办幼儿园人均占有面积10m2的标准还相差很远,且校舍已是多年老式建筑。其他民办园大多条件简陋,面积狭小,采光通风状况不良,内部设施普遍不全,如缺乏室外大中型玩具、卫生保健设备和标准课桌凳等。农村幼儿园条件更为简陋,甚至没有必要的教学娱乐必需品。
5、家庭和社会教育缺失。
学前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应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0—3周岁属于学前早期教育,这一时期以家庭教育为主,辅以社会教育;3—6周岁是学前幼儿教育,这一阶段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主,并要有良好的社会教育。目前,大多数人把学前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三、建议及对策。
针对全县学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县内外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就加强全县学前教育,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经费投入不足是困扰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要改变我县目前幼儿教育的落后现状,就要加强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通过政府对幼儿教育机构的补助和奖励,进一步带动社会力量对幼儿教育的经费投入。(福建省永春县早在2000年就把“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列入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县政府每年从财政和教育费附加中拨款用于幼教事业,同时规定乡镇给予一定的配套,并大力发动海外华侨、社会人士捐资办学。目前,永春县95%以上是公办园,且有5—6个省、市级示范幼儿园)要加强幼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专项幼儿教育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园舍改造、维修和设施设备的添臵,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使乡镇中心幼儿园切实担负起示范、指导本乡镇幼儿教育的职责。
2、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学前幼儿教育水平。
加强培训是提高现有幼儿教师队伍素质的最直接手段。相关部门应抓好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定期长效培训机制,同时应积极吸引从幼师专业毕业的有专业知识和良好师德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事学前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园长、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各幼儿园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园本培训”和“园本教研”等方式,提高园长的管理水平和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弹琴、音乐、舞蹈、绘画等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3、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管理民办园。
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幼儿教育的统筹和宏观调控工作,保证幼儿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规范办园行为,根据2010年国家颁布的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对幼儿园的班级规模、班额编制、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和组织、教材使用等情况的检查,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保证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整体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对目前存在的无证办园加强监管,督促整改。经整改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到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政府要依法予以取缔。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4、完善制度建设,严把幼师准入门槛。
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幼儿教师资质认证制度,严把幼儿园教师入口关,并实行登记管理,对于没有幼儿教育教学经验的要严格实行先培训再上岗制度。要保证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尽快配齐配足园所教师,解决好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编制、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比例问题。
5、加强宣传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相关部门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幼儿园和学校有责任帮助和指导家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并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幼儿家长会等形式,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等方面的认识,以达到全社会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目的。要加强社会宣传,努力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四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幼儿教育,对巩固和提高全市“普九”质量、发展各类教育事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及《xx省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根据县教育局部署和安排,我们在全县幼儿园进行了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专题调研。
调研工作采取问卷调查法、资料调查法、表格调查法等方法,分2个层面进行:一是各地填报幼儿园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调查表;二是调研组深入到全县18个乡镇的29所小学,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走访小学校长、园长和教师。通过对所调研资料和数据的系统归类、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并就如何推进幼儿教育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此促进xx县学前教育的规范有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我县共有公办幼儿园一所,其中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校办一类一级中心幼儿园29所。公办教职工345人(其中专任教师236人,行政人员32人,教辅人员69人,职8人),临时代课教师167人,共有幼儿教职工512人。基本满足了城乡群众希望子女接受幼儿教育的需要,对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施“两全普九”成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十一五”期间,全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以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为宗旨,坚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坚持优化硬件建设和强化软件管理并举,做到了与整个教育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全县的幼儿教育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前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0.86万人,其中3-5周岁幼儿0.86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61.6%(其中城镇80%、农村60%),学前一年入园率100%;城市已经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基本普及了学前一年教育,全县学前教育入园率逐年提高。
(二)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充。县教育局制定了《xx市xx县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标准》,对幼儿园实行分类达标评估,加强骨干园、示范园的建设,提高办园水平。全县各地积极开展示范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在增加示范幼儿园数量的同时,不断扩大示范园、优质园的办园规模,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扩充。目前,全县有省市级示范园1所,一类一级中心园19所,同时支持发展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民办幼儿园。这些骨干示范园在全县学前教育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幼儿教师队伍逐步优化。通过对幼儿园园长擅长学科及管理能力的文字调查,我们了解到:幼儿园园长依法办园的意识普遍较强,推进素质教育的积极性高。规范办园行为,坚持抓制度建设、抓常规管理,普遍较好。园长有自己擅长的学科,90%的乡镇中心园园长坚持兼课,工作在第一线。这有利于科学管理、指导教学。城区幼儿园园长都有明确的自主办园思路和目标意识,制定了符合本园实际的发展规划,园所的发展规划目标清晰,阶段目标分解明确,措施得当、可操作性较强,办园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保证幼教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
(四)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前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举办全员专业培训、讲座、开展教师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五)婴幼儿早期教育开始起步。近几年来,各地各园开始关注和重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推进工作,婴幼儿一体化教育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县幼儿园成为我县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试点园。
(六)园所布局渐趋合理。随着学龄儿童人数的减少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近些年来,我县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空余的部分校舍、设备和人员优先用于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各地整合多种力量,优化资源配置,乡镇及以下一些幼儿园的内部装备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办园条件有所改善,增强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实力。
近年来,我县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普及性学前教育的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调查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幼儿教育在我县整个教育结构体系中,仍然处于一个比较薄弱和滞后的环节,幼儿教育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民办幼儿园良莠混杂等现状令人堪忧。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
(一)公办园发展不足,缺乏资金投入。全县公办园1所,仅占全县幼儿园总数3%,集中城镇,覆盖面很小;公办园发展缺乏项目支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学前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县内城区只有6所幼儿园(1所公办园、3所校带园、2所民办园),有的幼儿园在园幼儿600人以上,最大规模12个班,最小6个班,班大人多、地域狭小,严重超出国家规定办园标准(小班人数25-30人,中班30-35人,大班及学前班人数35-40人),生均面积严重不足。县幼儿园同样存在园舍面积狭小的突出问题。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2.5%的家庭愿意把孩子送到公办园,但是公办园人满为患,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20xx年秋季学前一年将实行免费教育,大批适龄幼儿势必涌入公办幼儿园(城区适龄儿童预计超过3000人),公办幼儿园已超饱和,入公办园难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民办园条件参差不齐,多数设施简陋,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实地查看和调查统计,除县中心城区几家私营企业投资的民办幼儿园条件较好外,其他各乡镇民办幼儿园,多数是租用房屋或家庭作坊式办园,活动场地狭小、未配足符合资职的保教人员、保教随意性、保教质量低、班额超标、食堂简陋、膳食质量差、设备陈旧、园舍达标率低、缺乏长期打算、不能持续资金投入和师生安全难以保证等问题普遍存在。
(三)幼儿园的管理低效。幼儿园的管理停留在制度化管理的低层次上,不利于调动幼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些学校领导缺乏对幼儿园工作的有效监控,指导力度不够,不进课堂、不查工作、不问实情。缺乏对幼儿教师日常保教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四)教师队伍区域结构不均衡。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资源向城区集中,农村幼儿园教师缺编,造成了教师在区域分布上失衡,存在突出的供需矛盾,造成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乡镇中心园教师数量少,师生比过低,教师的保教任务重。根据调查,一个教师包干一个班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村小学前班,有的每班40多个孩子,有的还更多。教师的保育、教育教学负担沉重,没有办法实施个性化、个别化的教育,教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引发和支持儿童应用各种感官和动手动脑去主动探索、自由表达、平等交流、合作分享等机会,“关、管、灌”的教育方式普遍还没有消除。“人员配备少,保教一肩挑”使得教学现代化、电教化的目标很难实现。人员不足,教师不能从保育长的职责中解脱出来,教科研力度不强、质量不高。
(五)幼儿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县幼儿教师的文化和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约占15%以上,中专学历占4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4%,专业对口学历仅占5.5%左右。45%的乡、村幼儿教师几乎没有接受过脱产培训。由于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学历偏低,未接受过系统教育,自我更新和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差,年龄偏大,总体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严重,出现中青年教师断层现象。农村幼儿教师年龄状况呈倒金字塔结构,学段越低年龄越大。由于低学历教师与小学年龄偏大教师不断进入幼儿教师队伍,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重新抬头。
(六)幼儿教师缺乏专业训练,教师职称待遇问题突出。幼儿教师专业学习培训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建立合理可行的幼儿师资培训机制,保教人员很少有机会参加正规的业务学习培训,面向幼儿保教的职前、职中和职后培训普遍缺乏。尤其是幼教职称评定不合理。公办幼教按照小学教师评定职称,内容差别很大,所学不能致用,且名额比例很小;民办幼儿教师未纳入职称评定管理,无职称、低待遇、无前途,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很大,不利于提高幼儿保教质量和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针对我县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要进一步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当前我县学前教育多元化的格局和家庭对幼儿教育需求差异化的现实,科学构建幼儿教育网络,制定推进计划和政策措施,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锻造师资队伍,提升保教质量,全面推进我县幼儿教育发展。
(一)科学规划,改善条件。要把幼儿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谋划,科学布局,既要立足当前,又要兼顾长远;既要满足现实需求,又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认真研究和把握好本地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制定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幼儿园布局规划。
千方百计改善办园条件。确保必要的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幼儿教育由于还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投入不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并争取稳定的经费来源,为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要设立一定的幼儿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幼儿教育的发展。通过不断改善办园条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娱乐环境,真正使幼儿园成为儿童的学园、家园、乐园。
(二)合理布局,公民办并举。高度重视公办幼儿园过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改变“公办为龙头,民办为主体”的幼儿教育发展指导思想。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要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为民办幼儿园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引导其顺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与趋势,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注重民办幼儿园内涵建设,通过优质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结对帮扶,促进民办幼儿园的课程设置、队伍建设和教科研工作,加快推进优质民办幼儿园上规模、上档次。
重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近几年,全县各地都建设了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条件和管理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声誉,为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导向作用。要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保证必要的投入,不断提高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质量。同时,要审时度势,把发展幼儿教育的重心下移,在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同时,利用学校撤并闲置的校舍创办村级幼儿园,满足当地群众对幼儿教育的迫切需求。
加快示范幼儿园建设。省级、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一直起着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但目前我县的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为数不多,示范和辐射范围有限。要继续在各级各类幼儿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方向端正、管理规范、教育质量好并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进入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行列,充分发挥示范幼儿园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早期教育等方面的实验、示范、辐射作用,承担起引领本行业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带动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共同进步。
(三)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规范办园行为,严格控制幼儿园的班额,配齐配足保教人员。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合作,堵疏结合,增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加大对非法办园的清理力度,对于被取缔的非法办学机构,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规范管理行为,建立动态检查指导制度,实行分类动态监管。要充分利用相关媒体,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家长走出幼儿教育误区,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规范课程和教材管理。应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安排和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要创造条件,尽速使小学与其附设的学前班彻底脱钩,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四)多措并举,提高素质。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提高保育教学质量,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重点。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专业水平,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五
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调研组于20xx年1月9日至14日,分三个小组对伽师县、疏勒县、裕民县、阜康市、伊宁市、天山区等六个样本单位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园长、幼儿教师座谈会12次,调研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近50所,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100余份。获得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基本摸清了六个样本单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现根据调研提纲汇报如下:
近年来,我区各地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扩大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大力兴办双语幼儿园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学前教育覆盖率,促进了我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1.幼儿园建设。据统计,xx年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107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04所,占18.94%;民办584所,占54.22%;集体办和其他部门办289所,占26.83%。20xx年全区已有各类幼儿园2563所,比xx年增长2.4倍。其中教育部门办1434所,所占比例比xx年提高37.01%;民办852所,所占比例下降20.98%;集体和其他部门办277所,所占比例下降16.02%。
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46所,约占总数的50.70%;县镇217所,占20.15%;农村幼儿园314所,占29.15%。20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69所,所占比例下降28.50%;县镇309所,所占比例下降8.09%;农村幼儿园1685所,所占比例提高36.59%。
据调研数据分析:天山区、伊宁、阜康三市(区)共有城镇公办园12所,其他部门办园15所,合计27所,占三市(区)城镇幼儿园总数的23.3%。表明我区城市仍然以民办园为主,民办园承担着城市市区四分之三以上的幼儿教育任务;裕民、伽师、疏勒三县共有农村民办园5所,仅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3.4%,而我区农村已基本形成公办园为主的办园格局。
2、幼儿入园情况。各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以上数据说明,xx年以来在国家及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学前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适龄儿童入园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1、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此外,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聘用代课教师等方法,补充幼儿数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据统计,xx年我区有幼儿园教职工186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185人,园长1327人。20xx年我区幼儿园教职工21234人,比xx年增长14%,其中专任教师12322人,增长20.98%,园长1607人,增长21.10%。数据表明,无论是我区幼儿园教职工、还是专任教师都远远落后于我区幼儿园入园率和在园幼儿的增长速度。
据调研数据分析:六县(市、区)共有幼儿园教职员工3834名,其中专任教师2144名,占55.9%,保育员543名,占14.2%,生师比为19.5:1。专任教师中有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民办1125人,占52.5%;其中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有1216人,占56.7%。
坚持依法审批,实行年检(年审)制度,对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卫生、安全、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评估其办学资质和能力,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并积极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使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学前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并未惠及城市幼儿园,致使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如天山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共计44所,其中公办园8所,其他部门办园13所,民办园23所,民办园占总园数的52%;伊宁市城区内有幼儿园43所,其中公办园仅有3所,民办园40所,民办园比例达到93%。公办园的极度匮乏造成城市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既上不了数量稀缺的公办幼儿园,也上不起收费高昂的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城区难以得到体现。
据统计,20xx年天山区有适龄幼儿约22300人,实际在园幼儿11625人,毛入园率52.1%。尚有47.9%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园。天山区小神童幼儿园地处大湾地区,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尽管每月仅收取管理费250元,园中也有许多空的学位,但是周边仍然有很多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入不了园。
2、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既不能享受双语幼儿园经费补贴,也得不到地方财政经费的支持,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发展规模和速度受限。为维持正常运转,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只能通过收取各种费用维持运转,客观上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大多数农牧民子女需要送孩子到较远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接受教育,除承担管理费、伙食费、取暖费外,还要承担交通或寄宿费用,使农牧民负担加重。
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多为差额拨款单位,收费标准(管理费)从50250元不等,所收费用大多用来支付聘用教职工工资及必要的办公经费。伊宁市实验幼儿园20xx年经费预算收入1877.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25.09万元,管理费收入1652.01万元,财政拨款仅占全部预算收入的12%。
3、幼儿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除已实施自治区双语项目的地区外,大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办园设施陈旧。阜康市、伽师县、疏勒县将一些旧院落、旧教室、旧办公室改做幼儿园,规模太小,又无寄宿条件,急需要修补或改建。一些乡镇、村双语幼儿园未安装暖气,冬季靠火炉采暖,不仅不能满足需求,也带来安全隐患。各地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个别幼儿园甚至出现50-60人/班的情况。
20xx年我区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4.18平方米,与国家标准6.09平方米有较大差距。其中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5,94平方米,与全国标准11.24平方米差距巨大。农村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2.86平方米,也远远低于全国标准。呈现出民、汉幼儿同园不同待遇、一园两制的现象。
