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汇总15篇)
教案可以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下面是一些教案实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
课件自相矛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几个字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其中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你能说几个以自开头的成语吗?(幻灯片)。
1、同学们,大家说了这么多“自”字开头的成语,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这样的成语。
2、齐读成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相矛盾”这则成语。
板书课题:自相矛盾。
二、初读《自相矛盾》,了解课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幻灯片)。
2、同桌互读,把每个句子读通顺。(幻灯片)。
4、试一试:()盾()矛锐利的()(幻灯片)。
5、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三、理解课文内容:
(一)、品读夸口话,理解矛盾之缘由。
1、齐读全文。
3、师:你了解矛和盾吗?(幻灯片)结合图简介矛与盾,在战争中,它们有什么作用?(矛:长矛,古代用于攻击对手的的盾;盾:盾牌,古代用于挡住别人矛的进攻。)。
4、你这个小商人是怎样宣传他的矛与盾的呢?(抽生读)。
5、小组竟读:
(1)你觉得他的话有问题吗?
(2)为了突出矛的锐利,盾的坚固,他把矛与盾与谁比?
(3)一般人买矛与盾都是成对购买,用来防守别人的矛与盾。
出示:那个楚国人____________,回答不出来了。
(4)你认为,这个商人错在哪里?
(夸大事实,前后抵触,考虑不周)。
(5)这个人的矛锐利,盾坚固,如此好的商品不卖出去,实在可惜,让我们来帮帮他修改广告词。
小组讨论一下。
7、通过学习课文和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
四、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1、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一则成语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
韩非子简介。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
2、练读原文。
3、对比读现代文。
4、看着原文复述课文。
五、教师总结。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二
《怎么都快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怎、独、跳、绳、讲、羽、球、戏、排、篮、连、运”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玩、很、当、音、讲、行、许”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怎、独、跳、绳、讲、羽、球、戏、排、篮、连、运”13个生字,学会“玩、很、当、音、讲、行、许”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上课前,同学们玩了什么?几个人玩的?你觉得这个课间过得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都快乐》一篇新文章。(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怎样才快乐?怎么能都快乐?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怎、独、跳、绳、讲、羽、球、戏、排、篮、连、运”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玩、很、当、音、讲、行、许”,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课前准备:
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2、数一数这篇课文有几段话,用手势告诉大家。(四段)。
3、课文读给同桌听,说一说你觉得怎样最快乐?
三、深入理解课文详情。
1、分小组朗读课文,想一想:比较一下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许多人的快乐?读后,小组汇报交流。
2、小组汇报:
(1)一个人,挺快乐;
你做哪些游戏是很快乐?(折纸船、跳绳、画画??)。
你一个人在家时干什么?(看电视、看书、玩玩具、打扫卫生??)怎样才能读出你快乐的心情?练习读;指名读;集体评议。
(2)两个人,真快乐;
(3)三个人,很快乐;
(4)许多人,更快乐。
为什么大家一起玩时最快乐?(人多可以做更多的游戏)谁来读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表达出来。齐读第四段。
3、原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你有什么新玩法?
