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的论文(模板22篇)
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表现的一种评估和总结。总结的内容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突出重点。总结范文的效果和质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修改。
师说的论文篇一
摘要:在过去20年,美国针对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问题,不断探索高中至大学的过渡政策,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行多样化的学生学费负担与融资政策;关注课程的有效衔接,实施双学分课程模式;通过自发性力量与精简教育管理来改善领导与管理。当前,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大众化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分析美国教育改革中大学过渡政策的演进,借鉴美国的政策与经验,将对我国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起到借鉴与启发意义。
关键词:高中大学;过渡政策。
一般地说,大学过渡政策包括各种国家政策,目的是促进中学和中学后教育体系之间的衔接,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过渡。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的政府部门积极运用这些政策去开展工作。当前政策主要包括大学学费负担与融资政策、一系列课程政策、p-16整合责任机制以及评价标准和招生体系等。为提高k-12级的教育水平,美国过去20年间,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小学标准和责任承担的改革运动,很多杰出的国家政策组织机构,例如美国教育委员会、国家立法会议、国家公共政策和高等教育中心,对初中级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之间整合性的缺乏给予了关注,并且对由于这种分离而导致的机能障碍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的办法。
一、美国大学过渡政策的演进。
(一)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学生学费负担与融资政策。
教育资源的供给都是有限的,只有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以及质量提升。学费是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关注与重视。在美国,大学教育逐渐增长的费用,以及家长们如何经济有效地计划为孩子接受大学教育,20多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届政府官员和广大民众。自1974年以来,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里的学费大概每年以一般通货膨胀率两倍的速度增长。急剧增长的大学费用使许多全薪家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国家开始计划实施新的学生融资政策,以促使家长为孩子进入大学接受教育做经济上的准备。
美国学生学费负担与融资政策呈现出贷款化、多样化和市场化的特点,但其政策的完善是一个艰难的历程。最早采纳的政策是国家预付学费计划,即大学的储蓄机制允许投资者签订一次性的国家协议来保障在这一时期有足够的学习费用。这里主要有两种提前支付学费的计划方案。预付单位计划方案是出售一些单位代表学费固定的百分比。相反的,协议计划方案则出售协议,家长同意支付几年的学费。购买的价格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协议计划通常对年龄越小的孩子价格就越低。预付学费计划不用支付国家赋税,根据2001年经济增长和减税协调法案他们也不必支付联邦税。1988年密西根州和佛罗里达州建立了第一个州预付学费计划。如今有超过20个州建立了预付学费计划。预付学费计划的一个限制是,必须是在提供该项目的各州公共机构内执行这一计划。如果孩子上的学校不参加这个计划或者到其他的州上学或不上学,通常家庭只能收回当初投进去的资金。由于联邦财政援助法则把学生的平衡值作为一种资产,预付学费计划可能对学生获得联邦财政援助资格有消极的'影响。大学储蓄计划在美国国税局代码段里以“529计划”命名,美国税务局详细说明了“529计划”的税收优势地位。20世纪90年代,大学储蓄计划是各个州以鼓励家庭为孩子上大学储蓄学费为媒介所采用的第二种融资策略形式0。529计划和标准的共有基金投资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的可利用的税收优势。近年来,基础广泛的优秀学生奖学金计划是第三种融资新方法,预付学费计划和大学储蓄计划是为学生和他们的家人提供准备上大学的经济奖励,而基础广泛的优秀奖学金是为学生准备大学学术上的奖励。美国大学学费负担与融资政策,采取了多样化的措施,对学生给予经济上的和学术上的奖励,对学生的多元需求给予了充分的考虑,促进了政策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二)关注课程的有效衔接:双学分课程模式的实施。
在美国,臃肿繁杂的教育管理机构,导致了教育政策的混乱与无序;政府主导制定与推行的教育政策,导致了教育工作者与民众的被动与抵制。通过激发自发性力量与精简教育管理,有效地改善了领导与管理,促进了美国大学过渡政策的有序与合作。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州通过高中、大学、基础教育不定期举行的会议与合作,已经改善了某些学生为大学做准备的境况。合作表明了提供长期干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结构、积极的相互支持与资金资助以及对学生给予鼓励的重要性。
教育委员会与教育理事会是美国重要的教育管理与决策机构,而理事会是唯一有资格来领导全州教育的。他们的领导能够帮助分解的具有历史性的普遍的假设,即k――12学校和高校的政策应该由各个部门单独指导。
多数州已经实施了新的教育管理体制,譬如,佛罗里达州通过对一体化教育管理进行修订。1998年11月,选民向国家进行一些修改。最明显的变化是幼儿园至中学后教育的州教育董事会和州首席教育官员均由州长任命。该州教育董事会有权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财政预算和制定相关政策、目标、长期的和短期规划、问责制标准,并且进行绩效监控、技术援助和执行问责制。2001年,佛罗里达州议会通过立法实施改革。改组后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始实施统一的教育问责制。通过统一的学生单元记录系统和集中化管理,教育董事会能够了解一个学区的学生人数比例,并确定在进入该州4年制大学入学人数和入学时是否需要补习教育。
二、美国大学过渡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一)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系统分析。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教育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都是密切关联的,并且相互交织、渗透。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系统内部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教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整体性和连续性,不能孤立地制定某一阶段的教育政策,必须着眼全局,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政策的系统性。美国大学一个值得关注的过渡政策是升学准备、标准与招生,这需要统筹协调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政策。而我国在制定教育政策的时候,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缺乏统筹,不能相互兼顾,二者之间存在冲突与矛盾之处,阻碍了我国教育发展的连续性与统一性。因此,政府可以考虑设立基教与高教统筹司,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政策统筹规划,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系统分析,使得教育系统各阶段的教育目标政策、学制政策、课程政策、教师政策、行政政策、教育经费政策相互协调一致,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阶段的学习与生活。
(二)加强不同地区教育决策部门之间的联系。
大学生学费负担和学生融资政策是美国大学过渡政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学费负担和学生融资政策,需要不同地区教育决策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我国各省颁布的高中政策与大学政策,多数基于本省的省情,并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省份的社会发展状况。各地教育决策部门要设立对外联络部,负责也中央和其他地方沟通交流与合作,互相交换教育情报,对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三)以多元需求为基点促进政策出台的科学性。
美国大学过渡政策是以学生的多元需求为基点来出发制定的,使得政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促进了政策出台的科学性。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经常是少数人闭门造车的结果,缺乏对利益相关者的深度分析,缺乏科学性与实践性。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主管教育的行政负责人应该组织教育行政干部、教育专家、广大教师等相关人员,深入学校,深入教育现场,广泛开展实地调研,进行科学的论证,听取多方意见,权衡各方利益。在调研的过程中,还应该提高汇集数据的能力,如建立一个网络数据库。
师说的论文篇二
小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叙事文学,它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为基本特征。就文体写作而言,小说写作对高中生来说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工作,它需要写作者有高超的虚构能力和想象能力,有精细的描绘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生的认知背景中,小说,特别是微型小说往往成为了他们喜欢选择的一种文体表达方式和思想的承载方式在笔者看来,以正确的、科学的写作观去指导学生尝试写作小说,去追求小说语言的个性化,倒不失为一个作文教学的正途。
虽然有人反埘把学生培养成为作家,但是对一些有着写作方面特质或者潜质的学生,我们还是应该加以悉心的呵护和栽培一就应试而言,学生一旦掌握了小说的写作技巧,无异于又多了一件制胜法宝。这种基于文学创造的作文指导,在实际中还是颇得学生喜欢的。笔者试着梳理一些微型小说的指导案例,从不同类型的个性化语言角度人手来剖析其中的一些写作特点。
一、冷峻型。
这一类习作,往往浸透着现实小说的艺术性,对生活和生命有着独特和冷峻的思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卡夫卡、伍尔芙、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现代大师的艺术。文章更多地关注人类的意识、思想和命运等,有着较为自觉的现代意识。这里试举两个习作例子来说明:
例一习作《我怕》刻画的主人公是一位“生在长在最后居住在这个中型城市里的公司职员”。家庭生活平常,妻子儿女也较为平常。他感觉着来自多方面的生活压力,他的心理状态是:“我怕”。
我怕我赶不上公交车。
我怕我的未来真的变成像他们所描绘的那样冰冷残酷。
出门时,我检查了三次公文包、四次门锁。我有点怕忘带什么会议资料,也有点怕家门没锁好给歹人以可乘之机。
这是一个不能低头也不能抬头的时代,我的颈椎可以承受但我的心却在一点一点腐化。我怕,我怕我的懦弱无能无法负荷生活的重压。
但我也怕,怕一生都在惊惶与不安中度过。
从这些叙述中,我们不难把握住这种当代中年人典型的扭曲的心态,文章冷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病态状况和自我救赎的艰难事实。
例二习作《自习课的时间悖论》生动而细致地反映了存在于当前学生之中的一种焦躁和无奈的心理:
你在走廊上吹着风。
教室很陌生,里面的学生都埋首于题海中,没有人招呼你。但那唯一没人坐的桌子应该是你的位子。
你走过去,看见椅子不知为何翻倒在地上。()你扶起椅子坐好,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你突然发现手里捏着一个纸团。
纸团因为浸了你的汗而有点异样,但展开后仍是普通的草稿纸,和你面前桌上那叠一样。旁边有一道莫名其妙的长长墨痕。
你被不安彻底打败,撕下眼前的草稿纸揉成一团,猛地站了起来。椅子倒地的声音几乎是和下课铃声同时响起,你似乎可以顺理成章地离开了。
你跑到门口,却迎面撞上一张阴沉的脸。那是来巡视的班主任。
“干什么?我不是说了要留下来多自习一节课吗?”
你很紧张,结结巴巴地说:“啊,哦,我吹,吹个风。”
在文章的叙述中,老师的责问,同学的寂然,习题的诡异,让“你”无所适从,既迷失又彷徨,自学课的时间逐渐成为了一个两难的悖论。这篇习作消解着关于“学习的意义”和“时间的价值”,代表着当代学生的一种冷峻的生态。
二、空灵型。
就词义学而言,空灵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空静而灵活的气息,这是有写作灵气的一种表现。在微型小说的写作中,我们可以把这种空灵型的文章和巧妙的构思、精彩的场景等联系起来,从而去发掘萦绕于其中的饶有兴味的语言意蕴。
例一在一个关于“许愿瓶”的故事中,“男人”得到了一个许愿瓶,打开后发现了一张纸条,勾起了他的很多联想和猜疑:
“这是一张怎样的纸……”男人呢喃着打开纸条,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杂乱而无序,有的还被涂黑了,混乱的线条让男人想起了印象派。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是男人艰难分辨出的第一句话。“这是济慈的句子吧,不不,或者拜伦,还是约翰?堂恩?记不清啦……”男人的心里翻涌出一种失落和对数字莫名的厌恶“我早已是个统计员啦……”男人对自己说着,感觉又振奋了起来。
“……西格里夫・萨松,我的心里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句子啊,男人无神的眼睛里猛然跃出了一些光彩,他感觉有些陶醉,―可我的心里只有猛虎呢,”他看了看房门,觉得那门蓦地打开了,他走进去,里面坐着他的妻子,整个屋子都是冰冷的,他的全身也是冰冷的,他走过曾经放书的房间,感觉听到灰尘正徐徐贴到他的那些书上,又或者那些书早已不在?他记不清了,“自从我做了统计员……”男人无法再振作起来。他的心底的悲哀如蜘蛛般忽地蠕动起来,仿佛要开始织一张大网了。
“逃往苍天,那里有我永恒的静穆……”男人默念着记在纸条末端的这句话,眼睛里一盏将熄的灯倏忽明亮了起来。但旋即某种更强的力量又使它暗淡了下去。“逃,我往何处逃呢?这肃杀的四周是如此严密,命运给人砌的墙是如此坚固,坚固得令人……”
习作借助这张纸条,写尽了一位曾经热爱文学的小职员的凄楚现状和矛盾心理,构思巧妙,有文化味,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恐怕还是氤氲其问的空灵之气。
例二一篇题为《谜团》的习作,开头就是这样叙述的:
县城科考,叶音竹榜上有名,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来经历的事情,无形之中改变了叶音竹,抑或说,他本就该如此,那每夜的梦境始终存在,渐渐地他已经适应。
他的心态,已经改变,不再存在有那种得失之念。得之依然,失之如故。
三、诙谐型。
在前述的作家语言风格的评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很多作家的语言都具有诙谐的特点。这种诙谐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是熟练掌握和精练运用汉语的本领的外化。它与小品或影视作品中的一些搞笑和轻松的台词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区别似乎更为明显,诙谐的背后往往是深刻的、庄严的生命问题或生活本质,有着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度。
例一习作《疯狂的鸡蛋》中着意塑造了一个来自健康田野的“鸡蛋”,开篇就声称:
我是一只鸡蛋。确切地说,我是一只好蛋。
现在,我躺在菜场鸡类摊铺最中央的优质本地鸡蛋的窗口中,铺在下面的米糠有一种家乡稻谷的清香,松软而细腻,正适合休息。
随着几个不同场景的切换,人们总是对其投以怀疑的目光,要么认为它是“鱼目混珠”,要么认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么认为它“贵得离谱”,那些来往于菜场中的各色人等始终没有人愿意买下它。接着诙谐的一幕出现了:
我突然感到由衷的伤心,涕泗横流之际,一只热乎乎的细腻的手抓起了我――是一个刚有橱窗高的小男孩,他直瞪着我,似乎要穿过我的壳看到我的心。
“冬冬,不要乱动!”她母亲叫道,“冬冬――”刚准备把我从孩子手上抢来,突然,两人都放手了。我就这么快速地,一瞬间地,头朝地坠落。“啪!”我碎了,成了一摊液体,躺在了地上。“这么黄的鸡蛋――真是个好蛋。”有人叫道。
的确,我真是一个好蛋,只是,唉――一个疯狂的鸡蛋。
一个好蛋,是怎样变成了一个疯狂的鸡蛋呢?习作试图告诉我们,疯狂的不是鸡蛋,恰好相反,疯狂的是人们!这种疯狂的场景和荒唐的行为,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抢盐**等事情上,都可以找到真实的例证。这篇颇有新“皇帝的新衣”的寓言故事,直抵人类异化的残酷现实,让人在笑过之后难以轻松起来,反而越发沉重了。
例二习作《许愿瓶》是这样开头的:
这只瓶子瓶身透着光泽,微微泛着银光。瓶底雕刻着一只张牙舞爪,丑陋无比的怪物,工艺异常精致。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始终无法打开瓶子,砸了又觉惋惜。于是,瓶子被带回了一个大都市,供在了博物馆。
围绕着这个瓶子,新闻记者、考古专家、探险家、疯子等人各怀目的,粉墨登场,对瓶子做着各种自私的阐述和发挥,于是瓶子名声鹊起,惊动了国家元首,引来了元首和市长之间的争执,也引来了可怕的战争恐惧。
全城陷入了一种莫大的惶恐之中。一场史无前例的混乱开始蔓延开来……。
这天夜里,博物馆的管理员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声响。他便急忙跑到瓶子那边去。(这个可怜的人,自从瓶子来到这里,他每夜都睡不安稳,满头黑发早已被银丝取代,仿佛老去了几十岁)他只看到一个人躺倒在地上,死了,血流了一地。噢,是那个疯子。他大概是趁混乱逃了出来,又犯了疯病,在这里爬梁,失足跌落了。
然而,更不幸的是,瓶子也碎了。老管理员简直要哭了。他看到血泊中,瓶子碎片旁有张纸片――该是藏宝图了。老人无比崇敬的,用颤抖的双手打开了它。然而只看到了两个字:欲望。
习作以略为夸张的故事情节和颇为诙谐的表达方式,深刻展现了欲望的可怕和人性的弱点,有着警示告诫世人的内涵,而这一切却仅仅通过一个小小的“许愿瓶”就做到了。
“费得里奇为一位太太耗尽了家财,总不能获得她的欢心,从此只得守贫度日。后来那位太太去看他,他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只鹰宰了款待她,她大为感动,就嫁给了他,并且给他带来丰厚的陪嫁。”保尔・海泽就根据《十日谈》中的这一段开场白,阐明中、短篇小说的一个基本特点,要求每一个作者都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我的‘鹰’在哪里?那使我的故事区别于其他成千上万篇故事的独特之点在哪里?”这就是著名的微型小说的“猎鹰理论”。在上述两篇习作中,“古怪的许愿瓶”和“疯狂的鸡蛋”,都是小说叙述中精彩的道具,都是不可多得的“猎鹰”。
师说的论文篇三
在海报设计中烦琐复杂大量信息每天都围绕着我们的当今社会,我们从心理上就渴望空白的时刻。而海报设计中的空白空间就像文章中的省略符号一样,虽然没有过多的语言,却可以引发我们无尽的好奇心,让我们有空间,有兴趣去探究其间所蕴含的'意义。空白意境对现代海报设计的整体气氛有很好的渲染作用。在海报设计中巧妙地运用空白可以提高海报的设计品位,更好地发挥海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创造设计的意境。美国著名设计师维基·斯特鲁认为:“空白的运用表现了对构图的精妙理解。”一张好的海报设计,应该首先要考虑到整个版面的协调,注重整体性,在局部中进行巧妙地变化设计,运用比例和空白,使版面空白处的退让与信息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互相映衬融合,使设计主题形象突出,使朴素简洁的版面拥有深远的文化意义,营造耐人寻味的氛围,产生一定的神秘感,创造一种设计的意境之美。海报设计中的空白不是真正的“无”,而是内容的“有”,通过对可见物的超越,蕴含着一切和无限。无印良品的宣传海报(如图1)我们都不陌生,原研哉希望宣传海报能很好地表达出无印良品设计中“虚空”的理念。在海报设计之初,是想呈现出一个看似空无一物,却能容纳百川的容器。摄影家藤井保提出了“地平线”这一概念,希望通过单纯空无的画面深刻地表现出人与地球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精益求精的取景、拍摄和照片筛选,最终选定了四张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超宽场景,利用地平线的透视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加上“无印良品”文字logo,利用空白很好地创造出了海报的意境,非常成功的体现了“无印良品”这个品牌所蕴含的精神,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正如原研哉所说:“那道地平线就像烙在了我眼中一样,一直到现在,依然令我难以忘怀……”。这也充分体现了空白的运用之妙会为海报设计渲染深刻浓厚的艺术气氛。
(2)引发设计的想象空间。设计教育家戴布勒·芬克认为,没有空白,即无所谓存在。在海报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空白的存在,其实空白的合理运用可以为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知道在二维平面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通过空白空间的运用,可以为设计营造深远的视觉心理空间。1992年,靳埭强在为世界环境日画展所做的海报《美的回响》(如图2)中,就运用了道家的思想。用毛笔象征莲花,在毛笔的右上方用水墨画出一只蜻蜓,表达了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传达出大自然万物互相融和的道家思想。作品中大量的留白设计体现了大自然广阔清新的空间,把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承传。从靳埭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得知,好的设计作品并不是越复杂就越好,巧妙合理的留白可以营造出“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意境,而且让画面显得更加简洁有力和耐人寻味,还能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广阔空间。
(3)获取海报设计的视觉舒适感。我国古代绘画论中说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是说,画面在疏密的布局上有意识地留取“空白”以及在空白处与实处的比例变化,都是画面布局的一种创意性的重要手法,有利于强化观者的感受,获得视觉上的轻松舒适感。现代设计是为人的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和心灵息息相关,于是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能否给观者以视觉和心理上的休息与轻松,让人们重获一份能释放自己的宁静空间,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而空白的留取恰好能满足现代人精神上的这一追求,设计中的空白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给人一个停顿,使观者在观看时有轻松愉悦的视觉审美享受。
4空白在未来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思考。
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由“虚”和“实”两个部分构成的,设计中的空白空间恰恰是使作品显现空灵、灵动的关键部分。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一种慢设计,希望自己的生理和灵魂都得到片刻的休息。设计师在未来进行海报设计时,把空白作为一种简单又富有诱惑力的设计语言,把设计创意概括化、新颖化、并以感性的方式向观者传达信息,把海报设计带入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把观者引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滕守尧.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3]陈蕊.现代招贴设计中的空白表现[j].建筑设计,2010.
