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县开展淡水养殖抽样调查的通知(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南城县开展淡水养殖抽样调查的通知篇一
第一节.传统养殖品种:
一、四大家鱼:
1、鲢鱼:
又名白鲢。体白色。属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性情活泼,善跳跃,对环境适应性强,分布广、生长快,常与其它鱼类混养,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鱼苗可靠人工繁殖大批培育。夏季易发病。
2、鳙鱼:
又名花鲢。胖头鱼。体表有花斑。属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近年来研究表明,鳙鱼也可摄食人工粉状饲料。性情较温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分布广、生长快,常与其它鱼类混养,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鱼苗可由人工繁殖大量生产。夏季病多。
3、草鱼:
属草食性鱼类,主要以青草、苦草、菹草及被淹没的陆生高等植物的茎、叶为食,好贪食。体表草黄色。性情较活泼,喜栖于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水域。适应环境能力强,分布广、生长快,常与鲢、鳙、鲤、鲫等混养,是我国主要的养殖对象之一。鱼苗也靠人工繁殖大批生产。夏季病多,以“草鱼老三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最为常见和严重。
4、青鱼:
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螺、蚬等软体动物为食。体表为青灰色。喜栖息于中下层水域。生长迅速,常与其它鱼类混养,为我国的主要养殖对象之一。青鱼具有体质健壮、生长快、成活率高、增肉倍数大、产量高等优点。2冬龄青鱼最易患病,死亡率高。
二、其它养殖鱼类:
1、鲤鱼:
属杂食性鱼类。多栖息于底质松软和水草丛生之处。性情活泼,适应性强、能耐寒、耐低氧,食谱广,生长迅速,在静水和流水中均能繁殖,为稻田养鱼、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的主要对象。品种很多,性状较好的有荷包鲤、荷包红鲤、芙蓉鲤、镜鲤和锦鲤等,尤其是杂交选育出的建鲤、丰鲤,具有肉味鲜美、病害少、易捕捞、生长快等特点。
2、鲫鱼:
属杂食性鱼类。喜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浅水区。性情活泼,适应性很强,能耐低氧,在碱性较强(ph=9)的水域中也能生长、繁殖,生长较慢,是我国稻田养鱼的主要对象,也有与四大家鱼搭配池养的。肉质细嫩,汤味鲜美,为我国各地最普遍的食用鱼之一。品种很多,以江西彭泽鲫、异育银鲫、日本白鲫性状最为优良。这些优良品种可作为主养鱼模式饲养。
3、鲂鱼:
属偏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喜栖息于多水草的敞水区的中下层。能在池养条件下自然发育达到性成熟。抗病力强,性情温和,易于捕捞,起水率高,生长较快。肉嫩脂多,味道鲜美。常见品种有团头鲂(又名武昌鱼)和三角鲂,因团头鲂性状优良,现已成为主要养殖对象,在全国21个省市放养。
4、鳊鱼:
又名长春鳊。属偏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藻类、水生植物的茎、叶、碎屑及其种子为食,兼食枝角类和轮虫等。分布广,产量大,为我国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肉味鲜美而多脂,深受群众欢迎,曾作为养殖对象,但起水率不高,现已逐渐被团头鲂取代。
5、鲮鱼:
又名雪鱼。属杂食性鱼类,以刮食固着藻类、植物碎屑和腐殖质为主食。生长较快,肉味鲜美,为华南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广东、广西常将其与草鱼、鲢鱼等混养,既不争食,又能静化水质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两广以做鲮鱼罐头和作为鳜鱼的活饵料为主。此鱼不耐7℃以下低温,故在11月份前即要采取防寒措施。
第二节.名特优养殖品种:
1、罗非鱼:
又名非洲鲫鱼。杂食性。在淡水、咸淡水和海水中均能生长和繁殖,最适生活水温为20~25℃,10℃以下难以生存。性成熟早,繁殖快,生长迅速,当年可达上市规格。原产于热带非洲东部,1944年和1957年先后移入我国台湾和广东,现已成为我国大量养殖的对象。目前一般饲养单性罗非鱼,便于控制放养密度和生长速度。
2、南方大口鲶:
又名河鲶。性情凶猛,白天多栖息于水草丛生的底层,夜间至浅水处觅食,主食小型鱼类,也吃虾和水生昆虫。生殖期为5~7月份。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肉质细嫩,骨刺少,是良好的养殖对象和食用鱼。
