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战国策读后感(汇总20篇)
读后感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可以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思辨能力。那么我们在写读后感时应该注意哪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呢?下面是一些读者对这本书的读后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有哪些收获。
战国策读后感篇一
读书笔记摘抄: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日:“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郑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日:“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要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
读后感心得赏析:
相信略有古文基础的都能读懂这则故事,它讲述的是楚王宠幸魏王送来的美女(新人),这引起楚王夫人郑氏的不满。但郑氏并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先伪装出一副很和善的样子,和新人成为好姐妹。这样既使新人放下戒心,也使楚王对其充满好感。然后,郑氏使出她的杀手锏,好心劝告美女记得在楚王面前遮住鼻子,因为楚王不喜欢她的鼻子。新人当然对这位好心大姐言听计从,然而这引起楚王的误会,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曹公连篇累牍,用了将近一章讲完的故事,放在《战国策》不过二三百字而已。而放眼当今荧屏之所谓大型古装宫斗戏,用了五十来集来勾心斗角,倒不如这一段来的干净直接。先秦文字洗练如此,令人叹服。
战国策读后感篇二
《战国策》是记录战国时期政治斗争最为完整的文献记载,它几乎涵盖了战国时期所有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还涉及一系列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等方面的活动。与此同时,它还记述了一大批历史人物,如聂政、荆轲和要离等,以及这些人物对当时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影响,从而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特征。我就《战国策》的价值做一下阐述。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较为繁杂,但主要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人才重视的政治思想。这一方面表现出战国时期思想多元化的特征,同时也强调了纵横家思想在战国时期的影响。西汉时期涌现出了一批纵横家,如陆贾、邹阳、主父偃和徐乐等人,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战国纵横家思想的影响。
《战国策》还被当做一部文学典籍一直为世人所称道。无论是在人物刻画还是在遣词造句上,它都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比如它在《秦策》中塑造了苏秦灵活机变的形象;在《荆轲刺秦王》中又塑造了荆轲的悲壮形象等。书中的语言风格也瑰丽多姿、纵横变幻,常给人以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尤其是对于纵横家们言辞的记述,更显得精辟犀利,往往总能一语道破天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在《苏秦始将连横》和《庄辛说楚襄王》等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自古以来,人们对《战国策》的褒奖都集中于文学价值,对其思想的评说则是褒贬不一。这主要是由于它与后世所弘扬的儒家思想相排斥所致。尤其是它主张追名逐利,而且过分夸大了纵横家在历史中的作用,有损其自身的思想价值,但是整体不应影响其历史价值,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去伪存真,学会辨别。
战国策读后感篇三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学生时代,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比如有:《论语》、《左传》、《国语》等。这些书籍大多描述了各诸侯国及其士人之间的精彩纷呈的斗争。而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时期刘向根据战国史料编订而成的。其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十二策,三十三卷,共四百九十七篇。全书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它开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之先河,是继《国语》之后又一国别体史书。
总而言之,《战国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见识战国时期的风土人情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还可以让我们增长见识。读好《战国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让我们为国事出谋划策。
战国策读后感篇四
《战国策》是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多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历史文献之一。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依次分国家编写的。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西汉末年刘向将其编订为三十三篇,正式定名为《战国策》。我近日闲来无事,便将其潜心“攻读”了一番,觉得有所斩获。
全书读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诡”,真的很“诡”。由于《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各国谋臣和策士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辞令,故而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所谓纵横家,也是战国时代独有的一派。当时的政客分合纵与连横。连横及与秦交好,而合纵则是各国合力抗秦。于是乎,抱有不同政见而又渴望权力以一展宏图的策士们,比如苏秦、张仪等等便开始了一番波澜壮阔的对决。
举个例子吧,《战国策·秦策三·齐助楚攻秦》中,张仪就完美演绎了一个说客足以扭转乾坤的能力。话说齐国援助楚国打秦国,占领了曲沃。秦王想要讨伐齐国,可是齐楚邦交友善,无从下手。于是张仪自告奋勇前去楚国游说。他对楚王说:我们秦王最敬爱的是您,我们的臣子都想做您的手下,我们最恨的的君王就是齐王,我们的臣子最不想侍奉的就是齐王。可是您怎么能和他这样的人为伍呢?因为齐国太丑恶了,所以我们秦国想要讨伐他,可是贵国却和齐国相交甚欢。所以秦王无法好好听从于您,我们也不能好好侍奉您。
战国策读后感篇五
苦成常谓建信君曰:“天下合从,而独以赵恶秦,何也?魏杀吕遗,而天下交之。今收河间,于是与杀吕遗何以异?君唯释虚伪疾,文信犹且知之也。从而有功乎,何患不得收河间?从而无功乎,收河间何益也?”
