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犯罪心理学》教案课后反思 罪犯心理健康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犯罪心理学》教案课后反思 罪犯心理健康教案篇一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犯罪心理学的对象 1.什么是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1997)的规定,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犯罪心理学的对象
第一,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第二,对犯罪人的理解。
第三,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关系。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2.个体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 3.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
4.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三、犯罪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刑法学 犯罪学 普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
四、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案例1.1 心理学特征描述
布鲁塞尔博士对纽约炸弹狂的15点推论 心理学特征描述(psychological profile)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客观性
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2.系统性
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机能的整体。3.理论联系实际 4.伦理性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一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犯罪人地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优点: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资料真实可靠。
缺点: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影响因素多,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受观察者本人条件的影响。2.调查法
是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关犯罪人的资料,研究犯罪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1)问卷法(2)访谈法 3.测验法
是指使用标准化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心理特点的方法。
4.实验法
是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以了解心理现象因果关系的方法。
5.案例分析法
就是选择典型的各类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案例1.2 玛丽的“圆周假设”
三、非实验性数据因果关系推断的方法
1.交叉时滞平面分析(cross-lagged panel analysis, clpp)2.路径分析
四、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1.以问题为中心,主义采用多种方法和探讨课题 2.注意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 3.用相互作用的理论思路来分析犯罪心理现象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1.早期犯罪心理学思想 2.现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3.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二、我国犯罪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1.我国古代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2.我国现代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 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概况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1.潜意识论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2.人格结构学说以及人格发展理论
3.本能论
4.焦虑论
三、弗洛伊德的犯罪观 1.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
2.对犯罪行为的防治
四、阿德勒的犯罪观 1.犯罪的原因和动机 2.对犯罪的防治
五、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
1.运用潜意识理论分析犯罪人的无意识犯罪动机
2.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缺陷(1)犯罪者的自我及其特征(2)犯罪者超我的缺陷
3.运用人格发展理论分析犯罪行为
4.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犯罪人的心理
六、精神分析犯罪理论的评价 贡献:
第一,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生物学因素在犯罪行为中的巨大作用 第二,大大扩展勒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三,引起我们对犯罪人早期经历的关注 局限:
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
二、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学习途径——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2)人类行为的起因——三元交互作用论(3)人类行为的自我调节 2.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1)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2)攻击行为的启动机制
(3)攻击行为的保持和自我调节机制
三、其他学者的研究
四、对行为主义犯罪理论的简评
第三节 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 道德两难问题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
第一阶段 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前习俗水平
第二阶段 工具性目的与交换阶段 第三阶段 人际和谐与遵从阶段
习俗水平
第四阶段 社会和谐与制度维护阶段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第六阶段 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三、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犯罪
四、简单的评价
第三章 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 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生物学因素及其特征
二、遗传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家族史研究 2.双生子研究 3.染色体研究
三、年龄、性别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四、神经生物及生物化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五、人体生物节律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个体的人格倾向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需要和动机 2.价值观
二、个体的人格特征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性格与犯罪心理 2.气质与犯罪心理
第三节 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家庭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家庭结构缺陷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案例 期望不当,酿成恶果
二、学校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三、社区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四、工作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第四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一个复杂、有机的整体系统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具有层次上的差异
第四章 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模式 1.渐进式 2.突发式 3.机遇式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 1.不良的交往与模仿 2.个体对消极社会信息的选择 3.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4.违法尝试获得体验 5.犯罪意向萌发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犯罪情境 1.侵害对象 2.现场条件 3.现场气氛
二、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心理互动 1.犯罪行为发生前的心理互动 2.犯罪过程中的心理互动 3.犯罪行为发生后的心理互动
三、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 1.预谋型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 2.无预谋的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
第三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人在犯罪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 1.犯罪前的心理状态 2.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3.犯罪后的心理状态
二、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 1.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 2.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类型
三、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 1.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条件 2.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征兆 3.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
第五章 犯罪动机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的概述 1.需要的概念
是指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需要的种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
(5)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动机概述 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2.动机的种类 3.动机的理论(1)本能论(2)驱力论(3)需要论(4)诱因论(5)认知一致论
第二节 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一、犯罪动机的概述 1.犯罪动机的概念 2.犯罪动机的特征 主观性 相对性 动态性 低级性 复杂性
3.犯罪动机的功能 激发 指向 维持和调节 4.犯罪动机的分类
5.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二、犯罪动机的形成
1.一定强度的需要促使形成犯罪动机 2.外部诱因引起的犯罪动机 3.内在需要与外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犯罪动机
第三节 犯罪动机的转化
一、犯罪动机转化的类型 1.表现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动机转化 2.表现在不同发展方向的动机转化
二、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因素 1.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主体因素 2.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客观因素
第四节 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一、不明显的犯罪动机 1.少年犯 2.精神病犯罪人
二、激情犯罪的动机
第六章 人格与犯罪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 1.人格的涵义
源于拉丁文的“person”,意指面具。2.人格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独特性 稳定性 社会性
二、人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 1.人格类型论(1)生物学类型论(2)心理学类型论(3)价值观类型论 2.人格特质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2)科特尔的人格特质论(3)艾森克的特质理论(4)大五人格
第二节 犯罪人格
一、什么是犯罪人格 1.犯罪人格的涵义
犯罪人格是犯罪人特有的导致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种严重的反社会人格。
2.犯罪人格的形成
二、有关犯罪人格的研究
1.使用人格测验量表对犯罪人格进行描述 2.采用访谈法对罪犯犯罪人格的研究
3.从大量研究中归纳出与犯罪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
三、研究犯罪人格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对犯罪人格的研究可以使对犯罪原因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加深对犯罪产生这一问题的理解。(2)犯罪人格的研究为预测、预防犯罪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制定科学的刑事政策提供了参考
(3)犯罪人格在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结构化中的意义 2.研究犯罪人格在犯罪人处遇实践中的意义
第七章 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分析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身心基础 1.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 2.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 3.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冲突与犯罪的关系
二、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1.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 2.情景性 3.戏谑性 4.情绪性 5.反复性
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1.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2.青少年的体能强壮、精力充沛 3.青少年的欲求量多、最强烈 4.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 案例:三少年杀人练胆
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一、女性犯罪的心理基础 1.认知特点 2.情感和意志特征 3.个性特点
二、女性犯罪的特点 1.犯罪数量上的差异 2.犯罪类型上的特点 3.犯罪手段上的特点
4.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特点 5.犯罪处遇上的特点
三、女性犯罪的心理分析 1.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分析 2.女性财产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特殊人群犯罪心理分析
一、吃亏心理
二、攀比心理
三、“补偿”心理