3、长吻危:
又名江团。肉食性。常生活于水体底层,产卵期为4~6月。分布较广,个体较大,肉嫩味美,刺少,鳔肥厚,可制鱼肚,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和上等食用鱼。
4、鳜鱼:
又名桂花鱼。喜栖息于水草茂盛水域的中下层,性凶猛。主要以活鱼虾类为食,幼鱼大量吞食其它鱼类的鱼苗。分布广,个体大,产量高,肉质鲜嫩,刺少,为上等食用鱼。
5、虹鳟:
属肉食性鱼类,性凶猛。为冷水性鱼类。生长迅速,当年鱼一般可达50~200g,3龄1~2kg以上。适应性强,0~30℃是生存极限范围,3~21℃均可生长,但以10~18℃最适宜。对水体溶氧要求较高,6.4mg/l以上时健壮生长,2mg/l以下时死亡。可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肉多刺软,肉嫩味美,为高级食用鱼。
6、鳗鲡:
又名河鳗、白鳝。平时生活在淡水中,秋后成体洄游入海产卵。昼伏夜出,以捕食小鱼虾、蟹、蚯蚓和水生昆虫为生。肉质细嫩,富脂肪,为上等食用鱼。可出口创汇。我国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7、斑点叉尾回:
又名沟鲇。喜底栖,生长适宜水温18~34℃,适宜ph值6.5~8.9,溶氧2.5~3.0mg/l以上。杂食性,贪食,常在弱光下集群摄食。原产于美洲,是美国的重要温水性淡水养殖鱼类,其产量居美国淡水养殖鱼类的首位。养殖方法可主养或搭配饲养。
8、淡水白鲳:
又名银鲳。常集群栖息于水的中下层,游泳较慢,易捕捞,喜生活于底质为淤泥,水质呈微酸性或中性(ph值6.2~7.5)的环境。对水中溶氧要求较一般鲤科养殖鱼类为低,可在各种水域中放养,个体间不相互残杀。耐低温能力较差,极限温度为10℃,生活适温22~30℃。对盐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10‰时能正常生活。杂食性,食量大,嗜食各种人工饲料。生长较快,人工饲养鱼苗当年可达500g左右,2龄鱼可达1500~2000g,3龄鱼可达3000g以上。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可单养或与其它鱼类混养,越冬在16℃以下时要采取保温措施。
第三节.水生经济动物:
1、鳖:
又名甲鱼。属变温动物,性胆怯,喜栖息于安静环境中。低于20℃时有“晒背”习性,以提高体温、增强代谢;低于15℃时开始停食,10℃以下进入冬眠状态。野生鳖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螺、蚌、蠕虫、节肢动物及鱼等。人工养殖时,除投喂动物性饵料外,还可辅以植物性饵料,或者直接使用优质的甲鱼配合饲料。体重超过50g以后养殖较顺利,在自然条件下3~4龄时个体体重在250~400g之间,是其生长优势阶段。在人工加温越冬饲养条件下,当年鳖苗平均饲养12-16个月即可达400-1000g。常见品种有中华鳖、山瑞鳖等;以中华鳖养殖效益较好,大多采用稚、幼、成、亲鳖分级饲养法,也有与鱼种或成鱼混养的。自古以来即被视为滋补珍品,在医疗上有滋阴除热、破结软坚的功效。
2、虾:
多营底栖或穴居生活,为杂食性鱼类。可摄食人工饲料。发育过程中有幼体变态期,一般生长发育分期为: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成虾,蜕壳1次即猛长1次。大多数为海生,少数产于淡水。海水养殖种类主要是对虾属的中国对虾、日本对虾、草虾、白虾等;淡水养殖种类主要是罗氏沼虾及其近似种。虾的肉味鲜美,加工成虾米、虾酱、虾油等也很受欢迎,经济效益较高。
3、蟹:
多营穴居生活,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为杂食性。且贪吃、好斗。夜出昼伏。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幼体变态期,一般分为:卵—蚤状幼体—大眼幼体—稚蟹—成蟹,蜕壳1次即猛长1次。90%为海产,海水养殖种类主要是梭子蟹科的三疣梭子蟹、青蟹等,淡水养殖种类主要是方蟹科的中华绒螯蟹(河蟹)。蟹肉味美且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上等食用品。
挑战牌水产预混料鱼、虾、蟹、鳖都需要
第三章.水产动物养殖技术:
第一节.鱼类的养殖: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水产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科学的总结出鱼类养殖的八字精法,即“水、种、饵、密、混、轮、防、管”。
一、水体环境条件:
1、水面:池塘养殖水体一般要求呈长方形,东西走向,长:宽约2~3:1,以增加光照;底质为壤土或沙壤土;面积:成鱼池5~15亩,鱼种池1~5亩;进排水设施齐全,水源方便、有保障;四周无高大树木或建筑物遮蔽。
