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专业15篇)
总结是沉淀经验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打造富有个性和魅力的文章。这些范文中包含了不同领域的总结,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一
相关课程标准: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诗歌的内容及联想、想象的写法。
2.通过对比阅读感悟诗歌意象的特点。
评价任务: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体会诗歌简练贴切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山里的水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是,柳宗元看完了“凄神寒骨”;于坚看完了“有湿透的话要说”;朱自清看完了“不禁惊诧”。今天也让我们的情感跟随作者去驰骋,去体验“海阔凭我跃,天高任我飞”的舒畅吧!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一)指导语: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并根据课下注释初步自学。
(二)指导学生定向学习。
定向问题:
1.《望庐山瀑布》诗中描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然后口答展示。
教师指导理解: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可看做实写,后面的“挂前川”
“三千尺”“银河落九天”则是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采用夸张的写法,是虚写。
2.根据《站立起来的水》全诗对水的描写,试用下面的句式概括伊路笔下瀑布的个性。
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的瀑布。(请在横线上为瀑布填几个修饰语)。
学生到黑板上展示答案,师生指导评价。
参考提示:诗中描写了惊恐万状的、顽皮任性的、意志坚强的瀑布。
三、合作探究,靠近诗人的肩膀。
同学们,让我们站在诗人的肩边与诗人一起看景、一起写诗。
(一)在《望庐山瀑布》中,你认为“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生”换成“升”好不好?
学生各抒己见,代表性发言。
答:“生”字好。“生”字把烟云从香炉峰上衍生、扩散、缭绕的紫烟写活了,而不是单纯的指烟云从低升高。
(二)对比理解、评古论今。
出示诗歌《湖口望庐山瀑布》。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学生分组讨论,推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参考:二者对比,很易分出高下来。张九龄虽也把庐山瀑布放在日光映照下来表现(日照虹霓似),也用了相当夸张的数量词(万丈红泉落),也写到了云气的紫色(迢迢半紫氛)。但是,对于瀑布写得太纷繁,什么都舍不得省略,意象之间缺乏有机契合。而在李白那里,意象被提炼得相当单纯:日照、香炉、紫烟,不但有表层的因果关系,又有潜在的有机联想。激情四射,但又从容不迫,层次井然。
2.同是写瀑布李白笔下的与伊路笔下的形象有何不同?
学生考虑后,可指名回答。
教师点拨:李白把瀑布的流泻想象为银河倾倒,很浪漫、夸张,描写的很华贵、富丽。而伊路笔下的瀑布是平凡、平民化的,采用拟人写法。
3.鲁迅说过,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三分写,七分改。伊路的《站立起来的水》曾多次修改,参照诗歌末节的一稿、二稿、定稿,结合全诗,说说是怎样一次比一次更好的?(多媒体展示)。
一稿:
山谷里的回声是不是在说。
倒退就不是瀑布。
献身的关头。
瞧,多么庄严。
旁若无人。
像大人似的。
二稿:
但无穷无尽的水其实只是一道水。
互相连接密不可分。
看得出每一份水都非常认真努力。
好像他们知道在共同做着水似的。
知道该怎样做水似的。
定稿:
瀑布更像是。
很多很多的水重叠着站立起来。
很多很多的水的决心意志。
很多很多的水的多姿多彩的生命。
筑成多么巍峨壮丽的丰碑。
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理解和评价,指导学生抓住以下要点:
一稿中,作者为了与整首诗歌孩子的主体感觉取得一致,写得太直白了一点,太不含蓄。二稿似乎更贴近瀑布的特征,但离孩子的感觉又远了点。课文中的虽没有回到孩子的感觉,但毕竟贴近了人,转化为对人的歌颂。
(三)拓展运用,让想象飞起来。
1.对于瀑布的白色你还能用到哪些词语来比喻?
2.展开想象,大胆续写几句诗。
水从绝壁上失声叫喊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达标检测。
1.默写《望庐山瀑布》。
2.用自己的话说说“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你认为“生”字比“声”字好在何处?
3.《站立起来的水》中,“水”有哪些个性特点?
4.同是写瀑布李白笔下的与伊路笔下的形象有何不同?