如:我和一起玩挺快乐,我喜欢和()一起玩最快乐。
4、练习表演读:
一人读第一段,由他邀请同伴一起读第二段,由此顺延,最后全班一起读第四段。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独处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你想天天快乐,可以每天做一会儿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要有了好心情,怎么都快乐!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三
教学目标:
1.准确读写并积累本单元生字词,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2.积累关于讲理的谚语,理解其含义。3.认识修改符号,并能用它们修改自己的习作。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解句的能力,初步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教学重点:
1.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2.积累名言,理解其含义。教学难点:
1.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2.培养自主修改习作的习惯。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本、作文本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2.(幻灯片出示)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伸——申(申请)。
界——介(介绍)。
棕——宗(祖宗)忆——乙(乙方)。
招——召(召开)。
教——孝(孝顺)3.指生说规律。(减一减,再把新的字进行注音、组词)4.练一练。
二、我来归归类。
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和“口”有关的字:咬、叼、嚼、咽、啃、吞、含叫、喊、嚷、吼、吵、啼、唤啪、哗、吱、嗡、嘟、呜、嘀2.明确:
第一组:是和嘴有关的动作第二组:是和语言有关的词语第三组:都是用口模仿出来的象声词3.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作适当的补充。
三、日积月累。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谈谈你的收获。2.指生说。3.师出示提示内容:
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几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有、、、,从它们的、中,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形象。
4.小结:童话真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
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
二、修改有方1.认识修改符号。
改正符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增补符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删除符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画法见课本p42页。)2.师补充其它常见的修改符号。如:调换符号。
3.指生选择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作文中的不恰当之处。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修改。5.修改好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三、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和“口”有关的字关于“理”的谚语修改符号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既有字词的积累,又有方法的学习,所以在授课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然后自己运用规律,增强自己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积极性较高,但由于知识积累不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词语的理解和归纳方面上还是以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为主。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四
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分别是什么呢?(生答)这三首古诗,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但是,你可曾想过,在这种和平宁静生活的背后,有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我们把表现这些内容的诗,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
1.齐读三首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
(1)学生交流识字,轮流读词,师正音。
(2)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
3.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
1.同学们,读完三首古诗,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古诗相比较,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语言比较严肃,注重环境描写。)。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从军行》,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吧!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王昌龄。
(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题“从军行”,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3)(齐读古诗第一、二句)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第一、二句,集中写了边塞之景,诗中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奇丽壮阔,苍凉雄浑)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讨论探究:抓住重点词“暗”“孤”)这两句诗突出了什么呢?(环境恶劣;战争惨烈;戍边将士的孤立无援)现在我们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
(4)如果你是戍边将士,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想些什么?(快点回家)那么,诗中的`将士又在想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齐读第三、四句)第三句主要写了什么?(战士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然而,即使战争如此惨烈,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敌人,誓不返回家乡。突出了戍边将士为了保家卫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大敌当前时决心奋战到底的豪情壮志。
诗人在描写战争时,先描绘边塞风光以渲染战争气氛,再集中概括戍边战士长期战斗的艰苦生活及誓死破敌的豪情。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将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军行》,在那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中,感受到了戍边将士誓死破敌的决心和爱国热情。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背诵这首诗,体会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2.接下来我们要来学习另外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板书课题)。
1.(出示资料)了解诗人陆游。
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内容。
3.这首诗的诗题很长,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时间:秋夜将晓。地点:篱门外。事情:迎凉有感——一阵凉风吹来,心中产生一阵伤感。)所以简单来说,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景?(漫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巍峨的华山直上云天。)从句式上看,你发现这两句诗有什么特点?(句式一致。)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对偶)。除此之外,这两句诗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2.这两句诗写了奇伟壮丽的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美丽。然而,如此大好河山,却沦于敌手,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写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宋朝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满怀希望地望着南方,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如此一年又一年。)。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民的伤心欲绝?(泪尽)大好河山,沃土千里,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然而,他们的愿望却一次次落空,这是多么令人心碎啊!
4.自由读诗,体会其中的情感,并背诵全诗。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诗,一首写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另一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看看这首诗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吧。(板书课题)。
2.(出示资料)了解诗人杜甫。
3.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
(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763年春天。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乱”。763年,“安史之乱”结束。流落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消息,想到终于可以返回日思夜想的家乡,不禁满怀欣喜。于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4.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1)感悟“悲喜交集”。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被迫流落他乡,艰苦备尝。而这时突然传来捷报,诗人回想自己漂泊辛苦和黎民疾苦,不禁“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让我们试着体会这种情感,再读诗歌。
(2)探寻“喜欲狂”。
师: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
生1: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师:杜甫是一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人,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啊。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生2:从“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
师:杜甫当时已经52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又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师:诗人是为何事、何人而“喜”呢?
生1:他为战争结束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
生2: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
师:他为战乱平息、国家安定而喜;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喜”中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忧国忧民之情。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代边关的烽烟四起,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到了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教学反思。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容,在学最后一首诗时,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并体会情感,做到读思结合。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五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琥珀》这一课,齐读课题。老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质疑。
1、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
2、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
4、老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价值的句子。
5、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图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行思考。
(三)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会说到这块琥珀是什么样的,老师随即转入第二个教学步骤。
2、默读第二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抓主要内容说说。
(1)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苍蝇,什么样的蜘蛛?
(2)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苍蝇快乐,蜘蛛小心翼翼呢?这和后面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呢?
