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优质18篇)
演讲稿需要考虑到听众的接受能力和背景,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在撰写演讲稿时,要注重句子的变化和节奏感,利用修辞手法和感情色彩来增强演讲的效果。演讲时,建议使用合适的音量、语速和语调,保持自然和真诚的态度。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一
来到清华,站在清华的开学典礼上,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几年,勇敢地突破眼界的局限、追求的极限,实现人生中最美丽的一次蜕变。下面就由本站小编为你带来清华大学研究生开学典礼学生代表。
演讲稿。
希望你喜欢。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土木工程系的熊俊。在母校跨入百年华诞前的最后一个金秋,我们迎来了四千多位清华园的新主人。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研究生和校研究生会,对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祝贺大家即将从这里扬帆起航,开始新的征程。
水木清华,毓秀钟灵。自建校以来,母校已经走过了99载风雨春秋。近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铸就了光辉灿烂的奋斗历史;“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养育了成千上万的报国英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激励着代代清华人探求真理、勇攀高峰。
悠久的历史积淀赋予我们共同的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传承着清华精神。至今犹记入学时,在清华园的第一堂课上听到的一句话,“选择了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将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选择,是清华人身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作为一名直博五年级的老生,请允许我将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研究生要以研究为先。做好学术研究是我们的本职所在,也是未来事业发展、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基本条件。学术研究,首先依靠积累。我们需要充分阅读文献,了解世界范围内最新研究成果,积累知识和技能。我们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尽快明确研究方向,围绕实际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学习、积累、分析、思考,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学术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清华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对学术科研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在研究中多向师长请教,多跟同学研讨,将有助于我们开拓思路,把握研究关键。同时,要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或平台,积极到国际的学术舞台上进行探讨和交流。
在做好科研学习的同时,要保持健康的身心。蒋南翔老校长提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这已经成为清华独特的校园文化。在繁重的学习科研压力下,体育锻炼更显得弥足可贵。我想对大家说:不要让学习科研压力成为我们逃避锻炼的借口,不要让宿舍、实验室成为“宅男”、“宅女”的栖身地,不要让电脑屏幕阻隔了远眺的视线,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练就强健的体魄,塑造过硬的心理素质,健康、快乐、充实的走过研究生阶段。
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既是清华百年教育的见证者,更是清华百年精神的传承者。百年清华,岁月流转,传承的,是清华人的爱国之心和赤子之情;百年清华,朝气蓬勃,不变的,是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永恒追求。今天,你们成为了清华园的新主人;明天,你们的力量将汇入我们共同的行列,我们握手、相识、共同奋斗,继续书写清华新百年的辉煌!
最后,衷心祝福大家在清华园度过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研究生生活!
谢谢!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百年清华又一次张开双臂,迎接20xx级研究生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研究生是求学生涯的新阶段,也是人生旅途的新起点。选择深造,因为你们怀揣着更大的梦想;选择清华,因为这里是圆梦的舞台。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同学是第一次来到清华,你们是清华园的新主人,也是清华的新生力量。我相信,清华会成为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你们中有些同学曾在清华学习过,我希望再次成为新生的你们,与母校一起继续成长进步。你们中还有来自88个国家的留学生。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的timothyhesler,曾在清华英语夏令营为大一本科生短期授课,对清华浓厚的学术氛围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考虑继续深造时,清华-mit全球mba项目成为他的首选。我相信,未来的清华会成为全球更多优秀学子圆梦的地方。
清华大学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在“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和“行胜于言”校风的熏陶下,一代代清华人在这里学习成长,并从这里走向广阔的天地。创新同样也是清华文化中的重要元素。1920xx年毕业的校友们赠送给母校一块刻着“人文日新”的牌匾,如今这块牌匾仍高悬在大礼堂南墙上。其中的“日新”二字出自古代典籍《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为学绝不能因循守旧,而要革故鼎新,勇于突破。实际上,追求创新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清华人的血脉,并化为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具体行动。20xx年,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验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其论文被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誉为“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就在今年8月21日,施一公院士领衔的团队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同时发表两篇论文,首次解析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揭示了其基本工作机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都评价这一成果为“巨大的突破”。
朝气与活力是青春的标志,创新也应当是青春的标志。研究生阶段是奠定学术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时期。事实上,很多学术大师都是在研究生阶段获得了一生中第一个甚至是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因为电影《美丽心灵》而为公众熟知的纳什,在其22岁时完成的博士论文中就提出了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而这正是他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最重要的基础。著名生物学家克里克也是在他的博士生阶段揭开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奥秘,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从而获得1962年诺贝尔奖。青年永远是创新的生力军,希望你们在研究生阶段充分发掘自己的创新潜能,为青春岁月刻下最难忘的印记。
成为优秀的创新者,要敢于质疑。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学术进展,往往都是在最熟视无睹、人云亦云的地方取得突破的。成为优秀的创新者,要善于合作,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火花,在交流合作中提升学术水平。当然,成为优秀的创新者,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给知识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你们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质疑、合作、想象力都很重要,但今天我更想强调的是,创新者要敢于选择有挑战性的目标,不畏惧创新之路的艰辛。正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爱好登山的人都知道,攀登珠穆朗玛峰有南北两条路线,南坡易、北坡难,攀登北坡除了要克服严寒缺氧,战胜陡峭悬崖外,还需要跨越“北坳”冰陡坡、“大风口”以及被称为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三大难关。真正的登山者更愿意选择北坡,在极限挑战中锤炼无所畏惧的勇气。无论选择南坡还是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勇士,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我相信,选择北坡的人一定能看到更加奇异的风景,沿途的艰辛以及经历艰辛的过程一定会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创新同样是一个攀登的过程,探索的道路越艰险,达到的境界越高远。
英国数学家怀尔斯从小喜欢数学,10岁时就立志要征服300多年未被证明的费马大定理。33岁时,已成为著名数论学家的怀尔斯,决定放弃所有与证明费马大定理无关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失败风险极高的研究之中。通过长达7年的努力,他完成了这一证明。然而,他的论文在审稿过程中被发现存在一个重要缺陷。怀尔斯在解决这个缺陷的过程中一度面临绝境,但他坚持了下来,用392天最终做出了完美的证明。怀尔斯凭借他过人的勇气和执着努力,不仅登上了数学王国的高峰,更是收获了非同寻常的人生体验。他说:“再没有别的问题能像费马大定理一样对我有同样的意义。我拥有如此少有的特权,在我的成年时期实现我童年的梦想。”无论做什么事情,清华人都永远追求卓越。我希望,大家在学术研究中选择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执着坚守,“衣带渐宽终不悔”,做不畏艰辛的创新者!
同学们,未来属于每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理想、敢于创新的人。你们是清华园的主人,你们将在这里播种耕耘,并收获属于你们自己的创新成果。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来自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的6xx4名新同学欢聚一堂,隆重举行20xx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在今后几年的校园生活中,你们的人生之舟将驶入一段全新的旅程,探索创造新知,培育职业素养,在这里完成青春的再一次蜕变。你们的思想将更加成熟,羽翼会更加丰满。你们将不再只是既有思想、知识、技能的学习者、接受者,更将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的创造者、贡献者。同学们,今后几年也可能是你们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系统学习,你们自然会更多地思考自己未来的工作和职业的选择,更现实地考虑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这可能会让你们更加关注身边的、眼前的、局部的事物。这是一个迷茫、探索和“作茧”的过程。我希望你们在这一过程中,勇于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化茧成蝶,收获新的成长。
突破自我,首先要突破眼界的局限。眼界有多宽,追求就有多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眼界就是你的世界。在清华的一些演讲会上,我发现很多同学提问时,话题总是绕不开身边的事情,即使谈到一些大的问题,往往也是从自身的视角出发。
今年毕业的法学院许吉如同学,曾作为交换生前往海外学习。后来,她在写给我的一封信中说到,使她感到惊讶的是,海外的学生能够跨越自己的国籍和文化背景、站在整个世界的轴心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她有两位室友,一位是来自瑞士的交换生,选修了最难学的阿拉伯语课程,原因是对中东—欧洲关系很感兴趣;另一位美国室友,则对南亚地区情有独钟,说以后要致力于研究、检验各种经济援助计划究竟有没有解决亚洲的贫困问题。两位室友对于自己的城市、国家之外的地区的高度关切,令她称奇和深思。
这也让我深思,清华的同学,能否多关注一些与今天的自己无关、看来无用的东西,并由此建立起你的理想和情怀。因为只有眼界开阔、视野宽广的人,才能把目光投向与自己无关的人、无关的事、甚至无关的国度。今年,清华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的首批6位同学将陆续前往阿联酋、巴基斯坦、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深入当地去开展与他们的生活完全不相干的研究。他们为我们、也为清华打开了认识当代世界的新窗口,让我们在这里祝福他们,也感谢他们。这6位同学是:王霆懿、涂华忠、谢超、周燕、薛松、田嘉。同学们,我也希望你们今天读研不要仅仅是为了今后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职业,甚至不是为了发现值得奋斗的事业,而是要为寻找更明晰的人生方向做好准备。
突破自我,就是要突破追求的极限。做人、做事、做学问,都是一个过程。你的追求就是你的人生,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求的结果,而在于追求的过程。有更大的追求,人生才能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突破追求的极限,意味着你要不断突破追求的目标。我们尊敬的老学长、应用数学大师林家翘先生,当年曾对他的老朋友、也是清华老学长的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讲,“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据何先生回忆,1933到1934年,林家翘大一时选修萨本栋教授的普通物理课。季终考试时,萨本栋和同仁研究某试题所有可能答法,看林家翘能否采用最简洁最漂亮的答案,结果林家翘的答案出乎所有教授意料,他的答案“比预想的答案都要高明!”同学们,对目标的突破,不仅是追求完美的答案,更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探寻人们预想不到的答案,这就是清华人的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突破追求的极限,更意味着你要突破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什么,选择什么,追求什么,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今年是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50周年,当年有一大批清华人为此隐姓埋名、默默奉献,邓稼先学长等xx名“两弹一星”功臣就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王淦昌学长那句“我愿以身许国”,道出了清华人突破自我价值实现的家国情怀。清华是一个有理想的学校,清华人追求的并非一己之私,而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类文明进步。这是清华和广大清华人赢得社会尊重的真正原因,也正是厚德载物的深刻涵义。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够跳出自我欣赏、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小圈子,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生命的意义。
突破自我,还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刚才鲁白教授也谈到了勇气。《孙子·始计》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勇敢,有勇气,有胆量,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的品质。这种勇气,在今天不是要你们流血牺牲,不是要你们面对灾患,也不是让你们浪迹天涯,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习惯、摆脱从众的心理、冲破世俗的困扰。
作为一名有勇气的清华人,就是要在当今社会推崇时尚、快餐、夸夸其谈之时,深深地懂得科学上没有捷径,做人也没有捷径,就是要敢于坚持自己,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施一公教授认为,“圆滑的人是不适合做科学家的”。当别人都很浮躁,选择做简单题目、短平快项目的时候,你能不跟风、不从众,不随波逐流,敢于选择别人不敢做的题目,勇于做冷、偏、尖、深的课题。你不是为了展示自己,不是世故地做学问,不是投机取巧走捷径,而是能够认认真真地下笨功夫。正如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所倡导的——“沉潜治学、朴实无华、不尚标榜、不尚宣传、诚诚恳恳、实实在在的研究科学”。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几年,勇敢地突破眼界的局限、追求的极限,实现人生中最美丽的一次蜕变。
谢谢大家。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二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时光飞逝,眨眼间,我美好的初一已悄悄从笔尖流过。
在初一的学习时光里,我笑过,哭过,那些偶尔失败时流下的眼泪,则化成了如今宝贵的学习经验。
曾记否,多少夜晚挑灯夜读,笔尖在洁白的草稿纸上轻而快地跳着芭蕾舞,数字和公式布满了我的脑海,而考试的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于是带着哭腔,缓缓推开老师办公室那扇半掩着的门。
老师说,学习就像是农民伯伯培育蔬果,我们需要用耐心和勤劳作为培育基础,用方法作肥料,这样才能让学习的树儿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于是我遵循了老师的教诲,每次完成作业后,每次考试结束后,都将打到我的一个个难题集中在错题本上。如复一日,我每天都与错题难题较量一阵;日积月累,曾把我打倒的难题终于按捺不住了倒下,就这样劈波斩浪,我的那棵学习树的枝干不断向四周延伸。
我的那棵学习树对仅有的肥料并不满足,于是我捧起了名著,捧起了古诗文;于是我打开了英汉大字典,开始了新的征途。
就这样我在学习的旅途中不停跋涉,给我的学习树不停的浇水施肥,我坚信,终究有一天,它可以开花结果!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三
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相聚在这熟悉的校园,今天我们迎来了新学年的开学典礼。那么你对大学老师在开学典礼要说些什么有兴趣吗?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推荐20xx清华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
演讲稿。
希望你喜欢。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百年清华又一次张开双臂,迎接20xx级研究生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研究生是求学生涯的新阶段,也是人生旅途的新起点。选择深造,因为你们怀揣着更大的梦想;选择清华,因为这里是圆梦的舞台。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同学是第一次来到清华,你们是清华园的新主人,也是清华的新生力量。我相信,清华会成为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你们中有些同学曾在清华学习过,我希望再次成为新生的你们,与母校一起继续成长进步。你们中还有来自88个国家的留学生。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的timothyhesler,曾在清华英语夏令营为大一本科生短期授课,对清华浓厚的学术氛围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考虑继续深造时,清华-mit全球mba项目成为他的首选。我相信,未来的清华会成为全球更多优秀学子圆梦的地方。
清华大学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在“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和“行胜于言”校风的熏陶下,一代代清华人在这里学习成长,并从这里走向广阔的天地。创新同样也是清华文化中的重要元素。1920xx年毕业的校友们赠送给母校一块刻着“人文日新”的牌匾,如今这块牌匾仍高悬在大礼堂南墙上。其中的“日新”二字出自古代典籍《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为学绝不能因循守旧,而要革故鼎新,勇于突破。实际上,追求创新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清华人的血脉,并化为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具体行动。20xx年,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验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其论文被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誉为“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就在今年8月21日,施一公院士领衔的团队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同时发表两篇论文,首次解析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揭示了其基本工作机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都评价这一成果为“巨大的突破”。
朝气与活力是青春的标志,创新也应当是青春的标志。研究生阶段是奠定学术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时期。事实上,很多学术大师都是在研究生阶段获得了一生中第一个甚至是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因为电影《美丽心灵》而为公众熟知的纳什,在其22岁时完成的博士论文中就提出了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而这正是他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最重要的基础。著名生物学家克里克也是在他的博士生阶段揭开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奥秘,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从而获得1962年诺贝尔奖。青年永远是创新的生力军,希望你们在研究生阶段充分发掘自己的创新潜能,为青春岁月刻下最难忘的印记。
质疑、合作、想象力都很重要,但今天我更想强调的是,创新者要敢于选择有挑战性的目标,不畏惧创新之路的艰辛。正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爱好登山的人都知道,攀登珠穆朗玛峰有南北两条路线,南坡易、北坡难,攀登北坡除了要克服严寒缺氧,战胜陡峭悬崖外,还需要跨越“北坳”冰陡坡、“大风口”以及被称为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三大难关。真正的登山者更愿意选择北坡,在极限挑战中锤炼无所畏惧的勇气。无论选择南坡还是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勇士,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我相信,选择北坡的人一定能看到更加奇异的风景,沿途的艰辛以及经历艰辛的过程一定会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创新同样是一个攀登的过程,探索的道路越艰险,达到的境界越高远。
英国数学家怀尔斯从小喜欢数学,10岁时就立志要征服300多年未被证明的费马大定理。33岁时,已成为著名数论学家的怀尔斯,决定放弃所有与证明费马大定理无关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失败风险极高的研究之中。通过长达7年的努力,他完成了这一证明。然而,他的论文在审稿过程中被发现存在一个重要缺陷。怀尔斯在解决本站这个缺陷的过程中一度面临绝境,但他坚持了下来,用392天最终做出了完美的证明。怀尔斯凭借他过人的勇气和执着努力,不仅登上了数学王国的高峰,更是收获了非同寻常的人生体验。他说:“再没有别的问题能像费马大定理一样对我有同样的意义。我拥有如此少有的特权,在我的成年时期实现我童年的梦想。”无论做什么事情,清华人都永远追求卓越。我希望,大家在学术研究中选择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执着坚守,“衣带渐宽终不悔”,做不畏艰辛的创新者!