1、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非双语公办幼儿园编制管理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编教师只出不进。为弥补教师缺额,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办园聘用大量代课教师,从而造成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聘用教师所占比例逐年加大的现象。双语幼儿园虽然通过自治区学前双语教师招聘补充了一些学前教师,但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项目的建设进度。
据统计20xx年六县(市、区)共有专任教师2144名,其中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聘用教师1125人,达到52.5%。六县(市、区)共有在园幼儿52349名,按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每班幼儿30人、配备两教一保的要求,六县(市、区)应有教师(含保育员)5232人,现有教师(含保育员)2687人,缺2545人,缺额近一半。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幼儿教师尤其是农牧区幼儿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很低,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大量存在,学前双语教师一缺两低(汉语水平低、汉语授课能力低)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伽师县304名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52人、占17%,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2人、占11%,汉语水平等级达标的56人、占18%。
3、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六县(市、区)虽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文件精神,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纳入编制管理。但聘用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养老、医疗、户口、住房、培训、及职称等基本权益缺乏保障。在参与问卷的87名教师中,有职称的仅为19人,占21.84%。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为突出。教师问题是制约六县(市、区)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自治区工资补助的临时聘用学前双语教师享受三金,在缴纳三金后的实得工资在600-700之间,而各县自聘教师工作待遇不足800元(伊宁市自聘教师人均工资800元,伽师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600元,疏勒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300-600元),而且不享受三金,在承担完交通、午餐等费用后,工资所剩无几。
1、其他部门办园数量下降,管理缺失。近年来,其他部门办园在改制或企业破产时,园舍大都被挪作他用或直接拆建做房地产开发,致使企事业幼儿园数量大幅降低。乌鲁木齐市xx年还有其他部门办园83所,20xx年只有62所,五年间已有21所其他部门办园消失,超过四分之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教育用地一地难求,如果任由企事业单位随意关停幼儿园而不采取补救措施,不仅会造成国家教育资源浪费、教师流失,而且会使城市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2、对民办幼儿园尤其是无证园的管理不到位。六县(市、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民办幼儿园准入不严格的现象,城市和农牧区均有相当数量的无证园,这些幼儿园无任何办园手续,师资、园舍条件等都无法达到办园要求。此外,由于对民办园监管还不到位,致使民办幼儿园在收费、教学、园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园舍建筑面积、户外活动场地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等。
1、幼儿园管理队伍薄弱。各县市双语幼儿园园长主要为乡镇小学校长兼任或小学调剂教师担任。管理者缺乏学前教育管理经验,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文件不了解,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2、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幼儿园班额普遍过大,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教学方式单一、保育员缺乏培训,教育手段落后,保健医生缺乏,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此外,由于幼儿园经费、人员配备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同时,由于一班一师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办园效益。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面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园所差异等,努力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
1、将学前教育纳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学前教育,其他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一律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归口审批、登记注册制度。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前教育的职责,并明确职能机构。选配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懂业务的专职干部和教研、督导人员充实到区县学前教育管理队伍中,加大对本辖区学前教育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建立起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形成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经费的新局面,大力发展普惠性的公办幼儿园。
1、城镇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时,要做到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原有小区配套幼儿园(民办),通过政府统筹安排,交当地教育部门办成普惠性的幼儿园,满足小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子女就近入园的需求。
2、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园舍建设和改、扩建的力度。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将原有学前两年幼儿园的办园体制逐步过渡为学前三年,进一步增加幼儿园容量,改善办园条件,基本满足所辖区域人民群众入园需求。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3、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不得随意关、停、并、转,对于部分不具备独立办园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在政府统筹下,将所办幼儿园交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或由社区或具备条件的团体、个人承办。确保三不一保,即坚持三个不变:办园性质不变,教师待遇不变,教育经费投入不变;一保,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积极发展普惠性公办园,仅仅依靠预算内的财政投入是有困难的,还需稳定并扶持部门办园。要积极调动企业、事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多形式并举,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办园,形成政府办园、企业办园、联合办园、股份制办园、个人独资办园等各类幼儿园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5、对贫困家庭子女及流动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建议采用发放幼儿教育券或向民办园购买学位等方式解决入园困难。家长可持券自由选择正规的幼儿园,幼儿园凭券向政府换取公共教育经费,以此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使经济贫困家庭适龄学前儿童能够受到完全或部分的资助,确保他们就近有园可上,上得起园。
1、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
2、将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师资培训和督导评估纳入教育局统一管理,加大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规模、完善硬件设施,引进先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形成并发展办园特色,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区各类幼儿园中教职工比例较低,尤其是教师紧缺,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待遇得不到妥善解决,教师素质偏低,幼儿教师流动性大。
1、增加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保证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缩减。双语幼儿园目前按每班一位教师的标准配备师资,班级未配备保育员,幼儿园未配备保健医,无法保证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也不符合《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文件规定(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6-1:7),建议增加双语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城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及时补充幼儿园教职工人数,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及保健医。
2、建议对幼儿园原聘用的在岗不在编、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双语教学、学历为中等专业、高中或五大生,经本单位、县市教育部门考核合格者,在教师招考时从学历、年龄上予以照顾。
3、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在职幼教人员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幼儿园公办教师的工资及其它待遇要与中小学公办教师一样,列入区政府统一发放,并做到按月发放教师工资。对于农牧区等较偏远的地方,根据工作距离,发放交通及误餐补贴。
4、监督完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待遇问题,实行幼儿教师最低工资福利保障制度,制定幼儿园教师最低月工资标准,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
5、提高幼儿教师职称评聘比例,各地教育部门应将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审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系列,切实解决幼儿教师尤其是双语及民办幼儿园教师职称问题。
6、健全幼儿教师培训体系,把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形式培训,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1、积极开展自治区及各地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工作,发挥这些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在社会力量办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思想端正、管理严谨、教育质量高又拥有较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作为示范园,在全疆形成以社区为背景的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机构。
2、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及无证民办幼儿园,要坚决取缔,但要建立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的关闭方案,当地教育部门要做好无证幼儿园关闭后的幼儿分流工作,街道乡镇要妥善解决无证幼儿园举办者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对那些基础好、有一定办园经验的非注册幼儿园,应当以管理和引导为主,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时间表,以促进这类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1、依照学前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属性,各级政府应确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学前教育的地位,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落实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强调各级政府部门投入的责任,形成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强约束;另一方面按立法规定,确定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方向、使用细则、效率评估等办法。
2、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单列财政预算。在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
(2)下拨公用经费。公共财政安排非双语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与双语幼儿园等同,并做到逐年增长。
(3)设立专项经费。如: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全区范围内学前教育机构各类奖励和各类幼儿园的改扩建项目专项扶持,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专项经费的规范使用;基本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保证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部分幼儿园的改扩建等;维修改造专项经费,用于维修和改造幼儿园园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向困难家庭幼儿发放适当的营养午餐补贴,确保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并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专项资金;学前教育研究专项经费,以科学研究保障我区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六
关于 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农村幼儿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xx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现转来分析,存在着许多问题。
1、学历水平不高
2、待遇相对偏低
3、工作强度大
4、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
5、不能有效地解决教师的退养问题
6、社会地位不高
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农村幼儿教育的种种不利,如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素质偏低,教育质量不高等。
1、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
只有物质基础有了保障,幼儿园教师才能安心地从事这份职业。工资待遇差是农村幼儿教师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政府应适当考虑增加财政拨款,拓宽资金来源,扶持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是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1、8倍。.政府还应从制度上给与农村幼儿教师稳定的政策保障。农村幼儿园的开设或关闭不能单纯以生源的多少来衡量,更应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
2、拓宽师资来源、提升教师学历、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现在农村幼儿教师的主要来
源还是民办教师居多,他们只是进行了短暂的专业培训,虽然取得了资格证书,但专业素养、技能还与专业幼儿教师有较大差距。一部分来自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相对集中在中心幼儿园数量也远远不够。我们应鼓励中师及中师以上学历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工作。对于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幼师函授的毕业生加强职后培训,不断适应教育的新形势。
3、对农村幼儿教师实施养老保险的看法
从社会经济的发展看,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结合走我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应率先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养老保险的缴纳采取个人支付与政府补助的方式,具体发放应根据幼儿教师的从业年限、贡献大小,不能一概而论。如可以从业年限25年以上、20年、15年、10年等为界定,合理制定个人应缴纳的数额比例。个人缴纳的比例根据工作年限确定为10%、15%、20%、30%不等。
4、农村幼儿教师年龄结构
目前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年龄偏大,40岁以上占50%以上,不利于事业发展,针对农村实际,农村幼儿园教师45岁以上应该考虑退养,或者45岁以上教师比例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有利于新老教师的更替。
5、如何解决超龄教师的退养问题
对于已经不符合养老保险制度、超期服役的教师可参照邹平县96 (56)号文件规定实施退休。
6、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势在必行。
我县已步入全省经济强县之列,农村幼儿园教师理应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在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按规定应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一点八倍,最低不能低于500元。
7、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教师身心愉悦,减轻工作压力,激发爱园敬业的热情。因此应呼吁主管部门和社会给与农村幼儿园教师多一点关爱,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搞好农村幼儿教育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尊师重教、关心支持农村幼儿教育的良好氛围。
关于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问题的调研
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的合作交流,农村幼儿园应该实施合班并园,扩大规模效益,改善基础设施。而且各单位都有布局调整的经验。但是布局调整应更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群众利益。
家长对于布局调整最大的反应就是孩子接送问题,许多家长由于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无暇就送,于是许多不法个体幼儿园应运而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统一解决幼儿接送消除家长后顾之忧,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加大个体办园的管理力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集体和个人兴办幼儿园但必须手续齐全,另一方面杜绝不法个体园产生。三是布局调整不能单纯以生源多少衡量,要考虑长远利益。
布局调整后,如果具备统一接送就餐等条件,幼儿园半径可在3--6公里甚至更广,如果不具备幼儿园半径应在1、5公里之内。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七
自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文件后,国内掀起了学前教育的热潮。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期,如幼教机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且不断优化、幼儿园办园条件日趋规范、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但是,这大多体现在比较发达的城市。在科学技术较落后、思想较陈旧、资金欠缺的广大乡镇尤其是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仍存在着较大问题。
受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xx年至20xx年期间,20岁至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将导致中国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面对这新一轮的生育高峰,徐州已出现幼儿师资紧缺的情况,每年将有一千至二千名幼儿园教师“缺口”,随儿童入园需求数的提高,需求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许多幼儿园都开始为师资的短缺而发愁,比如铜山新区往年一直不缺教师,加上编制管理严格,很少公开招聘,但该区近年来也提出要招人。其中郊区园所师资最为缺乏,有的将英语、艺术类专业的师资也吸纳到幼教队伍中来。
目前,本市幼教师资主要来自徐州幼师,但其每年培养的幼教专业毕业生仅有五六百人,其余则需向小学老师转聘,即便如此每年能补充的幼师数量仍十分有限。
徐州地区大专及以上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本就数量少,且大部分就职于城市的公办幼儿园,因此,县城以下尤其是乡镇幼儿园一般难以招聘到。而中专幼师的毕业生深受其影响,有限的城市公办幼儿园不愿接收,导致大量的中专幼师生流向乡镇乃至农村幼儿园。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即便是乡镇农村幼儿园,急需的也是一批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因此,培养出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及现代教育理念,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知识和各类相应技能,具有良好的实践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前教育毕业生迫在眉睫。
优质人才的培养和造就,离不开优质的教育,而优质的教育,又离不开教师高质量的教育过程。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更是发现和培养优质人才的场所。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徐州市幼儿园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基本如下:
(一)专业情意方面,教师须树立的教育观念意识
1.生命健康教育为首的意识
人的身体素质是发展其他一切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教师应不断为儿童创造安全、舒适、民主、自由、温暖、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身体、心理获得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
2.人本发展意识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教师是儿童教育和发展的主要责任者,要关心爱护尊重每个幼儿,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自由宽松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终身奠基意识
《纲要》各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组织和实施及教育评价等,均一致地将为幼儿提供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放在了核心位置,要求教师重视对儿童一生可持续发展有长远意义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4.生活教育意识
《纲要》强调了幼儿园教育的生活性,“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所以,教师设计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教育目标的达成寓于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之中。
5.创造性意识
未来需要开拓型、创造型人才,所以培养幼儿积极创造、主动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此,教师要重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为幼儿创造力的成长奠基。
(二)专业知识方面,教师须掌握基本的教育专业知识
1.掌握“教什么的知识”
教师应该知道教育工作中要“教什么”,也就是关于“教育内容”的知识。 “知识”既是教师专业工作的“载体”,又是教师专业工作的基本内容。为此,教师首先要系统地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如学科基础知识、知识的背景、知识获取的方法、知识的新发展等;其次,教师要掌握“学科知识”是如何体现在课程中的知识,即“课程知识”;第三,随着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教师还应该具有“整合的知识”,即除了系统的某一学科知识之外,还应有跨学科知识。
2.掌握“如何教的知识”
“如何教”是教师要掌握的教育方法。这需要教师掌握关于教育工作的“原理性知识”,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一般原理;还要具有对“具体教育情境”的认识,也就是教师对“现实社会环境”、“特定的教育对象等的具体判断。教师只有掌握教育的基木原理.对具体教育情境具有正确的判断,才知道“如何教”,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这样教”。
(三)专业技能方面,幼儿教师须具备的基本教育能力
1.观察儿童能力
了解儿童是实施教育的前提,教师须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全面正确地分析、诊断本班幼儿各方面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通过与儿童的交往、生活、活动等,敏锐地觉察、把握孩子的需要和兴趣,确立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实施教育策略和方法。
2.环境创设能力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的条件,儿童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的。为此,教师应创设健康、丰富、有趣、充满关爱、温暖、尊重、支持的幼儿学习生活和发展的环境。这是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3.教育组织及课程整合能力
体和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和兴趣。根据各领域课程特点,灵活运用间接指导和直接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灵活地组织引导幼儿进行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4.教育创新能力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这给过去习惯于遵从拿来主义的幼儿园和教师以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了教师发挥创造性的机遇。教师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探索更加切实有效的幼教课程、教材、办学形式、环境条件和全面发展教育基础上的特色教育,不断丰富扩展早期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开辟新的教育途径。机智地抓住日常生活中孩子感兴趣或关注的事物作为活教材生成课程,组织随机教育活动,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还包括积极参与园本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形成有特色的学校园本课程模式。当今,是否具有课程建设及教材开发能力,将成为衡量幼儿园和教师教育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5.教育科研能力
幼儿教师作为一线教师,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针对教育教学适宜性、正当性、效益性进行批判性反思;运用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困惑,运用教育理论进行理性思考,探索问题、现象产生的成因、条件及解决途径、措施等。最终将反思中的行为认识及相关理论建构、整合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逐渐地成长为技能型、发展型教师。
6.教育评价能力
教育评价包括教育工作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估两个方面。幼儿教师作为评价人员之一,要会“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会“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方法,“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对幼儿发展的评价。