3、它们是怎样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
(1)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
(2)随后讲解:当贪婪的蜘蛛扑向快乐的苍蝇的那一瞬间,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不早不晚,不偏不斜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了里头,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呀!
(3)后来的情形又怎样呢?
4、默读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四)了解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2、默读第三段,思考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五)总结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琥珀形成的两个阶段是:由松脂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琥珀。这个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天气热,松树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苍蝇这两个小虫,形成松脂球;地壳变动,松脂球长时间埋在海底。
(六)了解琥珀发现的过程。
1、让学生默读15—19自然段,思考:这块琥珀是怎样发现的?
2、渔民为什么说这块琥珀很少见?
(七)了解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点明了什么问题?
附:板书设计。
琥珀。
形成的时间:约莫一万年前。
形成的过程:
(1)松脂球的形成。
(2)化石的形成。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六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处、稍”。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学习蚂蚁队长坚守原则的品质和领导才能。教学重、难点:
1.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习蚂蚁队长坚守原则的品质和领导才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蚂蚁搬食物吗?很远很远的地方,一只小蚂蚁找到了一块食物,它匆匆忙忙地跑回去,一会儿就带来了浩浩荡荡的一大队蚂蚁。它们是怎么搬运食物的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见到的或了解到的情景。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一块奶酪》,看看小蚂蚁们在蚂蚁队长的带领下搬运食物时,遇到了什么事情吧。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5.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搬奶酪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品味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组讨论提示:
(1)想一想,蚂蚁队长集合的时候,定了什么规矩?
(3)最后,那块掉了的奶酪渣怎么处理的?
(4)思考,蚂蚁队长为什么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
(5)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子后,为什么大家干活劲头比刚才更足了?
(6)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2.学生汇报,答疑解难。
四、深入画面,分角色表演。
1.自由组合,7—8人为一组练习分角色表演。
提示:练习的时候,注意认真研究文本,注意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演好蚂蚁队长和小蚂蚁的神态表情。2.请两组同学汇报表演。3.点评。
五、拓展延伸。
心里七上八下——恼火——犹豫——决定。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切”。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课前准备: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情景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2.一只美丽的鸟儿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阅读本文。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四、指导朗读第1组对话。
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4.指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
一、读第2~4组对话1.学生分组练习。
第二课时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不被小鸟的这一份真情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互相说说究竟怎样读更能反映小鸟的这份真情。
3.扮演角色,体验感知。
谁来做一回小鸟。你们可以像寸鸟一样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朗读)。
二、朗读、想象,体悟主题。
1.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感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三、拓展升华编写“友情卡”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1.读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一说。
2.总结。
去年——小鸟树——今年。
信守诺言。
珍爱友情。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八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联系字音,熟读课文。
2、充分利用图片和多媒体教学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培养学生多种渠道地采集资料的能力和兴趣,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通过对太空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师课前寻找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多媒体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引入课堂。
1、引入课堂,同学们请看,这是哪?(出示美丽的太空景色图)。
对,这就是美丽的太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有着“上天”的梦想;而今,这一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上天”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20xx年10月,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叔叔在这美丽的太空中活了二十多个小时(板书:太空生活),现在,彭老师就要邀请孩子们和我一起去了解了解咱们中国的航天史。
2、媒体播放,师讲述:。
3、创设质疑情景。
……。
(2)点击播放:杨利伟鼓励学生的话。
4、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孩子们可要仔细观察了,待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5、学生谈感受,师板书:趣事多。(齐读课题)。
过渡:太空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有趣的事呢?课文中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想读读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书要求:孩子们,你们读书时想给自己提点什么样的要求?
1、看来你们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了,那赶快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好每句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昨天学习生字情况。
(1)读带音节的生字。
(2)读去掉音节的生字。
(3)读带生字的词语。
4、读文。指名6个孩子接力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太空生活写了哪些有趣的事?
三、学习课文。
1、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你最喜欢哪件趣事的段落呢?