网箱养殖水体,一般来说要求更高,因养殖密度大,易污染水体,故要求水面更宽阔,最好有流水或微流水。
2、水深:池塘养殖一般要求成鱼池在2米以上,鱼种池1~2米,而网箱养殖则要求在2.5米以上。
3、水质: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池塘养殖对水质的要求,据渔农观察水色的经验可概括为“肥、活、嫩、爽”四个字。肥,即水中的浮游生物、有益藻类及细菌等丰富,可为滤食性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活,即水色从早到晚有一定的变化,早上淡、下午浓,而非一成不变、一潭死水;嫩,即水色鲜嫩翠绿,藻类以绿藻等易消化种类为主,而非深色的老水;爽,即水质清爽,不混浊并且透明度适宜,25~40cm左右,溶氧充足,一般在2.5~3mg/l以上。网箱养殖由于采用全价颗粒饲料进行高密度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则更高,特别是对溶氧要求更高,一般应在3.5~4mg/l以上。
二、鱼种的选择:
指放养苗种前,要选择适合本地甚至本场养殖和市场需要的品种,把好苗种品种和质量关,选择优良、健壮的鱼苗、鱼种。
优质苗种的一般要求是:
1、遗传性状优良,适应性强,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有条件的最好从原种场购进;
2、规格整齐;
3、体质健壮,鳞片完好,无病无伤,活动力强;
4、生态特征健全。
放养的鱼种规格,应根据生长速度、养殖周期、自然条件、养殖技术水平以及计划产量、出场规格和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加以确定。常用规格为:草鱼150~500g,青鱼500~800g,鲢50~350g,鳙50~500g,鲤鱼50~100g,鲮、鲫、鲂、鳊15~50g。
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现以冬放为主。冬季放养,因为气温低,鱼种运输不易受伤,放养后有较长的恢复期,可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三、合理密度:
主要是指池塘养殖中应进行合理的密养,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发挥鱼产潜力,提高单产。
1、鱼苗养至夏花:亩放鱼苗10~15万尾。20天左右可达0.8~1寸。
2、夏花养至冬、春片:亩放夏花1万尾左右。
3、鱼种养至成鱼:鱼种投放量应根据放养鱼种规格、饲料来源、计划捕捞规格、池塘条件、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决定。常用经验公式为:亩投放量(尾)=计划亩净产量(kg)/[(计划捕捞鱼体平均尾重(kg)—放养鱼种平均尾重(kg))×成活率]
池塘养殖中,对生长较快、个体较大的种类,同一水层一般放养1龄鱼种200~250尾/亩;而对生长较慢、个体较小的种类,同一水层一般放养1龄鱼种250~300尾/亩。如果搞池塘精养,密度还可再高些。
网箱养殖更是高密度的养殖了,但也有一个合理性问题。若靠天然饵料培育鲢、鳙鱼种,则放养体长4~5cm的夏花100~400尾/m3阅读全文(53)| 回复(0)| 引用通告(0)| 编辑
南城县开展淡水养殖抽样调查的通知篇二
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知识讲座
徐正云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单养、混养和套养
c.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d.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5.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e.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南城县开展淡水养殖抽样调查的通知篇三
南城县开展淡水养殖抽样调查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渔业统计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准确了解渔业经济运行态势、指导渔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渔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渔业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和权威性,提高渔业统计调查效率,改革渔业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渔业统计体系,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渔业统计抽样调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渔【2008】13号),确定2008年在江西省开展淡水养殖业统计抽样调查试点工作。为使我县淡水养殖业统计抽样调查试点工作与省、市同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范围和调查内容
