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自我成长心理报告十 大学生心理学自我成长报告(优质13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观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虎门销烟,观后感篇1
虽然,现在已是21世纪;虽然,现在也不再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虽然,我们曾说要将中国人的耻辱抹去;但,我们不能忘却的是那些伟大的爱国主义英雄!前段时间,我在网上观看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虎门销烟》。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1839年6月3日,林则徐等人将在虎门寨销毁鸦片。当时,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中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硝烟池内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旁观的群众看见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个个高兴的蹦啊、跳啊,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目光转向现在,虽然吸食毒品的人少之又少,也不可能将一定范围内的毒品全部销毁,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专门用来惩罚那些吸食毒品、贩卖毒品的人!以此来告诫他们吸毒、贩毒是不对的!过去,毒品以鸦片为主,可现在,新型毒品数不胜数,如:、k粉、海洛因、大麻等。这些毒品的威力比以往更胜一筹,看到人们吸食毒品后那萎靡不振的样子真令人心痛!并且一旦沾上毒品,就很难戒掉。如果,一段时间不吸食,就会全身痛痒、寝食难安!
有时,毒品甚至能害得人家破人亡!就如福建省有一户人家,生活美满,虽谈不上富裕,可小日子却也过得幸福之极!不过,一场飞来横祸,却将这一切都变了!原来,这家的女主人,在一场意外车祸中去世了!全家人悲痛之极,而她的丈夫却因万分悲痛而沾上了毒品,不能自拔!很快,家里仅有的的积蓄都用来买毒品,把家中开的小店卖了买毒品!小儿子独自在家,没得吃,没得喝。最终,竟饿死家中!因此,爸爸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进了看守所!
这个真实的故事,似乎让我明白了什么:很多吸毒的人都是曾遇到了一些十分残酷的事后,才沾上的!可是,悲痛、残酷的事谁没遇过呢?“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曾一度身患绝症,但他并没有失去信心,并没有放弃与病魔作斗争,也没有消沉,而是勇敢的活下去!这样大的灾难使他拥有了更多勇气,让他在宇宙学上有着巨大的贡献!是啊,面对残酷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正是人生的岔道口,正确的选择会让你走向成功,而错误的选择则会毁了你一生!
再一次面对林则徐,我再一次感到快感!他深深知道这害人的鸦片会使老百姓们萎靡不振,这一次,我感受到的又是他那浓浓的爱国之情!
虎门销烟,观后感篇2
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上,青年的作用可谓浓墨重彩。无论是五四运动的爱国情怀,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勤劳朴实,无不闪烁着奋斗的青春光辉。反观当下,“佛系青年”“积极废人”……这些热词听起来就让人有种丧丧的颓废感,但这些青年“人设”大行其道,广泛传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有的人会说,这些热词不过是青年人的自嘲而已,何必看得这么严重呢?
确实,单独看来,这一系列“丧系”名词,更多的是带有一种自嘲的意味。但是,当这一堆“丧系”名词频繁地在社会生活中出现、流行乃至火爆时,它就可能不是一种人的自嘲自解,而可能是一个群体的自哀自怜。这些青年“人设”,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消极等待、追求安逸、不思进取的想法:我已經足够努力了,歇一会儿理所应当。而且这样的想法在群体内不断得到响应,在不知不觉间腐蚀着青年人的思想,消磨着青年人的斗志。
如果放任这样的“丧系”思想传播,会懈怠了气力,软化了精神。网上流传的“三和大神”,本是深圳市龙华区三和劳务市场靠打零工为生的“农二代”,他们奉行“今日有钱今日花,明日无钱才打工”的生活原则,找工作,要来钱快、活轻松、工资日结;干一天玩三天,消极度日。与怀抱“东南西北中,发财来广东”的壮志雄心的“农一代”相比,他们得过且过、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与行尸走肉没有多大区别。他们离繁华虽近,但离幸福很远,因为他们没有活出年轻人应有的精神状态。
放眼望去,“三和大神”似的“佛系”思想无处不在!许多年轻人寒窗苦读十余载,鲤鱼跃龙门没有立刻变成现实,慢慢地,心灵受到创伤,爱上了“宅”。他们沉迷游戏,不再为自己的人生做远景规划和长期投入。这些人和“三和大神”一样,一面想着改变自我,一面却没有走出去的勇气,陷入一种“低欲望的状态”。
奋斗进取型的“人设”才应该是青年们的标杆。出身寒门的河北女孩王心仪,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时在一家教育辅导机构打工;出身寒门的云南小伙崔庆涛,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时还在建筑工地上搅拌砂浆。他们不靠天,不靠地,就靠自己。过去20年,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很多人获得了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了研究生。虽然做一名保安并没有什么不好,但积极进取、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样子更美!对于每一位年轻人来说,青春时千万不要放弃奋斗,因为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今天,中国正在新时代的路途上昂首阔步前进,国家日益富强起来,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躺在先辈创造的美好世界中,放宽心,睡大觉。青年一代,千万不要信奉“今天岁月静好,自有人替我前行”的理念,要时刻警惕被“丧系”“颓废”情绪消磨了自己的意志力。
虎门销烟,观后感篇3
很多对于白昼流星争议很多,,但是我真的最爱这个故事,其次是葛大爷,然后就是徐峥的小孩子部分(吴京和马伊琍出来之后太尬了)。关于白昼流星,讲的是扶贫和神舟十一号,李叔和沃德乐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很好,特点鲜明,从刚开始偷东西抢东西的野孩子,到看到神州降落之后落下的泪,很多人转变太快,但是总共就22分钟,不管怎样弄都快,这样子刻画反而很好,偷李叔救命的钱之后,就有转变的苗头,说这不是偷的不是给的,是借,以后会还的时候。其次就是扶贫与神州的对应,前边的扶贫已经提现出来了,但是世界是留给年轻人的,他们需要希望和爱,李叔对于他们更多的是精神扶贫,让他们见证寓言故事里的白昼流星,进行心灵的洗礼。没有必要因为两个孩子进去,而否定了白昼流星的全部。
前夜故事讲的很好,但是逻辑硬伤太多(前面剧评已经有分析了),偏偏只针对白昼流星骂,然后找各种借口为前夜挽回,说什么电影需要戏剧性,可以放弃一些逻辑,要不然没法看,那么同理,电影也需要一些浪漫主义,这个要求也并不过分,你可以觉得他不好,看不懂,不感动,但是他真的没有烂到辣鸡的水平,毕竟立意摆在那里,能带给人很深的讨论。
相遇很喜欢张译的表演和人物刻画,但是车上任素汐那一段完全没有必要,占据太多部分,本来很期待科学家更多的人物经历的描写的。
回归只讲了零时零分零秒升起中国国旗,没有其他的记忆点。
至于护航,耍帅镜头太多了,故事也没有特别吸引人。
真实故事的新闻,是两个牧民把副伞送过去的,也不必说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这些东西的这种话
现在很多人已经在抠字眼了,电影真的不能这样,如果这样,每一个部分都说不过去,很喜欢评论里的一句话,衣服翻过来穿里子是干净的,代表野孩子的内心也是干净的!
