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包饺子范文(18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事物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应对类似的问题。总结的首要目标是获得一种真实而客观的反馈,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请大家参考以下范文,了解总结的写作风格。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一
今天,我们办举行了的活动。
首先,我拿出面团,面团像胖嘟嘟的水珠,然后我把擀面杖拿了出来,接着我拽一点面,再撒一点面粉。我把面搓成圆形,再按扁。我又拿起擀面杖去擀饺子,擀饺子的时候,饺子粘住了擀面杖,像一个小朋友紧紧捏住妈妈。然后我左手托着饺子皮,右手舀着陷,把馅放在中间,像一群淘气的小朋友两手一捏,轻而易举的就捏好了。饺子有的像美丽的天鹅,有的像大肚子弥勒佛,还有的像淘气的小朋友。饺子在锅中有的像游动的小鱼儿,有的像波动的小帆船,还有得像小脑袋。
今天包的真有趣啊!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二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因为它象征着团圆。
首先就是和面如果你看它稀就加点面稠的话就加点水然后用手使劲揉把它揉成光溜溜的面团。第二步就该做饺子馅了把肉和蔬菜都剁碎了然后放上各种调料把他们拌在一起香喷喷的饺子馅就做好了。这第三步就该了我等妈妈擀好圆圆的饺子皮就开始包了。我把饺子皮放在手掌心学着妈妈的样子往里面填饺子馅然后对折折成像耳朵一样的形状一点一点得捏。妈妈包出的饺子就像一个个肚子鼓鼓的打完胜仗的将军而我包的饺子就像一个个饿着肚子的残兵败将。妈妈看着我的杰作笑了但是妈妈还不住的夸我呢。
饺子在我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下包好了。包好的饺子就像一只只白天鹅一样飞进了锅里。住了十分钟就闻到香喷喷的味道了,饺子熟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开始品尝我自己报的饺子,沾上醋,啊,真是美味无比啊。
这个春节我学会了,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果实,那感觉真好。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三
今天上午,写完作业,我帮妈妈。
首先,妈妈让我用刀把粉丝切成碎末末,我担心问妈妈:“我可以用刀吗?”妈妈认真说:“当然可以,只要小心注意用刀的方法就可以。”然后,妈妈把肉、白菜、粉丝、豆腐和胡萝卜放到一个大碗里,让我用手拌一拌。我搅拌完了再一看,我的手上全都沾满妈妈做的菜,妈妈看见了笑着说:“我把你手上的菜剥下来,还可以吃呢。”然后,我又帮妈妈搅韭菜馅,还帮妈妈擀面皮,干完后就去看电视了。
吃上妈妈的饺子,真是美味啊。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四
今天,我可以参加活动,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首先,我爸爸把活好的面揪成一块一块的,我们就开始擀皮。开始,我擀得非常不好,逐渐,我会擀了。
学会了擀皮,我就开始学,真是看似容易做起来难啊!我叹了口气。如果把划分为三步:第一步,放馅;第二步,对折;第三步,捏。我发现前两步比较简单,第三步较难,所以,我总是在第三步出差错,我这才领悟到比擀皮难。我开始的时候,我包的胖娃娃总不会笑眯眯的站起来,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爸爸看见了,就手把手教我,发现爸爸放馅放的很均匀,两边也放了点,我找着爸爸的样子包了一个,忽然,馅探出头,对我说:里面太拥挤,还是外面好。我赶紧用手捏了一下,哈哈,这下你可出不来了,我把我包的饺子放到盖连上,果然胖娃娃笑眯眯的站了起来,妈妈看我包的有进步,就笑着给我说了一个谜语:
从东边来了一群大白鹅,
‘噼叻啪啦’跳进河,
先沉底,后漂着。
你猜猜,是什么?