附一:板书设计。
诗两首。
《观庐山瀑布》实虚结合气势宏伟。
“生”:衍生、扩散、缭绕。
《站立起来的水》惊恐万状的、顽皮任性的、意志坚强。
附二:教后记。
本教案设计的亮点之一是多种形式的对比阅读,在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比较容易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本课案内容充实,设计层次由浅入深,也使学生探索、接受并不生涩。
在伊路的《站立起来的水》三稿对比理解处理时,学生理解可能较片面,不一定能抓住主题内容,教师可适时点拨,以提高学生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二
清人张伯行的'“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不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商承祚七十明志诗九十可算老?八十不稀奇。七十难得计,六十小弟弟,。
四十五十满地爬,二十三十摇篮里!
清代一位樵夫为某村戏台题联:。
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
明代诗人梅鼎祚。
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
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路,一去一来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树(唐.王建.“古谣”)。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串笑,一江明月一江秋(清人纪晓岚随皇帝南巡,见一渔舟荡桨而来,皇帝命作一七绝,且须有十个“一”)。
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竿头一只钩,一水一拍似一唱,一翁独钓一江秋(清江南粥店老板为“秋江垂钓图”而作)。
一蓑一笠一髯翁,一丈长竿一寸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青岛崂山数字联)。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夕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清.诗人何佩玉)。
从前,一先生所教七个弟子皆中进士,欲将二女许与其中二人,便出上联:。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结果,七个弟子六个退场,留下一个对出了下联:。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大乔二乔一人占。
从前有个秀才进京赶考,因走水路,风急滩险,进入考场时已经迟到了;主考官遂以一联相考:。
此人思索片刻,便对了下联:。
十年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
又:苏东坡与二人去九江赶考,因遇发大水,船行困难,迟到了,门卫以对联探究其才:。
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来九江,十分来迟。
苏东坡思索片刻,便对了下联:。
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次考场,四返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
元代文人徐再思的诗: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郑板桥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郑板桥题兰竹画: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载土育给分别的未婚妻何月仙寄去两组数字,何回两首长短句:。
一别之后,二人思念;三月等来四月盼,谁知一等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信,九夜写完,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念,千思念,万般无奈叫丫环;小丫环,来参言,十万火急把信传,要花百万银送参官。临行前,有嘱言,千万要你亲阅览。亿(忆)往夕,情深似海,翘首望早日花轿抬月仙。
亿(忆)当年,青梅竹马,两情深远;离别时我言语千万,百万家财,不求不恋;十万针线做成了衣帽阑衫,好寄托万语千言,相思百日常挂牵,少女心事十(实)难言。你离去却忘情九霄云天。只年年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根弦,六根断,好比冬日五更过了天更寒;四月麦黄我懒梳妆,难道你不知三月桃花正鲜艳?载土育呀,盼望二人早见面,一齐拜天又拜地。
卓文君致丈夫司马相如的信:一别之后,两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思想,千(般)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七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三
多媒体运用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巧妙结合。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地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儿童,这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一二年级低龄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而在上这一阶段年龄欣赏课时,我们可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观看动画、视听、律动、绘画、剪剪贴贴、游戏、情景表演、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在其中较好地把握好多媒体的运用,以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更好的为低年级音乐唱游教学服务。
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可尽量地运用vcd和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直观的通过视觉效果感染、感受作品情感。例如:在欣赏《小青蛙》和时,我采用了powerpoint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美丽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的面对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如在教唱歌曲《小白船》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幽静的画面,然后在屏幕上出示小朋友们自己的照片,好象他们自己在月亮上嬉戏、玩耍。由于欣赏教学时,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效果和课堂美感,使孩子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
[1][2]。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四
本节教材的例题,都是由主题图引出的。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生成连贯的情境,逐步生成后续的问题,使本节课的教学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时,也应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4.在整个环节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虽能较快的体会出这两种加法的运算定律,但在总结、交流加法的结合律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应适当的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记忆加法的运算律,提高学生掌握能力。学生的记忆方法过于单调,教师应在开发学生思维上多下功夫。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五
通过学习五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依依惜别》之《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一课,让学生学会用“借景抒情、叙事抒情和直接抒情”这三种方法来写抒情文章。
学会三种抒情方法并写出真挚情感。
搜集班级活动照片,制作“成长足迹”短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1、快速默读全文。
2、文章分为几部分?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说说原因。
3、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校园的大槐树等景物,表达了对校园的留恋。
怎样写好借景抒情的文章呢?
必须要抓典型。板书:抓典型。
叙事抒情:哪一处描写最打动你?为什么会打动你呢?
