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高三的题目范文(16篇)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进一步提升做好准备。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突出总结的核心要点,避免篇幅冗长和重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一
一杆笔,时重时轻,描绘了他的跌宕起伏,同他的喜怒哀乐一起,挥洒出不朽的诗篇。
他似一位仙人,温润如玉。在诗词的世界里翩翩起舞,那些字句化作个个精灵,随着他旋转旋转。有人曾评价他的诗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同在清澈的流波中绽放的青莲一般恬美、动人。杜甫也曾称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此人,便是李白。
与李白结缘,还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那本页数不多《妈妈教我学唐诗》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由于还太小,即便倒背如流,却仍未了解其中的情感。只是,那月如霜所透出的寒冷将他的大名深深的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同样的,李白也是个庸才。纵然他有干一番大事业的政治抱负,又旷世的才能,却掩饰不了他在政治上的空白。他是向往自由的,向往那个有着“翼若垂天之云”的逍遥世界,那些所谓的明里暗斗,钩心斗角的繁复世界约束了他的自由,他厌恶至极,对于权贵,他的态度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只配做个诗人,放眼天地,挥写自由。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二
狂放不羁。
进京之后,李白深得唐玄宗的欢心。一次,唐玄宗想听李白所做的词了,就派人宣李白进宫。而此时李白正在街上喝得烂醉,好不容易才被拖入宫中。唐玄宗叫人用冷水给他洗脸,使他清醒。李白醒后,挥笔而就两首《清平调》。玄宗看了之后,爱不释手,赞不绝口。李白一见皇帝高兴,便又跑到街上喝酒去了。还有一次,李白与玄宗在宫中喝得酩酊大醉,李白竟让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高力士给他脱靴子。玄宗笑眯眯地看着,高力士只得忍气吞声地做了。后来李白失宠,与高力士也有干系。李白见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日益低下,便愤然离去,云游天下了。每日呼朋唤友,饮酒作乐,好不快哉!“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表现出了李白的狂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更是将李白任性而为的率真本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逍遥自在。
李白灰心仕途后,便潜心于寻仙访道,游山玩水,不理会世俗羁绊,以一颗无拘无束的心看待这个世界,仿佛是一片浮云,四海为家。“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抒发了李白的寂寞心情。“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透露出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以千山为友,交万水之朋,邀明月喝酒,佩剑行天下,这就是那个侠骨柔情、狂放不羁的李白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三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一代诗圣杜甫曾在他的诗中这样形容你——青莲居士。“天子呼来不上船”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放荡不羁,让人充满无边的艳羡。
一剑一诗一壶酒,这大概就是你一生的写照吧!你正如那青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为我们留下了一腔豪迈的诗情!
庐山瀑布,天下独绝,令游人叹为观止,迁客骚人竞相赞颂。
然而,在两千年之后的今天,人们口中只有那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首《望庐山瀑布》让世人见识了你无比的才华。正如杜甫所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你用你豪迈的诗情,赞颂了美丽的和河山;你用你浪漫的情怀,塑造了唐诗的巅峰;你用你不灭的文笔,书写了千古佳句。
面对皇帝的赏识,你唱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然而,当意识到皇帝对你的赏识只不过是为了寻欢作乐,你消沉了。面对倾国佳人,你只得无奈地吟出“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的陈词滥调。
你终于明白了,不染纤尘的你,不想“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你离去了,成就了一个“天子呼来不上船”的酒中仙。