四、掩盖心理
五、享受心理
六、贪婪心理
七、侥幸心理
八、随大流心理
九、冒险心理
十、蒙混心理
第四节 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
一、初犯心理分析 1.初次犯罪的心理状态 2.初次犯罪的动机
二、累犯心理分析 1.累犯的人格特征 2.累犯的心理特征
三、惯犯心理分析 1.惯犯的心理特征 2.惯犯的行为特征
第八章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上)
第一节 财产犯罪心理
一、财产犯罪概述 1.财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2.财产犯罪的特征
二、盗窃犯罪心理 1.盗窃犯罪地点的选择 2.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
三、诈骗犯罪心理 1.诈骗犯罪的一般特点 2.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3.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
第二节 暴力犯罪心理
一、暴力犯罪概述 1.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2.暴力犯罪的类型 3.暴力犯罪人的一般特征
二、杀人犯罪心理 1.杀人犯罪的一般特征 2.杀人犯的心理特征
三、抢劫犯罪心理 1.抢劫犯罪的一般特征 2.抢劫犯罪的类型 3.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性犯罪心理
一、性犯罪概述 1.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2.性犯罪人的一般特点
二、强奸犯罪心理 1.强奸犯罪的一般类型 2.强奸犯罪的心理分析 3.强奸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4.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
第九章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下)
第一节 邪教犯罪心理
一、邪教犯罪概述 1.邪教的含义
2.邪教犯罪的概念与范围 3.邪教犯罪的特征
二、“法轮功”人员的心理分析 1.“法轮功”人员的一般特征 2.练习“法轮功”的动机 3.“法轮功”的精神控制 4.“法轮功”痴迷者的人格特征
一、毒品犯罪概述 1.毒品的含义
2.毒品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3.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二、毒品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犯罪动机 2.错误的认识 3.偏颇的人生价值观 4.毒品犯罪人的人格特征
三、吸毒人员的心理分析 1.吸毒者的人格特征 2.吸毒者初次吸毒的动机 3.吸毒后心理上的变化 4.吸毒与犯罪行为
第二节 毒品犯罪心理 案例:一个吸毒者的心理变化轨迹
第三节 计算机犯罪心理
一、计算机犯罪概述 1.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计算机犯罪是指非法侵入受国家保护的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受到刑法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2.计算机犯罪的特点(1)犯罪技术具有专业化(2)犯罪手段具有隐蔽性(3)犯罪后果具有严重的危害性(4)犯罪空间具有广泛性(5)犯罪类型具有新颖性(6)犯罪惩处的困难性 3.计算机犯罪的发展趋势
二、计算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法律意识薄弱,缺乏道德感 2.智力水平高 3.犯罪动机
4.计算机犯罪人的人格特征
第十章 过失犯罪心理 第一节 过失犯罪心理概述
一、过失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1.过失犯罪的概念 2.过失犯罪的类型 3.过失犯罪与注意义务的违反
二、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区别 1.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不同 2.犯罪心理的内容不同 3.犯罪心理的机制不同
第二节 引起过失犯罪的客观诱因
一、情境因素 1.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 2.社会方面的意外情境
二、舆论因素
三、工具因素 1.使用熟练工具 2.使用陈旧工具 3.使用高科技工具
第三节 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一、过失犯罪人的生理特征 1.生理缺陷或疾病 2.疲劳状态 3.麻醉与醉酒 4.其他生理因素
二、过失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过失犯罪人的认知特征(1)认识上存在错觉
(2)注意品质不良或违反注意义务(3)记忆的缺陷与失误 2.过失犯罪人的情绪和态度特征 3.过失犯罪人的意志特征 4.过失犯罪人的性格与气质特征 5.过失犯罪人的智能特征 6.过失犯罪人的无意识因素
三、过失犯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1.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2.技术操作中的不良习惯
案例:锅炉工忘关气阀,致人烫死案
第十一章 群体犯罪心理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群体
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地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地程度,并自身形成一个内部准则,知道价值地实现。
二、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大群体和小群体
三、群体心理效应
四、群体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群体犯罪的心理学基础
一、群体归属感
二、从众
三、服从
四、去个性化
五、模仿和感染
六、群体无意识理论
第三节 各类群体犯罪的心理分析 一、一般共同犯罪的心理分析 1.一般共同犯罪的概念和特点
一般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没有特殊的组织形式、只是为了实施某一特定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临时或事先纠合起来的群体犯罪形式。2.一般共同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二、团伙犯罪 1.团伙犯罪的概念
2.团伙犯罪群体形成的心理原因 3.团伙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三、有组织犯罪
1.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2.有组织犯罪群体形成的心理原因 权威与服从 模仿与学习暗示与教唆 冒险转移 群体极化
3.有组织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四、集群犯罪 1.集群犯罪的概念 2.集群犯罪的特点 自发性 狂热 非常规 短暂
3.集群犯罪的过程
4.对集群犯罪的理论解释——紧急规范理论 5.集群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案例:张君团伙系列抢劫杀人案件
第十二章 变态犯罪心理
第一节 概述
一、变态心理概念 1.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 2.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 3.变态心理的常见类别
二、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 1.变态心理的生物基础
2.心理因素在变态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3.心理变态的社会文化根源
三、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 1.变态心理者的犯罪现象概述(1)变态心理的发生率(2)变态心理者的犯罪率 2.变态心理现象与犯罪行为(1)感知觉变态与犯罪行为(2)注意变态与犯罪行为(3)记忆变态与犯罪行为(4)思维变态与犯罪行为(5)情绪情感变态与犯罪行为(6)意志变态与犯罪行为(7)智能变态与犯罪行为(8)意识变态与犯罪行为 3.变态心理患者犯罪的基本特点(1)变态心理者犯罪的动机(2)变态心理者犯罪的行为特征(3)变态心理者在犯罪后的一般表现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
一、人格障碍概述 1.什么是人格障碍
是一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行之有效地适应正常地社会生活的心理行为表现。2.人格障碍的特征 从儿童、少年时期开始
人格结构某些成分过分或畸形发展 无自知之明 相对稳定,顽固
二、人格障碍与犯罪 1.人格障碍者犯罪的基本特点 2.人格障碍类型与犯罪(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2)偏执型人格障碍(3)情感型人格障碍(4)爆发型人格障碍(5)轻佻型人格障碍(6)怪癖型人格障碍
三、人格障碍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行为
一、性变态概述 1.性变态的概念 2.性变态与人格障碍 3.性变态与性犯罪
二、性变态与犯罪 1.性变态者违法犯罪的特点 2.性变态类型与犯罪
三、性变态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四节 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一、精神病概述 1.精神病的概念 是一种心理机能完全紊乱的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变态状态。2.精神疾病患者的变态心理特征
二、精神病与违法犯罪 1.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特点 行为无法自控 动机模糊或难于理解 手段极其残忍、凶狠 2.精神病的类型与犯罪(1)精神分裂症(2)偏执型精神病(3)情感性精神病(4)反应性精神病
(5)脑外伤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三、精神病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十三章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测谎仪“polygraph”——多道生理心理描记仪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历史 1.最早的“神裁法” 米判法 热试法 水试法 2.智力型的测试法
3.现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4.当今心理测试仪的前沿研究
第二节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原理及其测试方法
一、基本原理的争论 1.“恐惧”假设 2.“冲突”理论 3.“条件反射”理论 4.“应激”理论 5.“动机”理论 6.“认知唤醒”理论
二、常见的犯罪心理测试方法 相关/不相关问题测试法(r/ir)控制问题测试法(cqt)紧张峰测试法(pot)犯罪情景测试法(gkt)
第三节 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一、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历史
二、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程序 犯罪心理痕迹动态描绘阶段 编题阶段 测前访谈阶段 实测阶段 图谱评判阶段 测后讯问阶段
第十四章 罪犯心理矫治
第一节 概述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内涵及其在改造中的作用 1.什么是罪犯心理矫治
2.罪犯心理矫治在改造工作中的作用(1)促进了我国罪犯改造工作科学化的进程(2)促进了罪犯改造工作质量的提高(3)促进监狱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操作体系
三、罪犯心理矫治的组织实施
第二节 罪犯心理评估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评估
是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它是评估者根据心理测验的结果,加上调查、观察多得到的多方面的资料,对被评估的罪犯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和科学的价值判断过程。
二、罪犯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1.确定评估目的和评估标准 2.资料收集阶段 3.具体评估阶段 4.评估结果的使用阶段
三、心理测验的实施方法 1.准备 2.施测 3.收尾
四、罪犯心理评估报告的一般格式 案例:关于罪犯李威的心理评估报告
第三节 罪犯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罪犯心理咨询 2.罪犯心理治疗
二、罪犯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及操作技巧 1.心理咨询前的准备 2.了解情况,建立关系 3.诊断分析,明确咨询目标 4.选择方案,帮助指导 5.评估咨询结果,结束咨询关系
三、罪犯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1.精神分析疗法
案例:精神分析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2.行为疗法 3.理性情绪疗法
第四节 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危机
二、什么是罪犯心理危机干预
三、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评估确定干预对象
2.激发有心理危机的罪犯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愿望 3.让罪犯释放消极情绪与能量 4.帮助罪犯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与自我矫治方法,提高自己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 5.跟踪考察,巩固成效
《犯罪心理学》教案课后反思 罪犯心理健康教案篇二
《犯罪心理学》教案
任课教师:王 利
本书的体系构思:
1、导论
2、犯罪人心理
a、基本理论: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犯罪行了结构的发展变化。
b、类型理论:犯罪类型理论、、不同动机的犯罪、、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智能犯罪心理、、群体犯罪心理、、过失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
3、犯罪对策心理
a.犯罪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 b.犯罪心理矫治 c.犯罪心理预防
第一章 导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熟悉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以及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意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1、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事实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2、犯罪:指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德行为。(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哪些人:犯罪人;一般犯人;虞犯;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监管教职犯罪的人员。
2、研究哪些课题: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2)是犯罪学科与心理学科的交叉学科(3)是理论学科、又是应有学科(4)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一、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通过研究犯罪人事实犯罪行为的心理以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为预防犯罪、揭露和惩治发展以及改造发展提供心理科学依据、为维护社会治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服务
二、犯罪心理学的作用
1、有助于了解犯罪问题
2、可以有效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3、有助于提高刑事司法活动的水平
4、有助于提高改造罪犯的质量
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客观观察法、自我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心理测验法
5、归因法
5、案例分析法
6、经营总结法
7、数量统计法
第五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二)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 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 关于犯罪心理学形成原因的论述 关于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 关于审判心理的论述