本次抽样调查的范围为我县12个乡(镇)及所有行政村(居委会)淡水养殖户。调查内容为养殖户的基本生产情况和按养殖方式、产品种类划分的养殖产量。
二、抽样调查的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
抽样调查工作的实施主要分四个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基础数据准备与人员培训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和总结验收阶段;总体时间安排为2008年4月—2010年3月。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4月至2008年8月):主要是制定具体的调查方案及实施办法,确定抽样总体和样本村。
1、确定抽样总体及收集抽样总体资料
抽样总体为我县12个乡(镇)全部淡水养殖行政村(居委会)。7月下旬,县畜牧水产局召开淡水养殖抽样调查工作动员会,对基础信息收集工作进行布置。
7月30日前,组织被调查的各行政村(居)委会填写《江西省行政村淡水养殖基本情况表》,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审校盖章后8月10日前将该乡各行政村填写的《江西省行政村淡水养殖基本情况表》报县畜牧水产局;县畜牧水产局负责审校该县所有行政村报来的基础资料,并于8月20日前完成数据录入工作。
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各行政村2007年淡水养殖户数(户)和按养殖方式分的面积(亩)、养殖方式分的产量(公斤)、养殖品种分的产量(公斤)等数据。省、市、县三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将组织一批熟悉基层渔业生产情况的专家对数据进行审核,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确定抽样方法及抽取样本村
本方案采用的是我国农村统计中运用的“多目标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mpps)”,采用先进的mpps抽样理论抽选样本。通过调查样本村(简称“样本村”)的各项指标,推算出全省(即目标总体)的淡水养殖产量等数据。
9月中旬完成资料汇总,由农业部渔业局抽样调查专家组和工作组对样本框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会同我省抽样调查组实施抽样,确定抽样调查的样本村。原则上以100个左右样本村为样本量。
(二)基础数据准备及人员培训阶段(2008年9月-12月):主要是确定样本户,收集样本户数据;开展调查员培训,发放资料,并深入基层调研,试填抽样报表。
1、组织成立调查人员队伍(1)调查员聘任
9月底前,根据样本村情况聘任调查员。一是村级调查员。一个样本村(居委会)一般聘请一名调查员,原则上在该样本村(居委会)内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中选聘,负责该村(居委会)入户调查和数据填写、报送等工作;二是县级调查员。原则是县级渔业主管部门统计人员,也可以另外聘请若干名调查员,主要是协助调查数据的审核、录入和汇总等工作。调查员由县选聘,由农业部渔业局发放聘书。
(2)调查员选聘条件: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身体健康;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情况;工作认真负责。
(3)调查员培训
10月中旬前完成调查员培训工作。调查员培训采取分级培训方法,在国家统一培训我省抽样调查员后,我省再组织对县级调查员进行培训。培训重点是讲解如何准确填写各种调查表和调查表中各个指标的含义、调查操作流程、调查员职责、调查资料的报送归档等。调查员培训合格后颁发调查员证书。
(4)调查员管理
调查员由县统一管理。调查员经聘任后,一般要保持相对稳定,若因有关工作调离或外出的,应及时向县畜牧水产局报告并由县畜牧水产局负责重新选聘和培训调查员工作,以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5)调查员职责