[4]龙虹.浅析现代海报设计的新趋势[j].文艺理论,2010(2).
师说的论文篇四
中国江苏早在17世纪中叶即已形成了与现代行政版图近乎完全相同的“体国经野”“以民为极”的省级政治、经济、文化区划。实际上,若依历史文化脉络沿时空上溯,远自春秋以来的数千载文化的一脉相承,已经为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构建起了一种独特的超文化表征。这种超文化性主要体现在区域文化的超时代性、超地域性、超文化性,无论是其“体国经野”的治理理念,还是其“以民为极”的民生天道的抚民思想,都超前于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
(一)吴韵汉风与句吴文化等区域文化符号。
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由来以久,远迄自春秋战国时代,这一区域即已率先成为文明最为开化与文化最为融合的地区。而春秋时期的泰伯奔吴则不仅为吴地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而且更为吴地带来了一种谦让宽仁的超文化精神,并将其所带来的先进生活经验与生产技术等加以文化性地因地制宜,最终深度融合而成了一种有着吴韵汉风表象的句吴文化。从而开启了江苏省历史上长达千年的灿烂辉煌的文明篇章,泰伯亦因此而被称之为江南鼻祖。应该看到,以江苏省域区划为核心主体的句吴文化,为中国近代史荟萃了饱含天时地利人和的人文精髓,使得整个以江苏省其时的文化得以成为文化的里程碑式的典范,并得以在人文与财赋两个支撑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功能层面冠绝中华。句吴文化在时代的渊薮与文化的氤氲下,与本土文化交相激荡、彼此融汇、共生共荣,最终形在了一种独特的泛吴文化意义上的文化类型。该文化为后世的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等的缘起,铺就了坚实的文化基石。同时,这种泛吴文化亦成为江苏省区域文化的一种表象化的综括与贯通表达。
(二)楚汉文化的区域文化符号。
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既有着吴韵汉风的春秋婉约式表达,又有着楚汉文化的刚劲雄浑式表达。尤其是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楚汉文化,更是以其南北共塑的中国文化史上罕有的特征,将刚劲雄浑与尚武崇文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从地理位置而言,楚汉文化正当东襟大海、西据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之要冲,如此关键的地理区位、周遭环境、文化氛围更是为楚汉文化建构起了一种整个江苏省区域文化为典型的江南繁庶文明影响下的清雅的文化特征。从戏曲文化而言,江苏省区域文化中有可为动漫产业利用的“拉魂腔”等独特文化韵律;从文学作品而言,这里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独特言说,并且,这里亦与《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楚汉文化与吴韵汉风的句吴文化,最终共同形成了一种“好一朵茉莉花”为俪采追新意象化形象的区域文化;并且纯文化层面的北经南玄二学的渊综广博,亦与教义理念等在此进行了深度融合,进而完形而为一种能够诉诸于动漫产业化的区域文化的意象化弥纶表达。
(三)分途异向深度融合的区域文化符号。
江苏省动漫产业的区域文化特征研究其利有二,其一在于透过动漫产业与区域文化的深度融合,既能够强化区域文化特色,又能够顺势而为地进一步快速发展相关的区域文化产业。其二则在于能够借以实现动漫产业发展与影视产业发展的平衡、动漫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平衡、本土文化语境与全球文化语境的平衡。同时,由动漫产业的区域文化特征研究出发,还能够为区域文化更加充分的可持续发扬与永续利用,带来引领区域文化踏上新台阶的丰厚的文化积淀。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源自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承载着中化文明上下五千年的龙脉遗风。甚至早在魏晋南北朝纷乱的时期开始,江苏省域的区域文化即已在淮北、淮南、江南等三大区域产生了分途异向与汇流融合等不断演变,在这一演变、衍生、延展的整个过程当中,江苏省的区域文化由此开始渐现雏形,并在此后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种灿若漫天星斗的一直延续及今的泛江南文化,进而建构起了由这种泛江南文化抽象而完形的区域文化符号,并由此升华而为一种区域文化抽象化的统摄表达。
(一)多元一体化的文化特征。
江苏省区域文化特征首先即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有着历史文化根性的多元性、丰富性、灿烂性,其多元性主要反映在北方多民族南迁的士族庶族等的多元深度融合上,其丰富性则表现在多元文化的一体海纳、一体包容、一体衍化等方面上。而其灿烂性,则表现在整个江苏省域的江海文化、运河文化、山文化、水文化、湖文化等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这些区域文化的符号表达,为江苏省动漫产业的区域文化特征带来了一种形诸于区域识别性的文化表达以及形诸于文化、习俗、价值观等隐性元素的无形的区域文化,形诸于建筑、服饰、方言、特产等显性元素的有形的区域文化表达。这些区域文化表达,由吴韵汉风和楚汉文化等人文因素紧紧地维系在一起,既有着贯通性、渗透性、补充性,又有着相依性、相济性、相融性;从而成就了足以为动漫产业提供发展支撑、发展依托、发展根性的突出、鲜明、强烈的区域文化特征,并为江苏省动漫产业与区域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深度融合提供了文化一体化发展、一体化、一体化等的宝贵基质。
(二)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
文化研究的因素相关性使得文化研究有着远比其他任何机制都更为复杂的成因。其漫长的时代沿革、历史建构、地理氤氲、人文浸染等都会从某种程度上影响、改变、左右未来。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既有仪式性的源于三国时期的放施食文化,又有着儒释道深度融合的三教合一文化;同时,更有着敢于问鼎天下的最为典型的楚汉文化。这些文化特征均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带来了永续参照的遗存,并且,更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带来了由词汇、语言而文学文本,由图腾、纹饰而绘画建筑等的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的独特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在人、山、水、江、海、湖等六位一体的特殊文化载体下,以其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孕育出了共存共荣共生的文、德、宽、和与武、劲、雄、阔相融并济的世界人文历史中所罕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同时,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所特有的这种文化体系,更将其人文精神表达为一种负山带江的超越了人文精神的虎踞龙蟠气息。
(三)超文化特征。
追溯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源头可见,其起源于一种礼仁谦和的仁者之风。这种仁者之风由吴太伯所引领,历经千余载传衍而为整个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带来了一股中原文明风行草偃般的心灵教化,而这种心灵教化式的自上而下的规训,恰恰是西方发达国家所一力倡行而我国后现代所至为缺乏的。这种仁者之风为江苏省动漫产业赋予了一种超文化的根性灵魂与超文化的仁风精神的独特秉赋,其既具有着大河前横大江流东的吴韵汉风,亦具有着慷慨豪放悲歌激昂的楚汉雄风。同时,从动漫产业视角而言,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中的董仲舒,更是江苏历史文化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其关注民生天道为仁的极致仁爱思想,以其超时代性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理念竟然完全不谋而合。这种人性赞歌,足以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带来一股强力驱策的文化新风,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亦涌现出了“先天下忧、后天下乐”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高尚情操表达的值得弘扬的超文化特征。这些超文化特征均可在动漫产业中加以更加充分地应用,使得这些特征能够成为历史文化铭记下,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抽象化的永恒象征。
(一)发展举措。
动漫产业取材于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颠扑不破的真理。世界两大动漫国度——美国和日本即是活生生的实例。美国动漫完全取材于其建国以来植根于民众内心深处的英雄主义;而日本动漫则更多地植根于源自东方神秘文化的怪力乱神。由此可见,文化才是动漫产业快速腾飞的根基、根本、根性灵魂。江苏省历史上自汉末魏晋以来即渐成中国文化的最为重要的核心区域,其区域文化由此而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千余载的文化气息氤氲、文化氛围熏陶、文化环境笼罩,使得江苏省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而这恰恰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区域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文化模因。深入挖掘吴韵汉风与楚汉文化等有形与无形的区域文化资源,并针对这些有形与无形的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可持续性且有意识地培育,按照江苏省内的县域等自然文化单元进行区域文化区划划分,建构起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产业区,并由文化产业区向外进行基于文化的传播辐射,使之形成一种文化可继性、中继性、延继性。并在此基础之上,由这些区域文化之中萃炼、提取、锻造出可资开发与可供利用的动漫产业文化素材。
(二)发展路径。
江苏省动漫产业区域文化在明晰思路把握特色之后,后续的工作即是研究发展路径问题。从江苏省动漫产业区域文化发展举措观察,实际上,欲将动漫产业落到实处必须首先构建区域文化平台。区域文化平台既是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又是有效延伸整个江苏省动漫产业链条,也是将整个江苏省动漫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从上体的路径来看,必须在区域文化平台的构建过程之中形成文化的实体组织,从而方能将有形与无形的区域文化整合为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同时,应更加深入地研究吴韵汉风与楚汉文化区域资源和动漫产业的深度融汇。并且,在文化产业链的效应下,不仅要深度挖掘区域文化,而且更要发扬光大区域文化,不仅要实现区域文化的泛区域化构建,而且更加加快区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以区域文化效率的切实提高,更快更好更大力度地对江苏省动漫产业带来依托、刺激、推动作用。由此方能由区域文化特征形成一种强烈的区域文化本土化的文化认同,以及跨区域的文化认同,进而形成一种将江苏省动漫产业嵌入至区域文化之中,并将区域文化不断整合为动漫ip表达的良性循环路径。
(三)发展展望。
江苏省区域文化与江苏省动漫产业,二者之间既存在着联动性又存在着相互的深度融合性。区域文化能够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提供基质、源泉、动力;动漫文化产业则能够为区域文化带来数倍乃至于数十倍数百倍的反哺与回馈。发展江苏省动漫产业区域文化重在创新文化发展理念与不断增加区域文化的文化功能价值和文化衍生价值。并且,由此大力提升区域文化的辐射价值,拓展区域文化的动漫产业发展时空,以文化为根本、以文化为核心、以文化为蓝本,将区域文化与文化衍生创新、文化衍生发展、文化衍生辐射等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区域文化快速实现提振、升变、跃迁,从而成为江苏省动漫产业最为重要的发展依托。这些区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都可以成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创制的有机的文化模因。并且,应针对区域文化进行不遗余力的现代科技介入与创新,以期更进一步地大幅提高区域文化传播水准、质量、效率,进而形成有机的可持续的文化产业链。由文化产业向其他领域不断辐射,打造出具有江苏省文化特色的以省级为主核心,以县级为副核心的多核心动漫产业区域文化体系。
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是我国中华文明之中最为独特的存在,其有着中国历史文化传衍过程中,吴韵与汉风、吴文化与楚汉文化三者深度融合的结果,因而,其具有非常鲜明的泛文化与超文化的双重特征。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以其“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先进的超文化思想成为动漫产业足以借鉴的区域文化永恒的符号表达。同时,这种区域文化在历史文化进程中的分途异向与深度融合的符号化图景,亦给现代动漫产业创制带来了一种重要的发展参照,尤其是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的一体化与刚柔并济的超文化特征更是成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由文化创制而文化核心,由文化核心而文化体系的重中之重的根本模因。
师说的论文篇五
自从黑格尔把近代哲学的原则规定为以笛卡尔的“我思”为基本定向之后,人的主体性问题便映入眼帘,即“凡是应当被认为确实可靠的东西,一定要通过思维去证实”。“我思”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思想史意义在于重新树立起人的主体性,以便与宗教实体相抗衡。但是,黑格尔并不满意这种以“我思”为基本原则的主观意识哲学,认为它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外部反思”,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而黑格尔对主观意识哲学的批判,是在近代哲学建制原则上的改弦更张。
黑格尔对主观意识哲学的批判,是在澄清思维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黑格尔认为,主观意识哲学并不能够获得现实性的真理,而思想的根本问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和解问题,而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并陷入困境。如此一来,对思想客观性的证明,就成为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毋庸置疑,在黑格尔之后,现代哲学也打着消除近代哲学主体性的旗帜,试图通过主体间性来弥补、缝合以至于解决主体性彰显的主客二分的困境。但深入看来,现代哲学不仅未能真正解决主体性的困境,反而由于在建构主体间性的基础上的晦暗不明,导致了在最好的情况下依然还在诉说着黑格尔的话语,在最坏的情况下退回到了笛卡尔那里。就像海德格尔所指出的,主体性哲学“按存在者的基本存在建构来解释存在者”,其结果导致在“‘基本的’开端处没有规定清楚的正是这个思执的存在方式,说得更准确些,就是‘我在’的存在的意义”。
1内在性之为主体间性的秘密。
如此一来,如何理解现代哲学试图超越近代哲学主客体模式,代之以主体―主体模式来弥补、缝合主客体的缺陷就成为必要。我们列举两位现代重要的思想家进行说明。首先,胡塞尔使用“移情作用”来建构“主体间性”,这里的“移情作用”的基础来自于笛卡尔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我思”。因为,在胡塞尔那里,这种从自己走向他人的途径,在先验的意识上表现为“类比的统觉”,也即在意识中使他人成为我,从而使我成为与他人共在的,以至于把他人理解为和我一样的生命有机体。进一步而言,在主体间性的建构上,胡塞尔把生活世界与主体间性两者看作为互为前提、相互依赖。对此,胡塞尔指出,“在这种共同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与其他人的生活中,因此,一般来说,世界不仅是为个别化了的人而存在,而且是为人类共同体而存在,更确切地说,只是通过将直接与知觉有关的东西共同体化而存在”。所以,胡塞尔把主体间性牢牢地夯实在生活世界当中,从而确立“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是生活在他周围的人的地平线中,他与周围的人可能时而发生现实的关联,时而发生潜在的关联,如同周围的人也能在现实的和潜在的共同生活中与其他人发生关联一样”。于是,一种基于先验的意识(直觉)的主体间性理论被构建出来。
其次,海德格尔一反胡塞尔通过纯粹直觉建立主体间性的路向,把“此在”作为确立主体间性的基础,建立起一种生存论路向上的主体间性理论。在海德格尔那里,主体与主体的联系与共同存在,首先并不是以意识本身为前提,恰恰相反,而是以“此在”的存在状态,“在世界之中”为基础而形成。海德格尔指出,“只因为此在如其所在地就在世界之中,所以它才能接受对世界的‘关系’”。因此,“这另一种存在者之所以能够‘同’此在‘聚会’,只因为它能够在一个世界之内从它本身方面显现出来”。如此看来,海德格尔不再从人的意识出发寻求主体间得以形成的基础,而是把此在的“在世界之中”作为主体与主体之间联系的中介,形成了以“此在”为基本本体论的主体间性理论。而这种主体间性理论,它说明海德格尔要从更为源始的根基处揭示主体间关系得以形成的原则,即此在的在世。可以看出,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主要代表的现代哲学,致力于建立一种主体间性理论,缝合近代主客体二分所带来的主体性困境。他们或者把人的先验直觉作为建立主体间性理论的原则,要么把人这个“此在”作为基本的建构基础,试图建立主体与主体共同活动的有效平台,从而达到人的真理性存在,消除近代哲学主体性的困境。但是,现代哲学是否解决了这个问题呢?断然不是。因为,按照黑格尔的意见,“对于一个哲学体系加以真正的推翻,即在于揭示出这体系的原则所包含的矛盾”。显然,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主要代表的现代哲学未能揭示出近代哲学的原则及其矛盾,当然也就未能超出近代哲学的解释框架,仅以各种新的形式重复着旧有的东西,其好的一面为破除主客体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而其坏的一面却倒退到了近代哲学的建制原则之中。
严格来讲,主体间性得以成立并被合理诉说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对主体性进行一番剖析,把主体之为主体性形成的原则揭示出来,并把它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值得指出的是,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主的现代哲学虽说在这一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但其主体间性的存在论基础依然晦暗不明。也就是说,他们未能就近代哲学体系的原则所包含的矛盾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予以最为彻底的瓦解,相反,就其他们依然遵循着思维的独立性而言,他们无不落入到近代哲学原则的范围之内。就像这种倒退必然要发生一样,它现在被黑格尔揭示为,即“思维、独立的思维,最内在的东西,最纯粹的内在顶峰,就是现在自觉地提出的这种内在性”。这在黑格尔看来,近代哲学最为根本的原则在于内在性。内在性昭示着思维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它从自身出发把自己设定为与对象不同的东西,并与之对立,其结果导致“凡是应当被认为确实可靠的东西,一定要通过思维去证实”。如此一来,内在性之作为主体的主体性基础,也就昭然若揭,或者说,主体之为主体性的存在论基础在于思维的独立性,也即是思维的实体性。
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主要代表的现代哲学,是否已经超出了黑格尔所指出的这个近代哲学的原则了呢?是否已经建立起了一种超越主体性的真正的主体间性理论了呢?在这个问题上,伽达默尔指出,在胡塞尔那里,“你们和我们,这两者本身都是多个的我,怎么能由一个超验自我构成?”而对于海德格尔而言,他的“思想中所发生的与传统的决裂恰恰代表着一种传统的无与伦比的复兴”。这里传统的复兴,被伽达默尔描述为“一种真正历史的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末世学的自我意识”。所以,在伽达默尔看来,胡塞尔没有,甚至海德格尔也没有完全从近代哲学的原则中超拔出来,亦没有解决近代哲学的主体性窘境,其建立起来的主体间性理论依然在近代哲学的主体性框架之内,只是做了对近代哲学的主体性修修补补的工作而已,稍加点缀罢了。
2“感性活动”作为主体间性的基础。
现代哲学试图以主体间性克服主体性的困境,但由于其存在论基础仍然局限在近代哲学的基本建制原则,即内在性当中,结果是这种克服收效甚微。因为,无论是胡塞尔的先验论现象学路向,还是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路向,两者都在克服近代哲学原则的矛盾上,陷入到近代哲学的框架内,使得他们建立起来的主体间性理论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很显然,主体间性是以主体―主体的模式超越主体―客体的模式,从主体间性建构出一种人与人交往的理论。但值得指出,虽然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给哲学研究方式和方法上带来了更新,给予主体在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上更多的效力,但由于现代哲学在建构主体间性的存在论上倒退到了近代哲学的原则中,仍然沿用着纯粹的思维为出发点,致使这种主体间性理论仍然重复着近代哲学的话语传统,即“20世纪试图进行的对主体概念的批判不正是重复德国唯心主义所获得的成就吗?”
就像黑格尔所言,试图瓦解一种哲学体系,就必须揭示其哲学体系原则的矛盾,并超越它一样,从这方面来讲,黑格尔的意图正在于指出从哲学存在论基础上开始,追问其哲学体系形成的源始根基。可以说,在这方面只有马克思才具有实质性的进展,而这种进展说明,只有马克思才揭明主体间性的存在论基础,即人的“对象性活动”,或“感性活动”。可以认为,主体间性之为主体性的延伸,它指代的是主体与主体的交互作用,也可称为交往,而交往本身就是在马克思的“对象性活动”原则的基础上所建立主体间性的最为主要的形式。因为,一方面,如果要问及主体间性得以成立的前提,这个前提在马克思那里是这样表述的:“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因为直接的感性自然界,对人来说直接是人的感性,直接是另一个对他来说感性地存在着的人;因为他自己的感性,只有通过别人,才对他本身来说是人的感性。”毋庸置疑,马克思的感性揭示的是人与人关系成立的基础,因为人的感性只有通过别人,亦即通过把别人也作为感性的存在,才能够使自己成为感性的存在。进一步而言,感性之为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必然是以人的对象性的活动,也即感性的活动为其依托,并贯穿始终。所以,马克思看到,唯一能够使得主体间性确立的原则就是人的对象性活动,而对象性活动恰恰是瓦解主体性的武器,它预示着整个近代哲学所由建立的主体性原则的瓦解。对此,马克思指出,“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的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创造对象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为,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可以看出,人与对象的关系的实质就是人在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产生的对象性关系,这个对象不仅设定自己为对象性的产物,而且也设定着产生它的人,或者说,正是人的对象性活动确证着他自己与对象的'本质联系。
另一方面,在马克思看来,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其实质就是“关于自己和关于人们的各种关系的观念和思想,人们关于自身的意识,关于一般人们的意识,关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个社会的意识。”在这里,马克思认为这种关于关系的观念和思想,是以整个社会的意识为基础所形成,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建立起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意识。但这种关系意识,又是以人的感性意识为基本条件产生,它是感性意识在社会中的表现形式。马克思说,“感性意识不是抽象的感性意识,而是人的感性意识”,这种感性意识深刻地表现为人的社会历史,表现为“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所以,马克思把感性意识置放在了人的社会当中,置放在了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形成的历史当中,当然也就预示着整个近代哲学的建制原则坍塌,其准确表述为:“感性的,即意味着‘向外的’、‘在外的’、‘不是仅仅在自身之中的’。如果说在感性活动前提中同样承诺了意识的存在的话,那么,正因为这个活动是‘感性的’,所以这活动就不是意识因其内在性而生的自发性,相反,这活动所包含的意识,那是活动者对于自身之面对于不同他的他物这一点的意识。”