同学们,未来属于每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理想、敢于创新的人。你们是清华园的主人,你们将在这里播种耕耘,并收获属于你们自己的创新成果。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
谢谢大家!
同学们,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此时此刻,你们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当然,你们更多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大学迎接你们的不仅有梦想、荣誉、激情和浪漫,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经历挫折、经历失败。
第一次班会,你会发现自己思想不深、视野不宽,不再是群体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课,你会感到节奏太快、难以适应,不再是老师目光的焦点;第一次考试,你可能成绩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于是,你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以往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甚至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能力潜质。同学们,挫败感是走向虚空沉沦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你们无疑是优秀的。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你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没了,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
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清华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来访,我们说起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却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20%多的诺贝尔奖。交流过程中,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我说,在中国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中。
国学。
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我问他,是不是这样?本萨森校长说,不仅如此,犹太家长还会问“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
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欢迎各位来到清华大学。很早就已接到学校的通知,要在今天的迎新会上发言,但想来想去,确实不知道在这个场合应该跟大家讲些什么。不瞒大家说,我儿子和大家一样,今年也参加了高考。尽管他也把考取清华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虽然竭尽全力,还是没能如愿。所以说,至少在我儿子的眼中,在座的各位毫无疑问都是成功人士。在这里,请大家接受我的诚挚的祝贺。
既然如此,我想,在今天这个场合,我也许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成功的一些看法,或者说,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今正在成为我们主导价值目标的成功理念。
我们从中学进入大学学习,首先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也许就是如何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在中学阶段,这个目标是清晰而明确的——不用说,那就是高考。不光是我们自己,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氛围都在日复一日地强化着这个目标,我们几乎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关于这一点,我想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深切的体会。可是在进入大学以后,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特别清晰、具体的目标,转瞬之间已变得暧昧不明。即便我们仍然把追求成功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要比高考这杆标尺复杂得多,也诡异得多——比方说,有些人仅仅因为与生俱来的高颜值,就轻易地取得了所谓的“成功”。今天,我们需要自己来发现、设计和决定自己的未来,并为此承担责任,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课题。
本来,对于“什么是成功”这样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但毋庸讳言,由于整个社会日益功利化的趋势,我们对于成功这样一个理念的理解,已经极大地狭窄化、乃至于庸俗化了。似乎所有的目标都可以用金钱、豪宅、知名度、媒体的曝光率来衡量,如果我们不幸没有这些炫目的饰物来装点我们的人生,那我们仅仅是活着,但并不“存在”。可以说,这样一种极其狭隘和庸俗的成功理念,给这个社会的每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给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毁灭性的扭曲和破坏。它还导致了这样一个后果:我们仅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存在感而活着。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据说是为了追求幸福。可是,伴随着我们对成功理解的狭窄化和僵硬化,我们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幸福的能力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有一位成功企业家曾经告诉我,在他们老家流传着这样一个。
格言。
: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苦恼都是邻居造成的。我们奋斗了一辈子,似乎就是为了把房子建得比邻居漂亮一些,似乎就是为了在邻居的眼中造成这样一个虚幻的投影:我是幸福的。在许许多多的有关“幸福”的定义中,我认为瑞典作家拉格洛芙的说法最为精妙。她说,幸福就是对责任的自觉承担。比如说,一位母亲尽管经受了分娩的巨大痛苦,尽管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付出了无数的辛劳,我们都会一致同意:做一个母亲是幸福的。因为她自觉地承担了这个责任。所以,在诸位刚刚跨入大学校门,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之际,我希望各位不要忘记拉格洛芙的忠告。从某种意义上说,自觉地承担责任,是我们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
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学者曾经跟我说,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去了美国之后,学业大多十分优秀。他们中的很多人能比较容易进入最优秀的前20%,却很难进入最顶尖的前5%行列。这是为什么呢?这位学者的答案是:中国的学生虽然聪明,也很用功,但缺乏想象力,缺乏深厚的人文素养。我想,他的话或许有些道理。在我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或许还涉及我们对于成功的理解和定位。如果我们把世俗的、功利化的成功作为唯一的目标,这些目标一旦实现——比如进入欧美名校、有一份稳定而待遇优厚的工作等等,我们奋斗的动力就会随之失去。我们知道,从事一流的科学和学术研究,有时需要忍受长年累月、默默无闻的奉献与孤独。为了追求和坚持真理,有时不仅得不到世俗的成功,还要承担各种风险和牺牲。胡适先生曾说,做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要做到不降志,不辱身,不赶时髦,不避风险。如果我们没有获得超越于一般功利心之上的真正动力,我们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也很难去从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学术研究。
对于这样一些问题,我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如果需要我给大家提出一些建议,我愿意用下面这段话与大家共勉:
做一个诚实而有趣味的人,
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社会关怀的人,
做一个热爱自己的志业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人。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四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你们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憧憬,正式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精心培养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致以诚挚的感谢!
大学生活即将拉开帷幕。你们一定很好奇,大学阶段同以往的教育有何不同,清华会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如同刚才你们学长所说的,不只是男女生比例的不同,也不只是发型的改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个性和谐的人,而不是‘专家’,应始终成为学校的目标。”他还认为,“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在清华,你们将接受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洞悉自然、人生和社会,为成就美好的未来做好准备。当你们离开清华以后,伴随你们的将是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还有历久弥新的清华精神。
同学们,一百年前,19的11月5日,梁启超先生来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发表演讲。他引用《周易》中“乾”“坤”两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解如何成为“真君子”。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了清华的`校训。今天,在这里,我也想谈谈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清华人。
王老师虽然不同意这名同学的观点,但高度肯定了他的质疑精神。在大学里什么是“好学生”?好学生不再是像过去那样把已有的知识烂熟于心,而是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心智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过程。当你们今后进入了社会,在面对他人的质疑和指责,不被理解、不被欣赏的时候,你只有具备了独立人格,才能始终坚持心中的理想追求,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始终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做清华人,就是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坦率地讲,你们以往的高分,大多来自应试教育环境中对于特定问题所寻找的标准答案,而大学需要的是自己主动去寻找问题。文小刚教授对我说,清华学生找老师往往是因为学习、生活上遇到了困难,而不是因为有了好的想法或者有意思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主动才能发现问题,消极被动只能让生命慢慢耗尽。王小勤教授也跟我说,中美两国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主动性和激情,他见过的最好学生都是会主动提问的学生。这种主动性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人生的态度上。只有充满激情地去探索、去思考,积极主动地投入和行动,你的大学生活乃至人生才会更加精彩。在清华,按部就班、三点一线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热情、专注,主动地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自己去发现一些活跃的思想、领域和团体。这也是清华努力为每位学生成长所提供的土壤和文化。在清华,课堂上有大师授课,有丰厚的教学资源,课外还有很多等着你们去体验。清华有全国最好的创新创业平台,x-lab已经吸引了250多个项目申请、5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很多已经获得了外部投资;这里有全国最好的创客项目,国内外顶级创客会与你们分享经验、携手合作,帮助你们把创意变为现实;这里还有200多家社团协会,涵盖文化、艺术、科创、体育、公益和素质拓展等方方面面。你们要学会选择,主动接触课内外的东西,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体验别样的挑战和乐趣,赋予大学生活全新的意义和价值。
做清华人,还要学会包容和欣赏。对于你们而言,有了高分,更要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的情感,学会与人沟通。独立并不难,从众更易,既善独立又能合作,才是最难的。前些天我参加苏世民学者项目的夏令营,西门子基础设施与城市业务首席执行官博乐仁(rolandbusch)先生谈到,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但一个团队却有可能做到完美。我参观过校友创办的很多公司,他们说创业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技术,不是资金,而是创建一个和衷共济的团队。所以,你们要在集体中深刻理解团队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们相互了解和理解,包容彼此的不同,学会欣赏多样性。清华也会为你们的团队协作提供平台。去年,学校推出了极限挑战课程,将选课的学生分成8个组,每组有9~10个来自不同院系的队员,由同学们在80个小时内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机器人巡线、航拍等技术攻关,并草拟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商业策划书。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技术攻坚,也需要工艺设计、人文探索、团队组织,只有彼此尊重、包容和欣赏,才能做好项目规划、时间管理和跨学科知识学习,并最终通过答辩,获得风险投资人的认可。
同学们,现在你们对清华园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总想在一步一景中感悟她的宁静与美好。当一切渐渐归于平静,你们难免会发现有很多不满意,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你们已是清华园的主人。希望你们不要习惯于从这些问题旁边溜走,不要放之任之,而是要敢于提出问题;不仅要敢于提出问题,还要学会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设性方案;不仅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更要敢于担当,作为一个领导者、参与者,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今天,只有以这种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个问题,你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大问题。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五
这次疫情十分恶劣,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席卷全国。举国陷入高度戒备状态。
据专家介绍这次肺炎疫情甚至比20__年的非典还要严重。它的潜伏期很长,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并且传染性极强,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被传染。对此我们也一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好好待在家里,不串门、不东走西走,不给国家添乱。若如出门必戴口罩,在家也要勤洗手,做好防范工作。
他们长期处于紧绷状态,时刻待命,甚至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而且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必须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和严密的口罩,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画面“触目惊心”。是想她们也是一位位普通人啊,在大家人心惶惶的时刻,凭什么她们就一定要承受这种辛苦,那是因为他们有高度的责任感,一心为救人,一心为祖国!这种高尚的品质怎能不让我感动呢。
看着媒体报道中他们日夜劳累的脸庞,那一位位因疲惫而直接坐在医院走道睡去的医护人员。望着请愿书上那一个个红手印,“我参加过非典疫情,我有经验,让我去!”“我自愿参加此次肺炎疫情工作。”这无不彰显着医护人员的优秀品质:八方有难,一方支援,当得知国家有危险时,是这群白衣天使,他们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当武汉疫情严重时,是这群白衣战士,他们又毫不犹豫地奔赴武汉。
全国各地令人敬佩的医护人员不胜枚举,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绝对要数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他们在疫情爆发的前期就决然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就是治疗病人。他们虽然已经高龄,但面对如此可怕的病毒却毫不畏惧,尽自己的能力,想方设法,殚精竭虑,只为拯救这些疫情患者。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看见越来越多冲锋陷阵的天使,除了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还有那些病毒的检验人员,社区工作者,火神山建设者等。无不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场战“疫”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进战疫情。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我坚信阴霾终将散去,阳光依旧温暖。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六
今天迎来清华大学的开学典礼,我期待你们用蓬勃朝气,激荡水木清华的人文日新,见证你们以青春梦想,砥砺百年学府的自强不息。下面由本站小编向你推荐清华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
演讲稿。
希望你满意。
大学是一个需要宁静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的职能越来越多,社会也越来越喧嚣浮躁,大学在当下尤其要强调远离世俗利益的诱惑,驱除急功近利的障蔽,真正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万物得其本者生”,大学必须牢记并笃行育人的根本任务,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到人才培养上。大学需要一个安静美丽的校园,校园的风貌体现了大学的品位和境界。
你们现在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安静下来,忘却曾经的成绩和掌声,忘却一时的满足和得意,解放心灵、释放真我,在宁静中寻找新的梦想。
希望你们在宁静中追问本心。青年人应该努力充实精神而不是崇拜物质,应该直面内心而不是随波逐流,应该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一个人如果缺乏内心的指引,就很容易在一片嘈杂声中迷失自我,耗尽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最多只能得到平庸的优秀和贫乏的成功。同学们,你们需要反复地追问,什么是自己最喜欢、最热爱的?什么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是你们前进的不竭动力。追随本心的召唤,你们才能铸就无悔的人生。
希望你们在宁静中坚守初心。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你们会面对很多选择,只有坚守初心,才能抵御诱惑,才能不忘记为什么出发。
希望你们在宁静中笃学砥砺。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不仅需要安静的环境,更需要安静的内心。只有心无旁骛、潜心笃学,才能获得真知、增长才干;只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才能超越自我、升华人生。
同学们,勤奋是理想的阶梯,困难是人生的试金石,在宁静中笃学、在砥砺中前行,你们就一定能创造无限美好的未来!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很荣幸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欢迎你们加入清华大学——期待你们用蓬勃朝气,激荡水木清华的人文日新;见证你们以青春梦想,砥砺百年学府的自强不息。
和去年一样,我在给新生的邀请信中希望大家独自来报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现场,看到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带着行李来的。新疆的再木然·乌斯曼同学一个人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广西柳州也有四个同学,说服父母,结伴而行。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开始学会走向独立表示赞赏和敬意。
同学们,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此时此刻,你们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当然,你们更多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大学迎接你们的不仅有梦想、荣誉、激情和浪漫,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经历挫折、经历失败。第一次班会,你会发现自己思想不深、视野不宽,不再是群体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课,你会感到节奏太快、难以适应,不再是老师目光的焦点;第一次考试,你可能成绩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于是,你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以往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甚至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能力潜质。同学们,挫败感是走向虚空沉沦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你们无疑是优秀的。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你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没了,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搜狐ceo张朝阳当初在清华念书时,也对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很有挫败感,考试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开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里游泳,或者每天绕圆明园跑上几公里。正是经历了这种挫败,让他逐步增强了自信,敢于直面各种挑战,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同学们,清华园紧张充实的生活会让你慢慢认识到,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我校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来访,我们说起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却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20%多的诺贝尔奖。交流过程中,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我说,在中国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中。
国学。
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我问他,是不是这样?本萨森校长说,不仅如此,犹太家长还会问“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同学们,挑战和超越的接力棒现在已经传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带走的不止是老师教的知识和方法,更多的是自己未知的问题。祝愿你们在反思中学会批判,在挫败中经历成长,在挑战中赢得未来,在美丽的清华园度过不曾虚度的青春时光!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你们带着激动与期待、怀着憧憬与梦想走进了清华园。首先,我要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始,你们将从此在清华园开启一段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我们的老学长曹禺先生晚年回忆大学岁月时,曾饱含深情地写到:“我感谢水木清华,这美妙无比的大花园里的花花草草,我走出图书馆,才觉出春风、杨柳、浅溪、白石,水波上浮荡的黄嘴雏鸭,感到青春自由的气息迎面而来。”我也想起,我们1920级学长、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在弥留之际对护士不停地说:“这里是清华大学。”那时先生还想到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相信,工作和生活了20xx年的清华,一定是他最牵挂的地方。
同学们,今天你们踏着先辈的足迹走进清华园,也许你们在卧谈时会分享漫步主干道的惬意,谈论参观图书馆、实验室的兴奋;也许你们会被荷塘的一汪秋水所吸引,被自习教室的一片宁静所感染。的确,清华是最美的,但清华的美不仅在于她融古典和现代、汇东方与西方的建筑,也不在于校园的千多种树木和数不清的花草,而在于她始终拥有一批传播知识、启蒙思想、激励精神、探索未知的大师和学者。正是有他们的启迪和引领,清华才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造就了一代代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正如清华老校友、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清华颂》中深情地写道:“清华园,永远占据着我的心灵。回忆起清华园,就像回忆我的母亲。”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三点感想。
一是学会“做人”,做诚信的人,做实干的人,做有责任感的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朱镕基学长曾经满怀深情地回忆当年在校时,电机系主任章名涛先生的一席话:“你们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学‘为学’”。正所谓“为学先为人”,你们进入清华,首要的是学会做人。清华倡导“严谨为学、诚信为人”,诚信、严谨,不光是做学问的基本要求,更是做人的一种修为。希望同学们记住,诚信乃立身之本、立业之基。大家更要记住,百年清华始终与祖国和民族命运相联、荣辱与共,进入清华人的行列就肩负起了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为此,同学们要恪守行胜于言的校风,发扬清华人的实干精神,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实践中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将来像前辈清华人一样,以自己的所学所长回报社会,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
我写信希望同学们独自来学校报到,就是希望大家从独立生活开始,进而学会独立思考、培养独立人格。独立生活是一种自主、自立的生活态度,让大家能够独自面对和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选择。独立思考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让大家遇事不跟风、不盲从、不随波逐流。独立人格是一种不依附他人和权威,具有自我人性与追求的精神品格。只有学会了独立思考、具备了独立人格,才能帮助你们激发好奇心、启迪想象力、建立批判性思维,才能促使你们真正走向成熟,也才意味着你们可以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七
1、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2、赚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种水平,能力可以练,水平是轻易练不出来的。
3、年轻人不可以太狂。
4、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
5、这个世界上好书很多,可以改变命运的书很少。
6、这个世界上朋友很多,可以用一生托付的朋友很少。
7、如果发现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件事,一本书,可以改变你的命运。一定要想办法跟他发生关系,否则,他就跟你没关系。
8、当一个人没有成功的时候,装也装出成功的样子。(因为装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
9、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你没有使用,说明你没有用。
10、别人对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命运。
11、笑由心生。
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八
感谢dean·mcgill,感谢david,各位斯坦福的老师和同学们,下午好!这是我首次用英文公开交流,用英文对我还是一个挑战,但今天我会努力尝试一下。
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关系。
首先,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作用显着。近几年,中国对全球的经济增长贡献率都高达50%以上。
其次,中国制造对全球人类基本生活品质(无论发达地区还是发展中地区)都是有贡献的。正是中国制造的低廉价格,使得全球接近57%的中低收入人口,以最低的价格消费着维持日常生活,这些简单数字呈现的是全球40亿人生活的基本保障。
另一方面,同样一组数据,也可以解读为:中国制造仍然停留在全球生产分工链条的低端。一部售价超过650美元的iphone6,留给中国的价值,只有组装环节的劳务费,约11美元。
中国过去三十年快速发展的模式,未来还会复制下去吗?