调查员要根据《调查员工作手册》中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以下职责:积极宣传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认真选取样本村调查方法并对抽样调查户(简称“调查户”)进行抽样、入户调查;指导养殖户建立台帐,及时汇总报送统计数据,安全保管交接调查资料;做好上传下达等工作。
10月中旬前完成农业部渔业局专家组编辑、撰写的抽样调查台帐、调查员手册和宣传提纲等资料的印刷、发放工作。
2、抽取样本单元
县调查员依据淡水养殖产量及面积的计算按属地原则,将样本村中的所有养殖户逐个登记造册编码,填写《淡水养殖样本村养殖户摸底表》。录入数据库,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各样本村养殖户2007年按养殖方式分的面积(亩)和2007年全年养殖方式分的产量(公斤)数据。其数据作为今年抽取样本单元的依据,摸底表于10月底前以电子表格报省抽样调查工作组汇总。
部渔业局专家组和省内负责抽样调查人员根据摸底表,在以下两种方案中选取一种抽取样本单元,并在调查报表中予以注明。
(1)全数调查
对样本村中的全部淡水养殖户逐个进行调查。样本村中养殖户在30户以下(含30户)的采取本方法。
(2)规模以上全部调查,规模以下抽样调查
按照不同养殖方式分别划分规模养殖户和非规模养殖户。规模养殖户采用逐个调查的方法全部调查(原则上规模养殖户总数不超过该养殖方式养殖户的2%);非规模养殖户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10 的样本(当该养殖方式养殖户数少于10户时,则全数调查)。养殖户在30户以上的样本村采取本方法。
将样本框的所有资料导入数据库,利用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设计软件进行抽样,筛选出数十套合格样本方案生成备选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估,最终确定实施方案。
3、系统测试
11月底前,开展数据录入培训;县调查员将样本村、户的基础资料录入系统中,对系统进行检查和测试;模拟录入2008年年报数据,测试数据误差。
(三)具体实施阶段(2009年1月-12月):主要是建立调查户台帐、报送月报表、数据审核与推算处理等。
1、建立台帐
从2009年1月1日起,各调查户按照《淡水养殖户调查台帐》的要求,真实、准确、及时地逐项记录生产情况。台帐平时由调查户保管记录,年底上交村调查员,全村集中后由村调查员上交所在县畜牧水产局管理、核查、归档。
2、数据汇总报送
村调查员在调查月次月的1—4日内按《淡水养殖抽样调查样本村月报表》要求完成对全村调查户的数据登记与统计汇总,并在调查月次月的5日将报表直接报送县畜牧水产局。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当月如没有发生数的也必须报送零报表。
3、数据的录入和审核
本调查的数据处理采用专用录入程序进行录入及审核,数据录入程序由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渔业局统一编制,并下发省、市、县(市、区)授权使用。每月10日前由县畜牧水产局组织人员负责完成对各样本村上报的数据进行录入。在录入前要对各样本村上报的报表数据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录入,以确保源头数据的准确性。县的调查录入数据采取网上直接填报的方式。
数据一经录入提交,任何人不得修改。如发现确属录入有误的,必须提交专门报告,逐级上报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批复处理。
调查期间,县畜牧水产局要做好调查数据质量的控制工作,对方案的落实和实施作出具体安排,对属于本辖区的样本村要加强业务管理,定期检查、督促和指导,并不定期地对部分样本村进行随机抽查。对在调查工作中不按规定执行、调查数据质量有问题的样本村,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并根据核实的数据差错情况,填写《淡水养殖调查数据核实表》,在每月的15日前报上一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便于全省汇总作数据评估使用。
上报时间若逢国家法定节日(如春节、五一节、国庆节等),则按法定假日时间顺延。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1月-3月)