因此,在秉承意识内在性的近代哲学那里,当然也包括现代哲学,就像主体之为主体性的存在论基础的晦暗一样,主体间性的形成基础也是他们理解不了的。至此,我们能够认识到,对象性活动作为人与人关系最为根本的基础被揭示了出来,这种揭示它使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再倒退到近代哲学的范围之内,不再像近代哲学―――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那样仅仅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主体的对象;另一方面,在对象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感性意识,它使得关于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观念、思维深深地扎根在人的现实感性活动当中,瓦解了近代哲学的原则即意识内在性,当然也就从根本上超越了现代哲学建构主体间性的那种抽象空洞的理论。所以,在马克思那里,主体间性本质上是由人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引起的主体与主体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随即成为社会历史的,而且一并被感性意识反映出来,进而被道说。
3道说主体间性的方向。
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过渡,从理论层面来讲,它是要批判近代哲学主客两分的困境,也就是超越以笛卡尔“我思”所建构起来的主体性哲学,因为这种哲学把主体封闭在自我之内,形诸为个人至上的主观主义;而从现实层面来讲,这种过渡揭示出主体在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仅仅把对象看做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也就是说,主体―客体的模式高扬了主体性精神,而忽略甚至是主宰着它的对象,以至于作为主体的人无限膨胀自己的能力,包括科学精神、占有精神等等,而忽视了客观对象对其存在的反作用。就像胡塞尔所言,“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唯一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且唯一被科学所造成的‘繁荣’所迷惑,这种唯一性意味着人们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人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而海德格尔也不断地追问,“我们沉思现代科学的本质,旨在从中认识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何种关于存在者的观点和何种关于真理的概念为科学成为研究奠定了基础呢?”很显然,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看来,现代人的生存意义的消失,其缘由都是以主体性形而上学不假思索地抬高人的主体性造成的。
以马克思之见,在我们试图使用主体性对现实世界进行解释时,追问主体性的来历是澄清一切问题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马克思从未脱离现实世界来进行思考,而是在现实世界当中使主体之为主体性,同样使主体间之为主体间性获得自律。马克思认为,在使主体真正成为现实的主体上,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的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个有生命的个人,“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这就是说,人这个主体性的存在物,他一方面需要对象作为自己的欲望而存在,需要他的对象作为他存在的条件,作为他自身本质力量,抑或主体性力量的体现;另一方面,人这个存在物作为自然的、感性的和对象性的存在物,他又是一种受动的存在物,他需要在这种受动、受限制的过程中确认到自己的存在。这即是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这表明,主体之为主体性的根源不是自我意识,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只有在这种能动与受动的双向运动中,主体的主体性才能够被揭示出来,进而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也才能够被深刻把握。
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的规定,恰恰是以感性的受动性和活动的能动性的矛盾统一为理路而建构出来,这一建构无非要说明此人与彼人之间的互为制约、互为作用。因此,主体间性本质上是以领会主体之为主体性的进路而得到深切地表达,或者说,主体间之为主体间性本质上是以主体之为主体性为前提,而对这个前提的理解,关键在于马克思指出的要把对对象、现实、感性的理解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即不是倒退到近代哲学的原则当中去理解,亦即倒退到以意识内在性为基础的主体性哲学那里去理解,它说明,在人与对象、人与现实、人与人的关系上,时刻把这些关系作为人的感性活动以及由此生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理解。这种理解,以及由这种理解所开启的建构主体间性的方向,显现出马克思从来不会脱离现实,或者说,不是脱离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来解释人及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交往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的能力来加以规定,避免了将交往看成纯思的逻辑本性所规定的思辨唯心主义本体论。”
值得指出,马克思为了强调主体间性以感性活动为基础,他特别地把人的语言作为阐释主体间性的依据。质言之,语言之为主体间性的表达,无非表明主体间性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体现,就在于它是“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语言在这里,无非表现的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如此一来,主体间性也就被明确地把握为以语言为纽带的现实的交往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所形成的语言,就很容易地被理解为“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这里,马克思让我们注意的是,语言其实就是由人的感性活动―――交往是它的根本表现形式―――为基础形成的感性世界,它是这个感性世界的表达,亦即这个感性世界本身。在这个意义上,伽达默尔的见解是中肯的。“由于形而上学把事物的真实存在理解为直接被‘思想’所接受的本质,存在经验的语言性质就被隐蔽了。”他还指出,“凡在有人说语言的地方,语言都有它们的现实,或者说,凡在人们能够互相理解的地方,都有语言的现实”。伽达默尔对“语言的现实是人们理解的基础”的这种态度,在马克思那里深刻地表达为人的现实的生活过程,即以感性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感性世界,与此同时,作为这个感性世界的语言也一并被揭示了出来。
师说的论文篇六
茶道文化是我国奉献给世界的一项瑰宝级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个过程中,无论是从茶叶的.发现还是茶文化的推广,我国始终扮演了重要角色。从一种精神层面上来进行分析研究,我国的茶文化是和我国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千年前,随着鉴真东渡,日本也吸取了中国茶文化,在这一时间段,日本也吸取了当时中国的茶文化思想,与此同时,通过结合日本国内千年的历史变迁,日本的茶文化也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特征,成为了一种具有着自身独特魅力的茶文化,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从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入手,进行日本茶道文化特征研究。
在我国,茶文化已经有了接近2000年的历史,作为我国传承千年的饮品,自古以来就和文人骚客有着不解之缘,这也是我国茶文化能够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我国的盛唐时期,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水平的要求也很高。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茶文化开始存在了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中国茶文化逐步向市民转移,开始逐步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与此同时,在日本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则是将茶文化和礼仪规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开始充分的重视到对于茶具的摆放和茶道礼仪的追求。
1.中国茶文化的起点和日本茶文化的不同。
从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的发展起点来看,两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的来说,在中国,从秦朝时期茶叶刚开始发现作为药物的作用,到唐朝开始逐步盛行,再到宋朝的极盛,我国的茶文化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经过接近两千年的发展,我国的茶文化已经脱离了物质的范畴,成为了中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日本,茶文化的起源是通过唐朝时期的鉴真东渡实现的,在这一历史阶段,日本较为完整的引进了唐朝的饮茶精神文化,从这一层面来看,日本的茶道文化的精神起点是很高的。具体的来说,受限于唐朝时期的运输条件,能够进入日本国内的茶叶数量是很少的,这也就导致当时的茶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是具有着浓厚的精神色彩的文化。
2.中国茶文化的等级制度和日本茶文化的不同。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能够进入日本国内的茶叶数量很少的实际情况,这就导致在日本的茶道文化发展初期,能够接触到茶叶的日本人数量是很少的,只有日本的贵族阶层才有资格品茶并接受茶道文化。与此同时,在当时的中国,由于茶叶的种植方法已经普及到全国范围内,进行茶叶饮用的主体人群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文化的群众基础是截然不同的。
3.中国茶文化的性格和日本茶文化的不同。
从民族的性格来看,中国人民群众和谐中庸的性格和日本人严谨传统的性格对两国茶文化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中国,由于人民群众善于将生活元素融入到茶文化中,这就让中国的茶文化具有了多元化色彩。在日本,人民群众则是更加严谨,乐意于遵守传统的习俗,这就让日本的茶道文化具有着传统的色彩,一直延续到了现实社会。
根据上文中所以提及到的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可以看出,相比较于中国的茶文化,日本的茶文化具有着文化延续性高、传统保存率高的特点,具有着更多的传统文化色彩。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的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吸取日本茶道文化对于传统的尊重,发扬光大我国自身的茶文化。我国的茶文化具有着接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但是,我国的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充分的注重到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相比较而言,更具有着传统化特性的日本茶道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了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日本的茶文化自从唐朝引进之后,就一直坚持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并在明朝时期开始完全的脱离了中国茶文化对于日本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茶文化。总体的来说,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的两种重要文化,两种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发展。与此同时,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的核心思想都是“和谐”。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茶文化伴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过分的重视了茶叶的生活化特点,而忽视了对于茶文化的精神文明的追求,导致我国现代的茶文化并没有形成自身的独特理念,已经陷入了茶文化发展的停滞时期,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的茶文化应当虚心的进行向日本茶文化的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在继续发扬光大我国传统的茶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充分的注意到对于高雅的茶道文化的保护,不要过度的重视茶叶的实用化特点,也要充分的关注到对于茶文化的追求,重新让我国的茶文化焕发光彩。
师说的论文篇七
摘要:空白,作为渲染艺术气氛的灵魂,它不是真的空无所有,而是可以在艺术中营造一种“计白当黑”的意境美,其哲学内涵自古有之。在现代海报设计中,空白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语言,被设计师巧妙地运用在设计之中,使设计作品无论在构图还是内涵上都产生一种无中生有的巧妙效果,渲染整个设计作品的气氛,从而让整个设计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醒目,意蕴更为深远。
关键词:空白意境;现代海报设计;文化内涵;气氛渲染。
1空白意境的文化内涵。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章)老子认为,天地中间充满了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正因为有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中国古代诗、画的意象结构中,虚空、空白有很重要的地位,空白处更有意味。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这正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体现。例如《寒江独钓图》这幅画,其最精妙之处就在水中,看似不着一笔,空无一物,实则给人留了无边无际的联想,其间韵味妙不可言。对于传统的东方审美文化,“空”是构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含了深邃的艺术哲学。
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淀了五千年历史,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民族,璀璨的华夏文明及其厚重,但其内在精神是统一的。在其他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同样运用了“留白”的手法。中国书法中的布白和中国戏曲舞台上利用虚空的刁窗体现出了空白的意境之美。而文学中的意犹未尽和音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韵,给读者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想象空间,渲染了浓重的艺术氛围。并且,“留白”是对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延续发展,通过无中生有、虚实结合,使艺术更具含蓄婉转的空灵之美,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的完美展现。
2现代海报设计中的空白美。
在现代设计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设计理念交替更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然海报设计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设计工作者,我们很清楚海报设计的本质在于传达信息,增强信息的传播力量,诉求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达到宣传的目的,让受众更清晰明了地感知设计的意图。在大量视觉信息充斥我们眼球的现代化社会中,现我们同样被代海报设计中大量的信息、繁杂的形式弄得眼花缭乱,拥挤不堪的画面不仅达不到设计传达信息的目的,而且造成了视觉疲劳和心理压力、使人产生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去欣赏作品的艺术之美。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一张好的海报设计,不是简单地把所有的空间全部利用,把所有的信息堆砌,而是有意识的留白,让主体形象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更加醒目的传达更多的信息。从某一层面来说,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留白”就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了休息的空间。把空白运用到现代海报设计里,不仅仅是缓解了人们的视觉疲劳,而且把空白参与设计,设计师可以巧妙地把其他设计元素与空白巧妙进行融合,使设计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传达,精心雕琢的形象会显得更加突出、醒目,给观者想象回味的余地,本来没有的东西带给人们无尽的联想,徜徉在想象的空间中,回味作品的感情韵味,为设计作品渲染了浓厚的设计氛围。
师说的论文篇八
图形创意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图形创意过程中,如何才能牢牢抓住观者的眼球是图形作品成功传递信息的关键。本文所探讨的视错觉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以“新奇”“独特”著称,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独具特色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能给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带来重要的价值。
常言道“眼见为实”。然而,有些情况下,眼睛并不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是带有一定程度的“欺骗性”。这种欺骗性其实是人的视觉错觉在作怪。人们通常把与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有关的错觉称为视错觉。具体而言,视错觉是一种人类所共有的特殊的视觉感受,是在外界刺激物的作用下,知觉判断的视觉经验或思维推理与所观察到的事物特征之间产生了视觉误差。而对于这种特殊的视觉现象早就被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发现并将其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艺术手段,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皆取得了奇妙而富有震撼力的视觉效果。人们在欣赏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时,往往会由外在的视觉引力,迅速转为一种内心的主动探索,这就是视错觉的魅力。这点与图形创意所寻求的“打眼入心”的传播效果不谋而合。正如国际著名的视觉大师福田繁雄所说:“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由此可见,它对今天的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创造性思维是学习图形创意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关键因素。它是学生今后进行设计与创作所必备的能力之一。长期以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沿用习惯的思维模式,从固有的图形形式本身出发进行思考与表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潜能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开辟独特的设计蹊径,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对这门课保持长久的新鲜感。
视错觉艺术以其生动有趣的视觉语言和自身极大的视觉刺激性,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视觉方式,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将这一视觉原理引入到图形创作中,让学生懂得图形创意的表现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外在形象表现。另外,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潜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如何来挖掘这些潜力。就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而言,关键就在于善于变换不同的视角,产生新的发现。这种不断变换视角来观察世界的方法是培养创意思维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扩展创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对图形创意设计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图形创意教学中,要引导给学生只有破除思维枷锁,改变创作视角,才能创造出不同寻常、引人注目的视觉形象。
视错觉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现象,将其用于图形创意中不仅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视觉形象,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吸引观者的视线,使作品更具生命活力和独特的存在价值。人的视觉过程是视觉生理活动与相应心理经验联系起来互相起作用的,它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完全是一种积极探索。“它是有高度选择性的,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选择。”因此,我们在观看一个物象时,并不是把视点平均投向画面的每一部分,而是“有选择性的”集中于某一点。这种集中来自主观选择时的兴趣。由此可见,具有刺激性和趣味性的视错觉艺术,正是以其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它们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同时也为在纷繁芜杂的图片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有效地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例如福田繁雄在1975年京王百货举行个展的宣传海报,巧妙地利用图底反转的错觉原理令作品中图形的视觉效果妙趣横生,产生了奇特的心理效应。这种将现实与幻想、主观和客观有机地统一,以营造视觉冲突,深化传达内涵的图形形象,自然会在众多平淡的图形作品中出奇制胜,最终体现出视错觉图形魔术般的视觉魅力和传播效应。