妈妈的话还没说完,我就说:这还用猜,饺子呗。妈妈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我这才恍然大悟,非常有趣,里面还有这么多知识呀!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五
周日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阿姨家写作文。
今天的作文课很特别,是学做包饺子。妈妈把准备好的食材洗好切好,然后搅拌好,放在一个大碗里,里面的.馅有肉、芹菜、香菇、胡罗卜等,我拿起饺子皮,试了一个,没有成功。阿姨手把手教了我一遍,我就跟着阿姨一起学了。
阿姨让我先把左手伸出来,把水饺皮放在手上,把拌好的馅裹在水饺里面,沾上一圈的水,再把中间粘起来,一手粘过来一手也粘过来,最后把水饺粘紧。就这样,一个像小船一样的饺子就包好了。于是,我反复包了几个饺子,到后来做得越来越好。
最后,阿姨把包好的饺子放到锅里蒸了十几分钟,再从锅里拿出来,闻了一下,一股香味冒出来。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尝了,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饺子,味道好极了。我就这样反反复复的吃呀吃呀,一直吃,吃到后来,感觉皮有一点硬,我就把水饺吐了出来。妈妈看到了,批评我说:自己包的水饺不能浪费。我说:没关系。不过,我还是偷偷地把饺子吃下去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虚心学习,才能学到技巧,最后一定会成功。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六
星期六,我和妈妈在外婆家吃,以前我只知道吃,不知道饺子怎么做,今天我就要学学怎么的。
一开始,妈妈准备好一切后我们开始做饺子了。妈妈负责擀皮儿,一手拿着擀面棒,一手拿着面团,随着妈妈的手一进一退的操作着擀面棒,圆滚滚的面团神奇般的变成了又圆又薄的饺子皮,“神功耶!妈妈我也想试试。”我说。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开始了。我把饺子皮摊在手心,把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然后对称捏拢,我的第一只饺子做好了,可是它是躺着的。我问妈妈我包的饺子怎么站不住,妈妈告诉我是因为我没在饺子上打褶,于是我开始在饺子上打褶,可做好后发现它头朝下脚朝上,活像个怪兽,我还继续做着这些奇形怪状的饺子,我回头看看妈妈做的饺子,个个精神抖擞,像挺着肚子的将军一样神气,整整齐齐的在桌子上排着队伍。再看看我的饺子就像残兵败将,于是妈妈开始手把手的教我了,经过妈妈的指点,我很快成功了。我高兴的说;“我学会了!”
晚上,我和外公外婆一起享用着我的劳动成果,“嗯,澄澄做的饺子真好吃。”在大家的赞扬声中,我心里甜滋滋的。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七
妈妈很喜欢给我吃,妈妈时我总是在一边捣乱。有一次我又给妈妈捣乱,妈妈说:“你干脆学学吧。”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玩面。
先要压皮,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一块面团揉揉,然后搓成长条状,接着又把这根大面条切成很小的小面块,揉成小圆球,用擀面杖压皮。第一张皮压出后,我和妈妈都乐,因为它像一个巨大的草履虫。压第二张皮的时候,我发现全粘到擀面杖上,扒下来是漏眼的。好不容易补上,但是已经疙疙瘩瘩的不平。终于我压出第三个像样一点的皮。后来我压好几个皮,越压越好,妈妈夸我聪明。
终于我开始,我告诉妈妈我想吃大馅饺子,就挖好多馅放在皮上包,结果怎么也包不过来,我只好拿下一点馅,但是皮已经很油,怎么也捏不上。我就在皮上放点干面粉,还是包不上。妈妈让我换一张皮,不要放太多馅和干面粉,馅要放在皮的中间,包的时候要捏紧。我试着按妈妈说的做,终于剩下的几个皮都包成饺子。看看我的饺子的什么样的都有,胖的瘦的,树墩型的,草帽型的。但是妈妈说:“第一次能包成这样就是很大的成就。”
那天的饺子真好吃,我也吃到我自己包的饺子。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八