2010年1-2月各试点县要对抽样调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于2月底前将工作总结材料分别报送省抽样调查工作组办公室和所在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总结包括:抽样调查基本情况;数据审核与上报;主要做法及经验;主要问题与建议等内容。3月份,省抽样调查工作组对全省抽样调查工作进行总结,召开抽样调查工作总结大会,并对调查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调查工作不负责任甚至对调查数据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三、抽样调查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根据省农业厅要求,成立南城县淡水养殖抽样调查工作组和技术组。工作组组长由许云龙局长担任,副组长由程应国副书记担任,余克文、杨书国、许金花、罗长发、尧德华为成员。技术组由县统计局袁建民副局长担任组长,彭立平(县统计局农业统计股)、余克文、杨书国、许金花、罗长发为成员。工作组主要负责试点工作的部署、协调,研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技术组主要负责抽样调查技术指导、数据审核等工作。各相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办事机构。
2、强化资料管理。各级调查部门及参与人员对调查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所有调查资料除按规定上报和按法定程序发布外,一律不得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泄露。调查户台帐、样本村调查汇总表、月报表等有关调查资料由县畜牧水产局统一存放并归档。
南城县开展淡水养殖抽样调查的通知篇四
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技术名称: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技术概述: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重视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降低了内源性污染带来的危害,生产出的水产品品质好,符合无公害标准。该技术严格执行水产技术标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水质调控技术、吃食性鱼类与滤食性鱼类配养技术、配合饲料投喂技术和综合养鱼技术等,改善池塘水环境,减少应激性,为鱼类栖息、摄食和生长提供良好的场所。
增产增效情况:应用该技术,每亩可增产50~100kg,每亩增收100~300元。
技术要点:
1.水质与环境。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池塘周围无污染源、无大型的生产活动、无噪音。
2.池塘条件。面积5~10亩,池深2~2.5米。池底平坦,易干塘及拉网操作,池底淤泥厚20cm左右,保水性能好。水、电、路三通,排灌方便。根据生产需要,每池配备3千瓦增氧机和投饵机各一台。
3.渔业设备齐全。渔业设备能满足养殖生产的需要,如水泵、增氧机、投饵机、氧气瓶、网具、鱼筛和捞海等,并经常维修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放养前的准备。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修整损坏部位,清除过多淤泥。让池底冰冻日晒,使塘泥疏松,减少病害。鱼种放养7~10天前,每亩用生石灰100~150kg进行干法消毒。消毒后第4天,加水至0.8~1米深时,停止加水。人工或机械搅水,使石灰与淤泥充分接触,使淤泥中的营养物释放到水中,有害物质充分氧化,晒水提高水温,达到肥水、消毒杀菌和净化水质的目的,为鱼种投放做好准备工作。
5.鱼种放养时间。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深秋、初冬或2月下旬前放养完毕。早放养可使鱼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性。特别是从外地购买的鱼种,更应该早放养。
6.鱼种质量。体格健壮,体形正常,鳞鳍完整,健康无疫病。体色光亮,身体光滑,无创伤,溯水能力强,最好是经过驯化的鱼种。选用拉网捕获的鱼种,不放养清塘被污泥污染过的鱼种。
7. 鱼种投放规格及密度。鱼种规格整齐,同种鱼规格基本一致,一般规格为50~100g/尾。依据以下三点确定放养密度:一是确定养殖类型,是混养还是单养;二是亩产控制在750kg以内;三是预期达到的上市规格。
8.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消毒,一般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10分钟。浸浴时间视水温,天气和鱼种忍受度而定。
9.建立水生动植物病害测报预报应急系统。首先,建立水生动植物病害测报制度,通过定员、定点和定种测报,分析病害发生情况、流行趋势,提出病害防治措施;其次,经过多年的病害测报,为病害预报工作培训人员、积累资料、建立数据库和分析处理系统,逐步建立、完善病害预报制度和应急系统,为本地区病害防治工作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把病害预防工作做到病害发生、流行之前,真正做到水生动植物病害测报预报工作为渔业和渔民服务。