中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的资源整合,是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据测算,过去三十年,中国的资本回报率保持在25~30%。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逻辑已经悄然改变。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边际效应递减,近年来,新的经济动力来自于学习和创新。
中国一个典型的创新是行业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新能源技术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除了行业创新,另一个典型的创新是区域创新。
中国各区域发展不平衡,我们看到西部地区依然在走资源整合的路子,发达城市在二十年前已经开始了高新科技的产业政策支持创新,现在已经是不同行业创新的聚集地,我们也看到一些二线城市,既有资源整合的影子,也有创新产业的影子。
中国企业和城市都面临一个转型的问题、创新的问题。这对中国这个经济体有影响,对全球经济也有影响。
二、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国。
我第二个要谈的是中国的互联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正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映射,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从粗放发展到创新发展的转型。
xx年开始,全球步入移动互联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之同步。在移动互联时代,新的生存法则就是创新。移动互联时代的创新带来的是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大机会。中国移动互联增长最为快速、最生机勃勃的领域,恰恰是中国基础行业发展最弱的领域。中国人习惯把这一现象称为“弯道超车”。例如,在中国的金融行业,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严重拖累信用卡的发行,信用卡的普及率极低反而成为移动互联快速成长的沃土。
xx年,中国共有45.24亿笔交易脱离pos机的限制,通过手机端简单的一个密码输入完成,交易额高达22.59万亿元。就在两周之前的中国新年除夕当天,微信红包带来的移动端小额交易总量达10.1亿次。短短两年间,中国在手机端重构了一个更快速、更便捷、普及率更广的金融体系。
这个例子说明,中国原先信用卡的不足、支票的缺失,让中国跨越成长,中国不需要支票,直接进入更便捷的手机支付时代,相比之下,美国因为其完善的金融系统,还停留在pos机端刷卡阶段。
移动支付方面,中国目前有所超越,美国是否会在下一轮有一个大的反超?这种互相超越的过程或许会成为大家互惠成长的方式。
再谈中国电子商务。中国的人均商业面积小,物流费用高。在过去,货物从广州运至北京甚至比运到美国西海岸还贵。蓬勃的商业需求与落后的商业基础设施之间的巨大落差,催生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崛起。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电子商务公司,服务着3.34亿人;排名第二的京东,覆盖了中国85%的行政区划。以211的配送法则(上午11点前下单,当天到货;晚上11点前下单,第二天15点前到货)让普通中国百姓享受着全球性价比最高的配送服务。
从腾讯的视角来看,移动互联是中国包容性增长的动力,是6.3亿中国农村居民得到可能发展机会的杠杆,也是中国缩减数字鸿沟,为世界的均衡发展做出贡献的机会。
移动互联时代,中国新一批崛起的手机制造商让全球的移动互联接入成本降到100美金之下,而4g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边际利润很低的用户成为可能。
腾讯公益基金会已经开始在中国的农村开展“新乡村行动”。以贵州黎平的移动互联扶持农村发展项目为例,农村人民通过手机得到教育、医疗、交通、公共服务的信息,效果不错。移动互联对欠发达地区人民的专项服务将会成为新的需求和趋势。腾讯公益通过移动终端推动人人可公益的理念,目前总计2800万人次参与,总捐款额达3亿元,这可能是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公益平台之一。移动互联,可以更深更广地服务于最多可能的受众。
生于草莽让我们更加富有创造力。腾讯等中国互联网公司,正是生于草莽,顺势而为,把握住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的变迁,发掘出中国用户最为迫切的需求,从互联网时代的生存阶段跳跃到移动互联的发展阶段。
生于草莽让我们专注于高效执行,这是中国能够弯道超车的秘诀之一。中国的创新效率单项排名在xx年达到全球第一。需要指出的是,创新效率并不是指中国最具创新性,而是说中国将创新落地的能力非同一般。
生于草莽让我们集中优势力量,以点带面突破,形成产业链。这大概是中国弯道超车的另一个秘诀。在中国,既有深圳南山、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这样的世界级创新基地,也有天津滨海、成都高新、武汉光谷这样蓬勃发展的第二梯队。
生于草莽让我们更接地气,从人性洞察出发,让产品嵌入我们对人的根本需求的理解,这样的产品及创新将更具有生命力。微信就是满足和把握移动互联网人与人交往需求与人性特点的一个典型创新案例。
微信从初期的摇一摇、语音消息、附近的人等基础功能发掘,到“朋友圈”功能,创建了公众平台生态、实现移动端支付,未来微信还将连接各种智能硬件和服务。
三、中美携手美好的未来。
我第三个要谈的是中美之间。
xx年开始的全球互联网由pc端向移动端转移的大弯道上,中美两国共同成为全球移动互联行业的引领者。目前在全球市值前10位的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京东等四家来自中国,其他六家来自美国,他们为世界共同创造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市值,影响着全球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发展,美国的发展,未来世界的发展,必然是要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人很看重一个概念,叫做“势”。它由另外两个中国字“执”和“力”构成,意义接近于力量、趋势、影响力等。但我认为,这个势更接近于“动力、动能”。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奇迹之旅起始于1980年的一个靠近香港渔村。这个渔村叫“深圳”。30年过去,这个偏僻陌生的渔村已经成长为人口过千万的大都会,也是腾讯的诞生地。驱动这一巨变的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势”。三十年后,中国与世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连接、学习、创新、合作,新的一个“势”正在中国升起。
中国转型是否成功?波动、阵痛、起伏必然是有的,我们看到了“势”,就看到了未来乐观的前景。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势之一。mobile·internet不仅是技术上说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结合,而且在可穿戴设备逐渐涌现、智能家电开始走入千家万户、车联网已经部分实现的时代,mobile·internet已经在反映科技进步的方向和状态。
未来的发展,需要看到未来的“势”在哪里。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互联网的未来,我个人较为关注的是,移动互联即将要改变的地方。世界上依然有43亿人还无法联网,其中90%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地区,仅仅依靠互联网获取信息都遥不可及。未来,改变他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巨大挑战。这一“势”具备之后,就势而为的应当是未来成长起来的人。那就是在座各位同学的这一代年轻人,我们称之为“90后”的人们。
这次在斯坦福大学半年,我接触的美国90后的大学生们,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清晰的目标,很清楚自己现在在干什么,计划要干什么。我也看到了你们关注他人、与人合作的美德。在中国,90后是最为自由的一代,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的一代人。未来的社会改变,我们期望中美90后的合作。
美国的90后依托美国在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领先的技术,中国的90后生于发展中国家,理解不发达地区人们的需求。未来亟需联网的43亿人,90%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生活的改变,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携手。未来的社会进步,我们期望中美90后的携手。创新能力很强的美国90后,创新落地能力很强的中国90后,中美90后的携手正是合适的人选。
当中美的90后联手之后,可以用最有想象力的产品和服务,最符合社会效益的商业模式,和最接地气的执行力,用移动互联的技术改变提升全球人民生活的福祉。不似我蹩脚的英语,我期许,年轻的中国90后能与美国年轻人找到共同语言,说不定是一种超越自然语言的语言。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班的***。现任**班班长。今天,我十分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参加学生会主席的竞选。同时也感谢学校能给我提供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够在这里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我加入学生会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总结了一些教训。由于我曾担任第五届学生会副主席一职,因此我对学生会个方面的情况以及学生会干部应尽的职责还是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的。这也是我今天能够自信地站在这里参加竞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年多的工作中,我深感作为学生会领导干部的责任之重。因此,如果我当选为学生会主席,我会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这分来之不易的工作。
作为一名好的学生干部,最首要的就是要有工作热情。因为热情是工作的原动力。有了热情,才能更主动地服务于同学。其次,具有团队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集体中,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可见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想搞好一个组织,就得分工合作,结合团队的最大力量,进而建设更好的学生会!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是保持组织先进性,创新性的标志。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能够保持自身的创新以及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是组织发展的关键。而作为学校中大意个重要组织,其内部的团队协作以及同外界的交流是保持与时俱进的关键。所以,我认为同外部的交流也将成为学生会工作的重要方面。
学生会是学校与学生们沟通的桥梁,更是学生的自治组织。我们的工作是为了每一个同学,因此,如果我当选为学生会主席,我会让每一个同学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发挥同学们主任翁的部分。我们可以在每个班级中设立意见箱,每月进行一次民意调查,察纳雅言,弥漏补缺,同时建立学生会宣传栏以及学生会专题板报,及时地把学生会的工作情况,各项活动安排以及考核成绩公布给大家。真正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把成绩留给大家,把意见留给我们,我们才能更好地工作,为校园建设尽心尽力。
从学生会自身来说,我们的口号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是成功的关键之一。所以,我要建立一支高效率,强素质的干部队伍,成为值得同学们信赖的人。
总之,如果我担任学生会主席一职,我会坚持以大多数同学的利益为重,决不以公谋私,努力把学生会打造成为一个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高度自治,体现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团体。
我知道,再多灿烂的话语也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激情与智慧,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之路上的鲜花。
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但我更需要的是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也许在我以前的工作中有些美中不足,但对比昨天,我相信,明天的我会更出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十
《我是歌手》这档歌唱节目让大家重新认识和喜欢上了了这位身上具有浓厚文艺和人文气息的歌手李健,以下这篇是李健回到母校清华时所做的演讲,虽然很长,但认真看完,相信大家一定会对音乐和人生有新的思索和认识。
时隔多年,再一次来到(清华)西阶,跟过去已经完全不一样,条件好太多了。2019年前,我在这里学过信号与系统(笑声)。当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多年之后我会在这里讲音乐。生活真的是太奇妙了!而且我发现,清华女同学的比例好像高了一点(笑声),人文环境好了很多。尤其是后面站着的朋友,非常辛苦,非常感谢你们,这么热还能过来看我讲演。其实我一小时之前还在游泳,工作人员问:“健哥,你准备得怎么样了?”我说我还没准备呢!工作人员就很惊讶。后来我想,我天天都在从事音乐,也不用太准备,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时刻准备着的人(掌声)。
我还看到很多我歌迷会的朋友。每次他们都是几十公里迢迢赶来(笑声)。(李健向歌迷会打招呼)我突然想,我是不是得重新准备一下我这个稿?因为今天来了很多学琴的人,我还是结合吉他讲起吧。距离我上一次讲演已经26年了,我上一次讲演是在小学的时候(笑声),我记得我的讲演题目是“如何做‘四有’新人”(笑声)。今天我要讲“吉他如何创造音乐传奇”。我就讲一讲自己的感受吧。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有一天,突然觉得,如果能够自弹自唱该有多好。因为那时候有很多关于吉他的电视剧和电影。后来我就选择了一个最便宜的吉他班,40块钱一个月,就去学了。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我只要会弹唱两首歌就ok了。一首是《大约在冬季》,另一首是《外面的世界》。后来学了一个月的时候,老师都教一些特别偏的歌曲。我记得有一首歌是《兰花草》。大家都听过哈,是一首不需要左手就可以弹唱的歌(笑声)。另一首是《四季歌》,是日本的一首歌。但老师非常会做生意,在初级班要结束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停电了,我也不知道这是他故意的,还是真的停电了。他就点了一支蜡烛,坐在桌子上,用一把古典吉他弹奏了《爱的罗曼史》一,这是很多朋友都听过的一首比较通俗易懂的独奏曲。然后,我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我觉得,那个比弹唱更吸引我。然后我就又交了15块钱,学下一个班。学了三个月,老师又弹奏了一个更好听的乐曲,我就继续学,继续交更多的钱。后来,因为我表现得不错,弹得也比较好,能够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老师打扫教室,然后调琴(笑声)——我是哈尔滨人,我普通话应该很好,我说的是“调琴”(笑声)。在那段时间里,每天都要调60把吉他,所以耳朵变得比较好。然后老师就不收学费了,我就跟老师学得更深。当时已经开始学古典琴了,又带了两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来教他们弹最基本的。基本上,这个学费我是拿不到的,都是给老师,顶我向老师学琴的学费。
最开始,我弹那些和声的时候,并不知道我弹的是哪些音,只知道弹的是哪些功能块,比如说这个是a小和弦,d小和弦。直到后来弹古典琴,我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结要弹这个音、这个和声,为什么下个小节就要换和弦。这是古典吉他二教给我的。当时在我学琴之前,中学也有音乐课。每次上课,老师没什么事做的时候,都会叫我到前面做一道音乐题。我每次都是以非常荒谬的答案结束问题的。因为对乐理一点都不懂。等学完琴之后,再上音乐课,我就成了全班乐理知识最好的人。因为那时很少有人会用假期的时间学音乐。老师也感到很奇怪。后来他问我,我说我在学吉他。所以我觉得,吉他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启蒙者,内地、港台的歌手,包括我在内,百分之八十是在吉他的引领下打开音乐之门的。因为吉他是一个特别好的乐器,它能从最简单的简谱,到五线谱,到和声学,甚至到最难的巴赫三的复调音乐,一步一步引领你。