(1)学生再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
(3)齐读。(喜欢哪个段落就站起来读哪个段落)。
(1)课件出示:在太空中,宇航员-----必须-----,不然-----。
(做什么事)(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情况)。
(2)小组内说说——全班交流。
3、的确,在太空生活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那么,太空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有趣的事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1)孩子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2)交流。出示相应句子: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板书:失重)师介绍:在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任何东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飘浮起来。
4、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的趣事吗?我准备聘请几个太空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介绍,可以介绍书中的趣事,也可以介绍你搜集的趣事,先自己练习练习。
(1)出示练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互助完成。)。
a、运用书上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b、用了解到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c、联系生活,大胆想象,把话说完整。
大家好!我是太空小导游---,欢迎大家来太空旅游。由于。
(姓名)。
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所以游客们------必须----,不然-----。祝大。
(做什么事)(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情况)。
家在太空度过美好的一天!
(2)自由练习说一说。
(3)全班交流。
(1)点击播放:杨利伟叔叔说的话。
(2)你们听清楚杨叔叔给我们提的要求吗?孩子们,从现在开始,为你们成为宇航员的梦想努力吧!
四、兴趣题(三选一)。
1、画一画: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2、说一说:把你了解到的太空生活趣事说给朋友、家人听听。
3、写一写:根据手上的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假设自己在太空会发生什么趣事,以“我在太空中生活”为题目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睡觉。
(失重)走路。
洗澡。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能抓住要点,进行简要概述。
2、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讲故事讲具体,讲生动。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人物形象和情感,吸引他人。
3、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色彩,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故事内容,能抓住要点,进行简要概述。
2、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讲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突破方法:选用学生熟知的民间故事,通过小组讨论,提取故事关键词,根据词语对故事进行复述。
难点: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人物形象和情感,吸引他人。
突破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体验人物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
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如此类的民间故事影响着每一代人。这一单元,我们结识了舍己为人的猎人海力布,并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在你们的童年记忆里,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民间故事呢?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所想到的民间故事互相交流。
要想将故事讲得具体而生动,不仅要熟知故事的情节,还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本环节以《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练习,指导学生从理清故事脉络入手,进入故事情境。然后让学生进入角色,假设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牛郎,会如何向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学生在复述的时候,将文中的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后,以牛郎的口吻和情感将故事讲出来。
步骤一:出示《牛郎织女》故事内容,让学生快速理清故事脉络,抓住要点,找出关键词,在小组内交流,推选最佳代表进行复述,同时将学生写的关键词进行一一展示。
步骤二:小组代表复述故事之后,进行生生点评。引导学生从语句是否通顺、表情是否自然、是否抓住重点、是否需要补充、想象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步骤三:在学生复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关键词句。
步骤四:全班从各小组中评选出最有表现力的代表,予以鼓励。
步骤五:教师总结,当我们设身处地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经历、遭遇和情感体验后,对故事进行复述,才能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口语交际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民间故事中有许多情节留白。本环节可以针对一些留白情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让学生在自由的交际和想象中爱上讲故事。
本环节让学生从上课之初写下来的民间故事中挑选一个故事,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自由讲述,在口耳相传中再次将经典的魅力发挥出来。
讲民间故事。
转变人称,创造性复述抓重点有感情。
发挥想象,丰富故事内容填补细节。
教学反思: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表达,并让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引导,注重积累,让学生有话可说;
2.内容有趣,激发欲望,让学生有话想说;
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有话敢说;
4.示范引导,榜样激励,让学生有话会说;
5.把握尺度,因材施教,让学生说得精彩。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十
1.、图片、制作精美的贺卡。(教师)。