你孤傲却不孤独,豪迈却也婉约。
你满含泪水,送走友人,灞桥折柳,折射了你的情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潭桃花水,成就了你与汪伦的友谊,也记载了你的感情。
我穿过长河眺望你,那一朵纯洁的青莲。
我在书香的文字中寻找你,那一朵浪漫的青莲。
你在千年之前的盛唐开放,那一朵不谢的青莲。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四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古。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题记。
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突然忆起那浮于水面的莲花,不蔓不枝,亭亭净植;而李白,高洁亦傲然脱俗。以莲为号,于是莲的清香与李白的傲气交糅而来。
李白解道,他学庄子站在九天绝顶看人间,用超然物外的眼光面对人世的悲欢离合。也正是这样的思想,造就了他天上地下独来独往的气概和敢于冲破封建束缚不屑权贵的胆识。
和同时代的许多文人一样,李白也有着“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他期望辅君主而治天下,在政坛上大展宏图。终于,他因赫赫诗名得到了玄宗得礼遇,力士脱靴,贵妃磨墨,那是他仕途上多么得意的时刻!于是他一挥而就:“名花倾国两相欢,长使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他在众声迎合中栩栩然得意,“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呼“我辈岂是蓬蒿人”。然而,无情的现实用冷水浇醒了他原本即为虚幻的梦想。不经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脱靴时谄媚的丑态和贵妃磨墨背后那不可告人的笑。
李白知道了;当前的荣耀都只是过眼烟云,自己只不过是在陪皇帝寻欢作乐。
试想,不羁的诗仙如何忍受朝堂上的倾轧与黑暗?李白在混乱的政坛上痛苦地喊着:“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然而他是狂放的,不再为名利所诱,也不向淫威屈服,始终保持着一颗心的清洁,大丈夫的铮铮傲骨和拳拳赤子之心。
于是,他宁愿散尽千斤,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
李白终因他那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骨而愤然走出仕途。
他遍访青山绿水,在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他浊酒深酌,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
李白将傲气寄情山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一切高山大川都是他内心狂傲之气的外现。
大概这才是李白真正的位置。倒骑青牛,纵情山水,远离世俗的污秽,与清风为伴,与日月为友。
在一片秀丽的湖光山色中,看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曼然盛开……。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五
回眸千遍,他的身影依旧浮现,无可取代。他的时代,社会繁荣,人面阴暗。一路走来,惟有美酒真心相伴。他的仕途曾很辉煌,他的作品代代相传,令人感慨万千。
虽说对于他的事迹,作为崇拜者,我不是了如指掌,但和他相关的每一丝气息都会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他在很小的时候,好玩。一次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杵。他很好奇,一问才知,那时磨针用的。一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不仅鞭策了这个小男孩的一生,更成就了无数后人的梦想,成为流芳百世的佳句。他的未来在此已经可以看到些许眉目了。
我也曾受到那句话的教诲,他的感染。虽然当时很懵懂,但至少明白,做什么都要用心。这虽然世经常用来教育人的套话,但却是内心最真的期望,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现金的人总是令人悲哀。我并不奢望拥有他的伟大成就,只要做成我想做的事,足矣。
他周游各地,悠闲中创作无数的佳作。他的才气受到皇帝的器重,因而官位显赫。但宫廷中历来强权黑暗,怎能容得下他这样的清高志士呢?本用以赞美杨贵妃的“可怜飞燕倚新妆”,却在奸人的挑唆下成了阻碍他仕途蒸蒸日上的绊脚石。官场的污浊让他再也承受不了,辞官隐退,难耐发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感慨。可怜满怀一腔报国之志的仁人酒这样被那些小人埋没了。虽如此,但他的文学成就却是寥寥几人可比的,不禁对他敬叹。
谁的一生不会经历失败呢?最重要的是有勇气去创造辉煌,留下有价值的意义,他,做到了,一带诗仙,李白。
在如今这种纷呈的世界里,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大染缸里,谁都难辩谁人的真面目?但只要自己有一颗纯真的心,还有什么过去的坎坷呢?静下心来吧,努力拼搏,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沿着他们成功的足迹,凭着自己的努力,我也会成功!李白的路,我不畏惧。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六