妈妈很喜欢给我包饺子吃,妈妈包饺子时我总是在一边捣乱。有一次我又给妈妈捣乱了,妈妈说:“你干脆学学包饺子吧。”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玩面了。
先要压皮,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一块面团揉揉,然后搓成长条状,接着又把这根大面条切成很小的小面块,揉成小圆球,用擀面杖压皮。第一张皮压出后,我和妈妈都乐了,因为它像一个巨大的草履虫。压第二张皮的时候,我发现全粘到擀面杖上了,扒下来是漏眼的。好不容易补上了,但是已经疙疙瘩瘩的不平了。终于我压出了第三个像样一点的皮。后来我压了好几个皮,越压越好,妈妈夸我聪明。
终于我开始包饺子了,我告诉妈妈我想吃大馅饺子,就挖了好多馅放在皮上包,结果怎么也包不过来,我只好拿下了一点馅,但是皮已经很油了,怎么也捏不上了。我就在皮上放了点干面粉,还是包不上。妈妈让我换一张皮,不要放太多馅和干面粉,馅要放在皮的中间,包的时候要捏紧。我试着按妈妈说的做,终于剩下的几个皮都包成了饺子。看看我的饺子的什么样的都有,胖的瘦的,树墩型的,草帽型的。但是妈妈说:“第一次包饺子能包成这样就是很大的成就了。”
那天的饺子真好吃,我也吃到了我自己包的饺子了。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九
每到过节,我会吃鲜的饺子。可是我从来也没包过饺子,今天老师教我们,饺子的包法先活面,再把面搓成长长的一条,然后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把面压平,再添上馅包起来,用手把皮对折,把面皮捏紧,就做好了。饺子真难包呀,功夫太多了。以后妈妈的时候,我要去帮妈妈。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十
星期六的上午,妈妈说:“今天上午。”我一听,顿时就手舞足蹈起来,因为我最喜欢吃饺子。
妈妈先把买来的肉切成肉末状,再把木耳、葱、姜、玉米切好放到盆里,和肉拌到起一起,放些调料,搅拌均匀,香喷喷的饺子馅就做好了。
妈妈说:“今天你也要,都要参与劳动。”我想:有啥难的,我不学就会。我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妈妈先把面团磋成条,切成一块一块的,弟弟擀面皮,和我妈妈负责。
我拿起一片面皮,用勺子挖一大勺馅放到面皮中间,把面皮一点一点封起来,结果,我刚刚封好这一边,那一边就露馅了,我把那一边封好,这一边又开了,它们好像感觉里面太挤,还是外面舒服。我像泄了气的皮球说:“太难了,我包不了了。”妈妈说:“你看我是怎么包的,你放的馅太多了。”我认认真真地看着妈妈是怎样包的,我看见妈妈先用勺子挖了一点馅,放到饺子皮的中间,小心翼翼一点点的封起来,哪有馅露出来,妈妈就用手指把馅按回去。我按着妈妈的方法包了起来,终于也包好了,虽然没有妈妈包的好看,但是心里也美滋滋的。
最后,我们开始下饺子了,饺子端上来了,我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哇!真是又香又甜。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我感受到我自己包的饺子非常好吃。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十一
春节,我们一家都会在一起、吃饺子。
饺子原名叫“娇耳”,是我国的古老传统面食之一,源于中原宛城,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深受大家的喜爱,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必吃的食品。另外,在许多省市也有冬至节吃饺子的习惯。
有一年的春节,我把好朋友叫到我家一起,吃饺子。妈妈把肉、香菇和芹菜做成馅拿来给我们。看样子,妈妈要把的任务交给我们。开始之前,妈妈先包了一个饺子,给我们用来当样版。我们先在饺子皮的四边粘上水,这样可以让饺子裹得更牢固。第一次包的时候,我们放得馅大多了,于是,我们又放了一次,这次刚刚好。看样子,还是妈妈包得漂亮,但我们也不甘示弱。不一会儿,我们就和妈妈包得不相上下了。包了好一会儿,我们终于完工了。妈妈把饺子放进锅里煮,几分钟后,我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我心里非常高兴,拿了一个尝了一口,不禁大声欢呼:“好吃极了!”