7.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扩展教育空间,缩短时空距离,增大教育信息量,使教学活动更生动、直观、形象,吸引幼儿,提高教学效率。所以,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扩展自己的教育能力。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八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了进一步推进通辽市学前教育的发展,今年5月下旬由王兴龙主委带队,民建通辽总支与通辽市教育局联合组成调研组深入科区、开鲁、扎旗、霍市和市直单位,采取“听、看、议”的方式,即听取基层(包括幼儿园)学前教育工作汇报;实地查看幼儿园容貌,了解学前教育现状;召开座谈会,与部分教育专家、基层干部、骨干教师,研究探讨今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达成了共识。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通辽市现有77个苏木镇、29个国有农牧林场 、131个中心行政嘎查村。到20xx年底,全市有幼儿园12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2所(城市11所、旗县所在地10所、镇所在地1所),民办幼儿园104所(城市15所、旗县所在地33所、苏木镇33所、嘎查村23所)。在22所公办幼儿园中有民族幼儿园7所。全市在园幼儿39544人(公办30491人,民办9053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39。2%。幼儿园教职工总数为1401人,其中:公办教师751人(其中:代课教师103人),民办教师650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91%。
(二)去年以来所做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重视学前教育工作。通辽市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教育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卫生、人事、编委、民政、安监、税务、工商、妇联等多部门为成员的全市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领导。
二是科学规划,绘制学前教育发展蓝图。目前,《通辽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辽市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已经起草完毕。拟定到20xx年,全市新建标准公办幼儿园213所。市教育局制定了《通辽市幼儿园常规管理标准及检查评估体系》、《通辽市民办幼儿园管理标准及评估体系》等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管理。去年市教育局启动实施了“民办教育规范管理活动”,规范民办学前教育行为,促使民办教育质量同公办幼儿教育同步提高。
三是召开学前教育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工作任务。今年4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任务,并提出了高的标准和新的要求。
四是举办园长培训班,加强基层干部业务指导。今年6月,通辽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首届新任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培训班,90余人参加了培训。有两个旗县也已开展了幼教业务培训活动。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前教育硬件建设。今年市政府拟投入资金4000万元,新建农村牧区标准幼儿园81所,(70个苏木镇和11个国家林农牧场幼儿园)目前霍市、扎旗已破土动工,预计年底竣工。其他旗县学前教育工程正在积极实施中。开鲁县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新建县幼儿园已完工,扎旗投入资金800万元,新建的旗幼儿园现已完工两层,预计年底竣工。
从调查情况看,尽管在去年以来通辽市加强了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采取了有力措施,解决了一些学前教育的困难,但是由于历史欠帐太多,通辽市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主要是:
(一)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通辽市有3—5周岁的儿童100877人,在园幼儿39544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39。2%。现有的幼儿园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二)民族学前教育发展滞后。通辽市是民族大市,有蒙古族人口148。7万,只有7所公办民族幼儿园3—5周岁儿童46000人,在园幼儿只有5674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12。330%,民族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小学生源逐年萎缩,已经影响到通辽市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
(三)幼儿园分布不均衡。在22所独立的公办幼儿园中,苏木镇幼儿园只有1所,其余均建在城市和旗县政府所在地。其他76个苏木镇、29个国有农牧林场和131个中心行政嘎查村中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通辽市有2482个行政村,只有23所民办幼儿园分布在农村,平均覆盖率仅为0。9%全市1000人以上人口的行政村有1077个,其中983个村均没有幼儿园。
(四)投入不足,办园条件较差。各地对学前教育投入普遍偏少,“十一五”期间,没有新增公办园,只是改善了现有公办园的办学条件。有的幼儿园建设与发展经费全部来源于幼儿园自行收费,致使部分幼儿园只能依靠扩大班额来增加收入,以此维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全市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1。98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4。75平方米,分别低于国家规定标准7。92平方米、10。25平方米。生均图书仅0。9册。许多幼儿园缺乏玩具和教具。虽然全市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91%,但专业合格率仅为77%。
通过调查了解到,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学前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国务院去年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自治区政府在去年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学前教育作了具体部署,通辽市今年也起草了《通辽市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可以说,新时期新形势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十分有利,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联合办园的原则,进行村级幼儿园的建设。人口分散和偏远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通过举办幼教点、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多种非正规早期教育形式,形成覆盖苏木镇、嘎查村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
1、要进一步完善市级政府统筹,旗县市区政府负责,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内各类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建议市、旗两级政府分别建立以教育、财政、人保、编办、住建委、民政、公安、文化、卫生、安监、物价及工青妇等各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协调、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各成员单位要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
2、市、旗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学前教育工作。对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规划中幼儿园建设项目执行“校安工程”的优惠政策,走绿色通道。
3、建立和健全督导评估机制。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督导。要制定对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地方球府教育工作、考核干部政绩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以确保学前教育各项任务的落实。
1、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学前教育经费的体制。有关部门应更多的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市、旗(县市区)两级政府在财政分配中优先保障学前教育经费,并要逐年提高;市、旗(县市区)政府应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奖励优秀及开展专项活动,扶持农村牧区及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2、建立学前教育资助机制。各级政府应对城乡低保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采取减免保教费、课本费、伙食费等方式,给予困难补助,支持他们加入学前教育。有条件的旗县市区可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
要加快民族幼儿园建设步伐,努力改善民族幼儿园办园条件。到20xx年,全市蒙古族聚居的旗县政府和苏木镇、中心行政村所在地,都应有一所以蒙语授课为主的公办幼儿园。市、旗(县市区)政府应设立民族学前教育专项补助资金,扶持民族学前教育更快发展。
1、应根据国家及自治区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师生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公办幼儿园以班为单位,要达到“两教一保”,配齐配全保健医、炊事员、保安员等其他教职工。
2、要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市和旗县市区要制定和完善幼儿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计划,依托职业学院、旗县进修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院校,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还应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教学能手评选、基本功比赛等活动,提高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专业素质。
3、保障和提高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及其它待遇要与中小学公办教师一样,列入市及旗县财政统一发放。应参照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合理确定民办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水平。民办幼儿园举办者要与聘用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兑现工资,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1、严格准入制度。要按照上级和通辽市有关规定开展对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检查验收工作,严格把关,力争20xx年前,全市所有幼儿园都达到办园许可标准,并获得办园许可证。
2、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幼儿园常规管理标准及检查评估体系(试行)》分类定级标准,全市所有幼儿园纳入分类定级评定,鼓励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园、市级示范园。各级政府要奖励创建具有特色和品牌的幼儿园。
3、坚持科学保教,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保教结合,为学前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学前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坚决防止“小学化”、“保姆式”、“看护式”教育模式和倾向。
1、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街道、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举办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2、落实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教龄和工龄认定、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享有与公办幼儿园的同等权利。
3、市、旗(县市区)两级政府应建立民办幼儿园专项奖励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限制民办幼儿园的高收费。四是建立公办、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机制,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实现公办、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九
我接触的农民不下60人,他们绝大部分都知道今年省里取消了农业税,知道中央一号文件的部分内容,如两减免三补贴等,但对中央提出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政策不很清楚。对中央决定5年解决通乡通村公路的政策比较了解,积极性很高。今年的路大多比以前要烂,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都在拓宽路基,争取尽早通过公路部门的验收,进入水泥路面的铺设。
(二)农民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呼声很高,积极性也高
所到之处,农民提到的都是要修路、修水利、搞农网改造,也愿意集资投劳,只是希望国家多投入一些。我岳父那个村为修路,每人集资50元,今年就可以铺水泥了。我们村搞农网改造,每户集资200元,今年也可以完成,到时每度电价会降低3-4角。
(三)生活水平提高了
从农村调查报告范文中体现,一是彩电开始普及,我到的农民家庭一多半已经用上了彩电,靠近城镇的地方,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线,大部分都是卫星接收。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政策的最主要途径。二是摩托车普及了,汽车增加较快。由于在外从事建材加工销售的老板多,我沿途碰到的广东牌照车有几十辆,车都不错,大部分比我处里的要好。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多。我家附近几个组和我的亲戚中,70%的安装了电话,还有一些农户想安电话而安不成,因为电信的门子少了,和我一起长大的儿时伙伴及比我小的年轻人中,一半使用了手机。
二、农村调查报告范文的农村中存在的不好的方面
(一)农村调查报告范文之地下六-合-彩仍很猖獗
平江是地下六-合-彩的重灾区,用家里人的话说,95%的户、99%的人都买过。大家聚到一起,谈得最多、谈兴最浓的就是买彩票。农民们反映,现在比以前好一点,投注额小了一些,买的人少了一些。原因有三:一是近两年的连续打击,一些写单做庄的受到了打击;二是写单做庄风险增大。由于私彩是违法的,一些人抓住这一点,到处投注,中了要,没中就不给钱;三是大家变得理性一些了,确实很多人买穷了。从与农民的交谈中,我得出的结论是,私彩猖獗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认为自己处置自己的钱是他的权利,而不认为买私彩是违法犯罪行为。
(二)农村调查报告范文之宗族势力有抬头趋势
宗族势力的抬头趋势是部分人借祭祖的名义,召集同姓的人一起到祠堂摆酒席,捐款重
修宗祠。虽然很多人都不愿意,但大多不敢讲出来。我就碰到这样的情况,年前唐姓“族长”派人送信到我家,要我为重修宗祠捐款并参加在祠堂举行的祭祀活动。我妈妈问我是否参加,被我否定。
(三)农村调查报告范文之计划生育工作有放松迹象
作为搞人口统计的,我特别关心计划生育情况。但看到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家庭都是生两个甚至三个,而且很多第一胎是男孩。问他们怎么能够生下来的,原因有三:一是外出打工,躲着生;二是搞假证明,骗着生,但现在越来越难了;三是舍得钱,交了罚款生。由于现在城市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很严格,外出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开假的计划生育证明。由于乡镇将干部工资福利与所收上交款挂钩,在取消农业税和提留款,不准收陈欠的情况下,加上原来可以每两年进行一次的国土清理随着土地审批权的上收而取消,乡镇干部只有计划生育罚款一条路了。因此,一些地方的干部争着对同一对象罚款,你罚一千,我就只要八百。存在放水养鱼或明里暗里鼓励生的现象。
(四)农村调查报告范文之乡镇、村组干部队伍状况堪忧
我接触到的乡镇干部普遍担心的是乡镇的正常运转和自己的出路。取消农业税后,国家转移支付的力度到底会有多大,大家心里没有底。特别是不准收缴2002年以前农民欠交的上交款,也不准抵扣直补资金等政策,乡镇干部觉得日子过不下去。加上乡镇机构改革的“三个一批”(退一批、休息一批、保留一批)迟迟没有落实,人心比较不稳。农村调查报告范文中体现了村组干部老化,能力差。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党的人少,党员老化严重。现在留在家中的,一部分是有能力能够赚到钱的,不愿当干部。一部分是能力差表现不好的,群众不愿选。原有的村干部尽管不叫人满意,也只好将就。我接触到的村组干部感到利益难协调,事情难办。如修公路,一个村多则20多个组,少则10多,路又不在一起,大家都要修,都要早修,但因意见不统一,结果谁也没有修成。而群众反映干部能力弱,办不成事。 通过这篇农村调查报告范文,我有三条感受:
一是中央农村政策温暖了农民的心,农民打心眼里拥护
中央连续两个一号文件都是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少取、多予、搞活的政策深得民心。农民是纯朴的,第一句话是取消农业税好,第二句就是这样国家要减少多少收入呀。农村调查报告范文表示农民衷心希望这样好的政策能够持续实行下去,这样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了。
二是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非常迫切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通过这篇农村调查报告范文,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
深了。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使我们的干部能够想群众之所想,真正帮助广大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农村的情况会更好。
三是解决问题要从上面做起
我所接触到的农民心目中的好干部,标准就是要到上面去要钱、要项目,组织群众办公益事业,而这正是这些干部的弱项。在我看来,根子在上面。现在很多项目立项书上是多少多少万,实际到村组一级不到一半,都被层层克扣了,被这里报销几张发票、那里报销几张发票给报掉了。乡村干部们反映,现在要办成一件事好难,要找关系、要打点、要招待,要经得住脸色,受得住考验才行。我认为,现在很多基层干部挨骂,是在替我们上面有些人背黑锅。
我真心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农村调查报告范文的内容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能够真正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样,农民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篇一:农村发展调查报告(很好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发展农村经济
摘要:农村的现代化就是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已成为现在热门话题。目前我国农村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中列出了一些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同时又为农村今后的繁荣发展提出了建议,就是发展乡镇企业,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关键字:发展 农村经济 措施 乡镇企业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正文:
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推行了很多惠农政策,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寒假对我县相关地区考察发现农村至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 我县农村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
1、农村干部发展经济的素质能力不强。
一是思想观念陈旧。有的村干部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思路狭窄,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办企业、上项目,贪大求洋。有的村干部认为当前主要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拍,过时了,以为只要群众富裕了,集体有没有收入无所谓。甚至有的村干部利用村官职权收取贿赂,不为民做事。二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安于现状,只守摊,不创业,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村虽然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但由于原先办企业、上项目受挫,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思想,顾虑重重,不敢闯、不敢干。有的村干部虽然自身致富能力很强,但主要精力用在个人致富上。
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全县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和抗御市场能力弱,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就我县而言,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比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机构的健全、科技宣传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人事编制等问题的制约,造成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再加之服务机构机制不活、体制不新等问题,使服务体系很难发挥自身作用,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呈现出“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科技人员素质不高,科技队伍人心不稳,多数人知识老化,农村普遍存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不开,农业信息获取缺乏有效渠道等问题。
4、城乡统筹程度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到位需要一个过程,县乡统筹发展尚未起步,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份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尚需要一个较长的程度。
5、春耕备耕中存的问题。
一是高产高效种苗推广适用效果不好,对不熟悉的良种农民不是很接受;种子市场管理不到位,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购种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少农户购种时上当受骗。二是农资管理有待加强,一方面农资市场价格不稳定,农民担心农资涨价;另一方面农资品质不高,以次充优、以假乱真的象现依然存,农民防不胜防。三是农金相对短缺,由信用社按农户的信用等级予以放贷,而我市农民的信用意识不强,评上信用等级的农户不多,所以造成一方面农民贷不到款,另一方面信用社的钱放不出去。
6、工厂污染问题。
物质和残留的东西都对人的身体有相当大的危害,比如重金属。农民为了生计又不得不从事这些工作从而对身体造成威胁。
二、针对这些问题,我并不能提出有效全面的应对措施,只是针对个别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经济发展的领导和指导。确目标任务,理清发展路子,落实领导责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基层政权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关注基层、理解基层、支持基层,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困难乡镇,县乡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后进村和市、县直部门包村制度,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点子、找路子、搞服务、引项目,协调资金,优化环境。把村级经济发展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和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加大村级特别是负债严重、运转困难村的转移支付力度,集中扶贫资金,破解发展难题。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各级发展村级经济的先进经验,树立一批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2、以沈浩为榜样,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结合村级班子换届,广开视野,扩大民主,大力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进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村。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核定干部职数,从严把握,大力推行交叉兼职,包括计划生育干部、生产组长、工勤人员等,能兼的一律兼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村里吃补贴的人数。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术和政策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带动致富能力。加强农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增强他们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总结成功经验,采取工资统筹、办理养老保险等措施,保证村干部待遇落实,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落实目标责任、民主评议、考核奖惩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理顺“两委”关系,保证村级组织协调高效运转。
3、政府参与。由县政府推荐一些比较好的高产高效种苗,并加强种子市场管理,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伤害。
4、对村级工厂加强管理检查。严厉制裁违法生产的工厂,并对污染问题进行严厉控制。
5、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展过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促使一大批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加入,把农村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和防范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三、为了农村的更好更快发展,我认为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完善农村合作组织。
(一)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得好的.典型,无一不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好。发展乡镇企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主渠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对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改善工业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它在解决农民问题、就业问题、脱贫问题、农村现代化问题、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污染过于集中问题、国家财政来源问题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及效应,已为国内外所瞩目。
发展乡镇企业要明确8个工作重点和主要方向,即以特色产品为依托,形成区域特色;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发展规模经营;以服务农业为立足点,推动产业化发展;以品牌建设为重点,提升竞争能力;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高科技含量;以多元投资为主体,创新运营机制;以利益联结为前提,推进生产基地建设;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加强规范化建设。明确发展布局、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
(二)完善农村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河北省农村的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目前形势下 ,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大力促进农村合作组织的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紧迫性。
(2)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巨大作用,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3)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艰巨性。
2、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抓样板。要坚持典型引路的方针,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大创新力度,认真抓好典型的培育、宣传和推广工作。第二,抓发展。要按照农村经济能人牵头建立一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农技服务中心领办一批的办法,适时推动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第三,抓规范。一是规范政府行为。二是规范合作组织建设。三是规范合作组织管理。第四,抓创新。重点是体制创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创新。第五,抓培训。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现场培训、技术讲座等形式,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及协会会员开展技术、管理和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促进专业合作组织更快更好发展。 第六、抓龙头企业发展。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利用资产重组和资本经营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和带动力。
3、加强领导,加大扶持,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第二,要形成推动合力。第三,要加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 杨桂荣. 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 大众商务, 2015, (20) .