2.词语卡片、彩纸。(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设疑: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亲人在哪里工作,是什么职业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交流,同学们知道了很多职业名称。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工作地点和职业名称吧!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环节内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趣味识字”内容。
师:同学们,让我们和这些名称打个招呼吧!热情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学生齐读)。
2.认识“工、厂、医、院、生”,指导识记。
3.指导书写“工、厂”,学生写完后在小组内展示评价。(在学生书写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职业。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识字的快乐。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
果皮树皮加法办法旁边两边。
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
(2)多种方式读词语: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
(3)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4)继续扩词,积累词语。让学生用“皮、法、边、许、处、生”继续组出不同的词语。
2.写祝福语。
(1)教师出示多种贺卡,让学生欣赏祝福语。
(2)演示祝福语的格式。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给谁写,我们要顶格写。然后空两个格(大概两个字的位置)写上祝福的话。最后要写上我们的名字。
(3)说一说你准备给谁写,写什么话。
(4)一起试着做一张贺卡。
(5)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
6.学生练写“小、水、月、问”。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让学生美观、规范地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让学生学会发现语文知识的规律,并且联系生活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二、故事导趣,形象背诵。
2.出示图画,(按照诗句的顺序出示)说一说你看到风了吗?(引导学生说出从哪些现象可以看出风的存在。)。
3.我们为这几幅画配上诗句吧。按图片依次出示诗句,引导学生按照图画背诵。
4.这么美的一首诗是唐朝诗人李峤写的。这首小诗也是一则谜语,同学们回家要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诗里面写的是什么。
小结:看看古人多了不起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学生在朗读韵文的过程中一定会被其中的一些准备活动所吸引。教师为学生解疑的过程就是为孩子讲解中国风俗特色,激发学生的民族豪情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
回家和家里人猜谜语。
按笔顺规则书写“小、月”。
和家长一起读《春节童谣》,与家长进一步交流中国民俗的特色。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同步参与到以古诗诗句创编的故事《画风》中,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十一
(一)本课是一个感人的童话故事,在四次的对话中展开了故事的情节,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四次的对话让学生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
在教学的策略上,我围绕“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读课文,鼓励学生质疑从而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理解句子以及童话中的意思、情节,如在自由读时,我让学生找出小鸟为了寻找好朋友所到过的地方,于是学生找出了从很远的地方——森林——山谷——村子的句子及词语,我随即板书,从这些句子、词语中也抓住了故事的情节,学生就会理解到小鸟千里迢迢、力尽艰辛找朋友的过程,理解到童话要表达的意思,体会到小鸟对友情珍惜的情感了;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演故事的情节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就是在这语言文字的演绎中,逐步感悟内化,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有的语调高扬一点,有的稍低沉,有的边读边做动作,还有正象人们所说的真是“七情上脸了”,这些真情流露正是他们纯洁幼稚的童心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演绎;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的介入以及学生读悟后拓展想象让学生从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组织语言进行描述,既提升了学生的言语能力也让学生感悟童话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是收获较大的,但毕竟我教学经验尚浅,同时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这节课我也觉的存在着不少的遗憾!如在学生对角色的感悟方面,我是觉得部分学生还不够深刻,原因是对一些关键词的读悟的指导还不够到位,如果我不是心情过急,可让学生走上讲台演绎对话,说感受,可能就会带动得好些,这是其一。其二,在小练笔得过程中,如果我能提示一些童话的写作特点,可能就会引导出一部分尖子生能用童话式的语言丰富故事内容,为学会童话奠定基础。
(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这四组对话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本文是以诚信为主题,但是对四年级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来说,他们一拿到课本不一定就能够捕捉诚信这个主题。诚信、奉献、环保三个主题的多元体会又会造成“人文性的厚度”不够的缺憾。小鸟的执着追寻,对诺言的尊重,传递给我们:这是一只多么重情义的小鸟啊!所以我以诚信(友情)主题的体会为主,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在设计本课时,我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去年的树》是侧重于人文性的课文。因此,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运用了动画《去年的树》,目的是让学生深深体会诚信,友情。在课堂中我试图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重点,让学生带着忧伤,带着对大树的同情深深的去体会,去感悟。因为方法到位,大胆放手,课堂基本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种境界。
但“了解课文内容”这一块的设计不到位。刚开始,我认为要概括这篇课文的内容非常简单,一上课,才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课后,杨老师提出,是否能将这块内容放到文章理解后在出示,这样一来会简单一些,要考虑学生能力,根据他们的知识基础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并且尽量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三)在设计本课时,我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我的理解,有的课文偏重于工具性,有的偏重于人文性。因此,我觉得语文老师要把握好侧重点。而《去年的树》则是侧重于人文性的课文。因此,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运用了动画《去年的树》,目的是让学生深深体会诚信,友情。