(三)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新中国成立前的研究;台湾学者的研究;大陆学中的研究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和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概述
1、概述
(1)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的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2)犯罪心理结构由来:结构论与非结构论(3)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
1、犯罪心理结构的总体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偏常认识主导模式、多层次多纬度模式)
2、犯罪心理结构的亚结构
(1)动力结构(、畸形的观念系统、强烈、畸变的需要、犯罪动机、不良的兴趣)(2)调节结构(偏倾的自我意识、扭曲的道德意识、错误的法律意识)(3)特征结构(气质、性格、能力)
3、犯罪心理结构的心理背景
(1)犯罪人的心理状态(2)犯罪人的潜意识
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
1、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
(1)故意犯罪心理结构、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2)稳固、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3)需要型的犯罪心理结构、情绪型的犯罪心理结构
2、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
(1)潜在的形态(2)恶变的形态(3)衰落的形态
第三章 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原因,犯罪行为发生机制及发展变化,了解犯罪人在不容犯罪阶段的心理状态及犯罪动机,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的原理。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一、影响犯罪心理形成因素 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因素:
1、主体因素:
1、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神经类型、异常生物学。
2、心理因素:个性倾向性、性格结构缺陷、控制系统缺陷、个性异常。
3、行为因素:错误的活动、不良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有害的行为习惯、模仿和学习不良模式。
2、主体外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a)大社会环境因素: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精神环境、法制
环境。
b)小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居住环境、人际
交往、职业条件。
2、自然环境因素:地域、季节、时间、自然灾害。
3、情景因素:侵害对象、现场其他人、现场条件和气氛、机遇。
二、影响犯罪行为发生因素
犯罪行为发生因素:
1、犯罪行为人因素:犯罪心理结构已形成、身体条件具备、具有作案知识和技能、作案
方式和时机已定、作案工具。
2、、犯罪行为情景因素:侵害对象的存在、有害的现场条件和气氛、不存在第三者的威胁。
三、犯罪综合动因论
1、含义
犯罪综合动因论 犯罪之所以发生、,是多种主体内外因素综合的互为作用的结果
2、要点
犯罪综合动因要点: 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一)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的概念 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的概念: 是犯罪心理特别是犯罪动因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心理过程的总称。(二)内外化机制
1、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1)认识的选择和加工机制(2)模范学习机制(3)角色扮演机制(4)自我强化机制
2、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1)预谋发动机制(2)情境互动机制(3)挫折攻击机制
(三)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1)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2)犯罪动机的形式(3)犯罪目的的确定
(4)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联系与区别
(5)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的相互影响(四)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模式
1、特殊模式
(1)渐变型:原发型、继发型(2)突变型(3)基于型
2、特殊模式(1)习惯性(2)朦胧型(3)变态型
第四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人在不同犯罪阶段中的心理状态 犯罪人在不同犯罪阶段中的心理状态
1犯罪前:自我辩解、犯罪决意形成形态、等待发展时机的焦虑状态
2、犯罪中: 心理失衡
3、犯罪后:情绪表现、异常行为表现(二)犯罪过程中动机的发展变化 犯罪过程中动机的发展变化
1影响犯罪动机变化的条件:主体因素、客观因素、动机冲突
2、犯罪动机变化的方向:犯罪动机的强化、犯罪动机的弱化(三)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1、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强化的条件、、强化的特征、、强化的阶段
2、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弱化的条件、弱化的类型、第四章 犯罪类型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多元统一犯罪类型理论,及我们研究犯罪类型的必要性和划分犯罪类型的基本观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类型论概述
一、犯罪类型的概念
1、按一定原则或标准、将犯罪现象的某些共同性质、特点所作的不同分类就是犯罪类型。
2、研究犯罪类型的必要性
1.提高包括犯罪心理学在内的犯罪学科理论水平的需要 2.可为刑事立法提供依据 3.有助于刑事司法实践
4.有利于犯罪的心理预测和预防
二、犯罪类型化的困难 1.法律标准的局限性 2.心理学本身的困难 3.类型间的重叠交叉
三、划分犯罪类型的基本观点 1.明确划分犯罪类型的目的
2.注意犯罪行为分类和犯罪人分类的区别和联系 3.采用多元统一标准划分犯罪类型
第二节 各种各样的犯罪类型理论
一、犯罪行为的分类 1.社会危害性标准 2.反社会性标准 3.犯罪行为性质标准 4.犯罪行为模式标准
二、犯罪人分类
1.人类学、生理学标准 2.社会学标准 3.伦理学标准 4.精神病学标准 5.精神分析学标准 6.心理学标准 7.多元标准
第三节 多元统一类型理论
1.性别标准 2.年龄标准 3.犯罪动机标准 4.犯罪经历标准 5.犯罪主体数量标准 6.心理状态标准
7.犯罪行为实体形态标准 8.犯罪行为方式标准 9.精神状态标准
第五章 不同动机的的犯罪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物欲型动机、情绪型动机、权欲型动机、信仰型动机及集合型动机犯罪的概念及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欲型动机犯罪
一、物欲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物欲型动机犯罪,又成利欲型动机犯罪货贪利型动机犯罪,是指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或者为了聚敛财富而引起的犯罪行为。
(一)心理特征
1、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
2、畸形的向乐观
3、膨胀的物质占有欲
4、强烈的虚荣心
5、意志薄弱
6、不良行为习惯
二、物欲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手段的多样性
2、作案手段的技能性
3、作案习惯的顽固性
三、几种主要的物欲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一)盗窃犯罪人的心里特征
1、错误、消极的认识特征
2、恐惧与兴奋并存的情绪特征
3、相对简单的动机构成
4、熟练的盗窃技能
5、不良的性格与习惯
6、侥幸心理严重
(二)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野蛮的英雄观
2、暴躁、兴奋的性质
3、复杂的动机特征
(三)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高自我评价的认识特征
2、虚伪性与狡猾性的个性倾向
3、高冒险性的个性特征
4、稳定的情绪特征
5、形成一定的诈骗习惯
(四)贪污、受贿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错误的社会心理
2、复杂的动机冲突
3、消极的职业人格特征
4、职务优越感
(五)毒品违法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吸毒者的心理特征 ⑴动机简单
⑵ 感性认识有余、理性认识不定 ⑶ 低级情感居主导地位 ⑷ 自我控制力差 ⑸ 依赖性强
2、毒品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⑴ 追逐金钱的动机 ⑵ 淡薄的法律意识 ⑶ 侥幸心理强烈 ⑷ 情绪不稳定 ⑸ 意志具有两级性 ⑹ 明显的内倾向性格
第二节 性欲型动机犯罪
一、性欲型动机犯罪概述
性欲型动机犯罪:又称淫乱型动机犯罪,是指以淫乐型动机作为主要犯罪动机,以满足性欲为目的或以性行为为手段达到其他目的犯罪行为。
二、性欲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1、诱发性犯罪的信息泛滥
2、性道德规范教育的薄弱
3、恋爱、婚姻、性生活方面的障碍
三、性欲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歪曲的性意识、性观念
2、腐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3、犯罪动机特征
⑴ 满足性欲⑵ 侵犯的欲望 ⑶ 报复 ⑷ 好奇、追求刺激
4、情绪情感特征: ⑴ 情绪不稳定 ⑵ 情感方面缺乏修养
5、消极的意志品质
6、利用被害人的心理
(二)行为特征
1、作案方式的差异性
2、作案手段的复杂性
3、犯罪行为的残忍性
第三节 情绪型动机犯罪
一、情绪型动机的概念
1、情绪型动机的概念
是指心里的或心理社会的动机,是以非生理变化为特征而以社会交往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二、情绪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异常的自尊心水平
2、消极的情绪情感品质 ⑴ 不稳定性 ⑵ 高强度性 ⑶ 缺乏原则的情感倾向性 ⑷ 情感的肤浅性
3、挫折耐受力差
(二)行为特征
1、盲目性
2、冲动性
3、戏虐性
4、情绪性
5、残暴性
三、几种主要的情绪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一)几种主要的情绪动机犯罪
1、反社会情感的犯罪
2、挫折情绪状态的犯罪
3、激情犯罪
4、应激状态的犯罪
5、消极心境的犯罪
第四节
信仰型动机犯罪
一、信仰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信仰型动机犯罪:是对某种主义、思想、宗教、或学说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此作为新年来支配其犯罪行为。
(一)政治信仰型
1、严重的反社会认识
2、强烈的反社会情感
3、意志特征的两级性
4、动机的反社会性
(二)封建迷信信仰型
1、错误的认识
2、情绪情感的狂热性
3、坚定的犯罪意志
4、动机的荒谬性
二、信仰型动机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一)政治信仰性
1、行为实施方法的智能性
2、行为方式的集团性
3、犯罪行为的狡猾性
4、犯罪行为的预谋性
5、犯罪行为的疯狂性
6、犯罪行为的模仿性
(二)封建迷信信仰型
1、犯罪行为的迷信色彩
2、犯罪行为的公开性
3、犯罪行为的狂暴性
第五节 集合型动机犯罪
一、概念及常见类型
(一)集合型动机犯罪:是物欲型动机犯罪、情绪型动机犯罪、性欲型动机犯罪和信仰型动机犯罪等的复合或综合,它的产生及其心理、行为特征是十分复杂的。
(二)类型
1、危害国家安全罪兼一般刑事犯罪
2、强奸兼杀人犯罪
3、盗窃、抢劫兼杀人犯罪
4、盗窃、抢劫兼强奸犯罪
5、盗窃、聚众斗殴团伙犯罪
二、集合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动机斗争的复杂性
2、犯罪体验的综合性
3、反社会个性进一步发展
三、集合型动机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侵害对象特征
2、犯罪行为实施的时间特点
3、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犯罪之间的关系
4、犯罪的组织形式
5、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第六章 少年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少年犯罪的特殊性,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以及我国当前少年犯罪的情况。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少年犯罪的概况
一、我国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
1、少年作案成员绝对数成倍增长
2、少年犯罪率上升
3、少年犯罪占刑事作案成员的比例上升
二、我国少年犯罪特点
1、最多的犯罪类型为抢劫、抢夺、盗窃、杀人、伤害、强奸
2、模仿成人作案,性质趋于严重
3、流窜犯罪比较严重
4、团伙犯罪突出
5、犯罪前主要是农民、辍学无业者和学生
6、低学历者多
7、有劣迹史的多
8、犯罪年龄有降低的趋势
9、无明确动机的犯罪占一定比例
10、重新犯罪率高
第二节 少年期社会化过程的矛盾与犯罪
一、少年期社会化过程中的矛盾
(一)生理发育与心里发展的矛盾
1、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力的矛盾
2、好动好奇与分辨是非能力差的矛盾
3、容易兴奋与控制能力差的矛盾
4、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性法制观念缺乏的矛盾
(二)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间的矛盾
1、认识与情感的矛盾
2、认识与行为的矛盾
3、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4、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的矛盾
5、自我意识的矛盾
(三)少年主体与客体现实的矛盾
1、辨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差与不良社会影响的矛盾
2、个人需求与客观可能性的矛盾
3、独立性意向增强与社会约束的矛盾
4、追求理想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第三节 犯罪少年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一、犯罪少年的心理特点
(一)认识特点
1、错误的人生观
2、法制观念的欠缺
3、不成熟的认知结构
(二)情感特点
1、情绪体验的原始性、低级性
2、情绪的易激动性和外露性
3、情感的极你稳定性
4、自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性
5、情感的冷酷性
(三)意志特点
1、明显的两极性
2、冒险性
3、易受暗示性
(四)动机特点
1、动机内容的多样性
2、贪婪性动机最为突出
3、犯罪动机产生的情景性
4、强烈的情绪性
5、无意识动机比较显著
6、不稳定性
(五)个性特点
1、智力特点
2、神经(气质)类型特点
3、性格特点
二、犯罪少年的行为特征
1、模仿性
2、冲动性
3、凶残性
4、结伙性
5、互感性
6、戏虐性
7、易变性
第七章 女性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女性犯罪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了解女性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并熟悉女性在经济犯罪中的心理表现和特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女性犯罪概述
一、女性犯罪
(一)女性犯罪的基本情况
1、犯罪率:女性犯罪再整体犯罪中大约占10%到20%,年龄分布在中年层次,在犯罪经历上,年龄也较晚,多集中在36岁至40岁之间。
2、犯罪人分类:冲突型;权力型;消极遵从型
(二)影响女性犯罪的因素
1、生理因素与犯罪
2、犯罪的心理因素
3、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
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特征
一、个性犯罪
(一)个性倾向性特征
1、需要
2、动机
(二)个性心理特征:性格特征;能力特征
二、认知特征
三、情感特征
1、丰富、细腻
2、情绪波动性
四、意志特征:
1、意志受情绪影响大,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2、行为易受环境及其他人的暗示。
五、行为特征
从属性、欺骗性、冲动性、性色彩、自私性、非体力性
第三节
女性经济犯罪心理
一、心理特征
1、情感依附
2、自我显示
3、拜金主义意识
4、贪图安逸
5、愚昧无知的需要
6、异常的心里状态
二、行为特征
1、色情诱惑
2、谎言欺骗
3、男女合谋
第四节 女性犯罪心理
一、女性性犯罪动机
1、纵欲型动机
2、玩乐型动机
3、性爱至上的犯罪动机
4、逞能型动机
5、好奇心动机
二、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
三、异常的性爱心理
四、强烈的依附心理