[2]赵邦宏, 宗义湘, 刘志青.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经济论坛, 2015, (23) .
[3]付兆刚.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 2015 .
附录:
调查提纲:
一、农村存在问题
1、农村干部发展经济的素质能力不强。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3、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4、城乡统筹程度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5、春耕备耕中存在的问题。6、工厂污染问题。
二、针对某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经济发展的领导和指导。2、以沈浩为榜样,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3、政府参与。4、对村级工厂加强管理检查。5、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三、更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
(一)发展乡镇企业 促进农村发展
1、以特色产品为依托,形成区域特色;2、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发展规模经营;3、以服务农业为立足点,推动产业化发展;4、以品牌建设为重点,提升竞争能力;5、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高科技含量;6、以多元投资为主体,创新运营机制;7、以利益联结为前提,推进生产基地建设;8、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加强规范化建设。
(二)完善农村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作为农村出生的孩子,我对现在农村发生的变化感到非常高兴,当然农村的发展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
我从我寒假在家里的调查以及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所看所见全面的分析一下我所了解的农村。 自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实施以来,农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农业并没有摆脱为别的行业服务的地位,农业创造的财富无情的转移到别的行业,这和别的国家争相补贴农业形成了鲜明对比。二十年来农村的变化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我就农村的经济,教育,卫生保健,治安,信息化的调查大概谈一下我的看法。
农村变化最大的应该是房子,从小的时候的土坯房到平房,到现在二层的楼房,但是人们的收入并没有实质上的增加,我大概调查了一下,在我们那里,现在一般的家里都是三口人,每家有四五亩的地,每年种地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元钱,这里面有农民买种子(大约要一两百元)和买化肥(也要一两百元)的钱,还有自己亲自劳作,节省了耕地和丰收的花费,所以如果一普通农家只种地的话,除去日常的生活花费将所剩无几,所以我们那里的农民一般都要去干零时工。在2000年后,突然流行了外出打工,这是中国的大势所趋,沿海的发展给大量的农民工提供了打工的机会。现在我们村子只要有一定劳动力的人都在外打工了,虽然收入也增加了,但是和中国经济总体水平相比,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有的家里只有丈夫在外打工,每年能够带回五六千的收入,多点的七八千元的收入,家里的收入也就是自给自足,也就是现在每个家庭平均每年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但是每个家庭都有孩子,每个父母都要赚钱为孩子盖房子,现在农村一般都盖的是两层的楼房,如果不盖的话,自己的孩子将很难找到老婆,而且会被人耻笑,而盖一个二层的楼房一般都在两三万,所以丈夫辛辛苦苦储存的钱也就是为给孩子上学的费用,以及将来孩子长大了,给孩子盖房子。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也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循环,父母储存的钱给孩子盖了房子,孩子又要养活自己的父母,又要储存钱为了自己的孩子,这里面不能发生任何的以外,包括家人得了什么重病。再看一下我们那里的村的集体经济,没有一个村办的企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到沿海打工,农民没钱,村的办公机关没有收入,举债运行,到达破产的边缘,农村的问题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农村问题不解决中国不可能富裕,中国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过中国在发展,农民问题也慢慢的解决。
教育,很多家长还有孩子不是不想上学,一是考不上,二是考上了也可能没有钱上。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但是我问过很多人,普遍的反映却是用处不大。政府要加强对学校的投入以及扶持一些社会急需的行业培训结构。还有就是现在经济的发展使很多的孩子辍学去打工,我们村现在一个村只有两三个上高中的,其余十五六岁的孩子都去打工了,如何让这些孩子重返学校,也是社会要关注的问题。
农村的卫生保健就更差了。农民以前没有医疗保险,而现在突出的问题都是看病贵,所以农民只能是小病抗着,大病等死。还有就是农村没有自来水,随着环境的污染,自己井里的水到了不能食用的地步,就那我们村和附近几个村为例,普遍存在井水过咸的状况,而且杂质过多,越喝越渴,没有人去关注,农民选择了沉默。
农民看病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构成的:
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抵御疾病能力太弱。由于经济条件差,很多农民大病往往错过了治疗时机,一旦发现已经成了绝症,而且治疗费用高,造成许多家庭因病致穷、因病返贫,债台高筑。
二是农村“三级卫生网”功能萎缩,农民健康无制度保障。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集体经济实力下降,依赖集体经济运转的农村合作医疗名存实亡,农村“三级卫生网”功能逐步萎缩,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是国家卫生投入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多年来,国家对卫生的投入不足,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卫生资源的配置明显存在着倾向城市而忽略农村的趋势。
四是医疗市场竞争无序,医院运转成本增高。由于财政投入少,医院的正常运转主要靠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添置大型先进设备主要靠自筹资金。这种机制实际上把医院完全推向了市场,其后果是形成医疗市场的无序竞争。
五是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医德医风与日俱下。由于医疗制度的弊端,我市大多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公益性质和群众利益,医疗行风出现滑波,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六是医药进货渠道不畅,中间环节多费用高。有的医院的药品进货渠道不正规,伪劣药品鱼目混珠,药品入库价与出厂价的差价悬殊。
七是地方疾病防治不力,血防工作形势严峻。我市地方疾病中要数血吸虫病对群众健康危害最大。一旦患上血吸虫病,将伴药终身,若延误治疗到晚血后期将会丢掉生家性命。
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非小事,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水平和社会进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委员们建议:第一、坚持办医的公益性和服务宗旨,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发展。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卫生工作,围绕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快医疗制度改革。
第二、加强卫生宏观调控管理,合理节约优化医疗资源。市、县(市、区)两级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监管工作,合理调配优化医疗资源,认真实施卫生区域规划,引导医疗市场健康发展。
第三、加大卫生事业投入,重点倾斜农村卫生。政府对卫生投入应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应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且应倾斜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真正落实“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卫生方针。
第四、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牢固构筑农民健康屏障。切实抓好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行工作,关键是政府的补贴要及时到位,提高农民的参合率,扩大覆盖面,防止出现“三起三落”。
第五、切实办好惠民医院,真正服务好弱势群体。要使惠民医院真正“惠民”,拿出医疗惠民的硬措施,以解决低收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彻底扭转过去偏重经济创收的倾向,重塑健康卫士的良好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农村的治安也成为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村的治安越来越差,前年村里的牛差不多都被人盗了,今年家家养狗,但是却被不法之徒给毒死了,村里的青壮年少了,也助长了不法之徒的气焰,甚至达到了明抢明夺的地步。现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人去重视,而这个问题却和农民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造成农村治疗安恶化的因素有:
一是贫困与摆脱贫困的矛盾比较突出。大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之中。为了摆脱贫困只好外出打工,很难靠当地条件致富,部分人就把牟取不义之财作为致富之道。因而,在农村的犯罪中,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案件占相当大的比例。二是有的基层政权组织弱化,客观上助长了农村不安定因素。一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职能处于半瘫痪状态,对一些民间纠纷置若罔闻,制止不力,估计不足,任其发展,酿成事态;一些农民的矛盾纠纷无法排解,致使农村治安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失去作用,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降低,上访、聚众闹-事、阻塞交通等群体性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农村警力严重不足,与日趋繁重的社会治安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基层执法人员顾此失彼,疲于奔命,无法投入繁重的治安工作中去,加之装备落后,人为造成处理不及时,打击不力,不能有效震慑犯罪。四是黑恶势力和邪教组织屡禁不绝,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但是如果和我的父亲说农村的信息化时,他可能认为我在开玩笑,至今为止,我们村还没有建立有限的电视网络,我在家里只能看一两个自己市里的两个台。而安装一个电话不仅要给安装费,还有每个月交月租费,这极大的阻止了农村的信息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农村被屏蔽。
新时期,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高度重视,在党的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求更加关注农村、农民和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村庄也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比如已经不再交农业税,农民都加入了医疗合作,看病能够报销60%,而且农民的思想也开放了,很多都为自己买了保险,尽量减少天灾人祸造成的不幸。
我接触的农民不下60人,他们绝大部分都知道今年省里取消了农业税,知道中央一号文件的部分内容,如两减免三补贴等,但对中央提出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政策不很清楚。对中央决定5年解决通乡通村公路的政策比较了解,积极性很高。今年的路大多比以前要烂,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都在拓宽路基,争取尽早通过公路部门的验收,进入水泥路面的铺设。
(二)农民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呼声很高,积极性也高
所到之处,农民提到的都是要修路、修水利、搞农网改造,也愿意集资投劳,只是希望国家多投入一些。我岳父那个村为修路,每人集资50元,今年就可以铺水泥了。我们村搞农网改造,每户集资200元,今年也可以完成,到时每度电价会降低3-4角。
(三)生活水平提高了
二、农村调查报告范文的农村中存在的不好的方面
(一)农村调查报告范文之地下六-合-彩仍很猖獗
的人少了一些。原因有三:一是近两年的连续打击,一些写单做庄的受到了打击;二是写单做庄风险增大。由于私彩是违法的,一些人抓住这一点,到处投注,中了要,没中就不给钱;三是大家变得理性一些了,确实很多人买穷了。从与农民的交谈中,我得出的结论是,私彩猖獗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认为自己处置自己的钱是他的权利,而不认为买私彩是违法犯罪行为。
(二)农村调查报告范文之宗族势力有抬头趋势
宗族势力的抬头趋势是部分人借祭祖的名义,召集同姓的人一起到祠堂摆酒席,捐款重修宗祠。虽然很多人都不愿意,但大多不敢讲出来。我就碰到这样的情况,年前唐姓“族长”派人送信到我家,要我为重修宗祠捐款并参加在祠堂举行的祭祀活动。我妈妈问我是否参加,被我否定。
(三)农村调查报告范文之计划生育工作有放松迹象
作为搞人口统计的,我特别关心计划生育情况。但看到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家庭都是生两个甚至三个,而且很多第一胎是男孩。问他们怎么能够生下来的,原因有三:一是外出打工,躲着生;二是搞假证明,骗着生,但现在越来越难了;三是舍得钱,交了罚款生。由于现在城市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很严格,外出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开假的计划生育证明。由于乡镇将干部工资福利与所收上交款挂钩,在取消农业税和提留款,不准收陈欠的情况下,加上原来可以每两年进行一次的国土清理随着土地审批权的上收而取消,乡镇干部只有计划生育罚款一条路了。因此,一些地方的干部争着对同一对象罚款,你罚一千,我就只要八百。存在放水养鱼或明里暗里鼓励生的现象。
(四)农村调查报告范文之乡镇、村组干部队伍状况堪忧
我接触到的乡镇干部普遍担心的是乡镇的正常运转和自己的出路。取消农业税后,国家转移支付的力度到底会有多大,大家心里没有底。特别是不准收缴2002年以前农民欠交的上交款,也不准抵扣直补资金等政策,乡镇干部觉得日子过不下去。加上乡镇机构改革的“三个一批”(退一批、休息一批、保留一批)迟迟没有落实,人心比较不稳。农村调查报告范文中体现了村组干部老化,能力差。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党的人少,党员老化严重。现在留在家中的,一部分是有能力能够赚到钱的,不愿当干部。一部分是能力差表现不好的,群众不愿选。原有的村干部尽管不叫人满意,也只好将就。我接触到的村组干部感到利益难协调,事情难办。如修公路,一个村多则20多个组,少则10多,路又不在一起,大家都要修,都要早修,但因意见不统一,结果谁也没有修成。而群众反映干部能力弱,办不成事。 通过这篇农村调查报告范文,我有三条感受:
一是中央农村政策温暖了农民的心,农民打心眼里拥护
中央连续两个一号文件都是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少取、多予、搞活的政策深得民心。农民是纯朴的,第一句话是取消农业税好,第二句就是这样国家要减少多少收入呀。农村调查报告范文表示农民衷心希望这样好的政策能够持续实行下去,这样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了。
二是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非常迫切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通过这篇农村调查报告范文,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了。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使我们的干部能够想群众之所想,真正帮助广大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农村的情况会更好。
三是解决问题要从上面做起
住脸色,受得住考验才行。我认为,现在很多基层干部挨骂,是在替我们上面有些人背黑锅。 我真心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农村调查报告范文的内容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能够真正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样,农民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一)
**村地处**县西部,距**乡政府7公里,属丘陵山区,辖7个自然村,864人,218户,23名党员。设一个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村级组织健全。全村可用耕地约3000亩,以种植谷子、玉米、小麦及豆薯类为主。村内近几年先后施建机井两眼,蓄水池三处,用于人畜饮水和土地灌溉,人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改造中低产田800余亩,完成了村主街道水泥硬化建设。
一、发展目标及思路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的共同不懈努力,力争通过努力,使我村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健康运行轨道,全村经济不断有新的增强,把农村经济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经济发展
1、转变村民观念,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发展本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加强本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我组织建设,有利于改善村委会、村支委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全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能够为村民提供比较丰富农村公共物品,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资产积累上的职能作用。
2、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积极发展多种产业,以“一村一品”带动全村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条件适宜的村民组推广以“**小米”为主导,大棚蔬菜种植和养殖多种产业发展的经济联合体。实现土地流转,用以大面积生产无公害绿色小米、蔬菜。采取“村民自筹、上级争取”的方式,同时按照“村干部带头,引进优质品种,组建经济合作社”的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事业,形成规模化种植、养殖,提高市场竞争力。
3、对在外务工的村民,要优化劳动就业结构,大兴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按照“减少农民,增长技术,致富农民”的原则,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实行评选优秀在外务工人员活动,按照优秀务工人员的传帮带模式,力争达到“一人富裕,带动一片”的效果。
(二)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方面。
1、村庄建设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通过对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加快我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和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村民的文娱活动和业余生活,使村民更能真实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村两委克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投资20万元将屯绛干渠两岸改造并建成一个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村级文体综合活动广场。新建房实行统一规划,要注意提高民宅设计水平,提供多种房型供农民选用,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
2.道路规划。竭力完成自然村与人行便道的硬化工程,同时尊重道路原有脉络,满足区域内通达性要求。
3.群众饮水工程。人畜饮水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采用集体筹资,个人投工的方式继续把各个自然村的饮水完全解决,为今后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一、基本情况
位于**乡政府西北部,距离乡政府1公里,紧邻309国道。全村共有135户,531人,2个自然庄,922亩耕地。党支部现有20名党员,其中女党员2人,共有支部委员3人。兼村委主任**,男,现年57岁,初中文化程度。
通过调查,在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方面,**村党支部配齐配强了党支部班子,明确分工,能及时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在带民生产、助民增收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有较强的战斗力,在组织群众参与公益事业、落实国家相关惠民政策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班子成员有较强的履职能力,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村党支部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抓党支部建设的:
(一)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坚持,已订的制度要落实,缺少的制度要补建。村党支部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执行制度,做出表率。通过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支部一班人的事业心、进取心及责任感,以便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真正建成政治坚定、富民有方、团结战斗、务实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
问题。
(三)选好农村党组织书记,配齐班子。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充分发挥党内民主,让有能力的中青年出来挑大梁。对有问题的支部成员,要本着保证稳定,“多换思想少换人”的原则,采取措施帮助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有钱办事”,就是村级集体经济要有实力,没有集体经济实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通通谈不上。发展集体经济,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农村才能解决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因此,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好。