人生,只不过是人世间短短的踏足一回。但,再短的生命也拥有自己的历程,或一帆风顺,或四平八稳,或艰难坎坷……记得曾有一人说:“没有经历坎坷的人生,不会是完美的人生。”就如同大雨滂沱,电闪雷鸣过后,天,终会是晴朗的,还会有着唯美而绚烂的彩虹高悬苍穹。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是不懂得“雨过天会晴”这个道理。当四面楚歌;当他心爱的女子自刎,当鲜红的血宛若艳丽的玫瑰绽放在雪地般,那么的刺目,西楚霸王的心早已碎了;当“力拔山兮气盖世”早已化作一幅泛黄的丹青,他便从容亮出那与他久经沙场的剑,仰天长啸;“天欲亡我。”便自刎于乌江畔边。然而,西楚霸王留给世人更多的是如李清照“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遗憾。
李白,则是一位懂得“雨过天会晴”的人。李白一生承受太多的忧愁,以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太白的一生太多烦恼,以致他“但愿长醉不愿醒。”他承受太多的思乡之愁,以致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太白一生太坎坷,一路辛酸,一路悲愤。真可谓是行路难,难行路,路难行,长安宽阔的大街竟容不下他粼粼一车马。
然而,太白的一生却是潇洒而脱俗,他是懂得忍耐,懂得调整心态,再多的寂寞,再多的坎坷,在他的眼里只不过是烟云罢,李白的诗境奇却从此登上了更高的境界,从而他的作品令芸芸众生皆惊叹,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何等的高雅;一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何等潇洒;一句“长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何等的壮志凌云。”
太白,一位“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诗人,千古称赞的诗仙,在那时世俗污浊的浪潮中没有被吞并,而是深谙”雨过天会晴“这个言浅而意深的道理,从而成就他潇洒而豪迈的一生。
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虽短暂,但坎坎坷坷地书写着自己独特的一生,唯美而精彩。正如泰戈尔说的:“生如夏花之绚烂。”
人生,没有经过坎坷是不会完美的。只有懂得等待,懂得调整心态,懂得“雨过天会晴”这个道理,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七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李白自传说中行来。
从来没有一个文人能够像他这样,为大唐恢宏大气的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在中国悠长醇厚的历史中仍在绽放着其独特的光芒。
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御手调羹,这是属于他的骄傲。举杯邀月,剑斩浮云,把酒当歌,这是他诗人的灵魂。
月酒是李白的魂。
李白少时游侠,中年入仕,老来流亡,他的月没有花前月下的旖旎,却是代表铭心刻骨的思念。诗人的月是清冷的,忧伤的,纯粹的,诗人在清澈如水的月光下感到了自己内心对家乡,亲人和故友绵长的思念,感受到了自己内心深沉的孤独。虽然孤独,却不甘寂寞;虽然潦倒,却依旧旷达。他一生自认怀才不遇,内心的无奈和愤懑却从未停止过他追求月亮的脚步。李白曾想用他的文采作为打开自己政坛之路的敲门砖,可是他的绝世才情阻碍了他迈向成功的脚步。唐玄宗的眼里,李白只是一个受宠的高级玩物,宠爱不是敬重,敬重并非看重,君主忽视了他的政治才华,也让他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月亮在李白的心中,也许是一个无论多么狼狈也不离不弃的朋友,也许是一个不可触及的高洁美丽的梦想。李白抱月而眠,为承载诗情而生,为追求梦想而死,李白有一颗不染世俗的仙人心,他的生和他的死,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亘古的遗憾。
酒是李白诗的载体。有了酒,便有了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的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灵动的,飞扬的李白,不因权势财富而折腰的自由的李白。“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真实的写出诗人旷达于天地之间的潇洒情怀和借酒消愁的悲伤,这种矛盾或许才是最真实的。
晚唐诗人皮日休说:“吾爱李太白,身为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磥砢千丈林,澄澈万寻碧。”诗月酒和李白共融,有月有酒便有了荡气回肠的诗歌,有诗便有了消愁酒和相思月。
李白,把酒邀月,悠然回到他的传说中去,凝成了历史中一道辉煌的风景。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八
我是谁?轻轻的叩问如扔出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波纹,想强掩心中的波澜,却嘴角只扯出一个苦笑,苦至心田!