直接抒情:感情朴实真切,震撼人心(直抒胸臆)。
4、总结写法,出示课件:
借景抒情: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观感情。
叙事抒情: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
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事物表达爱憎,感情袒露、气势奔放、热烈。
播放“成长足迹”幻灯片。激发学生的情感,打开写作思路。
过渡句:孩子们,五年的小学生活里,美丽的校园留下了多少难忘的回忆,辛勤的老师给予我们多少温暖,可爱的同学带给我们多少欢乐,精彩的活动营造了多么幸福的童年。我们在这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里快乐成长。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大门,一起来重温美好时光。
看过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回味着那一次次难忘的经历,孩子们,你们舍得与他们分别吗?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说,有很多情感想要抒发。那么,拿起手中的笔,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种写作方法,来抒发你的依依惜别之情吧!
出示习作要求:。
在“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接抒情”三种写作方法中任选一种,运用喜欢的抒情方式写一个段话,来抒发你的依依惜别之情。时间为10分钟。
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孩子读出来,学生互评,老师点评。
同学们,两年的时光太短暂了,还没有享受够我们浓浓的师生情,转眼间又面临着分别,我是多么的不舍。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六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立体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中入境,读中悟境”是本堂课的主要特色。就教学而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就方法而言,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就目的而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遵循了“感知———积累———顿悟”的教学思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那里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绝作,就连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一同去感受桂林秀丽的山水风光。
齐读课题《桂林山水》。
二、整体感知。
带入情境带着愉悦的心情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和词语。读了课文,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整体感知,提炼评价)能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桂林山水吗?(“桂林山水甲天下”,解释“甲天下”)有句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的美景能与天堂相媲美,而桂林的山水敢称天下第一。这桂林山水真的有如此美丽吗?就让我们坐上木船,赶快去欣赏一番吧!
三、漓江的水。
1、小船缓缓地行驶着,一江碧水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便是美丽的漓江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读一读,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现出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注意三个“啊”的变调,教师指导朗读)。
2、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漓江水有哪些特点呢?(静、清、绿)。
3、同样是写漓江水的静、清、绿,如果老师把这三句话变一变,变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你看看是哪种写法好,为什么?(是原文中的好。写作中要求生动、具体、形象。)。
拓展练习: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5、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课文中说它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解释翡翠:翡翠是一种晶莹剔透的玉石,但是如果上面有个斑,我们就称之为“瑕”。漓江的水像一块翡翠,并且是一块没有斑点的翡翠。(幻灯出示翡翠与漓江水的对比图片)。
6、漓江的水就是这么美,一起再来读一读。(老师朗读示范学生试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绿,是很美的,同学们试着念出美的意思来。)。
四、桂林的山。
1、漓江水的“静、清、绿”,美得独特;那桂林的山是否也与众不同呢?让我们把木船靠边,欣赏一番桂林的山色。
教法迁移:
(同学们可以借鉴学习漓江水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把你认为美的句子划出来,好好读一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经典之作,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抓住主线,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写作顺序。课文开头一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第2、3自然段围绕这一名句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抓主线,使作者的思路和教者的教路有效融合,快速了解了课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读读悟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中有思考,读中有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往往还停留在表层,在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和点拨,应该说这节课中,文本的朗读是充分的扎实的,主要包括朗读整篇课文或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朗读(特别是通过“啊”在不同字音后面的读法更是提高了他们的朗读兴趣)。首先让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带着情感和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章的味道,语感也便随之产生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作为审美的主体,通过感官与心智去感受、去体验。
三、启发想象,学生进入意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想象呢?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桂林山美景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山的样子,给它取个名字,有的说“美女”“公鸡”“擎天柱”,在学生充分练说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很热烈,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为他们感到高兴。然后学生再练读,感受山水的特点。
反思自己整堂课的教学,固然自己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面对新时代有更高要求的孩子们,更要“多阅读重积累”。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七
体教结合,是指体育与教育相结合,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能力素质。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教学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这些实践,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体教结合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活动是学生们在教室之外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机会。通过体育活动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享受运动的乐趣,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我的实践中,我曾经设计了一堂关于足球规则的课程,通过在足球场上进行实际比赛,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足球的规则和技巧。这样结合实际运动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更加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其次,体教结合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体教结合的课堂中,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在我的实践中,我设计了一堂有关篮球技巧的课程。在课程中,我先是讲解了篮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然后组织学生们进行实际的篮球训练。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学生们能够更快地掌握篮球技巧,提高了学习效果。
再次,体教结合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体育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和协调,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在我的实践中,我设计了一堂团队游戏的课程,学生们需要分组进行集体活动,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并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体教结合的教学设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体教结合的课堂中,学生们需要主动参与和探索,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我的实践中,我设计了一堂有关乒乓球技巧的课程。我先是给学生们讲解了基本的乒乓球击球技巧,然后将球拍分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水平。
综上所述,体教结合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体教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八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初步体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通过乘法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初步体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一、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做口算题。
2×550×225×48×12540×25。
根据同学的回答总结出:5和2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十;25和4是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一百;125和8是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一千。
教师板书:5×225×4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就要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上节课我们根据这副图的信息提出四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解决第三个问题。
板书: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知道哪几个信息?