(五)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党员特别是支部成员政治思想素质和发展经济的能力。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加强党员培训教育。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来丰富他们的头脑,用先进的经验启发他们的思路,用党章约束他们的言行,增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训教育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通过抓以上几方面的基层组织建设,广大党员明显感到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增强了,能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委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前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党员们也大都能够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通过深入村组开展调研发现,虽然我村党组织建设在、县政府及镇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基层党组织结构设置、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影响我村党组织正常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班子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年轻、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多数外出,导致在家党员均为老党员,思想观念陈旧,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解决实际问题和办实事的能力,缺乏自己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创业激情与本领,制约了村级组织正常化发展。
(二)经济基础薄弱。一是村级党组织班子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即使主观有干事的愿望,往往处于有心想事,无力办事的尴尬境地,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等方面多年难有大的起色。二是支村两委办公经费过少。由于近年来村工作业务繁重,各种检查、会议较多,已不能满足村级日常开支,有时甚至连基本的组织生活会都难以维持,党的基本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措施不力,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口,难以更好的激发村干部工作激情,甚至造成个别村干部军心不稳,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村两委委员、村民小组长的作用难以发挥。
四、意见建议
影响基层组织正常发展,有客观与主观的原因,同时又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颗星,集中力量抓支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农村党员队伍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保障农村社会稳定、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关键。为此,我们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分类定级、转化提升”为抓手,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对照“五个一”(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工作制度、一个好的活动阵地、一个好的保障机制)的要求,扎实开展“五好支部”创建活动。
(一)开展班子建设,发挥党员致富帮带能力。
一是对农村“两委”班子实行规范化管理,把“一定三有”作为规范村务运行的根本制度,将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大学生村官、村“两委”换届未当选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员,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为新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坚强的领导基础。二是执行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等基本制度,抓好村务公开、村规民约和村务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保证村级组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作,确保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保证全村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二)开展阵地建设,发挥农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活动阵地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协调和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高度出发,彻底改变过去党支部忽视阵地建设的思想认识误区,解决村级组织阵地功能不强的问题。一是实施村级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从根本上消除党员干部怕老百姓认为阵地建设是浪费、奢侈,把村级组织办公场所打造成干部办公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文化娱乐中心,确立党的阵地为党的建设服务。二是成立村级信访室,定期安排村“两委”班子成员带班坐岗,让群众有苦有处诉、有理有处说、有难有人帮,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
(三)开展“四个培养”,发挥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
轻有为、退伍及高校毕业回乡优秀青年、致富经商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优秀青年等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强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农村致富能人青年选配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促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解决党员“双带”能力不强、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四是积极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员标准,注重改善结构,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三会一课”等措施,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切实提高全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三)
一、基本情况
**村坐落在**县西部,位于**乡东北部,距县城十四公里左右。该村地属丘陵山区,但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捷,气候适宜,广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同时,外出务工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全村共有228户人家,共计大约946人,辖5个自然庄。村中耕地面积2900余亩,粮田面积2500余亩。
近年来,**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方针,按照乡党委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各种产业,促进自身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稳步进行,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发展现状
农产品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种植业作为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农产品结构的单一化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养殖业资金不足,存在着带动力不足,发展不稳定的现象。同时,农民素质不高,封建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科技人才。
三、发展方向
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在志村两委的带领下,将**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发展思路
(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1、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行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技术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建设现代农业。
2、推广健康养殖观念与养殖方式,使养殖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将养殖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1、完善道路设施建设。力争实现100%“户户通”。
2、进一步治理村庄环境,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对全村未绿化道路两侧的绿化进行统一规划,基本实现村道两旁绿化,鼓励农户进行庭院美化,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治、生活舒适的新农村,做到人居与自然趋向和谐。
3、努力做好全村的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全村的自来水管网改造,确保人畜吃水问题合理解决。
4、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继续加大沼气建设投入,使全村居民都能用上清洁、安全的沼气。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尤其是财务公开制度,让群众了解并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状况,进一步规划民主决策机制与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科技人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一方面可以通过办学校及培训班的方式,加强农村教育系统建设,另一方面,向农村基层输送优秀人才,加快新技术的推广。进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用技术与科技装备农业,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大力覆盖社会保障机制,切实加强新农村医疗建设,提高基金使用率和农民的受益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使广大农民各方面的生活都有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保障。
(六)强化法制教育与计划生育推广工作。定期举办各种法律知识宣传讲座与培训班,使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生殖健康推进计划和“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工程。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十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5的青少年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随着农村武功家庭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日益严重,其教育和成长都存在这许多问题,生理和心理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以我市宿城区为例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该区少年儿童有41000多人,其中留守儿童有9653人,特别是农村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身心不健康。受调查的1000多名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占33%,有8.37%青少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两项指均高出全国,表现为躯体化、焦虑、忧郁、强迫等。躯体化主要表现在上课时无故头晕、胸闷,精力下降,做小动作,全身不适等占20.5%;忧郁表现为自卑,做事、学习没兴趣等占18.5%;焦虑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紧张、烦躁、恐怖等占10.3%;强迫表现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做无意义的动作等占9%。
2、成长多烦恼。调查中有23%的感到有烦恼,1%的学生有明显的消极现象。有43%的学生采用沟通的办法解决烦恼,而有21%的学生感到想沟通而没有合适的对象,以致压抑和回避。有54%的学生认为烦恼主要来自学习压力,还有51%的学生感到被排挤,同学间的沟通困难。调查中发现还有4人,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存在想结束生命的意识。
3、学习无目的。55%的学生选择“如父母所愿上大学有个好出路”,有27%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为了学一技之长,有5.7%的学生感到学习的目的不明确。
4、心理有障碍。在调查中,被调查的社会各界人士认为,目前青少年心理状态不理想,集中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嫉妒,自控能力差,易受外界诱惑及影响;人际关系紧张,沟通能力差,还有性早熟、早恋等。有54%的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难教育、难管理。
一是从农村家庭现状来看,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是直接原因。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父母外出务工,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二是从学校教育来看,学校教育措施缺位是重要原因。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疑惑和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疏导,需要通过老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等方面教育。调研中,皂河小学提到举办了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活动,参加活动的主要是期末成绩达到80分以上的孩子,这种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一些品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们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社会上的不良场所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农村小集镇上的一些公开的和隐蔽网吧,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了赚钱,而大量招徕在校学生,甚至引诱学生。小学儿童自控力本身就不强,而“留守儿童”又缺乏父母的监管,网吧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就更大。
一是强化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职能,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目前,我市很多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针对这样的错误家教观念,要创新家长学校机制,传播科学的家教理念。定期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培训,给予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提高监护人的家教水平和监护能力。充分利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之机,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培训班,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进一步更新监护人的监护观念,提高监护水平。建立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培训制度,加大对外出务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引导和教育,提高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特殊性的认识,提高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对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是构建学校监管建设机制,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环境。学校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一要积极发挥学校教职员工的作用,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在生活、学习、思想上给予帮助,手拉手共成长。二要完善学校“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三要进一步深化德育环境,创造良好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关爱活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
三是加强和完善社会呵护制度,让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落到实处。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的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要加强社区、村组和家庭的联系,推动形成政府、村(社区)、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在村(社区)可建立家教咨询站、家教服务站,由妇代会直接组织和开展家教服务工作;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动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组织他们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开展帮扶活动,使他们“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有条件的村要充分发挥儿童快乐家园的作用,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展一些集娱乐和教育为一体的活动,使“留守儿童”有地方活动、娱乐,改变单调的生活。比如经济开发区黄河社区单独拿出一定的空间设计符合当地老百姓需求的活动中心,并专门出去学习外地经验;经济开发区城中居委会采取幼儿园与妇女儿童之家整合的方法,资源共享,也进一步满足了儿童的需求。宿豫区大兴镇新建的活动中心中,充分考虑了妇女儿童的需求,配备了5d放映室、网吧、健身房等娱乐设施,并对儿童免费开放。
总之,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是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他们,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发动多方力量,健全关爱机制,使他们享受到同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十一
xx年12月4日早晨,我带着组织部发给的报到函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xx镇政府,向党委副书记报到。副书记看了函后,随即吩咐了一名文员带我去上班处,xx阵东蔡村。不一会儿就到了村办公室。东蔡村的办公室设在原来的小学办公楼里面。各种设备都在新建,如会议室的桌子、凳子、电视机等都是新办的。文员向村长、书记说明情况后,两位村领导就开始帮我安排办公室。村里的各位干部都对我很热情,也很关心。这使我做好以后的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我们新东蔡村是有原东蔡村、羡塘村、大坑村合并而成的。村长为吕培鑫,书记是张文平。
市、镇人民代表将在12月28日进行换届选举。村里正为做好选举工作忙碌着。如核对选民,上报选民,如何推荐初步侯选人等。同时另一方面在进行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居村民反映,村里虚报田地现象严重。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但山地多,耕地少,人口却是多之又多。设想,全国每个村都多报一亩田,那全国会虚多出多少田地来?其实又何止会只多报一亩呢?这样将严重影响国家领导人的决策、战略部署。此问题如不重视起来的话,若干年后,中国发生粮食危机不是不可能的。
12月10日。
这几天来,我常会去村里走走,看看,和村民聊聊。一方面可以了解村里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与村民之间的感情。我们村里最近在筹备造路(在老街上)。据说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在老街一带,有许多危房、旧楼。关于这方面的事,上次一名村代表向我细细的讲述过。他说,曾经村里召开过一次村民代表会,商议关于危房的事。因为村里危房实在太多了,有些都要塌下来了,严重影响了大家的行路。当时会议结果是,村里首要工作为拆除危房,以60元/平方米的拆除价赔偿给户主,取得村民的一致同意。可惜的是,过不了多久,村领导没有首先拆除危房,而是毅然决定在老街修建马路。(没经过会议商讨)因为危房、旧房都在老街一带,以后万一拆除,这条路造的不定会有价值。更为严重的是,因为建路而拆除掉了一个小小的平房,村里居然赔给了他9000元(据说靠的是关系)。自此事发生后,那些危房户主都跳了起来,再也不愿意接受60元/平方米的拆除价。听完这些,我的内心很沉重,不知道以后的工作该怎么做,那些危房还怎么拆。而拆除危房又是迫不及待的事。一方面为了保证村民安全,另一方面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村里的危房旧楼至少有七十间以上。)。
有人说,村里其实不是那么团结啊。有好几派别的。为了争干部当,争代表,勾心斗角。你来了就好了,你是没私心的,以后他们就不会吵了。听完后,我的心更沉重了,觉得只能沉默,凭我的力量,行吗?说村民关系,我这里人生地不熟,说权力,我只是个助理。所以,对于这种问题,我只能听听,想想,藏在心里罢了。
12月7日上午。
xx镇政府召开会议,介绍关于选举人大代表的注意事项。
下午,村里召开两委、组长会议。商议推荐初步会议候选人的方法。结果:各组负责人上门,由户长负责选举。
傍晚,商讨老年协会有关事项,主要是如何确定总会长。会议决定先有会员推荐,再由村领导最后确定。
上午,跟随村长一起到高番参加初步候选人选举工作。其他几个村也同步进行。高番村里在造高速公路,涉及到了高番村里的道路问题(高速公路横穿马路)。另一条路是东蔡村通往高番村的主要通道,然是一条泥路,比较坑洼,又狭窄。村民反映比较强烈,希望能解决高速公路横穿马路的问题,因为造成了不能行车走人的局面,并同时希望能填好坑洼的泥路,多照顾他们这个小小的自然村。(这个高番村原本就属于东蔡村,只有20来户人家)。
下午,有几位村民来村办公室吵了,他们觉得我们推荐初步候选人的方法不好,不民主,不够透明。当时村长不在,只有书记。书记只好好言向他们解说。可惜他们听不进,后来只好依他们,使用票箱,重新再去进行初步候选人推荐。我们分派五个小组,各组拿着票箱到村里做初步候选人的选举工作。我分到第三小组。经过一个下午的努力,工作终于顺利完成。各小组都到村会议室集中。接着进行唱票。工作一直进行到晚上8点左右,才圆满结束。得出了初步候选人名单。当时大家都还没吃晚饭。
这次市人民代表的选举,在东片(xx镇划分为东片和西片,以江为界限)东蔡村的竞争最为激烈了。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就两位,一位是服装厂的老板娘,当过前两届的市人民代表;另一位就是我们的先任村长。他们两位似乎对这次的市代表是志在必得。我们江东片的市代表名额只有一个,所以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了,他们两个谁都不甘落后,就像是崩紧的弦,一不小心这根箭就会射出去。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两位主要竞争对手都没有成为正式候选人。当然,这也好,至少免了一场**,东蔡村可以安定些了。
12月9日下午。
村里召开了东蔡村民代表会,由吴叔林(片长)主持。
目的为协商镇代表候选人。后来由村民代表投票产生候选人。结果:吕培鑫、金忠水、马纪生、陈亚平四位为东蔡村镇代表候选人。
晚上,召开羡塘、大坑村民代表会议。用同样的方法产生了羡塘、大坑两村的镇代表候选人。结果:张小青、赵婉芳、蔡宏良、张砍夫得选。
12月21日。
再次召开东蔡村民代表会议。吴叔林主持。张文福(羡塘联村干部)、陈丽萍(大坑联村干部)到席。
先前选出的三位东蔡村候选人(吕培鑫、金忠水、陈亚平)不知出于何种原因,都坚决要求退出。所以不得不再次召开会议来重新推荐候选人。当时,村民代表的情绪非常激烈,认为村领导人不该退出,无理由退出。(吕培鑫——村长、金忠水——书记)会议僵持了很久,最终吴叔林决定由上一轮选出的名额中,票数从高到低来确定候选人。结果:马纪生、张志锋、张立奎、张明龙四位为东蔡村镇代表候选人。
12月26日上午。
公告栏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上面贴有一张大纸,写着一些内容,题为申请书,是由四位东蔡村候选人之一的张明龙所发表。主要内容是:他无资格参加候选,因为在第一轮选出的13个人中没有他的名字。村里让他当候选人是让他好看、出丑,所以要求退出。村领导人不肯当候选人是有内情有阴谋的。还说了些关于村领导人的不良行为,等等。他的所述是否属实,我未经证实。