有的学生说:“大树啊,大树,我们是好朋友。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我们之间的友谊天长地久。”有的学生唱:“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有的唱,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上完课,我觉得学生感受很多,收获很多。“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感悟,还将是我继续努力的课题。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十二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子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这篇课文是远程研修期间殷慧老师执教的观摩课例,当我准备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立马想到就按殷老师上课的思路来讲述这篇课文,我想看看我讲出来的效果怎么样?因为殷老师用的教材是苏教版的,我们用的是人教版的,课文内容有点出入,我就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稍稍做了一下调整。讲完之后,感觉流畅,舒服,学生也能理解到位,总之是比较成功的。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如第一课时重点指导两次次掌声,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
验。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3.在体味中升华。
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最后,在理解课文后,边播放音乐边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掌声,大多数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体会,文章内容得到升华。
这份教案让我真正体验了一次从教课文走向教课程的过程,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阅读、吃透课程标准,年段目标了然于胸,然后再去阅读、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会胸有成竹,才会方向明确,才会游刃有余,才会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地中获得进步。从中也让我感受到磨课的重要性,人多力量大,智慧多。只要一个学校能像这样进行磨课,相信每位老师成长的更快。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十三
【教材内容解析】。
1——4自然段用平实的语言描述雪孩子陪伴小白兔的情景,快乐而温情。第。
9——14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结局,雪孩子“浑身水淋淋——化成水——变成水汽——变成了白云”,如此温情细腻的表达让人既伤感又欣慰,雪孩子没有远离,它依然在小白免看得见的地方,守候着它的朋友。课文配有插图,第一幅图是故事开始时,小白兔和雪孩子快乐玩耍的情景,第二幅图是故事结束时小白免仰望天空中雪孩子变成白云的情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观察插图,在特定的情境中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把阅读与看图、想象与说话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添、柴”等。
16个生字,会写“停、唱”等。
10个字,会写“不停、出门”等。
12个词语。
2.学习默读。能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2.认真听,说清楚故事内容。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使学生从中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会默读课文,能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教学过程】。
【课件显示雪人】雪人和小白兔之间正发生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想听吗?
(想)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文《雪孩子》!一起读课题。——雪孩子。
谁来说说我们以前都是怎么读课文的?雪孩子的故事比较长,朗读需要花很长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快速读的方法,叫做默读。
【板贴:默读】关于默读,这里有一首小儿歌。来,小手伸出来,我们一起拍手读。我来起头。一二。
【手拿书本立桌面,眼离书本一尺远。小嘴闭上不出声,眼睛跟着字词走。】。
【板贴:不出声】记住呦,不出声【板贴】老师看一看,哪些同学能够用默读的方法,把课文读通顺,把不认识的生字都记住。开始读吧!
读完的孩子放下书坐端正。都读完了。刚刚我们第一次运用了默读的方法,同学们都做到了“不出声”,真棒!你有没有发现,默读比我们大声朗读速度更(快)。那生字都记住了吗?李老师来考考你们。
(1)【烧水烫人灭火】请你读。读的字字准确。再看这几个生字宝宝,你们发现了什么?那看这幅图,它与哪个字很像?预设:这是是烫。你从哪里看出来是“烫”?预设:因为“火”字在下面。上面的左面是水,像汤。
这个句子有点长,老师给他画了停顿线。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huo)了。】。
你再来读读。这就读好了。看这个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
预设:火大、剧烈。嗯,结合上下文,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字词的意思。
(2)再来看这个句子,谁想读?
1:就是全身、满身。
预设。
2:就是身体从上到下。你们看,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可见,换词也是理解句子意思的好方法。
1.同学们,这里有四幅图画,谁能按照故事的顺序帮老师排一排。请你上台来。谁能看着这些图画,说一说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看,这就是小白兔和兔妈妈堆的雪孩子。
2、学习。
拿起书本,默读。
4-6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白兔和雪孩子是怎么玩的呀?读完的孩子已经端正坐好了。谁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小白兔和雪孩子是怎么玩的?想一想,小白兔会给雪孩子唱什么歌,跳什么舞呢?你第一个举手,你来说。那你说,雪孩子快乐吗?(快乐)快乐就要让老师感受到,一起读。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
【课件显示玩耍的动态图】就这样,他们成了一对快乐的好朋友。
【第二幅图下面板书快乐】。
3、学习。
7.8自然段。体会雪孩子的勇敢。
可是玩着玩着呀,小白兔玩累了,回家把柴烧的旺旺的,睡着了。接下来,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我们继续读!这次呀,老师再提一个要求。因为刚才我突然发现有两个同学用手指着读了一会儿【师学手指的动作】。所以这次,我们再增加难度,不能用手指着读。
【板贴:不指读】敢挑战吗?我们先跟着屏幕试一试。做到不出声,不动嘴唇、不指读,眼睛跟着红字走。
【屏幕出示。
7.8自然段】读得又快又安静这次你又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雪孩子?