3、小组合作,列出综合式。
学生做完后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一种思路是先求一共种多少棵树,再求一共浇多少桶水;另一种思路是先求一组浇多少桶水,再求25组一共浇多少桶水。)。
板书:25×5×225×(5×2)。
=125×2=25×10。
=250(桶)=250(桶)。
答:一共要浇250桶水。
4、讨论、比较。
提问:
(1)这两个算式都有道理,而且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说明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是相等关系。)。
板书:25×5×2=25×(5×2)。
(2)等号左边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议论后得出:等式两边算式中的3个因数一样,都是25,5和2;它们的运算符号是一样的,都是乘号。
(3)那它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它们的运算顺序不一样,左边算式要把前2个数相乘,右边算式因为有小括号,所以要先算后边小括号里面的。
(4)哪个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呢?
师概括并启发提问:
这两个算式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
5、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如:
3×6×5=3×(6×5)。
7×4×20=7×(20×4)。
25×8×4=25×(8×4)。
启发提问:
(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等式的因数一样吗?(一样的)。
(2)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不一样的)。
(3)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议论后明确: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把前两个数先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
(4)三个等式右边的算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议论后得出:三个等式右边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5)它们每个等式左右两边运算顺序不一样,但它们的积呢?(积是一样的)。
师概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看来咱们发现的现象不是偶然的,是有规律性的。
6、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咱们再观察一下,在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可以怎么算?还可以怎么算?
学生议论。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7、用字母公式表示定律。
启发学生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因数,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板书:(a×b)×c=a×(b×c)。
师概括: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可以改变乘法中的两个因数的位置,今天我们学习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都是不变的。
8、看教科书,讨论小精灵提出的问题。
计算43×25×425×43×4。
先让同学独立计算,然后讨论,明确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0、练一练。
完成35页下面的“做一做”的第二题,请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2题。
2、用简便方法计算。
42×125×825×17×4(25×125)×(8×4)。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九
这是一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 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在设计这堂课之前,我想课文中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是让学生明白看待问题要多角度的关键。于是就将这一环节作为重点进行处理。
接着鼓励学生读好课文,在由衷赞叹声中,学生将课文读懂了,并能结合“矛、进攻、盾、自卫”等词语概括了全文主要讲的一件事。
其次为了让学生能对发明家的发明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抓住“大显神威”这个词分两层来感染学生。
1、说说你对“大显神威”的理解,用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
2、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大显神威”的事物呢?
四人小组读读2、3、4小节,进行讨论:发明家的思路是怎样的?划划有关的词句。
把学生讨论的内容板画下来:
为了让学生能加深印象,我再让学生照着板画来说说发明家是这样发明坦克的。
学生纷纷议论:铅笔和橡皮的结合——橡皮头铅笔;
电风扇和取暖器的——集合空调……。
反思:新课标中具体的3~4年级阅读目标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本课的3、4环节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目标。“大显神威”词语的理解能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对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的过程复述,即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对文本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开发智力无凝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本文发明家的思维过程是值得学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反思发明家想法的过程使自身学会在看待问题上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发散思维,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实践。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十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探索与发现(二)》。
1、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
2、在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1、重点:探索、发现、理解和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2、难点: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探索过程。
一些小长方体
(一)口算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口算题
2×55×1425×4125×836×25
2、谈话引入
师:他们怎么计算那么快呀?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发现吧!
3、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动手操作
师生共同用小长方体搭一个和教材上一样的大长方体。
2、估一估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估一估这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长方体搭成的?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集体交流。
3、算一算
师:谁估计的准确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4、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办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汇报,师板书:(3×5)×4=603×(5×4)=60
5、比一比
师: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
(三)提出假设,举例验证
1、提出假设
师:用别的三个数这样计算会不会结果也相同呢?请在本子上举例计算。
2、学生举例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小组举例的情况?