今天是28日,市、镇两届人大代表同时选举。一个月忙忙碌碌为的就是今天这个日子。我们东蔡村实行了最严格的制度。市内一律不得代票,见人发票,一人一票制。市外须三证齐全。别的村都比较混乱,都可以写,有的村甚至是工作人员把余下的票填好投进票箱的,可谓一点规章制度都没了。我想这样选出来的代表含金量到底会有多少?整个选举过程基本比较顺利,只是中途稍微有个别人瞎吵了一下。当然,有些人提出来的,认为村里把市外人员代票的必须三证齐全的公告张贴的太迟,25日才出来,他们根本来不及办理。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是村里的工作失误。以后这一点应该注意起来。
关于我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搞好稳定团结。我们新村分为东蔡村、羡塘村和大坑村。只有东蔡比较乱,村民不是很团结,党内也分派别。几乎每选一届干部,主职干部就要换一届。羡塘、大坑都比较稳定。所以,得着重从东蔡村下手,搞好村里的团结工作。不团结,东蔡村永远富不起来,工作永远都很难开展。
二、进一步做好村里的水利工程。村里水利工程基本完成。但我觉得应再改进、再完善,做到最大的扩大面。
三、梯度型逐一拆除旧房、危房,改善农村面貌,消除危险因素。
四、重点治理好污水,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五、有步骤、有计划、有方向的逐步种植花草树木,几年后希望能绿化东蔡村。
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率先达到小康水平。
我们东蔡村只有四、五家私营企业,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村里本来几乎是没什么钱的,幸亏前段日子高速公路造到了我们村,因被征用田地而赔来了不少钱,这才有了点存款。我想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没什么经济来源,光靠这点钱支撑是迟早要花完的。没钱村里就不好办事,办不好事就改善不了村民的生活,完成不了建设新农村的任务。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经过调查研究,然后办个集体企业,但投资要适当,不宜过大。产品应该是农民所需的为好,企业面向农村。当然,还要动员村民,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因为集体经济是大家的嘛,所以搞好集体企业要靠大家,而不是干部个人的事,干部做的主要是把关。
市场调研报告·安全生产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会计调研报告·产品调研报告。
决心:自从进入该岗位那天起,就已抱以必成的决心,住下来的安心,努力做好每样事的用心。决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信任。我以百姓的身份融入农村这个大社会,而不是官,但亦不失高校毕业生的应有素质,更不能失作为一个村官的作风和原则。作为一名助理,虽然我不可能做多大的事,为村里做出多少的贡献,但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尽力协助领导做好事,为领导减轻压力,以回报上级领导的栽培。
感想:村里每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时总会有一些跟村干部、联村干部拗,或者平时开展什么工作时,也会有人闹。当然这个闹并不完全是无理取闹的闹,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这虽表面上看来我们东蔡村不够稳定,村比较混乱。但我觉得从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东蔡村的村民是比较有觉悟有思想的,这是非常可喜的。至少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有些事情敢于直言不讳。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农民。不像有些村里,上面村干部说什么就做什么,对也好错也好,都没什么反应,几乎真的是麻木的。更可悲的是,即使有什么想法也不敢说。为什么?怕得罪干部。
我认为作为一个干部只要真心为村民,诚诚心心为大家办事,出力,而不是为了自己有利可捞而去争个干部当,相信总会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赞扬的。当然,总会有那么几个人跟你唱反调的。对于这批人,我们不应与之争锋相对,更不能去跟他们吵。我们要做到以理服人,安抚好这些人,也就便宜了以后的工作。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对于那些违反原则,事态恶劣的事件,我们应予以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否则今后的工作将难以继续,麻烦会不断袭来。常所谓凡事都有个度嘛。
处理事情我们要讲究原则方法,同时我们也要分清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相信用自己的一颗心去办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个任务一定将早日顺利完成。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十二
为协助常委会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我市学前教育向着规范、优质、普惠性发展,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工作室先后到高青、沂源对学前教育情况进行了前期调研。9月29日,又组织部分委员实地察看了市直、xx区学前教育情况,并召开委员会会议听取了市、区教育部门相关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20xx—20xx年)》等文件精神,市政府编制下发了《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以推进《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任务落实为主线,集中做好学前教育专项督导与整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办园质量和办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市现有幼儿园802处,在园幼儿12.22万人,教职工13132人,其中专任教师932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100%。
一是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为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市政府下发了《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了市、县、乡三级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二是建立学前教育工作协调机构。市政府成立了由政府牵头,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学前教育工作,研究制定幼儿园经费投入、园所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健全了学前教育管理机构,配备了学前教育管理和教研人员,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调度和指导。三是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及表彰奖励制度。建立了学前教育督导制度,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和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对区县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学前教育表彰奖励制度,对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实施幼儿园园舍标准化建设工程,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xx年新建幼儿园57处,改扩建幼儿园126处。目前已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18处;已完成8处贫困村幼儿园改扩建任务,对111个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工程项目和91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实施奖补,财政奖补资金7475万元;全市有45处镇中心园通过了省级认定;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437处,占幼儿园总数的54%,比 20xx年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省标准化的幼儿园259处,占幼儿园总数的32%,提前完成学前三年任务目标。
一是加强教师配备,有计划的补充幼儿教师,加强教职工配备。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所有进幼教系统的教师都必须接受岗前培训。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幼儿教师水平。目前已组织5283名专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1981人参加了省级培训,219人参加了全国培训。有力促进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全市20xx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为33968.2万元,占总支出的比例为4.39 %,比上年提高2.31%。xx区建立了学前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按照每年生均200元的标准,给所有注册幼儿园发放补助经费。市财政局、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实施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的通知》,《关于印发xx市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认定办法(暂行)的通知》,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给予资助。20xx年,全市共安排专项经费1200余万元,惠及困难儿童1.6万人,占在园幼儿的13.1%。
(五)加强监管,强化安全和保教工作。一是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建立了由市政府牵头,综治办、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工作的通知》,对未经审批和不达标幼儿园进行了集中的清理,并建立了清理无证办园的长效机制。截止20xx年8月,清理整顿无证办园422处,其中取缔 360处。严格实施学前教育机构审批注册制度、年检和动态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二是加强幼儿园保教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指导各幼儿园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无小学化、保姆化现象。重视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大多数幼儿园建立了规范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食堂管理较为规范,食品进货、饭菜留样等符合规定要求,食谱做到每周更换。三是加强园舍使用及安全工作的监管。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健全了幼儿园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园舍维修改造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一)学前教育投入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幼儿园收费仍需进一步规范。一是学前教育投入还需进一步增加。部分区县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增长不明显,园所建设专项资金安排不足。幼儿教师培训经费偏少,满足不了教师培训需要。二是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全市约有 30%的非公办幼儿教师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的教师未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幼儿园收费还需进一步规范,存在无证收费现象。
(二)乡镇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农村幼儿园缺乏专业幼儿教师。农村幼儿园,持有国家认可的幼儿教育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较低,部分乡镇缺少教师培训制度及规划。二是农村幼儿园园长及教师配备不足。
(三)幼儿园的规划建设、设施配套尚需完善。一是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比例偏低。全市幼儿园802处,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437处,占幼儿园总数的 54%,纯公办幼儿园只有34处。二是居民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政策尚未落实到位。据统计,全市5000人口以上的居住区应配套幼儿园31所,已建20 所。已建成的幼儿园尚未无偿移交教育部门管理。三是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达不到省定标准。教学设施配备总量不足,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
(一)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学前教育经费“预算有单列,投入有比例,增量有倾斜,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的要求,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增加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加大向农村倾斜力度,为幼儿园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增加幼儿教师培训经费,满足教师继续教育需要。认真落实儿童资助政策,确保资助标准和比例均达到省定要求。继续提高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确保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切实做到持收费许可证、按标准收费,按规定使用。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按照省编办、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断扩大公办教师比例。按照基本办园条件要求,配足配齐教职工。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加快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大计划和规划的落实力度,尽早建设一批符合省规要求的乡镇中心园和标准园,提高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的比例。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历史遗留问题,要由政府牵头,加大清理整顿力度,确保城市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流失,切实缓解入优质园难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在每个乡镇建设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在镇域内起到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按标准配齐配足室内、外教玩具及各类教学设施,配足适应儿童兴趣,开发儿童智力的优秀读物,确保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对全市各类幼儿园的园舍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鉴定,排查隐患,保证安全使用。
根据市政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调研的总体安排,严从怀副主席带领第三调研组,于今年三月至六月,就“积极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子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经征求有关文化产业专家及企业意见后确定了调研方案,然后在市文广新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听取了市县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情况汇报,与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等部门,以及20多家文化企业负责人、部分文化产业专家进行了座谈;发放调查问卷;深入雪鸿斋、合肥论坛、琴港演艺城、安徽樱艺缘、安达电子等文化企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现状,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加快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十一五”以来,我市围绕“文化强市”目标,始终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锐意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市场,不断加大投入,文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赶超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我市文化产业“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速30%以上。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0亿,占全市gdp的5.6%,已经成为我市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总量和增速稳居全省各市之首,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日趋活跃。
目前全市已有1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和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涵盖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动漫、会展、娱乐、工艺品、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文广演艺集团、合肥大剧院、xx市体育中心、合肥安美、安徽樱艺缘、安徽华教和阿里巴巴文化娱乐公司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益开始显现。
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为民营文化企业,6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民营文化企业占5家;涌现出非遗园、儒林书业、全球音谷、安达电子、雪鸿斋、琴港演艺等一批实力较强的民营文化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合肥动漫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动漫产业增加值20xx年突破10亿元。
我市20xx年制定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已历经三轮修订。20xx年出台的《xx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其中涉及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13条。近几年,全市文化产业共兑现奖励资金近20xx万元。到去年年底,我市所辖各市、县、区已全部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
20xx年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揭牌;20xx年合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成立。目前文交所已累计挂牌项目96宗,成交项目22宗,实现交易额3.09亿元,交易流程、操作规则、保证金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去年,我市还成功举办安徽上海文化产权项目招商推介会,推介标的总额达345.88亿元,扩大了安徽文化资源项目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吸引外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的平台。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加快了文化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对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20xx年,xx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到“十二五”末,合肥人均gdp有望超过8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费将大幅提升,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十一五”期间,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化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相对于到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政府文化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工作职能划分尚未清晰,存在各自为政、交叉管理的现象,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未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形成合力。我市辖区部分市县区没有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职干部,行业协会组织缺乏。文化企业普遍反映,有关管理部门收取企业费用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存在不合理因素;对文化企业申办流程和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了解不足;我市尚未建立完善的科学统一的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在文化产业的分布、效益、从业人员、行业机构、以及税收等方面没有完善的统计口径和渠道,对及时掌握当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准确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宏观调整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市于20xx年颁布实施《xx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15)》,确定了我市“十一五”末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保八争十”,即到20xx年,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8%,力争达到10%。虽然“十一五”时期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占全市gdp的5.6%,但与“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相距甚远。我市下辖大部分市县区尚未制定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没有把文化产业的发展切实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去。
虽然国家、省、市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但很多政策在我市尚未真正落地,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有待完善,而且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多参照高新技术和软件行业,缺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