苦成常对建信君说:“天下各国都参加合纵,可是当世唯独认为赵国最憎恨秦国,为什么?魏国杀了吕辽而天下人讥笑它。如今收复河问,这跟魏国杀吕辽有什么不同?您只有舍弃河闻,虚与秦国,假装有病,表示不再有收复之心,文信侯犹将知道合纵不能缓行。合纵如果宥可能成功的话,还忧虑什么不能收复河间1合纵如果不成功的话,收复河间又有什么益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战国策读后感篇六
周六,我再一次读完了《战国策》。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总在想:秦国不就是一个边缘地区的贫瘠小国吗?一统中原一定是靠运气。今天,我知道了,秦国并非碰运气,吞并六国,秦国并非徒有虚名,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秦王富国强民,不欺压百姓。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是个边缘地区的小国。在秦孝公时,秦国竟夜不关门,道不拾遗;惠王时,秦国南灭巴蜀天国,东镇三晋齐楚,开始问鼎中原,秦国上下,未听说国人弑君,夺位之争之事,由此可见,秦国君臣大体不欺百姓。
第二,秦国国君能用人。瞧,在战国七雄中,有哪个国家的君主能像秦王一样大力发掘人才、提拔人才?燕国的乐毅出逃,赵国的廉颇被罢职,越国的文种被杀………这些人都是能人,可各国的君主不还是把他们罢职的罢职,驱逐的驱逐,杀头的杀头?而秦王呢?秦穆公用了百里奚、骞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这些能作文人,都不是秦国人,却还是死心塌地地为秦王效力,可见秦王非常会且能用人。
第三,秦国的地理位置有优势。秦国的地理位置在七国中,可以说是最好的了。进可攻,退可守。既是保险箱,又是主战场。东边有潼关,函谷关;南边又有几座大山。而它又刚好处于平原中间上,农业发达。两座重关要塞可让六国军队能顺利地打过来。
第四,老话说得好:“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而这里呢?哈哈,这里是“六国相争,秦国得利”!战国七雄,除了秦国,另外六国都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六国还在各自为战,企图通过战胜小国来扩大自己的范围。看!乐毅攻齐,没有除根,致使燕齐从此一蹶不振;齐魏相争,魏国丧失名将庞涓;宋楚争霸,吴越争雄,他们没想到,在他们一天一天消耗自己兵力的同时,秦国正在一天天强大起来。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了很大优势,逐渐把六国一个一个给消灭了。
毫无疑问,七国当中,尽占天时地利人和的只有秦国,能统一中原的也只有秦国。
战国策读后感篇七
站在历史的今天,瞧一瞧现今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服饰,是一件多么自然不过的事情!
站在历史的今天往回看20xx年,看一看著名的赵武灵王的胡服改革,会惊讶于小小服饰改革的艰难!
其实,也只是废弃传统长袖的服饰,改用便于骑马射箭的胡服。
《赵策·武灵王平昼闲居》几乎可以算是整部《战国策》中最长的篇章之一,本身就表明改革的艰难。
其所记叙的是越在进行服制改革时,赵武灵王和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公子成、赵文、赵造三人所进行的一场激烈争论。
长长的激烈争论里,赵武灵王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极大的真诚,其言辞具有三大特点:
一、宽容的胸襟。
鼓励异己之言。绝不阻塞忠诚进谏之路,绝不以势压人。
二、广博的学识。
引经据典。娓娓道来。
三、敏捷的言辞。
对仗句式的连续相接,反问句式的参差穿插,极尽语言交锋之艺术。
也许《战国策》的编纂者,赵武灵王的耐心和智慧,寄予了无限敬佩,所以在《武灵王平昼闲居》之后,紧跟了一篇《王破原阳以为骑邑》,讲的是赵武灵王驳斥军事大将牛赞的保守观点。
牛赞说:“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
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要改变习俗,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要更换兵器。
其实,自古及今,由中到西,有些改革之利,何止十倍百倍?
