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考试重点(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近代史考试重点篇一
1、答: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反动统治着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简述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p107)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这说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坚持了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第二,注意同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旦学得马克思主义,就主张运用它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这说明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当时还没有明确的提出这个命题。
第三,开始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它预示着先进的知识分子应当遵循的新方向和应当走的新道路。
3、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35)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确立了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列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1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2、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3、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马克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团结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展,发张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是全体人民非常顺利的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四、论述 2选1 300字以上
1、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扬长征精神?
2、试述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
历史意义: 第一,延安整风运动,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使全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广大干部,较明确地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方向,清晰地认识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思想上的大革命。
第三,延安整风运动,全面地总结了20余年来党的历史经验,澄清了党内重大路线是非问题。
第四,延安整风运动,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党内斗争的经验,创造了一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情况的进行党内斗争和开展对党员思想教育的新的形式和方法:“团结——批评——团结”,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新的团结。
第五,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取得辉煌成就的延安整风运动,为胜利召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简答 4选3,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力”,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1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2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利轻义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开始上升。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简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第二、不能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力量的强有力核心。
资产阶级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3、五四运动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第五,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4、简述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四、论述 2选1,300字以上
1.结合史实谈谈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
1.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2.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a.组织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
b.1938年三月,李宗仁等部实施台儿庄战役,大捷
c.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部,聘周恩来担任副部长。1938年6月,成立国民参政会。
3.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a.大体抱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
b.1939年12月,桂南会战,以第五军为主力的国民党军攻克昆仑关
c.1940年5月,枣宜会战,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
d.1942.长沙会战 日军死伤5万余人。同年2月,进入缅甸对日作战
2.试述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近代史考试重点篇二
戊戌变法 主要内容:
1、要求抵御外敌,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反对外国侵略者强迫钱递给的不平等条约,要求取消其在中国的特权。
2、要求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反对清政府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批判洋务派的官僚商办企业,要求以重商政策代替重农政策。
3、改变封建的民主专制政体,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君主立宪,设议院,兴学校,开报馆。新思潮的特色:强烈的救亡意识;强烈的求变意识;天赋人权理论的宣传;变法理论的构建;“人”的现代化;由注重物器现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主要思想家: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论军政民政相辅之理》
严复:引进《天演论》,大力倡导“西学”,“社会契约论”,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观点,痛切批判封建传统观点
谭嗣同:维新运动的中坚力量和接触的思想家,迫求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的精神,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
影响:思想政治方面,在学术界引起了振臂发奋的作用,吸引了一大批只是分子;历史学方面,维新志士批判了传统的史学观点,开导后世的“史学革命”的先声;文学艺术方面,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节和文风的改造,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出版业方面,近代新闻出版事业得到初步发展,已有白话文的出现、新开设的书局,揭开了中国近代出版史崭新的一面。社会风气、社会习俗方面,维新运动期间,“戒缠足会”,发表文章,痛斥歧视妇女,祸害腐女的陋习;提倡新的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变旧的腐朽的生活方式;剪辫易服,利用海报使消息外传。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背景:变革之道,立宪运动是中国清政府继自强运动(洋务运动,1861年-1895年),维新运动之后推动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文化军队,废除科举之后的传统文人;革命团体,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之外,还有文学社同盟会中的丈夫团等。革命准备:广州起义(1895-1900),自立军起义(1900)惠州起义(1900-1907)黄花岗起义(1910)
革命影响:政治方面: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2000余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的打到孔孟、全盘西化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经济方面,长期的分裂和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社会方面,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后的军阀割据,大量战乱及军人政治才使传统拥有知识和功名的士绅官僚力量渐衰,代之而起的是具军事背景的任务基医地方土匪恶霸,对于十八世纪后的人口剧增,清末的土地兼并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经济侵略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辛亥革命引起了海外华人的反抗决心,马新华人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马新华人团结力量的增长,新思想的涌现,政党政治的影响。革命意义: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轻松控制局面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不一样,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他们的性质相同,都是组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后来被统称为共产主义小组