一《爱的罗曼史》,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配乐。取材于西班牙传统民谣,由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叶佩斯改变并独奏。乐曲优美纯朴的旋律与清澈的分解和弦完全融为一体,充满了温柔和浪漫的气息,是吉他曲中的一首不朽名作。
二古典吉他,又名西班牙吉他、尼龙吉他及佛朗明哥吉他,是吉他的一个分类。在指板上由弦枕到琴柄与琴箱结合处是12品格,指板较宽,使用尼龙弦,音质纯厚。主要用于演奏古典乐曲。古典吉他从演奏姿势到手指角弦都有严格要求,技巧精深,被认为是吉他艺术的最高形式。
三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1685-1750)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他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由于他一生杰出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但是,我们现在有一个误区,认为吉他是流行歌手或是摇滚歌手的一个道具,好像成为了一种装饰品。其实在我看来,吉他真正的价值还是在古典吉他这一部分。世界上有四大乐器: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和吉他。有的音乐家形容很准确,钢琴是乐器之王嘛!吉他相当于是王子,小提琴是公主。所以吉他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在里面。好像在重大比赛中,这四样乐器的获奖者奖金也是最丰厚的。不过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忽略古典吉他。其实我学琴、做音乐,受益最多的还是在古典吉他那里。从整个中学时代,好像除了学习就是弹琴,所以体育很差。当时体育课也没有什么可以训练的,因为在哈尔滨,冬天的时候基本就以滑冰为主,夏天呢,就是单双杠。所以我们那个时代毕业的同学,除了滑冰很好,另一个就是胸肌比较发达,天天体育课只做这两样。
中学时候,我是个很用功的人。一路过来,要学习、要高考,所以每天都是在中午午休的时候来弹琴。假期的时候,大概每天会弹4到6个小时,也就没有什么其它的业余活动。来到清华后,我发现很多热爱音乐的朋友很多想法都非常好,也很有音乐天赋,但是缺少的是技术。如果你上大学再学琴的话,严格来讲是比较晚的;如果你要从事音乐的话,是晚了很多。在我入学的时候,有很多摇滚乐团。清华当时,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有很多长发披肩、穿着皮衣的人(笑声)。当时,九十年代,好像是摇滚乐,尤其是重金属乐非常发达的时候。所以当时玩摇滚乐的人都比较有优越感,尤其是弹电琴的人。像我们弹古典的,或是写民谣的,好像在气势上就不太够。我刚上大学之后也弹了一阵电吉他,后来发现不太适应。因为电吉他弦特别软,而且很细。关键是它还很费钱!为什么呢?要买效果器,还要有电。宿舍经常就没电,太晚就不行(笑声)。后来就放弃了。
在清华二年级以后,我真正梳理了我在音乐上的一些杂乱无章的技术和知识。我去了清华的合唱团,合唱团里有四个声部,那个和声是特别美妙的。当时有一个高年级的同学被称为“和声器”,就是你唱什么他都能和声。后来我们有一次唱越剧,越剧他也能和声(笑声)。他一下就能找到那种3度的关系。半年以后,我也会了,别人一唱,我就能找到高的大3度和小3度。由于是唱男高音的,下3度找不到。后来又去特意学了一下男低音声部。这个对一个流行歌手来说很重要。以至于我在水木年华开始的时候,唱和声是不用额外开支请当时的“黑鸭子”一等专门唱和声的人的,因为自己就可以找到和声。
一“黑鸭子”组合,最早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歌坛的第一个和音组合。最初成员徐秀霞、陆莉莉、尹淑占皆为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毕业生。正规的音乐教育,系统的训练,培养了她们良好的音乐素质。96年陆莉莉移居加拿大,98年郭祁加入。2019年底,原“黑鸭子”演唱组合重新调整成员。在“黑鸭子”创始人徐秀霞重新调整演唱组成员后,“黑鸭子”演唱组合分成了(徐氏)老“黑鸭子”组合,和李氏(李蓉、郭祁、李伟)“黑鸭子”组合。
另外一个在清华很重要的阶段,就是在大二的时候开始了辅修课程。我不知道你们现在有没有。当时就是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就在这里,来教乐理。(我们)学得很系统。有艺术概论,民歌学,一年半的视唱练耳,斯波索宾一的和声学,还有基础乐理,曲式分析。学到最难的时候,大概是两年半的时候,我就退出了。因为我是电子系的,电子系的功课实在是太重了,尤其是我刚才提到的在这个房间里学的那个“信号与系统”(笑声),还有一门最重的课叫“随机过程”(笑声)。这里有电子系的吗?(观众回应:“有!”)你看都不敢举手啊(笑声)。真的是学得太累了,我觉得如果不把那个(音乐辅修课)停掉的话,我在电子系就很难毕业了。
一路学的这些古典音乐,对流行音乐是非常有帮助的。今天我们所有流行音乐的手段,还是在沿用古典音乐的。那有人会问:爵士乐呢?爵士乐受古典音乐家德彪西一启发很多,都是由古典音乐过来的。所以我觉得在清华这几年,在技术以及音乐的成长上,清华给我特别多。当时跟合唱团的老师也是有很多分歧的,因为我当时民歌唱得特别好,老师们还是希望我能在民歌的路上走得远一些。但当时我跟后来“水木”的卢庚戌他们总在一起,唱一些校园歌曲。学校开始不是很支持,但后来也很理解;然后在流行音乐上从默许到支持。后来我们有了校园歌曲协会,很可惜只举办过一次,之后就解散了。但当时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学校的创作气氛非常浓厚。那时已经成名的比我们年长一些的,像高晓松啊、老狼啊,包括郑钧等,也经常来学校;也来过这里。来表演,给我们这些热爱音乐的人很多鼓励。我记得九四年吧,就在隔壁的大礼堂,当时《同桌的你》刚刚流行,然后老狼在上面唱歌。记得当时天很热,我还穿着一件很厚的绿衣服,好像是什么“宜而爽”之类的牌子吧(笑声)。老狼上场的时候,下面掌声如雷,我很羡慕。我想,要是有一天我像老狼这样就好了:站在舞台上能够歌唱(如雷的掌声)。多年以后跟老狼说过这个事儿,老狼笑呵呵地就拍了我一下,说:“你可以呀。”但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笑声)。
一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形成了一种“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我坐在这里,逐渐梳理我这些记忆的片段,特别美好。但当时在清华的时候,真的是在学习上很累,就想尽快毕业,过一种没有考试的生活(笑声)。后来毕业之后,我和我的一些同学每年到1月份、6月份就有点不太舒服(笑声),也常常做噩梦(笑声)。几个月前我还梦到有人说:李健,你要参加高考了。我说我都从清华毕业了,怎么还要参加高考呢?他说:对不起,那个不算(笑声)。后来发现,我们班学习最好的那些人也会做这样的梦,我就安心了一些。
毕业的时候,有人说,如果在清华不考试的话,很多人愿意在这儿生活一辈子。我能够理解这种美好校园的感觉。当歌手之后,也有人采访我,问清华对我音乐创作的影响。我想一想,说:如果不来到这个学校,我可能不会做一个歌手。恰恰是这样一个理工科院校,当它的人文气息出现的时候,就会特别吸引人。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有太多人文的协会,比方说有诗社,有古典音乐学会,还有吉他协会、国标舞协会等。昨晚在跟美术圈的一些朋友聚会的时候,我又想到,我可能是比其他的同学有一些额外的收获。九六年的时候,我在清华北门的民房里住了一个夏天,正好遇到了一些流浪的诗人和画家,从圆明园搬到了清华北门。他们的说话方式、生活方式和作品,都给了我不太一样的感觉。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有一些去创作的冲动。我看到了他们的诗歌和油画作品后,发现原来还有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存在。这对于我来讲是有吸引力的。我在中学的时候,很不喜欢语文,语文成绩也很差。我记得考试第一道题总是要找出字音型全对的一组,没有一次对的时候(笑声)。但九六年时,我突然发现,我是喜欢语文的,我只不过是不喜欢曾经学的那些文章而已。我喜欢看《梵高传》,看《麦田守望者》,后来看博尔赫斯一的作品。那些真的给了我很多人文上的鼓励。后来我写了一首歌叫《风吹麦浪》,其实是在写这一阶段的记忆。
在清华的这几年,是我真正成长的阶段。在中学,你是不自由的,是完全被动的,因为你要高考;家人会照顾你,你的生活是受到约束的。来清华之后,首先你要自己支配你的这些钱。开始前两年我总是控制不好,一半时间钱就花没了(笑声)。又不愿意向家里要钱。所以,后来也去外面酒吧唱歌;做过一些勤工俭学的事情。我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有一万块钱了,觉得已经很富有了,就经常请同学喝汽水(笑声)。我喜欢游泳,就买各种高级的游泳镜。当时是很快乐的。
大学中,你的生活是很独立的,但你也会遇到情感上的挣扎。你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恋爱”这两个字。在清华恋爱又很特殊(笑声)。我不需要赘述太多;有时候是无计可施(笑声和掌声)。隔壁的北大呢,北大的女同学又很骄傲。我们也很骄傲,所以我们就不去(笑声)。所以后来在创作当中就写了很多幻想(笑声)。孤独导致幻想,幻想导致创作,这是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变的一个道理。当时很多学长都劝我。说你应该多谈恋爱,这样你才能有创作;你不忧伤怎么能有创作(笑声)?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有很多校园歌手莫名地目光忧郁(笑声),经常沉思。我有一个学长也写歌,经常说一些很有哲理的话。有一天他把我叫到他面前,说:“李健,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说我怎么了。他说:“你老唱一些谭咏麟二他们的作品,你为什么不去唱更有深度的呢?”我就问,什么是有深度的歌曲。他说:“你应该多唱唱罗大佑,唱唱beatles三,就是甲壳虫。”我说:“我听过他们唱,但我觉得他们唱功不行。”当时我对音乐的理解很长一段时间是停留在技巧上。他非常生气。我记得当时他是在喝一瓶啤酒,然后他就“啪”地把酒瓶放到桌上,很愤怒地说:“你是一棵好苗子,你不能再这样了!”(笑声)当时给我吓了一跳。因为清华有一个传统,即使你唱得再好,弹得再好,面对学长的时候,你都要很听他的话。一直是这样。当年我比很多年级比我高的人唱得好、弹得好,但我依然对他们毕恭毕敬。他这个话给了我很大震动。后来我就真正开始去听他说的这些人的音乐。的确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
散文。
集《探讨集》,小说集《杜撰集》等。
二谭咏麟,香港乐坛的巨星,他和许冠杰、张国荣、梅艳芳等人代表了粤语歌曲的最高水准。
三披头士乐队(thebeatles,又译甲壳虫乐队),英国摇滚乐队。给流行音乐带来了性的变化,影响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数代摇滚乐队的音乐和思想,直接导致了摇滚乐的变革和发展。而乐队中四名伟大的音乐家,特别是约翰列侬(johnlennon)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mccartney),对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后辈摇滚歌手及音乐创作者们的影响持续至今。
其实我在音乐上的成长经历特别能够反映当今的乐坛。你能理解为什么网络歌曲能那么流行,你能理解为什么小孩儿爱听港台歌曲,也有很多农民工拿着声音巨大的手机听音乐。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也是从港台歌曲听起。因为港台歌曲最简单、最直接,跟人身体上的感觉是最相近的。你喜欢音乐一定是从港台歌曲开始的。那很多网络歌曲现在做得比港台歌曲更贴近你。比如说,说得专业一点,你可以测试一下,所有的流行歌曲的速度基本是每分钟80到90;跟你的心跳是一样的。包括最流行的周杰伦的《双节棍》,它的律动也是你的心跳速度,只不过他多唱了一些16分音符。这个规律是非常明显的。我第一次听甲壳虫的《yesterday》的时候,是很失望的,我觉得怎么能唱歌连颤音都没有呢(笑声)?就是唱得太随意、太不讲究。但是,那个师兄跟我说完之后,隔了一段时间,我再听《yesterday》时,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从那以后,我基本上就很少听港台歌曲了。听罗大佑和甲壳虫给我打开了特别好的一扇门,它告诉我,音乐最重要的是简单与真诚。可能只有一个淡淡的弦乐和吉他,它的讲述也可能非常的简单,即使是一个中学生也能看懂所有的歌词。三年级以后,我就听了很多那样的好的音乐。
在学习辅修课组后,我又开始听古典音乐。我最初对古典音乐都是敬而远之的,认为古典音乐就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作品)那样的东西。当时我们有很多同学愿意听肖邦啊、舒曼啊,包括更深一些的斯特拉文斯基一这样的人,我总觉得他们在附庸风雅。但真正有一天,你学音乐,你听得多了的时候,你才能够欣赏古典音乐。到今天为止,我每天听的音乐有一半以上都是古典音乐。因为它是所有音乐的一个源泉,是海洋;所有的音乐类型都和它有关。比如说甲壳虫,他们只不过是用吉他来演绎古典音乐。如果你用其他的乐器来代替吉他,比如用小提琴,它基本上就是古典音乐。我当歌手之后,面对很多情况,也开始疑惑:为什么有那么好听的音乐,很多人都不听,而去听其他的音乐?但现在想一想,我也是那样过来的。我现在再听小时候的那些歌曲,除了有一些情结,很难再得到音乐上的感动。
一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是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西方音乐的重要人物。原学法律,后跟随里姆斯基科萨可夫学习音乐作曲,终成现代乐派中名副其实的领袖人物。他1939年定居美国,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其作品众多,风格多变。
音乐就像人一样,一定会有一个成长期。你责怪一个人审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像我这样在音乐上花费这么多精力的人是少数的,没有代表性。作为一个歌手,你既要考虑公司利益,提高唱片销量,又要有一点坚持,就是希望你的音乐能引领大众,有一天他们能欣赏你的音乐。就像我8年前写得这首《传奇》一样,是一首特别不起眼的歌曲,但今天恰恰成为卡拉ok中很多人唱的歌。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坚持的一个结果。绝大部分事情都不是立竿见影的,就像我当年在大学里面写了很多歌,我会经常问我的同学:“你听我这个旋律怎么样?”同学心情好的时候,会说:“还行;还挺好。”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们有时会问:“李健,你写这些有什么用啊?”当时我也很迷惘:我天天写这些旋律有什么用啊?他们说:你写这些能够出国吗(笑声),能卖钱吗?我困惑了那么一阵,后来也就好了。我是一个容易敏感,但也能很快把不好情绪忘掉的人。我当时是因为热爱。你做的很多事情在当时看来也许是没有用的,它不是立刻就能给你换来名和利的,但它一定在潜在地慢慢培养你。我觉得音乐是弥漫的,很随机的,但它也是很公正的。比如说我新唱片的一首歌里面,有两段旋律就是十几年前创作的。它就像有生命的精灵一样,潜伏在某个角落,在你需要的时候,它可能出现、成长,然后帮助你。
兴趣是最大的一个引导者。说实话,我并不是特别热爱也不太适应这个行业,因为歌手很多时候做的事情,与音乐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我总在说,我是少数的很幸运的人之一:靠自己的爱好为生,并且把自己也养活得挺好,也有很多喜欢我音乐的朋友,在做音乐的时候很自由,你的每一个音乐想法都能得到实现。这就已经很幸运了。比如说,我想请两三个弹吉他最好的人来帮我录音,可以做到;想和中国爱乐乐团来合作,公司也会支持。我觉得这就够了,这就已经很自由了。所以,再做一些额外的我也能接受,慢慢地去适应。如果换成几年前,我在这里作讲座,我面对摄像机的时候还是不太行,一定会中间停掉;有思维卡住的时候。我第一次当歌手,我和小卢上一个节目,好像是说“大家好,我们是水木年华”,就这一句话我们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后来我再看当时的录像,发现自己的目光都已经呆了,好像已经都有点对眼了(笑声)。就是完全不适应。我和其他的歌手不同,比如说沙宝亮、杨坤,他们是在酒吧里、歌厅里经过了长时间的打拼,都有很丰富的舞台经验,能够很从容地面对陌生人,面对观众。但是我没有。我大学毕业之后,做了三年网络工程师,忽然有一天就上场了,就要说“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channel[v]”(李健摆出v的手势,听众笑)这样的东西,就要花很多时间去适应。而且我是一个没有表现欲望的人,以前我上场,都会想赶紧唱完赶紧走,甚至有时候都抢拍(笑声)。但是今天就好很多。前天我在南京演出的时候,甚至跃跃欲试,想怎么还没到我呢。你是有转变的,你现在愿意上台,享受舞台的空间,即使音响很不好,你也能够尽量把声音控制得好一些。
所以说,这个行业涉及到很多因素,你光热爱音乐是不够的。但也有另例:你的歌唱得很一般,但你很会表演,也可以很成功。而且,乐坛有很多这样的人,老百姓也都认识。(说他们)唱得好呢,不算太好;你说唱得差呢,比普通人还好一点。我记得两年前跟谭咏麟吃饭的时候,因为他是我小时候的一个偶像,他跟我说:“李健我告诉你,什么行业都有规律,惟有咱们这个娱乐圈是没有规律的。这是我总结出来的一个规律”(笑声)。今天想来,更是这样。我觉得今天包括电影、电视剧在内的整个娱乐圈,已经像一辆疯狂的赛车,不知道开向哪里。以前你可能觉得它还有一个方向,但今天它已经没有太多方向了。你以前唱得非常好,有才华,基本上做很多宣传,这歌就差不多能够传唱、能够火。可是今天,即使有那么多成功的唱片公司的老板,那么多资深的媒体,也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测一首歌的命运!