空间是设计领域的永恒课题,人类在最初描绘物象时,就有了在二维平面上反映三维立体物象的意识。而在现代绘画和视觉传达设计中,有些画家和设计家却抛弃了古人留下的透视方面的遗产,又回到当初对透视没有正确看法的迷惘状态,进而形成了多维空间的构形方法。
视错觉图形作为一种多维空间形式的典型代表,打破了空间维度的界限,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有限转化成无限,从而创造出全新的混维空间形态。这种混维空间的设计观念给图形创意带来了更多的启发与灵感。欧洲“视觉诗人”派的代表人物——招贴设计大师冈特兰堡曾经尝试使用空间视错觉手法进行创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福田繁雄相似,兰堡的艺术观也是视觉功能至上。戏剧表演《hamletmaschine》招贴中,悬空一本书,书的封面上有一只手,而这只手又同时拿着这本书,亦真亦幻,整个作品传达了知识本身的力量是无穷的深刻内涵。当我们在观看时,视角会不断地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转换,进而看到一种真实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非现实状态的空间结构,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奇妙感,产生视觉悖论,从而构成一个趣味无穷的幻觉图形世界。对此,在教学中通过大量此类优秀图形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体会与理解这种全新的空间设计观念所带来的视觉震撼,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创意思路。
总之,图形创意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够将其与今后的专业设计很好地进行衔接。因此,在讲授内容的同时,更要注意上升到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引导层面,使学生懂得从人的视觉与心理角度出发去创造新奇而丰富的视觉图形世界,从而加深对图形语言创作观念与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探索。
师说的论文篇九
“牛”形象一词在原始时代是一种具有图腾意义、具有神性的动物,在《淮南子》中讲述到“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它为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在人类的畜牧农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自身的特点成为畜牧农耕文化和艺术文化中要组成部分,还渗透到民间的文化事业,是神秘力量的化身和财富,权利的象征。
一、延年之艺,“牛”文化在民间艺术的审美表现。
中国民间文化观念所包含的关于外部现实的认识成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体现着一定的科学原理,但最终没有达到纯粹的科学理性分析的水平。从大量的民间资料表明,中国老百姓并不单纯为审美目的而从事美术活动,也不单纯出于审美要求而热衷于民间美术。更多的民间传说和祭祀表现,以及一些基本生活习惯与民俗活动相关的民俗活动,其意义和目的往往不具有独立性。
(一)民间文化背景。
从实际生活情况来看,民间没事以至在整个民间审美活动似乎都陷于一种巫术性的热情和宗教般的虔诚之中。可见民间的造型活动多与祭祀、祝祷、纪念、敬仰以及祈禳、禁劾、厌胜方术等信仰习俗活动相关联,追求形式化的过程和结果不可分割地叠合着世俗生活的深远背景。现象表明,民间美术观念秉承着原始信仰成分,其内涵不尽是纯粹的承继和保存显示出来。构成民间文化观念内涵的认识成分之一,即求生、趋利、避害观念内在统一性的一个方面。
(二)星座文化蕴意。
从文化属性的角度来看,在佛教文化中“牛”是高贵的威仪,道教文化中“牛”是二十八星宿之一,而民间传统中牛则是十二生肖之一。俗语说“地辟与丑,而牛则辟地之物也,故丑属牛。”因而“牛”成为开天辟地的大功臣,进入了生肖,属于丑时。
(三)民族文化风俗。
从民族风俗习惯来看,中华民族牛文化赋予各种象征意义的神话、风俗、典故广为流传,深受百姓的喜爱,其中民间的“鞭牛春”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甚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春牛”民俗文化。有的还形成了民族传统文化,如贵州遵义的仡佬族,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敬牛王菩萨”、“祭牛王”的活动,据说这天是牛的生日。还有汉、壮、布依、瑶、侗、土家等民族都有不同的牛节。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一种牛文化,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从苗族工艺装饰品来看,牛形象的装饰品在少数民族中多为体现在苗族服饰,在苗族的服饰装饰品里面主要表现在银饰雕琢和蜡染技术领域。苗族的银饰,极少地与其它材料相配;在制作上,绝不吝惜用材。一套齐配的装饰品,以多为美、以大为美、以重为美的民族特色。如西江苗族的银角,其器型尺寸一般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甚至超过配者身高的一半。这些造型艺术的来源其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护佑。而在蜡染技术领域里,苗族文化的发展以刺绣和蜡染图案来记录祖先的功绩和日常生活习俗,如蝴蝶妈妈、久保杀龙、各种变形龙、骑马男子和牛饰图案及各种兵器的造型等。因此牛文化的审美艺术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均有体现,尤其是服装的配饰,把传统的民族服饰也应用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之中,形成一个多民族的地域特色。
二、新式制约,“牛”文化的审美精神意义。
至今,“牛”文化从远古时代延续不断发展到现在,不仅仅在中西方的文化领域里,“牛”作为文化艺术的象征,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特色和艺术表现,植根于民族的文化精神。牛文化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业、民族风情、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以及关系到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市场需要和日常生活需要,也不断满足人们经济发展和上层社会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牛”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精神。相对而言,牛文化不仅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牵动着中国绘画艺术的`不断自新,也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审美认识和欣赏价值。于是牛文化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崭新的一面和精神价值意义,全面地体现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认识和审美情趣。
总之,牛文化作为的现代艺术文化来研究分析,使让我们认识到“牛文化与民族审美艺术”的重要性,引发了人们对“牛文化”的重视与关注。在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牛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它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象征,具有祈求风调雨顺、平安祥和的意思,代表着人们对和谐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不同时期的文化虽有不同的特点,体现的精神面貌也各有不同。但在当代,“牛文化”是时代研究的潮流和方向,也是时代对牛文化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其牛文化的发展才能成为中国绘画领域的精神风貌,永不枯竭的艺术生命力。
师说的论文篇十
[摘要]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教学质量观的弊端日益凸显:它过分强调工具论的价值取向,忽视了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求;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无法形成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的自觉。基于这些问题,学校应该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要以学生为本”,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员教学质量观;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树立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观。这种全面质量观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够促使学校人才培养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观。
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进行了一场以课程为核心的重大改革。这是一项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维度的系统改革,主要目的是适应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次改革对每一所学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应对这种改革,更新观念,探索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是教育实践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其中,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既是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东北师大附中”)从20xx年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高中阶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此为契机,学校全体教师坚持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在实践中构建一种能够适应新课改和现代社会要求的课堂教学质量观。
教学质量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断地更新。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学质量观所存在的问题正逐渐凸显出来,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的矛盾也日趋显著。传统教学质量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过分强调工具性的价值取向,忽视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求。
传统教学质量观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其工具性,最突出的表现是以升学考试为导向,对考试成绩的过分追求,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种传统的教学质量观从根本上排斥了“人”,排斥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导致教师、学生和家长唯考试论、唯分数论,这种观点演绎下来的结果就是升学成为学生发展的唯一途径,分数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性的关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果我们仍然一味看重课堂教学质量的工具性取向,就会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视而不见,从而偏离新课改的轨道。
(二)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是狭隘的质量观。
传统教学质量观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却走向了极端:太重基础扎实,导致迷信权威、思维定势;太重基础技能,导致负担过重、兴趣丧失。因此,在传统教学质量观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存在较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新课改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四种能力,即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传统的只关注教授知识和教学技法的教学质量观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形势,需要我们探索科学的、注重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三)无法形成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的自觉。
按照传统的教学质量观。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鉴定、选拔上,即选拔优秀的教师、鉴定优秀学生。因此传统质量观关注的是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这一少部分群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依靠的是外部力量的驱动,而不是一种思想的自觉和行为的自觉。传统教学质量观的“选择”与“鉴定”功能不能让全体师生都参与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学质量的保障是被动的,教师群体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倾向等多种问题。
二、“三全”教学质量观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质量观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实践。因此,更新理念,形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面的、多元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观势在必行。20xx年以来,东北师大附中一直践行“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理念,探索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实践模式,其中已经得到实践检验的是建构了“三全一个发展”的教学质量观,“三全”是指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观、全过程监控的教学质量观;“一个发展”是指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
(一)“以学生为本”,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现代教学质量观首先以学生为本,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让每一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心理等多方面的发展。学校从20xx年开始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多元智能评价体系;从开始实施奖学金制度,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过程中,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提出学生教育的三阶段目标,即高一实施养成教育,高二实施理想教育,高三实施成才教育;并将每一目标细化为活动,通过体验式教育、主体性教育、生命教育活动使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以此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为了强调“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我们坚持“学生是学校第一顾客”,坚持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负责是学校信誉的决定因素,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这一理念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在课程建设方面充分体现出来。
首先,坚持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成立了学生研究院。学校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载体,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潜能作为深层次的追求。学校成立科技创新教研室,设专职教练员,建设专业的航模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等,引导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学校注重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活动类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问题、设计方案、凝练成果,形成学生系统的创新成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其次,承继传统与特色,坚持开设综合活动课程。综合活动课程是东北师大附中的传统与特色,学校的学军和学农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建立了多个社会实践基地,成为学校淬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的环境下,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每年高一新生在军营进行为期十天的军队实践活动,高二学生将进行为期一周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20xx年,学校建立了多个社区服务基地,为学生的社会服务提供平台。学校社区服务课程主要包括: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社区环境建设活动、附中志愿者活动、爱心活动,社区服务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
再次,关注学生个性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特色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东北师大附中设置了学校指导类选修课程和学生自主性选修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教程、成长导航、综合实践活动、现代人文视野、社团活动课等五门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确定为学校指导类选修课程;在自主选修类课程中,学校开设基础类、拓展类、活动类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教学特长,建立学校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及管理机制,同时积极引进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出台了《东北师大附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教学及管理规定》。从20xx年9月至今,学校累计开设校本选修课226门次。
20xx年,学校在已有的多元智能评价和奖学金评价方法基础上,采取发展性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制订了《东北师大附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经过一年半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学校将在下学期根据新的课程发展规划,制订与选课相衔接的绩点学分制,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素质状况和个人特长,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面向全体师生,树立全员教学质量观。
全员教学质量观是指全校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都积极参加到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来,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
学校在宏观上树立“大教学质量观”。所谓的“大教学质量观”是指涵盖包含教学、学生教育、科研管理、招生及升学指导和行政后勤等学校全方位工作的质量管理。学校在教学管理中,不仅仅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单一的教学管理环节,而是强调学校与教学质量相关的每一个工作环节的精细管理。学校定期举行全体教职员工参加的各部门质量汇报会,学期初校长和主管副校长要向全校教师提出工作目标,部署学期部门主要工作;学期中主管学生教育和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层主管要向全校汇报基于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运行成果;学期末校长及主管副校长要向全体教职员工汇报学校总体工作运行情况,以此构成一个有效果、有效益的质量管理循环链,使学校各项工作在全体成员参与下规范、高效运行。
学校在“大教学质量观”指导下,明确规定每一个处室、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科教研室、每一个学科教研组、学科教研组下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明确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的主要工作。学校在开学期将与全校教职员工共同探讨学校教学目标,形成全校合力,努力达成目标。
学校在微观层面的管理中强调专业化管理,要求参与质量管理的每一成员的专业化水平,包括教师、教辅及后勤人员。学校每年七月进行教师专业化考核及岗位竞聘,每年十二月进行职员工人的专业化考核及岗位竞聘,以此强调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观;同时以评促发展,使教师、职员和工人通过目标确定和质量考核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为了实现全员质量管理,东北师大附中通过教师的分层培养、分层遴选及评价等策略,激发全校教职员工积极性,使不同层面的教师和员工都能精神饱满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学校建立教师发展规划,将教师发展分为学习期、成长期、成名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时期依据教师的专业和个人素养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培养计划,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确立不同的激励机制,使全校不同发展特点的教师都能保持工作激情与发展动力。