改革之难,难于上青天。
战国策读后感篇八
今天读了《战国策》里面的冯谖客孟尝君,冯谖能遇上像孟尝君这样的主公,是冯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面对冯谖这样要才能没才能要爱好么爱好的人,孟尝君不仅毫不犹豫地收他做家臣,还满足了他种.种无理的要求。事实证明,冯谖并不是吃白饭的。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冯谖在关键时刻不负众望,为孟尝君赢得信誉,从而保住了丞相的地位。
这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鲜活真实的冯谖。面对别人的恩惠不要故作矜持,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既为己,又为人,做个聪明人。
战国策读后感篇九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战国策》高中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战国策》是记录战国时期政治斗争最为完整的文献记载,它几乎涵盖了战国时期所有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还涉及一系列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等方面的活动。与此同时,它还记述了一大批历史人物,如聂政、荆轲和要离等,以及这些人物对当时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影响,从而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特征。我就《战国策》的价值做一下阐述。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较为繁杂,但主要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人才重视的政治思想。这一方面表现出战国时期思想多元化的特征,同时也强调了纵横家思想在战国时期的影响。西汉时期涌现出了一批纵横家,如陆贾、邹阳、主父偃和徐乐等人,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战国纵横家思想的影响。
《战国策》还被当做一部文学典籍一直为世人所称道。无论是在人物刻画还是在遣词造句上,它都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比如它在《秦策》中塑造了苏秦灵活机变的形象;在《荆轲刺秦王》中又塑造了荆轲的悲壮形象等。书中的语言风格也瑰丽多姿、纵横变幻,常给人以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尤其是对于纵横家们言辞的记述,更显得精辟犀利,往往总能一语道破天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在《苏秦始将连横》和《庄辛说楚襄王》等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自古以来,人们对《战国策》的褒奖都集中于文学价值,对其思想的评说则是褒贬不一。这主要是由于它与后世所弘扬的儒家思想相排斥所致。尤其是它主张追名逐利,而且过分夸大了纵横家在历史中的作用,有损其自身的思想价值,但是整体不应影响其历史价值,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去伪存真,学会辨别。
提到《战国策》,大家都会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其中的一些篇章,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我们在中学时期学过,对其有更深刻的印象。我对《战国策》感兴趣,是因为它与其他史书不同,《战国策》更多记录的是战国时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的.游说之辞,全书主要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时代风云。其在语言上的精炼雄浑,也是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读《战国策》可以提升语言逻辑能力,这也是许多专业人士把它作为必读书籍的原因。
前段时间在图书馆借到《战国策》,最近通过课余时间读完《秦策》,写下此感。
秦国自孝公用商鞅变法以来,逐渐富强起来,在基本国力上高于山东之国,而后惠王虽车裂商鞅,但商君对秦国的影响却一直根植在秦国深处。而山东之国,尤其是韩、魏,对秦国更是心有忌惮。在此背景下,张仪、苏秦等辈,在惠王前连横合纵的主张,改变了秦国和天下的局势。而后经甘茂、魏冉等人治理,秦国日益强盛。韩、魏与秦相邻,受到的威迫也最大。后范雎入秦,为昭王献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此时秦国已然成为一家独大的局面,白起与赵战于长平,范雎用反间计,使赵国大败。东方六国之中,只有赵国的军事实力可以稍微和秦抗衡,此役之后,各国便如坐针毡,不得安宁。秦又使人在六国中游说,六国皆争相割地讨好秦国,却无共同抗秦之心。后范雎失宠于昭王,蔡泽、吕不韦先后相秦,秦已经具有统一天下的实力。