预设:勇敢的你从哪里能看出雪孩子的勇敢呢?雪孩子去救小白兔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们看,【视频】熊熊大火一直在燃烧,温度越来越高,如果我们的身体碰到,会是什么感觉?可是雪孩子却冲了进去,此刻,这就是一个勇敢的雪孩子。
8自然段)。
你看,他的好朋友就在火海里,所以他冲进去的时候,速度应该很快。应该这么读。
像这样,你会读吗?你来,读给大家听。你很勇敢,也有点着急,就像这样,你们会读吗?我们一起读一读,来赞美这个勇敢的雪孩子。
4、学习。
9-14自然段读完。记住呦,不出声,不动嘴唇,不指读,眼睛跟着字词走。雪孩子去哪儿了?他变成什么了呀?什么样的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课件: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课件: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是啊,这朵白云这么美,他是雪孩子变的。
4幅图下面板书美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美丽的雪孩子吧。一起读【第。
14自然段】。
六.作业布置。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默读的方法,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快乐的。
勇敢的美丽的雪孩子,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美好的故事我们要学会分享,课下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十四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
2、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3、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教学重难点: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1、先从两个观察游戏入手的,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学生说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简单说说理由。第二个游戏观察图形,从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哑铃和毛笔。用这种方式导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老师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清楚地表达、认真地倾听的能力。
2、老师要求男同学闭上眼睛,让女同学观察毛笔的位置,然后让女同学来讲述毛笔在图形的什么地方,只能用嘴叙述,不能用动作来指点,男同学要根据女同学的描述找到毛笔。这就是在训练学生清楚地表达、认真倾听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谁能讲得比她更清楚?”“谁还要补充?”“根据描述,你找到了吗?”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3、由学习伙伴的话作为引子,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名个别学生在全班发言后,老师安排小组交流,要求专心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的发现。然后让学生汇报小组的发现。其中,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4、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们最感兴趣的发现?”,学生纷纷回答,老师从中挑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围绕着这些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示范怎样进一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6、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2、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二、读读背背。
5、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6、分小组练习背诵。
7、说说这个儿歌知道了什么?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瞠”等7个字。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认认。
1、出示六个词语,让学生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式指名认读,检测识字的效果。
3、展示人体器官的挂图,由一位学生读词,另一位学生指出图上相应的部位或者器官。
4、说出几个表示人体器官或部位的带有“月”字旁的字来。
二、宽带网。
5、组织竞赛讲故事活动。
a教师可以先宣布竞赛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b竞赛活动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选出优胜者,然后在班级内在竞赛。c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优胜者,并让优胜者介绍经验。
6、开展推荐读物活动。
介绍自己读过的讲科学发明或者发现的图书。向学生推荐并互相借阅。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法,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大多学生作文时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一、要浅化习作入门。对于语文教师,切忌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而是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你的快乐、你的忧愁。
二、练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写作能力。在平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在课堂上要经常指导学生去观察、练笔,使每个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三、多做游戏,在玩儿中写,培养写作兴趣。将游戏融入到作文训练中,教学生玩中写作,写中再现玩趣。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语文三上教案部编版篇十五
上课时间:20173月9日(第3周星期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吃、主、住、以、叫、江、没”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师: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毛主席。
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
生:他是我们国家的主席……。
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课件展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毛主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吃、主、住、以、叫、江、没”,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教学反馈:
教学反思内容:
课题。
总第(14)课时。
第(2)课时上课时间:2017203月9日(第3周星期4)。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吃、主、住、以、叫、江、没”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1段。
师: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在哪儿住过?“这儿”指哪儿?
生:毛主席在一个小村子住过,也就是瑞金城外的沙洲坝。
(让学生读读第一句,然后把两句合起来读读。)。
2、自由读的形式读第2段。
师:乡亲们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
生:乡亲们吃水难。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在村里挖了一口井。
朗读这段,指名3~5人。
3、齐读第3段。
师: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
师::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生: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感谢毛主席,怀念毛主席,饮水思源。
分小组读,集体朗读。
4、简介毛主席的其他事迹。
学生先交流自己对毛主席其他事迹的了解,体会毛主席的品质,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补充。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那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四、实践活动。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毛主席的故事。
2、利用班会讲解毛主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