我想,可能是因为计算机的发展,因为cpu的速度,导致了今天所有行业的改变。人们的选择性太大了:你不识谱也可以做音乐人,也可以编曲,因为你在电脑上做的仅仅是粘贴与剪切的工作。你也可以不知道每个乐手拉什么音,在电脑上都可以实现完成。这样有好处,但也有很多弊端,就是出现了太多不够好的歌曲。手机铃声也是一个问题:它以极大的速度创造了财富,传播了歌曲,但也让一些好的歌曲戛然而止,没有什么出路。所以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
为什么到今天为止,仍存在很多有才能、然后依然执著着坚持做音乐的人?还是因为热爱!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是跟我一块入行的,或是比我入行还早,可今天还是在为生活而挣扎;在酒吧里面演唱,做巡演,生活上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很漂泊很艰苦的。但我总相信其中有一部分人一定会发展得更好。这个时代不太容易让真正出类拔萃的人湮没掉,反而那些可上可下的人,机遇对他们来讲是最重要的。比方说,像窦唯这样的人,包括张亚东这种编曲者,包括王菲,无论在哪个时代,他们都能够出类拔萃。我觉得亚东如果没有王菲,他也能达到今天这个水平。虽然他的技术在今天看来不是最好的,但他的品位和对音色的理解是独到的。很多人,换到今天,去掉某些条件,他依然也够好。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觉得你自己足够好,要想一想这个好其实是一个有好几个参数的好。首先,你唱得好。那什么叫唱得好?流行音乐最大的魅力在于特色,而不是声乐那一套。比如说汪峰唱得很好,许巍唱得也很好,但是他们参加歌手大赛可能复赛都进不去。因为你用那种标准,字正腔圆,共鸣很大来要求他们,他们是不符合那个标准的。但流行音乐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特色,歌手特色足够好,比如像朴树这样的,他就能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你。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歌唱的人,你歌唱得特别像周华健,特别像满文军或者是其他人,那这个不叫好,因为你没有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音色。
然后,你唱歌不能有太多的毛病。现在我认为唱歌的最大的毛病就是颤音。大的颤音是非常不好的,小的颤音是允许的,是可取的。你仔细听欧美人唱歌,尤其是乡村音乐一,是没有颤音的,是直声唱法。我觉得直声唱法是能够存留最久远的。你现在听johndenver二也好,那些更老的人也好,是没有颤音的。颤音特别容易过时。我觉得之所以港台那一带,今天还在听齐秦,就是因为齐秦的唱法是最独特、最先进的。他非常直接,不像很多歌手,这个颤音,都颤出一个大2度来。有很多家长领着孩子来让我鉴定一下。“李老师你看这孩子怎么样,能不能当歌星?”(笑声)我发现会有很多问题。我前年去当了一天快男评委。说心里话,那一天没有一个唱得好的。因为都有一些毛病。我前两天碰见一个评委,他在今年的一个选秀节目中当评委,也觉得那天没有一个好的。他们学了一些没有必要学的毛病的东西。
一乡村音乐,是一种当代的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南部与阿帕拉契山区。曲调一般都很流畅、动听,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
二约翰丹佛,美国老牌乡村歌手,在美国乡村音乐史上的地位无人可敌。其唱片曾获24次金唱片奖及4次白金唱片奖。丹佛的音乐反映了作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一个为了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而努力的人的良心。他于1976年建立windstar基金会,一个非盈利的环境教育和研究组织,为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在做音乐上我觉得唱歌是最难的。而现在我们总是强调一个歌手能不能够写,是不是原创。歌手创作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你是一个歌手就应该唱得很好。王菲也很少创作,或者说不创作,但到今天为止能唱得那样好,能把嗓音像乐器一样控制的人是非常少数的。唱歌永远是一个低门槛,但是要求非常高的艺术。这么多年过去了,唱得好的人太少了。真正的唱歌是比修养,比意境,而不是说像奥运会那样,更高、更快、更强(笑声和掌声)。
我有时候碍于朋友面子,不得不去钱柜等地方去看一看、唱一唱。有的时候会感觉很绝望:路过一些房间,总会听到里面发出一些非常痛苦的嗓音(笑声)。每个人好像都被要求这样,因为卡拉ok就是个健身房,它是一个发泄情绪,比高音、竞技的地方,永远都是以《死了都要爱》为结束(笑声)。唱得非常高的人,或者是自我感觉唱得非常好的人,总会唱一些反串的东西。卡拉ok是日本人发明的,从某种程度来讲,它娱乐了大众,但也影响了音乐的进步。因为卡拉ok是一个能够让唱得好的人唱得不太好,唱得差的人提升很多的地方。因为它有巨大的混响,它那个麦克风混响之后会掩盖很多细节。所以导致很多影视明星唱完卡拉ok之后觉得你们歌坛没什么,你看我唱得也很好。但是每一次进到棚里一录音,又很生气,说你这是什么条件(笑声),怎么音响这么差?这就是一个误解。我记得当时羽泉吧,好像帮影视演员录音的时候就听他们说“你们这做伴奏带的地方太差”。他们认为这个录音棚是做伴奏带的地方。
其实真正唱好歌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另外如果你热爱创作的话,创作是在另一个领域里,是一个给你加分,但并不强求的事情。我以前创作过,我太了解每一个人创作所经历的过程。从最简单的模仿一些港台歌曲到追求一些奇怪的和声,好像一首歌里如果没有写降mi升fa会觉得太没意思,就一定要写一个特别复杂的,然后转了好几个调,还有离调。但后来发现那样并不行。那就是你的一个阶段:你要追求技巧,然后显得与众不同。
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平实的、朴素的,娓娓道来,每一次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动。我觉得这样的音乐才是真正好的音乐。今天有那么多的音乐,有r&b,有hip-hop,但在我眼里只有那些简单的、真诚的、能够感动你的,才算得上是好的音乐。不过这样的音乐往往是最难最难(做出)的。无论你是巨星也好,天后也好,还是一个包括在座各位这样的大学生也好,你拿起一把吉他,或是坐在钢琴前,弹唱一首歌,你所有的水平就一览无余,就像一张白纸一样。
很多真正唱得好的人,或者是对音乐有自信的人,不太愿意把编曲和配器做得特别复杂。你听很多好的欧美的音乐,它们的伴奏非常的少。你听coldplay一,还有aliciakeys二、norahjones三,norahjones是最明显的,就三四样乐器,还是同期录音,同时来演奏。我觉得她是简约之美做得最好的。弹吉它的人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要扫弦,这一扫弦下来有好几个跟音出来,比如c和弦,中音和高音的dou都有。但我看norahjones弹琴的时候,当贝斯手弹出dou的时候,钢琴手一定要避开那个音,在乐理上基本形成了像古典音乐一样严格的四部和声,非常的严谨。而不像一般的音乐人,包括我以前也是,做《为你而来》的那首歌时,光吉他就录了二十多轨;谁来都录了一个,录完之后就一锅粥,乱七八糟。所以音乐特别像建筑,到最后就是“lessismore”,做很多减法,越来越简单。今天我在这里唠唠叨叨,讲了一大堆,都是些想起来的东西。
一coldplay(“酷玩”乐队),英国摇滚乐坛进入新世纪之后崛起的、最受欢迎的摇滚乐队之一,由4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组成。他们秉承了英式摇滚乐队一贯的风格,成为英国新一代乐队中的杰出代表。
二艾丽西亚凯斯,美国r&b音乐界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冉冉升起的一位新生代女歌手。她敢于大胆地对自己的音乐做出改变,融合r&b,爵士,hip-hop等风格,对于传统的灵魂乐做出变革,成为新一代r&b女歌星中的最杰出的代表。
三诺拉琼斯,美国爵士乐女歌手,拥有出色的琴艺、独特的嗓音和创作才华。首张专辑《远走高飞》(comeawaywithme)为她一举赢得了第45届格莱美8项大奖。她的家庭为音乐世家,父亲是著名的印度西塔琴演奏家ravishankar。
(西塔琴sitar是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拨弦乐器,其源流一般为从南印度维纳琴改良,但据考据应该是改自波斯的雪踏sehtar琴。西塔琴的构造有趣,弹奏的方式是以手指拨弦。它的结构复杂,调音的方法有很多种。学好西塔琴较困难)。
我还得补充一句,这次讲座也要配合新唱片的改版。朋友们如果喜欢就去买(笑声)。因为作为歌手来讲,没必要说我求你了,你去买我的唱片吧。我们的所有目的就是展现给大家。喜不喜欢是你们的事情,你们喜欢才去买。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一张唱片里面你只喜欢一两首歌,你根本没有必要去买它;你去网上down(download)一下就ok了。但是如果你喜欢其中很多歌,你可以去买。我也是这样(做)。我只会买特定的几个人的唱片,哪怕是去国外订购更好的版本。唱片现在已经变成一种荣誉了。以前可不是。如果现在谁说,李健我拿着你的唱片、cd,我觉得这是真正喜欢我和理解我,而不是像以前,每一个人都很容易买一张唱片或磁带。
虽然唱片卖得越来越少,但人们是不会停止对音乐的需要的。所以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把音乐做得越来越好;尽自己努力做得越来越真诚。抱怨毫无意义。我有时候也有抱怨的情绪,去抱怨这个市场。环境越差,你只有越努力,越逆流而上,才会有好的结果。当人们都抱怨的时候,你不抱怨,你去更努力地、更认真地做音乐,这样才会赢得真正的尊敬,你也会赢得你所谓的市场。仅此而已,谢谢(掌声)。
主持人(以下简称“主”):师兄,您看您来都来了,是不是也给咱们唱一首?(掌声)。
观众:好!!!
李:看来我真是长大了,都敢直接问我讲得怎么样了(笑声)。(李健拿起吉他做弹唱准备)我今天就弹一段歌吧,不弹乐曲了。因为在我创作的歌曲当中,有一部分吉他的伴奏很明显,而且是有一些旋律和设计在里面的。比如说我在第二张唱片中有一首歌叫做《父亲》,那个和声就是我自己设计的。我给大家弹一段吧。
“坐在岸边看着夕阳让我想起你。
暖暖余晖温柔如你慈爱的眼睛。
感谢你啊举起了我金色的童年啊。
啊……。
什么时候开始忘记讲给我的故事。
什么时候开始想念你默默的注视。
原谅我啊从未给你长大以后的拥抱。
啊依呀……。
你为我骄傲。
我却未曾因你感到自豪。
你如此宽厚。
是我永远的惭愧”
谢谢!!
(掌声)。
观众:再来一首!
李:在我第一次弹唱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一个弹唱的秘诀,就是见好就收(笑声)。
丁文伯(时任时代论坛部长,以下简称“丁”):看到师兄很激动。感谢你给清华带来的精彩而又对人生理想深有感触的讲座。我想这是对所有清华学生最真切的指导。我也是电子系的,对师兄刚才提到的那些故事也深有体会,也经受了各种折磨。我非常荣幸师兄能够接受这份礼物,我也受系里同学的委托,希望今年12月底的学生节,师兄能到这里和同学们一同感受电子文化。
李:我打算再做一个电子舞曲。有时间我一定会来。以前我怕见到学校各系的老师,现在好像不太害怕了。因为我的同学都当书记了。特别好的一个环境。电子系的学生节我参加过,好像有一次还去找我演小品,但那时演得比较差。前年我参加过一次,和缪杰一起唱的《一生有你》。
丁:当时还有张英老师。
李:对。这个没问题,清华的事情,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主:李健师兄也有一份礼物要赠送给时代论坛。
李:这个礼物不能以尺寸大小来衡量。因为我在2019年时在复旦大学,不,在上海机场碰到了陈希书记一,当时我跟陈老师说:“很不好意思见您,因为我是个不务正业的学生,我没有当成工程师。”陈希说:“哪里话!清华不是罐头工厂,每个人都一样,都是工程师。学校的多样化,本是清华培养的一个目标。哪天拿来你的唱片让我听一听。”所以我学电子,做了几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程师,后来,在乐坛有了一点成绩,后来又沉寂了一段时间,最近好像又有点动静。那么我拿出这几年我创作的作品给学校,就算是一个交代吧。因为我不是仅仅把唱歌当好而已。我是一个在音乐上很追求很努力的人,我想我的唱片能作为一个答案,一个汇报,一个结果。这些年也是受清华的教育吧;饱受恩惠。我在这个唱片上就写着“清华是永远的家园”,清华就是一个乐园,一个心灵可以找到归宿的地方。
观众:唱歌。
李:作为实力派歌手,作为一个不当偶像歌手很多年的歌手,是最不怕唱歌的。不过唱歌没问题,给与会的朋友一些提问的时间,因为有些人,确实有些问题要问,而且我也准备了几张唱片,不问的话,就不知道送给谁了。
主:我一直以为李健师兄是一个很冷静的人,没想到也挺幽默的。那么你现在又特别特别期待同学提问,然后送礼物。但之前呢,还有这样一些人不能像师兄一样走上音乐的道路。
李:为什么呢?
主:因为,师兄你唱的太好了,他们不能跟你竞争,当然那是后话了,他们现在在清华的吉他社,一直都在练吉他。
李:你想让他们表现一下?好!
主:请你看看,这些孩子怎么样,能不能成明星。
李:能让我看好不好!我又不是毕姥爷。
李:其实,我很想听一听,因为其他大学我也没去;没什么时间去。这里是清华,所以我很想听听,今天的学生都在唱什么歌,都是自己写的吗?一看条件就比我们好,都用那么好的吉他了。
学生:借的。
李:(看椅子)椅子有点高,用低的好一点。先。
自我介绍。
一下吧。
学生:大家好,我是法学院的学生,我叫陆。今晚非常激动,非常紧张。开始只是说和师兄交流,没想到这么多同学,在这么多同学面前表演很紧张,希望我今天表演好,希望我今天能做一个合格的音乐人。唱的这首歌曲是2019年写的,叫《雪花》。
(表演)。
李:我觉得有两点。首先,我说不错,由于太紧张,演唱上就是太紧了。对作品来说,挺好的,给谁写的呢(现场大笑)?开玩笑的。
学生:跟师兄一样,写给幻想的。
李:再一次验证了创作人的生活,挺好的。大家看到,她在边唱边弹的时候,弹过一些和弦和音阶,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如果你学琴时就知道了,你在分心的时候,再唱再弹点这种有旋律的是非常难的。国外有几个这样的歌手就是非常不错的,你的技术比当时的清华学生要好一些。提个意见:弹琴的时候你的力度大些,你的进步才快。你的性格可能是比较含蓄的,但弹琴要尽量用力些。
学生:谢谢师兄的指点,我会继续努力的。
(学生下)。
李:清华的校园歌手还是很纯情。
主:师兄,下面就给大家提问可以吗?