10.日常管理。(1)水质调节:鱼种放养前,水深应达到1米左右。进水要过滤,防止野杂鱼、杂物等进入。5月底至6月初,加水至1.8米,以后随着鱼类的生长逐步加满池水。7~9月,每月最好换水一次(排走下层水),每次换水量不少于池水的1/3。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溶氧量5mg/l左右、ph7~8.5。应用水质调控技术调节水质。(2)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两不开”,晴天中午开机l~2小时;阴天适时开机,直到解除浮头;阴雨连绵有严重浮头危险时,要在浮头之前开机,直到解除浮头。在一般情况下,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鱼类生长旺季坚持晴天中午开机,池塘载鱼量大,开机时间长,反之开机时间短。(3)定期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从5月起,每10~15天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根据水温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饲料投喂量,防止过量投喂或投喂不足,影响鱼类正常生长。(4)坚持巡塘,做好池塘日志:坚持早晚和夏秋季夜间巡塘,注意天气、水质和鱼情,发现危险信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做好日志,日志主要内容有:天气、水温、气温、投饵量及次数、鱼病防治、浮头起止时间、开增氧机起止时间、加、排水时间及加、排水量等。经常分析、总结,及时调整管理措施。(5)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池塘消毒、食场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的方法,定期有针对性的预防鱼病,防患未然。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挖坑掩埋,防止鱼病传播蔓延。选择“三证”齐全企业生产的渔药(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科学诊断鱼病,正确使用渔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制、施药;尽可能地使用中草药和生物制剂防治鱼病,不用或少用抗生素,严禁使用违禁渔药,严格遵守休药期。认真记录鱼病防治的过程,主要内容有预防和治疗鱼病的名称、渔药名称、批号、生产时间、生产商,给药方法(药饵投喂、吊袋、全池泼洒等)、时间、器皿,天气情况(水温、气温)、施药人员、治疗效果等。
11.技术类型。(1)有益微生物水质调控技术:①硝化细菌:使用时不需要经过活化处理,不能用葡萄糖、红糖等来扩大培养,只需简单地用池水溶解泼洒即可。投放硝化细菌后,一般情况需4~5天才可见明显效果,因此将投放时间提前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好方法。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硝化细菌的作用效率,硝化细菌应提前数日运用,避免繁殖速度快的活菌竞争空间。
硝化细菌不可与化学增氧剂如过碳酸钠或过氧钙同用,因为这些物质在水体中分解出的氧化性较强的氧原子,会杀死硝化细菌。所以,先使用化学增氧剂1小时后,再使用硝化细菌。
养殖池塘的酸碱度及溶解氧与硝化细菌的使用效果有较大的关系。硝化细菌对ph的最适宜范围为7.8~8.2,溶氧只要不低于2mg/升即可。②光合细菌:在养殖水体中使用和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能改善水质,减少耗氧,促进鱼虾成长,提高产量。光合细菌宜掌握在水温20℃以上时使用,低温及阴雨天不宜使用。在池塘使用时,每立方米水体2~5g光合细菌拌细碎的干肥泥土粉均匀撒入鱼池,以后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1~2g光合细菌兑水后全池泼洒。虾池每立方米水体用5~10g光合细菌拌细碎的干肥泥土粉均匀撒入池,以后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2~10g光合细菌兑水后全池泼洒。用于饲料添加投喂鱼虾时,按1%的比例拌入。用于疾病防治时,可连续使用,每立方米水体鱼池用1~2g、虾池用5~10g兑水后全池泼洒。在池塘施用粪肥或化肥时,配2~5g光合细菌效果更为明显,可避免肥料用量过大、水质难以把握的缺点,并可防止藻类老化造成水质变坏。
水瘦时要先施肥再使用光合细菌,这样有利于保持光合细菌在水体中的活力和繁殖优势,降低使用成本。此外,酸性水体不利于光合细菌生长,应先泼洒适量生石灰乳,调节水体ph为7左右后再使用光合细菌。