我是谁?我是李白,是那个“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凤丘”的李白,是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是那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李白,是那个“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李白,是吗?是吗?全不是。
风轻轻吹动柳枝头,残月独照水岸,远处的几声凄凄惨惨的寒蝉声;几处凋谢的花,是经不起多情的泪水吗?兀自撒了一地,酌了又酌酒杯,几滴泪滴入,不知何时早已泪眼朦胧,朦胧中似乎又回想起往昔,扑闪的烛光中似乎有母亲的身影,忽然间又闪烁不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残月里愿有一缕光带着我的相思送给远在他乡的母亲!母亲啊!您会在深色的夜光中等待您的游子吗?月蓦然回首,却未带来母亲的音语,举杯消愁愁更愁。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泪眼中却想起了你的身影,老友,那次我们相别,从此我少了知音,如今天下,哪有知我心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那日,你我挥洒的泪,会结成红豆树吗?我不知道。“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将进酒,杯莫停”泪却又满面,想着,夜深了,不知何处是故乡。人言落日,“人言天涯是故乡,望极天涯不见家”。
踉跄着赤足向前去,明月下杨花似乎开了,“杨花点点,细看全不是,是离人泪。”我放声大笑,笑苍天不开眼,笑人们沉俗尘,笑我多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执手相看泪眼”,笑着,惟有泪千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笑着笑着,泪却沾满了青裳袖。
醉意涌上了心头,是什么?愁,明朝酒醒何处?不知!只知醉了,便没有愁了,我真但愿长醉不愿醒啊!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九
屋外,乌云密布,天色阴沉,一场大雨正酝酿着倾盆而下。屋内,茶烟缭绕,书香沁人,书桌上展开着一卷《太白诗集》。我会心一笑。好久不见,太白依然。
太白依然,游历四方。
初识你,你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长江上,你一身白衣,手捏酒壶,站在小舟上,望见眼前的一片水雾,你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是多么激动啊,你迫不及待的想在你的白衣上留下西域漫天的黄沙江南氤氲水汽,北境冰冷的雪花;最后,你还想在白衣上闻到长安万众繁华的气息。江水仿佛倒映出宫殿楼宇,你催着船夫快点,再快点。于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太白依然,仰天长歌,清酒入喉,豪情激荡。
太白依然,绚美繁华。
再见你,你是那个得势张狂的翰林学士。不是要以难听的语气说你,让后人看看你的所为便知。你喝下千斤酒,在黄袍,玉绸,锦缎的渴求目光中吐出两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诗卷已然变成画卷,杨玉环坐在中央,你的诗句幻化成了圣光,众人惊叹。不算完,你自仗诗情,又唤高力士上前,将你骄傲的脚抬到他的眼前,你的破烂靴子竟让他低下了高傲的头。你在众人之间,享万般荣耀。太白依然,仰天长笑,美酒入肚,豪情激荡。
太白依然,高傲落魄。
最后一次见你,你是那个被放逐却依旧仰头的逐梦人。你在酒宴上,我在酒桌外。我看见你面前分明是你从未享用过的饕餮美食,可你并不开心。你“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逍遥不过几年,你终究是被赐金放还。你总该像世人一样落魄颓丧了吧。可我看见你没有。你的眼里闪出一丝光芒,与在万般荣光中时竟一模一样。我读不懂你了,可我也拦不住来问你。你“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追随你的步伐,却只能望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太白依然,仰天长啸,浊酒入肠,豪情激荡。
屋外,雨渐歇了。屋內,香已燃尽,茶已微凉,书桌上的《太白诗集》已然翻到了最后一页。我合上书,头脑里画面却始终清晰:白衣、破靴、云帆。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十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赏析】。
雨后,整个大自然都焕然一新,月亮在万里无云的天际就显得格外清朗。“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诗人所见的是半轮弯月,一个“生”字,形象地刻画出月亮缓缓而升起的过程。“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两句,紧扣“望”字,从广阔的背景下来写月夜所见。月光如霜,洒满人间,长江如练,分外壮观。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两句写月亮由初升到高悬天际的动态。月亮刚从山顶升起来时,挂在山顶,好似山的眼睛,洁白而明亮;月亮升到高空时,月影投射在海上,好像大海之心,十分明净。这两句分别以“山眼”、“海心”来喻月亮,比喻非常新颖别致而富有生趣。写初升月亮言“白”,突出月光之柔和;写高悬月言“明”,则突出月光之透亮,这一“白”一“明”极其准确地描摹出月光在不同时刻的特点。当然,对于这两句,也有人解作“在它初升时山中泉眼透白,当它升高时海水透出明光”,把“山眼”解作山中泉眼,太过写实,且毫无特色,不符合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如此美好的月亮引起作者的无限爱怜,“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他对照月亮一直吟诗赞颂到天亮。