党成立的条件:
1、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3、五四运动的发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4、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为党的成立提供了外部条件。历史原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接力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过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争:
概念: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战斗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背景:日本加紧侵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以及日本的不断持续的进攻;第二次国共合作,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决定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祈口会战、台儿庄会战、百团大战、武汉会战。
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民党
概念: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所创建的中国原生政党,中国国民党是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孙中山与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重要代表人物:孙中山、蒋中正、蒋经国、黄兴、宋教仁、张静江、廖仲恺、宋庆龄。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及主要矛盾
主要特点: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它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手段有很多,主要有:第一,军事侵略。第二,政治控制(寻找代理人,挟制傀儡),第三,经济扶持,第四,文化渗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势力,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3、自主自给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但封建剥削阶级的基础还存在。
4、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 经济的主要形势。
5、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出现极端的不平衡。
6、近代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在世界上罕见。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其中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历史任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主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对洋务运动的认识、领袖、主张 洋务运动认识: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其目的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领袖:弈讠斤、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
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3个方面
1、兴办近代企业,包括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军用工业中国规模较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等、民用企业中较为重要的有,开平矿务局等。
2、建立新式海军,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3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堂,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二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物、西医等人才。三为军事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
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一些人才,改变了一些中国社会的陈旧观念,在一些方面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同时,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由于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由于洋务运动所具有的封建性,对外国的依赖性及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使它不可能成为中国摆脱贫弱的出路,也不可能最终避免失败的命运。五四运动
认识: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而发生的,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厂长壮大,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历史特点和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国爱国运动,其中彻底性是其重要特点,同时彻底的不妥协也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内涵;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相接,为后来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组织上干部上的准备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在欧洲诞生后很长时间并没有影响中国,也不为中国的知识界和思想界所知,知道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年,中国的知识界开始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但作为理论还没有传入,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启示。主要有,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走向解放道路,2、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平等的对待当时的弱国中国,让中国人民感受到了温暖
3、十月革命的胜利,发动了群众,依靠群众,取得胜利,这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精英,李大钊、陈独秀
五四运动的骨干:包泽东、蔡和森、周恩来
前辈的革命党:吴玉章、董必武
与其他思潮的论战:与实用主义的论战、与穆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与政府主义的论战。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对今有何借鉴意义?
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在危机关头,中共认识到武装的重要性,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根据八七会议的决定,毛泽东领导了湘赣秋收起义
2、起义军攻打长沙受挫,毛泽东分析了形势,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山区进军,3、包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他领导井冈山君命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4、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多去城市这样一条道路,这样毛泽东的思想从实践和理论上探索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对今的借鉴: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时,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启示我们凡事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而应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找出适合自己走的道路或者方法,我们才能取得想要的结果。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是曲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不断总结经验才探索出来的,这就给我们启示是,成功不是随便就能取得的,成功之前你必须经历各种挫折与困难,我们一定要坚守信念,不断进取,方能取得成功。