李:好。
主:然后,向同学们透漏一下,师兄今晚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海报或cd,是有亲笔签名的。至于是给海报还是给cd还是得让师兄定。
学生1:李健师兄你好,作为一个从小就爱听您歌的歌迷,最近我们有些困惑:现在您有些大红大紫了,商业化的习气会很自然地朝着您扑面而来。我们希望您能够继续拥有一份沉静的心灵,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些安慰。
李:今天来的时候,故意穿得朴素一点,还好吧?我觉得对我来讲,在别人看来艰难的时候无非就是你默默无闻的时候。那个时候,外界对你的干扰最大,包括你自己。你的音乐能不能赚钱?都要你自己去考虑。因为唱片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不会给你做一张唱片玩!如果唱片不能转化为利益的话,没人再给你投下一张唱片。我就连这么难的时候都坚持过来了。今天条件好了一些;对我来讲就更容易了。就像那天我在跟汪峰聊天的时候,他说一直在做音乐。音乐好了,名利来的时候那都是很自然的。其实你也一直在准备迎接这些东西,这个迎接不是主动的,他的迎接是指一个抵抗,就是一个坚持自己的东西,不太会被他们击倒。我觉得唱歌,对那个问题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就是以前我只是被少数的人喜欢,然后他们谈论起我都好像有一种特定人群的暗号——我的理解。他们这些人传递我的信息,交流我的感想。今天,我被更多的人知道了,他们觉得打破了这个宁静。那我怎么办呢?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对我来讲,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我一贯的音乐坚持吧;但对于你们那个,我还真没有想好。既然今天有很多人知道我,我也不能又缩回来。音乐就是让大家分享。可能在别的群体里面,在新加入的群体里面,有更多的像你们一样的渴望得到我音乐安慰和温暖的人,有的人甚至超过了你们的渴望。音乐在某些意义来讲是传播一种情感,传播一种温情。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此乃善品也。因为对我来讲,需要一个坚持,那么所谓的无奈和需要忍耐的事情,坚持过,今天会更谈不上这些问题,我最近唯一感受到的变化就是我确实是比原来演出多了很多,活动多了很多,像明天一早我就要去南京,下午就得回来。你的行程就是这么满,但没有办法,你需要尽力过一段这样的生活。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情,有些事情是主动的,有些事情是被动的,但并不意味着被动的事情都是不好的。
学生2: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抉择的问题。您现在做的和您当初学的是两种事情,现在大学生里面有很多关于怎么抉择的问题。您对抉择是怎么看待的?第二个问题是现在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一方面就像您所说的,我们满大街都听一些高分贝的山寨手机放的那些比较低俗的口水歌;另一方面,像我是90后,我们所关注的是所谓的主流音乐,那他们所关注的是那些小众的,像豆瓣音乐人那些小的力量。然后这两个势力关系特别的激化。我想让您站在中国音乐发展趋势的角度谈一下您的看法。
李:因为我不是郭德纲。郭德纲有一次说:不好意思,2019年以后地球上的相声都被我们霸占了。我对中国的歌坛没有更多的把握,你说那个其实很简单,像物种一样,森林里一定有一些很奇怪的,不一样的物种,这样才是好的森林。如果大家都听那种,我不是说豆瓣不好啊,如果都听豆瓣或都听那种山寨收卷(?)机,都不够好。如果你听你的,他听他的,就没问题了。这才是一个好的生态。就像有狮子、老虎,也有这些羚羊、斑马,都一样。小的音乐,我前一阶段和张悬合作过一个演唱会。因为在以前,说心里话,我对她没有了解那么多。对小众音乐,对他们也是挺警惕的。但同张悬那天的合作发现,她至少有一点,不止一点,有好几点都是让我感到吃惊的:他们是非常独立的,完全不在乎现在所谓的什么市场,什么副歌,一定要重复几遍。他可能上来就唱b段;他可能完全表达的是自我;他可能有自己的暗语在里面,这样才是够酷的,够真诚。完全是随心所欲。但我对里面的不完全是赞同的,不太喜欢另类的小众音乐。但像张悬这种我觉得都不错。不过山寨机另当别论:人家手机能发那么大的声音,就是干这个的。那个管不了。如果这样的音乐能让他们满足,他们很高兴,我们得到的快乐是一样的,是不值得追究任何问题的。因为他们也从那样的音乐得到温暖,这也是件很棒的事情。
主:刚才师兄说的答案,就是以前的音乐是分享的,现在的音乐是自由的。下面请下一位同学提问。
李:我记得杨澜访谈的时候说过,在任何领域里面成功的人只能做一样事情,那都是单纯他的一面。我在音乐里面一定是单纯的。人每天24小时都是一样的,在清华里也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唱的也不错,也当学生干部,也考gre,也出国。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相信人只能做好一件事情。当我选择做音乐的时候,我就只做这一件事情,完全自我的。真正的写作,包括作家,都是给自己写的。说写一首歌,我为别人写,揣摩别人的心理,那是极为个别的情况。像我刚才唱的,我的《父亲》,完全是自我的,因为我的父亲从来没当过我的榜样,他从来都以我为荣。这个是能代表我们70年代这些人的情况的。我们小时候的榜样都是广播里、评书里的一些人,只是长大后能体会到这份感情,从来都没有亲身接触。所以当你创作的时候,你都是说你心里最想说的话,你就自然的能进入一个状态。至于你刚才说的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你是指我能写能唱吗?还是指我既是清华的又是一个歌手?如果是后者那么已经不是复合型人才了,因为我在电子方面早就被淘汰了。我现在只会音乐;我只能靠音乐维生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很庆幸。以前我总弹琴啊、作曲啊,同学们总说我不务正业,也不考托福什么的。而现在我依然这样,当然很多人说李健是个很敬业的人,很用功,因为你从事这个,当你热爱这件事的时候,你会做很多努力,做一些周边的事情。我大学以后学钢琴,钢琴对演唱没有太多帮助,但是对整个音乐一定是有帮助的,因为它跟吉他是两种乐器。什么多学一点总是有帮助的。这个问题我回答的不好,并没有从最直接的方面回答你,但是我能答的就是这些了。
学生4:李健师兄您好,我是学民乐的,在其他一些流行歌曲当中,有的会加一些二胡的成分,会加一些民乐的成分,这样就会给人一种烂俗的感觉。但是在你的《传奇》当中,也加了二胡的成分,我觉得效果非常好。我就是想问,流行音乐和民乐能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怎样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谢谢。
李健:在我回答他之前,我决定送他一张cd啊,因为这是一个我要讲但是忘讲的问题。就是因为,尤其是港台歌曲,以为加了个笛子或者二胡什么的就是民乐了,但这是一个特别生硬的加法。在我看来,只有一个人把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就是日本的坂本龙一一,就是电影《末代皇帝》的配乐,奥斯卡最佳配乐。有一次去朋友家里,朋友说李健你听听这个,然后给我放了坂本龙一的唱片。他完全是用爵士乐的和声演奏中国的乐曲;他经过自己的精心的融合,来传递东西方都认可的一种审美情趣,而不是简单地拿一种乐器去弄一下。这是一种高难的,有技术含量的。我编曲的《传奇》里的那个笛子,就是我加的,但是和坂本龙一还是差了很远。那个时候受坂本龙一的影响很深,借鉴了一些笛子的方法,就是让音乐跳出一个层次出来。大家也可以听听这些歌曲,不只是坂本龙一(日本作曲家,风格横跨流行、电影配乐及古典乐坛,在东洋乐坛中,他的地位是所有流行制作人与音乐人无限尊崇的大师,代表作有《merrychristmas,mrlawrence》等),久石让(日本著名作曲家、歌手、钢琴家,以担任电影配乐为主,特别是宫崎骏导演的作品,从《风之谷》到《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二十多年间所有长篇动画电影的音乐制作,为宫崎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配乐大师)也很不错。
以上内容由本站站为大家整理提供。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十一
8月18日下午,自动化系20**级新生开学典礼在fit楼多功能厅举行,全体自动化系新生,辅导员和系领导们参加了此次典礼。此次开学典礼不仅提出了自动化系乃至清华大学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更对每一个新生个体给予了生活学习上的具体期望。满怀理想与抱负的六字班新生们,将从这里启程,开启人生一段新的篇章。
开学典礼在系党委副书记古瑾老师的主持下顺利召开,首先,古瑾老师对六字班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简要概括,而后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接着,古瑾老师介绍了到场来宾,到场来宾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衍达老师、系主任周杰老师、系学位委员会主席王书宁老师、系党委副书记胡坚明老师、系党委学生工作组组长裴欣老师,及我系各研究所的教师代表赵千川老师、王焕钢老师、汪小我老师、彭黎辉老师、游科友老师、熊智华老师、梁斌老师,还有我系团委书记徐鹏程辅导员、团委副书记魏海龙辅导员,和自6年级杨震、顾珊、曹仲辅导员。
之后进入发言环节,首先是系学生会主席乔畅致欢迎辞。乔畅向学弟学妹们讲述了自己大学三年关于尝试,挫折和坚守的故事,并将“以梦为马,躬行实干”这句激励他前行的信条分享给了大家,希望六字班的学弟学妹在未来的四年既要放飞梦想,也要脚踏实地的成长。
新生代表刘思威同学声情并茂的发言,展现了六字班同学昂扬的精神风貌。经历了三年的奋斗,今天他们站在清华自动化这个更广阔的.舞台上,期待他们书写出属于他们的大学故事!
接下来是李衍达院士的发言。李院士从为人和为学的角度对六字班的新生们提出了新的建议与期望。他希望同学们能继承过去清华学子的衣钵,沿着他们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继续努力,做一个有志气、有理想、有热情、有担当的堂堂正正的清华人。
接着,自动化系主任周杰老师从自动化的概念出发,介绍自动化的历史意义以及自动化系的发展与现状,同时提出了对新生们的几条建议。ppt图文并茂的展示令大家印象深刻。
为继承发扬自动化系优良体育传统,胡坚明老师代表我系为各个新生班级发送了文体用具,为六字班的文体事业开了好头。
就此,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落下帷幕,祝贺六字班同学成为新一届自动化人,愿你们向更好的明天展翅高飞!
盛夏清华,墨香满溢。7月25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20**年夏季开学典礼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301报告厅拉开帷幕。
清华美院培训中心项目组负责人、高研班专项研修课程授课导师、执行导师、教学主持、助教、班主任以及两百多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典礼,开学典礼由高研班创作基地主任马子骞老师主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为著名的高等艺术学府,在艺术领域上的专业性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
其“书画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以公共理论课程与写生、采风、创作相结合的模式,在社会上有很高的认知度,使更多的书画爱好者接受前沿的教学理念,近距离接触学术气氛的熏陶,提升广大美术创作者的艺术修养,造就高端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人才。如今,书画高研班目前已成功开办二十三期,结业学员达四千九百余人次,在校学员近四百人。
徐豪,现为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徐豪新水墨风景写生创作专项研修班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农工党书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高波,为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徐豪新水墨风景写生创作专项研修课程助教,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民革党员、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陈平教授山水画硕士研究生。
赏读徐豪教授的新水墨作品,将自己的艺术思维、艺术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用笔墨抒发着心间的浪漫情怀。他恪守传统与创新,注重中国画新水墨艺术语言的表达,注重画面构图构成意识,色彩笔墨现代感、形式感训练,强调绘画语言的独特性、时代性和主题性。
徐豪教授的新水墨风景写生,一反时下传统山水画笔墨语言面貌类似、重复、模仿的瓶颈,以独特的水墨语言、水墨构成、水墨光影等中国画的视觉理念和形式,真实写生、表现现代城市、乡村、古民居、真山真水,绘画及作品风格具有典型时代感和独特的大美水墨情怀。
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术园地。徐豪新水墨风景写生创作班的授课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教学研究,坚持课堂讲授、观摩、写生、交流、创作、展览相结合的交互式教学形式。在未来一年的教学中,将有不低于三次(每次不少于10天)的外出写生教学。
此外,徐豪新水墨风景写生创作专项研修课程的理论课程有着强大的导师团队:陈岸瑛——美术理论研究课;陈池瑜——现代艺术学课程;戴顺智——中国画人物肖像课程;李燕——写意艺术与写意画课程;刘巨德——中西绘画比较研究课程;刘临——中国工笔画史课程;邱才桢——中国书画鉴赏课程;杨琪——西方美术史课程;张敢——西方现当代艺术课程;张夫也——外国美术巡礼课程。
在徐豪导师团队的指导学习下,使学员们成为具有独立审美、独立创作完成作品,具有风景写生、风景创作能力的实力派画家,为中国画发展做出贡献。
开学典礼的高研班领导名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蔡云老师
清华美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项目组负责人左爱军老师
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创作基地常务副主任罗鸿老师
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创作基地行政财务总监兼教务部主任刘传生老师
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创作基地副主任何雨春老师
高研班导师名单
高研班导师有:(按开班顺序)
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王奇寅老师
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修班兼职教授陈一耕老师
河北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笔画展前强化创作专项研修班导师鲁双喜老师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辽宁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锦州市工笔画学会会长王裕国老师
西安市文史馆馆员,江苏画院特聘画家邵梦龙老师
安徽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乔森老师
辽宁省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北方牡丹画院执行院长肖伟老师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农工党书画院副院长徐豪老师
执行导师有:
辽宁书法家协会理事,沈阳市铁西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军轩老师
辽宁书法家协会理事,辽阳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许彪老师
辽宁书法家协会理事,铁岭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刘长龙老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画家周建祥老师
教学团队有:(按开班顺序)
半年集中制班级:
中国工笔画展前强化创作专项研修班助教李海霞老师,班主任曹玉香老师
王裕国写生山水创作专项研修班助教郝利民老师,赵景岩老师,班主任高晏华老师
肖伟新工笔生宣留白技法专项研修班助教殷明尚老师,班主任张秀萍老师
中国画综合创意专项研修班班主任艾君老师
一年走读制班级:
王奇寅新水墨画专项研修班助教邓永广老师、班主任潘新学老师
乔森写意花鸟画创作专项研修班班主任王丽英老师
邵梦龙写意人物画专项研修班班主任袁晓梅老师
陈一耕书画印专项研修班助教王奎武老师、徐作为老师,班主任林发钏老师
陈羲明书画创作专项研修班助教董江海老师
陈金纯书画艺术专项研修班助教贾伟老师,班主任吴文凯老师
王文杰书意研究专项研修班助教杨雯老师、班主任黄立杰老师
邢世靖工笔创作专项研修班班主任李辉老师
夏鹏程书画艺术专项研修班助教王佳宁老师
开训典礼时间:20**年7月25日
开学典礼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301报告厅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十二
大家好:
我从大学一年级起就成为了一个创业者。我当时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我好像从来没考虑作为创业者意味着什么,但我的确一直就是一个创业者。
所以我想,如果回到一个理工类大学的校园和各位同学谈谈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都需要哪些特质,会十分有趣。而我要讲的,不仅仅是如何成为一个创业者,而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我会分享一下这些特质都包含那些方面。
uber的第一价值观,我们称之为“拥抱城市,为城市喝彩”,我们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让城市变得更美好。在许多方面,我们觉得自己就是设计师,助力建设未来之城。至于交通,它意味着什么?嗯,它意味着你在未来之城中高效出行,再也不会看到现在这样拥堵的交通,乃至交通堵塞最终消失。为什么?因为车辆一键而至,该车可以每天还可以服务另外30个人。一辆车服务30个人,而非30个人拥有30辆车,上路的汽车自然少得多。
创造工作机会是uber为城市所带来的另一方面改变。当我们与这些车辆拥有者合作时,他们可以得到以前可能无法获得的收入。现在我们在中国每月创造近10万个新的工作。为什么?因为人们需要在城市出行。由此,在全世界以及中国的城市,我们创造着大量工作机会,这对于很多人的谋生方式、赚取收入的途径、产出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形式会产生很大不同。
伟大创业者的第二大特质,就是要能够发现魔力所在,而且要能够创造魔力。魔力是什么?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一部老电影,叫《低俗小说》(pulpfiction)。如果没看过,建议你看看。
在那部片子里有一个公文包,在整个电影中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只要任何时候有人看到里面的东西就会为之错愕,瞪大双眼,因为公文包里的东西有种魔力,可以超越和激发观者的想象力。所以当你建立自己的公司时-我相信会有很多公司由今晚在座各位创建-请想想这一点,能怎样创造出超越和激发人们想象力的魔力。
魔力似乎是个抽象的概念,那么魔力究竟存在何处?在uber,魔力比比皆是。其中一点是节约时间。如果可以帮人们赢回更多时间,甚至比他们原来预期可以节省的时间更多,那么就已经创造了魔力。
如果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或在各地的出行带来安宁或宁静,那么就已经创造了魔力。如果可以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喜悦感,那么就已经创造了魔力。最后,如果用户在一天内获得更多的收入,甚至超出了他们原来的预期,或者让他们节省更多的开销,那么就已经创造了魔力。如果能够同时实现以上所有,你就能个真的给大家带来惊喜,对别人有所激励,而我们在uber正在实现所有。
现在看看我们日常使用产品的神奇之处吧。这是史蒂夫·乔布斯在2019年得到的专利申请文件的照片,大家应该感觉很熟悉。这个在2019年就提出申请的专利,与今天我口袋里的手机界面几乎相同。当他和团队设计出这个方案时,万万没想到这会变成令人振奋的现实。环顾生活中的常用产品很重要,它们有的来自伟大的创意,有的需要精湛的工艺,这些令它们看起来精致,简洁和优雅。史蒂夫·乔布斯和他的iphone正是这样的作品。