以后的春节,我还要和小伙伴一起,大家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十二
有一天,阿姨要给我们吃,我们非常喜欢吃饺子。阿姨正在厨房里准备,我对阿姨说:“阿姨,我能不能跟着你一起学呀!”阿姨说:“可以,不过,要乖乖地听话。”到的时候,阿姨把我叫过来,我们就开始了。
首先,阿姨把一张擀好的饺子皮放在我的手心上,然后,阿姨先包了一个给我看,我就跟着学。然后,我拿着一个小勺,把碗里饺子馅舀一勺,放在饺子皮的中间,再把饺子皮的两边捏紧,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接着,我又包了七个饺子。我终于学会了。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十三
今天中午,我们家吃饺子。
姥姥擀饺子皮,我当运输大队长,姥爷、妈妈、爸爸。
爸爸先是拿了一张饺子皮笨手笨脚的用筷子夹了一点馅,放在饺子皮中间,用手一捏,一个完整的饺子包好了。
饺子的边薄,中间厚,饺子看起来像一个漏气的小皮球。
姥姥把包好的饺子煮熟,我们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吃,饺子真香啊!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十四
这个星期六,我们在家吃。
我从房间走出来,好奇的看着妈妈,心想:“原来饺子是这么包的,我也试试。”我去厨房拿了一双筷子,学着妈妈的样包了起来。可是,正当我把四周的皮按紧时,里面的馅就像一个个被关在家里的小孩,从空隙里钻了出来,我有点生气,又包了几个,饺子却偏偏和我作对,一个个饺子都露了馅。
我有点失望,垂头丧气地想:“哎,原来这么难,早知道我就不包了!”妈妈看见了我愁眉苦脸的样子,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肯坚持,一定能包好饺子的!”妈妈的话像一阵风,吹去了我的愧疚,使我有了坚定的心情。
我拿起筷子,暗暗地想:“哼!我不相信,我连饺子都包不好!”于是,我认认真真地包了起来:端起皮,用筷子把肉放在中间,沾了点水在饺皮的四周涂几圈,将饺皮合拢。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这让我有了更多的信心。
我看着自己包的饺子:“哈哈,我终于把饺子”降伏“了!”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十五
每次,看到家人聚在一起时,我很羡慕妈妈的手艺,心里痒痒的,也想试一试自己。
机会终于到了。今天,妈妈带回来了一个圆滚滚的大面团。呀,是要喽!我迫不及待地跑上去让妈妈教我。只见妈妈把面团切成两半,一半放进碗里,盖上盖子,这样风吹了才不会变干。另一半揉成圆柱条状后切成许多个小团子,把小团子用手心压平,拿来擀面杖把它们擀成中间稍厚边沿薄的一片片皮儿,看着这些皮儿我跃跃欲试,真想马上包起来。接着,只见妈妈拿来一片皮儿平放在手心,把早已准备好的肉陷夹一些放了上去,抓起皮的边沿对起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用中指一点一点的往前推着捏紧。“一定要捏紧,不捏紧煮的时候会散开的。”妈妈边示范边说。很快一个饺子包好了。我照着妈妈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包了起来,刚开始包得很难看,有的皮还包不紧,肉馅露了出来。妈妈又耐心地手把手地一遍遍教我,我越包越漂亮了,最后我包得甚至比妈妈的还漂亮啦!
瞧,它们多像是一个个穿着褶皱边裙的小胖妞呀!我终于学会了,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十六
有一天,我家要吃饺子。奶奶早就买好了馅和饺子皮,就等着包了。平时饺子都是奶奶包的,我从不插手。可这回妹妹都要包,我当姐姐的,不包不行啦。于是,我拿起了一张饺子皮,学着奶奶沾了沾水,夹了一大勺菜,把四面的皮叠到中间,因为馅实在太多了,差点把饺子皮撑破了呢。
奶奶说馅太多可不行,我只好重新做啦。我想:做个钱吧,说干就干,先把饺子皮放在手掌心,放入适量馅,上面的皮叠下来,下面的皮叠上来,左右两边的皮,向中间叠,一个钱就做好了。
爷爷拿着包好的饺子去烧,一次没烧完,我的饺子也没烧,第一次烧好了,是奶奶和妹妹包的,妹妹吃了自己包的,我也吃了两个奶奶包的,第二次烧了我的饺子,我兴奋的很,要叫爷爷一定找出我包的饺子,给我吃!