如何客观理性地评价抗战中的国民党和共产党 抗日战争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民党是正面战场上的主力,共产党是敌后战场上的主力。抗战中的国民党:七七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广州武汉沦陷为抗战防御阶段,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是正面战场的主要承担着,而且,本也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国民党在这一时期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发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战役,比如淞沪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等,尤其是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重创敌军,鼓舞了全国抗战的气息,在此阶段,一些国民党的爱国将士英勇作战,壮烈牺牲,在防御阶段国民党制定和推行过有利于抗战的政策,但是在防御阶段仅一年零三个月,半壁河山沦为敌手,客观上敌我力量差异,但主观上国民党的作战也有战略指挥上的失误。一九三八年十月,广州,武汉沦陷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调整了对华战争,对国民党采取了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战略,与此同时,国民党内外政策发生变化,总体上为由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在反攻阶段,1944年,豫湘桂战役大失败,蒋介石抢夺战斗果实。。抗战中的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阵;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维护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大腿国民党的二次反围剿,尤其是第二次反围剿,制定了维护统一战线的方阵,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加强根据地建设,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抗战胜利的意义,原因,经验及其分析 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发白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的精神,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 抗争中祈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巨大的民主醒觉空间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华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基本经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以爱国注意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提供啊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但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去啊你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近代史考试重点篇三
(这是其他学院给的不知道准不准)1(第一章)、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意义: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野心,粉碎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意图。②教育了中国人名,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鼓舞了人民斗志,提高民族觉醒意识。
2、失败原因:①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②经济技术落后是重要原因。3.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中国革命任务。
2(第二章)、洋务运动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意义:①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②给当时的新中国带来了新知识!③有助于社会风气变化!失败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②对外国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3(第二章)、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意义: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扫荡了地主势力,对封建经济的上层建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冲击。②英勇的抗击外国入侵,捍卫民族尊严,是侵略者迅速殖民化中国的企图受挫。③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做出了可贵探索。失败原因:①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科学的纲领。②不能克服领导集团腐败,无法保持长期团结。③未正确对待儒学保留了封建纲常伦理原则。④不能把西方侵略者和人民群众区分开。
4(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异同:异:①太有组织有纪律,有严密政权、组织领导,义和团过于零散。②背景不同:太:不满足清朝腐朽统治揭竿而起。义:洋教猖獗打击洋教。③目的:太:建立大同理想社会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义:清除外国侵略。⑤清朝态度:太自始至终剿杀。义:先血腥镇压后招抚后又镇压!同①都是农民阶级②都反帝反封建③都有迷信色彩④都失败。
5(第三章)、辛亥革命引起了中国历史性变化原因: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①推翻了封建势力代表—清王朝的统治。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给人民带来思想上的解放。④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发生了积极变化。⑤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6(第三章)辛亥失败原因:客观:发生于帝国主义时期,杜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观: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力量的核心。教训: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7(第三章)、辛革为什么没有实现民主愿意: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所以说~ 8(第四章)、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是他们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做出的选择:①十月革命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了一样社会主义思想走解放之路。②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③十月革命俄国工人农民士兵赢得胜利推动中国先进分子研究社会主义。
9(第四章)、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①对中国封建文化传统的冲击。②大力宣扬民主和科学思想。③对西方哲学社会思潮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介绍,开阔了人们眼界。④为马克思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10(第四章)、大革命失败原因:客观: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②国民党右派叛变,国共合作破坏;主观:①中共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②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撺掇领导权的活动妥协退让。经验教训:是共党认识到要胜利,就要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11(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面貌: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人民只是了斗争目标;②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原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12(第五章)、毛泽东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道路:①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把革命进攻方向指向农村,农村作为党的工作重心。革命新道路意义:①为中国新民主革命的胜利指出了唯一正确出路②体现以毛为代表的中共党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做出贡献。
13(第五章)、红军长征的意义:①粉碎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使革命转危为安②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为迎接抗日救亡新高潮准备了条件③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骨干力量。④传播革命火种⑤铸就长征精神。长征精神:①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②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③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团结精神④仅仅依靠群众、与人民同患难的艰苦奋斗精神。
14(第五章)、左倾错误原因:①党内存在冲动,指导思想没得到认真清理。②全党马克思理论准备不足,素养不高经验缺乏。③王明明搬出马克思语句吓人,使干部受蒙骗④共产国际干预以及对王明明的支持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15(第六章)、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意义:①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是台湾回归祖国。②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③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④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做出了历史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经验:①全国人民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6(第六章)、抗战时期两条抗战路线不同:①力量不同:片面抗战是国民政府和军队包办,依靠英美外援不依靠人民;全面抗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战力量。②代表阶级利益不同:片抗代表地主大资产阶级;全抗是由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领导阶级领导;③结果不同:片抗挫伤和打击了人民群众抗日积极性,导致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丧失大片领土。全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威胁日均后方。