首先,学校以青年研究院为载体,为青年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学校聘请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科专家组成青年研究院的顾问委员会,通过专家讲坛、项目合作等为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教师论坛、教学百花奖等教研活动使青年教师能够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力量;其次,学校充分发挥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等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科研专设项目研究营造学术氛围,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教学思考;最后,通过多元化的校内荣誉教师评选为不同层次的教师设计不同的发展途径。20xx年以来,学校设立“名师工程”,共分4个层次:学科首席教师、学科标兵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新秀教师。学科首席教师共评聘6届27人次,标兵教师共评聘3届94人次,骨干教师50人次,新秀教师40人次。这4个层次荣誉教师的遴选为全体教师提供了空间,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不同的激励模式下寻找着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充分发挥教师全员管理功能的同时,我们提倡学生参与到学校的质量管理中,让学生自身树立质量意识,真正把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学习及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每年学校实行学校、年级、班级干部竞聘制、轮换制、评议制,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使全校达到50%以上的学生做过学生干部;学校建立年级教学中心组,至少吸收两名学生代表参加;建立年级学生分会,加强年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建立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代表和各层次学生代表参加的班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讨、决策、落实班级工作;培养学生组织学校的各项大中小型活动,从中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树立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观。
质量依赖于教学全过程,坚持质量管理的全程性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在宏观层面,为保证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网络化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开发网络化的教务管理平台,制订电子版的质量管理手册,设立专门的网络信息中心制作学校教务、课程、教师发展等管理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有效互动。
学校课程处可以通过平台指导学生选课,指导教师进行学分认定,指导家长查阅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作业的完成情况、获得学分和学业评语,教师、家长之间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有效交流;学校的教学处可以通过平台对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及教师的命题、批改等情况进行分阶段监控与检查;教师发展处可以通过平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等成果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教师的个性化成果及教师发展规划进行反馈与指导。
在微观层面,学校加强课堂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课堂教学细微环节的管理与研究,并在一些层面作了有益尝试。为了保障课堂教学微环节的质量,学校在系统学习课堂观察理论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基于有效教学的课堂行为系统研究。在学校具有传统特色的教研活动――第26届教学百花奖活动中,我们以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为载体,开展学科教研室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研讨。这是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研活动效果的反思而开展的一种专业化的听评课形式,共有3个学科6位教师作了汇报展示课。3个学科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参与了课堂教学观察的实践与研究,共有30位教师代表观察小组作了不同视角的课堂教学观察报告,省内外1021名教师分享了此次教研活动。本学期,学校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将课堂行为研究定位在课堂教学有效性上,通过对国际国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我校实际,建立一种适合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课堂教学的理想框架,用来指导教师的常规教学,规范青年教师的起点教学,并逐步与学科课程标准相结合,全面推进基于标准的学科教学。现在实验已经全面推进,学校所有学科教研室均以课堂教学观察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行为研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课堂观察工具,实现课堂教学微观层面的质量监控和研究。通过这样的基于标准的微观研究,教师的教学思路拓宽、教学环节精细、教学过程严谨、教学反思具体,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四)全面教学质量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教育教学活动历来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内容也来源于人类社会活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地改变、更新,人们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深化。因此,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学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质量观同样也是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它需要可持续的发展。
进入课程改革,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教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质量成为学校的重要教学思想。因此,我们将“以发展为本”的质量观的内涵确定为: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发展,即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的与时俱进;二是学生能力多元发展,即通过教学和学习活动,学生的能力得到多元的开发,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具有主观幸福感,具有与这个社会相适应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校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通过全体教师的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学校设立由学科教研室承担的“读书节”,为教师提供教育理论书籍进行研读,通过全校教师思想上的“洗礼”,保持教学思想的鲜活,保持教育观念与时代的同步性。同时,学校定期组织以新课程为主题的论坛,通过专家论坛让学校教师汲取到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学校骨干教师论坛使学校教师对前沿的教学问题进行系统反思,各学科教研室也从学科特点出发聘请专家进行针对性培训和研讨。同时学校坚持“走出去”的原则,创设各种条件让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聆听专家、教研员、学科骨干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讲座或专题辅导,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理念是融合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实践是在国际比较视野中基于时代发展的一种创造性的操作模式,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反思、专家的引领、校本的实践,而教育科研正是实现反思与引领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校本科研是东北师大附中的特色,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关注微型课题研究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进入“十一五”,学校独立承担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两项、省级规划课题15项、市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32项,学校百分之八十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走进新课程,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实践新课程、向实践要效率的重要举措。学校在新课程中重申“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问题即课题”的观念,引导教师逐渐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凝练成校本课题。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和根基。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和内容,也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只有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与机制的创新,才能使学校发展走在教育实践的前列,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师说的论文篇十一
:开展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活动,应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把握好人才培养定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本文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学科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提升人才培养成效的目的。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社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满足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需要对才人的培养作出科学的定位,这样才能明确人才培养需求,更好地让人才教育工作的价值得到体现,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的问题,比如:职位不匹配,就业面过窄等。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当前的人才培养问题,人们要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同时做好人才培养的定位工作。
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下,大众化教育已经成了主要的人才教育理念,不同领域学科专业人才数量大幅度提升,但是高端人才的数量和比例依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尤其是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继续进行深造和参与学术研究的学生数量很少,整体比例基本维持在千分之几的层面上,绝大多数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是从事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文字类工作。所以,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人们应该要对学科设置状态进行明确,并且对社会用人需求进行充分的探究,在具体课程设置上,既考虑语言文化方面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的用人需求,增加更多应用型文学的内容。但是应用型汉语言文学本身的专业基础与其他理科专业和科研项目学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具体学科领域和专业设置方面,当前集中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两种学科设置特点,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说,以往教学活动更多地关注艺术化的“狭义文学”特征,而对实际社会生产方面的文字需求没有进行更加全方位的应对和考量。
第一,品德素养定位。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自身的品行、道德、素养进行准确的定位,确保人才本身需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事业观,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可以在自身岗位工作中,踏踏实实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具备文明诚信、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良好品质和较强的责任感。对于人才教育培养来说,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修养,可以让自身不断地反思和内审,让人才自身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意识得到不断的发展。“一方面具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理解(知识层面),另一方面深受古典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熏陶,能够在坚持个人的独立、自由中以天下为己任,担当国家、民族、社会以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精神层面)”。在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让学生能传承良好的文化精神,具备良好的人文品性,真正地站在社会文化的前沿,为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新时代的新知识分子。第二,知识定位。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来说,其本身需要对于汉语文学的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掌握水平,同时具备开拓的视野和扎实的写作功底。在专业办学的过程中,应对本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地跟踪,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主要集中在文字工作领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应对实际社会岗位上的诸多需求。学校要科学地对自身的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融入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切实地打造一套更加完善的理论知识教学体系。第三,能力培养定位。对于新时期的人才来说,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人才所必备的能力,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更是如此。在人才培养中,只有明确能力培养需求,才能不断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对汉语学科的前沿问题有着浓厚的探索兴趣和探究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对于不同领域的写作技能方法进行掌握,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语言文字材料加工的能力。同时,人才也需要具有足够的沟通能力,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胜任各类工作的需求。以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定位为基础,人们需要对于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更好的创新,融入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全面目标。例如,在专业技能训练和具体实践活动中,通过展开与岗位结合紧密的实训活动,让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进行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技能比赛、专业技能认证,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由于当前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学科特征了解不够深入,人才培养定位工作开展不够准确,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想切实地落实好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人们必须要对学科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找准切入点,提升办学体系的科学性。
师说的论文篇十二
从鲁迅的小说《故乡》《祝福》《伤逝》,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沈从文的《长河》《边城》,到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等,构成了一幅壮观的“诗性”小说场面。于是,在此背景下,小说的“诗性”问题便成为一个重要论题,研究者纷纷从不同视角来关注和论证小说的“诗性”特征及其内涵。但是,截至目前,研究者更多的是从文体层面,即从诗的形式特征入手来认识“诗性”小说,他们主要关注小说外在形式特征的诗意与诗化,如语言的诗化、结构的散文化、象征性意境的营造、艺术思维的意念化和抽象化等。认为“诗性”小说就是将诗的某些文体特征吸收、消融到小说的创作中来,将小说用诗和散文的笔法写成,使其具有诗的意境和韵味,体现出小说与诗歌、散文的相互渗透。这种仅停留于文体学层面对小说的“诗性”进行解读,必将使其陷入概念歧义和片面化的误区。
如张箭飞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诗化小说是现代小说的一种形式,即用诗歌的方式组织叙事,为了最大限度的逼近诗,削弱散文小说叙述结构的统一感和逻辑性,作者需要利用诗歌的特色手段来替换或转化散文性叙事的形式技巧———诸如强调关键词语,有意重复某个意象,富有暗示意义的细节、节奏等”[3]。我们应该认识到,“诗性”这一概念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深度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了文学、美学、哲学、宗教等各方面内容。它“并不取决于华丽的语言,韵律的整饬层面,而诗主要体现在其反应生命的‘内在深度’方面,对人的存在,人类的命运及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寻”[4]。
因此,在当前对小说的“诗性”问题研究时,不能仅仅从“诗性”小说与传统小说的文本表层的外部特征进行区别与论证,而忽视对“诗性”内涵多元意义的解读,忽视对“诗性”小说的文学“主体性”精神的关照,将“诗性”内涵的两个层面分开解读,使各定义间相对独立或隔绝,特别是停留在文体形式层面只关注诗歌形式对文学的渗透,而忽略“诗性”本体论层面对人性、人生的探索。这最终会限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导致“诗性”概念的泛化和误读。
在文体学层面,“诗性”小说即对小说风格的诗化处理,指的是一篇小说作为完整的艺术世界所具有的诗的意境和情致。它与传统小说在语言的运用、结构的设置、叙述的方式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追求目标和审美特征。在语言上,与传统小说相比,“诗性”小说作家将语言的诗化放在首要位置,语言具有明显的本位地位,语言的风格构成“诗性”小说风格的基础。其语言追求清新明丽,隽永含蓄及精炼自然,节奏感强,富有内在韵律,而且能构成抒情意象,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和音乐美。语言的“诗化”是“诗性”小说的最基本特征。在结构形态上,与传统小说相比,“诗性”小说不再讲究叙事的连贯性,情节的集中紧凑等特点,而采用了诗化、散文化的情调、情绪结构形态,不再讲究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严谨性,而是通过创造零碎的场景和强烈的主观抒情来淡化叙事情节,使小说结构趋于散文化,作者往往将“一种主情主义的美学意识带进小说当中”,以深层的内在意蕴将生活的片段、简单的故事情节以及复杂的情感思绪贯穿起来,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体现出“诗性”小说形散而神不散之美。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诗性”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它非常注重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在人物的肖像描写上往往不求精细,而是简单勾勒,甚至模糊不明。在人物的语言上也往往不求个性化,人物对话很少,甚至没有对话,却很重视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刻画。在叙事方式上,传统小说本来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为中心,而“诗性”小说却以意境的创造为中心。丰富深厚的象征意蕴是“诗性”小说的又一突出特征。人物、事件、环境不过是用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寄托作者的某种心情。这样人、情、景相互交融,构成诗的意境。从而与一般抒情小说区别开来。
在文学本体论层面,“诗性”是人性深层对人生本源性的追寻和共通性向往,是诗人在“失落于历史之中,通过语言中介去寻访表现诗意、信仰、爱、追求人生皈依等本体性问题,从而诗化人生”[5]。中国“诗性”小说是在五四时期“人的主体性精神觉醒”的历史语境中产生的,是对传统小说中“人的意识”的整体性缺失的补合。“五四”时期张扬“人性”、“人道主义精神”,使“为人生”的自觉、积极的诗性意义,成为小说的基本主题,使文学对传统形态下人性集体无意识进行自觉诉求。它实质上是潜伏在人意识深处的种种生命本能凭借着一种新的言说方式获得升华,从而完成人性的解放,其本质在于作家对理想人生方案的寄予和表达。
综上所述,对于“诗性”这样一个具有丰瞻性的概念,我们不仅要从语言的诗化、节奏的整饬等文体层面去界定,更要从其反映生命的“内在精神”方面,对人的存在、人类的命运及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询等本体论层面去诠释。本文提出这一问题也就是意图引入一种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思路,突破对“诗性”小说概念化、形式化的研究,沟通现当代小说的形式研究与人文研究,以此深入地解释张承志作品艺术魅力常在的原因。这也有助于深化、提升“诗性”问题研究的对象,进而恢复“诗性”内涵的欲望、宗教、存在等意义。