生:…
(四)概括规律
学生同桌交流后反馈。
师:这样的例子多不多?(多)能举完吗?(不能)
生:…
生说师板书:(a×b)×c=a×(b×c)叫做乘法结合律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比较(3×5)×4=603×(5×4)=60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哪个更简便?
师:看来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出示38×25×4
师:能用乘法结合律使这道题计算简便吗?
学生试做,教师指导。
3、独立计算:42×125×8
(六)探索乘法交换律
1、出示一组数据
4×5=5×412×10=10×126×7=7×6
师: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
2、学生举例验证,发现规律
3、用字母来表示,生说师板书:a×b=b×a
(七)运用模型,完成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集体交流。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展示评比。
(八)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材第33页的主题图,第34—35页的例1(乘法交换律)和例2(乘法结合律)以及练习五中的相关习题。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多媒体。
尝试法、观察比较法。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说一说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探究新知。
1、主题图引入。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指定多名学生说一说。)。
2、学习例1。
(1)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主题图中哪些相关信息?指定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
4×25=100(人)25×4=100(人)。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
(5)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6)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分组讨论交流)。
(7)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学生齐读。)。
(9)拓展: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10)我们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
(11)反馈练习: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1题。
3、学习例2。
(1)出示例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又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指定学生回答,教师边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指定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25×5)×2和25×(5×2)。
(4)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计算顺序不同,但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计算结果也相同,所以能用等号把这两个算式连起来。即:(25×5)×2=25×(5×2)。
(5)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更简便?
(6)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边板书。
(8)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9)用字母怎样表示?(a×b)×c=a×(b×c)。
(10)反馈练习:完成教材第37页的第2题。
(1)出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37×2125×4×8×25。
(2)思考:怎样计算简便?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定学生上台板演。
(4)集体订正,指定学生说一说各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反馈练习: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2题。
6、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后集体交流。)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三、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
四、作业。
《练习册》第14页第1课时的所有习题。
4×25=100(人)25×4=100(人)。
4×25=25×4)a×b=b×a。
(25×5)×225×(5×2)。
=125×2=25×10。
=250(桶)=250(桶)。
(25×5)×2=25×(5×2)。
(a×b)×c=a×(b×c)。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十二
加法结合律就要让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去探索规律了。由于加法结合律一个教学难点,教学中安排了三个层次,首先学生在观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征的基础上模仿写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征。第二层次在观察比较中概括特征,通过“由此你想到了些什么”引发学生由三个例子的共同特征联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从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大量的举例,验证猜想,得出规律。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们从思考中获得了快乐,从运用中得到了启示,所以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学生思维的浪花又一次激起,有图形表示的,有文字表示的,也有字母表示的,既是对加法交换律的概括与提升,又能发展符号感。
我还注意让学生在交流共享中充实学习材料,比如说:让学生再写这样的算式进一步验证,增强结论的可靠性。注意渗透数学的学习方法,即让学生踏踏实实经历了“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交流合作——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知识研究的基本过程。学生自己想,自己说,自己举例,自己得出规律,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自我感觉不是很好,由于我的心理素质的问题,在课堂上一紧张,个别环节不够紧凑,这也是本人的教学机智不够灵活,缺乏经验,还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完善自己。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十三
1、认知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下列词语:
漓江无瑕翡翠峰峦雄伟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情感目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排比的写作手法。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分别具体讲述了桂林水的特点和山的特点,理解用对比突出水美山美的写作手法。
对课文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体会。
dvd光盘。
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巧用视频,开课激趣:
1、播放万里长城、颐和园图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美景的向往,从而引入课题。
教师边展示桂林地区图边解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就让我们乘上竹筏小舟,一起驶入那美丽的山水画卷当中吧。
2、(播放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用一句话说出画面的内容?(生自由发言3-4个)。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种学习课文内容的方法中选择你喜欢的,也可以自己创造新方法。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2、小组学习(播放3分钟轻柔舒缓的音乐)。
三、选用视频,品读课文,感悟山水之美。
(一)巧用视频,诵读水之清碧。
1、先让学生感情朗读汇报的课文,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其他同学谈感受。(此时适时播放桂林的水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漓江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播放漓江水特点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朗读时,让学生参与评价)。