《秦策》中,游说之士多来于六国,或逃入秦,或闻秦王爱才,主动西去事秦。商鞅从魏国逃入秦国,得孝公重用,实行变法。张仪受宠于惠王,而欺楚使楚与齐绝。昭王在位,穰候、太后权大,范雎劝说昭王加强王权,于是昭王废太后,逐穰候,王权得到集中。范雎在秦地位日益提升,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攻三晋,又杀与自己不合的白起。而秦相多由于其他游士在秦王面前说坏话,多被秦王逐走。范雎因为王稽的原因在昭王前失宠,或许自己也预料到自己也会步入其他秦相的后尘,此时蔡泽见范雎,劝其辞退,范雎借此机会举荐蔡泽为相,自己也算是全身而退。
在我看来,秦的强大是必然的,相比于东方六国,秦王更加礼贤下士,任人唯才,且秦王对人才的态度,也要远胜于其他君王。而为秦国出谋划策的历任相国,更是对秦来说功不可没,我认为商鞅、张仪、范雎相比其他相国,贡献更大。他们或是在执政时期攻城略地,玩弄诸侯,或是使秦国赏罚分明,政治清明。想到《过秦论》中一句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始皇能统一全国,确实是秦历任君王的共同努力的成果,可以说秦统一中国是必然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架上无意发现了《战国策》,本来浮华的内心早已不能静下来读这如此经典,覆手放下,却难耐心中的好奇,这部从初中到高中经常在语文书上出现经典著作,而我却从没认真的看过。
夏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树荫洒在我身上,手捧着书就这样默默的在树下坐着,就着书底的注释,我静下心来慢慢的欣赏着传说中的经典。
天子陨没落而诸侯起,天下并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多年征战,多年割据。智士谋臣远交近攻,合纵连横。将守士卒攻伐征战,决战千里。前人的智慧,为后世点亮无数明灯。黄口孺子,哪敢听雷电轰鸣?病体樵夫,怎闻得虎啸龙吟?庞涓出山,便名动天下。胜昭阳,辱田忌,封官拜候,却小肚鸡肠容不下同门孙膑,惨死马陵,正所谓以害人始,以害已终。苏子之论,天下绝唱,佩六国相印,为百姓苍生而谋略。张仪去楚而灭越,去秦而吞巴、蜀。鬼谷四子,无不震惊世野,谈笑间,决定一国的荣辱。这一刻,我轻轻的合上书,闭上眼,任由阳光已西斜,脑海中无数翻腾,仿佛浮现出那征战的沙场,我一身戎马,手持尖锐,带的对君主的信任,对胜利的热血,愤然冲锋,血染长沙。
睁开眼,日已西沉,怅然这午后的时光过得太快,我只是囫囵一般看完这《战国策》,而其带来的震撼确是无与伦比的。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说:“我听说楚国有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的莫过于游历于山水,忘情的天地,而不入尘世,为那功名利禄而奔赴。这不由想到今人,朝九晚五的生活,繁忙的工作,日夜崛起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无不为名为利而存在。君不见绿洲不再复,流水不再清,空气早已污。世人啊世人,都做了什么,鸟鱼虫兽已无踪影,现代化的节奏太快让世间急剧向前,没有喘息的机会。经常有老师问我们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从来只是摇摇头,不语。不是没有理想,只是难以出口,四十五岁之前放开一切拼搏,而之后便退休,找一有山有水的地方,带着父母妻儿,独居一方。不说出来,是怕别人笑我异想天开,太高估自己。可是理想吗,是我自己的事,又何必到处宣扬。
在生活和工作之中,面对一些和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东西,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或者说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我有时也采用了游说的方法,想去说服领导、朋友。但是,由于没有去揣摩对方的心态,或者说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发展。那么,我的游说往往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战国时期的说客和谋士,在不经意之间,能够说服对手?他们所应用的技巧、方法又是什么?作为现代人我,能否从中吸取一些营养,使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有所深化。
阅读了《战国策》西周策后,我认为战国时期的谋士和说客,他们随时把握着全局观,再寻找彼此的利益点,从利益点,作为切入点。其实人与人、家庭和家庭,在交往过程中,都有双方能够接受的利益点,从利益点切入,那么,就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牺牲一方的"利益,满足另一方的利益,即使你是谈判高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战国策》西周篇,韩庆游说的最初目的,就是想让齐国打消向西周借兵、借粮的目的。但是,韩庆却没有直接说,而是站在齐国的角度分析齐国如何做才能获得较大的利益。这点确实反映出古人的智慧,在这点确实是应该借鉴的。我想再阅读《战国策》西周策,也许会有一定的收获和启迪的。