扩展阅读:李白的诗词风格。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扩展阅读:李白的代表作品。
《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李白是否有词的创作至今仍然未有一致的定论,但是今传为李白词的作品,若不论其真伪及是否可归入词体,约有20余首,如《菩萨蛮》《忆秦娥》等。
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这一地位犹如古代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李白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李白在词体文本模式的形成,词的创作模式上均有重大贡献。
实际上,从唐末五代《花间集》以来,所有的唐宋词选集、总集,在具体操作中,都不会忘记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题记中提上一句。其作为文学的第一位大词人,虽然只有很少几首著作权经常受到怀疑的词作,但却从来没有人对他表示过任何的不满或批评意见。如果评选天下第一词人,李白无疑将以全票当选“词王”。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十一
好像在生命刚开始的那一刻,我的记忆里就有了你言谈的影子,“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梦诗人李白作文800字。那时,耳畔总萦绕着这句诗,挥之不去,那种温馨的感动勾起了我无尽的遐想。
你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许就在那时,我就恋上了你的豪情壮志;你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许就在那时,我就恋上了你的乐观与坦荡。你似乎一直用你的精神浇灌着生命之花,你宠辱不惊,笑看风云。醉梦中,依稀可见你嘴角微笑的样子。也许,那时我就恋上了你的笑容。你似乎将生命视作近乎完美的圆,有失必有得,有始善终。也许,那时我就恋上了你追求完美的精神。你对酒当歌邀明月,你给生命一份坚定的允诺,用双手撑起一片天空,让欢乐无尽徜徉。也许,就在那时,我就恋上了你的孤独寂寞。
于是,你成了我心中的信仰,我在彷徨的路口追寻你飘逸的身影,我在失落的窗口感恩你对我心灵的慰藉。遥空断雁,青苔落蝶,再也勾不起我的惘然。我遵循你人生标准——乐观旷达,我希望你在偶然回眸中看到芸芸众生中平凡又特别的我。
我以为你白色的长袍划下了半空的美丽,我以为你看穿俗世浮沉,只将信念付之于欢乐……然而,当我静心重读你的故事,指尖轻抚你的诗集,才发现流泻于生命的那惘惘情思。千尺桃花潭畔,你将浓情深意表露;明月白霜之间,盈留着你的怅然;你对高堂明镜,伤语绵绵悲白发;你身处苦境,低吟“与尔同销万古愁”;你“仰天大笑出门去”只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悠远而又无奈。你的人生大起大落,坎坷又充满诗意与浪漫,你的才情洞照时空,睿智撼动古今,你用生命划亮了黑夜的长空,留给世间无尽感念!
与屈原比,你多了几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你多了几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杜甫比,你多了几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你生命的芳香已被刻苦铭心地收藏,历史的盾牌挡不住你生辉的灵魂;华夏的半空激荡着你永恒的人生;我今生苦苦期盼,只求来世与你相伴,与你一同经历那坎坷与完美的世事,与你一起乘风破浪,与你同销万古愁......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十二
司马迁用他毕生的热情倾注在了《史记》上;居里夫人用了她全生的热情投入在了研究镭上;爱因斯坦用了他全部的热情奉献在“相对论”上……而李白他的热情倾注在哪里了呢?今夜月色白如昼,我捻开《唐诗》,共邀李白来赏月。
桃花潭边,伴着歌声阵阵,你我站在一叶扁舟上。李白不禁吟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随着水流而下,伴着夕阳我们继续向前。
水声愈来愈大,船儿随着水漂到了瀑布的下方。水面弥漫着紫色的雾气,你吟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小舟向前,亦听到了猿声,不觉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弃船而行,登上蜀道,曲折难行。你仰天长啸:“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是我看着你知道,世人有你几分潇洒,何必去上青天。
夜幕垂下,你我摆桌在花园中,月色淡淡,花香淡淡,但你却起舞弄清影,边舞边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好一个独酌无相亲!而你却流下了两行热泪。我问你为何?你答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饮酒长叹。
一杯酒,喝醉了半个盛唐。
李白在这样一个争名夺利的社会中却用山水陶醉自己,用淡然安抚人生。他将他所有的热情都给了诗歌,在五千年的文学中,开辟出自己的道路,才有了独领风骚数百年。他虽然“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但他却又诗作伴。
李白将自己一生的热情倾注于诗中,而我呢……。