在小说中采用诗歌的语言表现和散文的结构模式,用具有丰厚象征意蕴的意象营造一种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象征性场景,把浓烈的情感融入小说的叙事中,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做诗化处理,从而使其小说成为“诗性”小说。他的小说作品,几乎都是激荡着生命热情、蕴意深刻的诗篇。可以说,“诗性”小说不仅是他的一种创作追求,更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情感倾诉的需要。小说所蕴含的,是全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喷发出来的、充满牺牲精神的崇高诗情。对张承志小说的“诗性”研究,早在其作品刚刚发表的80年代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与追求。一直以来,评论界也有着较为持续而热情的关注。但是,截至目前,笔者发现,对张承志“诗性”小说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文体层面,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小说体诗”来研读和分析,而没有从小说“诗性”的内在精神、生命强力等文学本体论层面进行准确而深刻的探析,没有用一种整合的思路从文体学、文学本体论两个层面相结合来研究张承志小说的“诗性”特征及其内涵。因此,本文将从张承志小说的“诗性”外在表现特征及其对生命与人生的探寻两个层面入手,坚持从形式向内在深度掘进,全面探究和认识他的小说创作的“诗性内涵与价值意义。”
张承志的小说是“诗”的。他的创作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叙述语言连同整篇小说的发想、结构,应该是一个美的叙述。小说应当是一首音乐,小说应当是一幅画,小说应当是一首诗,而且全部感受、目的、结构、音乐和图画,全部诗都要依仗语言的叙述来表达和表现,所以小说首先应当是一篇真正的美文。”[7]他的“诗性”小说作为小说与诗相结合的产物,在文体上打破了小说最基本的规范,呈现出一般小说所没有的诗的外在特征。其在文体层面的诗性表述体现在诗的语言、诗的结构、诗的色彩三个方面。
1.诗的语言。
对“诗性”小说来说,语言不仅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所履行的不仅是媒介的功能,它的某种审美的有序构成本身就是一种特定内容的揭示。对于“诗性”小说,我们首先从其语言中就能感受到诗的韵味。语言的诗化,正是“诗性”小说突出的文体特征。张承志对小说的语言高度重视,“我是一名从未向潮流投降的作家,我是一名至多两年就超越一次自己的文字作家。我是一名无法克制自己渴求创造的血性的作家。我用十年功夫磨练了自己的文字语言。”[8]由于特殊的人生阅历,张承志有幸领触了皇城根文化、北方游牧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亚文化的恩泽,也由此而形成了他艺术创作中独特的诗的语言风格。在张承志的“诗性”小说中,小说的语言不仅是载体、是形式,而且是内容、是本体。这种语言是经作者创作过的新鲜的、有活力的、有表现力的语言,而且富有丰厚的底蕴与深味。在张承志的小说中,语言节奏时而短促紧迫,时而舒缓绵长,富有内在韵律;句式上长短相错、灵活多变;标点符号时有时无,这些都成为人物内心世界的律动和情感起伏变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如《危险的生命》中的一段景物描写:“笔直下滑的黑黑斜坡上,生着一颗颗垂直的树。叶子枯黄,沐着阳光,美丽的如黄金薄片。如厉鬼肩上的花一般,那金箔般的叶子给了我如镂如刻的印象。在漆黑而滑向无底深渊的斜壁上,这种美丽的金黄真不可思议;我不断的联想到生命的危险”[9]。
这几个整齐匀称的排比句,将主人公瞬间涌上心头种种复杂而强烈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节奏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激荡读者的心灵。由此可见,张承志“诗性”小说的语言,语句的长短、语速的徐疾随着情感的起伏跌宕而变化,长句舒缓,短句急促,长短有致,快慢徐疾交错变化,外在的语言节奏与主人公的情感的跌宕起伏相辅相成,使张承志的小说具有了独特的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2.诗的结构。
综观张承志的“诗性”小说不难发现,作者非常习惯于以诗的结构模式来构思小说。他的“诗性”小说打破了小说的传统模式,不再追求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连续性、完整性与严谨性,不再囿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而是采用了以大笔描绘客观世界与充分抒发主观情思相融合的符合传统民族审美趣味的主体构思。作者倾向走向内心、走向情感、走向主观的体悟,有感而发,而不是纯客观的叙述再现。以深层的内在意蕴将生活的片断、简单的故事情节以及复杂的情感思绪连缀贯串起来,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体现出形散而神聚之美。在张承志的“诗性”小说创作中,首先,他摒弃了传统小说以故事矛盾冲突进行结构的单一模式,也摒弃了以意识流动来结构小说的极端的情节结构,而是借鉴诗歌“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情绪流动的结构方式来组织心绪;通过人物内心世界发展的轨迹及情绪流动来组织结构,从而凸现出诗的抒情结构。比如:《黑骏马》的构架是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的爱情情感及索米娅艰难生活的命运。小说并没有对他们爱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做全面、详细的叙述与交待,作者只是用白音宝力格回忆的形式,作了粗线条的陈述,人物的外部特征和客观情境的描写也是粗疏的,但却把浓墨倾泼在主人公白音宝力格的内心感触上,重点刻画他在带着“缺憾、歉疚和内心创痛”重返草原,寻找他从前失掉的东西时,所留恋、所遗憾、所悔恨的沉重心理,更多把笔力投向人物的精神世界上。
小说中在“我”骑黑骏马返回草原的随想中,简单的故事情节被古老的草原牧歌《黑骏马》的曲律所分化和演进。主人公白音宝力格那反复不断的内心思索和反省,使小说从头至尾布满了种种的感触、思绪和联想,造成情绪的流动,形成情感的节奏。它们不仅充分揭示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人物有血有肉、有灵有情地站立在我们面前,而且加深了作品质的深度,扩大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其次,张承志的小说,大多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线索与结构,但这种情节简单性的缺陷往往被诗的内在激情所弥补。事件的过程和情节往往被“诗化”掉了,但结构的开放之中仍然有紧凑感,放任之中仍然有内在的统一感。这种结构的统一感来自于弥漫整个作品的诗意。这使得作品不致成为一些随机片断的随意堆砌。如《北方的河》的简单故事是我为了报考研究生及立志考察北方河流的志愿。这种简单的情节,如果不以诗的激情和思想激情去充实,有可能就是一种空洞的结构。但张承志却在这种简单的构架中容纳了十分复杂的生命内涵,从而使艺术作品充满着一种内在的张力。总之,张承志在创作中自觉追求小说的诗化结构,不再以完整的故事来架构框架。没有死板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的明显的斧凿痕迹和故作惊人的悬念气氛。真正网络作品结构的,是作家的内心世界和特定激情在作品中的再现。
正如王蒙在评价张承志的《绿夜》时说“: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没有对任何人物和事件的来龙去脉的交代,没有静止的对于风景、环境、肖像、表情、服饰、道具的描写,不造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境的逼真感,不借助传统的那些久经考验、深入人心、约定俗成的办法:诸如性格的鲜明性、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戏剧性,结构的完整、悬念的造成、道德教训的严正……摆在你面前的,是真正的无始无终的思考悄绪的水流,抽刀也断不开的难解难分的水流。”[12]王蒙的这一评价不仅对《绿夜》,对张承志的其他小说也是比较贴切的。
3.诗的色彩。
张承志“诗性”小说中的色彩,是张承志对生命与人生的理解与显现,也是他特殊的情感体验在文学世界中的激情投射。对色彩的追求与迷恋,极大地增强了他小说的阅读美感。无论是读他的《北方的河》《黑骏马》《绿夜》,还是读《金草地》《心灵史》,我们都能在作者如歌如诉的描述中看到他向我们描绘的发射出强烈光彩的金黄的山川、一望无际的绿色的大草原、火红的太阳、高远蔚蓝的天空,感受到一种特有的悲壮、雄浑的力量。
比如在《黑骏马》中有一段描写:“……极远极远的、大概在几万里以外的、草原以东的大海边儿吧,耀眼的地平线上,有半轮鲜红欲滴的、不安地颤动的太阳露了出来。从我们头顶上方一直延伸东去的那块遮瞒长空的蓝黑色云层,在那儿被火红的朝阳烧毁了边缘。熊熊燃烧的,那红艳醉人的一道霞火,正在坦荡无垠的大地尽头蔓延和跳跃,势不可挡地在那遥远的东方截断了草原漫长的夜。”[13]这段景物描写,使人不禁联想到那波澜壮阔的草原静置于广袤无垠的天幕下的太阳雄壮与凝重。红、蓝、黑三种色彩的交相辉映,给人的视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除了视觉的享受,你还能感受到一种博大的情怀,它能带给你一个宽广的视野。在这样的地方呆上一阵,你更会觉得自然的伟大,人类的渺小。像这样美的画面在张承志的作品里还可以找到很多处。张承志对色彩的理解,也许是受到了梵高的影响。张承志在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了对这位艺术大师的崇敬和热爱。他作品中的色彩多少承袭了他的艺术风格。“梵高则让他懂得了线条与光泽的价值”[14]。
尤其是梵高的“我不是尽力想精确地复制眼前的东西,所以我可以更为武断地运用色彩,这是为了强有力地表现我自己”[15],这种色彩观念对张承志的影响更大。不是“精确的复制”,而是“为了强有力地表现”自己,这种表现就是作家内在的感受和一种包含个人底蕴的精神活动。在张承志的作品一次次浓墨重彩的描绘中,我们看到他醉心于对七色光彩的追求,善于依据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所伴生的情感特征来选择和描绘景物,使之与人物的心境相契合。
从文学本体论来看,张承志的“诗性”小说是其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宗教追寻精神的激情表达,其作品通体激荡着高亢的生命旋律和生命意志,表现了人类追求精神家园的执着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孜孜以求,同时又对病态悲观的生命形态进行积极的反驳。与此同时,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宗教追寻的“诗性”素质,使张承志的“诗性”小说充满了奇特的艺术魅力。
1.崇高的生命意识。张承志的小说创作,几乎都是激荡着生命热情的、内蕴深刻的诗篇。他在作品中探讨生命的价值,寻找人生的'意义,讴歌青春的理想,讲述民族历史的重荷、苦难人生的轨迹、青春的启蒙、爱情的呼唤、男性的粗犷与深沉、女性的温柔与母爱的伟大、社会人性的复杂及其光明的前途。他的“诗性”小说作品,是一部关于人生与人性的富有生命激情的奏鸣曲。比如在《北方的河》这部小说中,作者以第三人称独特的笔触展开叙述,展示了一位在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大河哺育和娇惯下长大的青年主人公“他”对河流的热爱以及在“河流”中破风斩浪、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主人公“他”作为一个充满着青春活力和英雄气概的人物,在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中,仍然有着一颗不向命运屈服的赤子之心,他拼命地追回被历史耽误而流逝的青春,以英雄的气概和热情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未来。朝着理想之路勇敢前进,成为“他”生活准则和生命的全部意义。河流的粗犷博大,养成了他自信、坚韧、不安分的性格。早在青春年少之时,他就无所畏惧地轻松横渡了黄河,并且把跟着的一位陕北老乡狠狠地甩在后面。当他青春流逝,再次面对黄河的时候,又不顾年轻女摄影记者的劝阻,再次畅游了这条正汹涌着大浪的喧嚣大河。虽然此时肉体背叛他开始衰老,但青春的理想依然存在。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也显示出了他的执拗与自信。他本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等生,本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但是,不听从众人的劝告,执意要考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而一旦主意已定,便不顾一切地着手准备。他下决心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和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去“轰炸”那张考卷,让导师对他刮目相看。他也曾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没有钱去黑龙江考察,母亲病重住院,手臂疼痛难忍,报名遇到了麻烦,准考证没有着落……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向既定的目标冲刺。他那种志在必得的自信和燃烧着的不可遏止的激情,使读者无不受到强烈的感染,而且深信他一定可以实现他的奋斗目标。这个永不放弃与生命搏斗的好汉子,他的身上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随时决心与命运“斗一场”。他相信青春,期待青春。他认为只要是青春就会是美丽的。他要奔跑着生活,以此来追回过去浪费掉了的宝贵青春,他的身体是累的,可是心里却是自由的、轻松的,充满了希望。由此,我们看到,这个被北方的河把勇敢和深沉、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灌注到血液中的年轻人,已经显示出了坚强的奋击者的性格,“他”从这些奔流不息、永不衰竭的河流中领悟到生命和青春的启示,“他”与辽阔苍茫、粗犷坦荡、深邃博大的北方大河精神容二为一。在这里,北方地貌河流无不成为人的生命激情的具象表现,成为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
2.宗教追寻的“诗性”素质。张承志是一个有着虔诚信仰的作家。宗教信仰始终贯穿在他为文为人之中。这成为作家创作的“诗性”精神积淀。作为一个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教徒,信仰已深深根植于其灵魂深处而无法回避。但要真正理解张承志的宗教,哲合忍耶却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他的宗教更多的则应是一种带有终极意味和具有超越性、普泛性的精神超越与价值意义,它贯穿于作家文章之中,形成一种无形且无边的诗意。张承志对宗教的追寻源于他对都市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与反抗。“周围的时代变了,20岁的人没有青春,30岁便成熟为买办。人人姜缩成一具衣架,笑是假笑,只为钱哭。十面理伏中的我在他们看来是一只动物园里的猴,我在嘶讯时,他们打呵欠。”[16]美好的价值追求与现世的虚伪混浊,使得张承志变得愤怒和焦灼,为了寻找理想的人格模式,追寻纯真的人性,为了重建想象的净土和追寻“清洁的精神”,他选择了抛弃与流浪,抛弃那种世俗的龌龊的生活,在流浪中寻找自己“洁净”的精神世界。这种追求是对生命的强调和重新阐释:只有守卫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消除今日主体认同的危机感,获得完整的生命感受。
理想主义的张承志在流浪中苦苦追寻着理想的净土,找寻精神的依托,于是他的三大小说系列,即草原小说系列、北方小说系列和回民小说系列告诉我们:在那无际无涯的草原,在那贫瘠穷苦的黄土高坡,那村庄的古老和农民的淳朴,绿色的原野和金色的牧场,这里是心灵的憩园、清洁精神的栖息地。他的《绿夜》《黑骏马》等草原小说,悲壮而感伤。这些小说带有苦难的幸福观,充满宗教的意味。额吉的博爱精神和宿命地对待人生苦难的态度,很接近佛教和基督教的观点,《金牧场》中的男性主人公对待人生积极进取、“九死不悔”的“朝圣精神”,又是和儒家文化吻合的。这时张承志还没有某一个明确的宗教信仰,宗教情感是基于个人现实阅历自然形成的,又由于张承志虽然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但在汉文化环境中生长,所以这个时候他的宗教是复杂而丰富的,混杂了不同文化的因素。从《北方的河》开始,他的小说出现了一个父亲形象。他称黄河是“父亲河”,以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表现对父亲的感情,这种中国标准的祖先崇拜是最普遍的宗教主题之一。
但是,真正让张承志似乎找到了自己宗教追寻的终点,则是他的母族信仰。他高扬起生命意识,彻底的皈依宗教,当世人在的舞场和饭厅堕落和颓废时,张承志却选择远离都市灯红酒绿,远离世俗人群,走向了悲凉的哲合忍耶,在那里他看到了生命的坚韧,感受到了信仰的震撼。《黄泥小屋》中的苏尕三,17岁出门,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地漂泊迁徙,下死力气,日复一日的挥锄舞镰,就是为了一个“黄泥小屋”的念想,这黄泥小屋那么神秘,那么令人悠然神往。
在这里,张承志用一个实体的黄泥小屋象征着一个抽象的念想,一种对净土的憧憬,一种对精神的渴望。在第八次从大西北回来之后,他凝结了全部心血写出了自己文学顶峰的作品《心灵史》。《心灵史》则用文学与宗教联姻的方式,通过对回族哲合忍耶教派发展历史全景式的描述,再一次集中反映了回回民族灵魂不灭的历史。作品通过对宗教神秘主义的描绘,去揭示超乎一般宗教意义上的更深层的内容,心灵魅力,提高人们参与拔河运动的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去宣传拔河项目,或通过重大节日去拓展拔河运动,使之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方式之一,通过组织拔河赛事为主要手段,可带动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体育设施、器材如拔河用的麻绳、拔河鞋等各种各样体育产品消费活动的发展,带动拔河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本文作者:苏茜、马斌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师说的论文篇十三
管乐艺术教育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赏析、演奏和创作,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功效,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大学生的培养和提高,不但可以依靠第一课堂教学来实现,第二课堂的训练和社团活动也是一种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管乐艺术教育可以拓展团队协作精神。
管乐艺术在表演过程中,不但有个体的单一演奏,还有多人的合奏与重奏。管乐合奏是通过多件乐器间的相互配合来演奏不同的声部,这就需要多人来协作完成。如果没有团队的协作精神,各自为政,那么演奏出的音乐将失去旋律的优美、节奏的统一、音色的和谐,从而失去人们精神的愉悦需求。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管乐团队训练活动,通过不同声部的演奏、人与人的共同协作,在完成音乐作品演奏和再创作的同时满足他们对实践操作环节的好奇心和兴趣。管乐艺术教育是一种具有创新性、趣味性、挑战性、思想性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大学生可以通过管乐的训练、演奏和创作,拓展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习成绩、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二、管乐艺术教育是高校美育工作的需要。
国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就审美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大量的文件。管乐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大学生在欣赏、表演和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要对作品进行分析,并从中获得相关的人文信息,通过眼睛、耳朵、嘴、手的相互配合使用,使自身的罗辑思维、感性思维得到发展。高校教育不但要重视理性的理论教育,还要重视感性的感情教育。既进行了学科知识传授,又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管乐艺术教育以优秀的音乐作品为载体,使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因素,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通过浅层显性的教育环节,挖掘和开发了对大学生深层隐性的教育;通过素质的拓展训练,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管乐艺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具有了一定的优势。相对于钢琴、弦乐等艺术种类来说,管乐的学习周期较短,完全可以从零开始,通过一至两年的学习,就可以掌握一些基础的演奏技能,演奏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所以在高校中普及管乐艺术,能够使大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的愉悦和美的体验。
三、管乐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的审美教育直指大学生的心灵、情感,关乎生命状态。目前,社会各界对高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又有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许多普通高校都处在转型期间,育人环境令人担忧。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一种不容乐观的态势,特别是大一学生适应不了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容易产生情绪郁闷低沉、缺失奋斗目标、自控力不足等负面现象。管乐艺术教育不仅是掌握一件乐器的演奏,或是一首乐曲的表演,而是通过学习实践的过程,进行情感体验,通过演奏过程展现自身的良好风貌,体现精神美与行为美,帮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进行审美体验,产生愉快的心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寻找自信心、自尊心,纠正一些不良的的身心行为。
四、管乐艺术教育是高校团学工作的需要。
当前,是“互联网+”的时代,高校大学生都沉浸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人与人的交际变为了人机互动,对现实社会活动缺乏融入感。高校通过组建管乐表演团队,开展演出交流活动,给予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正确的导向和帮助,帮助大学生逐渐融入社会活动,丰富文化艺术生活,为艺术展示提供舞台,让其成为推动国民艺术教育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综上所述,国家大力开展审美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其目的就是通过高校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的人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世界观。本文中分析了管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的作用,希望高校在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教育中能加强对管乐艺术的关注,使之成为美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何哲弦.高职院校管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
[2]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师说的论文篇十四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问题是一个千古之谜,也是现代科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笔者就现有主要学说及其引证材料和相关事实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以此提出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与地球形成同源的假说,即“生命地球同源说”,并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试以生命起源研究或争论中的'一些关键和核心问题--如地球生命起源的环境问题、时间问题、有机演化问题以及相关的一些科学问题等为焦点,通过分析讨论阐明“同源说”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并以此来解释生命起源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进而就“同源说”提出的不同于现有生命起源学说的一些观点和论点进行综合分析和阐述.