五、否认有罪心理
第八章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
第一节 初犯和偶犯的心理
一、初犯和偶犯的区别
1、年龄差异
2、犯罪人的心理结构差异
二、初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激烈的动机冲突
2、认知特征
⑴ 认识水平较低 ⑵ 认识内容错误
3、犯罪技能不熟练
4、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
⑴ 犯罪前——侥幸心理
⑵ 犯罪中——恐惧心理占优势
⑶ 犯罪后——惊恐、心虚、悔罪、自暴自弃
5、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⑴ 良性转化⑵ 恶性发展
(二)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的预谋性
2、犯罪行为的幼稚性
3、作案手段简单
4、共同犯罪较多
三、偶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不合理的需要
2、动机产生的瞬时性
3、偏执的性格特征
4、意志的两级性
5、犯罪时的心理状态 ⑴ 紧张⑵ 恐惧⑶ 兴奋
二、行为特征
1、冲动性
2、盲目性
3、偶发性
4、单独性
5、简单性
第二节 惯犯和累犯的心理
一、惯犯的经验
1、作案的经验
2、参加诉讼的经验
3、被监禁的经验
4、重返社会的经验
二、惯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畸变的需要结构
2、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3、动机斗争不明显
4、情绪情感特点
⑴ 情绪活动稳定
⑵ 情感低级
5、典型的犯罪性格
6、意志的两级性
7、能力特征
⑴ 必要的生活技能
⑵ 犯罪技能熟练
8、犯罪定型
(二)行为特征
1、习惯性
2、行为计划的周密性
3、类似性
4、狡诈性
5、连续性
6、残忍性
7、坚决性
三、累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需要特征
⑴ 贪婪的物欲
⑵ 畸变的性欲
⑶ 低级的交往需要
2、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3、动机特征
⑴ 再犯时动机斗争由强趋弱 ⑵ 犯罪“合理化”
4、情绪情感特征
⑴ 情绪:比初犯冷酷;比初犯谨慎
⑵ 情感:自私感;无同情和怜悯心
5、意志特征
6、能力特征
7、法制观念
8、性格特征
(二)行为特征
1、流窜作案
2、犯罪行为的谨慎性
3、犯罪行为的残忍性
4、善结团伙、犯罪多方向性发展
第三节 职业犯罪心理
一、西方学者对职业犯罪的理解
(一)两种观点
1、犯罪是职业犯罪人的专门职业
2、职业犯罪人是一些经历过特殊“社会化”的犯罪人
二、职业犯的心理特征
(一)心理特征
1、动机特征
⑴ 动机产生的自觉性
⑵ 动机产生的无意识性
2、双重性格特征
(二)行为特征
1、严密性
2、残酷性
3、多方向性
第九章 智能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智能犯罪在行为方式上的特殊性,只能犯罪人的心理结构特征和行为特征,以及智能犯罪的概况和危害。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智能犯罪的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智能犯罪是指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行为人借助计算机等高科技工具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二)智能犯罪的特点
1、高犯罪黑数
2、犯罪形式多样
3、计算机犯罪低龄化
4、物欲型动机居多
5、侦查与取证困难
6、犯罪人矫正不易
二、智能犯罪的原因
1、技术的两重性
2、科技管理漏洞
3、网络生活影响
4、法律的缺陷
第二节
智能犯罪人的心理结构特征
一、认识特征:
智能犯罪人可以说是高智商的人,一般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新技术快,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用脑子去挣钱,或仅仅是糕点恶作剧,甚至是行侠仗义,替天行道,不如杀人、抢劫、强奸的呢高丽犯罪凶狠,而且无本万利或者损人不利己。
二、情感特征
智能犯罪人的情感往往带有比较强烈的反社会色彩,尽管有时他们自己不这么认为,他们对技术的追求往往出于非常狭隘的目的。
三、意志特征
很多智能犯罪人,对技术的追去是十分执著的,无论是纯科学技术,还是犯罪技术。如米特尼克的粒子在当代并非个别,他至今还是许多黑客的偶像和楷模。
四、个性特征
智能犯罪人的个性特征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他们往往是披着合法的外衣从事非法的活动。他们又比较明显的自我中心的意识,希望以自己的意愿任意行事,甚至妄想改造世界。
第三节
智能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一、隐蔽性
很多智能犯罪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利用生物、医学技术实施的智能犯罪,常常是在封闭的实验室进行的,其内容的学术难度是一般人无法了解行为的性质,很多科研机构本身就是高度保密的单位,因此,此类犯罪不容易被揭露。
二、欺骗性
智能犯罪人作案手段方式上有相当大的欺骗性,有的智能犯罪人利用伪造的单据虚构不存在的交易,向金融机构和大公司诈骗巨额资金等等。
三、破坏性
形形色色的职能犯罪带有破坏首先是经济上的巨额损失,例如1996年4月到10月间,俄罗斯的一名计算机专家和5名同伙通过计算机网络就直接窃走可美国花旗银行的资金共计1000万美元。
四、感染性
这个主要是体现在网络时代,人们之间的通讯间建设起传统的邮局来传递邮件,而更多地依赖于互联网,这样,很多病毒就通过电子邮件系统进行传播,而且一台电脑染上病毒,病毒就会自动复制,并向所有联网的电脑进行扩散。
五、易变形
这个主要是在犯罪与司法机关的斗争上面,它们之间的斗争就像猫和老鼠的游戏一样,很多狡猾的职能犯罪人在作案事无不小心翼翼,一有情况,他们就会改头换面,毁灭罪证,以求保护自己,不少智能犯罪是利用合法的场所和程序进行犯罪活动的。
第十章 群体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群体犯罪形成的原因和背景,群体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并结合案例让同学们了解到我国群体犯罪的现实性和危害性。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犯罪心里概述
一、群体犯罪的概念
1、群体犯罪 :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相互交往,在犯罪目的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的犯罪行为。
2、群体犯罪的类型:
按不同标准,可作以下分类:
(1)以群体的组织形态分--共同犯罪、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集群犯罪。
(2)以群体成员间心理接触分--事先有通谋、事先无通谋、无通谋,但有共同越轨行为的群体犯罪。
(3)以实施犯罪种类多少分--单一类型、多种类型。
(4)以犯罪恶性程度分--危害国家安全、重大恶性案件、一般刑事案件。
3、群体犯罪心理 :犯罪群体或落后群体,副文化群体中,个人的与群体的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于犯罪的共同心理倾向。
我们对这一概念可从三方面来理解:
(1)群体犯罪心理是一种共同心理倾向;
(2)群体犯罪心理的核心是同一的犯罪目的;
(3)群体犯罪心理是个体犯罪心理的集中反映。)
4、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因素:
(1)内在因素(①交往与互动;②模仿与暗示;③合群与需要;④代偿与互补。)
(2)外在环境因素(①社会结构不稳定;②社会供需矛盾;③社会压力负效应;④不良的榜样作用;⑤犯罪机遇增多。)
5、群体犯罪心理的特征:
(1)相同与相似性;(2)相异与互补性;(3)群体效应与互动性。
第二节
团伙犯罪心理
一、团伙犯罪:团伙犯罪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体的总称。
二、产生团伙犯罪的原因
(1)社会原因。团伙犯罪多在社会结构不稳定,政治**或经济生活混乱,无政府主义盛行的状态下发生;
(2)文化原因。封建色彩的帮派文化,与具有享乐主义色彩的西方文化相结合构成犯罪副文化。它既是滋生不良团伙的文化氛围,又是团伙犯罪的精神支柱与动力。
(3)心理原因。青少年有强烈的合群倾向。不合理的需要,导致不良心理的形成。
三、团伙犯罪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1、心理特征:
(1)团伙意识的整合作用;
(2)团伙情感的感染作用;
(3)暗示与模仿的诱发作用;
(4)权威与服从的统制作用;
2、行为特征:
(1)纠合性和易变性;
(2)盲目性和冒险性;
(3)野蛮性和残忍性;
(4)腐蚀性和传染性。
第三节
集群犯罪心理
一、集群犯罪:集群犯罪是一种人们在激烈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由众多人的狂热行为导致的犯罪。
二、集群犯罪的特点和类型特点:
(1)集群犯罪人员较多,彼此不相识,偶然集合在一起;
(2)整体上说,绝大多数成员间是无组织联系的,是乌合之众;
(3)多数成员间无预谋和通谋,具有情境性和情绪性色彩。
集群犯罪的类型
(1)足球场暴力事件;(2)街头暴力事件;
(3)哄抢与经济上的闹事事件;(4)政治**或骚乱事件。
三、集群犯罪发生的心理和社会原因是什么?
(1)社会矛盾的积聚和社会心理的躁动;
(2)法制观念淡薄;
(3)求发泄与求表现;
(4)对传播媒介中消极因素的模仿;
(5)人口密集等客观条件;
四、集群犯罪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个性丧失,以集群行为为中心;
(2)个人缺乏判断力,失去自制力;
(3)受暗示性增强。
(二)行为特点:
(1)自发性;(2)犯热性;(3)非常规性;(4)短暂性。
第四节
有组织犯罪心理
一、有组织犯罪又称为集团犯罪,是指以从事有计划的犯罪活动为宗旨,具有严密、固定的犯罪组织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及法律秩序相对抗的犯罪集团。有组织犯罪的类型:
(1)走私与贩毒犯罪组织;
(2)独霸一方的流氓、恶势力犯罪组织;
(3)贩卖人口犯罪组织;
(4)开设赌场,强迫妇女卖淫的犯罪组织;
(5)制造贩卖淫秽黄色书刊的犯罪组织;
(6)盗窃、窝赃、销赃的犯罪组织。
二、有组织犯罪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1)恶性膨胀的金钱欲;
(2)帮派思想与副文化氛围;
(3)严格的规范与等级观念;
(4)相似的动机与强烈的归属意识;
(5)互感性与互动性。
第十一章 过失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刑法中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并因此理解刑法中过失犯罪与犯罪心理学中的过失犯罪有什么区别。并掌握过失犯罪发生的因素。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过失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1、以构成犯罪的主观要件为标准,犯罪分为哪两类?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2、什么叫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是过失犯罪。
3、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主要心理差异是什么?
(1)从法学的角度看: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四方面的差异:
a、社会危害性比较,主观客观结合看,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
b、主体和主观方面比较,两者有别;
c、客体和客观方面比较,过失犯罪侵害的只是物质客体而故意犯罪侵害的可以是物质客体,也可以是非物质客体。
d、刑事责任比较,过失犯罪的法定刑轻于故意犯罪。
(2)从心理学上看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心里和行为上有三方面差异:
a、心理结构的形式的内容不同;
b、心理状态不同;
c、心理机制不同。
第二节 影响过失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
1、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
2、社会方面的意外情境
二、舆论因素
三、工具因素
1、使用熟练工具
2、使用陈旧工具
3、使用高科技工具
四、过失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因素
不良的心理因素是导致过失犯罪的直接动因。
(1)态度。对人对事态度不端正是过失犯罪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不良态度有:①不负责任的态度;②对抗态度;③傲慢和固执态度;④自私态度。
(2)思维与认知不正确;
(3)注意涣散与分心;
(4)情绪变化不正常;
(5)性格气质中的不良因素;
(6)智能与经验,智能低,经验不足;
(7)记忆缺陷与失误;(8)无意识因素。意识状态模糊。
第三节 过失犯罪行为的机制
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是过失,可以分为两种:(1)疏忽大意过失;(2)过于自信过失。而二者的心理历程和机制是不同的。
一、疏忽大意过失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
(1)应当预见和能够预见;
(2)没有预见和疏忽大意;
(3)错误决策与危害行为的实施;
二、过于自信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1)已经预见和轻信能够避免。
(2)错误决策与危害行为的实施。
第十二章 变态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变态心理犯罪的基本特征,变态心理犯罪的形成原因;掌握人格障碍与犯罪,性变态与犯罪之间的某种联系。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变态犯罪心理概述
一、变态心理概念
1、变态心理就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别能力或控制能力。
2、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
3、变态心理的常见类别
二、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
1、变态心理的生物基础
2、心理因素在变态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3、心理变态的社会文化根源
三、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
1、变态心理者的犯罪现象概述(1)变态心理的发生率(2)变态心理者的犯罪率
2、变态心理现象与犯罪行为(1)感知觉变态与犯罪行为(2)注意变态与犯罪行为(3)记忆变态与犯罪行为(4)思维变态与犯罪行为(5)情绪情感变态与犯罪行为(6)意志变态与犯罪行为(7)智能变态与犯罪行为(8)意识变态与犯罪行为
3、变态心理患者犯罪的基本特点(1)变态心理者犯罪的动机(2)变态心理者犯罪的行为特征(3)变态心理者在犯罪后的一般表现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
一、人格障碍概述
1、变态心理包括的范围很广,我们常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变态心理是指精神病、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狭义的变态心理指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叫变态人格,是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状态,是以性格为核心,包括素质、气质、智能等个人能力与心理特征,突出的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明显偏离正常,这类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社会生活。
2、人格障碍的成因和犯罪特点是什么?
(一)成因可归为两类:
(1)生物学因素。遗传是人格形成的物质基础。一些病理生理因素、生物器质性因素等对人格障碍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2)环境因素。家庭因素起重要作用,学校教育缺陷,朋友间的不良模仿、传媒的误导等,都容易造成儿童社会化的缺陷,从而形成人格障碍。
(二)犯罪特点:(1)一般带有偶然性;(2)违法目的不明显;(3)自我保护性差;(4)作案多是攻击型、爆发型;(5)性格非常顽固,持续、不断犯罪;(6)犯罪一般单独进行。
3、人格障碍犯罪有哪些类型
偏执型、分裂型、情感型、强迫型、癔症型、爆发型、孱弱型、社会疏隔型、幼稚型、怪癖型、轻佻型、反社会型。
(人格障碍犯罪,常是混合型人格障碍犯罪,就是说,几种类型兼有之。)
7、智能障碍犯罪有什么特点
(1)动机动稚、单纯、对后果缺乏考虑;
(2)作案对象和目标有选择,作案条件选择不严格、多有冲动性、公开粗暴,易被当场抓获。
(3)单独作案多。
(4)案后对后果有所领会,多愿悔改,抵触情绪者少。
8、精神病的成因及其犯罪特点
(一)成因:(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病理、躯体等因素。(2)心理学因素,包括病前个性特征、精神因素等。
(二)犯罪特点:
(1)动机不明或离奇;
(2)危害行为往往极端残忍而不符合情理;
(3)作案无预谋和计划,常常冲动性、单独作案,缺乏自我保护。
一、人格障碍概述
二、人格障碍与犯罪
1、人格障碍者犯罪的基本特点
2、人格障碍类型与犯罪(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2)偏执型人格障碍(3)情感型人格障碍(4)爆发型人格障碍(5)轻佻型人格障碍(6)怪癖型人格障碍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
一、性变态概述
性变态又叫性倒错,性偏离和性心理障碍,是指性心理和性行为严重偏离正常轨道,表现为性爱对象、性身份、性目的或满足性欲方式异常。
(一)成因
成因是:(1)生物学因素;(2)心理学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
(二)性变态有哪些类型?
