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创京东读后感800字(四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京东读后感800字篇一
《创京东》读后感500字范文
导读:读书笔记《创京东》读后感500字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创京东》读后感500字范文:
刚巧今天来公司停电了,大家就开玩笑说,是不是公司自己紧张,都没抢交电费了。从入职到现在,公司的制度一月一变,并且是越变越坏,合同的事情都可以毁约重来。这些事情,让大家对公司的认同感越来越低,直至过完年来的爆发。直属领导过年回来三天就开会说大家上班太懒散迟到十几二十几分钟,以后再迟到罚款,第二天就罚款了,还罚了开会前的人。原以为领导班子开始整顿,谁知两天打渔,然后就晒网晒到现在了。可能是有其他的考虑(想通过这个办法变相裁人而省下人力的费用之类的),不过也更说明了企业文化的问题。
京东的格局,就是刘强东的格局,领导班子的格局,企业文化的格局。创业初期能和员工打成一片,一杯酒下肚就成朋友了,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关怀。后面的人,也就都能接地气的一起工作、沟通。
诚信,答应的事情,在困难都要做到。上行下效,下级保证的事情,自己也会努力去做到,甚至做好。公平,只要有成绩就给奖励。这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客户为主,自我提升质量,不断增加用户口碑。平台,有很多是人力规范不到的,系统平台就可以做到,这也是京东业务发展所依靠的三个重点部门之一的研发中心。
这本书大家可以翻翻,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对自己的管理、视野、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格局都会有提升。有需要的,可以发消息给我。作者:白夜的世界,希望能帮助您!
创京东读后感800字篇二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创京东》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创京东》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创京东》读后感1000字范文:
从前只是在京东这个平台进行购物,却从未真正的了解京东的发展历程,更不了解刘强东的个人魅力和能力。都说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创始人的个人魅力是密不可分的,而京东的壮大同样离不开刘强东的果断、干练、直率、执行力,以及其卓越的管理能力。
2007-2010年是京东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2007年到2010年,京东每年的销售额是上一年的3倍。这个数字就是对京东快速发展的最好诠释,但发展速度越快,资金问题就越迫在眉睫,所以从得到今日资本的第一笔融资起,几乎每年都在融资。而京东最初的经营战略是愿以亏损来换取体量和规模,但尽管亏损却仍能得到融资,正是因为刘强东独有的个人领导魅力和言而有信的态度,对任何人、任何企业都秉持着说到做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同样换取了对方的尊重和回报。
在京东的发展史上,有三次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战略决策。第一次,是2004年转型做电商,使得京东抓住了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消费趋势和发展趋势;第二次,是决定向全品类扩张,从只做3c产品转为一站式消费平台,先是it产品,到数码通信、小家电、大家电、日用百货,再到图书,京东把握住了品类扩张的节奏。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京东开展全品类扩张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京东都在被各种为什么盈利、怎么才能盈利的质疑围绕,事实上,如果京东没有选择全品类扩张的道路的话,可能已经实现微利了,而转型扩张只会导致投入大幅度增加,亏损时间加长。但是刘强东的理论是,利润不能拿钱袋子装起来,应该用在开疆拓土上。读后感京东首先强调的是规模效益,先以低价提高量的销售,扩大规模,当把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再以最优的价格进行销售,并同时把重点放在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上;第三次,是决定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推出“211限时达”来提高送货速度,确保货物在规定时限内完好无损地送至用户手中,保障了用户利益,减少了客诉。三次战略决策每一次都像是大象转身,又难又重,但是幸运的是每一次都是最正确的。
京东始终是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体验来制定销售计划和策略,将客户第一的理念融入工作的细节之中。我想这就是京东能够做强、做大的重要原因,这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不仅要思维活跃,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更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才能长期发展并生存下去。作者:天津公司李万超,希望能帮助您!