一部浪漫主义的电影,观众偏偏要求他现实,就像你想吃甜的,吃了辣的就要骂他为什么要是辣的一样。
虎门销烟,观后感篇4
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2113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5261超地位。
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1653银的优势。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资产阶级出于其掠夺本性,竟用鸦片来冲击中国的贸易市场,获取一本万利的不义之财。
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再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除了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外,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则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
由于鸦片输入的急剧增加,使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完全改变。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中国却相反,造成白银大量外流。据统计,1820-1840年间,中国外流白银约在1亿两左右。由鸦片大量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已开始扰乱清王朝的国库和货币的流通,使清朝的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更为严重的是鸦片的泛滥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如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使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
因此,要求禁烟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有爱国心的士大夫也要求禁烟。从1836年起,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场禁烟与弛禁的激烈争论。
湖广总督林则徐、两江总督陶澍等支持黄爵滋的主张。林则徐从1838年7月至9月,3次复奏道光皇帝,赞成黄爵滋的主张。他尖锐地指出,如果不切实禁烟,长此下去,几十年后,军队就会衰弱,国库就会空虚,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国家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于1839年1月8日在北风呼啸的严冬离开京城,踏上南下征途。3月10日到达禁烟斗争的最前哨广州。林则徐到达广州后,立即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等合作,开始禁烟工作。广州的广大人民群众看到林则徐有禁烟的决心和魄力,都积极行动起来,支持林则徐的缴烟命令。
为了敦促洋商交出鸦片,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并派兵严守商馆,断绝商馆与澳门的交通,撤退中国在商馆中的雇员,终于迫使英国鸦片商贩同意缴烟。林则徐、邓廷桢率领文武官员,勒令停泊在零丁洋的洋趸船上的英、美烟贩缴烟,从4月12日到5月21日,收缴了2万多箱鸦片(其中1540箱属于美国烟贩),共计237.6万多斤。这在清代禁烟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这一胜利,像惊雷般地轰击了珠江口外零丁洋上的敌船,那些贩运鸦片的敌船纷纷逃窜。
1839年6月3日,这是值得中国人民纪念的日子。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为了让外国人“共见共闻”,6月13日,林则徐发出告示,准许外国人到销烟现场参观。一些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参观后,惊叹销烟工作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乎他们的“臆想”。从6月3日到25日,除留下8箱作为样品送往京城外,200多万斤鸦片全部销毁了。
林则徐是一位民族英雄,在清朝处于危难之中时,他挺身而出向道光皇帝上书,宣传鸦片的危害,还在广州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使外国人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同时我感觉到了清朝政府的无能,为了能够维护尊严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把我国的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赔款2100万元,从此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如果当时中国的科技技术很发达,也就不会把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落后就要挨打”再一次证明了只有国家的科技发达了,才能在世界上立足。联系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为以后的朱国建设做出贡献
虎门销烟,观后感篇5
在读了《虎门销烟》的故事之后,我顿时感慨万分。没想到,在清代,还有这样一个将自己的赤胆忠心献给国家、献给人民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19世纪中叶,当时,西方的一些国家为了得到更多的白银,便开始把鸦片运进中国,毒害了许多中国人民,弄得许多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读到这里,我感到十分愤怒,恨不得把那些鸦片贩子都抓起来,赶出我们中国。这时,林则徐受皇帝指派,挺身而出,来到广州查禁鸦片。他面对英国人白银的诱惑严辞拒绝,面对武力的威胁挺起胸膛,不禁让我看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大形象。
1839年6月3日,这是一个让中华儿女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在这一天中,林则徐一声令下,几十个青年的小伙子,把一箱箱的鸦片投进池子,又倒入石灰,霎时,池子里就像炸开了锅一般,“咕嘟咕嘟”得冒气泡。老百姓们连连叫好高呼:“林大人英明,林大人英明!”英国人也脱帽致敬!
虎门上空的黑烟一直冒了二十几天,这些鸦片才全部被销毁。要不是林则徐,中国人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同胞死于鸦片的魔爪下。这次“虎门销烟”大大鼓舞了中国人。可以说,虎门销烟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壮举,林则徐成为了我心目中真正的民族英雄。他奏响了一曲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树立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自尊的新形象。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勿忘国耻,牢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从此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伟大梦想。
虎门销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