李白有没有政治才干?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用简单的有或没有来回答。下面我来讲一讲。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政治家有什么特点。政治家的思路要很清楚,要为老百姓着想,还要懂还能多知识。李白在唐玄宗请他去翻译一封突厥文的信的时候,虽然刚刚喝醉了酒,但是头脑还是很清醒。读完了这一封信后,大家都不知所措,而李白马上提出了写《和番书》。从这一件事我们能看出来,李白思路很清楚,而且会多种语言,知识渊博。李白在一个小酒家里侠肝义胆,帮助了王炎,后来在京城行侠。李白一生中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所以他是为老百姓着想的。以上三点政治家的特征,他是符合的。
但是,政治家的有些特征他又不符合。比如,政治家很有权力的欲望,会算计别人,还要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李白并不想当特别大的官职,他只是想帮助百姓们。李白不狡诈,也不会算计别人。他比较感性、豪迈。一个政治家肯定不会做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事情。李白只喜欢和贺知章、杜甫这样和他志同道合的人打交道。其他的人,他不喜欢他们,他们也不喜欢他。而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要和许多的人有良好的关系。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白有一定的政治才干,可是他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十三
在我的心里,李白及其诗歌是一幅情满山河的壮丽画卷,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人生颂歌,是一片飘荡蓝天的流浪云朵。在李白的引领下,把我带进乐观而自豪的境界。
李白是一个弄潮儿,站在时代的巅峰上,俯瞰着山脉河川。他一生游历于华夏大地上的大好河山之中,生活的曲折是他人生的微缩景观,而奔放浪漫而又坚贞不屈把他的人生成倍地放大。一生中,李白用燃烧着激情的笔写出的数以千计的诗歌,飘散着浪漫之酒的浓香。
一生嗜酒如命、热爱自然的他,无时无刻不沉醉于“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之中。于是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是集天地之精华吮吸河山的乳汁而生成的,是大自然的婴孩。李白的领着我们游历山水,使我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养就了自然人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愿君若汶水,浩浩寄南征”,乡情和友情,一直萦绕在李白的心头。李白从25岁出蜀东游就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不知是由于生活所迫还是因为人生攸关,关于这一点,评论杂说应有尽有,至今我们也不能做出定论。可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友情诗歌大约给了我们问题的答案,在李白的灵魂里,友情那么重要,远远大于他的乡情,和孟浩然分别之时,其情“唯见长江天际流”,可与铺天而来的长江水媲美。李白领着我遍交天下挚友,使我深深懂得了友情的重要。
李白生性豁达乐观,豪放不拘,他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就像从天上落下来的黄河水,不奔流到大海决不罢休。他有过流离失所,曾经被迫辞别大唐的大明宫,还曾经被流放,但是他依然有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乐,有着“大笑一声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不凡,仿佛他的人生里是没有痛苦的人间天堂。李白把我领进了人生的殿堂,使我学会了在取舍中坚定自己的信仰,追求理想的人生。
在李白的引领下,我也变得乐观、豁达,豪放。我喜欢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自信,喜欢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浪漫情怀。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十四
揣一壶酒,倚一长剑,题一首诗,浪迹天涯。
青莲居士李白,你可谓是家喻户晓。广交天下之贤士,诗作得好,善于舞剑……简直就是完美人士。可惜,这样的你,受尽排挤,有才能而无处施展,你苦恼不已,遂决浪迹天涯,远离世俗。
你的样貌很美,用《红楼梦》中“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来形容你再合适不过。一双凤眼,两对卧蚕,面如白瓷,眉若柳叶,高挺鼻梁,五指修长而白皙。这便是我心中仰慕的你。
大多数人认为,你的一生过得很凄苦:不被重用,甚至因站错队伍惨遭流放。但你依然乐观豁达,这也是一直敬佩你的原因。古代文人墨客数不胜数,个个谈吐不凡,清高隐逸:多才多艺的苏轼;文章写的别具一格的韩愈;忧国忧民的杜甫……但若都与你相比的话,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你不仅英俊潇洒,而且诗写得豪放浪漫,无人能与之媲美。在初唐时期,韩愈认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了你的诗天马行空,独具一格的浪漫想象让人敬仰不已。若盛唐时期的文学诗坛比作成夜晚的群星,而你就是那颗最无比闪耀的星星,你的出现,让其他星辰都黯然无声。