作者:周俊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刊名:自然杂志isticpku英文刊名:ziranzazhi年,卷(期):26(5)分类号:关键词:地球生命起源有机演化同源说新观点
师说的论文篇十五
萧红,出生于19的黑龙江省呼兰小城,原名张乃莹,乳名荣华,学名为秀环,后来被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悄吟、田娣、萧红等。萧红的一生艰苦坎坷,颠沛流离,面对世俗不断地觉醒和抗争,直到1942年去世。那一年,萧红31岁。萧红被喻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一生文学创作不断,1935年在鲁迅的指导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负担旅居日本写下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砾》,1940年与端木蕻良到达香港后,又出版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及著名长篇小说《生死场》。萧红用自己异于常人的独特生命体验与审美观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探究起萧红的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就不得不提起萧红与绘画艺术的深厚关系。纵观中国现代文坛,在众多的女作家中萧红是很独特的存在之一,她最善于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拿捏自己的艺术风格,打破传统小说创作模式更是其强项,她的小说创作常常给人一种站在画家角度的错觉。事实上这并非错觉,萧红确实是以画家的眼光对自己的创作对象进行审视,将绘画的构图激发以及想象力融入到小说创作中,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显得尤为独特。萧红被人熟知虽然是因为其作家的名号,但从她的一生来看,与萧红最早结缘且对其产生极大影响的却是绘画。萧红从小与祖父张帏贞一起生活,是祖父的古典诗词将其带入艺术世界,后来的萧红师从上海美专毕业的高仰山老师学习绘画。在这段时间萧红接受了包括线条、色彩及透视等在内的一系列的规范绘画训练,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仰山对学生们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成立绘画小组的同时经常带学生去公园和郊外写生。通过对绘画知识的学习及大量的绘画联系,萧红在众多的学生中名列前茅,表现出自己的绘画天赋,她的毕业作品《劳动人民的恩物》参加了校展并获得众多好评。萧红对绘画的迷恋很深,她很喜欢梵高的《向日葵》。萧红也曾在写给萧军的信中说:“我对绘画的趣味居然如此之高,我想将来我还是应该在这上面用功夫。我有一个去法国对绘画进行研究的欲望。”写信后的半年,萧红从日本回到上海,在上海的一家私立画院跟着一个犹太的画师学习绘画。虽然萧红并未实现自己的绘画梦,但她对绘画的迷恋及天赋却很明显地体现在自己的各种文学创作中。萧红的作品,不管是散文还是小说,都能让人产生欣赏画作的审美感受。
(一)生动传神的人物画在萧红小说中的应用。
传统的小说规范中,人物、情节、环境是必备的三个要素。但萧红的小说却从不拘囿于传统的小说规范,她的作品也很少被人用来当做小说的范本来读。萧红小说中的人物相对来说都很单纯,人物性格与其他小说人物的丰富相比也较为单一。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萧红的`人物描写,只是所用方式不同而已,很多人物在她的笔下反而添了些别致的生动。萧红对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不是很看重,在她的小说中,人物如同绘画艺术中的人物画一般,以一幅幅剪影或速写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虽然无比简练但却形神皆肖,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带有萧红式的独有忧郁情调。萧红只用了几个常规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就在《小城三月》中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柔媚而多情的翠姨。“如果有人在她的背后招呼一声,若她正在吃饭她就要把碗放下,若她正在走着路,她就会停下。”“她窈窕美丽,讲话时总是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仅仅几句话,就将翠姨这个人如同剪影般送到了读者的眼前。从这里也能看出,她的小说对人物的五官、形体等描写不怎么看重,主要在于对人物神韵和写意的突出。在小说中,翠姨是那种由于伦理观念影响而将爱意埋藏心底最后抑郁而终的悲剧女性。萧红的小说人物在勾勒时用的更多的是粗线条,人们很少能在她的小说中看到工笔式的细描,一些人物就会在这种手法中定格于某一瞬间,给人一种漫画般的效果。读萧红的作品像是在欣赏绘画,她的人物都是以绘画之笔进行描摹,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可视可感的人物画。
(二)热闹可观的风俗画在萧红小说中的应用。
茅盾曾经为萧红的《呼河兰传》作序,在《呼河兰传序》中他这样评价萧红的小说:“这是一篇叙事诗,同时也是一幅风土画。”相对于自己小说中的人物画来说,具体生活场景的描绘才是萧红更加擅长的,尤其是在对地方风俗的描写上。她总是尽力铺排,完全不惜笔墨,能够将多层并置的风景事态通过一维的线性语言巧妙地展现出来,《呼河兰传》的前两章简直与绘画艺术中的风俗画无异。在她的笔下,呼兰城的民俗意味和地方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幅独属于呼兰城的立体客观的图画。萧红先从呼兰城的十字街开始描绘,这个十字街是呼兰城最有名的街,几乎汇集了呼兰城所有的精华,不仅有金银首饰店、布庄和油盐店,还包括茶庄等。除了十字街外,呼兰城还有东二道街和西二道街两条街道,这些街道上有龙王庙、扎彩铺、卖吃食的小店以及各种小胡同等。除了这些,萧红还描绘了呼兰城中一些抢麻花的小孩子、满脸泥污的车夫以及穿长袍的绅士等,看似宁静却又带着些静态之感。小说中的这些文字描述在读者的脑海中如《清明上河图》般一点点闪过。萧红在描述中运用了中国绘画中的对称和工整,将十字街与东西二道街的风俗景观细致地描绘下来,使读者在看小说的过程中产生如入画境之感,使萧红的小说夹杂着一种浓重的民俗文化气息。其中对七月十五放河灯这一民俗的描写更是让人如同看见古代的画屏一般,带人走进一种典雅古朴、娱情悦目的风俗中。
(三)清新淡雅的风景画在萧红小说中的应用。
萧红的小说最能体现其绘画美的还是其中对景物的描写,她通过自己对景观的细致描绘给人们带来了一幅幅清新淡雅的风景画。在萧红的作品中,四季景色的变化如同长长的画卷平铺在人们的眼前。《小城三月》中萧红写道:“三月的原野青绿,蒲公英在发芽,羊在咩咩地叫,乌鸦也开始绕着林子飞,小城被杨花装满……”在《后花园》中萧红写道:“六月里的后花园更加热闹,蝴蝶在飞,蜻蜓在飞,螳螂在跳,蚂蚱也在跳。柿子红了,茄子青了,玉蜀黍的穗子如同绣花丝线深的浅的,干净得过分……”她站在画家的视角对风景进行审视,并通过文字构筑画面,对其涂抹色彩,将大自然的美最大限度地透视出来。即使在她所描写的悲惨故事中,画境也充满诗意的浪漫,使小说整体上呈现一种清新和明丽的色调。萧红很执著于景物描写,且对色彩的辨识感受能力异乎寻常。在《呼河兰传》中,萧红对“火烧云”的景象有过细致描写,“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小孩子的脸被照成红色,大白狗也被变成红色,红公鸡则变成金色,黑母鸡被照成紫檀色”,“云朵从西边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像是天空着了火”。这样的描写在萧红的小说中还有很多,由此也可以看出萧红对色彩变化的捕捉十分敏锐,绘画艺术中的明暗素描处理技巧被其在小说中充分加以利用,在语言文字这块调色板上尽情地调出她自己喜欢的颜色,描绘出各种变换的画面。在《小城三月》这篇不足17000字的小说中,各种色调词汇如绿、白、黄及枣红、桃红、绛青等几乎被使用了一个遍,引领读者走进她所绘制的风景画之中。绘画艺术在小说中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小说的生动感和可读性,还增加了小说的可视性,带给读者与绘画和其他小说都不同的感受。萧红小说中的各种绘画艺术应用构筑了其不同于常人的文学世界,或者这就是萧红小说一直为人们所喜爱的魅力所在,其他小说也可以以此为鉴。
师说的论文篇十六
彝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彝族非常著名的一个特征就是其音乐艺术和民间的歌舞,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使得对彝族音乐研究的人越来越多,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彝族音乐的类型与文化艺术特征,并将彝族音乐做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这样对彝族地区音乐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彝族;音乐;音乐类型;文化艺术。
彝族是我国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由于近些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兴起,使得彝族的音乐得到了广大爱好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彝族人数比较少,并且大都居住在云南、贵州以及大凉山和小凉山等地区,很多研究爱好者忽略了川滇黔边境地区也有彝族人民的居住。为了对彝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更为全面的开发,现将彝族音乐的类型进行分类,从而对彝族音乐的文化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
彝族发展的历史最早出现在汉代古籍中,大约是公元前2世纪。当时的四川安宁河流域居住着十个以上的部落,其中以“邛都”最大,后来到了东汉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部落,叫作“叟”,而以上的邛都、叟等都代表的是现如今的彝族。自古以来,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就广为流传,彝族音乐中有各种各样的曲调,例如迎客调、爬山调、娶亲调、吃酒调、进门调、哭丧调等,很多曲调中的词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彝族人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即兴创作的。一般彝族的音乐分为女调和男调,并且不同地区的音乐会有本地区独特的风格。彝族人在进行唱歌的过程中也会利用乐器,彝族的很多乐器已经使用到了很多现代音乐的演奏中,例如笛、葫芦笙、马布、三弦、月琴、编钟、大扁鼓、巴乌等。彝族的舞蹈也很具有特色,主要有两种类型,就是独舞和集体舞,以集体舞偏多。彝族音乐的节奏感比较强,动作也比较欢快,通常使用月琴、三弦以及笛子进行伴奏。
(一)情歌。
在彝族人民的爱情发展中,情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有交往意向的男女或者是情侣会通过情歌对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对约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商定也是通过互唱情歌达成的。通常情况下,彝族的男女都是选择在田间劳作时、在放牧牲畜或者是在私下相遇时进行情歌对唱,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感觉和情愫。彝族音乐中的情歌也可以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牵挂之情、倾诉自己对对方的爱恋之情、表达自己的择偶标准、抒发与对方永不分离的情感等,这样的情歌都具有感情直白、语言质朴的特点。一般彝族人们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歌曲有《啊呀马嘎》《古朱合》等,这两首歌可以说是在彝族爱情歌曲中名列前茅。很多表达爱情的歌曲有大致的曲调,但是其中的填词需要由唱歌的男女自由发挥,这样对唱的男女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二)酒歌。
在彝族人们的饮食文化中,酒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彝族有谚语“汉家贵茶,彝家贵酒”,“无酒不成席,有酒便是宴”等,这说明了酒文化在彝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彝族地区的酒歌大多是沿用原始彝族对酒歌,彝族人们在唱歌的过程中进行感情的抒发,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对彝族的酒歌进行分类,主要由歌颂前人、歌颂历史、欢迎宾客、行酒令、男女订婚期间通过酒歌了解对方家庭等。通常的酒歌由四句五字或者是四句七字,也有一部分酒歌不具有整齐的规则,随情随景,自由歌唱。彝族的酒会在不同的环节都会由有不同的酒歌,一般在酒会正式开始之前可以演唱“迎客歌”,在酒会进行的过程中可以演唱“摆菜歌”,在酒会进行到高潮的环节时可以演唱“敬酒歌”,这样一成体系的演唱,逐渐把酒会的氛围推向高潮。
(三)打猎歌。
由于彝族人民主要居住在高山地区,所以打猎是原始彝族人民生活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打猎歌也就由此而生。打猎歌一般分为平腔形式和高腔形式,高腔形式音域比较广,唱起来慷慨激昂,一般高于十二度音,甚至有高过两个八度音,节奏相对自由。高腔形式也会有不同的调式,有商调式、羽调式、宫调式和徵调式等,这样类型的打猎歌主要出现在男青年在打猎过程中;平调式的音调主要为抒情,曲调悠扬、音乐美妙悦耳,具有比较鲜明的节奏和节拍。平调式的整个音乐过程都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音域也不会很宽,大约为十度,这样平调式的打猎歌在各个年龄段都会出现,并且具有十分高的传唱度,形式也相对更加丰富。
(四)出嫁歌。
出嫁歌在彝族的婚俗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彝族的出嫁歌具有简明、质朴的特点,山野气息比较浓厚,曲调优美,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受。由于在彝族的婚俗文化中,新郎亲自登门娶亲是不吉利的,一般男方会选择善歌的青年才俊代替新郎求亲,这样女方同意之后,还需要新娘戒食几天,其间女方需要歌唱“出嫁歌”,以此来表示对女方出嫁的认可。在彝族最为流行的一首出嫁歌是《妈妈的女儿》,一般彝族的女孩在十二三岁就会学习这首歌,倘若在出嫁时不会演唱这首歌还会遭到嘲笑。出嫁歌中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父母养儿育女的辛劳,并对新娘的美丽进行夸赞,让新娘在以后的家庭中勤勤恳恳,预祝一对新人今后的生活安安稳稳。其他的很多出嫁歌的歌词也不是既定的,一方面可以沿用他人的演唱,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自由发挥。彝族的嫁女通过演唱出嫁歌,表达自己的内心既喜悦又悲伤的情感,既是对美满爱情和以后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表达对家中父母的难舍难分之情。很多新娘演唱的出嫁歌感情真挚,内容广泛,所以很多出嫁歌的曲调比较拖长,引吭高歌,众人也可在新娘演唱过程中随声附和。
(五)新民歌。
随着彝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交往原来越密切,彝族人们在生活、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很多歌者在进行歌唱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新生活的变化,所以这称之为新民歌。新民歌是在沿用传统彝族民歌的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些与现代音乐有关的音乐元素,这样使得彝族的民歌变得更加丰富,并且在表现形式上也更具有多样化,目前很多彝族音乐也登上了舞台,歌者通过将彝族音乐的某个特点与现代音乐进行结合,将现代音乐中夹杂彝族音乐,使现代音乐更具有特点,并且彝族音乐也在不断发展中得到丰富,现代音乐与彝族音乐的结合,为彝族因素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元素。
彝族音乐文化的由来主要是由于其生活的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民俗活动,这对彝族音乐特点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彝族音乐特点形成的内部原因主要有彝族的语言、音阶以及彝族的审美意识等等。彝族音乐一方面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内心精神世界,也体现了彝族文化与外部文化相结合的结果,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彝族音乐来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钻研,对彝族地区的歌曲特点和色彩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彝族民歌的传承起到促进作用,并且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说的论文篇十七
大学里的体育课可谓是五花八门,想要刺激的可以去参加定向越野,想要安安静静做一个美男(女)子的可以去打太极,追求优雅的可以打高尔夫,喜欢接地气的可以练五禽戏……除了课程内容精彩丰富,有些课程规定也是你没见过的,比如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学长们的经验之谈吧!
l学长(广西师范大学):“定位,狂奔,披荆斩棘,风里来雨里去,只为在荒草中找到目标,然后打卡,再找,归队……不脱层皮你都不好意思说上过一节定向越野课。最恐怖的一次是老师把场地设在某偏远的郊外,荒草丛生,那里有一片坟场,然后我拿到的地图上有一个目标就定位在某座坟墓前面的草堆里,看官们自己脑补我打卡时的心理阴影面积吧……”
c学长(蚌埠学院):“我至今也不太懂为何大二上学期我选修了这门体育课,每每看到操场上练散打、学剑术、打排球的同学的身影,我的内心是羡慕的,他们是那样的酷炫、自由、帅气,而我只能撅着屁股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想到这里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m学长(郑州大学):“风里雨里,太极等你。对于肢体不协调的人来说,打太极真是太痛苦了……”
有一名女大学生为了帮助同学记住太极拳动作,应对体育课考试,做了一套“武林秘籍”,引来各路“江湖高手”围观,看过的同学纷纷表示“武艺大增”!