同性恋、恋童癖、近亲相奸癖、恋物癖、恋尸癖、异装癖、露阴窥阴癖、摩擦癖、口淫、性虐癖与受虐癖。
二、犯罪特点:
(1)作案有预谋、计划,对侵害对象有选择;
(2)有自我保护能力,常掩饰罪行,逃避打击;
(3)作案模式较固定,并系列作案;
(4)作案手段凶残,特别是性施虐狂更突出;
(5)缺乏罪责感,焦虑感,往往被抓后容易供认交待问题。
第四节 精神病患者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精神病概述
1、精神病的概念:是一种心理机能完全紊乱的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变态状态。
2、精神疾病患者的变态心理特征
二、精神病与违法犯罪
1、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特点:行为无法自控;动机模糊或难于理解;手段极其残忍、凶狠。
2、精神病的类型与犯罪(1)精神分裂症(2)偏执型精神病(3)情感性精神病(4)反应性精神病
(5)脑外伤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京城徐广才色情杀人狂案例剖析
徐广义,男,30岁,汉族,北京某工厂工人,1987年至1990年在北京站、永定门火车站,以帮助买火车票、联系住处,找工作等方式将外地女青年骗至京郊偏僻处施暴强奸杀害,共作案11起,7名女青年被施暴强奸杀死,2名被施暴强奸杀成重伤,1名被强暴强奸。1990年4月3日晚该犯正在作案时,被蹲点守侯的公安侦察人员当场捉获,最后1名被害人遇救。徐犯强奸杀人手段极其残忍,已处死刑。
一、徐广才案件是一起典型的色情杀人狂案件 徐广才奸杀妇女系列性作案的特点与方式,充分证明了他是一个典型的性虐待——先奸后杀类型的色情杀人狂者。性变态者的犯罪是一种特殊性的犯罪,所谓特殊,就是此类犯罪人是在其变态心理的驱使下实施暴虐行为的,具有其一定的怪癖的行为模式特点。它与正常人道德败坏导致的性犯罪有若干不同点。因此,正常人对此类犯罪行为往往难以理解。徐案的作案手段行为方式基本一致。一是从北京站、丰台、永定门火车站将事主骗到野外夜间作案;二是作案对象都是外地来京或离京有难处的女青年;三是利用为单刃刀片作凶器捅刺奸杀;四是皆从被害人的残状中获得最大的性变态的心理满足。五是杀人恶魔系列性连续作案,相隔数月便出动,得手后便消失在人海之中。
二、徐广才性变态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徐犯性心理变态并非偶然。徐出生于1959年,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在他未成年之时,父母相继离世,由其姐抚养成人。家境的贫寒和父母的早逝,使他形成了较强的自卑和心灵的孤寂冷僻。1978年高中毕业下乡插队,1980年分配到北京某厂,1984年调作库房保管员。这个期间,工作悠闲,他结交了几个有劣迹的男男女女,男女之间的风流韵事便成为他们闲聊的话题,渐渐地使他如醉如痴,随之又发展对个体书摊上那些淫秽色情书刊读得入迷,在性的方面陷入歧途,越陷越深,对性欲要求极为强烈。他是1984年经人介绍与本厂一女工结婚的,并生有一子。他对他的妻子,用从各种渠道听来的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向他妻子发泄,以获得变态的性满足,以至发展到用绳子把妻子的手脚捆绑起来发泄性欲。这时他性虐待癖的变态心理已经形成。性虐待心理的极端发展即施虐色情杀人。徐的性施虐行为先是在其妻子身上表现出来,而后则发展至顶峰,成为色情杀人狂者。徐犯1987年1月第一次作案,当其向受害女工猛捅两刀,见到那血淋淋残状,随即激发起一种“莫名”的高度性快感,正说明了这一点。其对第五名被害女青年某某的奸杀过程,也说明了其作案模式:1987年8月13日在永定门站售票厅买了一张火车票,刚走出大厅,被徐犯选为猎获目标,立即凑上去跟她搭讪,当他得知女孩深圳来,买票要到上海打工,又得知她没带身份证,想托他帮帮忙找家旅店时,正中其下怀。徐假惺惺地说,你今天真幸运,碰上我这个热心肠的人,他骑车带着姑娘一直往南过了洋桥,马家堡来到一处菜棚,姑娘疑惑地说,这不是旅馆。这时他掏出刀子狞笑着说,管它是哪,你跟我走,不然我杀了你!姑娘问,你想干什么?他说,要你和你身上的钱。姑娘吓哭了,求他放过她,并说我现在来例假„„姑娘哭着抱着一棵树,这时罪犯举刀向她腹部捅了雨刀,硬把她拖进菜棚,施暴强奸后杀死,残状惨不忍睹。徐犯在审讯中对所有罪恶供认不讳。他在交代中说:我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书上的描写和画报上的画面,我老想占有,老想征服,我的欲望特强,老婆有病满足不了我,我就想到外面发泄,这事让我兴奋,我控制不住了,就壮着胆试试,后来见没人报案,我的胆就大了。开始女的反抗我扎她,后来我感觉在那 种情况下特刺激,把她们扎出血来,再割他们„„我也想杀完10个人后不再干了,可我像着了魔上瘾一样,一到晚上就想出去杀人„„。性变态只在性心理这一点是异常的,而在其他方面的心态则是正常的。在审讯中,他的交待也说明了这点。他在回答作案时间时说:一般都在晚上8点钟以后,行人少、警察少,干这事不易被发现,在回答作案时的衣着时说:为了使对方信任,我晚上出去时穿的都比较干净大方,皮鞋也擦的很亮。在回答为什么选择火车站作案时说:火车站外地人多,离郊区近,交通警察少,可以骑车带她。在回答他是怎样选择受害人时说:年轻有点色的外地女孩子,她们没有生活经验,容易上当。另外,外地姑娘人生地不熟好骗,特别是那些来京打工和路过北京的,她们买不到车票想有人帮忙,农村女孩子又有占小便宜的毛病,不愿住旅馆,我借口帮助他们买到车票,提供住的地方,有时还请她们吃顿饭,这样他们便不怀疑了„。在回答他是如何行骗说:物色单身提包的女青年后,我主动上前搭话,先跟她聊天,大致了解她们的情况后,以提供住宿、买车票、介绍工作、陪着逛北京等为诱饵,骗她上钩。他的这种并不高明的假仁慈的嘴脸和花言巧话,却叫那么多姑娘上当受骗,残遭暴虐伤害。
三、性变态虐待狂犯罪案件的特点:
色情杀人狂杀人案件在刑事犯罪中,特别是性变态犯罪案件中,是性质最恶劣、手段最残暴、危害最严重、对公众安全威胁最大和影响极坏的一种特殊性案件。综括色情杀人狂者的犯罪案件,特点如下:
1、色情杀人狂者是一种严重的性心理障碍。既不属于一般的道德败坏,也不嘱于精神病。它有性变态的难以自控的性的异常冲动性,又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我行为的能力,因此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2、色情杀人狂者连续性系列作案,且有其一定的行为模式。他们以某些怪癖的行为模式渲泄、满足其变态的性欲,对于残杀异性的血淋淋的残状,不仅没有厌恶感,反而能激发最大的快感。
3、其施用暴力的目的不同于心理正常的性犯罪者。常态心理性犯罪残害对方的目的是为了迫使对方就范,杀人是为了灭口。色情杀人狂则不同,其施行暴力虐待、杀害、奸尸、切割是作为满足变态性欲的行业方式。
4、色情杀人狂的施虐行为与其性满足相联系,把被害人的痛苦和残状作为其获得性快感、性高潮的前提条件。其满足感的强度甚至超过常态的性生活,比常态性行为更能引起他们的乐趣。
5、色情杀人狂的行为动机与常态心理性犯罪不同。后者是为了用非法手段满足其常态性要求,而前者则是为了满足其带有异常性冲动的性变态心理的需要,所以往往正常人对其动机无法理解。
6、色情杀人狂只对陌生人行凶,对自己的熟人、友人不动手,而常态心理性犯罪其侵害对象不论是陌生人还熟人、友人皆为之。
7、色情杀人狂犯罪者无羞耻心、悔恨感和犯罪自责感,往往残害他人不觉后悔,缺乏焦虑,自行其乐,并为自己的作为作出自以为是的辨护。
8、色情杀人狂者往往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有许多患者的表现像女人的性格,如怕羞等。
9、色情杀人狂者一般都要从死者身上拿点什么,特别是与性有关的物件或切割身体的某部分。
10、施虐色情杀人狂者同一切性变态者一样,除了在性心理方面的异常外,其他方面完全与正常人一样。
第十三章
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犯罪嫌疑人在侦查审判过程中的心理,刑罚心理,询问犯罪嫌疑人的策略和方法,以及我们公安司法机关在侦查和审判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心理品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
一、被告人在作案前后的反侦查心理及表现
被告人常用的反侦查手段主要有:
1、伪造作案时间。往往采取制造没作案时间的假象和串供作伪证,企以扰乱侦查思路。
2、破坏和伪造犯罪现场。常常采取的方式有:(1)情理破坏现场;(2)对现场作伪装处理;(3)、转移犯罪现场;
3、伪装个体形象特征。
4、毁灭处理赃证;
5、伪装积极;
6、串供和谎供。
二、要识别反侦查手段,侦查人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2、要具有质疑能力。
三、被缉捕的犯罪嫌疑人有什么心理状态:
1、自首心理;
2、潜逃心理;
3、对抗心理。
四、对缉捕的犯罪嫌疑人应采取的政策
对准备潜逃和对抗缉捕的嫌疑人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对潜逃的嫌疑人要掌握其自身的特点、社会经验、个人能力社会关系以及嫌疑人潜逃地的环境、民俗民情,以便准确作出有关判断。
对对抗缉捕的犯罪嫌疑人则要分析其对抗心理和缉捕时的具体情况,确定对策。
五、被跟踪、守候的犯罪嫌疑人有什么心理特点?