我敬佩你的才情诗意,我佩服你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花样百出的想象;我仰慕你那“长风破浪会有时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爽气概;我沉浸你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荡气回肠;我钦佩你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天马行空的浪漫。若是要用一首诗来评价我对你的仰慕的话,我希望是“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你的浪漫与想象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纵观你的诗作,哪一篇不是人间佳话,哪一篇不是妇孺皆知的。
几度梦回大唐,心中无限凄凉,可因你--诗仙李白,给大唐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生机。“诗仙”这个称号并不是信手拈来的,也因你卓越的才华,独具匠心的诗作而得来的,不愧为诗仙也!“诗坛双子”、“青莲剑仙”……这些称号足以证明你的友谊,也让所有诗人都敬佩不已。感谢你,让大唐的名气愈来愈高。让它成为我梦寐以求的大唐!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十五
他从小刻苦学习,青年时就立志做一番事业;他离家漫游,接触到各种人物,遍览各地名山大川;他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无数壮美景物……他,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悲伤忧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自信乐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热爱自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珍惜友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孤独寂寞。他以简洁准确的词语写出了一句又一句千古名句,他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写出了一首又一首浪漫的诗篇。
李白从小就刻苦学习,10岁左右开始学习辞赋,创作非常认真,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他少年时学习范围广泛,不仅学习儒家经典,还阅读古代文史名著,所以他的才华是从小时候的努力学习中逐渐培养的,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作为学生的我应该像李白那样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即增长了我们的知识面,又培养了我们的才华。李白不但有超脱世俗的思想,而且有着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中年时,他呼吸着青山绿水的芬芳,亲吻着广阔无垠的大地,感受着大自然的恬静,留下了许多名句,被世世代代广为流传。读着他的诗,我仿佛看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听到他对名山大川的赞美,也感受到了他的孤独、忧愁。他不但诗写得好,而且还关心国家,希望能报效国家。
如果说唐代是中国诗坛的一轮明月,李白则是月亮旁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不可遮拦;如果说唐代是中国诗坛的长江,李白则是浪尖的一股劲流,不可阻挠;如果唐代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李白则是顶峰的一块坚石,不可动摇……是他举起了诗歌的火炬,照亮了唐代的文化!
李白高三的题目篇十六
翻看一页页历史书卷,我嗅到酒气与诗香,定是你这样的逸士,才能穿越历史长廊,散发馨香。
狂——是你的歌。
放荡不羁,你给后世留下一个鲜活的背影;自舞狂歌,你为东方染红一轮壮丽的太阳。你的足迹越过万水千山来到碧溪之上。百丈悬冰,阻隔你羸弱的扁舟;步履匆匆,你来到苍莽太行。积雪满山切断你前行的路线;你在蜀山话凄凉,无奈蜀道险又长;你在仕途跌跌撞撞,暗箭伤身不胜防。举头望明月,你却参不透孤清的月光。你翘首问笛赋,终止不住那思乡之情!鹳鹊楼台,你恐惊天上仙人;桃花潭上,你踏歌别汪伦,唱出另一番愁肠。
时代赋予你礼赞盛唐,而你却把生命融进诗中,把岁月揉进诗里,一字一句,将历史的烛光擦亮!
狂——是你的伤。
你曾志在穹宇,一心飞翔,你也曾想驰骋整个盛唐。国忠研墨,力士脱靴,你饮酒人醉心未醉,世人称你酒中仙。你怀揣一壶美酒,任天子呼来不上船。你的每一次思想闪光,都会掀起人间千层浪。然而显贵不满你的锋芒。犀利的笔锋,终抵不住血剑刀光。昔日薄酒,今朝却烧灼心肠,谁又能解你的清狂,谁又能知你的黯伤?是收是放,情存一念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管他浮世千般变,只为一片冰心玉壶中!
凄凄冷风,舞动你的青衫,在往事激荡的波光上,谁能辨出,你回臂抽剑那一霎那,究竟将谁刺伤。
狂——是你的本性。
纵使世态炎凉,却不忘那一壶薄酒,洗刷内心沧桑。烈酒在体内燃烧,酝成诗兴之光。别人吟诗助兴,你抒发一已清狂。借着酒酣胸胆,你谩骂世风的低下,宫阙腐败,容不下一颗赤热心肠。怀才不遇,你另寻方向,宫门深锁,你走出了院墙。莫愁前路无知已,长风破浪会有时。何不散发日边,清溪弄扁舟,不带一点行囊。你尽访天下名川,只携一支俊笔,妙手写出千古名诗,世人皆赞你的潇洒,惟我独赏你的清狂。
来时轰轰烈烈,去时不留遗憾,谁又能这模样!世人误把清狂作轻狂,亵渎你逸士真肠,你不语,却用诗句,演绎你的潇洒,冥冥中点燃诗兴之光。
用生命,诠释你的清狂,拂袖间,吹奏一支万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