清华大学2017年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传出消息,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游泳将与毕业绑定。新生入学后将进行游泳测试,不会游泳的学生必修游泳课,通过者才能获得毕业证。
看看此消息发布后各路人馬的热议:
p学长:“首先,你得考进清华……”
l学长:“等学校有了游泳池再说吧……”
n学长:“对于一个从大一到大三都学不会游泳的人来说,简直……”
j学长:“昨天吃饭,说到大学体育课,我说我校尽是些篮球排球太极剑术啦啦操,深大毕业的少年说,‘什么鬼?我们都是必修高尔夫。然后,今天少年带我们夜游深大后,我们纷纷表示——妈妈,再给我一次高考的机会吧!”
z学长:“时代进步了。”
m学长:“幸福来得太突然……”
师说的论文篇十八
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
高山之上,枝杈茂密,绿树成阴,本是永远的无忧无虑,让前人发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得意之语,却忽略了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的道理。
留得青山,人就觉得有了东西可以依靠,而且似乎可以靠得很塌实,有了整坐青山,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珍惜,忘记居安思危,只知靠山吃山,却忘记了坐吃山空。
留得青山,我们会习惯了它的巍峨,习惯了它的郁郁葱葱,习惯了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慢慢的,我们会忽视了潜在的危险。也许,就在不久的一天,一场大火将会席卷整漫山遍野,最后留下荒芜一片。到那时,我们会悔恨当初的`疏忽,会悔恨当初的大意,可一切都随着时间逝去,留下的只有我们的一句最凝练的悔悟:
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
师说的论文篇十九
通过对沈从文小说理论文字进行综合、系统的阅读和研究,我们发现他的小说理论以“人”为中心,并由此辐射到“人性”、“生命”、“神性”、“自然”、“民族”、时代乃至整个宇宙的方方面面,他在创作中坚持独立的人格,以及对“诗性”的追求,对生活“深度”的倾心,对小说“真善美”的永恒守护,其小说理论不仅融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吸收了现代主义,这些特点与经验永远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因此可见,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对于繁荣二十一世纪小说理论无疑将具有珍贵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沈从文的小说理论是对传统小说理论的突破,成就了现代小说理论的辉煌。
传统观念是轻视小说的,认为小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在读书人心目中,只有诗、文、词才是正经的“文学艺术”。虽然经过梁启超等人的“小说界革命”,提高了小说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地位,但小说在文学上的正宗地位,并没有得以肯定。直到“五四”文学革命倡导时期,小说的文学正宗地位才得以确立。“五四”时期,沈从文和胡适一样,都是将小说视为文学的正宗的,不仅在理论上予以重视,而且用自己的创作来确立小说的文学的正宗地位。他后来在《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一文中说:“动摇旧社会,建立新制度,做个‘抒情诗人’似不如做个写实小说作家工作扎实而具体。因为后者所表现的,不仅情感或观念,将是一系列生动活泼的事件,是一些能够使多数人在另外一时一地,更容易领会共鸣的事件。”[1]这是沈从文创作小说的出发点。在变幻莫测的小说理论世界,沈从文自始至终都认为艺术应该为人生、应该拥抱人生的宗旨。与当时文坛领军人物鲁迅重视用小说来改造国民精神不同的是,沈从文企图通过对人性的表达和对“生命神性”的探求,来获得“生命的明悟”,以缓解现实的痛苦,从而达到社会重造与生命重造的目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沈从文把“人性表达”看得超越于时代,却不脱离现实生活,避开阶级、政治、商业角度单纯刻画人性,这成为沈从文小说人性观的独特之处。
沈从文是个有鲜明创作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家,他在小说创作上勤于学习,勇于探索,从不墨守成规。在传统小说理论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发展了抒情小说这一体式,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或诗化抒情小说体。他实际上是把诗和散文引进小说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也就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及其审美的功能。他还表示,“将文学限于一种定型格式中,使一般人以为必如此如彼,才叫做小说,叫做散文,叫做诗歌”,这样的习惯观念会束缚住“自己一支笔,无从使用,更使一般人望而却步,不敢用笔,即用笔,写出来和习惯不大相合,也不成功!”短篇创作应当是“揉小说故事散文游记而为一”,“自成一个新的型式”。[2]沈从文是诗化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废名开创的诗化小说的传统,并在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达到大成。沈从文的小说风格直接影响了他的学生汪曾祺,而汪曾祺的小说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后来的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从废名始,这些作家的作品显示了诗化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发展进程。
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家存在的意义不是对既成现实作出准确的临摹,而是必须对存在作出判断和思考。”他提出了“情绪的体操”与“抽象的抒情”的创作方法,这体现出的是一种生存的焦虑,是作家对我们现实生活处境的深刻洞察,是对生命的诗性关照。
二、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大大推进了小说理论的现代化进程。
沈从文的小说理论既借鉴西方现代小说理论的某些观念和观点,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开拓,沈从文虽然没有正式进入大学学过西方文学理论,但从事教学和编辑工作的大量经验和超凡的艺术感悟力,已使他的理论触及到了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浪漫主义小说的某些实质问题,这集中的体现在他声称所受契诃夫和屠格涅夫等作家作品的影响,但他从不拘泥于前人的认识和成果,而是“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6]却又依据自己的文化个性和审美趣味,取其精华,然后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契诃夫和屠格涅夫两位作家对社会最底层人民的关注与同情,对沈从文的理念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物塑造上,沈从文主张“表现社会下层人们的生存状态”,要求小说积极反映社会下层现实,关注普通人的命运,这无疑代表了某种现代意识的觉醒,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通俗、平易的“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及“社会文学”等观念的先声。屠格涅夫“把人和景物相错综在一起”的叙事方法对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文学创作产生影响,不过沈从文在此基础上作了更深的探索和发掘,从而形成其独特的浪漫理论。他自称是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这种浪漫不同于西方浪漫主义对现实极端不满,在藐视中自觉地疏离现实,而他的小说不仅表现了一种田园牧歌情调,或呈现出诗意的风格,更是充满忧伤和艰辛的人生图景。另一方面,西方浪漫主义秉承希伯来文化的神秘、怪诞传统,拒绝理性、平凡,强调“真正的诗所唯一承认的东西,是令人惊叹的东西,不可思议的东西,神秘的东西。”[7]而沈从文所向往和一心希望建造的是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这种与“人性”关联的其人其事其情并不荒诞也不神秘,都真真切切地来自现实生活,给人们一种亲切感。
三、对中国整个乡土小说创作、小说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当代小说理论的视野来看,沈从文小说理论涉及的方方面面,无不对中国整个乡土小说创作、小说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沈从文在小说题材上主张“乡土生活与民族精神”的结合,着重表现中国乡村恬静和谐的生活与淳朴率真的人性,既反映出东方文化的博大、淡远与时代的空灵和浪漫,又具有历史的悲剧和文化的反思,从而扩展了鲁迅以来乡土小说追求“乡土批判”的内涵。他主张的“乡土”一方面要表现当时乡土小说的一些共同特征,如乡民的生存状态、民情风俗、乡愁情绪等等;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对湘西民众生存与异域情调的描述,倾尽全力地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是从来就有的,生生不息的,它融化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成了一种人的道德、信念、人情、人性,或者说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是边城独有的。在风俗画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就使这风俗画显得余味无穷,也使沈从文的“乡土”观念超越了许多同时代作家的作品,从而形成了沈从文独特的现实视象。这对后来的许多作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韩少功、贾平凹为代表的寻根作家都“企图利用神话、传说、梦幻以及风俗为小说的架构,建立一种自己的理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文化观念”。这种风格的营造不难看出沈从文界定的小说即“人事现象和梦的现象”的混合影子。
沈从文对当代乡土小说艺术的突出贡献,还在于他善于运用非常个性化的方言、土语,精心建造一个神秘莫测的美好的湘西世界,在小说的抒情诗手法和田园诗风格等方面取得了自己独特的成就。他对乡村现实的想象没有流于一般的革命模式,更富有抒情诗意味的地域小说比起吴祖缃、张天翼、沙汀和艾芜等人更具政治教化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品,给后来年轻一代作家带来了特别大的鼓舞。此后的很多作家诸如萧红等就受他抒情诗手法的影响,其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在以后的文学创作尤其在建国后的寻根文学中得以继承。金介甫曾在《羊城的晚报》的访谈录中指出,沈从文对世界华文文学的影响很大,包括台湾在内,新时期的年轻作家,像何立伟、古华、韩少功、孙建中、贾平凹、阿城,还有他40年代的学生汪曾祺,直接继承了他的田园牧歌风格。另外,寻根文学在审美上突出“善”和“美”,具有一种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核,其对文化功利性和文学艺术性的自觉追求表现出浪漫主义的风格,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审美特征受到了沈从文小说理论和创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2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414.
[2]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4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57.
[3](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北京:三联书店,1992.158.
[4]沈从文.沈从文小说[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
[5](美)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虞建华,邵华强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沈从文.从文自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7]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30.
师说的论文篇二十
笔者大体上按照时代先后介绍包括600~700万年前的原初人和撒海尔人的最早期的人类、地猿、南方古猿、扁脸肯尼亚人、能人、鲁道夫人、格鲁吉亚的化石人、东南亚的`直立人、魁人和弗洛勒斯人、欧洲的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非洲的匠人、罗德西亚人.接着介绍中国的直立人(俗称猿人)的主要特征,并对中国其他人类化石作了简略的介绍.其后用具体资料说明人类进化早期身材逐渐增高,这种趋势停止于大约180万年,人类的脑量则一直存在着增大的趋势,后期增速更快.笔者还简单叙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最后介绍关于现代人起源的争论,特别是从人类化石的形态,古文化遗物,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对中国现代人起源进行了讨论.
作者:吴新智wuxin-zhi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刊名:自然杂志isticpku英文刊名:chinesejournalofnature年,卷(期):32(2)分类号:q1关键词:人类进化身高发展趋势脑量发展趋势现代人起源
师说的论文篇二十一
戏剧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将对人物间的故事叙述通过舞台表演艺术进行表演出来,它的表演形式层出不穷,主要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等。所以,一台戏要有合适舞台场景、优秀的演员,还要有室内的真实的布景、适合的道具、化妆师、灯光师、服装设计师,有的戏剧还要有背景音乐伴奏等等。这些背景都为戏剧的演出起到烘托作用。剧本不等同于戏剧,它是构成戏剧的基本因素之一,它是一种文学体裁,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阐述剧本的特点:
散文和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不受到空间和时间概念的限制,但剧本和小说、散文不同,剧本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要高度集中在舞台所承受的范围内。舞台的表演与时间关系密切,时间不宜过长,也不易过短,要符合观众的承受时间,所以剧本的篇幅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人们的语言表达也不能特别多,观众会有厌烦的心理,有些语言与表情是让观众去思考的,去想象的,因此,编写时还要考虑到时代背景,可用“前台词”“旁白”来承上启下,例如,张伟老师的《七步成诗》,旁白写道:东汉建安26年,曹操身死,其子曹丕继父之位。当此新老交替之际,内有外患,家国仇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旁白用简单精练的语言首先交代了这出戏发生的时代、主人公,并且引出了接下来要出场的人物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剧本中的故事情节要求必须通过人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得以体现,剧本要比其他文学体裁更加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我们所能体会到的真实的冲突。剧本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所以说,如果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只有冲突的呈现,才有戏剧的精彩,演员才有发挥的余地,例如张伟老师的《七步成诗》,以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七步诗》创作的背景为依据而创作,“东汉建安26年,曹操身死,其子曹丕继父之位。当此新老交替之际,内有外患,家国仇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戏剧冲突反映着社会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有的情节变化以至于达到高潮都是需要人物的心理因素的构成过程。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主要情节结构,一般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的,不然戏剧的可看程度就会减半,在大幕拉开的是瞬间,我们进去了故事情节当中,主人公的苦笑就会带领我们如何去和他们一样的生活,开端起着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的作用,发展表达除了矛盾冲突向前不断发展的全过程,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指引观众如何去感受当时的气氛,高潮是矛盾冲突发展到了最高的顶点,就是故事的最精彩部分,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的主要部分,也是戏剧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剧本的主要内容就是靠剧中人物的语言魅力,语言就人物塑造成否的主要法宝,一句话,一个神态表情都贯穿着全文,所以语言很重要,还是就是选择演员是最重要的,只有适合的演员才能用真情实感把剧中人物的特征表达得淋漓尽致,才能让我们看起来大块淋漓,这样的戏剧才是成功的,才是观众喜欢看到的。例如,《七步成诗》,旁白写道:“东汉建安26年,曹操身死,其子曹丕继父之位。当此新老交替之际,内有外患,家国仇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如《七步成诗》中,曹丕的语言,曹丕对华歆说:“先王刚刚去世,举国哀痛,民心不稳,千头万绪,你要处处小心谨慎才好,遇事多想想。”历史上曹操对人的残忍、猜疑,不下于其父曹操。曹丕的话可以表现出他性格猜疑,做事小心谨慎。曹丕对曹母说:“曹植是我的亲弟弟,我俩是您的亲生儿子,他还是父王生前的宠子,纵然他有天大的错,我也不会置他于死地的。”此台词充分表现了曹丕虚伪的性格,曹彰有战功,曹植有文名,对曹丕都是威胁,曹丕下毒毒死了曹彰,在《三国演义》七步成诗中看,看起来曹丕宽宏大量,放过了曹植,事实上曹丕曾多次陷害曹植。舞台也是一种表演,这种说明又叫舞台提示,也是连接着剧本的重要内容,给了剧本上的文字补充,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
师说的论文篇二十二
绘画学习是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多媒体教学的出现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绘画的兴趣,它是一种把图形、文字、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中,它不仅能快速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同时,在绘画学习中,生动、鲜明的表现,能扩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幼儿的知识面,能激发幼儿主动感知、主动探索的欲望及兴趣,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对幼儿来说,枯燥的形式缺少审美的感知,多媒体教学中能做到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优点,使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不但帮助幼儿理解绘画内容,也培养了幼儿的爱美情感,同时也会提高幼儿的绘画创造能力。
一、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兴趣在孩子求知过程的重要性。兴趣是让孩子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经验、扩大眼界的推动力。因此,幼儿园绘画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培养美术教育的专业技能,而在于激发幼儿对绘画学习的兴趣,为未来的美术教育奠定基础。而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了图、声、色等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活泼、流畅、自由的学习氛围,吸引住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推动了幼儿学习的能力。例如,中班绘画学习“美丽的花”,活动前,从网络中收集到许多鲜花盛开、蜜蜂、蝴蝶飞来飞去采蜜的动画,画面上各种鲜花竞相开放,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绚丽,再配上一段恬静优美的音乐,这让孩子们在通过视觉的感知及对丰富画面的喜爱,大大激发了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只要绘画兴趣产生了,孩子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这离教育的目的也近了。
二、多媒体教学能协助幼儿理解绘画内容。
在美术活动中,许多内容光凭教师讲解示范或让幼儿自主去画是不够的,幼儿的思维对许多抽象的概念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要想把教学内容从各个层次、多个角度并形象、生动、鲜明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图文、声、像并茂地加深孩子对绘画内容的理解,把原来一些较抽象、生疏、不够具体,难以理解,不生动的教学内容变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具体的可观事物,让所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得到更多的认识,使绘画学习取得更佳的效果。例如,大班绘画学习《海底世界》,大海对本地区的孩子来说只有极少数人看到过,就算看到过大海也对海底认识不多,对此方面的经验甚少。因此,利用网络资源从网络上收集下载许多海底生物的动画,并结合相应的精美图片和一些优秀的作品,使幼儿对海底有了多层次、多方面的认识,把原来不清楚、抽象、深奥的内容变得清晰可见,这对幼儿在绘画中起到了具大的帮助作用。
三、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幼儿的爱美情感。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的重点之一,欣赏活动中让幼儿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丰富审美经验,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幼儿一定的审美情感。利用多媒体教学为美术欣赏创设理想的环境,营造美的氛围。例如,在欣赏我国国粹《京剧脸谱》时,首先收集一些精彩的京剧片段,让幼儿对京剧的音乐及装扮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京剧产生极大的兴趣,再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各种面具,让幼儿了解面具的主要特征及色彩的搭配,使美术活动在音乐、影像中有机结合,让幼儿获得立体的、多元化的感受,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爱美情感得到了培养。
四、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幼儿的绘画创造能力。
幼儿园《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重在幼儿的自我表现,抒发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个性的发展。可见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美术活动中,只会模仿,不懂创新的人是出不了优秀作品的,而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例如,在中班绘画学习《小青蛙》,幼儿在观看了课件上的青蛙,对青蛙有了很大的兴趣,也对青蛙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如果课件上除了青蛙外没有其它景物或情境,画面就会显得单调和乏味,慢慢的孩子对绘画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提示引导孩子大胆想象,丰富画面,再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设计画面,如给小青娃画上池塘、荷叶,或是青娃的唱歌比赛,或青娃的宫殿等,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使画面更加生动,也让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提高。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幼儿绘画学习的一种手段,它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需要,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介整合起来运用,使幼儿绘画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活跃教学氛围,帮助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还有利于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和理解,大大提高教学灵活性,大大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幼儿表现美、创造养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较大的满足。当然,在幼儿绘画学习中采用多媒体教学,需要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努力提高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水平,在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学设备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所以,幼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概念、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组织策略,把优秀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互整合,有效地进行课后答疑,以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陶秀伟.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杜玫.幼儿美术与创造性思维发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