再看看其他类型的创新,大家都知道airbnb。现在人们可以上网,找到类似这样不可思议的希腊式别墅入住,如果没有airbnb,你很难找到这样的选择和旅行的体验,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神奇体验。有时魔力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会感受到。
这是旧金山金门大桥,全球最著名的大桥之一。旧金山是uber总部所在地,我最近2019年在此居住。当你站在桥上时,你会有感觉,自己站在很特别的地方。走在大桥上的人会情不自禁地拍照。在旧金山其实有两座大桥,北部有金门大桥,东部有海湾大桥。但当你通过海湾大桥时,毫无神奇之处。美是创造神奇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大的部分。
如果你的创新足够神奇和也令人振奋,但如果人人都可以复制它,那她会失去魔力。作为创业者,你必须选择做最难的事,其他人未必能做到。而是我们的确在做非常难的事情。
这是uber与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合作的匹兹堡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里的汽车。这辆汽车正在创建全球3d地图。这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当你在本地查找街道信息时,你将会看到整条街道的三维外观模型。因为在未来你会想选择无人车出行。这听起来很难,对吧?但有还有一些事情很难从表面看出它有多难做。当我们使用iphone时,那些看不到的“后台技术”让系统优雅运行,且只消耗1小时的电量而不是2小时。完成大量有趣的科技和算法创新其实很难。
这些点和线显示的是当时的用车需求,为了确保您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在三分钟内叫到车,我们必须提前预测需求,预测人们会在何时打开app。如果你只看到了纽约地图,这些曲线,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我们必须确保车辆供应,向需求和潜在需求所在地移动,通过动态供给图来配置车辆供应。你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的答案是,没错,这的确很难。
这是我从网上找到的linkedin个人社交图谱。一个网站如何实现将我需要认识的人介绍给我自己呢?还要选那些对我事业有帮助的人?现在linkedin似乎很轻松的让我联系上了他们,但实现这些需要非常复杂的后台算法。当然,如果你在这方面做得足够好,那么就没人能够轻松超越你。
小米在做的事情也是这样,他们制造的手机很漂亮,运行像iphone一样稳定,但成本仅是苹果的一小部分。
善于辨别感觉和真实之间的差异,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另一个特质。感觉,是世界上可能绝大多数人认为是真的东西,真实则是真实情况。有时候他们是一致的,比如问50个人二加二是什么,包括在座的绝大多数人会说是四。但也有很多问题,人们给出的答案或许很相似,或许以相似方式回答,但未必是真相。
当感觉和真实并不一样时,优秀的创业者需要能够擅长发现差异——当人们认为是一回事,但实际上是另一回事时——我们要寻找的就是那样的时刻、地方和时间。事实上,如果感觉和真实差距越大,对于创业者来说机会越大。不过,创业者必须判断正确。因为也有另一种可能,别人的认知就是真相,但是当你以不同方式看待且你自己判断错误,作为创业者的你就会面临失败。
在创业者人生和日常生活中最常发生的事是,我们需要做一百个决策并且决策必须聚焦,完全聚焦于真相。当我们认为真相完全不同任何其他人的认知时,我们会特别兴奋。出现这种情况时,它可能令人困惑,但你知道自己是正确时,你必须乐意坚持到底并且做不同于任何其他人所做的事情。正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
名言。
“随众逐流之人往往不会超越大众。而独辟蹊径之人却能处于万人莫及之位。”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创业者,如果你特别具有天赋洞察真相,那么也必须擅长独辟蹊径。
有时,你跟别人看到一样的风险。你的感觉或许是真相,但如果能够以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专家方式管理该风险,那么你或许能够做其他人无法做的事情。面对这座横跨深渊的钢索时,我会说“哦,不可能”,但这个完全可以做到。能够处理好此类事情的人就可以做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他们能够以专家的方式规避风险,这让他们具有超过任何其他人的优势。当其他人都在一边踌躇不前时,这个人能够跨过河流。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情况在日常生活和创业中时常发生。
第五个特质,我称之分析力与创造力。它是什么意思?这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工程师,知道如何把组装机器、拆分并再次组装;知道如何以十种不同语言编写代码;当一堆牙签掉到地上时,我们可能知道有多少根牙签从牙签盒里掉出来。这些说明我们有分析能力,但作为创业者还不够,创业者还必须有创造天性。
知道如何拆分机器和再次组装还不够,创业者必须创造其他人没见过的、能够激励他人的全新机器,这就需要创造力。比如一台叫做"巴贝奇"的机器,尽管在设计后150年才制造出来,但重要的是它是人类设计的第一台计算机。大家知道,我们或许能够想出一些东西,会双击一些东西,但这都还不够。
例如在uber,每天我们按下按钮并叫车,这是我们和用户都在做的事情。但某年某日,你按下按钮,冰淇淋卡车给你送来了冰淇淋。这始于启发灵感的创造冲动,是我们在近350个城市做的事情。比如在杭州,我们通过无人机提供冰淇淋。你按下按钮,然后无人机飞向你并放下冰淇淋。让这一切运行需要涉及一些工程设计,但同时给人们带来了灵感启发,这是创业者成功之道。在uber,我们努力做的事情是,公司的每个人都具有创业者精神,可以提出这些点子并让其变成现实。
是的,你有了好的想法,有很好的创意,但还面临商业推广的问题。您需要知道如何把东西推向市场。在硅谷,人们称之为growthhacking。您必须知道如何能创造病毒式传播效果,如何创造一个创意、内容或视频、产品或一个手机软件,并找到方法,让人们不但愿意使用它、喜爱它,还愿意与其他人分享它。这的确是一门学问,但重要的是必须找出其具有创意的一面。因此,与别人合作,与名人合作,在交流中产生出火花、产生好的创意,也是推向市场的重要一环。
现在回头看,我从18岁开始就创业,并一直在创业的路上,已经创业20年。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我遭遇了很多次失败。在上一家公司,我每天给一百人打电话,然后得到一百次「不」。当你连续六七年都一直这样,这意味着被几十万人拒绝过。
所以必须笃定你的目标,必须有足够的信念,哪怕被人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你仍能享受每个时刻。这意味着:既然上场,无论发生什么,始终对你做的事情保有一份热爱。即使输,也要热爱这场创业游戏。况且绝大多数创业本来就都注定会失败。但只要跌倒后还能不断爬起来,就不算失败。
我称为的“冠军思维”,包括要面对逆境。许多人想到“冠军”时,会想到姚明,或者想到勒布朗·詹姆斯扣篮,但那都不是冠军思维。成为冠军,要懂得面对逆境。把一切置之度外,无论如何都要取胜。这就是成为冠军的意义。想起冠军,大家也许会想到很多体育明星,以及他们都拥有的成功。但生活中的真正冠军,创业中的真正冠军,一定都有这样的素质:在遇到逆境时能够振作起来,竭尽全力,冲向终点。这样的思维会一直激励你,不仅仅是为了自我实现,还能为整个团队树立典范。
我创业初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六个创业伙伴长时间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被无数次的拒绝,经历过无数次的逆境,但每天依然热爱着自己的事业。然后,直到我们创造了uber,在全球大获成功。现在我们有4,000名员工,我仍然把这种思维带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用它激励我的团队,坦诚地说,当我看到团队时,我看到大家也是一样。它让我们变得强大,它让整个事情都有了意义与价值。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十三
以下内容是由应届毕业生网精心为您收集的,如您觉得内容对您有帮助,请按ctrl+d收藏此网页,以便您下次的查找。谢谢。
1、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2、赚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种水平,能力可以练,水平是轻易练不出来的。
3、年轻人不可以太狂。
4、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
5、这个世界上好书很多,可以改变命运的书很少。
6、这个世界上朋友很多,可以用一生托付的朋友很少。
7、如果发现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件事,一本书,可以改变你的命运。一定要想办法跟他发生关系,否则,他就跟你没关系。
8、当一个人没有成功的时候,装也装出成功的样子。(因为装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
9、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你没有使用,说明你没有用。
10、别人对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命运。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十四
欢迎各位来到清华大学。
很早就已接到学校的通知,要在今天的迎新会上发言,但想来想去,确实不知道在这个场合应该跟大家讲些什么。
不瞒大家说,我儿 子和大家一样,今年也参加了高考。
尽管他也把考取清华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虽然竭尽全力,还是没能如愿。
所以说,至少在我儿子的眼中,在座的各位毫无 疑问都是成功人士。
在这里,请大家接受我的诚挚的祝贺。
既然如此,我想,在今天这个场合,我也许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成功的一些看法,或者说,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今正在成为我们主导价值目标的成功理念。
我们从中学进入大学学习,首先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也许就是如何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在中学阶段,这个目标是清晰而明确的--不用说,那就 是高考。
不光是我们自己,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氛围都在日复一日地强化着这个目标,我们几乎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
关于这一点, 我想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深切的体会。
可是在进入大学以后,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特别清晰、具体的目标,转瞬之间已变得暧昧不明。
即便我们仍然把追求成功作 为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要比高考这杆标尺复杂得多,也诡异得多--比方说,有些人仅仅因为与生俱来的高颜值,就轻易地取得了所谓的“成功”。
今天,我们需 要自己来发现、设计和决定自己的未来,并为此承担责任,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课题。
本来,对于“什么是成功”这样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
但毋庸讳言,由于整个社会日益功利化的趋势,我们对于成功这样一个理念的理 解,已经极大地狭窄化、乃至于庸俗化了。
似乎所有的目标都可以用金钱、豪宅、知名度、媒体的曝光率来衡量,如果我们不幸没有这些炫目的饰物来装点我们的人 生,那我们仅仅是活着,但并不“存在”。
可以说,这样一种极其狭隘和庸俗的成功理念,给这个社会的每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给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毁灭 性的扭曲和破坏。
它还导致了这样一个后果:我们仅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存在感而活着。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据说是为了追求幸福。
可是,伴随着我们对成功理解的狭窄化和僵硬化,我们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幸福的能力也出现了严 重的退化。
有一位成功企业家曾经告诉我,在他们老家流传着这样一个格言: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苦恼都是邻居造成的。
我们奋斗了一辈子,似乎就是为了把房子 建得比邻居漂亮一些,似乎就是为了在邻居的眼中造成这样一个虚幻的投影:我是幸福的。
在许许多多的有关“幸福”的定义中,我认为瑞典作家拉格洛芙的说法最 为精妙。
她说,幸福就是对责任的自觉承担。
比如说,一位母亲尽管经受了分娩的巨大痛苦,尽管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付出了无数的辛劳,我们都会一致同意:做一 个母亲是幸福的。
因为她自觉地承担了这个责任。
所以,在诸位刚刚跨入大学校门,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之际,我希望各位不要忘记拉格洛芙的忠告。
从某种意义 上说,自觉地承担责任,是我们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
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学者曾经跟我说,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去了美国之后,学业大多十分优秀。
他们中的很多人能比较容易进入最优秀的前20%,却很难进入最 顶尖的前5%行列。
这是为什么呢?这位学者的答案是:中国的学生虽然聪明,也很用功,但缺乏想象力,缺乏深厚的人文素养。
我想,他的话或许有些道理。
在我 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或许还涉及我们对于成功的理解和定位。
如果我们把世俗的、功利化的成功作为唯一的目标,这些目标一旦实现--比如进入欧美名 校、有一份稳定而待遇优厚的工作等等,我们奋斗的动力就会随之失去。
我们知道,从事一流的科学和学术研究,有时需要忍受长年累月、默默无闻的奉献与孤独。
为了追求和坚持真理,有时不仅得不到世俗的成功,还要承担各种风险和牺牲。
胡适先生曾说,做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要做到不降志,不辱身,不赶时髦,不避风 险。
如果我们没有获得超越于一般功利心之上的真正动力,我们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也很难去从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学术研究。
当然,我个人并不反对成功--如果清华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我作为教师,会在第一时间向你们表示祝贺、并为你们感到骄 傲。
对于这样一些问题,我也没有现成的答案。
如果需要我给大家提出一些建议,我愿意用下面这段话与大家共勉:
做一个诚实而有趣味的人,
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社会关怀的人,
做一个热爱自己的志业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人。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十五
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华大学教师演讲稿精选,欢迎大家分享。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很荣幸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欢迎你们加入清华大学——期待你们用蓬勃朝气,激荡水木清华的人文日新;见证你们以青春梦想,砥砺百年学府的自强不息。
和去年一样,我在给新生的邀请信中希望大家独自来报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现场,看到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带着行李来的。新疆的再木然·乌斯曼同学一个人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广西柳州也有四个同学,说服父母,结伴而行。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开始学会走向独立表示赞赏和敬意。
同学们,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此时此刻,你们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当然,你们更多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大学迎接你们的不仅有梦想、荣誉、激情和浪漫,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经历挫折、经历失败。第一次班会,你会发现自己思想不深、视野不宽,不再是群体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课,你会感到节奏太快、难以适应,不再是老师目光的焦点;第一次考试,你可能成绩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于是,你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以往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甚至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能力潜质。同学们,挫败感是走向虚空沉沦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你们无疑是优秀的。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你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 没了,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搜狐ceo张朝阳当初在清华念书时,也对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很有挫败感,考试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开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里游泳,或者每天绕圆明园跑上几公里。正是经历了这种挫败,让他逐步增强了自信,敢于直面各种挑战,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同学们,清华园紧张充实的生活会让你慢慢认识到,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我校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来访,我们说起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却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20%多的诺贝尔奖。交流过程中,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我说,在中国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中国学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我问他,是不是这样?本萨森校长说,不仅如此,犹太家长还会问"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同学们,挑战和超越的接力棒现在已经传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带走的不止是老师教的知识和方法,更多的是自己未知的问题。祝愿你们在反思中学会批判,在挫败中经历成长,在挑战中赢得未来,在美丽的清华园度过不曾虚度的青春时光!