这类嫌疑人被跟踪时心理表现是:
(1)多疑。其紧张心理无法抑制,所以特别谨慎。
(2)试探。他们往往用些反侦查的试探心理,检测是否被人跟踪。
(3)急欲脱离被监控的心理。这时会使出种种狡猾手法。
(4)侥幸自慰。自以为得意,行为人较放肆,认为无人跟踪,此时其活动易暴露。
六、被采取不同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
1、被拘传时,是试图减轻罪类,争取从宽处理;
2、被监视住所时,一是急躁,二是沮丧;
3、取保候审者,其心态与被监视住所者相同;
4、拘留、逮捕者心理是:孤独感、紧张、压抑、抵触、悔恨交织。
七、被告人在接受讯问时的常见的心理状态及其心理发展变化
1、被告人在讯问中,知道讯问结果的严重性,心理活动是激烈而复杂的,其常见的心态有:
(1)畏罪;(2)侥幸;(3)恐慌;(4)悲观;(5)戒备;(6)抵触。
2、在整个讯问的过程中,立即交代问题或者始终不交化罪行的,都属于少数,大多数是处于以下心理变化过程,即: 试探摸底-→对抗相持-→动摇反复→供述罪行。
(初审)(拒供、谎供、翻供)
第二节
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的心理与对策
1、开庭过程中,被告表现的心理是:
①差耻。
②共同犯罪者在开庭时见面后,则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攻守同盟或相互揭露。
③紧张。
④忏悔。
⑤矛盾。
2、庭辩
①侥幸心理。
②抗拒。
③狡辩。
④对公诉词产生敬畏感。
⑤对律师的辩护会产生满意或埋怨的心态。
⑥对证人的陈述,会产生欣喜或仇视感。
3、宣判后
判决宣布后,被告人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
①情绪稳定。
②抵触。
③悔恨。
第三节
刑罚心理
我国刑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惩罚犯罪而预防犯罪。预防犯罪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特殊预防,通过对犯罪人用刑罚,防止他有再犯罪。
二是一般预防,通过惩罚犯罪,儆戒和教育社会上有犯罪可能的人,不要犯罪。
一、刑罚的个体心理效应
1、刑罚对犯罪人心里的正效应:畏惧刑罚;痛苦效应;感激效应;预防效应。
2、刑罚对犯罪人心里的负效应:不畏惧刑罚;抵触。
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心理效应。
通过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惩罚犯罪,能充分显示专政的力量,造成犯罪分子对刑罚的畏惧,另外,能儆戒有违法劣迹的人,同时,打击犯罪活动,能弘扬正气,鼓舞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第十四章 犯罪心理预防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犯罪心理预测的方法,懂得犯罪心理诊断,从而使同学们掌握我们要怎么把犯罪预防在萌芽阶段,及犯罪后怎么是犯罪人走出犯罪的心理阴影。教学内容: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防概述
一、什么叫犯罪心理预测
犯罪心理预测,就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
二、什么叫犯罪心理预防
犯罪心理预防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诱发犯罪的心理因素和条件,防止个体形成犯罪心理结构及发生犯罪行为。
三、我国古代有哪些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
(1)家庭预防。
例如清末的思想家曾国藩就提出过一些关于家庭预防的见解,他提出的措施办法有:
a、勤劳;b、节俭;c、谦谨。
(2)社会交往预防。强调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
(3)早期教育的心理预防功能。
(4)刑罚和教化的心理预防功能。
(5)修身自强。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测
一、犯罪心理预测的类型
1、直观型预测;
2、因素分析型预测;
3、指数评估型预测。
二、预测技术:
资料的收集---因素的选择---因素数量化—制定预测表
三、预测适用范围:初犯可能性预测;再犯可能性预测;再犯罪预测方法
第三节
犯罪心理预防 一、一般犯罪心理预防的内容和原则
1、内容:①人际关系变化。
②物质需要的变化。
③精神状态变化。
④性心理表现异常。
2、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1)主体外因素的预防。排除和减少主体外环环境中的消极因素。(2)主体因素的预防。防止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二、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和原则
1、以诚相待原则
2、动之以情原则
3、晓之以理原则
4、言传身教原则
5、正面激励原则
6、加强管理原则
第十五章 犯罪心理矫治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犯罪心理矫治、犯罪心理诊断、罪犯心理咨询以及罪犯心理治疗的概念,并了解罪犯心理档案的建立,罪犯心理咨询与罪犯心理治疗的异同,罪犯心理咨询的方法,最终知道犯罪心理矫治的意义及我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罪犯
罪犯是指被人民法院认定有罪,依法判处死刑、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管制、拘役或其他附加刑,并交付执行的犯罪人。
二、罪犯心理形成机制
罪犯心理是在犯罪人心理的基础上,经受讯问、审判以及被剥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等外界刺激,其个性心理逐渐发生为化而形成的。
罪犯心理形成机制:
(1)犯罪人的心理结构是产生罪犯心理的前提和基础;
(2)拘押候审期间的强烈刺激使犯罪人的心理结构发生量的变化;
(3)监禁服刑生活是罪犯心理形成的最后环节。
当犯罪人被交给监所等执行部门,被安置到监狱等接受入监教育时,罪犯心理结构在这种特殊环境的刺激下最终形成。
第二节
对罪犯的心理诊断
一、罪犯心理诊断概述
广义的心理诊断,是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对被测试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点作出推断。罪犯心理诊断:罪犯心理诊断是指通过对犯罪的社会化过程,犯罪经历的考察,并运用心理测量等技术,对其人格特征及促成犯罪行为的心理障碍与缺陷,有无病理上之异常等作出检查与判断,为实施分管分教方针和矫正治疗提供依据的活动过程。
广义的罪犯心理矫治,是指在掌握罪犯犯罪心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监狱常规矫正手段,促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使其在出狱后能自觉抑制不良的心理冲动,成为守法的公民。
二、对罪犯心理诊断的方法
1、心理测验法
2、调查法
3、观察法
4、综合分析法
三、罪犯心理档案的建立
1、罪犯的基本情况
2、罪犯心理测试结果及诊断结论
3、罪犯心理矫治方案
4、心里矫治实施情况记载
第三节
罪犯心理咨询
一、罪犯心理咨询的概述
1、内容:罪犯的偏常认知结构;心理不适应问题;变态心理;心理危机干预。
2、形式:电话咨询;门诊咨询;现场咨询;书信咨询。
二、罪犯心理咨询的具体操作
(一)一般程序:
1、初级阶段:了解情况、建立关系
2、中期阶段:诊断分析,帮助指导
3、后期阶段:逐渐结束,检查巩固
(二)技术:倾听技术;影响对方的技术,观察的技术
第四节
罪犯心理治疗
一、罪犯心理治疗概述
犯罪心理治疗就是对正在监狱服刑的有心理疾病的罪犯进行帮助的过程。
二、罪犯心理治疗的方法
1、精神分析疗法
2、行为矫治法
3、理性情绪疗法
《犯罪心理学》教案课后反思 罪犯心理健康教案篇三
犯罪心理学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脑功能障碍与犯罪的关系 2.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癫痫,酒精中毒,精神发育迟滞的定义及其对犯罪的影响 难点:酒精中毒对犯罪的影响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引起犯罪的原因纷繁复杂,有些犯罪行为还与犯罪者的生理特征有关,其中脑功能障碍就是其中的一例。脑功能障碍在某种程度上也使这部分人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和潜在的隐患。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犯罪尽管在犯罪案件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却引起了犯罪学者的广泛注意。这里我们将讲到癫痫、控制不良,多动症、酒精中毒、药物依赖、精神发育迟滞与犯罪的关系。2. 讲授新课(1)癫痫与犯罪
①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定义:以中枢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作为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种发作性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即是癫痫所伴发的一组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感知,运动,植物神经功能和精神活动障碍等多种形式。
② 对犯罪的影响:癫痫对犯罪的影响,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刑事案件中,仅次于精神分裂和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病人作案的并不是癫痫本身,而是继发的各种精神病理造成的。癫痫病人往往在意识清晰度下降和意识范围狭隘下,出现丰富,生动的恐怖性错觉、视幻觉,病人表现为恐惧、兴奋、冲动和残暴的攻击性行为。在癫痫朦胧状态或情绪变化状态时,往往有伤人,杀人,猥亵,放火,暴力行为。
(2)控制不良与犯罪
① 控制不良综合症:人们对于他的定义仍有争议。这种综合症假定,颞叶和边缘系统的发作能引起暴力行为,即使在缺少可以观察到的发作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控制不良被看成是边缘系统病灶异常部位的癫痫样放电。不过,有关这些放电现象的证据,都是以脑电图异常,围产期损伤,头部损伤,多动,学习无能,软性神经症状这样的间接指标为基础的,也参考了轻微的脑功能障碍。人们还没有识别出攻击性行为的特异性神经激发因素。芒格斯的研究表明:脑功能障碍对暴力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非特异性的。
(3)多动症与犯罪
① 多动症的定义:又称为“注意缺陷性多动障碍”。有专家认为,许多儿童行为障碍时围产期或婴儿早期发生的脑损伤所造成的脑功能的症状。对医疗记录的分析表明,尽管围产期问题在矫正机构内少年犯罪人和暴力性少年犯罪人的历史中见到较多,但是一般的少年犯人和犯罪少女更有可能在婴儿期遭受头部损伤和脸部损伤。这样的研究表明:少年犯罪与轻微的脑功能障碍和多动症有一定的关系。② 对犯罪产生的影响:表现出多动症的儿童并不都是反社会的但当多动症与品行障碍的相结合的时候,反社会特征就非常明显。儿童多动症被砍做青少年后期和成年期发生反社会行为的前兆。多动症与形象犯罪行为的其他特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尽管多动症表现出这些障碍,但是仅仅多动症本身并不能引起后来的犯罪行为,只有在品行障碍结合起来以后,才构成产生犯罪的可能因素。(4)酒精中毒与犯罪
① 分类及其表现:酒精中毒分为寻常醉酒与异常醉酒(变态醉酒)。寻常醉酒与血液中酒精浓度有关,个体差异大。轻度时出现兴奋,多说多动、欣快轻浮、控制力差,感觉和运动技能失调等;重度则出现意识障碍和昏睡。此类醉酒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打斗伤人,性犯罪等。变态醉酒,患者可在对周围情况的认识能力的丧失的情况下做出犯罪行动。他们表现为急剧的兴奋,盲目攻击和安全健忘。其表现有朦胧型和谵妄型,前者有定向障碍,情绪不稳定性和反复动作,但尚未失去能力;后者醉酒多发生于慢性酒精中度的基础上,以震颤谵妄为主,有幻觉和强度的运动不安。
② 寻常与异常的区别:病态醉酒犯罪时不限于醉酒的当时,而是在犯罪前一时期就有心身异常状态。
③ 长期大量的酒滥用可能产生的几种精神障碍:普通醉酒、复杂性醉酒、酒依赖、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和酒精中毒性幻觉症。(5)药物依赖与犯罪
① 定义: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药物依赖是指由长期反复用药,形成机体精神和躯体改变,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致使精神,躯体症状恶化而强迫性长期持续用药。
② 可产生药物依赖的八类药物:吗啡类、巴比妥类,酒精类,可卡因类,印度大麻类,苯丙胺类,柯特类和致幻剂类。
③ 对犯罪产生的影响:这些药物最主要藕麻痹,兴奋,欣快和解除焦虑和烦恼的作用,但是极易产生戒断症状。除了躯体症状以外,患者有精神变态和行为改变,特别是反社会行为的出现。由药物引起的犯罪多为道德败坏,盗窃和性犯罪;女性多为卖淫,男性为暴力,偶尔有杀人的报导。(6)精神发育迟滞与犯罪
① 定义:精神发育迟滞也叫做精神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症,是一组由先天或早期的疾病,所引起的精神活动发育受阻导致以智能低下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临床习惯按照智能低下不同水平加以分类,国际分类(1978)按照智商将本病分为轻度(智商50——70),中度(智商35——49),重度(智商20——34)和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多数临床医生强调,应主要依靠临床标准适当参考智商进行疾病诊断。
② 对犯罪的影响:智力与犯罪的关系是犯罪学最关心的问题。精神测定始祖高德达提出的“精神薄弱犯罪病因论”具有一定影响力。精神发育迟滞犯罪者犯罪年龄以12——18居多,犯罪类型如性犯罪,放火,盗窃,欺诈等。最常见的就是性犯罪。3. 思考与讨论
(1)生活中常见的脑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犯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2)你觉得智力与犯罪的关系是什么? 4. 布置作业
(1)名词解释:脑功能障碍 癫痫 控制不良 多动症 酒精中毒 药物依赖 精神发育不全 脑损伤(2)癫痫与犯罪的关系是怎样的(3)举例说明酒精中毒与犯罪。
《犯罪心理学》教案课后反思 罪犯心理健康教案篇四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3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第二章 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4 第一节 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4
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5 第三章 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6
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6 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6 第三节 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6 第四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6 第四章 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6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6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7 第三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7 第五章 犯罪动机.............................................................................................................................7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7 第二节 犯罪动机及其形成.....................................................................................................8 第三节 犯罪动机的转化.........................................................................................................8 第四节 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8 第六章 人格与犯罪.........................................................................................................................8
第一节 人格概述.....................................................................................................................8 第二节 犯罪人格.....................................................................................................................9 第七章 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分析.....................................................................................................9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9 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分析...................................................................................................10 第三节 特殊人群犯罪心理分析...........................................................................................10 第四节 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10 第八章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上)...........................................................................11 第一节 财产犯罪心理...........................................................................................................11 第二节 暴力犯罪心理...........................................................................................................11 第三节 性犯罪心理...............................................................................................................11 第九章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下)...........................................................................12 第一节 邪教犯罪心理...........................................................................................................12 第二节 毒品犯罪心理...........................................................................................................12 第三节 计算机犯罪心理.......................................................................................................12 第十章 过失犯罪心理...................................................................................................................13 第一节 过失犯罪心理概述...................................................................................................13 第二节 引起过失犯罪的客观诱因.......................................................................................13 第三节 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13 第十一章 群体犯罪心理...............................................................................................................14 第一节 概述...........................................................................................................................14