齐国孟尝君田文,又称薛公,用齐来为韩、魏攻打楚,又为韩、魏攻打秦,而向西周借兵求粮。韩庆(韩人但在西周作官)为了西周的利益对薛公说:您拿齐国为韩、魏攻楚,5年才攻取宛和叶以北地区,增强了韩、魏的势力。如今又联合攻秦,又增加了韩、魏的强势。韩、魏两国南边没有对楚国侵略的担忧,西边没有对秦国的恐惧,这样地多辽阔的两国愈加显得重要和尊贵,而齐国却因此显得轻贱了。犹如树木的树根和枝梢更迭盛衰,事物的强弱也会因时而变化,臣私下替你齐国感到不安。您莫如使敝国西周暗中与秦合好,而您不要真的攻秦,也不必要向敝国借兵求粮。您兵临函谷关而不要进攻,让敝国把您的意图对秦王说:‘薛公肯定不会破秦来扩大韩、魏,他之所以进兵,是企图让楚国割让东国给齐。’这样,秦王将会放回楚怀王来与齐保持和好关系(当时楚怀王被秦昭公以会盟名义骗入秦地,并被扣押),秦国得以不被攻击,而拿楚的东国使自己免除灾难,肯定会愿意去做。楚王得以归国,必定感激齐国,齐得到楚国的东国而愈发强大,而薛公地盘也就世世代代没有忧患了。秦国解除三国兵患,处于三晋(韩、赵、魏)的西邻,三晋也必来尊事齐国。
薛公说:很好。因而派遣韩庆入秦,使三国停止攻秦,从而让齐国不向西周来借兵求粮。
韩庆高明游说之处,似乎使人感到他是在为齐国筹划,但是,他最终的目的达到了。这一点是值得今后去效法的。
周六,我再一次读完了《战国策》。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总在想:秦国不就是一个边缘地区的贫瘠小国吗?一统中原一定是靠运气。今天,我知道了,秦国并非碰运气,吞并六国,秦国并非徒有虚名,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秦王富国强民,不欺压百姓。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是个边缘地区的小国。在秦孝公时,秦国竟夜不关门,道不拾遗;惠王时,秦国南灭巴蜀天国,东镇三晋齐楚,开始问鼎中原,秦国上下,未听说国人弑君,夺位之争之事,由此可见,秦国君臣大体不欺百姓。
第二,秦国国君能用人。瞧,在战国七雄中,有哪个国家的君主能像秦王一样大力发掘人才、提拔人才?燕国的乐毅出逃,赵国的廉颇被罢职,越国的文种被杀………这些人都是能人,可各国的君主不还是把他们罢职的罢职,驱逐的驱逐,杀头的杀头?而秦王呢?秦穆公用了百里奚、骞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这些能作文人,都不是秦国人,却还是死心塌地地为秦王效力,可见秦王非常会且能用人。
第三,秦国的地理位置有优势。秦国的地理位置在七国中,可以说是最好的了。进可攻,退可守。既是保险箱,又是主战场。东边有潼关,函谷关;南边又有几座大山。而它又刚好处于平原中间上,农业发达。两座重关要塞可让六国军队能顺利地打过来。
第四,老话说得好:“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而这里呢?哈哈,这里是“六国相争,秦国得利”!战国七雄,除了秦国,另外六国都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六国还在各自为战,企图通过战胜小国来扩大自己的范围。看!乐毅攻齐,没有除根,致使燕齐从此一蹶不振;齐魏相争,魏国丧失名将庞涓;宋楚争霸,吴越争雄,他们没想到,在他们一天一天消耗自己兵力的同时,秦国正在一天天强大起来。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了很大优势,逐渐把六国一个一个给消灭了。
毫无疑问,七国当中,尽占天时地利人和的只有秦国,能统一中原的也只有秦国。
战国策读后感篇十
这是一则相当精彩的谋略案例。谋划和游说的精彩,在于谋划的关联和游说中的辨点都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案例中,苏代的谋划关联:一是将关联点与事件的大体走势相联系;一是将关联点与人为改变最终结果的判断分析相联系。这两点出乎意料的关联,非苏代莫属。
案例中,苏代的道理说辨:一是将辨点设置在“楚比韩更难”的事实上,故能将“韩不向周征粮征兵”的一般事,辨成是“替韩隐瞒战略企图”的大事;一是将辨点设置在“韩的战略利益上”,故能将“韩以地与周”的小利,辨成是“韩能获得整个周地”的大利。这两点令人叫绝的辨点,既让人贻笑大方,又让人叹为观止。
鬼谷子曰:“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斜。此言说的就是:“捭阖的道理,在于利用‘阴阳’性质的话题。当获得‘阳’性质方面的话题机遇时,要凭借高尚的心态方式应对;当获得‘阴’性质方面的话题机遇时,要凭借鄙视的心态方式应对”。
由上可见了,当面对周君忧患(‘阴’性质方面)的话题机遇,苏代将周君认为难以办到大事,或小看或轻视为容易办到的小事,这正是苏代的能力和自信所致。
战国策读后感篇十一
提到《战国策》,大家都会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其中的一些篇章,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我们在中学时期学过,对其有更深刻的印象。我对《战国策》感兴趣,是因为它与其他史书不同,《战国策》更多记录的是战国时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的游说之辞,全书主要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时代风云。其在语言上的精炼雄浑,也是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读《战国策》可以提升语言逻辑能力,这也是许多专业人士把它作为必读书籍的原因。