(1)学生朗读,师生评议,教师进行示范。
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老师指导学生齐读。
(3)指导学生诵读。教师提示:表现三种情感,第一种水静是欣慰;第二种水清是惊喜;第三种水绿是赞叹。
4、指导对比写法的运用,突出漓江水别具一格的美。
(播放图片:1、波澜壮阔的大海,
2、水平如镜的西湖,碧绿的漓江水)。
漓江的水有漓江自己的美。漓江的水静、清和绿。
总结板书:说西湖说大海,不是说漓江比它们都好,是各种景物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漓江的三个特点,第一个静。(教师板书“静”)第二个什么?(教师板书“清”)第三个什么?在课文表达绿的时候,还用了个什么词?(引导板书“碧”)。
(二)精选图片,品读山之秀奇。
1、学生汇报读书方法,读读汇报的课文。(师出示桂林山的画面,学生逐个朗读。)。
2、学生谈感受。
3、指导朗读课文。(出示课文内容,生读课文)。
课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重点指导:
(1)读桂林的山的奇要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惊叹。
(2)指导“啊”的音变规律。
小结:同学们,由此可见,作者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功夫多深啊!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语能在今后的写作中活学活用,同样的,就能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4、对比写法,突出桂林山独具特色的美。
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进行比较,得出:桂林的山是奇、秀、险。
本环节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汇报,老师觉得你们真聪明,第一,能运用学过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举一反三的能力强。第二,发言积极,朗读有感情。老师为你们的进步由衷感到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三)感悟山水组合美。
1、学生汇报课文的最后一段。
学生读课文。(播放山水相依视频)。
让学生谈感受。(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感悟山水相依,谁也离不开谁。)。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
(齐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谈山水相依的桂林给我们的感受。
(播放视频)坐在船上,行驶在漓江里,桂林山水那独具特色的美,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2、指导朗读,边朗读边谈感受。
1、赞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用了这样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来赞美了桂林,老师用了一首诗来赞美她,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桂林呢?那请大家开动脑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广告语、对联、诗、歌曲等等,来赞一赞这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吧!
2、先小组讨论,再全班汇报。
(师作诗)慕名观赏荡轻舟,静水清流碧悠悠。奇峰竞秀拔地险,山水相依画中游。
3、让学生欣赏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播放视频)。
学生谈收获: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1、请把自己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写下来。
2、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景点图片,办一期桂林山水图片展。
总结语:同学们,桂林既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也有梦幻般神奇的境界。它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它不愧是我国自然风光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亲自到桂林山水中细细游览。
桂林山水。
漓江静清绿舟行碧波上。
甲天下。
桂林山奇秀险人在画中游。
原因特点感。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十四
1、使学生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运用意识。
2、学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初步培养符号感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理解并掌握运算律,并进行运算。
主动探索法。
挂图、卡片。
一、情景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吗?玩什么?(师生做游戏进入新课)。
2、出示情景图,仔细看图,读懂图中的信息。
(1)同桌间说信息,提加法问题。
(2)展示学习成果(师相机贴出问题卡)。
(3)教师小结进入课题并板书:加法运算律。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解决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1)学生自练,展示学习成果。(指两名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同学展示)。
(2)说说自己的发现。(同桌交流,展示)。
(3)师小结并板书28+17=17+28。
(4)让学生举例(自练)展示教师相机板书。
2、讨论交流:
a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异同。
b这几组算式是不是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c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话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d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怎样表示?(师生交流总结并板书)。
ea+b=b+a(说说字母各表示什么?)。
3、练习。
357+218(计算并验算)。
(1)出示问题二“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己练习,师巡视指用不同方法。
计算的同学上台板演)。
(2)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果,师板书:(28+17)+23=28+(17+23)。
交流自己的发现。
(3)出示两组算式,观察并探索其中的规律。
用学习例1的方法总结出加法结合律,说说其中的字母及识字的含义。
四、巩固理解运算律。
卡片出示课后“想想做做”中的练习题(自练,指名说)(同桌交流,展示)。
五、总结提高。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两个运算律?说说自己的收获。
2、教师小结: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率都是加法运算中存在的规律,涉及到的数都是加数。加法交换率涉及到的加数只是交换了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率涉及到的加数位置不变,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和也不变。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未完成的题目板书。
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矛与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篇十五
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3、在理解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
2、在理解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计算器。
一、发现问题:
1、出示长方体图,让学生估计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2、用不同方法验证结果。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并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一样,这其中是否蕴含着某些规律。
二、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
1、根据上题的规律提出假设。
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
小组内举一些数据来验证,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较大的数据验证。
全班交流,并用字母表示结合律。
1、试一试第1题:
让学生尝试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的`简算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概括出简算的方法。
2、进一步尝试用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的简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