第二节 群体犯罪的心理学基础...........................................................................................14 第三节 各类群体犯罪的心理分析.......................................................................................14 第十二章 变态犯罪心理...............................................................................................................15 第一节 概述...........................................................................................................................15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15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行为...................................................................................................16 第四节 精神病与犯罪行为...................................................................................................16 第十三章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16 第一节 概述...........................................................................................................................16 第二节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原理及其测试方法...................................................................17 第三节 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17 第十四章 罪犯心理矫治...............................................................................................................17 第一节 概述...........................................................................................................................17 第二节 罪犯心理评估技术...................................................................................................18 第三节 罪犯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18 第四节 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技术...........................................................................................18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犯罪心理学的对象 1.什么是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1997)的规定,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犯罪心理学的对象
第一,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第二,对犯罪人的理解。
第三,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关系。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2.个体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 3.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
4.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三、犯罪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刑法学 犯罪学 普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
四、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案例1.1 心理学特征描述
布鲁塞尔博士对纽约炸弹狂的15点推论 心理学特征描述(psychological profile)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客观性
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2.系统性
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机能的整体。3.理论联系实际 4.伦理性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一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犯罪人地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优点: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资料真实可靠。缺点: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影响因素多,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受观察者本人条件的影响。2.调查法
是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关犯罪人的资料,研究犯罪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1)问卷法(2)访谈法
第3页,共18页
3.测验法
是指使用标准化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心理特点的方法。4.实验法
是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以了解心理现象因果关系的方法。5.案例分析法
就是选择典型的各类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案例1.2 玛丽的“圆周假设”
三、非实验性数据因果关系推断的方法
1.交叉时滞平面分析(cross-lagged panel analysis, clpp)2.路径分析
四、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1.以问题为中心,主义采用多种方法和探讨课题 2.注意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 3.用相互作用的理论思路来分析犯罪心理现象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1.早期犯罪心理学思想
2.现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3.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二、我国犯罪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1.我国古代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2.我国现代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 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概况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1.潜意识论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2.人格结构学说以及人格发展理论 3.本能论 4.焦虑论
三、弗洛伊德的犯罪观 1.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 2.对犯罪行为的防治
四、阿德勒的犯罪观 1.犯罪的原因和动机 2.对犯罪的防治
五、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
1.运用潜意识理论分析犯罪人的无意识犯罪动机 2.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缺陷
第4页,共18页
(1)犯罪者的自我及其特征(2)犯罪者超我的缺陷
3.运用人格发展理论分析犯罪行为
4.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犯罪人的心理
六、精神分析犯罪理论的评价 贡献:
第一,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生物学因素在犯罪行为中的巨大作用 第二,大大扩展勒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三,引起我们对犯罪人早期经历的关注 局限:
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
二、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学习途径——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2)人类行为的起因——三元交互作用论(3)人类行为的自我调节
2.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1)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2)攻击行为的启动机制
(3)攻击行为的保持和自我调节机制
三、其他学者的研究
四、对行为主义犯罪理论的简评
第三节 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 道德两难问题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
第一阶段 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前习俗水平
第二阶段 工具性目的与交换阶段 第三阶段 人际和谐与遵从阶段
习俗水平
第四阶段 社会和谐与制度维护阶段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第六阶段 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三、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犯罪
四、简单的评价
第5页,共18页
第三章 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 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生物学因素及其特征
二、遗传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家族史研究 2.双生子研究 3.染色体研究
三、年龄、性别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四、神经生物及生物化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五、人体生物节律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个体的人格倾向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需要和动机 2.价值观
二、个体的人格特征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性格与犯罪心理 2.气质与犯罪心理
第三节 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家庭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家庭结构缺陷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案例 期望不当,酿成恶果
二、学校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三、社区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四、工作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第四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一个复杂、有机的整体系统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具有层次上的差异
第四章 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模式 1.渐进式 2.突发式 3.机遇式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 1.不良的交往与模仿
2.个体对消极社会信息的选择 3.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4.违法尝试获得体验
第6页,共18页
5.犯罪意向萌发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犯罪情境 1.侵害对象 2.现场条件 3.现场气氛
二、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心理互动 1.犯罪行为发生前的心理互动 2.犯罪过程中的心理互动 3.犯罪行为发生后的心理互动
三、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 1.预谋型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 2.无预谋的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
第三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人在犯罪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 1.犯罪前的心理状态 2.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3.犯罪后的心理状态
二、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 1.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 2.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类型
三、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 1.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条件 2.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征兆 3.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
第五章 犯罪动机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的概述 1.需要的概念
是指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需要的种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
(5)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动机概述 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第7页,共18页
2.动机的种类 3.动机的理论(1)本能论(2)驱力论(3)需要论(4)诱因论(5)认知一致论
第二节 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一、犯罪动机的概述 1.犯罪动机的概念 2.犯罪动机的特征 主观性 相对性 动态性 低级性 复杂性
3.犯罪动机的功能 激发 指向
维持和调节
4.犯罪动机的分类
5.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二、犯罪动机的形成
1.一定强度的需要促使形成犯罪动机 2.外部诱因引起的犯罪动机
3.内在需要与外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犯罪动机
第三节 犯罪动机的转化
一、犯罪动机转化的类型
1.表现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动机转化 2.表现在不同发展方向的动机转化
二、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因素 1.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主体因素 2.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客观因素
第四节 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一、不明显的犯罪动机 1.少年犯
2.精神病犯罪人
二、激情犯罪的动机
第六章 人格与犯罪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8页,共18页
一、什么是人格 1.人格的涵义
源于拉丁文的“person”,意指面具。2.人格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独特性 稳定性 社会性
二、人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 1.人格类型论
(1)生物学类型论(2)心理学类型论(3)价值观类型论 2.人格特质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2)科特尔的人格特质论(3)艾森克的特质理论(4)大五人格
第二节 犯罪人格
一、什么是犯罪人格 1.犯罪人格的涵义
犯罪人格是犯罪人特有的导致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种严重的反社会人格。
2.犯罪人格的形成
二、有关犯罪人格的研究
1.使用人格测验量表对犯罪人格进行描述 2.采用访谈法对罪犯犯罪人格的研究
3.从大量研究中归纳出与犯罪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
三、研究犯罪人格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对犯罪人格的研究可以使对犯罪原因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加深对犯罪产生这一问题的理解。
(2)犯罪人格的研究为预测、预防犯罪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制定科学的刑事政策提供了参考
(3)犯罪人格在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结构化中的意义 2.研究犯罪人格在犯罪人处遇实践中的意义
第七章 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分析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身心基础 1.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
2.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 3.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冲突与犯罪的关系
第9页,共18页
二、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1.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 2.情景性 3.戏谑性 4.情绪性 5.反复性
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1.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2.青少年的体能强壮、精力充沛 3.青少年的欲求量多、最强烈 4.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 案例:三少年杀人练胆
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一、女性犯罪的心理基础 1.认知特点
2.情感和意志特征 3.个性特点
二、女性犯罪的特点 1.犯罪数量上的差异 2.犯罪类型上的特点 3.犯罪手段上的特点
4.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特点 5.犯罪处遇上的特点
三、女性犯罪的心理分析 1.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分析 2.女性财产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特殊人群犯罪心理分析
一、吃亏心理
二、攀比心理
三、“补偿”心理
四、掩盖心理
五、享受心理
六、贪婪心理
七、侥幸心理
八、随大流心理
九、冒险心理
十、蒙混心理
第四节 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
一、初犯心理分析 1.初次犯罪的心理状态
第10页,共18页
2.初次犯罪的动机
二、累犯心理分析 1.累犯的人格特征 2.累犯的心理特征
三、惯犯心理分析 1.惯犯的心理特征 2.惯犯的行为特征
第八章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上)
第一节 财产犯罪心理
一、财产犯罪概述
1.财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2.财产犯罪的特征
二、盗窃犯罪心理 1.盗窃犯罪地点的选择 2.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
三、诈骗犯罪心理 1.诈骗犯罪的一般特点 2.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3.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
第二节 暴力犯罪心理
一、暴力犯罪概述
1.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2.暴力犯罪的类型
3.暴力犯罪人的一般特征
二、杀人犯罪心理 1.杀人犯罪的一般特征 2.杀人犯的心理特征
三、抢劫犯罪心理 1.抢劫犯罪的一般特征 2.抢劫犯罪的类型
3.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性犯罪心理
一、性犯罪概述
1.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2.性犯罪人的一般特点