前段时间在图书馆借到《战国策》,最近通过课余时间读完《秦策》,写下此感。
秦国自孝公用商鞅变法以来,逐渐富强起来,在基本国力上高于山东之国,而后惠王虽车裂商鞅,但商君对秦国的影响却一直根植在秦国深处。而山东之国,尤其是韩、魏,对秦国更是心有忌惮。在此背景下,张仪、苏秦等辈,在惠王前连横合纵的主张,改变了秦国和天下的局势。而后经甘茂、魏冉等人治理,秦国日益强盛。韩、魏与秦相邻,受到的威迫也最大。后范雎入秦,为昭王献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此时秦国已然成为一家独大的局面,白起与赵战于长平,范雎用反间计,使赵国大败。东方六国之中,只有赵国的军事实力可以稍微和秦抗衡,此役之后,各国便如坐针毡,不得安宁。秦又使人在六国中游说,六国皆争相割地讨好秦国,却无共同抗秦之心。后范雎失宠于昭王,蔡泽、吕不韦先后相秦,秦已经具有统一天下的实力。
《秦策》中,游说之士多来于六国,或逃入秦,或闻秦王爱才,主动西去事秦。商鞅从魏国逃入秦国,得孝公重用,实行变法。张仪受宠于惠王,而欺楚使楚与齐绝。昭王在位,穰候、太后权大,范雎劝说昭王加强王权,于是昭王废太后,逐穰候,王权得到集中。范雎在秦地位日益提升,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攻三晋,又杀与自己不合的白起。而秦相多由于其他游士在秦王面前说坏话,多被秦王逐走。范雎因为王稽的原因在昭王前失宠,或许自己也预料到自己也会步入其他秦相的后尘,此时蔡泽见范雎,劝其辞退,范雎借此机会举荐蔡泽为相,自己也算是全身而退。
在我看来,秦的强大是必然的,相比于东方六国,秦王更加礼贤下士,任人唯才,且秦王对人才的态度,也要远胜于其他君王。而为秦国出谋划策的历任相国,更是对秦来说功不可没,我认为商鞅、张仪、范雎相比其他相国,贡献更大。他们或是在执政时期攻城略地,玩弄诸侯,或是使秦国赏罚分明,政治清明。想到《过秦论》中一句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始皇能统一全国,确实是秦历任君王的共同努力的成果,可以说秦统一中国是必然的。
战国策读后感篇十二
以前注意好久了但总也买不到《战国策》的全本,所以感觉读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但是总感觉这本书要读一读,毕竟是点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瑰宝。没办法就打印了整版的《战国策》每天读一节。
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这是《战国策》中东周策,第二节。里面的计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战国时期,秦国之强大,如果美国现在在世界的地位。那么尽管宜阳兵强马壮,但是与强秦居全国之力来攻占宜阳,想比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无论怎么正面的防御,宜阳必失。在这种情况之下避秦之锋芒才是上策。所以在秦攻占一样以后,秦王嬴得了面子,周天子再去威逼利诱景翠,使景翠出兵,失去宜阳得到煮枣,景翠得珠宝,还感恩与周。
尾巴。”庄子的莫过于游历于山水,忘情的天地,而不入尘世,为那功名利禄而奔赴。这不由想到今人,朝九晚五的生活,繁忙的工作,日夜崛起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无不为名为利而存在。君不见绿洲不再复,流水不再清,空气早已污。世人啊世人,都做了什么,鸟鱼虫兽已无踪影,现代化的节奏太快让世间急剧向前,没有喘息的机会。经常有老师问我们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从来只是摇摇头,不语。不是没有理想,只是难以出口,四十五岁之前放开一切拼搏,而之后便退休,找一有山有水的地方,带着父母妻儿,独居一方。不说出来,是怕别人笑我异想天开,太高估自己。可是理想吗,是我自己的事,又何必到处宣扬。
战国策读后感篇十三
在生活和工作之中,面对一些和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东西,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或者说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我有时也采用了游说的方法,想去说服领导、朋友。但是,由于没有去揣摩对方的心态,或者说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发展。那么,我的游说往往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战国时期的说客和谋士,在不经意之间,能够说服对手?他们所应用的技巧、方法又是什么?作为现代人我,能否从中吸取一些营养,使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有所深化。
阅读了《战国策》西周策后,我认为战国时期的谋士和说客,他们随时把握着全局观,再寻找彼此的利益点,从利益点,作为切入点。其实人与人、家庭和家庭,在交往过程中,都有双方能够接受的利益点,从利益点切入,那么,就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牺牲一方的利益,满足另一方的利益,即使你是谈判高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战国策》西周篇,韩庆游说的最初目的,就是想让齐国打消向西周借兵、借粮的目的。但是,韩庆却没有直接说,而是站在齐国的角度分析齐国如何做才能获得较大的利益。这点确实反映出古人的智慧,在这点确实是应该借鉴的。我想再阅读《战国策》西周策,也许会有一定的收获和启迪的。