17(第七章)、抗战胜利,为什么国民党在全民包围中走向崩溃:①他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是其丧失民心;②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受变成劫收,发胜利财;③违背了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18(第七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原因:①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中共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全国人民的利益;②是用马克思武装的,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结合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③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的站在斗争最前线;④得到了来自国民党营垒的一些人的肯定。中国革命胜利取得的历史经验: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③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19(第七章)、抗战胜利后为什么第三条道路走不通:指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找出第三条路①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式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的余地;②国民党不仅极度仇视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蒋介石的独裁政府不允许第三条路的存在。
鼓舞了人民斗志,提高民族觉醒意识。
2、失败原因:①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②经济技术落后是重要原因。3.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中国革命任务。
近代史考试重点篇四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1(第一章)、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意义: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野心,粉碎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意图。②教育了中国人名,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2(第二章)、洋务运动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意义:①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②给当时的新中国带来了新知识!③有助于社会风气变化!失败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②对外国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3(第二章)、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意义: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扫荡了地主势力,对封建经济的上层建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冲击。②英勇的抗击外国入侵,捍卫民族尊严,是侵略者迅速殖民化中国的企图受挫。③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做出了可贵探索。失败原因:①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科学的纲领。②不能克服领导集团腐败,无法保持长期团结。③未正确对待儒学保留了封建纲常伦理原则。④不能把西方侵略者和人民群众区分开。
4(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异同:异:①太有组织有纪律,有严密政权、组织领导,义和团过于零散。②背景不同:太:不满足清朝腐朽统治揭竿而起。义:洋教猖獗打击洋教。③目的:太:建立大同理想社会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义:清除外国侵略。⑤清朝态度:太自始至终剿杀。义:先血腥镇压后招抚后又镇压!同①都是农民阶级②都反帝反封建③都有迷信色彩④都失败。
5(第三章)、辛亥革命引起了中国历史性变化原因: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①推翻了封建势力代表—清王朝的统治。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给人民带来思想上的解放。④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发生了积极变化。⑤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6(第三章)辛亥失败原因:客观:发生于帝国主义时期,杜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观: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力量的核心。教训: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7(第三章)、辛革为什么没有实现民主愿意: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所以说~ 8(第四章)、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是他们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做出的选择:①十月革命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了一样社会主义思想走解放之路。②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③十月革命俄国工人农民士兵赢得胜利推动中国先进分子研究社会主义。
9(第四章)、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①对中国封建文化传统的冲击。②大力宣扬民主和科学思想。③对西方哲学社会思潮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介绍,开阔了人们眼界。④为马克思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10(第四章)、大革命失败原因:客观: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②国民党右派叛变,国共合作破坏;主观:①中共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②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撺掇领导权的活动妥协退让。经验教训:是共党认识到要胜利,就要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11(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面貌: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人民只是了斗争目标;②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原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12(第五章)、毛泽东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道路:①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把革命进攻方向指向农村,农村作为党的工作重心。革命新道路意义:①为中国新民主革命的胜利指出了唯一正确出路②体现以毛为代表的中共党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做出贡献。13(第五章)、红军长征的意义:①粉碎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使革命转危为安②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为迎接抗日救亡新高潮准备了条件③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骨干力量。④传播革命火种⑤铸就长征精神。长征精神:①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②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③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团结精神④仅仅依靠群众、与人民同患难的艰苦奋斗精神。14(第五章)、左倾错误原因:①党内存在冲动,指导思想没得到认真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清理。②全党马克思理论准备不足,素养不高经验缺乏。③王明明搬出马克思语句吓人,使干部受蒙骗④共产国际干预以及对王明明的支持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15(第六章)、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意义:①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是台湾回归祖国。②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③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④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做出了历史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经验:①全国人民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6(第六章)、抗战时期两条抗战路线不同:①力量不同:片面抗战是国民政府和军队包办,依靠英美外援不依靠人民;全面抗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战力量。②代表阶级利益不同:片抗代表地主大资产阶级;全抗是由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领导阶级领导;③结果不同:片抗挫伤和打击了人民群众抗日积极性,导致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丧失大片领土。全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领导的抗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威胁日均后方。