谢谢大家。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十六
尊敬的华委员长,朱部长、顾校长,各位嘉宾:
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在清华百年校庆的前夕,来这边分享一下我的看法。首先我想祝贺清华的百年校庆,清华在过去一百年为中国还有为世界贡献了非常多的人才,在我过去曾经工作过的每一个公司,从苹果、微软、google到今天的创新工场最主要的来自于清华,清华过去办校的成功,相信未来会走向自主创新,帮助中国的自主创新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今天来到这里,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创新工场也是在这栋楼启动的,在18个月前我创办了创新工场,也面对很多质疑,创业是不是要用教练式、孵化式的模式做出来,非常让我欣慰的在过去短短18个月里面我们一共做了28个投资,投资了28个公司,而这28个公司一共有六百位员工,他们这六百位员工做了非常多的创新创业工作。其中至少一半已经有百万用户级的水平了,而且其中有好几家已经拿到了外部相当好的投资,最重要的是这28个公司在过去几个月中,申请了20个专利。当然讲了这么多,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标志,绝对不代表任何的成功。但是至少我们把第一步能够走出来了,回顾过去18个月,也非常感谢清华大学、清华科技园,还有在座的徐主任、梅总对我们大力的支持,还有北京市政府对我们的支持。今天我想分享的是在过去这18个月中创业,还有再过去的2019年,在三个了不起的公司工作所得到的一些领悟,和这些领悟对今天的主题的一些启发。
其实我想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有同样一个梦想,希望中国能够达到自主创新,希望能有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产品走向全世界,希望中国能够从一个制造强国走进一个创业的强国。经过过去18个月的反思和思考,还有再过去2019年在最一流的外企和最领先的美国创业者在一起工作,我想做的一些反思。我觉得其实谈这些创新创造创意创业,它们其中有最核心的一个思想,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就是有关人才。因为我觉得任何一个演讲,尤其15到20分钟不可能谈太多内容,有一个主题,大家今天想李开复讲了什么,马云(专栏)讲了什么,我希望这件事情是中国走向未来,创新创造创造之路,在人才方面还需要加强。虽然清华有很多进步,但在人才方面我们可以一起做得更好。
为什么人才在创新创造创业有这么重要呢?其实今天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很多成功是在制造业得到的成功,所以我们会用制造的思维来看事情。但在这个时代,他们生产的差别只有30%到50%,但是在信息时代,一个顶尖的人才和普通的人才他们的差距可能是一百倍,可能是一千倍,可能是一万倍,有时候一个顶尖人才他做的,你一千个普通人才也无法做到,一定要深度重视人才。
谈到人才,我可以谈一下在过去三个外企还有在创新工场我的一些看法和学习。人才首先是什么呢?是招募人才,招到最优秀的人才。我在几个外企学到了非常好的准则,有一句话,你招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提升团队的平均水平。比如有十个人,这个人比第十号要好,他过关了,但如果你在一个最优秀的重视人才的创新型的创业型的公司工作的话,你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团队不但没有退步,而在进步。
另外就是一很,一流的人会雇佣一流的人,二流的人会雇佣三流的人,因此你的公司有二流的人进来的时候,你的团队就在往三流走。一个一流的人他有足够的自信去找跟自己一样好的人,或者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强的人。因为我对自己非常有自信,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比较差的人,他会希望能找到他能驾驭的,听话的,守规矩的,没有想法的,服从的人,当你找一个二流的人进来的时候,他再找三流的人。还有不要相信雇佣者去雇佣的人,管理者有一个弊端,就是填满办公室,有人总比没人好。他就觉得我只有降低水平,才能快速填满办公室,因为这些人毕竟能做工作,作为你的创业者,你就要有魄力来保证你的经理都达到公司的水平,这一件事情不可以随便放权给你的经理做。在外国的企业已经被接受,但在中国的创业可能听起来比较新,我希望通过今天这样一个论坛,能传播这么一个理念,在创新型的企业能够合适借用引用本地化这些先进的,而且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思想。
创新工场是怎么样运用这些方面吗?比如我们找一个非常棒的创业者,我们可能会跟他在一起见面三次五次,想尽办法跟他见面,我可以想到至少五个人,我和他们每个人吃过五顿饭。创新工场的六个月我长胖了很多,最近发展得很好,有很多伙伴帮我去吃饭,我才稍微瘦一点下来。但是五个人五顿饭非常重要,因为至少有两个来到我们这,其中有一个就是许朝军,也是在社交领域做得非常好,其实人就是要碰撞,这种三顾茅庐的做法,无论在微软苹果或者google都有使用,在创新工场也是。
对当届毕业生我们也同样重视,去年我至少给60个应届毕业生打电话,希望他们参加我们的公司,我给他们的家长打电话,当你的孩子已经25岁了,读了接近20年的书了,父母应该放手放权来加入,我做的事情,我不是在抱怨,我认为都是值得的。我今年还会为60位甚至100位大学生跟他们交流,并不是要去说服或者是误导诱导他们来创新工场,而是帮他们找到合适他们的心理发展方向。如果那是创业或者是参与创业来学习,那就过来,如果是加入一个大公司我们也鼓励,所以这个是我认为对人才非常重要,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情。我觉得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至少应该花在20%在挖掘新的人才的方面,在创新工场前期我至少花80%的精力。
下面谈一谈管理人才,人进来了怎么管理?首先我的建议不要管理,尤其不要管,因为我们要将心比心讲,作为公司领导你是聪明人,当30岁、50岁的人,当你25岁的时候你是喜欢什么样的领导,用你想被管理的办法去管理你的团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聪明的人都希望被信任,被放权,既然如此,当你年轻的时候,你也希望被信任被放权,所以公司领导一定要记得要信任要放权。另外一个小公司越做越大,领导还要亲身亲历做每个决策,这个很糟糕,这样就阻止了你的优秀员工发展。当一个公司做大了以后,ceo的责任应该是打造一个很好的环境,负责公司的文化,还有把握公司发展的方向。在我现在看到中国各个领域,在座的马云先生在这方面至少从我们外部看到是做的特别优秀的。找到正确的人,把他们放到正确的位置,作为公司大领导你把文化还有公司环境管好,用他们想被管理的方法去管理他们。
还有人才进入了公司,他想得到的是什么?可能往往世俗的观点,人就是为了钱,为了出名,为了名利,其实不是的。那些最有才华的人深深地了解,当他年轻的时候能够学习,能够成长,能够得到培训,这个是远远比短期的名利更重要,而且就算你喜欢名利,你刚开始刚走出第一步的时候,这种学习培训还是最重要的。
所以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提供更多的机会,这不仅仅是提供培训的机会,很多外企在中国号称一个人身上花五千美金培训一年,但是我们要看看哪个公司愿意真正去冒险,让一个年轻人去负责一个非常巨大的产品和方向,然后把赌注压在他身上,google最成功的产品gmail就是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说你就是这个项目的经理,他听到吓坏了,但他做得非常好。他也非常坦诚自己的错误,跟周围的人学习。
所以在创新工场我们也提出了参与创业,以后再主导创业这个概念。因为很多大学生都看着很多成功的创业者,认为是自己的偶像,想跟他们学习。我跟他们写了一封信,我相信你们未来会有很多是创业者,但是在大学学到的东西不能让你做到所有的准备,所以你要学会创业,你如果想学习创业,可以来一个小企业。所谓经过参与,经过学习,经过参与以后你才能学到怎么样去做创业。所以在创新工场我们希望提供的环境,就是在早期的公司里,一个毕业生刚加入,可能公司就五个人,每个人什么都得学,都得做,这个就间接地把每个人做了一个很好的培养工作。
在大公司里面可能要六个月一年才能调到另外一个部门去学习,可能我们听过让一个人做ceo之前,先做销售再做市场,综合起来才能做领导。但在小公司里面,你加入一个创业公司只有五个人的公司,你一定什么都会做,最后一定能学习到,很快成为一个综合型人才。
最后我建议公司的领导要深深告诉所有的经理一个概念,公司的人才属于公司,不属于你。因为经理还有第二个弊病,第一个是填满办公室,第二个就是垄断人才。我有一个很棒的人我把他藏起来,怕被别人挖去了,但作为优秀的经理,让你知道人才在什么地方,微软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微软的ceo每年有一本六百人的手册,入睡之前都要翻,会深度地理解这六百人的发展方向,当公司调人的时候就不会是一个垂直型的,而是可以整个公司来看最优秀的人才。
这些是我在三个跨国企业和创新工场所看到的对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最后我想分享一下给清华也给所有学校几个建议。如果我们以人才为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创新创业创造,这个需要最棒的人才。我们在企业刚才谈了很多企业能做什么,最后我想谈的是高校能做什么,我希望高校能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因为只有学习才能有实践。希望教授能放学生在暑期体验实践是什么,而不只是学书本上的知识。
第三我建议团队合作,在学校考试合作就是作弊了,但在企业里面团队失败了,个人第一名也没有用。
第四我希望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能够学习批判性思维,都问,我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都被允许去问,多被鼓励去问,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能是这样,还有多让学生知道每一件事情不是只有一个看法,是有很多个观点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上99.9%的事情都是有不同观点,这个在高科技领域非常重要。
第五因为不是只有一个观点,我希望更多的老师会从传道解惑的老师走向一个教练型的老师,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不是盲从自己的思维。最后我建议,因为刚才谈到多元化的人才,综合性的人才非常重要,尤其是企业的领军人才,而综合性、多元化就代表对多领域的了解,帮助学生不要太多文理分明,让更多的学生能体验一种有点像国外博雅教育,更多能让学生跨领域的学生,比如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在一起做一个项目,从中他们可以学习,可以成为综合性的人才。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十七
教师就是那默默无闻的大地,呵护着他们的每一寸生命,为他们遮风挡雨。你知道多少清华大学教师。
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很荣幸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欢迎你们加入清华大学——期待你们用蓬勃朝气,激荡水木清华的人文日新;见证你们以青春梦想,砥砺百年学府的自强不息。
和去年一样,我在给新生的邀请信中希望大家独自来报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现场,看到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带着行李来的。新疆的再木然·乌斯曼同学一个人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广西柳州也有四个同学,说服父母,结伴而行。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开始学会走向独立表示赞赏和敬意。
同学们,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此时此刻,你们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当然,你们更多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大学迎接你们的不仅有梦想、荣誉、激情和浪漫,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经历挫折、经历失败。第一次班会,你会发现自己思想不深、视野不宽,不再是群体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课,你会感到节奏太快、难以适应,不再是老师目光的焦点;第一次考试,你可能成绩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于是,你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以往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甚至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能力潜质。同学们,挫败感是走向虚空沉沦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你们无疑是优秀的。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你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没了,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搜狐ceo张朝阳当初在清华念书时,也对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很有挫败感,考试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开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里游泳,或者每天绕圆明园跑上几公里。正是经历了这种挫败,让他逐步增强了自信,敢于直面各种挑战,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同学们,清华园紧张充实的生活会让你慢慢认识到,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我校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来访,我们说起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却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20%多的诺贝尔奖。交流过程中,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我说,在中国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中。
国学。
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我问他,是不是这样?本萨森校长说,不仅如此,犹太家长还会问“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同学们,挑战和超越的接力棒现在已经传到你们手中。希望你们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带走的不止是老师教的知识和方法,更多的是自己未知的问题。祝愿你们在反思中学会批判,在挫败中经历成长,在挑战中赢得未来,在美丽的清华园度过不曾虚度的青春时光!
谢谢大家。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曾经幼稚的自己?那时我们的生活四处洋溢着欢乐的笑声,那样的无忧无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我们背负了个人的成败,父母老师的期待,还有各种的责任。我想问一下大家,新学期已经开始,你准备好了吗?相信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同学们已有所感悟,下面我来与大家分享一些成功秘笈,希望大家能尽快适应新学期的到来。
同学们,请不要感叹时间不多,努力的太迟。苏轼的父亲苏洵27岁才开始发奋学习,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早年没用心读书,至18岁还一无所知,后来他谢绝门客,专心攻读,最终一举成名。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哪来的晚呢!不要在考试后才后悔,不要再玩过电脑游戏后才后悔,不要在别人取得好成绩时只有羡慕却没有拼搏的行动。让我们抓住现在,趁现在还为时不晚,勤奋学习。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转眼,伴随着秋天的气息,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到来,对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首先让我们欢迎初一的新同学们加入xx中学这个大家庭。
对于初一的同学们,走进了x中,你就走进了一个新的赛场,这里有着竞争与挑战,你们完全有理由规划好这3年。不管你以前怎样,一切都还可以重来。也许你们会有很多不适应,但没关系,每个人都要学会适应环境。同时,你们应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学会自觉、有计划的学习,合理支配时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的学习。同时,请记住,不要轻言放弃,至少,一切都还没有结束。
对于我们初三的同学来说,初中艰辛旅程我们已走过了三分之二,此时的我们,汇集了老师们更多的目光,倾注了家长更多的心血,我们将担负着希望,开始最后一年的冲刺,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但是,我们这个时候更应该注意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去学,不能急于求成。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执着的走下去,拯救你的只有是你自己。其实,一切皆有可能。
感谢我们的老师,是他们传授给我们知识;感谢我们的父母,是他们养育我们成长。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一定要为梦想而奋斗。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失败。至少,当你回眸这一切的时候,努力过,就没有遗憾!
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以院长的身份给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拨穗,我很珍惜这次机会。
从我回国建成实验室算起,到现在整整8年,时间不短了。这是我的母校,也是在座各位的母校,我们深爱的地方。今天我们又有一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毕业,我确实心情很激动,很多话想说,但我没有事先准备讲稿,因为我想把现场最真实的感受告诉大家。
当然,我们为了学知识、充实自己,但一定不只是为了学知识!甚至在你这一辈子的过程中,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只是其中很不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也为了学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不只是为了学技能!甚至学技能也不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来大学呢?我以为,是学做人。
做人并不是一定要做我们觉得可望不可及的英雄模范,更不是要学“八面玲珑会做人”的那个“做人”,我觉得是学做一个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大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大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帮你树立社会价值观、人生观,我觉得清华就是这样一所大学。
我拿今天的两位演讲嘉宾来说事儿,先说我们第二位嘉宾徐彦辉博士。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20xx年回清华讲课,徐彦辉当时应该是学生辅导员,他找到我,跟我长谈了一次。他说我组织我们班级看了一场话剧叫《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出生在阿根廷一个上流社会家庭,本可以有很好的生活,但是他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公平,于是去古巴参加、领导了革命以后,输出革命到非洲又到玻利维亚继续领导革命,最后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抓获、残忍杀害。
20xx年夏季,话剧《切•格瓦拉》让整个北京沸腾了;20xx年,清华校园也沸腾了。徐彦辉激动地难以自已,他找到我,他说:“一公,我很纠结,这个社会的价值观现在如此之混乱,大家拼命去挣钱,又有这么多腐败现象。看到这些社会弊端,我作为一名博士生,空有报国之志,真想做点什么,但我能做什么呢?”
我跟他说:“彦辉,我长你10岁,我恰好经历过你这个困惑期。我告诉你,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兢兢业业做好你的学问。你记住,你总有一天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会成为这个社会的领导者。
到那时,你一定会承载起这个社会发展的重任!我只怕你十年、二十年之后不再有今日的沸腾心声,不再有现在这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气儿,而变得淡漠和世故……如果那样你就真的堕落了,你就愧为清华人了。”
当时徐彦辉听了以后非常激动,我也很激动。但我也真的担心他十年之后会被社会同化,被不健康的社会舆论同化,那就会是一位清华毕业生的悲哀。
我很高兴徐彦辉接受了我的建议。他现在是复旦大学的徐大教授,他在从事前沿的基础科学研究;我觉得他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他对社会的承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也迈出了第一步,这就是清华的学生!
其实你们误解我了,我希望的是在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你们的个人价值,实现你们对社会的承诺,我不是非要你做科学家在实验室待着,尽管我认为做科研特别有意思。
我很感谢邓锋,他作为一位清华的校友、清华的学生,完全尽到了他的责任!邓锋可能不是北京最富有的,但是他现在挣了一些钱之后一直在回馈社会、帮助清华,也帮助我们生命学院、医学院。
你超越了多少人才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毕业典礼?你难道不应该有一点社会责任感?你不觉得到清华以后,如果你的人生目标还只是为自己、为家庭找一份工作,其实很狭隘?天下之大,有这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当你把自己限制到这么小的一个圈子里的时候,你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大学培养你的就是价值观,我希望大家都树立自己最认同的价值观。在这个毕业季,我想对我们毕业生说几句话:我真的觉得现在是一个大时代,希望我们毕业的每一位同学真的不要辜负对你充满期望的人,中国要想腾飞的话,一定是我们的学生、青年人强大才会腾飞。
清华大学开学演讲稿篇十八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叔叔阿姨们,学弟学妹们:
大家早上好!
多年以后,当听到清华二字的时候,你会想起这个故事开始的上午。
从综体启程,在座的每一个位六字班新生都将会和你们身边的三千多名小伙伴一起,成为这里的新主人,续写清华园的故事。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和四年前跟我一起坐在这里的小伙伴们一样,有太多的苦与乐、泪与笑、徘徊与坚守、问题与答案想要和你们分享。
它们不仅仅关乎如何过好你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四年时光,更是关乎如何担当起清华园新主人这一重任。
我们有太多要做的事情想要告诉你们。
但是随着你对这里了解逐渐加深,你会发现,园子里精彩的活法有一千种,值得做的事情有一万件,穷尽我所知,一上午也讲不完。
想而又想,我只好退而在这短短的五分钟中告诉你们,这四年,在这个园子里不要做什么。
答案很简单,就是:“不要害怕”。
在清华,你不应该害怕尝试和探索。
我们身处一个怎样的校园?学分绩改革后,你们可以申请一门课程记为通过,鼓励大家选一些平时不敢选择的课程,而不用担心影响成绩。
培养方案是量身定制的,学生的发展更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自由和选择贯穿了我们的本科教育:聪明如你,这个园子为我们提供了成长的沃土,等待着你勇敢的去迈出第一步。
体验新鲜事物,追随自己兴趣,方能不辜负我们的青春。
在清华,你不应该害怕成为主人。
学校在经历着变革,这个园子也期待你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
在这里,有人自己成立了社团,每周对园子里的植物进行花事播报,让我们认识身边花,欣赏身边物;有人投身于校园权益建设,发问卷测数据,像做学问一样的做工作,我们所见的灯光球场、宿舍wifi、食堂牛奶都间接的得益于这些他们背后的努力;有人想要为这个园子带来不一样的声音,以清华学生的名义邀请名师,也许发出去的消息石沉大海十次、二十次才会有回应一次,但他们从不会因此气馁,正因为有他们,才有傅高义、周国平、梅葆玖等大家做客清华的讲坛,才有一年从不间断的精彩讲座。
这个校园需要更多改变,更需要一些敢作敢为的理想主义者,不要害怕接过接力棒,期待你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清华的主人。
在清华,你不应该害怕承担。
这是一个自拍和自拍杆的时代。
但在清华,也期待你能够把目光更多的放在窗外的人和事上。
每年暑假,清华学生都会奔赴祖国各地进行社会实践,了解民生民情,用自己所学所思服务社会。
电机系的梦之网支队,在缺电贫困地区搭建新能源微电网,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给一所所乡村小学点亮灯照亮路;生命学院白衣乡路支队,向基层卫生室赠送药箱,向村民普及卫生知识,为乡村带去现代医疗的关怀;机械力量支队探索制造发展前沿,为行业未来建言献策,为中国制造贡献清华智慧;厚德载物是清华的传统,回报社会亦是我们的责任,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是清华学子的担当。
最后,在清华,你不应该害怕过简单的生活。
会有一些朋友问我,你在学校又要学习又要做社会工作,一定每天都过得精彩且充实吧?充实是真的,但更多的时候,我的工作并不在如现在一样光鲜,相反,我会是演出散场后捡垃圾的那一个,我会是在讲座前门口维持秩序的那一个,我会是在大家散会后默默打开电脑写备忘的那一个。
尽管都是一些平凡的琐事,我并不觉得它们比起其他事情缺少价值。
在清华,踏踏实实的做完手里的每一件事情,才是生活的常态,在这个园子越久,你越能理解摒弃浮躁,简单生活的意义。
这个世界有太多欲望太多诱惑,所以更需要你去坚守自己的本心。
每个人的心里都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要常去湖边思考和检视自己。
最后想要提醒大家,不要害怕生活的单调和平静,享受精彩的同时,亦不要忘记学习是本业,少熬夜,多读书,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我想,大学最美好的一点就是,在这里你可以什么都不用怕,可能唯一要怕的就是不去尝试、不去寻找、不敢改变,不去探索这一切一切的可能,试图去过规规矩矩的人生。
倘真如此,我怕我们会辜负了水木清华的滋养。
这所钟灵毓秀的校园在今天赠你一张曲谱,愿你们每个人在毕业时都能报以最动听的歌声。
谢谢大家!