齐国孟尝君田文,又称薛公,用齐来为韩、魏攻打楚,又为韩、魏攻打秦,而向西周借兵求粮。韩庆(韩人但在西周作官)为了西周的利益对薛公说:您拿齐国为韩、魏攻楚,5年才攻取宛和叶以北地区,增强了韩、魏的势力。如今又联合攻秦,又增加了韩、魏的强势。韩、魏两国南边没有对楚国侵略的担忧,西边没有对秦国的恐惧,这样地多辽阔的两国愈加显得重要和尊贵,而齐国却因此显得轻贱了。犹如树木的树根和枝梢更迭盛衰,事物的强弱也会因时而变化,臣私下替你齐国感到不安。您莫如使敝国西周暗中与秦合好,而您不要真的攻秦,也不必要向敝国借兵求粮。您兵临函谷关而不要进攻,让敝国把您的意图对秦王说:‘薛公肯定不会破秦来扩大韩、魏,他之所以进兵,是企图让楚国割让东国给齐。’这样,秦王将会放回楚怀王来与齐保持和好关系(当时楚怀王被秦昭公以会盟名义骗入秦地,并被扣押),秦国得以不被攻击,而拿楚的东国使自己免除灾难,肯定会愿意去做。楚王得以归国,必定感激齐国,齐得到楚国的东国而愈发强大,而薛公地盘也就世世代代没有忧患了。秦国解除三国兵患,处于三晋(韩、赵、魏)的西邻,三晋也必来尊事齐国。
薛公说:很好。因而派遣韩庆入秦,使三国停止攻秦,从而让齐国不向西周来借兵求粮。
韩庆高明游说之处,似乎使人感到他是在为齐国筹划,但是,他最终的目的达到了。这一点是值得今后去效法的。
战国策读后感篇十四
这是一则有关谋略的精典案例。单从“借道”事件的原委来看,处于弱势地位的东周,只能在两种不同的结果中选择其一,即:要么得罪秦,要么得罪韩。
然而,谋划的目的,却是要寻求第三种结果,这就是在借道的事件上,既不得罪秦,又不得罪韩,而且还要得到利。这种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谋划目的,却取得了成功,其关键就在于对谋划关联点的正确选择。
案例中的谋划涉及到了三个关联点,即:使韩出让土地与周;让韩派重使求楚;告之秦,土地是韩强给的。然而三个关联点都与“借道”事件,本无任何直接联系,但当其发挥作用后,就能实现谋划的目的。
鬼谷子曰:“阴—道而阳取之”。由此言可知,弱周同时向秦与韩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也是能成功谋划的关键之一。
战国策读后感篇十五
这是一则相当精彩的说服案例。案例的精彩,在于案例记录了两个人的精彩游说,而且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游说、两种不同方法的游说。当然,所得到的也是两种不同的游说结果。
支期的道理说服很简单,支期的道理说辨无多言。但支期能直面魏王的问题所在,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因此,支期就能说服魏王。
由上可见,说服的道理不在于类比事例精彩;道理说辨不在于说辞犀利雄辨,而能不能解决问题才是游说的关键所在!
鬼谷子曰:“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说的就是,在游说过程中,一旦发现游说对象不按游说者的说辞而行事时,游说者就要改变或变通自己的说辞,以适应游说对象的内心想法。
战国策读后感篇十六
这是一则道理说服和道理说辨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其道理说服,在于运用了三个历史实例的道理。其道理说辨,在于对“诽”与“誉”的辨解。“诽”原本是指国人对臣子的批评,而“誉”原本是指国人对臣子的赞美。吕仓却把国人的“诽”辨成是臣子应该为君承受的责难;把国人的“誉”辨成是臣子弑君的基本成因。
如果单看道理说服的事例,难以服人;如果单看道理说辨的辨点,难以成理。然而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能起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最为重要的是:要把坏事转变成为好事,就必须把坏事转变的结果与君王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鬼谷子曰:“知之始已,自知而后知人也”。由此可见,吕仓非常了解自己,也非常了解君主,否则吕仓再会说服、再会辨解,也是难以让君主信服的。
战国策读后感篇十七
这是一则“谋”与“说”结合得相当完美的典型说辨谋划案例。谋略的实现全在于道理说辨,而道理说辨的成功全在于谋划的关联。
从一开始,颜率就隐瞒了事实的真—象,把一件不可能实现的“大礼”送与齐国,以求得齐国的兵援。这种极富有想象力的谋略关联,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读《战国策》,你会发现,众多的游说辨士都具备了两种游说本事,这就是道理游说和道理说辨。前者不辨,以道理说服为主;而后者说辨,以道理辩论为主。其不同点在于:前者的道理推理性极强,而后者的说辨逻辑性极强。其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是以道理为核心,或进行说服;或进行说辨。
战国策读后感篇十八
这是一则苏秦为他人而说服其他人的精典谋划案例。谋划的目的,是为了让西周“放水”。游说的方式,则是让西周感悟到“放水”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这种把为东周想得到的利益,建立在西周原本想损害东周的利益上,恐怕只有苏秦才能想出来。