17(第七章)、抗战胜利,为什么国民党在全民包围中走向崩溃:①他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是其丧失民心;②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受变成劫收,发胜利财;③违背了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18(第七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原因:①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中共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全国人民的利益;②是用马克思武装的,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结合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③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的站在斗争最前线;④得到了来自国民党营垒的一些人的肯定。中国革命胜利取得的历史经验: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③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19(第七章)、抗战胜利后为什么第三条道路走不通:指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找出第三条路①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式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的余地;②国民党不仅极度仇视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蒋介石的独裁政府不允许第三条路的存在。
鼓舞了人民斗志,提高民族觉醒意识。
2、失败原因:①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②经济技术落后是重要原因。3.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中国革命任务。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近代史考试重点篇五
1.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民族的,又有阶级的。在这所有的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阶级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因为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以中国封建势力作为其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中国封建势力则以帝国主义为靠山,二者相互勾结,共同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成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中华民族备受凌辱奴役的总根源。而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
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意思是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的主权,一些国家主权,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关等被外国控制;半封建的意思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特点是既有封建的小农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的意思。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半独立,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略称。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新民主主义新在哪里)
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
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及完成的时间,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思想源头。它的直接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强烈的爱国主义导致了这场由学生发起进而发展到全国各阶层的抗议运动。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毛泽东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
5.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起止时间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领导阶级为民族资产阶级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领导阶级为无产阶级。
从1952年——195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因为我国从1952年开始“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的1949——1951年称为过渡时期。
6.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主要内容:1: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
2: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3:反对封建愚昧落后,提倡民主科学
影响:积极:1: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大大解放了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
2:打击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传播了民主科学
3:为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
消极: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文化的绝对否定
7.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8.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9.简评中国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作用
一,正面战场
日本发动全面进攻后,企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面对日本的进攻,国民政府的抗战还是比较积极的。“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国 民政府发表声明:决心“实行良卫,抵抗暴力”。先后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 次大会战,抵抗侵略。主要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淞沪会战
这是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大会战。从 8 月 13 日至 11 月 12 日历时三个月,双方投入战斗的军队,中方 40 万,日方 20 万。战斗中广大的爱国官兵,再 次显示了他们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 雄事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要在三个月内灭 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2.太原会战和平型关大捷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组织了太原会战。刚刚改编后的八路军 115师参加了太原会战,并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它粉碎 了皇军无敌于天下的神话,不仅给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而 且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信心。
3.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
1938 年春天,日军从山东分两路 南下,进攻徐州,国民党政府组织了徐州会战,中国军队的司令长官是李宗 仁。两路日军一支被阻在山东临沂,另一路被阻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此展 开了激战,即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歼敌 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除此外,还组织 了武汉会战等。
二、敌后战场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长驱直入野蛮烧杀淫掠,华北地区人民苦难深重;正面战场,“国军”一溃千里更使人心惶惶。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一一五 师副师长聂荣臻率部在山西、河北边界以五台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发动 群众组织地方武装,收复许多县城,建立了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个敌后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块根据地面积约 2500平方公里,辖 18 个县,处 于日寇侵华的心脏地区。此后其他各支八路军新四 军相继建立了晋绥、晋冀豫、冀鲁豫、苏南、皖东、东江等十几块根据地,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发展到近20 万人。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指导着抗日战争的发展,全国许多热血青年,工农群众从各地奔赴延安。抗日的烽火又从这里燃遍了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敌后战场涌现出许多可歌 可泣英勇杀敌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领导下的东北抗联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高高的山岗上不屈不挠地艰苦战斗。东北抗联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斗争14 年,共歼敌 17 万人。杨靖宇将军在 1940 年被日军包围,浴血奋战几昼夜最后弹尽粮绝壮烈牺牲,敌人将其遗体解剖,腹内只有草根棉絮,没有一粒 粮食。正是这种全民族的抗战,有力地威胁着敌人后方,与国民党片面抗战 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会战。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虽未保住上海,但却严重地破坏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规模较大的还有忻口会战、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论述题(仅供参考)