过了三分钟左右,饺子出炉啦,我以最快的速度,把放饺子的盘子翻了一遍,终于找到了我包的饺子,我查看了一遍,还好饺子没破。我急忙一口咬下去,oh!我的嘴,被刚烧好的饺子烫的要命,我去卫生间漱了半天的口,大家看到我的样子,都笑了起来。我不在乎,接着吃我的饺子,我慢慢地吃着,觉得特好吃,毕竟是自己做的吗!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自己劳动后的食物最好吃!下次吃饺子,我要多弄几种花样,让奶奶对我刮目相看。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十七
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光饺子的吃法就有好几种:蒸饺、煎饺、水饺……饺子象征着元宝财富、团圆喜庆,以前只有大年三十才能吃,可是现在吃饺子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今天中午在家我什么都不想吃,只想吃妈妈包的大饺子。妈妈在厨房不知在干什么,我跑过去奇怪地问:“妈妈你在干什么?”“我正在啊!”“我正想要吃您做的饺子呢!”我兴奋地说。“我就知道你这只小馋猫想吃了!”“那我来帮忙一起吧!”
说干就干我照葫芦画瓢,首先拿起一块饺子皮在手上,然后用筷子夹点肉放到皮上,最后用大拇指和食指压一下,结果馅太多,成了一个肚皮即将撑破的“胖青蛙”。瞧!那“胖青蛙”似乎说我笨手笨脚。第二次我包了一个饺子,但馅放得太少,不料却包出了个“苗条姑娘”。可我并不灰心不气馁,“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白天鹅”!第三次我专心致志地学习,一夹,一放,一捏,有模有样,工夫不负有心人,啊!终于成功了。这次馅不多也不少,我第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出炉了。接着第二,第三……诞生了,整整十多个。
煮饺子啦!看着锅里一个个小饺子像一条条小鱼随着水流一起跳舞,忽上忽下,一沉一浮,我可有成就感啦!第一次尝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
民风民俗包饺子篇十八
今天下午五点钟,我和爸爸、爷爷、奶奶在空调房里。爸爸先把一个正方形的桌子搬到空调房里,爷爷准备四把椅子、刀、擀面棍,奶奶准备和好的面团、饺子馅等,我呢,则准备了三双筷子。
开始了,爷爷先把一个面团搓成一根又粗又长的条子,再用刀把条子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然后按住一个个条子,最后用擀面棍把按平的条子擀成了饺子皮。我和奶奶、爸爸就,只见大人们用筷子夹一点馅放在饺子皮中心,用手把饺子皮对折合拢,一个饺子就很麻利地做出来了,我学着他们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我包出来的饺子就像一个无精打彩的懒汉一样老是趴在桌上直不起身来,爷爷、奶奶、爸爸看了我包的饺子都哈哈大笑起来,我才不服气了,一个没包好,我又瞅着他们的样子包起了第二个,可冰冻三尺哪是一日之功啊,虽然经过我的努力,我笨拙的小手要灵活些,包出来的饺子也勉勉强强站直了身子,但我知道比起大人的来那可就差远了,不过,还好,也许是我的一本正经做活吧,大人们再也没笑过我,后来奶奶还一个劲儿地夸我包得挺不错的。,我们三个人继续包着,爷爷一直在擀着饺子皮,一直做到六点多钟,皮用的面团做完了,可馅还有一大堆,没办法,只好留着明天再慢慢包了。
饺子煮熟了,屋里弥漫着饺子的香味,掀开锅盖一看,哈,一个个鼓着大肚皮的饺子馋得我直咽口水。“噢,快吃饺子了,美味香甜的饺子啊,不吃白不吃了。”我大声地叫着,“哈哈哈”,这时屋里又响起了一阵阵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