我国先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北京、上海今年有望突破20xx亿元,深圳、杭州正在接近千亿元目标,长沙、青岛去年已经超过500亿元;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比重均达到或超过10%,文化产业支柱地位得以确立并日益凸显。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齐全,但主要集中于广播影视、书刊发行、印刷、演艺娱乐、动漫等行业,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市县区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与我国先发地区相比,我市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落后,“小弱散”问题比较突出,集约化程度不高,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缺少文化领域的骨干企业。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的创意、研发、制作水平较低,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
广大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主体,这些文化企业规模小、缺少土地、房产等有效抵押的不动资产,银行贷款难;又无法以包含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认定、确权、抵押、投资等方式进行投融资。融资难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文化企业项目前期研发及后期市场开拓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制约了文化企业发展。现有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配套服务落实困难,部分高层次人才往往是引进后留不住。
借鉴国内先发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产业发展战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委员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负责,成员由市文广新局、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工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邀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室以及人大、政协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重要决策会议。
成立隶属市委宣传部的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市文化产业办公室,负责规划制定、政策完善、人才培养、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全市下辖各市县区相应组建本级文化产业办公室,明确职责和人员编制。文化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均要落实具体责任处室推动所管辖产业的发展。
由市文化产业办公室牵头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集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重大课题、项目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成立我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对文化产业发展具体项目进行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监管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导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组建涵盖文化产业各主要行业门类的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为文化企业提供组织、协调、咨询、中介、培训等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和资金支持,承担政府委托的其他服务工作。
按照“统一领导、条块结合、统一核算、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统计长效机制。尽快制定《xx市文化产业统计实施细则》,对符合统计部门行业分类目录标准的全部企业,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分析库,摸清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底数,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为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十三
进行新农村建设,就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等公益事业,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等一系列与农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农民群众从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受益。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筹资途径发生变化。在国家投资有限,地方财政紧缺,摊派集资废止,“一事一议”筹资难度大的情况下,农村公益事业怎么办?最近,**县委办组成调查组,就当前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问题开展了调研。
农村公益事业主要是指向农村居民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具体指乡村两级的公益事业。免征农业税,取消“三提五统”和各种集资摊派,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弥补因税费改革造成的财政缺口,农村公益事业面临新的困难。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难。
乡村教育相对滞后。教育是农村公益事业开支中最大的一块,税改后,国家虽然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但仍有较大资金缺口,农村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一是基础设施差,影响正常教学。虽然“普九”达标解决了一些学校的教室问题,但必备的教学用具仍然没有配齐。二是师资力量明显欠缺。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文化生活欠缺、交通通讯不便,多数公办教师都不愿到此任教。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县小型水库及中型水库的水利设施都是上个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修建的,途经水渠、涵洞有的已经完全毁损不能使用,勉强可用的其维护成本也很高,无形中给农民增加了负担;加之设施的不配套,低洼农田遇雨成涝,难以排渍。离水源较远的田地水源流程长,闸口多,渠道不畅,损耗大,抗旱成本高。有些水源甚至难以到达,造成田地撂荒。据调查,目前,已有70的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
(三)农村文化、卫生等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难。
税改前,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就很少。部份地方的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建设、预防保健、村级卫生人员误工报酬等也基本上靠乡村集体统筹提留来解决。很多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老化,基本上没有集体用房,大多办在卫生员家中,有的场所十分简陋,医疗条件比较差,在医疗设备方面普遍是老三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由于没有防保服务经费,预防保健难以开展。税改后,乡镇统筹经费被取消,使得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农村卫生事业“雪上加霜”。**县86个行政村建有村卫生室86个,其中71个村卫生室由私人建的。
文化事业投入方面,大部份乡镇在“村村通”工程、“文明村”达标升级活动等项目匹配投入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乡镇正常开支都非常困难,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事业。
(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难。
目前,全县农村的社会保障还停留在军烈属优抚、五保户供养、农村计生“两户”和农村特困群众救助等层面上。以**县为例,税改前,农村五保供养、义务兵家属优待、村干部报酬等经费是以乡统筹方式筹集,税改后,由于财政转移支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农村五保户供养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兑现落实困难,“五保”难“保”。
(五)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匹配难。
以公路建设为例,凡属县以下公路建设均要求匹配,尽管要求匹配的是小头,但许多县乡村仍然难以承受。比如,木庆路属县级路,03年硬化时,因配套资金难以筹集,只修建了**至东兴段,且因资金筹集不及时,导致工程进程受阻,一年的工期两年才完成。20xx年市里主动给了木庆路东兴至庆安界段的建设项目,却因无力匹配资金,只好放弃。目前,东兴以北的原满天乡的农民只能望“路”兴叹,承受着因道路难行而比东兴以南地区低3-4分的粮食价差。
目前,**县的通乡公路、通村公路由于地方财力弱,资金匹配困难,既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又增加了地方财政的负担,也影响了上级的投入。有的基层干部感慨地说:“没有项目想争项目,争取到项目又没有资金匹配,象我们这样的贫困县、是吃饭财政、要饭财政,哪有钱来配套,结果是越有钱的越能要来钱,发展就越快。这样下去,差距会越来越大。国家的政策真的该改改了,对贫困地区区别对待,少配套、不配套。”
(六)“一事一议”实施难。
“一事一议”方案难以通过。四是大型、长期公益事业难兴办。“一事一议”筹资有限使一些耗资较大的公益事业特别是跨村、跨乡的工程一时办不了。五是部分村“一事一议”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导致群众不满甚至对来年的“一事一议”进行抵触形成恶性循环。
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公益事业停滞不前,必然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进程。
(一)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系,使财政逐步成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投入主体。
要以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为重点目标,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税制的要求,逐步统一城乡税制,以税惠农;各级财政要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资金预算制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比重,并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向农村倾斜,使公共财政成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主要投入主体。
(二)加快县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大力培育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主体。
要通过县乡综合配套改革,逐步使政府和集体重新成为农村公益事业的主要发展主体。在改革中,要特别注意不能忽视、削弱政府部门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职能,不仅如此,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还应加强这一职能。财政要按照由以钱养人改为以钱养事的原则,加强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职能。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形势下农村公益事业的新的发展主体,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民间力量在目前形势下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中的有效作用。
(三)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推进“一事一议”有序实施。
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问题上,除需严格执行政策外,更要规范操作。一是政策交底。只有取得农民的理解、拥护和参与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要通过召开两委会、党员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宣传“一事一议”的政策,公开其实施办法与程序,争取得到广大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引导其积极参与到“一事一议”中来。二是议定项目。发动群众将需兴办的公益事业列摆出来,然后将之梳理归类,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和村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确定“一事一议”项目。三是民主表决。通过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决定项目预算、实施方案、筹资金额及工程管理等相关事宜,并形成会议记录,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强化管理。“一事一议”项目民主决策后,农民将出资出劳,要对得起农民的血汗钱,强化三个管理,即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和监督管理。
(四)改革农村公益事业投资体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目前财政转移支付及“一事一议”方式不能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问题,必须改革农村公益事业投资体制。要制定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支持个人及社会组织投资农村公益事业,以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益事业发展不足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农民投入与收益不均而难以筹资酬劳的矛盾。
(五)创新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开辟建设资金来源的新途径。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无疑最终应以国家投入为主渠道,但是就目前而言,一方面巨大的资金缺口使国家现时财力无法支撑;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以加速度增长,对未来财力有良好预期。针对这种情况,可考虑在一定限度内,发行公益事业建设国债或公债,缓解国家财力供给与建设资金需求在时间上的矛盾,突破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的资金瓶颈。借未来资金解燃眉之急。这样,既解决了社会闲散资金无法聚集利用的问题,又解决了公益事业建设等米下锅的困境。
(六)改革支农资金的投入机制和投入方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是规划先行,指定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规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办法,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支农项目资金集中起来捆绑使用,按轻重缓急,每年解决一批乡村的重点公益事业项目。二是改善支农项目资金的投入方式,改变目前地方争取资金的方法,由国家根据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规划,合理定项拨付,减少中间环节,尽量采取项目资金直达的办法,防止层层克扣截留。同时,建立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网上公开制度、跟踪检查审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资金有效使用。三是改变支农资金投入方向,减少对生产经营环节的支持,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即水、电、路等基础建设和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四是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中,从实际出发,减少县政府项目匹配比例,取消乡镇匹配,以确保农村公益事业工程质量和效益。五是将粮食补贴和良种补贴资金集中使用,实现有限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每亩25元左右的补贴资金分散到各户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应将直补资金集中起来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金(代替筹资部分),用于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将良补资金集中起来建立品种改良基金,用于良种繁育,然后平价出售给用种农户,保障品种改良,提高科技附加值。(**县委)。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十四
为进一步关心关注幼儿的成长教育环境,了解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的成果和不足,全面掌握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根据县政协2017年工作安排,县政协科教文卫和文史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徐治国副主席的带领下,于3月14日至15日,对全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听取了县教体局关于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总体介绍,与相关局领导及部分乡镇中心校分管负责人、幼儿园园长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查看了上派镇、桃花工业园、柿树岗乡、官亭镇部分幼儿教育机构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情况,全面摸清了我县学前教育当前状况,并就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认真地梳理总结。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自20xx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县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公办园,引导扶持民办幼儿园普惠性发展,努力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xx年底,我县已顺利完成学前教育第一、二期三年行动计划,政府直接投资达1.35亿元。共新建标准公办中心幼儿园17所,覆盖全县各乡镇;安置点配套幼儿园14所;改扩建幼儿园6所;另有商业小区配建幼儿园近20所。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100所,其中公办园28所,民办园72所;此外还有小学附属幼儿园和教学点16个;无证园47所,其中看护点20个。全县共有民办普惠性幼儿园42所;有县级一类园19所,市级一类园9所。目前在园幼儿共22671人,其中公办园(含附属园)4225人,民办园(含看护点和无证园)1844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94%,提前实现了省里提出的到2020年不低于90%的目标。各级各类幼儿园共有专任教师1037人,其中公办园275人(在编152人,其余为自聘教师),民办园762人(含看护点和无证园)。
为了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县教体局向县政府、县编委积极争取,组建了“学前教育办公室”,作为局属常设二级机构并明确了专门工作人员。在学前教育管理工作中,县教体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对全县学前教育机构实行县局、乡镇中心校、幼儿园三级管理模式,落实奖惩考核和评比评价机制,同时通过组建“肥西县幼教辅导网”等形式,采取组长园、中心园、普通园三级辐射,以园带园促进共同提升。近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工作在各类比赛、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大力强化学前教育工作,将这一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但因起步较晚,推进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难点问题,如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无证幼儿园大量存在且取缔难、幼儿园设计建造不专业、幼儿园管理机制欠科学、幼教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必然性,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当前,就我县而言,亟待解决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1、公办园自聘教师难。我县现有公办幼儿园28所,153个班级,在编教师仅152人。按照上级要求,幼儿园每班要配备“两教一保”,即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所以我县公办园教师缺口很大,各幼儿园只能自行招聘幼儿教师。但招聘幼教非常困难,有的意向人员到幼儿园看了一眼即转身离去,有的在了解了相关情况、条件后放弃应聘,有的虽然应聘却并不安心,很快离职。究其原因,一是薪酬待遇低,普遍只有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且大部分没有办理社保,还享受不了住房、交通等补贴待遇。而如果到我县桃花等近城地区高价民办幼儿园就职,则每月薪酬可达三四千元,如果到合肥市区就职,则更可高达四五千元甚至五六千元。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不但对编外聘用人员充满诱惑,连一些公办园的在编教师也受其吸引,放弃“铁饭碗”。二是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条件简陋,影响上下班和生活质量,缺乏吸引力。三是招聘幼教大多面向年轻人,许多未婚青年担心长期投身农村地区,会影响自己择偶成家,转而到城市求职应聘。
2、对公办园、民办普惠园的扶持力度不够。为了大力发展和扶持学前教育,根据上级要求,我县安排专项资金,落实了对公办园和民办普惠园的“生均补贴”政策。对公办园按每年每名幼儿100元标准给予补贴,对b类民办普惠园按每年每名幼儿200元标准补贴,c类民办普惠园补贴标准为每年每名幼儿16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的变化,目前的生均补贴对幼儿园的高额运营成本来说显得杯水车薪,基本上已起不到“扶持”的作用。此外,对民办普惠园给予生均补贴,除了是对公益事业的扶持奖补外,更深层次的含义是鼓励更多的企业、公民投资创办普惠性幼儿园。县政府在省、市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我县到2020年末公办园、民办普惠园占比要达到90%,而我县目前仅为70%,差距较大,这就需要民办普惠园数量逐年增加,但因为补贴标准过低,无法形成有效激励,我县的民办普惠园近两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1、出台“三项举措”,打造优质幼教人才队伍。人员队伍数量不足和人才缺乏是当前制约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人员不稳定、人才留不住、招聘幼教难、队伍老龄化已成为全县公办幼儿园的共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前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议县政府通过以下“三项举措”,着力解决或缓解幼教队伍问题。一是提高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稳定现有队伍。不但要提高工资标准,同时要在交通、住宿等方面为幼教人员提供政策倾斜,尤其是对偏远地区的幼教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对待,解决幼教人员现实困难,防止人才流失。二是增加公办幼儿园编制,优化队伍质量。我县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与中小学教师编制没有划分开来,大量编制被中小学使用,挤占了幼儿园教师的入职空间。建议对公办幼儿园教师单独核编,进一步增加编制,着重招收年轻教师和优秀人才,一方面扩大数量,优化队伍年龄结构;另一方面引进人才,优化队伍整体质量,并从中选择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园长替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规范公办幼儿园教师招聘管理办法,畅通进人渠道。对公办教师数量仍不能满足上级要求或工作需求的幼儿园,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的方式解决,但必须改变目前由各园自行招聘的“办法不一、待遇不一、保障不一”局面。建议由县教体局会同县人社局,结合幼教工作实际,定期统一组织招聘,统一底薪,统一办理“五险一金”,再统一分配就职。招聘教师工资由县财政在全县教育资金中切块安排,减轻幼儿园压力。