1.中国制度腐败,经济落后,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一、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朝鲜战场的失利,极大地影响了我军的士气,助长了敌人的气焰。战争往往就是这样,一方有备而一方无备,就会必打、早打、大打;而被侵略方如果头脑清醒,准备充分,毫不示弱,针锋相对,对侵略者必然产生威慑、遏制作用,就有可能改变战争进程,甚至把战争中止于初起阶段。但是,中国丧失了这个机会。其根源就在于对侵略战争缺乏预见性而放松了警惕,造成战前缺乏准备,初战举措失当,这是甲午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也是需要认真汲取的深刻教训。
二、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朝鲜战场的失利,虽然造成了一定的被动,但还没有影响全局。这时候,清政府如果能认清形势,坚定地投入反侵略战争,并采取正确的战略,一定能够挫败敌人的进攻。可惜中国最高统治者中掌实权的慈禧太后、奕等都是主和派,李鸿章也坚决主张“羁糜为上,力保和局”。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
三、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近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远比古代更为重要。在晚清的政治家、军事家中,李鸿章特别重视武器装备。由于他的大力倡导和运筹,推动了洋务运动,组建起北洋海军和新式陆军,有利于提升军事实力。但因为李鸿章把武器作用极端化、绝对化,由“武器决定论”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
军队战斗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直接因素,但战斗力的强弱不仅决定于武器装备,还有军队的指挥、管理、训练、精神状态,战略和战术等。甲午战争的情况也是这样,把战败单纯归于武器装备说不过去,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认识误区。
四、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2.结合史实,论述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可以一直冲向中东。”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因此,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苏联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美、英两国政府也于1942年10月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九龙租借权除外)。中国还收回了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四)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
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海外赤子心系祖国,泰国1000多名华侨司机回国参加军事运输,美国华侨飞行员回国参战……抗战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五)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扭转乾坤的伟大意义,经过抗战,改变了中国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准备了精神和物质条件。邓小平同志说:“在这场以劣胜优的战争中,我们成功的主要秘诀是因为有一个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指导原则。”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开创了一条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道路,打下了建立新中国的基础。
3.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
(2)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促成下实现的。(3)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阶级利益支配下的领导权问题。
(4)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不同点:
(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2)合作对象有异: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3)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
(4)斗争对象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
(5)合作方式不同:前者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者是党外合作,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军队和地盘,即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两党都承认的正式的政治纲领。
(6)合作的阶级基础有异: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7)中共对领导权的态度和斗争策略不同:前者不重视甚至放弃领导权,以退让求团结;后者坚持领导权,以斗争求团结。
(8)作用和结果有异;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5.中国人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2分)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6.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化关系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8.五次侵华战争的经过与比较 鸦片战争 1840年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在南京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中国把香港岛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 签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分析:
(1)天津条约:1858.6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②十口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仅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也有利于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资本主义经济文化进一步渗入中国社会。
⑤向英法两国赔款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200万两白银——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2)《北京条约》:1860年10月
①《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④准许华工出国——掠卖中国人口,开发海外殖民地。
⑤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集团,开始分化。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同时,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中法战争
时间1883-1885年,爆发于越南境内,以法军向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为开始。重大战役有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1884年马尾海战清政府福建水师受重创。战后,清政府被迫向法国宣战。l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但清政府妥协投降,乘胜而求和,于1885年与法签订了《中法新约》,这样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了。《中法新约》的危害:①开辟从中国西南地区的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对边疆的侵略和原料掠夺,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扩大的结果。②《中法新约》中关于允许法国在中国投资建筑铁路的规定,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在中国的首次条约规定,大大加深了大西南边疆的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灾难.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阜。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八国联军侵略 1900年 结果中国签定了辛丑条约,这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沉重负担,还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内容: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年息4厘,本利共达9.82亿两,加上各省地方赔款2000万两,总计10亿两。
二、北京设使馆区。