药物对光合细菌制剂的活体细菌有杀灭作用,因此不能与消毒杀菌剂同时使用。水体消毒需经过一周后方可使用。
③芽孢杆菌:当养殖水体底质环境恶化、藻相不佳时,应尽快应用芽孢杆菌,其迅速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质,同时能将有机物质矿化生成无机盐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单细胞藻类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微生物的呼吸、水产动物的呼吸提供氧气。循环往复,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使池塘内的菌相达到平衡,维持稳定水色,营造良好的底质环境。在泼洒该菌的同时,需尽量同时开动增氧机,使其在水体繁殖迅速形成种群优势。
使用芽孢杆菌前,活化工作为必需的措施。活化方法是加本池水和少量的红糖或蜂蜜,浸泡4~5小时后即可泼洒,这样可最大限度提高芽孢杆菌的使用效率。
(2)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 80∶20养鱼技术以一种吃食鱼为主(占80%),搭配鲢、鳙滤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或食腐屑性鱼类(占20%),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生态养殖模式。它充分利用了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不仅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而且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效益。投放鱼种规格及密度如下: ①主养鲤鱼:鲤鱼鱼种100~150g/尾、1200尾/亩或当年夏花1500尾/亩,鲢、鳙鱼种100g/尾、150尾/亩,两者之比为3:1。也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黄河鲤养殖技术规范》(sc/t 1081-2006)操作。
②主养草鱼:草鱼鱼种150~250g/尾、1000尾/亩,鲢、鳙鱼种100g/尾、150尾/亩,两者之比为5∶1或8∶1。草鱼鱼种最好经过疫苗注射。
③主养团头鲂:团头鲂鱼种100g/尾、1100尾/亩,鲢、鳙鱼种50~100g/尾、200尾/亩。
(3)综合养鱼技术 综合养鱼技术是将鱼类养殖与种植、畜禽等行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构成水陆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这种有机结合,使得食物链的多极、多层次的反复利用,不仅合理利用了资源,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而且循环利用废物,避免了环境污染,保持了生态平衡,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综合养鱼技术的类型:
①鱼—鸭结合:每亩水面配养20~40羽鸭,o.3~0.5亩饲草地。②鱼—鸡结合:每亩水面配养40~60只鸡。③鱼—猪结合:每亩水面配养2~4头猪。④鱼—草结合:每亩水面配0.5亩饲草地。
饲养畜禽要严格检疫,体色光亮、健康无疾病。畜禽舍布局要合理、建设要规整,有利于渔业生产和畜禽管理。
(4)草鱼免疫防疫技术 通过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鱼组织浆经高温灭活后制成疫苗,通过背鳍基部肌肉注射的方式,在鱼种放养时将疫苗注射到需要投放到养殖水体的健康草鱼鱼种体内,使其产生免疫效果,以提高健康鱼种的免疫力和抗病力。疫苗注射时要防强光照射,以免紫外线对疫苗产生损害。当天开完的疫苗应当天用完,剩下的丢弃,草鱼种注射疫苗后应消毒投放。
适宜区域:全省池塘。
注意事项: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 严格执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的规定》、水产技术标准、种质和苗种质量标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等,规范渔业生产行为,自觉维护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
技术依托单位: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系人:奚业文,电话:0551-62930615,***,邮箱:xiye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