由上可见,苏秦谋划的关联点,是建在西周“放水”所产生的危害比不“放水”更大的可能上。这谋划的关联,还真是让人叫绝。但“放水”后,就不再管东周能否真正得利,这点却让人感觉到此计的短视。
鬼谷子曰:“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这句名言,在苏秦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示。
战国策读后感篇十九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架上无意发现了《战国策》,本来浮华的内心早已不能静下来读这如此经典,覆手放下,却难耐心中的好奇,这部从初中到高中经常在语文书上出现经典著作,而我却从没认真的看过。
夏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树荫洒在我身上,手捧着书就这样默默的在树下坐着,就着书底的注释,我静下心来慢慢的欣赏着传说中的经典。
天子陨没落而诸侯起,天下并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多年征战,多年割据。智士谋臣远交近攻,合纵连横。将守士卒攻伐征战,决战千里。前人的智慧,为后世点亮无数明灯。黄口孺子,哪敢听雷电轰鸣?病体樵夫,怎闻得虎啸龙吟?庞涓出山,便名动天下。胜昭阳,辱田忌,封官拜候,却小肚鸡肠容不下同门孙膑,惨死马陵,正所谓以害人始,以害已终。苏子之论,天下绝唱,佩六国相印,为百姓苍生而谋略。张仪去楚而灭越,去秦而吞巴、蜀。鬼谷四子,无不震惊世野,谈笑间,决定一国的荣辱。这一刻,我轻轻的合上书,闭上眼,任由阳光已西斜,脑海中无数翻腾,仿佛浮现出那征战的沙场,我一身戎马,手持尖锐,带的对君主的信任,对胜利的热血,愤然冲锋,血染长沙。
睁开眼,日已西沉,怅然这午后的时光过得太快,我只是囫囵一般看完这《战国策》,而其带来的震撼确是无与伦比的。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说:“我听说楚国有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的莫过于游历于山水,忘情的天地,而不入尘世,为那功名利禄而奔赴。这不由想到今人,朝九晚五的生活,繁忙的工作,日夜崛起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无不为名为利而存在。君不见绿洲不再复,流水不再清,空气早已污。世人啊世人,都做了什么,鸟鱼虫兽已无踪影,现代化的节奏太快让世间急剧向前,没有喘息的机会。经常有老师问我们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从来只是摇摇头,不语。不是没有理想,只是难以出口,四十五岁之前放开一切拼搏,而之后便退休,找一有山有水的地方,带着父母妻儿,独居一方。不说出来,是怕别人笑我异想天开,太高估自己。可是理想吗,是我自己的事,又何必到处宣扬。
战国策读后感篇二十
《战国策》是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多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历史文献之一。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依次分国家编写的。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西汉末年刘向将其编订为三十三篇,正式定名为《战国策》。我近日闲来无事,便将其潜心“攻读”了一番,觉得有所斩获。
全书读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诡”,真的很“诡”。由于《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各国谋臣和策士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辞令,故而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所谓纵横家,也是战国时代独有的一派。当时的政客分合纵与连横。连横及与秦交好,而合纵则是各国合力抗秦。于是乎,抱有不同政见而又渴望权力以一展宏图的策士们,比如苏秦、张仪等等便开始了一番波澜壮阔的对决。
张仪看似出了个高招,将楚王说得是心花怒放。可是当楚国与齐国绝交后,张仪却“耍赖”再也没有出现。楚国没得到土地,齐楚两国最终被秦国各各击破了。
其实,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一般地看出《战国策》中的那些策士的说辞,大多都是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或者是暗喻、譬喻等等,他们大多步步为营,层层推进,通过一个又一个看似常理而又十分诡异的小观点,让你不断对其进行认同,小观点聚沙成塔,使得你最终不知不觉的对他的观点表示赞成。
这就是我读完全本书最大的感觉。“诡”!各色人士诡异的性格不说,最令人称道的就是说客们的诡辩了。一则又一则充满逻辑思想而又争锋相对的说辞,一篇又一篇向君王们阐述自我见地的.高谈阔论,处处彰显着策士们的睿智以及语势磅礴。
不得不承认,古人的智慧完全不亚于现代人。他们的思想、智慧使我彻底折服,这是《战国策》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