创京东读后感800字篇三
创京东读后感
这几天在看《创京东》这本书,感触很多,这是一家从线下3c产品做到线上销售,最终做到全品类互联网平台的大企业。书中阐述了刘强东从创业开始的艰辛到创业成功的喜悦故事,东哥作为“互联网+”的成功实践者,京东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本书说了很多京东背后的成功与失败的故事,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传统行业前景不好,电商没有前人指导的情况下,京东是如何走向强大的?京东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行业转型的典范,也是行业创新的表现。在我的工作当中确实有很多指导意义。一、注重客户体验
以前,销售就是把产品卖出去,做好客情关系,后面的服务可能不是很重视,但是现在的销售更注重服务,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让客户的生意更好做,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客情关系。二、踏准互联网发展的节奏
京东因为非典期间,生意比较差,想到从网络卖出产品,东哥更是抓住这一趋势带领京东,进入电商行列。后京东转为一站式消费平台,自建配一体的物流体系,这三大关键决策和行动,都是适时和准确的。三、规模化才有话语权
曾经的京东,在批发3c产品时,跟厂家谈合作,因为体量小,其实并没有什么话语权,但是等到京东成为平台时,不是京东去找商家谈合作,而是商家主动找京东合作,与京东配合紧密。四、快速学习能力比经验更重要
书中的刘强东本人就像有“吸星大法”一样吸纳知识、理念、人才,如若不然,一个草根起家的京东,又怎能立足于当下。竞争优势不是向上游要利润,而是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来提供价值。同样在高速发展的公司里,决定一个人发展空间的是快速学习能力,而非过往经验。
这本书写的很深入浅出,很多真实的故事,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适合创业、电商、销售、管理等多方面的新手学习。
创京东读后感800字篇四
创京东读后感:品读《创京东》
创京东>读后感:品读《创京东》
作者:王丽婷 校企合作部
跟大部分入职京东的同事一样,在没有加入公司之前,对京东的了解几乎为零。从2013年到现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通过各式各样的>培训、公司同事们的口口相传,乃至网络新闻,自以为对公司或多或少了解的程度也不会低。
在没有翻阅《创京东》之前,刘强东对于我而言感觉就像是遥不可及的星星,是神秘而又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当我打开《创京东》阅读完第一部分的时候,感觉就像东哥正站在我们面前,跟我们亲口讲述他的成长之路,他的创业之路。从1998-2006,这期间东哥身上发生过的>故事,公司发展的历程都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像电影一样生动。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感触最深的有三句话。
消费者满意度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1998-2006是东哥白手起家创立实体柜台到变革电商,网络转型的时期,这几年里遇到过可怕的非典,遇到过股东们、高管们对自己决策的反对…但这一切都没有把东哥击退,他一直以客户的需求作为发展的重心,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从实体店转为电商,从3c品类独售转为全品类商品销售,从全部使用第三方>物流到自建仓储、物流配送…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东哥对消费者体验的重视,源自东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理念,源自我们京东对供应链强大、精细的控制。到现在,客户为先已然成为我们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东哥已经将他它深深地注入我们的>企业文化中,无论你是客服、是配送、是仓储甚至是采销等等,我们也许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级,但我们的追求是一样的。
这是我印象深刻的第一句话,这也会成为我们工作中的第一指南。
正因为大家都觉得做不成,这件事才具备更大价值
在东哥的创业之路,他做成了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如果这事大家都觉得能够做成,那他的价值有多大呢?正因为大家都觉得做不成,这件事才具备更大的价值。正因为东哥如此,才能突破平庸,大胆的实践自己的想法。当所有人反对的时候,东哥依然清楚了解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已然了解自己的见解能否给公司带来发展,他是一只勇猛的坚持己见的狮子,带领着一群绵羊茁壮成长为狼。而在京东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三点:①战略,所有思考的出发点都是用户体验至上;②强大的执行力;③浓厚的企业文化,高效的执行力来自员工对这家公司愿景的认同,来自团队的凝聚力;这三点也将用于我们的工作中,它可以帮助我们建设团队,管理团队,打造最强团队。
正因为大家都觉得做不成,这件事才具备更大价值这便是我印象深刻的第二句话,霸气十足!
愿做出海蛟龙,不做南河刀鳅
印象很深的是在书中有讲述东哥少年时的游历记,少年时的东哥在初中毕业后,怀揣着50元出门闯荡。15岁以前的东哥,没有出过远门,没有坐过火车、飞机,也没有看到过高楼大厦。第一次到南京的东哥,就跟很多农村人进城一样,被城市的风景震撼了。在那里,他第一次吃方便面,第一次露宿桥洞,第一次与江湖老头学习…很多的第一次都发生在这次出远门的经历里,这一次的经理让东哥开始意识到自己认识的意义。大江东去浪淘尽,生命就跟江水一样到了海里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为了我们这只有一次的生命,要不能留遗憾,只有看过更多的风景,经历过更多的事情,我们才能有更多的见解。当你看过外面的世界,你会发现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做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不一样的成功。
作为勇敢的冒险梦想家,我们必须接受生活给我们的所有挑战,而不是只接受我们所喜欢的那些。就像东哥那样,无畏艰苦,勇往直前,收获的多少与努力的程度挂钩,人可以通过付出来获得尊严与幸福。
这便是我阅读完第一部分感触最深的三句话,当然在书里还有关于东哥更多故事的讲述,包括与员工、下属发生的故事,包括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些不是简单的分享就能说得明白,道得清楚的。这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融入书中,慢慢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