2、针对“三类园种”,加大对公办园、普惠园的扶持力度。对公办幼儿园给予生均补贴,我县是全省唯一的试点县,兄弟县区没有同类情形可比。但每年生均100元的标准过低,既然是“试点”,就应当敢于尝试,敢于突破,在实践中寻求最佳方案,建议按照略低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生均补贴标准,予以适当提高。对民办普惠园的生均补贴,我县目前的标准是b类园每生每年200元、c类园每生每年160元,而市区的标准是每生每年1400元。结合我县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以及百强县的综合实力,建议按照略低于市区的标准,将b类民办普惠园生均补贴标准提高至1000-1200元每生每年,c类园提高至800-1000元每生每年。通过提高三个园种的生均补贴标准,真正实现补贴资金的扶持作用,进一步调动公、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办学方的积极性,实现施惠于民的目标。
3、把握“三个阶段”,全面做好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工作。在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前,要由县教体局会同规划、国土部门共同对幼儿园建设事宜审核批准,同时由县教体局全面参与幼儿园建设方案设计,可聘请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把关,确保设计的专业性、规范性和适用性;在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过程中,县教体局要适时组织开展检查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建设单位的错漏失误,提出整改意见,必要时可知会建设、规划部门或上报县政府对开发商、建设单位作出处理;在小区配套幼儿园竣工并通过验收后,建设单位要及时向县教体局整体移交。建议县政府及时出台规定,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的相关要求,细化工作办法,对具体的移交时限、移交内容、移交程序等作出详细安排并尽快抓好落实。对之前建成并已经投入运营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以及目前已经在建但尚未完工的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问题,也要同时作出规定,一并予以解决。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十五
xx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总面积为4004平方千米,全县共有12个乡镇,129个村民委员会,1102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7。9%,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数的42.1%,部分偏远乡镇地广人稀。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随着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县的农村客运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xx年以来,新增许可的农村客运班线8条。目前乡镇通客车率达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76%,自然村通客车率相对较低,全县还有18个自然村未通公路。全县共有农村客运班线路18条,农村客运车辆297辆(其中19座中巴车110辆,28座的大巴车2辆,微型面的185辆),客座位3510座。
我县的18条农村客运线路,其中有16条是以县城为起点发车的,由县城发往乡镇所在地的8条,由县城直接发往行政村的7条,乡镇到乡镇之间的2条,由乡镇所在地发往行政村、自然村的仅有西二片区1条。××县的农村客运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的农村客运网络,但从乡到乡、乡到村、村到村的客运班线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目前未开通客运班线的地区,大量群众出行主要依靠农用车、拖拉机、三轮车等交通工具,这些车辆载人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农村客运市场的发展受道路状况、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县农村客运市场整体上存在着客源分散、客流不稳定、效益不高的问题,靠市场自发力量难以使其健康、持续发展。
客运线路冷线、热线反差很大。近几年提出申请经营农村客运班线的,全都要求经营从县城到乡镇所在地的线路,而这部分线路的运力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处于饱和状态,而从乡镇到乡镇、乡镇到村、村到村之间的线路很少有人提出申请。
经过实地调查了解,目前存在出行特别难的地方,都是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路况差、人口少的地方。如江边乡的坡头、新寨等村子,东山的细所、木龙等地,这些地方村与村之间距离很远,村子的人口少,有的地方路况较差,不具备通行客运车辆的条件。而且除街天外,平时出行群众很少。农村客运车辆的运行成本如果实载率低于60%,且不能保证稳定运行的话,也就是说不能保证每天至少运行一个趟次的话,经营是亏损的。这样的线路就无人申请经营,也难以发展。这些地方在近几年内发展农村客运难度很大。
因农村客运属于短途班线,就我县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效益不稳定。乡镇农村客运站点目前已建成的有8个,按现有的投资管理模式,进站发班都必须缴纳相应的管理费,这就增加了农村客运车辆的。经营成本,在不能保证收益的情况下,客运经营者不愿意进站发班。客运站的功能也就未能发挥起来,有5个农村客运站成了摆设。
自20xx年年底以来,××县交通局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对朋普、西二、弥阳镇片区的乡村道路进行勘验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新修的道路(沙石路面较多)路况还好,能达到通行客车的条件,但部分老路(使用2年以上的)因后期管养跟不上,路面、路基损坏较为严重,这也制约了农村客运的发展。
目前对农村客运的补贴仅有燃油补贴一项,而农村客运的冷、热线经济效益相差很大,这几年的发放方式通常是按座位或按油耗比例发放,建议在以后的燃油补贴核算时,考虑冷、热线的差别,适当提高冷线的补贴,以鼓励经营者申请目前还未开通客运班线的路段经营农村客运,切实解决这些路段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为降低农村客运的经营成本,方便群众,保证经营者的收益,建议政府按照进行车辆数给予客运站补贴,对进行发班的农村客运车辆免收管理费。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十六
农村幼儿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xx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现转来分析,存在着许多问题。
1、学历水平不高。
2、待遇相对偏低。
3、工作强度大。
5、不能有效地解决教师的退养问题。
6、社会地位不高。
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农村幼儿教育的种种不利,如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素质偏低,教育质量不高等。
1、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
只有物质基础有了保障,幼儿园教师才能安心地从事这份职业。工资待遇差是农村幼儿教师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政府应适当考虑增加财政拨款,拓宽资金来源,扶持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是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1.8倍。.政府还应从制度上给与农村幼儿教师稳定的政策保障。农村幼儿园的开设或关闭不能单纯以生源的多少来衡量,更应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
2、拓宽师资来源、提升教师学历、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现在农村幼儿教师的主要来。
源还是民办教师居多,他们只是进行了短暂的专业培训,虽然取得了资格证书,但专业素养、技能还与专业幼儿教师有较大差距。一部分来自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相对集中在中心幼儿园数量也远远不够。我们应鼓励中师及中师以上学历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工作。对于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幼师函授的毕业生加强职后培训,不断适应教育的新形势。
3、对农村幼儿教师实施养老保险的看法。
从社会经济的发展看,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结合走我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应率先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养老保险的缴纳采取个人支付与政府补助的方式,具体发放应根据幼儿教师的从业年限、贡献大小,不能一概而论。如可以从业年限25年以上、20年、15年、10年等为界定,合理制定个人应缴纳的数额比例。个人缴纳的比例根据工作年限确定为10%、15%、20%、30%不等。
4、农村幼儿教师年龄结构。
目前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年龄偏大,40岁以上占50%以上,不利于事业发展,针对农村实际,农村幼儿园教师45岁以上应该考虑退养,或者45岁以上教师比例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有利于新老教师的更替。
5、如何解决超龄教师的退养问题。
对于已经不符合养老保险制度、超期服役的教师可参照邹平县96(56)号文件规定实施退休。
6、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势在必行。
我县已步入全省经济强县之列,农村幼儿园教师理应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在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按规定应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一点八倍,最低不能低于500元。
7、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教师身心愉悦,减轻工作压力,激发爱园敬业的热情。因此应呼吁主管部门和社会给与农村幼儿园教师多一点关爱,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搞好农村幼儿教育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尊师重教、关心支持农村幼儿教育的良好氛围。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十七
2017年我通过询问干部、走访群众、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加上多年村干部及村支书工作实践,对沙港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深刻的了解。通过调研分析。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沙港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1.5公里处。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468户,总人口1840人,其中党员42人。据统计我村可耕地面积3289亩,其中有水稻田2098亩,旱田1200亩,兼顾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17年人均纯收入7907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鱼塘、窑厂,年创2.5万元。今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大约500余人,较去年少100人左右,在外务工人员每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2、基层组织建设
沙港村共有党员42人,村两委成员4人,在村书记蔡绍诚、主任蔡晓斌、副主任柳江波、副主任陈志霞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
3. 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沙港村两委以党的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沙港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以来,村两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并获得了当地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为村民铺上了水泥路并完善了配套管道设施,为村民解决了行路难的老问题,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二、沙港村发展状况和分析
1、经济发展概况及分析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来源和构成看,小农思想依然严重,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仍然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的阻力。
(1)农业结构欠合理。本村经济作物仍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大多数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结构单一,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我村发展规模农业经济的障碍。
(2)集体经济单一化。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仅仅为鱼塘、土地流转管理费。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而搁浅。
2、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1)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农业体系。在积极发展规模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特色农作物,和引进配套深加工产业体系,打破单一发展格局。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特色农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由于本村几乎
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财政情况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资金不足而搁浅。建议考虑筹建村办创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身潜力。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同时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一名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新时代村支书,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沙港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有关农村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十八
明德小学始建于xx年,xx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不开设幼儿园,有学前班2个,学前儿童118名,聘请低级幼儿教师4人。至20xx年9月,明德小学学前班增至4个,就读儿童201名,学前一年入园率100%,其中流动听口146人,占比73%,聘用初级幼儿教师8人,均有教师资历证,月均匀工资800元,其中6人"五险一金"均自行购置。
在学前教育建设的经费投入上,明德小学坚持"不等、不靠,多条腿走路"的准则,建立了多元投入机制。
首先,政府拿出资金和无偿供给土地,筹建了明德小学,并于xx年9月正式开学。
其次,从xx年至20xx年,学校先后为学前教育投入三十多万元购买了座椅250多套和多媒体帮助教学器材,购置儿童玩教具400余件,幼儿教学光盘若干,同时动员全部教师自制玩教具200余件,弥补了教学装备的不足。添置了幼儿室外活动场合:滑梯、转盘、跷跷板、秋千等,还开设幼儿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跳舞室等。明德小学学前教育除按国度要求保障功效配套外,总体设计绿化、污染、儿童化、教育化。至今,明德小学的学前教育已经有必定的品位和范围了。
学前教育是基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言教育的奠基阶段。自明德小学建校以来,引导班子就从实际"xxxx"重要思惟、落实发展观、构建协调社会的高度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把学前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计划,兼顾部署,增强指导。
明德小学当真落实上级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及时拟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相干文件和政策。每学期,学校都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固建立"珍重性命,保险第一"的观点,始终坚持高度的警惕,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切实把学前班各项平安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谨防各类安全事变的产生,新加坡留学学费。坚持依法治教,惯例管理步入规范化、轨制化、科学化。
明德小学保持幼先生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教学大比武、群体备课和教研交换等情势,增进幼儿教师彼此学习,丰盛教学教训;同时请求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全员介入培训运动,发展教研探讨和教学方式交流。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制约明德小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仍是资金不足。目前学前教育都是自信盈亏,经费主要用在聘用老师和少部分器材添置上等,学前教育场地和小学公用,没有独自的学前教育场地,师资缺少,经费投入短缺保障,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显明不足,这也让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服务性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社会对学前教育的主要性意识不足,学前教育治理体系体例不完美,有关政策不很好落实。
学校学前教导师资步队以非公办幼儿老师为主体,待遇位置得不到有效保障。
学前教育为逢迎家长心理,争夺生源,在教学上违反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的法则,暖衷于幼儿识字、拼音、写字、算术等教授教养,不重视幼儿根本素质跟良好习性、技巧的培育,导致幼儿过早地对学习发生胆怯与腻烦,影响了幼儿将来的健康发铺,也严峻影响了小学教学品质的进步。
学前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首要组成部门,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应站在对儿童、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把学前教育纳入公民教育系统,调动所有能够调动的资源和力气,倾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疾速发展。
首先,当初九年任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已初步树立,所以更应有余力发展学前教育。应当建破政府投资、按本钱公道收费、多渠道筹资的学前教育投入长效机制。
其次,完善政策,标准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幼教师资队伍。
农村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篇十九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到来,青壮年人口占比越来越少。前不久,国家刚出台了三胎政策,并给予三胎有相应的补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养育孩子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物价不断上涨,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有许多家庭养育一个孩子就已经耗费了巨大精力,甚至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丁克家庭。新生儿的数量在逐年下降,家长对幼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晋城市周边的相关人士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本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晋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同时也为以后实习和见习提供依据。调查对象为学学前教育的相关人群。
本次调查于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8月20日进行,历时20天。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采用问卷星微信小程序进行调查,发放30份,收回30份。调查主题是针对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你有什么看法。问题涉及是否了解学前教育及从事学前教育的经历和感悟等。访谈是问卷调查的补充和深入,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抽取了几名具有代表性的人士,并做了详细的访谈记录。
根据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和访谈记录的整理,我们得到的调查结果是:
(一)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男性教师的加入,来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
幼儿园里的老师大多数都是女老师,男老师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就拿我们班来说,我们是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个班44个女生,1个男生,还是被专业调剂过来的。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教师还是女生当合适。但我想说,在这日益发展的社会,传统的一些旧观念越来越不适应这个社会。社会会发展,观念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女老师或许比男老师更为细心,但缺乏男老师身上的阳刚之气,让一些小男孩不能准确的领悟到男生的责任感和大度。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单亲妈妈带的孩子,或许会有人说,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等长大了就懂了。而我想说的是,孩子还小,但他也懂。
(二)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园共同督促。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家长,只负责把孩子送到学校,其他的都归学校管。但孩子最终回的地方还是家里。老师在学校要照顾的小朋友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小朋友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回到家还需要在父母的鼓励下进行巩固,所以,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园共同督促。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许多人或许从没听过学前教育这个专业,或许只知道一星半点,而学前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更多人来共同参与。学前教育这个行业,不仅仅需要女生,更需要男生;孩子健康的成长,不仅仅需要老师,更需要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