二、强奸犯罪心理 1.强奸犯罪的一般类型 2.强奸犯罪的心理分析 3.强奸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4.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
第11页,共18页
第九章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下)
第一节 邪教犯罪心理
一、邪教犯罪概述 1.邪教的含义
2.邪教犯罪的概念与范围 3.邪教犯罪的特征
二、“法轮功”人员的心理分析 1.“法轮功”人员的一般特征 2.练习“法轮功”的动机 3.“法轮功”的精神控制
4.“法轮功”痴迷者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 毒品犯罪心理
一、毒品犯罪概述 1.毒品的含义
2.毒品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3.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二、毒品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犯罪动机 2.错误的认识
3.偏颇的人生价值观 4.毒品犯罪人的人格特征
三、吸毒人员的心理分析 1.吸毒者的人格特征 2.吸毒者初次吸毒的动机 3.吸毒后心理上的变化 4.吸毒与犯罪行为
案例:一个吸毒者的心理变化轨迹
第三节 计算机犯罪心理
一、计算机犯罪概述
1.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计算机犯罪是指非法侵入受国家保护的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受到刑法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2.计算机犯罪的特点
(1)犯罪技术具有专业化(2)犯罪手段具有隐蔽性
(3)犯罪后果具有严重的危害性(4)犯罪空间具有广泛性(5)犯罪类型具有新颖性(6)犯罪惩处的困难性 3.计算机犯罪的发展趋势
二、计算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第12页,共18页
1.法律意识薄弱,缺乏道德感 2.智力水平高 3.犯罪动机
4.计算机犯罪人的人格特征
第十章 过失犯罪心理 第一节 过失犯罪心理概述
一、过失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1.过失犯罪的概念 2.过失犯罪的类型
3.过失犯罪与注意义务的违反
二、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区别 1.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不同 2.犯罪心理的内容不同 3.犯罪心理的机制不同
第二节 引起过失犯罪的客观诱因
一、情境因素
1.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 2.社会方面的意外情境
二、舆论因素
三、工具因素 1.使用熟练工具 2.使用陈旧工具 3.使用高科技工具
第三节 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一、过失犯罪人的生理特征 1.生理缺陷或疾病 2.疲劳状态 3.麻醉与醉酒 4.其他生理因素
二、过失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过失犯罪人的认知特征(1)认识上存在错觉
(2)注意品质不良或违反注意义务(3)记忆的缺陷与失误
2.过失犯罪人的情绪和态度特征 3.过失犯罪人的意志特征
4.过失犯罪人的性格与气质特征 5.过失犯罪人的智能特征 6.过失犯罪人的无意识因素
三、过失犯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1.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第13页,共18页
2.技术操作中的不良习惯
案例:锅炉工忘关气阀,致人烫死案
第十一章 群体犯罪心理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群体 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地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地程度,并自身形成一个内部准则,知道价值地实现。
二、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大群体和小群体
三、群体心理效应
四、群体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群体犯罪的心理学基础
一、群体归属感
二、从众
三、服从
四、去个性化
五、模仿和感染
六、群体无意识理论
第三节 各类群体犯罪的心理分析 一、一般共同犯罪的心理分析 1.一般共同犯罪的概念和特点 一般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没有特殊的组织形式、只是为了实施某一特定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临时或事先纠合起来的群体犯罪形式。2.一般共同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二、团伙犯罪 1.团伙犯罪的概念
2.团伙犯罪群体形成的心理原因 3.团伙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三、有组织犯罪
1.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2.有组织犯罪群体形成的心理原因 权威与服从 模仿与学习暗示与教唆 冒险转移 群体极化
3.有组织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四、集群犯罪 1.集群犯罪的概念 2.集群犯罪的特点
第14页,共18页
自发性 狂热 非常规 短暂
3.集群犯罪的过程
4.对集群犯罪的理论解释——紧急规范理论 5.集群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案例:张君团伙系列抢劫杀人案件
第十二章 变态犯罪心理
第一节 概述
一、变态心理概念 1.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 2.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 3.变态心理的常见类别
二、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 1.变态心理的生物基础
2.心理因素在变态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3.心理变态的社会文化根源
三、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 1.变态心理者的犯罪现象概述(1)变态心理的发生率(2)变态心理者的犯罪率 2.变态心理现象与犯罪行为(1)感知觉变态与犯罪行为(2)注意变态与犯罪行为(3)记忆变态与犯罪行为(4)思维变态与犯罪行为(5)情绪情感变态与犯罪行为(6)意志变态与犯罪行为(7)智能变态与犯罪行为(8)意识变态与犯罪行为
3.变态心理患者犯罪的基本特点(1)变态心理者犯罪的动机(2)变态心理者犯罪的行为特征(3)变态心理者在犯罪后的一般表现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
一、人格障碍概述 1.什么是人格障碍
是一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行之有效地适应正常地社会生活的心理行为表现。
2.人格障碍的特征 从儿童、少年时期开始
第15页,共18页
人格结构某些成分过分或畸形发展 无自知之明 相对稳定,顽固
二、人格障碍与犯罪
1.人格障碍者犯罪的基本特点 2.人格障碍类型与犯罪(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2)偏执型人格障碍(3)情感型人格障碍(4)爆发型人格障碍(5)轻佻型人格障碍(6)怪癖型人格障碍
三、人格障碍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行为
一、性变态概述 1.性变态的概念 2.性变态与人格障碍 3.性变态与性犯罪
二、性变态与犯罪
1.性变态者违法犯罪的特点 2.性变态类型与犯罪
三、性变态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四节 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一、精神病概述 1.精神病的概念
是一种心理机能完全紊乱的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变态状态。2.精神疾病患者的变态心理特征
二、精神病与违法犯罪 1.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特点 行为无法自控
动机模糊或难于理解 手段极其残忍、凶狠 2.精神病的类型与犯罪(1)精神分裂症(2)偏执型精神病(3)情感性精神病(4)反应性精神病
(5)脑外伤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三、精神病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十三章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16页,共18页
一、什么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测谎仪“polygraph”——多道生理心理描记仪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历史 1.最早的“神裁法” 米判法 热试法 水试法
2.智力型的测试法
3.现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4.当今心理测试仪的前沿研究
第二节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原理及其测试方法
一、基本原理的争论 1.“恐惧”假设 2.“冲突”理论 3.“条件反射”理论 4.“应激”理论 5.“动机”理论 6.“认知唤醒”理论
二、常见的犯罪心理测试方法 相关/不相关问题测试法(r/ir)控制问题测试法(cqt)紧张峰测试法(pot)犯罪情景测试法(gkt)
第三节 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一、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历史
二、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程序 犯罪心理痕迹动态描绘阶段 编题阶段 测前访谈阶段 实测阶段 图谱评判阶段 测后讯问阶段
第十四章 罪犯心理矫治
第一节 概述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内涵及其在改造中的作用 1.什么是罪犯心理矫治
2.罪犯心理矫治在改造工作中的作用
(1)促进了我国罪犯改造工作科学化的进程(2)促进了罪犯改造工作质量的提高(3)促进监狱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操作体系
第17页,共18页
三、罪犯心理矫治的组织实施
第二节 罪犯心理评估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评估
是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它是评估者根据心理测验的结果,加上调查、观察多得到的多方面的资料,对被评估的罪犯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和科学的价值判断过程。
二、罪犯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1.确定评估目的和评估标准 2.资料收集阶段 3.具体评估阶段
4.评估结果的使用阶段
三、心理测验的实施方法 1.准备 2.施测 3.收尾
四、罪犯心理评估报告的一般格式 案例:关于罪犯李威的心理评估报告
第三节 罪犯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罪犯心理咨询 2.罪犯心理治疗
二、罪犯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及操作技巧 1.心理咨询前的准备 2.了解情况,建立关系 3.诊断分析,明确咨询目标 4.选择方案,帮助指导
5.评估咨询结果,结束咨询关系
三、罪犯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1.精神分析疗法
案例:精神分析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2.行为疗法 3.理性情绪疗法
第四节 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危机
二、什么是罪犯心理危机干预
三、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评估确定干预对象
2.激发有心理危机的罪犯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愿望 3.让罪犯释放消极情绪与能量
4.帮助罪犯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与自我矫治方法,提高自己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 5.跟踪考察,巩固成效
第18页,共18页
《犯罪心理学》教案课后反思 罪犯心理健康教案篇五
大学生消费维权意识调查报告
一. 报告撰写人
林国锦法学院 法学专业102班
二. 前言
针对目前的社会消费状况,我们在广西大学的学生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当前社会消费与维权的现状以及大学生维权消费意识的现状。
调查的时间和地点:2011年4月5日广西大学
调查的对象:法学专业11人、以及非法学专业的动物医学11人、工业设计11人、其他专业的5人。
本次调查的问卷回收方面遗失2份。
本次调查的对象的选择是随机的,由于准备不足因而还存在很多的缺陷,比如问题的列举不全,考虑问题的深度等,都需要以此作为借鉴,下次改进。
三. 报告正文
㈠ 大学生对消费维权的整体主观印象
所谓的整体印象是从对相关的法律、维权热线、享有的权利、对维权组织等的熟悉和了解程度。
涉及的题目有:1.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熟悉吗?答案有两个选项:a熟悉 b不熟悉。在这个问题当中,我们收集的调查情况是:法学专业中有3人选a,有7人选b;在非法学的专业中有21人选b,其余收集不详。2.您知道作为消费者可以享有那些权利吗?这是一道文字做答题,调查收集的结果是几乎没有人填写。3.您知道消费者维权的热线电话吗?答案是两个选项:a 知道b不知道,调查的结果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中有一半选择知道,为6人,而非法学的则是19人;
4.您对校内外的相应的维权组织有多少的了解?本题中有四个选项:a 有 产生实际的帮助,b 有,只是宣传c 有,形同虚设d没有;我们收集的调查结果如下:在法学专业中,选择a 的1人,选b的有4人,选c的有5人,选d的1人;在非法学专业中,选b的7人,选c的12人,选d的8人,a选项则没有人选。
个人对以上的调查的分析如下:首先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部法律的了解程度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学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不熟悉的,即使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他们给出的答卷也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这部法律从颁布至今已有7年时间,对它的不了解是出于消费者个人的因素还是国家方面的宣传不到位?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它也将是我们下一个调查的课题之一。对于消费者享有的权利,答卷也是比较失望的,学生们难道真的不知道自己享有的种种权利吗?假如是真的不知道,那他们在消费 时是否渴望拥有这样的权利?还是说这种权利从来就没有实现过,以至于让我们根本就忽视了它的存在?对于大学生对校内外的维权组织的了解程度方面,法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站在b、c的选项这边,非法学的情况也如此,为什么大部分的学生会对这样一种定性是为消费者服务的组织却没有更详细的了解?难道说他们很少遇到侵权的事例?还是说自身觉得他们是没有任何的益处的、?或者是这些组织自身的因素而没有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它们?
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对国家来说,这是一项为人民谋利益的大事,对社会组织来说,这是一项对社会发展的有意的事。对消费者来说,更是保护自我的盾牌,但现在的调查的结果显示,对于这项事业的整体印象却没有得到和他实质意义符合的崇高,反而是不为消费者问津的路边草。这是为什么?每年的“3.15”消费者维权日或许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即使听到说了,也会认为是商家打广告的作秀?
㈡ 大学生受到侵权的场合、时间和频率及程度
涉及的相关的问题有:1.您认为在日常的消费中,哪方面的消费容易受到侵害?本题的选项有:a 耐用品b非耐用品 c奢侈品d服务 这道题的分类我们主要考虑了男女性的区别,故有如下的统计:男性中选b的有5人,选c的3人,选d的5人,选a的2人,其他的调查不详;女性中选a的6人,选b的10人,选c的2人,选d的5人。选项中在购买奢侈品方面的较少,反映购买奢侈品的机会较少;男性中b、d两个选项的人居多,而女性中c项的较多,反映出男女性在消费方面的差异。同样这种差异。是否会出现在有关消费的维权方面呢?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2.在消费时,权益被侵害的地点较多的发生在?本题的选项有:
a 校内b 校外。本题中选b的为31人,选a的为8人,可见大多数的同学被侵权的场合发生在校外,这个问题主要是调查场合的不同是否会对侵权的发生率存在影响,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得出,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至于被侵权的频率如何呢?本次调查中没有列入,这是个相当大的遗憾,这个对了解社会消费的现状和消费者发生被侵权的态度的了解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调查时欠疏忽,所以将会成为下次调查的重点。
㈢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受到侵权时的态度
涉及的相关问题有:1.据您的了解,身边的同学的权益被侵害后,维护自己权利的人吗?本题的选项有:a 超半数能主动去维护 b 少于一半c少数d 仅是抱怨,调查的结果如下:男性中有11人选择了c,选d的为6人;在女性中,选
b的2人,选c的为13人,选d的6人。首先我们是对男女性在对待受到侵权时的态度是否会存在差异进行了考虑,结果比较相近,我们无法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在维权方面,男的要比女的积极;同时,我们也按照法学与非法学的专业差别,进行了比较:法学专业中,选b的1人,选c的6人,选d的5人;在非法学专业中,选b的7人,选c的20人,选d的7人,可见法学专业的选c的比例占一半,在非法学专业中这个比例更高达到了70%。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法学专业的学生在维权方面的积极性较高是因为和其专业有关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在此支持这样的观点。毕竟学习过相关的法律,法律素养会有别于普通人,这样的目的是在于强调学习法律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学法,懂法,才可以用法。㈣ 大学生受到侵权时采取的方法
涉及的题目有:您所了解的赔偿途径有?题目的选项为:a 诉讼、提请仲裁b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诉c与经营者协商或投诉给厂家d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法学专业的调查如下:选a的有4人,选b的4人,选c的10人,选d的4人;非法学专业的如下:选a的8人,选b的9人,选c的18人,选d的14人。调查的结果就是选c的在这两类分类中都占了很大的比例,分别为45%和39%。大部分的同学选择了直接的与经营者协商调解或者投诉给厂家,这反映了:这种方法是最快的,相对来说不复杂的符合学生维权的途径;其次,这钟方法同时反映了学生的维权的意识相对高的。这样的结果,在法学和是否是法学的分类,意义不明显。㈤ 大学生对于提高维权意识的建议和看法
涉及的题目是:您认为应当如何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维权意识?选项为:a自主学习b外界的组织和校方的培训。在这道题中,选a的人数为11人,选b的是26人。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希望通过外界的帮助去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同时
也从侧面反应出,当今外界对于增强大学生维权意识方面存在某种缺陷,具体是怎样的缺陷?宣传不够,还是具体的路径不可行?或者根本就没有真真正正去做好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这些都是需要社会各界去反省的。毕竟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中,真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对于选a的同学,我们可以肯定他们对于增强自我维权意识的积极性的态度,只有内心有这种希望通过自我学习进而达到增强维权意识的想法,才可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㈥ 总结
从本次的调查可以看出,主要的是,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其次是社会对于维权的保护和支持还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境界。这些都是可以从上面的分析中看得出的。当然,消费的维权不是大学生自己 的事,也不是社会组织本身单方面的努力可以做好的,这需要两者的相互配合才行。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社会组织在消费维权的作用上往往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是外在的条件,而真正的主导是消费者本身,他们在维权的迫切性方面有更高的期待,所以主要矛盾在于消费者本身。
如何唤醒消费者的消费维权意识,如何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并且为他们提供一条可以有效维护自身的权益的途径,这才是我们调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