三、拆毁大沽炮台,外国有权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
四、清政府须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五、设立外务部。
六、修订新的商约。
七、清政府分派王公大臣赴德、日“谢罪”,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地点建立牌坊,对被杀的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杉“用优荣之典”。
10.三个建国方案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的激烈较量,面临着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最后决战。这三种建国方案就是: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代表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以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土中主张“第三条道路”的人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起支配作用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以美国支持的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国际国内诸多条件的不允许,在两大对立阶级的激烈搏斗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很快归于破灭,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就构成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历史的基本内容。两种命运反复激烈较量的结果,光明的新中国战胜黑暗的旧中国,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胜利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含义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其完成的时间与标志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反帝任务完成标志:1949新中国成立,1951年西藏解放 反封建完成标志: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3、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于联系 ★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不同点:
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止时间
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此网上搜得)
又或1894-1919(此高照明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又或1919-1952(此高照明观点)社会主义革命:1952-1956 社会主义建设:1956至今 5、1978年以来的改革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比较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它们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新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中国形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遗留了一些问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及其以后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前进。问答:
1、中国近代史为何以战争为开端?为何与鸦片有关? 大清帝国立国200年,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旺盛时期,便开始走下坡路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到了它的末期,完全缺乏对内对外的应变能力。封建统治不会主动交出政权,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从内部变革而走向近代化的道路。而鸦片战争让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震惊。封闭的经济模式被打破,小农经济日趋瓦解,轻工业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文化的保守封闭被打破,西学得到重视传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政治上逐渐受侵略国影响,失去自主,向半殖民地转变。被迫走向近代化道路。
中国从明朝开始就有了吸食鸦片的时尚。鸦片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清政府控制鸦片的进口,走私鸦片可以带来大量利润。因为清政府政策保守,且英国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得不到认可,英国在正常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随后就大量走私鸦片到中国,想以此扭转贸易逆差。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此时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之际,急需海外市场,因此英国就将林则徐虎门销烟一事作为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在中国近代史上,各个阶级力量为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曾先后学习不同的外来文明制度,请阐释其过程。
天平天国——农民阶级——学习基督教平等的思想,与儒家思想中“天下为公”的大同说相结合,形成了太平天国的独具特色的平均思想。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日本自上而下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中下层——学习法国美国民主共和,分权与制衡的思想,建立民主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启蒙运动,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开启民智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克思思想,学习苏俄的工人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改造——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学习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学习欧美的市场经济体制
3、中共二大确立的革命纲领是什么?为什么一大的不适合中国?关于二大的纲领,共产党的领袖,陈独秀,王明,毛泽东是如何实践的?
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高纲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当时过早地在中国提出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革命任务。因为脆弱的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还没得到长足的发展,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中华民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不复存在,当时中国仍是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王明:提出了 “左”倾政治纲领。与资产阶级完全敌对
毛泽东:提出革命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为社会主义革命。两者不能同时进行,也就是说,不能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合并在民主革命任务之中一起完成;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4、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崛起? 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中华民族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而盛并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里程碑.5、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异同? 相同点:
(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2)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促成下实现的。(3)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阶级利益支配下的领导权问题。
(4)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不同点:
(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2)合作对象有异: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3)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
(4)斗争对象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
(5)合作方式不同:前者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者是党外合作,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军队和地盘,即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两党都承认的正式的政治纲领。(6)合作的阶级基础有异: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7)中共对领导权的态度和斗争策略不同:前者不重视甚至放弃领导权,以退让求团结;后者坚持领导权,以斗争求团结。
(8)作用和结果有异;前者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后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